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载心如初 秋朝暖意浓 |
第四届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侧记 |
|
( 2021-11-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各地 |
第四届进博会成果丰硕、交易活跃,线上线下展商云集,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07.2亿美元。“人、物、馆”防疫严格高效,截至目前,本届进博会疫情防控零感染、零发生、零事故。连续四年,精彩升级,进博会做到了。一场成功精彩的国际性盛会,离不开保障工作的精细有序,更是上海城市软实力的呈现。
有人把上海的城市精细化治理形容为天鹅:水面上形态优雅从容,水底不停划动的双脚像各个周密运转的部门,快速而有序。
进博会千头万绪,但展商一致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从容。舒心顺畅的工作流程经过千锤百炼,遇到难题不慌不乱总有回应解决。
本届进博会实施从口岸到展馆“直通查验”新作业模式和便利化措施,进博会展品“无纸化通关”已进入“秒放”时代。
疫情给国际物流带来影响,因船期延误等原因,本届进博会开幕后,仍有展品姗姗来迟。此前,一批“迟到”货物直接从浦东外高桥港运到进博会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北广场的海关临时查验区进行查验。中佰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凌昊说:“参展的目标总算实现了,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进博会太高效了!”
客商有所需,保障有所应,服务再升级。
——医疗服务保障有力。进博会前夕,上海首批21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面向市民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34家医院作为定点医院,畅通就诊绿色通道。进博会期间,每天有150余名红十字志愿者在5个医疗站和各场馆内提供现场救护和健康宣教服务,同时场馆内还配置了6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知识产权和法律服务更直接。本届进博会组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专业小组和长三角法律服务专业小组,采用现场驻场和场外响应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法律服务。
——响应低碳环保的生活新风尚。本届进博会首次实施证件复用措施,对稳定的参展商及服务保障团队,采取“后台审核、用前激活、再行使用”的模式,一证沿用,无需制发新证,既减少了制作成本,也提高了受理办理效率。
进博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方协同,忙而不乱,繁而不杂,实现保障工作的安全有序和精准高效。
上海近年来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本届进博会堪称数字化转型的一次全城应用场景呈现。
本届进博会上,有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截至10日12时,累计进入场馆超过48万人次。
疫情形势复杂,参展人员众多,城市数字化治理更显功力。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20个出入口布设了107套一体化测温验证设备,做到人员进场“无感知、不停留、可追溯”。
“今年进博会证件采用身份识别、芯片验证、体温检测同时使用的方法,前置疫情防范措施,而且证件管理系统会每天6次更新人员健康信息。”负责证件管理的工作人员陆巍说。
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加速,不仅提升了管理服务效能,更打造了充满科技感的参展体验。数字人民币首次亮相进博会,可在场馆的文创产品自动售货机、餐饮服务区使用。“四叶草”内5G通信全面提速扩容,首次使用无人机通信系统与应急通信基站深度结合,保障通信质量畅通稳定。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表示,数字转型赋能进博会体现上海城市治理的智慧。
11月7日晚,上海气温骤降15摄氏度,还下起了雨。有人开玩笑说,“穿着短袖来参会,中途要换上羽绒服”。也同样在一夜之间,进博会多个安检口候检区,搭建起了雨棚,排队进场的人群可以免受风雨侵袭。进博会上一个个暖心场景,有力回答了“上海四年办展,是否已经疲劳”之问。
“连续参加四届进博会,我们感受到进博会越办越好,即便是在疫情当下,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益求精。场馆内到处都有口罩和消毒液,各方面都让我们安心舒心。”阿斯利康中国总裁王磊说。
服务进博会的上海71路中运量公交车区间延伸线,特地推出了中英文双语的导乘服务,而且还有进博会主题专车,向乘客展示进博会的成果。上海海博出租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不仅有200辆新能源车每天进场提供驻站保障,外围还准备了300辆应急出租车,随时待命补充运量。
“四叶草”临近虹桥交通枢纽,外部车流穿梭不息。一方面,进博会的交通保障工作有条不紊;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秩序也正常平稳。不扰民、不折腾,客流量几十万人次的国际性展会,与2000多万市民的超大城市,合奏出一首和谐流畅的奏鸣曲。
客商合作交流熙熙攘攘,为世界经济吹来暖风;城市保障同时在传递暖意,为参展人员提供以人为本、暖心周到的服务。
众多展商已经提前签约第五届进博会,这是对上海这座城市最高的认同!
(参与采写:朱翃、吴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