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 月 | ||
|
“两山”理念诞生地 “三色”绘出新图景 |
浙江湖州高质量发展之路观察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浙江省湖州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15年来,当地坚持“一张蓝图、一片绿色、一本红利”谋转型,全力打造“长三角中心花园”,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从空中俯瞰,湖州水网密布、山峦起伏,竹海松涛绵延不绝;泛舟南太湖,岸边废弃矿地经综合治理,列入浙江省万亩千亿大平台;驱车行幽谷,黏土矿改建的青年科创园,由浙能集团、天能集团携手,打造投资超50亿元的智慧能源项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以来的15年,湖州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推新蜕变,先后实施四轮环境整治行动,连续推出治水、治气、治矿等系列组合拳,有效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护美了绿水青山的底色。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湖州市委书记马晓晖说,15年来,湖州积极拓宽“两山”转化通道,高标准推进南太湖保护与开发,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产业绿、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
15年中,湖州对纺织、建材、印染、蓄电池等十多个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关停大批“小散乱”企业。见证铅蓄电池行业整治的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说,当地通过淘汰、兼并、重组等方式,企业数由225家减少到16家,而产值增加了14倍,税收增加了6倍,成为重要的绿色能源供应基地。
湖州市委办副主任袁晓亮说,湖州坚持把“两山”理念深度融入《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各项规划中,强化规划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刚性约束。
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9年,湖州全市单位能耗水平下降了52.5%,单位建设用地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了2.3倍和3倍,被评为全国14个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之一。
绿道纵横延展,串起城乡“山水画”。湖州高品质建成了65公里“黄金湖岸”,以及全国领先的“5分钟亲水见绿圈”,涌现了地理信息小镇、美妆小镇、湖笔小镇、新能源小镇等一批生态美、产业兴的特色小镇。
扎根绿色大地,一批向着蓝天、碧海进发的高科技项目正在崛起。屋顶十几米高,场地放置着多个火箭模型,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穿梭往返于一道道白色门禁,仿佛科幻电影中的场景。这里是“蓝箭航天”智能制造基地,民营航天领域的领军企业,将用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技术,从湖州探索浩渺宇宙。
“美丽要有标准,绿色可以量化。”湖州市经信局副局长姚建忆说,湖州的产业发展门槛高、要求严,在全国率先构建了生态文明、绿色制造、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能获取什么样的金融支持,取决于企业“绿”的成色。湖州市金融办主任钱洪文说,湖州创新推出“绿贷通”“续贷通”“绿融通”等系列融资平台,1.22万余家中小微企业通过“绿贷通”平台获得银行授信贷款1533亿元,信贷增速和信贷资产优良率均列全省第1位。
湖州市市长王纲说,湖州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绿色、智能两大方向,打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等转型升级组合拳,持之以恒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没有白茶之前,安吉县黄杜村是有名的“贫困村”,办过竹制品企业、拉丝厂、铸铁厂等,却始终难有大发展。直到安吉白茶的引种下山,村民生活才日渐红火。
“真的是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安吉县递铺街道退休干部、最早一批种植白茶的梅喜英回忆往事,难掩激动之情。先富带后富,黄杜村党员还捐赠了近两千万株扶贫茶苗,如今已在四川、贵州、湖南3省5县落地生根。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坑洼路面铺上青石板,修缮后的老屋披上复古风,治理过的污水池变身荷塘月色……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红利,正实实在在惠及城乡百姓。
跟随绿色的铺展,一批颇有情怀的“创客”在乡土扎下了根。静谧竹林,鸟鸣山涧,身边处处是红砖、青瓦、原石、茅草等自然元素,帘青乡村酒店成了人们“放空”身心好去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民宿创始人陈谷说,“我是这片山里长大的孩子,希望能打造出时尚而有泥土味的当代乡村。”
一片葱茏中,百姓生活更富足也更舒心。25位外来女企业家组成的“平安大姐”工作室,是湖州市织里镇纠纷调解的一张“金名片”。4年来,她们共为“新居民”调解各类纠纷近千起,化解成功率超98%。“良好的社会治理就是让大家幸福感更足、获得感更实。”工作室发起人徐维丽说。
荷花盛开或荻花胜雪的时节,泛舟湖州乡野,一边是小桥流水人家构建的原生态江南风情,一边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呈现的高质量发展模样。在这里,历史与现代和谐并存,守望着诗意,展望着未来。
新华社杭州6月4日电
李克强主持召开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王沪宁出席 |
进一步加强疫苗药物和检测试剂研发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沪宁出席。
会议指出,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署,继续抓实抓细内防反弹各项措施,根据境外疫情变化做好外防输入工作,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加快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加大复商复市复学推进力度,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
会议指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关地方和部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保障了会议顺利进行。当前我国疫情形势总体稳定,但近两周个别地方仍有零星散发病例,全国仍有一定数量无症状感染者,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不容忽视。下一步,要继续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无症状感染者医学管理,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各地要认真总结常态化防控经验做法,根据国内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国际人员往来可能增多的情况,阶段性动态调整、精准优化和落实防控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加强指导,推进旅游、文化、体育等行业扩大复工复业。当前各地加快全面复学,要督促各类学校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和指引,针对中考、高考等关键时间节点细化全流程防控措施,加强应急演练和相关防疫物资人员准备。
会议指出,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新冠病毒检测能力不断提升。目前核酸检测能力超过每天300万人份。要继续做好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和其他人群愿检尽检工作,抓紧补上一些地区疾控机构、医院等检测能力短板,特别要加大快速检测试剂和移动便捷设备研发生产力度,便利在更多需要的场合开展检测。要强化防控应急处置、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和防疫物资储备。进一步推进疫苗和有效药物科研攻关,加强国际合作。目前相关疫苗研发试验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要尊重科学规律,依法合规积极推进各阶段临床试验,力争尽快取得突破,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领导小组成员丁薛祥、孙春兰、黄坤明、蔡奇、王毅、肖捷、赵克志参加会议。
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明科研攻坚方向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习近平总书记2日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发表了十分重要的讲话,再次凸显科研攻关对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关键支撑作用,在与会专家学者、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
疫情突袭,响应一线防控紧迫需求,我国迅速组织全国优势力量开展科研攻关,部署启动83个应急攻关项目,5条技术路线开展疫苗研发,第一时间研发出核酸检测试剂盒,筛选出“三药三方”为代表的有效治疗药物,加快推广应用临床验证有效的诊疗方法……
“我国科研攻关能力在战胜大灾大疫中历经淬炼。一方面全力救治患者、抢救生命,另一方面全速推进研发攻坚与临床救治、防控实践深度结合。”专家学者座谈会上作现场发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呼吸内科教授钟南山深有感触地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初步统计,截至5月10日,国际上发表的有关新冠肺炎病毒的论文有2100余篇,其中,中国650余篇,约占30%。“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这一次,全国科研工作者和高科技企业都积极行动起来了,能做到这条是比较大的进步。”钟南山说。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松看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科技创新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的要求,令李松倍感振奋。
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重大科技成果是国之重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产出了一批高质量的防疫科技成果。作为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努力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产品,为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李松说。
当前,有效疫苗被世界各国视作打赢抗疫“翻身仗”的关键核心。我国已有4种灭活疫苗和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获批开展临床试验,部分技术路线进展处于国际领先。
今年1月21日就开始带领团队开展糖蛋白疫苗研发攻关的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周大鹏说:“有效疫苗是战胜疫情的重要武器,我们团队在第一时间就获得了国家科研专项资金的应急资助,大大提高了团队攻关的速度。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开发力度,争取早上临床、早出产品。”
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要加强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提升传染病检测能力”……
在河北省邢台市疾控中心P2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在进行境外返邢人员核酸检测。“目前,新冠肺炎常规核酸检测归各县(市、区)负责,我们作为确证机构,主要负责对境外返邢人员、疑似病例等重点人群进行检测。”邢台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保国介绍说,除疫情监测外,还加强了对流感、出血热等危害较大、影响较大的疾病监测,每月进行疾病风险评估。
许多一线公共卫生防疫人员都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用“当务之急”来形容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既指明了攻坚方向,更坚定了继续加大该领域科研攻关的信心和决心。
疫情暴发不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副院长赵列宾就带领团队启动了“人工智能抗疫”的临床实践和科研攻关。抗疫中,机器人“小白”每天都在隔离区通过高清摄像头帮助医生及时会诊疑似病例。
“基层医疗机构是疫情监测的‘前哨’,只有全国每一个‘前哨点’工作做好了,数据和算力才能充分‘施展拳脚’,结合公共社区数据,有效提升分析和预警能力。”赵列宾告诉记者,团队将继续加大力度开展面向重大传染性疾病大规模筛查“智能采样舱”集群的科研攻关,以期在提升公共卫生监测预警能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你我的绿水青山 共同的绿色家园 |
写给2020年六五环境日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倏忽之间,我们走进了2020年6月,即将迎来一个特殊的六五环境日。
言其特殊,有多重意义。
一来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良好生态环境应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我们不能一边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因此,今年能否顺利完成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各项目标任务,到年底就要交个账。
二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产生活的常规节奏被打破,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可能有一些地方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减弱,出现放松污染防治要求的苗头。尤其是随着加快复工复产,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项目加速推进,生态环境面临的反弹压力也相应增加。
正因如此,在这个特殊之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更显非凡。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我们看到了中国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步伐愈加坚定。
3月,重访浙江安吉余村、考察西溪湿地;4月,走进秦岭深处,察看生态保护情况;5月,在汾河岸边了解流域综合治理成果。
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三赴地方考察,生态环保主题贯穿其中,不断夯实各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再次向社会传递出生态环境保护不放松、不开口子的决心。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部长通道”上的话掷地有声——我们不能因为遇到困难、遇到挑战,就放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要求,就放松对环境监管和环境准入的要求。
不仅如此,在一再强调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的当下,中央财政资金今年对生态环保的投入未见压减,而是同比进一步增加。
因为绿水青山是我们共有的绿色家园,蓝天白云是你我共享的民生福祉。
近日发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改善,蓝天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美。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体现在数据公报上,更在我们一呼一吸的空气里、在每天路过的那条小河里、在家门口越来越多的绿地公园里。
我们看到,刚刚过去的5月,北京、河北等地频频现身的蓝天白云,美得让人心醉。前几年雾霾压城的“噩梦”,似乎已经尘封于并不遥远的记忆之中。
我们看到,曾经臭气熏天、河面上长满水葫芦的练江,如今居然已有白鹭翩跹,人们路过河边不再“掩鼻而过”,期盼着早日恢复往昔水清岸绿的容颜。
我们看到,长江两岸一度码头林立、“化工围江”、伤痕累累,经过连续几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母亲河正在逐步恢复生机活力。
但我们也看到,秋冬季空气污染仍不时来袭,河湖生态治理还需加强,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
已然穿上新鞋,就不能再走老路。中国经济的底色正越来越“绿”,煤炭消费占比下降,单位GDP能耗下降。曾经多见的企业偷排超排问题越来越少,环境守法正在成为常态。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是今年我国六五环境日的主题。这意味着,守护绿色家园,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更需要每个人做出自己的努力。
从5月开始,家住北京的居民扔垃圾时,开始考虑自己家的垃圾分类做对了没;身边越来越多人选择共享单车的绿色出行方式;超市、水果店里,顾客自备购物袋渐渐成为新的生活习惯……
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绿色家园。你我携手同行,让绿色浸染每一座大山,让梦想炫亮每一条江河。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
李克强在全球疫苗峰会视频会议上致辞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李克强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经过全体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努力,已经有效控制了疫情。但疫情并未结束。各国人民健康安全休戚相关,没有一国可以独善其身。在前不久举行的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倡议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建议和举措。中国将继续为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李克强指出,在疫情未结束,挑战依旧严峻的形势下,疫苗是抵御病毒侵袭的有力盾牌。中国将继续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统筹疫苗研发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推进疫苗多中心临床试验和研发成果尽快上市使用,向世界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贡献。
李克强强调,中国正在加紧新冠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科研攻关,重视疫苗研发国际合作,前不久参与了欧盟等方面发起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国际认捐大会,愿继续同各方加强相关合作。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同中国一直保持良好合作,曾出资支持中方疫苗接种和国际应用。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中国政府愿为联盟筹资周期提供捐助,鼓励中国研发机构、疫苗生产企业同联盟加强协作,支持联盟在推广使用疫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希望同舟共济,携手早日战胜疫情。
本次会议旨在为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筹资,确保疫苗可及性,特别是为加快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生产和分配提供资金支持。30多国领导人以及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参会。
全球疫苗峰会开幕 呼吁携手共抗疾病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本次视频峰会,旨在共同为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筹款至少74亿美元。峰会计划在当天结束。
约翰逊在开幕发言中表示,此次峰会是全世界携手共同抗击疾病的重要时刻,英国在未来5年里将继续向全球疫苗免疫联盟提供16.5亿英镑(约合20.7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他呼吁各国加入筹款,携手开创全球卫生合作的新时代,共同为预防全球传染病暴发而努力。
英国政府4日发表声明说,全球共同为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到2025年帮助来自最贫穷国家的3亿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白喉和麻疹等疫苗,以减少新冠疫情大流行对常规疫苗接种的影响。同时,一旦研发出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将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接种新冠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先前警告称,新冠疫情干扰了常规疫苗接种,估计影响数十个国家的约8000万名1岁以下儿童。
胡春华主持召开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北京市委书记、组委会第一副主任委员蔡奇出席会议。
胡春华指出,在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和全球经贸形势异常严峻复杂的背景下,举办一届成功的服务贸易交易会,对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展示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促进经济全球化,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胡春华强调,做好今年服务贸易交易会筹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科学评估全球疫情发展变化,抓紧细化完善总体方案和各项预案,全力做好峰会、论坛等重大活动组织和保障工作,尽快启动招商招展工作,加强供需对接和成交促进,扎实推进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水平。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齐心协力、共同办会的强大合力。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组委会各成员单位参加会议。
林郑月娥:全面配合国家安全立法,呼吁社会各界反映意见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林郑月娥说,特区政府十分支持涉港国安立法工作,也会全面配合进行这项立法工作的“第二步”,即法律草拟工作。将来,特区政府也会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规定,加强特区政府的执法能力,开展有关国家安全教育。
林郑月娥说,除了听取特区政府的意见,中央有关部门还将会通过多种形式听取香港社会各界的意见,包括特区政府其他官员、立法会主席、香港有关法律专家、香港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各级政协委员等。中央有关部门也准备在深圳和北京举办座谈会,让香港社会各界人士发表意见。
“我在此呼吁香港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这些稍后举行的以各种形式听取意见的聚会,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向特区政府、中联办反映意见,我们亦会及时向中央政府反映。”她说。
林郑月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它不单是国家的事,也是香港特区的事,是保证七百多万港人安全的事。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香港特区有宪法责任立法,维护国家安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香港特区没能把这件事情做好,过去一年还出现了很多暴力事件,还有一些人鼓吹“港独”,破坏中央跟特区的关系。所以,中央此时主动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是行使宪制责任,也是爱护香港的体现。
林郑月娥还表示,国家立法有其规矩,咨询或草拟工作会按全国性法律确定的机制开展。
林郑月娥说,外国政府所谓制裁、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属于“恐吓”。希望别的国家尊重中国在这件事情上的立场,也尊重双方的关系,不要单方面做出一些既不利于他国、也对双方关系带来非常负面影响的事情。
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国歌条例草案》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新华社香港6月4日电(记者苏万明)香港特区立法会4日下午三读通过《国歌条例草案》,《国歌条例》将于6月12日正式刊宪实施。
《国歌条例草案》三读4日上午开始。审议期间,反对派议员曾试图以多种方式阻挠,所提议案均被主持会议的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否决。更为恶劣的是,有反对派议员曾泼出恶臭物体,导致会议暂停。
近17时,《国歌条例草案》三读以41票赞成、1票反对、0票弃权获得通过。
《国歌条例草案》三读通过后,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宣布,《国歌条例》将于6月12日刊宪、正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2017年在内地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其后将国歌法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根据香港基本法第18条规定,凡列于基本法附件三之法律,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或立法实施。
香港特区政府于2018年初就国歌法提出并推动相关本地立法工作,特区立法会于2019年1月完成《国歌条例草案》首读程序并进入二读阶段,原定于2019年6月恢复二读,但因“修例风波”及立法会内务委员会长期停摆才延至2020年5月27日进行。6月4日,《国歌条例草案》三读。
香港主流舆论:港人应建言献策,推动国家安全立法尽快落实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香港《文汇报》4日社评指出,中央对香港国安立法决心坚定、充满信心,推进立法措施得力,展现了中央坚定不移落实“一国两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强意志和决心。香港国家安全相关立法是国家行为,但中央高度重视特区政府意见和香港民意,因此作出了认真听取香港各界意见的安排,包括听取特区政府官员、立法会主席、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及法律专家的意见。中央亦会在深圳及北京举办座谈会,邀请各界人士发表意见。
社评认为,下一步特区政府和各界人士要广泛收集意见,做足功课,把各界对法律条文、惩治罪行、量刑检控、司法审判等方面的意见,理性地、实事求是地传达给全国人大常委会,而对那些制造恐慌的谣言和抹黑,特区政府和各界人士要及时地驳斥澄清,形成社会理性建言、务实配合的正能量。
《大公报》4日发表社评认为,香港国安立法为香港而立,为保护绝大多数香港人的福祉而立,中央与香港各方沟通密切。而在互联网时代,咨询民意的方法很多,可以使用传统方式,也可以通过网络各抒己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起草过程中将充分尊重香港民意,而最终的法律条文中将体现这些民意。
《香港商报》4日的时评文章《充分反映民意 共同推动国安立法》认为,希望在香港国安立法过程中,香港有关法律专家、各界人士和普罗市民积极充分表达意见,反映民意,为立法贡献智慧,凝聚共识,消除社会上各种疑虑,营造有利立法的良好环境,共同推动香港国安立法尽快、更好地落实。
《星岛日报》4日的社论指出,立法要成功完成,需得到香港内部的最大支持,也就是“人和”,这方面进展良好。由于香港持续动乱,多数市民已再难容忍,经历重创后都希望社会恢复安定,所以对中央订立涉港国安法,普遍表示赞同,人心思稳成为立法的最大支持力量。
商务部:香港单独关税区地位的法律基础源自世贸组织协定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高峰在商务部当日举行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香港特殊的经济地位受到基本法的保护和世界各国的承认和尊重。香港回归后,内地与香港不断深化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香港自由港和单独关税区地位得到维持和巩固,这充分说明香港的高度自治运作良好。
高峰介绍,全国人大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针对的是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影响香港的高度自治,不影响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不损害外国投资者在香港的正当利益,相反将有利于维护香港的营商及投资环境,有利于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高峰还表示,如果美国无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依据其国内法采取单方面措施,既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也不符合美国自身利益。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坚决支持香港维护单独关税区地位,坚定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国家始终是香港繁荣发展的坚强后盾。
贫困户住房是否安全
6月30日前完成核验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珠峰“新身高”是多少
8月10日左右或揭晓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就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国际 |
记者:“五个一”措施自3月实施以来效果如何?
