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话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 |
|
( 2024-10-1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来,我再来打破关于钢琴的一个刻板印象!”这是采访周海宏教授的过程中,他时常笑着重复的一句话。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音乐心理学、教育学家。一长串“严肃正统”的头衔之外,他幽默健谈接地气,聊起音乐就有无限热情,本身就是一个跳脱“刻板印象”的人。
1998年,他以“音乐何须懂”为主题,在专业的音乐报刊连续发表了12篇文章,希望打破公众“只有理解了创作意图、时代背景、思想内涵……才算听懂音乐”的固有认知,想告诉大家一个最基本的常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音乐最重要的方式是享受无可名状的听觉之美和难以言传的情绪体验”。
所有人都可以欣赏音乐,正如所有人都可以弹响钢琴一样。
在由周海宏担任执行主编的新版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学习演奏钢琴等键盘乐器的教学内容被安排在小学一年级下半学期。“它是入门最简单的乐器,没有之一,琴键一按就出声了!但它能创造的旋律也最丰富,从小星星到最复杂的曲子,都可以弹。”看到国内许多城市出现的公益钢琴和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身份的演奏者,周海宏觉得欣喜,但并不惊讶——钢琴本身就适合用于普及。
20多年来,周海宏一直致力于推动普及工作,他想让更多人打消对音乐“高大上、听不懂”的刻板印象,回归乐器演奏和音乐欣赏的本质——“通过学琴热爱音乐,通过音乐热爱艺术,通过艺术热爱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幸福。”
我们的采访从公益钢琴出发,逐渐扩展到与音乐和文化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以下是草地周刊与周海宏的对话——
草地周刊:您看过网上那些建筑工人、外卖小哥、退休的老人等弹奏公益钢琴的视频吗?您如何看待近年来公益钢琴的兴起?
周海宏:我看过不少这样的视频,有的外卖小哥水平挺高,一看就像小时候业余学琴的。我觉得这个现象本身不足为奇,就是国民音乐教育普及的结果。相当于公园里、广场上,到处有人唱歌、唱戏、拉二胡……是一个道理。为什么看到拉二胡的就司空见惯,看到弹钢琴的就觉得新鲜呢?这其实是对钢琴的刻板印象,觉得钢琴是“乐器之王”,学钢琴就是要搞专业、接受专业化训练,到专业的舞台上演出。其实钢琴这种一按就响的键盘乐器是最简单的,最适合用来普及音乐艺术的。
像我刚才说的外卖小哥,有人觉得他弹得那么好很新鲜,可我们算一算就知道,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何止千万的孩子曾经业余学琴,参加过钢琴考级,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没有走上职业道路,但并不妨碍他们拥有一门技艺、一项爱好,这些人长大后走向各行各业,闲暇之余在公益钢琴上自信地弹奏一曲,抒发内心的情感,这不是很好也很正常的事吗?
草地周刊:这些年您一直致力于音乐的普及和审美教育工作,也教大家如何欣赏古典音乐。我们这次的采访发现,很多公益钢琴演奏者选择的曲子,并不是古典音乐或者经典的钢琴曲目,您认为这对于音乐普及和审美的提升有帮助吗?
周海宏:当然有帮助,谁规定钢琴只能弹经典曲目?这其实是对钢琴的另一个刻板印象,在公共钢琴上,弹什么并不重要,但能够给周围的人带来愉悦,能够让路人对音乐产生兴趣,让大家觉得“人家能弹,我练练也能弹”,这就是有意义的事情啊。
草地周刊:近年来,和公益钢琴的兴起几乎同步,有一种声音认为,“钢琴教育和其他钢琴相关的产业都处于下滑态势”,对于这种似乎有些矛盾的现象,您是怎样看待的?
周海宏:首先要明确一点,学琴的目的是什么?过去“学琴热”的年代,其实大家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不少家长觉得让孩子学琴很重要,却不知道为什么重要,是开发智力?培养毅力?还是陶冶情操?增加审美?好像都有一点。又正好当时弹钢琴考过9级,升学时可以加分,夹杂其中的这种功利性需求也助推了当时的学琴热、考级热。钢琴教育也是与之相匹配的,为了满足考级需求,让孩子们练最难的指法,甚至导致很多琴童“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这其实是不科学的。
现在,考级和升学加分脱钩了,钢琴教育的热度好像就降下来了。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能看清学琴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学琴热爱艺术、通过艺术热爱生活、通过生活体验幸福”,学琴不是为了比赛、为了考级,而是为了个人的幸福、社会的和谐。所以你看,现在那种面向考级的培训机构可能生源少了,但是老年大学里学钢琴的老人多了。花重金给孩子买钢琴的人少了,但是买各种电钢琴、二手钢琴的,去弹公益钢琴的人都多了。
其实,现在钢琴相关产业的下滑,也跟人们的选择更多了密切相关。今天,一个孩子想掌握一门艺术特长,可选的范围太广了,这种选择上的多样性,是好事情。不仅生物界需要多样性,艺术领域同样需要,因为多样性才能带来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你能想象一个社区办音乐会,所有人都只会弹钢琴吗?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这些年来,随着文化自信的提升,民乐的热度上来了。以前大家觉得要学就学“乐器之王”钢琴,要不就是“乐器之后”小提琴,民族乐器好像总不如西洋乐器“高大上”。但现在,喜欢民乐、学习民乐的孩子越来越多了,而且民族乐器本身的多样性也上来了,过去学古筝的多,现在可以学琵琶、唢呐、二胡……
所以看似是“钢琴在下滑”,其实背后是热爱音乐的人更多了,音乐产业整体的发展是向上的。
草地周刊: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很多人都提到了一个理念:“音乐可以治愈人心”。有医院甚至直接将公益钢琴搬进了门诊大厅。作为一位音乐心理学家,您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周海宏:这话说得没有错,音乐是世界上唯一能以秒为单位,在瞬间改变人类情绪状态的艺术。因为人对听觉的情绪反应远超其他器官,而且这种反应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这些年一直强调“音乐何须懂”,一直在做音乐的普及工作,因为无论老人孩子、无论来自城市还是乡村,都可以通过音乐感受生活之美,激发自身无穷的创造力。
(本报记者雷琨
李洪磊 张博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