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3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4版:调查·观察

05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6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7版:疫情防控阻击战

08版:一线抗疫群英谱

“世界工厂”的机器声又响起来 各地巩固防控效果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纪实
“世界工厂”的机器声又响起来
各地巩固防控效果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纪实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徐金鹏、叶前、孙飞)从“世界工厂”珠三角到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先行示范区深圳到千年大计雄安新区,从民生企业到互联网科技公司,各地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复工复产正有序推进。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连日来,各地根据“分区分级精确防控,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的要求,千方百计给政策、出实招,全力扶持企业应对疫情挑战、恢复正常生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稳企业、稳就业、稳经济,改革发展不停步。

一个个企业“火力开”


  广东佛山复工以来,美的集团上万名员工已经习惯新的“入厂姿势”:测量体温、洗手消毒、逐个进场。

  “员工返工情况良好,今年不会因为疫情而裁员、降薪。”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说,“仅顺德就有家电生产和配套产业3000多家,珠三角的机器开动了,整个世界产业链都稳定了。”

  随着一个个企业“火力开起”,人们熟悉的“中国制造”的红火场景逐渐回归视野。

  位于浙江玉环市的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10日起机声轰鸣,300多名返岗工人全副“抗疫武装”投入生产。为满足疫情期生产需求,企业整合多条生产线,重新调整岗位,可日产1万件产品。全市首批40家企业复工;15日起,人员底数清、生产物资全、订单量充足的企业开始复工;18日起,当地企业全部复工。

  记者走进位于四川宣汉普光微玻纤产业园,正原微玻纤、迈科隆真空新材料等企业的厂区内,随处可见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标语,车间内干净整洁,工人们戴着口罩正在操作。

  “我们按要求制定了相关防控应急预案和复工方案,全力战‘疫’的同时,抓好生产。”迈科隆真空新材料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冉启明说。

  复工复产正不断加速。

  电力监测数据显示,复工第一周,制造业大省广东已有288万家企业复工。珠三角用电量增长较显著,16日用电量比9日增长27.3%,其中东莞增长最快,增幅达65.3%。

重大项目建设“不停步”


  伶仃洋上,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与机器轰鸣声,正奏响深中通道建设的“复工曲”。

  建设中的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又一超级工程。项目涉及设计、监理、监测、施工等参建单位多达46家,参建人员近万人。目前在岗人员近2000人,预计近期返工总人数将达6200多人。

  广东省交通集团董事长邓小华说,统筹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加大设备、人员、材料及资金投入,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完成年度计划。

  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引水工程也在稳步推进复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13个施工标段、24个工区已全部复工。

  成兰铁路跃龙门隧道位于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和阿坝藏族自治州茂县境内,全长20多公里,是整个铁路最难攻克的控制性工程,目前隧道开挖已完成75%。

  指挥部党工委书记韩金友说,春节期间不停工,抢抓工期,随着更多工程人员返回岗位,有信心按工程计划完成这一任务。

  为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各地采用创新审批等办法,保障重点项目进度不延后。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下发通知,部署各地依托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强投资项目远程审批服务,坚决防止项目申报无门、审批服务出现断档问题。

  在河北,得益于“虚拟审批”“容缺审批”的施行,建设单位在办理土地手续过程中,并联推进规划、环评、安评、施工许可等开工前办理各项手续,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审批时限。

  雄安新区容城县津海大街与333省道交汇处东南侧,雄安高质量建设实验区(生活)项目主体结构14日已全部封顶,建设者正进行外墙保温和室内精装修。

  据初步统计,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所属的2万余户主要生产型子企业目前开工率已经超过80%。石油石化、通信、电网、交通运输等行业开工率,目前已经超过95%。在全力战“疫”的同时,中国经济巨轮也将行稳致远。

创新发展再向前


  “现在是‘危’,大家一起努力,挺过去之后就是‘机’。”一位企业负责人道出了很多人共同的心声。

  2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多措并举稳企业稳就业。

  苏州出台“惠企十条”,深圳16条措施减租减税减电费,北京推“16条”措施促中小微企业发展,重庆出台20条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从中央到地方,从减税降费到免租放贷,这些政策举措,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位于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的豆华天宝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各类盒装高端豆制品的生产销售的企业。

  复工第一天,企业生产了包括豆浆、豆腐在内的20余吨豆制品。这些产品主要运送到沈阳、大连、北京等地区的大型商超。

  “我们已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公司董事长霍达非说,“随着老百姓对食品安全要求更高,我们生产的豆制品执行热冷多道杀菌,全部采用安全环保包装,20道生产工序全部密闭完成,需求量呈现出上升趋势。”

