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 月 | ||
|
楚天春风劲
湖北重返经济发展“主赛道”观察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向着复兴梦想的新跨越 |
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述评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
新华社记者曹灿摄 |
|
|
“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
“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述评之五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教育部:每所中小学校将至少配备一名法治副校长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介绍,多年来,兼职法治副校长制度成为教育管理的“助推器”,在增强学校师生权益保护、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实践中也存在法治副校长配备不均衡、履职尽责能力不平衡,人员流动大、难以及时补充等问题。
此次出台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重点围绕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是什么”“干什么”“谁来管”等问题,系统设计了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制度。
据介绍,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是指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推荐或者委派,经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聘任,在学校兼任副校长职务,协助开展法治教育、学生保护、安全管理、预防犯罪、依法治理等工作的人员。
办法在规定派出机关、学校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法治副校长履职的同时,健全了考核、评价、表彰和奖励机制,激励法治副校长履职尽责。办法要求学校要建立法治副校长工作评价制度,按年度对法治副校长工作情况作出评价。派出机关要将法治副校长履职情况作为工作考核内容以及晋职晋级和立功受奖的重要依据。
韩正强调盯紧群众关心社会影响大的重点问题 |
以“四个最严”筑牢食品安全每一道防线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在充分肯定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后,韩正表示,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决筑牢食品安全每一道防线,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韩正强调,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盯紧群众关心、社会影响大的重点问题,扎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要加强源头治理,严格规范农药兽药使用管理,持续净化产地环境,从源头上遏制污染食品流入市场、流向餐桌。要深化标准体系建设,借鉴国际经验,强化跟踪评估,加快制订修订监管急需的限量指标和检验方法。要强化科技支撑,推广新技术新手段,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加强大数据分析运用,提高监管针对性有效性。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增加工作透明度,促进全社会共同关心、共治共享食品安全。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胡春华,国务委员、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王勇出席会议并讲话。
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等部门负责同志作了发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列席会议。
内地支援香港抗疫流行病学专家组抵港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2月17日,林郑月娥在深圳湾口岸迎接专家组一行。 新华社发 |
|
|
最高检印发意见加强新时代军地检察机关协作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意见分为三部分,共11条。其中,第二部分对积极主动拓展新时代军地检察协作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包括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危害国防、军队建设和军人军属权益的犯罪,强化对涉军案件的法律监督,加强军人家庭未成年人子女保护工作,共同做好退役军人司法救助工作等内容。
意见明确,军地检察机关要通力协作,开辟涉军案件“绿色通道”,对涉军案件依法快速受理、快速移送,确保依法优先办理。受案后发现属于对方管辖的案件线索,应当按规定及时移送,并将有关证据材料和涉案款物随案移送。在办理涉军案件时,军地检察机关可以在信息查询、证据调取、技术支持等方面开展协作配合。
意见指出,要围绕提高“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和协作工作质效,联合开展调查研究,拓展协作范围,注重研究相关领域、重点环节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突出问题。加强涉军案件数据分析,共同研究案件特点、发案规律、防范对策,积极整合案例素材,编发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推动协作工作创新发展。
意见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紧紧围绕新时代强军目标,服务备战打仗、服务改革强军、服务依法治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与时俱进加强新时代军地检察协作。
“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实施 |
什么是“东数西算”?为何实施?如何推进?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
记者17日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什么是“东数西算”?为何要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如何推进?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专家。
“‘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孙伟介绍说,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要像‘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一样,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据介绍,“东数西算”就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简单地说,就是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为数字化发展赋能。
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将作为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连接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开展数据中心与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并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推动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移,促进解决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
每个算力枢纽内,都规划设立了1至2个数据中心集群。算力枢纽和集群的关系,类似于交通枢纽和客运车站。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副主任徐彬说,数据中心集群将汇聚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具体承接数据流量。集群将获得更好的政策支持、配套保障,同时在绿色节能、资源利用率、安全保障水平等方面也会有更严格的要求。
围绕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分别是张家口集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集群、芜湖集群、韶关集群、天府集群、重庆集群、贵安集群、和林格尔集群、庆阳集群、中卫集群。
数据中心耗能较高。我国数据中心目前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在土地、能源等资源紧张的形势下,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孙伟说,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优化供需、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实现算力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孙伟说,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将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延展东部发展空间,助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孙伟介绍说,我国将根据算力需求,促进数据中心由东向西梯次布局、统筹发展;推动实现“东数西算”循序渐进、快速迭代。
“一些对于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不高的业务,可率先向西部转移。”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同时,受限于网络长距离传输造成的时延,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一些对网络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工业互联网、灾害预警、远程医疗、人工智能推理等,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枢纽内部要重点推动数据中心从一线城市向周边转移。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将聚焦提升8个算力枢纽的影响力和集聚力,牵引带动全国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包括打造一批“东数西算”示范线路,提高网络传输质量;强化能源布局联动;支持数据中心进行节能减碳、可再生能源供电、云网融合、数据安全流通等创新融合;加快完善数据中心产业生态体系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要坚决避免数据中心盲目发展,在当前起步阶段,8个算力枢纽内规划设立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划定物理边界,明确绿色节能、上架率等发展目标。比如,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上架率至少要达到65%以上,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有显著提升。未来将结合发展情况,不断优化完善布局,适时扩大集群边界或增加集群,论证新设算力枢纽,实现统筹有序、健康发展。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大数据交易渐热,挖掘数据“石油”我们准备好了吗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
舒静、龚雯、张超
大数据交易迎来一波热潮。今年1月,湖南大数据交易所在长沙试运营。这是继贵州、陕西、北京、上海之后,国内最新设立的新型大数据交易所。与此同时,多地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筹建数据交易场所。
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数据被称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价值巨大不容忽视。大数据交易升温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挖掘这一宝贵资源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以来,我国先后有40多个城市宣布筹建或正在筹建数据交易场所。此外,还存在大量以某个企业为主开展数据交易的场所。
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下,每天、每分钟都在不断产生的数据,与土地、劳动、资本等一样被列为生产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数据被誉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专家表示,如同石油驱动了工业化时代的发展,大数据将驱动信息与智能化时代的发展。正因如此,数据的商品属性也日益凸显。
不过,据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教授黄丽华观察,每年全社会数据量增长率约40%,但真正被利用的数据量增长率只有5.4%。
“我们需要让数据流动起来,真正让数据发挥价值。而要流动起来,就意味着需要有中间环节。”黄丽华说。
2020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发布,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各地纷纷出台与数据有关的条例和办法。近期,多地迎来大数据交易市场建设热潮。
2021年年底,上海数据交易所在浦东新区揭牌成立,首批签约“数商”为100家,登记挂牌的数据产品为20个。
2021年3月成立的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被业界称为开启全国数据交易所2.0时代的标志性机构。这家机构采用“数据可用不可见,用途可控可计量”新型交易范式,目前已入驻100多家单位。
“我们类似于一家大型超市。”北数所负责人李岷用这一比喻,来解释数据交易内容,“既有出售原始数据的‘生鲜区’,也有成品类数据产品的‘食品百货区’,还有‘订餐加工区’,能满足不同类型、层次客户多样化的交易需求。”
据介绍,北数所交易的产品包含数据、算法、算力等三类。如以“宫保鸡丁”来打比方,交易的不仅有“鸡肉或黄瓜”这样的数据原材料,也有“宫保鸡丁菜谱”这样的算法,还有制作成品菜的“厨房”——算力。
据了解,目前数据交易所的供给方,主要包括中国电信、中国银联、国家电网等数据密集型企业,万得、聚合数据等“采销一体”的数据供方,以及其他获得授权参与交易的企业。
需求方则主要包括金融类企业、在线服务类企业(电商平台等)、在线广告类企业、科创类公司、科研机构等,其获取数据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市场预测,进行智能化运营和科学决策。
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数据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传统的资源不一样,数据不是孤立的资源。”黄丽华说,数据要素能提高其他四个传统要素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乘数效应”,在交易中也有一些特殊考量。
记者了解到,目前数据交易的热点产品,主要集中于征信计算和在线广告等方面。
比如,上海数交所成立首日达成的一项交易是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和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的“企业电智绘”。国网上海电力对企业用电数据进行脱敏和深度加工后,形成涵盖企业用电行为、缴费、水平、趋势等内容的数据产品,提供给工行。利用这一产品,能降低银行甄别客户时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和时间成本,同时为企业申请信贷业务提供信用支撑。
北数所有一种数字交易合约叫“企业普惠金融数字画像”。合约应用商是某银行的北京分行,旨在解决普惠金融业务中营销和拓客的痛点。这一交易只交换计算结果不交换数据,结合银行自有业务数据,可提供准确的小微企业数字画像服务。
数据交易的基本流程是怎样的?
据介绍,“数商”先要找律师事务所进行合规审查,确认数据来源是否合法、加工是否得当,同时由质量评估机构进行质量评级,确认无误后,数据产品可在交易所挂牌。
那么,数据的价值如何评估?
黄丽华提出,数据产品可分为公共数据和非公共数据(商业数据),从具体定价方法来讲,公共数据定价一般采用加工成本加适当利润的方法,形成政府指导价格;商业数据产品定价常用的有成本加成定价法、需方收益定价法和市场定价法。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数据都可交易。“只有可被计算机计算、具有一定通用性、可描述清楚、重复交易、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数据产品才能交易。”黄丽华说。
业内人士提醒,按下“快行键”的同时不能忘记系上“安全带”。目前,我国数据流通交易市场的建设仍处于探索期,很多人担心个人数据被交易,产生法律风险。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山栋明介绍,目前上海数交所的原则是不合规不挂牌、无场景不交易,个人隐私不碰,涉及国家安全、违背公共利益的都剔除在外。
如果将数据比喻为菜场里的土豆,在传统交易中,卖主不会关心买土豆是要做什么。而在数据交易市场,买方必须说明“土豆买来是为了炸薯条还是做炖菜”。
据了解,上海数交所会在数据产品挂牌前进行合规审查,专业机构对法律风险进行认证,分级分类确定数据安全等级。不同级别的数据将对应不同级别的交付方式。
对于事后数据购买方违约使用数据产品的行为,数据卖方可通过数据仲裁中心维权,确保数据购买方依法依约使用。此外,上海数交所目前还在探索建立诚信管理制度,将违约使用数据的企业列入上海数交所失信名单中。
李岷说,北数所正引入数据审计机制,如果第三方数据审计机构发现购买方违规使用数据,将向北数所及相关部门提供材料。
目前,全球多国已意识到数据资产的价值,纷纷出台相关法规。我国已形成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的合规“三驾马车”,也有多部涉及数据合规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国家标准。但专家坦言,数据合规审查在制度上仍存挑战。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中提到,建立健全数据流通交易规则。探索“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的交易范式,在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分级分类、分步有序推动部分领域数据流通应用。
“数据流通交易市场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从制度体系、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和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通盘考虑。在坚持边创新发展边优化体系的同时,还要加强理论与方法研究,指导我国数据交易市场有序健康快速发展。”黄丽华说。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 |
黄坤明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黄坤明指出,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是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广大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政治责任感,满怀深情展现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满怀自豪书写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满怀热忱讴歌伟大人民的团结奋斗,满怀自信讲述伟大中国的精彩故事。要通过广泛深入采访报道,生动展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扎根中国大地、引领时代变革的思想伟力,全面展示新时代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充分反映中国人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自信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激励人们意气风发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中央和地方主要新闻单位编辑记者代表在北京主会场和各省区市分会场参加启动仪式。
共同富裕进展如何? |
国家发改委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情况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国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针对当前社会存在的“躺平”“等靠要”等模糊认识,哈增友表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需要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同时在推进过程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重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切实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其中很重要的是为全体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同时要靠制度搭建公平公正的干事创业平台,使每个人都有通过不懈奋斗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他说。
如何发挥好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作用?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副司长常铁威介绍,要扎实推动示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发挥好对全国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围绕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路径,持续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和政策制定。
常铁威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推动制定出台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牵头研究制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方案,聚焦重点群体精准施策,在城乡居民普遍增收的基础上,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跨入中等收入行列;研究构建促进共同富裕监测评估体系。”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当前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点任务。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谢晓波将浙江省“扩中”“提低”行动方案核心内容概括为“8+9”:“8”是推动“扩中”“提低”的八大实施路径,分别是促就业、激活力、拓渠道、优分配、强能力、重帮扶、减负担、扬新风;“9”是当前阶段重点关注的九类群体,包括技术工人、科研人员、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高校毕业生、高素质农民、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进城农民工、低收入农户、困难群体。
“按照全面覆盖和精准施策相结合的原则,在推动八大路径全面落地的基础上,瞄准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扩中’重点群体和收入水平低、发展能力弱的‘提低’重点群体,率先推出一批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谢晓波介绍说,后续还将推动构建“全面覆盖+精准画像”基础数据库,对重点群体政策实施情况开展效果评估,并不断调整完善重点群体类别,推动更多人迈入中等收入行列。
加快构建基础数据库 浙江精准“扩中”“提低”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打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是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点任务。2021年7月,浙江省开始研究起草《浙江省“扩中”“提低”行动方案》,目标是推动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核心的量化指标是到2025年,全省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元至50万元群体比例达到80%、20万元至60万元群体比例达到45%。
浙江省政府指出,要积极探索“扩中”“提低”的实现路径,加快健全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机制,全面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创新完善分配调节机制,健全困难群体帮扶机制。聚焦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中小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进城农民工等“扩中”重点群体,低收入农户、困难群体等“提低”重点群体,探索制定针对性增收激励政策,进一步激发增收积极性主动性。
普查“类地行星”搜寻“流浪地球” |
我国科研人员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面对人类亘古追问,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100多位科研人员,在中科院战略先导项目“地球2.0”支持下,拟对银河系类地行星进行“普查”,目前正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地球2.0”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葛健教授说:“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发现位于不同轨道上的大量类地行星样本,包括发现第二个‘地球’(即‘地球2.0’)——处于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内、地球大小(0.8-1.25地球半径)的行星;旨在解答三个基本问题,‘地球2.0’在宇宙中有多普遍?地球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流浪地球’又是如何起源的?”