答:自3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来,为坚决阻遏疫情输入性风险高发态势,民航局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要求,于3月26日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继续调减国际客运航班量的通知》,要求中外航空公司国际客运航班按照“一司一国一线一周一班”的方式来运营,即“五个一”措施。
疫情发生前,共有30家国内航空公司和123家外国航空公司执飞至我国的国际客运航班。疫情发生后,有11家国内航空公司和95家外国航空公司因疫情暂停执飞我国的国际客运航班。“五个一”措施实施后,这11家国内航空公司和95家外国航空公司未被允许参与运营“五个一”航班,参与“五个一”航班运营的有国内19家航空公司和28家外国航空公司,我国国际客运航班每周134班,入境旅客从日均2.5万人以上降至3000人左右,从源头上最大限度遏制了境外疫情通过航空口岸输入的风险,为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此次国际客运航班调整后,航空公司、航班量和入境人数将发生哪些变化?
答:此次调整主要涉及前期暂停执飞我国客运航班的95家外国航空公司。调整后,这些航空公司可以按照“五个一”措施原则,在本公司经营许可范围内,选择1个具备接受能力的口岸城市每周运营1班国际客运航班。
由于沙特、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朝鲜、蒙古国、以色列、阿曼、土耳其、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印尼等国家仍实施行政停航或限飞禁令,上述国家的31家外航可能暂时无法恢复至华国际航班。因此,6月8日起每周实际执飞的国际客运航班量最多不超过64班。按照3月26日以来每周实际执行率75%测算,每周实际航班量约为150班,实际增加50班;预计每周航空口岸入境人数约33000人,平均每日入境人数约4700人。
国际客运航班调整后,预计目前保持通航的23个国家44个航空公司每周最多增加航班44班。预计恢复通航的阿尔及利亚、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卡塔尔、肯尼亚、卢旺达、马达加斯加、摩洛哥、墨西哥、瑞士、文莱、乌克兰、伊拉克、伊朗、越南等16个国家的20家航空公司,每周最多增加航班20个。
记者:国际客运航班调整后,如何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答:为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确保增加的航班数量在各地保障能力范围之内,民航局会同相关部委制定了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
第一,要求所有中外航空公司必须严格执行民航局发布的《运输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技术指南》,严格落实民航局、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中国籍旅客乘坐航班回国前填报防疫健康信息的公告》中的相关要求。第二,要求各航空公司申请航班计划时,提供口岸机场所在地疫情防控部门出具的《疫情防控保障能力》确认函,以确保口岸城市具备接收国际航班及旅客的综合保障能力,防止航班入境地点过于集中。第三,结合实际输入风险实施航班量的动态调整,对所有航班采取奖励和熔断措施,这也是此次调整措施的最大亮点。另外,调整版“五个一”措施实施4周后,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综合评估,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研究后续增加航班的可行性。
记者:通知中指出,“在风险可控并具备接收保障能力的前提下,可适度增加部分具备条件国家的航班增幅”,请问具体是指哪些条件?
答: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情况:一是迄今向我输入病例较少且同我经贸往来密切的国家;二是综合考虑我海外公民较多、刚性回国需求强烈的国家;三是满足远端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前端疫情输入风险的国家;四是境内外有复工复产需要、已同我国建立“快捷通道”的国家。
外交部:希望美方不要为双方解决航班安排问题制造障碍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国际 |
“美国运输部宣布自6月16日起不批准中方空运企业赴美定期客运航班,对此我们感到十分遗憾。据了解,中国民航局正在与美国运输部进行严正交涉。”赵立坚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说。
赵立坚说,中国民航局同美国运输部一直就两国航班安排保持着密切沟通,本来双方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中方也已经宣布了有关政策调整。“我们希望美方不要为双方解决问题制造障碍。”
(记者马卓言)
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
外交部:中方将向世卫、全球疫苗免疫 |
联盟等国际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国际 |
赵立坚3日宣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6月4日晚在全球疫苗峰会视频会议上致辞。
赵立坚说,中国政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重视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将继续落实好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提出的有关倡议和举措,向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等国际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中国的贡献。
意大利:部分国际航线恢复
民众可跨地区自由出行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国际 |
|
|
起诉施暴警察却难定罪,美国会重演老“剧本”吗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国际 |
现场录像显示,5月25日在明尼苏达州最大城市明尼阿波利斯,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膝盖压颈近9分钟里16次哀求,说“我无法呼吸”。这句话是那么熟悉,因为记者初到纽约的2014年,就曾有一位非洲裔男子埃里克·加纳被白人警察长时间“锁喉”,死前也这么喊过,喊了11次。
再往前追溯,几乎每年都有多起非洲裔美国人死于白人警察暴力执法的案件,起因大都是“怀疑犯罪”,有些则是像弗洛伊德这种涉嫌用20美元假钞买东西的轻罪。
为什么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抗议会蔓延全美?除了他的惨死和警察的暴行令人愤怒外,还因为人们担心,有色人种在美国被虐待、而施暴的警察却逍遥法外的“剧本”重复上演。
在纽约杀死加纳的白人警察被无罪释放,受到的惩罚只是被警队开除;2014年在密苏里州弗格森枪杀非洲裔青年迈克尔·布朗的白人警察甚至被免予起诉。梳理类似的案例可以发现,涉案的白人警察大部分被裁定无罪,只有极少数被定轻罪。这也是为什么近期媒体上讨论最多的就是社会不公和司法不公。
尽管这次全国性的抗议示威声势浩大,但因此而改写“剧本”的可能性并不大。事件的最新进展是,明尼苏达州检察长埃利森3日宣布,直接导致弗洛伊德死亡的白人警察德雷克·肖万被控罪名从三级谋杀上升为二级谋杀,另外3名涉案警察被控协助、教唆二级谋杀罪和过失杀人罪。但埃利森却表示,要给他们定罪将非常困难,因为历来起诉警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当地警察暴力执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媒体经过统计发现,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局过去5年在抓捕行动中至少使用了237次“颈部约束”,导致44位抓捕对象失去知觉,所以警队内部可能并不觉得膝盖压颈是过分行为。
弗洛伊德家人和所有示威者呼唤的正义能否得到伸张,还需拭目以待。这个演绎出无数悲剧的“剧本”,实际上只有四个字——种族歧视。57年前马丁·路德·金喊出了“我有一个梦想”,他可能想不到,直到今天回应他的竟还是“我无法呼吸”。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3日发表讲话,号召通过改革警察系统减少针对少数族裔的暴力。他认为,系统性的种族主义就像时常暴发的瘟疫。这些天来的游行示威是对社会不公的觉醒,它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绝佳机会。
这次点燃全美怒火的弗洛伊德案,真能改写早已被人类文明进步所抛弃的美国“剧本”吗?
