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宋韵谱新曲 古城不老花不谢

(2022年11月25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唐风宋韵谱新曲 古城不老花不谢
漳州走笔

( 2022-11-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神州风物
 
 
▲漳州市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附近风光(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姜克红摄

 
 
夜色中的漳州古城。吴瑜昆摄
 
 

南靖土楼。曾平摄
  
  
 
  漳州在福建最南端,背枕山陵,面朝大海,门口是台湾海峡,东海、南海在这里交汇
 
  丰沃的山野孕育了现代农业,蔚蓝的海湾打开对海洋经济的畅想,如果说山光水色和千年古城是自然与历史的馈赠,那么一座现代化滨海工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则是漳州面向未来交出的答卷
 
  吴剑锋、陈子铭
 

 
  沿着漳武高速公路黝黑的柏油路面驱车前行,从苍翠的山野到蔚蓝的海湾,不过数十公里。亚热带的日光照耀,风景从车窗一闪而过,山风和海气瞬间交接,平原上屹立一城,这里是漳州。
 
  漳州古城已经建城千年,朝代变幻的面孔,印在城里,九龙江滋养她的容颜,她前脚却跨到海边。
 
  在盛唐的光辉即将照耀万方的时候,一个叫陈元光的将军诗人带着他的数千河洛郎在这里纵马吟唱:“千山红日媚,万壑白云浮。”——那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
 
  那时,李白、杜甫还没有横空出世,王维唱他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在许多年后呢。一群中原军人来到闽越、南越故地,落脚荒无人烟的亚热带丛林,铸剑为犁,繁衍子息,建立城市,时间是垂拱二年(686年)。
 
  没有人能想象她后来的样子,人口太少了,像一个小村镇。历史上的城市如恒河沙数,最后往往不过是古籍上语焉不详的地名。
 
  1300多年之后,漳州是厦深铁路、福厦高铁等交汇的重要枢纽地区、国家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有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国家森林城市”的美誉。祖先的光荣留在她的岁月里,凭借丰厚的历史遗产,漳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和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
 
  唐人遗风留在她的日常里,包括那些携带着遥远的河洛韵味的闽南话。
 
山与海


 
  漳州在福建最南端,背枕山陵,面朝大海,门口是台湾海峡,东海、南海在这里交汇。古时候,她是江南的最南端,岭南的最北端,山峦厚重,对海洋则敞开胸襟,山风轻盈海气劲峭,平和中蕴含着力量。
 
  漳州半边山,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博平岭横亘于西北边界,戴云山余脉伸入北部境内,沿海地区的乌山山脉和梁山山脉直逼海岸。对于外部世界,她保持着一种相对独立的气质,内部地形复杂,又切割成若干个地理单元。
 
  漳州半边海,700多公里海岸线,港湾众多,岛屿罗列,从这里驶出的商船曾经掀起贸易潮。宫口、铜山、敦照(旧镇)、月港等古港在大航海时代已经显山露水,绘制出了16、17世纪海上商业版图。
 
  九龙江作为福建省第二大河,闽西南水上交通枢纽,成为连接两种地理空间的纽带。
 
  独特的地理空间孕育了别具一格的建筑奇观。如今提起漳州,土楼是绕不开的话题。在山与海相会之处,一座座被誉为“东方古堡”的土楼,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乡野景致。它壮硕厚重,绵延数个世纪,如大地乐章,生生不息。自宋元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石头垒基,生土夯墙,形成集体建筑,数十乃至数百人围绕祖祠,聚族而居,凝内御外,共同应对自然环境的挑战,分享家族的温馨。
 
  斗转星移,哪怕年轻儿郎已如风吹飘蓬,去往天南地北,找寻梦与远方,回首间这方土楼依然是根的守望。
 
  作家何葆国在《山坳里的土楼》里,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叫黄松的人如何历尽艰难建成一座土楼的故事,他白手起家,用几十年的努力为黄氏族人建造一座土楼“天助楼”,以实现父亲的遗愿和自己对祖先立下的誓言,让黄氏族人得到独立的栖身之所。
 
  土楼人的那种健硕倔硬的精神,赋予小说永恒的魅力。土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精神家园,是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2008年7月,在加拿大魁北克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果说身居山内的人耕读传家,淳朴敦厚,具有强烈的族群意识和社会担当。那么这种文化品性抵达滨海,则显得开放包容、敦厚进取中又秉持着和乐好善的乡土情结——山地性格和海洋性格相互碰撞,塑造通达开放的人文环境,从这里走出的诸多名人,往往兼具山与海的禀性。
 
  精明豁达如潘振承,生于漳州海边,做广州十三行行商首领,是18世纪的世界首富。商海沉浮半生后,他依然笃守“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将大笔财富回报社会,在他儿子去世后,朝廷颁给“乐善好施”的匾额。
 
