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 月 | ||
|
中办国办印发通知 |
组织29个工作组开展复工复产情况调研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通知》指出,调研的目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了解各地复工复产进展情况,深入听取意见建议,指导帮助地方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切实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
《通知》明确,调研重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调研了解地方党委和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情况。二是调研了解地方以县域为单元分区分级精准有序复工复产情况,指导支持地方提高服务便利度,帮助企业解决因疫情冲击带来的用工短缺、资金紧张、原材料缺乏、供应链不畅等实际困难。三是调研了解保障交通物流运输畅通、保障农民工等返岗就业、促进企业尽快恢复产能、加快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帮扶因疫情致贫返贫农户、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等情况。四是调研了解国家出台的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对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提供低息贷款等政策措施是否已落到位,做好政策解读,推动政策落实。五是调研了解地方党委和政府、企业、个体工商户、群众反映的复工复产过程中需国家层面推动解决的问题和意见建议,重点是当地无法解决,需要跨省协调、行业部门支持解决的事项。
《通知》要求,调研期间,各有关方面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调研工作组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真实情况,不听取全面工作汇报,不召开20人以上会议,坚决防止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法。对地方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能现场协调解决的,调研工作组将现场帮助协调解决;需国家层面解决的,及时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报告。
打赢人民战争必须依靠群众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对做好抗疫时期的群众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紧紧依靠人民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指明了行动方向。
做好群众工作,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是习近平总书记“战疫”部署的重要方面。群众工作本就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更加需要各级干部想得更多、做得更细、抓得更实,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为战胜疫情夯实社会基础。
做好群众工作,要深怀爱民之心,把责任扛起来。疫情面前,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所有防控措施都首先考虑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体现了深厚的爱民情怀。抗疫还在持续,各项工作艰巨繁重。从病患救治到健康管理,从生活保障到复工复产,都需要把人民利益真正放在心上,多倾听群众的呼声,多想想群众的困难,切实扛起责任,以更严作风、更实举措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做好群众工作,要聚焦基层社区,把力量沉下去。社区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在社区。要进一步推动防控资源和力量下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社区防控措施的落实,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严守牢。要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加大对医疗力量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农村医务人员和基层干部培训,有效消除盲区、补齐短板。
做好群众工作,要多理解、宽容、包容。疫情发生以来,湖北和武汉等疫情严重地方的群众自觉服从防控大局需要,自我隔离了较长时间,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和奉献。对我们的人民,各级干部要怀着感谢之心、体谅之意做好工作。既要理解、宽容、包容群众的情绪波动乃至宣泄,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关注,多下解疑释惑、有效疏导的功夫;更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搞清楚情绪来自哪里、问题出在哪里、解决办法是什么,多想想自身工作还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继续加大各方面工作力度。在防控措施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方式方法,考虑群众感受和现实难处,多一些耐心劝导,防止简单粗暴,文明规范地做好防控工作。要高度重视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忧民之忧、急民所急,把工作做在前面,让服务更加主动,有效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做好对困难群体的关心和帮助,以“实打实”换来“心贴心”。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习近平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秘书长先生给我来信表达慰问,积极评价中方采取的防控措施,并多次公开讲话支持中国抗疫努力,中国人讲“患难见真情”,我对你表示感谢。经过艰苦努力,中国国内已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下一步,我们将慎终如始加强疫情防控,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同时抓紧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疫情,也一定能够实现预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对此充满信心。
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为世界各国防控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段时间,疫情在多国多点发生,形势令人担忧。国际社会应当加紧行动起来,有效开展联防联控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中方愿同有关国家分享防控经验,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正在向出现疫情扩散的一些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方支持联合国、世卫组织动员国际社会加强政策协调,加大资源投入,特别是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做好防范和应对准备。中国已经宣布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支持世卫组织开展抗击疫情的国际行动。
习近平强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我们支持国际社会以此为契机,重申对多边主义承诺,加强和完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中方将继续支持联合国工作。
古特雷斯表示,我对中国新冠肺炎病例大幅减少感到十分高兴并表示祝贺。我相信,凭借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韧性,中国不仅将很快战胜疫情,而且还将很快恢复经济秩序,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人民利益,也将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联合国感谢中方为当前处境困难的国家抗击疫情提供援助,赞赏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分享疫情防控经验,并提供医疗物资和疫苗医药等宝贵援助。中国的支持对多边主义至关重要,联合国希望继续深化同中国在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各领域合作,期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领导力。
咬紧牙关 战“疫”到底 |
湖北落实习总书记要求毫不放松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疫情防控斗争,湖北和武汉是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指导组的指导督导下,在全国各地的驰援襄助,以及湖北人民、武汉人民的艰苦努力下,当前,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实现了稳定局势、扭转局面的目标,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从4位数的高位运行期,到3位数的中位运行期、2位数的低位运行期,直至如今的个位数……3月11日,湖北新增确诊病例8例,新增确诊人数首次回落到个位数。
咬紧牙关、坚韧不拔;一鼓作气,不胜不休!
战“疫”一线,时间就是生命!
“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在科学精准救治上下功夫,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提出明确要求。
这是生命至上理念的彰显,也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关键。
抢抓救治,形势正在积极向好——
“我要出舱了,感谢医护人员精心照顾!”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最后一批49名患者出院。至此,武汉市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由体育馆、会展中心等改造成的这些方舱医院,运行1个多月来,共收治轻症患者1.2万余人,成为此次战“疫”中关键的“生命方舟”。
“方舱医院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社会成本,达到了迅速大幅度扩大收治容量的目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说,这是中国采取的重大公共卫生举措,成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宝贵经验。
方舱休舱,定点医院中,对重症、危重症精准救治工作仍在争分夺秒——
千方百计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全面落实“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要求,湖北本地的医务工作者正联手各地支援的医务人员,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白衣执甲,医者仁心。得益于国家卫生健康委整建制地调派医疗力量驰援武汉,在各地330多支医疗队、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中,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呼吸科、循环内科和麻醉科等专业人员就达到了15000多人。
放眼荆楚大地,全国19个省份正在对武汉市以外其他地区开展对口支援。
尽锐出征、专家云集,极大地充实了湖北的救治力量。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说,他们重症、感染和呼吸相关科室主任几乎都选派到了湖北,很多都有抗击非典的经验。
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着力强化救治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重症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病区,组建院士巡诊团队,成立联合专家组,及时总结临床救治经验,推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诊疗方案不断推陈出新……目前,定点医院收治的重症患者转归为治愈的占比已从14%提高到64%。
救治工作不断强化,一批批患者治愈出院。湖北省还明确相关规定,出院后,继续到指定场所隔离14天。
多措并举,收效明显。
新增确诊病例数,新增疑似病例数,重症、危重症病例占确诊病例比例,病亡率……一系列关键数据,持续下降。
发病隐蔽、潜伏期长、传染性强……战“疫”,风险和挑战不容小觑。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掷地有声、指明方向。
——封闭管理,切断传播!
实行严格的网格化管理,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把控;开展拉网式筛查甄别,对确诊患者应收尽收,对疑似患者应检尽检,对密切接触者应隔尽隔,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输出……当前,疫情防控阵地战、歼灭战,仍在继续。
新增病例虽然下降了,实现了应收尽收,小区仍然实行封闭管理。白天打电话,晚上“数电灯”。武汉市、区、街道数万余名党员干部和职工深入一线,继续强化排查管控工作——确诊患者送往定点医院集中救治,疑似、发热和密接接触者送往隔离点集中隔离,相应的要求,严格落实。
岳飞社区位于汉口核心商业区,老旧小区多,社区各小区路口出入口总计超过40个。“人员管不住,疫情就防不住。”社区书记彭玮说,通过铁门围挡、水马围栏等方式,现在只留下1个车辆出入口和4个人员进出口,24小时轮班值守。
——“无疫”创建,分片围歼。
“无疫情社区”的公示牌,近日,挂到了武汉市汉阳区陈家咀社区的墙上。
“自2月22日以来,社区再也没有确诊、疑似或发热病例。”社区书记陈伟说,成为无疫情社区,社区居民也能更放心。
目前,武汉市正在开展“无疫情社区、小区、村(大队)”评定工作。根据11日公布的第三批评定名单,全市累计无疫情小区3945个,占全市小区总数的55.5%;无疫情社区225个,占比16%;无疫情村(大队)1592个,占比81.9%。
蔡甸区委书记陈新垓等干部表示,无疫情社区、小区、村(大队)越来越多,意味着疫情扩散的范围越来越小,基层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当更多社区、小区都成为“安全岛”,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就能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要加强进出人员管理,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
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下降之际,湖北省着力进一步严格内外封控管理,继续加强出入通道管控。武汉市对全市进出城75个主要封控点、213个乡间小路道口进行管控,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坚决做到外防输出。
薄弱区域、薄弱部位,不留死角!武汉市及湖北各地,还在全面加强小区、村庄封控管理的同时,重点加强中心城区老旧街区、城中村、新城区临街村庄等地的防控工作,坚决堵住漏洞。
越是到了关键时刻,越是需要咬紧牙关坚持!
湖北省、武汉市切实加强特殊场所疫情防控,成立工作专班,强化属地责任、部门主管责任和各特殊场所主体责任,推动防控举措落到实处。
严格落实环境消杀、分餐制、每日两测体温;所有特殊场所完成全员核酸检测,所有患者实现分类救治;加强对养老院老人和福利院儿童的人文关怀,及时补充专业医护力量和志愿者,全力保障好基本生活……
一项项举措,确保了防控工作到位、夯实。
抓好疫情防控,也要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
湖北还以县域为单位,划分低、中、高风险区,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企业分类分时有条件复工复产,具体行业企业实行灵活动态管理。
不放过任何一个传染源,摸清每个感染者的轨迹!湖北省、武汉市切实做精做细流行病学调查。不断完善“发热诊断—确诊和疑似—轨迹调查—确定密接者—隔离密接者—对密接者核酸检测”工作闭环,严格管理发热门诊,确保每一位新增确诊和疑似病患都能无缝隙进行流调和分类救治。
当前,武汉市日均核酸检测能力达到2.8万份、时间缩短到24小时内,实现当日发、当日测、当日清。完善“信息闭环”,武汉市集成共享公安、卫健、民政等150个信息子系统,全面提升了“四类人员”实时状态信息核查比对能力。
春意渐浓,湖北省、武汉市的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疫情防控斗争进入关键阶段。
战“疫”,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
英雄的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正用慎终如始的坚守,再接再厉的坚韧、善作善成的坚持,一鼓作气,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
新华社武汉3月12日电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王沪宁出席
要求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分区分级做好防控和保障工作 |
精准防范疫情跨境输入输出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千方百计稳民生 加强防控促发展 |
习总书记赴湖北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的重要讲话鼓舞斗志凝聚力量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连日来,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凝聚起迎难而上、奋发作为的强大力量。
历经艰苦奋战,决胜之地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斗争进入关键阶段。
“在全市居民小区仍然实行严格封闭管理的条件下,市场保供就是最大的民生。”武汉市商务局局长韩民春表示,将持续加大投放力度,实现米面粮油、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居委会副主任胡代刚对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照顾特殊群体印象深刻。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民生问题,尤其牵挂困难群众,这也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和鞭策。”12日早上8点,胡代刚召集社区网格员、下沉干部与志愿者统计居民需求,安排困难群体的随访。
“我们社区共有孤寡老人、困难儿童、特困人员、残疾人等121人,一直是工作重点,也是捐赠物资优先发放的对象。我们将持续加大帮扶,保障他们生活无忧。”胡代刚说。
疫情发生以来,湖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荆玉梅通过咨询热线疏解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的心理压力。
“‘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说到我心坎上,更加坚定做这项工作的信念,将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一起走出困境。”荆玉梅说。
人心齐,泰山移。这场疫情,短期内会给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阵痛,但不会影响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山东省菏泽市委副书记、鄄城县委书记张伦表示,“适时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对湖北提出的科学决策,也是对其他地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周密部署。
“鄄城县截至目前没有一例确诊和疑似病例,规上企业已100%复工复产。但依然不可麻痹大意,接下来我们将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面恢复城际公交、城区公交、城乡公交、省内线路班车等交通运营,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张伦说。
抓好疫情防控,为复工复产提供坚实基础;尽快复工复产,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测温、登记,走进浙江鸿盛原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只见机器轰鸣运转,员工井然有序。企业产能已全部恢复,每日可生产2万套汽车脚垫。
董事长王卫兵说:“特殊时期,企业需要政府协调化解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最近天台县政府帮忙招聘了15名新员工,就有效改善了我们的用工缺口,推动企业复产超预期,增强了发展信心。我们原有58个订单只流失了1个。”
安徽省阜南县焦陂镇徐棚村,麦田碧绿、油菜花开。不少村民正在千亩花卉苗木基地忙碌。
“疫情不会对村里的脱贫攻坚决心产生影响。”徐棚村第一书记陈耀光说,不仅地里作物长势好,村里的缝纫机面板厂已经复产,外出务工人员约85%已重返工作岗位,附近企业又提供了120个招工指标,另外今年还有几个可帮助农民就业增收的“大项目”。(记者姜琳、廖君、李伟、乐文婉、闫祥岭、方问禹、徐海涛、郭敬丹) 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享受春天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春回西湖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极大鼓舞抗疫士气 明确传递必胜信心 |
海外同胞高度评价习近平赴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海外同胞深受鼓舞。他们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必将赢得抗疫的最后胜利。
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指挥长高朝宁说,习近平主席赴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给抗疫一线的勇士们极大鼓舞,同时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中国第15批赴苏丹达尔富尔维和工兵分队指挥长李萌说,疫情呈现全球多地蔓延趋势,我们身处海外,将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指示要求,做好防控工作。
美国旧金山湾区中国统一促进会会长何伟明说,海外华侨华人为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感到鼓舞,为战疫中体现的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感到自豪。中国政府果断采取前所未有的防控举措,是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海内外华夏儿女在战疫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现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前主席张本源说,现在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中国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遏制了疫情蔓延的势头,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总会会长李锦辉表示相信,中国人民战疫必将取得最后胜利。他说,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取得疫情防控的阶段性重要成果,给疫情形势日趋严峻的其他国家树立了标杆。