涉暴力执法致非裔男子死亡案 |
美国4名警察被起诉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国际 |
埃利森在记者会上说,用膝盖压迫弗洛伊德颈部致其死亡的白人警察德雷克·肖万被控罪名升级为二级谋杀罪,另外3名涉案警察被控协助、教唆二级谋杀罪和过失杀人罪。
埃利森强调,彻底调查需要一段时间,他无法设定最后期限,并且审理和定罪殊非易事,希望民众保持耐心。他同时坚称,起诉涉案警察是根据所收集事实和适用法律做出的决定,未受抗议活动影响,“我没有受公众压力影响做决定的过程”。
5月25日在明尼苏达州最大城市明尼阿波利斯,弗洛伊德因涉嫌使用一张20美元假钞遭警察拘捕。次日起流传网络的视频显示,肖万拘捕时用膝盖持续压迫弗洛伊德颈部将近9分钟,其间弗洛伊德不断说“我无法呼吸”,随后死亡。视频上传网络后,4名涉案警察即遭解职,抗议活动蔓延全美。肖万于5月29日被捕,并以三级谋杀罪和过失杀人罪被起诉。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司法体系中,二级谋杀和协助、教唆二级谋杀罪最高刑期为40年,过失杀人罪最高刑期为10年。通常实际判刑期限低于法定最高刑期。
6月2日,明尼苏达州州长沃尔兹宣布,将就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局是否系统性歧视有色人种展开调查。(记者徐剑梅、邓仙来)
新华社华盛顿6月3日电
六月八日起我国对入境航班实施奖励和熔断措施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国际 |
其中,奖励措施是指航空公司同一航线航班,入境后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旅客人数连续3周为零的,可在航线经营许可规定的航班量范围内增加每周1班,最多达到每周2班。
熔断措施是指航空公司同一航线航班,入境后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旅客人数达到5个的,暂停该公司该航线运行1周;达到10个的,暂停该公司该航线运行4周。熔断的航班量不得调整用于其他航线。熔断期结束后,航空公司方可恢复每周1班航班计划。
通知表示,在风险可控并具备接收保障能力的前提下,可适度增加部分具备条件国家的航班增幅。
根据通知,已列入民航局3月12日发布的“国际航班信息发布(第5期)”航班计划的中外航空公司将继续按照以下原则执行自/至中国的国际客运航班: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外国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我国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上述航线航班可在本公司经营许可范围内调整境内外航点。
自2020年6月8日起,所有未列入“第5期”航班计划的外国航空公司,可在本公司经营许可范围内,选择1个具备接收能力的中国口岸城市(具体城市名单可在民航局官网查询),每周运营1班国际客运航线航班。
赤道几内亚总理感谢中国协助抗疫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国际 |
奥巴马·阿苏埃感谢中方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认为这给赤道几内亚抗击疫情带来了“希望之光”。
他说:“我高度评价中国同国际社会特别是同非洲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的合作,这一国际合作无疑是积极的。中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诚实可靠的合作伙伴。”他赞赏中国与各国毫无保留地分享新冠肺炎诊疗和防控经验。
奥巴马·阿苏埃说,通过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已在非洲实施了大量促进非洲国家发展的项目,非洲民众对此有切身体会。赤几和中国建交50年来,双方建立了真诚的友谊与合作。两国关系已成为南南合作典范。中国帮助赤几发展的努力随处可见,体现在卫生、基础设施、教育培训、电力、供水等各个方面。
中国驻赤道几内亚大使亓玫在会见时说,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前来赤几交流抗疫经验,这正是中赤几50年友好合作的缩影,希望专家组的到来能帮助赤几人民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增进两国友谊。中方将和赤几继续合作,共同努力抗击疫情。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5月25日夜抵达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协助该国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专家组由国家卫健委组建、湖南省卫健委选派,包括呼吸科、传染科、重症医学科、传统医药、感染控制、公共卫生、实验室检测、护理等领域共12名专家。
多方消息显示 |
东京奥运会将是“缩减版”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闻˙国际 |
除了这些需要节省开支的措施,组委会还将对运动员、媒体记者、志愿者和所有观众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归根到底,日本方面为的是让奥运会如期举行,具体举行成什么水平是次要的。
《读卖新闻》当天在头版头条援引政府和奥组委内部消息说,为了避免出现大规模感染,与会的所有人都会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并且对进出奥运村的人员进行严格控制。东京奥组委将与国际奥委会商讨这些措施。
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当天上午提到这个问题时说得比较直接:“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需要得到东京和全日本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为了得到这些支持,我们需要考虑哪些东西是应该精简的。”她还说,东京都政府方面已经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但是在下午举行的东京奥组委例行线上记者会上,发言人高谷正哲说,消息不是从他嘴里透露出去的,他无法证实。
他还说,明年的奥运会肯定会采取防疫措施,但所有具体措施仍然在商讨中,今年秋天才有可能公布。
专家分析认为,由于全球疫情尚未稳定,不管是东京都政府还是东京奥组委,都只是透露一个规模缩减的口风,并不出台任何具体措施,然后拖到今年秋天全球疫情形势基本稳定时,再探讨举办奥运会的具体方式。到时即使奥运会被取消,也不至于遭受第二次严重损失。
这也是东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科茨上个月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时所说的,“10月”是决定明年奥运会是否能够举办的最后期限。当然,东京奥组委同样否认了这一说法。
日本媒体两天前还透露了将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合并举行的消息,高谷正哲当天也没有正面回应。不过,国际残奥委会发言人斯宾塞证实,他们与东京奥组委商讨的很多问题中,就包括开闭幕式如何举办的问题,不过他说谈判正在进行,无法透露具体细节。
幸福是这样炼成的 |
毛南族的脱贫故事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新华社南宁6月4日电(记者王军伟、黄浩铭、陈一帆)毛南族曾因居住条件恶劣,过去叫“毛难族”,意思是受苦受难的民族,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毛南族”。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得益于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毛南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整族脱贫,幸福敲开了每一户毛南族群众的家门。
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许多毛南族群众祖祖辈辈生活在深山之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是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谭广田家在下南乡下塘村上眉屯,50多岁的他至今单身,多年前母亲去世后,他就和父亲谭运日相依为命。谭广田每月赶街一次,购买生活必需品,为了能赶上班车,他要走一个半小时的崎岖山路。而他91岁的父亲在50余年前赶过一次街后,就再也没有走出过大山。
去年9月,政府帮他们在山外建好了新居,这一天,10多名干部和村民用一张竹制的躺椅轮流将老人抬出大山。50多年来,老人再一次见到山外的世界,并且有了人生第一张身份证。
如今,父子俩养了3头牛,有低保、养老保险、高龄补贴。当被问及现在的心愿,不善言辞的谭广田害羞地说,“就想娶个媳妇”。
环江县委书记黄荣彪说,近年来县里累计帮助1880户毛南族贫困户实施危旧房改造,同时把2356名毛南族贫困人口从“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搬迁到2个大型集中安置区和7个安置点,彻底拔掉穷根。此外,县里还引进27家龙头企业进驻安置区,创建102个“扶贫车间”,让搬迁户在家门口就业,努力实现稳得住、能致富。
做衣领、上拉链、缝袖口……坐在整洁的“扶贫车间”里,莫桂圆熟练地操作缝纫机、赶制校服。对她而言,从前在大山里“石头缝里种地”的艰难岁月就像一场远去的梦。
莫桂圆的老家在水源镇上南社区洞界屯,那是一个穷山沟,全家5口人住着破旧的木瓦房,下面一层养牲口,上面一层住人,冬天漏风,夏天漏雨。随着两个女儿渐渐长大,生活的重压让她和丈夫不得不外出务工,一年和孩子见不上几次面。2018年,莫桂圆全家搬进移民安置区,让她喜出望外的是,自己还成为一名“上班族”,每个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
今年,大女儿即将大学毕业,莫桂圆总算了却一桩心事。“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我们一家人都很珍惜。”说完,莫桂圆不禁流下眼泪。
饮水难、出行难、用电难一度是制约毛南族群众脱贫的三大难题。
下南乡是毛南族群众主要聚居区,由于位于喀斯特地貌山区,长期季节性缺水。下南社区松朗屯贫困户覃凤增家里一大一小两口水缸,见证着从饮水难到饮水甜的生活变迁。
多年前,覃凤增每天一大早都要到家附近的山泉打水,挑回小缸里储存。20世纪80年代,乡里建了小型饮水工程,但因水量不够,只能限时供水,为了多蓄水,覃凤增家里又添了一口大缸。
下南乡党委书记覃纯果说,2016年他从县里到乡里任职时,同事告诉他“一定要带个大桶去”。水厂每天只供水约2个小时,他到学校调研时,了解到师生饮水困难,甚至出现过“偷水”的情况,心里很不是滋味。
几十年来,当地干部群众一直在寻找新的水源,每次都无果而终。离乡政府所在地约12公里远有一条河,叫打狗河,但是其间的茫茫大山,阻隔了群众引水的希望。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区域一万多名毛南族群众的饮水难题,2017年,在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支持下,将打狗河作为取水点的饮水工程动工修建。“在大山中修路、架电线、打隧道、建蓄水池,工程推进难度很大,有的干部将之称为‘下南三峡’,但是再大的难度也阻挡不了我们改善毛南族群众生存条件的决心。”环江县委书记黄荣彪说。
2019年6月24日,清澈的河水经过净化后到达家家户户。覃凤增打开家里的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淌,旁边的两口水缸无言地见证着这一切。
除饮水难外,到2015年实施精准识别时,环江县仍然有不少村屯出行难、用电难,成为脱贫攻坚的“硬骨头”。下南乡景阳村上忙屯长期不通路、不通电,居住在这里的贫困户谭荣安靠打鱼为生,收入微薄,多年以来,他在深山里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山里没有电,到了夜里,谭荣安就用蓄电池接灯泡照明,一块蓄电池能用一周左右。他往往会备好两块蓄电池,当其中一块电量耗尽,便拿去附近通电村屯的亲戚朋友家充电。
上忙屯2017年通了路,2018年通了电。不通路、不通电的生活从此封存在谭荣安的记忆里,享受到危旧房改造政策的他,不但建了新房,还有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
如今,“一里挂九梯”的崎岖山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沿着山腰蜿蜒盘旋的水泥路;当暮色降临,盏盏明灯像点点繁星般点缀了毛南山乡的夜晚。
环江县县长黄炳峰介绍,新一轮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环江县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毛南族贫困人口聚居的72个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屯级道路1160公里。72个村全部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所有毛南族群众家中全部接通生活用电。
小满时节刚过,在下南乡波川村,连片的柑橘树新结出幼果,在和煦的微风中摇曳。
在峰丛林立、沟多峪深的毛南山乡,长久以来当地群众依靠种植水稻、玉米来维持生计。2013年时,村民谭美春曾到桂林考察柑橘产业,看到当地一些群众通过种植柑橘住上小洋房很是羡慕,但是担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后来只好作罢。
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精准扶贫的冲锋号,环江县出台一系列针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扶持政策。了解到这种情况,既是贫困户也是村干部的谭美春下决心流转35亩土地种植柑橘,村里的一些群众也希望能够抱团发展,主动把土地流转给她,在种果没有收益之前不收租金。
在政府支持下,免费苗木、技术指导和信贷支持等扶贫配套政策接踵而来,柑橘种到哪里,产业路就修到哪里。不到一年时间,一个柑橘种植园就初具规模。
看到柑橘产业的前景后,村里很多贫困户希望能够参与进来,为此,谭美春牵头成立环江毛南新村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包括14户贫困户在内的60户农户参与其中,种植面积达280多亩。收获季节,这些柑橘通过电商走向全国,为群众带来近百万元收入。
2016年以来,环江县选定桑蚕、香猪、菜牛、油茶等作为特色产业,目前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70家、农业龙头企业10家。截至2019年底,环江县毛南族贫困群众特色产业覆盖率将近100%,产业致富的故事在毛南山乡不断上演。
迎着清晨的露水,谭江汇把刚收割回来的牧草碾碎,拌上玉米粉喂牛。50岁的谭江汇是一名身高只有1.3米左右的残疾人,一度生活十分困难,可如今他是村里的养牛能手。“一年可以出栏,每头能赚4000元,劳动强度也不大。”谭江汇说,养牛让他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
谭江汇所在的下南乡才门村土地贫瘠,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养牛被确定为当地的重点扶贫产业,地方政府为贫困户提供养殖培训、贴息贷款和奖补资金。谭江汇把家中的山坡地全部改种上牧草,下决心靠养牛脱贫,逐渐有了稳定收入。
2019年,谭江汇脱贫摘帽。谈及未来的希望,他说,想通过养牛实现致富,然后到县城安家,彻底走出大山。
探索金融扶贫“精细化”,因人施策,扶到根上 |
江西:金融“滴灌”助脱贫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2018年,在外务工多年的查胜炉回乡开了一家农资店,但当时进货收账都只能使用现金。农业银行网点得知后,为他开通三农电商平台“e农管家”及农行收款码,让村民可以在家用手机下单等货上门,解决了农资店的支付难题。
过去,贫困地区缺乏金融基础设施,村民去乡镇取一次钱要花半天时间。随着金融普惠体系不断健全,这样的情况已逐渐成为历史。
近年来,江西对全省1493个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乡镇全部落实了责任银行,在全省3058个贫困村建成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覆盖率超过96.4%,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转账、消费和小额取现等服务。
“打通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不仅要延伸金融设施,更要下沉金融服务。”江西省金融监管局局长韦秀长说。
采取“一月一村,整村推进”的模式,江西多地农商银行探索将每个行政村的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个集团客户进行管理,上门提供授信服务。
在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茶垣村,农商银行的营销人员分成6个小组,挨家挨户介绍金融产品,逐户调查资金需求,并针对有需求的村民进行现场授信,两天时间,就收集了158户有贷款需求的客户资料,对其中60户完成了授信。
“通过‘分片包干、整村推进’等措施,可以把金融资源配置到贫困地区重点产业和薄弱环节。”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孔发龙说。
“农忙时可兼顾家里,农闲时过来做事。”余干县59岁的贫困户吴春先依托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打造的“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搭上了旅游扶贫大明湖万亩花海项目的快车,不仅作为股东参与果树种植项目分红,还可以上班增收。
油茶贷、脐橙贷、毛竹贷、光伏贷……近年来,江西金融机构聚焦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创新多种信贷产品,打造“金融+财政+产业”“金融+扶贫车间”等几十种扶贫模式,精准对接脱贫需求。
“金融扶贫工作要因地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韦秀长说。
通过建立结对重点帮扶贫困村工作机制,江西金融机构累计向269个深度贫困村及隶属县发放扶贫贷款36.9亿元,支持扶贫经济体215个,培育扶贫项目86个,引荐企业40家。
2019年,江西全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682亿元,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835亿元,增速高出全国平均4.3个百分点。
今年2月12日,江西省上饶县企业耐普矿机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江西首家通过IPO扶贫绿色通道获批上市的企业。
“我们申报8个月就上会审核,10个月完成发行上市,金融扶贫效果显著。”企业负责人郑昊说。
以政策为抓手、以资本为纽带,强力推动国定贫困县企业上市挂牌,促进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是江西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金融举措。
IPO扶贫帮助贫困地区自我“造血”,保险扶贫则强化其“免疫力”。
2019年,5个“保险+期货”项目在江西落地,全部对接畜牧养殖产业,涉及6个贫困县。“通过购买价格保险,由专业机构运用鸡蛋期货进行风险对冲,帮助我们稳定生产。”九江市修水县金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阎军说。
今年初,受疫情影响,这家企业鸡蛋库存无法运出。金瑞期货自主延续前期“保险+期货”方案为其保住3月疫情期间鸡蛋价格波动的风险。虽然鸡蛋现货价格下跌,但是期货公司为企业理赔24.9万元,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脱贫之后,我们将促进金融扶贫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和长效性转变。”韦秀长说,下一步江西金融系统将持续加大扶贫信贷资金投放,扩展融资渠道,稳妥推进“脱贫后返贫责任保险”“防贫保”等民生保险,织牢扶贫“兜底网”。
告别土墙 住上新房门前就业 娶来新娘 |
晋北易地搬迁脱贫户的幸福“心语”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要不是有新房,媳妇还真娶不回来。”30岁的白利军新婚不久,门窗上的大红“喜”字还在熠熠发光。“从20出头到快30岁,相了十多次亲,女方嫌房破,都没谈成。”
坊城新村是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要搬迁的两个旧村子都是贫困村,土窑洞多,光棍也多。
白利军家,因母亲肢体残疾、父亲年老体弱,2014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脱贫。他初中没毕业就辍了学,以电焊手艺为生,但挣的钱离买房还很遥远。现实一度让他感到很无奈,甚至做好了打一辈子光棍的准备。
转机出现在两年前,在国家政策扶持下,云州区大坊城村和西咀村开始整村搬迁,并合并成了坊城新村,水泥路、绿化带、健身广场、技能培训服务站等现代化设施让村民告别了“黄土味”。
白利军的新家,独门独院、红瓦白墙,颇有田园气息。三间正房,建筑面积70多平方米,屋里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现代化厨房设施、水冲厕所一应俱全。屋外小院内,黄瓜、茄子、西红柿等蔬菜长势喜人,生机勃勃。
回忆起过去在大坊城村的生活,白利军的父亲白高山拿出旧家的照片说:“就这三孔土窑洞,墙体开裂掉皮,每逢下雨,全家忙着上房盖塑料布。”
由于父亲早逝、家里贫穷,白高山30岁时娶了一位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妻子。20年后,儿子的婚姻大事又让他犯起了愁。“没想到这个愁,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帮我解了。”他说。
尤其让白高山满意的是,2019年3月搬进新家,他只掏了一万元房款。
坊城新村党支部书记刘世贵,曾是大坊城村的村干部。他说,在旧村时,有五六年没有听到娶媳妇的鞭炮声了,搬到新村后,鞭炮声不断。
住上新房、有了儿媳、添了孙子,白高山家的好事一桩接一桩,老汉脸上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然而,刚搬进新房时,白高山没有“家”的感觉,儿子的婚事和下一步的生活都是他的“心病”,随着这些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归属感才慢慢找到。
合作社流转了他家17.6亩地,每年流转费7680元;道路两侧绿化带占用他家5.5亩地,每年流转费4400元;儿子当电焊工,一年能挣三四万元。
除了土地流转费、合作社分红外,坊城新村村民还可以在合作社打零工挣钱。这样老百姓就有了租金、股金、薪金“三金”收入。
坊城新村有2690亩土地,退耕还林1200亩,村民们在剩余的土地上种植当地特色产业黄花、经济林和小杂粮。
此外,新村附近有三个国有林场、一个农场和医药园区等,村民也不愁打工的去处。
为解决搬迁群众“就业有岗位干不了,创业有想法没办法”的问题,当地政府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确保人手一技。
坊城新村现有196户住户,近四成是脱贫户。如今,住上新房的人们开始了新生活。
(记者柴海亮、王学涛、孙亮全)
新华社太原电
宁夏吴忠:“借水”战贫困,“扬黄”润旱塬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脱贫攻坚 |
站在这片被烈日常年暴晒的“火星地表”上,就会理解同心县田老庄乡石塘岭村80岁老人杨英祥对水的渴盼。
天旱得像烧干的锅底!过去老杨总是凌晨两点起床,走十公里路,靠人挑驴驮,去沟里抢连牲口都不想喝的苦咸水。而一下雨,他扔下活儿拔腿就往家跑,扫净土院子,让雨水流进水窖。
黄河流经吴忠造就塞上菁华之地,不少山区群众却只能望河兴叹。
上世纪70年代起,固海、盐环定、红寺堡三大扬黄工程相继施工,奔涌的黄河水被扬高数百米,攀上旱塬成为“生命工程”。
在同心县丁塘镇龙湾泵站,电机隆隆声中,被层层抬升、经过65公里“奔波”至此的黄河水,通过管网被送往千家万户。
龙湾泵站已运行近40年,几经更新改造仍在持续为地方发展提供“水动力”。在吴忠市,黄河水灌溉了三个贫困县区180多万亩土地,新灌区群众原本靠天吃饭的生活彻底翻篇,打开水龙头喝上“甜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谈及通水之初的感受,杨英祥记忆犹新。2016年自来水翻山越岭到了石塘岭村,杨英祥家最早通水,村民涌来围观。喝惯了浑浊雨水的人们赞叹:“这水好漂亮!”老杨感叹,开玩笑都不敢提的事儿,竟成真了!