  疫情造成的短期困难,没有阻挡企业创新的努力。据霍达非介绍,企业正致力研发出更多含大豆蛋白的功能性食品。

  位于浙江温州市的海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定点生产血液制品的高科技企业,其生产的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是重要的疫情防控药物之一。“企业将很快步入发展正轨。”沈荣杰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为了抗击疫情,许多企业、机构实行“云办公”。这让我国近年来已经悄然兴起的互联网新业态再度引起全球关注。

  腾讯公司表示,自2月10日以来,其办公协作应用程序——企业微信的业务量同比增长了10倍。阿里巴巴的应用程序——钉钉的活跃数据达到了5年来的最高水平,约有2亿人使用它。华为公司表示,其办公软件华为云正在以50倍的速度增长,每天的新增用户均超过100万。

  采访中企业家表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风雨过后见彩虹,寒冬过去是春天。创新积蓄的能量将不断释放。

(参与记者:王俊禄、于也童、江毅)

 
习近平分别同韩国总统和巴基斯坦总理通电话
习近平分别同韩国总统和巴基斯坦总理通电话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20日应约同韩国总统文在寅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在中国人民奋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刻,总统先生专门来电话表达慰问支持,同我就深化双边关系交换意见,体现了中韩作为近邻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友好情谊。

  习近平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举全国之力,团结一心,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经过艰苦努力,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疫情不会动摇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将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中方采取强有力防控措施,不仅是为了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贡献。疫情发生以来,韩国政府和各界纷纷向中方表达关心慰问并提供大量帮助支持,我们对此深表感谢。中方将继续本着公开、透明态度,同包括韩方在内的各国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应对疫情,促进世界人民健康福祉。

  习近平指出,中韩互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当前,中韩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去年年底,我和总统先生在北京会晤,达成许多重要共识。希望双方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新冠肺炎疫情对中韩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我相信,战胜疫情之后,中韩两国人民友好感情会加深,双方各领域交往合作会更加活跃。

  文在寅表示,韩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人民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表示诚挚慰问。韩方积极评价中方为应对疫情所作巨大努力,相信在习近平主席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一定能够早日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韩中是近邻,中国的困难就是韩国的困难。韩方将坚定同中方站在一起,愿继续为中方抗击疫情提供援助,同中方开展防疫合作,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双方卫生健康领域合作。文在寅表示,今年是韩中关系发展的重要一年,韩方愿同中方一道努力,深化两国各领域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新的发展。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20日应约同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中国政府的头等大事。经过广大医务人员和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努力,目前疫情形势已开始出现积极变化。我们不仅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而且能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要放眼长远,及时总结经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习近平强调,中巴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素有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巴方第一时间发声向中方表达支持,克服困难提供宝贵物资捐助,保持两国一切正常往来。日前,贵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分别通过决议,全力支持中方抗击疫情。今天总理先生专门来电话表达慰问和支持。事实再次证明,中巴两国是患难与共的真朋友、同甘共苦的好兄弟。我们将像对待本国公民一样,照顾好在华巴基斯坦兄弟姐妹。

  习近平指出,中巴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中方将始终把巴基斯坦放在周边外交优先方向,继续同巴方高质量共建中巴经济走廊,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相互支持配合,让中巴关系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伊姆兰·汗代表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对中国人民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表示诚挚慰问,对中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疫情表示高度赞赏。伊姆兰·汗表示,由于中方的有效防控,疫情并未在世界蔓延。整个世界都感谢并赞赏中方应对疫情的努力和成效,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做得比中国更好。巴方感谢中方为巴方在华公民提供的周到照顾和帮助,愿继续为中方抗击疫情提供帮助。巴方坚信,中方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全体巴基斯坦人民都坚定不移与情同手足的中国人民站在一起。

 
杭州:推动重点项目复工
杭州:推动重点项目复工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这是2月20日拍摄的北支江亚运场馆项目现场。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道党工委防疫、复工两手抓,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复工。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合肥港:实现有序复工复产
合肥港:实现有序复工复产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这是2月19日拍摄的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近日,合肥港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实现复工复产。  新华社发(周牧摄)
 
李克强主持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王沪宁出席 部署进一步加强一线医务人员防护
李克强主持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王沪宁出席
部署进一步加强一线医务人员防护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沪宁出席。

  会议指出,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部署,高度重视对医务人员保护、关心、爱护,加强各方面支持保障,加快应用临床有效药物救治患者,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推动有序复工复产。

  会议指出,医务人员战斗在一线,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目前全国部分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大部分在湖北且发生在2月1日前。要全力救治受感染医务人员,切实防止再发生感染问题。要落实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他们身心健康的措施,强化医疗机构主体责任,排查内部感染漏洞,开展全员培训,全面落实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确保重点岗位重点人员防护物资充足到位,对在岗时间长的医务人员抓紧安排轮休,落实好疫情防控中医务人员工资待遇、临时性工作补助、卫生防疫津贴待遇,加强对他们和家属的人文关怀。

