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新华深读

05版:新华聚焦

06版:新华财经

07版: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08版:新华关注·家园

《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出版发行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家庭建设的新期盼新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习近平同志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述摘编》分7个专题,共计107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20年12月28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说明、答问等6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构建钢铁防线、筑牢抗疫成果 北京扎实推进新冠疫苗接种
构建钢铁防线、筑牢抗疫成果
北京扎实推进新冠疫苗接种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侠克)按照“应接尽接、应快尽快”的原则,北京市正在安全有序推进疫苗接种。截至28日12时30分,北京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398.43万剂,累计接种870.38万人,其中完成第二针剂接种528.05万人,完成第一针剂接种342.33万人。
 
  为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北京市组建了市级疫苗接种工作组,建立了“市级统筹、区级主责、街镇实施、单位和社区组织、行业促进”的工作机制,制定点位设置科学化、接种配置精准化等“五化”标准,建立了以大中型临时接种点为主、固定接种点和上门服务为补充的接种体系。目前,全市日接种能力达到30万剂次以上。
 
  记者了解到,自3月中旬起,北京就开始为部分有接种需求且身体基础状况较好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截至3月25日17时30分,北京市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36.6万人。
 
  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牛街街道春风社区的90岁老人孙崇菀和老伴武挥,在了解到60周岁以上老人开始接种新冠疫苗的消息后,立即报了名。第二天,两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很快打上了疫苗。老两口说,接种完第一针新冠疫苗后身体没有不适,心中更多了一份安心。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服务老年人群体,北京市多个区多措并举,让老年人接种疫苗省心、省力、省时、省事。许多接种点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专门设置有显著标识的“绿色通道”,让老年人不用预约,享受“随到随种”。对于只身前来的老人,接种点还提供全程陪护服务,现场有专门的志愿者为老人办理身份信息登记,引导协助,并就接种后注意事项进行告知提醒。 
  
    为了适应不同人群错峰接种需求,北京市多个区还根据自身情况增设了疫苗接种“夜场”。3月25日晚,与新发地市场相隔一条马路的新发地新冠疫苗接种点开始热闹起来。这个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天伦锦城附近的接种点正是为了周边因上班无法在白天进行疫苗接种的村(居)民及商户增设的。“我们白天都忙着做生意,晚上遛个弯的功夫就把疫苗打了,感觉特别方便。”新发地市场商户柳怀明说。
 
  该接种点负责人介绍,根据实际情况,接种时间定在每周二、四、六19点至21点。由于新发地市场商户与大货车司机多在凌晨配货,白天交易,这一时间段正是他们的休息时间,也是周边居民下班、饭后的业余时间。此外,接种点距周边小区和市场商户生活区也很近,商户及家人步行便可前往。新发地疫苗接种点夜场每晚最大接种量为300剂次。
 
  为保障疫苗供应,北京市不断扩大疫苗存储和配送能力。目前,市区两级存储能力达1000万剂,日配送能力达100万剂。未来,北京市将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持续加大疫苗接种力度,稳妥推进60岁及以上接种人群接种工作。
 
中办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
中办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组织处理是教育干部、管理干部的必备手段,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措施。《规定》是做好组织处理工作的重要遵循,对指导和规范组织处理工作,推进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法律责任追究有机衔接,构建更加完备的干部管理监督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把组织处理工作放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大局中把握,提高执行制度规定的能力水平,精准科学做好组织处理工作,抓好《规定》的贯彻落实。执行《规定》中的重要情况和建议,要及时报告党中央。
 
  《规定》全文如下。
 

 
  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
 
 (2021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 2021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


 
  第一条 为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规范组织处理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党内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组织处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从严管理监督要求,严肃处理对党不忠、从政不廉、为官不为、品行不端等问题,督促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组织处理,是指党组织对违规违纪违法、失职失责失范的领导干部采取的岗位、职务、职级调整措施,包括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免职、降职。
 
  第四条 组织处理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一)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监督干部;
 
  (二)党委(党组)领导、分级负责;
 
  (三)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
 
  (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第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
 
  对以上机关、单位中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不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以及国有企业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进行组织处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六条 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组织处理职责。
 
  有关机关、单位在执纪执法、日常管理监督等工作中发现领导干部存在需要进行组织处理的情形,应当向党委(党组)报告,或者向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建议。
 
  第七条 领导干部在政治表现、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遵守组织制度、道德品行等方面,有苗头性、倾向性或者轻微问题,以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为主,存在以下情形之一且问题严重的,应当受到组织处理:
 
  (一)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有违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错误言行的;
 
  (二)理想信念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搞封建迷信活动造成不良影响,或者违规参加宗教活动、信奉邪教的;
 
  (三)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力,做选择、打折扣、搞变通,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
 
  (四)面对大是大非问题、重大矛盾冲突、危机困难,不敢斗争、不愿担当,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
 
  (五)工作不负责任、不正确履职或者疏于管理,出现重大失误错误或者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等严重事故、事件的;
 
  (六)工作不作为,敷衍塞责、庸懒散拖,长期完不成任务或者严重贻误工作的;
 
  (七)背弃党的初心使命,群众意识淡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推诿扯皮,在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问题上办事不公、作风不正,甚至损害、侵占群众利益,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
 
  (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脱离实际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盲目举债,弄虚作假,造成不良影响或者重大损失的;
 
  (九)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问题,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定,不顾大局闹无原则纠纷、破坏团结,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
 
  (十)在选人用人工作中跑风漏气、说情干预、任人唯亲、突击提拔、跑官要官、拉票贿选、违规用人、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
 
  (十一)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培植个人势力等非组织活动,破坏所在地方或者单位政治生态的;
  (十二)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作出的分配、调动、交流等决定的;
 
  (十三)不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产生不良后果,严重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领导干部出国(境)等管理制度,本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违规经商办企业的;
 
  (十四)诬告陷害、打击报复他人,制造或者散布谣言,阻挠、压制检举控告,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
 
  (十五)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的;
 
  (十六)违背社会公序良俗,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
 
  (十七)其他应当受到组织处理的情形。
 
  第八条 组织处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党纪政务处分合并使用。
 
  第九条 领导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失误,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出现失误,为推动发展出现无意过失,后果影响不是特别严重的,以及已经履职尽责,但因不可抗力、难以预见等因素造成损失的,可以不予或者免予组织处理。
 
  第十条 组织处理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调查核实。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应担负的责任进行调查核实,听取有关方面意见,与领导干部本人谈话听取意见。执纪执法等机关已有认定结果的,可以不再进行调查。
 
  (二)提出处理意见。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调查核实情况或者执纪执法等机关认定结果、有关建议,以及领导干部一贯表现、认错悔错改错等情况,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研究提出组织处理意见报党委(党组)。
 
  (三)研究决定。党委(党组)召开会议集体研究,作出组织处理决定。对双重管理的领导干部,主管方应当就组织处理意见事先征求协管方意见。
 
  (四)宣布实施。组织(人事)部门向受到组织处理的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和本人书面通知或者宣布组织处理决定,向提出组织处理建议的机关、单位通报处理情况,在1个月内办理受到组织处理的领导干部调整职务、职级、工资以及其他有关待遇的手续。对选举和依法任免的领导干部,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任免程序。对需要向社会公开的组织处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公开。
 
  第十一条 停职检查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受到调整职务处理的,1年内不得提拔职务、晋升职级或者进一步使用。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1年内不得安排领导职务,2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职务层次的领导职务或者晋升职级。受到降职处理的,2年内不得提拔职务、晋升职级或者进一步使用。同时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
 
  领导干部受到组织处理的,当年不得评选各类先进。当年年度考核按照以下规定执行:受到调整职务处理的,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受到责令辞职、免职、降职处理的,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同时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按照对其年度考核结果影响较重的处理处分确定年度考核等次。
 
  对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领导干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以及本人特长,安排适当工作任务。
 
  第十二条 领导干部对组织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组织处理决定后,向作出组织处理决定的党委(党组)提出书面申诉。党委(党组)应当在收到申诉的1个月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以书面形式告知干部本人以及所在单位。领导干部对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提出书面申诉。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在2个月内予以办理并作出答复,情况复杂的不超过3个月。
 
  申诉期间,不停止组织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十三条 对领导干部组织处理存在事实认定不清楚、责任界定不准确的,应当重新调查核实。处理不当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必要时,上级党委(党组)可以责令作出组织处理决定的党委(党组)予以纠正。
 
  第十四条 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将组织处理决定材料和纠正材料归入本人干部人事档案,根据工作需要抄送有关部门。
 
  第十五条 受到组织处理的领导干部应当认真反省问题,积极整改提高。党组织应当加强对受到组织处理的领导干部日常管理和关心关爱,了解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工作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第十六条 领导干部受到组织处理,影响期满,表现好且符合有关条件的,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等有关规定使用。
 
  第十七条 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相关规定。
 
  第十八条 本规定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今天,我们为什么纪念西藏民主改革
今天,我们为什么纪念西藏民主改革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和百万农奴解放62周年。苦难的岁月已成遥远的记忆,西藏各族人民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昭告世界,中国共产党领导推动的西藏民主改革利藏利民,功在千秋。
 
  历史上,西藏长期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广大农奴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苦难境地。直到1959年3月2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百万农奴获得解放。从此,雪域高原同祖国各地一样日新月异,62年来的改革发展成就为人类发展史增添了光辉篇章。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为什么依然要纪念始于62年前的西藏民主改革?
 
  20世纪中叶之前,西藏是世界上最大的农奴制堡垒。今天,聆听健在翻身农奴的诉说,仍然难以想象他们曾经忍受的体肤之饥、筋骨之苦、失亲之痛之万一。
 
  还有无数早已无法开口控诉的死难者,他们在农奴制的漫漫长夜里未敢奢望过自由,不曾享受过丰衣足食的生活。
 
  然而,时至今日仍有外部势力企图美化旧西藏,将“人间地狱”塑造成“香格里拉”。这是对百万受难农奴的蔑视,是对“人权”二字的践踏。
 
  纪念西藏民主改革,还原历史真相,亲历者的讲述是最可信的“拼图”。呼唤那些信口开河的人尊重史实、尊重曾饱受农奴制压迫的西藏人民,树立历史正义。
 
  纪念,也是为了以史为鉴。只有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走过什么样的路,才会明白该向哪里去。
 
  62年前的西藏民主改革,把自由与平等带到了雪域高原,农奴成为公民,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活热情,走上了康庄大道。今天的西藏,已实现62.8万贫困人口脱贫,和全国一起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历史雄辩地证明:西藏的前途和命运与伟大祖国紧密相连,西藏的发展和进步与祖国的稳定繁荣密不可分。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西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从严管党治党;发扬“老西藏精神”;长期坚持援藏政策……桩桩件件,擘画出西藏的光明前景。
 
  纪念西藏民主改革,方知正确道路来之不易,奋斗历程充满艰辛,伟大成就当倍加珍惜。历史昭示未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斗,西藏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记者王沁鸥、陈尚才)
 
    新华社拉萨3月28日电
 
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江西“链”上开新局
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江西“链”上开新局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本报记者刘健、李兴文、郭强、余贤红
 

 
  近年来,江西经济“两大趋势”引人关注:一个是“快”,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方阵”,2020年全省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速居全国第一,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居中部第一;一个是“新”,VR、物联网、航空等新兴产业频频出圈,成江西“新名片”。
 
  韧性和活力从何而来?江西锚定重点发展的产业,围绕“链”字做文章,创新举措畅通产业链、提升创新链、优化生态链,既助力企业短期纾困,更着眼长远提升产业竞争力。
 
畅通产业链
 
这些“新入局者”异军突起靠什么


 
  春节后,一架由南昌高新区与南昌龙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组织的“返岗专机”降落在昌北机场。
 
  “今年公司搬到新厂区,产能迅速扩大,急需增加用工。”龙旗公司副总经理施向华说。
 
  受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龙旗公司何以不掉“链”?“答案就在‘链’上。”施向华说,疫情之下不缺订单,缺原材料。哪里产业链完整,哪里就能快速复产。在南昌高新区,移动智能终端的一级产业链90%可以本地配套,有做机壳的,有做摄像模组的,有做背光源的,还有做电声器件的,加起来有70多家配套企业。
 
