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历史的回声 |
|
|
( 2024-12-0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 |
|
任军
初到敦煌已是傍晚。正值9月初,碧空如洗,斜阳热辣,风沙呜咽,白杨挺拔,好一派边陲大漠奇景!
晚上8点太阳才徐徐落下,仿佛还没有看尽这西域风情。长夜清冷孤寂,但星河辉煌壮观,我也早早睡去,憧憬着第二日莫高窟的霞光。
(一)洞窟
宕泉河从祁连雪峰流淌而来,滋养着挺立河边的白杨。灿烂的阳光照耀在嶙峋的三危山上。
朴实无华的山岗间,洞窟犹如蜂房一般,层层叠叠,看似不起眼,却保留了千年佛教艺术的灿烂遗影,也书写着中华民族千年的苦难与辉煌。
这便是享誉世界的莫高窟。
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持续不断的营建让莫高窟成为世界上现存绵延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佛教石窟艺术群。
色彩绚丽的壁画,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精美绝伦。
栩栩如生的佛像,闪烁夺目、形态各异、幻化灵动。
这个大漠深处的陡坡,千年来包容、借鉴、吸收着东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一凿一斧、一笔一画,铺陈出伟大瑰丽的净土梵音、梦幻佛宫。
无论是鲜卑、粟特、吐蕃、回鹘、党项、蒙古,抑或是印度、波斯,都给石窟带来独特风貌。
文物工作者精心保护着一座座佛窟,科技工作者为它们进行数字化存档,艺术家演绎了《丝路花雨》《又见敦煌》等创意产品,让敦煌文化传承万家,走向世界。
石窟兴衰与国运紧密相连。国家强大时,丝路兴盛,石窟亦光彩夺目;国家羸弱时,丝路阻隔,石窟或掩埋于黄沙,或洗劫于盗匪。
如今,国运正盛,宏大的“一带一路”倡议让敦煌重焕汉唐光芒。
(二)大漠
山聚鸣沙,泉映月光。
天长路远,梦魂关山。
鸣沙山上黄沙横亘百里,绵延不断。山脚,月牙泉静静倒映着日月,山泉共处,沙水共生,时光仿佛停滞。
如今,这里少了悲壮和苦难,成了一处滑沙、骑骆驼、开越野车,纵情自我的休闲之地。
牵骆驼的西北汉子也成了摄影高手,手机摄影20元一位,也是相当不错的营生了。
驾车继续向西,便是戈壁滩了。广袤的无人区是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树、骆驼刺的天堂。高速路上信号微弱,导游便兜售起了丝巾、自家种的大枣,让人感慨这真是无处可逃的商业社会。
苍凉的玉门关、鬼斧神工的雅丹魔鬼城,我们慨叹历史的无情,也惊讶造物者的神奇。
从前的西陲,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如今身在千里外,却也并无乡愁。日益改善的交通将时空压缩,春风不度的边关,早已不再遥远。
(三)书院
袈裟红的上衣,沙粒黄的裤子,小西服的设计,敦煌东街小学生的校服显得格外洋气。
周一清晨,稚气未脱的小学生们在这所历史悠久的小学举行升旗仪式。
远超想象,这所边陲小学有着媲美一线城市的现代化设备,以传统文化为纲的教学理念,国际化视野的校长和自信大气的孩子们。
正当惊讶之时,校长为我答疑解惑。
原来,这所小学的前身是创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鸣沙书院,敦文教化,乐育人才。道光年间,颇有才名的苏履吉到任敦煌后,带头捐资重修了鸣沙书院,“并置义学多处”。敦煌学兴盛后,学者纷至沓来,数代人扎根于此,也让黄沙漫天的敦煌成为文化高地。
文明如积流成海,看似沉滞寂静、波澜不惊,却最有力量。
唐朝后期归义军期间,盛唐文化如磁石一般,吸引激励着驻扎在敦煌的数万归义军浴血奋战,一句“回归”便是他们的全部动力。
如今站在敦煌的大地上,更能感受中华文明的曲折盘桓,包容并蓄,生生不息。
汽车驶过敦煌市中心,反弹琵琶的舞者雕像温柔矗立,弹拨着丝路古今。党河静静流淌,抚摸着这座千年小城。河西走廊尽头,沙洲早已不再寂寞,正重新张开双臂自信拥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