葛健介绍,作为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之一,行星是生命和文明的摇篮,对行星的探测及其形成演化的研究,承载着人类渴望揭开生命起源和寻求地外生命的强烈愿望。近20年来,系外行星研究极速发展和关键技术逐渐成熟,已经将人类推到了发现“第二个地球”的关键路口。尤其是“凌星法”和“微引力透镜法”观测,对小质量行星探测具有高度敏感性。
“地球2.0”项目将首次结合这两种先进的观测方法,自主研制6台30cm口径、500平方度广角凌星望远镜和1台30cm口径、4平方度的微引力透镜望远镜,通过搭载在科学卫星上,发射到日-地拉格朗日L2点处,利用超大视场和超高精度的光学测光,对银河系内类地行星进行大规模普查。
据葛健介绍,来自国内外30多所大学和研究所200多位天文学家参与的卫星科学团队,目前已完成卫星项目的科学目标研究;卫星的技术团队也已经完成载荷、超高精度导星和卫星平台的设计方案。
除此之外,卫星工程方案中还有两个关键技术需要攻关:卫星姿态超高稳定度控制和超高精度CMOS测光相机。在卫星姿态方面,团队已完成卫星飞轮隔震系统的地面试验验证,将于今年4月开展在轨验证;在超高精度测光相机技术方面,已完成单探测器相机空间样机的实验室组装,正在开展性能测试。“我们希望在关键技术完成攻关并得到验证以后,‘地球2.0’项目能顺利进入工程立项。”葛健说。
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一个“地球2.0”。但天文学家确信类地行星(包括“地球2.0”)的存在,而且存在于非常广大轨道范围,从灼热的恒星附近一直到极寒的太空。通过开普勒望远镜,天文学家在一些较安静亮星周围,已经找到了300多个轨道短(少于20天)、但大小与地球类似的固体行星。
“与超级地球不同,这些行星很可能是在原恒星气体盘完全消散后,碰撞而成,因此和地球起源最为类似,这些被称为‘亚地球’的行星,可能分布在不同轨道上。而那些位于宜居区内的‘亚地球’,很有可能就有我们一直想搜寻的‘地球2.0’。”葛健说,“我们不仅想找到首个‘地球2.0’,还想通过‘凌星法’和‘微引力透镜法’,找到大量热的、湿的、冷的‘地球’,以及被逐出行星系统的‘流浪地球’”。
业内专家认为,“地球2.0”项目实施以后,将会使人类获得最大的类地行星样本库。通过对各类类地行星样本进行深入分析,天文学家有望能揭开类地行星和流浪行星的起源之谜;通过后续地面和空间望远镜的观测,测量和研究“系外地球”的质量、密度,以及它们上面的大气、海洋和宜居性特征,甚至有望发现系外生命迹象,将系外行星科学研究跃升到“地球时代”。
开学遇上冬奥我们一起加油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
|
我国将对三大重点海域开展综合治理攻坚战 |
到2025年,形成一批具有全国示范价值的美丽海湾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近年来渤海、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总体改善,但仍处在污染排放和环境风险的高峰期、海洋生态退化和灾害频发的叠加期,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十四五”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面临艰巨挑战。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三大重点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较2020年提升2个百分点左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稳步推进,主要河流入海断面基本消除劣Ⅴ类,滨海湿地和岸线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响应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全国示范价值的美丽海湾。
行动方案部署了四个方面的主要攻坚任务。一是在陆海污染防治方面,立足三大重点海域生态环境禀赋和发展定位,开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入海河流水质改善、沿海城市污染治理、沿海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海水养殖环境整治、船舶港口污染防治、岸滩环境整治等7个专项行动。二是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巩固深化渤海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推进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邻近海域滨海湿地和岸线保护修复;加强区域珍贵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加强渔业资源养护。三是在环境风险防范方面,实施涉海风险源排查检查、环境风险隐患整治、海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管能力建设等重要措施。四是在美丽海湾建设方面,实施“一湾一策”海湾综合治理,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海湾生态环境常态化监测监管等重要措施。
他们,将北京冬奥带向全世界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
▲2月17日,加拿大队球员庆祝夺冠。当日,在五棵松体育中心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女子冰球金牌赛中,加拿大队战胜美国队,获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杜宇摄 |
|
闭幕式,意大利将上演怎样的“八分钟”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
2026年,意大利将第三次迎来冬奥会。此前,科尔蒂纳丹佩佐曾在1956年举办过冬奥会,都灵在2006年举办过冬奥会。
交接仪式艺术总监莉达·卡斯特利说,米兰和科尔蒂纳丹佩佐是两座完全不同的城市:米兰是一座现代之城,象征着未来;科尔蒂纳丹佩佐则在群山之中,体现自然之美。“两座城的对话,城市与山川让我们获得了灵感……在两个不同维度达到完美的平衡与和谐,这也传递出可持续的理念,实际上是在说,我们需要善待地球,去关心并且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
卡斯特利说,这次他们的演员人数非常少。一方面是因为疫情的背景,另一方面他们也认为“少即是多”,希望用很少的演员也能传递出重要的理念。“这可以向世界传递积极信号,我们大家可以重新团聚,共同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为了这场表演,卡斯特利和她的团队已准备一年时间,过去6个月,他们一直在进行彩排和调整。卡斯特利说,他们与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团队合作很愉快。她特别提到了冬奥会开幕式铺满“鸟巢”场地的屏幕。这次的“八分钟”,他们团队也将充分利用这块屏幕。
(执笔记者:姬烨,参与记者:王子铭、黄垚、赵旭) 据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得意挽雕弓 失意且徐行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
2016年里约奥运会,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在经历了跌宕起伏之后以一枚闪亮的金牌为中国代表团完美收官。5年后的东京奥运会,还是郎平率队,人员也没有太大变化,中国女排折戟小组赛。
2018年平昌冬奥会,武大靖以无可撼动的绝对优势夺得男子500米冠军,让整个赛会期间倍感压抑的中国代表团扬眉吐气。4年后的北京冬奥会,身为卫冕冠军的武大靖在500米半决赛中失手,遗憾地无缘决赛。
同样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历尽艰辛的冬奥会“四朝元老”徐梦桃、齐广璞、贾宗洋、蔡雪桐、刘佳宇命运不同。徐梦桃、齐广璞一朝圆梦,金牌在手,而贾宗洋、蔡雪桐、刘佳宇未能如愿。还有人比贾宗洋、蔡雪桐、刘佳宇距离梦想更远,韩天宇、耿文强、陈虹伊等名将连北京冬奥会的舞台都没能登上。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竞技场也是如此,从来没有永恒的胜者。体育的本质是游戏、是教育,参与竞技、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过程中获得的人生感悟的价值,远远大于一次冠军或是一枚奖牌。
今天的谷爱凌有可能成为明天的武大靖,今天的贾宗洋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徐梦桃、齐广璞。然而,也有可能在你拼尽全力之后,仍然无法到达梦想的彼岸。在参加北京冬奥会的近3000名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员中,大多数人的姓名和故事并不为我们所知。可是,他们身上所承载的奥林匹克精神和自我超越的勇气,并不比那些冠军和获得奖牌的运动员逊色。
是非成败转头空。在奥运会上取得佳绩值得庆贺、值得铭记、值得颂扬,不过对特定的运动员而言,那不过是他人生中短暂的辉煌一刻。昔日的冠军们有的从政、有的经商、有的做教练、有的重新寻找生活的方向。与普通人一样,在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也有无数烦忧和挑战需要去面对、去跨越。
人生得意须尽欢,可挽雕弓、西北望、射天狼。人生在世不称意,何妨吟啸且徐行。奥林匹克的赛场告诉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有可能获得成功,也有可能依然失败,但生活仍会继续。
在16日的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比赛之后,年轻的中国运动员孙龙因为自己的失误通过社交媒体致歉,一连用了6个“对不起”。孙龙的诚挚反省令人肃然起敬,不过他也不必太过自责。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人学会从容面对成功和失败,如果他领悟了这一点,也许在未来的赛场上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
跟孙龙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成与败、进与退、荣与辱中成熟、成长。今日之失,可能是明日之得。只要眼里有光,就不会偏离方向。
(记者王镜宇)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北京冬奥组委致敬每个冬奥参与者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
▲2月17日,工作人员在清理跳台滑雪的雪道。当日,北京冬奥会北欧两项团体赛跳台滑雪大跳台/越野滑雪4×5公里接力比赛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举行。
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
|
妙语连珠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
背景:北京冬奥会速滑男子500米金牌得主高亭宇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他还希望摄影记者帮他P美一点。
点评:精致又能拿冠军的队员,麻烦来一打。
——“希望能有更多的回忆留在这届冬奥会,我觉得这是一件能让我回忆一辈子的幸福的事。”
背景:中国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选手金博洋10日就结束了在北京冬奥会的全部比赛,但他这几天依然随处可见,去各个项目场馆观赛、为队友加油、与外国运动员合影留念。
点评: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让冬奥陪你一起慢慢变老。
——“如果再拿第四块银牌,你可了不得了!”
背景:17日之前,日本速滑名将高木美帆在本届冬奥会上收获了三枚银牌。17日的女子1000米比赛前,同是运动员的姐姐高木菜那这样对她说。高木美帆回忆,那一刻自己突然释然了。最终她如愿夺冠。
点评:第四块拿了金牌,是不是更加“了不得”?
——“我把帮助过我的人的名字都印在了比赛服上,就像他们和我一起上场了一样。”
背景:前雪橇运动员、印度人沙瓦·凯沙万参加过6届冬奥会,1998年在长野、2002年在盐湖城,他都是印度代表团旗手,也是唯一的运动员。凯沙万回忆曾经“众筹”参赛的经历时这样说。
点评:感恩是一种美德。
(记者李琳海、岳冉冉)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高亭宇:我“嘎嘎”精致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
新华社记者岳冉冉、王镜宇
高亭宇始终忘不了一个梦。在一片冰场,有裁判和教练,却没有对手,他一个人孤独地滑啊滑,没有尽头,没有终点。他被吓醒了。
高亭宇爱睡觉,除了训练,一天要睡满12个小时,他说练得太疲惫,充分休息才能快速恢复。入住冬奥村,他特意带了一个乳胶枕,上面是黄色的碎花,他怕睡不好、落枕。
但在夺冠的前一夜,他还是失眠了……
2022年2月12日,注定属于高亭宇。这一天,他赢得了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金牌。
赛前,在去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路上,高亭宇一路没看手机。为了专心备战,他卸载了所有社交媒体APP。
高亭宇被网友喜欢,很大程度因为幽默。有网友问他“如何欣赏一场花样滑冰比赛”,他答:“买好门票、玩偶,看见喜欢的运动员,等他表演完,拿玩偶砸他。”网友接着问:可以买玩偶去速度滑冰(场)砸你吗?他答:“可以。”
果不其然,在当晚的“冰丝带”,高亭宇如愿获得了玩偶——一个金色的“冰墩墩”,但这只“熊猫”并不是观众“砸”给他的,而是他自己“挣”的。
当日17时许,高亭宇如一道红黑色闪电冲过终点,以34秒32的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痛快淋漓赢得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飞人大战”,斩获中国男子速度滑冰冬奥会首金。
这枚金牌的意义何在?如果非请一个人评价,非罗致焕莫属。他1963年为中国夺得第一个速度滑冰世界冠军。看完高亭宇当晚的比赛,罗老洒下热泪:“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相当于赢得田径场上的‘百米飞人’大战!”
此言不虚。速滑男子500米与田径男子100米,二者都是挑战人类速度极限的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博尔特一骑绝尘。2022年北京冬奥会,高亭宇一飞冲天。
对于博尔特,高亭宇这样评价:“我敬佩他,特别是奥运精神的传承,我至少也要坚持三届。”而对于“中国飞人”苏炳添,高亭宇更加不吝赞美:“(他是)国人之光!”
高亭宇跟普通人一样,又不一样。
他喜欢听周杰伦的歌,尤其是磨冰刀的时候,他说“很解压”。
除了爱睡觉,高亭宇的业余生活几乎被看比赛视频填满。他说,只有跟别人比,才能找到自己短处,尤其是破世界纪录、奥运纪录的人。睡觉前看,醒了还看,这三四年,他像着了魔。一聊起对手特点和训赛规律,他能滔滔不绝,“我想赢啊!”
