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世界报道

05版:代表委员履职

06版:综合新闻

07版:经济·民生

08版: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09版:草地副刊

10版:草地副刊

11版:草地副刊

12版:草地副刊

13版:成风化人

14版:成风化人

15版:成风化人

16版:广 告

习近平主持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分析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 部署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习近平主持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分析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
部署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14日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研究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防范疫情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繁重。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持续抓紧抓实抓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内防反弹工作。黑龙江、吉林等近期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地区要有针对性加强防控措施。湖北省和武汉市要继续加强和完善社区防控,做好核酸检测排查等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武汉联络组要加强指导和督促。北京市要加强全国“两会”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要指导学校细化复学防控方案,保障师生安全和健康。要有针对性强化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措施,健全陪护和探视管理,有序恢复正常诊疗秩序,切实防范院内感染。
 
  会议要求,要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见效。各地要认真汲取近期发生聚集性疫情地区的教训,举一反三,对本地防控漏洞再排查、对防控重点再加固、对防控要求再落实,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对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力的,要严肃处理。要针对夏季天气特点完善防控要求,教育引导群众科学防护。
 
  会议强调,要针对境外疫情的新情况新趋势,采取更加灵活管用的措施,强化外防输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要持续做好对境外我国公民的关心关爱工作,加强边境地区、口岸城市卫生检疫和隔离观察救治能力建设。要继续深化疫情防控国际合作。
 
  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
 
  会议强调,要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要加快推动各类商场、市场和生活服务业恢复到正常水平,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要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十九届中央第五轮巡视开始进驻
十九届中央第五轮巡视开始进驻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朱基钗、孙少龙)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4日发布消息,十九届中央第五轮巡视的中央巡视组开始陆续进驻被巡视单位,截至目前已进驻20家单位。

  经党中央批准,十九届中央第五轮巡视对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中央政法委机关、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务院参事室、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档案馆、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人民日报社、求是杂志社、光明日报社、中国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气象局、国家信访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文物局、中国地震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等35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

  近日,被巡视单位分别召开巡视工作动员会。会前,各中央巡视组向被巡视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通报了有关工作安排。会上,各中央巡视组组长对做好巡视工作提出要求。

  据悉,各中央巡视组将在被巡视单位工作2个月左右。巡视期间设专门值班电话、邮政信箱。根据巡视工作条例规定,中央巡视组主要受理反映被巡视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一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重点是关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方面的举报和反映。

 
一份影响你我未来的计划,北京冬奥会发布了
一份影响你我未来的计划,北京冬奥会发布了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姬烨、李丽、汪涌


  “北京冬奥会,关我啥事?”如果你不是个体育迷,一说北京冬奥会,也许脑袋上会冒出问号。

  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发布,这个计划解释了——为何冬奥会关乎老百姓生活,影响你我的未来。

可持续性,你我的未来


  《可持续性计划》提出了“可持续·向未来”的冬奥愿景,确定了“创造奥运会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典范”总体目标,明确了“环境正影响”“区域新发展”“生活更美好”三个重要领域,提出了12项行动、37项任务和119条措施。

  有点晕?敲敲黑板划重点,用一句话说就是——创造更绿色、更现代、更美好的未来。

  每一条具体措施,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冬奥延庆赛区所在的海陀山海拔两千多米。在赛区施工及运营阶段,始终注重保护物种多样性,建设单位北控京奥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了生态环保专职部门,通过就地、近地和迁地等方式保护树木。

  该公司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工作组总监梁德栋分享,在延庆冬奥村施工现场,虽然前期已尽量避开树木,但在实际布置塔吊时,还是发觉有破坏树木的风险。为此,施工单位专门调整塔吊位置,增加塔吊臂长,增大塔吊型号,不惜为此多费了不少力气。

  为了让动物自由迁徙,延庆赛区在施工初期控制施工时长、时段和施工强度,并利用桥梁、涵洞等形式形成动物通道。在施工过程中,科研人员在赛区周边设置人工鸟巢,2019年春天,鸟巢已有过半的入住率。赛区设置的红外相机,也监测到诸如狍子、斑羚等动物的回归。目前,生态保护专家、设计团队正与施工团队一起,共同实施赛区生态修复工作。

  绿色低碳可持续,是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没得商量的铁律。以前,冰上场馆制冰使用的制冷剂大都含有大量氟利昂,会对臭氧层造成损耗。经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反复沟通,决定在国家速滑馆等四个冰上场馆使用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剂,其他冰上场馆也使用对环境影响相对小的新型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冷剂首次在奥运会级别的冰上赛事中使用,将是北京冬奥会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一大贡献。

  冬奥会全部场馆正严格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北京市和河北省研究制定出的《绿色雪上运动场馆评价标准》,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按照“海绵赛区”的理念,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的地表水、雨水、人工造雪的融雪水等,经过“入渗、滞留、蓄积、净化、利用、疏排”的整体化设计之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赛区雪道和道路边坡、冬奥村和停车场等裸露地面,采用土石和乔灌草植被进行生态修复,如一块巨大的“吸水”海绵,尽量保证雨水入渗。赛区的生活用水在经过处理之后,也用于冲厕、灌溉等。专家指出,在冬奥筹备中的先进理念和技术,经过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后,都可以服务于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

可持续性,你我的身边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位于北京西郊的首钢园5月9日开始预约游园,游人们三三两两,或拍照留念、或跑步运动。北京冬奥组委所在的这座百年工业遗产,因冬奥会实现了火与冰的转换,正在成为冰雪运动新地标。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将是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遗产。

  建设中的冬奥森林公园和赛区迁地保护基地均位于延庆赛区所在地张山营镇,汇集了从赛区核心区迁移下山的30余种、2.4万余株植物。冬奥森林公园是张山营镇“冬奥冰雪休闲小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这座公园将在当地形成核心公共绿地,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

  让老百姓从冬奥筹办中实实在在受益,是冬奥筹办的重要考量。

  去年底刚刚通车的京张高铁,将张家口、崇礼、延庆和北京城区串成一线。把北京和崇礼之间原先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为50分钟,真正让崇礼雪场成了滑雪爱好者家门口的理想之地。

  崇礼区12.6万人中有近3万人直接或间接为雪场服务,成功端起了“雪经济”饭碗。申冬奥至今,冰雪产业的发展和冬奥筹办,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崇礼已于2019年5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冬奥筹办功不可没。举办冬奥会,对住宿、餐饮、医疗等公共服务提出了高标准,相较之下延庆、张家口地区尚有差距。为满足赛事需求,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能有同样的服务保障标准,北京市一方面加快提升延庆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加大各领域对张家口的帮扶力度。

  无论交通的互联互通、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都在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于国家战略。

  “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在张北柔性直流工程施工现场,这一颇具诗意的口号格外醒目。张家口地区的清洁能源将助力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未来每年向北京输送的绿电相当于北京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而张家口也迎来一次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大发展的机遇……

  许多人对可持续性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常常看到,陌生则是因其比较空洞。但其实,可持续正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更绿色、更健康、更协调的生活方式,都是可持续性的体现。

  首钢园区、京张高铁、可再生能源……都被写入了冬奥会《可持续性计划》。这些看似与冬奥关系不大,但都因冬奥而生。未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将受益于此。

可持续性,给奥运定标准


  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可持续发展处处长刘新平介绍说,国际奥委会高度重视可持续性,其未来的改革路线图《奥林匹克2020议程》将可持续性列为三个基础性主题之一;《新规范》强调“将进一步提高奥运会交付的灵活性、效率和可持续性”。

  作为《奥林匹克2020议程》颁布后第一届从申办、筹办到举办全过程践行议程的奥运会,北京冬奥会把可持续性融入筹办各方面,充分发挥冬奥会筹办带动城市和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2012年伦敦奥运会首创了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之后的历届奥运会都需要通过该体系认证。

  而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管理体系则给奥运制定了更全面的标准,创造了多个“第一”:是中国第一个获得第三方认证的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是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个把“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社会责任指南”三个国际标准整合为一体的可持续性管理体系;是第一个覆盖奥运筹办全领域、全范围的可持续性管理体系。

  北京冬奥组委可持续性咨询和建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赵英刚表示,《可持续性计划》既涵盖奥运会要完成的可持续性工作,还从区域发展和社会进步角度,与冬奥会筹办紧密结合,让冬奥筹办与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得益彰。(参与记者:牛梦彤、沈楠、王梦、卢星吉、丁文娴、卢羽晨)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

 
“悬崖村”告别天梯与悬崖
“悬崖村”告别天梯与悬崖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5月13日,莫色阿场、阿勒曲作夫妇带着5岁的儿子沿着“悬崖村”的钢梯下山,准备搬进昭觉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家。

  5月13日,四川省昭觉县支尔莫乡“悬崖村”——阿土列尔村高山区的31户贫困户搬到县城集中安置点。走下钢梯,走上楼梯,他们的居住条件实现历史性改变。

  “悬崖村”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至今无法实现整村通公路,因村民进出村庄需攀爬陡峭的悬崖而备受关注。为缓解村民出行难、出行险问题,当地建设实施了“钢管天梯”工程。为彻底改变村民居住生活条件,昭觉县将“悬崖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阿土列尔村全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将陆续搬迁至位于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据悉,昭觉县还将通过产业发展、就业扶持、社会兜底保障等方式,逐步落实对安置点群众的后续帮扶措施。      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初夏,循着总书记的脚步探访产业扶贫新事
初夏,循着总书记的脚步探访产业扶贫新事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黄花菜热了。

  3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大同市云州区考察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步入田间亲自察看黄花长势。

  “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他叮嘱乡亲们。

  就在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柞水考察时,还点赞“小木耳、大产业”。

  黄花、木耳,小作物里含着大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调研脱贫攻坚,为产业扶贫发展指明了方向。

  初夏,我们循着总书记的脚步来到火热的脱贫攻坚现场。那黄花满地、茶叶飘香、牛羊成群的画面中,映衬出乡亲们的一张张笑脸,绘就一道道最美的风景。

  黄花成了“致富花”,扶贫要把产业抓


  12日,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成片黄花随着微风摇曳。45岁的安春霞,亲眼见证黄花成了乡亲们的“致富花”。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这片苦寒之地,人们一直靠着玉米和小杂粮维持生计。

  虽然当地有种黄花的传统,但成熟期长达3年,加上采摘难、晾晒难、浇水难,乡亲们一直不敢大面积种植。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在全国吹响,当地下决心把黄花产业搞起来。安春霞的丈夫张顺宝是村干部,必须要带头。虽然心里有点打鼓,但他还是硬着头皮流转了300多亩土地。为此,家里还背了不少债。

  两口子没想到的是,扶持政策接连而来:每种1亩黄花补贴500元、黄花种到哪里水电路配套到哪里、政府出面从全国招聘采摘工、全区中小学操场和有硬化场地的单位暑期为黄花晾晒腾地方、给黄花上自然灾害和价格“双保险”……

  “我家有了自己的黄花菜品牌,还建起了烘干车间、储藏冷库等加工配套设施。”安春霞说。

  2010年前,云州区的黄花种植面积还不到1.6万亩,如今是当年的10倍多,年产值达7亿元。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引领下,黄花产量品质稳定,销路和价格也有保障,去年带动贫困户户均收入1万多元。

  “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在田间,习近平总书记对乡亲们说。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的一个抓手。2018年10月23日,他在广东清远市连江口镇连樟村考察时说,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不到一年后,2019年7月15日,在内蒙古赤峰市河南街道马鞍山村,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肉牛养殖成效现,因地制宜是关键


  天边刚吐出鱼肚白,46岁的养牛户马俊林和妻子就忙活起来。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5月中旬夏意渐起,正是牲畜开始长膘的时候。

  “一头牛一年至少净赚5000元。种上‘牛庄稼’,不愁过不上好日子。”说起养牛带来的变化,马俊林的话匣子打开了。

  早几年,杨岭村只有一条水泥路通往山外。和村里大多数贫困户一样,他家还住着土坯房,种着几亩薄田,农闲时打打工,日子勉勉强强地过着。“没致富的路子,只能受穷。”他说。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到他们村考察。“当时村里也有养牛的,但不成规模。”杨岭村党支部书记张顾杰说,“总书记到我们村考察后,大伙对发展草畜产业有了极大信心。”

  当地鼓励农户黄牛育肥的同时又引进安格斯基础母牛,这种牛产下的小牛犊卖价要比普通黄牛高2000元。

  上个月,马俊林养的3头牛出栏了,净赚1.5万元。“我还有12头牛,这两年牛市稳定,准备贷款补栏。”他说。

  在村里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4年来,杨岭村老百姓找准产业路子见了成效,这正是落实总书记指示的具体实践。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指出,“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

  搞农产品加工、发展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同样也要因地制宜。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强调,“要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2019年9月,他又在河南信阳市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指出,“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

生态优先结硕果,绿色发展正红火


  出凤凰古城,往西南行驶一会儿,就到了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

  这里柚子、桃子、蜜橘、椪柑、猕猴桃等果树漫山遍野,水泥路平坦整洁,“小洋房”错落有致。浓郁的柚子花香里,忙着给桃子套袋的王安全起身擦汗,说:“村里这些年的变化太大了!”

  菖蒲塘村山下耕地少,山上土层薄,村民长期靠种水稻、玉米勉强维持生计。当地民谣唱的是“有女莫嫁菖蒲塘,家里只有烂箩筐”。

  为摘掉“穷帽子”,王安全等人带头到外地学习水果种植技术,考察水果市场,先后引进蜜橘、椪柑、柚子、猕猴桃等品种。大伙克服了种种困难,种出了优质水果,一车车水果运到山外,村民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

  扶贫开发要“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总书记2013年到菖蒲塘村调研时提出的要求为村民们发展绿色生产明确了方向。王安全举了个例子:“给柚子套袋,一个袋子两毛钱左右,但保证了水果表面干净美观,也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每个柚子能多卖一块多钱。”

  截至去年底,全村特色水果种植面积发展到4854亩,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6121元增加到23419元。

  王安全感慨:“我们的绿水青山靠着精准扶贫变成了金山银山,以后也要继续守护好。”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思想。

  2015年2月13日,他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要求,在发展中要坚决守住生态红线,让天高云淡、草木成荫、牛羊成群始终成为黄土高原的特色风景。上个月,他在陕西秦岭考察时再次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借力电商销路宽,多种经营防“卖难”


  这两天,一场新雨后,山上的野草旺长起来。在河南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的四方景家庭农场,农场主杨长太一边安排人除草,一边又要急着去村头的电子商务进农村服务站,与快递员对接发货事宜。

  “志智双扶过上好日子,上下同心走出好路子”,这副贴在农场入口处的对联很亮眼。

  2011年,杨长太因车祸受伤,身体基本恢复后他想创业,却因不懂技术,下大力气种植的苗木花卉都枯死了。钱没赚到,还欠了很多债。“被识别为贫困户的时候,觉得很丢人。”他说。

  在当地政府引导和支持下,脱贫后的杨长太成立了家庭农场,主打生态农业和苗木花卉。直到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原先不懂电商的他“触网”了。东岳村结对帮扶单位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打造了云书网,农场与云书网等电商平台合作,半年时间杨长太就有了30多万元收入。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岳村调研。他提出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更坚定了杨长太的信心,加大了线上销售力度。

  村里的养鸡专业户、蜜蜂养殖户、种植专业户等也纷纷加入到他的农场销售网络,加上与东岳村电商精准扶贫服务中心合作,形成了“农场+贫困户+电商”的销售模式。

  北京、上海、郑州……销售网铺得越来越广,杨长太的干劲儿也越来越足。“以前寄东西要到县城,现在一个电话快递员就上门了。”杨长太说,“我还准备请网红主播来推广东岳村,把乡亲们的大米、鸡蛋、蜂蜜、茶叶等推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一座座电商架起的桥梁连通了小农户和大市场,而对于规模化的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关心。2016年5月23日,他在黑龙江伊春市考察友好林业局万亩蓝莓产业园时叮嘱大家,发展林下经济一定要注意研究市场,突出多种经营,防止一哄而上、产销失衡。

白茶扎根发新芽,稳定致富靠人才


  5月11日下午,在贵州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的“感恩茶园”,浙江茶叶专家钱义荣正在向茶园工作人员传授管护要点。

  “捞沟主要是为了雨季排水,沟不要太深,但是要有一定的斜坡。”他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站在一旁的管护人员谭化爱和张梅看得认真,听得仔细。

  2018年4月,浙江安吉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愿意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他们的做法,强调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当年底,2000亩种满“白叶一号”的“感恩茶园”就在普安县地瓜镇屯上村和白沙乡卡塘村落地生根,覆盖了贫困户862户2577人。一年多过去,茶苗长势喜人,今年3月5日迎来了打顶初采。

  45岁的谭化爱是在“感恩茶园”务工的一名贫困户。“每个月3000元固定工资,工作稳定还能照顾家。”谭化爱说,“这一切都要感谢浙江安吉的捐赠者,也要感谢党和政府投资茶园建设。”

  今年以来,屯上村的“感恩茶园”打顶采摘、锄草、施肥用工3180人次,预计从明年开始逐步迎来规模性采收。

  “吃水不忘挖井人。”村委会主任蒋成勇说,“最好的报答方式就是种好白茶、种出成效,通过白茶产业走上致富的道路。”

  发展特色产业、长期稳定致富,都需要人才。对产业扶贫中的人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格外重视。2018年2月,他深入大凉山腹地四川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调研时把要求提给了干部群众:要培养本地人才,引导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本领,还要移风易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激励着乡亲们迈向脱贫致富新征程!

(记者董峻、胡璐、周楠、孙亮全、谢建雯、张浩然、蒋成、柴海亮、王学涛)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衲田花海
衲田花海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江苏宿迁三台山森林公园衲田花海,由612块花田拼接而成,形成“缀衲百花色,披就福田衣”的独特景观。  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摄
 
天蓝海碧
天蓝海碧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这是5月13日拍摄的海陵岛风光。海陵岛位于广东省阳江市西南部,天蓝海碧、山青沙洁,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武汉部署全市加强核酸检测工作 全面筛查无症状感染者
武汉部署全市加强核酸检测工作
全面筛查无症状感染者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武汉5月14日电14日,武汉市召开“全市加强核酸检测加快筛查无症状感染者”工作部署会。接下来一段时间,武汉将对全市市民有序开展核酸检测,进一步摸清无症状感染者底数,进而有效管控。

  最近,武汉每天仍检出几例到十几例无症状感染者,尽管这些无症状感染者全都被隔离治疗,但仍在社会上引起了担忧。

  核酸检测是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确诊病例,有利于早发现、早隔离无症状感染者。4月以来,武汉已对部分重点人群开展了核酸检测,实践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

  为给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营造安全健康的环境,武汉决定在前期已完成300多万人次核酸检测工作的基础上,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加大无症状感染者排查、收治力度。

  此次核酸检测将突出重点。检测对象为全市未进行过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常住居民和暂住居民,优先排查曾经的有疫情小区、老旧小区以及人口密集小区居民。

  核酸检测工作以区为单位进行,各区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居民、企事业单位职工和门店经营户相关人员进行采样检测。

  武汉各检测机构将抽调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组成采样小分队,深入各筛查单元实施采样,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避免交叉感染。武汉将充分调度各方检测资源,优化检测方法,提升检测能力,为本次筛查工作提供支撑。

  筛查所需经费,原则上由市、区财政按1:1比例分担。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呼吁市民打消顾虑,积极配合此次筛查。

 
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场难忘的返校
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场难忘的返校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时评


 
  终于返校了!
 
  同样的五个字,在你和父母读来,却可能是两种不同的语气与心境。正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漫长的等待也会有结束的一天。纵然依依不舍,可我们还是更喜欢趋于正常的生活。
 
  如果有机会,你能回到100多天前,会给1月底的自己说点什么呢?是提醒自己别老想着一口气把寒假作业做完,反正开学返校会一延再延;是催促自己拉上三五死党闺蜜,赶紧去商业街、美食城、KTV“逛吃唱”一轮;还是故作高冷地说:“没时间解释了,快买口罩、酒精、消毒液!”
 
  看来,逞凶一时的疫情并没有抑制住你信马由缰的脑洞大开,终究到来的返校也没有冲淡你一如既往的乐观开朗。年轻,真好!
 
  可惜,时光却是这般无情。假以时日,你终究会明白2020年春天的中国故事,会看懂父母用笑容勉强掩饰的焦虑,会认识到自己原来已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当然,曾经的脑洞戏谑或许会被视作十足的幼稚天真,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年轻该有的样子。年轻,就是有着万千种的可能。
 
  然而,这种可能得来殊为不易。同样是在1月底,武汉医护人员组成突击队,“不计报酬,无论生死”“随时准备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犹在耳畔;钟南山院士面对镜头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潸然泪下令人动容;数万名医护工作者星夜驰奔,山东、江苏、湖南等省对口支援;万般努力换来国内疫情防控好转,却还要面对少数国家昧心指责……
 
  火,烧不裂;水,冲不散;病,击不垮;谣言,撬不开。这是何等团结的国家,又是何等坚韧的民族。万千坚守的人群中、万千逆行的人影里,“50后、60后”与“90后、00后”并肩挺立。在红区病房里、在社区村口处、在国门哨位上,他们告诉世人什么叫有未来的国家、什么是有希望的民族。
 
  答案在风中飘扬,在1998年的长江大堤上、2008年的汶川群山中、2020年的武汉春天里回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年轻的朋友,这得来不易的课堂上,有属于你的团结与坚韧、磨砺与担当。石块会让生活的水流迟滞,但改变不了百川归海的方向。
 
  多年后,当年轻的朋友已不再年轻,被家里不想开学的小朋友闹得郁闷时,或再勾起往昔记忆。你可能会轻描淡写地说:“小家伙不就是开个学吗?能有我们当年难吗!”(记者萧海川)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国防部征兵办公室:首次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直招士官
国防部征兵办公室:首次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直招士官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贾启龙)记者从国防部征兵办公室获悉,2020年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士官工作全面展开,全国征兵网(http://www.gfbzb.gov.cn)将于15日开通直招士官网上报名窗口。

  据了解,国防部征兵办公室今年将首次面向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直接招收士官,招收专业涉及计算机、道路运输、自动化、通信、机电设备、机械设计制造、医学技术、语言等专业。招收对象为普通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符合今年部队提报的岗位需求,优先招收高校应届毕业生。

  为实现部队岗位需求与地方应征青年专业特长精准对接,今年直招士官工作将与下半年义务兵征集同步展开,8月1日开始,9月30日结束。网上报名流程将作相应调整:首先,按照部队所提需求,依托全国征兵网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招收信息,组织网上报名;其次,系统梳理各地符合专业要求的高校毕业生报名信息;最后,根据各地应征报名情况,下达各省(区、市)招收计划。

  此次直招士官网上报名是全国范围内的初步摸底报名,应征青年完成报名后,要注意跟踪掌握网上审核情况,及时与应征地兵役机关咨询确认报名结果。符合应征地今年招收范围和专业条件的应征青年,根据当地兵役机关通知要求准时参加体格检查和政治考核。因应征地招收专业和计划限制,未能参加直招士官的合格青年,还可以参加义务兵征集。

 
风吹雨打,中国不改开放步伐
风吹雨打,中国不改开放步伐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国际时评


 
  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中国积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再出新举措。日前,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在实施近18年后,投资额度限制正式取消。未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资本市场将更加便利,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度再上新台阶。
 
  新冠疫情拉响全球警报已有数月。疫情阻击战和经济保卫战,兼顾短期危机应对和长期经济治理,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尽其所能保障经济稳定运行、社会有序运转,同时顶住风吹浪打、以极大政策定力继续推动对外开放,必将为全球经济体系注入更多稳定性,有力提振世界信心。
 
  当前,疫情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正在显现。封闭隔离措施导致人流物流受阻,高度整合的全球供应链受损。与此同时,物资缺乏和外需萎缩容易诱发贸易投资的保守倾向,一些国家限制出口、要求生产回迁的鼓噪声再度泛起。近期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全球商业联盟的一项调查显示,超七成的受访跨国企业对保护主义加剧表示严重担忧,认为这将对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全球开放市场环境正在受到冲击,其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全球价值链重要枢纽,中国选择扩大开放而不是固步自封,积极合作而不是独善其身,显示出开放合作的坚定信心。正如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所强调的那样,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放宽市场准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贡献。”
 
  贸易畅通方面,中国积极优化出口退(免)税服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行更优惠的进口税收政策等,努力为外贸进出口创造便利。更重要的是,面对防疫物资的巨大缺口,中国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加大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防疫物资等产品,为国际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
 
  金融开放也保持着既定节奏。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了要素市场改革的主要发力点,其中包括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主动有序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等。这些举措有望在未来激发各类要素潜能和活力,也彰显非常时期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和底气。全球最大指数公司MSCI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亨利·费尔南德斯说,未来十年将是中国金融体系加快开放、纳入全球体系的十年。
 
  中国率先复工复产,开放金融市场,给国际资本提供稳定的投资方向,为稳定全球经济提供重要金融支撑。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股债重获外资净买入,中国金融资产的合理收益预期对国际资本来说很有吸引力。
 
  从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施行到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取消QFII投资额度限制,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从筹备“网上广交会”到助推自贸试验区发展,中国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各项举措为应对“经济疫情”提供有力缓冲,让世界共享中国机遇。一些有长远眼光的企业正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日前正式动工,这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
 
  “这是真正的全球性危机。疫情不分国界,经济冲击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多次郑重提醒。合作的缺失、政策的恶性竞争加剧了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携手走出困境,共促金融稳定和经济复苏。封闭还是开放,合作还是疏离?历史早已给出答案。
 
  抗击疫情需要同舟共济,保卫经济也要全球“一盘棋”。疫情大考下,中国坚定地走在开放大道上,为阴霾下的全球经济图景带来阳光。(记者樊宇)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沈阳严防疫情扩散,已隔离7500多人
沈阳严防疫情扩散,已隔离7500多人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沈阳5月14日电(记者石庆伟、于也童)记者14日从沈阳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吉林省舒兰市聚集性疫情跨省波及沈阳后,沈阳确诊病例已增至3例。沈阳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对密切接触者以及吉林市来沈人员等相关风险人群,进行全面排查,织密防控网。目前已隔离观察7500多人并开展核酸检测。同时中止初一、初二年级,高一、高二年级,中职学校部分年级的复课计划,返校时间再度向后推迟,严禁擅自开学。

  沈阳市疾控中心主任孙百军介绍,舒兰聚集性关联病例郝某某10日在沈阳确诊后,其同寝室工友孙某某、在单位吸烟室与其接触过的工友吕某某,也先后确诊。

  这是沈阳连续89天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的情况下,出现的新动向。沈阳立即采取对策,严防疫情扩散传播。卫健、疾控、民政以及3例确诊病例所在单位等有关方面,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间接接触者迅速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对吉林市来沈人员展开拉网式排查和分类管理。

  目前,已对密切接触者和间接接触者1093人进行了集中或居家隔离观察,对其他风险人群6434人实施了集中或居家隔离观察。沈阳13日发布通告,要求对4月22日以来吉林市来沈人员改为一律集中隔离21天,并开展3次核酸检测。

  记者了解到,3例确诊病例出现后,沈阳已完成核酸检测5600多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他风险人群仍在进行检测中。

  沈阳进一步落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医疗机构严管发热门诊和发热人员,对到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1次核酸检测,严格执行标准化防护和“一人一诊室”“一患一陪护”制度;进一步加强校园防控,实行封闭管理,织密社区防控网。

 
六类群体可获慈善组织红十字会优先帮扶
六类群体可获慈善组织红十字会优先帮扶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孙少龙)记者14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需求精准开展慈善活动,优先对新冠肺炎患者、低保对象等六类群体开展关爱活动。

  这六类群体包括:新冠肺炎患者、逝者、隔离人员及受影响家庭;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收入家庭成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疫情影响致贫人员和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孤寡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疫情防控一线奋战的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在复工复产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遇到困难的群众。

  同时,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变化,民政部要求各地督促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对前期慈善捐赠做好收尾工作,对于前期重点支持疫情防控医疗和生活应急需求的公开募捐活动,要根据各地疫情风险等级的调整,相应调整募捐时限、适时予以终止,合理安排捐赠款物拨付进度,不允许长时间积压。

  此外,根据通知要求,慈善组织、红十字会要按照逐级拨付逐级公布的要求,将接收单位的名称、接收款物的金额数量及时向社会公开。对于公开募捐和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慈善项目,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应根据相关规定,按照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的要求,在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上尽快完成对公开募捐和项目实施情况的第一次全面公布。

 
舒兰:青年志愿者坚守防疫一线
舒兰:青年志愿者坚守防疫一线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5月14日,在吉林舒兰市,张婉荣(右)、杨丽聪在清点爱心人士捐赠的防疫物资。

  目前,在吉林省舒兰市,三百余名青年志愿者迅速集结,在舒兰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奔赴防疫一线,开展测温登记、物资运输发放、心理疏导、跟踪排查、传播防疫知识等志愿服务。 新华社记者张楠摄

 
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稿已形成
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稿已形成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白阳)记者14日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获悉,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在研究起草中,目前草案稿已经形成。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部门负责人透露,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制定修改网络安全法、民法总则、刑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中,对个人信息权益、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等做出规定,不断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制度。

  这位负责人表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个人信息的收集、应用更加广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立法工作计划安排,从2018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会同中央网信办,在认真总结网络安全法等法律实施经验、深入研究个人信息利用和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抓紧开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研究起草工作。

  记者了解到,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稿已经形成,根据各方面意见进一步完善后,将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安排,争取尽早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凝心聚力,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国务院扶贫办推动落实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凝心聚力,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国务院扶贫办推动落实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高敬)2019年,脱贫攻坚战交出亮眼成绩单——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52个。贫困人口“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尤其是全国人大代表与全国政协委员的相关建议和提案为一些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强大推动力,助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聚焦脱贫攻坚核心问题建言献策


  “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也是脱贫攻坚的热点、难点。这些意见建议,对进一步打好脱贫攻坚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国务院扶贫办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吸收采纳,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走深走实。”国务院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

