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权威发布

14版:迦陵课堂

从人物的“根”开始讲故事

(2022年02月25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从人物的“根”开始讲故事

( 2022-02-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说人解史
 
  田沁鑫


  去年12月25日,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创建80周年、正式成立20周年。80多年前,国家话剧院的前身延安青年艺术剧院成立,积极践行艺术为民的崇高使命。20多年前,中国国家话剧院正式组建成立。

  多年来,国家话剧院以“中国原创、世界经典、实验探索”为理念,在作品上追求主题深刻、风格多样,既有常演常新的经典保留剧目,也有世界经典作品的再创造,既有革命历史题材,也有现实题材。

  中国的书法,写起来苍劲有力,但用的毛笔,靠的是内在的功夫、气韵。这其中,就蕴含了中国文化的艺理、文脉,传承、精神。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弘扬中华文明、彰显中国精神。由国家话剧院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打造的文化类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目前已播到第三季。节目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走过的文艺道路中梳理出小说、电影等经典文艺作品,以其中的现实题材故事为蓝本进行重新编排和演出,节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观众欢迎。第三季节目推出了瞿独伊、张桂梅、樊锦诗等具有传承性、代表性、典型性、传播性的人物故事。如何塑造英模人物?我认为要跟英模人物“交朋友”,不管他的成就是什么,而是先去关注他叫什么、出身何处、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从人物的“根”开始讲故事,这样观众才能更加感同身受。我自己也从创作中走进了这些人物的精神世界,心灵受到一次次新的洗礼和感动。通过这些大量的现实题材的创作,创作者和观众都看到、感受到了民族振兴的雄心壮志。我们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拿出更大的胸襟来展现我们民族的奋斗史,义不容辞承担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责任。

  此外,守正创新,开拓文艺新境界,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也成为我们致力的方向。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国家话剧院在2021年7月份推出“红色演出季”,以7部话剧展演为形式,以点带面,向观众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绘就百年奋进的壮美画卷。

  2022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年份。国家话剧院将打造原创话剧《抗战中的文艺》,讲述在党的领导下,爱国文艺青年开创新中国文艺之路的生动故事。另外,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弘扬新时代文明执法精神,国家话剧院将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推出原创话剧《人民陪审员》。国家话剧院还将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合作出品,根据剧院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直播开国大典》。国家话剧院担负着对优秀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弘扬等使命。我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原则。

  技术的进步,也给文艺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目前,科技与演出正在不断融合发展,文化产业与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高新视频等新技术深度融合,让传统舞台艺术在科技赋能下,让观众观赏体验更丰富。国家话剧院有幸参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我担任了副总导演一职,带领国家话剧院6个部门抽调的骨干力量,参与负责戏剧创排、戏剧视频的呈现。晚会创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的工作大都在夜间进行,因此自称为“夜行组”。晚会引入新技术助力文艺表达,用全球首创“戏剧表演5G即时电影拍摄”技术,实现了大型文艺晚会“即时摄影、瞬时导播、实时投屏”的创新构思,即通过高清视频实时传输技术,将情景化的戏剧表演拍摄画面传输至导控台,进行镜头实时剪辑、实时调色等处理,在现场主屏幕上即时同步呈现出细腻的电影质感画面,给观众丰富的观演感受。话剧《直播开国大典》也采用了即时拍摄,投影到多块屏幕上,让表演者随时变为被拍摄的对象,不仅保证了剧场内各角度的观看效果,也让现实与回忆在舞台上穿梭。

  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通过电影、电视剧或者新媒体、视频方式,把故事讲出去,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目前,国家话剧院通过不断升级的数字技术,为演播拓展更广阔的空间,积极打造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的“双演”模式。

  胸怀“国之大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话剧力量,国家话剧院将坚守舞台,赓续血脉,步履不停,不负时代,为建成文化强国,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