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经济˙民生

04版: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05版:家 园

06版:新闻纵深

07版:世界报道

08版:特别报道

09版:草地周刊

10版:草地周刊

11版:草地周刊

12版:草地周刊

13版:成风化人

14版:成风化人

15版:成风化人

16版:影像

返回 2020年09月18日

乌英苗寨

“牧童班”

新华每日电讯      2020年09月18日     
乌英苗寨
“牧童班”

( 2020-09-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在乌英苗寨“双语双向”培训班课堂上,送教老师吴小舒(右)指导村民学习拼音(9月12日摄)。
 
 
 
在乌英苗寨“双语双向”培训班课堂上,村民代时英和女儿在听课(9月12日摄)。
 
 
 
乌英苗寨“双语双向”培训班的同学们在学“簸箕画”(9月9日摄)。
 
 
 
  乌英苗寨位于桂黔交界大苗山深处,受经济条件、传统观念、地域环境等影响,乌英苗寨40岁以上妇女几乎没有上过学。她们小时都是牧童,放牧、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上学读书对她们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她们不识字,不会讲普通话,无法与外界交流。
 
  今年3月以来,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两级民宗、妇联、文明办等部门,广西融水、贵州从江两地政协,以及结对帮扶的广东省廉江市,联合在乌英苗寨举办“我教妈妈讲普通话”的“双语双向”培训班,聘请节假日返乡的大学生等为老师,为留守妈妈提供普通话、舞蹈、音乐等培训。
 
  截至目前,乌英苗寨“双语双向”普通话培训班已举办70多期,培训班学生从第1节课的6人发展到目前近30人。驻村扶贫工作队还根据学习和劳动需要,建立课外实训基地,带领两省区妇女一起种植高粱、养殖禾花鱼,将课堂延伸到生产劳作中。半年来,小学教师、大学生、交警、电视台主持人、农业专家等来自社会各界的30多名老师走上乌英夜校讲台。“双语双向”课堂正逐渐成为乌英妇女沟通世界的桥梁。
 
  新华社记者李鑫摄影报道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