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权威发布

09版:草地周刊

12版:神州风物

丝路千年 花雨入梦

3800余场《丝路花雨》经久不衰的密码

(2023年02月24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丝路千年 花雨入梦
3800余场《丝路花雨》经久不衰的密码

( 2023-02-2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本报记者王博、王紫轩、郎兵兵
 

 
  2023年春,北京。
 
  当国家大剧院歌剧厅的巨幕徐徐拉开,台上的康琦惊呆了。
 
  “三层的观众席看过去黑压压的,座无虚席。”作为舞剧《丝路花雨》主要角色“英娘”的扮演者,康琦参加过的演出不下百场,但现场观众的热忱仍令她始料未及。“这是经典作品的生命力,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康琦已是《丝路花雨》的第21位“英娘”。这一取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以丝绸之路和平与友谊为主题,博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艺术的舞剧,1979年首度面世,传承至今。舞剧已先后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3800余场,观众超500万人次,被誉为“中国舞剧的里程碑”。
 
  44岁的《丝路花雨》“复活”了千年敦煌,让深沉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播海外。
 
舞自敦煌来


 
  1977年,甘肃敦煌。
 
  83岁的编导朱江依旧记得40多年前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舞者的模样。摇曳的身姿、飘逸的裙裾、曼妙的素手……美不胜收,瑰丽奇绝。无数次的凝视之后,《丝路花雨》自壁画中“飞出”。
 
  《丝路花雨》源自一次偶然。1977年,甘肃省歌舞团(现甘肃省歌舞剧院)的创作团队正在排练汇演剧目《骄杨颂》。时任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陈舜瑶提出了新的想法。她建议,不如将目光投向甘肃河西大漠深处的“艺术富矿”——敦煌。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偏居沙海,在丝路古道上却是群星闪耀之地。她见证了文明文化的交融交汇,记录了中华文化的盛大辉煌。
 
  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无数僧侣信徒、工匠画师攀壁造窟,融合汉民族艺术与多民族文化、欧亚文化,“刻录”在数目庞大的建筑、壁画、彩塑、文献中。其中,壁画里上迄北凉下至元代的丰富乐舞形象,正等待新的诠释和演绎。
 
  是年11月起,甘肃省歌舞团先后派出7批编创人员赶赴敦煌,着手剧本创作和舞蹈素材收集。
 
  敦煌学者段文杰在《敦煌是我生命的全部:段文杰回忆录》一书中回忆:“1977年冬季,甘肃省歌舞团的表演艺术家们来到莫高窟,说是为了创作一部表现丝绸之路昔日辉煌的舞剧,希望从敦煌石窟艺术中得到灵感和启示。我觉得他们这个想法很好,就热心地带领他们参观洞窟并讲解壁画内容……”
 
  “起床咯,看洞子咯!”
 
  段文杰浓重的“川味”吆喝,清晰镌刻在甘肃省歌舞团编创者们的记忆里。朱江等人回忆,在敦煌的日子,每个清晨,他们都会跟随段文杰、史苇湘等敦煌守护者们,挤上通往洞窟的羊肠小道,踏入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
 
  莫高窟南区492个洞窟,几乎窟窟都有舞蹈形象。凭栏奏乐的天宫伎乐、自由挥洒的飞天伎乐、灵动婀娜的经变画伎乐,留下不同时期舞蹈艺术交流的印记。在这里,胡旋舞、胡腾舞等不同舞种异彩纷呈,忽而豪迈粗犷,忽而曼妙舒展,蹁跹间突破了中原舞蹈的条框。
 
  “浩如烟海、前所未见!”编导们的创作热情被激活了。他们日临画山,夜潜书海,在一两个月时间里游历了上百个洞窟,查阅了数百万字资料,在4.5万余平方米的壁画中寻觅“活化”敦煌的密码。
 
  勾脚、送胯、扭腰,一颦、一笑、一抬手、一低眉,舞者的眼神、手势、体态都是他们的素材。看得多了,一闭上眼,壁画上的舞姿如走马灯般从眼前掠过,不觉眼花缭乱。
 
  于是他们请教段文杰:敦煌伎乐中,哪一个舞蹈动作最典型?段文杰答:应是112窟的反弹琵琶舞姿最有代表性。
 
  反弹琵琶是敦煌壁画中的经典形象,在唐、五代、宋时期的壁画中现身50多次。112窟的反弹琵琶形象出自中唐时期,舞姿形态、组合形式更加丰富。一番琢磨,舞剧中经典的反弹琵琶造型就此诞生。
 
  新问题又接踵而至。壁画的形象是静止的,大家可以模仿姿势,却无法用当时现有舞蹈流派的运动方式,将静态的动作连贯起来。
 
  编创者们在反复练习中逐渐取得共识:壁画静止舞姿讲究曲线,由头、肩、胯的弯曲形成舞蹈动作。编导许琪总结共识,将敦煌舞蹈动作的语言简洁形象地命名为“S”形“三道弯”的曲线,并据此推演出“S”形的运动规律。
 
  壁画霎时鲜活起来了。“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这些原见于古诗、典籍中的意象,在编导们眼前舞动开来。
 
  舞蹈语汇有了,故事应该怎么讲?
 
