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新华财经

前一版 2021年09月04日

习近平出席第六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并致辞
习近平出席第六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并致辞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9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六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3日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第六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并致辞。
 
  习近平指出,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纪念日。国际社会应该坚定捍卫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维护历史真相,坚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今年6月,我同普京总统成功举行视频会晤,共同宣布《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就加强中俄战略协作和全方位务实合作等重大问题达成新的共识,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动力十足、前景广阔。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格局深刻变革,新冠肺炎疫情起伏不定,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东北亚区域合作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重要机遇。各方应该立足地区,放眼世界,共克时艰,同谋发展。
 
  我们要在应对疫情挑战方面相互助力,加强疫苗研发、生产合作,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坚决反对将疫苗和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我们要在推进互利合作方面持续发力,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要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形成合力,通过对话沟通弥合分歧,凝聚共识,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携手建设和谐安宁的共同家园。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努力,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向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稳步迈进。
 
  第六届东方经济论坛9月2日至4日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论坛主题为“世界变局背景下的远东新机遇”。
 
共享服贸机遇 共创美好未来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一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提振各界信心
共享服贸机遇 共创美好未来
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提振各界信心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
 

 
  “我们愿同各方一道,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服务贸易发展机遇,共促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
 
  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为疫情背景下复苏任务艰巨的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彰显中国推动合作共赢的大国担当。
 
  鼓舞人心的话语背后,是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和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决心和信心,激励各界人士携手共克时艰,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搭建开放合作平台,服贸会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信心——
 
  153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参会,1万余家企业精彩亮相,200余场活动将有序举办……本届服贸会国际参与度提升,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在全球疫情起伏反复的背景下,这场服务贸易盛会如期举行且规模拓展,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信心。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表示,全球旅游业将重振信心,再现活力。
 
  “习近平主席的致辞,传递出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创造更具吸引力营商环境、同各国一道实现更高水平互利共赢的积极信号。”毕马威中国及亚太区主席陶匡淳说。
 
  爱尔兰作为主宾国参加本届服贸会。“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中发挥了引领作用。”爱尔兰驻华大使安黛文说,习近平主席的致辞让人备受鼓舞,我们高度看好中国市场。
 
  安黛文表示,疫情背景下世界经济面临不小挑战,贸易领域也面临新的壁垒,期待中国在破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爱尔兰与中国在金融保险、高新技术、教育等服务领域合作空间广阔,欢迎更多中国投资者关注爱尔兰。
 
  坚持高水平开放,中国机遇为全球服务贸易带来更广阔空间——
 
  “我们将提高开放水平,在全国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习近平主席的话掷地有声,昭示中国以更加开放姿态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海南洋浦港,货轮交错,一片繁忙。受益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系列政策,越来越多国际船舶入列“中国洋浦港”。“负面清单等政策让海南自贸港船舶运输企业获得更好国际服务,也有利于国际航运企业集聚。”洋浦经济开发区交通运输和海洋局副局长邵晋宁说。
 
  “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关键在于以制度型开放深化服务业市场化改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中国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将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让世界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红利。
 
  中国举办服贸会,不仅向全球服务贸易企业敞开中国市场大门,更为未来全球服务贸易打开发展空间。
 
  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宣示,扩大合作空间,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同世界共享中国技术发展成果,引发与会嘉宾强烈共鸣。
 
  “中国加大支持‘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服务业,正好与包括塞尔维亚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需求相契合。”塞尔维亚驻华大使馆代办伊万·坎迪亚斯表示,希望加强同中国的经贸合作,从人文交流、技术转移中获益。
 
  发展数字贸易,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坚定未来信心——
 
  数字贸易是全球贸易的新形态,也是未来贸易的新引擎。习近平主席提出,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支持北京等地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
 
  陶匡淳认为,数字贸易极大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将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引领服务贸易蓬勃发展,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北京围绕有关国际经贸规则开展了对标研究,梳理适合在北京先行先试的政策清单。”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说,北京即将发布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数字贸易发展体系。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充满活力、敢于创新,但融资难融资贵制约其发展。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宣布,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意味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新三板站上改革新起点。
 
  “公司挂牌新三板以来,逐步实现由基础层到精选层的进阶,规模、影响力不断提升。”连城数控总经理黎志欣说,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会全面提升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给企业注入更强发展信心。
 