  崇尚自然如林语堂,生于漳州大山里的平和坂仔镇,后远渡重洋,留学美国、德国,“一脚踩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但当他用西方人的语言呈现中国式智慧时,人们却能轻易地在字里行间发现独属于闽南的韵味——尽管出走半生,坂仔镇的乡野生活依然烙在他心头,他曾说:“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
 
城与人


 
  “七阴八阳桥,九街十三巷,三庵两院一株古榕不见天。”提到漳州古城,人们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古城韵味是历史沉积、时光打磨的结果。
 
  漳州古城地处九龙江西溪北岸,完整保留着唐宋以来“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风貌。自唐以降,为州、郡、路、府治所。
 
  漳州古城可爱之处,是她的市井烟火气。春雨绵绵的温泉澡堂、夏日的汤汤水水、冬天老街的暖暖斜阳、中秋明月照着的悠悠宋河……
 
  汪曾祺先生曾经做客古城,那是三角梅盛开、水仙花上市的时节,也许他不过是古城的过客,但古城人常从他的文章中想到自己的生活。
 
  漳州历史上在江南和岭南的结合部,江南与岭南风物在这里交汇。时光在城里留下斑驳的痕迹,民国时代的街区和宋朝的文庙和谐共存,明清石牌坊彰显士大夫功名和海战英雄的荣耀,闽南大厝、“番仔楼”和南洋风的“五脚居”(廊式骑楼)交错,风格混搭,喻示她的生命受多股自然与人类力量的牵扯。她身世不俗,如岁月陈香,余韵袅绕。
 
  一所千年书院让人听见儒家文化在福建落地生根的声音。九龙江北溪松洲古村,唐景龙二年(708年)第一任州刺史陈元光的儿子陈珦长安归来,创办松州书院,这是福建最早的书院,一群年轻的学生,在他们年轻的校长的带领下,读诗、做册、骑马、击剑……透过他们的身影,隐隐约约,我们看到闽南文化的中原源头;宋绍熙元年(1190年),61岁的朱熹到漳州赴任,知漳期间,积极主张“节民力,易民俗”,推动了儒家礼仪文化在漳州的传播,十二世纪的城市文明工程就这样开启了,漳州由蛮荒之地向“海滨邹鲁”华丽转身;明正德十三年(1517年),王阳明临漳,此后,深山草莽寇平人和、文教大兴。他们匆匆而来,匆匆而走,千年文脉却被他们瞬间点亮。
 
  漳州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中原文化、吴越文化、西洋文化、南洋文化交融,人们赴东洋,走南洋,渡台湾,开创广州十三行,闯荡上海滩……
 
  开放的基因和海洋贸易攒下的丰厚的物质基础,使漳州成为一片革命者的热土。1920年,马克思主义开始在这里传播。这里是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闽南护法区首府、中国南方革命中心。1932年的暮春时节,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东征漳州,那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一支年轻的军队与一座工商城市遇合,彼此发现,彼此成就,青春飞扬,激情燃烧。漳州贡献出百万银元、数量巨大的物资和1500名儿女,为党史、军史、红色金融史留下浓重一笔。
 
  儒家文化滋养出来守正谦和与海洋文化培育出来开拓进取精神相互融合,与红色血脉相辅相成,精神气质风流俊秀。
 
  今年9月初,一场“古城论道”活动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围绕古城的前世今生,对古城情怀、历史、保护及未来城市发展展开探讨。
 
  实际上,这样的话题被人们一次次提起,人们希望旧日的剧场能够再次传出绝美歌声,而承载记忆和情感的风貌与风尚会继续留存,与过去联系的古城媒介会帮助人们找到久违的乡愁,并带着这样的感情进入现代生活。
 
  20世纪80年代,漳州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到本世纪,古城迎来了她的华丽转身。随着保护与开发的进行,繁华的商业区与历史建筑、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的别致景色。2004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誉奖”,2010年,入选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街区”。2012年,《漳州古城保护与有机更新规划》出炉。2016年,《漳州古城唐宋子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获省政府批复。
 
  今天,走在修复后的历史街区,红砖燕尾,像跃跃欲试的灵魂。古老长街,写着熙熙攘攘的商埠岁月。东桥亭香烟袅袅,隐约着唐朝进士周匡物衣玦飘飘的身影。夜色降临,光影盈江,灯火里的城市,温暖祥和。芗剧与布袋木偶戏轮番上演,指掌之间,千年时光化成一支绕梁不绝的曲子。1.7万古城老居民和游客一起分享他们的日常生活,网红拿那里做打卡点,年轻人出cosplay时,斑驳的时光在他们的身上摇晃。古城韵味流转在砖瓦间,跳跃在人们的脸上。
 