  2019年,国务院扶贫办共承办建议提案292件,其中建议184件,提案108件。

  “代表委员持续关注脱贫攻坚形势,聚焦脱贫攻坚核心问题建言献策。”这位负责人介绍,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深度贫困、产业就业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相关的建议提案分别占21%、18%、16%。还有不少代表委员提出要完善扶贫工作长效机制、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等,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

  国务院扶贫办建立建议提案办理联络员制度和专项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定期通报,督促各单位加快办理进度,提高办理效率。落实公开要求,主动接受监督,83件建议复文上网公开,占主办件的74%。

  此外,国务院扶贫办紧扣代表委员反映的问题和关注的重点,注重与代表委员沟通交流,切实提高建议提案办理效率和质量。国务院扶贫办承办的主办件,代表委员沟通率100%,重点件调研座谈率为100%。

扎扎实实巩固脱贫成果


  贫困群众能不能稳定脱贫?会不会出现返贫现象?这些问题成为很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等。

  国务院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2019年6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指导意见》,要求对“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进行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2019年7月,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各地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要求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

  同时,强化摸底核查和预警监测。2019年9月,国务院扶贫办对2019年度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对有返贫风险的脱贫不稳人口和有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两类人群进行摸底,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动态管理功能,加强预警监测。

  2020年3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监测方法、帮扶措施和工作要求,对符合条件的人口加强监测,及时帮扶,防止返贫和发生新的贫困。

  此外,国务院扶贫办还要求坚持目标标准,严把贫困退出关,督促指导各地做好贫困退出工作,确保脱真贫、真脱贫;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坚决防止摘帽县工作松懈滑坡,确保投入力度不减、工作力度不减。

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战虽然取得决定性成就,但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深度贫困地区如何拔除穷根,也成为很多代表委员的关切,他们纷纷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献计策、开良方。

  国务院扶贫办结合代表委员建议提案,结合实际工作,聚焦深度贫困,强化督促指导和工作调度,压茬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

  2020年1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开展挂牌督战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督战的目的、范围、内容、方式和要求,对七省区的52个县、1113个村开展挂牌督战。要求寓“督”于“战”,确保攻克最后的堡垒。

  国务院扶贫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协调推动26个中央部门出台49个政策文件,全方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2018年新增安排“三区三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0亿元基础上,2019年加大对“三区三州”外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脱贫难度大的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此外,加大督促指导力度。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又带来了新的挑战。

  国务院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把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作为完善脱贫攻坚体制机制的“智慧库”和“信息源”,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香港民建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将就在港加强中国历史教育等议题建言献策
香港民建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将就在港加强中国历史教育等议题建言献策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香港电(记者周文其)香港民建联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11日举行记者会宣布,在即将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将就在香港加强中国历史教育、支持香港学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读书、通过“一带一路”拓展香港发展空间等议题建言献策,积极履职。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在记者会上表示,从过去一段时间的形势看,今后在香港需要推动年轻人进一步认清中国历史和中国国情。因此,民建联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建议,应当采取成立相关专责机构并吸纳一定比例的香港专家加入、将内地更多历史文物送到香港展出、让香港所有大中小学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主题交流等措施,以更好地向年轻人介绍中华文化、中国历史及国情资讯。
 
  针对支持香港学生到大湾区内地城市读书,民建联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建议,内地其他城市可以参考深圳市的做法,让港澳籍的学生可以接受当地中小学义务教育。支持和鼓励相关内地城市具有国际班的学校与香港的学校合作,让香港学生可以在内地这些学校的国际班就读。推动及支持香港高校在内地主要城市开展合作办学。
 
  针对通过“一带一路”拓展香港发展空间,民建联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可以带领更多香港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考察,并为这些企业提供适当的协助和支援。推动香港智库与内地设立的“一带一路”相关的智库展开合作,并参与相关的国际智库交流活动。提供大型联合交易会等平台,让香港和内地企业共同合作,一起向“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宣传产品。
 
  针对国家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民建联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建议,国家应全面提升防疫装备及物资的制造、运输及储备能力,并鼓励及支持加强研制高科技防疫抗疫装备。在个人、社区、传染病预防及野生动物保护等范畴,应当加强推动健康教育。
 
  据悉,民建联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还将就推动大湾区保险业发展、推动香港成为国际仲裁中心、推动发展岭南文化等方面建言献策,积极履职。
 
民法典合同编草案:建立更具时代性的合同制度
民法典合同编草案:建立更具时代性的合同制度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刘开雄)当今,我国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如何推动法律制度与时俱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充分尊重和发扬契约精神,在新的社会实践中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些都是摆在立法者面前的时代课题。

  民法典合同编是合同领域的基本法,而合同是民事、商事活动领域中基本的法律行为形式。此次民法典合同编草案充分考虑到当前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的新变化,正在为这些新需求、新方式提供明确的法律规制。

与时俱进,展现社会经济生活新变化


  网购时,买卖双方的在线约定;买房时,买房人与卖房人的预约购房;小区管理中,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相处……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合同约定”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业态、新技术、新场景……面对愈发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如何让法律更好地保护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合法权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此次民法典合同编草案在现行合同法基础上的修改超过300条,其中涉及规定内容实质性新增、修改超过150条。

  例如,草案完善了电子合同的订立规则,增加了电子合同的履行规则;草案新增物业服务合同,其中涉及业主知情权、共有部分收益情况报告、规范业主的单方解除权等内容;新增预约合同,满足对预约购房之类市场行为的法律规制等……

  北京华宇元典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法务专家顾佳认为,民法典合同编草案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和包容性。“在合同领域为公民提供一部法典化的、完善稳定的基本法,全面规定民商事主体的民事权利义务,为权利遭到侵害时提供完善的保护制度,有利于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国家整体的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严格规范,关切百姓日常生活的权益保护


  近年来,一些侵害大众权益,甚至危害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和问题时有发生,亟待法律规制。此次合同编草案就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制,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权益。

  如“霸座”、强夺方向盘、拒不配合安检等破坏公共交通正常运营秩序,甚至可能危害乘客生命安全的行为,草案在客运合同部分,明确了承运人应当严格履行安全运输义务,及时告知旅客安全运输应当注意的事项。旅客对承运人为安全运输所作的合理安排应当积极协助和配合。

  为解决民间借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如民间高息借贷等,合同编草案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顾佳认为,在借款合同一章中明确禁止高利放贷,折射近年来国家对借贷活动的管理力度逐步增强,对高利贷坚决禁止。

  还有,如对电、水、气、热力供应人以及公共承运人对社会公众的强制缔约义务,完善了格式条款制度,加大对弱势合同当事人一方的保护等……

  专家认为,此次民法典草案充分考虑了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从法律角度进行规制,更好地保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

展望未来,为新兴业态提供发展机遇


  保理业务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金融服务,企业可以将自己应收账款等转让给提供保理服务的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拓宽渠道。

  为了促进保理业务健康发展,此次民法典合同编草案新增专章规定保理合同,助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认为,保理业务是连接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的重要资金通道,金融市场是以法律规范为基础的,保理合同写入民法典合同编草案能够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市场资金参与保理业务,为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一个长效的解决途径,有助于改变企业长期依赖银行贷款的融资结构。

  专家认为,从国际经验看,成文法国家的民法典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当长的稳定性。此次民法典合同编草案能从发展角度作出相应的法律规制,为一些新行业、新业态的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

 
外交部:希望美方不要一味“甩锅”推责
外交部:希望美方不要一味“甩锅”推责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成欣、马卓言)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4日表示,中方希望美方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回应本国人民的关切,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好本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不是一味“甩锅”推责。

  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等美方官员近日再次声称,中国拒绝分享保护美国人民安全所需的信息,导致疫情蔓延,呼吁中方保持透明。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谎言重复千遍也还是谎言。”赵立坚说,“关于美方个别政客不断指责中国没有及时分享信息、不透明,延误导致疫情扩散,我们已经多次详细介绍了中方应对疫情的时间线,事实一清二楚。”

  赵立坚说,美国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尔德12日在出席美国国会参议院听证会时表示,在中国于去年12月31日向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通报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信息的两天后,美国疾控中心就同中方取得了联系,并进行了科学层面的探讨,双方的沟通非常好。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局前局长里克·布莱特博士13日公布将向国会提供的证词称,他1月曾提醒美国要做好应对新冠病毒的准备,但该部领导层对此不屑一顾,不愿采取必要的紧急行动。

  赵立坚说,美方处理这场危机究竟怎样,美国国内有很多报道和讨论,美国人民也有切身体会,也有不少质疑并担忧美国政府是否及时有效应对疫情的声音。“我们希望美方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回应本国人民的关切,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好本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不是一味‘甩锅’推责。”

 
新华社强烈抗议美方缩短中国媒体人员签证有效期
新华社强烈抗议美方缩短中国媒体人员签证有效期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新华社发言人14日发表声明,就美国国土安全部出台限制中国媒体人员签证有效期的决定表示强烈抗议。

  这位发言人说,美方将中国媒体驻美记者的签证有效期缩短为90天,是针对中国记者的歧视性做法和无端打压,充分暴露了美方标榜的新闻自由的虚伪性。新华社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新华社是国际知名的新闻机构。长期以来,新华社驻美记者严格遵守美国法律法规,同时秉持客观、公正、真实、准确的原则报道美国新闻。

  近期,美方不断升级针对中国媒体的限制打压,严重干扰了新华社驻美机构和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多位新华社记者申请赴美签证时遭到审查、拖延等刁难,一些记者回国休假时因美方无故拒签而无法返回工作岗位。2020年2月,美方将新华社等5家中国媒体驻美机构列为“外国使团”,随即又变相“驱逐”大批中国媒体驻美记者。

  发言人呼吁美方立即撤回错误决定,停止对新华社驻美机构和人员的打压限制,保障新华社驻美机构的新闻报道等合法权利。

 
世卫说卫生服务不平等是新冠大流行因素之一
世卫说卫生服务不平等是新冠大流行因素之一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据新华社日内瓦5月13日电(记者刘曲)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3日表示,在获取卫生服务方面的不平等是导致新冠大流行的关键因素之一。谭德塞说,世界各国在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承诺方面做得仍不够,在获取卫生服务方面的不平等是导致新冠大流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他说,在下周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上,与会者不仅要讨论如何战胜新冠疫情,还要商讨如何在各地重建更强大的卫生系统。
 
谁在把人类拖入病毒与对抗的双重险境
谁在把人类拖入病毒与对抗的双重险境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截至13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多达417万,死亡人数超过28万。病毒猛烈冲击着人类生命防线,在全球抗疫的滚滚洪流中,有主流,也有逆流。前者基于人性之善,传递仁爱,倡导包容、推进合作;后者出于人性之恶,煽动仇恨、加剧对抗、分化团结。而将一己私利凌驾于众人生命之上的美国政客,更是其中代表。

  这是一次未知病毒对整个人类的突然袭击,疫情传播速度之快、传染性之强、致死人数之多让人始料不及。欧美国家医疗防线持续紧绷,发展中国家潜在风险扩大,蔓延势头至今难以遏制,未来发展仍有诸多变数。

  面对二战以来人类最大的公共卫生危机,唯有共同应对才能战而胜之,这是常识,也是共识。但美国一些政客却醉心于权力争斗,滥用霸权在国际社会制造裂痕,煽风点火分化全球抗疫努力,把人类抗疫的战场当作打压别国的政治舞台,将世界拖入病毒肆虐与冲突对抗的双重险境。

  面对疫情,这些政客违背病毒命名国际规范,故意给新冠病毒贴上中国标签,煽动反华仇华情绪,加剧族群对立,助长种族主义和排外情绪。

  疫情暴发以来,部分美国政客故意将病毒与中国关联,导致全球特别是欧美国家针对华人、亚裔的仇恨犯罪案件大幅飙升。这种污名化言论遭到国际舆论广泛谴责,在美国有11.5万人签名上书白宫敦促政府“不应容忍种族主义”。美国广播公司评论说,这种有害的、误导性的言论导致亚裔美国人因面临暴力和仇视而处境艰难。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指出,给病毒贴上种族标签加剧了社会分裂。

  面对疫情,这些政客固守“逢中必反”的冷战思维,炮制罪名构陷中国,从“中国源头论”“中国责任论”,到更荒谬的“中国赔偿论”,处心积虑把自身抗疫不力的罪责甩给中国,借机诋毁中国抗疫努力,攻击中国社会制度。美国前驻华大使马克斯·博卡斯直言:感觉重回麦卡锡时代。

  如今,美国日益恶化的政治氛围再次为麦卡锡式人物提供了制造仇恨传播恐惧的机会。他们一边罔顾事实、违反科学大肆“甩锅”中国,为自身抗疫不力诿过塞责,一边大力渲染中国威胁,在疫情决策中夹带打压遏制中国的“政治私货”,借机鼓吹中美“脱钩”对抗,将中美关系推向危险的“新冷战”边缘。

  中美两个大国本应携手站在人类抗疫的最前方,然而这些势力煽风点火,频频为中美合作制造障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呼吁,疫情肆虐的今天,“不能任由少数人的政治操弄把中美关系拖入冲突对抗、彼此消耗的境地”。美国外交学会主席理查德·哈斯指出,这场流行病大大激化了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然而像当年对苏冷战一样对抗中国,将是一个重大战略错误,它反映了一种过时的思维。“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刊文指出,疫情凸显出一种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若没有与对方的合作,美国和中国单方面都无法确保这种利益。

  面对疫情,这些政客滥用美国的外交资源,妄图借疫情发起对中国的全球“追责”,无视事实,谎话连篇,严重透支美国国家信誉,撕裂国际社会团结,分化全球抗疫合力。

  在国际抗疫合作上,美国政府无视世卫组织的预警和建议,质疑世卫组织的权威性,甚至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停缴会费,被《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称为“反人类的罪行”。欧洲暴发疫情之初,美国没有伸出援手,而是马上发布旅游禁令,拦截欧洲国家抗疫物资,施压欧洲国家试图垄断疫苗研发,令欧洲国家失望。《纽约时报》为此刊文指出,面对新冠危机,美国不再是一个慷慨的全球领导者。针对美国不参加欧盟近期发起的应对新冠疫情国际认捐大会,《纽约时报》评论称,认捐大会这一多边努力与美国的单打独斗形成了鲜明对比,德国《焦点》周刊认为,这“只会让美国自己孤立自己”。

  美国自己不愿承担国际责任,也不愿看到中国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在病毒溯源这一严肃的科学问题上编造谣言,否定中国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经验,诬蔑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医疗援助是“地缘扩张”……将疫情政治化使美国错失抗疫的宝贵时机,破坏了全球合作抗疫的大局,在人类最需要团结的时候充当了病毒的帮凶。

  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美国疫情仍在加剧,美方却做出了令人遗憾的选择:一方面白宫宣告即将解散政府疫情应对小组,另一方面众议院共和党领袖凯文·麦卡锡宣布成立特别工作小组——中国工作组,应对“中国威胁”。公共资源的错配反映出权力的价值取向,全美136万人确诊、逾8万人死亡的惨痛现实未能换来部分美国政客迷途知返。

  抗击疫情不仅是一场人类同病毒的战争,也是事实同谎言、合作与霸权的较量。谁对谁错、谁胜谁负,时间将做出公正的裁决。

  (记者叶书宏)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

 
美国为何上调新冠死亡病例数预期
美国为何上调新冠死亡病例数预期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5月13日,在美国华盛顿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医院,工作人员运送患者。 新华社发(沈霆摄)



  新华社华盛顿5月13日电(记者谭晶晶)美国白宫冠状病毒应对工作组重要成员、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12日表示,美国实际新冠死亡病例数很可能高于官方统计。华盛顿大学卫生统计评估研究所等机构也在日前上调了对美国死亡病例数的预期。

  美国多名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过早重启经济、人员流动增加等因素可能使美国新增确诊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再次激增。

  “目前重启经济活动的部分州新冠疫情还处在上升期,复工有可能造成这些州确诊和死亡病例数的显著上升,”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流行病学教授张作风告诉新华社记者,在疫情上升阶段,许多州已经开始解禁,这“非常令人担忧”。张作风说,病毒不知道边界,如果一个国家各地采取的步调不一致,病毒会在不同地区之间加速传播,很多问题将随之而来。

  华盛顿大学卫生统计评估研究所12日更新的模型预测数据显示,预计到8月4日,美国累计死亡病例可能达14.7万例,变化区间为约11.3万至约22.7万。这与该机构4月29日发布的预测结果相比,死亡病例数上调了约7.5万例;与5月10日发布的预测结果相比,死亡病例数上调了近1万例。

  模型预测显示,纽约州、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马萨诸塞州、伊利诺伊州将是美国死亡病例数最多的5个州。

  该研究所在一份声明中说,死亡病例预测数据上调有多重原因,其中考虑了影响病毒传播的关键要素,比如检测量和人员流动的变化、放松社交管控措施等。值得注意的是,放松防控措施的影响可能需要几周时间才能显现。研究所所长克里斯托弗·默里表示,预计美国多个州的疫情将持续至夏天。

  其他多个研究机构也上调了对美国新冠死亡病例数的预期。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模型预测,到5月30日美国新冠死亡病例数将超过11万。

  专家普遍认为,美国在加大检测、追踪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等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有助于减缓病毒传播,但不能抵消人员流动增加带来的影响。因此,多个机构上调有关预测数据。

  对于防控疫情和重启经济之间的平衡,美国艾奥瓦大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斯坦利·珀尔曼说:“在一个两极分化严重的国家,衡量公共健康和经济问题之间的关系极为困难。”

  据《纽约时报》报道,目前超过半数的州已开始或计划开始重启经济。许多已经重启经济活动的州并不满足美国政府设定的标准,就放松了对经济和社交活动的限制措施。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传染病系主任罗伯特·斯库利也对记者表示:“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耐心和智慧等到合适的时机再复工、复学,等到我们的检测量足以应对病毒传播再次加剧的风险时再重启相关活动。如果大幅提高检测量的措施不能到位,我们将再次陷入盲目的深渊。此前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了。”

 
最大贫民窟病例破千 印度疫情形势严峻
最大贫民窟病例破千 印度疫情形势严峻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世界报道
 
 
 
  医护人员在印度孟买塔拉维贫民窟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新华社发



  新冠肺炎疫情在印度持续蔓延,位于孟买的该国最大贫民聚居区塔拉维贫民窟自4月初报告首例确诊病例后一直备受关注。当地政府5月13日宣布,塔拉维贫民窟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1000例。

  分析人士指出,贫民窟因人口密度高等特点,防控疫情难度较大。从全国范围看,虽然印度已实行严格的封锁措施,但因医疗资源相对有限,整体疫情形势严峻。

疫情暴发


  印度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3日,塔拉维贫民窟累计确诊新冠病例1028例,死亡40例。

  塔拉维贫民窟4月1日报告首例确诊病例。孟买市政部门当时通报,一名56岁的服装小贩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据当地媒体报道,这名没有海外旅行史的感染者3月29日因呼吸困难入院,确诊后于4月1日在转往定点医院的途中死亡。此人生前曾接触过数名在今年3月中旬前往首都新德里参加大型宗教集会的人,那场集会在印度引发较大规模的聚集性感染。

  孟买政府随即启动应急机制,派出疾控人员前往现场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病毒检测,封锁相关建筑并消毒,征用附近的运动场馆和私人医院作为临时隔离点。

  回溯塔拉维贫民窟的疫情发展时间线,确诊病例从1例到500例历经了1个月时间,而从500例到1000例用时不到两周,疫情呈加速发展之势。

防控困难


  印度于3月25日开始实施全国封锁措施,并经过两次延长,目前的期限是5月17日。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严格的封锁措施可以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但在贫民窟这种人口密集度高的地方落实封锁措施并不容易。

  塔拉维贫民窟面积仅2平方公里,却有80万到100万居民和外来务工者,人口密度极大。曾前往塔拉维贫民窟采访的孟买摄影师索尼在电话里告诉新华社记者,在塔拉维,通常每户人家6到9口人共同生活在100平方英尺(9.29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在每天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下,持续的封锁和“禁足”让这些居民越来越难以忍受。

  此外,据知情人士介绍,全面封锁后,塔拉维贫民窟内大量手工作坊停摆。虽有政府救济,但不少人仍度日艰难。对这里的居民来说,感染病毒只是可能的风险,获得面包活下去却是眼下的必需。

  不仅封锁措施遭遇越来越大的阻力,检测排查工作也面临困难。据孟买市政部门一名官员介绍,普通社区出现新的确诊病例后通常只要追踪十多名密切接触者,但在贫民窟则可能要追踪数百人。随着疫情发展,病毒正从塔拉维贫民窟外围地带向内部密集的建筑群蔓延。

  孟买市政部门曾派出工作组在塔拉维贫民窟开展入户排查,但随着确诊病例持续增加,隔离点人满为患。市政部门目前已将入户排查转为要求出现感染症状的居民主动报告并自行前往检测。

不容乐观


  从印度全国来看,截至13日晚,累计确诊病例已达74281例。专家认为,印度面临人口多且密度大、检测率相对不高、医疗资源相对有限、无症状感染者较多等问题,目前疫情形势仍不容乐观。

  印度《经济时报》日前刊文称,进入5月后,孟买全市每天新增病例达五六百甚至更多,已经超出该市医护资源可以承受的范围。随着病例数不断上升,原本就短缺的医护资源更趋紧张。

  为此,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日前下文要求,全邦55岁以下的私人医生都要加入防疫一线,否则将被吊销行医执照。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护士在电话中告诉新华社记者,她所在的私立医院已收治至少10名新冠病人,而且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在排队等待检测,但医院采样能力有限。

  全印医学科学研究所主任兰迪普·古莱里亚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预计印度的疫情高峰或将在六七月份出现。

  (记者张兴军)新华社孟买5月14日电

 
胡阿罗代表:守护百姓健康 奔走不停步
胡阿罗代表:守护百姓健康 奔走不停步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代表委员履职
 
  新华社昆明电(记者吴寒、刘昕宇、庞峰伟)过去的一年,对于全国人大代表胡阿罗来说,尤其难忘。无论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还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胡阿罗在履职尽责、守护百姓健康的道路上未曾却步。

  胡阿罗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五一”假期,记者跟随她来到宁蒗彝族自治县宁利乡卫生院等地走访调研,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情况。对她而言,下乡调研是家常便饭。

  “疫情对我们工作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得利用节假日往前赶进度了。”胡阿罗说,基层妇幼卫生工作涉及面广,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农村妇女常见病及“两癌”筛查、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等诸多方面,每项工作都需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在宁利乡卫生院,胡阿罗与假期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值班医生、护士一一交流,了解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痛点、难点。宁利乡卫生院院长李仲应说:“主要还是人才留不住,医护人员数量不足,超负荷的工作会直接影响医疗质量。”

  在宁利乡宁利村卫生室,胡阿罗遇到了正在登记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台账的医生。“这是关系到几代人健康的问题,容不得一点马虎!”胡阿罗说,村卫生室的工作越主动、越细致,村民的健康越能得到保障。

  过去的一年,胡阿罗有五分之一的时间在乡镇调研。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胡阿罗还积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积极响应号召,快速加入到一线防控工作中,带领县里的消毒防控组完成对县内所有酒店、超市、客运站等人员集中、人流量大的场所的消毒及排查工作。

  “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同样重要,尤其是对我们贫困地区而言。”胡阿罗说,由于宁蒗彝族自治县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不便,人口居住分散,健康教育宣讲工作更要主动。2019年,她组织宣讲团,在拉伯乡、永宁乡等9个乡镇开展健康教育宣讲18场,发放宣传册近600册、宣传单近7800份。

  “这次疫情给我很大触动。只有县医院有传染科,而且床位有限。如果乡镇疫情暴发,根本就没有能力应对。”胡阿罗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她打算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问题提出建议。

 
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最有成就感
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最有成就感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代表委员履职
 
  谈到履职7年多的经历,全国人大代表胡阿罗讲述最多的,是自己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群众心声的故事。

  今年43岁的胡阿罗是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2013年、2018年连续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五一”假期,胡阿罗到宁利乡等地走访调研。她走进宁利乡一户人家,女主人郑新慧一把握住了胡阿罗的手,两个人笑呵呵地聊起家常。郑新慧一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刚刚脱贫。2018年年底,她在分娩时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生命垂危。危急关头,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将她从县里转诊到丽江市人民医院,并帮助她申请危重孕产妇救助金,挽救了她和儿子的生命。

  “村卫生室定期为她们母子做健康检查。”胡阿罗告诉记者,健康扶贫是宁蒗彝族自治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确保贫困孕产妇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履职7年多时间,胡阿罗牢记自己是从“小凉山”深处走出来的人大代表,紧贴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交通不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等热点问题,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我一有机会就去走访乡镇卫生室和贫困农民,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努力通过各种渠道推动问题解决。”胡阿罗说,2019年她有70多天在基层走访调研。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胡阿罗和同事赶到单位挂钩帮扶的烂泥箐乡万桃村走访贫困户。“万桃村属于高海拔地区,路况较差,60公里左右的路我们开了3个多小时的车才到。”胡阿罗说。她了解到,村民们种的荞麦、燕麦和土豆等特色农产品也面临难以运出去的窘境。

  “今年全国两会,我将再次建议国家增加投入,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胡阿罗说。   (记者刘昕宇、吴寒、庞峰伟)

       新华社昆明电

 
雷燕琴代表:畲族乡中的“拼命三娘”
雷燕琴代表:畲族乡中的“拼命三娘”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代表委员履职
 
  新华社南昌5月14日电(记者姚子云、孙楠、邬慧颖)“现在正忙着花桥水利枢纽工程的征迁,今年全国两会我的建议也是关于征迁工作。”一见到记者,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党委书记雷燕琴就谈起了她的两会建议内容。

  花桥水利枢纽是江西省鹰潭市重要水利工程,直接影响鹰潭市100多万人口饮用水问题。因工程需要,雷燕琴负责樟坪畲族乡黄思村218户、1000多人的搬迁工作。

  “这个村子情况比较特殊,30%的村民之前已经搬迁过两次,他们已经搬‘累’了。”雷燕琴说。在走访中雷燕琴了解到,因国家工程建设多次搬迁和头次搬迁的补贴标准相同,一些村民认为应该对多次搬迁户给予政策倾斜。

  为了拿出接地气的建议以及可执行的搬迁工作方案,雷燕琴一方面调研学习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同时带领乡镇干部多次召开会议,邀请村民代表参与讨论;进村入户了解村民们的意见,村民反映的问题雷燕琴记满了笔记本。

  69岁的方生根已经搬迁过两次,1957年,方生根从浙江淳安搬迁到浙江桐庐,1970年又从浙江桐庐迁到江西贵溪。“老话说‘上屋房搬到下屋房损失三担谷’,搬迁劳财又劳力。”方生根说,刚开始还是有抵触情绪。

  雷燕琴多次向方生根了解情况,记录他遇到的问题,同时领着他到规划沙盘前讲解,“新村将通水、通电、通路,同时配套卫生所、幼儿园等基础设施,城里有的一些设施新村也会建。”“听到这些,我一个老人都对新生活充满了向往。”方生根说。

  目前,黄思村已有212户村民完成了搬迁签约工作,但是雷燕琴丝毫不敢放松,“工作刚刚迈出第一步,后面的事情还很多。”旧村要腾空、新区要建设、产业要发展……摆在雷燕琴面前的是一座又一座“大山”,一天接几十个电话是她的工作常态。

  因水利枢纽建设需要,原本村民生存、耕作的土地将被淹没大半,如何为村民谋划新的增收渠道?身处畲族乡,雷燕琴计划利用少数民族的特色优势发展旅游业,让乡亲们吃上“旅游饭”。同时引进来料加工企业,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我正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建议内容,把群众的心声带到两会上去。”雷燕琴说。

  初夏,樟坪畲族乡日头高悬,整日在外奔走的雷燕琴皮肤日渐黝黑。“经常早出晚归,孩子好一阵没见我,都有点生疏了,爱人也笑我黑了一圈。”雷燕琴说,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黑点怕啥。

 
脚下有泥心中有底
脚下有泥心中有底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代表委员履职
 
  41岁的雷燕琴是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党委书记,个子不高却干劲十足。记者见到雷燕琴时,她正穿着寓意安宁祥和的畲族传统凤凰装,忙着调研和收集村民们对樟坪畲族乡黄思村花桥水利枢纽工程搬迁工作的建议。

  樟坪畲族乡是一个“挂”在山上的乡,山高路陡,平均海拔近千米,整个乡只有4000多人,居住点分散。“麻雀虽小,但该做的工作一样不少,人居点分散增加了工作的难度。”雷燕琴说,少数民族乡要解决好各类问题,促进民族团结。

  畲语、当地方言、普通话,群众用什么语言交流,雷燕琴便用略微沙哑的声音回答。急性子的雷燕琴办起事来风风火火,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她的电话响个不停,当场沟通解决各种问题。“手机一天要充两三次电,要打四十来通电话。”雷燕琴说。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雷燕琴觉得担子更重了,既要处理好搬迁工作,又要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出建议。

  在处理搬迁工作中,指挥部成为雷燕琴的另外一个家。四次召集各级干部、村民代表参加搬迁讨论会,“聊得火热的时候,茶水都要添好几次。”雷燕琴说。

  “脚下有泥,心中有底。”采访中,雷燕琴常说起这句话。作为来自基层的代表,她经常走村入户做工作,了解被征迁地村民需求,微信好友步数常常位居榜单前列。

  “搬迁是第一步,还要让村民住得下、过得好。在建设过程中留足二期用地以及产业规划用地,同时配套学校以及卫生点,让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美。”她说。

  一有空闲,雷燕琴便修改完善自己的建议内容。“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把群众的心声带到两会上去。”雷燕琴说,实实在在解决乡亲们的问题就是她的工作目标。

    (记者姚子云、孙楠、邬慧颖)

     新华社南昌5月14日电

 
庄艳代表:心中有责 履职有力
庄艳代表:心中有责 履职有力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代表委员履职
 
庄艳在鞍山市立山区的道路上清扫垃圾。
 
 庄艳(左)在工作单位接待来访群众(5月11日摄)。
 
  .
 