引来黄河水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吴忠市各县区通过政策扶持、金融支持进一步为产业发展精准“补水”,让致富种子加速生根发芽。
初夏之际,行车于红寺堡区,记者不时可以见到成片的黄花菜迎风摇曳,而一行行滴灌管相伴向前延伸。
盛产期的黄花菜亩均收益超过6000元,而这朵群众眼中的“致富花”在红寺堡区“异军突起”不过短短四五年。从2016年起,引进企业、建晾晒场、补贴资金……红寺堡区一跃成为富硒黄花菜的明星产区,种植面积从3万亩增至8万亩,翻了一番多。
“黄花菜种植快速发展,我的种植面积也扩大到11亩。”红寺堡区柳泉乡柳泉村村民贾廷升说,“现在我们家已脱贫,妻子再也不吵着回老家了。”作为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红寺堡区已培育起葡萄、枸杞、黄花菜等特色产业,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9800多元。
扶贫产业发展也离不开金融“补水”。盐池县是宁夏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滩羊产业作为当地头号扶贫产业,品牌价值高达68亿元,而其快速发展与金融创新密不可分。
试点村级互助资金、建立诚信支撑体系、创建评级授信体系……系列金融创新举措使盐池县产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盐池县王乐井乡曾记畔村村支书朱玉国说,解决了资金问题,村里养300只羊以上的不在少数,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都挡不住!
去年11月建成的盐池县惠安堡镇中心卫生院,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达到了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周边7万多老百姓看病不用跑县城,一些手术在家门口就能做,还能享受高于县级医院的报销比例。”惠安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关建国说。
惠安堡镇位于“盐同红集中连片贫困区”,即盐池、同心和红寺堡三县区交界处。这里是吴忠市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教育和医疗服务短板尤为突出。
为打破县域限制,自2017年启动盐同红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富民攻坚工作以来,吴忠市先后投入155.8亿元实施各类建设项目489个,累计选派150名医疗专家和88名优秀教师到连片贫困区坐诊、支教。系列政策“活水”协同补短板,区域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一个专家能带起一个科室,授人以渔解决长期发展问题,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关建国说。
通过建立教研共同体、选派优秀教师等方式,贫困县区的教学质量也节节提升。“乡村教学质量上来了,农村娃考上大学的可能性更大,将有更多人告别世代贫困。”红寺堡区红寺堡镇中心学校教师邵晓娟说。
(参与记者:范思翔)
“以房养老”如何更有保障、“网络虚拟财产”受不受保护…… |
以案说法:民法典这样保护你的财产权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
【案例】北京一公司近年来打着“以房养老”旗号设下骗局,诱骗老人们将房子抵押。直到贷款公司上门催债,老人们才意识到上了当。2019年,警方对此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近百人。
作为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一大举措,“以房养老”理应更好保障“老有所养”。我国从2014年开始试点“以房养老”,但由于其中的房产处置风险、法律风险等,许多人仍然对此疑虑重重。
【说法】民法典在物权编中专章规定了“居住权”,其中明确,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民法典规定,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法律界人士认为,将居住权明确为用益物权的意义重大。老年人可以在将房屋所有权转移的同时,通过设立居住权来对住房享有长期、稳定的居住权利。
“明确居住权,为以房养老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强表示,相比租赁方式,居住权更加稳定。采取登记设立的形式,有利于明确权利,防止纠纷。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的居住权益,还为租售同权、租购并举等提供了有力法律支撑。
【案例】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份刑事判决书显示,被告人袁某骗取被害人的游戏账号和密码,欺骗3名被害人向各自游戏账户充值人民币共计2万余元,随后将被害人游戏账户内的游戏币及游戏装备转移至自己账户。法院以盗窃罪判处袁某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数字时代,人们的互联网生活日益丰富,也期待自己的“线上财产”能够得到更好保护。
【说法】民法典明确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孟强说,民法典的这一规定,明确了虚拟财产属于民事权利的一种,具有广泛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孟强表示,网络虚拟财产与传统的财产形态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网络虚拟财产权利的公示方法、权利的移转等均与现实世界的财产不同。民法典的这一规定,也为今后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专门立法奠定了基础。
不少法律界人士认为,民法典明确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还要进一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认定标准、赔偿标准、是否可以继承等问题。
【案例】今年3月,黑龙江哈尔滨对小区、物业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对存在防控措施落实不严格、不到位等问题的28个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予以行业通报批评。行动迅速、措施到位的91个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受到行业通报表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物业服务企业在基层社区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地也出现了一些物业消极懈怠引发业主不满,以及业主不配合防控与物业发生冲突等情况。
【说法】织密基层社区“防护网”,才能有效防止疫情反弹。民法典规定,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应当执行政府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业主应当依法予以配合。
“国家治理要落到实处,就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说,“具体到住宅小区里,就需要通过协调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之间的关系来推动实现。”
王轶表示,对于包括疫情防控在内的应急和管理措施,民法典一方面明确要求物业要配合政府开展相关工作,另一方面也规定了业主要予以配合,这样才能让国家治理的目标在每个具体事项上、在最后一个环节上得以实现。
【案例】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西安某小区业主发现,物业公司动用公共维修基金300万元整修楼顶,价格虚高,而业主对此事先并不知情。
维修资金情况多年不公示、资金被挪作他用甚至不知去处……近年来,各地频现小区公共维修基金管理和使用问题。此外,还有一些业主急需的小区维修项目却迟迟无法动用维修资金,大量资金陷入“沉睡”。
【说法】民法典加强对业主权利的保护,其中明确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属于业主共有。经业主共同决定,可以用于电梯、屋顶、外墙、无障碍设施等共有部分的维修、更新和改造。
为了减少资金“沉睡”,民法典还降低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维修资金使用的表决门槛,并增加规定紧急情况下使用维修资金的特别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吸收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民法典明确规定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应当定期公布。
“维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事关每个业主切身利益,通过定期公布相关情况做到信息公开,让业主们能够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参与小区管理,是维护业主权益、维持小区秩序的重要保障。”王轶说。
河里踢球爆红 布朗族小伙却哭了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
像是武侠里的主人公,密林深谷中修炼,与虫鸟为伴,吸日月精华,习得绝世武功,仗剑走天涯。现实中,这位19岁的布朗族小伙貌似满足了以上条件。他没想到会走出这条河,走进他憧憬的世界。
岩坎香长在大山深处,家住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曼囡村,初一时第一次接触足球,高一时拥有第一部手机。跟别的孩子不同,他不打游戏,手机主要用来记录踢球点滴——水中倒挂金钩、与岩石头球传接、教小孩水中接力……他说自己的理想是成为专业球员,进入中国男足国家队。
网上一系列水中踢球的视频,让人看着既新奇又怜爱:浑浊发黄的河水、晒得黝黑的皮肤、周围艰苦的环境,都在隔空传递“梦想”与“热爱”的力量。岩坎香被网友贴上了“草根足球人”的标签。
每个梦想都不该被辜负。中乙球队云南昆陆足球俱乐部想给小岩一个圆梦的机会,邀请他到昆明试训一周。
小岩没想到会收到职业球队邀请,他将第一次去省会。出发前,他用攒的300元买了一双蓝色钉鞋,小心翼翼地装进书包,以至于忘了带洗漱用品。
在草地上踢球,一直是小岩所愿。由于村子地处山区,平地少,孩子们踢球,要么在碎石沙滩,要么直接下河。直到高中,他才第一次走进坑坑洼洼、黄土飞扬的标准场,即便这,他也倍加珍惜,“至少球场在平地”!
6月2日,小岩正式开始试训,他第一次踏进了真正的天然草场,“太舒服了,草坪的味道很香”。
没等小岩细细体味,6分钟测试跑开始,他拼尽全力,跑了1540米。“我感觉鼻子和嗓子快冒烟了,喘不过气,在村里跑10公里都没这么难受。”不比版纳的湿热,昆明的干燥,加上近2000米海拔,让小岩不适应。在最自信的体能测试上,他首尝败绩。
紧接着,球队组织一线队员比赛。“天差地别!”这是小岩念叨最多的话,“他们的个人技术、团队战术都比我强太多!我完全不懂跑位,也不知道三对三,更别提战术了。”
骨感的现实正在拉大他与理想的距离。在这里,同龄的孩子接受专业训练已十余载,而他,球龄不足五年,方法还是自创,虽有一定身体素质和基本功,但要吃职业这口饭,难!
听说岩坎香在昆陆训练,大批记者赶到。有记者问:“你这次来昆明,怎么宽慰父母?”,如一枚炮弹击中最柔软的地方,小岩哭出了声。
中午在食堂吃饭,我坐到小岩身边,他扒了几口饭,抬头看着我说:“我想好了,试训结束就回学校,我要好好准备高考,考足球专业。当不了职业球员,我还能当足球教练,当体育老师教孩子踢球,对吧?”
小岩终于接受自己不是足球天才,而是一个普通人的设定。只是,他没有放弃梦想,他的梦,依然与足球有关。 (记者岳冉冉)
据新华社昆明6月4日电
为区域治理提供长三角方案 |
专访长三角区域合作办主任马春雷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
从基础设施到创新协同,从生态环境到公共服务,一年来长三角一体化稳步推进。在马春雷看来,一体化取得的成果中,有的是制度性质的,有的是实体项目化的,有的是企业感触较深的,有的是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不论哪一种,我们在制定和推动每一项具体任务时,始终把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工作目标。”
——交通设施方面,上海牵头推进打通断头路专项行动。第一批推进的17条省际断头路中,2条已通车,1条已贯通,其余14条均已开工,其中既有“交通动脉”,也有“毛细血管”。
“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也在提速。通沪铁路一期将于近期通车,二期已启动建设。沪苏湖铁路将在2020年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举行开工仪式。
——创新协同方面,上海牵头搭建了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整合三省一市2400多家机构的3万多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总价值超过360亿元。这样一来,长三角的企业可以更方便地利用三省一市的科技信息和资源,提高研发效率、减轻成本负担。
——生态环境方面,长三角坚持将“生态绿色”作为发展底色。2019年长三角41个城市PM2.5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了19.6%。同时,上海还与苏浙合作,加强太湖蓝藻水华和省际边界地区水葫芦联合防治。
——公共服务方面,长三角在全国率先探索区域性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目前已覆盖长三角41个地级市,累计结算逾102万人次。依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长三角推进跨省身份认证、电子证照共享,三省一市实现企业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等7类高频证照扫码亮证。
马春雷透露,目前长三角正在研究制定3.0版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包括加强卫生应急合作交流、开展跨区域远程诊治合作等。
“抗疫是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次检验。”马春雷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没有因疫情而停滞,反而在合作领域走得更宽更深更实。
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是扩大有效投资、赋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三省一市均出台了地方版的“新基建”方案,5G网络、云计算和数据中心建设驶入“快车道”。
以上海为例,聚焦“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建设,推出了35条任务举措。通过加强规划、财政资金引导,重点解决“建不了、建不好、建不快、建不强”的问题。
新基建激活新经济。马春雷说,长三角是我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要素最集聚、产业链最完整、创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落实中央要求,三省一市以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产业链深度融合。
在众所关注的集成电路领域,依托上海人才高度集聚的优势,阿里巴巴新成立的芯片设计公司平头哥落户于上海张江科学城。发挥江苏无锡的物联网产业优势,上海华虹集团投资100亿美元在当地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特色工艺生产线,主要生产物联网、传感器等芯片。
横跨沪苏浙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对于示范区半年多来的发展,马春雷感触颇深。
马春雷介绍,围绕规划管理、生态保护、财税分享、公共服务等8个方面的制度创新,示范区全力跑出加速度,初步搭建起示范区建设的“四梁八柱”,将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目前,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进入最后完善阶段。这份规划是由两省一市共同编制的我国第一份跨省域法定空间规划,将首次实现跨省级行政区“一张蓝图管全域”的制度创新目标。
今年是示范区建设“密集施工期”。聚焦生态环保、互联互通、创新发展和公共服务4个领域,示范区执委会梳理了近100个项目,重点推进33个亮点项目。吸引市场主体参与示范区建设,华为、阿里巴巴、普华永道、长江三峡集团等主动与执委会对接,前来洽谈项目的企业络绎不绝。
展望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在于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约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马春雷说,虽然三省一市开展了大量探索,但距离《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规则统一的制度体系”,还有不小差距。
“推进一体化发展迈向纵深,三省一市要发挥各自优势,在合作中拉长长板,在竞争中展示特色。”马春雷说,三省一市要在一体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上加快探索突破,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共治的一体化治理新机制,为国家区域治理提供长三角方案。
牧民的敖特尔之路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
|
|
辽宁铁岭面向村书记考录“事业编”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
长三角交通项目按下“加速键”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
演练水库防汛抢险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闻纵深 |
|
|
全力为中小微企纾困 坚决遏制风险回潮 |
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
问: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方面,银保监会有哪些措施和行动?
答:银保监会将落实落细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指导大型银行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40%的目标,全力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进一步研究相关措施,帮助制造业、国际产业链企业,以及航空运输、教育培训、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行业缓解债务压力,推动解决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银行业保险业将加大对“两新一重”的资金支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消费金融,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引导保险资金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银保监会在深化金融改革方面将采取哪些政策举措?
答: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持续深化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集团公司改革,加快信托公司转型发展,引导理财子公司高质量起步,稳妥推进车险综合改革。
支持直接融资发展,培育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积极发展医疗健康等商业保险,建立完善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完善金融消费纠纷调解机制。
问:近两年来,中国已宣布出台一系列金融对外开放政策,请问落实得如何?