  更快度过危机,就能赢得更多先机。因为抓住了机遇,当地正兴起一批电子信息行业“新入局者”:欧菲光,影像类、微电子类、触控显示类产品出货量全球第一;华勤、龙旗、天珑,在国内ODM厂商排名中稳居前三……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零仓储,让一家企业的产品直卖另一家。”南昌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刘德辉说。
 
  延链补链,畅通循环,企业生产才能稳得住、活起来。江西选择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虚拟现实、航空等14条有较好基础、广阔潜力的产业链,由省领导分别担任链长,构建体系化稳链机制,全力通堵点、连断点、破难点,截至去年底,收集的1165个问题已办结90%。
 
  江西省工信厅厅长杨贵平介绍,聚焦航空、电子信息、新能源等六大优势产业,江西分别绘制产业“四图”(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和“五清单”(重点企业清单、重点项目清单、集群清单、问题清单、政策清单),编制产业招商指引,着力开展填空式、补充式精准招商。
 
  这是发生在抚州市产业链对接会上的一个故事:过去,一根普通的电子设备连接线粗加工后出口,经国外企业精加工转销国内企业,价格翻倍;如今,两家本地企业“接上头”,批量产销40万根超算服务器连接线,成本降低、利润翻番。
 
  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产业链招商活动在各地举办:有的是上下游产业对接会,如景德镇直升机上下游产业对接会;有的则是把企业的供应商大会变成招商大会,如2020华勤通讯核心供应商大会……2020年,江西共引进补链延链强链固链项目2334个,签约资金1415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园、有色金属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一个个企业拼盘式聚集的“工业园”,正变身为一个个环环相扣、层层嵌套的“产业园”。根据江西省“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全省开发区首位产业集聚度平均达到65%以上。
 
提升创新链
 
这些国外技术设备主动降价为什么


 
  记者近日在鹰潭采访听闻一桩产业新事:当地一家企业成功突破被日本古河等国外公司垄断的银铜合金线坯和锡铜合金线坯技术,原先6万元一吨的加工费如今只需3万元,迫使国外同款产品大幅降价。
 
  唯创新者强,重创新者赢。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江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竞争力。
 
  面向关键共性技术加大创新投入——
 
  自2015年以来,江西连续6年大幅增加省级科技专项资金,针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的基础领域薄弱环节,研究提出62个产业基础能力提升重点方向,创新资源重点聚集突破20个左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等,有效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突破一个技术难点,就能激活一条产业链。”鹰潭市工信局局长高华举例说,过去鹰潭只有四五家企业生产超细铜线,通过瞄准困扰行业关键技术,开展线径0.03毫米以下的超细铜线研发,制备出超细铜线系列产品,如今全市已有20余家相关企业,产业规模从10亿元量级跃升到100亿元量级。
 
  搭建重大平台提升创新能力——
 
  面对科技、人才资源禀赋不足的短板,江西主动对接大院大所,引进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等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成功获批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填补了省内无国家级大院大所直属机构、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空白。
 
  引进一家研究院,200多家企业客户“共享”。走进南昌小蓝经开区,这里的企业有个“共享实验室”。南昌县委书记熊运浪介绍说:“园区内半导体企业但凡有研发需求,都可借用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南昌研究院的微纳加工平台,包括研发设备和工程师,有效破解中小企业缺资金买设备、研发能力不足等难题。”
 
  多管齐下激活创新主体——
 
  近年来,江西着力从首台(套)采购、强化应用牵引、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方面出台激励措施,强化企业创新动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巩固。
 
  从一家租几间房创办的小公司到市值超百亿的流量经济头部企业,短短几年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进行智能营销,江西众灿互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逆袭,品牌客户合作数达上万家;通过创新,中微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将过去依赖进口的MOCVD设备价格从2300万元一台降至900多万元一台,占据国内市场85%份额……
 
  在江西,一个个创新突围的故事正在上演,全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持续攀升,成为全国唯一连续7年进位省份。
 
优化生态链
 
这些新产业投资逆势跃升凭什么


 
  春节期间,4架C919大飞机抵达南昌,在瑶湖机场进行试验试飞。
 
  国内首款军转民机型初教6获颁TC/PC证进入民用航空市场,国内首个民企自主知识产权通用飞机冠一通飞GA20研发、制造和交付……近年来,江西航空产业蓄势腾飞,去年产值达到1200亿元,航空产业制造规模居全国第三。
 
  “航空产业被誉为‘下一个万亿元黄金产业’,我们提前布局,一个以航空制造技术为依托,集设计研发、制造、适航审定、试验试飞、通航运营等于一体的航空产业生态圈正加快形成,未来将以此为依托力争让C919第二总装基地在此落户。”江西省工信厅航空和船舶工业管理处处长李晨炜说。
 
  这是江西以生态链思维发展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西紧盯VR、物联网等新兴产业,从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培育良好生态,并把数字经济发展作为新动能培育的“一号工程”,积极打造新兴产业发展新高地。
 
  在鹰潭,当地以打造智慧新城为载体,出台20多项政策,持续推动智慧水表、智慧净水器等物联网新产品全域一体化应用,试点一批、成熟一批、推广一批,涌现出多个“百万量级”应用产品,全市物联网核心及关联产业产值达500亿元;
 
  在抚州,当地错位发展经济高效的“算力工厂”,填补中部地区无国家数据中心的空白,构建大数据云计算、新型电子信息制造、数字两化融合三大产业发展平台,吸引一批云计算、软件开发、云游戏、图形渲染等企业落户,2020年数字经济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超过30%……
 
  良好产业生态,引来投资加码。2020年,江西省新兴产业投资快速增长,电子信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和新医药产业、航空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6.0%、30.2%、27.6%、71.9%。
 
  “链”上发力,创新求变,江西正朝着更高目标迈进。
 
西藏庆祝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西藏庆祝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3月28日,西藏各族各界群众聚集在布达拉宫广场,升国旗、唱国歌,庆祝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李克强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开放 大力推动创新在发展中不断改善民生
李克强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深化改革开放 大力推动创新在发展中不断改善民生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南京3月28日电(记者刘铮)3月25日至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陪同下,在常州、南京考察。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创新能力和发展动力,增进民生福祉,推动高质量发展。

  李克强来到常州恒立液压公司,详细询问产品、技术研发情况,鼓励企业在开放合作中不断创新,以恒心立恒业。他与当地10多家制造业企业负责人交流,听到大家纷纷表示,受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的激励,企业准备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李克强赞许说,国家不惜重金减税,就是要以市场化、普惠性政策“四两拨千斤”,推动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有创新企业才有未来,国家会有更好发展。

  在常州富强新村,李克强考察社区养老、托幼等生活服务。他走进养老中心,察看老人就餐、健康监测等情况。当地政府以购买服务、免费提供场地和水电气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不仅老人们获益,还带动了就业,李克强予以肯定。他对居民们说,社区里有你们的“小家”,社区也是个“大家”。社区提供养老、托幼服务,会让上班的家人安心。老人有幸福的晚年,年轻人就有可以预期的未来。孩子在社区的关怀照顾下成长起来,也会更有爱心。

  李克强走进一家个体户创办的服务点。看到这里既卖小日用品又代收代寄快递,李克强说,你的服务方便了大家,也增加了自己收入。他叮嘱当地负责人,中国人勤劳,要千方百计为群众灵活就业创造条件,这方面大有可为。

  李克强听取了江苏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情况汇报,并考察了位于自贸区的由中石化与巴斯夫合资的扬巴公司。他勉励地方同志要继续推进制度创新,集聚人才等先进要素,发挥自贸区改革高地、开放前沿的辐射带动作用。

  李克强来到南京大学,了解基础研究情况,饶有兴趣查看研究成果转化应用,鼓励科研人员加强跨领域协作,推动融合创新。他与学校院士们亲切交谈,希望一代一代传承推动创新,增强发展的延续力。李克强十分关心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专门听取学校这方面汇报。他与学生们交流,询问今年毕业学生的就业意向、有没有签约。李克强勉励广大学生说,你们要记住南大校训中说的“诚朴雄伟”,要潜心向学,踏踏实实从近处小处做起,将来实现远大志向,利社会、利国家。

  李克强充分肯定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希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和经济大省作用,推动发展迈上新台阶,并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肖捷陪同考察。

 
时间确定!社保将迎来六大新变化
时间确定!社保将迎来六大新变化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姜琳、彭韵佳)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指明44项重点工作的分工责任及完成时限。其中,有6项社保相关政策明确了时间安排。
 
  这意味着,你我的社保将迎来多种新变化、获得多项新福利。
 
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多少?4月底前揭晓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什么时候能上涨?涨多少?《意见》明确,4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2020年养老金发放水平提高,让1.2亿人得到了实惠。今年继续上调退休人员待遇,养老金将实现连续17年上涨。涨幅多大,答案即将揭晓。
 
  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央财政对养老基金的补助力度还在持续加大。养老金累计结余4.7万亿元,预计2021年养老基金收支相抵后略有结余,未来养老金发放有保障。
 
个人养老金制度啥样?9月底前“亮相”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对于这项工作,《意见》要求,9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包括国家税收等政策支持的个人养老金和市场化的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两部分。其中,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没有出台。
 
  关于个人养老金制度,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总的考虑是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市场化投资运营。
 
  业内人士表示,其主要目的是变百姓储蓄养老为投资养老,通过市场长期投资运营和长期领取养老金安排,实现个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新业态职业伤害怎么保障?6月底前明确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意见》要求6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互联网平台经济催生大量新型就业岗位,同时去雇主化、劳动关系灵活化的特征,也使得外卖骑手等新业态从业者无法获得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的保障。
 
  人社部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模式的思路。
 
  据相关专家介绍,试点拟从外卖、网约车、即时递送三类行业入手,接下来政策将明确具体的筹资方式、保障情形、待遇项目以及对应的待遇标准等。
 
放开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9月底前推出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要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意见》明确,9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根据权威统计,全国已有2亿左右灵活就业人员。目前大部分城市已经放开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户籍限制,特别是省内城乡户籍限制已基本取消。不过,仍有部分超大城市要求必须拥有本地户籍,才能在就业地参保。
 
  “主要是部分一线超大城市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水平比较高,如果完全放开参保户籍限制,将给当地带来较大财政支出压力。今年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同时推动放开参保的户籍限制,将成为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举措。”业内专家说。
 
居民医保人均补助增30元,5月底前出政策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安排,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元。《意见》要求,此项工作5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
 
  按此计算,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上调后将达到每人每年58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40元,达到每人每年3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上调后将达到每人每年79元。
 
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全覆盖,2022年年底前完成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至少要确定1家定点医疗机构,提供包括门诊费用在内的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意见》安排,这项工作2022年12月底前完成。
 
  今年2月,我国新增15个省区作为普通门诊费用(不含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试点。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运行。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出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出版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史竞男)《中国共产党历史通览》一书,近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该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将党史与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联系在一起,详细阐述了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

  该书分上下两册,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全民族抗日战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伟大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潮流的兴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等15章,共计70多万字。全书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等,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百年党史,有很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带给我们持久的感动、深刻的启迪,这些事件、人物凝聚起的精神,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取之不竭的强劲动力。”该书作者、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李忠杰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史论结合,运用最新史料和研究成果,生动讲述党史故事,帮助读者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甘肃举行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甘肃举行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兰州3月28日电(记者王博)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宣讲报告会28日上午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中央宣讲团成员、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李捷作宣讲报告。

  报告会上,李捷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要求,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和历史性贡献,立足回答“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等现实问题,深刻阐释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突出重点。他强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务求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取得实效。

  甘肃省党政机关干部、高校教师代表及各市县基层干部代表分别在主会场和分会场参加了报告会。

  27日上午,李捷在兰州大学与青年师生代表座谈,并向师生赠书;下午,李捷前往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同基层干部群众互动交流。

 
党史教育进校园
党史教育进校园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3月27日,在南昌市二十八中湾里实验学校,学生在思政课上学习党史知识。当日,江西南昌市二十八中教育集团湾里实验学校举行党史教育进校园主题活动,通过思政课、歌舞、主题朗诵等活动,向学生普及党史知识。  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
 
用好组织处理措施 督促领导干部始终忠诚干净担当 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答记者问
用好组织处理措施 督促领导干部始终忠诚干净担当
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答记者问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公开发布之际,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规定》制定印发和贯彻执行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您介绍一下制定《规定》的背景和意义?

