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寻找创新的文化源头

(2024年10月11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汪品先:寻找创新的文化源头

( 2024-10-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化
 
  步入米寿之年的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推出的最新力作《科学与文化:院士谈创新源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9月23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的新书发布会,吸引了线上线下数万人参与和观看。
  正与病魔做艰苦斗争的汪老,特地从医院“请假”前来。步入会场的时候,全场起立致敬,响起热烈掌声。他的脸削瘦而苍白,身体也略显单薄羸弱,但明亮坚定的眼神依然如故。
  “如何破解我们源头创新的不足?”是这位拥有深厚家国情怀的科学大家一直深思的问题。他说:“科学创新的土壤在文化,科学创新的潜力要到文化源头去发掘和释放。我们当前的任务是要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创造海陆兼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科学创新的基础在于创新文化


  “创新的土壤是文化,土壤对头,创新的苗才会更茁壮成长。”汪品先说。
  为了构筑科学与文化的桥梁,2021年,汪品先在同济大学开设了一门通识课“科学与文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此基础上他整理成《科学与文化:院士谈创新源头》一书。全书共分为科学的产生、科学与视野、人类与海洋、科学与好奇、创新与教育、东西方文化、科学通用语、地球的未来8个篇章。
  “如果把这本洋洋20多万字的书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科学创新的基础在于创新文化。”汪品先说,“正确认识大陆文明和海洋文明各自的优势和缺点,打造东西结合、海陆兼顾的文化。这是21世纪科学发展所需要的土壤,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
  在新书分享会上,汪品先的观点引起了许多专家共鸣。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韩志强认为,该书立意高远、视野广阔,以科学家的视角看文化,跨越文理学科界限,解读东西方科学与文化差异,提出创造海陆兼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探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陷阱,精辟指出科技创新的潜力要到文化源头去发掘和释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郑时龄院士说,创造性需要环境的培育,尤其是具有创造基因的文化培育;文化对于创造性的推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整体的文化状态和氛围对于创造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认为,科技和人文必须融为一体,科技与人文就像人的左右手,哪个都不可或缺。科技工作者要懂点人文,能理解和欣赏人文;同时人文工作者要懂点科技,理解科技发展规律和所承载的精神。
  著名天文科普作家卞毓麟认真阅读了《科学与文化:院士谈创新源头》后认为,此书是经过作者长期探究后,沉淀下来的深度思考,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见解独到,是一本让人“多想想”的书。经典作品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读者一读再读,这是一本有望成为经典的著作。
  中国文化在科学发展“范式转变”中有优势


  1936年出生的汪品先院士,是我国古海洋学奠基人、南海深海科学研究的开拓者,曾在82岁高龄3次在南海深潜,以无穷的好奇心探索海洋科学奥秘。他长期致力于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他是一位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网红科普视频博主,是网友口中亲切的“科普老顽童”汪爷爷。近年来,他撰写的科普著作《深海浅说》和《科坛趣话》,先后都入选“中国好书”。
  尽管已88岁高龄,汪品先从未停止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关注与思考。他认为,近几十年来的科学进展,都揭示出生命系统和地球系统具有极高的复杂性,并不是越来越大的计算机模拟所能对付,新的科学问题召唤着科学方法新的革命。展望未来,经济全球化正带来了科学全球化,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推动下,科学发展正面临着“范式转变”。
  “如果说现代科学产生后的长期趋势,曾经是分科越来越细,那么近几十年来研究复杂系统的新趋势,是各种科学的集成和大数据的整合,需要有新的范式转换实现方法学的突破。”汪品先说,“自古以来,东方哲理的特色就是从整体着眼,无论国画、中医都有这种特色。我们的科学家能不能从传统文化里吸取养料,在研究越来越大的复杂系统中发挥作用,改换思路、另辟蹊径?”
  “现代科学研究的范式转变给中国的科学界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我们可以借助新技术大幅度地为科学发展换思路。当前,我国科学界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黄金时期,但也面临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型,从追求论文数量到解决科学问题的转型,从追随发达国家当科学‘外包工’到推进形成‘中国学派’的转型。”汪品先说。
突破“人类中心观”


  作为一位打通文理、知晓古今、知识渊博的科学大家,汪品先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地球的未来向何处去?人类的发展向何处去?也是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的问题。在书中,汪品先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进行探讨和思考,并阐述了通透而豁达的“生死观”。
  他说:“物有其始,必有其终。人的寿命有限,看不到眼前所有事物的‘终’。习惯了‘人类中心观’的人,通常注意的是多细胞动物的‘死’,注意不到10分钟繁殖一次的海洋细菌,看不到地球系统长周期的演变。一切都有开始、有结束,甚至宇宙大爆炸也可能具有周期性,我们目前无从知晓。以这种观点看待事物、看待自己,‘生死’就成为逻辑中的事。”
  人类受生理上的限制、认知能力的限制、寿命的限制,往往只考虑当下的事情、家庭的事情,而忽略周围事物不同的时间尺度,不能考虑长一点。这在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汪品先认为,我们已经演变成了地球的“啃老族”。现在人类用的能源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几亿年来生物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学作用“储蓄”起来的有机碳。现在人类把几亿年来生物通过化学作用固定下来的能量,又都放回到大气里去了。
  “文化发展铸造了当代人类,现代科学的产生改变了社会发展轨迹。现在,人类发展向何处去?这就是‘科学与文化’所面对的问题。”面对这宏大而又关系到每一个人的问题,汪品先希望更多的人多想想。他说:“如果这本书能够对培育科学创新文化有所启发,引发社会一些思考,特别是让青年学生多想想,就是对这本书最大的奖赏。”    (本报记者张建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