  开放带来机遇,合作推动发展。
 
  “服贸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成果的宝贵平台。”诺诚健华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崔霁松说,诺诚健华将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创新药“出海”,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创新治疗方案在中国落地,造福中国百姓。(记者谭谟晓、邹多为、吴茂辉、张骁、吉宁、庞梦霞)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用好“金钥匙”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新华社评论员
  “坚持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金钥匙’,破解当前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面临的问题,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日前开幕,习近平主席在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倡导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向世界表明新时代中国与各国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的坚定决心,展现了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中国担当。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三大展会平台之一,服贸会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领先的盛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故交”“新友”前来赴约——本届服贸会有153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家企业参展参会,整体国际化率51%,比上届提高了9个百分点;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占比18%,比上届提高9个百分点。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的背景下,中国举办服贸会,加速发展服务贸易、搭建合作平台,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强大信心。盛会展现中国担当,也表达中国为世界铸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金钥匙”的笃定诚意、务实态度。
  用好“金钥匙”,能为破解全球难题提供有效工具。疫情之下,全球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无减,“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依然萦绕世人心头。面对一些国家国强必霸、零和博弈的落后思维,甩锅推责、砌墙脱钩等不负责任行为,中国始终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为各国合作共赢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用好“金钥匙”,可以创造互利共赢的巨大机遇。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合作空间,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这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促进合作、增益世界的一贯行动。从加强抗疫国际合作,到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从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支持,到促进科技创新合作,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为世界创造更多需求、带来更多机遇,也让更多国家的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驶向光明未来。
  “中国今年继续举办服贸会,表明中国坚定致力于同各国一道,加强全球服务贸易,进一步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服贸会展现出强大吸引力”……会场内外,与会嘉宾的赞誉,既有对中国的期许,也凝聚着合作的共识与力量。从60多年前启幕的广交会,到发端于2012年的服贸会,再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卖全球”到“买全球”,再到“服务全球”,中国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不断拭亮这把闪闪发光的“金钥匙”。在携手前行中,各国必将扎实推进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全文如下。
 
  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以系统完整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和全面真实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为目标,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完善制度机制政策、统筹保护利用传承,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解决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突出问题,确保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原则
 
  ——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坚持国家统筹、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作用,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问效,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增强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
 
  ——坚持价值导向、应保尽保。以历史文化价值为导向,按照真实性、完整性的保护要求,适应活态遗产特点,全面保护好古代与近现代、城市与乡村、物质与非物质等历史文化遗产,在城乡建设中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坚持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保护传承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生活,将历史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作用和使用价值,注重民生改善,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多方参与、形成合力。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保护传承工作,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有利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多层级多要素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初步构建,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活化利用经验,建设性破坏行为得到明显遏制,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城乡建设的格局基本形成。
 
  到2035年,系统完整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全面建成,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充分利用,不敢破坏、不能破坏、不想破坏的体制机制全面建成,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全面融入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人民群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
 
  二、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四)准确把握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内涵。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是以具有保护意义、承载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价值的城市、村镇等复合型、活态遗产为主体和依托,保护对象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地段,与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文化遗产等保护传承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目的是在城乡建设中全面保护好中国古代、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全方位展现中华民族悠久连续的文明历史、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五)分级落实保护传承体系重点任务。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三级管理体制。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编制全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纲要及省级规划,建立国家级、省级保护对象的保护名录和分布图,明确保护范围和管控要求,与相关规划做好衔接。市县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求,落实保护传承工作属地责任,加快认定公布市县级保护对象,及时对各类保护对象设立标志牌、开展数字化信息采集和测绘建档、编制专项保护方案,制定保护传承管理办法,做好保护传承工作。具有重要保护价值、地方长期未申报的历史文化资源可按相关标准列入保护名录。
 
三、加强保护利用传承


 
  (六)明确保护重点。划定各类保护对象的保护范围和必要的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明确保护重点和保护要求。保护文物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大力实施原址保护,加强预防性保护、日常保养和保护修缮。保护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重点保护体现其核心价值的外观、结构和构件等,及时加固修缮,消除安全隐患。保护能够真实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历史地段。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肌理、历史街巷、空间尺度和景观环境,以及古井、古桥、古树等环境要素,整治不协调建筑和景观,延续历史风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人文环境及其所依存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环境,注重整体保护,传承传统营建智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依存的文化生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功能和当代价值。
 
  (七)严格拆除管理。在城市更新中禁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以假乱真,不破坏地形地貌、不砍老树,不破坏传统风貌,不随意改变或侵占河湖水系,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切实保护能够体现城市特定发展阶段、反映重要历史事件、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既有建筑,不随意拆除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古民居。对于因公共利益需要或者存在安全隐患不得不拆除的,应进行评估论证,广泛听取相关部门和公众意见。
 
  (八)推进活化利用。坚持以用促保,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和乡村的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永续传承。加大文物开放力度,利用具备条件的文物建筑作为博物馆、陈列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在保持原有外观风貌、典型构件的基础上,通过加建、改建和添加设施等方式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探索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发展路径,促进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产生活。
 
  (九)融入城乡建设。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妥善处理新城和老城关系,合理确定老城建设密度和强度,经科学论证后,逐步疏解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不相适应的工业、仓储物流、区域性批发市场等城市功能。按照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的原则,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稳妥推进城市更新。加强重点地段建设活动管控和建筑、雕塑设计引导,保护好传统文化基因,鼓励继承创新,彰显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建设文化展示、传统居住、特色商业、休闲体验等特定功能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活力。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增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历史地段的公共开放空间,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加强多种形式应急力量建设,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等手段,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历史地段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统筹乡村建设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及历史地段、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利用。
 