  答:组织处理是教育干部、管理干部的必备手段,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措施。近年来,许多党内法规都对组织处理工作提出了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坚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在组织处理工作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从实践看,组织处理在方式、程序、要求等方面还缺少统一规定,工作还不够规范。为进一步加强组织处理工作,推进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法律责任追究有机衔接,构建更加完备的干部管理监督制度体系,党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将制定组织处理制度纳入了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中央组织部会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研究起草了《规定》。《规定》是第一部专门就组织处理作出全面规定的党内法规,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有力保障。

  问:请介绍一下《规定》的总体考虑和主要内容?

  答:制定《规定》主要有4个方面考虑:一是鲜明体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管理监督干部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严的主基调,突出政治监督要求,坚决处理对党不忠、从政不廉、为官不为、品行不端的干部。二是突出重点,以领导干部为主,着眼解决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坚持精准科学、规范有效,力求做到界定清晰,要求明确,便于执行。四是注重制度衔接,与有关法律法规相协调。

  《规定》共十九条,主要包括4个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组织处理的指导思想、方式、原则、适用对象等。二是明确了组织处理的适用情形,以及不予或者免予组织处理的情形。三是对组织处理的程序、影响期、申诉、纠正等作了规定。四是对组织处理文书材料制作保管,受到组织处理干部的后续管理、重新使用等作了规定。

  问:《规定》对组织处理的概念和方式作了明确,请介绍一下有哪些主要考虑?

  答:组织处理是我们党长期使用的一种干部管理监督措施,在一些法规文件中都有体现,但一直未对概念作出完整的界定,对包括哪些具体方式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规定》认真总结组织处理工作经验,与有关党内法规相衔接,将组织处理界定为党组织对违规违纪违法、失职失责失范的领导干部采取的岗位、职务、职级调整措施,包括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免职、降职。其中,“违规违纪违法、失职失责失范”概括了需要给予组织处理的问题情形,“岗位、职务、职级调整”体现了组织处理的职务相关性,“停职检查、调整职务、责令辞职、免职、降职”涵盖了组织处理方式。诫勉和引咎辞职没有列为组织处理方式,主要考虑是,诫勉在有关规定中明确为日常管理监督方式,引咎辞职有领导干部主动担责涵义。这两种方式虽没有列为组织处理方式,但均可以依据其他相关法规执行。

  问:《规定》的适用对象和适用情形有哪些?

  答:《规定》适用对象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不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以及国有企业中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参照执行。《规定》明确了组织处理的16种情形及兜底情形,将政治监督放在首位,聚焦突出问题,体现鲜明导向,涵盖了干部政治表现、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遵守组织制度、道德品行及廉洁自律等方面。同时,贯彻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精神,明确规定对符合“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的失误过失,可以不予或者免予组织处理。

  问:组织处理的职责分工和程序要求有哪些?

  答:按照党管干部原则,《规定》明确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组织处理职责。有关机关、单位在执纪执法、日常管理监督等工作中发现领导干部存在需要进行组织处理的情形,应当向党委(党组)报告,或者向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建议。

  在组织处理程序方面,《规定》明确对领导干部进行组织处理,按照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研究决定、宣布实施4个环节进行。坚持党委(党组)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等原则,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调查核实情况或者执纪执法等机关认定结果、有关建议,以及领导干部一贯表现、认错悔错改错等情况,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研究提出组织处理意见报党委(党组)研究决定。

  问:领导干部受到组织处理后,对重新担任领导职务、进一步使用或者提拔任用,以及评优评先等有哪些影响?

  答:《规定》明确,领导干部受到组织处理后重新担任领导职务、进一步使用或者提拔任用有不同的影响期:受到调整职务处理的,1年内不得提拔职务、晋升职级或者进一步使用;受到责令辞职、免职处理的,1年内不得安排领导职务,2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职务层次的领导职务或者晋升职级;受到降职处理的,2年内不得提拔职务、晋升职级或者进一步使用。受到组织处理的领导干部,当年不得评选各类先进。受到调整职务处理的,当年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受到责令辞职、免职、降职处理的,当年年度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问:《规定》在组织处理申诉、纠正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答:组织处理关系到干部的切身利益,《规定》注重对干部权利的保障,设定了专门的申诉纠正程序。《规定》明确,领导干部对组织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组织处理决定后,向作出组织处理决定的党委(党组)提出书面申诉。党委(党组)应当在收到申诉的1个月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领导干部对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提出书面申诉。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在2个月内予以办理并作出答复。对组织处理存在事实认定不清楚、责任界定不准确的,党组织应当重新调查核实,处理不当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问:请您谈谈如何抓好《规定》的贯彻执行?

  答: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中央对贯彻执行《规定》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把组织处理工作放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大局中把握,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坚决调整处理违规违纪违法、失职失责失范的干部。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发挥专责部门作用,不断完善工作制度机制,提高政策的执行能力和水平。有关机关、单位要立足职责、加强协作,发现领导干部存在需要进行组织处理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贯彻执行《规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精准科学,做到查核问题准确全面、界定责任客观公正、处理方式轻重得当,使对干部的处理经得起检验。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受到组织处理的干部加强教育管理,督促认真反省、积极改正,影响期满、表现好且符合有关条件的,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等有关规定予以使用。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雷霆亮剑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纪实
雷霆亮剑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纪实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山西省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朱强等59人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一案(2019年6月24日摄)。  新华社发
 

 
  2018年1月,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雷霆万钧之势拉开帷幕。
 
  三年后,“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成就载入史册,征途未有穷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后,新的篇章即将开启。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三年来,专项斗争重拳出击,依法严惩黑恶势力,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集中整治社会治安乱点和行业领域乱象,回应人民期待、巩固执政根基、维护社会稳定、彰显法治权威。
 
  以人民的名义,向黑恶势力发起强大攻势,夺取扫黑除恶全面胜利


 
  1082幅图片、225件音视频,共1300余件展品……3月23日,“扫黑除恶 国泰民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网上展览馆”正式上线。
 
  “依法严惩”“打财断血”“打伞破网”“源头治理”“强基固本”“督导利剑”等一个个展厅,仿佛时光隧道,镌刻下不平凡的峥嵘岁月。
 
  三年来,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644个,涉恶犯罪集团1167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7万名,打掉涉黑组织是前10年总和的1.3倍。
 
  时间回溯到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的高度,作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决策部署。
 
  这是对国情、社情的深刻洞察和把握。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涉黑涉恶犯罪形势出现了新动向——
 
  从政治领域看,一些黑恶势力骗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格,捞取政治资本;有的农村黑恶势力干扰破坏农村基层组织,侵蚀基层政权;
 
  从经济领域看,不少黑恶势力渗透到交通运输、矿产资源、建筑工程、服务娱乐等传统行业,甚至染指金融、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从社会民生领域看,有的黑恶势力成为“菜霸”“肉霸”“砂霸”为害一方,有的长期进行聚众滋事、垄断经营、敲诈勒索、开设赌场等违法活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黑恶问题浸染社会生态背后,还有复杂的政治生态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黑恶势力怎么就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从小到大发展起来?我看背后就存在执法者听之任之不作为的情况,一些地方执法部门甚至同黑恶势力沆瀣一气,充当保护伞。”
 
  为了让人民群众带着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步入全面小康社会,从“打黑除恶”发展为“扫黑除恶”,由“专项行动”升级成“专项斗争”,一场更加着眼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的伟大斗争大幕拉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以上率下,层层压实责任。从中央到地方,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涵盖政法、组织、纪检监察、宣传、行政部门等20多个成员单位。各级党委政府把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五级书记”一起抓,凝聚起一往无前的合力。
 
  “老百姓痛恨什么、厌恶什么,就打击什么、铲除什么。”打击锋芒始终对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犯罪。把持基层政权、欺压基层群众等11类重点黑恶犯罪成为打击重点。
 
  抓涉黑组织,还要抓背后“保护伞”。纪委监委与政法机关等建立情况通报、双向移送反馈机制,对涉黑涉恶案件一律深挖腐败问题,一查到底。
 
  立足治标,更要治本。牢牢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一关键之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严格规范村“两委”换届选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既要扫黑,也要治乱。针对专项斗争中暴露出来的行业乱象,开展重点行业治理,从法律、政策、制度等层面研究解决办法,形成长效机制。
 
  三年来,立足不同阶段形势特点,扫黑除恶不断调整主攻方向,完善斗争策略——
 
  从开局之年,提出对蛰伏的黑恶势力和背后的“保护伞”要“撕开口子、揭开盖子、挖出根子”;到攻坚之年明确必须在“准”字上下功夫,确保把每一起案件办成经得起历史和法律检验的铁案;再到收官之年,部署“一十百千万”行动……专项斗争一步一个脚印,勾勒出夺取全面胜利的清晰路线图。
 
  三年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督导,确保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2018年、2019年,中央组织三轮督导及“回头看”,实现全国全覆盖,中央督导结束后,机动式、点穴式特派督导精准发力……高擎督导利剑,所到之处,掀起了对黑恶势力的最强攻势。
 
  以法治为纲,回应人民群众期待,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2018年5月14日,深夜。
 
  广东汕湛高速上,一列50辆车组成的车队犹如一支疾驰的利箭,靶心指向汕头市龙湖区新溪镇西南村及周边的63个目标点。
 
  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这里盘踞着一个以谢培忠为首的涉黑恶走私犯罪团伙,残害群众、称霸一方,把持基层政权、充当“地下执法队”、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群众敢怒不敢言……
 
  “行动开始!”凌晨1时刚过,指令从汕头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大厅发出。1500多名警力分小组抓捕,3个小时内,完成63名目标人物抓捕和封存取证工作。
 
  在随后一个半月里,分布在广东10个地市的200多名受害者主动出来作证,形成了100多卷卷宗。2019年12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谢培忠等39人涉黑案作出二审宣判,谢培忠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被判处有期徒刑25年。
 
  三年来,一批像谢培忠这样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痞霸王”“吸血鬼”“土皇帝”受到严惩。人民群众对一起起案件依法审理、庄严宣判记忆深刻——
 
  云南昆明,改头换面逍遥法外多年的孙小果被执行死刑;
 
  陕西西安,人称“北霸天”的未央区原人大代表、北辰村党支部原书记葛七宝,被判处有期徒刑24年;
 
  海南昌江,盘踞当地30年的“土皇帝”黄鸿发及其家族犯罪集团被连根拔起,196名被告被判刑;
 
  黑龙江呼兰,“关系网”和“保护伞”渗透至呼兰地区党政机关各个层级的“四大家族”被彻底铲除;
 
  ……
 
  扫出河清海晏、盈盈正气,这不仅是正义的审判,也是法治的胜利。
 
  2020年7月,江西省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国徽高悬,法庭庄严。
 
  占辉富等27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一审宣判。其中,占辉富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
 
  本案犯罪事实多、时间跨度长,案卷多达145册,审理难度大。但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包括主犯占辉富在内的所有被告均认罪认罚。
 
  “检察机关对每一项犯罪事实和每一份证据材料认真核实审查,审判机关探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审理,取得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景德镇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长曹雄泰说。
 
  既不“拔高”,也不“降格”。三年来,始终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以审判为中心,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真正做到“是黑恶一个也不放过,不是黑恶一个也不凑数”。
 
  为此,全国扫黑办牵头制定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等法律政策文件,指导各地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主动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要求,以严格公正司法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三年来,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涉黑恶案件32943件225495人,53405名涉黑恶案件被告人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
 
  “我们就想来看看,害了我儿子的人有什么样的下场!”2018年12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法院一起涉黑案件庭审现场,一对60多岁的老夫妇从四川远道而来,难掩激愤;
 
  “压在我们心上20年的石头搬掉了!”2019年6月,内蒙古呼和浩特东瓦窑村,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多年的刘素琴涉黑组织被打掉后,70多岁的刘锋眼含热泪;
 
  ……
 
  俯仰用心皆民生,一枝一叶总关情。
 
  三年来,党心民心高度凝聚,各部门齐心协力,全社会广泛参与,淬炼出这场伟大斗争的宝贵经验——
 
  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能直面矛盾、较真碰硬、善作善成。
 
  “12337网络举报平台”共收到群众举报线索126万余条,近4%的线索转化成案。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和参与,汇聚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当欺行霸市的“地头蛇”、横行乡里的“村霸”、侵占集体资产的“硕鼠”纷纷落网,不仅净化了社会风气,也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上半年对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民意调查显示,95.1%的群众对专项斗争成效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
 