  会议指出,要在努力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患者有效治疗。近段时间药物筛选和应用取得积极进展。要加大效果较好药物向临床一线投放使用,组织生产企业加快生产、保障供应,出台鼓励措施引导康复患者提供血浆支持,推广应用临床有效的血浆治疗,加强多学科联合救治,着力降低重症患者病亡率,努力防止轻症演变为重症。

  会议审议了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会议指出,当前复工复产正在有序推进,指导企事业单位分类精准科学防控至关重要。要加强员工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实行零报告制度。落实工作场所、食堂、宿舍等防控措施,减少员工聚集和集体活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分区分级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推动有序复工复产,纠正影响复工复产的不合理规定,解决用工、物流、资金等问题,切实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尽快提高工业行业、交通物流、重大工程复工率,为抗击疫情提供坚实保障,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会议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根据湖北省进一步推迟复工复产时间的需要,加强生活必需品协调调度,确保粮油菜、肉蛋奶等供应充足,有关成员单位要保障物流通道畅通。湖北省和武汉市要做好对接和配送工作,在有条件的地方组织蔬菜等生产,坚决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

  领导小组成员丁薛祥、黄坤明、蔡奇、肖捷、赵克志参加会议。

 
四川:2500万农民工这样安全返岗复工
四川:2500万农民工这样安全返岗复工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成都2月20日电(记者惠小勇、陈健、谢佼)油菜花开了,黄灿灿地铺展在成都平原上。四川仁寿县彰加镇天仙村52岁的农民工罗连友在家里怎么也坐不住了。远在广东惠州市的太平岭核电站建设项目已多次催他回去复工。像罗连友一样需要返岗的农民工,在农民工大省四川有2500万人。
 
  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和各地复工复产需求,如何让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四川省专门成立了农民工外出务工服务工作专班,开展“春风行动”,“走出去”与广东、浙江等用工大省就农民工返岗进行工作对接,推动省际供需、健康证明互认和专车直达等工作落实。据四川省就业局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全省已开行专车571趟,专机2架,专列4趟,共有230.02万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
 
让每个农民工安全返岗


 
  2月19日早上,罗连友一手拉着行李箱,一手拿着一份健康证明,快步走进仁寿联营汽车站的检票口。他和其余26名农民工经过逐一点名、核对身份信息、测量体温,坐上开往深圳的汽车。
 
  罗连友乘坐的是四川为农民工开行的“春风行动”返岗专车。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罗佳明说,四川和相关省市沟通对接,组织农民工专车,对乘客提前进行健康检查,全程实施疫情管控,把农民工“点对点、门对门”安全送到工作岗位。
 
  “我们通过广播电视、微信、交通运输出行平台、就业信息平台等多渠道,广泛发布专车信息。”仁寿县县长王岳说,农民工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4种方式报名乘车。截至2月20日,拥有43万农民工的仁寿县已有4万多人顺利返岗。
 
  今年四川农民工手上多了一张健康证明。在劳务输出大县中江县,38岁的熊翠先由老公骑摩托车送到通山乡卫生院。医生对她进行了体检和流行病学史调查,出具了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统一印制的健康证明。熊翠先说,政府帮她买到了20日从成都到广州南的动车票,还统一组织班车把农民工送到成都火车站,老板答应到广州之后找车到火车站来接。
 
  除了专车,还有专列、专机。2月17日上午,700余名农民工乘坐从成都东站开出的G4391次返岗专列前往杭州。2月16日下午,广元市昭化区154名农民工在广元盘龙机场上飞机,前往浙江嘉善县,农民工蔡森是其中一员。
 
  蔡森是浙江亿力清洁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班组长。“坐飞机的费用由嘉善县政府和用工企业共同承担,我们不用出一分钱。”蔡森说。
 
把好每个环节不留隐患


 
  既要顺利返岗,又要安全防控,关键在于每个环节的防控措施落细落实,不留隐患。
 
  仁寿县曹家镇水星村村委会门口,村、镇干部和医务工作者一字排开,在为村民体检、打印健康证明,前来办理的农民工几乎都是单人独办。村党支部书记丁光辉说,村里让每一名申请出门务工的村民提前在手机上排队,错时办理,避免人员聚集。
 
  罗连友乘坐的专车是一辆有54个座位的大巴,却只按一半的人数安排农民工乘车,车后还留出两排座位拉起帘子做隔离预备。
 
  “我们每车安排3名司机,到深圳全程28小时,票价不变。”仁寿联营汽车站站长陈清说。
 
  来自仁寿县方家镇友爱村的李亚娜,与罗连友同车返回广东上班,她被车站安排担任这趟专车的“临时车长”。“我和副车长负责为车上人员每两个小时测量一次体温,检查口罩佩戴情况。”李亚娜说。
 
  铁路专列也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G4391次列车列车长代俊说,火车站组织专人引导农民工进站,安排40余人共15台设备加强体温监测,并设置专门候车区,让务工人员分散就座。列车在出库前进行全面消杀,扶手、吧台、厕所等部位还进行了重点消毒。农民工在列车上分散就座,全程佩戴口罩。
 