  (十)弘扬历史文化。在保护基础上加强对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工作,多层次、全方位、持续性挖掘其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精神内涵。分层次、分类别串联各类历史文化遗产,构建融入生产生活的历史文化展示线路、廊道和网络,处处见历史、处处显文化,在城乡建设中彰显城市精神和乡村文明,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日用而不觉中接受文化熏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组织开展传统节庆活动、纪念活动、文化年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主题活动,创新表达方式,以新闻报道、电视剧、电视节目、纪录片、动画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现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十一)加强统筹协调。住房城乡建设、文物部门要履行好统筹协调职责,加强与宣传、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民政、财政、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商务、文化和旅游、应急管理、林草等部门的沟通协商,强化城乡建设与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协同,加强制度、政策、标准的协调对接。加强跨区域、跨流域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结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等重点工作,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十二)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长效机制,持续开展调查、评估和认定工作,及时扩充保护对象,丰富保护名录。坚持基本建设考古前置制度,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前介入城乡建设的工作机制。推进保护修缮的全过程管理,优化对各类保护对象实施保护、修缮、改造、迁移的审批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活化利用底线管理模式,分类型、分地域建立项目准入正负面清单,定期评估,动态调整。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建筑管理制度,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对既有建筑改建、拆除管理。
 
  (十三)推动多方参与。鼓励各方主体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发挥积极作用。明确所有权人、使用人和监管人的保护责任,严格落实保护管理要求。简化审批手续,制定优惠政策,稳定市场预期,鼓励市场主体持续投入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十四)强化奖励激励。鼓励地方政府研究制定奖补政策,通过以奖代补、资金补助等方式支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开展绩效跟踪评价,及时总结各地保护传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对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群众普遍反映良好的,予以宣传推广。对在保护传承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十五)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日常巡查管理制度,市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巡查工作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范畴。建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评估机制,定期评估保护传承工作情况、保护对象的保护状况。健全监督检查机制,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各类违法破坏行为。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及时开展抽查检查。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涉及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数据的整合共享,提升监测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动态监管。
 
  (十六)强化考核问责。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纳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强化对领导干部履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对列入保护名录但因保护不力造成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历史建筑、历史地段,列入濒危名单,限期进行整改,整改不合格的退出保护名录。对不尽责履职、保护不力,造成已列入保护名录的保护对象或应列入保护名录而未列入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破坏的,依规依纪依法对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作出处理。加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公益诉讼力度。
 
五、完善保障措施


 
  (十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保护传承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十八)完善法律法规。修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加强与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衔接,制定修改相关地方性法规,为做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十九)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财政保障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要依据各级事权做好资金保障。地方政府要将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重点支持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鼓励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拓展资金渠道。
 
  (二十)加强教育培训。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相关班次中增加培训课程,提高领导干部在城乡建设中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围绕典型违法案例开展领导干部专项警示教育。加强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国家智库。开展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健全修缮技艺传承人和工匠的培训、评价机制,弘扬工匠精神。
 
共克时艰,同谋发展 携手谱写远东合作新篇章——在第六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2021年9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共克时艰,同谋发展 携手谱写远东合作新篇章
——在第六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2021年9月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尊敬的普京总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感谢普京总统盛情邀请。很高兴时隔3年再次出席东方经济论坛。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纪念日。8月25日,我同普京总统通电话。我们一致认为,国际社会应该坚定捍卫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维护历史真相,坚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今年6月,我同普京总统成功举行视频会晤,共同宣布《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就加强中俄战略协作和全方位务实合作等重大问题达成新的共识,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动力十足、前景广阔。
 
  当前,世界格局深刻变革,新冠肺炎疫情起伏不定,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东北亚区域合作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重要机遇。各方应该立足地区,放眼世界,共克时艰,同谋发展。
 
  ——我们要在应对疫情挑战方面相互助力,加强疫苗研发、生产合作,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坚决反对将疫苗和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我们要在推进互利合作方面持续发力,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要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形成合力,通过对话沟通弥合分歧,凝聚共识,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携手建设和谐安宁的共同家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愿同各方一道努力,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向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稳步迈进。
 
  谢谢大家。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这个国际经贸盛会,为何习近平主席如此重视?
这个国际经贸盛会,为何习近平主席如此重视?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坚持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金钥匙’,破解当前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和投资面临的问题,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宣示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世界共谋发展的决心。

  疫情之下,连续两年发表视频致辞,习近平主席为何如此重视这个经贸盛会?