许多海外同胞还表示,在全球抗疫合作中,中国分享经验、伸出援手,与各国携手抗击疫情,是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命运与共。
中国红十字会援助伊拉克抗疫专家组成员韩孟杰说,中国遭遇疫情后迅速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动员全民进行史无前例的抗疫并取得积极进展,正给其他国家带来战疫成功的希望。现在疫情在世界其他地区蔓延,中国正在利用积累的经验帮助其他国家抗击疫情。
韩国“一带一路”研究院共同院长、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说,中国成功抗疫将成为全世界学习的典范。
马来西亚中国企业家联合会总会长李中平说,作为海外侨胞,我们要全力支持祖国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也要为世界抗疫尽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与记者:李良勇、吴晓凌、宫若涵、郝亚琳、耿学鹏、林昊、马意翀、张淼、杨汀)
国务院印发《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 |
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决定》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要在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改革土地管理制度,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
《决定》明确,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对国务院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市在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国务院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四款规定,对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外,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国务院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决定》提出,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对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以及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国务院委托部分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首批试点省份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重庆,试点期限1年。国务院将建立健全省级人民政府用地审批工作评价机制,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地管理水平综合评估结果,对试点省份进行动态调整。
《决定》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严格审查把关,特别要严格审查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的用地,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土地,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确保相关用地审批权“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不得将承接的用地审批权进一步授权或委托。自然资源部要对用地审批工作加强指导、服务和监督检查,发现违规问题及时督促纠正,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胡春华强调 |
扎实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准备工作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胡春华指出,脱贫攻坚普查是全面检验脱贫攻坚成效、促进高质量脱贫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如期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必须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加快组建市县级普查机构,落实好工作经费,选优配强普查人员队伍。要扎实开展综合试点,对普查方案进行全面测试,提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普查人员培训,确保参加普查的人员都达到规定要求。要优化普查指标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确保科学、有效、可行。要强化普查工作质量管理,完善质量控制办法和监督问责机制,确保普查结果真实可靠,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胡春华强调,脱贫攻坚普查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地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职尽责、搞好协作配合,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
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在当日发布会上,米锋通报了最新疫情情况。他介绍,3月11日0时至24时,武汉新增确诊病例8例,已经降至个位数;湖北除武汉以外,所有地市已连续1周无新增确诊病例;湖北以外省份,新增确诊病例7例,其中6例为境外输入病例。
“以上信息提示,总体上,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新增发病数在持续下降,疫情总体保持在较低水平。”米锋表示,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毫不放松抓紧各项防控工作。
米锋说,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举全国之力,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为国内及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做好疫情防控准备赢得了宝贵时间。“中方愿继续秉持公开、透明及对全球卫生安全和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强与世卫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有效合作,为全球共同抗击疫情作出中国贡献。”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强烈谴责美国
针对中国驻美记者的无端打压和歧视性做法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踏上回家路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
|
织牢从“国门”到“家门”的防疫网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出入境防疫,亟待加强警戒。能否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加强出入境相关信息共享?能否协调推动对来华人员在离境国进行健康检测?能否做好飞机清洁消毒、机组防护、飞行途中防控?这些“小事”关系到防疫“大局”,对中国如此,对世界也一样。
出入境防疫,口岸是关键环节。我国已重启出入境健康申明卡制度,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更新到第四版。但这几天,北京、浙江等地警方披露,某些乘客虚假填报健康申明卡后顺利入境、几天后确诊。这种现象令人担忧,表明对乘客过境监管仍需加强。除了收表格、测体温,海关等口岸职能部门是否可以对旅客尤其是来自重点地区的旅客问得再多一些、查得再细一些?另一方面,要把虚假填报健康申明卡的后果分级分类提出来、列清楚,不能让伪报、瞒报者一再逃脱,办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最近上海提出,对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旅客自入沪之日起一律实施为期14天的居家或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同时还对经上海转道去其他省区市、入境检查未见异常的人员,采用专门车辆、专门通道,送至航站楼和火车站,并将信息告知目的地政府,这种主动往自己身上“揽事”的做法,值得借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但任务依然艰巨繁重。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要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善作善成,这样才能牢牢守住从“国门”到“家门”的安全。
(记者刘红霞)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国务院决定成立调查组
调查泉州酒店坍塌事故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
坚决依法从重从快查处
哄抬防疫物资价格行为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民航局严防境外疫情通过国际航线输入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朱涛在民航局12日举行的网上新闻发布会上说,民航局先后下发了三版疫情防控指南,将航班划分为高、中、低三级风险,指导运输航空公司、机场在加强通风、消毒、垃圾处理等措施的基础上,综合航班始发地疫情形势、航空器机型、旅客构成、客座率、航班运行特点等因素,制定分区分级疫情防控具体措施。
抗疫情抓生产 筑堡垒当先锋 |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力以赴投入复工复产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三月一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高虹镇的医护人员和党员志愿者在暖心驿站外迎接刚刚乘包车抵达的外来务工人员,同时测量体温,检查健康码并登记。高虹镇专门设立了“新高虹人暖心驿站”,作为返工或新来外来务工人员抵达临安后的下车休息处。同时由高虹镇党建办组织的党员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在此开展服务,包括测量体温、送口罩、普及防疫知识、联系租住地及发布招工和租房信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
|
抗击疫情“全球观”:众志所趋 心手相牵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这是一组令人忧心的数字:过去两周,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增长了13倍,受影响国家和地区数增加了两倍。
尽管中国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但全球疫情警报依旧作响:全球确诊病例累计超过11.8万例,欧盟27国无一免“疫”,意大利确诊病例突破1万,伊朗达到9000,韩国接近8000,美国多个州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全球战“疫”实践深刻昭示,唯有同心携手,才能驱逐疫魔,唯有命运与共,才能共克时艰。
“我们没有时间了。”意大利总理孔特9日通过电视讲话向国民宣布:当地时间10日起,意大利全国实施“封城”,同时暂停全国所有体育赛事,禁止在餐厅等场所聚会,学校停课延至4月3日。
11日晚,孔特又宣布,关闭全国除食品店和药店以外的所有商铺。截至当地时间11日18时,意大利累计确诊病例12462例,死亡827例。
除意大利外,欧洲地区的法国、西班牙确诊病例均已突破两千。英国、瑞典、加拿大、阿根廷等国近日开始出现死亡病例。伊朗已启动国家动员计划,并动用军队协助抗疫……世卫组织报告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1日17时,中国以外有113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确诊病例37371例,死亡1130例。
“我们以前从未见过冠状病毒引发的大流行,”谭德塞说,“我们已响亮而清楚地敲响了警钟。”
——紧急救治、迅速隔离、减少流动……各国政府陆续升级防控措施。多国多地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俄罗斯取消了今年的圣彼得堡经济论坛;美国推迟与东盟国家领导人的特别峰会;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宣布延期;日本东京马拉松由原计划3.8万人的规模瘦身为200多人的“精英赛”;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取消伊历新年致辞……
——人们的生活因“疫”而变。口罩等医疗防护物资在全球总体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1日的报告显示,已有22个国家宣布全国停课,约3.72亿青少年受到影响;韩国出台限购令缓解口罩短缺;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超市出现食品、消毒剂、生活用品抢购潮;意大利一些居民开始尝试在花园种菜……
——受疫情快速蔓延、国际油价重挫等消息影响,美国和欧洲主要股市剧烈波动。美股9日开盘暴跌,跌幅超7%,自1997年来首次触发熔断机制。11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再次大幅下跌。
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2月份全球制造业出现10年来最大收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警告,疫情可能导致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减半。美联储、英国央行等相继宣布降息。世界银行将提供最高120亿美元资金支持各成员应对疫情。
“我们需要让这种病毒的传播慢下来。”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说,然而不少国家的卫生系统,包括发达国家,都还没有为应对病毒流行“做好准备”。
此时此刻,不少外国媒体开始以更客观的笔调,谈论中国抗疫经验。美联社发表题为《随着病毒传播,其他国家可向中国学习》的文章,认为“迅速采取行动,至关重要”。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中国抗疫为世界提供三大经验:与公众做好沟通,想方设法降低病毒传播速度,医疗体系必须做好充足准备。
谭德塞10日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迄今从中国获得的经验是,遏制是可能的”,其他国家应充分利用中国为世界争取到的“机会窗口”,尽早遏制病毒传播。
波黑前总理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说,中国是全球保卫人类的第一道防线。在这次战斗中,中国再一次以其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应急能力为世界树立了榜样。
“我们能否携手并肩对付一个共同且危险的敌人?还是任由恐惧、怀疑和非理性左右,四分五裂?”谭德塞2月中旬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发问,如今更值得深思。
全球疫情四起,谣言、歧视和恐慌情绪也在涌动,成为另一种无形病毒,在更深层次考验着人类社会。密切沟通、理性良知和科学应对,是中国和其他各国在抗疫“第二战场”冲锋杀毒的武器。
沟通与分享,在抗击着谣言这种“信息病毒”。
——奥地利多瑙河克雷姆斯大学教授格拉尔德·格特莱纳牵头组建了一个快速响应团队,专门分析和整理有关新冠病毒的研究与报道,为世卫组织决策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遏制“谣言传染病”。
——在意大利,社交媒体的相关搜索中会突出展示政府网站链接。意政府通过此类媒体合作,旨在遏制疫情假新闻。世卫组织与多家社交媒体也展开了类似合作,向民众第一时间推送可靠的疫情信息。
——在中国,除了官方及时发布消息,多个媒体平台推出了形式各样的“谣言粉碎机”。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穆罕默德-班迪说,中国政府对疫情信息的发布及时而透明,有利于国际社会合力防控疫情。
理性与良知,在抗击着歧视这种“政治病毒”。
疫情发生以来,少数别有用心者借机兜售“中国威胁”,对其他疫情多发国也挑起歧视。然而事实证明,公道自在人心,良知终将战胜偏见。
来自多国的16位国际卫生法学家在《柳叶刀》撰文说,基于恐惧、谣传、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的应对措施,无法将人们从新冠疫情这类突发事件中拯救出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说,由意识形态偏见和双重标准引起的“政治病毒”比新冠病毒危害更大。
科学与互助,在抗击着恐慌这种“心理病毒”。
——疫情之初,中国科研人员迅速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并分享给全世界,得到世卫组织多次高度赞赏。美国一个科研团队据此绘制出新冠病毒一个关键蛋白分子的3D结构,并将这一结构的原子坐标数据发送给全球多家实验室。
——除了“科研接力”,各国还在信息和经验方面加强共享。英国首相约翰逊说,英国将继续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而这要得益于中国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在伊朗,民众已能免费读到从中文翻译成波斯文的病毒防控手册,更多来自中国的疫情防控读物还在加紧翻译。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说,中国与其他国家积极分享新冠肺炎防控经验,对在全球控制疫情至为重要。
世卫组织宣布疫情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是“呼唤全球行动的号角”,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声明中写道。
全球化时代,“地球村”深度联通、快速流动、高频互动。这促进了发展繁荣,也不可避免地让疾病流行更难控制。在这次疫情面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生存原来如此相互依赖,彼此命运如此息息相关。
对于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世界有了更强烈感触和更深刻思考。
“要从疫情中反思。”英国《卫报》专栏作家理查德·帕廷顿撰文说,疫情的蔓延凸显“施行保护主义的危险”,人类正共同面临重大问题,需要携手应对。
近年来,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吹起逆风,强权政治、冷战思维沉渣泛起。疫情的发生再次警醒世人:人类社会不可能退回一个个孤岛,隔岸观火、以邻为壑、故步自封只会损人害己,同心协力、携手担当、命运与共才是人间大道。
“新型冠状病毒考验的,不仅是我们应对传染病的卫生保健系统和机制,还有我们合力应对共同挑战的能力。”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格兰迪和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11日在联合署名文章中写道。
在全球抗疫战场,合作的旗帜高高飘扬。世卫组织全力协调国际抗疫行动和科研合作;中国与东盟举行关于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会;欧盟决定针对疫情启动一系列危机应对机制;西非经济共同体15个成员国召开特别会议,协调抗疫措施;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致信韩国总统文在寅,表示相信韩国一定能在抗击疫情战斗中取得胜利,文在寅向金正恩回信致谢……
凝聚多边智慧和行动力,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应对全球性挑战,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选择。
人们看到,中国与世界互助互鉴、结伴而行。面对疫情,中国全民动员,果断实施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谭德塞多次讲,中国强有力的行动为全球抗疫“赢得了时间”,“不仅保护了本国人民,也保护了世界人民”。古特雷斯感慨,中国人民以付出巨大自我牺牲的方式,为全人类作出重大贡献。
“病毒无国界,各国民众、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面对疫情所展现出的团结与协作,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深入人心。”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教授皮埃尔·皮卡尔说。
“前段时间,从日本运送到中国的援助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句话的意思是,就算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大家也命运与共。”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说,“我们是命运共同体,希望所有人都能渡过难关。”
携手前行,共渡难关,展现人类智慧,凸显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同10多个国家领导人通话,向世界传递携手战“疫”的决心和信心。从向韩国、日本等国捐赠急需医疗物资,到向伊朗、伊拉克派出防疫专家组,再到与10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等多份技术文件,中国在自身与疫魔倾力作战的同时,也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团结协作,相互支持,中国与世界形成双向互动,诠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谛。人们不会忘记,疫情危急时,柬埔寨首相洪森、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等政要专程访华表达坚定支持,缅甸人民运来了大米,斯里兰卡向中国捐赠红茶,蒙古国送来了3万只羊,巴基斯坦拿出了全国医院库存的口罩……心手相牵,雪中送炭,映照的是伙伴兄弟之情,更是“亲诚惠容”周边外交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温暖回响。
这次疫情“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让人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拥有更清晰的认识”。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副教授季莫费耶夫说:“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威胁进一步证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契合全球需求。”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团结协作,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由衷感言。
现实正不断印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之光,必将穿透战争、疫病、贫困的阴霾,为人类照亮光辉灿烂的未来。
除英国外,美国对欧洲国家公民“关上大门”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
|
亡羊补牢?美国升级防控疫情措施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美国疫情持续加剧:确诊病例超过1311例,疫情蔓延至至少37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12个州相继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与此同时,美国社会恐慌情绪日渐上升,对政府应对疫情不力的批评声浪越来越高。