 
 
  全国人大代表庄艳是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恒洁环卫绿化服务有限公司的垃圾清运工。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她迅速进入角色,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经过大量走访调研、查阅资料,庄艳的建议越来越有针对性、更具可操作性。庄艳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是对我的信任。我要把群众的心声带到两会去,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
 
                               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陈春芳代表:“自己富了,带着乡亲一起富”
陈春芳代表:“自己富了,带着乡亲一起富”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代表委员履职
 
  新华社石家庄电(记者闫起磊)观太行峰峦起伏,游高峡出平湖,赏千年古茶树;吃农家饭,享农家乐,看田园景……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太行山深处,一个名叫车谷砣的小山村,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往。

  从贫在深山无人识,到生态旅游名声起,车谷砣的变化,离不开一个“自己富了,还想带着乡亲一起富”的能人——全国人大代表、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

  “车谷砣,把天摸,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直到2011年底,距县城75公里、共有69户200多人、耕地只有125亩的车谷砣村还很穷困,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800元,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

  穷山村的另一面却很“富”:森林覆盖率95%,山色秀美,河流穿村,是天然的避暑胜地和“氧吧”。村中有一棵千年古茶树,加上村庄历史悠久,不仅有许多美丽传说,还有革命老区的红色遗迹,可谓旅游资源丰富。

  然而,贫“富”之间,隔着一条很难逾越的障碍——出山之路。

  “看村里的风景和文化,许多旅游开发投资商非常感兴趣,但一看路,又都吓跑了。”陈春芳说,原来的车谷砣,只有一条崎岖山路通往外界,路基窄、路况差、急弯多,车辆稍大点就难以通行。村里许多老百姓一辈子也没走出过大山。

  2011年,临近村“两委”换届,陈春芳不顾家人和生意合伙人的反对,在村里老党员请他回村带领乡亲脱贫的劝说下,毅然放弃苦心经营多年的生意回到村里,并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修路出山,成为陈春芳带领乡亲改变家乡的坚定选择。他瞒着家人将多年积蓄和县城住房抵押贷款共240万元全部用于修路,村“两委”干部也都把每年的工资捐出来用于修路。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历经两年半的艰苦奋斗,终于打通连接沟域内5个行政村、长约10公里的出山公路,彻底改变了整个沟域的交通状况。

  车谷砣,就此走上实施旅游开发脱贫奔小康的“快车道”。村集体收入成倍增长,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不到800元,增长到2019年的8000余元,在深山革命老区中较早实现了自主脱贫。

  2019年,按照“共同参与、共同谋划、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的发展思路,陈春芳带领村党员干部建设了新民居,腾出旧民居发展具有太行山特色的农家院和民宿,作为村民“共享”的集体经济产业。

  “一个人干好了,富俺一家。把村子搞好了,乡亲们都能受益。但一个村富不算富,还要带领这道沟里的乡亲一起奔小康,实现美丽有绿色支撑、富裕有产业支撑、幸福有小康支撑的奋斗目标。”陈春芳说。

  在上级组织帮助下,车谷砣所在的整个沟域共5个村纳入整体旅游开发,成立了沟域旅游开发和产业发展联合党总支。通过党建引领,带动整个沟域走绿色崛起、旅游致富发展道路。

  被推选为联合党总支书记的陈春芳更加忙碌了。今年以来,在带领村民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陈春芳还带着党员干部上山下坡,引导村民发展猕猴桃、山桃、茶树等产业,继续提升旅游服务设施。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陈春芳走村串户,征集村民建议……

  “小康路上,决不落下沟域里的一户人家、一个人。”陈春芳说,他决心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继续当好“领头雁”,通过“村‘两委’+合作社+农户+旅游开发公司”的合作经营模式,共同打造“车谷砣全沟域生态旅游度假区”,一起建设“旅游村”,共同奔上“振兴路”。

 
车谷砣,振兴路上“不停车”
车谷砣,振兴路上“不停车”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代表委员履职
 
  5月,河北省灵寿县南营乡车谷砣村的千年古茶树花开正旺。这棵深藏大山的古茶树,正在变成乡亲们的“摇钱树”。

  昔日的车谷砣,曾是交通闭塞的穷山村。如今,得益于生态旅游开发,不仅实现了脱贫摘帽,乡村振兴也驶上“快车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车谷砣的变化离不开一个返乡带领村民创业的能人——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曾在县城做生意的陈春芳,在乡亲们眼中,是个“有本事走出大山”的人。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已经在外闯下一片天地的陈春芳,能选择重新回到大山。

  陈春芳说,促使自己做出这个选择的,是一次让他深受触动的经历。那是2011年,村里有个老人托他帮忙联系到县城医院看病,当时要做CT检查。缴费时,老人一边念叨“我这有钱,我来看病带着钱”,一边层层翻衣服,终于在最里层的衣兜里掏出个装满零钱的小布包。有五毛的,有一块的,有五块的,甚至还有早已不流通的一毛钱钞票,加起来总共才130多元,连做检查的钱都不够。

  “当时心里特别酸,就编了个谎话,帮老人把钱交了。”陈春芳说,那一幕让他难以释怀,当时心里就打定了要帮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主意。

  2011年年底,不顾家人和生意合伙人的反对,在村里老党员的劝说下,陈春芳回到村里并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此后,他带着党员干部,一起组织村民修出山公路、建水坝、通自来水、发展生态旅游……让穷山沟变了模样。乡亲们都说,日子越过越好,主要是有陈春芳这个“领头雁”。陈春芳说,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关键是要靠党支部这个“火车头”。

  陈春芳当选党支部书记后,针对原来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问题,通过严肃组织生活、提升党员干部思想、理清发展思路等一系列举措,建强了堡垒。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被激发了起来。比如,修出山公路缺资金,陈春芳带头拿出5万元,其他村“两委”干部也不甘落后,村干部聂金平家比较困难,他就跑到亲戚家借了2万元。就这样,村“两委”成员你1万元,我2万元,硬是筹集了18万元的劈山修路启动资金。

  如今,车谷砣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但没有就此“止步停车”。

  在陈春芳的建议下,车谷砣所在沟域中其他4个村也被纳入整体旅游开发,成立了沟域旅游开发和产业发展联合党总支。目前正按照“一村一品、一庄一特、一沟一景”的建设思路,打造车谷砣全沟域生态旅游度假区。

  “只争朝夕,继续奋斗,我们的幸福日子一定比花更美。”站在古茶树下,望着一簇簇芳香扑鼻的茶花,陈春芳信心满满。(记者闫起磊)

      新华社石家庄电

 
厦门出台“惠台26条”实施细则 让台商“切切实实”感受“厦门温度”
厦门出台“惠台26条”实施细则
让台商“切切实实”感受“厦门温度”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厦门5月13日电(记者付敏)“客户的恢复状况非常好。疫情帮我们淘汰了一些不良客户,优质的客户更注重品质,他们更接受我们的新技术。”来自台湾基隆的厦门正旸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可琪介绍,企业的业务正处于增长阶段。

  在疫情防控的“下半场”,不少厦门台企抓住大陆经济发展机遇,在厦门“惠台26条”实施细则助力下高质量复产,业绩逆势增长。

  今年4月中旬,为落深、落细、落实中央有关部门《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下称“惠台26条”),厦门出台《<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政策的申报、办理程序。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厦门正旸物流公司已经成为一个服务多家两岸知名企业的综合性物流体。在宋可琪看来,这离不开两岸行业标准的互联互通。

  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李振良介绍,2011年,厦门成为全国确立的首批 “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城市”之一。随后,厦门和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在厦台资企业,以及厦门市物流协会等,共同开展食品冷链物流系列标准的研制。

  宋可琪是其中的台籍专家之一。2013年以来,她开始陆续引进台湾的物流技术。

  “惠台26条”中规定,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同等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共同促进两岸标准互联互通。

  “我既幸运又自豪,在两岸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上,从引进到标准的落地、实施、扩展,我都参与了。”宋可琪说,“在很多行业,两岸统一标准对企业来说,越多越好。这样可以让企业落地更容易,人才引进也更容易”。

  在厦门海峡两岸(海沧)无人机暨智能机器人孵化基地里,台青张安昇摆弄着一套玩具,这是他在大陆的创业项目——一套人工智能儿童教具。“通过这次疫情,我看到大陆有全球最完善的产业链,加上庞大的市场,大陆作为创业、研发的地点,是不二选择。”张安昇说。

  该孵化基地负责人黄振宇说,基地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经孵化出20多家有市场前景的两岸企业。“‘惠台26条’为两岸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以及两岸青年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很多台湾科技创业者前来咨询,希望来基地落地研发。”

  在厦门从事现代农业的台商宋志平表示,“惠台26条”中,他最关注的是“台胞可申请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可申请符合条件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和财政项目”。目前,他已在厦门翔安成立了两个果蔬专业合作社。

  “在厦门,租农地越来越难,如果地块要大,那就更加难了。”宋志平说,“如果有好的现代农业方案和规划,村民加入进来,成为股东,可以盈利。此外,在营销推广上,合作社模式因为规模大、品类多,可以增加销售对象,对接更大的超市、商家,这是双赢”。

  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表示,厦门“惠台26条”实施细则详细、周到。

  “都是干货,都是诚意。我们台商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厦门温度’。”吴家莹说,“大陆已持续出台一系列惠台利民政策举措,为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提供更多同等待遇。”

 
北京修订积分落户政策,优化完善六个导向指标
北京修订积分落户政策,优化完善六个导向指标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陈旭)记者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北京市积分落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北京市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13日起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时间为30天。

  据了解,北京市积分落户试行政策已于2019年12月31日到期,有关部门对积分落户政策进行了修订。此次积分落户政策修订遵循“连续稳定、精简优化、公平公正”的原则,并在积分政策试行期间全过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修订坚持政策导向不变、指标体系不变、赋分原则不变。继续有序推进长期在京合法稳定居住就业、符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其中,4项资格条件(持有北京市居住证、法定退休年龄以下、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7年、无刑事犯罪记录)和2个基础指标(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不做调整,7个导向指标(教育背景、职住区域、创新创业、纳税、年龄、荣誉表彰、守法记录)中有6个从操作层面予以完善。

  据介绍,针对前期政策试行过程中出现的个别指标存在核实困难、有失公平等问题,本着更有利于申报者的原则,本次修订优化了3个指标,精简了2个指标,调整了1类内容。

  具体内容为:教育背景指标增加对只取得学历或学位人员可积分的内容,调整就学期间社保扣缴规则;职住区域指标不再考量转移前就业居住情况,明确对在北京市城六区之外其他行政区自有住所居住(或工作并居住),且取得落户资格后在该自有住所落户的给予积分;年龄指标避免年龄超过45周岁申请人分值的断崖式下降,进行梯度赋分。

  同时,创新创业指标精简关于申请人任职年限、工资收入等加分内容,纳税指标精简了申请人在京投资企业按照出资比例纳税可获加分的内容,倡导持续稳定纳税。减分项方面,明确涉税违法行为和行政拘留处罚“近5年”的扣分年限,避免一旦违法、终身受罚。

  此外,积分落户操作管理细则也同步予以修订。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工作流程方面,明确了在线审核、在线复查、在线查看积分排名等操作标准,申报审核“全网通办”;在落户公示方面,扩大落户人员分值公示范围,从仅公布个人总积分调整为公布个人各项指标详细积分。

  公众可在5月13日至6月12日,登录首都之窗网站查阅政策具体内容,并通过电子邮件提出意见建议。相关部门将对各方意见持续跟踪、及时汇总、逐条研究,待征求意见期结束后修改完善。

 
儿科“遇冷”,小孩突然不爱生病了?
儿科“遇冷”,小孩突然不爱生病了?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本报评论员黄筱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对全世界的考验。它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按下了“暂停键”,给人们的出行、工作、社交带来不便。但换个角度看,疫情也倒逼我们做出正向的改变,让一些健康、良性的生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记者最近在浙江多家医院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医院的整体业务量下降明显。一方面是因为人们担心在病人集中的医院,有被疾病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得益于疫情倒逼生活方式的改变,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这些我们从幼儿时期就知晓的“好习惯”,在这次疫情中得到全面落实,爱扎堆、爱围观的“陋习”也在被改变。

  进一步分析医院业务量下降明显的科室,不少医院院长都提到儿科患者减少最为明显,每逢冬春换季期儿童呼吸道疾病流行的高峰也不复存在。这背后是,孩子们出门频率减少,即使外出也都戴上口罩,“病从口入”的不少病源都被口罩“拒之门外”。

  儿科“遇冷”还带来另一个层面的反思:过去但凡孩子有点小痛小痒、小咳小涕,焦虑的父母会立即带着孩子上医院,而且怕基层医院、县区医院看不好,要去就去省市级大医院,过度扎堆让大医院人满为患,挂号、排队、检测、等候……一圈折腾下来,本没有生病的孩子在医院可能都被折腾出问题。家长过度医疗的就医观念,导致儿科资源浪费严重,也给儿科医护人员造成压力。

  面对疫情,人们减少了外出,孩子出现一些小毛病,家长首先会想到居家观察,尽量不去医院,要去则去离家近、人少且方便的社区医院。正是在观察期中,家长或许就发现,只要多喝点水、清淡饮食,孩子的小毛病就自愈了,社区医生提到的“注重家庭保健,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能够预防疾病发生”,这些原本被家长们忽略的常识也产生了“奇效”。

  公勺公筷的使用和分餐制,是疫情期间一种认可度得到提高的文明餐饮方式。中国人喜欢围着圆桌、共享一桌美食,然而这样的习惯其实暗藏许多风险,例如“一人得病,全家感染”的幽门螺旋杆菌,就会在共餐时恣意横行,医疗专家表示共餐制还可能会引起甲肝、霍乱、戊肝、细菌性痢疾、伤寒、肠结核、脊髓灰质炎等多种疾病传播风险。

  从新冠肺炎疫情中,社会得出的一个重要医学经验,正是被事实无数次证明的“预防为主”,特别是预防传染性疾病,分餐制、不随地吐痰等是重要的预防方法。“餐桌革命”与个人健康息息相关,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养,正成为百姓自觉践行的行动,对于推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也大有裨益。

 
香港32人涉暴动罪被起诉
香港32人涉暴动罪被起诉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香港5月14日电(记者苏万明)香港警方14日通报,就2019年8月29日晚在深水埗及11月18日在香港理工大学附近发生的两场暴动,警方征询律政司意见后,先后以暴动罪等罪名立案起诉32人。

  据介绍,两宗案件将分别于6月16日在九龙城裁判法院及5月18日在东区裁判法院审讯。

  西九龙总区重案组总督察卢嘉晋介绍,2019年8月29日晚,在深水埗警署附近,有大批示威者集结,对行人和交通造成阻碍,部分示威者还向警方投掷砖头等。多次劝谕和警告无效后,警方展开清场行动。当晚,警方现场拘捕了18人,包括14男4女,年龄13岁至41岁,涉暴动罪、非法聚集、藏有攻击性武器等罪名。这18人将于2020年6月16日在九龙城裁判法院接受审讯。

  商业罪案调查科总督察陆振中介绍,2019年11月18日在香港理工大学一带发生的暴动中,15人(年龄介于16岁至61岁)在警方驱散行动中被捕。警方经过进一步调查、收集证据,并征询律政司意见后,认为有足够证据,以暴动罪、管有工具可作非法用途罪、在公众地方管有攻击性武器罪等罪名起诉14人。他们将于5月18日在东区裁判法院接受审讯。另一人还在拘捕当中。

  警方介绍,修例风波以来,截至14日早晨,警方已拘捕8337人,其中1448人涉及暴动罪,581人已经被以暴动罪检控。

 
沪警方侦破假冒商标案,涉案金额约2亿元
沪警方侦破假冒商标案,涉案金额约2亿元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5月13日,专案组民警瞿少君(右)、顾中华在存放假冒某国际品牌皮具商品的仓库对查获的皮具商品进行查验。
 
  日前,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经侦支队历经8个月侦查,在广东警方的配合下侦破一起制售假冒某国际品牌皮具商品案,捣毁一个集产、储、销为一体的制假售假犯罪网络,抓获以张某为首的57名犯罪嫌疑人,捣毁生产窝点5处(生产线11条),查获假冒品牌皮包1.3万余个,假冒品牌五金件2万余枚,生产皮料600余卷,另有各类加工设备200余台(件),涉案金额约2亿元人民币。目前,张某等57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新华社记者凡军摄
 
应对沙漠蝗侵入风险,云南培训技术人员
应对沙漠蝗侵入风险,云南培训技术人员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昆明5月14日电(记者赵珮然)为有效应对沙漠蝗侵入风险,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14日网上培训了16个州市1000余名技术人员。专家研判,基于气候、蝗情应对等复杂因素,云南仍存沙漠蝗侵入风险。

  培训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讲授沙漠蝗的监测与防控、云南蝗虫区系与主要种类识别等知识。

  根据沙漠蝗迁飞预测,专家认为应特别重视滇西、滇西南边境一线的监测和防控。境外平坦的产粮区因其利于蝗虫聚集、采食、起飞、扩散,要做好应急防控准备;滇南、滇东南及内地二线持续干旱区要严密监控并充分预估因干旱可能造成蝗虫适生的情形,制定防灾预案;对于滇西北毗邻沙漠蝗迁飞隐患区,做好联查联治和信息沟通,防止出现漏查漏治。

  据了解,云南省已安排13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沙漠蝗监测防控,27个沙漠蝗监测重点县已布设120个监测点,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点线面结合的监测预报网络,严防沙漠蝗侵入、定殖和向国内其他区域扩散,保障生态安全。

 
会说话的战“疫”包 县医院女院长白金娥抗疫故事
会说话的战“疫”包
县医院女院长白金娥抗疫故事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河南省中牟县人民医院院长白金娥在介绍她的战“疫”包(5月11日摄)。  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新华社郑州5月14日电(记者闻有成、李文哲)“战‘疫’包随人走,从不离手。”河南中牟县人民医院女院长白金娥说,手中提包如同会说话的“好战友”,抗击疫情哪点儿情况不清楚,就随时打开包核查材料。
 
  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白金娥风风火火穿梭于医院门诊、隔离病区,她拎着的提包“述说”着鲜活的战“疫”故事。
 
包里“兜”的是战“疫”家底


 
  院长的提包里装的是什么?白金娥告诉记者,这包里有三本资料夹,一本统计各类防护用品用量、存量,就是医院的战“疫”家底,一本涵盖院内留观、疑似、确诊等人员数量及病例情况,还有一本汇总所有政策文件包括治疗方案,便于掌握医院目前治疗能力、疫情现状等重要信息。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冲淡了中牟县城原本喜庆的年味儿。作为全县唯一的医疗救治定点医院,中牟县人民医院肩负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担。
 
  白金娥,中牟县人民医院的主心骨和第一责任人,经历过“非典”疫情考验。她深知,病毒不怕喊口号,迫在眉睫的是要抢占抗击疫情的“上风口”。
 
  “防护物资好比战场上的弹药、盾牌,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基本保障。”白金娥说。为了充实战“疫”家底,她组织人员多次赴山东单县、河南长垣市等地现场购置防护物资,确保了医院防护物资供给不断“链”。
 
  抗疫战略“包中见”。制订防控预案,组建战“疫”梯队,实现人员调配到位;改造发热门诊,调整病区设置,落实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一系列筑牢疫情“防护网”的措施让县医院有了担当大任的能力,白金娥说:“扛着枪过日子比空手等狼来心里踏实。”
 
包里“提”着医患零感染


 
  战“疫”时刻,白金娥像一个敏锐的“灭火队长”,察觉到医院感染防控可能出现的漏洞,就尽早地消除。她一再说“感控无小事”,要为医务人员筑好“防火墙”,把防控感染的“防弹衣”,披到每位一线战士身上。
 
  白金娥在科室病房和肉眼见不到的细菌、病毒打交道、做斗争。在病房里,她一对一地解决医护人员穿脱防护用品中出现的问题,力求实现全员零感染的目标。
 
  谈起医院防控病毒传染环节的管理,白金娥掏出包里的报表说:“尽管很多数据、内容都已了然于心,为确保掌握情况准确、工作高效,我会把最近几天的资料放在包里带着,便于随时随地查阅。有时一份文件精神无法一次落实到位,就需要随时拿出文件再想想。”
 
  记者在白金娥办公室里看到,每本资料都很厚,用大夹子夹着,按日期叠放,当天的在最上面,便于对比参考。
 
  防护高招“包中藏”。从接诊筛查到隔离治疗,再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中牟县人民医院捧出了全部医务人员和全部就诊人员零感染的清单。
 
包里“背”着病人的生命托付


 
  “一名患者在隔离病区没有亲人陪伴产生恐惧感,心里特别焦虑烦躁,几乎不到十分钟按一次呼叫器。”白金娥说。
 
  记者在战“疫”包内的表格上看到这名患者的情况时,白金娥介绍说,传染性疾病科主任陈巧霞用叙事护理方式,让患者把疾病的经过、心里的委屈都倾诉出来,解了心结。患者情绪慢慢稳定后,开始接受和配合治疗,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看不清你的脸,却能感受到你的爱。”这位患者治愈出院时对日夜护理自己的医护人员说。
 
  义无反顾请战上前线的老党员、用暖心妙招陪伴患者的医护人员……在白金娥的战“疫”包里,还有很多传递温暖的故事。
 
  如今,白金娥包里装过的战“疫”资料摞起来已有1米多高。在白金娥的带领下,全院告别了就会议贯彻会议、就文件学文件的传统方式,通过多商防控工作流程、多查台账完成、多列防控难题的解决办法清单,形成了讲究战“疫”实际执行效率的新作风。
 
上海立法保护中华鲟
上海立法保护中华鲟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上海5月14日电(记者郭敬丹)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华鲟这一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上海进行地方立法。14日,《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今年6月6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介绍,条例坚持保护与管理并重,确立了生态优先、统筹协调、严格监管、社会共治的保护与管理原则。

  条例规定,上海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或协调开展中华鲟人工繁育工作,制定工作规范,留存中华鲟繁殖群体和活体基因,增加人工繁育资源和遗传多样性。条例还要求建立健全中华鲟收容救护体系,禁止捕捉、杀害中华鲟,因科学研究、人工繁育、展示等特殊情况需要出售、收购、运输、利用中华鲟或者其制品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批准。

  条例还要求上海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制定中华鲟保护管理检查计划,并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向社会发布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报告。同时,建立投诉举报和奖励机制,单位或个人发现危害中华鲟及其栖息地的违法行为,可以投诉举报,对于在中华鲟保护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依法给予奖励。

 
湖南:重大项目开工,产业链思维是主导
湖南:重大项目开工,产业链思维是主导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长沙5月14日电(记者阳建)14日,湖南省“5G+工业互联网”现场推进会在长沙经开区举行。130家企业负责人集体观摩5G智能制造应用场景,体验工业互联网……

  20公里外的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工人们正在紧张建设湖南省首个标准化绿地5G网络C-RAN汇聚机房。这里是长株潭城市群“融城”核心,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106个“新基建”项目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今年前4个月,湖南已开工3600个重大项目,其中产业项目占76%,而去年全年是4270个。”湖南省发改委投资处处长文会中对记者说。

  随着疫情重创全球经济,国际产业链也在加速重构。湖南重大项目开工背后有何新意?记者采访发现,产业链思维是最显著的特征。

  抢滩“新基建”,培育后疫情时代新增长点。日前,由湖南本土企业研制的湘江鲲鹏服务器正式下线,计划3年内实现满负荷生产,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湖南力量。

  一位企业人士表示,“新基建”的孵化作用强,既是直接投资,又可带来“1变多”的新产业前景。

  “5G布局会带动软件产业发展,并与我们的大数据(地理信息)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连接起来,从而实现补链延链强链。”长沙天心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吴江对“新基建”的“链式效应”充满期待。

  疫情袭来,国外货物要么中断,要么几个月无法出港,一度造成湖南部分优势产业链“无米下锅”。“这种压力刺激了湖南修补断裂风险、提升供应链安全的决心。”文会中说,日前开工的“长远锂科”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将帮助其成长为行业龙头,并与湖南杉杉能源、比亚迪、吉利等新能源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联盟。

  湖南省发改委综合处处长肖翔表示,分散的产业链缺乏安全感,当前,湖南正在有意识地缩短产业链“物理长度”,提升本地配套率,促进产业链集群发展,逐步补上医疗防护物资等产能缺口,并做好产能储备。

  从结构来看,湖南新一轮重大投资中仍有传统基建项目。是否会走上“铺摊子”的老路?

  在湖南省某宏观经济研究机构负责人看来,湖南已针对性地给“老基建”赋予了“新内涵”。“例如,长株潭‘三干两轨四连线’项目,表面上是修路,背后深意却是加速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打造融城都市圈,形成更高水平的发展平台。”

  记者发现,湖南这轮产业链调整还注重切合“六稳”“六保”工作要求,不唯技术论、不唯投资额论。比如,华容县芥菜产业园一次引进4家加工企业,技术不新,投资不多,却直接吸纳近千人就业,带动近万农民种植芥菜。

  “重大项目不必然是‘高大上’产业,就业的包容性也是重要价值点。”肖翔说。

  “应时之举,也是长远之策。”湖南省发改委主任胡伟林表示,以产业链思维抓重大项目,既是疫情之下的调整,更是湖南一以贯之践行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今年夏季粮油有望再获好收成
今年夏季粮油有望再获好收成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王立彬)今年我国夏季粮油有望再获好收成,预计产量将保持在较高水平,收购量稳中有升,旺季收购将保持高位运行。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14日在此间的新闻通气会上说,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的部署要求,大力抓好粮食生产,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

  他说,综合各方面情况看,夏季粮油生产形势较好,有望获得好收成,预计产量将保持在较高水平;收购量稳中有升,预计小麦收购量1400亿斤左右、早籼稻200亿斤左右、油菜籽240万吨左右。

  秦玉云说,夏粮收购是全年收购工作的首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全力抓好夏粮收购工作,具有十分特殊的现实意义。

  今年国家继续实行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油菜籽继续由地方政府组织开展市场化收购。

  当前小麦产需平衡有余、稻谷产大于需,加之政策性库存充裕,供给总体宽松,预计收购价格以稳为主,普通品种价格将围绕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上下波动,部分地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可能性较大。由于重点产区粮食库存处于高位,有的市县仓容偏紧,个别市县仓容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市场机制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不同品质、不同区域粮食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价差。

  特别是优质品种需求旺盛、购销活跃,价格优势明显,比普通品种高出10%以上。四川、湖北等传统油菜籽产区积极打造区域品牌,小榨浓香菜籽油受到青睐,原料油菜籽价格也随之上行,部分地区已达到每斤2.8元,比当年临储价格还高。

  初步分析,今年夏粮收购有望继续呈现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同步开展的良好局面。

 
劳务协作帮扶:湖北向山东输送务工者
劳务协作帮扶:湖北向山东输送务工者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5月14日,即将赴鲁就业的湖北务工人员在湖北黄冈参加《鄂鲁支持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暨劳务协作帮扶协议》签约仪式。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新华社武汉5月14日电(记者乐文婉)14日上午,湖北、山东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扶贫办等部门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完成《鄂鲁支持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暨劳务协作帮扶协议》签约暨湖北首批240名赴鲁务工人员送迎仪式。
 
  据湖北人社厅介绍,首批赴鲁务工人员中,132人为贫困人员。在通过务工需求摸排、线上视频面试、核酸检测后,240名务工者于14日乘专车离开黄冈,将被“点对点、一站式”输送至企业。
 
  来自黄冈蕲春县的翁新年今年45岁,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当地就业部门的帮助下,翁新年成为济南市达利食品有限公司的工人。“我很激动。包吃包住,月收入有5000元左右,这比以前打零工更有保障。”他说。
 
  据介绍,湖北是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出省务工人员约600万人。受疫情影响,目前湖北仍有50余万务工人员有待返岗,其中包括17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
 
  湖北人社厅厅长刘艳红说,东部省份定向支持湖北劳务协作行动将有效缓解湖北就业困难,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羊毛党”利用监管漏洞套现交易消费券
“羊毛党”利用监管漏洞套现交易消费券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王阳、桑彤、郑生竹、冯大鹏)近期,多地采取消费券补贴方式促进消费回暖,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伴随抢券热潮,一些“羊毛党”利用监管、技术漏洞,将消费券套现、交易,获取利益。

  目前,这一现象已经引起监管部门警惕,多地正不断完善消费券使用办法。郑州等地针对这类现象发布通告称,将追究消费券套现者的相关法律责任。

伪造消费,与商家合作套现


  近日,一些微信群出现如此对话:“领到消费券的朋友,欢迎互助套现,我有店家收款码!”“有人帮忙给消费券套现吗?八折出!”