2018年平昌冬奥会,高亭宇拿了速滑男子500米铜牌,实现中国男子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奖牌突破,但他觉得不够,他想要金牌,北京冬奥会的金牌。
高亭宇从不吝啬对外分享自己的这个“野心”,他觉得是鞭策。
速滑男子500米,高手众多,想要比别人快,必须靠真本事、纯实力。
高亭宇爆发力好,起跑快,但他更知道自己的短板:过弯和途中滑。
想拿金牌,不是扬长避短,得把“短”变“长”。四年来,他练得苦,磨得细。进入北京冬奥会周期,高亭宇经历了大情小况、各种波折,特别是腰伤,差点让他无缘赛场。
2020年上半年,腰伤复发的高亭宇回到黑龙江队养伤,8个多月一直过着宿舍、食堂、训练场、医务室“四点一线”的生活,那是一段苦日子,腰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针灸眼。好在,面对磨难,他始终清醒,因为“给铜牌换颜色”的目标一直坚定。
天道酬勤。在“最快的冰”上,他的过弯与途中滑已趋于无瑕。“一点点把短板给补齐,然后最后加固一下,到冬奥会就发挥出来了。”
冬奥冠军张虹说高亭宇外表大大咧咧,上了冰就追求完美,虽然年龄小,但心智特成熟,别人玩游戏,他在看比赛视频、研究技术和冰刀,“他的自我约束能力超出了队里(其他)所有人”。
下了冰的高亭宇是个慢性子。他总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口头禅是“还行吧”。有记者想聊艰辛,他总推出一记太极,“我这人,健忘。感觉不太重要的事,根本记不住”。
而对于重要的事,他却一辈子忘不了,比如拿了冬奥冠军后的大吼与流泪。“在自己家门口,我想疯狂一把。”
想拿金牌,除了有硬核实力,还要有谋略。
500米,强手如林,差距在毫秒间,如何在心态上胜人一筹,摆在了高亭宇和教练刘广彬面前。
四站世界杯系列赛是北京冬奥会的资格赛,是运动员间互探“敌情”的窗口。这四站比赛,高亭宇的表现飘忽不定:夺过冠,有过起跑犯规和弯道失误,有的场次,他甚至没有出战。
殊不知,醉翁之意不在酒,高亭宇的“假寐”是在隐藏实力,让对手放松警惕,更重要的是——换来北京冬奥会中间的出发位置。
凡事预则立。在刘广彬看来,运动员的出发位置非常重要。按照规则,世界杯上成绩越好的选手,在冬奥会上的出场顺序越靠后,而后面出发的选手,很可能因为前面选手成绩好,给自己施加压力,影响到发挥。而如果排在前中段位置出发,心理包袱小,兴许能放手一搏。
根据世界杯的成绩,高亭宇排在第七组出发。其他高手则全都扎堆在第13、14、15组。最终结果也证明,高亭宇的34秒32,已经影响了后面选手心态。最后两组,竟不约而同出现了第一枪抢跑。
比赛当天下午,从高亭宇热身开始,始终一脸严肃。哪怕是站上跑道,广播介绍他的名字,他也面无表情。当大屏成绩出来,他还是没笑,觉得能超出奥运纪录更多。直到最后一组选手冲过终点线……看到最终成绩的那一刻,高亭宇终于笑了,他高举双手,做出“第一”的手势。
赛后,这个东北小伙不仅开始抖“包袱”,还在炫“霸气”:
——破纪录的感想?“比赛嘛,就是真刀真枪地干,都来家门口了,还惯着谁啊?”
——如何形容自己的性格?“隔路”。
“怎么就火了呢?多普通一东北词啊,”对于“隔路”的蹿红,高亭宇很意外,他给出了正解:“有一点与众不同,格格不入,个性多一点,主观意识强一点。”
高亭宇说已经想好了把金牌和“金墩墩”放哪。“我早就留出了一面墙,打算打个柜儿。”
卸载的微信终于在夺金当晚装了回去,高亭宇第一时间发了个朋友圈,感谢了很多人。他写的那段话,包括了文字、表情、图标。
“我就是精致的人,嘎嘎(非常)精致。”(参与记者:何磊静、李典、罗鑫)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作为东道主选手,值得回忆一辈子” |
专访花滑“四周小王子”金博洋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
新华社记者王春燕、李嘉
中国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选手金博洋10日就结束了个人北京冬奥会的全部比赛,但他这几天依然随处可见,去各个项目场馆观赛、为队友加油、与外国运动员合影留念。
对于自己的“高活跃度”,金博洋解释说:“我希望能在比完赛后,有更多精力去关注别的比赛,去了解更多运动员。不论成功与失败,我觉得都是美好的回忆,希望能有更多的回忆留在这届冬奥会,我觉得这是一件能让我回忆一辈子的幸福的事。”
难得能见到如此放松的金博洋,是因为他在赛前定下的目标都实现了,“一是能滑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二是能在祖国展现战胜自己的精神面貌,我觉得作为东道主选手是一个很好的回忆”。
在北京冬奥会备赛周期中,金博洋训练时跳跃动作的成功率很高,但到了大赛却状态一般,一度遭到很多质疑。但在北京冬奥会上,金博洋在自己的四场比赛中,一场比一场发挥得好,堪称“渐入佳境”。
对此,金博洋说:“我觉得(之前的比赛中)可能心里太着急了,比赛时想打个漂亮的翻身仗,想成。不管怎么样,我就要完成所有的跳跃,但想的时候可能完全忽略了程序化执行动作,所以说感性大于理性了。但这次冬奥会,我在比赛中一点都不紧张,是用很轻松的状态去比赛,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金博洋说,四年来,最大的变化还是在心态。“在平时训练中,我觉得自己的竞技水平,包括技术动作一直都是最高水平的自己。但在平昌冬奥会之后,我感觉自己有责任为祖国而战,想法越来越多,想不断突破自己,反而给自己增加了无形的压力。在这四年中,我觉得自己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理性,能在赛场上冷静思考,这种转变,我觉得非常好,也非常庆幸能在冬奥会上一下子就变成这种心理状态,我觉得是一件非常值得为自己鼓舞的事。”
在男单短节目和自由滑比赛结束后,金博洋两度泪洒冰场。“(流泪是因为)感觉特别释放,想到了这四年的起起伏伏。这四年里,每天都在想,想训练的每个跳跃动作,想周围的场馆是什么样的,我滑的场地的大小,然后去对比,想首都体育馆的场地氛围,还有观众,包括自己成功的预案、失败的预案。”金博洋回想过去四年,感慨良多。
金博洋说,这四年中,最困难的时候,每天都睡不着,一直闭着眼睛但就是睡不着,从晚上10点到凌晨4点多,一闭眼全都是自己今天怎么没成功,特别担心的这种状态。“那一段时期,我觉得白天没有精力,晚上也睡不着,训练的时候也投入不进去,神经动员不起来,我觉得自己心里的那一关过不去。”
金博洋表示,最艰难的瞬间可能就是疫情开始之后的封闭训练,“因为教练的糖尿病比较严重,不可能每天在这里待着,实在坚持不了,从那个时候开始自己来训练。”
2021年10月,金博洋被诊断得了阑尾炎。为了比赛,他选择保守治疗不做手术,两周里一下子瘦了10斤,身体消耗特别大。“我开始以为就是吃坏了肚子,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跟队医说,队医也非常自责。我觉得每个人都特别辛苦,因为他们每天24小时准备着帮助你,这是一个团队的力量。”
种种艰难困苦没有击败金博洋,是因为他觉得“身边的人不断鼓励我、帮助我,让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去完成比赛”。
“我真的特别热爱花滑,一是热爱,二是责任。我希望能带动更多小朋友(参与),有更多人热爱花滑。”金博洋说,看到日本、美国等队伍源源不断地涌现新面孔,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觉得自己一个人来比赛真是特别难,压力也特别大。
“好几支队伍的梯队都是三个人,我作为唯一的中国队选手在冬奥会上跟他们一直拼,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后备力量上来。我现在的想法就是想让全国人民知道,男子单人滑项目里金博洋一直在为大家展现自己最好的精神面貌,能够打动更多的人,打动更多的小朋友,让他们热爱花样滑冰,只有热爱的人才会更想参与花样滑冰,这样发展下去,不断地竞争,才会不断有好成绩,才能在赛场上有更多的新面孔。”
对于未来,金博洋的心里也是理性与感性的战争。“我不知道下一个四年会怎么样,因为偏理性地说,24岁以后男子单人滑的竞技状态不会达到更高的水平。但我觉得自己心理更成熟,而且也非常热爱花滑,再就是很多运动员(继续坚持)的这种运动精神让我特别感动,所以我觉得下一个四年,我希望不管滑成什么样,我能够代表中国、能让大家知道男子单人滑还有一个人在拼。”
为了花滑,这个爱笑爱玩的大男孩儿还有很多兴趣爱好还不能去实现。
“爱开卡丁车、爱骑摩托车,但因为要保护自己不受伤,所以这些东西都没有去尝试。”金博洋说,他还特别喜欢滑雪。
“我非常喜欢滑雪,两年前我穿上滑雪板往下一滑,就滑了一个多小时,特别上瘾,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我就想以后不滑冰了,我要成为滑雪运动员。我特别喜欢这种有速度、刺激的项目,能让自己的肾上腺素一下子提升起来。”
但是因为要训练,所以金博洋不太敢去滑雪,还要尽量避免受伤。“我觉得这是一种责任,为这届冬奥会,我每一天走每一个台阶都要去注意,不要受伤,能站在冬奥会的赛场上。”
虽然这届冬奥会金博洋没有站上领奖台,但也依旧可以被称为“人生赢家”,因为他有好多个“冰墩墩”。“我有12个各种各样的‘冰墩墩’,其实冬奥村里也非常少,每天只能购买一个。但很多志愿者非常喜欢我,把他们自己的‘冰墩墩’送给我,我非常感动。一小半是自己买的,一大半是别人给的。”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四十二年期盼 八十岁圆梦 |
中国代表团首任冬奥总领队点赞“冬奥回家”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奥会 |
4日晚,42年前出征普莱西德湖的老伙伴、中国冬奥史上首位旗手赵伟昌手擎“飞扬”亮相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现场。那一刻,坐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的王凤祥激动不已:“42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我们梦想成真,冬奥终于‘回家’了!”
截至16日晚,中国冰雪健儿已在本届冬奥会上斩获7金4银2铜,且极有希望在余下的4个比赛日继续刷新历史新高,这让王凤祥“比过年还乐呵”。在北京的女儿家,他每天从早到晚“霸占”着电视看冬奥会,关键场次得组织全家观战。
“开幕前,我的预测是本届冬奥会中国队能拿8到10块金牌。”王凤祥对记者说,中国冰雪健儿几乎每天都会给他带来惊喜。“我认为,7块金牌中分量最重的是高亭宇那块,因为竞争太激烈;最不容易的是徐梦桃和齐广璞那两块,因为他们这么多年太不容易了。”
作为中国冬奥史上首任代表团总领队,王凤祥的运动生涯起点却是夏季项目。1942年出生于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的他,曾在20世纪60年代担任吉林省篮球队队长,司职后卫。他在20世纪70年代连续两届全运会担任吉林代表团副团长,为吉林体育健儿奠定了冬夏项目齐头并进的发展基础。
1979年,时任吉林省体委副主任的王凤祥被任命为中国代表团总领队。彼时吉林和黑龙江是国内冰雪运动的主力省份,但竞训条件艰苦。“滑雪场没有索道,更别说造雪机了。队员们爬山1个小时后滑1分钟,循环反复,一天也滑不了几趟。”王凤祥回忆,当年12月他率队前往日本拉练备赛冬奥会,结果满眼看到的都是差距:习惯于踏着胶合板训练的队员第一次穿上用玻璃纤维制作的滑雪板,却不知如何打蜡;面对从未见过的标准雪场上的“冰状雪”,队员们不免心生怯意;国内赛场战绩彪炳的速滑队员,日常训练量还不如当时的日本高中生……
1980年2月13日,当赵伟昌高举五星红旗迈入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开幕式现场时,紧随其后的王凤祥被现场氛围打动。“那是中国冰雪的破冰之旅。”王凤祥说,1980年中国代表团虽然只有28名运动员,参加速度滑冰、花样滑冰、高山滑雪、冬季两项、越野滑雪5个分项且最终无一项目跻身前八,但那一次行程让他受益匪浅。
“在普莱西德湖,我利用空余时间把所有的赛道都考察了一遍。其中,在雪橇场地就停留了一个多小时,感觉咱们搞这个项目是真的搞不起啊!”王凤祥说,当时的印象是美国拥有全球第一的冰雪场地,42年后,第一已经属于中国,美国的很多场地和中国已经没法比。“还是以雪橇为例,全世界有17条赛道,亚洲有3条,(我认为)中国的这条最好。”他说。
从普莱西德湖回国后,王凤祥将首次冬奥经历认真总结,并在报刊发表文章《我们见到学到了什么》,提出“要想尽快追赶世界水平,必须根据我们中国人的身体条件和特点,选择从短距离和小巧玲珑的项目进行重点突破”等理念。“42年来的事实也证明,我们的突破也大多来自短道速滑、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等‘小快灵’项目。”