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10日在出席国会听证会时说,美国部分地区已经错过遏制疫情的机会窗口。
《纽约时报》10日刊文指出,联邦政府在疫情出现的早期,本应更容易控制疫情,但却错失了一系列机会。“持续的延误让官员们无法了解疫情规模的真实情况。美国各地方政府只能摸黑工作,眼睁睁地看着疫情肆虐。”
雷德菲尔德在听证会承认,“我们对公共卫生实验室的投资不足。没有足够的设备,没有足够的人员,没有足够的内部能力”。
有分析人士指出,2018年,白宫取消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应对流行病的专门职位,这给防控流行疾病造成巨大漏洞。
10日,特朗普和副总统彭斯与美国各大保险公司总裁会晤并达成协定,同意各类医疗保险承担更多新冠肺炎的检测、治疗等费用,并免除个人自费部分。然而,当彭斯在记者会上被问及“没有医保的人怎么办”时,却毫无回应。
《华盛顿邮报》日前刊文说,缺乏全民医保会使美国在防控疫情上变得脆弱。美国人可能因为害怕昂贵的医疗费用而不去做病毒检测,低收入的工人即使病了也可能因为担心没有带薪病假而继续上班,这些困境会让美国整个健康安全网不堪一击。
美国目前有超过2700万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还有更多的人保险不足。即使是有足够健康保险的人,每年也都必须支付不小保额。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文章指出,美国复杂的保险政策使许多美国人在正常情况下难以负担医疗费用,疫情会加重困难。
德国《商报》网站文章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美国诸多弱点:大量公民没有医疗保险,大量人员得不到检测以及社会福利制度不够完善等。
继对中国和伊朗发布旅行禁令后,白宫11日又把禁令大棒指向除英国以外的欧洲国家。
分析人士指出,这是特朗普政府给疫情应对不利寻找“替罪羊”,但这些言行只会加剧美国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加剧社会恐慌和动荡,给疫情防控带来更多阻碍。
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说,特朗普政府“偏执的言论传播错误信息,会让我们更不安全”。
自疫情在美国升级以来,一些官员屡屡给疫情贴上地理和种族标签,针对亚裔美国人的歧视正在上升。在洛杉矶,亚洲社区正遭受攻击;在印第安纳州,亚洲客人在酒店内被骚扰……有报道说,一些亚裔美国人害怕被歧视而不敢如实报告自己的健康状况。
纽约亨特学院公共卫生学教授、《恐惧和幻想如何助长了流行病》一书作者菲利普·阿尔卡布日前指出,恐惧和恐慌会放大病毒造成的危害。“当一个人的行为受到恐惧的驱使时,就会导致歧视和做出不符合公共卫生建议的行为——这可能会使疫情更加严重。”
美国有些流感死亡病例实际或为新冠肺炎病例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雷德菲尔德当天在美国国会众议院出席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听证会时,有议员提问美国是否存在有些人看似死于流感,但实际上死于新冠肺炎的情况。
雷德菲尔德回答说:“到目前为止,美国确实有一些病例是这样被诊断的。”
美疾控中心2月底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冬流感季美国估计已有至少3200万流感病例,其中1.8万人死于流感相关疾病。
新华社华盛顿3月11日电
外交部:向中国“甩锅”对美国疫情防控没帮助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11日称,中方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并没有采取最佳做法,而是掩盖了疫情,这导致国际社会花了两个月时间才做出反应。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耿爽说,世卫组织刚刚将新冠肺炎疫情宣布为全球性流行病,这表明它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希望美方的个别官员在这个时候集中精力应对疫情、推进合作,而不是向中国“甩锅”、推责,诋毁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抗疫努力。“这种做法既不道德,也不负责任,而且对美国本国的疫情防控工作丝毫没有帮助。”
耿爽说,美国的这位官员指责中方“掩盖”疫情——国际社会的公论是,中方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在创纪录短的时间内甄别出病原体,及时主动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分享有关病毒基因序列。前不久,包括美国专家在内的世卫组织专家组来华进行了为期9天的考察,对中国在抗疫过程中展现的信息透明度予以高度评价。“至于美方应对疫情的做法是否公开透明,我不作评论。但很显然,美方个别人对国际社会给予中国的高度评价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耿爽说,美国的这位官员称美国和国际社会应对疫情滞后,责任在中方——国际社会的公论是,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和中国效率。正是由于中方采取强有力防控措施以及中国人民做出的巨大牺牲,才有效阻遏了疫情向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蔓延,为国际社会抗疫争取了宝贵时间。世卫组织最近表示,新加坡、韩国等一些国家正是充分利用了中方为世界争取的宝贵时间,采取必要防控举措,才使疫情蔓延得到了控制。“至于美方是否有效利用了中方为世界争取的宝贵时间,这里我也不作评论,我想美国老百姓和国际社会都看在眼里。”
耿爽说,面对疫情,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基本遵循,转嫁矛盾、无端指责不具建设性,更不得人心。中国有句古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敦促美方个别官员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国际公论,与其把时间花在攻击抹黑、怨天尤人上,不如把时间花在应对疫情、加强合作上。”
这个春天,期待已久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这是“种一棵希望之树”网络植树活动海报。 新华社发 |
|
▲这是来自贵州医疗队的叶青与康复的患者分别时落泪,她试图擦拭泪水。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
|
▲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员在穿戴防护服(1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
|
武汉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任务仍艰巨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胡曙光介绍说,武汉将普通定点医院的重症、危重症患者向高级别、高水平的定点医院集中,确定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等9家11个病区作为重症转诊医院,1.4万余人次的病人转入并得到高水准的医治。“目前,武汉市已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治愈出院,治疗成效明显。”
他说,现在武汉的核酸检测能力已经达到最高2万份/日,检测速度提高到4至5小时出结果,并及时报告反馈,为防疫控制和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他表示,无疫情社区是打赢武汉防卫战的重要举措。2月11日真正开始小区封控,从现在来看成果明显。目前武汉市无疫情小区达到3945个,无疫情社区225个,无疫情村(大队)1592个,也已经开始受理街道申报。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区疫情防控组封控管理组组长罗平说,被认定的无疫情小区,可酌情调整管控等级,允许在本小区范围内有序活动。无疫情村庄可在本村庄范围内,有序开展复工复产活动。
胡曙光表示,武汉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但重症、危重症疾病的人数加起来还有四千人,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不能掉以轻心。
武汉:3月底恢复定点医院正常医疗秩序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据介绍,第一批在3月10日左右修复14家医院,以省部级和市属的三级甲等医院本部院区为主,目前已经完成;第二批定点医院的修复计划是18家,在3月15日左右完成,以市属医院和新城区的人民医院为主;第三批计划修复市属和部分非市属的定点医院8家,计划在3月20日左右完成;第四批在3月31日完成华中科大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本院区的修复工作,视情况而定。
白祥军说,所有腾空医院将立即开展彻底的消杀工作,按计划逐步做好非新冠肺炎患者的接诊工作。在做好预检分诊、患者筛查、病区管理、院感防控等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各家医院将有序开放门诊和病区,全面恢复正常就医秩序,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他说,建议广大患者网上挂号,按照预约时间就医,避免在医院扎堆等候,鼓励使用网上在线诊疗,医保药店定点配送等方式。
据悉,目前,武汉确定的10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包括华中科大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华中科大附属协和医院西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雷神山、火神山、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等10家医疗资源集中的优质医院,需要修复的定点医院里的病人和腾出的医疗队也会向这10家定点医院转移。
43双布鞋,串起抗“疫”民族情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新华社武汉3月12日电(记者宋瑞、谭元斌)抗“疫”曙光已现。在天津市对口支援的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由43双西兰卡普布鞋激发的浓浓抗“疫”民族情,持续释放着暖心正能量。
2月29日,在恩施州战斗了半个多月的天津医疗队,收到一份来自“恩施土豆兄弟”捐赠的特殊礼物——43双西兰卡普布鞋。这些布鞋红蓝底的鞋面上,呈几何形状的土家族吉祥鸟“阳雀”颜色艳丽,似欲展翅飞翔。
在土家语里,“西兰卡普”意为花铺盖,寓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称作“土家之花”。需要四五十道制作工序的西兰卡普布鞋,常被看作是送给最珍贵客人的礼物。
当天,湖北恩施州土家山寨织锦工艺有限公司负责人田若兰接到一通电话。“对方没透露姓名,称想定制43双西兰卡普布鞋,并委托我将一封信随同鞋子一起送给支援恩施的天津医疗队。”
田若兰说,她听闻后特别感动和支持,决定低价供货,当即从库存里调出43双西兰卡普布鞋,附上精美的包装后,送到恩施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恩施土豆兄弟”在信中写道:“早知道你们到了恩施,想找你们拉拉家常,知道你们很忙!想问候你们,和你们的付出相比,语言显得很苍白……期待麻花大哥、土豆兄弟共坐街头小聚,你奉上天津包子、麻花,我供上恩施炕土豆、苞谷老烧,共话民族情义、兄弟手足。”
恩施州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张淼看完信后知道这是一次特殊的赠送,虽然知道天津医疗队有严格规定不能接受馈赠,但还是想让天津医疗队的专家们感受到恩施人民的心意。
天津市对口支援恩施州前线指挥部综合管理组组长时世祥说:“当我们知道西兰卡普的鞋子是送给最尊贵的客人时,我们很感动,很温暖。这43双西兰卡普布鞋谱写的是抗‘疫’民族情。”
送,是感恩;不收,是原则。时世祥说,虽然布鞋不能收,但要把恩施人民的这份情义收下,化作抗战疫情的动力,和恩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时世祥委托大家找到这位“恩施土豆兄弟”,当面感谢他。
当恩施州税务局邓映花在朋友圈转发该消息时,单位同事谷祥富留言到,“这字体我20年前就熟悉。”与谷祥富联系时,他却左右为难,经过挤牙膏式的沟通,终于说出“谭祖悦”的名字。
原来,恩施州税务局工作人员谭祖悦就是这位写信的“恩施土豆兄弟”。“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吃着土豆长大,对土豆有着特殊的感情,这个名字也最质朴,最不容易被发现。”
疫情期间,谭祖悦了解到全国组织对口驰援湖北,天津支援恩施,他特别想表达感恩之情。“我是经历过生死的人,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谭祖悦说,2016年他突发心脏骤停,是经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和精心照料得以康复,自此对医护人员格外崇敬。
谭祖悦是土家族人,他反复思索,想到土家族人珍爱特色织锦西兰卡普。“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让辛劳工作的天津医疗队成员在回到住地后,能换上西兰卡普布鞋,舒缓一天的疲惫。”
“我虽然不知道天津医疗队每位医护人员姓甚名谁,但他们无私保护着我们少数民族人民的生命,我会永远铭记‘天津医疗队’这个名字。”谭祖悦说,就如同“恩施土豆兄弟”,他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我们四百万恩施土苗儿女向天津医疗队表达感激的代表。
如今,43双西兰卡普布鞋依旧整齐地摆放在恩施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它们串联起海河之畔和青山之地的不解情谊,转化为天津医疗队和恩施人民共同阻击疫情的不竭动力。
“天津医疗队虽因原则不能收,但我希望天津医疗队能将这些布鞋转送给天津当地的福利院,将恩施人民的情义在津沽大地延伸下去。”谭祖悦说。
七十岁患者出院,江西“清零”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她的出院,意味着江西省现有新冠肺炎住院确诊病例实现“清零”。
记者从12日举行的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3月11日24时,江西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35例,累计出院病例934例,累计死亡病例1例,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住院确诊病例全部“清零”。目前江西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无住院确诊病例。
江西省卫健委主任王水平表示,江西坚持集中病例、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4个“集中”原则,及时科学高效开展救治。针对重症病例,江西坚持“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团队”,原则上安排到当地综合力量最强、具备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条件的设区市级以上医院;危重症病例集中到省级定点医疗机构救治。
疫情发生以来,江西省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通过推进组织融合,省、市组建的医疗救治专家组均有中医专家参与;推进临床融合, 制定中医药防治方案,保证中医治疗全程参与,97.9%的患者使用中药汤剂或者中成药联合西医治疗;推进康复融合,对出院病例开具中西医康复处方和指导意见等,充分发挥中西医治疗协同作用。
此外,针对高龄确诊患者、婴幼儿确诊患者、待产确诊患者等人群,江西省各定点医院不断完善治疗方案,科学精准开展临床救治。在宜春市人民医院,确诊患者在医院分娩产下女婴后,新生儿隔离病区的6名护士成为“临时妈妈”,24小时轮流守护;在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赣州市卫健委专门从多家医院抽调儿科骨干医护人员,组建儿科医护团队照顾4个多月的确诊女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过氧疗、抗病毒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医护治疗后,90岁确诊患者刘某顺利出院。
从3月12日9时起,江西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级一级响应调整为省级二级响应。
王水平表示,对公众而言,不管实行哪一级应急响应,做好自我防护都是预防新冠肺炎等病毒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警察蓝”,沧海横流显本色 |
聚焦战“疫”中的内蒙古人民公安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
1月26日一早,得知单位紧急安排任务,他放弃轮休,匆匆吃过早饭就投入一线。连续工作到下午,何建华突发脑出血,这个消瘦的身影再也没站起来。日前,他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二级英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内蒙古全区公安机关立即行动,广大民警辅警不怕牺牲、勇于冲锋,迅速投入防控第一线。
兴安盟公安局各地民警向何建华学习,纷纷组建“何建华抗击疫情突击队”;呼伦贝尔市全体民警取消休假,9000多名民警辅警全员投入防控一线;包头市公安局建立15个疫情防控区,同步启动一级勤务模式;通辽市公安局第一时间构建起市县乡社区(村)的联动防控体系,机关300多名民警“请战”下沉农村社区。
定点医院、隔离社区,有他们逆行的身影。“我抗击过非典,让我上!”……呼和浩特收治确诊患者定点医院,就位于鸿盛工业园区治安派出所辖区,该所把党支部前移到医院,第一次支部会上,民警纷纷主动请缨。通辽市首例确诊病例所在小区,要隔离医学观察14天。336个小时中,16名民警白天与医护人员为居民量体温、送物资,晚上在车内值守。
全国公安一级英模、乌拉特后旗公安局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教导员宝音德力格尔,妻子在医院工作,两人几乎同时投入在疫情防控一线,只能让亲友照看年幼的儿子。他的辖区1600多平方公里,有331户牧户、18家企业,除了骑着摩托车下牧户、访企业,他还每天与联防员视频通话,了解各网格人员流动情况、身体状况。
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10万名民警、辅警夜以继日奋战在防控一线,多人因劳累过度倒在岗位上,他们忠诚担当的精神,激励着战友们继续勇担使命,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贡献。
疫情发生后,包头市公安机关依托开展多年的“亮身份、当楼长”活动,4500多名“楼长”放弃假期,深入社区协助疫情防控、真情服务群众,他们入户排查、楼道消毒、代购物品……民警吕金俊是包头市九原区富贵佳园小区的民警“楼长”,这段时间他一刻也不得闲。
同时,内蒙古多地公安机关还出台措施,针对企业职工返厂、生产物资运输、厂区治安维护等提供全面服务,在确保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为企业送去细致服务。
战“疫”时期的爱情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线抗疫群英谱 |
2月22日晚,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内,涂盛锦(左)和曹珊在车内聊天。 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
|
|
“我们,撑得起!” |
年轻军队医务工作者的青春宣言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线抗疫群英谱 |
“我要开始战斗了!”她暗暗握拳。作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从那天起,她与战友们一直冲锋在抗“疫”最前线。
这支队伍里,有年长资深的专家、技师,而更多的,是85后、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队员。一个多月的殊死拼搏,年轻一代的白衣战士们用火热的激情与昂扬的斗志,交上了让人敬佩、也让人安心的答卷,更发出了属于他们的青春宣言——“我们,撑得起!”
汗水顺着防护服滑下,像一股溪流滑进裤腿再流进鞋里;呼吸在重重阻闷下变得急促而艰难;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勒得人“脑仁都要疼出来”……每次下班回到宿舍,陈颖都“累瘫在床上”,嘴里黏得发苦,却常常连倒杯水的力气都没有了。
即使这样,从进驻火神山医院那天起,她一直坚守在“红区”病房,没有后退一步。
她说:“我来了就是要吃苦的。”
生于1991年的陈颖,是主动要求“上前线”的。“这么重大的任务,能把我选上,说明组织对我的信任。我也要对得起我的责任。”她说。几十天来,她与战友们担起了责任,也经受住了考验。
“出乎意料。”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五科主任喻超这样评价他团队里的年轻队员,“来之前还有人担心他们会退缩,吃不了苦,不服从管理……但这些天来,孩子们太棒了!太令人感动了!”
在他眼中,这批年轻人“除了不爱吃饭爱吃零食,没别的毛病”,之前打了那么多催征鼓劲的腹稿,“基本没用上”。
他最经常做的思想工作反而是:“不要意气用事,不舒服就到外面缓缓,千万别硬挺着……”感染五科重症患者多,护士们除了护理工作外,还要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几名护士面对几十位患者,忙得脚不沾地。谁都不想中途退出去,因为那意味着战友得承担起你那份工作。
“25床不愿吃饭,先喂点热牛奶。26床会自己吃,给他下巴下垫块毛巾。27床得喂,但意识很清楚的,你问他吃什么眼睛会眨巴。29床老爷子脾气有点倔,我们得哄一下……”
这是护士杨湾交班后给同事发去的备注。在年轻队员眼中,对方是患者,也是“自家的亲人”。
再大的压力,也压不住蓬勃的青春气息——
裹上厚厚的防护服,嘻嘻哈哈地自嘲是“大白”;拔出签字笔,互相在防护服上写各种“创意签名”;脱掉口罩,大大吸一口新鲜空气,仰天长啸:“世界又是我的啦!”摘下护目镜,眉心被挤出泛着血色的“小肉包”——“还挺可爱!”她们冲着镜子做个鬼脸……
是怎样飞扬的生命、充满干劲的青春,才会面对困难风险,毫无惧色、奋勇向前。
夜班班车等到了深夜里的最后一批乘客。裹着沉重的军大衣,她们仍然欢实得像一把“迷彩色的豆子”。
然而不一会儿,这种“解放”的兴奋就会被深重的疲倦冲得东倒西歪,仰着头、张着嘴,一张张年轻的脸庞靠着车窗、扶手,睡得肆无忌惮。
“年轻人就是觉多嘛。”文娇银不好意思地笑笑。还不到25岁的她一向坚持“睡满最后一分钟”。早班班车凌晨就出发,一帮女孩子呼啦啦从楼上冲下来,呼啦啦往车上冲,保障员叔叔阿姨们举着塑料袋在身后一连声追着吼:“早饭!把早饭带上!”
还是一群孩子呀!
这批“孩子”,跟护士长毛梅的儿子差不多年纪,要她照顾着唠叨着,却也时时带给她振奋和惊喜。他们会像自己一样手写“前线日记”,也会用最新潮的手机软件编辑Vlog、小视频;会像自己一样认认真真填写护理日志,也会在线上交流经验、分享心得。老主任制定的防护方案,年轻的他们第一时间分享进微信群,自发加进一张思维导图,复杂的流程一下子清晰不少……
“真的长大了,随时要把我们‘拍在沙滩上’。”毛梅的语气里,是欣慰、是激赏、是自豪。
“17年前的‘非典’,那么多人保护着我。”文娇银说,“现在我长大了,我也要长成大树,去为人遮风挡雨。”
“你疯了吗?这么危险你去什么去!”刚得知女儿报名去武汉,张梦瑶的妈妈在电话里喊了起来。
哪个父母,听到儿女即将出征,第一反应不是焦虑和不安?
也正是这些父母,最终都全力支持儿女们的选择。
“先有国再有家,爸妈支持你!”一夜过后,爸爸给张梦瑶打来电话,妈妈在一旁补充:“妈就一个要求:千万注意安全!”
17年前,张琪佩在电视里看到了军队医疗队出征小汤山的新闻,画面中,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那是爸爸!”她还记得当时的自豪与心酸。
17年后,情景再现。此时的张琪佩已经是一名战士了!剪掉长发,镜子里,那个穿着海洋迷彩的“假小子”,多像当年的爸爸!
“爸爸,现在轮到我了!”她对着镜子敬了个军礼。
夜班后,汪璐打开手机,点开舅舅发来的微信。
舅舅写道,“姥爷建国,妈妈保国,你在为国。家里三代军人,你最优秀!”
汪璐“瞬间泪目”。她的姥爷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担任机枪手,妈妈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过三等功。汪璐觉得,“就像是有一支接力棒,现在,交到我的手上了!”
如今,汪璐已经是科室的骨干。来到武汉后,她与另一名年轻同事主动承担了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检验科所有夜班和大夜班。“我跟主任说,不能让老同志、让快退休的老师们在前面顶了,我们这个时候一定要冲上去!我们,撑得起!”