  以服务贸易为引擎,用好破解世界经济难题的“金钥匙”——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习近平主席的话,道出对服务贸易的高度重视。

  疫情之下,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最为活跃的领域,服务业成为各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服务贸易,无疑成为提振全球经济信心的重要引擎。

  去年服贸会以“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恰逢全球范围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各国都面临着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艰巨任务。

  谈到中国为何举办这样一场重大国际经贸活动,习近平主席表示,“就是要同大家携手努力、共克时艰,共同促进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繁荣,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今年服贸会以“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为主题,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但疫情仍起伏反复。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我们愿同各方一道,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服务贸易发展机遇,共促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

  从侧重货物出口贸易的广州广交会,到侧重货物进口贸易的上海进博会,再到聚焦服务贸易的北京服贸会——中国打造的开放合作新平台,折射“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并重的发展新模式,也释放出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信号。

  迎五洲客,计天下利,背后正是中国用开放合作的“金钥匙”,携手世界共创更美好未来的诚意和担当。

  从“3点倡议”到“4项举措”,不断宣示中国高水平开放——

  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共同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去年服贸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3点倡议,展现疫情下中国坚定扩大开放的诚意。

  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合作空间、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今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4项新举措,进一步表明中国迈向更高水平开放的决心。

  “在全国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习近平主席致辞释放出提高开放水平的重要信号。

  这意味着,8月在海南才开始实施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即将推向全国,在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同时还将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不仅如此,“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支持北京等地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这一制度型开放安排,体现了中国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决心和行动。

  更快的步伐,更高的水平,意味着更大的开放合作空间。

  聚焦数字贸易,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传递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鲜明信号——

  “数字”再次成为关键词。

  去年服贸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我们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共同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助推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

  今年致辞中,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提出,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

  去年,北京推进数字贸易试验区建设。未来,北京等地将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

  从“试验区”到“示范区”,意味着从侧重探索到注重引领,可见国家对发展数字贸易的支持力度,有利于将更多好经验推广到全国,更大范围激发数字贸易发展潜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如何激发占中国1.45亿户市场主体数量超九成的中小企业创新动力?

  “我们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习近平主席所说的,正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

  这意味着,深化新三板改革站上了新的起点,以现有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北京证券交易所,将进一步提升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多务实的举措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动能。

  不可回避的是,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也加剧逆全球化潮流,数字贸易壁垒依然存在,阻碍数字贸易的正常流动,深化合作、协调一致对于清除障碍释放创新活力至关重要。

  “金钥匙”已在手中,而启动它需要各国携手,共同努力!

主笔:谢希瑶、黄玥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李克强出席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李克强出席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日以视频形式出席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宣布论坛开幕。

  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高质量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近年来,中国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调整优化能源、产业结构,狠抓节能减排,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前不久,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中国正式上线。

  李克强强调,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病毒迭代变异,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全球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各国应密切合作、共克时艰,努力实现谋发展与绿色转型并行不悖、相互促进,推动转型升级。李克强就此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秉持科学精神和务实态度,合理推动能源清洁利用和低碳转型。各国应尊重、运用科学,平稳有序、尽己所能推进能源消费和生产方式转变。要控制总量,坚持节能优先。调整结构,提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注重创新,加强清洁能源科研合作、技术转移和成果普及。更新观念,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新风尚,打造人人可为、人人参与的绿色低碳社会。

  二是结合历史责任和国情实际,持续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异。要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高度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关切与诉求,加大技术、资金、能力支持,帮助他们在发展中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三是强化政策协调和结构改革,携手实现世界经济均衡、绿色、可持续复苏。各国疫后复苏绝不能重回高污染、高排放发展的老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宏观政策力度的关系,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推动结构性改革,培育和壮大新动能,以更低的代价推动全球经济均衡复苏、绿色复苏、可持续复苏。

  李克强指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过程中实现低碳绿色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实现。我们将坚持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切实推进能源转型。在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的同时,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手做“减法”,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规模;一手做“加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本次论坛以“能源 气候 环境”为主题,埃塞俄比亚总统萨赫勒-沃克、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督鲍勃·达达埃、柬埔寨首相洪森、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斯里兰卡总理马欣达等外国政要以视频方式出席。

 
黄坤明在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从严从实 标本兼治 营造天清气朗的文娱领域风气
黄坤明在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
从严从实 标本兼治 营造天清气朗的文娱领域风气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中宣部3日在京召开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加大文娱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力度,从严从实、标本兼治,营造天清气朗的文娱领域风气。

  黄坤明指出,近年来文化文艺领域综合改革取得成效,导向鲜明、积极向上的主流态势不断巩固。同时要看到,一段时间以来文娱领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败坏行业形象,损害社会风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要直面问题、重拳整治,以坚决有力的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效果。

  黄坤明强调,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统筹推进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生态治理。要精准有效强化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监管,综合施治、协同发力,把树导向和明惩戒结合起来,规范市场行为、优化行业秩序、清朗网络空间,持续加强从业者教育引导,涵育良好文艺生态。要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创作供给,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文化需求。

  中央宣传文化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有关人民团体负责同志、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六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座谈会3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
 
  座谈会上,中央统战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负责同志和抗战老战士、青年学生代表先后发言,从不同角度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阐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充分表达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决心和信心,充分表达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座谈会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举办。在京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及抗战将领亲属代表、抗战烈士遗属代表,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和北京市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京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遗属代表,首都各界群众代表等约160人参加座谈会。
 