  在蔡森乘坐的专机上,昭化区专门派出一名医生、一名护士和一名干部随行,全程护送农民工到岗。经过近3个小时的飞行,飞机抵达杭州萧山机场。人们在机场换乘8辆大巴前往嘉善,每辆大巴只坐20来人。蔡森下飞机后坐了约一个半小时大巴,到达嘉善县市民广场,再由自己公司的汽车接回厂区。
 
  到了企业,健康证明继续发挥作用。“目前,四川已与广东、浙江建立健康证明材料互认机制。”四川省就业局局长黄晓东说,有了这份健康证明,务工所在地政府在对农民工实施健康复检过程中,就能进一步优化流程、缩短时间。
 
收获了更多的温暖


 
  对常年在外的农民工来说,这个复工季,让他们等得有点心慌,但也收获了与父母、爱人、子女多年难得的较长时间团聚。当踏上返岗之路时,社会各界的关怀同样温暖着他们。
 
  在仁寿联营汽车站,每名上车的农民工都收到一个特殊的礼包,内装4个口罩、一盒方便面、一包带有家乡味道的“张三芝麻糕”,还有县委县政府《致全县返岗朋友的一封信》等。上车前,每名农民工扫一下“陵州出行”微信公众号,同车司机、乘客的姓名、电话、体温、务工地等信息一目了然。
 
  四川省农民工外出务工服务工作专班召集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胡斌介绍,目前四川全省农村劳动力已有1400万人在省内就业,向省外输出仍有约1100万人,其中广东省357.2万人、浙江省116.9万人;其他人数靠前的分别是福建、江苏、重庆、上海等省区市。
 
与国家同舟,与人民共济 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同济医院战“疫”直击
与国家同舟,与人民共济
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同济医院战“疫”直击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2月18日,专家赵建平(中)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新冠肺炎重症病区与患者交谈。  新华社记者王毓国摄


  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

  这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突出任务,也是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重中之重。

  “与国家同舟,与人民共济。”这不仅是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院训,也是全国广大医务人员驰援武汉、战胜疫魔坚定信念的写照。

  主动请缨。同济医院主动改造两个院区,收治2000多名重症、危重症患者,成为武汉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最多的定点医院。

  闻令而动。全国各地35支医疗队、4000多名医务人员投入“同济战场”,成建制接管病区,齐心协力、科学救治。

  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7000多名“白衣战士”想尽一切办法,全力救死扶伤,目前已将“同济战场”病死率从5.85%降至3.5%左右。

与国家同舟:“必须坚定信心、主动担当”


  “3位病人发热、肺部感染,胸部CT显示双肺呈弥漫性、浸润性病变,其中夫妻两人先后发病。”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赵建平,清晰地记得他在去年12月底,第一次接触新冠肺炎疫情时的场景。

  2003年抗击非典时,担任湖北省非典专家组副组长的赵建平临床经验丰富。他意识到病情不同寻常,迅速做出决定:“马上报告疾控中心,科室各病区注意排查有无类似病人!”

  建院120年的同济医院,是国内顶尖医院之一。同济三个院区每天可以接治门诊病人2.5万人,收治住院病人7000人。连续20多年来,同济医院的门诊、急诊病人数位居湖北省第一。

  突如其来、异常严峻的疫情,让百年同济也倍感吃力。

  去年12月底开始,疫情快速变化:发热门诊病人从日均四五十人,最高峰一下陡增至上千人;急诊科医生出现发烧,肺部感染,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全部二级防护接诊;收治病人数量日益增长,医务人员疲劳作战、不堪重负……

  “与国家同舟,与人民共济。这句院训深深烙刻在我们每一个同济人身上、脑中。”同济医院院长王伟说,作为医疗国家队,大疫当前必须坚定信心、主动担当。

  去年12月底,同济医院就在院本部开始着手改造发热门诊,并专门开辟了病房用于隔离治疗。但依旧无法满足疫情防控需求。随着病毒扩散疫情暴发,感染人数激增。武汉市各定点医院一床难求,大量患者从轻症转为重症。

  疫情大敌当前,生命危在旦夕。

  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是党中央的明确指示,也是战胜疫魔的重要举措。

  同济医院主动提出,将总共拥有约两千张病床的中法新城、光谷两个新院区,普通病房隔断密封,改造成定点医院,开辟出收治重症患者的新战场。

  1月25日,大年初一,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动工改造。

  时值春节,又逢疫情,工人难寻、材料难购、运输不畅。连续好几天,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后勤科科长杨涵林和同事基本没合过眼,一直盯在改造项目上,“早一刻完工,就能早一点收治病人,多一点治愈希望”。