  虽然一张券仅10元钱,且有的城市规定每人每次仅能领50元消费券,但还是有人琢磨着将这50元套现。

  记者调查发现,套取这10元消费券需找到合作商家,然后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向商家支付30元,加上10元消费券,商家实际收到40元,当场可返还35元到38元现金,剩余2元到5元作为商家收取的套现“手续费”。

  市民蒋女士告诉记者,由于首波优惠券没有限制收款方必须是商户,所以“羊毛党”只要有某平台的付款码,互扫就可以套现,压根不用消费。后来平台方开始用技术手段拦截作弊行为,“羊毛党”转向有资质的商家合作套现、分账。

  多位技术安全专家告诉记者,目前,“羊毛党”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囤券:有人写程序、开外挂抢券;有人通过虚拟IP地址或虚拟定位,绕开消费券领取的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组团抢。“所以往往是‘羊毛党’大量囤券,而普通市民一券难求。”

  支付宝有关工作人员回应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否存在技术漏洞时称,目前支付宝实名认证和风控能力可以确保用户真实性,可防范篡改定位信息或批量注册抢券。对商家违规和消费者伪造交易涉嫌违法的,将联合执法部门进行打击。

二手交易网频现买卖消费券信息


  多地消费券使用说明明确规定“本券不可转让出售”,但记者发现,除了通过商家“合作”变现消费券,一些“羊毛党”还将消费券以票面价值5折到6折的价格转卖给他人获利。

  记者在闲鱼、转转等二手交易平台发现有大量转手消费券的信息,涉及山东、广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多地。单张消费券面值少则20元,多则200多元。有的发布者打包多种面值消费券以半价转卖,有的是单张半价出售。

  “先到先得、售出概不退换。”闲鱼平台“我要发光01241996”用户发布信息称,出售淄博、桓台商超消费券,惠仟佳、联华超市等各大商场超市都可使用,100元、50元、20元面值消费券出售价格分别为50元、20元、5元。

  同时,平台上也有人收券。闲鱼“残冬冷雪”发布信息称收购消费券,记者咨询,对方称只收购顺德和三水的“商家码”,并询问记者出售哪类消费券,要求截图券码提前查看。

  记者在一些贴吧网站也发现了买卖消费券的信息。在百度贴吧“新密吧”中,有人发布有关买卖消费券的帖子:“收消费券,刚收了个200元的,有的来。”

  华东某省会城市财政局就消费券监管问题回应称,消费券资金来源于多个部门,各主管部门分别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签订协议后,财政资金通过各部门拨给第三方,实际消费兑付资金数额从中扣除,结余资金缴回财政,并没有明确某一部门对消费券使用进行监管。

填补监管漏洞,保证“券”尽其用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消费券被“羊毛党”投机牟利,不仅破坏市场秩序,还会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给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对于恶意‘薅羊毛’现象必须坚决打击。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惩处力度,相关平台要不断升级更有效的技术监测和风险防控手段。”

  浙江靖霖(广州)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吕博雄说,“羊毛党”虚假交易套取消费券可能构成诈骗罪。商家如果专门通过帮市民套现来获利,且数额较大的,同样可能涉嫌诈骗犯罪。

  一些地方已关注到该现象。4月30日,郑州市商务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使用社会消费券有关事项的通告》要求,严禁通过虚假交易进行消费券套现等违法行为;严禁通过社交软件、网络平台等信息渠道,发布、传播套现消费券等违法信息。据郑州市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郑州市已会同第三方平台,通过大数据手段监测异常交易,比如小店铺使用大数额消费券等,将及时跟进并处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说,应利用技术手段完善消费券发行制度设计,如可使用区块链技术监控交易过程,制定识别策略进行线上适时打标和拦截,提供信用绑定,设置营销活动和处罚流程。

  此外,专家建议对套现行为实施处罚和取消合作单位资格,或不给予消费补贴资金。吕博雄认为,政府及其委托的支付机构应当加强大数据分析,加强对非正常交易记录的筛查,通过技术手段尽量避免以虚假交易套取消费券的行为。同时,应当加强对申领消费券的人员、实施消费券抵扣的商家的信用监管,使钻空子“薅羊毛”乃至违法犯罪的人付出相应的信用成本。

 
惠誉获准进入中国评级市场
惠誉获准进入中国评级市场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张千千、吴雨)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14日发布公告,对美国惠誉评级公司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独资公司——惠誉博华信用评级有限公司予以备案。

  同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接受惠誉博华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部分债券品种评级业务的注册。

  人民银行表示,信用评级业对外开放是我国金融业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和金融市场高水平、国际化发展。惠誉进入中国信用评级市场,是我国主动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又一举措,也是对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具体落实。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推动我国信用评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信用评级机构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改善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证监会开罚单处罚康美药业
证监会开罚单处罚康美药业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刘慧)证监会14日宣布,近日依法对康美药业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对康美药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21名责任人员处以90万元至10万元不等罚款,对6名主要责任人采取10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与此同时,相关中介机构涉嫌违法违规行为正在行政调查审理程序中。证监会已将康美药业及相关人员涉嫌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

  康美药业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实施财务欺诈行为,践踏法治,对市场和投资者毫无敬畏之心,严重破坏资本市场健康生态。证监会最终认定,2016年至2018年期间,康美药业虚增巨额营业收入,通过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等方式虚增货币资金,将不满足会计确认和计量条件工程项目纳入报表,虚增固定资产等。同时,康美药业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上述行为致使康美药业披露的相关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证监会表示,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用足用好法律赋予的职责,综合运用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民事赔偿及诚信记录等追责体系,对财务造假等行为重拳出击。

 
深交所发公告乐视网被摘牌
深交所发公告 乐视网被摘牌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深圳5月14日电(记者印朋)深圳证券交易所14日发布公告,乐视网股票终止上市。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因2018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自2019年5月13日起暂停上市。
 
  2020年4月27日,乐视网披露的《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期末净资产均为负值,且财务会计报告被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了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第13.4.1条第(二)(三)(五)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根据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修订)》第13.4.1条、第13.4.6条的规定以及深交所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2020年5月14日,深交所决定乐视网股票终止上市。
 
  自深交所做出乐视网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后十五个交易日届满的次一交易日(即2020年6月5日)起,乐视网股票交易进入退市整理期。若乐视网提出复核申请且深交所上诉复核委员会做出维持终止上市决定,自深交所上诉复核委员会做出维持终止上市决定后的次一交易日起,乐视网股票交易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乐视网股票予以摘牌。
 
  深交所要求乐视网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退市整理期以及终止上市后续有关工作。
 
天津鼓励各区开办露天市场
天津鼓励各区开办露天市场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经济·民生
 
  新华社天津5月14日电(记者黄江林)记者14日从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了解到,结合当前疫情防控情况,该委制定推出了10条举措,进一步推进复工复产,包括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征城市道路占路费、鼓励各区有条件的场所开办早市和露天市场等。

  这10条举措主要内容有,天津市城管委将组织专门力量对垃圾处置、环卫保洁、供热燃气、渣土运输、园林绿化、户外广告等企业进行复工复产精准指导;加大对复工复产企业生活垃圾的清运力度,指导企业规范废弃口罩收集和处置,为企业提供环卫设施清洁消杀的行业指导;对承租城市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严格执行“免收3个月房租、3个月房租减半”的政策;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征城市道路占路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市城管委还会同商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和相关区政府支持商业步行街、示范街区、商业综合体等场所露天开放经营,鼓励各区利用有条件的场所开办早市和露天市场,在不影响交通和出行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店铺外摆,推进夜间经济建设。

  天津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10条措施日前已经开始实施,执行期至新冠肺炎疫情解除后再顺延3个月。

 
走下悬崖,新生活从这里起航 探访四川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走下悬崖,新生活从这里起航
探访四川最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上图为莫色阿场、阿勒曲作夫妇和5岁的儿子在“悬崖村”的家门口准备出发前往昭觉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月13日摄);下图为莫色阿场、阿勒曲作夫妇和三个孩子在昭觉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南坪社区的新家里合影(5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上图为莫色达体夫妇在“悬崖村”的家门口拍照留念(5月13日摄);下图为莫色达体夫妇在昭觉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南坪社区新家的阳台上挥手(5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新华社成都5月14日电(记者吴光于、王迪)14日清晨,当25岁的某色日服在新家的大卧室里醒来时,忽然有点不知身在何处。
 
  第一次苏醒在阳光中,他有些不习惯。“以前在老房子里,外面就算阳光金灿灿,屋里也照不到亮光。”他说。为了解决这个“幸福的烦恼”,他打算买个窗帘挂上。
 
  日服的新家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城北郊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也是四川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能容纳3900多户、1.8万多名群众。
 
  5月10日以来,安置点已陆续迎来他们的主人。其中就有包括日服在内的84户来自“悬崖村”——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的老乡。
 
  5月13日,记者跟随老乡们从“悬崖村”出发,下山进城。他们身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身背行李,顺着“天梯”走下悬崖,奔向新生活。
 
  过去三年,随着“悬崖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村里诞生了很多网络主播,他们有的展示家乡的独特风光,有的为土特产“带货”,偏远的村庄很快成了“网红村”。“快手”负责人表示,从5月12日“悬崖村”启动搬迁以来,已有630万“老铁”在直播间见证村民乔迁。
 
  他们的新居背靠群山,前有河流,一栋栋6层小楼灰瓦黄墙,现代简约风格中透着浓浓的彝族风情。安置点项目承建方成都建工负责人说,安置点房屋造价每平方米在2400元以上。但日服的四口之家只交了1万元就住进了新居。
 
  热闹从清晨七八点就开始了。新修的道路上,不断驶过运送家具的货车。“衣柜、橱柜和大床小床组成‘四件套’,全部免费提供。电视、洗衣机、电视柜、茶几、沙发是‘五件套’,国家有补贴,如果统一购买还可享受团购价。”昭觉县副县长廖宇超说。
 
  除了大件家具,安置点还准备了日用品。从面条、食用油到水桶、盆、杯子甚至垃圾袋,一应俱全。在村干部和志愿者的组织下,大家排队领取。
 
  刚吃过早饭,“快手”上的“老铁”们就催着日服展示他的新家。100平方米的三居室南北通透。厨房里,大理石台面搭配实木储物柜。家具已组装完毕,装饰配色是彝族群众喜爱的黑、红、黄。
 
  “感觉自己像个城里人了。如果没有国家,我下辈子也住不上这样的房子。”日服难掩激动的心情。
 
  在安置点的另一边,来自哈甘乡哈甘村的马吉根史向记者展示了老家的照片:土坯房破旧不堪,孩子们小脸脏脏的。“公路在半山上,我家在山沟里,上去要走一个小时”。
 
  过去,他曾背过母亲、妻子和好几个村民去卫生院看病。由于地处偏远,家里没有自来水,只能一桶桶地把山泉水提到家里。那时他一周才用冷水洗一次头发,洗澡几乎不可能。
 
  “新家的生活比过去方便多了。”这两天,他去逛了菜市场,买了白菜和两斤猪肉,看到了很多没见过的蔬菜。
 
  从山头到城头,老乡们最关心的是收入。
 
  廖宇超说,安置点将设置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鼓励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此外,还将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鼓励青壮年外出务工并补贴交通费。县城周边打造的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新引进的服装加工厂等企业,将为搬迁群众提供就近务工渠道。
 
  “县里还将在迁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让群众轮流回乡发展产业,接续生产。”廖宇超说。
 
  昭觉县是目前四川省7个尚未摘掉“贫困帽”的县之一,也是四川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规模最大的县。截至5月14日,该县所有安全住房已经完工,最后2315户群众将于5月30日前全部完成搬迁入住。这意味着,四川省总规模达136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接近尾声。
 
牧民才次巴图出天山记
牧民才次巴图出天山记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遇见才次巴图是在乌尉高速天山胜利隧道项目现场。这位38岁的蒙古族青年正在工地做些卸货、搬运类的杂活,“一个月赚6000元”。说话时,他腼腆又开心。

  似乎是一种约定,才次巴图的脱贫故事,大多和路有关。

  才次巴图的家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阿拉沟乡夏尔尕村——一个天山深处的小山村。

  他家世代以放羊为生。“转场的时候是骑马,近200公里的山路,需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到。转场路上吃住都很艰苦,好几天吃不上热饭、喝不上热水是常态。”才次巴图说。

  也就是在才次巴图出生后的那几年,路过阿拉沟的铁路开通运营,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许多新观念、新思想。从小的耳闻目见,让他模糊地知道了山外的世界。

  2008年,才次巴图结了婚。他意识到,几只羊的家产,已经不足以支撑起这个不断扩大的家庭。出天山,成为他的渴望。

  也就是在这一年,才次巴图托人打听好了工厂,告别家人,辗转八九个小时的火车、汽车,来到和静县巴仑台镇一家炼铁厂打杂工,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

  实际上,从夏尔尕村到巴仑台,直线距离不过100多公里。“当时没有班车,只能从和静县转车,一年也难得回趟家。”才次巴图说。

  巴仑台的打工经历,增加了才次巴图的收入,也增长了他的见识。

  3年后,托克逊经阿拉沟到和静的S301线开始拓宽改造,使夏尔尕村到巴仑台的行车时间缩短为3个小时。才次巴图也借此慢慢走出天山,在和静县、库尔勒市等多地打工。

  “近几年,夏尔尕村也开通了到和静县的班车,一个月能回两次家。”才次巴图说。

  多年勤奋打工的积累,让才次巴图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2017年,才次巴图一家实现脱贫。2018年,他在和静县城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从此告别蒙古包。

  这两年,G216国道的阶段性改造完成,让才次巴图有了新想法。

  2018年至2019年间,G216国道白杨沟至后峡段、乌拉斯台至巴仑台段先后扩建、硬化。未来随着其他路段完成施工,可以大幅缩短乌鲁木齐至和静的行车时间。

  “以后我要开个牧家乐。”才次巴图说。他看中的就是路修好后增加的人流。

  但才次巴图的出路,不仅仅是开个牧家乐。在天山胜利隧道项目工地,项目方还给才次巴图以及10多位当地民工开设了焊接等技术课程。

  再过6年,天山胜利隧道完工后,才次巴图还有可能成为一名技术工,收入也会进一步增加。同时,乌尉高速开通后,他也能走向更远的地方。

  “好生活是靠双手干出来的。”才次巴图说,人努力了,路也就宽了。     (记者许晟、尚升、符晓波)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13日电

 
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全部“摘帽”
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全部“摘帽”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哈尔滨5月13日电(记者邹大鹏、程子龙)随着黑龙江省青冈县、吉林省大安市、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等一批旗县市退出贫困县序列,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全部“摘帽”,东北脱贫攻坚迎来决战决胜曙光。

  大兴安岭南麓片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22个旗县市区,片区总面积14.5万平方公里,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2010年贫困发生率为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省区落实《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下苦功,贫困人口吃穿、饮水、教育、医疗、住房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三省区推行“菜单式”“托管式”“资产收益式”等产业扶贫模式,依托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激发贫困人口“造血”功能,闯出了一条精准脱贫新路。

  今年2月,黑龙江省政府批准5个贫困县“摘帽”,其中包括大兴安岭南麓片区拜泉县、林甸县和青冈县,全省贫困县至此全部清零,贫困发生率降至0.07%;3月,内蒙古发布31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消息,其中包括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兴安盟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等,全区贫困发生率降至0.11%;4月,吉林省发布公告,全省1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其中包括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大安市和通榆县等,全省贫困发生率降至0.07%。至此,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全部“摘帽”。

  “摘帽”后,三省区将继续推动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做到“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并对已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监测脱贫质量和返贫风险。

 
三个土家女人见证一个村庄搬迁史
三个土家女人见证一个村庄搬迁史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在铜仁市碧江区响塘龙社区,跨区域搬迁工作组成员袁海燕(左)与田江英交谈(5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向定杰摄
 
 
 
  贵州乌江边,武陵山深处,峭壁上“挂”着一个叫一口刀的村庄。
 
  一口刀,地如其名。远远望去,多个寨子散落在高高的山梁间,就好像建在刀背上一样。
 
  2015年,一则“34户人轮种1.5亩水田”的报道让一口刀出了名,贫穷状态引来极大关注。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唯一办法就是搬!2017年1月,农历春节前,依依不舍的村民迈开了下山的脚步。
 
  “就像嫁姑娘一样,一台台中巴车载满了人,个个戴着大红花。”袁海燕如此描述当时的场景。自称“娘家人”的她,来自一口刀村所在的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是跨区域搬迁工作组的成员。
 
  今年42岁的袁海燕以前在沿河县人社局工作,被抽调到工作组后,她也随搬迁群众来到了260多公里外的铜仁市碧江区响塘龙社区上班。
 
  “跟过来就是做后续服务。”袁海燕说,这个安置点从一口刀村来的有118户899人。尽管生活条件明显好了,但一些人起初不习惯,连她自己也是。
 
  “刚开始最怕爬楼梯,每天膝盖跑得疼,感觉比下村还累。”现在喜欢穿运动装的袁海燕说,她们的工作事无巨细,老年人用电磁炉、出门买菜等看似简单的行为都需要指引。
 
  如今,一眨眼3年多过去,大家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搬得出、稳得住,离不开干部的付出,更是群众自力更生的结果。
 
  46岁的贫困户田江英,原本住在一口刀村大坝组。她的丈夫十多年前就因病去世,她一人拉扯大3个孩子。
 
  “耍一天都不行,政府把我们搬出来就像教我们走路一样,自己也要去走。”一搬过来,田江英就四处找活干。成了环卫工人后,她每月工资到手1800多元。
 
  在她80平方米的新家里,桌上堆着从扶贫车间领来的手工挂件材料。田江英顺手拿起一条绳,一边编织一边说,虽然生活压力没以前大了,但还是闲不住,一有空就做一些补贴家用。
 
  每次见到田江英,袁海燕都会被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感染。有说有笑间,袁海燕喜欢和这些老乡以姐妹相称。
 
  “大家真的像亲人一样!”45岁的搬迁户田国霞说,她家虽是一口刀村凉桥组的非贫困户,但属于整组搬迁。来到城区生活后,她和丈夫放弃了跑客运,和人合伙开了一家名叫“一口刀石大碗”的饭庄。
 
  土家豆豉、土家腊肉……按田国霞的说法,饭庄里吃的都是正宗家乡味,食材都是托人从沿河捎来的,就连招的十个工人也是一口刀人。
 
  “她把乡愁也搬上来了!”袁海燕插话道,饭庄其实还有一个揽客妙招,那就是把以前农耕生活的一些用具收集起来,作为装饰。
 
  田国霞笑着说,背水的木桶最能勾起一口刀人对故土的回忆。过去天不亮,村民就走山路去背水,背一趟得三四个小时。而今,这个家当算是彻底淘汰,成为历史了。
 
(记者向定杰、肖艳)新华社贵阳5月14日电
 
手绘“扶贫地图” 扶贫队长决战“清零”
手绘“扶贫地图”
扶贫队长决战“清零”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长沙5月14日电(记者柳王敏)对自己手绘的“扶贫地图”,57岁的毛坪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辉平最近又做了修改和完善,给地图上标出的贫困户编号,以对应贫困户档案编号,这样查找起来更方便。

  毛坪村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邮亭圩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07户364人,经过努力,截至2019年年底,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55%。“现在已经到了5月中旬,我们要向最后的‘清零’决战。”李辉平说。

  在这张“扶贫地图”上,未脱贫户、五保户、残疾户、重病户等,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和颜色标出,砂石路、水泥路等交通线路一目了然。李辉平驻村工作已经两年多,对于毛坪村的情况十分熟悉。他说:“经常有调查组和帮扶责任人进村,地图可以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李辉平表示,“扶贫地图”更是“作战图”,通过一张图,可以直观了解村内贫困情况,便于精准施策,比如,贫困户比较集中的地方,要在交通、人居环境、产业帮扶等方面多下功夫。

  近年来,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毛坪村改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疏浚了环村河道,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水果种植、生猪养殖等产业渐成规模,村集体经济也从2016年的4万多元增加到如今的16.5万元。

 
福建防因病因灾返贫 开通“一键报贫”
福建防因病因灾返贫
开通“一键报贫”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福州5月13日电(记者林超)记者13日从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福建省已开通“一键报贫”贫困农户在线申报系统和扶贫服务热线电话,全面受理福建省贫困农户申报监测对象。

  据介绍,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或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或农户,存在返贫或致贫风险的,均可申报监测对象。申报方式有手机闽政通App、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扶贫服务热线电话等3种。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黄华康介绍,福建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虽已全部脱贫,但其中仍有部分贫困户脱贫基础不够牢固,可能因病因灾返贫。为此福建省日前出台了《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办法》,“一键报贫”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福建省《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办法》,除“一键报贫”外,福建省还将通过每月组织乡村干部走访排查、相关部门专项筛查等方式,及时发现易返贫农户,将其列为监测对象,加强动态监测。并通过实行单列管理、强化重点帮扶、实行兜底保障等方式,千方百计做到“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确保福建省全面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山西:“组合拳”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山西:“组合拳”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新华社太原电(记者王飞航)记者从山西省扶贫办获悉,为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和搬迁群众后续帮扶力度,这个省近日推出26条措施,多措并举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

  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山西,大多贫困县位于燕山-太行山和吕梁山两大集中连片特困区内。为了解决贫困山区“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难题,山西省近年来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截至目前,山西省“十三五”规划建设的1502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全部竣工,36.2万贫困人口、11万同步搬迁人口搬迁任务基本完成。

  山西省扶贫办副主任张玉宏表示,新出台的《2020年山西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今后山西将通过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安置区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加大生态扶贫力度促进搬迁群众增收、加强安置区社区管理、全力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加大后续扶持投入力度等措施,确保如期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收官战。

  其中,城镇安置区以就业安置为主,推动安置区配套产业园区建设和项目落地,推动扶贫车间投产达效,开发公共管理服务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兜底就业,并预留安置区场地扶持创业。对于农村安置区,要引导农产品加工产能向安置区周边集聚,鼓励农村安置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贷款贴息、项目投资奖补等政策,解决融资难、人才引进难等问题。

  此外,为千方百计增加搬迁群众收入,山西将继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2020年后,允许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内流转。

 
永定河的复活
永定河的复活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5月10日永定河来水。     石秀英摄


  本报记者王文化


  永定河,“活”了。

  经历数十年大部分河道干涸后,这条源自山西、流经河北、哺育北京、汇入天津的河流,5月12日水头已漫过北京与河北交界处,很快即可重见全线通水。

  河道里水头奔涌、河岸上人头攒动,大量视频在一个个手机屏上闪烁——原来永定河真的是一条河。

  人们已许久没看到永定河舞动的身影了,这身影里曾蕴含慈爱,曾显露暴怒,无数悲欢、复杂况味、诸般记忆本已风干在裸露的河床上,随着水流复起,依稀浮现。

  不过,这次水流并非永定河自身来水,主要是从流域外引来的客水。引客水的目的是为了让永定河真正“活”过来,恢复全流域生态系统,常年不断流。为实现这一目标,沿岸已付出许多努力,还在用心争取。

土肥原系黄沙过


  从远古流来的永定河,和人类亲密接触后有过13个名字,小黄河是永定河的曾用名之一。

  这次来水引自黄河。通过万家寨引黄工程调引黄河水,从3月15日开始,山西册田水库开闸放水,将生态水源源不断地汇入到永定河上游。

  说来永定河与黄河颇有渊源。

  永定河上游为桑干河,在河北与洋河交汇后称永定河。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北麓,旧志称其发源于管涔山天池,不准确,天池在管涔山南麓,属汾河发源地区域,将桑干河和汾河发源地隔开的山叫分水岭,传说两河发源地隔山潜通。

  据唐代《元和郡县志》记载,北魏孝文帝曾在天池做过实验,“以金珠穿鱼七头,放此池,后于桑干源得之。犹为不信。复以金缕拖羊箭,射大鱼。久之,又于桑干水得所射箭。乃知潜通之说不虚矣。”

  明廖希颜《三关志》称:有人乘车过天池,车被风刮到水里,后来在桑干源找到了车轮。清人曾有诗云:“天池飘坠车轮在,金珠又见七鱼穿。出入潜没真奇绝,混混日夜昆仑泄。”

  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永定河与黄河的渊源还不止于此。永定河主要支流洋河发源于内蒙古,近现代多名中外学者认为,古黄河在河套平原向东接洋河,之后由于地壳变动才转向南,也就是说洋河本为古黄河故道。

  有关永定河的文献记载可以上溯2500多年,永定河形成则是几百万年以前的事了。在漫长的岁月里,和黄河一样,永定河也从黄土高原携带泥沙涌向下游,久而久之,形成洪积、冲积扇,河流不断改道,洪积冲积扇逐渐发育,慢慢地连为一体,成为平原,地质学上称北京平原。

  20世纪初,美国地质学者维里士(Bailey  Willis)来到北京,他考察了这个“C形”环山的名城,写道:“中国的东部,自北纬40度起,有大平原向北入丛山,形如海湾……从平原以视,其四围之山岭,犹海湾之于石壁。”他将之称为“北京湾”。

  叶良辅先生在《北京西山地质志》中引述了维里士的见解,认为把北京平原命名为北京湾,“似乎正当。此言可想见平原之形状也”,并进一步研究认为“北京湾乃为河流泛滥之平原矣”。

  这条河流是永定河,北京的母亲河。

  永定河之名为1698年康熙皇帝所赐。康熙为永定河花了不少心思,也常在河上流连吟咏。比如这首《舟中观耕种》:“四野春耕阡陌安,徐牵密缆望河干。土肥原系黄沙过,辛苦先年挽异澜。”第三句是说永定河泛滥带来黄沙淤积,治河之后土壤肥沃适于耕种。

  这句诗也道出了永定河与北京最深层的联系,永定河冲积形成平原,为人们提供了可生息繁衍的土地。

  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狩猎耕耘,聚落在永定河边慢慢扩大。

  去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开通,但想坐高铁从石家庄到张家口,要先到北京西站再转北京北站(或清河站),无形中增加了在北京的停留时间。这一情况可以说古已有之。

  北京一带是自然形成的交通枢纽,太行山东麓大道(今京港澳高速方向)、居庸关大道(今京藏高速方向)、古北口大道(今大广高速北段方向)、山海关大道(今京哈高速方向)交汇于此。而永定河横亘其中,行人至此,难免盘桓。渡口交通需求使聚落规模扩大、功能增强。

  先民们选择距永定河渡口不远,又能回避洪水侵扰,还可保证水源供应的所在居住,这就是蓟丘。它是永定河渡口东北方约10公里的一处高地,生长着多刺的野生植物大蓟。后来,人越聚越多,形成城市,称为蓟。

  《礼记·乐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说的是周武王灭商后将黄帝的后人(《史记》称是帝尧的后人)封在蓟。蓟在今北京广安门一带,蓟丘在白云观附近。

  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认为,蓟的原始聚落“到正式建立为诸侯国的时候,就完全具备了城市的功能,因此也就可以认为是建城的开始”。而今,在广安门南护河西岸有个纪念碑,碑顶上书:“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

  蓟形成城市功能,与永定河密不可分。之后,战国燕都、辽南京城、金中都城都是在蓟城的基础上发展的。城市能够发展,水源举足轻重。据《水经注》记述,永定河古代在北京一带多次改道或分汊漫流,为城市提供了丰沛水源。

  这次永定河来水,水头在干涸的河床上自由流淌,倒有一丝古永定河遗风。远古以来,永定河道在北京湾里来回摆动,如今北京城内河流、湖沼大都是永定河故道遗存,如凉水河、龙河、凤河、天堂河、莲花池、积水潭、北海、中海,等等。比如蓟城西北原有个大湖,也称西湖,为众多泉水汇聚,曾是永定河的潴水湖,是蓟城主要水源,遗迹为今莲花池。

  莲花池本已干涸,1981年设计北京西站时原本拟占用,侯仁之先生力主保护,最终西站建设增加了14亿拆迁费,位置向东北方向移动100多米,留住了莲花池旧址,还设法保留了一个水面,算是对这个最早滋养北京城的地面水源进行纪念。

  永定河水给人们带来的也不光是滋养。

伤心最是桑干水


  永定河曾用名还有浴水、台水、桑干河、高梁河、浑河、卢沟河、无定河等。其名无定,是因为泥沙含量大,淤积严重,河道不定。

  历史上,水灾是北京一带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其中永定河泛滥造成的灾害最严重。

  永定河从高原流下,于河北怀来官厅村附近冲进重重山脉,在山峦中奔涌100多公里,海拔连续下降,水势不断增强,到北京门头沟三家店出山。水量大时,落差加上峡谷效应,水流湍急,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形成难以抵挡的力量。

  从史料中统计北京水灾显示:元代97年,发生水灾年份52个;明代276年,发生水灾年份116个;清代267年,发生水灾年份达129个,其中特大水灾5次,永定河占4次。

  康熙七年(1668年)七月,连日大雨,冲开永定河大堤,水流涌进京城。据记载:“(洪水)直入正阳、崇文、宣武、齐化诸门。午门浸崩一角。五城以水灾压死人数上闻,北隅已民亡一百四十余人。上(康熙)登午门观水势……”

  如同一部“灾难大片”。时人彭孙贻著《客舍偶闻》中记述:宣武门一带水深五尺,洪水漫过城壕,淹没桥梁,水声如雷,水势似泻。有卖菜者,被激流冲过城门,人和货担转眼无踪。有骑骆驼者,被冲进御河,人抱树得免,骆驼淹死。宣武、朝阳等城门一带,城外淹死者的尸体漂流进城。路上水大不便骑马,汉族官员多坐肩抬的小轿,满族官员按例不能乘舆,就找人牵马而行,官员坐在马背上跷着脚以免湿鞋,有个侍郎太胖跷脚困难,找了个大澡盆用人推着上朝。卢沟桥以下良乡、涿州、霸州都被洪水淹没,经过20多天才退去。

  触目惊心,康熙把治河和平定三藩、漕运一起列为亲政后的头等大事,命人刻在大殿廊柱上,时时警示。

  在全国大的战事基本平息之后,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起直到他去世,30年的时间里,康熙亲自主持对永定河中下游进行了多次治理,较大的工程有7次,尤以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的治理最有效。

  那年二三月间永定河自新城九花台漫决,霸州受灾。康熙到灾区看到,田亩淹泡,民多失所,以水藻为食,生计困难。深为怜悯,令直隶巡抚于成龙(字振甲)勘察详情,决定以挑河筑堤的方式进行治理,工程浩大,共占民地139顷62亩,用银3万两,挑河145里,南岸筑堤82里,北岸筑堤102里。到7月21日,工程完工。于成龙上书康熙:“乞赐河名,并敇建河神庙。”康熙下旨:“照该抚所请,赐名永定河,建庙立碑。”

  康熙御制碑文,称“念兹永定河,其初也无定。盖缘河所从来远……夹山而下。至都城南,土疏冲激,数徙善溃,颇坏田庐,为吾民所苦。朕甚悯之……”文中记述治河情况后,赐名还封了河神。“名曰永定,封为河神。”

  康熙敇建的永定河神庙址在卢沟桥旁,今已无存。他儿子雍正也建了一个河神庙,在今首钢制氧厂西南角,尚存碑亭,内有雍正御制碑文,其中称永定河的敇封从康熙开始,不确切。

  正史记载,永定河获得的第一个册封是安平侯。《金史·礼志》载:“有司言,卢沟河水势泛决,啮民田,乞官为封册神号。礼官以祀典所不载,难之。已而,特封安平侯,建庙。”

  看来这次册封还有点曲折,《大金集礼》中说得详细些,大致情况是,1179年,有人提议永定河造成灾害,要册封它(类似招安),但管事的比较认真,提出册封应该是五岳那样的名山,永定河这样的“山林川泽”之神,有功德才能封,因造成灾害而封,不合适,金世宗就没有册封。1185年,永定河又发了大水,皇帝组织抗洪失败。1187年,册封下来了。

  管事的太死板,都城建在河边,永定河就不是一般的“山林川泽”之神了。到了元代,忽必烈又两次册封,河神由侯晋升为公,称显应洪济公。

  忽必烈所封是桑干河神。从隋唐到元明,永定河不止一个名字,但桑干河(或桑干水)之名一直是对永定河上下游的统称。永定河从雁北地区流到渤海附近,全长700多公里,这一区域地处游牧与农耕文明交汇地带,除了水灾,它还以桑干河之名留下许多人文记忆。

  唐刘皂《渡桑干》“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宋苏辙《渡桑干》:“会同出入凡十日,腥膻酸薄不可食。羊脩乳粥差便人,风隧沙场不宜客。”唐宋时期,桑干河是边远之地,渡桑干总是让远行客心旌摇曳、感触良多。

  《全唐诗》中,含有桑干之名的作品颇有一些,多与战事有关。骆宾王“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王昌龄“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乾。”李白“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

  “伤心最是桑干水,血溅流澌去未涯。”这句诗的作者是明代沈炼。电影《绣春刀》中主人公是明代锦衣卫沈炼,历史上这个沈炼也有锦衣卫经历,但他不是武林高手,是以死抗争权奸严嵩的一代名臣。他被贬居桑干河畔的河北怀来,后在那里遇害。

休教东入紫荆关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及北京市延庆区)是官厅水库的所在地。这个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水库改变了永定河。

  康熙赐名“永定”,在治河上也确实很用心,挑河筑堤工程完成后,次年夏连降大雨,堤防有坍卸,他深感不安,10月亲往勘察,在郭家务村南大堤上,自己用水平测量仪在冰上测验,发现问题告诉官员:“此处河内淤垫,较堤外略高,是以冰冻直至堤边。以此观之,下流出口之处,其淤高必甚于此。”要求春水发前进行疏通加固,并提醒加固河堤时不能从近处取土,“若取土成沟,水流沟内,有伤堤根”。

  永定河在康熙执政后期不再“无定”。《畿辅通志》称:“湍水轨道横流,以宁三十年来河无迁徙,此古所未有也。”并非过誉,但这河也没能“永定”,1912年到1949年,北京发生了6次大水灾,全部与永定河有关。

  1939年7月北京地区连降暴雨,永定河在卢沟桥以下多处决口,洪水在良乡、房山、大兴泛滥成灾,仅良乡、大兴就有5万户受灾,2万户倾家荡产,京汉、京津铁路被冲断。8月31日《大公报》载:“自北平南郊至保定,茫茫无边际。”9月2日《申报》称:“无家可归者已达数百万。”10月18日《字林西报》报道:“(津浦)铁路以西乡野,极目所见者类似大湖沼,偶有地面村落较高之房屋,犹在水中,若海中岛屿然。秋季之谷类,以及日方期望至高之著名棉花,均已全毁……秋收全告绝望……粮食断绝……则地面积水,未必能在明年夏季降水之前退尽,故另一季收成亦将无望,而灾荒至少将历两载也。”

  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刚一个多月,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在全国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上,审议了永定河流域整治开发计划,决定立即报请中央尽快考虑治理永定河和修建官厅水库。次年,周恩来总理主持批准修建永定河上游的官厅水库,以控制永定河的洪水,并作为首都水源。

  1950年8月24日,周恩来在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上说:“华北的永定河,实际上是无定的,清朝的皇帝封它为‘永定’,它还是时常泛滥。不去治它,只是封它,有什么用?”

