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经济˙民生

04版: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05版:家 园

06版:新闻纵深

07版:世界报道

08版:特别报道

09版:草地周刊

10版:草地周刊

11版:草地周刊

12版:草地周刊

13版:成风化人

14版:成风化人

15版:成风化人

16版:影像

返回 2020年09月18日

他想当个好演员,而不是大明星

新华每日电讯      2020年09月18日     
他想当个好演员,而不是大明星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黄晓明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饰演草根出身的英语教师成冬青。他告诉记者,在他演过的角色当中,自认为和自己最像的就是成冬青。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尹平平
 

 
  “乘风破浪的,不只是我们面前的这30位‘姐姐’,还包括台下的你,也包括台上的我,我们都在各自的舞台上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在今夏热门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最后一期直播当中,黄晓明有感而发。
 
  并非专业主持人出身的黄晓明,作为节目中几乎唯一的男性,贯穿始终主持了一档由女明星出演、女观众评分的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接受《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专访时,黄晓明告诉记者,自己参与这档节目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欣赏并且想要传达这样一种理念:“无论男性、女性,都可以不惧年龄就要赢。”
 
  “要去赢的不是别人,是自己。”黄晓明对记者解释说,“对于我来说,就是要突破年龄、形象、别人对我的刻板印象等等,争取在每一部电影中,都能塑造出一个好的角色。”
 
  在这个“小鲜肉”“网红脸”盛行的年代,40多岁的黄晓明,虽然还会经常自称“晓明哥”,但是也很清楚:自己的年龄已经和个别新生代演员的爸爸差不多大了。不过,从20岁就开始当明星的黄晓明,年过40岁后,自认为确实做到了“四十不惑”——他越来越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了:“我想当一名好演员,而不是做一个大明星。”
 
后浪袭来


 
  年龄,似乎越来越频繁地成为人们热衷讨论的事。20岁、30岁、40岁……到了某个年龄段,你就该怎样、能怎样、不得不怎样……这些在普通人生活中经常被拿出来“嚼一嚼”的话题,对于明星来说,更容易带来困扰。不仅女明星会受影响,男明星也一样。
 
  “我仿佛每过一个10年,就会经历一场更年期。”黄晓明向记者回忆说,其中令自己曾经最为困惑的,就是35岁到40岁期间的这5年。
 
  “此前演惯了的那些‘小生’的角色,逐渐不再给我了。”黄晓明起初有点纳闷,“那些角色,以前对我来说,可是信手拈来的啊。”当他发现是因为和自己年龄增长有关,黄晓明想往“老生”的方向靠靠,却发现“好像还差一些,够不着。”
 
  从在北京电影学院念书开始的学生时代,黄晓明就因形象出众而备受青睐,一上来就演主角、演皇帝,演艺事业旗开得胜。一路凯歌到35岁,黄晓明更多时候面对的都是选择太多而自己不会拒绝。面对35岁以后的变化,起初真有点不习惯。
 
  与此同时,新一代“小生”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眼瞅着后浪汹涌澎湃,黄晓明的心里怎么会激不起涟漪?
 
  “肯定有自己的问题。”他虽然向来自信,但并没想过把责任推卸出去。自己所获的声望、荣誉和各种实打实的利益,到底是靠才华、学识和智慧在支撑,还是全凭一张脸?黄晓明问自己。
 
  “无论哪个领域,真正的美,都不仅仅是浮在表面的,而是有积淀、有深度、有层次的。”没有哪个演员只靠自己是帅哥或者美女,就能红一辈子。绝大多数在年轻时俊俏的脸,都会随着容颜老去被世人遗忘。黄晓明不想重蹈覆辙。
 
没空焦虑


 
  就在黄晓明在角色上迷失的那段时间,各种关于他的大小非议也接踵而至:有猜测他身高只有一米六几的,有讥讽他说英文时发音古怪的。虽有些是无稽之谈,但人言可畏,黄晓明也很难做到不往心里去。
 