  边施工、边收治,仅用48小时,首批8名重症患者就收治入院。

  当日,由北京医院、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等医院精兵强将组成的首批支援湖北国家医疗队,驰援武汉,进驻中法新城院区。

  600、1000、1800……随着改造床位数的快速增加,来自中日友好医院、华山医院等国内顶级医院的35支支援湖北医疗队,分批携带医疗设备、防护物资,成建制接管病区。同济医院成为武汉市收治重症患者、危重症患者最多的医院。

  “义无反顾、开辟战场、冲锋陷阵。”北京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旭涛,这样评价同济医院的同行们。

与死神较量:“这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使命”


  新冠肺炎症状隐蔽,轻重症转化迅猛,病情发展迅速,特效药物尚未找到。重症救治成功率迟迟无法提升,成为一线医务工作者眼前横亘的难题。

  “新战场开辟出来,支援队陆续到位。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这个最难攻克的关口,我们要率先冲上去。”王伟说,找准方向、蹚出路子,打出抗击病魔的组合拳,这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使命。

  在这里,协调一致、标准先行——

  “今天重症病例临床病情有什么新特点?新尝试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新效果?几起死亡病例有哪些值得总结的地方?”这是各支医疗队中,呼吸、重症、感染等领域最优秀专家,每天在同济医院必须召开的讨论会内容。

  同济医院和各支援湖北医疗队领队共同成立大医务处,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专家共识,制定临时医疗手册确立统一诊疗标准、统一医疗流程,为挽救危重症患者不断总结、探索、完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说,各家医院各有各的诊疗救治流程和理念,一同来到同济医院,每家医院都积极配合,“只有协调一致,形成标准化、同质化的医疗,才能让医疗过程更顺利,让病人获得更好治疗结果”。

  在这里,科学救治、胆大心细——

  疫情来势汹汹,同济医院的专家告诉记者,新型冠状病毒侵入后,人体强烈的免疫反应造成肺部等器官的损伤,这是新冠肺炎的致病机理。在治疗中,既要使用药物抑制免疫反应,同时又要保持免疫系统杀死病毒的能力。相关药物使用时机、用法,治疗方式等,目前尚缺成熟的诊疗方案。

  一位70多岁的女性患者,入院时血氧饱和度只有70%多。使用无创呼吸机后,血氧饱和度也只有80%,持续两天依旧无法提升,这意味着再这么下去,其他脏器会因氧不足而出现损伤。按以往治疗方法,患者早该气管插管了。

  赵建平团队用绣花的精神仔细调试呼吸机参数,合理使用药物、激素,血氧饱和度逐步回升。第七天,患者血氧饱和度达到了98%,脱离危险。通过观察发现,氧和情况不好的病人,用好无创呼吸机,配合调试药物,能有效避免插管引发的众多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连日来的实践,也证实这一改进的有效性。越来越多的病人撤掉呼吸机,病情平稳下来。”赵建平说,但这也意味着医务人员必须在闷罐似的防护服里一待就是几小时,时刻守护在病人身旁。

  在这里,多方合作、立体诊疗——

  2月16日下午,74岁的胡阿姨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治疗6天后,从昏迷中逐步清醒,病情明显好转。刚入院时,她呼吸每分钟只有28次,一天的尿量还不足100毫升,肾功能严重受损,命悬一线。

  负责胡阿姨救治的广州医疗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院区综合ICU主任毕筱介绍,新冠肺炎进展为重症、危重症后,不仅会损害肺部,还会对心脏、肾脏、肝脏甚至血液系统都有伤害,最终造成多脏器衰竭。

  他们组建由感染科、肾内科、内分泌科、呼吸科等专家组成的救治小组,心电监护、面罩吸氧、降血压、抗病毒……连续几个昼夜的精心救治,胡阿姨逐渐好转。病房首批收治的40位重症患者中,已有3位重症患者症状缓解后转入普通病房。类似多学科、多团队合作,在同济医院各大病房中,已成为常态。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攻坚战中,不同学科、不同医院的专家同舟共济,他们虽操着不同口音,却目标一致全力以赴,奋力将一个个生命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截至2月19日10时,仅中法新城院区已累计收治重症患者1251人,治愈出院97人。

与人民共济:“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2月6日深夜,一场特殊的妇产手术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紧张进行。接受手术的产妇,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新冠肺炎患者。

  汗水湿透了三层防护服下主刀医生乌剑利的衣背,被雾气迷住的护目镜逼得他只能找所剩无几的缝隙来看清手术操作。

  新生儿的啼哭,打破夜的沉寂。产妇小陈顺利产下一名男婴,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妇产科给大家带来的是新生命的喜悦,这种特殊的手术经历刻骨铭心。生命的希望不可阻挡!”乌剑利说。

  无数颗心牵挂疫情,无数双手众志成城。

  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对他们的呵护和保障关系他们能否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

  在同济医院全院,不仅最早开始对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上三级防护,更是定期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心理情况调查,派专人及时为大家做心理辅导,缓解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