  实践已经证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
 
  赤胆忠诚、丹心如铁。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广大党员干部疾恶如仇、冲锋在前,共有754名政法干警负伤或牺牲。
 
  以斗争为牵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规定“软暴力”手段认定,将恶势力组织上升为法律概念,体现从严要求、降低再犯可能性……2020年12月,反有组织犯罪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之际,一部专门的反有组织犯罪法正式提上立法日程。以法治思维总结成效,以法治方式强基固本,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化开展迈出坚实一步。
 
  三年来,扫黑除恶与反腐败、基层“拍蝇”相结合,已成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战场。
 
  全国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89742件,立案处理115913人,党纪政务处分80649人,移送司法机关10342人。
 
  既要全面惩治,也要靶向施治。
 
  三年来,全国累计打掉农村地区的涉黑组织1289个,占打掉涉黑组织总数的35.4%,打掉农村地区的涉恶犯罪集团及团伙14027个,依法严惩“村霸”3727名。
 
  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严把村干部入口关、推进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各级组织部门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增强对“村霸”和涉黑涉恶问题的“免疫力”。
 
  加强村级事务民主监督、发挥民主评议作用、规范村委会成员用钱用权行为……各级民政部门切实维护村集体和村民利益,防止村民委员会及其成员“作恶”“变黑”。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柴湖镇鱼池村,从1996年起的20多年来,村党支部原书记全新波等人把持基层政权、侵吞集体财产,利用家族、宗族势力肆意妄为。
 
  随着“村霸”全新波等人在专项斗争中被处理,鱼池村基层民主逐渐重建,村民当家做主。
 
  “如今的鱼池村,群众财务交给群众管,六个老党员分守‘财务审核小组’六字合章,报账由他们说了算;矛盾交给群众管,村里成立矛盾纠纷调解专班,村民矛盾基本自行化解。”鱼池村村委会主任全中奇说。
 
  三年来,各地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5.47万个,对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4.27万名村干部,全面清除出农村干部队伍,农村基层选举秩序明显好转,基层组织建设环境明显优化,党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
 
  从三年斗争实践看,交通运输、矿产资源、建筑工程、服务娱乐等传统行业,金融、网络、共享经济等新兴行业,是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重点领域。
 
  既要深挖根治,也要长效常治。
 
  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卷土重来,必须扎实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
 
  绕过密云水库北行,远远望去,山上植被已恢复,山脚下种植板栗、红薯等经济作物,一派生机盎然……走进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镇、太师屯镇等地区,很难看出这里是昔日的矿山、矿点。
 
  而在十几年前,当地“靠山挖山”盗采频繁,滋生了以刘旭为首的恶势力团伙,暴力垄断矿石交易,后通过成立园林绿化公司洗白“转型”,盘踞当地长达15年之久。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这一团伙被一举打掉。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区及重要饮用水源基地,密云区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开展自然资源领域专项治理,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守护好绿水青山。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首看,三年专项斗争成绩来之不易;抬望眼,推进长效常治依然任重道远。
 
  深入梳理专项斗争中暴露出来的普遍性、深层次问题,从法律、政策、制度机制层面研究解决的办法,一系列常态化治理举措正在部署;
 
  以源头治理为治本之策,对社会治安、乡村治理、金融放贷等10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专项整治,防范黑恶势力滋生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
 
  以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紧扣扫黑除恶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彻底整治顽瘴痼疾,一个新的战场正在开辟;
 
  ……
 
  三年实践充分证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了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剑不入鞘、鞭不离手,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必将为这场伟大斗争续写新的历史篇章,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记者杨维汉、熊丰、刘奕湛、毛鑫、赖星)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开启建设西藏新征程
开启建设西藏新征程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新华社拉萨3月27日电(记者沈虹冰、张京品、刘洪明)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等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努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350万西藏各族儿女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落实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大事,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昂首阔步,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新征程。
 
稳定护航发展
 
  阳春三月,“西藏江南”林芝市烟雨朦胧,桃花绽放。一年一度的林芝桃花节,迎来了八方游客。“我们参加了西藏八日游,既品读了布达拉宫的文化,又欣赏了高原的自然风光,感受到西藏安定祥和、生机盎然。”河南游客管育才说。
 
  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老党员、66岁的翻身农奴普布次仁回忆往昔岁月,感慨地说:“我们有今天的生活,离不开党的领导。我们要教育后代知党恩、感党恩、跟党走。”
 
  地处祖国边陲的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西藏实现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2013年3月9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
 
  2015年召开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实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作为硬任务。
 
  近年来,西藏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创新开展网格化管理、干部驻村驻寺,设立便民警务站,不断完善长治久安机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9%以上。
 
  持续和谐的稳定局面成为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
 
  202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增速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西藏62.8万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雪域高原投资兴业,全区市场主体达到36.5万户,过去5年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2535亿元。
 
  经济快速发展推动西藏各族群众生活更加美好。2020年,西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156元、14598元,同比分别增长10%、12.7%。
 
  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当代研究所所长达瓦次仁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发展实践充分表明,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没有新西藏。”
 
生态创造财富
 
  初春的雪域高原,冰雪消融,草长莺飞,“最美第三极”的生态画卷再次舒展开来。
 
  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厅长罗杰说:“习总书记对西藏生态保护工作的战略定位和战略部署,为西藏生态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西藏作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西藏等决策部署,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排污许可制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不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如今,西藏仍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9.4%,主要江河湖泊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草原综合植被盖度47%,黑颈鹤增至8000多只,藏羚羊突破20万只……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过去5年,西藏共落实各类生态补偿资金296.3亿元,借助良好生态培育壮大高原生物、文化旅游、清洁能源、天然饮用水等绿色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吃上了“生态饭”。
 
  数据显示,过去5年,西藏农牧民参与乡村旅游就业8.6万人,年人均增收4300元。2020年,全区天然饮用水企业直接带动就业5000余人。
 
  坐落在拉萨西南角隐秘山谷中的达东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22%。通过探索“乡村旅游产业扶贫”新模式,达东村如今成了周末度假游的网红打卡地,一批群众在家门口鼓起了“钱袋子”。
 
  村民索朗顿珠开了一家茶馆,旺季每月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到年底还有文旅产业的分红。他说:“发展乡村旅游增强了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好了,来旅游的人更多,我们的收入也更多了。”
 
强边安居乐业
 
  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地处珠穆朗玛峰东南侧,与尼泊尔毗邻,是我国境内夏尔巴人主要定居点之一。
 
  2018年起,国家电网投入300多亿元,实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西藏边境县均在覆盖范围内。2020年9月,夏尔巴人告别了限电生活。
 
  “近几年,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特别是接入稳定的大电网后,生活是真方便了。”陈塘镇陈塘村村民拉巴说,以前没想过能用上洗衣机,去年村里多数家庭买了洗衣机、电压力锅等电器。
 
  拉巴的感受是西藏边境群众生活巨变的缩影。
 
  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接壤的西藏,边境地区大都处于喜马拉雅山脉深处,山高谷深,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艰苦。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加强边境地区建设,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帮助边境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后顾之忧。
 
  为此,西藏持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快边疆发展,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建设600多个边境小康村,加快补齐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促进边境地区繁荣稳定、和谐安宁。
 
  山南市错那县勒乡勒村村民普次,2019年搬进了180多平方米的新房,不仅住得宽敞,还经营了民宿。他说:“党的政策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西藏边境群众把对党和祖国的赤诚热爱和感恩真情融入每一寸国土,不断在边境一线筑牢钢铁长城。
 
从制度的新生到发展的跨越 写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2周年之际
从制度的新生到发展的跨越
写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2周年之际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3月28日,观众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参观。
当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新馆开始接待社会各界参观。
  作为我国唯一一座关于废奴运动的纪念馆,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是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带领西藏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的大型综合性主题展馆。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摄
 
 
  新华社拉萨3月28日电(记者王沁鸥、陈尚才、王泽昊、张兆基)春到拉萨,小昭寺附近的吉崩岗社区里桃花盛开。这里曾经是旧西藏贵族的庄园领地,如今已成为900多户普通居民的家园。
 
  86岁的仁增老人在这里已生活了62年。62年前的3月28日,党中央领导西藏各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人奴役人的历史就此在高原终结。
 
  62年前,年轻的仁增摆脱了农奴身份。她用劳动换来的,不再是填不饱肚子的一小捧糌粑,而是属于自己的劳动报酬,以及用勤劳双手创造光明未来的可能。
 
  62年间,挣脱了腐朽制度羁绊的西藏,已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向着新征程启航。
 
拥抱自由
 
  ——废除封建农奴制,进行民主改革,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伟大变革。
 
  79岁的山南市克松社区居民洛桑卓玛,经常会驻足仰望刻在社区门楼上的那行字——“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触景生情,老人的思绪常常被拉回至60多年前。
 
  那时,同样位置悬挂着的不是社区的名字,而是一根冰冷的法杖。
 
  “在旧西藏,克松是农奴主管辖的庄园,法杖就是农奴主司法特权的象征。”洛桑卓玛哽咽道,那时,农奴主“公堂”上的刑具,曾是无数农奴的噩梦。
 
  据统计,民主改革前,占总人口不足5%的三大领主(官家、贵族、寺院及上层僧侣)及其代理人,占有了西藏99.7%的土地。而占人口95%的农奴却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
 
  “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饿,从没吃饱过。”71岁的昌都市左贡县旺达镇列达村老人洛松朗加说,民主改革前,他的爷爷负责给农奴主家打猎。一次,因为收获不好,农奴主当着家人的面把爷爷吊起来打了100大板,当场把爷爷打昏了过去。
 
  “直到解放军来了,才把爷爷身上的伤治好。”洛松朗加说。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考虑到特殊的历史情况,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对西藏的政治制度暂时不予变更。1959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和西藏人民的愿望平定叛乱,并领导各族人民开始民主改革。
 
  “12亩地、一匹马和5头牛,我记得清清楚楚!”洛松朗加至今记得一家七口人第一次分到土地时的喜悦,“自己的牛,自己的地,收成都是自己的。”
 
  而在克松庄园,法杖被取下,不公平的地契被烧毁,这一场面被当时的记者拍下。照片中,获得解放的农奴们群情激昂,宛若庆祝节日。
 
  这是世代生活在枷锁下的人们,第一次尝到拥抱自由的滋味。
 
  “长期被当作‘会说话的牛马’的农奴和奴隶,从此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人’。”西藏社科院原党委书记孙勇在《西藏:思考的维度》中写道,“民主改革的胜利,实现了西藏社会历史进程的伟大跨越。”
 
跨越贫困
 
  ——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发展成果惠及西藏各族群众,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又一历史跨越。
 
  “这样的生活,以前的贵族也过不上吧!”坐在位于昌都市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的家中,84岁的昂旺尼玛享受着四代同堂的天伦之乐。他家的三层小楼坐落在一片油菜花田旁。
 
  在旧西藏,昂旺尼玛住的是用木头搭起来的简易棚子。“以前,我真羡慕贵族家的大房子。”他说,“但他们的生活,连我现在日子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上!”
 
  随着西藏民主改革基本完成,人的解放,让发展生产的活力前所未有地迸发。
 
  从1980年起,中央先后召开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西藏注入强劲动力。2015年,西藏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破千亿元大关,达1026亿元。
 
  然而,受制于自然、历史等因素,西藏的发展步伐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脱贫攻坚战打响时,西藏成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民主改革以来又一场划时代的战役,在世界屋脊上打响。
 
  海拔5373米的山南市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乡。曾经,这里没有电、没有路,群众连蔬菜水果都没见过。如今,得益于“边境小康村”建设,乡里家家户户住进了带院子的新房,水电路讯畅通。当地还打造高原绿色畜产品特色品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隆子县玉麦乡位于喜马拉雅山深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乡里只有桑杰曲巴和他的两个女儿卓嘎、央宗一户人家,曾是中国人口最少的乡。得益于脱贫攻坚,如今的玉麦通了路、电、网,走出大山更加便捷,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距离北京超过5000公里,但国家的发展没有落下任何一个角落和任何一个人。”脱贫摘帽后,阿里地区楚鲁松杰乡党委书记罗绍勇说。
 
  据统计,2016年以来,西藏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984个,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965个;推进15年公费教育,累计资助在校贫困大学生4.68万人次;11万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兜底;落地援藏扶贫项目313个,到位援藏资金达195.2亿元……
 
  2019年底,西藏实现62.8万贫困人口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取得胜利。
 
  坐望家乡林芝四周的雪山,80岁的藏族老人其加感慨万千:“从翻身农奴做主人,到脱贫致富奔小康,是我这辈子经历的最美的事!”
 
