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梦妮
“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当地时间5月18日傍晚,在202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宾大正式追授林徽因建筑学学士学位。林徽因外孙女于葵代表林徽因,从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弗里茨·斯坦纳手中,接过了这份迟到近百年的学位证书。
和林徽因一起领取学位证书的,还有韦茨曼设计学院今年的毕业生们。其中,建筑设计硕士学位证书的颁发者,是宾大新任建筑系主任胡如珊。作为宾大历史上第一位华人女性建筑系主任,胡如珊在毕业典礼上说:“林徽因是我站在这里的原因之一。”
当天晚上,胡如珊在朋友圈发布了林徽因学位证书的照片,并配上意味深长的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100年时间,从女性申请攻读建筑专业被拒绝,到第一位华人女性建筑系主任抵达历史现场,这巨大改变,其意义不言自明。还有赶来宾大一起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中国女建筑师王兰、王丽方、张琴,以第一名的成绩与林徽因同时领取建筑学学位证书的中国女性伍岛……这一切,都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林徽因,当年那超乎寻常的勇气与坚定的动人回音。
激励与突破
“她只身闯入了一个本属于男人的世界。林徽因的选择,面对的不止是求学的难题,那是她一生的挑战,她遭遇的困难将数不胜数。当年,在中国,建筑学尚是一片空白,建筑仅仅被看成是手艺、劳作之事,官学儒生不屑与匠人为伍,这个领域更与女子毫不沾边。而她却要为祖国带回一门新学问、新学科,要成为新一代的女建筑师。”毕业典礼第二天,在林徽因入学宾大百年暨建筑学位追授庆典上,于葵谈起林徽因“打破常规”的勇气对后来女建筑师们的激励。
多年来,这份激励一直响着动人的回音。庆典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首任女院长王兰在自我介绍后说道:“我今天的位置得益于像林徽因这样的先驱者的开拓。”
“林徽因对陈规的突破和对事业边界的拓展,使得女性的力量被看到。正是因为有像她这样的先驱者,我们现在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王兰说。
王兰的人生也有很多突破,她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首位女院长,也是为数不多的在工科口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女性。
“我申报的方向是健康城市规划,长江学者项目所考察的,是申报者在某一领域教学、科研、实践和整体学科发展等方面的突破性和引领性成果。”王兰告诉记者,即便行政事务繁忙,自己仍高效地兼顾着教学和研究,“我很喜欢自己的研究领域,也很享受跟学生在一起的时光”。
王兰一直感念自己的硕士导师吴志强院士,“他当时刚从德国回来,对于学生,他平等对待,甚至某种意义上更鼓励女性学生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王兰在同济读完硕士后,受导师鼓励继续深造,赴美国留学,获得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博士学位,这让她后来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我不会觉得我们女性就应该做什么、只能做什么,我一直有一种信念——不要被自己的性别角色限制住。”王兰也感念自己工作与家庭中“不设限”的氛围,但她认为,这种氛围的形成首先需要女性个体先不给自己设限。“当别人来限制你的时候,你要有一个意识——‘我不要被限制住!’这样的话,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上,你都会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应该怎么去选择、去努力。”
除了突破的勇气,林徽因让王兰欣赏的还有诗意。“她把对美和诗意的追求,融入到每一项工作中,这是非常吸引人的。”王兰也会在自己的工作中融入“诗意”,“像建筑、规划、景观,都是对人的理想生活的打造,是对人类诗意栖居的打造”。
在同济大学任教的十多年里,王兰也目睹了一些本来十分优秀的女学生,由于家庭或自身观念的原因,后来在专业领域逐渐淡出。她希望林徽因的激励作用,能让更多人突破社会观念的桎梏,去追求梦想。“你有发现吗?林徽因在生活的各个阶段,一直非常有追求的,一直在发展自己,一直在发光。即便抗战期间身体不好、生活困难,都没有影响她在喜欢的领域,去做出非常出色的成绩。我觉得这是一种特别动人的光芒。”
从背后到台前
前段时间,一份林徽因指导的毕业论文在网络上流传。论文题目是《圆明园附近清代营房的调查分析》,作者是清华建筑系1951届毕业生茹竞华和王其明。
林徽因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茹竞华和王其明曾提笔回忆当时身体已经不大好的林徽因,是如何悉心指导她们做毕业论文的。“(我们)有点收获就向她汇报,她每次都是专心地听着,热心地告诉我们要深入实际‘尽信书不如无书’,教给我们如何调查访问、查阅文献、分析问题、找出疑点、提出设想,然后到现场验证是否正确。”“我们的论文做了大约近一个学期,每次汇报从没有想起要向她事先约定,而她也从没有让我们失望,谈话多了她就咳嗽,直到脸都涨红了,只好停会儿再继续。”“独自测量、向居民调查、查阅旧资料我们都是第一次,若不是林先生指点,我们真还不知如何下手。”