因职务变动,王凤祥在1982年后相继转入吉林省体工队、吉林体育学院、吉林省体育总会工作,退休后担任吉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常务副主席。虽阔别冰雪赛场多年,但他每届冬奥会都会“霸占”电视,一家人也会被他带节奏。“这么多年来,印象最深的就是正在进行的北京冬奥会,越看越激动,越想越荣耀。”他说。
虽然没能到现场观赛,但他仍有感而发地完成了一篇题为《冬奥回家》的文章。“回顾中国42年前的冬奥征程,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有追忆往昔的感慨,更为祖国今天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他在文章中写道。
“写这篇文章,是代表中国第一代冬奥人表达情怀,点赞‘冬奥回家’。”他说,中国用42年时间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冰雪成就与进步,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深度影响世界冰雪格局,他坚信未来用不了42年,中国必将成为冰雪强国。 (记者王昊飞、周万鹏)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四奥三金,从“天才少女”到“定海神针” |
加拿大女冰队长波林在北京续写传奇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 北京冬奥会 |
这是一项极其难以超越的纪录,对球员的个人能力和球队实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除了她,再无任何冰球选手曾实现过这一成就。
时隔8年,波林带领加拿大队再度登上了冬奥会的最高领奖台,这也是她成为加拿大队队长后拿到的首枚冬奥会金牌。
“我真是太高兴了,能够在上届冬奥会决赛失利之后,这次拿到金牌。2018年的经历确实很痛苦,在那之后,我们意识到无论是作为团队还是作为个体,我们都应该继续进步,现在,我觉得这些努力都有了成果。”波林说。
4届冬奥,3枚金牌。从“天才少女”到球队的“定海神针”,波林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逐渐成了加拿大女子冰球界的标志性人物。
1991年3月,波林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一座一个不到7000人口的小镇出生。在这个拥有浓厚冰雪运动文化氛围的国家,波林从小就开始接触滑冰。
4岁的时候,波林开始练习花样滑冰,但她一年以后就改练冰球。“我最开始的时候是练花样滑冰,但是我并不太喜欢这个项目,我喜欢冰球。爸爸妈妈看到我对于冰球的喜欢,也给我创造了很多打冰球的机会。”波林说。
波林的哥哥比她大两岁,从小也练冰球,所以波林从小就跟一群男孩一起打冰球,刚开始男孩子们对她能不能跟得上他们的节奏有所怀疑,但看到波林在冰场上的表现之后,都竖起了大拇指。
波林10岁的时候,第一次通过电视观看了冬奥会。当时,加拿大队在女冰决赛中击败美国队,获得了该队第一块女子冰球冬奥金牌。波林问妈妈:“她们为什么都在哭?为什么你也在哭?”妈妈跟她说:“如果你一直努力练冰球,你总有一天会知道为什么。”
8年后,波林作为当时加拿大女冰中最年轻的队员在决赛中独进两球,帮助加拿大队实现了冬奥三连冠。“拿到金牌的时候,我哭了,我终于明白了妈妈当年对我说的话。”波林说。
2014年索契冬奥会,在球队处于落后的局面下,波林在距离比赛结束还剩54.6秒时取得进球,扳平比分,并在加时赛打进制胜球,帮助加拿大女冰实现冬奥四连冠。
“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拿到冬奥会金牌就一直是我的终极目标。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在自己家门口拿到冠军,这种感觉真是难以置信。然后就是2014年的索契,拿到第二块金牌,说实话,如果让我写一部童话,我也想不到更完美的结果了。”波林说。
然而波林的童话,也并非都是一帆风顺。
2015年,波林成为加拿大女冰队长。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她率领的加拿大女冰在决赛中与美国队战至点球,最终惜败,加拿大的冬奥四连冠就此终结。
失落,是难免的。在那之后,波林跟队友们更加努力地训练,目标就是把冬奥金牌拿回来。
本届冬奥会,加拿大队势如破竹,在决赛开始之前就以54球打破了本队在2010年创下的48球的女子冰球单届冬奥会进球纪录。决赛再度面对老对手美国队,波林信心满满,她说:“我们等待这一刻等待太久了,我现在感觉很兴奋。”
对于冬奥会决赛这样的大场面,波林丝毫没有慌乱,在第一节末段和第二节开局阶段连进两球,为加拿大队奠定了3:0的领先优势。
终场比赛3:2,时隔8年,波林终于再一次拿到了冬奥会金牌。
赛后,波林说:“我们是一个非常团结的团队,从队员到工作人员,每个人都会为了别人的成功而衷心祝贺。在2018年冬奥会以后,这些对我们都特别重要,今天拿到金牌,我感觉到这一切都值了。”
金牌并不是波林在北京冬奥会上的唯一收获。在开幕式上,她被选为加拿大队的旗手,这也是对她职业生涯的一种肯定。“这是一份荣耀,我感到自豪。”波林说。
沉着、冷静,这是队友们给波林的评价。主教练说:“在球场上,波林的天赋和视野,以及观察比赛的方式,都是我执教生涯中从未遇到过的。如果你想了解冰球的进攻技术,你只需要看她的比赛就足够了。她是我执教过的最聪明的球员。”
比她小三岁的队友莎拉·纳斯表示,波林平时并不是一个善于言辞的人,但她依然会让队友们感受得到她的关怀。纳斯说:“波林一直带领着我们前进。”
随着年岁的增加,波林的阅历也逐渐增加,现在的她,除了打冰球以外,还做了大量的推广冰球的工作。
2020年11月,为了给加拿大冰球基金会筹集资金,两家北美公司推出了以波林和队友纳斯的形象为原型的芭比娃娃。“说实话,我觉得这特别梦幻不真实。我不敢相信会有一个长得像我的芭比娃娃。希望我们能够激励更多的小女孩。”波林说。
对于未来,波林并未给出明确的计划,她表示:“现在在队伍里打球很愉快,至于下一届奥运会,希望到时候我能参加吧。”
(参与记者:马锴、刘金辉、赵旭)
高木美帆:拒绝第四块银牌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 北京冬奥会 |
冲过终点线,高木美帆两手一拍,“Yes!”她觉得这回,金牌,有了。
17日下午,速度滑冰女子1000米比赛,高木美帆被分在第13组。她紧了紧风镜,准备出发,枪响,霹雳弦惊……
两天前,高木美帆本该夺冠,但意外不期而至。
15日,女子团体追逐赛,这是日本队最有把握的一枚速滑金牌。前2200米,日本队一直领先加拿大队,还有不到200米,金牌就要到手。谁想到,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高木菜那在最后一个弯道意外摔倒,滑出赛道,撞在了围挡上。落后的加拿大队瞬间超越……
姐姐的失误,让高木美帆继女子1500米、500米折戟后,拿到了本届冬奥会的第三块银牌,“千年老二”的称呼不胫而走。
赛后她“直抒胸臆”:“1500米夺得银牌后,我非常失望,负面情绪爆棚,但还有颁奖仪式,我不得不去参加。500米赛前,我甚至产生了自我怀疑,跟教练聊过后,最后还是决定去比。团体追逐,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滑得更快,金牌势在必得,但结果却让人遗憾。”
三枚银牌加身,反倒让高木美帆放下了所有压力。当天早上,姐姐高木菜那说:“如果再拿第四块银牌,你可了不得了!”那一刻,高木美帆说自己突然释怀,变得轻松了。“我只想专注于比赛,测测自己的潜力,到底能滑多快。”
打不倒的终将成就你。当天下午,成了高木美帆的“独舞”。17时许,所有比赛结束,当30位选手成绩出现在大屏时,高木美帆瞟了一眼,她拿起衣服,没有任何庆祝动作,但大滴大滴的眼泪已落在口罩边。教练过来拥抱她,她痛哭失声。庆祝时间到,高木美帆向看台观众鞠躬,《倍儿爽》的音乐响起,她在冰面跳起了企鹅舞……
没有不拂晓的夜。高木美帆做到了,她不仅夺冠,还以1分13秒19打破了奥运纪录。
快看那个印度人,他孤独又快乐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 北京冬奥会 |
但我们的目光却总被另一个印度人所吸引,因为他实在太欢脱了。不管哪个选手冲过终点,他都会蹦蹦跳跳地欢呼,把印度国旗甩得飞起,那劲头好像所有运动员都是自家人,把现场的媒体同行都搞懵了:“到底谁才是那个印度人?”
我们在看台下“逮”住了这个满场跑的印度人。一聊才发现,他,也曾一人代表过十几亿同胞。
“我参加过六届冬奥会。”一开口,这个叫做沙瓦·凯沙万的印度人就把记者镇住了。“我以前是个雪橇运动员,1998年的长野和2002年的盐湖城,我都是印度代表团旗手,也是唯一的运动员。”
凯沙万现在40岁,第一次参加冬奥会才16岁。聊起他和阿里夫,他说他们很像——都是“独苗”选手,都是出生在山区。只不过,阿里夫小时候还能在山坡上滑野雪,但凯沙万小时候,印度没有一条雪橇赛道。
所以,他的第一个“雪橇”,是一块背面装了轮子的木板。甚至直到退役之前,在接触不到赛道的日子里,他都是在公路上训练的。
我们好奇看了那些训练视频,结果被吓得不轻。在山区的云雾和密林间,这个有些疯狂的运动员把雪橇底下的刃拆掉,换上轮子,然后挑一段盘山路的顶点出发,开始一场惊心动魄的山路速降。躺在“公路雪橇”上,他滑过羊群、村庄,躲过对向来的摩托、横穿公路的孩童;看到公路上有一排锥形隔离墩时,他会滑出精准的S形路线绕墩,练习方向控制;过180度的“发卡弯”时,由于路面没有雪橇赛道那种倾斜度,他只能把一侧的手和脚伸展开,强行控速和改变方向。
甚至,他还曾从大货车车底滑过,看得我们惊呼一声。他笑着说“这样并不危险”,我怎么也没法相信。
“这是不完美的生活,但这是我热爱的事情。”他说,“而当我参加了很多届冬奥会后,我也发现有些事情,要大过我自己的个人追求。”
职业生涯里,凯沙万在亚洲杯拿过两金一银两铜,是印度唯一在国际比赛中得过奖牌的冬季项目选手。意大利队甚至曾许诺给他免费使用所有训练设备和教练团队,只要他代表意大利参赛。
他拒绝了,但也一直没能在世界级比赛里更进一步。到他退役,造价高昂的雪橇赛道也没在印度建起来。二十多年间,印度冬奥代表团的运动员人数,从他那会儿的一人,增加到过后来最多时的四人……
现在又变回了一个人。
“印度冰雪运动发展很慢,因为大多数体育机构都设在新德里。那里是气候炎热的平原,很多人觉得冰雪运动没什么用。但出生在山区的我们不这么想。”凯沙万说。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和小他九岁的滑雪运动员阿里夫惺惺相惜。“在他还是个孩子时我们就认识了。”凯沙万说,阿里夫从小就在家乡附近的山上滑雪,12岁在全国少年比赛中崭露头角,2008年以后就在国内没有对手了。
也是从那时起,阿里夫有了关于冬奥的梦。
“但印度没有符合国际标准的赛道,大部分地方都是野雪。滑完一次后,我们的运动员经常得扛着雪板爬上山才能滑第二次,一天练不了多少趟。”凯沙万说。
这些年来,阿里夫的父亲用开雪具店的收入支撑孩子的训练。但2018年前,阿里夫还是因为缺钱而没法在欧洲打积分赛。他在网上搞起了众筹,但最终错过了平昌。
“我也曾经这样筹过款。”凯沙万说,“后来,我把帮助过我的人的名字都印在了比赛服上,就像他们和我一起上场了一样。”
走在各自的冰雪路上,两个印度人一直很孤独——都选了一个不容易发展的项目,都从少年坚持到了壮年或中年,都站上了奥林匹克的舞台。
但也都没办法再向前一步。他们或许都知道:一个运动员一生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自己已经没有可能再去追求了。
在16日的男子回转比赛中,阿里夫滑得很激进。旗门设置和雪况都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但他始终没有控速,直到滑出了赛道。
“沙瓦(凯沙万)一直跟我说要稳一点,起码要有个成绩,回国了才能吸引更多人。”阿里夫赛后说,“可这是我最后一场比赛了,我想证明我不止于此,我能滑得更快。”
看台上,凯沙万看出了阿里夫的冒险。他有点遗憾,但也笑着说:“这是他的运动家精神。”
在北京,凯沙万一直很快乐,北京冬奥会的场馆让他兴奋,他说以后想带印度孩子来训练。面对中国记者,他和阿里夫都不止一次提过:“我们是邻居,应该多合作,我们要激励更多亚洲孩子走上(滑雪)赛场。”
13日,延庆赛区大雪,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转有近一半选手没能完赛,阿里夫在完赛选手里排名倒数第二。他赛后直言比赛很难,但也一直强调:“我滑得很保守,因为今天天气不好,最大的任务就是完赛,我得用这个成绩去展示印度,激励印度人。”
那一边,看台上的凯沙万却早就玩成了一个孩子——跟着现场音乐跳舞,给所有运动员加油,在雪里跟“冰墩墩”拍照:“这才是冬天呀,是奥林匹克的节日!”