答:2018年以来银保监会推出了34条扩大开放措施,目前这些措施涉及的法规制度修订已基本完成。2018年以来,银保监会共批准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来华设立80多家各类机构。
银保监会将继续大力推进已出台政策落地,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拓展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支持外资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鼓励中外资金融机构在产品、股权、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合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和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来华投资和拓展业务,也将不断完善与开放水平相适应的监管方式方法,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
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美国少数政客扬言要制裁香港。这是否会影响内地金融机构在香港的业务布局,是否会影响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答:香港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稳健的金融体系,大量高素质、专业化的金融人才,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完全可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目前香港金融市场运行平稳,联系汇率制度稳固,没有非正常资金外流。这也反映出国际市场对香港充满信心。
经过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内地银行业保险业在香港形成了强大的金融服务网络,他们与香港本地金融机构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相互学习、合作竞争,建立起十分紧密的业务联系。内地银行保险机构将一如既往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与香港各界广泛合作,积极审慎地发展和创新各类金融业务,以实际行动支持香港繁荣稳定。
问:银保监会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答:近年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今年年初,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更加复杂多变,防范金融风险面临新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保持战略定力,坚决遏制各类风险反弹回潮,妥善处理和应对新出现的问题与挑战。
有效应对银行不良资产反弹。坚决治理各种粉饰报表的行为,督促银行做实资产分类、真实暴露不良、足额计提拨备,并指导银行采用多种方式加大不良处置。
多种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首先鼓励采取市场化方式引进投资者,包括外资和民营企业,鼓励依法合规的兼并、重组和股权投资。同时也积极推动增强银行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提升资本使用效率。
依法依规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对违法违规搭建的金融集团,在稳定大局的同时,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力做好资产清理、追赃挽损和改革重组。同时要持之以恒整治影子银行,推动互联网金融风险市场出清,严厉打击金融腐败和违法犯罪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 |
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
县城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各地区要瞄准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引导的公共领域,聚力推进17项建设任务。
其中,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优化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养老托育设施、文旅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围绕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县城公共厕所。围绕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推进市政交通设施、市政管网设施、配送投递设施、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县城智慧化改造。围绕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完善产业平台配套设施、冷链物流设施和农贸市场。
通知强调,要响应疫情防控需求,优先支持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设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加快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补齐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弱项,从短期看,有利于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推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从中长期看,有利于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感。
通知明确,以发展基础扎实、财政实力较强、政府债务率较低为基本要求,在湖北、长江三角洲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东中部都市圈地区,兼顾西部和东北地区,选择120个县及县级市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
这位负责人说,要统筹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区分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项目,合理设计资金保障方式,既拓宽财政资金投入渠道,又调动金融资本和工商资本投入的积极性。
为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 |
国资委:推动央企落实减免房租政策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
根据这份《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租减免工作的通知》,各中央企业要按照相关文件要求,严格执行房屋所在地对经营出现困难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房租减免政策,对承租本企业房屋用于经营、出现困难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至少免除上半年3个月房屋租金。
通知强调,各中央企业要抓紧组织落实,加快内部决策,对符合减免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减免。上半年减免期限不足的,根据房屋所在地要求在下半年进行补足或顺延。对于转租、分租中央企业房屋的,各中央企业要通过与中间承租人加强沟通、签订合同等方式,积极协调减免租金惠及最终承租人。
根据通知,各中央企业要对实际减免出租人有关支持政策加强跟踪研究,主动对接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争取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落地见效。中央企业所属子企业因落实减免政策导致资金紧张、难以周转的,上级企业或集团公司应给予资金支持。
通知提出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明确要对减免要求落实不到位、违规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企业和有关负责人进行严肃追责。
商务部:24条措施加快湖北自贸区发展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
在商务部当天举行的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高峰表示,商务部将支持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同时积极为湖北自贸试验区外资企业纾困解难,推进重点外资项目落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高峰说,商务部还将支持湖北自贸试验区结合发展定位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反向定制(C2M)产业基地,支持有关片区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供应链体系。
“地瓜王子”致富路上的“三把火”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
41岁的李剑飞,是海南东方市四更镇沙村剑飞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沙地里不分季节大种地瓜,是他烧起的“第一把火”。
大海边的沙村,到处都是沙地,种不了粮食,种花生和地瓜产量也很低,沙村曾是远近出了名的穷村。
2009年5月,退伍不久的李剑飞正为如何摆脱贫困发愁,听说有公司寻找地瓜货源,他打起种地瓜的主意。
虽然沙地地瓜口感好,但不好种、产量低,他上网学习后,承包了120亩沙地。
这一举动,引起村民不解。大面积种地瓜,不是往死里赔钱吗?
沙地种地瓜产量低首先是因为灌溉难、存水难,海边光照毒辣,很容易把地瓜苗晒死。李剑飞决定采用喷灌方式,既省水又利于地瓜生长;沙地施肥后容易下渗,肥不够地瓜就长得跟草根一样,李剑飞就开动脑筋将肥料混在水里搞水肥滴灌。
起初,李剑飞采用传统的单垄、矮垄,后来改为1.2米宽的双行大垄密种,既高产又方便。
第一年竟获得丰收,亩产4000多斤。首战成功,李剑飞的劲头更足了。
让全村人一起致富是他烧起的“第二把火”。为整合分散的土地、资金和劳力,李剑飞牵头成立合作社,目前地瓜种植面积已达4000亩,年产值3500余万元。
村民也有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近年来,合作社每年临时用工约2万人次,工资支出400余万元。“我们夫妻俩负责浇水、装箱等,一个月收入有7500元。”脱贫户符永旺说。
荒沙地成了“宝地”。沙村党支部书记符永特说,以前包一亩沙地一年250元到300元,现在1500元都难包到。四更镇党委书记欧李利介绍,该镇近3万亩沙荒地已被利用起来种地瓜。
“村里收入也大幅增长,以前孩子读书都要借钱,现在大部分村民在东方市区买了房子,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符永特说。
保质量、建渠道、打品牌,是李剑飞烧起的“第三把火”。他严把地头质量关,有虫眼、品相差的劣等货宁愿贱卖喂猪,绝不以次充好。
售后服务也不落下。去年,有批货由于装车时先暴晒后淋雨烂掉,他二话不说赔偿客户5万元。
为与内地市场错峰竞争,李剑飞将主要收获期调整为每年3至6月。如今,他常年联系的客商大户有20来个,集中在长三角城市,地瓜供不应求,收购价稳定在2元多一斤。
李剑飞还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主动让利助力电商做线上推广等方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去年,“瓜呱香”商标已经注册,“东方甘薯”也获批东方市首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这里的地瓜正走上品牌道路。前不久,合作社还获评海南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
“接下来,我们想借助直播带货等新形式把品牌打响,带动更多百姓致富。”李剑飞说。 (记者凌广志、王军锋)
新华社海口6月4日电
麦收记忆 |
新老照片对着看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
|
|
麦田“后浪”涌现,农事有新说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
在河南省郸城县东风乡前于洼村,王连杰驾驶收割机收麦(5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
|
|
新疆:为普氏野马“补水”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
“化雪后没好好下过雨,野生动物日子不好过。”阿达比亚特说。作为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简称卡山自然保护区)管护员,他正带领3个人驾驶一台运水车和一台皮卡车进入广袤荒原,为野生动物送水。
保护区属于荒漠地带,野生动物水源主要来自地表汇集的冰雪融水和降水。“草情不好,动物还能啃食些干草,但没水绝对不行。”阿达比亚特说。
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卡山自然保护区有约60处野生动物水源地,既有自然形成的洼地,也有人工建设的水池。管护员巡护发现,保护区西南方十余处水源地受旱情影响最大,缺水严重,那里是珍稀动物普氏野马、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的栖息地。
今年3月底,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决定为枯竭的水源地实施应急补水。
在皮卡车带领下,拉着大罐的运水车在荒原缓慢爬上爬下1个多小时,随后停在山丘下33号水源地。管护员加那尔别克·恰力甫汗和运水车驾驶员配合,向洼地灌水。30分钟后,水罐内16立方米水注满了直径20余米的水洼。
“如果有大队驴群经过,这些水一天就喝光了,补水工作一天也不敢停。”阿达比亚特说。
记者看到,两台车刚刚驶离水源地,一匹普氏野马就迫不及待地靠近水洼,专注地喝起水来。
保护区日间气温高达30℃,取水点和灌水点距离最远超过20公里,加之荒原土路崎岖难行,单次补水要花两三个小时。尽管如此,工作人员一天仍能为4处水源地补足水量。截至6月3日,保护区已为野生动物水源地补水1709立方米。
在另一处水源地,负责保护区补水工作的布兰指着动物留下的密集蹄印和粪便说:“这些是水源地‘生意兴隆’的证据。”
卡山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鹅喉羚等多种珍贵、濒危有蹄类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目前,保护区内普氏野马种群数量已达240匹。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杨维康研究员团队2018-2019年的调查,保护区内蒙古野驴种群数量有3000余匹,鹅喉羚种群数量接近1万只。
“不仅是三大有蹄类野生动物,补水也让狐狸、盘羊及鸟类等野生动物喝上了水。”布兰说,如果旱情持续,保护区会调集更多人力,租赁更多运水车辆进行补水。
“西宁蓝”是怎样炼成的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
“澄澈的蓝天和雪白的云朵相互映衬,特别低,特别透。”这是不少外地游客来到西宁后的惊艳感受。但很多人不知道,“西宁蓝”背后的艰辛和努力。
近年来,地处青藏高原的古城西宁,大力开展工业减排、产业升级、清洁替代,推进植树披绿、智慧降尘、环境美化,空气质量逐年提升,连续多年位居西北省城前列。
令人心旷神怡的“西宁蓝”,正成为幸福西宁的又一张城市名片。
夏日的清晨,行走在西宁南川河畔的麒麟湾公园,休闲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一大早出门,穿过郁郁葱葱的树林,大口呼吸蓝天白云下的新鲜空气,是市民张永胜每天的“幸福时刻”。
西宁平均海拔2200多米,属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日照较强。气象专家介绍,西宁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对光的散射和吸收作用没有低海拔地区强烈,这就使蓝光的穿透力更强,让天空更蔚蓝。
“但过去西宁的天空,并没有这么现在这么蓝。”张永胜说,“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西宁市地势是两山夹一城,过去光秃秃的南北两山水土流失严重,大风一起就卷起沙尘,遮天蔽日。
“我们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以大颗粒的PM10为主。”西宁市气象台高级工程师余学英说,大风扬沙以及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和周边污染物输送,加上地形条件影响等因素,致使城区PM10浓度不断升高。
一方面,高原风力大,卷起沙尘漫天飞。同时曾经因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污染物增长,加上燃煤锅炉的浓烟、激增机动车的尾气、城市建筑工地的扬尘,导致大气污染。
另一方面,受青藏高原河湟谷地的狭长低洼地带的地形影响,气流沿较低地势从河湟谷地东西两个方向进入市区,导致沙尘等污染物在西宁聚集,不易消散。严重时,西宁市一年中空气质量不达标天数接近100天。
让高原古城天更蓝,成为近300万居民共同的呼声,也是这座城市必须破解的难题。
二氧化硫,排放超标!
通过在线监测,去年5月,西宁市环保部门发现青海江仓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一个焦炉烟囱排放口二氧化硫出现持续性超标排放,超标幅度超过30%。
执法人员随即进入现场核查,发现是焦炉窜漏所致,随即责令企业采取补漏措施,立即整改,尽快实现达标排放,并罚款10万元。江仓能源超标排放的查处案例,也成为西宁市近年来铁腕惩处各类违规排污的缩影。
减少违规排放,必须惩处治标,也需技改治本。仅去年以来,西宁市整合投入各类资金30亿元,投入包括江仓能源焦化厂有机废气治理、华能西宁热电超低排放改造等项目,从源头减少工业废气污染物排放。
经济结构调整中,西宁市将包括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5台火电机组等在内的一批产线、产业坚决关停,重点聚焦锂电、光伏光热、高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大力推动发展美丽清洁产业,替换传统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现在,西宁锂电池产业达到全国总产能三分之一。
走进西宁市甘河工业园区,大片的翠绿、嫩绿、深绿映入眼帘,这片原本工业废气排放的重灾区摇身变成了美丽公园。园区改造中,西宁市舍弃每年170多亿元的工业产值,将6540亩的工业用地用于建设园博园。
老旧社区内,一排排煤房结束历史使命,被拆除改成花园庭院。今年春节,西宁市城西区祁连山铜矿家属院83岁老汉罗彩芹,终于告别使用20年的铁煤炉,接通供暖天然气。罗彩芹家40平方米的小屋里,新装的暖气片让屋内暖意融融,“通暖后不仅屋里舒服,也不用隔三岔五就下楼背煤啦”。
利用青海清洁能源丰富的优势,西宁市大力推进实施“煤改电”“煤改气”,推广纯电动车应用。先后划定166平方公里的禁煤区,五年累计完成上千蒸吨“煤改气”任务,成为我国北方燃煤锅炉率先“清零”的城市。市区新增和更换出租车、公交车,全部使用纯电动车,未来四年内,城区公交线路全部由纯电动车运行。
一系列减排举措,让西宁大气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近5年来,西宁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污染物减排量分别达33%、39%、84.1%。PM2.5、PM10、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浓度较2015年分别下降10%、26%、42%。
实现“西宁蓝”,既要减少排放,也得治理扬尘。过去30年来,西宁市重点开展南北两山绿化,采取划片承包、广泛参与等方式,在半干旱气候、湿陷性黄土中,破解“种棵树比养孩子还难”等诸多挑战,“两山”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7.2%,到现在提升到79%,
“通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实现从缺林少绿到绿水青山的逆袭。”西宁市副市长陈红兵说,目前“高原绿”已实现对西宁“一芯两屏、三河六岸”整体生态框架的全覆盖,“绿水青山正变成我们的金山银山”。
据测算,仅“两山”披绿每年可滞尘超过7.5万吨,比1989年滞尘能力提高了7倍多。余学英说,随着森林覆盖率的提升,西宁年扬沙日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每年7天左右,到近十年减少到平均每年不到2天,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高原绿、河湖清,也更加倒衬出“西宁蓝”的美。污水管网收集,中水回收利用,穿城而过的湟水河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水环境总体状况优。城内沿河而建的大块湿地、城区遍布的各类花园中,清澈水面倒映蓝天白云,形成水天一色的一幅幅山水画卷。
工地与道路管护不善,也是城市扬尘飞舞的主因。“城中区一个建设工地扬尘颗粒物浓度超标,请马上安排检查和整改。”站在西宁市智慧化建设工地监控管理系统前,工作人员发现一处监测数据异常后,马上发出指令安排处置。
类似智能化手段,让西宁在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过程中,不断提升城市清洁度。目前全市建筑面积过万平方米的工地,都要在车辆进出口和扬尘产生区域安装监控装置和喷淋系统。道路扫地清洗、喷雾降尘实现全覆盖,市区机械化清扫率达93.6%。
一系列减排、添绿、降尘举措中,“西宁蓝”正悄然回归。2019年,西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连续5年来,西宁空气质量排名居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前列。
“西宁蓝”正成为“幸福西宁”的最美底色。现在漫步在西宁市的街头巷尾,花团锦簇的城市道路林荫、鱼鸟共生的湿地公园,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构成最美的“西宁印象”。
“过去西宁漫天‘灰’,让我们在外地亲戚与游客面前都‘灰头土脸’。”市民张成庆说,现在西宁城到处都是蓝天碧水美景,着实让大家“扬眉吐气”,“更有脸面、更有信心欢迎八方游客,来感受美丽西宁。”
农民王崇年的“四季稻”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
贝壳需打成粉,撒在果园沙地上。“这种小鸟习惯过边叨壳粉、边晒太阳的日子!”王崇年说。
初夏,30多只蓝喉蜂虎又飞回了往年栖息的果园。这群小鸟是这位闽北老农的“摇钱树”。
今年56岁的王崇年是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斜溪村农民,7年前在闽江边曾经营一家养猪场,由于污染环境,他响应政府号召,将猪场关了。“猪场停了,种植的反季节水果短时间内又没见到效益,一家人靠什么生活?当时心里很慌!”王崇年说。
猪场关闭后,果园空气清新了,环境好了,鸟飞来了。蓝喉蜂虎的光临让老农的身份为之一变,成了当地一位宅家的“鸟导”。
当了大半辈子农民,种水稻未种出名堂,没想到一群少见的夏候鸟却让这位老农在当地逐渐有了知名度。
2019年,王崇年果园的蓝喉蜂虎引来众多海内外观鸟爱好者。通过提供观鸟席位、餐饮、接送等服务,老农当年挣了不少钱,因怕别人眼红,他从不透露具体数目。
观鸟、果园、生态榨油及果园养鸡如今成了王崇年一家致富路上的四大“支柱产业”,一年四季收入不断,村里人戏称他种了“四季稻”。
这“四季稻”带来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多,乡亲们投来羡慕的眼神,搞得王崇年时常一脸羞涩:“我这还都是小打小闹!”