  “我们连空调、门把手和电梯按钮上都做了病毒核酸检测,为的就是对大家负责,让大家放心。”王伟说。

  当新华社记者跟随医护人员进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隔离病房的时候,足足花了30多分钟、15个步骤才最终完成全套防护措施,刚刚穿完,就已经满头大汗。

  像这样的防护,虽然烦琐,但为了保证安全,每天都必须进行。一般人早已感觉精疲力竭,对医护人员却是“家常便饭”。

  “最棒、加油、战士、超美……”一句句鼓励的话语,是他们写在彼此防护服上最真的祝福。

  从内科转来的护士汪颖,虽然看不清楚她的脸,却知道她肯定有一双“爱笑的眼睛”。她告诉记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人总是要有自信,这让我很快就成了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能手。”

  “从未想过退缩,因为病人需要我,战友需要我。”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一批批从全国汇聚到同济来的医者拼尽全力与病毒赛跑。

  中日友好医院作为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发挥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优势,派出整建制的医疗团队以及完备的危重症救治仪器设备,承担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6东病区重症患者救治任务。

  对刚刚收治的重症病人,要详细收集患者信息,医生开出医嘱第一时间交给护士迅速执行……在C6东病区,时间真实可感,每天都上演着“生命的接力”。

  “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所有护理人员都尽职尽责,没有一句怨言,因为我们觉得这是我们的职责。”中日友好医院支援武汉抗疫医疗队护理组组长赵培玉说。

  “我的感觉一天比一天好!”在赵建平和团队的悉心照料下,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一位重症患者的病情日渐好转。

  刚刚住院的初期,这位患者发烧、呼吸困难、精神状态差。经过医护团队六天不懈的抢救,这位患者终于退烧,还想吃东西、想喝水。复查结果表明,病情开始好转!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医者仁心。“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同济精神,也正是今天抗疫一线所有医护工作者精神状态的一个缩影。

  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依然严峻。截至目前,湖北全省仍有在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4万多例,其中重症9000多人、危重症2000多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仍然是当前防控工作的突出任务。

  战斗依然在继续,广大医务工作者依然在最前沿奋进,各地医疗队依然在驰援……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人们坚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众志成城,携手并肩,广大医护人员一定能为人民生命健康筑牢铜墙铁壁,一定能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记者唐卫彬、黎昌政、李劲峰、胡喆、王毓国、许杨)

  新华社武汉2月20日电

 
疫情出现积极变化但形势依然严峻 中央指导组首次亮相国新办发布会释放重要信息
疫情出现积极变化但形势依然严峻
中央指导组首次亮相国新办发布会释放重要信息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武汉2月20日电(记者胡浩、李思远)20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中央赴湖北指导组首次亮相国新办发布会,介绍中央指导组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疫情出现积极变化,形势依然严峻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介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和党中央的部署,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为组长的中央指导组,于1月27日来到武汉指导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加强源头防控,千方百计调配保障紧缺的物资,全力开展救治患者的工作,组织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传播机理等进行追踪和研究,及时研判疫情走势,明确和落实辖区、行业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

  丁向阳说,面对疫情,广大医护人员以“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信念挺身而出,冲在最前面。“他们是新时代最美丽、最可爱的人。”

  目前,湖北和武汉疫情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武汉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下降,医疗救治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出院人数稳定增加。除武汉外,湖北各市州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也连续下降。

  丁向阳表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湖北和武汉疫情还是十分严峻。从医疗救治上讲,确诊患者基数大,武汉现在正在救治的患者有3万多,还有几千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任务还十分艰巨。

  “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没有一个春天是不会到来的。”丁向阳说,面对无情的疫病,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全力奋战、英勇奋战、团结奋战,排除万难,一往无前,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温暖的春天也会如期到来。

  “不去武汉之患、不解全国人民之忧、不获得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我们决不收兵!”丁向阳说。

医用物资短缺状况改善,床位进一步增加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说,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线医护人员所需的重点医疗物资能够得到保障,群众所需的生活物资供应基本上是充裕的。

  连维良说,19日全国从各渠道供应湖北N95口罩33.6万只,防护服13.3万件,这相当于此前全国N95口罩和防护服生产能力的两倍。尽管仍然是紧平衡,但对医务人员和其他高危岗位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为强化医用物资保障,下一步还将做到增加数量、保障质量、应保尽保、特事特办。

  此外,生活物资方面,连维良表示,湖北省是粮、油、肉、菜、鱼供应大省,自给能力强,而且储备也比较充足。即使这样,国家也做了从外地调入物资的统筹安排和充分准备。最近已调了2000吨中央储备肉到武汉,此外,还准备了8万吨大米、8万吨面粉、12万吨食用油、3.6万吨猪肉、2.9万吨蔬菜、2900吨鸡蛋、1200万包方便面、300吨火腿肠、3400吨冷鲜肉和1000吨速冻食品。一有需要,随时可以调往湖北。