写下这篇回忆文章时,茹竞华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其明是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她们没有辜负林徽因的期望,都成为了优秀的建筑师。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研究员张琴介绍,林徽因之后多位女建筑师,都受到过她的指导和影响。而她自己,虽然与林徽因相隔遥远的时空,也一直被林徽因激励着,“我希望自己能和林徽因一样充满勇气”。长期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她,曾在云贵川的深山里,步行考察古建筑,“当时那些地方条件都不好,很多地方的饮食我也吃不了,但这一切和她当年相比,都不算什么”。
张琴注意到,纵观20世纪的建筑史,能留下名字和印记的女建筑师并不多,被大众知晓的就更少了。“在20世纪中国建筑界,女性的作用和贡献仍然是含糊的。事实上,这个问题从来没有被认真讨论过。”
张琴所在的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正计划举办一次学术研讨会,探讨何为女性建筑师及女性建筑师在20世纪中国所扮演的角色等问题。
“有句老话说,在每个伟大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今天,林徽因没有站在梁思成的背后。”毕业典礼上,弗里茨·斯坦纳说到这里时哽咽了。宾大追授林徽因学位,着眼点不仅仅是学位本身,也是一种正名,林徽因不仅仅是作为梁思成的伴侣参与建筑事业,她自身就是一位优秀的建筑师。
张琴告诉记者,建筑师中夫妻档比较多,这造成的一个问题是,妻子容易站在丈夫身后。1991年,曾在宾大任教的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获得普利兹克奖,而他同为建筑师的妻子丹尼斯·布朗却只是被称为文丘里夫人。“这其实是个世界性问题。”张琴说。
张琴希望,伴随着林徽因被追授学位,女建筑师们在建筑学界重要但长期被忽视的地位能得到更多关注与重视。
美的创造
杭州西湖边,有一座林徽因像。不同于传统的人物塑像,这是一座空透的林徽因的形象轮廓,衬着湖光山影,意境空灵而悠远,颇为动人。
纪念像的设计者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王丽方设计这座林徽因像是在2006年,让她深有感触的是,当时清华建筑学院还有不少与林徽因有过接触的老先生,他们对她要做林徽因像这件事非常关注。“那些年建筑师都忙得不得了,林徽因像其实是一个‘很小’的项目,可是老先生都满怀感情地来参加讨论。”
如今,林徽因像已在西湖边静静伫立了18年。“18年来,大众对林徽因的认识有了很大转变。”王丽方说,当年人们更多是津津乐道于林徽因的漂亮,至于她真正的事业与成就,她的家国情怀,很少有人关注。
王丽方希望扭转大众看法,于是选择将林徽因关于“建筑意”的文字放在她的人像边。“我觉得建筑意是一个很大胆、很敏锐的提法,而且这段文字非常优美,既体现了她对建筑的认识,又体现了她的诗情和文笔。”人像旁边的文字还介绍了林徽因曾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国徽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以及创立清华大学建筑系过程中做出贡献。“我希望游客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把关注重心转移到她真正的事业上来。”王丽方说。
“动人”,一直是王丽方的追求,“设计做出来要有动人之处,实际建造出来后,要真能让人触动”。林徽因纪念像就是她极力追求清幽动人效果的一次创作。
王丽方的第一件作品是一所小学。她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设计了不同风格的教学楼,又将整座校园打造得像园林一样丰富且富有层次。作品新颖动人,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金奖和建国六十周年建筑设计大奖。
近年来,她还将精力放在了中国古代园林研究上。“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只有清代的园林,清代以前的都没能保留下来,所以大家会以为中国古典园林就是清代园林的样子。”于是,王丽方通过深入研读古籍,用手绘图将精选出的明代园林,从平面、剖面、场景透视等角度一一进行呈现、分析,目前已出版《园境——明代五十佳境》一书。
王丽方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她与建筑结缘始自家中一位建筑师长辈。她告诉记者,建筑是所有工程里最讲艺术的,因而也是所有工程里女性参与最多的。“在中国,活跃着许多女建筑师,其中相当多的人成了各大设计院的骨干和领导,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独特而精彩的事情。”
追求极致
“真的难以想象我能和林徽因的故事产生联系。”胡如珊说。
胡如珊是在普林斯顿读研时,读了费慰梅所著《梁思成和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才知道林徽因的,但立即就被这位中国女建筑师的故事迷住了。林徽因对她影响很深,“我觉得所有念建筑的中国女性,都应该把她当成一个榜样”。
胡如珊很欣赏林徽因的个性,“她想做什么就会很努力地去做。不管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下,都能够创造出成绩”。胡如珊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起,就想要追求极致,把所有事情做得更好。
