■记者手记
一部取材自千年敦煌的舞剧,收获了近半个世纪的回响。
当作为观赏者的我们,踏上发现之旅,走近他们——舞剧的编创者、演绎者、传承者,一个问题始终在脑海中萦绕: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是什么催生了精品?
《丝路花雨》的初创者们年事已高,言至兴起,离席跪地,展示经典动作;新一代主演因还能传承经典,眼中满是骄傲……
每次采访,都是一次追忆与钩沉。当中见艰辛、踟蹰,也不乏惊喜、奇趣,让我们流连忘返。有几次泪水几欲夺眶而出的片段,令人动容。
第一次,是1979版《丝路花雨》的编导朱江。当记者问及,是否还会想起敦煌、惦念敦煌的老专家时,依然沉浸在旧日演出情境中的朱江匆匆打断了记者。“不能说他们,我不能提老先生们,一说他们就要流泪了。”说话间,眼眶湿润。
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一代代敦煌人甘居沙海、守得寂寞,潜心耕耘、悉心呵护,才护住了大漠深处的瑰丽财富,才支撑起艺术家的丰富想象。经典的根魂从这里来,艺术的养分从这里来。
第二次,是主角“英娘”的第21位扮演者康琦。在向记者讲述角色时,康琦眼噙热泪,讲完了舞剧中她与“父亲”“神笔张”相见,又得而复失的场景。仿佛那一刻,她就是“英娘”。
经典从来不舍雕琢。对角色的认真、对作品的投入,自40多年前创编之初,便是如此。为了演活“神笔张”,第一代扮演者仲明华曾躲进敦煌简陋的陈列馆中,久久凝视流沙中清出的陶画碟,体悟画工心境。在他的请求下,管理员将画碟取出,交到他手中。“托着画碟,我与‘神笔张’、历代无名画工间,时空的隔阂似乎消失了。”自此,仲明华与“神笔张”“神交”21载,直至65岁离开舞台。
独舞利落惊艳,群舞“睫毛都要整齐”,舞蹈动作的精准把控,表演情绪的反复推敲……秉承老一辈艺术家的极致追求,当代“花雨人”不敢降格以求,唯以更加严苛的态度对待当下。正是这份代代相传的执着,成就了今天的经典。
第三次,是甘肃省歌舞剧院院长李金江。
舞剧在京演出告捷的喜悦和人才“东南飞”的心酸一起涌上心头,李金江红了眼眶。经典的传承与再造,他有喜有忧。
即便是拥有《丝路花雨》这样经典剧目的甘肃省歌舞剧院,也存在发展的难题,面临人才流失的挑战。深厚历史文化家底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人才是主体,也是核心。《丝路花雨》要成为“东方《天鹅湖》”,更需要人才的接力,需要更多创造性的努力。
当我们尝试用这些细节拼接出历史的轮廓,问题的答案也逐渐清晰——
优秀文艺作品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召唤、丰厚滋养。今日中国是历史中国之延续,现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历经几千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给养。一切文艺作品,都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这是文艺作品与生俱来、日承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优秀文艺作品离不开创作者们甘于寂寞、守得云开的精耕细作。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文艺创作也需要历史耐心,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优秀文艺作品离不开优秀文艺人才。《丝路花雨》初创时,黄河岸边优秀文艺人才云集。拥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甘肃,经济依旧需要不断赶超,但文化艺术可以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机遇中,再迎蓬勃与繁荣,从“高原”迈向“高峰”。
与40多年前相比,我们处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更有条件创作出更多文艺精品,更有理由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迈出更坚实步伐。这就迫切需要传承和弘扬《丝路花雨》的优良创作传统,改革引才留才机制,形成人才积聚的良好环境,促使青年人才大量涌现、早日成才,激励他们扎根厚土,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优秀作品。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十年间,“一带一路”从愿景变为行动,从重大倡议转化成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在互联互通中推动共同繁荣。这些生动实践,都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宝贵财富。新时代、新丝路,定能绽放更多更美的新“花雨”。
(本报记者王博、王紫轩、郎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