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正崇学,把人才高地筑得更高更牢 |
解码“哈工大现象” |
|
( 2022-07-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科技 |
低调、内敛,远离喧嚣浮华,静静坐落于东北冰城;
求实、厚重,传承红色基因,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闪耀在科学星空。
2021年,新增两院院士3名、新增国家级人才105名、新增牵头7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增速名列全国高校前列……这组耀眼的数据表明:地处东北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才高地筑得更高更牢。
“哈工大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源于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源于党和国家的事业需要,源于一代代哈工大人的接续奋斗。”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熊四皓说。
推开位于哈尔滨市公司街59号这座老建筑的拱形门,质朴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博物馆。
隔着展柜玻璃橱窗,一本本尘封了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笔记、课堂笔记格外引人注目。有的纸张微微泛黄,有的水墨早已褪色,但字迹工整、清晰可辨,其中不乏后来成为学界泰斗的俞大光、潘际銮、王光远、吴从炘等哈工大学子的笔记。
一本本笔记,既是新中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艰辛历程的缩影,又诠释着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从新中国诞生后按照党中央要求“培养工程师和理工学院师资”,到“培养工业建设技术人才和尖端科学技术人才”,再到新时代培养更多杰出人才、打造更多国之重器,爱国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内核贯穿哈工大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800多名青年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祖国各地齐聚这里。短短十余年,他们创办了24个新专业,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及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被称为哈工大“八百壮士”。
“八百壮士”精神感召下,科研报国的基因融入一代代哈工大人的血液之中,“大师+团队”的优良传统逐渐形成。多年来,微小卫星、机器人、陶瓷材料、超精密仪器、水资源等30个高水平创新团队先后诞生,学校现有两院院士4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04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225人次。
“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在重大工程中凝练科学问题,以基础研究成果为重大工程和关键技术提供支撑,打通‘最后一公里’。”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指出,哈工大养成了独具特色的科研品格。
从支持嫦娥五号完成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到主持参研火星车移动系统、转移坡道机构助力“祝融号”实现火星表面巡视探测,再到研制机械臂悬挂装置和部分转接件助力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出舱活动……中国航天人筑梦天宫的背后,有着哈工大集智攻关的身影。
时间拨回到今年3月9日。对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53岁的李立毅来说,这是终生难忘的日子——他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多年来,李立毅带领团队开展特种电机系统及电磁装置科研攻关,助力突破“卡脖子”难题,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重要科研任务3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今年底,李立毅和工程建设团队攻关17年的一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将竣工投入运行。
攻坚克难、急国所急。“多年的科研工作,让我深刻明白一定要把自己的科研方向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李立毅所言,正是哈工大很多教学科研一线人员的心声——任何一项重大突破都蕴含着常人难以忍受的挑战,就像翻越一座座山,唯有直面它、克服它。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但其成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产生的,需要坐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冷板凳”。
如何能够让科研人员沉下心来、潜心向学、埋头苦干?2020年以来,哈工大先后发布关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科研机制改革等若干意见,为科研全面创新提供基础制度支撑。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师特点、个人意愿及教学科研需求,哈工大对教师队伍实行分类聘任、分类考核、分类评价,持续推动人才评价“破五唯”“立新标”。
“深化机制改革,优化评价导向,犹如激活一池春水。”哈工大人事处副处长兼师资人才办主任梁恒说,不论资历、不设门槛,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研人员“坐冷板凳”也有“热待遇”。
邓宗全院士团队就是一个范例。从嫦娥五号月面采样到“祝融号”火星车,团队始终参与其中的相关项目研究,于去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其中从2009年起参与嫦娥五号工程的团队成员、机电学院岳洪浩同志负责月面钻取采样装置取芯封口关键技术攻关。
凭借在国家航天领域的科研贡献,岳洪浩破格晋升为教授。“学校的评价导向和示范效应,让年轻人有信心专注做事,下硬功夫把‘冷板凳’坐热。”岳洪浩说。
在学校顶层设计下,多个学院出台“热待遇”——化工与化学学院分类施策,为基础研究型人才安排高水平教师作为合作导师;物理学院努力打造适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环境,让有为青年成为学院、学科发展的主力军。
对哈工大评价导向的不断优化,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学院教授杜善义这样感触:“这里有事业、有平台!”