火神山医院综合科护士周燕已在一线奋战了一个多月。“再辛苦,能有前辈们当年苦?”周燕说。火神山医院有很多前辈,曾在抗击“非典”、援非抗埃、阻击禽流感疫情等多项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重任。而生于1990年的她,也是参加过高原送医、赴非洲维和等任务的“老兵”了。
闲暇时,周燕最大的乐趣就是翻看手机里儿子的视频和照片,隔空亲吻那胖胖的脸蛋和小脚丫。儿子只有一岁,还不会跟妈妈交流,但周燕说,等儿子长大了,一定会跟他讲妈妈战“疫”的故事。
“我不会跟他说妈妈多‘了不起’,我要讲的是,妈妈所做的这项事情,有多了不起;妈妈所在的这个集体,有多了不起!”周燕说。 (记者张汨汨、黎云、贾启龙 参与采写:王均波、赵佳庆、罗杨、刘汉宝、李永飞、刘远桥) 新华社武汉3月12日电
火神山的“板房医生”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线抗疫群英谱 |
对讲机响个不停,蔺军义一边听,一边详细记录在每日“待办清单”的小本子上。领取了配件后,蔺军义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开始穿戴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从“绿区”开始,穿越“黄区”,再到达“红区”,这是他每天在这座板房医院要走的路。
蔺军义是火神山医院的一名上士修理工,负责病区的维修维护。每修理完一处,蔺军义就会在他的记录本上画个“对勾”,一天下来,小本上要打上二三十个“对勾”。
“医生们治病救人,我是专治营房维修领域的各种‘不服’。”蔺军义说。疫情发生后,单位要选派一名负责水电修理的战士到武汉,蔺军义主动请战,从甘肃天水来到湖北武汉。
“没有困难!”离开甘肃时,这位入伍15年的老兵向组织汇报。来到火神山医院,这仍是他的口头禅。
与平时的工作不同,病区的营房维修,需要穿着多层防护服,戴着面罩和手套工作。平时10分钟能干完的活儿,蔺军义穿着防护服得干20分钟。“别看现在才三月份,穿了防护服再干活,不一会儿就像过夏天。”蔺军义说,“套着3层防护手套,干起细活儿来手指头都不听使唤,好几次用电钻拧螺丝时差点划破手套。”
从进入火神山医院到现在,蔺军义没有发生一次维修事故和安全事故。蔺军义把这份成绩归功于“细致”和“经验”。
为了防止感染,从进门穿防护服到出门脱防护服,全程都有专门的医护人员监督,“你小心点,千万不敢大意。”这是蔺军义听到医护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疫情结束后,我一定带着你们娘儿仨来武汉,看看我努力过的地方。”蔺军义向妻子和孩子许下了承诺。
早上七点半,蔺军义又准时登上开往火神山医院的公交车。“对于军人来说,没有什么‘特殊地点’,在哪工作都是一样的战斗。”
(黎云、贾启龙、高玉娇) 据新华社武汉电
“要在患者病情滑向悬崖之前拉住他”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线抗疫群英谱 |
疫情发生后,中部战区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每天都在增加。作为中部战区总医院专家组组长的江晓静,时刻关注着疫情动向。她穿着防护服“泡”在各个病房中,详细询问每一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分析他们不同阶段的病情变化。
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她撰写了《中部战区总医院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并尝试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患者因症施治,效果明显。
那段时间,江晓静每天工作到凌晨。每次查房后,她就直接到办公室里休息。即使到了凌晨,她还在微信群中了解患者情况、跟进指导临床护理。
在科室的微信群里,至今留存着几百张图片,上面详细记录着每名患者输液、喝水、用餐等“入量”数据和排尿、排便等“出量”数据。
江晓静的严谨在医院是出了名的。护士站的留言板上详细记录着发热患者的体温,不仅有定时的体温数据,还有“日间最高”“夜间最低”等记录。
“每次交班,江主任都会了解病人的各种数据。”护士长周勤说,“从护理计划的落实到不同患者的输液速度,从一日三餐到心理疏导,江主任盯得很紧,直到拿出一套很精细的个性化方案才罢休。”
江晓静认为,必须针对患者身体指标的变化,精准采集信息,为“一人一策”综合施治提供依据。
感染内科有个秤,江晓静要求患者吃饭前后都要称一次,精确到克。她还要求饮水要用烧杯精确到毫升,“有的患者水补多了,就会出现肺水肿、心衰等症状,导致病情加重,因而输入量必须高度精细化。”她说。
在江晓静负责的传染科,许多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经过治疗后,被转入普通科室。她的绝招就是死死盯住病情变化的“窗口期”。
一次,科里收治了一名轻症感染者。但在江晓静看来“实则不然”。
“肺部CT显示,患者多个位置被感染。目前,症状很轻,但要特别关注。”江晓静给患者使用了心电监护仪,每天查看各项数据10余次,并叮嘱护士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第5天,患者各项监测数据“上蹿下跳”。江晓静马上对患者实施抢救,最终患者转危为安。
“要在患者病情滑向悬崖之前拉住他。”这是采访江晓静时听到的最多的话。目前,“一人一策”的综合治疗方案拓展到全院10个病区。
“看到家人写的诗,才知道兄妹都在一线”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线抗疫群英谱 |
54岁的杨春华是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接到医院组队赴武汉支援的通知后,他第一个报名,和其他16名同事一起进驻汉口医院接管病区,全力以赴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我知道,浠浠,你妈妈和舅舅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而你多么希望,他们陪在你身旁。”抵达武汉投入救治工作半个多月后,杨春华在家人微信群看到这首写给他妹妹的女儿的诗,才知道兄妹俩此时都在武汉抗疫一线。
“那一刻特别诧异,也特别欣慰。”杨春华说,为避免年过八旬的父母担心,知道他来到武汉参加疫情防控的家人很少,“没想到妹妹也是这样悄然出征”。
妹妹杨满红,是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一名护士。她表示,大哥参加过抗击非典疫情,汶川地震救灾等医疗支援工作,也曾主动申请参与医疗援藏,这次又主动请战来武汉战“疫”,“我以大哥为荣”。
得知妹妹也在一线,杨春华马上给她打电话,嘱咐她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去照顾病人、服务病人。结合自己的经验,杨春华也鼓励妹妹,不要紧张,一定要关心好病人。
“妹妹比我小15岁,之前参加传染病防治临床工作经验少。”杨春华说,他也特别向妹妹介绍新冠肺炎临床症状特点,治疗要点,尤其告诉她“多和病人聊天,给他们心理安慰,能帮他们更好地康复”。
杨春华所在的汉口医院呼吸科第七病区,共有76张病床,收治了大量重症患者,临床治疗工作繁重。杨满红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日常参与治疗,还负责病人日常生活和病区卫生工作。杨满红说,两人虽然相隔仅17公里,可平常各自倒班,时间很难凑到一块,电话都很难打通一个。
“哥,我今天递交火线入党申请书啦,特别激动。”“妹妹,我们病区今天有一对80多岁老夫妇,治愈顺利出院,大家都很开心。”兄妹俩相互微信语音留言,互报平安、相互鼓励、分享心得。
原本住得满满当当的汉口医院呼吸科第七病区,眼下一批批病人正在陆续出院。杨春华说,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完善,医疗队队员都没有被感染,大量出院病例给仍在治疗的病人增添了莫大信心,“现在病房里的欢笑声明显多了”。
兄妹俩约好,等疫情结束,他们一块回湖南老家看看父母,补上一顿“团圆饭”。“原计划春节期间回去陪陪两位老人家,但由于疫情影响都没能回去。”杨春华说,现在武汉已经逐步春暖花开,“相信战‘疫’胜利已不远”。
春暖花开 “愈”来“愈”好 |
山东复工复产一线观察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复工复产 |
菏泽市鄄城县黄河滩区迁建工程旧城镇三合村,村台建设正在全力赶进度、抢工期。施工负责人陈守国一度发愁:“复工后的主要任务就是挂瓦装修,但运瓦车进不来,没有瓦工人开不了工。”由于疫情期间交通管制,几十万块烧结瓦无法及时运到施工现场。
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是当地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鄄城县黄河滩区迁建指挥部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给运输物资的车辆办理运输通行证。“我们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特事特办,为村台施工班组解决困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郅光伟说。没过多久,在鄄城高速路口,陈守国接到了第一辆发自安徽的运瓦车。运输车不断抵达,村台项目陆续开工。
如何减少餐饮业受到的影响?泰安市推出扶持餐饮外卖商家“春风行动”,包括商家入驻美团极速审核、商家经营“优惠套餐”、推广升级“无接触”服务、启动专项扶持资金等八项措施,为外卖商家“雪中送炭”。
“开铺第一天订单就达到140余单。”陕十三肉夹馍泰安万达店的老板谢莉说。“春风行动”推出之后,泰安市仅泰山区和岱岳区范围内,享受到优惠政策的商户已达260余家。
“企业在资金方面有什么困难?企业享受贷款还款方面还有一些优惠政策……”最近一段时间,聊城市高唐县姜店镇党委委员朱燕每天走进聊城大信饲料厂,了解有无经营困难。疫情防控期间,姜店镇抽调20多名科级干部组成“服务专员”,每天去自己所联系的企业问需解困。
聊城市已派出11个督导组,每个督导组由1名副市级领导带队,指导各县市区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同时,派出专门人员驻厂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在日照市东港区日照汇丰电子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向日照市工信局调研人员反映,目前口罩消耗比较大。调研组现场支招:“可以向东港区防控指挥部或者区工信局申领口罩。”日前,日照市工信局开展的“问企情·解难题·促达产”调研活动,已经对578个重点企业摸底调查。
截至3月10日,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产26088家,复产率99.7%,基本实现应开尽开、能复就复;复工人数461.9万人,占职工总数的87.7%。
春蛰已过,滨州市博兴县乔庄镇博华农业的蔬菜大棚内一片忙碌景象。“去年老伴去世,自己岁数也大了没有收入,幸好俺们村优先雇用我这样的贫苦户务工,一年下来收入近2万元,生活不愁了。”乔庄镇64岁的贫困户李云正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学习移栽、浇水、采摘等农活。
在距离乔庄镇不远的吕艺镇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基地,“扶贫蘑菇”长势喜人。食用菌种植基地作为吕艺镇扶贫项目,由龙头企业负责食用菌项目的原料供给、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贫困户稳定增收。截至目前,食用菌扶贫项目已累计收益约52.3万元,收益覆盖12个村贫困户173户349人,发放收益37.6万元,带动脱贫成效显著。
3月9日9点,枣庄至济南的首班车驶离枣庄客运站,标志着枣庄市际客运班线正式恢复运行。恢复运行的第一天,前来乘车的旅客较少,但严格的防控检测环节并未放松。进站旅客测量体温、出示身份证,进站口处增设红外线热成像体温检测系统,乘客一键扫码实名登记后方可乘车。
据车站值班站长孔祥飞介绍,枣庄客运中心已停运40多天,目前枣庄客运站恢复15条班线。“由于恢复初期客流较少,目前上车后仍会要求乘客分散就座,全程佩戴口罩。一旦有乘客突然体温异常,将被安置在留观区,与其他乘客隔离。”孔祥飞说。
山东省提出,自3月11日起,各市根据当地社会公众道路出行需求状况,全面恢复省内道路客运市际班线和农村客运,恢复相关汽车客运站运营;视情逐步恢复疫情前已开通的起讫点均在低风险县(市、区)的省际班线客运(湖北省、北京市省际班线客运暂不恢复)。
位于潍坊市寒亭区的中凯智慧冷链物流园,拥有总体量20万吨的3座冷库,其中75%储存畜禽产品。随着屠宰企业陆续复工,加上畜禽集中出栏,物流仓储压力不断增大。2月12日复工后,物流园对冷库库位进行优化,优先保障全市畜牧企业集中屠宰的产品能正常出入库,确保畜牧产业链正常运转,保障疫情期间农产品供应。
“跟往年同期相比,我们今年入库的量提高了一倍多,平时日均可能也就七八百吨,复工以来每天入库量达到1500吨以上。我们尽可能地腾出更多库位,无论企业大小,都予以接纳,以缓解疫情期间的供销脱节给他们造成的困难。”山东中凯兴业贸易广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维峰说。
上海:金融活水助企复工复产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复工复产 |
“通过‘单一窗口’办理业务高效便捷,我们这笔7000万韩元的跨境采购付款很快就办妥了。”为帮助上海一家生产型企业复工,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远程指导,通过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紧急从韩国采购复产所需物资,全程线上快速完成款项支付。
外贸企业对于时效要求非常高。抗击疫情期间,交通银行携手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共同推出的疫情防控专属服务方案,构筑起跨境金融服务的桥梁。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重要枢纽,让企业“活下来”、客户“留下来”、订单“保下来”,上海“沪28条”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实行优惠利率,加强融资担保。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研发生产的企业。疫情期间,联影医疗不仅以低价销售影像设备,更为方舱医院捐赠价值5000万元的CT设备及服务,大量的设备输出,不断消耗库存,衍生了更多的采购和生产需求,资金上有了缺口。
获悉该企业的需求后,中国银行立即通过电话会议的形式与企业敲定了具体的融资方案。仅用一天时间,企业获得了银行2亿元专项贷款的授信批复。首笔8000万元提款迅速到账,用于采购生产CT机等设备的原材料。
相对于大企业,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更大。
新锐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意瑞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因下游客户受疫情影响,存在流动资金紧张的情况。意瑞半导体负责人尹小平说:“就在我们发愁的时候,建设银行上海紫竹支行主动找到了我,指导我下载相关App,短短几分钟,30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
据悉,上海闵行紫竹高新区是上海市6个国家级科技承载区之一,以集成电路与软件、新能源、航空航天、数字内容、新材料和生命科学为主导产业。建设银行上海紫竹支行从园区管理方得知园内有10余家小微企业存在资金困难后,通过疫情期间的“云义贷”专属产品,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春耕将至,从事植保无人机技术开发的极翼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由于上下游企业未能及时复工,销售额下降,资金面临“断流”。紧要关头,上海农商银行给这家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提出了全套金融扶持方案。
日前,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青年联合会携手上海农商银行,建立支持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者抗击疫情、复工复产联动工作机制,设立30亿元优惠利率融资额度,首周就完成了2.4亿元贷款审批,其中小微企业660户,平均利率不高于3.8%。
扶贫车间生产忙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复工复产 |
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江西:智慧物流让防疫物资运输不再难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复工复产 |
在江西行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高安市总部大数据中心,一面硕大的显示屏上红色、黄色、白色的符号不断移动、闪烁着。据该公司负责运力调配的副总经理纪伟介绍,“在这里可以实时监控公司在全国各地上万辆货运车辆的信息。”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行者物流公司第一时间为司机配备了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防疫物资,加强车队司机防疫意识,并对车辆定期整车消毒。在做好自身防疫前提下,积极参与救助防疫物资运输工作。
日前,一批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需从杭州运抵东莞。非常时期,这批货物的运输问题让杭州驷驹物流公司有些犯难。司机到哪找?线路怎么安排?物资怎么运输?安全怎么保障?一系列问题不解决,这批货很有可能“发不出”。
这家从2018年11月就入驻了行者物流平台的企业,利用车货智能匹配系统,50分钟内就找到司机、车辆,10分钟平台大数据就规划安排好了安全路线,所有交易费用在线“零接触支付”。当晚,这批物资顺利交到收货方手中。
这是江西行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自2月10日复工后完成的运单之一。
据了解,这家2017年进驻高安市货运汽车产业园的科技企业,为破解物流行业信息不对等、“货找不到车、车找不到货”的难题,2018年自主研发了行者物流平台,集全国专业司机运力、全运途可视化监控、全流程规范化财务、全时段专业化客服于一体,提升了物流领域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互联网+智慧物流+供应链金融”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的模式。
疫情发生后,这套智慧物流系统发挥了作用。自2月10日复工以来,行者物流出车94车次,运输货物1900吨。
猪场施工建设忙 饲料仔猪有保障 |
四川生猪生产稳步恢复见闻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复工复产 |
这个养殖基地占地面积约151亩,投产后常年存栏5000头种猪。这些种猪可以维系每年约100万头生猪的出栏量。这个种猪场靠风机、水帘进行舍内温控。猪粪通过“种养循环”处理返田,不但不污染环境,反而成为猪场周边近1500亩土地所需的肥料。
通内斯德康种猪养殖基地由德国肉食品企业通内斯集团和四川大型养殖企业德康集团合作建设。“项目完全按照欧盟标准设计建造,是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种猪场。在仁寿县,我们积极恢复生猪产能,除此之外还将继续建设3个种猪场。”仁寿德康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勇说。
一般情况下,建设一个种猪场,需要10个月以上的时间。陈建勇说,仁寿县这个种猪养殖基地,不但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而且只用了6个月就建成了,这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高效服务。
通内斯德康项目中方负责人曾民说:“虽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但是我们始终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中国高端肉制品市场。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一个每年屠宰200万头生猪的高端屠宰加工厂项目建设,争取年内开工。”
养猪大省四川各地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恢复生猪生产。
