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区域经济,小到具体项目 |
江西:心定步稳
聚力攻坚 |
|
|
( 2020-03-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春耕 |
|
不误农时春耕备耕,持续巩固复工复产,江西各地一方面丝毫不松懈疫情防控这根弦,一方面抓紧开展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精准施策中破解难题,在不断创新中化危为机,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抢“春”促耕 减“负”增“服” 精准施策
在高安上湖乡国家级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里,蔬菜复种面积已达2.5万亩。
上高县芦洲乡槟榔芋种植基地也于近日全部完成播种工作。
在宜丰县同安乡金禾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议室,行政、采购、农机等部门负责人逐一汇报工作进度。“疫情导致春耕备耕推后了大概一周左右,现在我们正千方百计抓进度,准备土地流转操作方案。”合作社的常务副总经理张燕飞说。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江西各地在坚持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抓紧推进春耕备耕等农业生产。
农时不等人,复工复产亦加快步伐。面对困难,江西各地精准施策。
因物流不畅,农产品销售难怎么办?玉山县开辟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发放农产品运输疫期通行证、打造“战疫情电商无接触配送信息平台”。
企业要复工,员工回不来怎么办?分宜县“点对点”包车跨省接务工人员返岗。建立返岗员工信息档案,协助企业办理接送员工返岗的审批材料,打通“点对点”返岗直通路,让员工实现家门到厂门跨越。
返岗人员增多,万一有员工感染怎么办?南昌市西湖区政府全额出资,为885家企业购买疫情防控保险。“有了疫情防控保险,相当于给我们复工复产吃下了‘定心丸’!”华中国际认证检验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国明说。
与此同时,从减免社保费用到降低融资成本,在出台一系列应对疫情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后,江西各地正全面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
“云”上办事 “圈”里卖货 “数”中解难
9号上午十点,一场没有“手握手”寒暄,没有“面对面”交流,只有“屏对屏”的“云招商”在南昌县举行。海内外500家企业代表在线收看。“云签约”项目19个,投资总额达141.6亿元。
招商可以“不见面”,审批也可以“网上办”,材料不齐“容缺先批”……这些疫情之下的创新,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同时也为未来发展打开了新思路。
几天前,赣江新区纽迪乐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获批“新增十万级医疗卫生口罩生产线”。公司负责人说:“没想到这次审批只要两天就在网上办好,效率实在是太高了!”疫情期间,赣江新区全面提升网上审批、办事质效。
小小的鸭蛋卖不出去,新建区英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宋正理变身微商,朋友圈里卖鸭蛋,卖出新渠道。
高安市为蔬果、畜禽、水产品等农产品“佩戴”上合格证,“带证上市”确保疫情期间“菜篮子”安全。
宜春市与电信三大运营商合作进行大数据分析,了解到疫情期间滞留在宜春的返乡人员共有79万人,通过三大运营商引导返乡人员在家门口就业。如今,大数据手段在抗疫情促复工复产中广泛运用。江西各地以创新智慧实现“逆风飞扬”。
“心”定步稳 以“小”见“大” 聚力攻坚
“全县已储备化肥9700吨,种子480吨,农业生产资料库存充足,能够满足春耕生产需求。”上高县农村农业局党委书记谢恒说。
“预计此次疫情不会影响分宜县的造林任务。”分宜县林业局营林股负责人郭和平说。
“照目前的进度,汛期来临前泵站的闸门一定可以安装到位。”新建区铁河大泵站项目管理负责人胡仁辉说。
大到区域经济,小到一个具体项目,在江西处处可以感受到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江西各地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努力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厂里复工了,我也有活干了。”瑞昌市高丰镇永丰村贫困户何木连笑着说。村里的扶贫车间正式复工了,何木连可以上岗增收了。除她以外,扶贫车间还吸纳了其他5名贫困户就业,每人每月均可增收近2000元。
考虑到受疫情影响导致很多贫困户无法外出务工,奉新县加强扶贫产业监测调度,将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作为扶贫工作重要抓手,为贫困户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
樟树市为确保中药材产业和贫困户收益不受疫情影响,多部门联动施策,目前共为中药材种植基地解决缺肥料、缺资金、缺劳力等70多个问题,帮助200多户贫困户解决生产、务工难题。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在玉山县樟村镇广平村扶贫产业种植基地,10位扶贫对象踊跃春种,35万株茶苗迎风生长,连续劳作了几天的村民和扶贫干部看着眼前的浓浓绿色,脸上绽放出微笑。 (本报记者崔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