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若其人,仙风道骨

(2023年09月01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字若其人,仙风道骨

( 2023-09-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说人解史
 
  忽培元

  多年之前,笔者在延安市委任职,恰逢苏陕干部交流,同时挂职无锡市委长达八年之久。后来得知沈鹏先生系无锡江阴人,心中倍感亲切。此后进京工作,与先生在文化活动中多有接触。直至后来担任国务院参事,先生乃中央文史馆员,二者时常是同署参会履职,甚感荣幸之至。可惜除了公众场合同先生偶有谋面,终究未有近距离学习和私交的机会。日前惊悉先生不幸因病离世,顿觉“书坛大树既倾,眼前一片空白”。
  笔者从小习文,酷爱诗词书法。先生长于此道,笔者自然将其暗自尊为良师。先生年逾九旬,疫情三年康健无恙,癸卯秋月却又悄然离世。文化名人行世,生前身后难免褒贬不一。先生仙逝,则万众痛悼。先生生前行动敏捷潇洒,貌似身体瘦弱,其实结实硬朗。艺与人同,字里行间都透着金石的底蕴与沉甸甸的分量。字若其人,一副仙风道骨、正气凛然之像。特别是到了晚年,先生诗词、书法提炼愈佳,研习精进,名望更高。在京城,常听书坛同道或沈老学生赞誉,言沈老为人处世重义轻利、古道热肠。其情之柔、其心之暖堪为楷范。世人惯与亲友熟人共事,往往体恤宽博,与陌生人相处则难免戒备冷淡,是为常理。沈鹏先生则不同。此言决非溢美于故人,而是有事例作证。
  1999年,我在延安自告奋勇,牵头打造一座文旅结合的民俗文化村,即延安万花山花源屯民俗文化村。其时三孔高大石窑落成(人称“陕北第一窑”)。窑前上方刻有系列陕北剪纸作品,两侧则是两幅巨型复制版画,体现陕北农民劳动与乡村风土民情。正面大窑两边规划有两副画龙点睛的楹联。一副采用了延安时期著名版画家古元先生手迹:“多彩的乡情,优美的艺术。”另一副由谁来书写呢?有同志提到了当时活跃在中国书坛的大书法家沈鹏先生。
  当时正值社会上流行“一切向钱看”,不少书画家作品要价很高。我当时并不认识沈鹏先生,也未经熟人介绍,就冒昧给先生写了一封信,说明情况,请求先生题写由我自己撰写的楹联。先生是诗词高手、楹联大家,我却年少无知、不自量力,特意说明楹联内容旨在点明延安花源屯民俗文化村开发建设的主题和内涵。工程原来缺钱,求字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干指头沾盐”了。因此寄信的时候,我还担心可能会石沉大海。没想到信函寄出一周之后,竟然就收到了沈鹏先生的亲笔回信,并随信寄来了书写精美的大幅楹联。内容一字未动,竟然还题上了作者姓名,这令我甚为感动。
  先生选用的宣纸,是古色古香的陈年老宣,同楹联的内容十分切合,书写前显然经过认真规划。记得上联是:民俗生活艺术相得益彰展示陕北文化;下联是:旅游采风扶贫同结硕果体现时代精神。落款为:一九九九年,忽培元联沈鹏书。书写有极高的辨识度,一看就是沈老作品,也很有创意,看得出是反复琢磨过的。比如上联中的“俗”字和下联的“游”字,写得隶味十足,却又灵动诱人。相互照应,拙中见巧,相映成趣。整体以行草书写,却不失凝重秀丽,既好辨认,又颇具书法家个性风采。风格飘逸洒脱,一气呵成。总之,结字多变却不失结构严谨,笔力遒劲又颇具艺术趣味。大家如获至宝,反复欣赏,赞叹不已。遂请一位雕工精湛的石匠师傅雕刻上窑,立体呈现。
  如今这副石刻楹联就镌刻呈现于大窑之上,犹如画龙点睛,为三孔大石窑增色不小。这副楹联书法,留下了一位大书法家对延安人民的深情厚谊。如今先生驾鹤远去,回忆起这二十四年前的往事,更加感动难忘。先生的高风亮节由此可见一斑。为此我返京工作后,一直想拜访沈鹏先生以当面致谢,终因担心搅扰先生作息而未有勇气成行。今日回想起此事,终成此生憾事。在此鞠躬致谢,愿沈鹏先生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