仔猪调运,是养殖户担心较多的问题。在青神县罗波乡天庙村,养殖户毛建强的猪场今年1月建成。春节过后,猪场要调运仔猪,青神县农业农村局及时为农牧运输车辆办理“绿色通行证”,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这次调运了1200头仔猪回来,一路都很顺利。”毛建强高兴地说。
春节期间很多饲料企业停产,一些养殖户担心饲料供应能不能跟得上,对此,各地政府部门帮助饲料企业复工复产,目前饲料供应已经很有保障。四川金新农饲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志敏说,企业已于2月9日复工复产,目前原料充足,产品运输渠道通畅。
目前,生猪稳产保供的各类政策措施效果加快显现。内江市是四川的生猪生产大市,内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黎兆武说,国家、省、市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生猪政策支持体系,当地成立了恢复生猪生产工作专班,为生猪养殖场建设业主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目前,全市每日出栏生猪5000余头。截至2月底,全市生猪存栏量比去年底增长了15%。
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四川生猪生产稳步恢复。截至2月底,四川规模猪场存栏生猪环比增长7.34%,其中能繁母猪环比增长6.89%。生猪存栏量实现连续4个月增长,能繁母猪存栏量实现连续5个月增长。四川将加快母猪快速扩繁,确保仔猪供应稳定,加快生猪生产恢复步伐。
餐饮复工进行时:能安心出去吃饭了吗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复工复产 |
“这一个多月最想念的就是火锅。”3月2日,公司复工第一天,王先生一下班就和两位同事约着吃了顿火锅。在成都,这座将对火锅的热爱融于血液的城市,像王先生一样想念火锅的市民不在少数。
记者在成都街头走访发现,“低风险”区的不少火锅店开始恢复堂食,有的火锅店在门口贴出“隔桌就餐、限量接待、鼓励自提、支持外卖”的提示。
在广州市荔湾区一家商场内,一些餐饮店虽已营业,但顾客只能在门口点餐,打包带走,不提供堂食,且只推出部分菜品供选择。广州一家成都小吃店虽已开放堂食,但根据隔桌开放原则,餐厅中16张餐桌只开放了7张。
在北京,很多餐厅的堂食刚刚解封。“堂食是3月3日开始的,目前店内营业额还不到日常的一半。”西贝某店面的工作人员说。在北京西城区一家餐厅,虽然可以堂食,但一桌最多只能坐两人,哪怕是一家三口,也不能聚在一桌。
在日前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生活服务业要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原则复工复产。
目前,上海、杭州、成都、北京等城市已允许符合防疫条件的餐饮企业恢复堂食。大型连锁及商场内餐饮企业有不少已恢复堂食。一些城市实施了分级动态管理,如广州市以县(市、区)为单元划分防控区,根据疫情现状及发展态势分等级管理。
中国饭店协会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新冠疫情下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一些低风险地区的餐饮堂食企业逐步在复工,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复工率近60%,高于平均值。但目前行业复工率较低,复工比例在30%以下的占93%,73%的餐企认为复工比例在10%以下。
有着“烟火气息”的餐饮业复工是一座城市复苏的重要体现。餐饮行业提供的是面对面的服务,且易人员聚集,如何确保安全有序仍是第一要务。
此前,商务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零售、餐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对经营服务规范、场所环境、服务提供、设备管理、外卖服务等方面作出安排。
——及时消毒。广州市对开放限制性堂食的,要求餐饮单位“每桌每批次顾客用餐后对桌椅立即进行消毒,再安排下一批次,间隔时间不低于10分钟”。北京的餐饮服务单位防控指引中,对消毒剂的有效氟含量、配制比例和时间作出了详细规定。
记者在北京一家商场的餐饮区看到,消毒酒精、免洗消毒液等用品已成为门店标配。顾客结束用餐后,店员会用酒精对桌椅等进行消毒。
——控制距离。广州市发文要求,餐饮单位开展限制性堂食服务的,大堂餐桌实际使用数量不超过平时的50%,不同餐桌之间距离不少于1米。
成都市小龙坎火锅春熙店曾是当地最火爆的火锅店之一,疫情前,几乎每天都有上百桌排队。店长王平告诉记者,按照要求,该店推行“特殊时期就餐服务”:火锅店隔一桌坐一桌,每桌客人不超过4人,每个区域只安排3名服务员,不提供包间服务,不接受排队。
——限制客流。记者注意到,北京多家餐厅均在门口贴有防控指引文件,并特意标出“禁止餐饮服务单位承办各类群体性聚餐活动”的规定。记者咨询多家店面,店员均表示“不接受三人及三人以上用餐”。
——登记信息。在广州一家名为“好客家”的店外,记者看到一张表格,上面填写了3月4日、5日所有用餐人的姓名、电话、体温、用餐时间等信息,其中4日共有19人用餐。
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虽然绝大多数餐饮企业严格执行防疫安全规定,但也有个别餐饮店引导不当,引发群众聚集排队等现象,给复工复产敲响警钟。
记者在北京部分商圈走访发现,有些餐饮门店并不会认真测量顾客体温,有的小餐厅并无隔桌就餐的规定,餐桌及就餐人员之间无法保持一定距离。
低频堂食,来之不易。心理解封,仍需时日。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餐饮企业仍面临复工成本高企、消费信心不足和防护物资缺乏等难题。
一家名为“猫在”的西餐厅店主说,目前店内订单数量约为平常的四分之一,租金和电价并无优惠政策,社保也在等政府出具体通知,“目前大多数店面都和我们一样,处于保本或轻微亏本状态。”
“整个过程要慢慢缓冲,恢复到以前的样子还需要时日。”四川省火锅协会执行会长严龙说,总体来说火锅店复工比例不高,因对营业规模、就餐人数、堂食间隔等有严格要求,部分餐厅开店反而赔本。
福建全省餐饮业从业人员11万,恢复营业面临口罩、消杀用品等防护物资紧缺问题。“这些物资靠单个企业申购很难满足需求,建议政府对餐饮业复工防护物资调配上予以统一安排,保障企业安全复工。”福建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翁贵明说。
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国家出台包括税收减免、降低电价、金融支持等在内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多地也通过各类举措助其尽快“恢复元气”。
6日,四川从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进金融支持措施落地等四个方面提出9条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餐饮企业解决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对复工率较低的餐饮行业给予行政指导,深圳、佛山等地的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帮助个体户购置口罩、红外体温计等。
业内人士建议,针对餐饮业复工难问题,还需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合力,提供“服务套餐”,降低经营成本。翁贵明建议,国家可出台更多精准扶持政策,包括减税、减免垃圾处理费、租金、水电费等费用,给予专项补贴资金等。
广州市食尚国味饮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江波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协助企业精准对接企业团体用餐需求,让餐饮企业既能有效复工,也为其他行业的运转提供保障。
“此次疫情也给了行业一个反思的机会。”福建蜀都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文锐说,疫情期间不少餐企出于“自救”作出各种探索,包括售卖生鲜食材、和电商平台合作售卖半成品等,这些探索将为疫情过后的经营提供新的思路。
江心岛“生态管家”的种树经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园 |
岛上坡地里,一个中年男子正和技术人员一起,组织工人们吊装树苗、翻整土地,“因为疫情影响,岛上的生态修复工程耽搁了20多天,现在要把时间抢回来,这个春天必须种完1.8万棵树。”
这个说话风风火火的人,是被大家称作广阳岛“管家”的重庆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党委书记王岳。他所在的公司,是重庆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的重要平台。
3年多前,王岳第一次登上广阳岛。彼时,呈现在他面前的是另一番景象。
这个枯水期面积约10平方公里,山水林田湖草和动物资源丰富的江心岛,一度被规划超过30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开发量,山地生态系统遭到局部破坏,岛内原生林斑块严重退化。2017年8月,重庆市果断踩下广阳岛“大开发”的急刹车,决定建设“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
“打造生态岛,关键要修复生态本底,山水林田湖草,提纲挈领是种树。”王岳下定决心,要让广阳岛再现草长莺飞、鹭舞芳洲的景象。
不过,生态修复不是建公园,也不是人造景观,种树必须有讲究,王岳决定先摸清广阳岛的生态“家底”。
每天两三次巡岛踏勘的同时,王岳又邀请专业机构进行全面普查,共记录到岛上原生乔木、灌木,竹类、草本植物、藤本植物、水生植物383种,“这些树、藤、草虽然‘土’,但聚合起来就是岛上的原生态。”
沿着广阳岛江岸行走,一簇簇高耸过人的茅草,随处可见。王岳告诉记者,这种茅草叫巴茅草,是长江上游江岸上最常见、最“土”的一种植物,很多地方造景观时会把它拔掉,但广阳岛把它当作生态宝贝,去年就补种了1万多株巴茅草,这叫“丰草”。
“除了种什么,怎么种也很关键。”王岳说,通过对全岛的土壤进行本底分析,把土质特性相同的树,种到同类区域,同时兼顾乔灌草生境系统,绝不按照景观园林设计去把树挪窝,“还是以巴茅草为例,我们是‘一家一家’地种,有母有子、成团成簇。”
走近广阳岛西北侧的兔儿坪湿地,一丛丛高大的慈竹笼罩在岸边,招引着一群群白鹭在这里来回飞舞。水面上,还能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在自由嬉戏。
王岳手指岸边说,这里适合慈竹生长,去年补种了慈竹、斑竹、箭竹近10万棵,引得白鹭把这里当“房子”住,“当年岛上规划搞房地产,给人盖房子,现在我们给鸟做窝,把这里变成了‘鸟巢’。”
黄葛树、朴树、水杉、红枫、慈竹、巴茅草……随着绿树、红叶、青草日益茂盛,广阳岛的色调渐渐丰富起来。寒梅暗香、清风秋桐、花黄春早、上坝叠翠、蛙鸣溪田……未来的广阳岛十二景在一点一滴的呵护中渐入佳境。
“以种树为牵引,当前,广阳岛的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六大生态修复专项正在同步推进。”王岳说,未来这里将作为引领重庆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示范区,描绘一幅巴渝版的现代“富春山居图”。
草原狼归来 黑颈鹤起舞 若尔盖重生 |
四川藏区筑起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园 |
2020年1月,致公党四川省委农业委员会主任、生态专家沈尤又来到若尔盖湿地寻找草原狼。在九曲黄河第一弯唐克乡等地,他记录到几头草原狼正准备偷袭牛群,被牦牛逼退。其中有一只幼狼。
此行还记录到了藏狐、藏原羚、大天鹅、高山兀鹫等高原物种。“湿地生物链完整,生态环境在逐渐改善。”沈尤说。
20多年前,他还是大学生时,就随成都大学社会实践队到若尔盖湿地植树治沙,清楚记得:“草原小土包底下尽是鼠害,风一吹,黄河上游草原就刮沙尘暴。”生物多样性遭遇冲击,草原狼一度消失在人们视野中。
若尔盖湿地是国内最大的高原泥炭湿地,黄河上游水量的30%来源于此。湿地蓄水总量近100亿立方米,泥炭总储量达70亿立方米,分布于5000多平方公里的沼泽中,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温室效应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2年以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向若尔盖湿地倾斜,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就向黄河流域累计投资1.2亿元用于湿地保护。通过历年来扩湖补水还湿措施,水面由2010年的215公顷扩大到650公顷,水位新增30厘米,恢复周边半沼泽和干沼泽上万亩。2019年,四川又投入1.13亿元实施川西北湿地重大修复工程,修复退化湿地约4.5万亩。
黑颈鹤翩跹起舞,红军经过的若尔盖湿地恢复着寂静与辽阔。
生态的宁静意味着生产活动的减少。四川藏区是脱贫攻坚“三区三州”的重点区域,如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鱼和熊掌兼得?
在海拔4200多米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达拢村,43岁牧民公秋迟里把660头牦牛减牧大半:“不让草原休息,牦牛迟早有吃不到草那一天。”
雅砻江在这里发源,通天河在石渠改称金沙江,全县3216万亩天然草地约占四川省草地面积的六分之一。石渠县县长罗林白天治理裸露的草原,晚上在黑土滩上睡帐篷,一住大半年,腿因此风湿严重,站不了几分钟就会抖。草原人家不叫他县长,而喊他草地娃罗林。几年玩命下来,板结荒漠长出了牧草。
通过“逐草游牧”向“种草集约定牧”转变,仅2014年至2018年,石渠县就实施退牧还草200万亩。罗林说,以前放牧1000头牦牛需要40余名劳动力,通过畜牧业集约化后,只需8名劳动力。
人不放牧干什么?美景处处的四川藏区,生态保护衍生出新岗位。在松潘草原“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多年前一场泥石流把一个村冲成了寒盼、川盼两个村。寒盼村草原巡护员甲凸茨地说,生态恶化的教训必须记住。“一周巡两三次,不让滥挖草药、草皮和肥土。”近年来仅松潘县就向贫困人口新增2000个生态公益岗位。
生态旅游催生处处民宿,好客的牧民生意兴隆。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香格里拉”原型的洛克游记,木里是起点。
这是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角的藏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为47%,森林面积约占全国百分之一。
过去森林一度被视为砍伐资源。李龙忠记得他到木里林业局当伐木工砍的第一棵树,3个人轮流钻到大树肚子里,像挖山洞一样往外砍。“到1994年,我完成的木材生产任务近20万立方米,相当于砍了1500亩原始林。”一位退休伐木工对记者说。
1998年大洪灾后,中央决定实施“天保工程”,彻底停止长江上游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紧接着在西部地区实施坡地退耕还林工程。四川十万“砍树人”变成栽树人,千万农民不再耕种陡坡,前所未有的植树造林在四川展开。
卫星从太空俯瞰,四川藏区从南到北快速充盈着绿色。而当年伐木工人向上级争取“留给子孙”的九寨沟,早已是举世知名的世界自然遗产。
“黄河流域3个断面,岷江流域22个断面,嘉陵江流域7个断面,达标率100%,6个出州断面水质长期保持为Ⅱ类水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长杨克宁说,“阿坝州作为长江、黄河上游最大的‘绿色生态天然屏障’,把守护生态摆在第一位,全州单位GDP能耗下降6.16%,严禁在长江黄河重要支流1公里范围内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涉磷、造纸、印染、制革等项目。”
2月12日,四川藏区的若尔盖县、红原县、色达县、汶川县、白玉县获批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若尔盖湿地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正大力推进。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又翻开了崭新篇章!
二人一“世界”
一诺一青山
走近老程夫妇和他俩的大山密林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园 |
武汉战“疫”记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
|
|
贾平凹:当起“小编”,为“疫”线战士加油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
在我的故乡大兴安岭,庚子年的春节与以往的春节似乎没什么不同,含有福禄寿喜字样的春联,依然在门楣左右对称地做着千家万户的守护神……但今年的春节又与以往有所不同,拜年串亲戚的少了,聚餐聚会的少了,外出佩戴口罩的人多了,围聚在电视机前关注疫情动态的人多了。
是的,去年底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像一条不断拉伸的毒蛇,已蔓延至全国。当太阳在蒙着霜雪的玻璃窗后冉冉升起时,我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看疫情动态,看到雄鸡版图上深红颜色范围逐日扩大,警报一声比一声急,我的心阵阵作痛。
——《春花依然会盛开》迟子建(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获得者)
年过成这样,历史上大概也少有。我们赶上了。惶恐、抓瞎、捉急。最大的动作,就是远离疫情、“疫人”……而就在这时,有一个群体,却在悄然集结、整队、出发。他们就是医者。一种只是掌握了一门与我们普通人不同技术的生命。
我看到里面很多还是孩子。也许比我女儿还小……驮着比他们身躯粗壮几倍的“辎重”,出发了……我相信这些初始上阵的孩子,不会跟“大匠”钟南山、李兰娟们一样,都拿捏有度,淡定如山。他们会同我女儿一般,面对不可知的黑夜,毛发倒竖,小腿微颤。但他们还是去了——武汉!这是一个眼下与疾病、死亡紧密相连的去处,那个“九省通衢”“东方芝加哥”……今天,他们是去作战。
——《大爱医者》陈彦(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几十例,几百例,上千例,数据不断攀升,像是开发互联网产品进行的灰度测试。比灰度测试更可怕的是,下一个是谁,什么时间,程度怎样,结果如何,扩大到多大范围,谁也不知道。
只知道,他们是院士、教授、博导、医院院长、医生、护士、工程师、董事长、警察、画家、诗人、导演、飞行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长江救人者、出租车司机、健美冠军、农民、工人兄弟,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孝顺的儿女、乖巧的孩子,是我的老师、学长、熟人、同乡,同学的朋友、朋友的同学。看着那一个个在猝不及防中倒下的身影,我一阵阵地心疼。心有时候是会疼得落泪,甚至会滴血的。
——《人类,从血泊中站起》刘汉俊(中宣部“学习强国”总编辑)
这些文字来自正在组稿的《共同战“疫”》专刊,他们的作者大多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获得者,以及全国众多受邀的知名作家。
“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正经受着这次大灾难而奋起抗疫。武汉是主战场,全国每一个人都是战斗员。当我们在经受大灾难的时刻,都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生与还、健康与病痛、不安与恐惧的问题。”大疫当前,亲自担任《共同战“疫”》专刊主编的著名作家贾平凹撰文写道。
他说:“作为一个作家,能做什么呢?就是记录每一天发生的事情。自己写文章或者电话联路,组织更多的作家写文章,为这个国家呐喊,为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所有工作人员加油。”
3月5日,著名作家贾平凹接受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专访时表示,此次邀请全国知名作家撰稿参与《共同战“疫”》,就是要用作家的视角,以记录的形式“抒写抗击疫情中平凡人的不平凡,以及引发的深刻思考。”
草地:在过去的五十多天里,您是以怎样的心情及视角看待武汉、湖北,乃至全国仍在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的?
