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两会特刊

中国式现代化之农业新图景

(2023年03月07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式现代化之农业新图景

( 2023-03-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政府工作报告强调。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会场内外,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就此话题,听听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看看科技赋能下祖国大地上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乡村振兴,要有科技支撑。不难想象,未来随着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田间不见农人影,唯有农机独自忙”将成为常态。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卫东

  

  农业现代化要以科技为突破口,节本增效,低碳减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进一步做好农业规划科学化、农业装备智能化、农业管理数字化、农业种业国产化、农民培训常态化、农民职业专业化。科技与现代化是手段,兴农富农才是目的。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

  

  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重在“种”,强在“新”。要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开展为产业提供支撑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科技攻关,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智能农业,着力解决乡村全产业链各环节“卡脖子”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单杨

  

  问“技”于粮,是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加快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良种技术攻关,提升关键育种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提升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发展水平,释放粮食生产潜力。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农业农村局芒果试验站站长陆弟敏

  

  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农业产业、农业经济紧密结合,加大创新转化推广力度,最终形成科技成果不断产出、技术转化加快完成、技术应用广泛高效、技术反馈助推科技进步的良性循环。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副校(院)长王娟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有了农业科技的加持,很多以往想都想不到的新鲜事出现了,有的甚至颠覆了你的想象,岸上能养鱼,生猪住高楼,茄子长上了“树”,山区旱地也可种“水稻”……在这片有着数千年农耕文明史的广袤大地上,一幅幅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新图景精彩呈现。

  本报记者王若辰、薛园

参与记者:刘芳洲、李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