京港联动情牵天地 “时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话天宫活动侧记
京港联动情牵天地
“时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话天宫活动侧记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9月3日,正在天宫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乘组与香港科技工作者、教师和大中学生进行天地连线互动。          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
 
  北京香港两地联动,航天专家与香港同胞共话载人航天;
 
  地面天宫互动情牵,青年学子与神十二航天员天地互动。
 
  9月3日下午,“时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话天宫活动在北京和香港两地成功举办。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乘组与近300名香港科技工作者、教师和大中学生开展了一场实时天地连线互动。
 
  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是国家航天科学家团队访港和月壤入港等活动的延续,也是北京和香港联袂开展的一次航天科普交流活动,又一次在香港掀起了航天热潮,加深了香港市民对国家航天成就的了解。
 
  活动开始后,北京和香港两地会场的所有人员全体起立,奏唱国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谭铁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先后致辞。
 
  自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后的50多年里,中国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航天事业近年取得历史性的进展,令人振奋。”林郑月娥表示,希望香港青年能够通过今天的活动得到启发,在科研路上不怕失败,勇敢探索,成就理想,在国家和香港的未来发展路上发光发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国家重点工程,自1992年以来攻克了一大批关键技术。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空间站阶段,空间站也将在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
 
  “载人航天工程一直得到香港同胞的关心支持,香港科技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了多项技术研究和项目研制,香港青少年设计的实验项目还在神舟十一号进行了搭载实验。”郝淳表示,欢迎香港同胞更多参与工程实践,让更多的香港智慧闪耀太空。
 
  互动环节开始后,香港主会场的青年学子纷纷向北京分会场的航天专家提问。
 
  “杨利伟叔叔,您觉得航天员这个职业最酷的地方是什么?”一名18岁的香港青年学生这样问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
 
  18年前的那个金秋,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21小时23分,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现在已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的杨利伟说:“在太空中,当我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国旗时,那一刻我觉得我是最酷的。”
 
  现在有了更大更好的“天宫”,国家会怎么用“天宫”开展科普教育呢?还会有“太空授课”吗?空间站能够为航天员工作和生活提供哪些条件?航天员在天上想家了怎么办?能洗澡吗?紧急状况下能把航天员送回地球吗?……
 
  面对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北京分会场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等航天专家一一作答。
 
  此时此刻,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组合体仍在400公里外的太空飞行。
 
  两个多月前的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他们成为中国进入空间站阶段后的首批太空访客。他们在天上的工作生活、所见所闻等备受关注。
 
  “香港呼叫神舟十二号!”
 
  “香港呼叫神舟十二号!”
 
  14时09分,备受期待的天地连线互动活动开始,香港主会场人员纷纷向出现在大屏幕上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招手致意。正在“太空出差”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也放下手头的工作,依次“游”到摄像机前,向地球家人挥手问好。
 
  “你们在太空能进行锻炼吗?能否展示一下?”面对这样的提问,聂海胜立即在天上向香港青年学生表演了“太极拳”“倒立骑自行车”等,引起现场热烈掌声。
 
  有香港学生问:“太空的同重力状态是非常特殊的实验环境,能介绍一下这次做的太空实验吗?”“出舱后的地球漂亮吗?能看到香港吗?”
 
  汤洪波针对如何在失重环境中做实验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同步进行在轨展示。刘伯明用一连串的排比句描绘了在太空中看到的壮美景观。他说:“希望香港青年加入中国航天员队伍。”
 
  此时此刻,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组合体正飞行在印度洋上空。那一刻,大家通过核心舱的舷窗,看到了太空视角的壮丽大海。
 
  相聚的时光宝贵又短暂,互动的气氛欢快又热烈。
 
  “这是中央送给香港同胞特别是香港青少年一份跨越天地的特殊礼物,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香港、对香港青少年的无限关爱。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深刻感受到并倍加珍惜这份关心和厚爱,不断厚植家国情怀,更加坚定地与祖国同心同行。”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说。 (记者李国利)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举行
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举行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沈阳9月3日电(记者梅世雄、陈梦阳)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3日上午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109名为国战斗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英烈在祖国的大地上安息。

  71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2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19.7万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自2014年以来,中韩双方已连续8年共同实施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将825位烈士遗骸接回祖国。

 
韩正出席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
韩正出席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温馨、吉宁)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2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上发表了视频致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峰会并宣布服贸会开幕。

  当日晚上,韩正和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北京线下会场,有关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在线上会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共同出席峰会。20时50分许,韩正宣布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

  峰会开始前,韩正和胡春华、蔡奇一起视察服贸会展馆,与参展企业负责人互动交流。韩正表示,服务业开放合作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政府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将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致力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希望大家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市场,实现互利共赢,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胡春华主持峰会。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乌拉圭总统拉卡列、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爱尔兰总理马丁、越南总理范明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科尔曼、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代理秘书长杜兰特、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冈萨雷斯先后通过视频方式致辞。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组委会成员单位、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省(区、市)交易团团长,中资企业负责同志和机构代表,外国驻华使节和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境外商(协)会、外资企业在华负责人代表等约500人在北京线下会场参加峰会。