  一个甲子,高原已换了人间。
 
冀望未来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西藏将与全国一道,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如今的西藏,正迎来高质量发展,各项民生事业持续改善。2020年,西藏全年经济增长7.8%,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区人均预期寿命由民主改革之初的35.5岁增加到71.1岁。
 
  如今的西藏,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已成为深植于西藏各族群众内心的共识。2020年1月,《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获表决通过,填补了西藏自治区立法体系的一项空白。
 
  如今的西藏,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5年来,西藏建设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22个,落实各类生态补偿资金296.3亿元,“无树村”“无树户”全面消除。2021年1月通过的《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进一步完善了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
 
  “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大学教授图登克珠说,“从人的解放到社会结构性的进步,经历过这一历史巨变,才能体会到今日发展局面的不易。”
 
  今年57岁的图登克珠告诉记者,民主改革后,他的父母才得以摆脱奴役,随军参加工作。而他自己也不再重复祖辈们放牧的命运,走进大学,成长为新一代西藏知识分子。
 
  “十四五”新开局,在拉萨老城的街头巷尾,在广袤高原的农田牧区,在喜马拉雅山脚下,在高原建设的各个岗位,新时代的西藏建设者正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实践充分证明,西藏的前途和命运与伟大祖国紧密相连,西藏的发展和进步与祖国的稳定繁荣密不可分。”27日晚,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在拉萨发表“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2周年”电视讲话时说,西藏正和全国一道,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从制度的新生,到发展的跨越。回望历史,方知来时之艰辛。冀望未来,一个更加美好的西藏,正在路上。
 
高原农牧民过上现代化新生活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新观察
高原农牧民过上现代化新生活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新观察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阳春三月,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如期而至。在这世人聚焦的日子里,苦难和新生成为当天的关键词。

  76岁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克松社区居民格来,在旧社会曾是一名农奴,因无法忍受农奴主的剥削和压迫,与哥哥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直到民主改革的曙光出现。

  “民主改革后,我们俩分到了土地、牲畜和房屋,终于过上吃穿不愁的生活。”格来说,现在生活越来越好,养老、医疗都有政府保障,再无后顾之忧。

  与格来命运相似的广大农奴,随着1959年3月开始的民主改革,打破了世代为奴的宿命,开始主宰自己的命运,追逐更加美好的生活。

  如果说制度改变了农奴的命运,那么知识正成为农奴后代“展翅高飞”的力量。

  32岁的斯塔多吉,是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格萨尔研究学者。这个出身农奴家庭的格萨尔艺人,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

  在旧西藏,民间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基本生活难以保障,过着四处漂泊流浪的生活。与他们相比,斯塔多吉从小衣食无忧,还通过现代教育,成为西藏一名拥有高学历的格萨尔艺人——2017年,他从西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格萨尔研究方向毕业,获得了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专门负责《格萨尔》史诗的说唱录制和内容整理。

  在这片祖辈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命运的土地上,翻身农奴和他们的后代正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和翘楚,共同“绘织”着现代化新生活图景。

  33岁的拉巴是西藏最早一批成名的“网红”之一,靠着独特的锅庄舞成为抖音红人,在互联网经济中觅得商机,其个人抖音平台的粉丝量突破70万,点赞量近700万。如今,他不仅创办了商贸公司,还带动全家实现了脱贫。

  拉巴说:“民主改革让我的祖辈和父辈摆脱了苦难,网络直播让我在脱贫攻坚中获得了新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淘宝网店、抖音直播、微信电商、自媒体平台等新业态,不仅成为西藏老百姓的致富门路,更全方位地融入了高原人民的日常生活。

  从淘宝下单到送货上门,洛桑卓玛网购的手机壳只用了5天时间就从深圳市送到了山南市加查县,全程还包邮。对于这样的速度,小姑娘颇为满意。

  25岁的洛桑卓玛在去年的一场两个小时的直播中,带货金额突破60万元,带动了家乡虫草、藏红花等特产的销售。在这个过程中,她个人也拿到了2万元的分红。

  看到孙女短时间赚到这么多钱,爷爷伍金顿珠也学会了上网,玩起了抖音和微信,还时常网购衣服、鞋子等。每次去拿包裹时,老人沧桑的脸庞都会堆满笑容。他说:“时代在进步,我们也得跟上。”

  今天的西藏,铁路、航空、公路四通八达,水网、电网、互联网进村入户,已经脱贫的高原农牧民,正阔步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记者刘洪明、李键、田金文)新华社拉萨3月28日电

 
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破亿剂次
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破亿剂次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陈席元)28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截至3月27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1亿剂次。国家卫健委官网也第一时间发布各地累计接种最新数据为10241.7万剂次。自3月24日我国启动新冠疫苗接种“日报制”以来,每日新增接种均超300万剂次。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根据国际疫情形势以及传染病防控的经验总结,加快疫苗接种,是当前有力的防控手段。我国正在安全、有序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国家卫健委已经向部分省份派出工作组,支持和指导当地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国家卫健委已组织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出台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供预防接种单位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过程中遵守。

  针对新冠病毒灭活疫苗2剂接种间隔问题,《指南》明确,建议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大于等于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接种。关于不同疫苗产品能否替换的问题,《指南》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遇疫苗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单位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一方面拓展接种服务能力,优化疫苗配送流程,提高流转和运输效率,科学安排疫苗周转数量,不得积压库存,通过多种方式增加接种点和接种台数量,满足群众接种需求;另一方面将加强部门联动,协调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加强疫苗保障供应。

  “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各地按照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做好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人群的接种工作,集中力量在疫情发生风险高的大中型城市、口岸城市、边境地区开展接种。”吴良有介绍,将先期安排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高等院校学生及教职工、大型商超服务人员等人群接种疫苗,稳步推进60岁以上、慢性病等人群接种,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

 
上海:4月底前将完成疫苗“应种尽种”
上海:4月底前将完成疫苗“应种尽种”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3月2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体育馆内,师生们在接种新冠疫苗。
  3月27日和28日,华东师范大学组织开展第二轮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两个校区的18000多名学生、教职工参加接种。目前,上海正在有序组织、深入科普、精细服务,稳妥有序推进各高校师生员工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新华社上海电(记者袁全、吴霞)为进一步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工作安排,上海市正有序推进卫生健康系统疫苗接种,并将于4月底前完成“应种尽种”。目前,部分医院接种率已达80%。
 
  近日,记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采访发现,两家医院正积极开展对院内医护人员及第三方工作人员的疫苗接种,整体接种工作运行平稳有序。目前,未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
 
  上午10点半,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6号楼内,院内医护人员、医学生、第三方工作人员已开始排队注射新冠疫苗。
 
  在接种室,护士张璐正在叮嘱刚刚接种完疫苗的工作人员应注意的事项:“对面有一个观察室,要留观30分钟,没有异常才能离开。回去要多饮水,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饮酒……”张璐表示,从早上8点到临近中午,她已经完成50剂疫苗接种工作。
 
  前来接种疫苗的张先生是仁济医院血管外科的进修医生,他表示,作为医护人员,平时和病人打交道比较多,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所以来接种疫苗。记者采访时,张先生已留观30分钟。“接种疫苗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负责。身边的一些接种过的同事反映,少数人接种后有一些轻微反应,不需要太担心,避免剧烈活动,多休息就好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表示,从2020年12月23日开始在三个院区同时开展疫苗接种,目前,已完成过半人数接种,其余人员将在4月底前完成接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吴炅介绍,作为重症病人较多的特殊专科医院,医务人员、第三方工作人员等接种疫苗,对医院病人等也能起到良好保护作用。
 
  据悉,肿瘤医院自2020年12月24日启动新冠疫苗接种,已接种人数过半。
 
  吴炅表示,肿瘤医院已做好后续接种计划。24日,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已经着手收集第三批接种人数,并于4月9日前启动第三批第一剂次接种。“根据23日上海市的最新部署,第三批接种人群范围有所扩大,60岁至75岁也可参与接种,医院将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后续接种工作落实到位。”
 
  目前,上海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已加强对所有内部工作人员,包括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第三方人员等的底数排摸。同时,有关方面统筹资源,强化疫苗接种安全保障,组建市、区两级专家组,指定专家314名,并指定40家区级医院和12家市级医院对口接种点,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形成高效畅通的三级救治网络,保证接种工作整体平稳、高效、安全、有序。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这些毛病,得治!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这些毛病,得治!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广州3月28日电(记者孙飞、吴涛、印朋)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一批车企的汽车召回计划,4万余辆因安全隐患实施召回的车辆中,纯电动新能源汽车超过33000辆。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新能源汽车被列为“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产品指标注水还甩锅客户”“企业还没卖一辆车市值就几千亿”等问题逐渐凸显,“虚假宣传”“虚火过旺”已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隐忧。

浮夸、注水、甩锅,行业“热”中有忧


  新能源汽车行业仍然“火热”。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新能源汽车生产量31.7万辆,同比增长达395.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同比增长3.2倍。2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近6倍。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比上年增长29.2%,并呈高速增长趋势。

  但在行业高热度背后也潜藏不少隐忧。

  产品性能指标“浮夸”“注水”情况时有出现。近期,一位购买大众新迈腾GTE车型的深圳车主对记者表示,厂家宣称的“56公里纯电续航里程”,“即便车辆充满电后自动断电,仪表盘显示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只有44公里左右。”4S店方面对此解释是“算法实现的精准续航”。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杨胜兵表示,当前车企通过夸大宣传对整车实际使用状况下续航里程“注水”,在行业中并不鲜见,因此引发的诉讼争议明显增加。

  此前某知名车企对其取得电池技术突破的宣传被指不实,引来不少专家批评与业界非议。还有一些车企玩“文字游戏”,将一些行业中常见的技术包装成“黑科技”忽悠消费者。

  部分车企产品故障频发却习惯性“甩锅”消费者。据市场监管总局数据,2020年新能源汽车因三电系统缺陷召回占召回总数量的31.3%。另据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收到消费者提供的汽车产品缺陷线索数据,新能源汽车缺陷线索中关于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问题线索占总量近半。

  记者发现,部分车企往往是责任能甩就甩,如:理想ONE新能源车断轴事件中,车企先以“硬件优化升级”搪塞,后在公众压力下才承认存在设计缺陷;前述同品牌产品严重碰撞后安全气囊仍未弹出,车企则回应称“撞的地方不是要点”;在多起特斯拉电动车无故加速造成事故中,特斯拉均试图将事故原因归结为车主误操作;今年1月特斯拉新车断电事件中,企业竟“甩锅”国家电网。

“纸上造车”“盲目招商”,行业“虚火”旺


  多名行业人士及专家向记者表示,目前新能源车销售端“虚假宣传”多见的背后是该行业“虚火过旺”。

  记者发现,广阔的市场潜力催生出部分纸上“造车”的“PPT车企”。

  截至目前,恒大汽车公司市值已高达5000亿港元,成为港股中仅次于比亚迪的第二大车企,但该公司尚未有一款量产车型在售。根据日前公布的2020年全年业绩报,从营收占比来看,恒大汽车98.79%营收来自医疗美容及健康管理收入,却只有1.21%营收来自新能源汽车。

  部分市场人士判断,产能和市值的巨大反差表明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资本市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估值虚高。

  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杜硕认为:“部分市场主体投机冲动强烈,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并不多,资产配置中股票又是最容易获得的,很容易就形成过热。”

  记者还发现,部分地方政府盲目“竞赛”引进新能源汽车项目。

  “有的地方为拉项目啥条件都给,有的直接为车企把土地都平整好了。”一位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见新能源车项目就抢,审核、甄别都‘绿灯’,生怕自己落在后面。”

  “一些地方政府拼命上项目,变相助推行业‘虚火’上升。没有真正的市场需求,产品可靠性无法达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说。

