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9年04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草地周刊
16 11/16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给老人一支“麦克风”
· 纸的灵魂
· 那些年纷飞的大雪
· 巨人詹五九
· 我们如此亲近

  相关文章: 

我们如此亲近

( 2019-04-12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文章: 
  李嘉萌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琅琅书声在教室里回荡,这首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乡愁》从此架起了我与台湾的那座桥梁。
  小学时曾读过《乡愁》,那时心气稚嫩,并不能理解其中意味。去年夏天,我有幸与台湾朋友相识在“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的活动中,几天的相处、交流,慢慢地拉近了我与台湾的距离,也更理解了“浅浅的海峡”里隔不断那“一湾乡愁。”
  记得那天活动时,当台湾的小伙伴们一字不差地背诵出“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大陆的同学们除了感叹,更多是觉得自己在招待熟识的老友。他们说,他们的家人会时常提起大陆的祖辈;他们说,他们很早就能从电视、网络上,了解到很多大陆的信息。“大陆”,对他们来说既神秘又好奇,这一次,当他们真越过那湾“浅浅的海峡”来到彼岸……除了抹不去的“乡愁”,更多是在彼此心中种下的那份情谊。
  那些日子,我们朝夕相处,不仅成了要好的朋友,更学会了他们嘴里那种糯糯的“台湾腔”。他们会把“创可贴”叫作“OK绷”,把“地铁”叫作“捷运”,把“国家大剧院”叫作“水煮蛋”……特别是他们在每句话后面那个“la”的尾音,让我们这些不曾到过台湾的同学,瞬间觉得“超萌”“搞笑”……就这样,我们的欢声笑语在不同“版本”的汉语交流中,在颐和园昆明湖水上回荡,在十七孔桥上停留;我们的足迹一起印在紫禁城沧桑的青石砖上,印在太和殿、保和殿,更印在我们每一颗年轻的心里。
  那些日子,他们脸上总是泛起没完没了的惊叹,那是被祖国大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惊叹,从他们时不时嘴里冒出的“哇哦”,那份甜糯的腔调总能让我们有一种美美的满足。我们一起拍照,那种搞怪的、有趣的、友爱的……我们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在每一个认为美好的地方迫不及待地留影,并将这份美好悉心保存;我们聊着年轻人的话题,讨论着彼此的学习心得,不时还会来段英语对话,在他们注重肢体语言的口语表达中,我们了解了彼此的校园生活,兴趣爱好,甚至发现了彼此很多很多的共同点,一样喜欢音乐漫画,一样喜欢这个星那个星,一样喜欢唱《小幸运》《我们不一样》……啊,原来,我们就是那么近那么近。
  眨眼与台湾朋友们已经分开了一段时间,在各自又归于平淡的生活中,彼此的想念却一刻也没有随着时间而淡去,在我们之间,早已有一条长长的“微线”将我们紧紧地、紧紧地连接,并相约着我们的明天……如今也更明白,“思念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好友在那头……”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