(记者王沁鸥、刘扬涛、夏子麟、卢羡婷)
新华社北京延庆2月17日电
从“千金”到“大象”,运动员中文“绰号”的奥秘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 北京冬奥会 |
以俄罗斯花样滑冰选手为例,卡米拉·瓦利耶娃、安娜·谢尔巴科娃、亚历山德拉·特鲁索娃三位女子花滑界冉冉升起的新星,由于名字里都有“娃”,被中国观众统称为“俄罗斯三套娃”。其中,安娜·谢尔巴科娃由于家境优渥、气质出众,还被冰迷们称为“千金”。
事实上,俄罗斯人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本人名字,中间为父亲名字,最后为姓氏。体育赛事中如果引用原名会比较冗长,也容易混淆,于是,许多知名运动员常常被起了绰号。像“套娃”“千金”这些名字,在提取了运动员特征的同时,还亲切简洁、便于记忆。
还有一些绰号则是取自谐音。“葱桶”组合,指的就是中国双人滑选手韩聪/隋文静,“葱”音同“聪”,“桶”,则是因为隋文静小时候腰身不明显,常被大家笑称为“桶妹”。“柚子”“哈牛”,是日本名将羽生结弦的绰号,同样取自日文发音的谐音。
任子威的绰号——“大象”,则是来自短道速滑前国家队主教练李琰。“我刚来国家队的时候体型比较大,滑得比较沉重,教练就叫我‘大象’。”“大象”这个绰号,代表了任子威腿部力量足、滑行风格稳重的特点,也恰好和他耿直憨厚的性格相得益彰。
谷爱凌的“青蛙公主”则源自她小时候滑雪时戴的绿色头盔,上面有个小皇冠,还有粉色的发夹。如今,这个在赛场上自信潇洒乐观的女孩,也在重新定义着这个绰号的内涵。
“一墩难求”引关注 德媒:“冰墩墩”将成北京冬奥会美好回忆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 北京冬奥会 |
《南德意志报》16日发表文章关注“冰墩墩”在中国热销的现象,称其为冬奥会上再合适不过的吉祥物。上一次早早卖脱销的冬奥吉祥物还是都灵冬奥会的吉祥物“内韦”和“格利兹”。但两次情况不一样,都灵冬奥会的吉祥物是生产少了,而“冰墩墩”面临的情况是想买的人太多了。
文章说,“冰墩墩”是一只穿上冰衣的熊猫,圆圆滚滚,甚至比电视机里播放的冬奥比赛都抢镜。大多数人无法到现场看比赛,买一个“冰墩墩”成为人们与冬奥亲密接触的重要方式。在家里橱柜上摆放“冰墩墩”,人们会以这样的方式回忆冬奥会。
“千金”夺金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 北京冬奥会 |
冬奥赛场上滑雪采访的“新华社代表队”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融媒 |
1号选手杨帆,滑雪技术全面,独特优势在于对张家口赛区的比赛场馆、赛事运行非常熟悉,从2017年云顶滑雪公园举办国际雪联世界杯时起,就与很多中外高手“过招”。
2号选手陈益宸,参与过2020东京奥运会、2020洛桑冬青奥会、2014南京青奥会,此次冬奥会他的点位在坐落于北京延庆小海坨山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3号选手卢星吉,已成功解锁国内、欧洲、北美各类雪场,2020年1月在瑞士洛桑,还和新科奥运冠军谷爱凌一起滑过雪。
4号选手张晨霖,他有一场惊喜邂逅要和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感受他的激动:“我在延庆赛区拍摄到了豹猫!这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活动隐秘,很少在架设的红外相机以外被拍到,可见这里的生态非常好。”
5号选手殷家捷,堪称“跨界跨项”选手,在篮球、游泳、跑步上展现出运动天赋后,被推荐来练习滑雪,如今又成了滑雪达人。
6号选手许畅,土生土长东北人,在他眼中一年只有雪季和等待雪季两个季节,为了巩固和提高滑雪技能,他会在夏天练习陆地冲浪。
……
以上几位“选手”,与如火如荼进行中的北京冬奥会紧紧相连。只不过,他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赛场旁边,他们的风采总是定格在镜头背后,他们的名字也常驻在冬奥报道的署名栏——他们,是能够“滑着雪去采访”的新华社记者。过硬的滑雪技能,助力他们赶到更高的比赛现场,抢到更快的新闻时效,找到更佳的拍摄角度。
已经创下史上最高收视率的北京冬奥会,着实让我们体验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而若论“冬奥会皇冠上明珠”,则非高山滑雪莫属。可惜的是,长期以来,中国“没有能滑雪采访的记者”,高山滑雪运动的很多精彩瞬间只能“独自美丽”,很少被记录下来。
新闻摄影的历史和奥林匹克运动一样,总是等待着突破。从2019年12月开始,新华社陆续将十余名文字、摄影记者和技术人员送上滑雪场,培养高山滑雪摄影师。“2019年,新华社被国际奥委会认可为国际通讯社,加入了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这意味着新华社在北京冬奥会各个场地都要安排记者进行赛事拍摄。征服雪山,自由抵达任何一处点位,新华社记者当仁不让!”新华社体育新闻编辑部主任许基仁说。
于是,数九寒天的滑雪场内,多了一批批来自国社的“业余选手”。
平地热身,学习姿势,重复练到形成肌肉记忆……“风忒大,天忒冷!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华北,结结实实给我这个东北人上了一课。”许畅感慨。
上初级道,犁式滑行,跌倒再爬起……“我完全零基础,上雪第一天就‘铲飞’了教练,对雪坡更是心存畏惧。”张晨霖叹道。
再上中级道,平行式滑行,一趟又一趟……“早上8点上山,午饭后休息20分钟,再一直练到雪场关门,每天要滑二三十公里,睡觉时觉得浑身都疼。”杨帆回忆。
再上高级道、双黑高级道,完成小回转……成功了!经过近30天的训练,这些“业余选手”,全都拿到了专业证书——ISIA七级(点杖回转)技术水平认证。“如果说高山滑雪运动是勇敢者的游戏,那么高山滑雪摄影师绝对是摄影师里的‘战斗机’。”如今,国社有了“战斗机群”!
崇尚友谊和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也在为备战冬奥报道而穿上雪板、拿起雪杖的新华人身上体现。“我恐高,训练时总是落在最后,已经滑下去的同事们就在山下向我招手,为我鼓掌,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温暖。”殷家捷说。
为了帮助大家恢复雪感,临近冬奥开幕时,新华社又组织了滑雪复训。而摩拳擦掌的记者们,已经做足了准备:雪板、雪杖、雪盔、雪镜、雪服、雪鞋、雪爪,都配齐了;相机、手持云台、5G信号盒、步话机、对讲机,都调好了;最厚版的羽绒服、三层毛裤、两层厚底袜、一箱暖宝宝,都打包了;赛场各条路线都已踩点多遍,比赛规则和国际雪联的重要文件都已烂熟于心,参赛选手的过往赛绩、技术特点、背景资料都已做完功课……新华人,都已各就各位!
进入冬奥闭环以来,这支滑着雪采访的“新华社代表队”,一直“驰骋”在张家口赛区、延庆赛区的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等项目的文字、摄影及视频报道工作中,并在滑雪技能的加持下,离运动员更近,观察赛场更全面,于“险远之处”求“非常之观”。“四朝元老”齐广璞的“踏云冲顶”,“天才少年”苏翊鸣的“飞檐走壁”,“青蛙公主”谷爱凌的“逆天一跃”,高山滑雪女子全能的“飞沙走雪”,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的速度激情……精彩瞬间“尽入吾彀中”!
滑着雪去采访,记者的体验感如何?
“过去不会滑雪,只能背着拍摄设备爬山、等缆车,里面一身汗,外面还吹着寒风,还非常耗时,紧赶慢赶到了新闻发布厅,还占不到好位子。而现在,赛后几分钟就能滑到发布厅,只比运动员晚一点。”杨帆说。
“掌握了滑雪技能让我们可以手持机器在雪道上拍摄,甚至边滑边拍,也方便制作一些记者滑雪出镜的Vlog,带给大家更有沉浸感的阅读体验。会滑雪还能拓展我们的报道范围,场地平整员等踩着雪板的工作人员,也能成为我们的采访对象。”许畅说。
“也不全是好处,也有前所未有的挑战。”陈益宸笑说,“背着器材包滑雪和平时滑雪的重心不同,并且赛道上大多是冰状雪,像踩在冰壳子上,滑行难度直线上升。遇到上坡,还要扛着雪板、穿上冰爪爬山,体能消耗大。除了要保证自身安全,还要保证器材和个人物品不脱手,否则可能影响到赛道的安全,甚至造成比赛暂停。”
“不过这些挑战的回报也是丰厚的。”张晨霖说,“美国高山滑雪名将、冬奥会两金得主米凯拉·希夫林在高山滑雪女子回转比赛第一轮中失误,爆冷提前出局。那天是我和同事第一次尝试下赛道滑降到点位,刚好拍到了这一幕。”
“会滑雪还使记者更能与运动员共情,更理解这些专业性技巧性强的运动。”卢星吉说,“面对苏翊鸣‘被打低分’的争议判罚,我从国际雪联官方竞赛规则的视角进行解读;还针对外媒抹黑我们的人造雪不环保、不安全,写出有理有据、有亲身经历的回应报道,这些也算是我的小小得意之作。”
“一上雪山就是好几个小时,白天基本是靠那顿早饭撑着,午饭往往就是你递给我一块巧克力,我递给你一包牛肉干。但是——”殷家捷说,“那些习惯于滑雪采访的欧美记者,看到我们这些中国面孔的同行也在雪道上自如滑行,会给我们竖起大拇指,靠过来和我们聊天。这一刻,我们觉得在赛场外,也隐隐树立起了一个标杆。”
国社微电影戏仿007,网友大呼“有谍战片内味了” |
《0.07:无暇笑死》巧用幽默手段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有力有效回击西方无理攻击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融媒 |
打印“生命”
从广州一家企业看国产高性能医疗器械如何“闯关” |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金融“活水”如何浇出企业好“钱景”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一家家企业迎难而上,一个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各地区各部门推动金融政策落地见效,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传递出稳增长、稳预期的积极信号。
钻土、取样、检测……春节假期刚过,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的科研人员就已悉数聚齐,开始进行土壤检测实验和技术攻关。作为土壤修复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今年有7个项目要筹备开工。
“企业一度资金周转困难,直到江苏银行给我们发放了1000万元信用贷款,才解了燃眉之急。”公司财务总监王彬告诉记者,一周之内放款、3.85%的优惠利率,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年初,不少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举措落地见效,并反映在金融数据上。1月新增贷款同比大幅多增,企(事)业单位贷款更是增加3.36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八成以上。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年初银行信贷额度较为充足,加之“早投放、早收益”的传统,1月新增贷款环比增幅较大。在上年基数较大的背景下进一步同比多增,说明今年开年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
“当前重点目标是稳,政策要求是发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近期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根本缓解之前,做到以“进”促“稳”,不利于“稳”的政策不出台,有利于“稳”的政策多出台。要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
在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一些企业发展遇到困难。为此,人民银行前瞻发力,通过降准、增加支小再贷款额度、推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项工具、实施两项直达工具接续转换等措施,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跨周期助力2022年平稳开局。
一辆辆满载干辣椒的货车缓缓驶入仓库,重庆遥韶农副产品销售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赶忙卸车,这些干辣椒在不久后将被运往重庆各大火锅店。
“春节假期过后,95万元贷款顺利到位,我们终于不用担心回款延迟带来资金周转问题了。”公司总经理周光明告诉记者,这是企业第一次从银行获得贷款,这得益于重庆加快推进“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中心和金融服务港湾行动”。
重庆银保监局数据显示,2022年1月,重庆银行业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387.29亿元,同比增长32.64%,惠及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7.65万户。
今年以来,各地积极出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帮助实现“开年稳”。各地稳增长的“路线图”逐渐明晰,其中金融举措成为重要力量:
浙江提出,深入推进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重庆提出,优化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科技企业融资增信机制;安徽提出,建好用好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新型政银担业务新增放款1000亿元以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有关专家表示,各地迅速作出安排部署,直面市场主体需求,打出了务实管用的政策“组合拳”。
2022年,企业融资已见起色,但解决融资难问题任重道远。小微企业缺抵押担保、企业发债不易、综合融资成本有待降低……这些融资痛点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离不开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但目前知识产权质押等科创类贷款在额度、期限等方面仍不够灵活。”湖南长沙衡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安琦说,希望能有更符合行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更大力度的惠企政策,帮助科创企业发展壮大、走得更远。
对于这些制约小微企业融资的难题,我国金融部门已着手破解。今年起,人民银行将两项直达工具转换为支持小微企业的市场化政策工具,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
“我们将积极向人民银行申请优惠资金和激励资金支持,并将获取的资金继续投向小微企业。”江苏银行普惠金融部副总经理施骋告诉记者,截至1月末,该行普惠小微贷款投放超200亿元,余额比年初净增超过60亿元。
在稳增长的任务目标下,部门间政策加强了统筹协调,各方正协同发力。对于市场主体的期待,金融机构给出了回应:“一年之计在于春,银行会抓住年初信贷需求旺盛的时机迎客上门,主动找好项目、做好服务,银企携手共谋未来。”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行长陶伟梁说。
(记者吴雨、潘晔、李晓婷、陈宇箫)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有新规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征求意见稿提出,移动智能终端预置应用软件是指由移动智能终端生产企业预置,在移动智能终端主屏幕或辅助屏幕界面内存在用户交互入口,为满足用户不同的应用需求而提供的、可独立使用的软件程序。
征求意见稿明确,生产企业应确保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应用软件均可卸载,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
此外,生产企业应完善移动智能终端权限管理机制,提升操作系统安全性,采取技术措施预防在产品流通环节发生置换操作系统或安装应用软件的行为。
征求意见稿提出,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加强对移动智能终端预置应用软件的监督检查。
又是一年就业季,你考虑创业吗?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哪里有创业,哪里就有就业的活力,创业带动就业的乘数效应愈发凸显。
今年26岁的袁建在贵州大学学习设计,是一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原本本科学习计算机的他,因兴趣爱好结缘轻奢文具,并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袁建和合作伙伴于2018年开始创业,贵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就是他们创业梦起步的地方。经过几年发展,袁建和自己的团队创建了自主高端钢笔品牌,将纯银雕刻、陶瓷制作、漆器工艺等技术融入钢笔设计,形成了具有东方美学气质的产品。如今他们已自主开发近20款产品,备受市场青睐。
目前,在贵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里像袁建一样的在孵企业有108家,其中学生创业在孵企业36家。
创业走向大众、创新来自万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越来越多大学生选择创新创业,创新创业的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
上海市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会高校双创导师团专家、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经晓峰表示,高校毕业生创业呈现鲜明特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攻克“卡脖子”技术等领域找到定位;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带着技术和专利创业更多涌现;公益服务类创业逐年增多。
华南农业大学团队的“未来农机-无人农场的领航者”项目,在2021年举办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荣获高教主赛道师生共创组金奖。