  本届服贸会主题是“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将聚焦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发展等议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办近200场论坛洽谈活动。

 
国务院印发《若干措施》 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
国务院印发《若干措施》
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指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对外开放高地建设,推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若干措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19项措施,具有5方面特点:一是提升贸易便利度。开展贸易进口创新,支持自贸试验区所在地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释放新型贸易方式潜力,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离岸贸易。推进“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按照综合保税区维修产品目录开展保税维修业务。提升医药产品进口便利度,允许具备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部分药品及医疗器械业务。二是提升投资便利度。加大对港澳投资开放力度,将港澳服务提供者在自贸试验区投资设立旅行社的审批权限,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下放到自贸试验区。放开国际登记船舶法定检验,允许依法获批的境外船舶检验机构对自贸试验区国际登记船舶开展法定检验。在自贸试验区实行产业链供地,对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项目涉及的多宗土地实行整体供应。三是提升国际物流便利度。推进开放通道建设,支持自贸试验区所在城市的国际机场利用第五航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允许外国航空公司承载该城市至第三国的客货业务。支持自贸试验区试点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鼓励自贸试验区制定并推行标准化多式联运单证,研究出台铁路运输单证融资政策文件。提升航运管理服务效率,将《船舶营业运输证》的部分管理事项,下放至自贸试验区所在地省级部门。四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便利度。进一步丰富商品期货品种,加快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期货交易,完善期货保税交割监管政策。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开展融资租赁公司外债便利化试点。在符合条件的自贸试验区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五是探索司法对贸易投资便利的保障功能。探索赋予多式联运单证物权凭证功能,通过司法实践积累经验,为完善国内相关立法提供支撑。完善仲裁司法审查,明确对境外仲裁机构在自贸试验区设立的仲裁业务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所涉及的法律适用问题。

  《若干措施》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自贸试验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政治安全,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制度安排,主动服务大局;要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各地区、各部门要简化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程序和要求,对确需制定具体意见、办法、细则、方案的,应自文件印发之日起一年内完成。各地区、各自贸试验区要承担主体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举措接得住、落得准、推得开。

 
站上新起点!新三板改革迎来重大举措
站上新起点!新三板改革迎来重大举措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刘慧)习近平主席2日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致辞中宣布,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这不仅为深化新三板改革指明了方向,标志着聚焦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新三板站上改革的新起点,更是对资本市场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

弥补短板

回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



  当下,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关键词。要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资本市场需要更加包容创新。

  探索一直在路上。从科创板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退市制度改革、相关板块改革到新三板设立精选层……近年来一系列制度改革正在有力提升着资本市场对创新的适应性、包容性。

  不能忽视的是,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充满活力、敢于创新,是我国经济韧性最重要的保障。然而,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还远远不够,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制约其发展的“老大难”。

  如何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引导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必须推动解决的课题,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就是要突破体制机制上的瓶颈,加快建设一个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量身打造的证券交易所,深入探索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普惠金融之路。

  随着新三板改革站上新的历史起点,在改革中强筋壮骨的资本市场也将更好地承担起服务实体经济、促进投融资良性循环的使命。

服务升级

打造效率更高的专业化平台



  理解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必须放在新三板改革的大逻辑下看待,必须放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历史方位中看待。

  自2013年诞生之初,新三板就被定位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重要平台。从无到有,逐渐探索,新三板形成了很多契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制度设计,累计服务1.3万家企业。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三板曾遭遇流动性不足、部分挂牌企业“先天不足”等成长的“烦恼”。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三板改革跑出“加速度”。去年7月,以设立精选层、引入公开发行、建立转板制度为核心的改革措施落地,全面激发了新三板的市场活力。

  仅仅过去一年多,新三板改革再次迎来政策“大礼包”。不难发现,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是一个持续深化的过程,既是对前期经验的总结和吸收,也是根据新形势的大胆创新。

  这次“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正是新三板改革的深化延续。

  “以现有的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组建北京证券交易所”,证监会的这一思路明确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将是新三板的组成部分,将和创新层、基础层共同构成新三板的市场层次。

  同时,改革必将为新三板市场发展带来新的提升。

  一方面是法律地位的提升。“从交易场所的一个市场层次变成交易所,提升了法律地位,体现了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服务的升级。”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另一方面是服务中小企业能力的提升。可以预期,以精选层为基础组建北京证券交易所,将产生一个服务中小企业更加高效、更加专业化的平台。这将有利于打造“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区域股权市场—新三板—交易所市场”的全链条支持体系,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畅通直接融资路径。同时,这也有利于破除部分机构投资新三板精选层的政策障碍,改善市场流动性。

稳妥推进

资本市场总体格局没有改变



  北京证券交易所具体如何建设?精选层现有的各项制度将会怎样?现有的市场格局会迎来哪些变化?