  起初,舞剧的编排都建之于名为《敦煌曲》的剧本之上。剧本分三幕,讲述了跨越唐代、清代、当代三个时期的敦煌故事。然而,由于角色涉及的时间跨度太大,故事讲不下去,编排面临“停摆”。质疑声也不时涌来:“《敦煌曲》,怕是要越‘蹲’越‘黄’了。”
 
  迷茫之际,时任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的吴坚建议大家修改剧本。他提出,将时空定格在典型时代,把重心转移到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沿线国家的互通互助上来。
 
  琢磨出新点子,行不通,推翻重来;再琢磨,再推翻……历经小半年的打磨,新故事诞生了。
 
  这是一个发生在盛唐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故事。故事中,敦煌画工“神笔张”、女儿英娘和波斯商人伊努斯患难与共、生死相交,深蕴古丝路中外各族友好往来、民心相通的动人情谊和中国绵延千年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
 
  随着创排的深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被吸纳进来。男子舞略显单薄,助理编导安建等人就加入甘肃武威攻鼓子;印度舞、波斯舞有空白,许琪、朱江等人专赴北京,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找典籍,向东方歌舞团拜师学艺;为还原唐曲韵律,负责作曲的韩中才等人反复斟酌,选择琵琶古曲《月儿高》作为基调……这个脱胎于千年敦煌历史遗存、深植丝路文化根脉的舞剧最终定名——《丝路花雨》。
 
千里存知音


 
  1979年,甘肃兰州。
 
  这一年的5月23日,《丝路花雨》在兰州黄河剧场正式公演。此后,舞剧也以开放的姿态诚恳接受各方“挑刺”。
 
  公演后,演员们再赴敦煌采风,体会角色,也将共同营造的艺术形象展示给敦煌的专家们。看着早已烂熟于心的壁画形象在眼前舞动,他们兴奋地讨论:这是112窟的,这像148窟的,这是不是220窟的……
 
  一次汇报演出结束,受邀观看的沈从文在翌日的座谈会上兴奋极了,他依据自己对古代服饰、音乐等的研究提出诸多建议,细微如唐代节度使鞋前云头纹样式、节度使夫人佩戴的金钗多长,他都看在眼里。这些细节,都在后来的演出中悉数更新。
 
  一位意大利观众在兰州看完演出,指出剧中罗马服饰的瑕疵。回京后,还专程寄来印有彼时服饰的画册。
 
  一位印度友人在观看演出后,到后台帮演员打磨印度舞的舞蹈动作……
 
  舞剧在各界的观摩、指导中不断琢磨、精进。
 
  1979年9月,“花雨”迎来“飞舞”时刻。《丝路花雨》作为甘肃省推出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国庆献礼节目在京上演,成为国庆献礼演出的137台节目中唯一被点名在国庆之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首都群众进行全本演出的剧目。
 
  “花雨”火了!
 
  这一年,《丝路花雨》获原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一等奖和演出一等奖,这是当时文艺界的最高奖项。国庆献礼演出办公室专门为《丝路花雨》召开首都文艺界座谈会,盛赞《丝路花雨》为中国舞剧开辟了新路,在中国舞剧史上立下了新的里程碑。
 
  甘肃青年作家陈晓斌收藏的1979年10月12日“舞剧《丝路花雨》赴京演出情况反映(第八期)”记载: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京观看演出后,对歌舞团同志说:“你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把死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变成了活的舞蹈艺术,这才是真正的推陈出新呢!”
 
