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阿城:一片木耳致富一方

(2024年06月04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哈尔滨阿城:一片木耳致富一方

( 2024-06-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三农
 
  当下,在哈尔滨市阿城区交界街道,合作社的社员们正按时按点浇灌新培育的黑木耳。在社员们的精心管护下,黑木耳茁壮生长,预计再过10天左右,第一批新耳就可以采摘,走上餐桌。
  近年来,阿城区交界街道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形成了一片木耳致富一方的好局面,小小黑木耳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制胜法宝”。
  伴着明媚的阳光,交界街道沙河村党支部书记项国忠和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黑木耳种植基地忙碌着,大家抢抓农时,将50万个菌袋进行分床,一排排菌袋被整齐地摆放在田间地头,静待着朵朵木耳尽情“绽放”。
  每年6月中旬,木耳进入采摘期,是合作社最忙的时候,附近的村民都到这里来打工,工资日结。木耳虽小,却能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让村民端稳了增收致富的饭碗。
  “今年合作社共种植50万袋木耳,每袋能出干木耳1两2左右。9月份上下,我们还能收一茬秋木耳,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秋木耳的价格更高,这样每家收入保守估计也有十多万元。”项国忠说。
  “交界黑木耳”的产出必须经过高温灭菌、菌包灌装打孔、加入菌棒、地摆分床、看护浇水、采摘晾晒、装袋入库等过程。“要保证出耳的高质量,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这样长出的木耳不易生虫,还不用喷洒农药,保证了木耳品质的纯净和原生态,这也是‘交界黑木耳’受到消费者喜爱的原因之一。”合作社社员项田说。
  交界街道立足资源禀赋,把发展黑木耳等农特产业作为强街之本。2023年,交界街道协调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将沙河村原有燃煤型锅炉升级为电磁节能环保型锅炉3台套,购置筛料机3台、开口机3台、烘干机1台、包装机1台,新建砖混加工车间150平方米,每天可加工木耳15000袋。看着崭新的机器,农户们喜上眉梢,设备的更新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为沙河村实现增产扩种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带动更多农户搭上木耳产业发展的“快车”,沙河村积极探索“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农户参与,村党支部书记项国忠及村“两委”成员带头边学边干,多次前往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并通过街道组织的农业培训掌握了相关种植技术,在多年的实践生产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引导更多农户参与发展木耳产业。
  阿城区委书记孙钊说,下一步,阿城区将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擦亮“交界黑木耳”产品品牌,把小木耳办成大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向效益提升转变,为乡村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描绘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阿城新画卷。
        (本报记者徐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