  证监会给出了明确答案:严格遵循证券法,按照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总体平移新三板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坚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创新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

  这意味着,改革将稳妥推进,没有改变目前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总体格局:

  ——升级为北京证券交易所后,精选层发行、交易、转板、退出等核心制度机制没有改变。

  ——原精选层挂牌公司转为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仍然可以选择转板到沪深交易所。

  ——北京证券交易所新上市公司仍由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产生。

  作为新三板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证券交易所与创新层、基础层都将牢牢坚守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在市场定位、制度设计、企业来源等方面,北京证券交易所与沪深交易所错位发展。同时,转板机制的畅通,让企业能够更加灵活、从容地选择资本市场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北京证券交易所未来的市场运行、投资者结构、主要基础制度安排等都有着显著的中小企业特色,与沪深交易所差异明显,不会对沪深交易所造成大的影响。

立足长远

激发活力的改革永不止步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在全球经济金融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能缺少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

  新一轮新三板改革的开启,就是坚持法治化、市场化方向,打造中小企业的专业化服务平台,释放和激发市场活力。

  了解中国资本市场的人,都会对近年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印象深刻。无论是以注册制为“牛鼻子”的制度变革,还是以新证券法为核心的法治建设,亦或是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资本市场的改革步伐从没有停歇。

  资本市场改革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新的证券交易所组建需要磨合调试、中小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影响市场表现……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市场各方需要更多耐心。

  对于北京证券交易所,市场各方也要理性包容,共同助力其成为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前沿阵地”、“创新工场”。

  人们期待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得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助力,聚焦主业、强化创新、跨越发展,成长为各领域的“生力军”和“排头兵”,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活力。

 
外卖全监管、冷链一码通…… 浙江数字化改革有了新成果
外卖全监管、冷链一码通……
浙江数字化改革有了新成果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厨房是否卫生,食材是否安全,包装材质是否达标,配送途中是否受污染……点外卖的你,是否时常有这样的顾虑?在不久前上线的“浙江外卖在线”应用上,上述环节均已实现了全流程监管。

  记者从9月2日举行的浙江省市场监管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宣介活动上获悉,浙江省市场监管数字化改革已取得多项成果,目前已上线“浙冷链”“浙食链”“浙江外卖在线”“浙江质量在线”等10大应用,实现核心业务数字化全覆盖。

  “现在点外卖更放心了。以前为了避免买到不卫生、不合格的产品,只会重复购买少数信赖商家的外卖,‘浙江外卖在线’的‘明厨亮灶’让商家后厨情况一目了然,也给了我更多点外卖的选择。”杭州消费者张浩说。

  据了解,“浙江外卖在线”上线以来,已完成浙江省29.3万家外卖商家的主体信息核验,建立骑手档案35.3万个,接入阳光厨房8.9万家,实现了网络餐饮从后厨到餐桌、从加工到配送、从商家到骑手的全链条闭环管理。目前,浙江省日均销量10单以上外卖商家均已接入阳光厨房,阳光厨房商家订单量占全省外卖总订单量的75%以上。

  “浙江外卖在线”是十大应用场景之一。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全量、实时、自动”的要求建成数字化改革统一的数据库,目前已涵盖核心指标4100项,贯通各部门各层级系统306个,汇聚数据资源354亿条。

  “通过创新数据抓取、模型运算、智能分析等数字化手段,有效解决了一批过去靠人海战术和传统手段管不了、管不好的治理难题。”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章根明说,数字化改革不但加强了对市场的有效监管,也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受污染的冷链食品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冷链食品监管势在必行,“浙冷链”系统于2020年6月22日适时上线。

  记者在杭州某大型商超“浙冷链”存放专区看到,冰柜内的进口肉类、海鲜制品的外包装盒上均有“浙冷链”溯源二维码。手机扫描后,即可显示入境日期、发货人与收货人、输出国家或地区等信息,还附有检验检疫证明、消杀证明、核酸检测报告等凭证,以及该商品在国内各中转站点的运输信息。

  “数字化改革是在新‘油田’里‘打油’,市场监管领域数字化改革的‘油品’正在不断惠及民生。”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国贤表示,数字化改革打造了各方共赢的平台,既保障了消费者和劳动者的权益,增加了商家的美誉度与影响力,也规范了相关平台的行为。  

    (记者商意盈、林光耀)

 
服贸会传递希望与信心
服贸会传递希望与信心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金秋九月,一场全球经贸盛会如约而至。2日开幕的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展现出中国迈向更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行动。进一步敞开大门的中国,必将吸引更多“世界服务”,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金钥匙”,共同开启更美好的未来。

  走进服贸会展馆,处处体现开放与合作的元素。早上9点开始,几乎每半个小时就有一场活动:新品发布、合作签约、论坛峰会等等。置身其中,感受AI智能,走进“数字故宫”,体验高清电影中的5G速度……服贸会成为海内外服务“上新”的舞台,尽显今年“数字开启未来,服务促进发展”的主题。