  同年,剧组也受邀赴广东演出。在第四十六届广交会闭幕式上,来自广东各界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官员数万人观看了演出。一位伊朗友人观后激动不已,称舞剧还原了波斯舞蹈的精髓。
 
  1979年12月至1980年1月,剧组赴香港演出15场,观众反响热烈,媒体争相报道。朱江回忆,每次谢幕都要半个多小时。
 
  那次演出场场满座、一票难求,赢得港澳台同胞和国际友人的赞誉。一些以“敦煌”“飞天”命名的商品、商店、餐馆销路大增,门庭若市。
 
  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在香港演出的剧目,根植于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丝路花雨》以艺通心,展现了友好互鉴的丝路精神,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开放的气息,自此走向世界。
 
  《丝路花雨》在“一带一路”沿线等诸多国家受到热情的礼遇。在许琪等人的记忆里,演出现场,观众不断以热烈掌声表达着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谢幕时分,掌声经久不息,“Bravo!”“Bravo!”,欢呼响彻耳际。
 
  甘肃省歌舞剧院副院长王琼说,44年来,《丝路花雨》步履不停,将丝路风情与敦煌文化带到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朝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下3800余场次演出、500余万人次观看的中国舞剧演出记录,被誉为“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
 
  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说,《丝路花雨》是共建“一带一路”特殊的“文化使者”。它展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丝路精神的时代回响,舞出了中国精神、中国气派。
 
  《丝路花雨》之所以成为蜚声海外的“文化爆款”,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挖掘并呈现了中华文化中的世界元素,聚焦于丝路各国交流交往的恒久情谊。甘肃省歌舞剧院院长李金江认为,这是《丝路花雨》不灭的根魂。
 
经典正青春


 
  2023年春节假期,北京。
 
  回望过去,我们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40多年前观众的震撼:“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看。”
 
  40多年后,经典青春依旧。
 
  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里,当丝绸之路画卷徐徐铺展,敦煌文化胜景呈现,沉浸在历史长卷中的现场观众掌声雷动。演出最后一日,演员谢幕6次,观众仍不愿离开。
 
  李金江说,此次国家大剧院5场演出1.1万余张票全部售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演出开始前,仍有观众来电询问购票事宜。
 
  更让李金江欣喜的,是舞剧的演出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我站在入口处观察,发现六成都是年轻人进场观看。”李金江说,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为青年一代喜爱。
 
  2015年至2021年,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推动下,《丝路花雨》走进北京、天津、福建、广东、浙江、江苏、云南、四川等17个省、市的78所大学演出80场,反响热烈。
 
  2021年11月,在河南卫视与哔哩哔哩等平台联合出品的舞蹈节目《舞千年》第三期中,甘肃省歌舞剧院出演的《丝路花雨》精彩片段,成功在年轻网民活跃的B站“圈粉”1亿多。有网民评论:“观天宫之舞,看敦煌壁画,场面太壮观,打造了绝美的视觉盛宴!中国真不愧是积攒了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大国,心底自豪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发端于《丝路花雨》的全新舞蹈流派——敦煌舞,也在传承发扬中展露出勃勃生机。
 
  88岁的高金荣是敦煌舞教学体系的创始人。受《丝路花雨》展演的启迪,她将一生投入敦煌舞研究和教学。
 
  1980年,高金荣编纂了《敦煌舞教学大纲》,并于当年招收了第一届敦煌舞班学生。教学实践中,她开创了包括呼吸、手姿、手臂、单脚形态和琵琶道具组合在内的舞姿训练课,编导了《敦煌梦幻》《极乐敦煌》等组舞以及教学剧目《千手观音》《妙音反弹》《大飞天》《欢腾伎乐》《莫高女神》等,再一次“活化”了敦煌壁画,形成了完备的敦煌舞教学体系。
 
  如今,敦煌舞已成为中国古典舞流派之一,高金荣培养的千余名敦煌“文化使者”,遍布全国艺术院校和院团。
 
  于开放中诞生,于开放中常青。《丝路花雨》在40多年间历经多次改编,以包容开放的态度不断创新、升级。为更符合当代观众趣味,满足巡演舞台需要,甘肃省歌舞剧院不仅在1979版基础上推出2008版和2016版两个正式演出版本,还创排了80分钟“旅游版”,于2017年起在敦煌市进行了为期5年的常态化演出。
 
  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认为,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宝库。《丝路花雨》吃透了敦煌文化的精髓,又抓住了舞蹈艺术的要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如今,《丝路花雨》早已不再一枝独秀。在《丝路花雨》的带动下,《大梦敦煌》《敦煌古乐》《敦煌神女》等多个“敦煌牌”剧目相继在甘肃省内涌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底的爆款文化产品、文化现象持续“出圈”“破圈”。特别是2000年创排的《大梦敦煌》,收益过亿元,既收获了观众口碑,也实现了经济效益,被誉为新世纪国产舞台剧“多产出、多演出”的成功范例。而以敦煌为代表的甘肃厚重悠久的历史积淀,及其承载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内核,也随艺术作品的传播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