  古城不老的背后,是对历史遗产的珍视。2021年,漳州市颁布《漳州古城保护条例》,以地方立法形式保护古城,传承弘扬本土民间传统工艺,老行当、老手艺成为城市“活化石”,灯谜艺术馆、漳州非遗馆、徐竹成木偶馆提升古城的品位,因九龙江水运和海洋贸易而繁荣的古城仿佛重新被激活,旗幌当风,宋河犹在,逝去的往事好像都回来了。
 
  这个城市的魅力在于: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传统之美,生长期的每一个细节,都保存在城市的文化肌理里。蕴含着传统的人本思想和漳州特质的幸福观,呈现出崇德向上的精神力量。邻里和睦,守望相助,尊老爱幼,岁月的温情,守在城市的文明进程里,就像保留至今的历史街区一样。
 
历史与未来


 
  当古城徜徉在木偶戏铿锵的鼓点声中,机器的轰鸣正响彻漳州的东南端。
 
  曾经,这里是一座人迹罕至的半岛,因海浪击石似鼓,响声如雷而得名“古雷”。今天,“平地一声春雷响”,在5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靠珍贵的深水岸线,一座石化新城正拔地而起。
 
  作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全国唯一的台湾石化产业园区,古雷的发展历程不可谓不艰辛。一张白纸起步,数年间,这里完成整岛搬迁,13个行政村,4万人口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告别传统的生活方式。古雷人每天醒来,睁开双眼,看到的不仅有日照台湾海峡的金色波光,还有如林的巨罐、卧波的巨轮。
 
  昔日的汗水没有被辜负。不久前,总投资约732.9亿元的福建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投资协议正式签订,解决了古雷石化产业“油头”缺失的困扰;总投资420.7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获省发改委核准批复,标志着福建省迄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正式落地……随着延链补链,昔日小渔村日益成为项目加速落地、产业加速集聚的发展高地。今年上半年,古雷开发区规模工业新增产值占全市新增产值的三分之一,成为漳州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祥和闲适的背后,这座闽南滨海小城,正以开拓进取、蹄疾步稳的一面示人。
 
  “插根扁担都会发芽”——行走在福建最大的平原漳州平原上,当地人的这句谚语显得格外应景。地处九龙江入海口冲积平原,温和湿润的气候使得这里物产丰富,成为闻名中外的“花果之城”“鱼米之乡”。
 
  “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共长春之境”,秉持着丰富的自然馈赠,农业一度是漳州经济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漳州水仙花、平和蜜柚、诏安青梅、长泰芦柑、云霄枇杷、天宝香蕉……万紫千红之间,从漳州走出的“农业名片”享誉全国、蜚声海外。
 
  哪怕在农业上,保守与守成也不是闽南人的做派。如今,蘑菇工厂被开到田间地头、林间随处可见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农业不再是一根扁担的事儿。漳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蔡志斌说,近年来,漳州探寻出“以工业化发展农业”的路子,坚持以工业的理念谋划经营农业,先后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漳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12年的532.7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992.57亿元,翻了近一番。
 
  从这片肥沃土地生长出来的不仅仅有甜美的果实,还有一座座现代化食品加工企业。
 
  对漳州而言,发展食品工业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挥之不尽的创业热情,于是,在锄头与机械的接力下,甘蔗变成糖、蘑菇成了罐头、芦笋被榨成饮料……作为南方首个“中国食品名城”,漳州地面矗立的2500多家食品企业,将这片土地的馈赠转化为水产品、果蔬罐头、休闲食品,输送到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2021年年底,漳州市实现食品规模工业产值1698亿元。
 
  面向未来,这座城市的蓝图里,石油化工、特殊钢铁、装备制造、食品工业等主导产业展现勃勃生机。漳州GDP由2012年的2018亿元跃升到2021年的5025亿元,人均GDP从41710元提高到99218元,均翻了一倍多,跻身全国城市GDP50强。
 
  丰沃的山野孕育了现代农业,蔚蓝的海湾打开对海洋经济的畅想,如果说山光水色和千年古城是自然与历史的馈赠,那么一座现代化滨海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则是漳州面向未来交出的答卷。
 
  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人们把打造现代化滨海城市作为迎接未来生活的目标。主城区东扩,一脚伸进九龙江出海口,那是数百年来千帆竞发的地方,光荣与梦想汇集之地。清冽的海风荡涤城市,“拥江达海,环湾外联”,城市布局由此展开,人口、产业和城镇向滨海地区聚集,闽西南经济协作区和厦漳泉大都市圈呼之欲出。“生态城市、工贸城市、滨海城市”,丝路荣光,重新出现在九龙江的波涛里,古老的城市正在勃发生机。
 
  今天,走在漳州城,唐代的街、宋代的庙、明清的石坊、民国的商铺,现代的高楼,影影绰绰,古榕参天,小桥流水、旗幔当风。入夜后,游人如织,光影盈江,满城灯笼,直上彩虹桥,古寺隔江,也是一片祥光。
 
  一座千年古城的时代变奏,写着初心与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