  1951年10月,官厅水库破土动工。

  在永定河上游官厅山峡建筑水坝治水,不是当代人的创意。

  乾隆六年(1741年),直隶河道总督高斌提出上拦、中泄、下排的永定河治理方案。上拦就是在永定河上游“就近取石,堆叠玲珑之坝,以勒其汹暴之势,则下游之患,可以稍减”,并主张“层层截顿,以杀其势”。第一次将永定河的治理思路引向上游,高斌的建议得到实施,在怀来等地建了三处玲珑坝,但堆砌的石坝后被冲毁,没有发挥多少作用。

  同治十二年(1873年),怀安知县邹振岳给永定河道上书《上游置坝节宣水势禀》,指出永定河水患主要在于上游水太骤,下游不能容,再次提出在官厅山峡筑坝的建议,并指出高斌筑坝失败主要是因为是乱石堆砌,应建筑整齐坚固的大坝。永定河道组织实地调查,认为花费太大、涉及问题多,否决了这一建议。之后左宗棠负责永定河治理时,倒认可邹振岳的想法,不过限于当时的条件,没能有效实施。

  官厅水库工程是当时举国瞩目的重大水利工程,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援。库区111个村,5.2万多人服从建设需要,分散到张北、尚义、涿鹿、怀安等8个县。其中张北、尚义属坝上地区,高寒贫瘠,自然条件与怀来相差甚远,但移民都很快进行了搬迁。近年在坝上采访,还常遇到当年官厅水库的移民家庭。

  1953年汛期前,官厅水库大坝建成蓄水。这年8月份,永定河上游发生洪水,洪峰流量达每秒3700立方米,水库拦洪后下泄流量减少到每秒800立方米。高斌提出的上游拦阻以解决永定河水灾的设想,212年后,得以实现。

  1954年4月,毛泽东主席到官厅水库工地视察。1954年5月13日,官厅水库举行竣工庆祝大会,水利部部长傅作义讲话。他说,官厅水库的落成是把水害变成水利的重要工程,是改变自然面貌的不朽事业,全国人民都会记得和感激这件事情的。讲话后,他把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庆祝官厅水库工程胜利完成”的金线刺绣锦旗授予水库的建设者们。

  官厅本是村名,现在是一个镇,据传明代在此设有“把水官”监视水情,故名官厅。1958年秋,叶剑英元帅到水库参观,即兴题诗:“凶洪制服堤千尺,发电功能水一轮。永定河今真永定,官厅不靠靠人民。”

  在这一年,桑干河上开始建设册田水库,上游层层拦蓄的格局逐渐形成。之后,随着社会发展,用水量增大,永定河下游水量逐渐减少,直至干涸。

  5月12日,从册田水库放出,流经官厅水库等的永定河水流出北京,进入河北固安。这表明170公里的永定河北京段25年来第一次全线通水。这一天不少固安人赶到河边看水、拍摄、发朋友圈。

  500多年前,固安人苏志皋任山西按察使,曾在桑干河边作诗云:“吾乡最苦桑干水,今日寻源到此间。说与山灵牢记取,休教东入紫荆关。”

青山绿水万家邻


  卢沟桥名字来自卢沟河,卢在这里是黑的意思,卢沟河是说河流浑浊不清,而永定河还有一个曾用名——清泉河。

  清泉河之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使用,卢沟河之名出现在金代以后。河名更替,反映着永定河环境嬗变。

  辽金之前,永定河流域森林茂密,生态环境较好。从宋辽绘制的一些地图中,还可以看到永定河流域的森林分布,如《晋献契丹全燕之图》中,在今延庆、怀来、宣化北部绘着茂密森林,注明“松林广数千里”。

  从辽金开始,北京地位不停提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基础建设和社会生活对木材和土地的需求相应增加。美轮美奂的建筑兴起,成方连片的林草衰减。《大金国志》记载:金太宗天会十三年(1135年)曾组织40万人到蔚州伐木。元大都建筑宏伟,当时有民谚称“大都出,西山兀”。明清北京周边山林都有专门的伐木烧炭机构,清代西山煤炭开采也破坏了植被。

  目前所见,永定河水灾的最早记载,是西晋元康五年(295年)。但辽金以前,水灾的记载总体上不多,辽金以后永定河水灾的记载增加,说明流域森林砍伐过多,水土流失加剧,河水携带泥沙量提升,淤积速度加快。

  为建城伤了河,河反过来也要伤城。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举的例子有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等地人们为增加耕地砍森林,结果没了森林也失去了贮存水分的中心,最后成了荒芜之地,与永定河的情况有些类似。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在永定河的实践中也有了体现。

  官厅水库建成后,从1958年开始永定河基本没发生过大的水灾,且为北京城的供水供电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但20世纪70年代后永定河上游来水不断减少,三家店以下常年断流,干涸的河床成了风沙源。20世纪90年代后,污水和废弃物增加,官厅水库水体污染加重,1997年退出北京饮用水供水系统。

  永定河源头在管涔山北麓朔州市神头泉,这个泉最大流量曾达到每秒9.28立方米,上世纪60年代后开始不断衰减,到2013年的流量降低到每秒3.69立方米。当地管理部门介绍说,人为因素是造成水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如植被破坏,水开采量过大,采煤时的排水漏水等。

  尽管如此,源头附近的桑干河,河水宽六七米左右,是记者沿桑干河——永定河行走所见原生状态最好的一段河流。从源头下行60公里到应县,虽未出朔州市,但桑干河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断流,农民浇地要从上游水库买水。再走100多公里到河北境内,前些年干涸情况更为严重。

  拯救永定河行动早已开始,国家制定了《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在上游河北、山西等地开展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水土保持等工作。到2003年,河北张家口、承德两市年减少废水污水排放800多万吨,蓄水保水200多万立方米。

  从2003年开始,水利部协调河北、山西两省连续6年向北京集中输水,累计输水3.1亿立方米。与此同时,河北、山西关停了永定河上游一批污染企业。北京市在官厅水库三个入口处建设了湿地。2007年,官厅水库恢复为北京饮用水源地。

  2016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制定《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提出用5至10年时间,逐步恢复永定河生态系统,将永定河打造为贯穿京津冀晋的绿色生态廊道。

  2017年,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全面实施,6月,首次从黄河向永定河进行生态补水,桑干河山西段实现了全线通水。

  2018年,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组建成立,建立了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的流域综合治理新机制。

  2019年,永定河生态补水3.45亿立方米,300天以上不断流的通水河段达到513公里。

  今春,永定河引黄水量和补水规模为历年同期之最。

  为保证生态补水的顺利,沿岸进行了不少努力。如朔州市对可能影响正常补水的情况进行排查整治,对沿河主要引水、提水的设施和险情险段实行专人专管,防止跑水、漏水。流域生态恢复的努力也在紧张进行。

  生态补水使永定河沿线河道周边地下水位整体上有不同幅度回升,北京山峡段地下水位上升明显,门头沟区部分泉眼停喷30年后已开始复涌。

  永定河北京段全线通水后,三家店以下形成水面面积2100公顷,和补水前相比,永定河门头沟至大兴西麻各庄沿线地下水埋深平均回升2.07米。

  “青山绿水万家邻,一井川原画障新。紫塞风光推独擅,锦城佳丽入横陈。”元人李溥光这首《漯阳道中》描绘的是永定河沿岸的风光,这里也曾秀美宜人。只要用心努力,有望将水流留下来,将永定河留下来。

 
世界博物馆日,不见不散
世界博物馆日,不见不散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博物馆日。届时,《草地》副刊将邀请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敦煌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西藏牦牛博物馆、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西南联大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和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诸位馆长、专家、策展人、讲解员、志愿者,带您云游博物馆。请扫描本报1版二维码,关注“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不见不散。
 
一位西方人对杜甫的致敬 访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导演迈克尔·伍德
一位西方人对杜甫的致敬
访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导演迈克尔·伍德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在片中,伍德不仅盛赞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还借哈佛大学知名汉学家史蒂芬·欧文(宇文所安)的评价,将杜甫与西方文学巨匠但丁、莎士比亚比肩
 

 
 ●“只称杜甫为诗人是低估了他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性,因为这一称呼将他的地位局限于诗人。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一个与杜甫完全匹配的人物,一个体现了整个文明情感与道德感的人物”
 

 
 ●伍德想做的“就是让观众感受到有温度的历史。中国人对他们的历史很有情怀,他们爱他们的历史”
 

 
 ●《杜甫》播出后,伍德收到许多西方观众的积极反馈,“他们告诉我,很高兴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看到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纪录片”
 

 
 ●“纪录片产生了实际影响,为不同文化的人们互相理解提供帮助,这正是我喜欢制作纪录片的原因”
 

 
 ●“面对一些针对中国的不友好声音,尤其是来自美国的污蔑和抹黑,我像中国人一样感同身受,很难过。中国无论如何不该遭受这样的偏见和攻击”
 

 
 ●《杜甫》纪录片在英国的播出“恰逢其时”,因为即便它很短小,也在疫情阴霾下发出微弱光芒,为西方观众提供新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中国,了解中国人的感受和想法
 
  本报记者张代蕾、桂涛
 

 
  四年前,因为一部追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大型英文纪录片《中华的故事》,英国历史学家、纪录片导演兼撰稿人迈克尔·伍德为许多中国人所知晓。两年后,他制作推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仅预告片就有超过1亿人次的观看量。今年4月份,他导演并主持的单集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BBC播出,再次受到英国媒体和观众广泛欢迎。
 
  从少年时代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多次到中国采访拍摄,“在中国感到很自在”,相信交流对话有助于打破文化之间的偏见与误解……或许正是出于这些原因,伍德成为不少人眼中“最会讲中国故事”的西方纪录片导演。
 
曼城男孩的“杜甫缘”


 
  伍德对中国文化的热衷和探寻,从最近这部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可窥见一斑。
 
  “《杜甫》这部片子对我而言,其实更是一部出于私心、因爱而生的作品。”在近日接受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伍德多次提到他对杜甫的喜爱,强调这部59分钟的纪录片是他的“心爱之作”。
 
  因为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启蒙正是源自杜甫的诗。“说起来你可能难以置信——几十年前,一个生活在英国城镇曼彻斯特的十五六岁男孩会着迷于中国诗人杜甫的诗。”他回忆说。
 
  伍德1948年生于曼彻斯特,从家乡的文法学校毕业后,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他进入牛津大学读历史专业。
 
  在曼城念中学时,他在当地一家书店发现一套外国文学译作,其中一本就是杜甫诗集。“翻开这本书读到第一句,我就入了迷。它把我带入另一个世界,一个我从来不曾知道的世界,它如此丰富,如此精彩。从那以后,这些诗就一直留在我心里。”
 
  后来他又陆续知道了李白、孟郊、白居易,以及更多唐朝诗人,“他们和杜甫一样,这么多年过去,从未离开过我。”
 
  10年前,他到中国拍摄纪录片《中华的故事》,期间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和现场观众聊天,询问他们最喜欢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结果令他吃惊。“每个人都回答唐朝,而且几乎人人提到杜甫。”
 
  “杜甫在中国文化的地位如此重要,在西方却鲜有人知。”那时,他就萌生了要为杜甫单独制作一部纪录片的想法。
 
  直到去年秋天,梦想终于成真。他和拍摄团队从杜甫出生地河南巩义出发,沿着杜甫生前足迹重走西安、成都、重庆、长沙等地,跨越半个中国,以西方人的视角和叙事方式,介绍展示中国“诗圣”动荡不安、忧国忧民的一生。
 
  在片中,伍德不仅盛赞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还借哈佛大学知名汉学家史蒂芬·欧文(宇文所安)的评价,将杜甫与西方文学巨匠但丁、莎士比亚比肩,认为他们赋予了诗歌应有的意义和评价标准。
 
  “只称杜甫为诗人是低估了他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性,因为这一称呼将他的地位局限于诗人。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一个与杜甫完全匹配的人物,一个体现了整个文明情感与道德感的人物。”伍德如此评价杜甫。
 
“我在中国感到非常自在”


 
  身为历史学家,伍德最专长的研究领域是中世纪历史。而身为纪录片制作者,他希望“让观众感受到有温度的历史”。
 
  他制作的120多部纪录片中,大多数与历史有关——《追寻文明的起源》《亚历山大东征传奇》《印度的故事》《英格兰的故事》等。
 
  他撰稿并主持的《中华的故事》更从普通中国人的视角,追溯中国历史,讲述中国从古代夏商周到改革开放时代的巨大历史变迁。
 
  《杜甫》纪录片中,伍德同样追寻中国古老文化在当今中国的传承和意义。在中国实地采访拍摄过程中,他找到了答案,而且印象深刻。
 
  “我和许多中国老百姓交谈,每个人都能和我聊杜甫。在成都杜甫草堂门前读《春夜喜雨》的小女孩,每个月都要去一次杜甫草堂的成都老人,湖南读诗会的成员,给杜甫诗作谱曲演唱的大学生们……从他们身上,我清楚看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消失,一直在延续。”他说。
 
  伍德认为,纪录片导演必须对自己所拍摄国家的文化有所感知。“拍摄中国,你必须将自己视作中国人来看待问题,影片的内容必须以这个国家人民所理解的本国文化角度来呈现……因此你必须和中国人的文化产生共鸣,否则观众就无法理解你所拍摄的东西。我想做的就是让观众感受到有温度的历史。中国人对他们的历史很有情怀,他们爱他们的历史。”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如今,因为旅游或工作,伍德先后去过中国十多次。“每次到中国拍摄我都过得很愉快,中国人友好、热情、好客……我喜欢去中国,在那里我感到非常自在。”
 
  他还记得第一次到中国时,整个国家尚未从“文革”的震荡中恢复,“人们都穿着一样的灰色、蓝色中山装。”但从那之后,“中国经济、国家整体变化太大了,已经成为另一个世界”。
 
  他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中聚焦了这段历史,认为“西方人要想真正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就必须了解中国过去40多年发生了什么”。
 
  为了这部片子,他到安徽乡下采访小岗村的农民,到温州与拿到第一份私企证书的女士交谈,站在香港对面的海角上,在如今摆满巨大集装箱的港口讲述深圳的故事。“这样才能向西方讲好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特别是在教育、科技、环境、商业方面的问题。”他说。
 
  拍摄《杜甫》期间,中国西南城市成都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我喜欢成都,那里的建筑、古迹、食物,我都感兴趣。当地人带我们去只有他们才知道的美味小店,让我们看当地美食如何烹制出来,很有意思。”
 
“理解中国需要一辈子”


 
  对于中国文化,伍德经常称他是“局外人”。
 
  “对我这样的局外人来说,理解中国需要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在多次往返中国后,我才开始理解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才能明白他们的幽默和社交方式,他们对于食物的看重,以及在这样的文化背景里怎样笑才是最合适的。”他曾告诉记者。
 
  比如饮食,伍德举例说,英国摄制组习惯随便吃个三明治就继续工作,但中国不同,中国摄制组到了中午通常会停工开始吃午餐。“对于他们来说,饮食的仪式感很重要。我认为中国人民对他们文化的尊重和热爱真的很重要。虽然东西方价值体系在基本框架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并不完全相同,了解中国需要终生努力。”
 
  对于中国诗词,他也谦逊地表示自己是“门外汉”,尽管在采访中他能随口向记者用英文背诵好几段杜甫的诗,包括长诗《壮游》:“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杜甫》纪录片中,他用杜甫这首自传性的叙事诗串联起主人公一生。为了向西方观众更好地传递这首诗的意蕴,他致信英国国宝级演员、《指环王》影片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邀请他出镜朗诵了15首杜甫诗文译作。
 
  对于他参与制作的纪录片,他坦言“没有哪一部是完美的”,唐诗的复杂性让最近这部《杜甫》更是如此。“但我愿意尽力而为,向西方观众展示一些可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
 
  《杜甫》播出后,他收到许多西方观众的积极反馈,“他们告诉我,很高兴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看到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纪录片。”还有观众向他打听英国哪里可以网购到杜甫诗集的英文翻译,想要趁居家隔离期间潜心阅读。
 
  他还曾在飞机上遇到一家前往中国旅游的美国人,他们看了《中华的故事》,计划沿着片中的路线周游中国。
 
  “纪录片产生了实际影响,为不同文化的人们互相理解提供帮助,这正是我喜欢制作纪录片的原因。”他说。
 
“文化交流的坚定信徒”


 
  除了纪录片导演和主持人,伍德还是曼彻斯特大学的公共历史学教授,以及英中了解协会主席。这些身份都让他不断探寻中国文化的魅力,长期支持英中文化交流。
 
  “我是文化交流的坚定信徒,坚信文化交流能促进不同民族互相理解,消除偏见。”他说。
 
  他提到,自己的家乡曼彻斯特一直与中国渊源很深,那里有“中国城”,有“全英国最好吃的中餐厅”,还有一所全欧洲范围内吸引最多中国留学生的知名学府——曼彻斯特大学。
 
  “每到九月份,你到曼城最中心通往大学的街道上走一走,能看到路边张贴着很多为中国留学生服务的中文信息,你能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和中国的紧密联系,中国的一切在这里都是大事。”他说。
 
  但眼下,他提到,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中断了英中之间许多正常交流,而疫情引发的可怕偏见更可能损害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他非常不希望看到中西文化的连接因为疫情和偏见而中断。
 
  “面对一些针对中国的不友好声音,尤其是来自美国的污蔑和抹黑,我像中国人一样感同身受,我很难过。中国无论如何不该遭受这样的偏见和攻击。”
 
  而越是这种时候,越能体会到文化交流、互相理解的重要性,他认为《杜甫》纪录片在英国的播出“恰逢其时”,因为即便它很短小,也在疫情阴霾下发出微弱光芒,为西方观众提供新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中国,了解中国人的感受和想法。
 
  “我期待疫情尽快过去,期待在曼彻斯特大学校园里继续看到许多中国留学生的身影,更期待我们能一起努力,搭建更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文化桥梁,共同消除偏见。”
 
  而对于未来何时再去中国拍一部新的纪录片,伍德坦言还没有具体计划。但他透露自己一直对英中两国历史上首次外交往来特别感兴趣。
 
  1793年,英国派使臣乔治·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访华,见到了清朝皇帝乾隆,领略了“乾隆盛世”。
 
  “当时英国使团准备了什么礼物,有什么含义,英中双方如何从不同视角看待那次会见,对当今又有何启示?我有个小想法,想拍部片子探究英中历史上这第一个外交时刻。”
 
湾仔年轮
湾仔年轮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沧海变桑田,那一条条海岸线,不断成为后来的内陆路,恰似湾仔成长的“年轮”,记录着香港从小渔港嬗变成繁华都市的光阴故事

  本报记者苏万明、朱宇轩


  湾仔是香港最早发展的区域之一。从开埠之初的望海观音古庙(位于如今皇后大道东上),到现存的当时顺海而行的电车轨道,再到后来的告士打道、会议道……沧海变桑田,湾仔那一条条海岸线,不断成为后来的内陆路,恰似湾仔成长的“年轮”,记录着香港从小渔港嬗变成繁华都市的光阴故事。

“牛刀小试”


  香港岭南大学教授刘智鹏介绍,1840年以前,香港居民多以务农为主,人口主要集中在新界,整个港岛的人口不超过8000人。位于港岛北面的小渔港湾仔,人口则不足2000人。开埠后,大量外国商户活跃在湾仔、中区一带,湾仔成为外国人、上流社会的社交活跃地。19世纪50年代,华南地区爆发变乱,不少居民“走难”至香港,香港人口激增。香港政府开始向湾仔以东一带填海。

  根据湾仔区文化历史旅游推广小组撰写的《寻找湾仔海岸线》研究报告,1851年,香港政府制订了第一个填海计划,建议由西营盘至铜锣湾一带建筑一条横贯整个城市的海堤。

  没想到,1855年正式公布计划后受到当时上流社会的反对,因为这会影响他们的船坞经营。时任总督约翰·宝灵将目光投向了湾仔的一大片低洼地——湾仔摩理臣山以东、利园山以西,南面是黄泥涌村前的农地。每逢雨季,这片低地就会被从三面涌下的雨水淹没、无法使用。宝灵计划将这片低地填高,卖给发展商。

  宝灵还计划将黄泥涌村前的农地填高作跑马场。当时,上流社会人士都热衷赛马,计划获得他们大力支持。今天的鹅颈涌及其附近的地方,就是当时填海所得土地。

  此后至19世纪60年代,当时在任的总督也积极建设各类海堤工程。直至1868年,湾仔零星共增加了约3.5公顷的土地,新地由云咸街推进至般咸道,再伸展至德辅道东一带。

规模填海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间,香港人口攀升、住屋拥挤、卫生环境堪忧……各界人士纷纷呼吁,香港迎来有规模的填海时代。

  政府首先启动的是中区填海计划。《简明香港史》介绍,填海工程1889年正式展开,填海范围西起西营盘的屈地街,东至中环的海军船坞,全长约3.2公里,宽76米,填获新地共24公顷,原来的海岸线向北推移,延伸至现在的干诺道中。

  随着土地增加,外国人口不断涌入,据统计,1900年左右,香港人口已经增加至30万人,湾仔是当时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为继续纾缓稠密的人口,香港政府在1921年展开海旁东填海计划,填海范围从海军船坞以东的军器厂街开始,至铜锣湾怡和洋行货仓为止。

  挖掘技术不足、工人罢工、工程费用不断增加……填海工程困难重重,直至1930年,海旁东填海工程终于完成。湾仔不仅新增了35公顷的土地,还重建了输水管道、排雨水渠、道路和建筑等,城市配套设施逐渐完善。

  填海工程完成后,湾仔吸引不少海外华侨华人和内地居民来港投资及居住。一时间,工厂、商铺、酒店等建筑拔地而起,有轨电车沿着海岸线驶过,湾仔一派欣欣向荣。

全盛时代


  香港商贸迅速发展,现有土地已不足以满足庞大的需求。1922年,香港成立了负责城市规划的委员会,规划了香港未来50年的长期发展。委员会建议,香港继续进行大规模填海工程,包括将旺角避风塘及中环添马舰总部进行填海,以铺设九广铁路及其支线。1948年英国城市规划师艾伯克隆比又在一份报告中建议,填海工程扩展至九龙南部以增加土地,同时开发新界,兴建新市镇。

  1965至1972年间,湾仔填海计划迅速展开。工程完成后,湾仔的范围随即伸展至今天的会议道一带,港岛北岸的海岸线再次延伸、向北推进。这段时期,香港正经历“经济起飞”,商业活动也因中环区的商业楼宇供应饱和而渐渐向东扩展,湾仔填海工程正好回应这一趋势,湾仔顺理成章成为另一个重要的商业区。

  随后,香港艺术中心、新鸿基中心、香港演艺学院、华润大厦、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及中环中心(旧翼)等建筑相继落成,这些建筑不少已成香港地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湾仔填海工程快马加鞭进行。从1983年至1991年,香港刊发的《海港填海及市区发展研究》《全港发展策略》及《都会计划》等多份官方文件都提及湾仔急切需要填海。

  特区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资料显示,湾仔填海计划分为两期。第一期1994年开始,1997年结束,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北面,以填海的方式开拓一个岛,为扩建会展中心提供土地。第二期自2009年开始,旨在提供土地兴建中环及湾仔绕道、东区走廊连接路和其他道路,计划容纳港铁沙田线至中环线和北港岛线,并兴建一条延伸的海滨长廊。目前,大部分工程已完成。

  去年9月出版的《湾仔画当年》一书写到,随着湾仔的海岸线变迁,湾仔码头由昔日的海旁东迁至分域街,再迁到会展附近的位置,一再北移,“或许不久将来,九龙与香港两岸又会再走近一步”。

 
乡村不能遗忘“老房子”
乡村不能遗忘“老房子”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邹德祥


  中国乡村不能遗忘“老房子”!

  老房子是“古董”,现在的乡村,很多老古董都“丢”了。

  老房子是文化遗产,现在的乡村,很多文化都“跑”了。

  老房子,承载着乡音乡愁,诉说着乡村往事和风土人情。

  我所居住的鄂东大别山地区乡村,能看到的老房子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现代化的楼房。钢筋水泥建筑屹立在乡村,与原汁原味原生态的乡村氛围相去甚远。

  科学合理地保留老房子,让古老的遗存和记忆焕发出勃勃生机,考验着未来一个时期中国乡村治理的水平。

乡愁是什么?


  一次经历,让我对乡愁的渐行渐远产生了担忧。

  那天的情形是这样的——

  我驱车前往盛产“罗米”的鄂东大别山区大河岸镇花银岩村,一睹“贡米”风采。

  “贡米”有段红得“烫手”的历史,传说乾隆皇帝吃过此米后觉其味鲜美,才御赐此米为“贡米”。“贡米”赢得了皇室青睐,却输在了市场上。当地人自产自种的谷和米从来不卖,好客的山上人家,来了贵客才会拿出珍藏的“贡米”款待。

  走在花银盐村里,发现“贡米”的兴奋转眼间就被冲淡。古树、古屋本应随处可见,但村里很多老房子被推倒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幢幢现代化楼房,多少有些不协调的感觉。

  花银岩不仅仅是“贡米”之乡,还应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花银岩村村支部书记余科汉看出了我的“惊讶”,他笑着说,村民在外务工赚了钱,就一家家盖起了楼房。我向他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可没有了老房子,就失去了时代的印记和乡村的味道,花银岩村丢掉了‘乡愁’,就会丧失新一轮发展的机会。”余科汉听了我的话也露出惊讶之色:“你说的机会是什么?”我回答:“这个机会是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东风,东风吹来满眼春,花银岩失去了昨天,再也不能错过今天和明天了”。

  每到一处老房子面前,我都会提醒余科汉,这间房子不能拆啊,你们要挨家挨户做村民们的工作,老房子留着是宝贝,将来会换来大把的票子。“嘿嘿,守土有责嘛,我就为他们守住老房子”,余科汉一点即通。

  让人惊喜的是,村里的古树保存完好,每走几十米,就会看见枝繁叶茂的古树错落其间,树上还挂着“名贵树种”的牌子。余科汉说,村里现有这样的名贵树种达300余棵。

  “我捡到宝贝了”,一个9岁的小朋友在老房子旁的古树下“淘”到一杆老式烟杆。还有一位村民“淘”到了一个年代久远、图案精美的茶杯。这两样发现引起了一行人的欢呼。

  村民们没事的时候转悠一圈,经常能捡到一两样明清时期甚至年代更久远时的“老古董”,余科汉打算动员村民们把捡到的“古董”保存起来建个“民俗博物(收藏)馆”,让外来的人了解花银岩的悠久历史。

老房子是什么


  老房子是什么?