  连维良介绍,收治床位不足问题前期确实非常突出。近一个时期,中央指导组和省市组成联合工作专班,为真正实现“床等人”的目标,大力实施“两增一改造”措施,即增加定点医院、增加方舱医院、具备条件的集中隔离点改造成为隔离治疗点。武汉市定点医院的床位规模要达到3万张,方舱医院的床位规模也要达到3万张,隔离治疗点的床位规模要达到1万张,使得具有医治能力的病床规模达到7万张左右。

  截至20日上午,“两增一改造”的3万张定点医院床位已经全面落实到具体医院,其中已配备医护人员、具备收治条件的床位达到2.4万张;方舱医院床位已建成2.5万张;隔离治疗点已形成可用床位4000张。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有效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介绍,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显著优势。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中,从一开始中医药就早介入,坚持中西医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轻症方面,能够快速改善症状,比如发热、咳嗽、咽痛、纳差、乏力等,可以缩短住院天数,减少轻症向重症发展。在重症方面,除改善主要症状和有关指标外,还可以减少重症向危重症发展,促进重症向轻症转变,降低病亡率。

  发布会上,中央指导组对一直奉献在一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对英勇牺牲的医务人员和不幸去世的患者表示深切哀悼,并在现场举行了默哀仪式。

 
外交部: 疫情面前需要科学、理性、合作
外交部:
疫情面前需要科学、理性、合作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伍岳)针对近期西方个别人和媒体猜测新冠病毒可能来自中国“生物战计划”,是一家实验室泄露的“生化武器”事,外交部发言人耿爽20日说,个别人和媒体发表这种耸人听闻的言论,不是居心不良,就是荒谬无知。希望国际社会在共同抗击新冠病毒的同时,也继续共同反对、抵制阴谋论。

  耿爽说,当前,中国人民正在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在对自己负责,也在为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尽责。世卫组织负责人近期多次表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是在实验室产生或系制造生物武器所致。人们不仅要同病毒作斗争,还要与阴谋论作斗争。世界上很多知名医学专家也都认为,所谓“实验室泄露”或“生物武器开发”等说法毫无科学依据。

  耿爽表示,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18日刊登了一封27名全球顶尖公共卫生领域科学家签署的联合声明,支持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科研、卫生和医务工作者,强烈谴责网络上流传的关于新冠病毒的阴谋论。声明表示,各国科研人员对新冠病毒全基因组的分析结果压倒性地证明,新冠病毒和其他新发病原一样,来源于野生动物。阴谋论除了制造恐慌、谣言、偏见、损害全球共同抗击疫情的努力外,别无他用。科学家们呼吁支持世卫组织的专业意见。

  “我想强调,疫情面前,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理性、合作,用科学战胜愚昧,用真相粉碎谣言,用合作抵制偏见。”耿爽说。

 
世界点赞中国抗疫担当
世界点赞中国抗疫担当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已经多次称赞中国,我还会继续这么做……”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近日又一次公开表达对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定支持。

  疫情出现以来,中国果断采取有力防控措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体现了对本国人民、对世界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包括谭德塞在内,国际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为中国抗疫行动的力度、速度和透明度点赞。

  全力防控“为世界争取时间”


  谭德塞表示,中国采取的从源头上控制疫情的措施令人鼓舞,尽管这些措施让中国付出了很大代价,但为世界争取了时间。世卫组织部分合作专家提供的数据模型显示,中国采取的控制人员流动的措施让中国境内的疫情传播速度延缓了两到三天,而让中国境外的疫情传播速度延缓了两到三周。

  美国流行病学与传染病控制专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罗杰·德特尔斯表示,中国为防控新冠肺炎采取了切实有力的行动,当前对确诊和疑似病例的隔离、对感染情况的监控、社区联防联控、人员限流等举措都产生了积极效果,减缓了疫情传播。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琳达·赛义夫对新华社记者说,隔离一座人口近千万的城市以遏制疫情并在两周内建造医院,这些工作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中国所做的工作值得称道。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知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表示,中国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工作,不顾危险,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他们为处理这一危机提供了巨大支持,我相信全世界都将看到并认可中国人的付出”。

  几内亚卫生部秘书长塞古·孔戴说,面对疫情威胁,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全世界都应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为防止疫情传播所作巨大贡献。

信息透明“助力多边合作”


  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主席穆罕默德-班迪日前表示,中国驻联合国机构向联合国报告了有关疫情的详细情况,中国政府对疫情信息的发布及时、透明,让外界清楚中国疫情现状,有利于多边合作防止疫情蔓延。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近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政府在抗击疫情时与世卫组织始终保持密切合作,“我们在中国一直有专家组,世卫组织办事处从一开始就在那里,我们的驻华代表和其他小组早在几周前就在那里”。

