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记“四个善作善成”嘱托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
|
|
|
( 2024-03-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4两会特刊 |
|
2023年,天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力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有效应对多种急难险重任务,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经济运行质效稳步提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8%,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7.2%,市管国企利润增长14.4%,民营经济税收增长26.1%。新的动能加速培育,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产业链增加值增速超过10%,北燃LNG、联想创新产业园、360科创园等项目投产投用,中石化南港120万吨乙烯、华为区域总部、诺和诺德增资扩产等项目加快建设。向好预期不断积蓄,一批央企和金融机构、领军民企及知名跨国公司来津拓展合作,中海油新能源等40家央企二三级公司在津布局,实际使用外资保持较好水平。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城镇新增就业35.69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一期投入运营,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不断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天津发展、心系天津人民。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节点,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10周年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征程上天津发展指引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这在天津发展历史进程中具有标志性里程碑意义,让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天津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赋予天津新目标、新使命、新任务,提出了对新征程上天津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和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加强党的建设的部署要求,为天津发展提供了行动遵循,具有重要指南针意义。天津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开放,在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中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
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一起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善作善成。加快提升科技创新带动力,整合用好全国重点实验室、海河实验室、研究型大学等创新资源,积极争取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津布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质发展天开高教科创园等科创园区,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有效激发产业焕新驱动力,不断壮大绿色石化、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培育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把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和北京科技创新优势结合起来,有效贯通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
坚持先行先试和重点突破,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善作善成。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分类推进国企改革发展,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措施,持续培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产业金融和航运金融。扩大制度型开放,更好发挥滨海新区对外开放龙头作用,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全力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充分发挥天津港优势和作用,打造我国北方地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支持、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新两翼”建设,唱好京津“双城记”,在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强化协同发展。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抓实保护利用,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加快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等项目建设,擦亮津味、津派文化品牌,用心讲好“天津故事”。实施文化惠民,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出更多优秀作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一体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深化文旅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挖山、河、湖、海、湿地、洋楼、历史文化街区等资源,推动串珠成链、连线成片,创新文旅消费新模式新场景,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坚持人民城市理念和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深化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持续实施好20项民心工程,增加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推动城市更新,分年度分区域改造老旧地下管网,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一批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项目,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韧性安全城市,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监管,加快建设城镇燃气、供热智慧监管平台,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新华社记者丁锡国
李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