关于林徽因的可贵之处,胡如珊说,林徽因没有把自己放在行业的框架里,这样视野反而狭窄,林徽因在建筑之外的其他方面也很有成就。
在宾大毕业典礼和第二天的庆典上,胡如珊读了林徽因的一首诗,“我想让美国的观众和建筑师们知道,中国有这么一个建筑成就非常高,建筑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天赋的女建筑师”。
2006年,胡如珊和丈夫郭锡恩在上海创立如恩设计研究室。“很多做设计的可能不太会关注历史,关注历史的不太去关注设计,而林徽因他们对当代建筑跟传统建筑都有追求。因为有他们在前,我们才被激励着去做很多事情。”
胡如珊接受宾大的聘约也跟林徽因有关。“我当时有一些顾虑,但我想到的一个点就是林徽因,能够回到她当年的学校,这会是非常美妙的契合。所以我想,那就去吧。我觉得她真的影响着我,让我接受了这个挑战。”
胡如珊说,当年选择读建筑,是因为喜欢建筑师这个形象,同时觉得建筑处于文科、理科之间,是创意跟科学之间的一个学科。
胡如珊有过多年的建筑师从业经历。身为女性,她也曾有过被歧视的感觉。“如果仅仅是一些个人的偏见,我觉得不足为道,不用太关注别人怎么看你。”但如果是对专业能力的质疑,“我觉得可以用‘追求卓越’作为一个对抗,只要我们把项目做好,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在30岁到35岁之间,胡如珊做了5年的全职妈妈。现在回头去看,她觉得那5年陪伴孩子的岁月,价值超过自己做的任何一个项目。但身处其中时,一方面是身体上的疲惫,带着3个孩子让她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一方面是心灵的煎熬,那时她硕士毕业,看着周围的朋友事业步步提升,不由得自我怀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是不是之前的书都白读了?”
谈起这段岁月,胡如珊说:“我觉得需要找到一个平衡,这个平衡点可能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要给年轻女性建议的话,我想说这个选择最终是要你自己做出,你觉得什么最重要,不要被社会或者周围的人左右。因为这个决定你要用一生的时间来承担。”
“别丢掉”
来自中国湖北的女性伍岛,和林徽因一起领取了建筑学学位证书。
伍岛本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在宾大建筑系求学的三个学期里,她所有课程的成绩都是A或者A+,她告诉记者:“这相当于满分。”
毕业典礼前一晚,伍岛收到建筑系主任胡如珊的一封邮件,才知道自己获得了高级建筑设计优秀设计奖第一名。这个奖项是综合考虑了绩点和作品集之后给出的,也代表了学院对伍岛设计作品的认可。
伍岛在六岁的时候就尝试在电脑里构筑虚拟的城市。她通过一个单机游戏学习搭建房屋、布置室内和创建城市。这段经历“可以说是我建筑学、城市规划、室内设计以及各种软件运用的启蒙”。高考后伍岛以624分的成绩,坚持将武汉理工的建筑学作为第一志愿,“我无法承担自己被调剂到其他专业的风险,所以我愿意用高出学校录取线20多分的成绩换自己稳稳进入建筑学”。随着学习的深入,她对建筑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我现在觉得,建筑可以作为人类表达思想的载体。我做建筑就是在表达自己,甚至治愈自己”。
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与林徽因一起收到建筑学学位,让伍岛开心又激动,“一百年前林徽因不被允许学建筑,一百年后,我们占全场人数一半的女性和她一起被授予建筑学位”。
费慰梅在那本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传记中,提到“满脑子都是创意的徽因,常常先画出一张草图或建筑图样,然后一边做,一边修正或改进,而一旦有了更好的点子,前面的便一股脑儿丢开”。伍岛对这一细节印象深刻:“林徽因对建筑设计源源不断的创意和对deadline(最后期限)的‘蔑视’和我挺像。”在宾大的第二学期,期中答辩前一晚,伍岛因为对自己的设计不满意而临时全部推翻重来,但第二天仍然交上了全新的设计和完整的图纸。
毕业典礼现场,当伍岛听到院长说到“每个伟大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时,一度很失望,幸好接下来就是“今天,林徽因没有站在梁思成背后”。因为她已经听了太多类似的话。她说,这句话通常出现在男性上台领奖的感谢词里,但她不想收到这样的赞美,因为“我希望自己能亲自探究那些更重要更宏大的命题”。
目前,伍岛一边在一家主要做医疗项目的建筑公司做建筑设计师,一边备考建筑师执照。“建筑这几年的行情不太好,很多人都想转行,但我还是想继续搞建筑。”
王兰认为,建筑学所培养的对于美和空间的感知,城市规划学所提供的系统思维方式,景观学所追求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会成为学生们永恒的学养基础和精神源泉。无论将来做什么工作,他们都能因此在不同领域创造更多可能。
“我想用一首诗来鼓励你们不要放弃你们在这里所拥有的。”毕业典礼上,胡如珊用英文念了林徽因的这首《别丢掉》。“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梦似的挂起/你问黑夜要回/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
(实习生骆昱如、李泽屹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