贾平凹:我没有经历过战争。我是以战争看这次疫情的。
因为对疫情没有准备,它突如其来,又是那样的忽然暴发,我们初期不免有仓皇、慌乱,如同二战时希特勒打到莫斯科城下。
但是我们很快镇静下来,从上至下,四面八方,万众一心,以武汉,湖北为主战场,全国人人都是战斗员,奋起抗疫。其动员力,其战斗力,是强大的。
在这期间,凡是看到电视里有唱国歌时,我眼睛潮湿。
危难时期,深感国家的力量和人民的团结。
草地:封闭在家的日子,您都做了些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想到要以作家专刊的形式来记录这次疫情?
贾平凹:疫情蔓延时,武汉封城,西安也是小区封闭。我因在春节前感冒,独自在另一处隔离。
每天看电视和手机新闻,当看到武汉、湖北每天都发生着那么悲痛的事,有那么多悲痛的人。同胞受难,全国一些省市的医务工作者开始一批批赶赴武汉、湖北。我就想,我们居家隔离的人能做些什么,作为作家又能做些什么?
我和穆涛(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通电话,决定编辑战“疫”专刊,与国内的作家联系,让大家拿起笔写文章,为我们国家呐喊,为第一线的医护和所有工作人员加油。
编辑部的同事热情很高,都行动起来。我们的力量有限,能做的事微乎其微,但我们只能做这些,权当像战争年代后方给前线的战士寄一封信或一张照片,我们在尽力做我们能做的。
草地:这个“专刊”从开始至今,有多少作家响应?目前,来稿情况怎样?作为主编,您认为这些作品中最打动您的是什么?
贾平凹:我们联系到的作家没有谁推辞的,其实很多人都在写了,没写的满口答应就动笔写,更有好多作家知道了我们在编专辑,主动和我们联系,把稿子传寄了来。
现在,光获得茅奖、鲁奖的作家就有十多位。他们以他们的具体情况,以他们的感受,以他们的视角来写。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的家国情怀,是他们的真诚大爱,以及对人与自然、生与死、善与恶诸多方面的思考。
草地:疫情面前,您认为当代作家最应该做些什么?
贾平凹:作家的主要精力是去完成自己重要的作品,但大的灾难到来,非常时期,应该发声,这是为文的责任和做人的良知。
草地:作为著名作家,参与主编《共同战“疫”》的初衷和意义是什么?
贾平凹:《美文》是在我手里创办的,1992年创刊。那时条件差人手少,创刊的那几期,我得出去组稿,写发刊词,编稿,甚至自己搞封面设计。前十多年每期还在写“读稿人语”,慢慢就让穆涛去负责担沉了。《共同战“疫”》将在《美文》出一本专刊,再集结成书。
? 在战“疫”中,全国的作家几乎都在写东西吧,也有相当多的报刊同我们一样在组织出刊出书。我想,这些书刊现在是为国家呐喊,为武汉、湖北加油的一种声音,将来会为历史存留一份记录。
草地:未来您还有什么相关的计划,您正在创作的最新作品情况是什么?
贾平凹:我正在写一部小长篇,这里就不谈了。
毕淑敏:我希望,《花冠病毒》永远只是预言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
“20NN年3月。一种来历不明的病原体强烈袭击燕市,初步命名为花冠病毒。主要症状是发烧、咳嗽、血痰、腹泻,全身各系统崩溃。罹患人数达数千,死亡病例累计已数百。”
“医院里报病危的重症感染者俯拾皆是,死亡势不可当。给普通民众心理造成极大冲击,恐慌悲观情绪蔓延。”
“瘟疫骤起,如果你一直待在家里,会感觉到并没那么危险。家还是原来的家,小环境仍保持稳定。走在大街上,会深刻感到瘟疫剿灭了人们所有的娱乐,取消了工作的快感。”
……
2020年元月,新冠肺炎袭击武汉,一切都来得那么措手不及。今年2月初,面对确诊人数的不断飙升,有网友评论,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与作家毕淑敏在2012年出版的小说《花冠病毒》中描述的是那么的相似,“突发瘟疫、城市封锁、民众出逃、抢购成风……这本小说像是一则‘预言’。”
在小说的序言中,毕淑敏说,“这本书里,渗透我人生的结晶……包含我对以往和将来世界的回眸与眺望。包含着我对宇宙的好奇和幻念。”
2003年,“非典”暴发。作家毕淑敏因为当过医生当过兵,被中国作协选中参加特别采访组,开赴“非典”第一线。她走访抗击“非典”的一线医生护士,从“非典”中恢复过来的病人,包括外交部、国家气象局等部门,结合自己的经历,酝酿沉淀了八年,于2012年写出《花冠病毒》。
“这些天,问候的朋友很多,大家都同时问到一个问题,‘八年前是如何预言的?’”日前,深居北京的著名作家毕淑敏接受了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副刊记者专访,她说:“我希望它永远只是预言,而非重现。”
毕淑敏说,如果产生灾难的土壤依然存在,人类和病毒必有一战,且很可能一战再战。“我坚信这次瘟疫一定会过去,我们一定能胜利。不过,要痛定思痛,要亡羊补牢。我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惨重了。”
草地:此次疫情发生后,您写道,“清楚记得,当听到钟南山院士说新冠肺炎‘人传人’的信息时,顿觉五雷轰顶,肝胆俱颤……”那一刻,您在做什么?这一消息从何处传来?当时您的第一反应、最大的担心是什么?
毕淑敏:我是从新闻里听到钟南山院士这个说法的。武汉有不明原因肺炎出现后,我一直特别关心“人传人”这个问题。“非典”中的经验,这是病毒得以收割更多性命的必杀技。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痛不欲生地想到:魔盒打开了。
草地:得知疫情至今的几十天,您是如何度过的?做了哪些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事?
毕淑敏:记得我连春晚都没看完就睡下了。完整的安稳睡眠,对身体免疫力很重要。大年初一吃的是速冻饺子。买菜需外出,尽量减免。
基本生活便成了:
一,听新闻。了解整个疫情形势的变化,明白此时应该做什么。
二,配合社区的各项安排,遵纪守法。
三,与家人和朋友们保持密切联系,互相鼓励。
四,维持基本生活规律。因已是新冠肺炎高危人群,年龄大有基础病。不给社会添负担,不给子女惹麻烦。
五,做口罩。从网上买了熔喷无纺布的边角料,自力更生做口罩,以解家中无口罩可用的困难。
六,继续写长篇小说。
七,读书。
草地:经历过17年前的“非典”,您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毕淑敏:经历了“非典”之后八年,我写了长篇小说《花冠病毒》。这是我迄今为止的最后一部小说。
写完之后,就漫游世界去了。我从“非典”中,感受到人类如此脆弱和世界如此密切相连。我想,我已经老了,再不抓紧时间去看看这个世界,有可能来不及了。
从那时到现在,我大约走过了几十个国家,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和启示。我写了一些游记,比如“非洲三万里”“美洲小宇宙”“破冰北极点”“南极之南”“巴尔干的铜钥匙”等等,期望和更多的朋友分享这些见闻与体会。
草地:有作家谈到,“相隔17年,在灾难面前,人类表现出了相似性——动员力、应对力、治理力、救助力、合作力、创造力、健忘……2003年时我们付出的惨痛代价,17年后卷土重来。我们都不想等到下一个、两个、三个17年时,人类就这样永远重蹈覆辙下去……”或许,这也是您时隔8年完成堪称“预言”的科幻小说《花冠病毒》时,其中一个初衷或心愿?
毕淑敏:您说的很对。当初,我正是怀着这样的思虑和惊惧,开始了《花冠病毒》的写作。
它在我的所有小说中,原本是反应最平淡的一本。
我一共写了5部长篇小说,首部《红处方》多次加印,并拍成了电视连续剧。《血玲珑》也是这样。《拯救乳房》(这个书名不是我起的),引起了轩然大波。《女心理师》加印了很多次,也正在拍摄电视剧……只有《花冠病毒》,出版后,悄无声息,再无加印。
我对这个反应有心理准备。国人多健忘,心存侥幸,以为灾难远去,不屑回首。
我曾设想:或许我死后多少年,瘟疫再次大流行。也许有人会从尘封的角落找到这本书,发现有人多年前曾竭力发出过警示。那时,我早已逝去。只能身处天堂,为人类垂泪。我没想到的是——这么快!仅仅过了17年,瘟疫又一次卷地而来。
这一次,涉及面更广,死亡人数更多。
草地:您经历过2003年的“非典”,并受命亲临救治一线实地采访。可否谈谈那段封闭隔离经历的感受,以及在采访过程中最触动您的事情?
毕淑敏:触动我的事儿很多,记忆最深刻的是——一线的医生护士会告诉我,他们能看出来哪床的病人死亡可能性会比较高。我起初以为判断基于医学角度,比如谁更病重、年龄更大或者有基础病。但他们对我说,就算这些客观因素大致相同,但病人自身的心理状态,会导致生命的不同归宿。
简言之,能战胜病魔、活下来的概率更大的,是那些对生命抱有积极看法、努力接受医疗、求生本能强烈、绝不轻易言败的病患。
包括这一次和新冠肺炎的斗争,你在电视里也可看到,很多康复者都在说:信心非常重要,心态一定要好。
好心态从哪里来?
假若你得了重病,孤独地躺在病床上,平日积攒下来的心理能量,就会成为你极为重要的生命支撑点。你若一贯消极,到了病入膏肓时再虚弱地给自己打气,很可能见效甚微。
所以,我们平时就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建设,磨炼出在困难时刻镇定、勇敢、合作、不气馁、不轻言放弃的顽强斗志。这在和瘟疫做斗争的紧要时刻,非常重要。
我采访过很多医生护士,如果在私下场合见到他们,我认不出他们。我没有看到过他们完整的脸,但我记得他们的声音,记得他们在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
草地:《花冠病毒》一书是您在经历2003年“非典”一线采访后,时隔8年才动笔的作品,我们想知道,您当时的所思所想,以及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为何迟迟动笔,这期间您做了哪些思考,创作想法发生过怎样的改变?
毕淑敏:在面对雅典人即将处死自己时,苏格拉底向所有人宣告,“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一过”。
审视是个动词。意思是——仔细地看,反复分析。
我想借用一下。未经审视的疫情资料,也是不值得写的。这是我在深入一线,采访了“非典”方方面面,积攒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之后,对自己说的话。
审视之所以重要,在于提供思考路径和方式。它要求人们自己对自己提问,以找到那些早就习以为常甚至觉得理所当然的现象背后,是否存在罪恶的邪祟与愚蠢的蒙昧。
我需要时间,需要思考,甚至需要梦境的参与。那个时段,我读了大量的书,做了很久的功课。在梦中,我无数次梦到过病毒,它们邪恶而艳丽,摇曳多姿。
“非典”后,我在理智层面上,判定瘟疫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如果说“非典”的发生和离去,有些人乐观地以为这只是偶然和意外,我觉得就大错特错了。
通过对非典全过程的回忆和思考,加上大量阅读人类进化史和病毒学等资料,让我心中充满深深的忧虑。我写《花冠病毒》这部小说,将我的思考镶嵌在其中的故事里,希望能传达给更多人以生物危机意识,起到警醒作用,竭尽全力防范悲剧重演。
病毒没有知觉,没有头脑。但作为这颗星球上最高等的生灵,人类是有良知和理智的。病毒在变异,人类在进化。人类绝非万能,病毒也不会自动停止对人类的侵袭。对病毒,不要扰动它,不要逼它跑出原有的栖息地,不要将它原来的宿主赶尽杀绝,不要让它突破多少万年以来“井水不犯河水”的生存界限。一旦它变异后冲出江湖,人类在交战初期,完全缺乏抵抗手段。病毒为刀俎人为鱼肉,形势将非常不利于人类,大规模的染病和死亡几乎会成定局。
病毒无法斩尽杀绝。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最新报告,已分类病毒近5000种。这还不包括未被分类的大量新病毒。你除了找到与它和平相处的平衡点,还有什么其他选择?!
草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不久,不少学者推荐了您的这本《花冠病毒》,认为这本写于八年前的书有预言性质,我们留意到不少读者也重新翻出来再度阅读,您如何看待这本书的价值?
毕淑敏:国家大危难中,《花冠病毒》被翻出阅读。人们说我是神算,甚至问我是否有特异功能。我除了一腔热血一支笔,无任何异稟。
有读者对我说,请记住,在危险中能让人念念不忘的人和事,通常是有意义的。比如我们会想起人民子弟兵、白衣天使、吹哨人、无数平凡而伟大的志愿者……你的这部小说能被人再次讨论,是值得庆幸的。我说,当年是中国作协派遣我亲赴一线,这只是不辱使命。
在二手书市场,这部八年前的旧作,已经炒到了几百元一本。最近有家出版社正在紧急加印《花冠病毒》,预计很快就能上市。
草地:听说在此次抗疫中,中医药起了不小的作用,您此前在小说中也多次提及中医药在与病毒的抗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在此次疫情中,您如何看待中医药发挥的作用和价值?
毕淑敏:中医药曾帮助中国人民走过了无比漫长艰辛的发展史,它的宝贵价值有目共睹。我对中医药充满了尊敬和信心,还有期望。
西医认识新的疾病,一上来就从微观着手,比如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忙着研究生产出针对其中某个环节的药物,包括研发疫苗。
中医药则以人是一个整体的观念辨证施治,着重调整人的全身抗病能力。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应对方法,都值得期待。
草地:《花冠病毒》被誉为中国首部心理能量小说。作为曾经的医生、心理治疗医师,您在小说自序中写道,“在身体和心灵遭遇突变,就像本书中出现的那种极端困厄情况,最终能依靠的必是你的心理能量。”请问疫情当下,普通人除了保持良好心态、敬畏之心外,还能做些什么?
毕淑敏:大疫当前,一定要保持坚定信心和良好情绪,多进行正面积极的思维,让自己的心理能量温暖饱满,它和药物治疗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要有永不放弃的信念。
手机里的信息源源不断,真假难辨。很多信息是假的,但被转发重复的次数多了,人们会下意识地选择相信,恐慌由此产生,情绪趋向紧张。应对之法是心态镇定,要有眼光,有甄别意识,不接受来源不明的信息恐吓。如果实在无法识别信息真伪,可坚决封闭它。
每天收听收看新闻广播,静心多读书,我指的是正规出版的纸质书。这种古老的仪式感,会让你的情绪安稳下来,格局变大一些。
说到选书的种类,我倾向选择历史类图书,它能让人的眼光从日常的苟且伸展到历史的辉煌纵深处。其次,人物传记和旅游方面的书,也可酌情一看。你会发现即使是伟人,一生也绝非一帆风顺,一定遭遇过挫败与苦难。看看旅游方面的书和画册,或欣赏电脑上的美丽风光图片,也可增强空间的纵深感,让人成功地转移注意力。至于追剧,我觉得也未尝不可,只是选择上要稍加区分,多取积极阳光的类型。太悲苦诡异的,免。
草地:比尔·盖茨曾说过,“未来,流行病是比核武器更大的威胁”。您觉得人类在与这个无形敌人的战斗中该怎么做?
毕淑敏:病毒远远比人类更为古老。如果一定非要说谁是地球主人,病毒比我们更有资格。病毒肆虐,它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异?为何从原来的状态夺门而出,疯狂地染指人类?我们如何与大自然的各种生物和平共处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深思考。不然的话,灾难骤起时,我们不知道它从何而来。灾难离开时,我们也不清楚它因何而去。我们更不知道的是——下一次它会不会再来?人类生活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中。
病毒是地球上最后的敌人这个说法,振聋发聩。人类面临的最大风险,不是原子弹(它有可能被控制住而不被引爆),不是饥饿与贫穷(这些可以经过不懈努力加以改善和消除),而是如何与病毒相处(人类现在几乎处于完全被动挨打的局面)。没有一个人能置身事外,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你无以逃遁。
战胜病毒最有可能的方向是——平衡。根据现有不完全统计和估算,世界上已分类的植物是31万种,加上动物和真菌,超过了190万种。预计最终统计数字,或将超过1000万种。这么庞大的阵营,人类必须要与它们友好相处。不仅仅是为了让那些物种有繁衍生息的权利,也是为了大自然和人类自身的长治久安。
人类在物种进化的最高宝座之上,所以负有更大的责任。你不能凭借有利地位大肆杀戮,那是人类沙文主义,必将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草地:您在《花冠病毒》序言说,“人类与病毒必有一战”,这句话背后更深刻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看待人类与病毒的长期共处?