  此外,杨胜兵表示,2021年新能源车补贴进一步退坡,行业面临全面转向技术能力主导的市场竞争。面对当前国内行业技术积累仍较有限的现实,“浮夸”“虚火”在一定程度上都折射出行业焦虑。

抓质量、控资本、提技术,保障行业长远发展


  多名专家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核心技术“吹”不出来,行业“虚火”不是真火,新能源车行业要实现长足发展就要“挤泡沫”“降虚火”,多层次、多方面地提升经营、治理效能。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除续航里程“注水”外,2020年新能源汽车涉投诉主要问题还有:充电速度与宣传不符;电池质量问题突出;变速箱异响、顿挫及动力消失等问题较多;售后服务水平不高等。记者发现,有不少消费者希望主管部门针对新能源车“虚假宣传”问题建立更直接更高效的投诉举报机制。

  杨胜兵认为,当前新能源车企采用宣传手段推广产品无可厚非,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企业引导技术发展方向、吸引超前研发投资有积极影响。但如果沦为“虚假宣传”则不但会直接损害消费者权利,还将对产业链各环节都产生负面影响。他建议,消费者、企业、监管部门等各方应正确认识当前消费预期、产业政策预期与产业真实发展整体水平,相关企业在宣传产品性能时,应将实验品、小试产品与产业整体水平的真实关系表达清楚,消费者也应积极了解行业实况及法律法规政策。

  对续航里程“注水”等问题,深圳市消委会副秘书长靳丽娟表示,下一步将组织新能源车主流品牌车型的续航里程“残酷测试”,确保续航里程数据准确真实。

  对于部分地方盲目争抢新能源汽车项目,多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建议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的顶层设计,在招商引资中把好甄别关。

  此外业内人士还建议,监管部门应对资本市场针对新能源车行业的“泡沫操作”保持高度警惕。

  近期,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表示,将采取技术、管理等多类措施,加强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管。

 
病毒变异加速,中国疫苗有效性会受影响吗?权威回应来了!
病毒变异加速,中国疫苗有效性会受影响吗?权威回应来了!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记者王琳琳、徐鹏航)近日,广东、山东等地相继报告发现新冠病毒突变株。世卫组织预计,未来会出现更多变异。公众高度关注:新冠病毒若加速变异,会对我国自研疫苗产生多大影响?有效性会下降吗?中国是否已经开展新一轮针对突变株的疫苗研发?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主管部门和业内权威专家。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表示:“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新冠病毒的变异株对我国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疫苗保护率产生明显影响。但病毒长期传播可能会产生多个突变的积累,而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影响疫苗保护力的风险,这个风险是存在的。”

  应对病毒变异,国家一方面需要密切监测,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疫苗平台建设,积极开展新一代疫苗研发。这样,“一旦出现病毒变异引起疫苗免疫效果消失或者大幅度降低的情况,就能够在最短时间研发出针对变异株的疫苗,这是非常关键的。”王军志说。

  目前多个中国疫苗生产企业和研发团队都已部署了针对变异病毒的研发。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副总裁张云涛在28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两款灭活疫苗,利用在国内和海外Ⅱ期、Ⅲ期临床试验后的血清,对包括在南非发现的和在英国发现的毒株,还有国内不同地区、不同流行区发现的10多个毒株进行了交叉综合试验,结果显示,两款灭活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对这些毒株都有很好的中和作用,“目前在巴西、津巴布韦发现的毒株我们正在进行中和试验监测,我们在持续推进变异株疫苗研发”。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卫东介绍,为了防患于未然,目前公司已经启动变异株的疫苗研究。未来,若病毒变异加速到一定程度,一种可能是在现有疫苗基础上增加一个变异株的抗原构成,变为二价疫苗;另一种可能是,在注射现在疫苗的两针之后,再注射一针针对新变异毒株的加强针。“过去一年,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审批流程基本已经理顺,与此前相比,针对变异毒株的研发周期会更短,效率会更高。”尹卫东说。

  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在腺病毒载体疫苗附条件上市后持续追踪着疫苗的安全性反馈,也在跟踪疫苗对新出现变异株的有效性。“我们在分析变异株的数据,用试验验证它们对现有疫苗的交叉反应作用,也早已启动针对变异株的疫苗研发。这个疫苗不一定用得上,但宁愿备而不用,不能用而不备。”陈薇说。

  对于公众,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邵一鸣等业内专家再次提示并呼吁,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主要流行地区的毒株变异仍未超出可控范围,因此世界各国应尽快大规模接种疫苗,构建起更强大的群体免疫屏障,同时也可以降低病毒变异的速度,最终尽早遏制住疫情。

 
“数字有痕”,数字人民币如何守护隐私安全
“数字有痕”,数字人民币如何守护隐私安全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吴雨)“碰一碰”“扫一扫”,这些被我们逐渐熟悉的移动支付方式,一方面带来了便捷的支付体验,另一方面也令不少人产生“隐私保护”的烦恼,担心被一些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过分获取“数字足迹”。

  近期,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特征再次进入人们视野。大众好奇到底如何“匿名”?怎么做到“可控”?又能否守护你我的隐私安全?

数字人民币如何做到“匿名”?


  随着试点地区开展一轮又一轮的测试活动,数字人民币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掀开。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相似的支付体验,使得用户很快对数字人民币支付“无师自通”,却也容易令人忽视他们之间的差别:使用数字人民币不用绑定任何一张银行卡。而这一点,恰恰体现了数字人民币的“匿名”特性。

  “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特征,就是要满足合理的匿名支付和隐私保护的需求。”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日前表示,数字人民币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小额匿名,仅用手机号就可以开立钱包。当然,这类钱包每日交易限额较低,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

  这可以从此前多地开展的试点活动得以印证。目前,深圳、苏州、成都、北京4个城市已进行7轮数字人民币红包测试,派发数字人民币1.5亿元,单个红包金额基本在200元左右,成都随机派发的最高一档红包金额为238元。即便部分用户对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了充值,支付金额也均属于小额支付范畴。

  另外,工、农、中、建、交、邮储6家银行虽深度参与测试活动,但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无需绑定任何一家银行的银行卡,仅需要提供用户的手机号。参与用户只用选择其中一家银行提供服务,比如通过银行领取数字人民币红包。

  不过,也有人心存疑惑:现在手机号都是实名制,这不还是无法匿名吗?

  对此,穆长春解释称,尽管电信运营商也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但根据现行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电信运营商不得将用户信息披露给央行等第三方。因此,用手机号开立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对于央行和各运营机构来说,是完全匿名的。

数字人民币怎样保护隐私?


  数字人民币仅凭借匿名开立个人钱包就能保护隐私吗?当然不止如此。

  近期几个试点测试中,数字人民币的支付场景已从线下门店拓展至线上。在部分试点城市,数字人民币钱包支持京东、滴滴出行、美团骑车等多个子钱包应用。别小看这个“子钱包”的设计,这便是数字人民币保障用户隐私的重要一环。

  雁过留声,基于银行账户的每一笔线上交易都会留下“数字足迹”,而其中最具“含金量”的就是各类金融信息。一些互联网平台、第三方支付机构追踪并获取大量用户的账户信息、交易信息、信用信息等,通过挖掘用户金融行为,推送金融产品。这不仅令人不堪其扰,还会把“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观念偷偷植入学生等资信脆弱人群。

  为破解这一问题,在数字人民币的线上消费场景,用户支付信息将会被打包加密处理后,用子钱包的形式推送至电商平台。平台无法直接获取用户个人信息,这有力地保证了用户核心信息的隐私保护。

  其实,不只是电商平台,就连提供服务的银行、线下收款的商户、收取转账的个人等都不会获取支付用户的个人信息,因为数字人民币钱包之间的交易已通过技术和制度实现了匿名化处理。

  穆长春坦言,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在现行支付工具中是等级最高的。

数字人民币为啥不能完全匿名?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隐私安全如此重要,数字人民币为啥不索性完全匿名?

  数字人民币定位于替代部分现金,因此需要具有现金一般的流动性和匿名性。但如果匿名程度过高,加之便于携带,也可能被犯罪分子盯上,变成非法交易的工具。

  “可控匿名”作为数字人民币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要保障公众合理的匿名交易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防控和打击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

  目前,央行数字货币实现风险可控基础上的匿名已成为国际共识。各国中央银行、国际组织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匿名特性时,均将防范风险作为重要前提,对于无法满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及反逃税等要求的设计将被一票否决。

万一被盗刷损失还能挽回吗?


  交易都“匿名”了,万一出现了数字人民币盗刷,还能否挽回损失?

  不用担心,尽管数字人民币交易是“匿名”的,但是“可控”的。

  尽管数字人民币钱包用手机号即可开立,但并非不能打击犯罪行为。金融部门、电信运营商分别掌握一部分数据,一旦遇到犯罪行为,可以把相关证据线索交给司法机关,由执法部门按图索骥。

  另外,数字人民币钱包自身采用了分级分类的设计,根据客户身份识别程度可开立不同级别的数字钱包。小额支付可以做到完全匿名,但如要进行大额支付,则需要升级“钱包”,按要求提供相关信息要素,以此防范大额可疑交易风险。

  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采取“小额匿名、大额可溯”的设计,如果发生利用数字人民币的电信诈骗,能够帮助老百姓把钱追回来,守护老百姓的财产安全。

 
苏伊士运河堵船会让世界经济有多痛?
苏伊士运河堵船会让世界经济有多痛?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船、箱、货,全都在错误的地方!”最近几天,全球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从业者都发出类似感叹。
 
  一艘长约400米、悬挂巴拿马国旗的重型集装箱货轮当地时间23日起堵在苏伊士运河航道,其后等待通行的船只目前已超过300艘。作为世界最重要的海运通道之一,苏伊士运河堵塞让全球供应链“如鲠在喉”。
 
  苏伊士运河堵塞会让世界经济有多痛?这取决于运河疏通工作进度,更取决于全球供应链在新冠疫情冲击下的脆弱程度。
 
  救援团队在社交媒体上创建账号“苏伊士运河挖掘者”。账号简介说:“尽最大努力,但无法保证什么。”这反映了目前挖掘疏通工作仍充满不确定性,甚至寄希望于潮水涨到一定高度以托起搁浅货轮。
 
  数据显示,全球海运物流中,约15%的货船要经过苏伊士运河。丹麦“海运情报”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拉尔斯·延森表示,每天约有30艘重型货船通过苏伊士运河,堵塞一天就意味着5.5万个集装箱延迟交付。德国保险巨头安联集团估算,苏伊士运河堵塞或令全球贸易每周损失6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
 
  苏伊士运河管理方表示,货船可以自行选择等待还是绕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不过,目前没有船只选择绕行。等待,不确定何时能通行,每天都要付出额外成本;但绕行则意味着要付出数周的额外航程及连带成本。
 
  由于对苏伊士运河海运渠道依赖度较高,欧洲市场已明显感受到物流受阻带来的不便。多家欧洲家居、家电零售商均表示有货物堵在运河中,将导致延迟交付。一旦情况迟迟得不到缓解,可能导致物价上涨。
 
  不仅零售业“痛”,制造业也一样。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分析,由于欧洲制造业特别是汽车零件供应商,一直奉行“准时制库存管理”以最大化资本效率,不会大量囤积原材料。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一旦受阻,可能导致生产中断。
 
  疫情冲击下,零售业、制造业原本就是损失较大的行业。随着经济逐步恢复,这些行业刚刚有所恢复,特别是消费者疫情居家期间有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给零售业带来“曙光”,但运河堵塞让零售商一时“无米下锅”。
 
  不仅如此,如果堵塞延续,大量货船无法周转,必将导致海运费率提高,增加全球贸易成本,导致连锁反应。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海运市场受集装箱短缺、贸易复苏等因素影响,运力本已经十分紧张,海运价格已处于高位。苏伊士运河堵塞无异于向海运市场“伤口上撒盐”。
 
  与此同时,运输延误也将产生大量保险赔付请求,让从事海运保险的金融机构承压,或将引发再保险等领域动荡。
 
  另外,也有市场人士担心国际原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会因苏伊士运河堵塞暴涨。最近几天,国际油价显著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和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均已超过每桶60美元。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市场担忧供应链的情绪加剧,导致油价上涨,但欧洲多国为应对新一轮疫情收紧防控措施仍会抑制原油需求,再加上美国等产油国运输渠道未受影响,国际油价上行空间有限。
 