蓝喉蜂虎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夏候鸟”,每年初夏飞抵这里“生儿育女”,入秋后又携家带口返回遥远的故乡。
王崇年主要做两方面的服务:要让蓝喉蜂虎吃好、玩好、睡好,严防野狗、野猫的捕食伤害,还要让南来北往的观鸟爱好者把鸟片拍好、拍得美,吃住行服务都得跟上。
观鸟人给老王带来的不仅是收入,还有信息。今年果园里的夏橙、去年的橘柚就是按观鸟人提供的“线索”,整批卖出的。
村里人羡慕不已,有人把王崇年家的蓝喉蜂虎观鸟点比作一家“生态信息银行”。
观鸟屋是用石棉瓦和遮阳网搭盖起来的,建在闽江一侧的沙洲上。记者现场看到,老王为观鸟人提供凳子、电风扇和餐饮服务,众多蓝喉蜂虎的美丽影像都是从这里逐步流传到网上的。
王崇年经营“四季稻”,脱贫致富路上先走了一步,有人赞他是“多种经营挖穷根”,“干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老王听了哈哈一笑:“我想让家人生活过得好一些!” (记者梅永存、彭张青)
新华社福州6月4日电
芦苇生“仙菇”,“包袱”变财富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
沅江市位于南洞庭湖,素有“芦苇之乡”美誉,芦苇面积达到45万亩,约占洞庭湖区芦苇总面积的40%。沅江市年芦苇产量约35万吨,以前主要用于造纸。近年来,我国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为避免造纸污染,湖南引导洞庭湖区造纸产能退出,芦苇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价值。
“原本是财富的芦苇,成了包袱。”沅江市委书记黄育文告诉记者,为了将“包袱”变回“财富”,沅江市在探索过程中逐渐走出一条绿色产业新路。
湖南省光亚食用菌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与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合作,以芦苇作为基质培育高品质芦菇。“一亩芦菇能消耗20吨芦苇,这样就把芦苇资源利用起来了。”该公司总经理石跃龙说,这个产业发展思路也是“妙手偶得”。
这一切还要从一次偶然发现说起。在芦苇场生活和工作了30多年的石跃龙,有次在腐烂的芦苇地里发现很多野生菌。腐烂的芦苇越多,野生菌长得越茂盛。特别是在雨季之后,野生菌更是纷纷破土“撑伞”。
这一发现让石跃龙如获至宝,他在那个芦苇地里采了五六种野生菇,送到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和湖南农业大学进行鉴定和营养成果分析,发现有三个优势品种——胶状磷伞、春生田头菇、大球盖菇,不仅产量高、口感好,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经鉴定,这三种优势芦菇品种很有发展前景,尤其是春生田头菇是我见过品质最好的芦菇,加上当地有丰富的芦苇资源,非常值得推广。”湖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副所长吴正坤介绍。
于是从2017年开始,石跃龙与相关科研院所专家开始尝试栽培驯化野生菌,终于在2019年实现了突破。“这几种驯化的芦菇都属于中高档行列,培育芦菇产值是以前种植芦苇的10倍。今年上半年我们就开始大面积推广。”石跃龙说。
吴正坤说,从2019年野生菌开始大规模试产时,他就被邀请担任公司的技术总监,他对芦菇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目前,沅江市已有芦菇生产基地(大棚)面积近300亩,已消耗芦苇8000吨,安置农村劳动力1000人,预计今年人均收益达3万元。
今年50岁的胭脂湖村11组村民曾卫香,曾在附近的电子厂、食品厂打工,如今在农闲时经常会来基地采芦菇并进行削拣处理,手脚麻利的她一天能挣100多元。“现在芦菇市场越来越好了,我在芦苇基地这边帮忙,不但收入比原来高了1000多元,而且工作时间上可以选择方便的时候来,比较有弹性,干起活来也不累。”曾卫香说。
小芦菇,大产业。沅江市于今年3月10日成立芦笋芦菇产业管理办公室,以推进芦菇产业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农户们在家门口找到了新工作,预计到2022年,沅江年产芦菇将达10万吨以上。如今,在南洞庭湖的大棚里栽培的一株株鲜菇,已成为助力当地产业转型和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仙菇”。
“我们今后还会将生产芦菇后的芦苇渣利用起来,建一个有机肥料厂,从而真正实现芦苇的绿色循环综合利用,全面推进芦苇产业的转型升级。”石跃龙说。
废弃矿山“美颜”记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
▲这是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后的河北涉县西达镇西达村岩矿(5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冯维健摄 |
|
与猴为友 |
村民余小德的生态故事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家 园 |
沉睡南海深处八百余载的“古典繁华” |
“南海Ⅰ号”要去往何方?为何沉没?船员有哪些故事?考古工作者仍在求解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人们一直对遥远宋代繁荣的贸易和生活景象抱有无尽想象。
? 1987年,一艘载有大量货物的南宋商船在广东阳江市上下川岛西南海域被意外发现,8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段鲜活历史跃入人们眼中。
今年5月初,广东“南海Ⅰ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荣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三十三年磨一剑”,“南海Ⅰ号”一路被高度关注,终获“功名”。
“南海Ⅰ号”因承载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信息,多年来一直被业内高度关注。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研究员魏峻说:“‘南海Ⅰ号’首次采用整体打捞方式,将船体和船载文物完整呈现,为中国水下考古的每一步发展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南海Ⅰ号”从被发现到打捞上岸,经历了20年人员培养、技术经验积累和方案论证。2019年底,“南海Ⅰ号”船底“初现”,发掘工作进入收尾期,预计2021年全部完成。而后,“南海Ⅰ号”将进入漫长的保护、修复及研究时期,预计需要一两代人的努力。
专家认为,“南海Ⅰ号”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最直接有力的实物证据。后续深入的研究将揭开宋代海上贸易路线、商品结构、船员生活等细节,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位于广东阳江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一座玻璃“水晶宫”里躺着的古沉船正慢慢展现它的本来面目。馆外,十里银滩上的游客闲适地感受海水清凉,南海碧波无垠;馆内,考古工作者正小心翼翼地探寻这艘古船的秘密。
测绘工程师向勤在巨坑里踩着淤泥游走在密密麻麻支撑木船的钢管之间,生怕一不小心就会碰下来一块船板;木船周围,工人们仔细清理着坚硬的海泥,时不时会有零星的瓷碗瓷瓶“露出头来”;他们的上方,还有不少同事拿着水壶为木船喷淋保湿……
这艘已初见完整轮廓的木船就是“南海Ⅰ号”。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年代较早、船体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宋代远洋贸易商船。
和这艘船打了多年交道的“南海Ⅰ号”保护发掘项目领队、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对这次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显得尤为平静。1987年首次被发现、2001年重启探查、2007年将船整体打捞出水、2013年开始全面发掘……奖项对于已经进入发掘收尾期的“南海Ⅰ号”迟来又笃定。
? “过了多年才申报考古新发现是出于稳妥考虑。去年发掘完船体,才确认当初的打捞是真的成功。”崔勇认为,随着明年“南海Ⅰ号”发掘工作正式结束,藏在船上的秘密或将一一揭开。
但业内对此次获奖颇为兴奋。“把几千吨的东西打捞上来不解体,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都是非常突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说,“南海Ⅰ号”整体打捞体现了对人类文化的重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庆伟更是多次评价“南海Ⅰ号”对中国水下考古的意义,类似于殷墟对中国陆地考古。
清理出的木质船体残长约22.1米、宽约9.35米,被完整地包裹在钢沉箱内。“南海Ⅰ号”在海下23米被发现时,船身大部分深深扎在淤泥里。海下能见度几乎为零,且拨开淤泥后船体易受损,单纯打捞文物难度极大。
尽管当时水下考古经验并不丰富,专家们还是冒险提出了整体打捞方案——制作一个能将船及周围淤泥一起装入的“容器”。用中空的双层沉井下压,将船、载物和周围泥沙按原状固定在井内,再在沉井上层底部穿引钢结构底托梁,上下分离,上部成为沉箱,吊浮起运。
几乎与此同时,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也开始动工,并为船预留了“水晶宫”的位置用于发掘。“如果船没捞上来,博物馆就白建了;反过来博物馆要是没建好,船捞上来不知道放哪儿,也可能造成损坏。”崔勇说,当时两个项目的实施都冒着很大风险。
反复论证后,2007年5月,长35.7米、宽14.4米、重550吨的双层沉井终于“冲”入海底。但经过加重下压,到穿引底托梁这个关键步骤时,第一根约5吨重的底托梁插入后即发生侧弯。
? “现场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么粗这么坚硬的梁都弯了。”项目制图组成员林唐欧回忆,当时想了很多办法,将梁前端改小、用高压水枪等,前后折腾1个月才将第一根底托梁穿引成功。后续的“海底穿针”逐渐顺利起来。“出水的时候,约5000吨的东西一下子让当时海况都变了,浪涌得很大。”
“9个月的打捞,最后出水时并没有太大的惊喜感,因为这不是中彩票,是一步步做出来的,这个结果是必然的。”崔勇说,发掘的这些年,大家的心一直悬在是否打捞完整上,“如果发掘到底部,发现有底托梁穿过了船身,就失败了”。清理船体外围海泥时,考古队员发现,船左舷离沉箱内壁最近仅有半米。
冒险、魄力、细致,从2007年打捞上岸到2019年验证成功,崔勇和团队整整等待了12年。他们将这艘神秘的古船连带着满载的货物、古人生活的痕迹、多年在海底经历的沧桑尽数捞起,将尘封海底800多年的宋朝海上生活图景呈现在大家眼前,等待一一破解。
精良的制作工艺、先进的航海技术、熟悉的航线,原本期待满船的货物将换来大量财富,却尚未出国境就葬身海底,“南海Ⅰ号”的一切就此“凝固”。如今,考古工作者在打捞出水的船体上,完成本该在800多年前进行的卸货开箱。
“‘南海Ⅰ号’像个‘时间胶囊’,装满了宋朝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初整体打捞也是为了把它作为一个聚落来研究。”崔勇说,船就是一个小的等级社会和生存单位,要研究其中经济、生活各个方面。这艘船从哪里起航,又去往何处?出了什么事故,又是何原因?“过去光顾着研究出土的东西,把人给丢了。”
全面发掘6年多来,“南海Ⅰ号”清理出的文物超过18万件(套),包括金器、瓷器、漆器、铁器、钱币等。
“之前我们发掘出一个鹅笼,里面有6具完整的鹅骸骨,也发现过羊、鸡等动物的遗存,说明船员在船上饲养动物,同时这些禽类也能提供禽蛋。”这与宋代《岭外代答》记载的“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相吻合。
??项目库房管理组成员叶道阳说,船上找到了橄榄、松子、香榧子等坚果核,腌渍的杨梅,胡椒等调料,还有冬瓜籽和稻谷……说明古人在营养搭配、食物保存方面已有一定经验。
石砚、印章、铜镜、木梳、观音像、砝码、秤盘、试金石……宋人在船上的日常生活展现得更加生动。有趣的是,“南海Ⅰ号”还曾发掘出阿拉伯风格配饰,让大家对船上的人员构成有了更多猜测——是否有外国商人借此船往返于两地之间?抑或这些都是货主的私人物品,只是用来彰显他走南闯北丰富经历的工具……
这些年,发掘出的海量器物让考古队员对“南海Ⅰ号”有了更多的猜测和了解。从瓷器、钱币上的印记、墨书,考古队员推测“南海Ⅰ号”是从泉州港始发,可能沿着宋朝熟悉的航线,前往东南亚甚至印度洋地区。
“在已发掘出的几万枚钱币里,我们判读了所有年号,发现最晚的一枚是淳熙年间的。同时又根据一件瓷罐上的‘癸卯’墨书,推测这艘船最早出发的年份可能是公元1183年。”项目发掘组成员肖达顺说,为何这艘商船会在熟悉航路的近海沉没,多年来业内一直有各种猜测。
“当时的货船每年10月左右借助东北季风出航,次年春天回程。”崔勇说,出航的季节能够排除台风的影响,但偶尔强劲的东北季风也能让船舶遭遇灭顶之灾。久远且捉摸不定的自然因素已经无从知晓,但他认为船上货物的装载方式或许是沉船的一大原因。
由于在海水中浸泡过久,发掘出的船体甲板几乎荡然无存,裸露出深浅不一的船舱共15个。隔舱板让每个船舱形成严密的舱室,既防水串舱,也有助于货物装载整齐有序。为节省空间,瓷器按成摞捆包、套装、对搭成组等方式细致巧妙地包装和码放起来,体现出宋人丰富的装载经验和精明的经商手段。
作为一艘尖底福船,“南海Ⅰ号”将瓷器装在底部靠近龙骨的位置,铁器则放置在上方,这样不仅能提高船的舒适度,还能降低瓷器货损率。但上重下轻也让船舶在遇到大风时毫无“抵抗力”。
古人出海谋生不易,对空间利用自然“锱铢必较”,但精打细算的利润里也包含着丧命的风险。“当时出海的人都满怀挣钱的喜悦,显然这艘船是等不到这笔钱了。”崔勇说,古人以这种悲壮的方式,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水晶宫”玻璃墙外侧,不少孩子踮着脚努力想要看清墙里侧的人到底在做什么,眼中写满好奇。尽管他们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其中奥秘,但难得一见的场景已经深深刻在脑海中。
作为遗址类博物馆,“水晶宫”的透明设计让大家得以“窥见”神秘的考古发掘过程,实现了设计之初“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构想。站在“水晶宫”外侧或顶部,人们能够清晰看见考古工作者发掘、测量、清洗、装载……发掘出的文物被浸泡在各种溶液中,一箱箱在周围摆了好几圈。“很少能看到这么‘原生态’的文物。”一位观看的游客说。
整体打捞为迁移式保护打下基础。魏峻认为,“南海Ⅰ号”把保护和发掘放在同一个时间段进行,最大限度保存了考古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也是一种考古观念的转变。而做到这一切,专家之间有过无数次争论。
“南海Ⅰ号”打捞上岸后,一个个谜团催促着人们对沉船进行发掘。但巨大沉箱内塞满的淤泥裹着的是一团未知,谁也不敢轻易下手。“我当时主张完全在水下发掘,保护压力会小一点,对考古展示和水下考古学科建设都有利。”崔勇回忆,当时陆地、水下、饱水三种方案针锋相对,每一种都史无前例。
经过2009年和2011年两次试发掘,专家组最终确定在沉箱内实施“饱水发掘方法”。这样一方面便于利用成熟的田野考古技术,同时又可防止因环境剧烈变化而造成船体及船载文物损害。“现在看来这种方法更好。”崔勇说,自己在发掘方案上是“主动认输”的。
全面发掘开始后,现场分成发掘组、文物保护组、测绘组、工程组等,环环相扣、互相配合。玻璃墙外的游客看热闹,墙内的门道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越来越熟练的配合逐渐加快了发掘进度,之前几年每年发掘提取文物1-3万件(套),到2018年一下子发掘超过10万件(套)。
“大量清理出的文物一下子就把压力转到了保护上,不同种类的文物问题纷繁复杂,对我们提出了‘全科医生’的要求”。项目保护组成员陈岳说,这些文物泡在海里800多年,和陆地出土不一样,要根据材质进行不同的处理。单单10多万件瓷器的脱盐,就是日夜连轴转的大工程。同时,海量碎片的拼接修复、漆器加固、粘连金属器的分离等也考验着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智慧和耐心。
“不过最重要的文物就是这艘船,也是保护难度最大的。”项目保护组组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所副所长李乃胜对船体修复格外重视。800多年前的古沉船实属罕见,但装载大量铁器的“南海Ⅰ号”大多数船舱都被铁器凝结物腐蚀过,出水后环境改变更使得铁锈加速滋生蔓延,加上微生物病害,木船构件的纤维素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解。
于是,现场发掘更加小心翼翼。木船被横纵交叉、外部套上塑料、接触点垫上泡沫的钢管支撑起来。木船上方,严密覆盖的喷淋系统不时喷洒溶液,将水分固定在木材表面和内部,抑制使木材降解的微生物种群,有效防腐。保护组还适时评估船体几十个监测点的受损情况,并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
“文物发掘结束后,我们会逐步洗去船体的淤泥、表面凝结物,主要是脱除铁锈这个大难题。”李乃胜说,在这期间他们会实行分舱保护,把铁锈舱和别的舱完全隔开,避免“交叉传染”。啃完这块“硬骨头”后,就能做船体填充、加固、干燥和缺失修复了。
李乃胜将这些复杂过程说得举重若轻,但仅清洗、脱盐除锈这一环节就需要3到5年左右,填充加固及干燥更是要10年以上,整个保护过程可能需要一两代考古人、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与漫长的文物保护同时,另一项工作也在有序进行。每天,只要船体多清理出一层,向勤和同事就必须实时进行测绘,采集“点云数据”和“纹理数据”。这项工作他们从10多年前开始准备,至今一直伴随发掘。“船体工作面狭窄、支撑很多,尤其是左舷特别窄,稍微胖点的人都过不去。”向勤告诉记者,预计明年就能做出船舱整体的三维数字化成果。目前,他们每周都要测量一次船体是否有偏移、收缩等情况,同时海量文物也等着“收获”自己的测绘数据。
“我们希望尽最大努力还原这艘船。”崔勇说,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能够逆向还原“南海Ⅰ号”,不仅能够将文物“拆”下来,还能知道怎么按原样“放”回去。“这能够为以后的发掘提供技术和经验指导。同时‘南海Ⅰ号’也会是一个强大的文物比对系统,今后别处若出土相似但无法断代的文物,或许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
美国作家盖瑞·金德在描写“中美洲”号沉船的作品《寻找黄金船》中写道:“海难是上帝写了一半的剧本,句号得由那些沉船打捞者来完成。”“南海Ⅰ号”的这个句号画得尤为漫长和艰辛。