  老房子是地方文化之根,是地方民俗之魂,是乡村振兴之镜……古民居、古村落、古街、古巷、古井、古树,“古老”的印记在我们身边依稀可见。

  “古老”的印记是历史,是文化,也是不可复制、极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应充分整合、释放这些资源的“能量”,让其成为地域人文的象征。

  浙江莫干山上,有些民宿客栈回归乡土味,设计者将废弃的老房子进行修缮、改造,将当地的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古朴建筑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成为诗意栖居的亮点,人与自然自由对话。

  很多去过莫干山民宿的人,都能久久回味“老房子”的记忆和味道。

  在老房子的改造中,合理利用被废弃的建筑空间,保留老建筑残墙木构的历史痕迹,对接自然的户外,构建具有现代理念的度假空间,帮助那些被遗忘的地方得以共享,营造出私密、幽静、古朴、素雅的休闲意境。

  在位于鄂东大别山区的三里畈镇錾字石村,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柿树有3000余株。鄂东大别山区境内最大的一株甜柿树,就在三里畈镇毛家咀村扁担坳,树的胸径达75厘米,树高15米,冠幅14米×14米,丰年仍可产甜柿750公斤。每年甜柿节期间,前往当地观光和采摘甜柿的游客络绎不绝。在很多游客眼里,屹立数百年硕果满枝的古树不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是“活文化”的象征。

  全域旅游时代,一段古墙,一块石头,一棵古树,都是鲜活灵动的旅游资源。

  “荆楚家学第一村”鄂东大别山区三里畈镇张家冲把老房子改造成书院,古老的“开笔礼”仪式引人瞩目。身穿汉服的数十个萌娃,正衣冠、敬拜孔子、朱砂启智、击鼓明志、启蒙描红、敬茶拜亲、书写“人”字,开蒙启智,接受国学洗礼。

  名为“丁豆府”的小院,也是老房子修葺改造而成。小院主人传承家传豆腐宴秘制法,用最原始的石磨,磨出了美味可口的豆腐脑、豆浆。

  走进张家冲,古老的印记随处可见,让人流连忘返。

  张家冲古称苍葭冲,始建于明代中叶,清代出过一名进士、一位武举人、十多个秀才;这里自然风光优美、遗存遍布。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两座古祠堂,古民居、古井、古城墙、古庙、古墓群错落其间。有百年以上古树48棵,最长树龄近500年。张家冲村作为“荆楚家学第一村”,慕名而来的游客日渐增多,他们成功开启的“文化小院”运营模式,成为远近闻名的样板工程。这个村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突出“荆楚家学第一村”的功能定位,坚持文化为魂,修复传统,复兴文化,唤起了群众传承文化的自信和自觉。村民积极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种植,让“乡愁”落地。

乡村是什么?


  乡村是什么?

  乡村是采菊东篱下?

  乡村是幽兰生前庭?

  乡村是陌上缓缓行?

  乡村是狗吠鸡鸣地?

  我给位于鄂东大别山区的燕儿谷景区写了几句“广告词”——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燕儿谷景区茶梅绽放,游客漫步林间小道,往来于花丛之中,尽情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有的游客还饶有兴致地体验手工制作,或骑马驰骋一览奇山秀水。徜徉山水之间,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想必“乡村是什么”的答案,已悄悄进入人们的视野和脑海里。

  去年12月10日,“2019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湖北营”扎根燕儿谷,让来自马来西亚的63名师生深刻感受到中国的乡村之美。

  在燕儿谷,面对一排排土坯房,孩子们的目光里流露出惊讶。领队黄新城说:“这是天然的房子,比大城市的高楼大厦好多了。”在燕儿谷的茶梅小镇和工匠学校,营员代表蔡凯航多次拿出手机拍照,感慨地说:“我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山村,美得不可思议!”明媚的阳光下,鸟声啁啾,寻根之旅的华裔青少年们迎来了新的一天。课堂之外,无论是知识还是感情,都伴随着“寻根”的脚步而加深。

  听着导游的讲解,看着汩汩喷涌的山泉水,营员代表李昂霓突然问:“这水能喝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马上从泉眼中灌了一瓶泉水,喝了一大口,连说:“真甜,我还要灌些泉水带回家去。”

  蓝天下的碧瓦朱墙,铜门木椅,这一幅幅从未见过的画面,还有手工打糍粑、磨豆浆、做陶艺、滚铁环、踩高跷等体验活动,深深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看着那些原始的物件,巧妙的雕琢,精细的手工,少年们除了惊叹,作为华人的骄傲也油然而生。

  茶梅小镇、茶梅园、乡村工匠学校、小香薯种植基地,精心设计的寻根路线,从夏商周人类聚落遗址、晋代宋代摩崖石刻、太平天国古城墙、京剧鼻祖余三胜故里,到农耕文化、乡村振兴、一带一路、中国梦,这些话题跨越数千年历史,融汇在大别山的文化画卷中,在海外华裔青少年们面前徐徐展开。

  见证了这些因“老房子”而兴的乡村样板,我认为,谁利用挖掘好了“老房子文化”,谁就棋高一着,在经济发展中胜出。

  老房子烙上文化印记,更能焕发乡村活力。中国的乡村建设,老房子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助推剂。

 
风雨凌烟“番仔楼”
风雨凌烟“番仔楼”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曾氏“番仔楼”。  张志坚摄

  林建武


  一座“番仔楼”,见证了一个家族的海上丝绸史。

  在闽南侨乡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种集传统红砖白墙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特色于一体的洋楼,被称为“番仔楼”。“番仔”是家乡人对漂洋过海到南洋生活的华侨的称谓,语气中隐含羡慕和妒忌双重意味。

  每一幢“番仔楼”都承载着一位母亲对漂洋过海儿子的牵挂,一个妻子对在异国他乡丈夫的守望,一个孩子对父亲归来的期盼,同时也是一个离乡海外侨胞思乡念祖、与家乡亲族血缘关系的时代纽带,见证了一辈“过番”人谋生创业的辛酸历程。

  这些有异域风情的建筑,以新加坡、菲律宾、印尼风格为主,也有英国、德国、日本、美国式的,不仅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海上丝绸记忆,也充分体现了闽南华侨建筑的独具匠心和多国文化的交融合璧,更以其独特的家族传承留下了珍贵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闽南多山少平地,清末至民国国弱民穷,这些“番仔楼”是一些闽南人为生活所迫漂洋过海前往南洋谋生,发达后回乡所建。其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建筑材料多为南洋直接运输而来。

  “番仔楼”集闽南传统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的优点,因设计师想法各异,各种石雕、砖雕、彩画、拼砖、灰塑等工艺价值高,是闽南侨乡的一颗颗建筑瑰宝。“番仔楼”在闽南泉州、漳州一带数量及精品甚多。

  许多“番仔楼”不仅建造精美,并且饱含华侨背井离乡下南洋打拼的辛酸血泪,每一栋“番仔楼”背后都有一段生离死别、忍辱负重、白手起家和荣归故里的传奇故事。

  在闽南龙海市角美镇东美村(今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东美村)古侨村,有座气势恢宏、洁白耀眼的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巨型建筑——百年华侨豪宅曾氏“番仔楼”,从远处望去气如意大利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闽南的“番仔楼”多为独栋别墅,而曾氏“番仔楼”俨然是个建筑群,一派“皇家庄园”的规模。

  这座历经百余年的曾氏“番仔楼”,依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透露着昔日的辉煌与霸气。

  走进曾氏“番仔楼”,发现整座楼的建筑以闽南人的传统习惯坐南向北,成三横三纵“凹”字形布局,主次分开、错落有致。整座建筑雕梁画栋,门房、窗户、房梁上布满各种精美的石雕、木雕图案,呈典型的闽南风格。

  据居住在此的曾氏后人介绍,房主曾振源于19世纪中期,只身远渡新加坡,开始在南洋谋生。从在货栈当学徒干起,秉承闽南人吃苦耐劳、忠厚诚实、聪明睿智的传统,很受老板喜欢,慢慢帮老板打理生意,直至自己进入商行。

  据说有一年台风季节,暹罗、安南等地要高价进一批货物,无人敢出海,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他虽然对台风心生敬畏,却也看到了商机。或许是老天怜人,此次出海化险为夷、安全而归,也为他拿到了用命换来的第一桶金。

  此后,曾振源用挣到的钱开了间货店,取名“丰源货栈”,从此走上自己的经商之路。经过十多年的商海驰骋,生意逐渐涉及贸易、航运、典当等行业,并在新加坡,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缅甸以及厦门、广州设有分号,逐渐成为闽南的巨商望族。

  发迹后的曾振源为了实现衣锦还乡“起大厝”的夙愿,于1903年回乡盖起了现在这座“番仔楼”,前后历时十四年建成,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27平方米,大小房间120余间,单修造工钱就耗费白银二十多万两。

  楼分为上下两层,主墙为白色格调,欧式壁面、浮雕花鸟错落有致;外墙装饰为英式风格,虽历百年,色彩仍然鲜艳,据说所用的花瓷砖乃是英国制造,由南洋专船运回。楼顶红砖黛瓦两侧,壁炉的烟囱、钟楼相互辉映,洋溢着浓烈的异国风情。

  此楼另一奇观是地下排水用水系统,由于闽南每年春节过后都是“阴雨连三月”的梅雨季节,此楼构建时在大楼的石板通道下面设有三纵三横的排水沟,无论下多大的雨,都不会出现积水现象。后花园置有风力抽水机房、木风轮带动机器把水提上楼顶水塔,再通过管道,通向各座建筑,百年前农村有自来水设施,可谓凤毛麟角,这样巧具心思的设计令人惊叹不已!

  历经世事变迁,如今这些散落在闽南农村各个角落的“番仔楼”大都保存完好,也有的因后裔侨居海外、无力修缮而残破不堪。这些在风雨飘摇的年代留下的中西合璧建筑物,是值得好好珍惜保护的“文化遗产”。

 
赖以拄其间
赖以拄其间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杨迎春


  捧读新近热销作品《查医生援鄂日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感动泪目的同时,心底自然生发的是敬意。“赖以拄其间”,是我突然间想到的最能表达对查琼芳们不畏生死、一往无前的精神的赞语。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战争年代的“山”,变成了今天的斗士。查琼芳们,有医生、有护士、有解放军、有志愿者、有清洁工、有驾驶员……当然还有领导、院士、科学家。最重要的,有党、有政府。

  这是一场怎样的战“疫”!《查医生援鄂日记》的“战时记录”讲述了开战前的淡然,战端一开的毅然,战斗中的决然,胜利后的欣然。从整装待发,到闻令而动;从奋战拼搏,到光荣凯旋,67天的日记,67天的战斗,每一天看似重复,每一场却又那么惊心动魄。疫情突来,新冠肺炎致病之重、致染之速、致死之高,让天天与病魔打交道的医学专业人士都咋舌,更令普通百姓慌恐。人人自危之时,“天欲堕”,成了紧压在人们头顶的阴云。

  然而,“枪林逼,飞将军自重宵入。”全国4.26万名医护人员悬壶入荆楚,义士捐款捐物、志愿人士筹措防控用品、卡车司机自发运送,源源不断的救援物资运抵湖北……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医护者;哪里在防控,哪里就有志愿者。鲁迅先生曾有一句“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恐怕先生在今天,面对此情此景,要感叹一句“我向来不吝以最高的敬意赞美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查医生援鄂日记》是这样记录“猛士”的:

  “24日是农历除夕,年夜饭吃到一半,就接到了当晚出发去武汉的通知……起飞时间是24:00……飞机在轰鸣声中飞上蓝天,带着任务的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踏上征程……”

  “戴着口罩,穿着厚重的棉大衣,坐靠在办公室的椅子上休息。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戴着口罩睡觉:在安静的环境下,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每一次的心跳和呼吸……”

  “十几个小时下来,他的脸上已被N95口罩压出深深的压痕,鼻梁上已有了压疮。今天他也是夜班,但他今天白天还是赶去了医院,完成他昨天没有完成的事情。他说今早有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忍不住掉了眼泪,不为自己的辛苦,只为武汉人民经历的痛……”

  “病人情况不太好,家属明确表示放弃对老先生的一切抢救。但是作为医护人员,我们没有放弃,哪怕只有一丝丝生机,我们也在竭尽所能,用高流量氧、无创呼吸机等多种救治措施……”

  “没过几天,病人又出现了气胸,接下来就是我在隔离病房第一次独立操作,800毫升的气体是我一针筒一针筒抽出来的。记得当时我一边抽,心里一边嘀咕:‘姐抽得不是气体,姐抽得是新冠病毒!’这种穿着隔离服操作的艰难和浑身闷热汗湿的感觉我会记一辈子……”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新冠病毒疯狂肆虐,敢于正视与家人的“生离死别”。《查医生援鄂日记》对“真的猛士”的诠释,没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呐喊,却让我们震撼于“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豪迈。

  “武汉别怕,我们来了!”这是参加武汉新冠病毒一线战“疫”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声。北京的医生来了,上海的医生来了,其他各省区市的医生来了……医生来了,就有救了。“一位戴着呼吸面罩的病人,一听到上海医疗队来了,还摘下了面罩,告诉我们‘希望我们可以救救他’,我们赶紧让他戴上面罩,安慰他要对战胜疾病有信心。”

  信心,不只病人要有,更主要的是医生要有。面对“全新”的新冠病毒,面对医疗物资紧缺的状况,看《查医生援鄂日记》知道,一开始,医生们显然自己心里也是没底的。然而,第二批援鄂医护人员来了,各种物资陆续来了,科学防控举措来了……“守得云开见阳光”,查琼芳们信心如磐石、勇气似东风,她们不畏艰险、不辞辛劳地工作着,一如她们传唱的《勇气》:有一种勇敢,是明知艰险,也决不回头。

  “总有花开的时候。”《查医生援鄂日记》记录的是医护人员每一天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更于其中蕴涵着无穷的力量、无限的精神。那种不见成效不退缩的勇气,不到胜利不收兵的执着,真正体现出猛士豪情和英雄气概。当查琼芳记下“我们曾经为武汉‘拼过命’”的时候,武汉已经开始复工复产,武汉重新振作起来了。

  “山一样的崇高信仰、海一样的为民情怀、铁一样的责任担当、火一样的奋斗激情”,是上海的时代奋斗精神。查琼芳们就是带着这样的精神、情感和使命奔赴前线,奋战在金银潭医院的。

  网上流传着一个诙谐而有意味的段子:钟南山、火神山、雷神山,三山镇妖疫。《查医生援鄂日记》讲述的就是山。那一位位不畏风险的医护工作者,一个个坚守防控岗位的值班人,一群群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他们,就是崇高信仰的山,坚如磐石的山,不惧风雨的山,顶天立地的山。

  鄂未残,天未堕,山拄其间!

 
云冈石窟:“云”端行走,“云”游世界
云冈石窟:“云”端行走,“云”游世界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副刊
 
▲云冈石窟五华洞5号窟内的小佛像。  本报记者柴婷摄
 
 
 
  
 
  ▲3D打印的云冈石窟第18窟的局部。  云冈石窟研究院供图
 
  本报记者王学涛
 

 
  1920年9月11日夜,日本的宗教美术学者木下杢太郎参观云冈石窟后写道:“美好的事实无论何时永远都不会改变其美好的本质。透过破坏和污损之处,如今仍然可以看到无数美轮美奂的佛像熠熠生辉。”
 
  1933年,中国学者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营造学社同人考察云冈石窟,随后在合著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刊发了《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一文,厘定了云冈诸窟的名称,讨论了云冈飞仙的雕刻,分析了云冈石窟表现的建筑形式和窟前的附属建筑,文中认为:“这灵岩石窟更是后魏艺术之精华—中国美术史上一个极重要时期中难得的大宗实物遗证。”并在文章中第一次从建筑角度研究了云冈石窟的价值。
 
  “万亿化身,罗列满山,鬼斧神工,骇人心目。一如来,一世界,一翼、一蹄、一花、一叶,各具精严,写不胜写,画不胜画。后顾方作无限之留恋,前瞻又引起无量之企求,目不能注,足不能停,如偷儿骤入宝库,神魂丧失,莫知所携,事后追忆亦如梦入天宫,醒后心自知而口不能道,此时方知文字之无用了!”1934年7月12日,著名文学家冰心游云冈后写日记赞叹。
 
  “云冈石窟的庄严伟大是我们所不能想象得出的。”1935年,著名作家郑振铎在《云冈》中感慨,“必须到了那个地方,流连徘徊了几天、几月,才能够给你以一个大略的美丽的轮廓。你不能草草的浮光掠影的跑着走着的看。你得仔细的去欣赏。”
 
  2020年的今天,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座由北魏皇家主持营造的大型佛教石窟寺,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余尊,最大的佛像高17米,最小的仅0.02米,它代表了公元5世纪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
 
别样的胡风乐舞


 
  云冈石窟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颇具西来样式,胡风胡韵较为浓郁,而中晚期的石窟造像又引领了中华佛教艺术本土化、世俗化、民族化的新风尚。如今,它以恢宏的皇家气势、自然的园林生态和优雅的文化环境,成为海内外游客的礼赞圣地。
 
  在对云冈的石窟建筑艺术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之后,梁思成感触良多,他说,“在云冈石窟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中国艺术固有的血脉中忽然渗入旺盛而有力的外来影响:它们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希腊、波斯、印度,它们通过南北两路,经西域各族和中国西藏到达内地。这种不同民族文化的大交流,赋予我国文化以旺盛的生命力。这是历史上最有趣的现象,也是近代史学者最重视研究的问题。”
 
  赵昆雨是云冈石窟研究院科研办主任,多年致力于云冈石窟研究。在他眼中,云冈石窟早期佛像体现了神性之美,中期造像有胡风汉韵交相杂糅之美,而晚期造像则体现了人性的回归。其中,中期造像中的西方因素尤其引人入胜。云冈石窟中期洞窟约凿于公元471至494年,共有12个洞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变、庄严焕斓,中西文化之融合在此期间发生了最绚烂的碰撞。
 
  古希腊柱头等装饰点缀在石窟内。第9窟前室北壁西侧佛龛龛柱形体修长、端丽,柱头上装饰一对向下的涡卷,气质高贵,表现出古希腊爱奥尼柱式的特点。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柱头上端两个朝下的涡卷代表着女性婀娜、柔美的体态。第8窟南壁竖立大莲花装饰支架,高大的粗茎分出两枝,枝头各一团莲。粗茎腰部绑缚花卉,两侧舒放忍冬叶。该装饰物具有浓郁的外来风格,大约与西亚波斯纹样相近。第12窟前室西壁屋形龛,脊顶雕金翅鸟,两侧分别雕饰三角形火焰纹、半月形鸱尾以及侧身振翮欲飞的金翅鸟。四根八角形列柱将龛面开为三间,柱上设一斗三升兽头拱,狮形,极具波斯、印度地域色彩。
 
  胡人形象在石窟中较常见。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不断征战讨伐,向平城移民,充实京师。至孝文帝时期,平城已拥有近百万人口。除了通过战争手段迁徙人口,还有主动内附北魏王朝的。此外,胡汉商人以及外国商贾,也都满腔热忱地投奔到平城这座国际商贸大都会。每年来平城朝献的各国、各族使臣也不在少数。可以想见,当时的平城,云集各种不同面孔与肤色、不同服饰与语言,来自波斯、粟特、西域诸国的胡人,云冈石窟频现胡人雕刻形象就反映了这一时代特点。
 
  还是第9窟,窟门顶部雕四身胡貌飞天共捧摩尼宝珠,他们脸型方宽、眼眶深凹、眼珠凸圆,卷曲的头发向后倒梳,袒上身,下穿短裤,赤足,身体健硕、气势勇猛。此窟明窗顶部,8躯飞天环绕一覆瓣团莲。其中4躯表现为逆发形,体格彪悍,一手叉腰,一手托莲,倒踢腿,充满阳刚之气,属北方少数民族男性劲舞;另4躯表现为高发髻,身材柔婉,态势悠逸,属汉族女性软舞。这是北魏时期各民族乐舞艺术大融合的真实写照。
 
  此外,石窟中还有来源于中亚、印度系的多臂神像。第8窟窟门西侧雕鸠摩罗天,五头六臂、颜若童子、丰满圆润,侧面头发波状飘垂,正中发卷由上边两小头侧辫相扭结而踡就。四小头均张嘴露齿,表情奇特怪诞,脸上充溢少年的稚气,头顶正中盘螺发,两侧发梢编辫,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
 
  云冈石窟现存乐器雕刻500余件中,既有汉魏旧乐琴筝笙之类,也有龟兹五弦、西亚系波斯竖箜篌、天竺梵贝、鲜卑大角,还有西凉乐特性乐器齐鼓、檐鼓、义觜笛等。
 
  “尽管北魏历代帝王都不同程度地倡导、推行汉化,尤以拓跋宏登峰造极,甚至抛弃了自己民族的语言,但就乐舞文化来说,北魏一朝,音乐的主体还是以鲜卑为代表的北方各少数民族以及中亚一带的胡风乐舞。”赵昆雨说。
 
佛像上曾满是煤灰


 
  云冈石窟对员小中来说是特别的,他从小在石窟旁边的村子长大,现在云冈石窟研究院工作。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的正前方100米处就是他曾生活了近40年的家。
 
  小时候,员小中常到石窟内玩捉迷藏,哪里黑就往哪里藏,常常弄得满身是土。他也会和小伙伴们登上楼阁,极目远眺。玩累了出一身汗他就往一二窟方向跑,因为他知道那里有泉水。“喝泉水,用泉水洗头、洗澡、洗脚,凉飕飕的,非常舒服。”他还在大佛面前画画,画得虽然不像,但是一次比一次好。20世纪80年代,参观云冈石窟的外国游客多起来,那些外国人还给他们拍照。
 
  “那时候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美好,煤车少、交通好、环境好,有大城市的模样。”员小中说。
 
  往前追溯,1973年秋,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来云冈石窟视察时指出“云冈石窟要三年修好”。为了落实周总理的指示,当地对云冈石窟展开了大规模的维修保护。通过“三年保护工程”的实施,挽救了一大批濒临崩塌的洞窟及雕刻,基本上解决了主要洞窟及雕像的稳定性问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同市工业和经济的迅猛发展,距离云冈石窟仅350米的109国道云冈段车流量与日俱增,大吨位煤车超载现象比比皆是,仅运煤车平均每天即达16000余辆。由此引发的粉尘和废气的污染十分严重。同时也给云冈石窟石雕的保护带来严重的威胁,洞窟石雕,特别是裸露在外的佛像,身上均是厚厚的煤灰。再之后小煤窑多起来,情况更糟糕,云冈石窟员工上下班坐班车,不敢开窗户。村民们把脏水、垃圾往路上倒,冬天还会结冰。
 
  1992年至1997年,云冈石窟编制了《云冈石窟规划》和《云冈石窟保护管理条例》,进行了“八五”维修工程,很好地改善了石窟的保存状况。
 
  1998年至1999年间,政府拨出2.6亿元专款,用于在距离石窟1500米以外,建设一条全长约30公里的运输新线,将原有公路开辟为云冈旅游专线。109国道的改线,为云冈石窟的保护和大同市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2001年云冈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
 
  “申遗的时候,就承诺要对云冈石窟继续加强保护,一直到2008年耿彦波市长来到大同,才启动不协调建筑的拆迁问题。”员小中说,那时候村里的老百姓吃旅游饭,有的照相,有的卖水、卖纪念品,当时一个人照相能养活一家人,这部分人不愿意搬迁。
 
  看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景色,员小中感慨地说,虽然搬了家,但彻底落实了申遗前的承诺。原来村庄所在的地方种上了树,来到云冈石窟景区就像进入了一个天然的公园。
 
  “挺怀念那个老家,搬迁前,家里的角角落落我都走了一遍。搬家总有恋恋不舍的感觉,总有一种思念在,但为了大局,必须那样做。”他说。
 
  如今,员小中住在大同市区,每天坐班车上下班,路上需要2个小时,一天10个小时在云冈石窟度过。
 
  2002年,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启动。工程前期主要针对顶部地质状况进行了水文测绘、地质钻探,详细研究了洞窟渗水机制。2007年,进行了西部窟群防水试验工程,当年成功地阻挡了90%以上的渗水,次年再无渗水。2012年6月,云冈石窟研究院组织实施了“五华洞岩体加固、彩塑壁画修复及保护性窟檐建设工程”,历时3年完工,有效缓解了洞窟造像风化的问题。该工程是云冈保护史上第一个立足于文物本体的全方位综合性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有效改善了云冈石窟文物保存状态和保存环境。
 
  “保护材料上,我们实现了从有机材料向无机材料的转变,并努力研究生物材料,对文物本体进行最小干预。”云冈石窟研究院副院长卢继文举例说,在修缮时,他们有时会使用蒸馏水“洗”过的土,这样可以去除土里的盐和碱,减缓风化速度。为增加土的韧性,他们会在“洗”过的土中加入头发,而且要求必须是年轻人的头发。
 
  卢继文介绍,云冈石窟主要面临危岩体、水患、风化三大病害。但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云冈石窟的稳定性问题基本解决,水害得到有效遏制,洞窟保存环境和保护状态极大改善。“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我们的工作重点已由抢救性保护,转向预防性、研究性保护。”他说。
 
  员小中目前是云冈石窟研究院遗产监测中心的主任,他说,从2011年起,云冈石窟研究院开始对“五华洞”部分石窟和病害进行监测。目前,一共对11个洞窟的大气质量或文物本体病害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主要靠数据积累掌握环境变化、病害变化的规律。”员小中说,下一步他们准备启动地下震动的监测,因为云冈石窟处在煤矿集中的区域,周围煤矿采空区比较多,地下震动对石窟有没有影响,需要去监测,如果确实有害,则需要尽快采取措施。
 
开启“行走”世界模式


 
  去年,云冈石窟研究院历时七年,编撰完成20卷本《云冈石窟全集》。全集首次辑录了史上最大规模、全方位采集云冈石窟彩色影像档案的成果,首次以全集形式展现人类5世纪石窟雕刻艺术的高峰,全面超越了日本出版的16卷本《云冈石窟》,代表了国内“云冈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标志着“云冈学”的正式确立。
 
  “云冈石窟是中国众多石窟中唯一一座全皇家建造的石窟,代表了公元5世纪,中国佛教建筑艺术达到的最高水平。但遗憾的是,一个世纪以来云冈石窟的研究非由国人起步。”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说。
 
  据张焯介绍,1902年日本学者首次走进云冈,然后把云冈石窟推向了世界。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本京都大学调查队对云冈石窟进行了7次调查,并于1951年至1956年陆续出版了《云冈石窟——公元五世纪中国北部佛教石窟寺院的考古学调查报告》,共16卷、32本。这套书成为多年来对云冈石窟研究的顶峰之作,也被日本军国主义宣扬为和平的象征。
 
  “但是日本学者的研究也有缺陷,比如说,他们的著作中没有云冈的考古,缺略云冈西部洞窟。新时代需要一部全面详尽的对云冈石窟研究的著作,这是我们多年来的梦想。”张焯说,《云冈石窟全集》是云冈石窟的珍贵档案资料。“我们对云冈石窟的研究有了进步。如今是数字化时代,我们的测绘水平也比上世纪高出很多,以前都是黑白摄影,现在是彩色照片。”
 
  员小中负责其中4卷,占全套书内容的五分之一。他说,刚接到任务时,心情比较激动,但在写的过程中,还是挺辛苦的,有时候看着满壁辉煌,满眼佛像,不知道如何下笔。后来静下心来慢慢地做事,不断地去完善,这是一个从粗犷到细致的过程。
 
  在研究过程中,他也收获了很多。例如,经过一年多的整理研究,基本确定了云冈石窟第20窟西立佛的佛手及手印等形状,这是该佛像自北魏坍塌后其形态首次被世人所认识。
 
  云冈石窟第20窟属云冈早期造像,“昙曜五窟”之一。由于窟顶崩塌,主像外露,俗称露天大佛。大佛两侧为立佛,其中东立佛保存完整,佛像着通肩衣,右手施无畏印,左手下垂提拎袈裟衣裾,面西偏南;但西立佛仅存下身膝以下局部以及头光局部,其余身躯已经坍塌,佛像原形态一直不为人知。
 
  员小中介绍,早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就在第20窟前进行过考古发掘,仅发现少量西立佛的衣纹残片。大量西立佛残石是1992年云冈石窟“八五工程”窟前地面硬化前考古挖掘新发现的,当时发现大小残石130多块,均发现于北魏文化层,因此考古专家认为西立佛早在北魏时期就已坍塌。之后,这些残石在云冈石窟研究院文物库房保存了20余年。
 
  员小中说,从2014年开始,云冈石窟研究院对1992年至1993年窟前出土文物进行考古整理研究,从现存痕迹和考古发掘出的西立佛一百多块大小石块分析,基本确定了西立佛的佛衣及手印等形状。该发现对研究西立佛和20窟洞窟形态提供了重要实物佐证。
 
  “西立佛原形象为着通肩衣,左手上举握衣裾,右手下垂的形象,与主佛、东立佛共同组成三世佛造像组合。”员小中说,复原后的西立佛不久将与观众见面。
 
  云冈石窟数字化工作起步于2003年。近年来,云冈石窟研究院下大力气利用先进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保存石窟测绘与形象数据,开展洞窟复制试验,与北京建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联合,编制全国石窟寺高浮雕数字化行业标准,成功完成第3、12、18窟等比例复制,开创了大型文化展陈品快捷运输、安装的新途径,迈出了云冈石窟“行走”世界的第一步,成为宣传云冈的窗口。
 
  除助力文物“活起来”外,数字化工作更为云冈石窟建起了三维数字档案。这样融保护、研究、管理、展示为一体的数字化平台不仅使人们对石窟目前的状况了如指掌,还可及时把握文物若干年后的形态变化,一旦文物因自然灾难或人为原因受损,还有可能进行精度极高的修复。
 
  2017年底,云冈石窟最大的洞窟第3窟西后室原比例3D打印复制项目落户青岛,高10米的坐佛“走”出石窟;2018年11月,第18窟局部完成复制,15.5米高的立佛“走”进北京。与前者相比,第18窟复制窟可拆装,便于展示。
 
  近日,等比例3D打印的云冈石窟第12窟已在浙江完成组装,将于近日亮相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启其“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第12窟以立体雕刻形式,记载了古代音乐人盛大演出的场面,被誉为“音乐窟”。这座复制的洞窟由110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又由12个小的打印模块组成,完成组装后宽约12米,纵深约14米,高约9米。0.03毫米的数字采集精确度再现了完整的石窟形制、精美逼真的造像,连石窟历经千余年风化的痕迹都很清晰。
 
  “第12窟复制窟用轻型材料制作而成、可以像积木一样组装拆卸,将来能‘行走’在世界上,让更多人触摸中华文化。”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室主任宁波说,第12窟3D打印复制项目历时3年,攻克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3D模块打印、色彩还原等多项技术难关。
 
老区沁源大“引智”,太岳青山变“金山” 二百教授点拨山“大王”
老区沁源大“引智”,太岳青山变“金山”
二百教授点拨山“大王”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4月21日,中药材专家王玉庆(右一)在山上给当地种植大户和乡村干部传授中药材种植知识。本报记者孙亮全摄
 
  
 
  2018年以来,206位专家教授,将论文写在山西沁源老区的大地上。得到“智力支持”的沁源,找到了转型发展思路,在百万亩没有任何产出的林地里“激活”了多项新产业,找到一条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
 
 
 本报记者孙亮全、胡靖国
 

 
  地处太岳山深处的山西省沁源县,历史厚重,曾是抗战名城。这里发生过著名的“沁源围困战”,抗日军民围困日军两年半,“不出一个汉奸”。
 
  可是,老区在发展中掉了队。2018年脱贫摘帽后,怎么发展成了当地决策者最头疼的事。发展没思路,致富没技术,当地没人才,继续“靠煤过活”吗?
 