目前,团队已经在广东增城和三水建成了水稻无人农场和花生无人农场,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无人农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和华南农大团队一样,各地大学生成功创业,离不开多举措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为创新创业提供保障。
湖北省人大代表、武汉岱家山科技企业加速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邓培说:“创新创业并不是某个单项工作,而是一项系统的工作,系统性的支持政策可为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一定的保障和动力。”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帮助大学生创业就业方面,各地从优化环境、提升能力、强化服务等方面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措施:以创建示范为抓手,发挥示范基地带动作用;以课程建设为着力点,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项目和大赛为依托,搭建创业实践锻炼平台;以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为保障,强化创业资金扶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等。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近年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频出实招硬招。其中,发挥各级各类双创赛事的引领和承载作用,仅过去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就有超1万个参赛项目成功孵化落地创办企业。在系列政策的助力下,涌现出了图匠科技、有米科技、荔枝微课、九尾科技等一批由大学生创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一大批高质量就业。
总体来看,目前大学生在毕业前后选择创业的比例并不高,更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或就业。有关人士认为,要以创新驱动为导向,以“敢闯会创”为核心要素,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贵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副主任王爱华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创业不易,门槛较高,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往往缺乏资金和经验;另一方面是大众创业的土壤还不够“肥沃”,很多政策需更加细化更有针对性,才会更精准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创业。
2020年6月,武汉市武昌理工学院大学生武汇创办了武汉易点拾光科技有限公司。她的创业项目从传统的花卉义卖开始,经过不断转型升级,已发展成为一家成熟的企业。
“目前,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业环境,不少身边同学在校期间都会参与各类创业项目。但因能力有限、资源欠缺,加之对政策了解不足等原因,很多同学的创业项目只是停留在想法层面,难以转型落地,最终成了‘空壳’。”武汇说。
经晓峰表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及企业管理运营经验不足、高校创新创业实训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除高校要进一步做实创新创业课程、实训、指导之外,政府也要加强“管家式服务”,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便利。
武汉理工大学创业学院院长肖静表示,创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创业之路若想走得更远,不仅需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同时还要做好“硬技能”和“软技能”的双重准备。“任何领域的创业都不可能单打独斗,只有依靠团队才可能基业长青。”
(记者朱舜、郑天虹、骆飞、吴振东、田中全、赵旭)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商务部:多措并举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高峰在商务部当日召开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一段时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紊乱,对各国企业和消费者都造成较大影响。
他表示,商务部将会同各地方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积极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措施,推动进口多元化,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原材料贸易渠道,帮助外贸企业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作,降低综合成本,提升自身竞争力。
同时,商务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减税降费等措施落实到位,继续治理乱收费等问题,支持外贸企业稳定发展。
2021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商务部此前表示,考虑到全球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较高、运力结构失衡等因素,今年外贸形势十分严峻,稳增长的困难和压力前所未有。
商务部此前将2022年确定为“外贸巩固提升年”,并具体实施四项行动,即跨周期调节稳外贸行动、市场多元化行动、外贸供应链畅通行动、外贸创新提质行动。
陕西冰雪经济蓬勃发展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
|
元首通话给中法中欧关系带来春意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观点 |
2021年,中法两国元首两次通话,两次共同出席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积极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在元首外交指引下,中法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双边合作取得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成果。去年,中法贸易额超过8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双向投资快速增长,农业合作成效显著,中方自法国进口农产品总额同比增长40%;在新兴领域,中法合作稳步推进,首届人工智能研讨会和农业科技合作研讨会先后举行,首份联合实验室项目征集指南如期发布。
在此次通话中,两国元首再次为中法关系定向把舵。习近平主席指出,新的一年,中法双方应该延续积极、健康、向上的主基调,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则,加强各层级对话交流,增进了解和互信,推动中法合作取得新成果。马克龙总统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充满紧张动荡,在此背景下,法方更加希望同中方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法方对近年来法中合作取得重大成果表示满意,愿同中方探讨克服疫情影响,加强人员交往,增进友谊互信,深化互利合作。
两国元首就下阶段中法双边合作达成多项重要共识。这些共识覆盖多个领域,从农业、绿色发展到金融、航空,再到第三方市场合作,还有空间、网络、极地、海洋等领域对话等。法国巴黎法中友好协会副主席利亚齐德·本哈米说,两国元首的建设性对话将增进了解和互信,促进中法友谊,中法合作未来可期。法国智库席勒研究所研究员克里斯蒂娜·比埃说,中法元首此次通话着眼未来,为中法关系发展增添新动力,令人振奋。
本次通话是法国今年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以来,中法两国元首之间的一次重要沟通,对于推动中欧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欧应该秉持正确相互认知,坚持相互尊重、对话合作、互利共赢。在此次通话中,习近平主席再次指出,中欧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凝聚最大公约数,推动中欧关系得到新发展。马克龙总统表示,法方将全力推进欧盟同中国之间的积极议程,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欧中关系向前发展。两国元首的对话传递出推动中欧关系继续前行的积极讯息。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专家贝特朗·巴迪说,中法两国元首加强对话沟通,不仅有助于促进两国合作,也有助于推进中欧积极议程,扩大双方共识。
中法都是具有远见和独立自主精神的民族,“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是中法建交的初心。中欧作为全球两大独立自主的力量,有着广泛战略共识和共同利益。只要牢记初心,坚持共识,把稳中法、中欧关系方向盘,聚焦互利合作,中法、中欧合作定将行稳致远,为世界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记者杨骏、徐永春)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流调生“流言”之失,不该一犯再犯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观点 |
目前,这名感染者尚未公开发声,但苏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回应称,未听到因偷情传播疫情的说法。酒店方也表示,该病例并未进入酒店房间,只是在酒店接了朋友。
“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早已成为共识。然而,行程轨迹数据的采集与公开过程中频发的隐私泄露问题值得警惕。此前也有一些地方出现传言让流调信息变了味的教训,实在不该一犯再犯。
从多地不同时期公布的流调信息变化可以窥见,各地对保护隐私的标准和尺度也在实践中不断纠偏,“只提轨迹不提人”已然是常规操作,成为平衡公众知情权和病例隐私权的一大进步。此前,上海卫健委所公布的“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的情况”不仅隐去了个人信息,也合并了相同到访地点、淡化了患者的日常行动,为各地树了样板。
从苏州此次所公布的轨迹信息可以看出,虽然当地有关部门也在努力保护感染者的隐私,隐去了性别、年龄等多项信息,然而遗憾的是,当感染者的公司、家庭住址等信息清晰呈现,每日的行程详细公开,仍使得流调不可避免成为了他人围观的“管道”。
因流调信息披露不当而被网民窥探隐私,甚至臆想、人肉、网暴,伤害的是当事人,影响的可能是一大片人:一些感染者或会因为害怕信息公布后自己和家人受到二次伤害,而不敢如实上报,从而为防疫工作埋下隐患。
流调信息的公布,应贯彻“最少够用”的原则,只精确公布时间、地点等必要信息,毕竟对公众而言,了解时间及地点,就足以判定自身轨迹是否重合。感染者为抗疫大局所让渡的信息,要坚决维护、“能隐则隐”,这不仅是面对当事人,更是面向社会、面对抗疫大计、面向更广泛的“我们”。 (邱犇)
反人类,将抗疫问题武器化 |
美国沦为“最大抗疫失败国”探源之三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观点 |
不少专家认为,美国未从自身找原因修正抗疫路径,反而通过抹黑甩锅、误导胁迫等方式把抗疫问题转化为攻击他国的政治武器,还放任病毒输出,破坏全球抗疫合作。这与国际正义背道而驰,应受到国际社会谴责。
为推卸自身抗疫失败责任,美国长期以来大肆攻击他国抗疫模式,炒作“实验室泄露论”,企图“甩锅”他国以转移注意力,蓄意误导国际社会。
今年年初,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发布一份预测报告,荒谬地将“中国新冠‘清零’防疫策略可能失败”列为“2022年世界十大风险之首”。这份报告毫无科学依据,充满政治偏见和荒谬臆测,完全无视中国正用最小社会成本取得最大防控成效,避免疫情导致医疗资源挤兑,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这份报告发布不久,美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百万,对报告结论形成了莫大的讽刺。
在抹黑他国的同时,美国大肆炒作新冠病毒源自中国实验室泄露,却一直对自身早期病例、生物实验室等重重疑点讳莫如深。在其备受国际社会质疑的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电子烟肺炎”等诸多问题上,美国避而不谈,不愿接受国际社会调查,并封存了曾被检测出新冠病毒抗体的可疑血液样本。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乔纳森·齐默曼在《华盛顿邮报》网站上刊文指出,每当遇到疫情,美国就会把责任“甩锅”给外人,这种做法由来已久。文章指出,美国总是把流行病与外人联系起来,把他们当作“方便的替罪羊”,免除美国对疾病和死亡的责任。
新冠病毒溯源本是科学问题,美国却为一己政治私利而漠视生命,将科学问题转化为攻击他国的政治武器,极力推动在他国进行所谓的病毒溯源,企图胁迫世界卫生组织和部分科学家放弃客观公正立场。
一些美国政客打压科学家,压制专业意见,一些否认“实验室泄露论”的科学家遭受骚扰和网络暴力。例如,美国公众信赖的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曾遭死亡威胁,美国病毒学家克里斯蒂安·安德森因表示新冠病毒不可能是在实验室炮制而成,遭受网络暴力,被迫决定清空推特账号。
多国专家指出,病毒溯源工作应在全球范围展开,包括核查美国的生物实验室。俄罗斯科学院基因生物学研究所高级科学家阿列克谢·杰伊金表示,美国是世界上生物科技研究领域的领头羊。近年来,美国的生物实验室曾多次发生事故,美方须向世人坦陈自身如何管控生物研究活动。
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成员、动物学家彼得·达萨克表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武汉出现疫情之前,欧洲和美洲已有人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症状。病毒无国界,作为负责任的科学家,应在溯源工作中保持合作、公正、开放、透明态度,“要科学,不要指责”。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一方面管控疏松,以多种方式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输出了大量活跃病例;另一方面又囤积疫苗,阻碍疫苗的全球合作,制造了巨大的“免疫鸿沟”。这严重危害了全人类卫生安全。
疫情暴发之初,世卫组织曾呼吁各国停止移民遣返活动,以减缓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不过,彼时已是全球疫情“震中”的美国对这一人道主义呼吁未作响应,继续将数以万计的非法移民驱逐至缺乏病毒应对能力的发展中国家。疫情急剧扩散时期,美国放任数千万人次美国旅客出境旅行,驻外美军也屡屡违反当地防疫规定。这些行径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病毒在全球传播。
当前,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为全球疫情防控带来更大挑战,全球新冠疫苗需求仍面临巨大缺口。美国却在囤积甚至浪费疫苗,其囤积的疫苗数量已远超国内需求。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显示,去年3月至9月美国就浪费了至少1510万剂疫苗。截至本月13日,全美新冠疫苗分发量超过6.76亿剂,接种量约5.47亿剂,这意味着多达近1.3亿剂分发至各州的疫苗尚未使用。随着美国疫苗接种率放缓,预计大量疫苗也将闲置过期。
美国还对疫苗生产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不仅极大阻碍其他国家从美国获得疫苗,还严重影响了美国以外地区的疫苗生产,招致国际舆论广泛批评。
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站此前发表题为《美国“疫苗民族主义”行不通》的文章指出,美国在为本国国民接种疫苗的同时,没有一个分享其多余疫苗或输出疫苗原材料和技术的全面计划,这样也会增加美国自身的疫情风险。
新华社华盛顿2月16日电
足球的生与死,或许与钱无关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观点 |
与艾克森、高拉特、阿兰、洛国富、费南多这五名归化球员终止合约,这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广州队现在经济上很困难,一定负担不起归化球员的高工资。但限薪文件的出炉,却让不少人惊掉了下巴。
文件显示,球员编制分为四个队列,即一线队(30人)、预备队(20人)、梯队(25人)、女足(25人)。其中,一线队30人中又分为优秀主力、主力、主力替补和替补四个级别,起薪为6万元,其中优秀主力定编人数为3人,封顶年薪为税前60万元。而预备队以下的队列,起薪线均为3.6万元,其中预备队主力的封顶线为30万元,梯队主力的封顶线为14.4万元。而女足主力的封顶线为30万元。
记者按各队列各级别顶薪计算了一下,100个人的薪水总额尚不足1500万。要知道,作为中超的“八冠王”、两次夺得亚冠冠军的豪门俱乐部,他们曾经在一场比赛就发放了超过2000万的奖金。而就在前两年,队中不少主力一个人的年薪就远超1500万这个数字。在当时,俱乐部薪资总额都是超过10亿的规模。
从10亿到1500万,这是两个数量级的变化。恒大集团在去年下半年开始陷入经营困难后,广州俱乐部也已经“断粮”,老将郑智带着一帮球员撑着打完上赛季的中超已经颇为不易。由于历史负债等原因,广州俱乐部股改推进也十分艰难。谁想刚接手就先背上几十亿的沉重负债?