崔勇至今都无法忘记自己第一次潜入海底拍下“南海Ⅰ号”的那个瞬间。2002年4月的一天,崔勇像往常一样第一个入海,本来能见度不高的海底这天却突然迎来了一个清水团。“一下去我就看到船了。”按捺住兴奋,崔勇小心地将船露出部分前前后后拍了个遍,生怕动作幅度稍大都会搅动眼前的“清明”。这段20分钟的影像后来成为“南海Ⅰ号”唯一一段在水下的视频。“之后再也没遇到这么清澈的时候了。”
崔勇是中国首批水下考古队员之一,他现在仍保持着每年潜水的习惯。和他一起参加首批培训的同僚,大多都在业内发挥重要作用。30多年前,这一切都还是空白。
中国水下考古的起步源于一个偶然契机。1984年,一个英国盗宝者在中国南海海域找到一艘沉船,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船上瓷器。当时两位中国专家带着3万美元前往,几天下来却连举牌的机会都没有。沮丧回国后,他们撰写的报告得到国家重视,中国水下考古发轫于此。
1987年,崔勇和一批同样年轻的考古队员加入了我国第一批水下考古培训。他们经过日本水下考古专家“扫盲”,又在与澳大利亚联合举办的考古培训班学习后,基本掌握水下考古知识和技术,但这对于发掘“南海Ⅰ号”还远远不够。直到通过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等水下考古项目积累经验,他们心里才渐渐有了底。
“后来我们顺利进行了整体打捞。从这艘船发现到发掘完成,用了30多年,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崔勇认为,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每一步都有“南海Ⅰ号”的烙印。“若以后遇到保存较好的沉船,这个模式可以借鉴,但具体方法不是最重要的,目的还是最大限度提取信息。”
目前,中国水下考古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姜波介绍,现在原则上每隔2-3年举办一届培训班,目前已举办了8届,共有145名水下考古队员获得相应资质。“从2017年开始,我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募国际学员参加培训,来自柬埔寨、泰国、伊朗等国家的队员都加入了我们,并获得证书。”
“此前,中国对于古沉船考古所采用的技术和手段都是向外国学习的通用方法。随着‘南海Ⅰ号’出现,中国为了发掘和保护文物,逐渐研究出一套先进的技术方法。”魏峻说,海洋工程、环境、气象、测绘等学科加入,加之现代科技运用不断增多,多学科结合的水下考古拓展了考古学研究领域,对文物和古代社会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东西南数千万里,皆得梯航以达其道路……”若未遇意外沉没,“南海Ⅰ号”本该满载丰富的南宋特产,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交汇。“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有高潮也有低潮,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算是一个波峰状态。”魏峻说。
卷帙浩繁的文献史料中,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和我国古代贸易的记述甚多。但古代重要的外销商品如丝绸、茶叶等保存不易,且外销瓷器大多散落在国外,“南海Ⅰ号”无疑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样本。
“清理出的不少器物款式新颖、技术先进且带有外国风格,说明宋代手工业生产因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和海外贸易带动,出现了专门为国际市场需求而生产的外销产品。在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产瓷区,出现了来样定制、加工等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生产方式。”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李庆新说,唐宋元时期,中国在世界海洋贸易中无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船上发现了很多钱币,古代流入东南亚的中国钱币以宋钱最多,固然是因为当时经济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钱制作精美也是重要原因。”李庆新说,当时中国钱币在东南亚乃至印度洋一些国家和地区充当了国际贸易通用货币的角色。由于大量中国铜钱进入国际贸易,还曾引发过宋朝“钱荒”。
尽管贸易发达、商品丰富,重农抑商的古代还是鲜有对于商业的记载,古代商人在船上如何生活,今人很难从史料中得知。“‘南海Ⅰ号’为我们提供了很鲜活的资料,通过实物我们能研究它航行的目的地、船员和商贩构成,也能对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明交流进行更深入的了解。”魏峻说,“南海Ⅰ号”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等考古资料进一步发布后,才能将船上的秘密慢慢揭开。
除了揭秘“南海Ⅰ号”背后的故事,魏峻认为,历史的积淀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和当今“一带一路”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通过“南海Ⅰ号”,我们能够更加深入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
透过“南海Ⅰ号”,我们能看到千百年来海上丝绸之路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折射出的繁荣景象。“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东西方沿海各国物资交换的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纽带。”李庆新说,在历史长河中,海上丝绸之路的基调是和平交往、互利共赢的,它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沿海、沿线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明互鉴。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个文化资源。‘南海Ⅰ号’揭开的历史记忆,能够启迪我们与现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良好互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助力。”魏峻说。
从眉州到汴梁 |
外省青年苏东坡的“进京”路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
|
|
比新中国早成立两年、稳固大后方的“模范自治区” |
内蒙古告诉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什么好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
5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继续在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前列。
5月正是草原返青时节,大地新绿萌发,生机盎然,5月,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月份。
1947年5月1日,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在迎接新中国成立的曙光中,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布成立,让历经沧桑的古老草原焕发新生。
比共和国早成立两年的内蒙古自治区,作为稳固的大后方,为新中国诞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73年来,内蒙古一直为国之屏障。自治区各民族始终和谐相处、繁荣发展,确保北疆安宁。去年末自治区成功阻击鼠疫扩散,今年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得力,还派出849人的医疗队,运送大批牛羊肉、牛奶支援湖北。3月以来,呼和浩特承担国际航班分流任务,内蒙古成为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前线。自治区尽最大努力完成这一国家交给的任务,调动资源,闭环管理,未发生社区扩散。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内蒙古发展,勉励自治区自觉担负起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重要作用。这是基于历史和现状,立足全国大局的精准定位和高度概括。
守望相助七十余载,北疆风景更加亮丽。内蒙古繁荣发展的根本经验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在领导全国革命事业时,为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探索出民族区域自治道路。内蒙古一直模范执行,充分显示出这一道路、制度的优势,为世界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中国样本。
回溯近代史,一些统治者对蒙古族采取弱化政策。日军侵华,满蒙地区为战略重点,给蒙古族带来重重苦难。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蒙古地区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国民党试图恢复之前的统治,蒙古族少数王公贵族搞起所谓“独立自治”“独立建国”以及内外蒙古合并等行动。中国共产党则坚持“民族自治”的主张。事关内蒙古前途命运的三条道路,蒙古族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受党中央指派,乌兰夫担起历史重任。1945年10月,他成功解决了苏尼特右旗“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问题。虽然当时形势非常危险,但为显示诚意,乌兰夫仅带了少数随从人员深入“临时政府”大本营。
“因为没有带武装,父亲只能靠谈判来说服对方,让他们明白只有接受中共领导才是唯一出路。”乌兰夫的儿子乌杰回忆说。
经过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乌兰夫说服“临时政府”中的多数人,促使政府重新选举,他成为“临时政府”的实际领导人,而后用暂时停止活动的方式使其自生自灭。事后,周恩来称赞乌兰夫“单刀赴会”解决了一个“共和国”。
此后,在党中央领导和相关党组织支持下,乌兰夫联合内蒙古各界人士,1945年11月在张家口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并当选为主席,标志着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进入由中共实际领导的,有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奋斗目标的新时期。
然而1946年初,内蒙古东部王爷庙街(今乌兰浩特市)又成立了“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主要负责人为内蒙古人民革命党骨干,接受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受到当时苏蒙联军中某些人的支持,集中了一些有民族民主思想的蒙古族热血青年。东蒙古自治政府有自己的军队,基本上控制了内蒙古东部地区。他们主张内蒙古革命由内蒙古人民革命党领导,实行高度自治。
根据党中央决策,经中共中央西满分局和冀热辽分局运筹,促成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和东蒙古自治政府代表在承德会谈。从1946年3月30日至4月2日,双方召开了5次会议,仍无法达成共识。
关键时刻,乌兰夫找到与他一起从莫斯科回国、长期在内蒙古东部工作的特木尔巴根谈心。两位同窗各倾衷言,通过深沉的回忆,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找到了契合点。特木尔巴根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冀热辽分局很快批准。特木尔巴根态度的转变,给会谈带来了转机。
最终,东蒙古自治政府的代表放弃了原来的主张,接受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同意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作为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的领导机关,内蒙古人民革命党随即自行解散,东蒙古自治政府也随之撤销。
“承德会议是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结束了自清代以来内蒙古东、西部地区长期分裂、隔绝的状态,为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内蒙古兴安盟党史办副主任那顺乌力塔说。
1946年8月1日,乌兰夫致电党中央,提出建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初步构思。他在电报中说:“承德会议在蒙人中影响极大,但蒙人一般不满目前的分盟自治与归省政府(解放区民主政府)领导,要求统一自治。如何适当满足蒙(古)族这一要求,这与解决土地问题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当年11月15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国民代表大会”,也激烈讨论了内蒙古自治问题。11月18日,西满分局关于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电报中说:“现东蒙无论老年、青年,进步的、落后的,都主张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此情况下,我们对内蒙自治政府问题应采取如何态度,是否召开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准备成立比自治运动联合会更具政权性质的机关。此问题根据全国形势,我们是否可以在国民党之先有一确定之主张。”
1947年3月下旬,中共中央同意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经过多方筹备,4月2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终于在王爷庙街隆重召开。
小小的城镇彩旗招展,如同过节一般,但同时形势也十分紧张。当时担任大会警卫工作、今年已90岁的离休干部乌力吉图回忆说:“国民党军队驻在吉林洮南,还需要提防土匪袭击和特务破坏,会址四角架着重机枪。但是参会的许多代表虽然衣着破旧却喜气洋洋。”
会议选举产生内蒙古自治政府,选举乌兰夫为主席,彻底结束了内蒙古地区蒙古民族300多年来被分割统治的历史,初步实现了蒙古族各阶层人民多年来渴求统一与自治的愿望。5月1日,乌兰夫宣布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
“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是党的政策主张的胜利。”内蒙古兴安盟委党校教授白海军说,中国共产党从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原则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自诞生之日起就主张民族平等,最符合长期分裂的蒙古民族的根本利益,因而能够战胜其他政治派别,成为受到蒙古族衷心拥护的领导力量。
从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从三年困难时期到改革开放,73年来内蒙古始终保持着“模范自治区”的本色。
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使东北和华北两大战区联为一体,发挥了战略后方的重要作用。东北野战军攻打锦州的主力就是从今内蒙古境内悄悄绕过去的,曾在今通辽市南部山区潜伏几十万大军。当时在今内蒙古通辽市境内建有100多个兵站,为辽沈战役提供粮食等物资支援。1948年1月1日,内蒙古人民自卫军改称为内蒙古人民解放军,骑兵等部队直接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立下赫赫战功。
1948年10月23日,辽沈战役黑山阻击战的序幕——胡家窝棚阻击战打响了。凌晨3时,东北国民党军在重炮与飞机掩护下,向内蒙古骑兵第一团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内蒙古骑兵第一团300余名战士,与人数五六倍于己,且有步、炮、空立体联合的国民党军精锐部队展开了艰难的抗衡。
敌人将他们三面包围,并逐步缩小包围圈,同时用飞机、大炮轮番进行狂轰滥炸,将他们的主阵地炸成一片火海。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内蒙古骑兵第一团指战员勇猛果敢,顽强抵抗,依托简陋工事苦战7个小时,以密集火力和手榴弹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击,顽强坚守着阵地,直至进行白刃格斗。
在这次战斗中,他们毙、伤敌数百人,牺牲60余人,用沉重的代价完成阻滞敌人7小时的艰巨任务,为东北野战军的主力展开和进行防御作战赢得了宝贵时间。
从诞生之日,内蒙古自治区天然就带有“坚持党的领导”“珍惜民族团结”的基因。新中国成立后继续长期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展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对党和国家强烈的认同感。
1958年,党中央正式批准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建设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东风基地,也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自治区党委做出决定:额济纳旗向北迁移140公里,以支持国防建设。
当年的南斯勒玛才16岁,回想起那段日子她还历历在目。一家人收起毡房、赶着牛羊,骆驼上驮着三大箱家当,与300多户、1100多名牧民一起离开数代人生活了300多年的富饶牧场。牧民们一步三回头,流着泪向心中的神山巴彦宝格德磕头告别,但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南斯勒玛说:“即使心中有万般不舍,但只要国家建设需要,我们就搬。”据了解,当年参与搬迁的牧民约占全旗人口的1/4,迁徙牲口7.04万头(只)。