杜善义带领的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深耕航天30余年,始终坚持理工结合与学科交叉,助力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如今,一批年轻学者成长起来,团队从20人发展到80多人,目前有两院院士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8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0人,团队牵头荣获国家科技奖10项。
跨专业引进光学博士,解决实验所需场地……对于45岁的吴晓宏来说,2017年青年科学家工作室的成立,帮她解决了发展瓶颈难题。
“学校实施‘一事一议’‘按需支持’,成效明显。”5年来,吴晓宏团队开发的一系列特种功能材料已成功应用于“天问”“风云”“海洋”“资源”等卫星,团队获国家奖1项、省部级奖3项。
设立青年科学家工作室机制,是哈工大致力于重点培育一批新的学术方向、领军学者和创新团队的举措之一。据统计,哈工大已建成5批次135个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并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
为帮助青年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哈工大实施人才服务专员和教师成长专员制度,在政策解读、待遇落实、人文关怀、发展助推等方面,一对一、个性化做好相关工作。目前校院两级人才服务专员已达42人,学校还为111名青年教师配备了成长专员。
“人才服务专员老师主动对接,提前安排好周转房。等我解除集中隔离后回到家时,迎面而来的妻子和孩子,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和安心。”回母校工作的交通学院教授郑好,在疫情期间顺利入职并第一时间开展工作。
从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按照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方向,以纯粹科研之心探索“无人区”原创成果……这听上去像是很多科技工作者理想中的工作环境,但哈工大将这一设想变成了现实。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对如何培养引领未来的杰出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
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哈工大在杰出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希望你们志存高远,心怀‘国之大者’,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成为‘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的英才……”2021年10月23日,被大家亲切称为“坦先生”的刘永坦院士与他的“00后”学生们见面,赢得雷鸣般的掌声。
“我就是来追星的,追的就是坦先生这样的星!”18岁的高若瑜是个河北姑娘,去年高考后从家乡石家庄来到哈尔滨求学,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坦先生的学生。
以刘永坦院士名字命名的本科班级永坦班,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电子信息领域的领军人才。
自2020年起,哈工大设立由院士领衔或担任班主任的特色班,吸引优秀新生主动投身科技创新。如今,永坦班、善义班、小卫星班、智能机器人班等4个院士班已招收2020级和2021级“00后”本科生175名,他们共同聚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思维、攻坚能力的未来领军人才。
今年,哈工大未来技术学院揭牌。作为全国首批12个未来技术学院之一,这个学院聚焦未来革命性、颠覆性技术人才需求,重点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命健康3个方向培养跨学科人才。
“我们以培养交叉融合人才为目标,贯通从本硕博到优秀预留师资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中国科学院院士、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冷劲松说。
为超前谋划打造新一批国之重器,哈工大成立科研战略咨询委员会和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深化开展有组织科研,自筹经费集中谋划地月空间探索与开发、空间技术与系统、城市水环境等一批战略性技术研发项目。
如今,学校通过设立原创前沿探索基金,探索开展“揭榜挂帅”制度,鼓励科研人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锁“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
哈工大地处被称为“中国粮仓”的黑龙江。哈工大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为“中国粮仓”建设插上科技的翅膀,也为校地合作打造出硕果累累的样板。
6月8日,哈工大现代农业研究院揭牌,在深入调研国家与黑龙江省农业需求和学校技术储备基础上布局10个研究方向。目前,研究院已先行启动智能农机装备、基因编辑生物育种和智慧农业3个研究方向。
与此同时,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牵头与北大荒集团等有关方面合作,将致力于建设智能自主作业智慧农场。
“智慧农业项目的实施将有助提高我国农业数字化水平,建立智能农业行业标准,实现精准作业,减少农业用工达50%,将助力农业科技和大农业生产推向国际先进水平。”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负责人刘劼说。
小型卫星产业制造基地、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基地、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近年来,哈工大持续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聚集高地,助力一批高科技成果在黑土地上“扎根、开花、结果”,成为黑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据统计,哈工大牵头构建黑龙江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3年内向哈尔滨市转化成果350项、签订技术合同100项。
立足地方实际,哈工大全面拓展与哈电集团、哈药集团等重点企业战略协作,助力哈尔滨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依托卫星制造方面专利成果注册成立的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已成功实现产业化运营,成为专精特新企业。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不少哈工大毕业生的选择。
“学校的很多前辈攻克一系列科技难题,用美好的青春年华在中国航天史上写下篇章,这激励我要想实现梦想和目标,必须下一番苦功夫、实功夫、硬功夫。”已经签约某航天单位的毕业生罗思婕说,要将个人理想同服务国家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为实现航天强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从冰城再出发,他们或投身航天,或建设东北,或奉献基层,成为一片片桃李芬芳。
“95后”女孩张馨戈从经管学院毕业后,选择留在黑龙江成为一名选调生。去年9月,她被选派到哈尔滨市道里区新农镇新兴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走村入户、扶贫助困、防控疫情,张馨戈一步步完成着蜕变。
正如张馨戈所说,每当提起母校的名字,她的心里就升起了一种自豪而心潮澎湃的力量。
她相信,那种力量将伴随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