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对于资不抵债的公司,最合理的方式就是破产,目前广州队,以及中超多支球队面临的情况,和当时江苏队在解散前面临的情况何其相似。
广州队选择先活下去。
不过,按照广州队这样的薪资结构,不要说归化球员,国脚和主力球员也大部分要离开,2022赛季的中超,广州队已经是降级大热门了。
但降级又何妨?只要活着,就有可能东山再起。
其实,严格意义上说,一个俱乐部就算破产,也并未死去。破产又重生的故事在欧洲比比皆是。2015年,意大利豪门帕尔马宣告破产,这是短短15年内帕尔马的第二次破产,从丁级联赛打起的他们在三年连升三级,在2018年回到意甲。
公司是破产了,但俱乐部的名字还在、历史还在、文化印记还在、对社区的影响还在、球迷还在,帕尔马降至丁级联赛的那个赛季,还能售出4000张季票,第二年升入意丙联赛,持有季票的人数超过1万人。
然而,我们的俱乐部破产了,真的就消失了。甚至降级了、成绩下降了、拿不到冠军了,看台就冷清了。
降级和破产不是崩盘,遗忘才是。
我很期待,新赛季中超如果开放观众入场,没有了大牌球星的广州队,比赛时看台上仍然会唱起那首伴随了这支球队十几年的歌——“看过了有太多失意,未冷却热情……你与我会挽手打气,哪会怕冷清……广州队,梦想艰辛里追,广州队,遇挫折不后退……”
因为我看到了,在俱乐部欠薪几个月的情况下,还有很多人在坚守着——付不起电费就把晚上的训练改成白天,默默地做着海报、写着微博的推文……
因此,在上赛季中超最后一个阶段比赛不开放观众的情况下,仍然有球迷来到场外,唱着助威歌……
我也很期待,哪怕降入低级别联赛,没有了大牌球星,这支球队能成长起几个来自越秀海珠天河的“邻家小哥”,被球迷津津乐道——“这是我初中同学”。
足球的生与死,或许与钱并没有关系,你爱绿茵之下的这片土地,爱这片土地上的人,就会得到被爱与永生。
(记者王浩明)新华社广州2月17日电
唯有坚持与热爱不可辜负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观点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31岁的徐梦桃,坐拥27个世界杯分站赛冠军,是女子空中技巧世界杯历史第一人。职业生涯中,她几乎拿遍了所有的冠军,唯独缺少一枚分量最重的冬奥会金牌。从温哥华到索契再到平昌冬奥会,她无一例外在比赛中都出现了失误。站上北京冬奥会的赛场,她需要克服的不只是长年累月训练和比赛积攒下来的伤病,更需要战胜内心渴望成功又害怕失败的恐惧。不是没想过放弃,但站上最高领奖台的梦想,最终还是让她毅然决然选择再战一回。
31岁的齐广璞,在此前的三届冬奥会上甚至从未站上过领奖台。为了逐梦,他在2013年世锦赛上完成了当时世界上首个男子空中技巧难度5.0的动作。虽然在索契冬奥会上摔过,在平昌冬奥会上也失误过,但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也让他最终守得花开见月明。北京冬奥会上,他正是凭借难度5.0的动作,最终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
心之所向,自当竭力而往。
4岁走上雪场开始玩单板的苏翊鸣,在成为职业滑手前,也曾是一颗冉冉升起的童星。不过演艺的缘起也是始于对滑雪的热爱,在少年人生的十字路口,他选择了遵从内心,择一事而全情投入。为了内心萌发的梦想,他在训练中倾其所有。这也让他在赛场上不断实现飞跃,最终在不满18岁的年纪,就实现了成为最好的单板王的心愿。
和苏翊鸣年龄相仿的谷爱凌,也是从小就极度热爱滑雪。为了全力备战北京冬奥会,她提前一年完成了高中课程,以便有更多时间专注于训练。
因热爱而坚持,因梦想而坚定。从徐梦桃、齐广璞,到苏翊鸣、谷爱凌,年龄不同,环境不同,但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奠定了他们最终在北京冬奥会赛场上成功的基础,诠释了在追梦的道路上,坚持和热爱不可辜负!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在人生的道路上,何以前行,唯有热爱;何以成功,唯有坚持。
(记者夏亮、杨帆、朱青)新华社河北崇礼2月17日电
抓好春耕备耕,力保夏粮丰收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观点 |
受去年秋汛影响,我国多地冬小麦播期拉长、晚播面积大,小麦苗情比较复杂。食为政首,粮安天下。越是苗情复杂,越要抓好春耕备耕,力保夏粮丰收。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春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仗,抓好春耕备耕,确保夏粮丰收,对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形势至关重要。
当前,冬小麦苗情偏弱,促弱转壮任务繁重,田间管理格外重要。相关方面要因地因苗、因时因墒,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要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为麦田“问诊把脉”,帮助农民提高田间管理水平。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要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农技人员指导、社会化服务,不误农时做好春耕生产,让农业基本盘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此外,要切实强化稳产增产措施,逐级压实责任,用足政策引导农民精细化管理,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控和极端天气应对防范,为夏粮再获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粮食安全,不容有失。各地要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抓好春耕备耕中,为春季农业生产开一个好头,守好“三农”压舱石,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记者邵琨、于文静)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
韩中应继续发展面向未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访韩国总统文在寅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自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韩中关系过去30年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发展成果。以面向未来的视角展望今后30年,双方应建立起更加成熟、稳固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携手努力让两国民众都能从中得到实惠。”文在寅说。
文在寅强调,随着韩中两国国际地位提升,两国不仅在朝鲜半岛问题、还在应对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课题方面不断加强沟通。沟通在两国关系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有必要加深两国年青一代的相互理解、增进两国青少年的友谊,为此需更加积极拓展两国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
谈及后疫情时代韩中两国的经济合作与构建更加合理的全球经济秩序,文在寅表示,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间保持紧密的经济合作,深化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合作十分重要。在疫情动摇全球供应链稳定的背景下,两国通过为双方企业家提供出入境便利等方式,使经济合作和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他指出,面对传染病流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单靠个别国家的努力难以解决问题,国际社会的紧密合作变得更为重要。通过加强团结合作、以相互信任与包容为基础,国际社会将能战胜疫情、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在寅说,这些全球性挑战也对世界经济秩序和产业版图产生了影响,各国都还面临如何重组全球供应链和抢占高新技术的挑战。“全世界过去通过自由贸易和投资走过了共同繁荣的道路,如今应恢复以多边主义和互惠合作为基础的自由贸易秩序,方能克服危机,稳定全球供应链。”他还表示,韩国将积极推动建立开放、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
关于朝鲜半岛问题,文在寅表示,结束70多年形成的敌对关系、构建新的和平秩序并非易事,但绝不能放弃,应继续朝着实现半岛彻底无核化、构建和平机制、对朝鲜提供安全保障、朝美关系正常化等共同目标不懈努力。如果朝鲜和美国重启对话磋商,期待能够取得进展。
美方给中国扣“非市场导向”帽子
商务部:与事实完全不符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外交部: |
美方应让少数族裔远离“暴力和恐惧”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为避免煽动反亚裔言行,美国司法部近日启动了针对“中国行动计划”的审查。另据报道,韩国外交部称,韩驻纽约总领事郑秉和将于近日会见纽约市政府官员,要求纽约市政府积极预防反亚裔仇恨犯罪。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无论是所谓‘中国行动计划’,还是美国内甚嚣尘上的反亚裔言行,都是美国内系统性种族歧视的体现,都反映出美国内根深蒂固的社会顽疾。”汪文斌说。
汪文斌说,数据显示,2020年,全美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案件数上升76%。过去一年中,四分之一的美国亚裔年轻人成为种族歧视和欺凌的目标。这些数据触目惊心,已经引起多个亚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切。
“美方应该深刻反思,切实纠正系统性种族歧视问题,维护保障包括亚裔群体在内的少数族裔的正当权益,让他们远离暴力和恐惧,享受应有的平等权利。”他说。
日本将从3月份起放宽留学生等入境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岸田文雄在首相官邸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新入境的外国人还将有条件地被免除7天的自我居家隔离,具体条件是:入境者需来自新冠疫情较稳定的国家、已经接种3次疫苗、入境日本后第三天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
4月日本将迎来新学年的开学季,日本民间要求尽早放开留学生入境的呼声不断增加。据日本文部科学省调查,目前拥有留学日本的临时居留资格却无法入境的外国留学生已超过14万人。
此外,日本经济界针对当下实施的入境管理政策也有较大不满。据日媒近日报道,不少经济界人士表示,由于技能实习生和商务人士无法入境,已经给业务造成很大损失。
为防止奥密克戎病毒传播,日本从2021年11月底开始原则上禁止所有新申请的外国人入境。
俄回撤乌边境部分军队
美西方“开战日”预言破产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
|
慕安会:全球面临多重挑战 西方感叹“集体无助”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分析人士指出,作为西方主导的论坛,慕安会的上述主题体现了西方特别是欧洲在面对全球多重危机时的“集体无助感”。要想摆脱无助感,西方需要寻求新的路径。
创始于1963年的慕安会是国际战略和安全领域的重要年度论坛之一,素有“防务领域达沃斯”之称,是观察国际政治和安全形势的重要窗口。
慕安会去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改在线上举行,今年恢复线下举行。据慕安会官网介绍,将有3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和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会,其中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德国总理朔尔茨、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等。
慕安会主办方14日在柏林发布《2022年慕尼黑安全报告》,主题聚焦“摆脱无助感”。报告说,从看似无止境的新冠大流行,到日益明显的气候变化威胁,以及一个相互关联世界所带来的令人不安的脆弱性,抑或是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所有这些挑战都让人感到失控。
报告写道,西方社会见证了2021年美国从阿富汗仓促撤军后的混乱,这引发了讨论,西方的干涉究竟能否达到效果,西方有没有能力在其他地方促进稳定。这类失败和挫折加上其他多重危机,使西方社会弥漫着“集体无助感”。
报告提出,西方社会需要证明其有解决当今挑战的答案,系统性竞争可作为改革和创新的催化剂,为人们提供一个扭转态势的机遇。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说,慕安会先前讨论过“西方缺失”,“集体无助感”是这一主题的延续。这是一种被广泛感受到的不安,源于西方持久目标的不确定性和共同立场的缺失。
周波认为,慕尼黑安全报告实际是从欧洲的角度来看世界。正如报告中所说,欧洲已经失去改变世界的信心,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大幅下降,再加上多边合作遇到极大障碍,一系列因素造成了这种“集体无助感”。
慕安会常被称为西方的“家庭聚会”,但近年来,西方“家庭”内部矛盾日益突出。分析人士指出,在当前形势下,欧洲在面对全球复杂挑战时,仍拘泥于向“家庭内成员”寻求解决方案,存在“无助感”并非偶然。
慕尼黑安全会议主席沃尔夫冈·伊申格尔在安全报告的前言中写道,眼下全球多边主义合作没有增多,一些多边机构如联合国安理会、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常常“被忽略、回避甚至破坏”。如果浪费这些“最强大的工具”,“我们的无助感就纯粹是自己造成的”。
按照慕安会安全报告,本届会议将涵盖全球多个地缘政治话题,包括阿富汗、萨赫勒地区、非洲之角和欧洲东部等地区局势。其中,乌克兰问题是与会各方关注的焦点。主办方表示,会议第二天将重点安排讨论这一话题。
此前,西方一直无端指责俄罗斯将“入侵”乌克兰,美国甚至声称“开战日”就在2月16日。但俄方15日宣布部分俄军已结束军事演习并开始从俄乌边境返回基地,16日也平静过去,“开战日”说辞被证伪。尽管如此,美国等西方国家仍在煽动紧张,声称俄方不仅没有撤军,还在增兵。北约16日称,正考虑在中东欧地区部署新的战斗群。
伊申格尔14日表示,慕安会不是一个能够形成决议的官方会议,但为各方展开面对面会谈和讨论提供了机会。相关各方有必要就不断升温的乌克兰局势开会商谈,并借此传递降温信号。
然而,相关各方都参与的商谈恐怕无法实现。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已于9日表示,俄方官员不会参加今年的慕安会。伊申格尔14日也证实,主办方曾邀请俄总统普京、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和外长拉夫罗夫,但都遭到拒绝。尽管他表示希望德国总理朔尔茨15日对俄罗斯的访问可以争取到俄官方派员参会,但截至目前尚无俄方改变主意的消息。
分析人士指出,乌克兰问题的根源在于西方希望借此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如果西方不从根本上改变政策,乌克兰问题就难以获得真正解决,欧洲在战略安全方面的“无助感”只会有增无减。
捧得本届亚洲杯的中国女足中,唐佳丽等4名国脚都来自上海普陀女足,堪称体教结合的“玫瑰园” |
“铿锵玫瑰”背后“被孩子套牢了”的夫妻教练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
本报记者郭敬丹、吴振东、许东远
从女足亚洲杯载誉归来,一次视频连线中,主教练水庆霞对足球青训教练员长期的默默付出表示感谢:“感谢你们在基层做了很辛苦的工作,没有你们打下的基础,就没有这些队员的今天。”
视频另一头,是上海市普陀区青少年足球学校校长张翔。本届亚洲杯中国女足23人大名单中,唐佳丽、赵丽娜、杨莉娜、张馨4人都来自普陀女足,在普陀青少年足球学校教练员的带领下走上职业道路。
张翔的妻子钱惠是足球学校高级教练员。近30年来,这对夫妻投身体教融合的“玫瑰园”,耕耘出普陀女足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培养之路,为国家队输送运动员53人次。他们对孩子的全部愿望,写在宿舍门牌右上角——
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
普陀区梅六小区紧挨着梅陇中学。居民很熟悉这样的场景:傍晚,穿着普陀女足队服、踩着钉鞋的女孩们在学校结束训练,穿过一道边门,陆续回到靠近小区东门的宿舍里,一脑门的汗。
宿舍一楼,比赛奖杯、奖牌摆满了三张桌子,这是汗水浇灌出的成绩。还有一种成绩没有奖牌,但成色十足:累计为国家队输送运动员53人次,输送至一线及俱乐部49人,输送至二线运动队176人。
回望来路,钱惠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走了那么远。1993年,普陀区开始探索女足人才培养之路,以金沙江路小学为依托,成立了一支小学年龄段的女子足球队。就是在这一年,曾是河南女足队员的钱惠从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到了金沙江路小学,成为女足教练。
对钱惠来说,这是从零开始的摸索。女足受关注度低,带孩子练球绝非什么“肥差”,住宿条件简陋,没有正式训练场地,种种困难巨大而具体。当时,张翔在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任教,为了帮钱惠带训小球员,经常从体院骑车40分钟赶到普陀,“裤子都磨坏好几条”。“义务劳动”了两年,这批孩子即将升入初中,张翔干脆把工作正式调到了普陀区。
“那两年已经带出感情了,就被孩子‘套牢’了。”想到这批“很听话、很努力”的孩子升入初中后再想踢球就没人带了,张翔舍不得。他开始在普陀组建中学女足队伍,心里坚定了一个想法:“我一定要把这批孩子培养出来。”
张翔也强调,自己的选择更多是受到钱惠感染,“她喜欢教小孩子,如果不是看她那么执着,我肯定做不到。”
这份爱,牵着钱惠一连数年身兼数职——在学习、训练、住宿“三集中”模式下,她当教练、当“班主任”,更多时候是“保姆”。“最开始条件差,洗澡都要带她们去公共浴室。”晚上,钱惠看着小队员们自习,语文、数学、外语作业一本本检查,交到学校时,全是她的签名。
直到踏上球场,她才变回那个充满激情甚至有点“凶”的教练。“不要慢,跟紧她!”“那么被动干什么?去抢啊!”“好球好球!终于进了,很努力!”操场上都是她的大嗓门,着急了直接跑到队员身边上脚示范。
弯腰,揽肩,抱一抱……这又是她走下场后的样子。她把训练中挨批评的女孩叫到一边,声音轻下来,询问、鼓励,末了伸出手,把被汗水粘在小脸上的头发别到耳后。
在钱惠眼里,自己和爱人配合得很好。“我管得细,除了训练,还跟孩子聊天,管她们生活学习上的琐碎事,张翔就不一样,他很有远见,从一开始他就坚定,要找到好的中学让孩子们继续练球。”
这个想法,演变为普陀女足体教融合“一条龙”模式的雏形:从幼儿园开始选材,随后升入指定小学和中学。1996年,曹杨二中成为女足孩子们的初高中对口学校;2000年,梅陇中学加入。既能发展兴趣爱好、锻炼身体,又能畅通无阻地接受优质教育,这样的梯队培养模式,彻底打消了家长的“升学顾虑”,从根本上激发了家长送孩子来踢球的主观意愿。
也正因此,普陀女足的成绩并未局限在绿茵场上:接受12年优质教育,未进入专业队的女孩一样可以在学习上一路向前,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截至目前,普陀女足培养输送到大学的队员已达68人。
谈成绩,夫妻二人并不认为有什么秘诀,有的只是从不放弃的信念。“那时候,张翔要给孩子们找个好中学上,原来单位的一位前辈说,‘谈何容易’!”那句语调拉长、无限感慨的“谈何容易”,钱惠至今记得清楚。那份实实在在的不容易,她自己亲身经历。
2000年,普陀女足布点中学曹杨二中取消了初中部,“一条龙”出现断档。在普陀区教育局支持下,梅陇中学加入。不过,这所当时还属民办性质的中学一学期学费高达3000元,很多队员家长望而却步,吵着要让孩子转去公办学校,球也不踢了。
钱惠急哭了,跑去教育局,这边劝家长,那边讲情况,“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就看着辛辛苦苦带了5年的小孩一个个都走了,眼泪直流。”
这场波折最终得到妥善解决,区教育局、体育局共同承担一半学费。钱惠给已经转走的学生挨个打电话,叫她们快回来。
“他们做的很多事,我们在小孩子的时候是不知道的。”1993年入队的宋梅如今回想,周一到周五,队员们早上5点50分起床、出操,下午3点半放学后训练到晚上6点,然后晚饭、自习、熄灯睡觉。而在这些时间之外,她们的钱老师、张老师还有无限多的工作要做,桩桩件件都是为了她们。
在夫妻二人带领下,女孩们刻苦、争气,从国内到国际,在大大小小的比赛中取得亮眼成绩,无数次“以小敌大”,照样赢。
张翔总是如“老父亲”一般,对外“鼓吹”自己的孩子,“一条龙”还不够,还要琢磨怎么让孩子有更多上大学的机会。他偶然得知上海大学有特招名额,就跑去“推销”自己的队员。
“我们孩子球踢得好,读书也好,为什么不要?”张翔心里想。
跨上一辆助动车,张翔出发了,后备箱里还放上满满一罐油,“上海大学有几个校区,路远,我怕油不够用。”
“4个!”这是上海大学当时答应给普陀足校的体育特招名额,但那年张翔有5名队员高中毕业。“那我就用成绩说服他们。”张翔组队,让队里只有初高中年龄的女孩们代表上海大学和国外大学生队踢了一场比赛,大获全胜,最终5个女孩一个不少地被特招进上海大学深造。
还有一件小事,钱惠一直记得。“他跑去上海大学,上课时间没人睬他,他就去图书馆看书,还给我摘抄了一句话,写在纸上带回来——平静的海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这句话,钱惠反复对女孩们讲起。
“钱老师很注重对我们的精神培养,她经常说,足球是圆的,球场上什么事都会发生,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要放弃;有信心不一定会赢,但没信心一定会输,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对我们影响很大。”宋梅说。
球队里,连文化课的学习也是“传帮带”:每一届新队员进来,教练都会安排高年级队员做姐姐,连上一届的课本、笔记也会留下来,帮助新队员学习。
钱惠手机里保存着唐佳丽给妹妹们发来的视频,“我是你们的唐佳丽姐姐,我想要告诉你们,在未来成长的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怀疑,你们一定会成为你们想成为的人。加油!”