毕淑敏:从艾滋病毒开始,我们遭遇“非典”、尼帕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等等。这些新出现的传染病,病源基本上都来自野生动物。一些原本与人类有距离的病毒,从原来的宿主身上跑出来,通过某种方式侵袭人体。在适应了人类环境后,变成能够直接在人际间传播的超级杀手。
这次的新冠肺炎病毒,基本上也可以肯定是一种野生动物源性病毒。看到华南海鲜市场大肆售卖野生动物的图片,令人惊愕恐惧。
我在想,除了武汉,中国还有哪些城市曾有过这样的市场?没看到相关的反思和检讨,但我相信一定是有的。也许华南海鲜市场并不是新冠病毒的第一来源地,但它起了重要的二传手的作用,应该无疑问。
人和动物要长期相处,就会要和它们身上的病毒长期相处。这不言而喻。
草地:关于人类与其他物种间的关系,我们应当如何把握?
毕淑敏: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有其历史演变过程。猎杀野生动物,曾是人类生存下去并获取足够蛋白质的基本保证,“食肉寝皮”即为那个时代的写照。大而凶猛的野生动物,更是对人类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古人若是逃跑不及,就要拼死搏杀,以求保命。
进入农耕时代后,人类食物来源日益多样化,并把一些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禽家畜,丰富了营养的来源。至于防身,除非野生动物不与人类照面,否则还是要奉行格杀勿论策略。比如中国故事中的“武松打虎”“东郭先生和狼”,外国故事中的“农夫和蛇”等,表述和传递的仍是持续的杀戮信息。
现代社会则不同了,一是野生动物在人类捕杀和环境气候变化下,数量大规模减少,很多成了“弱势群体”,对人类已不再构成生存威胁。然而它们身上寄居了亿万年的病毒和细菌,由于宿主生存条件的变化,开始奔逸而出,四处游荡泛滥,大有将人类变成自己终宿主之一的危险趋势。
从“非典”到新冠的17年中,我们的科技有了巨大的进步,人人皆知。不过也有丝毫没改变的部分,那就是人的生命依然脆弱,人性的幽暗依然存在。当然,勇敢和无私忘我的精神,也光辉灿烂。区区17年,没法让人的机体进化出对新病毒有针对性的抵抗力。所以,战斗正未有穷期。
人类和地球上的万物必须和谐相处。不然,被杀戮的不仅仅是它们,最后的屠刀会像古老的土著武器“飞去来”一样,锋利地反弹到人类自己的颈项之上。
我们要痛定思痛,要亡羊补牢。此刻大疫当前,我们要千方百计抗疫,咬紧牙渡过难关,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语言学者韩晗:我们一定要有母语自信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
能够留下的修辞,不是因为新,也不是因为俗,而是因为超越历史
语言审美是一切审美的基础。反之亦然,如果一个人各方面看起来很好,但语言不行,这个人还是要打折扣
一流汉语修辞的标准,第一是用词须精,第二是措辞要雅,第三是言之有物
本报记者王若辰
日本友好团体捐赠中国抗疫物资的包装箱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等等。隽永的古诗,典雅的共情,我外交部发言人称赞这是日本人民“温暖人心的举动”。
在中国互联网上,或是由于过去鲜闻少用,“风月同天”似乎让网友“发现新大陆”,引发一场关于文化传承的讨论,热度“出圈”了。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85后”副教授韩晗也参与了这场讨论,“无心插柳”让一个原本“小众”的学术类微信公众号产出一篇“爆款”。韩晗疾呼:传承中华文化,必须“补习”汉语修辞;文化自信,必须守护我们的母语自信。
草地:因为抗击疫情,几句典雅的古诗文“出口转内销”,顺带让很多人再次惊叹我们的汉语真美。作为语言学者,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韩晗:我认为,汉语之美,美在修辞。什么是修辞?“修”是修饰,“辞”是言辞,指的是让人较为舒适地接受你说的话或写的文章。狭义的修辞指的是我们平时写文章常用到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方式,广义的修辞则指说话、行文的方式。
修辞,可以说是与汉语相伴而生的。想想吧,我们的祖先多么在乎说话、行文,早在《周易》里就有“修辞立诚”,意思是说话、行文应当表现自己的真实想法。韩愈也说过“修辞明道”,讲的是说话行文要有真情实意,不能满嘴跑火车、满纸假大空。
修辞,可以说是人类从古到今追求美好语言的一条路径。在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也有一门“修辞学”,主要是培养一个人如何得体地演讲。
在中国,修辞主要体现在古诗文中。能够随口吟诵、引用古诗文,不仅是文化人的“标配”,在草野民间,很多老人也能吟几句唐诗宋词。幼儿就会背古诗,在中国是平常事。
古诗文的魅力,除了朗朗上口音韵美,很重要的就是修辞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神来之笔的修辞。不需要太多举例,古诗文的美,每个人都能自己回味。电视上搞“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吸引那么多观众,恰恰说明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的母语是无限热爱。
草地:既如此,为何日本友人“送回”的中国古诗,让网友好像发现了新大陆?
韩晗:这首先是因为,日本友人为表达对中国抗疫的支持,表达“共情”,是认真动了心思的。看似随手拈来的几句古诗,实际上“不动声色”地拉近了与中国人民的情感。
相比较,我们中国人在类似表达时,虽然很慷慨很实在,但在巧妙地借助文化力量上,用的心思不多。说到底,我们母语的典雅优美,与日常说话、行文表达,还没有很好地融在一起。
有网友考证,“风月同天”这几个字是日本华侨写的。我曾说过,千万不要低估华侨的文化能力。世界各地的很多华埠,都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比如横滨中华街,有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里面很多生活方式、交往礼仪与言语修辞都保留了古代中国的一些文化特征。
我有一个同学,十几年前在横滨国立大学留学,然后就住在那条唐人街上,久而久之他居然练成了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告诉我是房东教他写的,老先生客厅里还高悬清代乾隆年间“父子进士”匾额,是祖上传下来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样隽永的诗句能从日本漂洋过海而来,和当今日语修辞关系不大,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日本的结果。这是历史事实。比如说十七、十八世纪的日本钱币上就铸造着“宽永通宝”四字。再看明治之前很多“和刻本”古籍,也都是中文的,当时日本很多武士都能写很好的汉诗。就我所知,日本高中有一门课叫“国语综合”,里面会涉及大量的中国文学经典。所以很多日本人对于中国文化不陌生。
日语形成后,中文也在日本流通。日文当中一流的修辞,从流变上讲,既有自身的民族性,也有汉语修辞的影子。被奉为日文经典的连歌,源自唐代的绝句。再比如说,日文当中的郑重语、敬语和自谦语,和中国文化也有一定关系。
草地:很多网友说自己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样的语句。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韩晗:一句话,很多人知道什么是丑的,但不知道什么是美的。这是修辞审美教育的第一步。首先你要知道,“今天上门、明年上坟”这种话不能说。那该说什么?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努力。
文化人首先应该行动起来,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担当有作为。韩愈、欧阳修、范仲淹、李梦阳、梁启超、黄遵宪……几乎每个时代都有知识分子主动提出改革文风,捍卫汉语修辞,这是中华优秀文化长盛不衰的重要动力。
我常讲,五四之后,中国知识分子提倡的“白话文运动”,实现了“文化权力”下放,开始消除“文盲”现象。今天,我们不妨再掀起一场“古文运动”,让数千年形成的美好修辞发扬光大,让我们从“会说话”到“说好话”。
草地:您说的“古文运动”,是就什么意义而言的?
韩晗:我说的“古文运动”不是哪个时代的“古文”,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一流的修辞。韩愈的古文运动也是这个意思,是借“古”而创“新”。
韩愈讲古文运动,实际是要改革六朝以来的“骈文”,骈文是什么呢?就是以僵化、华丽修辞组成的一种文体,看起来气势浩荡,但空洞无物。韩愈认为这类文体是“引人入坑”的诱饵。
韩愈推崇古文,“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其实就是希望恢复汉代言之有物、措辞精当、具有真情实感的修辞。
我们今天一些公文和新闻稿中,也出现了批量化的僵化修辞,看似雄浑壮观,但内容非常空洞,这当然不是好的汉语修辞,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文风上的表现。
韩愈离今天有一千多年了,这一千多年间,汉语修辞在不断提升,一直到现代,如鲁迅先生、朱自清先生与钱锺书先生,笔下都是一流的汉语修辞。我们应当反对形式主义的文风,主动对标最一流的汉语修辞,守护汉语修辞美。
草地:语言有超越时代和文化的评价标准吗?中国古代的汉语审美性强,是不是也与诗词歌赋只是少部分“文化人”的专利有关?
韩晗:“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自然“一代有一代之修辞”,但修辞也有超越时代的评价标准。一流汉语修辞的标准,第一是用词须精,第二是措辞要雅,第三是言之有物——这里的“有物”可以是客观之物,也可以是“心中之物”。所以,汉语审美性是否只在诗词歌赋中,只是少部分人专享,我看未必如此。
古时候老百姓的用语也很简单、朴实,但也不乏一流的汉语修辞,在很多话本小说里都可以看到。比如说元曲中的例子,“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不分好歹何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等等。王国维先生评价“元风实于新文体中使用新言语”,元曲本身就是民间俗文学。
宋元话本小说,比如《快嘴李翠莲》《三国志平话》,里面很多精彩的句子,都是来自当时民间的一流修辞。
当然,也会有一些粗鄙的俚语、骂人的脏话与一些低俗的段子,最有名的就是我们经常拿来调侃的李逵那句口头禅“鸟”,因为李逵没读过什么书,他说的很多话也代表了当时底层民众说话的方式,我想这些不雅的修辞当然是不必被推崇的。
能够留下的修辞,不是因为新,也不是因为俗,而是因为超越历史。比如晚清时中国从日本翻译了很多专业术语,最终超越了历史,根植于汉语修辞当中。而许多俗语,却没有留下来。
现在网络语言里有无超越历史的词?我想可能是有的,比如说“给力”。但是像“真香”“奥利给”我想是不太可能的。至于像“尼玛”“卧槽”之类,它们的命运一定是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没得商量。
草地:守护汉语修辞,基础教育应该做些什么?
韩晗:我认为,目前语文课本里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作品仍不够多。我觉得整个家庭教育与教育系统,应该将语言教育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语言特别是修辞,它不是用来应试的,一旦应试就会成为僵化的模式。
你看古代科举的八股文,并没有传世之作,为什么?因为那是应试的模式化之作。无论是英语还是中文,我们的学习路径都是有问题的。举例而言,我们学习一种语言时,特别看重语法却忽视语感,这是修辞学习最大的问题。
语言不是数理化,而是活的,是可以玩味的。语法固然重要,但是语感更重要。所以一定要读最一流的修辞,培养最好的语感。汉语英语都是如此。
我中学时英语成绩并不好,后来通过小时候培养汉语语感悟出了门道,靠自学把英语学好了。怎么学?大段背诵莎士比亚的剧本、华兹华斯的诗歌和维多利亚时期的散文,你看人家怎么造句子的,你就怎么用,这就是对标一流修辞。
我对自己的孩子没有特别严格的修辞教育,而是鼓励她自己读书,我只负责帮她遴选书。读书是自己的事情,首先要读最好的儿童文学译本和古诗词,以后我会让她读一些古文,这些都是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
草地:语言表达优雅、讲究了,会带来那些改变?
韩晗:语言审美是一切审美的基础。反之亦然,如果一个人各方面看起来很好,但语言不行,这个人还是要打折扣。
有一年,我遇到一位比我年长几岁的女明星,优雅谦和,举止端庄。席间,我们几乎同时出来到餐厅的阳台上接电话,我突然听到她蛮横地一脚踩在阳台的椅子上,然后用方言对着电话那端骂人,各种污言秽语如连珠炮,简直不忍卒听。我一下子就知道,她展现的一切“美好”都是被训练的,或者更通俗来说是“装出来的”。
说到底,语言既是一个人、一个民族灵魂的外衣,更是一个人、一个民族最难掩饰的灵魂。
草地:如何创造一个好的汉语审美环境?
韩晗:毋庸讳言,我们现在的汉语审美环境是存在问题的。
一是世界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存在“语言霸权主义”,让我们的语言“承压”。比如,现在一些高校对教师出版英文专著、发表英语论文有更多奖励,其实学术成果的质量,与用何种语言写出来并不存在任何关系。
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书面语言标准的变化有得有失。得,是白话文实现了“语言权力”下放,尤其是书面语言的通俗化大大促进了文化普及,是一件好事。失,是在通俗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庸俗化,到了网上,“典雅”似乎越来越曲高和寡,“猛话”则越来越大行其道,甚至出现了“口号诗”等奇怪的文体。
三是互联网时代“新型世界语”的出现,对很多母语构成了威胁。举例而言,国际通行的表情包,就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语言本身的符号意义。而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如果“切香肠”一样被不断抹去符号意义,实际上是在不断减损我们语言背后的文化密码。
我们要打破“语言霸权主义”,当然不是要拒绝英语;今天我们汉语修辞出了问题,也不能说是学英语造成的。我们不但要学习英语,有机会甚至还要学习更多的语言,但必须树立一个基本心态:作为中国人要知道,我们的母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一定要有母语自信,守护优美典雅的汉语修辞。语言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的应有之义。
疫中忽忆李白与“天下第一楼”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
徐剑梅
华盛顿寻常周日,窗外白云如絮,渐黄昏,落日熔金。独坐思乡,取架上诗,忽觉李白吟咏黄鹤楼诗句甚多。古往今来,纵有比谪仙李太白更爱黄鹤楼之人,必亦鲜矣。
黄鹤楼乃武汉地标,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武昌黄鹤矶上,俯瞰大江,与江北龟山遥对,相传仙人“驾黄鹤还憩于此,遂以名楼”。此楼向有“江山第一楼”之誉,历代屡毁屡建,终毀于光绪十年(1884年)。
新冠肺炎病毒肆虐江城之际,网上流传黄鹤楼于1874年即被毁十年前的旧影,惟见长江浩浩,一楼秀出天地,独立苍茫。
1957年武汉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黄鹤矶。今日黄鹤楼,于1985年使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于武昌蛇山。非复旧址,亦非旧观。
距今约1300年前,唐开元天宝年间,崔颢(约704—约754年)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据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载:“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李白一生至少三登黄鹤楼,有诗为凭,即他晚年遭流放后写下的《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 忆旧游 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这是迄今所知李白最长诗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即出自此诗。
这首自传体五言古风中,诗人回顾生平遭际,对黄鹤楼的情感,岂止于没有忘记: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
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
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三”,未必实指,很可能次数更多。即便仅三度登临,太白涉黄鹤楼之句已然俯拾难尽。
传诵最广的自然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大约是在武汉封城进入第二个14天时,有人把这首诗改编成苦中作乐的段子:“烟花三月下扬州,我愿三月能下楼。”
最沉郁的,是李白晚年因“附逆”遭流放,途经武昌,登黄鹤楼与友人黄钦听笛,时年57岁上下。诗人逝于61岁。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落梅花,即古曲《梅花落》,笛声随风散落,如梅花落满江城。
武昌的梅花曾经散落房前巷尾,路角街头,是幼时寻常风景。记忆中人皆惜花,并不折枝。那时常停电,家家备有蜡烛。
幼时冬日玩乐之一,便是和小伙伴们寻烧剩的红白蜡烛头在铁皮罐里烧融,待不甚烫而仍柔软时,以指尖顶入,取出即如梅花朵朵,粘于枯树枝上,如红梅白梅绽放,在阴寒的天气里带来一室春意。
黄鹤楼如黄鹤飞、梅花落,翩然纷然,散入诗仙的长短句:
有诗人身在江城时所作《江夏送友人》: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有《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
大语犹可闻,故人难可见。
有《江夏赠韦南陵冰》: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我且为君槌碎黄鹤楼,
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
且须歌舞宽离忧。
……
更有诗人身在他乡,亦念念不忘时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还有《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君至石头驿,寄书黄鹤楼。
开缄识远意,速此南行舟。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
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
《峨眉山月歌》: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江夏行》: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送储邕之武昌》: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
少时诵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那时候不懂,明天和意外,无人知道哪一个会先来。
其实,黄鹤楼门票价格高昂,已多年不曾去过。自小因父母同学皆外来户,不曾把自己当武汉人,甚至不大会说武汉话,北上求学工作之后,对珠链般荷塘已被高楼取代的今日江城,处处感到陌生。
新冠病毒肆虐之时,却忽然发现牵肠挂肚的身份认同。一生如萍的根,终是系在这座江城。
东湖、磨山、琴台、归元寺、江滩、黄鹤楼……
此时空空荡荡,日暮乡关何处?
梅花、樱花、栀子花,石榴花、荷花、桂花……
昔日花下之人,你们可还安好?