  贸易是国家交往的纽带。从2012年的京交会起步,服贸会伴随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发展壮大。疫情发生以来,中国连续如期举办服贸会,这本身就是中国坚定扩大开放、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生动写照。

  服贸会“朋友圈”越来越大,印证中国开放之姿的引力。今年服贸会上,153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家企业集中亮相,比上届增加5个国家,国际化率、世界500强占比均超过上届水平。

  吸引“世界服务”,背后是中国巨大的市场和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中国连续7年保持服务贸易世界第二大国地位,与世界近240个国家和地区有服务贸易往来;连续4年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原有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开放100个服务部门的基础上,承诺新增22个服务部门……中国服务领域开放的水平不断提高。

  将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从海南推广至全国,把数字贸易试验区升级为示范区,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本届服贸会上中国亮出的一系列开放新举措,将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注入活力,增添信心。

  中国搭台,世界合唱。坚持更高水平开放的中国正携手各国,共促服务贸易繁荣,共助世界经济复苏,共创更加美好未来。

     (记者邹多为、于佳欣)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

 
暗访房本办理:跑办事大厅需44天,找“黄牛”一天就办完
暗访房本办理:跑办事大厅需44天,找“黄牛”一天就办完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房产是百姓最重要的资产,办理不动产登记更是事关民生的大事。然而,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有的群众自己到不动产登记大厅,跑了4趟,历时44天才拿到房本;但有的人找“黄牛”代办,花500元后竟能在1天内“神速”出证。不动产登记乱象,折腾了群众,破坏了公平,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根据群众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的问题线索,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五督查组赴集宁区暗访发现,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存在办证效率低时间长、工作人员涉嫌与“黄牛”勾结不当牟利等问题。

  群众叫苦:三番五次跑,只因没交“代办费”?


  为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办理难问题,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前,全国所有市县不动产登记的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业务办理时间力争全部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6月发布文件明确,一般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

  督查组来到集宁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暗访,该中心多名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办证人多,最快也要10到15天才能领到证。在发证窗口,恰有一位女士来领证,被工作人员告知证件还没制好,下周再来一趟。“不是说5个工作日吗?已经20多天了,到底什么时候能领?”这位女士十分无奈。

  在与办事群众随机访谈的过程中,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他于7月12日到集宁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办证,工作人员表示5个工作日后来拿证。他先后于7月19日、7月23日前往不动产登记中心,却均被告知“证还没印好,下周再来看看”。在此期间,他多次致电登记中心询问办理进度,都未得到明确答复。8月24日,他第四次前往该中心,终于领回不动产证,但制证日期却写着“7月20日”。

  这位市民说,当时和他一同办证的邻居们早在一个月前就接二连三地往业主群里晒证件了。“后来我得知,这些邻居都是通过一个‘黄牛’交了钱才拿到证的。”他气愤地表示,难道是因为没交所谓的“代办费”,才导致自己44天跑了4趟?

  是谁为“黄牛”插队办理开辟“绿色通道”?


  在现场,三位未领到证的群众聚在一起商量找“黄牛”办理。暗访人员询问得知,集宁区不动产登记中心附近的打印店、地产中介门店都提供所谓“代办服务”。

  记者跟随督查组随机走访三家店铺,发现门口均挂着“代办”招牌。店老板表示,代办不动产证需收取500到1000元的“代办费”或“加急费”。

  经过讨价还价,代办费用确定为500元。店老板底气十足地说:“肯定不会有问题,我很快就能办完,明后天就可以把证邮寄给你!”当暗访人员询问500元费用花在哪里时,这位代办人明确表示:“我自己只留100元,剩下的都给大厅里面的人。”

  得到如此肯定的答复,两位办事群众在暗访人员的陪同下交了500元钱的“加急费”,然后房产中介老板当着暗访人员的面,和一个被称为“李姐”的人联系起来。

  在“李姐”的帮助下,两位办事群众在第二天下午就拿到了房产证。

  效率不高,监管不强,相关问题需严查到底


  在掌握相关证据后,督查组在乌兰察布市由暗访转为明察,发现今年7月以来,仅集宁区就有900余件不动产登记事项办理用时超过5个工作日,个别事项耗时近2个月。    9月1日,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第五督查组组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约谈了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和乌兰察布市有关负责同志,要求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抓好排查整改,切实解决群众办证难、办事难问题,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根据督查组指出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情况,乌兰察布市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全面认领、深刻反思、认真检讨,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据了解,集宁区已于9月2日前将7月至8月积压的符合条件的不动产登记业务912件全部办结。此外,记者从乌兰察布市纪委监委了解到,乌兰察布市自然资源局集宁区分局党组成员、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周雅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在全区范围内对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办事人员和“黄牛”勾结牟利等问题开展摸排核查,并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开展追责问责。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3日电 

 
服贸会上的冰雪体验
服贸会上的冰雪体验

( 2021-09-04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9月3日,参观者在体验一款VR滑雪娱乐设备。服贸会上展示的冰雪运动内容吸引众多参会者前来体验。

     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