  当地想到了一个“绝招”——大力吸引专家教授下乡“提供智慧”。2018年以来,206位专家教授,将论文写在沁源老区的大地上,帮助当地“摸清家底”,制订发展规划,甚至直接带来项目,在产业塑造、生态保护、文旅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业转型升级等各个领域提供支持。
 
  得到“智力支持”的沁源,找到了转型发展思路,在百万亩没有任何产出的林地里“激活”了多项新产业,找到一条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当地甚至利用这些“飞鸽牌”专家,培育了一批“永久牌”学生,夯实了山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
 
“大王”和教授


 
  这两年,老区沁源出现了多个“农民大王”,有“党参大王”“苦参大王”“黄芩大王”,还有“育苗大王”。奇怪的是,他们都管同一个人叫“师父”。这个人就是山西农业大学的退休教授、67岁的中药材专家王玉庆。
 
  “大王”们说起“师父”,一个个尊敬得不得了,十分服气。据说,他们从“师父”那里学到了“点石成金”的本领。
 
  山西东南部,古称上党,其中的沁源,因山西省第二大河流沁河发源于此而得名,西汉置县,称“谷远”。山大沟深的沁源是山西的“绿肺”,有220万亩林地和120万亩天然牧坡,森林覆盖率在省内排名第一。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沁源也被称为“北药之首”,有653种中药材在此生长,是党参等多种中药材的地道产区。党参即上党人参,因沁河源头林密水好,党参质量上乘。
 
  然而,长期以来,16万老区人民却面对这样一种尴尬:“北药之首”无药材,百万亩林地不产出,多年来当地财政收入以煤为主。
 
  沁源山区产出的野党参品质好,但由于多年只挖不种,每年全县只有五六十名采参人可以在山上挖回野党参,每人能采百十斤左右。这五六千斤野党参,是沁源县220万亩林地和120万亩天然牧坡每年的全部党参产出。
 
  “都被三乡五里的当地人买了,用土办法悄悄吃掉了。野党参基本出不了沁源,更别说市场。”沁源县党参种植大户孙海峰说,当地人“抱着金饭碗讨饭”。
 
  2018年9月,到处找思路的沁源干部听说王玉庆研究中药材很有水平,便“三顾茅庐”,硬拉着王老从城市扎进了沁源的山里。
 
  带着团队用两个月时间摸清山里的药材家底后,王玉庆开了座谈会。“县委书记、县长,政府部门、乡镇的相关负责人都来了,讨论完后,开始出规划。”王玉庆说。
 
  “沁源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很小,自由种植,产量低,失败率高,不成规模,更没有产业。”王玉庆团队的调研结果显示,沁源县中药材发展中,人工种植没技术,品种选择也有问题。
 
  必须培训。从“冬季培训”到“春季培训”,从乡镇政府会议室到村支部、农家大院,甚至在山上的树林里,王玉庆组织的培训出现在沁源的各个地方,每次培训都挤满了想致富的人。
 
  在教授们的帮助下,沁源县2019年制订了“中药材十年发展规划”,提出“药上山、粮还田”的林下中药材发展计划。就这样,才有了“大王”和教授的故事。
 
  “大王”本不是“大王”。1985年出生的“党参大王”孙海峰2018年回到老家沁源县箭杆村,将这些年在外做药品销售攒下的700万元家当全部扔到地里,开始进行党参种植。他流转了3000亩土地种党参,同时进行党参产品加工,除药材本身外,生产党参茶、党参粉等功能型产品。
 
  2019年,孙海峰又在村集体的山林里种植了1000亩党参,今年将林下党参面积扩展到7000亩。2019年,孙海峰的党参产品产值达到了300万元,今年预计达到3000万元。他一个人就“激活”了全县的党参产业。
 
  “苦参大王”高晨是“90后”,17岁去广州闯荡、23岁回到老家虎现村后,开始种苦参,除了在山坡撂荒地上种,今年还在山上的林地里种,种植总面积扩展到了5000亩。“为啥死乞白赖地要拜师?我的苦参2018年亩产2000斤,去年王教授告诉了我‘深翻’的诀窍,亩产就成了一吨半,以前论斤,现在论吨,能不拜师吗?”
 
  “林下中药材是野生药材种植,将山上野生药材的种子收集回来,将种子或育出的苗再种植到山上的树林里,自然生长,采回的药材价值很高,供不应求,是真正源源不断产出的‘金山’。”孙海峰说。
 
  沁源县今年的连翘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野生面积35万亩,新发展的党参等种植面积4万亩,14个乡镇涌现出数十名中药材种植大户。“大王”们都成了当地产业发展的龙头,他们除了进行中药材种植外,还进行药材加工及下游产品研发,激活了当地中药材产业。
 
千名教授“牵手”千家万户


 
  助推“大王”们口中“比煤炭还大的产业”发展的,还有一个平台,这是一个沁源干部群众过去“见也没见过,想也想不来”的新事物。
 
  沁源县沁河镇闫寨村很有名,当年的太岳军区司令部就设在村里的数十孔旧窑洞里。
 
  抗战时期,沁源是太岳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曾打赢著名的“沁源围困战”——日军想在沁源做一个山地占城的实验,被抗日军民用山地围城的实验瓦解了。沁源军民坚壁清野了两年,没出一个汉奸,日军不堪重负,一把火烧了县城跑了。毛泽东为此称赞沁源为“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
 
  2018年开始,沁源以地方出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团队“出智”的方式,在闫寨村修建一个名为“水漾年华”的田园综合体。这个在闫寨村东、沁河岸边的农业综合体,占地面积2000多亩,包括8个主题场馆、在建的200多个连栋温室和6个加工厂。
 
  当地人称它为“总平台”,教授们叫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其实是老区找到的一种农业发展新思路。
 
  “它是一个融合了当地农业一二三产,汇集技术研发、示范、推广、销售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国农业大学规划科技研究所所长张天柱介绍说,总平台功能还包括当地农产品的集中展览、区域品牌创造和农业旅游等。
 
  站在“水漾年华”的门口,就能看到旁边沁河里嬉戏、飞舞的黑鹳。计划今年7月正式开放的田园综合体,在去年已有4万多人前来参观、旅游。“里面的农业新技术让人大开眼界。”闫寨村党支部书记王政说。
 
  张天柱说,“水漾年华”整合了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近千名教授资源,将他们的科研成果,结合沁源的实际进行转化,在建设的中药材、蔬菜等8个主题场馆内进行研发培育,随后小范围实验,大范围推广。
 
  沁源县委书记金所军称,这个综合体架起了农大和农户的桥梁,让“千名教授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去年,“水漾年华”组织了80多批次专家来沁源县“对口”解决出现的农业技术问题,多的时候一次有20多人。
 
  沁源县耕地少,只有30万亩,但是处在900米到2500米的海拔范围内,气候冷凉,成熟期长,土壤、水、空气都很好,产出的杂粮品质很高。“当地人缺乏品牌意识,直到去年,部分农产品才第一次有了包装。”张天柱说,“水漾年华”平台将农业整体供应链打造好,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打造出优质区域品牌难度不大。
 
  依托“水漾年华”成立的沁源县振兴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姚超说,这个平台连接了千家万户。以中药材馆为例,利用最新科研成果,技术人员们从2019年12月开始对当地野生党参进行育苗,随后将这些种苗免费提供给当地农民,目前培育的参苗已在当地种植近2万亩,还远达不到百姓需求量。
 
  “水漾年华”在整合专家教授技术资源之外,还整合种子、化肥等农资销售。沁源县委常委、沁河镇党委书记王鸿说,在党参推广种植中,平台提供免费的种苗和化肥等农资,百姓种植、收获之后,平台以保底价回收,并负责打造区域品牌和销售。“简单说就是平台负责上游的技术、中游的农资和下游的市场,农户只操心种植。”
 
摸清山林“家底”


 
  好山好水除了能长出好药材,还产出好风光,孕育出好的动植物。但要想拿这些好东西做文章,也不是件易事,因为当地人多年都弄不清自己的“家里”到底有什么。
 
  当地人称“毛孩”的焦建峰是个“奇人”,从小喜欢“跑山”,有许多“动物朋友”。
 
  “从十几岁开始,跑了30年山,跑遍了沁源南部山区。”“毛孩”嘴里的“跑山”可不容易,一大早起来吃上“干饭”,不能喝稀粥,带上一瓶水,然后跑步上山,不管悬崖峭壁、荆棘密林,一路跑过去,中午不吃饭,一直到天黑前下山。就这样,一个人在大山里一天奔跑六七十公里。
 
  常年“跑山”让46岁的“毛孩”练就了一身与动物打交道的特殊本领。“几米远就能闻到毒蛇的臭味,附近有凶猛动物,脖子后的汗毛会竖起来。”焦建峰说,有这种感觉的时候,他就不敢再动,而是停下来静静观察周围,他说动物比人灵敏得多。
 
  “毛孩”在八九岁时就见过豹子。“在我姐家,姐姐嫁的那户人家在深山里,村里只有他们一户。”焦建峰说,他姐姐家养着30多只羊,那时他们看到喝完羊血的一只豹子趴在地上休息,等大人们借回猎枪,豹子已经走了。2017年,焦建峰又碰到一只金钱豹,他小心翼翼在300米外用手机拍摄到一段视频,发到抖音后,点赞量上了百万。
 
  见过豹子,遭遇过豹猫攻击,经常碰到原麝、狍子、狐狸、褐马鸡、红腹锦鸡等动物的焦建峰,和当地人一样,许多年来并不知道这些动物的价值,甚至多年来把褐马鸡叫野鸡。
 
  “摸清家底”才能更好地保护、利用,这是当地人的一个朴素思维。
 
  2018年晋中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谨华带团队来到沁源,他们和东北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项目团队,在2019年3月启动了“沁源县褐马鸡分布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在灵空山镇五龙川村建立了专家工作站。“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县级工作站。”张谨华说。
 
  在随后的一年时间内,他们在沁源全境进行了两期系统调查,焦建峰这样的本地“向导”带着科考队员进了山。科考队在82个一类调查区和22个二类区域布设了82条褐马鸡样线,安装了200台红外相机、进行了51个植物样方调查。
 
  “样线就是褐马鸡的活动轨迹线,每条不少于5公里,通过架设的红外相机,记录、研究它们的习性。”山西沃城生态研究所的石建军说,科考队员一般早上进山,晚上回来,他们去年在沁源待了10个月以上。
 
  这样的付出有了收获。根据82条夏季样线的调查结果,沁源县褐马鸡繁殖期的种群密度为10.8只/平方公里,活体遇见率达0.088次/公里,即平均每12.5公里遇见1次。根据红外相机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表明沁源县褐马鸡资源丰富,种群数量较多,适宜褐马鸡种群的发展。这为沁源这个新的“褐马鸡之乡”找到了理论依据。
 
  除了褐马鸡,红外相机还不时有“意外收获”。不久前,它们就拍摄到了一只金钱豹活动的清晰画面。
 
  山西大学教授郭东罡是沁源人,他的硕士论文研究的是沁源山里的树,博士论文研究的是沁源山里的树,带的博士写的论文还是研究沁源山里的树。“以前自己来搞研究,地方不爱搭理我们,现在当地政府恨不得让我们住到这儿不离开。”郭东罡说。
 
  沁源这个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天堂开始逐渐“揭开面纱”:境内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褐马鸡、黑鹳、金雕、金钱豹、原麝等5种,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鸳鸯、鸢(老鹰)、苍鹰等27种。野生脊椎动物215种、鸟类164种……
 
  沁源县野生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经调查,全县境内有种子植物95科407属816种。除653种野生药材外,林下野生食用菌和森林食品种类丰富,品质优良,产量大的有羊肚菌、松茸、蕨菜、卷耳等10余种。
 
  “摸清了一部分生态家底后,才可以针对性地做文章。”张谨华说。
 
  依托好山好水、好风光和好动植物,沁源县在2018年提出“绿色立县”后,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人数每年以超过20%的幅度增长,2019年全县旅游人数达到450万。
 
“羊专家”谋“羊财”


 
  沁源山林多、牧坡多、草地多,这“三多”自然也导致沁源羊多,但是沁源人却没能“发羊财”,这是为啥?
 
  因为沁源人还和他们几百年前的祖先一样,养着一样的羊,用着同样的养殖方式,同样挣不到钱。
 
  山西农业大学的教授古少鹏和任有蛇拍着桌子说:“落后,太落后了!”
 
  沁源全县13万只羊的“生活模式”是这样的:自然放牧,五六家养羊户雇一个羊倌,羊倌每天把这五六家的羊赶到山谷、牧坡去吃草,一般早上九点出去,中午五六家人轮流去替换羊倌回来吃饭,晚上六点羊倌再把羊赶回到各自家里。
 
  草食畜牧业是沁源的传统,2018年沁源县的肉产量中,羊肉比猪肉高。当地百姓以养殖黑山羊为主,这是太行黑山羊的一个亚种。因为山好草好,沁源黑山羊的“生活条件”着实不赖。“食物选择多,沁源黑山羊只吃上层的灌木。”当地畜牧局一名工作人员说。
 
  但是多年连续饲养、“近亲繁殖”,沁源黑山羊的品种已经严重退化了。
 
  “出生个体小,生长缓慢,从小羊羔长到四五十公斤的大羊一般得两三年。”沁源县畜牧局局长王江荣说,他们也想进行品种改良,壮大羊产业,但是政府没技术,百姓没能力。
 
  这也是古少鹏和任有蛇他们被请到沁源的原因。“沁源冬季寒冷,缺少补饲,羊就饿瘦了,到第二年重新补膘。秋肥冬瘦,也是长得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古少鹏说。
 
  除了这些,沁源的“羊产业”也不行,县里没有加工等后续产业,羊长大后被羊贩子拉走,留在沁源的利润很低。“正常行情的年份,一只羊从生下到卖出需要3年时间,利润约400元,平均一只羊一年挣百十块钱。”王江荣他们的调研结果,让古少鹏有点沉默。
 
  古少鹏和任有蛇的团队调研完,决定做两件事:一件是改良品种,一件是帮助县里建起下游羊产业链。
 
  古少鹏和王江荣他们找到了李冰,这是沁源县官滩乡崖头村的一个养殖户。他们利用建立的“山西羊产业技术体系沁源专家工作站”,引进外地黑山羊优良品种,进行品种改良。目前,沁源新山羊的原原种已发展到第四代,培育出了“杂二代”“杂三代”。
 
  “新品种跟本地黑山羊品种区别很大,本地品种一胎双羔很少,新品种的双羔率达到70%以上。新品种羊生长速度更快,经过科学饲养,在冬季进行适当补饲,只需6到8个月,小羊羔就能长成35公斤的大羊。”李冰说,新品种的养殖效率比本地黑山羊高了五六倍。
 
  李冰和古少鹏他们还在养殖场实验“健康追溯系统”。记者在李冰的养殖场看到,每只羊的耳朵上都有一个外挂耳标和一个内置耳标。“通过后台大数据记录每只羊的‘家庭血统’、外貌特征、健康档案。得过什么病、用过什么药、卖给谁、谁在养,都记录在案,后续可以衔接屠宰场、销售渠道,一直到消费者手中。”古少鹏说。
 
  教授们努力的同时,当地也没闲着。沁源县去年除引进建起一个10万只规模的湖羊饲养基地外,一家企业还投产了一个大型屠宰加工厂,进行牛羊屠宰、分割包装、熟肉制品加工,新的生产线年屠宰量可达10万到15万只(头)。
 
“飞鸽”教授留下“永久”专家


 
  这两年,沁源县引进的206位专家不仅帮助地方发展了多个新产业,在实践中,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飞鸽牌”教授,还给当地留下了一批年轻的“永久牌”土专家。
 
  “80后”秦鹏和史飞就是建筑规划方面的“新专家”。这两名沁源县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县里,从没想到自己会和遥远的清华大学发生任何关系。
 
  2018年底,当地组织部门在住建局和乡镇选拔了两期、16个年轻人,秦鹏也在列,但他不知道要干什么,只知道这16人有个共同点:都有一定的建筑设计专业基础。
 
  “随后我们被派到清华大学。”秦鹏说,第一周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教授廉毅锐给他们讲了一周理论,讲沁源需要干啥。随后的一个月时间内,秦鹏被要求考察了几个艺术中心、古镇,然后写出一份“沁源可借鉴”的报告。
 
  史飞则去了清华同衡传统村落研究所,在罗德胤教授团队的指导下,进行了古村落开发与保护的考察和学习。
 
  后一个月,秦鹏和史飞分别参与到“沁源整体城乡融合发展规划”和“沁源县河西村开发与保护方案”的规划设计中。
 
  这是一个在乡村振兴中,沁源全县城乡融合发展的长期规划,由清华大学教授团队负责规划,县里分步实施,解决沁源脱贫摘帽之后城乡往哪走的问题。
 
  “沁源16万人中,近一半居住在县城,农村基础薄弱,需要通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以城带村、以工促农,点亮乡村各自特色,实现城乡融合长远发展。”王鸿说。
 
  按照沁源县最终确定的“1+14”发展规划,即短期的1个县城和14个城边村,长期的1个县城和14个乡镇融合发展思路,沁源县去年进行了“三村一厂”的规划实施。
 
  “从规划到实施,我们全程参与。”秦鹏说,在沁源县倒闭的化肥厂和3个城边村的改造中,他们眼看着自己贡献了心血的设计一步步变成现实。
 
  记者在与县城一河之隔的沁河镇韩洪沟村看到,村里靠近山沟部分的破烂房子变成了别具特色的现代民宿,1939年曾设在村里的太岳行署成了培训基地,正在进行的乡村经理人培训,让村集体一天有2000元收入。
 
  “村子外半部分是新村,山沟里的部分是旧村,如今根本想不到旧村以前的样子,那里曾是破烂坍塌的房子,村里人谁也不去的垃圾场。”韩洪沟村党支部书记崔耀先说。
 
  在廉毅锐团队的规划下,沁河镇琴泉村开始重新挖掘村里流传千年的琴泉文化,开发文化旅游养生产业,在村后的森林公园里建了玻璃栈道、滑雪场和水上乐园。3月17日开门营业后,每天仅门票收入就达几千元。
 
  这让史飞和秦鹏很感慨,他们从来没有站在全县发展的高度考虑过这些规划,进行创造性设计,以前都是“按图施工”,给村里规划个下水道,维修一下基础设施,仅此而已。
 
  “有了思想”的秦鹏们,也不时“俯瞰沁源”,对于以前想也不敢想、脑中没概念的“村改”,现在也可以给一些乡镇书记拿出方案来。
 
“带西藏孩子上北京”,一“带”已十年 “石头妈妈”范丽海拔4000米以上的公益路
“带西藏孩子上北京”,一“带”已十年
“石头妈妈”范丽海拔4000米以上的公益路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范丽和藏族孩子们。受访者供图
 
  
 
  每种色彩 都应该盛开
 
  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
 
  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期待
 
  爱放在手心跟我来
 
  ……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
 
  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同一天空底下相关怀
 
  这就是最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强晓玲、刘晶瑶、张东强

 
  “太激动了!我们戴着帽子口罩全副武装,但孩子们还是认出了我们,围上来拥抱!”
 
  4月21日,赶在“世界读书日”之前,范丽把备好的图书文具送到了距离拉萨280多公里的山南措美县哲古镇完全小学。在新校园里,还能见到寻迹而来的“石头妈妈”,孩子们自然兴奋不已。
 
  2019年末,这些孩子和家人刚刚完成了一次中国西藏极高海拔的生态搬迁——从位于藏北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的双湖县,搬迁至西藏海拔相对较低、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地区。
 
  “这里好?还是双湖好?”“石头妈妈”问。
 
  “这里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面前的范丽是他们在双湖时,曾无数次见到,无数次期待再见到“能带自己上北京”的“石头妈妈”。
 
  “石头”是范丽的网名,“石头妈妈”便成了孩子们对她的“爱称”。她每一次来,孩子们都觉得像“过节”。
 
  “带西藏孩子上北京”,是范丽和朋友们坚持了10年的公益项目“启航计划”的一部分。此前,“温暖行动”“星星书屋”等项目,早已遍布西藏边远地区的小学校。
 
  十年下乡,范丽几乎跑遍了西藏的边边角角,阿里的普兰县、那曲的双湖县、林芝的墨脱县、日喀则的樟木县、昂仁县……朋友圈里,那个在雪夜高原赶路、在空旷戈壁换轮胎、从泥沟里拖出汽车,在驾驶室里吸氧的“拼命三郎”,和她的支持者们,在海拔最高的地区摸索探寻自己的公益之路。
 
  她一次次和老师们围坐商议,一次次在牧民家里调研走访,而更多的时候,她是那个被孩子们围着,笑的最开心的“石头妈妈”。
 
  几天前,整理资料时,从最早的QQ空间开始,一个个数字、一张张笑脸,让范丽惊叹,“天啊,这些年有这么多孩子、这么多家庭得到帮助,还有这么多生病的孩子得到救助,真的早已不记得了。”
 
  她说,一年里自己下乡几个月,也是气候条件相对好的时候,而那些基层工作者和老师们,常年都是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一年又一年的坚守,“还有那些祖祖辈辈没有离开过高原,对外界的想象只停留在电视机里的牧民百姓,他们眼中的绝症,在外面的医院可能只要一个手术就可以解决。”
 
  十年的西藏行走,范丽的目标也愈加清晰。那些曾因“启航计划”走出牧区、走进拉萨、走进北京的人,已不再是当年追问“石头妈妈,这就是树吗?原来树真的存在”的小孩们了,他们有的顺利通过高考走进大学校园,甚至出国深造,有的回来后加倍努力学习。他们幼小的心灵,早已被更多新奇与未知填满。
 
  范丽手机里一直保存着双湖一位校长的留言——“石头妈妈,我们是来尽义务的,你是自愿来的,所以你更难。”
 
  范丽不这么认为,她说,“我们只是希望能给孩子们一个扬帆起航的机会,也是启动他们人生另外一扇门的机会。对藏族牧区孩子们来说,点燃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公益是他们希望的光。”
 
带藏族孩子上北京


 
  穹幕影院、科技馆里,孩子们努力消化着庞大的信息,从一开始嘴里冒出的“那个像球一样的电视真好看”,到慢慢理解懂得了什么是科学与技术、什么是知识的力量


 

 
  亚格博馆长领读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并不妨碍孩子们的热情和高亢的跟读声。童稚清脆的藏语“西藏牦牛博物馆”的声音在博物馆大厅的上空回荡,回荡在穹顶壁画《藏人》之下,那一半牦牛一半藏人面颊的绘画,诠释了什么叫“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
 
  这是去年5月24日在西藏牦牛博物馆里发生的一幕。
 
  30多名身着藏袍、面颊黑红的小学生,是范丽前一天晚上从藏北牧区双湖接来的。他们的目的地是首都北京,牦牛博物馆成了他们进入拉萨的第一站。
 
  “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那里应该是孩子们走出牧区的第一课。”回想当时场景,范丽眼含泪花。她说,“牦牛博物馆对于双湖的孩子真的非常特殊。双湖曾是无人区,这些牧民都是从别处迁移过来的,他们对于藏族传统文化的认知是模糊不清的。”
 
  “带藏族孩子上北京”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在跨越最大的一次海拔落差中,孩子们领略了祖国的山山水水,更是第一次体验了藏北牧区以外的新奇生活。
 
  第一站的西藏牦牛博物馆,著名的亚格博馆长吴雨初亲自导览;在拉萨火车站博物馆,孩子们除了了解西藏的交通工具,还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接待;在北京的新能源研发中心,孩子们明白了家门口那曾经令人好奇的光伏板是怎么回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当主持人朱迅出现在孩子们中间一起游戏合影时,连同去的老师们都惊呼,电视里的明星就在自己身边;在无人驾驶技术项目的参观中,孩子们过于兴奋,以至于按坏了模型按钮的“大错”也被工作人员“轻松原谅”……穹幕影院、科技馆里,孩子们努力消化着庞大的信息,从一开始嘴里冒出的“那个像球一样的电视真好看”,到慢慢理解懂得了什么是科学与技术、什么是知识的力量。
 
  孩子们也从一开始的好奇新鲜有了自己的所思所悟。
 
  “坐火车真有意思,像家一样,吃饭说话看东西特别舒服。”
 
  “飞机在天空飞,火车里很有趣,下午我们坐火车去北京。”
 
  “我们回去一定好好学习,以后还来北京。”五年级的拉巴次仁在去年游学北京的日记中记录道。
 
  其实,早在拉巴次仁还是小不点儿的时候,范丽就去过他家。“他们家住在双湖的色林措边上,他们的姐姐有一双如色林措一样美丽动人的眼睛,但她没有读过书……”
 
  因为项目,每一次下乡走访调研,范丽感慨自己一次次被触动,更感受到藏区牧民见到他们时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开心。
 
  “他们不会说汉话,但他们会跟着孩子们一起叫我‘石头妈妈’,并且热情拥抱,行藏族的‘贴面礼’。”范丽笑开了花。
 
  一次走访中,听说自己的小孙子要去北京,老奶奶拿出自己珍藏很久的一顶带有红五星的棉帽,一定要送给范丽,“我真的不敢收啊,那是一顶放在柜子里崭新崭新的帽子。”
 
  在藏区,不少家庭的墙上都贴有毛主席画像。在山南措美县乃西乡走访时,当得知小孙子要去“毛主席住的地方了”,不会讲汉话的老人竟然哭了,“我还没有见过毛主席呢,这些孩子就去看毛主席了。”
 
  当学校工作人员用藏语告诉老人范丽的工作时,老人一边感谢,一边抚摸着小孙子说,“你比我幸福,你将来就可以对你的孙子讲,爷爷当年去过毛主席住过的地方。”
 
  这些是“启航计划”初期的动人画面。十几年来,正是这一次次的经历,让范丽顶着“你把这些孩子带出来,确定对他们好吗”的质疑声,依然在她的公益之路上走得释然又坚定。
 
  4月初,眼见着各地复工复学,从春节被困在福建两个多月的范丽内心着火,千里之外的几个公益项目不能再等,牧区学校里孩子们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不能再等。
 
第一次徒步进藏便从未离开


 
  花销不过几百元的行程,抵达拉萨时,范丽清点钞票,一路上虔诚的藏民往她手里竟然塞了足足数千元“巨款”


 
  2007年,第一次踏上藏北高原时,“驴友”范丽刚刚辞去上海一份“乏味”的工作,她只是想“出去看看世界”,看看她梦寐已久的西藏。
 
  然而,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从第一次徒步进藏,之后她便从未离开。那一年,范丽36岁。
 
  记得那年夏天,按照计划,范丽从云南香格里拉一路徒步旅行,最后抵达拉萨的布达拉宫。全长1600多公里的路程,范丽走了一百多天,在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她不断得到路人的帮助,除了无偿给她提供吃喝,不少藏民听说她的目的地是拉萨时,会慷慨地往她手里塞钱,只希望范丽在抵达后能帮他们敬一炷香,或替他们到布达拉宫做一份供奉。
 
  就这样,花销不过几百元的行程,抵达拉萨时,范丽清点钞票,一路上虔诚的藏民往她手里竟然塞了足足数千元“巨款”。“他们听不懂我说什么,但是仍然怀以最大的善意,无条件信任我。”范丽第一次被这种人与人之间单纯的信任震撼到。
 
  除了信任,范丽说,藏民身上那种无私、本能的善良更让她一路化险为夷。
 
  范丽记得很清楚,那天天气很热,在从云南邦达徒步进藏时,看着迂回蜿蜒的公路,凭着曾经的一些户外经验,范丽决定“抄一段小路”。那是海拔4300多米高原上的“捷径”,就在距离上面公路二三十米的地方,由于体力透支过大,引发严重高反,范丽倒在了小路上。
 
  “那天我背着大红色的登山包,用玫红色的头巾包裹着自己。”这身醒目的装扮被山间公路上经过的货车司机发现,把她背上公路,并给她灌下酥油茶。
 
  “藏族人眼睛很厉害”是她后来才知道的,“现在下乡,远远的,藏族同伴就能第一时间看到远处有狼。”范丽说,那天藏族司机把她带到了不远处自家小茶店,嘱咐妹妹拿出牦牛肉、糌粑和酥油茶帮她恢复体力,并要找车送她去拉萨,心存感激的范丽回绝了好意。
 