来年湖光山色依旧,花依然开,人依然欢声笑语立花前,黄鹤楼想必也将再度人流如织。活着,总得尽量正常地生活,不能总往回看,不能沉浸在悲痛里,甚至需要狂欢来把悲伤和惊惶忘记。
然而,终究是会有不同吧,也必须要有不同吧。
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送此万里目,旷然散我愁。
张文宏和“华山感染”的硬核感染力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
“不能欺负老实人!”
“把病毒‘闷死’!”
“你是在战斗啊。”
“防火、防盗、防同事”……
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成了“超级网红”,许多人喜欢上了这个说话幽默又实在的“黑眼圈”专家。
张文宏主持的公众号“华山感染”也圈粉无数,专业的分析判断引得业内外人士纷纷转发。
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有一个干活劲头、业务能力都分外强大的团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他身影匆匆
1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在上海市疾控中心,见到了匆匆而来的张文宏。前一晚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忙了一夜的他,当天早上6点半又去探望了3名病情较重的患者。接受采访时,他已眼带“烟熏妆”。
从分析疫情到讨论救治情况,他语速飞快,有问必答,临走时说:“一线医务人员现在是在前线,但是从来都不愿意说自己的事情,我们只想救好病人,也保护好自己。”
1月29日,自己一直坚持进隔离病房的张文宏做了一个决定——让从去年年底起一直奋战在一线的医生全部换岗。他的一席话,被全国媒体聚焦:“我们派驻党员医生上抗疫前线支援,不打招呼,直接报名,没有商量。”
1月31日,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来到华山医院传染病楼5楼。这幢红色的小楼是张文宏和同事日常战斗的地方,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袋开了封的饼干,只吃了几块。
“换下来的医生隔离一周,今天我给所有人包括自己都做了采样,阴性的换到没有新冠肺炎病人的病房。”张文宏说,“我们医生年中无休,不过大家都习惯了,疫情来了这是职责所在。”
关于他个人,张文宏不愿多说。有媒体询问,他迅速转移话题:“聊我就不用了,我只是农村孩子,毕业留在上海,就这样。”
他还这样“畅想”疫情后的自己——“当新冠大幕落下,大家该追剧追剧,我自然会silently(安静地)走开”……
大多数时候,张文宏待在位于金山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专家组组长,他关注着上海乃至全国的救治工作,还曾一度向医院请战前往武汉增援。
而一谈起患者的救治,张文宏就会打开话匣子。在直截了当地对记者表示专业术语讲给你们也听不懂后,他接着说:上海的救治方案,就是多学科协作,集中全市优质资源,“方案就写在病人身上”。
随着治愈率不断攀升,他给自己打及格分。对于一些治疗方法和研究热点,他的“辣评”也理性客观、有理有据:“新冠肺炎没有神药”“注射血浆患者立即康复,那是电影!”“关于零号病人,我只认证据”……
他发声有力
不断穿着防护服进隔离病房,参加各种疫情防控会议……即便日程如此紧凑,疫情中,张文宏依然坚持利用深夜等时间段更新“华山感染”公众号文章。
“一旦关注 长期感染 无法治愈 欢迎关注华山感染”,这个公众号的“广告”颇具喜感,内容则是专业性与科普性兼备。
从1月17日凌晨0点22分刊登第一篇有关新冠肺炎的文章后,武汉“封城”、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无症状病毒感染者……公号推送的文章踩点精准,篇篇爆款,几乎每篇点击量都超过10万,有的点击量甚至超过1000万。
张文宏在疫情初期就表示:“这个时候,谣言比病毒本身更可怕,我们要每天用理性的数据和专业知识给大家解读疫情,普及相关的知识。”
“华山感染”不仅将目光放在武汉、上海,而是从一开始就关注着国内外疫情变化,影响力与日俱增。在此前更新的“张文宏新冠肺炎复盘”系列文章中,张文宏表示,上海方案是中国防控战的缩影,“中国在至暗时刻的努力,国际社会已经看到”。
对于疫情形势发展,张文宏这样写道:“这正应了一句老话,我猜中了开始,却没有猜中结尾。”“武汉封城之时,我说过中国抗击新冠三种结局,第一种是中国得到很好的控制,第二种是胶着,第三种是全球流行。现在看起来,争取到第一种可能是大概率事件,但是想不到第一种与第三种可能居然可以并存!”
所有人都觉得他的时间不够用,但张文宏愣是自我加压出了一本书——2月2日晚,《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就像宣传语说的那样,这本书介绍了疫情期间“如何居家、外出、工作、购物,超多干货”。不久前,该书的波斯语版翻译完成,书籍电子版已提供给伊朗民众免费下载阅读。
“这本书将造福更多民众。”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章滨云说:“中国的很多防控做法,包括个人的防护办法,很适合发展中国家。”
张文宏爱做科普、会做科普,疫情来临后,他两年前一堂“人类如何抵抗传染病入侵”的公开课被不断转发,被网友点评“大专家讲硬科普”“一秒都无法快进”。
很多网友记住了那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经典传染病,也记住了张文宏讲到H7N9禽流感时那句“那一刻我对爱情产生了怀疑”。
张文宏的说话速度和方式令人印象深刻,上海市政府参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带头人陈世益教授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每年的华山医院各科主任年终总结会,张文宏的发言总是最让人期待的环节之一,“都是干货!非常精彩。”
他底色不改
张文宏“火”了之后,为他点赞的网友中,有不少是他曾经的病人。
“十年前张主任给我孩子看过病,不但医术好,人也非常绅士儒雅暖心,一边看病一边夸孩子聪明,让我们不要紧张。知道我们是外地的,还主动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我们。”类似的赞扬频频出现在微博上。
1993年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张文宏就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至今已经干了26年。
在学生眼中,张文宏待病人很好。刘其会医师介绍,三甲医院的门诊向来嘈杂拥挤,但恰恰是在这个不足4平方米的空间内,张文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叫“好医生”。
很多患者从外地慕名而来、路途遥远,挂不到专家号,张文宏会给这些病人加号;重病患者需要住院,三甲医院却一床难求,张文宏常常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患者,连打好几个电话帮忙落实床位;他还会给需要随访但又不方便来医院的病人尤其是外地病人,留下自己的邮箱,及时给出诊疗意见。
张文宏经常到病房特别是重症病房去看病人,“哪天他说去,再晚也一定会去,”一位张文宏的同事告诉记者,“而且不是走马观花,是预先做好‘功课’才去,对每一个病人的情况、指标了然于心,实事求是、严谨负责。”
总有患者和家属以各种形式,或直接或隐秘地向张文宏送红包,可没有哪一位能成功。相反,他还曾给患病的孩子捐款,自己开车送提着大包小包的患者去赶火车。
“感染科的岗位的确很艰苦、很危险,但必须要有人去做。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一个病人,一个医院,还关系到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张文宏曾经这样说。
“我只是你们职业生涯中的匆匆过客,而你们却是我的人生转折。”很多患者都给科室送过锦旗,而这一面被张文宏留下来挂在了墙上。
他们都是战士
张文宏常常对他的团队说:感染科医生一定要有“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来自干劲和奉献。
一位同事这样点评张文宏——“他就是个超人,为病人为团队其他人安排得妥妥当当,才会想到自己。”在医院内,张文宏从30多岁起就有了“张爸”的外号;他所在的华山感染科,无论是不是党员,“人人争先,个个肯干”。
疫情就是命令,1月21日上午10点,华山医院紧急召集成立首批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支援专家组,由张文宏带队,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毛日成是队员之一。
在隔离病房内,毛日成每天工作16个小时,早晚查房、三次报表,总感觉刚躺下就又要起来了,密切观察、治疗患者,他一刻不敢放松。“作为党员,这是我的责任!”
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任务结束、经历短暂的隔离期后,毛日成医生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发热门诊。如今,他已身在武汉前线。
大年夜,感染科徐斌副主任医师主动请缨,终止休假,参加上海第一批医疗队来到武汉金银潭医院。
进入病房后,除了做好救治工作,徐斌还会用肢体接触和语言来鼓励患者:“传染病患者都担心医生和周边的人‘怕’自己,而有人拍拍他们的肩膀,他们会很高兴,也更有信心对抗疾病。”
徐斌接到支援武汉任务后,张文宏就曾打电话询问他是否有困难。不久前,他又接到了“张爸”的电话,“工作时间越是久,越要做好防护,越要坚持,”听筒的那一端,张文宏嘱咐他。
从SARS到禽流感,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来临时,张文宏所在的华山感染科始终站在“紧急应对”的第一线,这次也不例外——
1月28日,华山感染科护师徐惠加入上海第二批医疗队前往武汉市第三医院救治危重症患者;
2月4日下午,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奔赴武汉,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教授担任队长,主治医师孙峰、护师曹晶磊都是队员;
2月9日,华山医院再有214名队员出征,感染科的陈澍教授是第一个报名的。为此,他还动用了一点“特权”——因为身兼医保办主任,他在主任群里抢先报了名……
在一个多月前华山感染科的一次组织生活会上,支部书记张文宏带领戴着口罩的全体党员共同宣誓:“迎难而上,共同战斗!”
他们“战毒”不止
年门诊量超过14万人次、年接收转诊患者逾2000人次,华山感染科接收的病人之多、面临的病情之复杂,在业内有目共睹。凭借一代代感染科人的不懈努力和钻研,科室多年蝉联“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榜首,成为许多传染病患者心目中“最后的希望”。
张文宏长期坚守结核病防治一线,在发病机制和快速诊断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他还是肝病研究和治疗领域的“大咖”。
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感染病医师分会名誉会长、上海市“医务工匠”……这些极具含金量的身份和荣誉都证明,张文宏是位不折不扣的“牛医”。
除了张文宏,华山医院感染病学科可谓人才济济。老一辈有闻名全国的著名感染病专家戴自英教授、徐肇玥、翁心华教授,还有国家973首席科学家、抗生素研究所所长王明贵教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卢洪洲教授……
被誉为“感染学界福尔摩斯”的翁心华教授是张文宏的导师,凭借细致询问病史的诊疗“诀窍”,翁教授解开了很多疑难杂症的秘密。而“患者入院先询问病史,要重新问、仔细问”,也成了华山感染科一贯的传统。17年前,翁心华教授是上海市防治非典型性肺炎专家咨询组组长,张文宏曾协助导师一起主编了介绍SARS的专业书籍,为迅速向广大医务工作者介绍该疾病做出了贡献。
薪火相传,当年导师身边的助手早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专家。H7N9禽流感疫情中,张文宏第一时间安排用负压病房接待患者,并报道了中国案例。
这些年来,从防范非洲埃博拉疫情到做好进博会保障,张文宏和他的团队一直在默默夯实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春暖花开,光明在前。新冠疫情终将过去,但张文宏和华山感染科全体医护人员守卫健康、对抗病毒的战疫,永远不会结束……
仝小林:院士就是战士,肯定要冲在前面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科院院士仝小林:
通过这次战“疫”彰显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骨科专家“秒变”口罩专家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民营企业纳通医疗集团小骨科事业群总经理李仁耀迎来了人生新变化——原本以骨科植入物为主要产品的企业临时引进了多条口罩生产线助力抗疫,也让曾经的骨科医生,后来的骨科器械专家,戏剧性地“转行”为口罩生产线负责人。
“真没想到刚参加工作时需要佩戴的口罩,有一天居然成了研究的主要课题。”从骨科专家到口罩专家,李仁耀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更要钻一行。”
2月初,为解决抗疫物资短缺难题,企业接到北京市下达的任务,为此次疫情生产口罩。“我们新落成的总部拥有1792平方米的洁净车间,这里原本打算用来生产人工关节之类的骨科植入物。按照骨科植入物的生产标准建造的洁净车间,已达到一般层流手术室空气洁净度的标准。”李仁耀介绍,在这里生产口罩,条件得天独厚。
2月2日,纳通医疗集团正式决定建设口罩生产线。购置二手口罩机、“修修补补”组装临时生产线、想方设法购置熔喷布……一切工作都从零开始。
“‘一罩难求’,口罩机更加紧俏。在政府的协调下,经多方筹措,设法从河北农村买来7台已经停用的二手口罩机。”李仁耀说,“我们把其中2台拆散做零件,加上用我们自己的车床加工的配件,最终配齐了5台可以用于生产的口罩机。”2月6日晚,所有参与工作的口罩项目组成员守在生产线旁一夜未眠,终于在次日凌晨生产出第一只口罩。
生产口罩最大的难题是核心原材料熔喷布紧张。海淀区政府联合中石化帮助企业协调熔喷布、无纺布等原材料,口罩生产线也从最初的5条增长到13条,日产达到50万只,产品开始在京上市。担任纳通集团口罩项目组总协调的王文义介绍说,为了能让更多北京市民买到口罩,企业搭建了延庆口罩厂,口罩产量显著提升,“我们的努力为抵抗疫情增加了一份保障”。
“小口罩里也有大学问”。如今,这句话成了李仁耀的口头禅。“生产工艺最复杂的就是调松紧、调折叠褶皱和调熔焊能量等。除熔喷布质量优劣差异外,看似无关紧要的耳带松紧、口罩折叠层次都会影响实际过滤效果。即便是同样的原材料,如果折叠过压可能会使呼吸气阻力升高,不仅影响佩戴舒适性,还可能导致空气从口罩侧面进出,也会让过滤效果大打折扣。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其中的平衡。”提起口罩生产,他头头是道。
但这“头头是道”绝非一日之功。“刚开始的时候确实一窍不通,我们从买二手口罩机的地方向工人们求教,回来后与同样从生产骨科植入物‘转行’的同事们一起慢慢摸索。”
问起李仁耀“转行”成功的秘诀,他身边的同事给出了答案:“李仁耀是一名出色的技术专家,他的工作经历使他养成了积极思考、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1981年出生的李仁耀毕业后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去新疆哈密做骨科医生。2007年,他来到这家民营企业,开始从事骨科植入物的研发、生产工作。
13年间,李仁耀参与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的课题,也作为全国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参与过10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李仁耀最在行的是“可吸收材料”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以前手术后,身体里的‘几颗钢钉’都是用不可吸收材料制成的。”而经过研究,现在,运动医学手术多采用“可吸收材料”制成的钉、棒、板等固定材料,“术后一段时间,这些固定物能够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被人体吸收。”
以前作为医生出入手术室,李仁耀只把戴口罩视为工作中的必要环节。如今,自己做口罩,使他产生了很深的“口罩情怀”,他总想把口罩的科技含量也提高些,更好地服务公众。
“从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可以看出,口罩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物资,生产口罩具有战略意义。”李仁耀说。
“这次疫情将会给老百姓的卫生防疫行为带来深远的影响,也许在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将成为一种习惯。未来的口罩生产一定会大有可为。”李仁耀说,当疫情结束后,纳通集团将保留口罩生产线,未来要研发货架寿命达到10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口罩,可以用来作为战略储备。
谈到这次临危受命,李仁耀说,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一种社会责任,对于个人而言,这是应尽的义务。
目前,企业成立了“下一代新型口罩”技术研发专项组,李仁耀也是成员之一。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工”,他的工作劲头更足了,决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技术攻关。“这也不枉费大家送我‘口罩专家’的称号。”李仁耀笑着说。
最近几天,李仁耀和同事们最关心的是“耳带的焊接”。“按照口罩生产标准要求,口罩的耳带绳要以‘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口罩面层上。”李仁耀说,所谓“超声波焊接”的原理,就是通过高频振动,把能量传送到焊接处,产生局部高温。接触面迅速熔化,加上一定压力后,使其融合成一体。
李仁耀介绍,由于现阶段口罩产量大,超声波焊接机非常紧俏,坏了也难以修理。更主要的是,这种设备的焊接效率较低、不良率也比较高,已经成为制约口罩产能的“短板”。
为此,企业向有关部门提交了一份材料,建议在疫情期间,临时使用“穿孔”的方式来固定口罩绑带,使用者自助穿绑带,绑带长短松紧可调,挂耳或套头可选,佩戴更加舒适。
“如果把耳带和罩体连接的工艺从‘焊接’改为‘穿孔’,可以进一步释放产能,大幅提高产量,满足更多民众当下的现实需求。”李仁耀说,这份建议已经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如果可行,特殊时期可能会在口罩生产企业间推广。
短短的一个多月,李仁耀完成了从“骨科器械专家”到“口罩专家”的转身。谈到未来的职业规划,李仁耀说,个人的选择,一定会与国家命运和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报记者孔祥鑫、李嘉瑞、谢昊
“新冠”时期的生命摆渡人 |
记赶赴武汉抗疫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转运车队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车队向火神山医院转运患者。 付春来/摄 |
|
|
连锁快餐店主厨:9个人,通宵给医院做了1800份早餐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石在余(前排右一)与厨师在店里忙着备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
|
武汉外卖小哥:给定点医院送餐,所有人都愿意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元宵节送完餐的骑手们在医院门口合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
|
比利时钢琴家创作抗疫公益曲走红奏响黎明的编钟:
“武汉,我们在等你” |
|
( 2020-03-13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