夫妻俩养了一只边牧,名字是张翔取的,叫“希望”。以后若是再养一只,准备叫“圆梦”。
女足事业,是两人从未改变的梦想。
带队近30年,钱惠“一直不停地痛苦,不停地兴奋”。“我会沉浸在其中,有时候小朋友不踢了要难过两天,一场比赛输了,我首先鼓励队员,但自己回来却要哭一通。”
“她是一个球痴。”金沙江路小学校长李海军这样形容钱惠,“除了女足,她什么事也不想,这么多年无比专注。”
钱惠盼望社会对女足有持续的关注。“亚洲杯夺冠,我手机都‘炸’了,家长们兴奋,一屏一屏地点赞,孩子们训练积极性也更高。”钱惠话锋一转,“鼓掌归鼓掌,能不能有更多家长愿意送孩子来踢球?我们到幼儿园招生,有的孩子有天赋、有兴趣,但家长很犹豫,觉得踢球就是风吹日晒、摸爬滚打。”
苦是事实,但钱惠也反复强调足球的育人作用,“我们的女孩更加开朗阳光,独立性和自理能力更强,早早就有团队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普及之上,做好提高,这是一名专业教练的执着追求,“真正踢球的人还是少,好的球员还是少,我们要出成果,要为专业队输送更多人才。”
虽然已培养出众多国脚,但夫妻俩始终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一支队伍,成绩想上去很难,但掉下来非常容易。我们一直焦虑,这么多年的努力不能白费,不能有任何松懈的念头。”在张翔看来,“一条龙”模式提供了一种保障,只希望有更多孩子出于热爱,加入到足球训练当中。
受钱惠影响,一些从普陀女足走出来的球员也加入了教练团队,包括前国家队队员徐雯佳。“要说成就感,就是有一天看到我带的孩子也进入国家队,披上中国红,为国征战。”徐雯佳说。
直到今天,在普陀女足的成长经历仍是徐雯佳心中“闪闪发光的日子”。有时,她会专门回到金沙江路小学,坐在操场边,看着孩子们奔跑,眼里闪过自己少年的身影。“这样看一看,我就觉得内心受到了洗涤,感受到平静和力量。”
直到今天,宋梅依然记得曾经唱过的队歌:“我们奔驰在绿茵场上,晚霞送来金色的梦想……飞旋的足球,寄托我们的理想,我们是未来,足球的希望!”
“白发院士”云端开讲,网友直呼“这才是我们想追的星”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
本报记者莫鑫
小徐是北京一所高校地质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前不久的一天中午,他取回外卖,打开手机支架,准备边看短视频边吃午餐。
不一会儿,他看到一位学科“大牛”的线上讲座,便饶有兴趣地点开。一边吃,一边看,50多分钟转瞬即逝……
最近,与小徐有类似经历的网友还有很多。大家发现,经常能在短视频平台看到《科创中国·院士开讲》的讲座,视频里侃侃而谈的全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91岁高龄的徐志磊院士,中国第一批战略武器研究专家;80岁的刘嘉麒院士,七上青藏高原,三入北极,两征南极,足迹遍布全球;中国科学院毛明院士,曾斩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领衔研制世界领先的99A主战坦克……
不少网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进去后,竟听得津津有味,“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上院士的课”“真是出息了,院士讲的课竟然听懂了”。还有网友听完一场后依然陶醉其中,在评论区“催更”下一期。
据统计,自去年10月29日第一期内容上线以来,《科创中国·院士开讲》6期节目总观看量已超3000万。这档节目在掀起一波科普热潮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网友秒变院士们的“知识粉”。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是我国著名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他常常笑称自己是“80后”。演讲中,刘嘉麒特别强调,看似冷门的地质学,其实与航空航天工程等热门学科有密切联系。
“以前有航天人不服气,说飞船上天难道也需要你们学地质的来指挥?我说,我们不管上天,但我们要管上天去干什么,比如往哪里落、落了以后要取什么样品、怎么取,这些都是我们的事。从月球带回来的样品,好多在我们这里分析。”去年11月,刘嘉麒在一场“院士开讲”中开玩笑说。
刘嘉麒曾十进长白山,七上青藏高原,三入北极,两征南极,造访和考察过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率先查明了我国火山的时空分布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让中国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
他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勉励广大年轻人:在人生最宝贵的年华,要珍惜时间,应该特别有作为,不要好多事等着以后再做,一等就来不及了。
徐志磊院士从1963年就开始参与“两弹一星”的研究工作,有着辉煌的过往与荣誉。他坐在镜头前与广大网友畅谈“颠覆式创新”,他理解创新就是要颠覆传统,这种“颠覆”不仅在于技术的更替,更在于“重视人的价值”。
节目最后,他还惦记着年轻人的“熬夜”问题:保持热情的秘诀,就是日常生活要保证吃好睡好,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也就没有很好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中国的两栖战车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讲台上的毛明满是自豪。
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明衣着朴素,头发花白。去年10月26日,他站上“院士开讲”的讲台,面对广大网友,毛明讲起这件在他看来很“疯狂”的事情——让战车在水上“飞”。
毛明提出创新思路——设计一种可变形的车体,成功破除发动输出限制的技术“瓶颈”,完美解决两栖战车在水里速度不快的问题。
毛明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在兵器工业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的“秘诀”之一,就是在极苦环境下依旧有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
在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中,毛明多次不畏艰险深入极寒、极热地区对坦克进行实验。即便朔风如刀的东北试验场,零下40摄氏度的艰苦环境都没能阻挡他对科研的热情。在他的主持设计下,中国制造出了领先世界的第一台信息化坦克——99A坦克。
当顶尖的科学家们打破“次元壁”,用线上开讲的方式传播知识,与求知大众隔空攀谈时,他们的精神也在激励着新一代的年轻人。
当前,中国正走在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尽管重大领域的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但依然对科学创新尤其是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创新“求贤若渴”。这就需要培养大量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年轻人,并激发他们对于科研创新的热情。
此外,互联网上的知识传播良莠不齐、亦真亦假,导致一些伪科学经常会“钻空子”,误导不少公众。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中国科协的“科创平台”与抖音、西瓜视频和今日头条强强联手,开设“院士开讲”栏目。该栏目力求用“互联网+科技创新知识传播”的方式,使加强权威科学知识传播与扩散知识传播范围相结合,从而激起科学家群体与互联网平台之间的一次绝妙的“化学反应”。
做客栏目的,都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他们分别站在坦克创新、高铁安全、地质学与登月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前沿,通过线上讲座的方式,分享顶尖科技知识和丰富人生阅历。
这些院士很多已经八九十岁,是各领域的权威,他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在线上进行知识分享,与网友亲切互动。他们苦心钻研的精神、勇攀科技高峰的毅力,亦感动着许多网友。
“一期节目几百万人观看,是未曾预料的。短视频平台是传播科学知识的新舞台、好舞台。”刘嘉麒院士说道。
在他看来,院士们从书斋、实验室、课堂中走出,面向镜头、面对大众进行知识科普,这种知识分享的形式对科学爱好者不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科学知识创新精神的传播上也具有巨大的扩散能力。而且,强大的传播效应配合与网友的交流互动,也让院士们和观看讲座视频的网友彼此拉近了距离,无论是从知识上还是情感上。
事实上,在短视频平台,除了院士们的科普讲座,科学家们的励志故事、科研精神相关的短视频,已经出了诸多爆款。
仅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与已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近90亿,当神舟十三号载着全国人民热情成功飞天,抖音上相关视频的搜索量达10.4亿,与女航天员王亚平相关的话题阅读量超5亿,与航天人相关的科研故事也打动屏幕前的无数网友。
2021年3月22日,彭湃烈士之子、我国核潜艇首任总师彭士禄逝世,新华每日电讯抖音账号播发其生前最后一次出镜勉励核工业后辈的短视频,很快成为爆款。短短21秒的内容,播放量超千万,获赞近百万。
每当杰出科学家的故事通过短视频为人们所熟知时,评论区总会有网友打出“这才是我们想追的‘星’”。这句简单的评论,很容易获得网友们的广泛响应,仅此评论就可获赞数十万。
通过短视频,人们发现科学家们并非高不可攀,他们也同常人一样热衷表达、热衷传递思想。只是在他们眼里,科学创新精神的传承与科研成果的突破,才是他们甘于奉献的毕生追求。
如今,泛知识类短视频正在崛起,成为一种新潮流。据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总编辑张辅评介绍:“泛知识类短视频内容播放量已占据全平台视频播放量的20%,人们看的每5个视频中就有1个是泛知识类的视频。同时,在抖音上进行的泛知识直播超过了100万场。科技创新类的内容正成为平台用户们最喜爱的内容之一。”
在短视频平台,人们有机会听国家天文台的天文学家聊星辰大海,有机会听物理学资深教授用自己的童年轶事趣话,解读那些让人们摸不着头脑的物理学,也有机会通过直播随时了解美学、大气物理学、地质学等学科看似冷门实则风趣的知识。而科学家们也多了一个分享知识、展示自我的渠道。
正如一位网友在“院士开讲”节目评论区所说:“科学家们、院士们所输出的知识、宣扬的精神,会凑成普通人平日里的点滴成长,纵使不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但起码,当人们再回过头看这些深耕于科研领域,不断推动祖国向前发展的人们时,心底也会被那份勇于钻研的态度所打动。”
登顶中国影史票房的大片是怎样炼成的 |
揭秘《长津湖》系列电影的“破圈”密码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2021年10月7日,两名年轻人在北京一家影院观看电影《长津湖》的海报。
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
|
“北京冬奥”赋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为什么说“北方有佳人”? |
叶嘉莹讲诗歌之四:怎样读懂“乐府诗”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迦陵课堂 |
上世纪70年代,叶嘉莹在哈佛燕京图书馆。 (南开大学文学院供图) |
|
“模范兴国”的传奇“红色书院” |
毛泽东在这里起草制定的《兴国土地法》,堪称土地革命的思想发轫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说人解史 |
潋江书院航拍图。 受访者供图 |
|
书院千年流变,走在复兴路上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说人解史 |
长城低等“堡城”蝶变冬奥城,张家口何以“破圈” |
|
( 2022-02-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神州风物 |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2021年9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