  后来,范丽再经过小茶店,却没有找到那位藏族司机,她留下电话地址,希望之后能再见。“然而,那个叫普穷的师傅并没有打过来一个电话。”
 
  范丽说,“一路上,我就是这样被藏族人民的淳朴与善良深深感动着,并且一直想着用怎样的方式去报答他们。”
 
  西藏徒步之余,在朋友的引荐下,范丽便到“达珍孤儿院”去做志愿者。“那个时候,达珍妈妈很苦,日子很不好过。”每天浏览各大网络论坛的范丽便帮着发帖子,募集物资。
 
  很快,网友们便知道了这所地处拉萨的孤儿院,爱心人士源源不断地寄来衣物食品,不大的孤儿院慢慢有些消化不动了。
 
  在各处行走的范丽想了个办法,“能否把这些物资送给一些偏远地区的小学校?”随着捐助人专项物资的反馈要求,看着已停不下来的“爱心行动”,范丽决定把自己的各种人脉和关系利用起来,公益项目“温暖行动”就这样开始了。
 
  捐钱捐物的过程,让范丽有了更多机会接触到藏族孩子。
 
  “他们都特别聪明,纯朴的笑脸可以感染到所有人。他们会主动帮你做事情,并且完成得非常好。但他们又是茫然懵懂的,八九岁的孩子不会说普通话,没有办法跟外来人交流,见面就是冲着你笑。他们的世界是电视机里的画面,里面简单的日常他们却连听都没听过。”
 
  范丽说,孩子们的数学书上有这样一道图画题:两个冰箱加上三个冰箱等于几?“其实他们不关心答案是多少,但他们却好奇冰箱是什么。”
 
  越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范丽越觉得心痛,“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孩子们是模糊的。”
 
  一开始捐钱捐物时,就有当地干部提醒范丽,“民族地区的孩子不缺钱,国家给每个孩子都有补贴,上学各种费用全免。”他们说。
 
  走访调研中,范丽愈发觉得“不是钱的问题”,“钱并不能真切地帮助到孩子们,孩子们想要的也不仅仅是金钱可以给予的,只有教育和走出去看世界,才可以真正改变孩子们。”
 
“启航计划”


 
  按照最初的设想,范丽希望通过这项助学活动,“开启他们内心和头脑的世界,启迪到他们的人生”


 

 
  “每年选拔4名一线藏族老师,20至30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西藏偏远牧区的孩子,在‘六一’期间赴北京进行为期十天左右的公益游学。游学内容以爱国、教育、历史、科技、人文为主线,采取学校课堂体验、主题讲解与讨论等互动方式,辅以现代科技创新技术、历史文化博览、风景名胜参观,目的是打开孩子们看世界的窗口,让其开阔视野,汲取现代文明。”
 
  2010年10月,“启航计划”正式启动。
 
  按照最初的设想,范丽希望通过这项助学活动,“开启他们内心和头脑的世界,启迪到他们的人生。”
 
  就这样,“启航计划”在当地干部的认可帮助下启动了。2011年5月,范丽从山南乃东区挑选了10名品学兼优的牧民子女。
 
  “但是,钱从哪里来啊。”按照预算,一名孩子路费全程是2500元。她开始给朋友们发短信,并在QQ上发消息募集善款。一个叫“单国英”的网友给她回复,捐助了5000元,并且在随后的活动中一直源源不断地给予帮助。而那时,已经在拉萨开客栈的范丽心想,“如果募集不到资金,那就自己全掏吧。”最后,大部分资金也的确来源于客栈的收入。
 
  就这样,10个藏族小学生、两名藏族老师在范丽的带领下,一路跌跌撞撞,有惊无险地到了北京。酒店太贵,孩子们就索性被安排在了北京志愿者家里,“志愿者妈妈们带孩子参观,爸爸们就守在家里做饭。”
 
  7月1日一大早,当身着藏袍的孩子们站在天安门广场,迎着朝霞,听着雄壮的国歌,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孩子们各个紧张而激动。范丽说,“这个曾经在电视上看过无数次的熟悉场景,或许会让孩子们记一辈子。”
 
  “北京之行对他们的触动非常大,孩子们不断感叹,原来电视里演的都是真的,原来世界真的是这样的。”第一次把孩子们带出西藏带到北京给了范丽足够的信心,孩子们返回后的表现更让她激动,“孩子们知道了要干什么,因为努力学习,可以去北京。”
 
  那个下乡给孩子们送衣物送书送文具的“石头妈妈”,从此尤其受到孩子们的欢迎。“石头妈妈”只要踏进校门,孩子们就争相向她汇报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次又涨了几分,又往前提高了几名。”范丽笑称,自己“比教育局局长还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成绩”。
 
  2019年,在双湖县巴岭乡完全小学,男孩次仁尼朋因为落选而哭鼻子。这名曾经在班级排名靠后的孩子,一年里追赶提高了20多名,但距离被选上还差一点距离。
 
  拿过成绩单一对比,范丽说,“那就特批吧,因为他真的是努力了,而且进步那么大。我去跟每一个孩子讲,你看次仁尼朋尽管没考前几名,但是进步最大,也带他去北京。”
 
  这些年“启航计划”主要面向相对更艰苦的那曲双湖县,并且增加“去上海”项目。当教育部门的工作者告诉范丽,近年来双湖的教学成绩普遍提高时,她开心极了。“这些‘不知道树为何物’的孩子们原来的最高分也就四五十分,如今最后几名的成绩已经能达到四五十分了。去年,双湖实现了报考内地班零的突破,三个孩子考进内地西藏班,其中有两个孩子参加过‘启航计划’,另一名是非农牧民子女。至少说明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的成绩是整体提升了,有的去了内地读初中,有了不错的未来。”
 
  范丽说,在2019年的30个孩子里,有一些是项目里疾病救助的孩子,例如脊柱侧弯等,“但他们并没有因为疾病而影响学习,我们也带他们出来,就是想告诉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他们是和普通孩子一样的天使,只要努力学习,机会都是一样的。”
 
“我的背后是一群人”


 
  “我们‘旨在缓解西藏偏远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的愿景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石头妈妈节日快乐!”
 
  5月10日“母亲节”,范丽收到了许多孩子的祝福,其中就有平措玉珍。
 
  去年8月,平措玉珍以优异的成绩被广东中山大学录取,她也是2010年第一批参加“启航计划”的孩子。那年的活动尽管结束,但“那束光”一直指引着她要“考到北京去”,后来因为自己要上的大学不在北京,还难过了好一阵。
 
  “如今‘启航计划’直接受惠的孩子已经达到二三百名,影响到几万名孩子,不包括‘星星书屋’项目影响到的几十所学校的学生。按照计划,今年还准备在边远地区再推70多个书屋项目,同时‘读书夏令营计划’也在铺开。随着合作的项目越来越多,未来会有更多的孩子走出去。”范丽说,“因为走出去对于孩们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从2007年徒步进藏,范丽的公益之路便没有停下。她说,“见得越多越无法停下,太多孩子渴望着有人能带给他们有别于牧区的另一种生活。”
 
  “其实我很清楚,我不是一个人,我的背后是一群人。”范丽说,“启航计划”不仅仅成为牧区孩子们的“节日”,同样是那些闷头做好事的志愿者的节日。从一开始的“我们没有在做公益,我们只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想让他们更好一点”的想法,在逐渐发生变化。
 
  在众多志愿者和专业人士的建议下,范丽成立了基金会,产生了更加正规地去帮助这些孩子的想法,“通过更科学、专业的方式去影响更多的人。”
 
  2018年,范丽从西藏跑到了浙江,找到了那个第一次就捐助“启航计划”的单国英。两个相识十几年“熟悉的陌生人”,终于在现实生活中第一次见了面。当这个一直在资金上默默支持范丽的人听说要成立基金会,又一次倾其所有大力支持。
 
  2019年1月,由范丽发起的志愿者团队项目北京慈润公益基金会成功注册。这个自2007年起,先后发起了“温暖行动”“启航计划”“星星书屋”等公益项目的组织,经历13年的经验积累,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号。
 
  范丽说,“我们‘旨在缓解西藏偏远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的愿景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随着“基金会”一步步规范化运营,范丽说,最新启动项目“让老师走出去”已经开始逐步实施,“其实老师的视野更重要,他们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尽管每年都会有老师跟着‘启航计划’,但这是远远不够的。”2018年,跟随“启航计划”“星星书屋”项目多年的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完全小学校长巴桑罗布,因长期助力西藏偏远地区儿童健康发展,被纳入“马云乡村教师计划”。范丽说,“这也是西藏唯一一名入选的小学校长。”
 
  5月8日零点20分,刚刚结束家访的范丽发了一条朋友圈,位置显示在那曲双湖,视频里除了一束射向远方的灯光和艰难前行外,周围一片漆黑。
 
  她写道,“能见度不足一米,白毛大风雪像3D大片扑面而来,车外零下六摄氏度(笑)还有27公里,差不多夜里一点多能抵达学校,央宗(志愿者)说,再晚点我们就出不来了。”
 
  视频里传出一段动情的歌曲,声音越来越大:
 
  每种色彩 都应该盛开
 
  别让阳光背后只剩下黑白
 
  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期待
 
  爱放在手心跟我来
 
  ……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
 
  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同一天空底下相关怀
 
  这就是最好的未来
 
板寸男团:援鄂战“疫”的“最美男护”
板寸男团:援鄂战“疫”的“最美男护”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板寸男团四人出征前在机场合影。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刘宇轩
 

 
  在江苏省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中,有四名来自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男护士,受到舆论的特别关注。有媒体报道管他们叫“板寸男团”,也有网友直呼他们“最美男护”……
 
  “当时我们要去武汉,有30多家医疗机构在禄口机场会合搭机。现场人很多,也有不少媒体。我们四个着装统一,都戴着红围巾,剃的那种接近光头的板寸,不少记者就围过来采访。”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顾德玉说,后来照片上了网,四人就不知不觉多了个“板寸男团”的绰号。
 
  从2月2日出发,奔赴武汉抗疫第一线,到4月12日返回,71天里,顾德玉和他的同事郑智宙、高伟、邓猛四人头顶的“板寸”已逐渐茂密。发量的增长,不仅是4名青年男护职业生涯迈向从容的写照,也是ICU里医护人员与病魔争分夺秒的见证,更是各地医疗队援助湖北聚沙成塔的缩影。
 
“本来烫了头打算过年相亲……”


 
  4月27日,记者来到郑智宙的家。前一天,郑智宙和其他三位男护一样,结束了从武汉返回南京后的14天隔离观察。同行的摄像记者建议他摘掉口罩面对镜头,郑智宙这才脱掉口罩,还从兜里掏出一张证明,上面盖着社区和医院的红章。
 
  早在年前,获知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后,中大医院就预先给医护人员做感染防控的专题培训。所以,当接到院里的援湖北倡议时,郑智宙和同事们并未感到事发突然。
 
  “也没交什么请战书,护士长在微信群发了个召集倡议,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把名字发出来,像接龙一样。我反正不是第一个,但看到信息就接了上去。”郑智宙说,没激动也没害怕,就感觉自己该去前线做点什么。
 
  中大医院发出倡议时是2月1日,当晚个别医护人员还值了夜班,第二天就随江苏省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了。
 
  四名男护中,有三名已晋升奶爸,只有顾德玉还单身。年前,顾德玉回了一趟安徽老家,烫了个时兴的发型。舅妈还给他介绍了个漂亮女孩相亲。本约好第二天见面,不凑巧的是,院里一个电话通知大家回南京集结,准备支援武汉,顾德玉没想太多,火速返回,相亲就此也没了下文。
 
  顾德玉发质比较硬,平时都通过烫发软化,打理出造型。“打记事起就没剃过板寸,当时还纠结。但想到去武汉后,头发太长,每天要花太多时间清理,穿防护服戴帽子也不方便,甚至容易被病毒附着。”
 
  想来想去,顾德玉和三位同事最终还是决定剃板寸。过年期间,理发店都没开门,他们就请院领导和同事们帮忙“操刀”。
 
  剃头发、交接班……因为走得匆忙,医护人员几乎没时间收拾个人物品。留守院里的同事便七手八脚地为他们整理行囊。
 
  郑智宙清晰记得,自己就从家拿了三件个人物品:身份证、手机、充电器。“院里给每人发了个行李箱,塞得鼓鼓囊囊的。等到武汉打开一看,好家伙,百宝箱一样,拖鞋、口罩、消毒洗手液甚至连指甲刀都有。”
 
他们的工作:护士、护工、保洁


 
  抵达武汉后,“板寸男团”一同被派往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在重症隔离病房里,四人每天要面对的是新冠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很多都伴有基础性疾病和复杂的并发症。
 
  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充当三个角色——护士:观察病情变化,按医嘱给患者做治疗;护工:患者的日常作息饮食,大便小便、翻身拍背,所有细致入微的照料;保洁:顺带做好病房日常清洁工作。
 
  “网上流传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一个月花一万八雇保洁,这很真实。风险很高,确实很少有人愿意干。有的保洁一天就上四个小时班,早上来一趟就回去,人家也担心。”顾德玉说,他完全能理解,大家都有家人,自己能在病房里多担一份担子,就能让别人少冒一分风险。
 
  穿防护服的滋味不好受,而且一穿就是四到六个小时。“那感觉,就像贴身穿着雨披,工作时好比在大雨里跑步,外面和里面都在下雨,透不过气来。”由于长时间闷热出汗,郑智宙的手、脚、大腿内侧都起了疹子。
 
  “刚到武汉时没经验,工作前水喝太多了,中间就容易出汗、想上厕所。后来进入病区前4个小时不吃东西、不喝水,不用上厕所,汗也少很多,加上再涂一点药,湿疹慢慢好了。”郑智宙和同事们想尽一切办法把宝贵的时间留给病患,有的医护人员甚至还随身准备了成人纸尿裤。
 
  高伟告诉记者,平日里给血管穿刺不戴手套,很顺手。但在武汉隔离病房,最少要戴三层橡胶手套,找血管就没那么清晰,生怕一针扎不进去。
 
  让高伟难忘的是,有病人嘱咐他说,你慢慢来我不怕疼,当心扎到自己。在那种情况下还能考虑医护人员的困难,听到这话时高伟一时哽咽,竟说不出话来。
 
  对四位男护来说,他们不仅要负担患者的病情护理、饮食起居,更要给没有家属陪伴的患者予以心理抚慰。
 
  在顾德玉的印象里,他接手的一位病患胡女士,大年初一就被送医,因病情变化,辗转了好几家医院,家属已然联系不上。当时她戴着呼吸机,使用镇静药,无法正常交流。直到4月2日拔出插管,才能自主呼吸、说话。当时顾德玉就想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她家里人。
 
  “病历上找不到家属联系方式,胡女士一连报了3个她老伴的电话,都是错的,直到第4个才打通。一句话没说完,电话那头另一位老人早已泣不成声。”后来老人告诉顾德玉,自己两个月来第一次得知老伴的消息,他心里非常挂念,但又怕接到噩耗,生怕是社区或是殡仪馆通知他去料理后事。
 
  顾德玉接手的另一位54岁男性病患,刚入院时呼吸困难,下床走几步就要大喘气,对医护人员也极不信任。“用南京话讲,比较‘夹生’,要求很多,动不动发脾气,讲道理也不听。让他在房间里戴好口罩、关上门,他偏要对着干。”顾德玉说,面对性格急躁的病患,他们尽量少说多做。
 
  经过精心救治和护理,约三周后,这位患者康复了,出院时他想和“板寸男团”合影留念,并说了很多道歉和感谢的话。“我们在病房里拍了小视频,他举着小国旗说要唱一首《歌唱祖国》感谢江苏医疗队,感谢国家。”顾德玉说,听他中气十足地唱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那一刻,大家眼眶都湿润了。
 
  在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援湖北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接管的中法新城院区重症隔离病房内的77位新冠肺炎患者,最终全部康复,无一死亡。
 
  “在武汉两个多月,说不想家是假的。”出征前,郑智宙的女儿还不满两个月,在武汉时,他几乎每晚都要和家人视频通话。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看确诊数据的变化,刚到武汉时数值不断上升,后期开始下降。三四月份时,心里开始盘算什么时候能回家。盯着确诊数字今天降500,明天降1000。感觉每治愈一位患者,我们就离家更近了一步。”
 
“病患面前就没有性别之分”


 
  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现有100多名护士,男护士只占其中五分之一左右。这次虽然大家都报了名,但院里还是优先选择了4名男护。高伟认为,院里可能考虑到男护的平均工作年限更长,应对突发状况的体力和心理能力更强。
 
  男护士抑或女护士?这一对比不止于疫情期间,更曾困扰着男护对自己职业身份的认同。
 
  高伟上学时,第一志愿报的是医学影像,后来被调剂到护理专业。“最开始感觉护理都是女生学的,自己挺没面子,家里也劝我说要不你复读吧。”不过高伟最终还是顶住了压力,随着学习、实习到工作,以往的观念悄然转变。
 
  郑智宙也有相似的经历。上大学时,他所在的护理专业要接触“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大项,可当学习妇科课程时,他和其他男同学都显得比较窘迫。
 
  “大家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终归要遇到这些,假如有一天一位女病人在你面前晕倒,难道因为是女性就不施以援手吗?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病患面前就没有性别之分。”授课老师的一番话让郑智宙记忆犹新,他逐渐放下思想包袱,还拿到妇科学班上的最高分。如今,这也不再是他工作中的绊脚石了。
 
  “外界可能普遍觉得,男性在护理中没有女性那么细心、耐心。”顾德玉并不赞同,他表示,像“板寸男团”一样的男护群体,在这次抗疫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
 
  顾德玉举例说,很多肺炎病人需要俯卧位休养,也就是趴着睡觉,这样能减轻肺部负担,恢复肺功能。因为患者身上插管,有很多医疗器械,给他翻身时可能要五六个人同步操作,这在体力上对护士的要求很高。同时,在生理和心理上男护面对高强度压力和生死离别时,抗压能力更强。
 
  不过,谁也不能否认,在“板寸男团”前线奋战的71天里,在他们后方的另一半更多地承担起了对家庭的责任。
 
  郑智宙出征后,女儿换尿布、喂奶、哄孩子的事都得甩手给宝妈。“从我私心来讲,肯定不想让他去,因为第一次当妈妈,希望他能时刻在身边呵护我和女儿。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家属,我完全支持他的决定,生命高于一切。”郑智宙的妻子也是一名护士,她能理解爱人的选择。
 
  她说,现在媒体说他们是英雄,我更希望他是一个好爸爸。但如果再选择一次,我还是支持他去。等孩子长大后,他可以把疫情期间的难忘岁月讲给她听,相信在女儿的心目中,他不仅是个好爸爸,更是一个英雄。
 
来时提心在口,走时魂牵梦萦 甘肃援鄂医疗队的武汉情缘
来时提心在口,走时魂牵梦萦
甘肃援鄂医疗队的武汉情缘

( 2020-05-1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成风化人
 
 
 
  本报记者梁军


  许多年以后,当蔡辉站在天河机场面前,准会想起自己带领136名队员落地武汉的那个下午。

  当时,他临危受命,担任甘肃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带领全省挑选的医护尖兵,紧急驰援武汉。

  来过无数回武汉,这一次,他看见天河机场空空荡荡,市区昔日的繁华与热闹不再。蔡辉历经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甘肃岷漳地震等多次灾害救援,但初抵全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深红区”,他心里还是没底。

  “发热病人太多了,我们身边的同事,一个个病倒了。”武汉市中心医院主管同志的话,让蔡辉意识到这次疫情形势的严峻。

  1月28日至3月24日,甘肃省第一批、第五批、第六批医疗队累计456名医护人员连续奋战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面对严重的疫情和复杂的环境,他们共管理床位192张,累计收治患者229人,其中重症42人,危重症13人。直到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才离开武汉。三支医疗队做到了科室医护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

  更重要的是,他们与武汉结缘。

  记者问4位医护人员:何时再重返武汉?

  答案几乎一致:明年春天,樱花开时,带着家人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走一走,看一看大家曾经奋战的地方。这座英雄的城市,令他们魂牵梦萦,成了抹不去的记忆。

提心在口


  1月29日,蔡辉带领着白衣战士们来到这里,成为最早一批进驻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医疗队。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是最早接收新冠肺炎病人的医院之一。

  蔡辉说,在武汉的53天,他每一刻都提心在口。工作第三周,一名护理队员做穿刺时,视线被护目镜雾气干扰,一针下去扎穿了防护手套,不仅手被扎出血,还发生了职业暴露,经过紧急处理,幸好没有被感染。

  当时,数万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一线的防护服消耗量大。“防护服只够今天穿,明天的物资在哪,不知道。”2月7日下午4点多,蔡辉接到一个紧急指令。上级希望,甘肃医疗队抽出一支骨干力量,前往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接诊重症患者。

  2月8日,30名队员进驻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那天,正好是元宵节,我们这支队伍被分成两拨,汤圆是分开吃的。”蔡辉说。

  在这场战“疫”中,蔡辉目睹了生命的逝去。再忆武汉,他的声音不禁颤抖。

  武汉市中心医院附近有一家养老院,很多老年患者被陆续送来,包括不少失能和半失能老人。

  2月13日,病区来了一名68岁的女性患者,患者儿子向蔡辉央求:“父亲刚刚去世,拜托大夫,一定要保住母亲。”老人患有新冠肺炎,伴有脑梗、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和并发症,但当时医院一床难求。蔡辉的父母也是因病去世的,对家属的焦急,他感同身受。他想尽一切办法,为老人找到一张病床。“老人十多天后出院了。她笑着感谢我们,想请我们去家里做客。她还不知道老伴已经过世了。”

  蔡辉哽咽了。

我们感动别人,也被别人感动


  发烧38.6℃!看到体温计的数字,虎维东第一反应,自己有可能被感染了。

  虎维东是甘肃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医疗组组长,主管后湖院区16、19两个病区的医疗工作。这里共有80张床位,一直是满负荷运行。职责在身,他几乎每天都进病区,长期处于劳累状态。

  “当时身在武汉,每天又接触新冠肺炎病人。所以发热后,我全身都紧张起来。”虎维东回忆。

  除了发烧,还有浑身乏力,肌肉酸痛,眼睛胀痛。回到公寓,他吃了西药,服用了预防新冠的中药,及时向队长蔡辉、副队长张亦兵汇报了情况。

  虎维东做了核酸检测和CT检查,在没有排除感染之前,为了防止发生交叉感染,虎维东自我隔离,靠着方便面度过了煎熬的四天。即使在自我隔离期间,他仍通过电话、微信协调工作。

  发烧第二天,虎维东写下遗书。离家时,虎维东瞒着高龄的父母,家里还有准备高考的孩子。此时,他想到了最坏的结果,就在遗书中安排了家事。

  直到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CT影像正常,虎维东才知道这是虚惊一场。“可能是因为压力太大,体力透支严重,受凉感冒了。”他说。

  蔡辉、张亦兵根据实际情况,将医疗队分为医疗组、护理组和院感组,医疗组、护理组再分若干小组。在两位队长的指导下,虎维东很快制定了病区隔离病房工作流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诊断和分型标准、诊治规范、出院标准,规范了病区诊疗工作。病区实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医护人员必须在重症、危重病症病人的床边一块交接……

  “这样按组分开后,队员能合理调休。”虎维东说。

  这次支援武汉,虎维东遇到了许多令他感动的人。初到武汉时,防护用品还十分紧缺。6位身穿防护服的志愿者开车来到医院,送来300套防护服和6000个口罩。因为捂得严实,虎维东没能认下他们的面孔,对方也没有留下姓名。但感动铭记于心。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防疫物资源源不断送来,不仅是我们支援武汉,全国人民也在支援我们。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不怕危险、不要求回报地奉献,是我们能圆满完成支援救治任务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全国能迅速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的重要原因。”虎维东说。

  武汉人民的坚韧顽强,也在虎维东心中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有位69岁的男性新冠肺炎患者,双肺广泛病变,呼吸衰竭,咳嗽剧烈,面部发紫,一进病区就是重症患者。虎维东和医护人员评估了病情,制定了医疗方案。然而,患者第二天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呼吸衰竭反而加重。“我们再次全面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几小时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然后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虎维东说。

  “刚入院时,由于呼吸困难,患者一句流畅的话也说不出来,但是从表情和言辞看,他紧张不安,也很恐惧。”虎维东说,“他反复告诉我们,‘我不怕死,我只有一个女儿,我很爱女儿,很爱自己的家,我要为自己家人活下来。’”

  对家人的牵挂,成为很多患者与病魔斗争的“铠甲”。“正是这种生存的勇气,鼓励着他们积极配合治疗,直到最终治愈出院,与家人团聚。”虎维东说,“每一天,我们在感动着别人,也被别人感动。”

守护英雄之城


  4月29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原副院长刘晓菊被全国妇联宣传部、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党委授予“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先锋”称号。

  此刻,金城兰州,春和景明。刘晓菊坐在办公室窗台边,呼吸着新鲜空气。桌上一摞纪念证书,写着送给每位援助湖北医护人员的感谢语,落款是武汉市中心医院。

  时针拨回2月21日。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迎来了甘肃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这是各批甘肃医疗队中人数最多的一支队伍——共172人。

  57岁的刘晓菊任领队。她是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务委员,曾获得行业最高奖全国“优秀呼吸医师”荣誉,是甘肃省呼吸病学权威专家。

  2月25日,刘晓菊带领的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两个呼吸病区。这两个病区共有80张床,接管时就有64名患者。患者大部分60岁以上,其中有4名已90多岁。此外,不少患者还同时伴有心衰、肾衰、高血压、糖尿病、皮肤溃烂、帕金森以及恶性肿瘤晚期等基础病,严重影响着对新冠肺炎的治疗。

  3月1日上午,刘晓菊在约定时间,来到后湖院区11楼医生办公室,准备与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主任卢扬交流重症患者救治经验。

  没想到,这场谈话因为一位医生的病故取消了——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江学庆,因抗疫感染新冠肺炎离世。

  刘晓菊至今记得自己从卢扬口中得知噩耗时的场景。“卢扬突然扭过头,强忍着眼泪抽泣。几乎所有医护人员都不说话了。”

  当时的形势,容不得刘晓菊过多伤感。她当时所负责的,是80多位合并症多发的高龄患者。

  一次查房时,刘晓菊发现一位患者的左足拇指红肿发紫。经查,这是糖尿病足。

  “你怎么不说呢?”刘晓菊问。

  “这个病你们不用管,你们只治疗新冠肺炎就好,我想赶快离开隔离病房。”患者说。

  “糖尿病基础病会增加新冠肺炎的严重程度,要同时治啊。”刘晓菊说。在为患者治疗新冠肺炎时,医护人员兼顾血糖控制,几天之后,左足拇指局部病灶逐渐缩小。新冠肺炎痊愈出院那天,患者脚趾的症状也明显改善。

  没有治愈的人,想尽快离开隔离病房;有的人治愈了,却无法离开。

  “病区有一对母子,母亲已经治愈,却迟迟不能出院,原因是肾移植术后的儿子核酸持续阳性。”刘晓菊说,这位母亲80多岁,其他家属都在隔离,如果出了院,就没人照看,她只能等着和儿子一起回家。

  刘晓菊说,武汉之所以被称为英雄之城,是因为千千万万个有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平凡人,皆为举国抗疫奉献小我。

  接送医护人员的公交车司机,无论医护人员凌晨几点下班,他们都会提前守候在楼下。在武汉市开牛肉面店的甘肃老乡,得知甘肃医疗队驰援武汉,主动给医疗队做牛肉面……

家国天下


  “驰援武汉的路上,几乎每个队员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会不会在武汉失去生命?”32岁的甘肃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郭龙飞说。

  郭龙飞回忆,在甘肃医疗队到来前,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已全员上阵。

  “难能可贵的是,全院没人说过一句抱怨的话,没有一句轻言放弃的话。”郭龙飞说,可以看出来,他们孤军奋战多日,已经很疲乏,但眼神里始终透着坚定。

  抗疫期间,郭龙飞在后湖院区隔离病区连续奋战了50多天,负责普通和重症患者抢救。

  最初支援人员和防护装备紧张,他一天要在病区待上8个多小时,加上穿脱防护服的时间,累计有10个小时。嗓子常常渴得冒烟,他只好在进病区前喝点水,并穿上尿不湿。

  有一次,郭龙飞在病房救治时,一个患者说嗓子痒,郭龙飞拿起手电筒检查,就在靠近探照时,患者突然咳嗽。虽然事后确认没有感染,但郭龙飞每每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让郭龙飞感到振奋的是,形势逐渐转好。住院患者数量减少,外援救治力量充实,郭龙飞和同事们的工作时间减少到每天6小时。

  在八方支援下,后湖院区的防护物资储备已有很大改善,防护流程也日益严格。

  从医院回到驻地,大家先在门口丢弃旧口罩,更换新口罩,再回各自房间。

  整个房间被分成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一进门是污染区,从医院回来脱下的衣服放在柜子后,进入卫生间洗澡;半污染区更像一个缓冲区,用来更换衣物;床是清洁区。房间内有两双拖鞋,人在不同区域需要穿不同的拖鞋。

  在驻地,大家不坐电梯,而是步行上楼梯,主要是怕感染。“我们来是帮助当地治病救人。我们不能自己先倒下,给湖北武汉添麻烦。”他说。

  为什么去武汉?离开兰州时,和绝大多数医护人员一样,郭龙飞也是辞别妻儿老小,递交请战书,义无反顾。

  郭龙飞的爱人白雅婷,与丈夫同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工作,是一名内分泌科护士。丈夫支援武汉、战斗在一线,白雅婷一边在兰州坚守岗位,一边照顾家里两个年幼的孩子。

  郭龙飞决定前往武汉的那一刻,白雅婷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有担心,有不舍。”她说。

  “你确定要去了吗?”白雅婷问。

  “家国天下嘛。”郭龙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