  有专家表示,苏伊士运河堵塞让本就受疫情严重冲击的全球贸易“雪上加霜”。与此同时,这起事件也给全球贸易“提醒”,不能过分依赖海运,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推动类似中欧班列等陆上物流体系建设。另外,运河堵塞造成物流缺位,可能导致制造业改变目前原材料库存体系,增加“存货”以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记者宿亮)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经营贷违规入楼市迎来强监管
经营贷违规入楼市迎来强监管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李延霞)针对备受关注的经营贷违规入楼市问题,银保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3月26日联合发布通知,从借款人资质核查、信贷需求审核、贷款期限管理、抵押物管理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

  《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向无实际经营的空壳企业发放经营用途贷款。对企业成立时间或受让企业股权时间短于1年,以及持有被抵押房产时间低于1年的借款人,要进一步加强借款主体资质审核。

  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对经营用途贷款需求进行穿透式、实质性审核。密切关注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不得因抵押充足而放松审查。不得向资金流水与经营情况明显不匹配的企业发放经营性贷款。对期限超过3年的贷款,要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

  通知要求,对抵押人持有被抵押房产时间低于1年的,审慎确定贷款抵押成数;低于3年的,应定期核查贷款使用情况并保存核查记录。此外,通知要求防范企业通过关联方规避受托支付要求。加强贷后资金流向监测和预警,不得以已开展受托支付为由弱化贷后资金管控。一旦发现贷款被挪用于房地产的将立刻收回,压降授信额度,并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通知要求,各银保监局、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5月31日前完成排查,并加大对违规问题督促整改和处罚力度。

 
中介乱象:年年治乱年年乱,亟待斩断幕后利益链
中介乱象:年年治乱年年乱,亟待斩断幕后利益链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上海电(记者郑钧天、赵瑞希)多年以来,监管部门一直打击、整顿中介的违规行为,但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旧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涌现。记者调查发现,除了中介有天然的逐利驱动外,银行放贷有指标、楼市投机有需求、监管存在难题等均是不良中介“春风吹又生”的土壤。斩断乱象背后的利益链显得尤为迫切。

银行放贷有指标


  2020年以来,违规流入楼市的经营贷成为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推手。在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热点城市,帮忙开公司、将个人客户包装成企业客户套取贷款用于购房,一些资金中介和房产中介提供“一条龙”服务。

  “归根到底,银行的信贷经理背负放贷指标。”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相对于将贷款放给运营有风险的小微企业,不如贷给有购房需求的个人客户。由于监管部门严禁贷款违规流入楼市,信贷员就另寻出路,与资金中介“一拍即合”。

  “对于银行信贷部门来说,一线城市房贷的安全性高,且经营贷须以房产作抵押,即使收不回贷款,通过拍卖房产也能收回本息。因此,银行在审批贷款时,往往对其用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按月还款,便不追问细节。”一家股份制银行支行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是房产中介还是资金中介,只是充当通道功能,钱都来自银行,只需要将借贷人包装成为企业客户、再将贷款提现到个人账户即可,中介收取通道费,可谓一本万利。

  针对资金中介该如何监管的问题,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最有效的措施还是要从源头控制,避免资金从银行违规流出。他建议,监管部门应通过制度设计,让银行的业务规则和实施细则明细化,同时监管要持续化、常态化,督促银行追踪贷款资金流向,做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对违规放贷的信贷员要明确责任、严厉惩罚,杜绝本应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

投机炒房有需求


  除了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外,提供落户、代缴社保、寻人结婚等服务也是房产中介的“拿手好戏”,只要炒房客有需求、肯出钱,中介就会想方设法助其一臂之力,让其突破限购、限贷政策。

  近日,上海一名中介联系记者,称可以拿到金地虹悦湾、万科天空之城等热门楼盘的购房名额,不需参加摇号,但要购房人交总房价3%的中介费。记者暗访发现,不少开发商销售人员为赚取“号头费”,为购房者引荐可以为其“排忧解难”的中介人员,事成后收费。“多数楼盘我们就是博个概率。反正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损失。”该中介坦承。

  但也有购房者中介费交了,却没买到房,中介费不退的现象。很多购房者对此选择“忍气吞声”。上海消保委曾发布调查数据,购房者在权益受到侵害后维权的比例仅有21.6%。

  “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买房需求太大,套利动机太强。”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如果房价持续上涨,炒房投机的需求旺盛,那么购房者就愿意花一定费用购买中介服务。

  另一方面,由于购房产业链很长、涉及多个部门,民政、社保等部门之间信息不通,也容易形成违规操作的漏洞。在利益驱使下,各类违规中介像“打不死的小强”,不但顽强存活,服务还越来越“多元化”。

  “政府部门各管一摊儿,只要符合自己部门的规则就可以办理,并不管整个链条下来,购房是否合规。”李宇嘉建议,各地应建立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推动信息共享,让负责楼市调控的部门能够清晰地掌握购房者在民政、社保等部门与购房资格相关的信息。

强监管仍存难题


  目前房地产市场上存在的大量中介,除了有挂牌经营的中介机构,还有许多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各类中介,他们对接银行资金,并通过微信群、自媒体、小贷公司、理财公司、咨询公司等形式来牵线搭桥开展业务。

  “一条龙服务,已是热点城市中介机构的标配。房产中介和资金中介业务其实是相通的,有的中介既是房产中介又是资金中介,中介本身就是整合资源的渠道,我们有大量信息可以分享,有业务的话就整合资源一起做。”一名中介人士透露,监管部门一严打,不法中介就化整为零,暂避风头。

  此外,打击手段有限也是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一位基层房管部门负责人说,房产中介行业由以前的准入制改为备案制,作为行业监管部门,房管部门并没有执法手段和执法权限,一般只能通过交易过户环节的密钥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管,对中介的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巨额利益面前,行业自律更显微弱。上海等地房地产经纪协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尽管协会一直以来都在进行诚信方面的培训和宣传,但协会本身并没有执法权限,对不良中介缺乏监管能力。“中介行业早已实行诚信黑名单制度,但效果甚微。一旦进入黑名单,该中介就直接转行了,违法成本极低。中介行业流动性太强,就是吃个‘青春饭’。”严跃进说。

  严跃进建议,政府部门应将中介全面纳入监管,完善信用信息系统,将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形成黑名单制度。此外,各级房地产主管部门也要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力度,法规“器”全,诚信“药”到,才能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五个足球场才能堆放下的“洋垃圾”,退运了!
五个足球场才能堆放下的“洋垃圾”,退运了!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3月28日,天津港南疆码头,数台门座式起重机紧张作业,将红褐色的粉末装上货轮。作为海关系统迄今为止查扣的数量最大的一批走私入境固体废物——49.8万吨硫铁矿渣的最后一部分即将装船完毕,这些“洋垃圾”计划于夜间驶离天津港,全部退运出境。据介绍,按照一般堆放高度要求,这些矿渣需要约5个足球场才能堆得下。                 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获毛主席点赞“愚公移山”的村庄,现在怎么样了
获毛主席点赞“愚公移山”的村庄,现在怎么样了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这是3月23日在村史馆拍摄的厉家寨人当年大战“穷山恶水”的历史照片。   新华社发(孙运亮摄)
 
这是3月23日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村史馆拍摄的国务院对厉家寨人的表彰。  新华社发(孙运亮摄)
 
  新华社济南3月28日电(记者栗建昌、杨文、张力元)东一块、西一块、碗一块、瓢一块。20世纪50年代初,沂蒙山深处的厉家寨村七沟八梁上,零星散落着些许薄田,村里因“三根棍”而出名:年少一根棍放羊,成年一根棍放牛,老年一根棍要饭。
 
  1955年起,厉家寨人移山填谷、劈岭造田,两年建成高标准梯田3000多亩,粮食亩产提高到500多斤。
 
  消息传到中南海,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主席欣然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昔日整山治水,如今栽上了“喝山泉水的大樱桃”,还成了有名的樱桃村。高铁也开进这里,乡村振兴提速向前。
 
  几十年来,一代代厉家寨人接续着“愚公移山”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大步迈进。
 
一把镢头一张锨
 
“敢教日月换新天”


 
  厉家寨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坪上镇,处于三山五岭两河之间。昔日这里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瘠薄星散,往往十几块地才能凑成一亩,粮食亩产量不足百斤。
 
  老人们常说,曾经的厉家寨村,是“早上汤,中午糠,晚上的稀粥照月亮。”
 
  穷则思变,新中国成立后,厉家寨人决心和贫困斗争。
 
  1950年7月的一天,厉家寨村的村民厉月举从地里拔出花生秧,反复端详,苗黄根稀,摸一把土壤,土层只有2寸厚。“根深才能叶茂,能不能把土地深翻,加深土层?”
 
  1951年一开春,厉月举开始深翻地试验。当年秋收,试验田多收了花生30斤。1952年,他继续深翻地试验,获得了小麦亩产400多斤的好收成。
 
  深翻地经验很快在村里推广开,家家户户生活有了保障。
 
  但厉家寨人并不满足。他们提出开山劈岭,凿岭填沟,誓要改变恶劣的自然面貌。
 
  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镢头、一张锨。没有大块土地,就削梁填沟垫沙滩;为扩大水浇地,就竖水横流把田灌。
 
  “当时钢镢头砸在石头上,‘刺刺’地冒火星,震得手上全是血。”曾任厉家寨村党支部书记的厉月钦回忆,有一次刨到一块巨石,12把镢头刨断了10把。“现在我手上裂的口子,都是当时刨地震裂的。”
 
  厉家寨村的生产队在工地上插上党旗、红旗,大家干劲满满,村民经常天还没亮就出门干活。
 
  通过深翻地、修梯田以及一系列水利工程,厉家寨村实现粮食丰收。
 
  1955年底办起大山农业生产合作社后,第一年每亩平均产粮500多斤。
 
  1957年,厉家寨村整修高标准农田3000多亩,削平11个岭头,填平300道沟。
 
  74岁的厉家寨村村民徐根田说:“老一辈的人硬是把山地整成了平地。整治后的地土层变厚实了,收成比以前翻了好几番,收入也多了不少。”
 
  整山治水后的厉家寨村,成了当时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后吸引了全国各地50多万人参观。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主席读到讲述厉家寨村的报告,挥笔写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批语。
 
接过“愚公”开山镐
 
山村引来大樱桃


 
  改革开放后,厉家寨人不满足于解决温饱,如何让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成了新的课题,厉家寨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探索新的种植。
 
  “市场经济时代,只依靠传统农业,肯定富不了。”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的厉月钦有想法,他看上了烟台的大樱桃,厉家寨村背风向阳,属于近海气候,适宜大樱桃生长,“人家种水果也能卖钱,为什么咱不试试?”厉月钦于是和村干部多次去烟台取经。
 
  不过,习惯了种庄稼地的村民却并不“感冒”:“大樱桃4年才结果,真能赚钱吗?”
 
