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鲁迅的抗战——鲁迅先生抗战文选》 |
|
( 2023-07-0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时空走廊 |
|
刘程程
自1931年伊始至1936年辞世,在抗战的漩涡中,鲁迅挣扎与斗争了五年。他发檄文、鼓士气、扶新秀、扛大旗,一以贯之地以敏锐的视角、犀利的文笔宣传他的抗战主张。1930年3月,左翼作家联盟于上海成立,鲁迅发表纲领性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并明确提出“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战线应该扩大”、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等意见。这些意见也成为左联运动及左翼精神的纲领。
文史互鉴视阈下的史实还原
学者刘加民编著的《鲁迅的抗战——鲁迅先生抗战文选》,以1931年为分水岭,甄选鲁迅先生生前著作(1931年-1936年)、活动宣言及其逝世后各界纪念文章(1936年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文史互鉴的模式还原并重构了鲁迅的“抗战场域”,呈现鲁迅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与铮铮铁骨。
《文选》中的史料切实详尽,旨在借助客观的史实,构建并还原历史场域。《文选》编录的史料,有抗战的号角和斗争的纲略,也有作为历史的缔造者与见证者,以记忆碎片还原的历史真相。
活态的史料与生动的史实无疑更具趣味性,能弥补目前研究史料匮乏的遗憾。与现有文献相比,《文选》另辟蹊径,以独特的视角回溯过往,还原历史细节,启迪人们对当下社会进行思考。
鲁迅形象的真实摹状与客观展呈
鲁迅对国家的挚爱,炽热深沉却不盲目。多年来,他始终犀利地检视,以冷静中立的视角,凝视处于危难中的国家与民族。《文选》立足客观真实的史料,摹状并展呈着爱国亲和的鲁迅形象。在一篇篇精辟独到的文章背后,沉潜着鲁迅先生以民族家国为己任的情怀。
同时,《文选》以翔实充分的文献资源,重塑着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鲁迅形象。他将对国家未来的热忱与希冀,厚植于他和文坛后辈的交游之中。他不遗余力,为后辈学人构建成长的空间。萧红、萧军等后辈作家一度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却机缘巧合成为鲁迅的“座上宾”,并在其殷殷关注下迅速成长。
《文选》第三部分辑录多篇青年作家的纪念文章,在饱满真实的情感呼唤中,可敬可爱的长者鲁迅形象跃然纸上。
民族精神图谱的绘制与识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用一首《自题小像》,抒发对国家民族的炽烈情感。《文选》经由爬梳文献,绘制鲁迅的民族精神图谱,并按照时间脉络,历时性发掘鲁迅在不同时间节点的所思所想、所行所为,从中梳理并展现鲁迅为国为民的民族之魂。
编者对抗战主题的择取,与鲁迅内心的人道主义悲悯精神完美嵌合。从抗战期间鲁迅发表的系列文章可知,他为抗日救亡大业不断奔走,五年间笔耕不辍,虽言辞锋利却不失悲悯之心。他所呈现的精神内核,是人道主义精神的绵延与辐射。在呐喊与彷徨等情绪的交织中,他深情地凝望所爱的国家与民族,以战斗者的先锋姿态,表现他对时代、民族与现实的焦灼与切盼。
鲁迅是文学巨匠,亦是国之脊梁。在嬉笑怒骂间,他以铮铮铁骨、如椽巨笔批驳吃人的社会,试图唤醒麻木的国人。《文选》是对鲁迅民族精神资源的重拾与整理。鲁迅身上凝聚的左翼精神,并未因其仓促辞世而宣告终结,而是随着时间推移,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1936年,鲁迅逝世于上海。在他的灵柩上,盖着写有“民族魂”三字的旗帜。这三个字从此成为评价鲁迅、定义鲁迅最为精准的注脚。《文选》是对鲁迅精神之路的回顾与重走,也为后人体悟、铭记鲁迅精神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资源。
从弃医从文到投笔从戎,悲悯国民及鞭挞人性,是鲁迅一生一以贯之的主题。在他的身上,延续着中华民族矢志不移的不屈意志与反抗精神。在当下,重读鲁迅意义非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重塑民族自信与文化认同,依旧是亟待我们深度思考的重要命题。对鲁迅的重读,对民族精神的解读与重温,无疑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也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取之不尽的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