在三年困难时期,内蒙古在粮食问题上坚持“先中央后地方,先区外后区内”的原则,向中央上缴粮食10亿余斤,向兄弟省市输送耕畜数万头。那时,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陷入物资匮乏、食物奇缺的困境,米粮眼看就要见底,被政府收养的几千个孩子面临饥饿威胁。在周恩来总理和乌兰夫的安排下,约3000名孤儿从遥远的江南来到内蒙古草原,被草原牧民收养。蒙古族人不喜欢“孤儿”这个词,所以,他们把领养的这些孩子们称为“国家的孩子”。
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不满周岁,最大的也仅仅5岁,来到草原后,需要先在保育院调理好身体,才能被牧民们领养。1960年的一天,牧羊姑娘都贵玛被招进四子王旗临时建立的保育院工作,一下子成了28个“孩子”的临时妈妈。那一年,她18岁,尚未成家。
接下来的10个月里,年轻的都贵玛在一位助手的帮助下照顾这些体弱多病的婴幼儿,让他们慢慢适应北方的寒冷、牧民的饮食,向党和国家履行“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承诺。在那个缺医少药、生活艰苦的年代,在都贵玛的精心呵护下,28个孩子无一人因病致残,更无一人夭折,都被健康地送到养父母家中。如今,这些孩子们也已年过花甲,子孙满堂。
内蒙古之所以“模范”,关键在于做到了“五个认同”。锡林郭勒盟行政学院副院长那日森等专家表示,从历史看,蒙古族对“中华”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蒙古族包容性强,与汉族等民族交流融合历史久远。从现实看,在党的带领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内蒙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蒙古民族从生死边缘走向全面小康,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20世纪初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本脱离中央政权管辖,直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才改变了这种状况。内蒙古的模范作用,给各少数民族做出了表率,大大增强了他们对党中央的拥护、对国家的认同。”那日森说。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一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这个“制度”就是一直作为国家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蒙古作为这一理论和制度的最早探索地、实践地,它的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制度的“显著优势”所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一直在积极探索解决民族问题的办法。长征途中与少数民族进行了广泛接触,逐渐形成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基于当时的抗战形势,绥蒙成为党领导抗日反蒋斗争,打通通往蒙古国和苏联国际路线的战略地区之一。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12月20日,毛泽东发表《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内蒙古人民宣言》,阐述了内蒙古民族问题和党对内蒙古革命的方针政策。此后,党中央派红军分别进入今内蒙古与陕西、宁夏交界的乌审旗、鄂托克前旗等地,建立根据地,后来这些地区成为陕甘宁边区的组成部分。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区域自治成为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实际政策。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明确提出“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此后,边区政府先后建立了5个回民自治区和1个蒙民自治区,5个回民自治区建立在汉回杂居的地区,位于今鄂托克前旗的城川蒙民自治区是唯一建立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的民族自治试验区。
乌兰夫、习仲勋先后指导陕甘宁边区民族自治区建设。1946年4月,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在第三届边区参议会第一次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城川地区开展的民族自治政权建设工作。
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的鄂托克前旗政协副主席于国强说,城川地区卓有成效的民族工作充分验证了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正确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城川地区的成功实践,也为之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提供了宝贵经验。
1945年,乌兰夫离开延安回到绥蒙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最终实现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符合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势。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及发展,源于党的决策,党的领导是最根本的经验。
内蒙古自治政府管辖区域是今内蒙古东部5个盟,人口约200万人。1949年3月,毛泽东对乌兰夫说:“要恢复内蒙古历史上的本来面貌。”毛泽东的这一指示,主要包括撤销热河省、绥远省和察哈尔省,逐步建立东西蒙统一的内蒙古自治区。毛泽东让乌兰夫选首府,乌兰夫选中了归绥(今呼和浩特)。
1952年初,毛泽东得知“蒙绥合并”久拖不决是因为有的领导干部不同意,他说:“不能再拖了,谁不同意就撤谁,几个不同意就撤几个!”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说:“这事是中央定了的,我去做工作,请主席放心。”
1952年6月,内蒙古自治政府由张家口迁到归绥。此后,察哈尔省、绥远省、热河省建制陆续被撤销,辖区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管辖。至此,“恢复内蒙古历史上的本来面貌”基本实现。随后于1955年底,属甘肃的阿拉善、额济纳划归内蒙古,最后在1962年河北省商都县划给内蒙古,基本形成了现在的行政区域。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在回忆文章中说,实现“内蒙古民族彻底解放”,实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内蒙古全区域统一自治”,史册永存。它不仅使内蒙古民族结束了被分割和贫穷落后的历史,走上了统一、繁荣、幸福的光明大道,开创了新的历史征程;也为新中国成立后以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开了先河,树立了榜样。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时,草原上疫病流行,后来国家派出大批医务人员到牧区消灭传染病,保证人民的健康,很快扭转了内蒙古少数民族受疾病折磨、人口负增长的悲惨景况。
“一五”时期,国家在内蒙古建设包钢等一批重大项目,使内蒙古工业从无到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工程技术人员支援建设,最终扎根边疆,奠定了内蒙古发展的基础。
早在1946年夏,内蒙古解放区同全国其他解放区一样,仿效农村的“耕者有其田”,提出“牧者有其畜”。乌兰夫在深入调研中发现牧业经济的特点和牧区社会结构、阶级关系与农村有很大不同,逐步形成了“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的“三不两利”政策。内蒙古较晚解放地区的牧区民主改革,都照此掌握,由削弱封建到消灭封建,稳步完成了内蒙古全区的牧区民主改革任务。
在乌兰夫主持下,内蒙古划分为农业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后来,在蒙汉交叉居住地区,结合土改和行政区划调整,取消了“蒙租”,解决了旗县并存、蒙汉分治的问题,永远消除了长期以来造成蒙汉矛盾这一主要原因,改善了民族关系,加强了民族团结,出现了蒙汉及其他各民族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1953年6月,中央民委总结全国少数民族牧区工作,把内蒙古实行的“慎重稳进”和“人畜两旺”牧区工作方针,提升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牧区的工作方针,把“三不两利”提升为全国少数民族牧区工作“十项政策”中的第一项。内蒙古先行一步的牧区工作经验成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牧区工作的指导方针。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任亚平说,自治区成立之初,在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以乌兰夫为首的共产党人针对当时相当数量的蒙古族同胞特别是青壮年出家当喇嘛、蒙古民族经济和人口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的问题,制定出符合内蒙古实际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措施。
内蒙古还把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70多年来,自治区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培养、任用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干部,充分发挥他们在民族地区管理和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关键作用。
任亚平说,当时推行的宗教改革政策、“三不两利”政策和培养民族干部政策,是内蒙古成为模范自治区的三大基石,为内蒙古的长治久安、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乌兰夫在内蒙古自治区40年大庆时总结了四条基本经验: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三是加强民族团结,四是培养干部。
2017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纪念日前夕,布赫发表文章称要“牢牢把握大方向”。“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主自治。这是根本,是奋斗目标,也是归宿。”
参考史料:
《中国共产党兴安历史·第一卷》
《纪念乌兰夫诞辰100周年:继承遗志 造福人民》
《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胜利的意义与启示》
《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陕西省档案馆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合编,档案出版社出版
鄂皖驿站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
大别山武英高速英山出口40公里,沿西河而上,毗邻张家咀湿地公园3公里地带,有一处世外桃源,背倚山脊,山泉林立,飞瀑临崖。
溯溪而上,山风阵阵,心旷神怡。昂首可见,绿色茶园犹如巨龙缠带,蜿蜒曲折;远眺湿地,但见碧波万顷,群鸟翔集。
山里人家,炊烟袅袅,鸡鸣犬吠。水派江淮,连通鄂皖。
这就是鱼洋河,位于大别山腹地,临近大别山国家地质公园。
鱼洋河的“拓荒者”郑军,2017年从上海返乡开发鱼洋河,项目取名“鄂皖驿站”,源于这里曾是古籍记载的大别山“鄂皖古驿道”。
古代传递公文用马曰驿,驿传是早期有组织的通信方式。驿站起源于舜帝南巡时代。殷墟甲骨文曾发现有字通驿,是与传递讯息相关的文字。周朝就设有烽火台及邮驿传递军事情报。至汉朝每30里置驿,由太尉执掌。
鄂皖驿站流淌着驿路文化的血液和基因,据《(光绪)重修安徽通志(350卷)》(卷一百十一)等史料记载,大别山区英山县境内邮驿通信,历史悠久。
鄂皖驿站西通湖北省罗田县境,北往安徽省霍山、六安,是主要驿道。上方政令,当地呈文,都由六安、霍山县境往来传递。明嘉靖,清康熙、雍正年间,县境内只设县驿,铺递则有蔡家坊(今鸭掌树)、中界岭等几处。通往霍山,六安的驿路,昼夜兼程,接力如流。英(山)六(安)相距183公里,当日可互换政令、呈文。
巧合的是,英山与武汉相距也是183公里,此地位于六安、武汉的中轴线,与两地距离刚好一样。重修古代驿站,还原驿站原貌;重走古代驿路,追寻逝去的驿站文化,是复兴历史文化的“金钥匙”。
那些有着久远历史的“烽燧、驿站、驿道、驿城”等,都是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而跟驿站相关的书信、奏章、诗词、歌赋、民间传说、人文典故、站人生活习俗等,则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军发现,现代人在文化复兴的征程中,对真实历史的再现有着强烈的愿望。真实的历史往往存在于文化记忆中,由于不同载体的局限性和独特性,文化记忆在流传中难免被改写、毁坏或遗失。要想“解码”记忆,就得还原或复活历史遗存。驿站是鲜活的历史文化遗存,为遗失的传统重建新的载体,对于郑军来说意义深远。
他舍弃大都市生活,弃城返乡,复兴文化,兴建鄂皖驿站就是最好的行动。
驿站是传承文化的支点和原点。接下来,郑军将把驿站文化作为文旅融合的“引擎”,让古驿道、茶马古道等遗迹复原,让现代人穿越时空、体味历史。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上海返乡的那一刻起,郑军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要干实实在在的事情,将保护生态落实到行动中。
郑军心里有本账,富民的事他乐意做,一千多个日夜,晒黑了,也累瘦了。40多摄氏度的夏日,他硬撑着在施工现场当搬运工;冰雪天气,他冒险开车挥舞铁锹清除路障;天还没亮,他摸上山头钻进茶园修剪枝叶。一座座山梁,一道道河谷,一条条小道,他把脚印深深刻在土地上。
郑军是个农民,返乡创业又悄然“变身”旅游人,变成“新农人”,变成创业者,变成扮靓乡村的“魔术师”,变成传承文化的使者……
当然,他还是那个农民,那个一辈子誓将富民梦想揣在心里的农民。
三年前,那时鄂皖驿站所在的新店村,还是一个不为人知、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地方,尽管植被繁茂、山清水秀,但许多人都外出谋生计,宜人美景养在深闺人未识。
再美丽的乡村,如果仅仅是表面光鲜,农民得不到实惠和共享成果,也只是徒有其表。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农民最渴求的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美丽乡村建设。
正是有像郑军一样的“拓荒者”,才有了焕然一新的新店。他从村民手里流转的几百亩茶园,为农民增加了一笔可观的土地流转收入,农民“卖”了茶园后,还能获得多种收益。
种茶是农业,加工茶叶是制造业,喝茶品茶是休闲、文化产业,茶既是农副产品又是旅游商品。农旅结合后,入园采茶游玩可大幅提升旅游经济收入。
近年来,新店村旺季游客时常爆满,带动服务性用工增多,乡土菜品需求量增多,为附近一带的村民提供了季节性就业,也带动了农产品销售。
一篓瓜子、一篮土鸡蛋、一袋山野菜、一块腌腊肉、一个野竹笋,都变成了“金子”。现摘现炒的茶叶,能卖个好价钱;竹林现挖的野竹笋,更成了抢手货。
郑军还有一个设想,景区项目鼓励农民以多种参股的方式参与经营。项目建成后,家庭是公司,农民是老板,景区长期对接农民种植的蔬菜,养殖的鸡、鸭、猪、羊、牛、鱼及农副产品等,让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景区建成后,工作岗位,当地农民优先录用。他们还计划帮助农民建立网络平台,与项目公司网络商城对接,借助互联网直播带货等新渠道,帮助农民完成农副产品的销售,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结合点,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新鲜血液。
察隅:隐藏于峡谷密林的“西藏江南”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察隅河谷绽放的花与溪流(4月7日拍摄)。 本报记者黄豁摄 |
|
人在灯亮:东海“五代守塔之家”的“百年孤独”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5月20日,叶家第四代灯塔工叶静虎站在补给船上驶向儿子叶超群工作的七里屿灯塔。 |
|
▲叶超群在灯塔内向外眺望。 |
|
▲5月20日,补给船在浙江宁波七里屿码头靠岸(无人机照片)。补给船每周送一次生活物资。 |
|
▲叶超群在灯塔上更换破损的灯泡。 |
|
▲5月20日,在宁波七里屿,叶超群(左)和前来运送物资的父亲叶静虎在灯塔上查看设备。 |
|
▲5月20日,叶超群(右)和前来运送物资的父亲叶静虎一起登上灯塔。 |
|
让哲学回到“地上”,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 |
追忆著名哲学家、武汉大学原校长陶德麟教授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风 范 |
陶德麟先生一生笔耕不辍。 (图片由武汉大学提供) |
|
陶先生诗作手迹。 |
|
群众利益一毛钱不少,送礼说情一毛钱不要 |
“执纪监察尖兵”、蒙古族纪检监察干部王晓东用生命谱写忠诚担当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这位刑侦“老师”,“侦”过湄公河惨案、孙小果案…… |
|
( 2020-06-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
▲2019年3月扫黑专项斗争,蒋彪到迪庆维西实地查看被破坏的矿洞。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