  2003年,厉月钦种的2亩樱桃,每斤卖到了5元。这让抱着观望态度的庄稼人很是惊讶,“刨去成本1亩地就挣了3000元,在村里当时可了不得。”厉月钦说。
 
  “种地瓜、花生哪抵得上种樱桃,大家都开始行动起来了。”厉月钦说,村里樱桃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带动了周边十里八村的乡亲。
 
  如今,18个村樱桃连片种植面积超过2.6万亩,2016年,厉家寨村还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樱桃第一村”。
 
  距厉家寨村不远的大山空村,60岁的张传香正在调节樱桃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一亩的大棚中,绿叶中串串樱桃,红黄相间,煞是喜人。
 
  张传香的大棚能产2000斤樱桃。“俺家的大樱桃熟得早,1斤能卖100多元,好的能卖到200元。”她说。
 
  “再过几天就是采摘最忙的时候,会有很多快递小哥来寄发樱桃,来采摘的游客也会多起来,到时候路上都是小车了。”
 
  张传香告诉记者,除了固定的商贩上门收购,也有很大一部分发鲜果冷链。
 
  “当年的梯田现在成了教育沟、教育田,让后辈人经常能够忆苦思甜。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做新时代的新愚公,接好前辈的开山镐。”厉家寨村党支部书记厉明聪说。
 
  2020年6月,村党支部领办的厉家寨樱桃种植合作社,预计每年给村集体带来超百万元收入,其中30%以上用于给村民分红。
 
高铁开进厉家寨
 
乡村振兴不停歇


 
  春分刚过,棚里的樱桃渐次熟了,山上的樱桃开始挂果。山脚下10多栋新建的居民楼,成为厉家寨人的新家园。
 
  厉月钦说,2017年,村里搞了新农村建设,厉家寨村彻底改变了面貌。
 
  2019年11月,高铁开进了沂蒙山,“厉家寨站”成为沿线上唯一一个用村庄命名的高铁站。
 
  厉明聪说,如今搭上高铁快运,当天下午采摘的樱桃,第二天就能送到沿线城市,再也不用为樱桃的销路发愁了。
 
  厉家寨人也开始在樱桃科研上做文章。合作社投资建起了厉家寨樱桃科技示范园和大樱桃种植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新品种培育和推广示范。
 
  合作社理事长滕厚玉不定期请来国内专家,给大家讲授引种、育苗、推广,新品种开始不断扩展。同时注册原产地商标,统一使用。
 
  果品深加工已经起步。樱桃酒、樱桃果汁、樱桃果脯等樱桃深加工及其创新产品,已经走入市场。
 
  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搞起了高铁采摘游。“我们的客人当天从济南过来,采摘完樱桃,当天就能回去,还有很多人慕名来旅游。”厉明聪说。
 
  直播电商也助力沂蒙山区增收致富。2019年,“厉家寨樱桃”线上线下共销售1200多万斤,销售收入2.4亿元。去年的樱桃节上,厉家寨村还请了网红带货,不少村民在短视频平台直播樱桃采摘,一箱箱大樱桃乘着“复兴号”运向全国各地。
 
  24日下午,在距离厉家寨村不远的临港经济开发区办公楼上,“80后”回乡创业人员厉海金接到了短信通知:他注册的厉家寨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营业执照审批通过。在未来,他计划挖掘家乡的红色旅游资源,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
 
  
 
  
 
一本“清廉簿”,百年好作风
一本“清廉簿”,百年好作风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中,有一本特殊的账簿,上面记载了这样一笔:“十捌号主席毛澤東住,付还大洋1元4角8分”。

  这几个毛笔写的字,讲述了一个中国共产党有关“清廉”的故事。

  这本账簿1953年由当地群众捐献,记录了1934年8月毛泽东同志和时任江西军区参谋长陈奇涵等一行在江西省长胜县铲田区(现为宁都县辖下乡镇)开展调研时发生的故事,毛泽东同志特意嘱托缴纳食宿费——“1元4角8分”。

  这本账簿被发现并逐渐为公众所知,源自一个“偶然事件”。

  1989年,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原馆员严帆出于课题研究的需要,打开了馆藏文物库房的大门,无意中在角落里看到一份“文件”。翻开来,里面“毛泽东”三个字顿时让他眼前一亮。“这份文物不一般。”严帆心想。

  为弄清这本账簿的来历,严帆走访了曾经的长胜县铲田区,向在世的老同志询问,证实了账簿中的记载确有其事。严帆介绍,1934年,毛泽东同志一行人赴瑞金前,特意嘱托陈奇涵替他转交当天的食宿费,账簿上就有了这样的记录。

  如今,这本账簿作为中国共产党清廉作风的重要物证,被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精心保存。“这本账簿反映了毛主席廉洁自律,深入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是当时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生动体现。”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副馆长杨艳华说。

  瑞金被誉为“红色故都”和“共和国的摇篮”。1931年11月,刚成立10年的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宣告成立崭新的国家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首次以国家形态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百年沐雨行舟,作风与初心未变。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扎实过硬的优良作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明纪律,视劳苦大众为亲人的真挚情感,汇聚起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记者张璇、余刚)新华社南昌电

 
小秤锤,大民心
小秤锤,大民心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革命纪念馆,陈列的国家一级文物——一块刻有“苏维埃万岁”字样的铜制秤锤,格外引人注目。历史烟云流转,秤锤的光泽虽已黯然,但它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注定被铭记。

  1933年10月,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在反“围剿”斗争中失利。加上党内“左”倾错误领导,陕甘边斗争形势严峻。

  中共陕甘边特委和红军临时指挥部审时度势,决定将陕甘边武装斗争的重点转向南梁地区,开创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1934年11月7日一大早,南梁荔园堡内戏台前人头攒动,戏楼上挂起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的横幅。大会选举产生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和军委。

  边区政府下设土地、劳动、财政、粮秣、文化、工农监察、妇女委员会,实施了以“十大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政策法令,为的是促进陕甘边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使陕甘边区的经济逐步繁荣起来,人民得到休养生息。

  南梁革命纪念馆讲解员索彤彤说,当时边区政府在荔园堡设立南梁集市,规定每月“逢一是集”。一段时间过去了,南梁集市却热火不起来。

  原来,边区百姓当时都使用旧制秤度量,而从西安等地来的商人却使用市斤秤,贸易过程中换算复杂,容易有误差。加上白银、银元、清代的官银号都有流通,货币市场十分混乱。

  面对这种情况,边区政府研究决定,在边区统一度量衡,制作新制市斤秤杆,设立自己的造币厂。

  就这样,这块形似拳头大小的秤锤诞生了。

  秤锤底部长6厘米,宽3.5厘米,高10厘米。秤锤正面从上至下依次铸有“苏维埃万岁”字样、“五角星”图案和“壹佰斤”字样,背面铸“镰刀、锤子和枪”图案和“公平交易”字样。

  “为了发展边区经济,边区政府领导人想了很多办法,每逢集市,在大街上有跳秧歌的,还有民间说唱艺术。”南梁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朱栋说,“当时边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可以想见,这个秤的使用频率非常高。”

  从此,每逢集日,南梁街头商贾云集,熙熙攘攘叫卖声不断。集市上有当地人摆设的“地摊经济”,日用杂货琳琅满目,也有从外地赶来卖盐、贩瓷的,连牲畜交易也多了起来。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毫一厘系民生。朱栋说,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后,始终以保障群众利益为出发点,获得了边区群众的信任,“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这个秤锤上得以体现”。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件器物就是生动的注解。”朱栋说,中国共产党最终赢得全国革命的胜利,根本在于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记者梁军、马莎)

     新华社兰州3月28日电

 
北方多地黄沙漫天,空气质量“爆表”
北方多地黄沙漫天,空气质量“爆表”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3月28日,一位市民行走在银川街头。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从27日起,内蒙古及华北北部等地出现浮尘或扬沙,其中多地出现沙尘暴,空气质量“爆表”。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北方大部地区28日仍受沙尘困扰,局地有沙尘暴出现,从28日夜间起大部地区沙尘强度将减弱,空气质量改善。

沙尘笼罩北方10多个省份


  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饶晓琴介绍,27日起源于蒙古国的沙尘,到28日中午已影响到我国西北地区、华北、东北地区西部。

  中央气象台的信息显示,28日白天,新疆南疆盆地和东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大部、甘肃河西及东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北部、山东、辽宁中西部、吉林西部、黑龙江西南部等地有扬沙或浮尘天气,涉及15个省份。

  其中,内蒙古中部和东南部、山西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辽宁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内蒙古中部偏南地区及东南部有强沙尘暴。

  记者从北京市气象部门了解到,28日早晨,北京地区风力增强,同时PM10浓度显著升高,城区为2000至3000微克/立方米,大部地区能见度1至2公里。

今年春季沙尘天气多发


  今年3月15日前后,我国北方多地刚刚遭受了“近10年来最强”沙尘天气,一些地方有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

  如今,仅仅过去1周多时间,沙尘天气卷土重来,再次横扫北方10多个省份。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近些年来,我国北方已经很少这么频繁地发生沙尘暴了。今年春季沙尘天气频发的原因何在?

  饶晓琴分析指出,今年气象条件有利于沙尘天气发生。去年冬季以来,蒙古国南部、我国内蒙古西部及西北地区大部降水稀少,地表干燥,积雪覆盖范围较小。今年2月以来这些地区气温显著偏高,地表土质疏松,沙尘起沙的物质条件丰厚。春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当配合有冷空气活动就极易起沙。气温异常有利于蒙古气旋的生成和加强,强盛的蒙古气旋将地面沙尘抬升至1—2千米的高空,并在冷空气作用下向我国传输。

  防护林在控制本地沙源上作用明显


  面对沙尘暴卷土重来,不少人疑问,我国近年来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沙治沙,防护林到底能不能起到防护作用?

  每年春季是我国北方沙尘天气高发的季节。来自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0年3月,我国每年沙尘天气过程平均为6次,2011年以来平均发生4次,较前10年明显减少。

  对此,饶晓琴表示,这一方面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冬季风势力总体减弱、冷空气活动减弱,起沙的动力条件减弱。另一方面也因为我国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工作的推进,有效减少了沙源区面积,使得沙尘过程减少。

  专家指出,要认识到三北防护林等植树造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本地下垫面,减少本地沙尘面积,抑制本地起沙和削弱部分低层次的外来沙尘输送。然而,对于强大的、输送层次比较高的外来沙尘阻挡作用有限。

(记者高敬)

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

 
3000余尾中华鲟、长江鲟放流长江
3000余尾中华鲟、长江鲟放流长江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3月28日,环保志愿者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汽渡码头参加放流活动。

  28日上午,“2021年中华鲟保护联盟公益增殖放流活动”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汽渡码头举行,放流中华鲟子二代2020尾和长江鲟子二代1000尾。

  自1983年发现葛洲坝下中华鲟自然繁殖以来,沿江省市积极开展中华鲟放流活动,累计放流至长江中的数量约700万尾。

  中华鲟作为鲟形目代表物种,是长江生态的“活化石”,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新华社记者王贤摄

 
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启动
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启动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记者高敬)生态环境部26日启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计划用2年左右时间,全面摸清黄河干流及部分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底数。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表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但生态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从源头推动污染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基础性工作。

  此次排查整治范围为黄河干流和渭河、汾河、湟水河等重要支流,涉及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自治区)54市(州、盟)。

  按照“站在水里看岸上”原则,所有向水里排污的“口子”都纳入排查整治,包括工业排污口、农业排污口、城镇生活污水排污口、雨污混排口以及存在污水排放的沟渠、排干等。

  生态环境部提出,要落实“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四项重点任务。一是摸清底数,全面掌握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数量及其分布,建立入河排污口名录。二是开展监测,分析掌握污染物入河情况。三是进行溯源,基本查清污水来源。四是分类整治,推动解决突出排污问题,提升流域水污染治理水平。

  据介绍,排查中,将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无人船监测、红外声呐探测和大数据信息技术,对地广人稀、产业不发达的高原及峡谷河段,通过卫星遥感、人工地面核查方式排查;对开发强度大、人口稠密、排污相对集中区域,采用无人机遥感调查、人工徒步排查、专家质控审核等“三级排查”方式,切实把流域入河排污口查清楚、数明白。

  生态环境部计划约2年时间完成全流域排查,再到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排污口整治工作。通过排查整治,构建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大数据系统,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管效率和水平。

  2019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已经先后开展了长江、渤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以及黄河入河排污口试点排查,为开展黄河全流域排查整治积累了经验。

 
南京加强长江生态保护
南京加强长江生态保护

( 2021-03-2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据新华社南京电(记者沈汝发)舟营公园、东龙山郊野公园、驷马河公园……南京浦口区长江沿线的公园串成一条美丽的江景风光带。经过总投资约1.5亿元的生态修复,原来脏乱差的这个地段已经变成广大市民和游客的重要休闲旅游区域。

  这是南京加强长江生态保护修复的一个缩影。据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宁晖介绍,南京近年来持续加强长江岸线保护,严格管控岸线利用,将试点推行长江南京段河道“段格化”管理。

  据该区城建集团负责人朱翔介绍,2019年3月投资约1亿元实施十里造船带长江岸线复绿工程,共对长江沿线拆除的35家船厂复绿,总面积达13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

  针对长江船舶污染的问题,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积极推动建设绿色岸电,减少污染排放,目前全市已实现港口岸电系统全覆盖。

  周宁晖说,南京市严格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加强禁捕管理和执法,深入开展非法捕捞和销售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将开展长江湿地修复与物种保护,实施增殖放流,投放淡水经济物种、珍稀物种4000多万尾。

  另外,南京市还将加强入江支流水质治理,开展跟踪、预警和调查监测,并按照“一口一策”原则,完成2382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