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上甘岭战役中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 |
|
( 2022-11-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说人解史 |
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利用“无敌坑道”顶住了敌军的疯狂炸射,以较小的代价歼灭了大量敌人。这条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里,曾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一个残破的连不断补充,歼敌1700余人;每个战士时刻准备着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
坑道在,人就在,正是这种坚韧和互助,使志愿军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轰炸在继续。敌军的炮弹如雷霆一般,在山头频频炸响。硝烟散去后,敌人漫山遍野地搜寻过来,自以为占领了表面阵地,却扑了个空,寻觅不到志愿军的身影。
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一幕。在上甘岭战役中,面对敌人的狂轰滥炸,依靠“无敌坑道”,志愿军战士白天保存实力,夜间突袭反击,灵活作战。最终,这场敌人原计划“短期拿下”的战斗,整整打了43天,以失败告终。
70年后,英雄城丹东,鸭绿江畔。记者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探访“无敌坑道”复原场景,感受志愿军在上甘岭的战斗和生活。
洞口被岩石和山草遮蔽,黢黑一片,记者顺着光,摸索着岩壁缓缓进入。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山洞,最高处不过1.7米,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志愿军战士就在这样的环境内备战和生活。
“上甘岭时期坑道口顶部厚度,大多在10到15米,能抵御飞机重磅炸弹。”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孙从益说,坑道多建在山的反斜面,每一个坑道一般有2到3个小口,有明有暗,方便隐蔽和作战,并能达到七防,即“防空、防炮、防雨、防潮、防毒、防火、防洪”。
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双方武器实力悬殊。最开始,为了减少伤亡,志愿军战士在阵地凿洞躲避,俗称“猫耳洞”。但随着炮弹越来越密集,洞越挖越深,两个“猫耳洞”连接在一起,变成了U形、Y形、H形等坑道。
这种坑道既可以用于躲避,也可以用作夜间反击,逐渐成为一种完善的防御体系。1952年,志愿军根据五圣山阵地特点,提出“破开山腹筑长城,挖空岭心安我家”的豪迈口号,开启了浩浩荡荡的“筑城”工程。
纪念馆内,一张照片记录了那时志愿军开挖坑道的身影:战士们手拿铁钎和凿子,在厚厚的岩壁上,一下下凿开一方矮矮的洞口。
孙从益说,那时战士们一边战斗、一边筑城,敌军在上面打炮,志愿军战士在下面爆破。阵地上,日日夜夜滚动着隆隆的爆炸声。即便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冬天,战士们也不畏寒冷,凿筑着新的坑道与战壕。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施工,阵地上建成了一套完整的能打、能藏、能生活、能机动的坑道防御体系,如同一条钢铁防线,神秘而不可侵犯。
截至1953年4月底,志愿军在朝鲜半岛构筑的坑道总长有1250余公里,挖堑壕和交通壕总长6240公里,一条条纵横的坑道组成的地下战线,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
1952年10月21日,经历了几天的激战后,志愿军守备部队全部转入坑道作战。敌人为巩固已有的阵地,到处寻觅坑道口,用迫击炮射击,用毒气弹、硫磺弹熏,用巨石、铁丝网堵,无所不用其极。
断粮、缺水、空气稀薄……那段坑道里艰苦的日子,至今听来,仍让人潸然泪下。
志愿军战士张计发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顶壁厚度仅两三米的战斗坑道几乎都炸没了,部队只能退守顶壁达数十米厚的屯兵坑道。敌人一旦向坑道口里喷火或在附近打燃烧弹,坑道里的空气就会变得非常稀薄,油灯都点不起来,战士们不得不张大嘴巴呼吸。
比这更难受的,是缺少粮食和水。在电影《上甘岭》中,因为缺水,战士们嘴唇都干裂了,可当运输员送进苹果时,连长将苹果分给了重伤员,重伤员闻了闻,又让给了“可以战斗的同志”……
抗美援朝纪念馆副馆长张校瑛说,狭小闭塞的空间内,战士们终日与屎尿及伤口腐烂的污浊气味为伴,却依然乐观。他们紧紧靠在一起,敌人来了就打,只要有口气,就绝不放弃,每到夜间依然主动出击。
志愿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四团三营八连,是上甘岭战役中坚守坑道时间最长、伤亡最重的连队之一。14个昼夜内,他们击退敌人无数次进攻,最终将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插在了上甘岭主峰。
张校瑛说,实际上,战斗到最后,八连原有的战士已所剩无几,战斗力主要靠其他连队补充。很多人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留下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赖发均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一跃而起,拉响了手雷,炸塌了敌人的碉堡;柴云振率3人,连续夺回3个山头,捣毁敌人营指挥所1个,歼敌200余人后,身负24处伤,昏倒在地……
一条条坑道蜿蜒曲折,隐蔽神秘,英勇的志愿军战士,用顽强的意志,用身体和鲜血,筑成了上甘岭战役中这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长城”。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看过电影《上甘岭》的人,应该都不会忘记卫生员王兰勇敢坚定的品格和她那悦耳的歌声。
坑道里,是什么让志愿军挨过一个个难熬的日夜?是什么让他们再饿再累,也要誓死夺回阵地,哪怕付出生命?
“在战场上,不管流多少血,战士们只要有口气,就要誓死战斗到最后一刻。只因为我们的背后是祖国和人民,身边是最亲爱的战友。”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老兵唐章洪说。
张校瑛说,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团结互助,这种深厚的战友情谊,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电影《上甘岭》中,卫生员王兰坐在战士们中间,轻轻哼唱起那首歌:“一条大河波浪宽……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王兰的原型,是志愿军战士王清珍。1951年初,年仅15岁的她跟随部队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在上甘岭战役中,战场战斗激烈,坑道中挤满了伤病员。王清珍一个人要负责3个坑道的20多个重伤员,打针、换药、喂饭……
一次,一名刚动完腹部手术的重伤员想要小便,可因伤口痛,怎么也尿不出来。王清珍便要给伤员排尿,伤员看她是个女孩,不让她动手。“战场上连死都不怕,还怕羞吗?”王清珍说完,便把导尿管插了进去,终于帮他把尿排出。
坑道中,支撑起一个个年轻战士信念的,不仅是战友情,还有对祖国深沉的爱。
1952年10月30日,志愿军在上甘岭经历了艰难的斗争后开始反击。31日晚,志愿军战士林炳远所在部队奉命夺回597.9高地2号阵地。“2号阵地战略位置重要。敌人不肯善罢甘休,在密集的进攻和火力打击下,我军伤亡惨重。”林炳远回忆说,“11月4号晚上,坑道里就只剩下十几个人了。”
“与其死守在这,不如冲出去杀个痛快。”林炳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当时全身绑满弹药,在战友的掩护下跃出弹坑,发起突袭,光荣完成任务。
隐蔽、争夺、炮火对抗,43天的战斗里,志愿军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毙伤敌2.5万余人,击落击伤飞机274架。
在上甘岭战役中,坚守阵地的志愿军战士,依托横纵贯通的坑道工事,用血肉之躯在上甘岭筑造起一个攻不破的堡垒。一个个年轻又顽强的身躯,挺起了祖国最坚硬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