  他曾想极力解释,但发现不仅解释不清,反而像是授人以柄。他学着不听不看,可心里仍然不静。其中有一种言论尤其让他难受:不会演戏。
 
  既然最在乎这方面,就在这方面尽最大努力。他开始做减法,再三明确自己演艺工作的核心必须聚焦在演戏上。人生进入第4个十年后,黄晓明的目标越来越清晰:“我想当一名好演员,而不是做一个大明星。”
 
  “明星更看重自己身上的光环,而演员更看重自己塑造的角色。”黄晓明这样向记者解释他心目中明星与演员的区别。“好的演员让你记住的都是角色,而明星只让你记住他自己。”
 
  黄晓明总会在跟人聊演戏时,不经意间提到丹尼尔·戴·刘易斯,那是他最崇拜的演员之一。“丹尼尔·戴·刘易斯演的每一部电影中形象差别都很大,但总让你印象深刻,可你甚至记不住他到底长什么样,更不会去关心那些他生活中的杂七碎八。”这是黄晓明向往的状态。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向来在圈子里被称为“老好人”的黄晓明总算学会了拒绝:拒绝那些和自己目标无关的邀约与诱惑,想方设法把更多精力花在塑造角色身上。这样才有了《中国合伙人》中的草根出身英语教师成冬青,才有了《无问西东》中的深情学子陈鹏,才有了《烈火英雄》中的英雄消防员江立伟。
 
  现在记者们再看到黄晓明,曾经那些流言蜚语虽不一定再提,但总免不了要跟仿佛“上了岁数”的他聊聊年龄焦虑的话题。黄晓明从不回避说曾经确实为此困惑过,“但我现在真的不焦虑,我没那么在乎年龄了,也已经没有时间焦虑了。”
 
孤帆远影


 
  时间都去哪儿了?
 
  用于演戏。黄晓明向记者举例说,在《烈火英雄》中演消防员,他跟着导演陈国辉大量访谈出生入死的一线消防员,并且与全组演员和消防员们一起进行了1个多月的实地训练。“我想知道消防员面对生死时到底在想什么,我想自己演戏时穿的消防服浸过我训练时流的汗……我的时间精力都被这些占用了,你说我还哪里顾得上再为那些焦虑?”
 
  也曾有导演不愿意给黄晓明尝试的机会。倒也不是专门针对他,而是觉得“帅哥都不会演戏”。黄晓明并不认为这全是偏见,但他要求自己试着突破这种观念。
 
  很多演员都希望自己能“破圈”,不光能演戏、还能唱、能跳、能上综艺耍嘴皮;黄晓明也希望自己能“破圈”——“突破自己熟悉的舒适圈,挑战更多不同的角色。”
 
  以前黄晓明拍戏时,倾向演好人,会请导演把自己“拍帅一点”。现在他愿意做更多尝试,丑角、反派都不排斥。在《八佰》中出演中分八字胡的特派员时,他甚至跟导演管虎说:“你把我拍丑一点吧,让观众认不出来我才好。”
 
  尝试突破舒适圈的黄晓明并没有让自己不舒服,他告诉记者,现在的自己:“非常享受。以前我像是条战舰,横冲直撞。确实有过乘风破浪的精彩,但也被浪掀翻过。现在我更像是一条帆船,驾轻就熟,向着心中的方向远航。”
 
  黄晓明说他已经不再需要很大的船,也不再需要很多的水手。只想和自己最在乎的人,共同驾着体量不大的帆船,在海中乘风破浪也行、优哉游哉也可以。行程和风景满是快乐,闲言碎语只当是海风吹过,他已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容易感到疲惫和被动。现在的他一点也不怕后浪拍过。“他们有他们的路,我有我的。”
 
  回头看看自己的来路,黄晓明很感谢35岁到40岁那几年“更年期”的困惑。他承认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无论在职场还是家庭中,都有对应的使命,“但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人们的意识也好、能力也好,都应该能提供相应的环境,让各个年龄段的男男女女,除了肩负家里家外的职责,也仍然有追求自己梦想的余力,战胜自己、突破观念。”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