  不少专家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俄罗斯政治学家维克多·皮罗仁科说,中国作为非常负责的国际社会成员,在向全世界通报疫情形势方面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责任感。

科研攻关“帮助挽救生命”


  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发现新冠病毒后的几天之内,中国科研人员迅速将该病毒基因序列分享到公共平台上。基于此基因序列,用于检测病毒的聚合酶链式反应工具才能被迅速开发出来,其他国家才能做好准备,具备能力检测本国可能发生的感染病例。

  “这展示出尽早分享数据的价值,它能帮助我们挽救生命,”斯瓦米纳坦说。在世卫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上,目前有80多项新冠肺炎临床研究,这些研究基本上在中国开展。

  英国牛津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教授特鲁迪·朗说,中国在疫情出现后快速共享数据的做法值得称道,这能助力国际上针对新冠病毒的药物和疫苗研发。(参与记者:任珂、朱晟、凌馨、刘曲、聂晓阳、陈俊侠、陈晨、张骁、张代蕾、桂涛、王守宝、杜洋、吉莉、谭晶晶、陈文仙、尚昊、郑扬子、张家伟、周舟) 据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

 
韩国驻武汉总领事“逆行”抵汉履新,外交部点赞
韩国驻武汉总领事“逆行”抵汉履新,外交部点赞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伍岳、郑明达)韩国新任驻武汉总领事姜承锡20日凌晨搭乘韩方运输对华援助物资的包机抵汉履新,对此,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说,中方表示欢迎,韩方有关安排是对中方抗击疫情的积极支持。

  “在中国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韩方有关安排体现了对中韩关系的高度重视,也是对中方抗击疫情的积极支持。中国国内有报道称姜总领事为‘逆行者’,我觉得很贴切。”耿爽当日在网上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愿为其履职提供积极协助。

  耿爽说,疫情发生以来,韩国总统文在寅等韩方政要表示,韩中两国是近邻,邻居间面对困难应当相互支持、相互帮助。韩方将不遗余力提供支援和配合,同中方共同应对挑战。韩国驻华大使馆挂出写有“中国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字样的横幅,首尔市地标性建筑打出“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字样,传递出韩国同中国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信号。韩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向中方提供了大量援助,很多韩国普通民众通过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捐款,支持和鼓励中国人民早日战胜疫情。“危难之际,韩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这份深情厚谊令我们深深感动。”

  耿爽说,韩国有句话叫“雨后地更坚”。疫情只会让中国人民更加团结。相信在中国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包括韩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我们也相信,经过这场疫情的考验,中韩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互信一定会得到深化和加强。

 
中央指导组对英勇牺牲的医务人员和不幸去世的患者表示深切哀悼
中央指导组对英勇牺牲的医务人员和不幸去世的患者表示深切哀悼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中央指导组成员、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中央指导组成员、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中医药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余艳红介绍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发布会上,中央指导组对一直奉献在一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对英勇牺牲的医务人员和不幸去世的患者表示深切哀悼,并在现场举行了默哀仪式。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16连降 多省份无新增确诊新冠肺炎病例 好消息背后有“实招”
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16连降
多省份无新增确诊新冠肺炎病例 好消息背后有“实招”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据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杨进欣、董瑞丰、仇逸)记者20日从国家卫健委了解到,2月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94例。截至19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治愈出院病例已超过1.6万例。19日当天,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45例,连续第16天呈下降态势,辽宁、上海、福建、江苏等多省份无新增确诊病例。

  这是防治工作取得效果的一个好信号。拉网式大排查、全国医务人员驰援湖北、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救治水平、加紧科研攻关等,一系列“实招”显现作用。

  八方驰援 全国重症医务人员10%在武汉


  在武汉,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多支“国家队”由党委书记、院长亲自挂帅,带领精锐团队,针对重症患者“一人一案”,提高救治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说,针对武汉重症患者多的特点,目前当地已汇集了1.1万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人数接近全国重症医务人员资源的10%。此外,有关部门还调集全国20多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3个P3移动实验室及检测人员驰援武汉。

  在武汉之外的湖北其他十余个地市,则采用“以省包市”的对口支援模式,支持当地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感染率。疫情较严重的黄冈、孝感、荆州等地采用“两省包一市”的方法。

  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和军队系统已派出3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应收尽收 早诊早治起作用


  疫情发生后,广大疾控人员和基层工作者身处第一线,专业防控与联防联控机制结合,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各地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查找到疑似病人、确诊和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这些潜在传染源,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从2月17日至19日,一场为期3天的拉网式大排查在武汉3300多个社区、村湾同步展开,力争确诊患者百分百应收尽收、疑似患者百分百核酸检测、发热病人百分百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百分百隔离、小区村庄百分百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

  对治愈出院病人的情况分析发现,早诊早治是提高治愈率的一个有效措施。

  数据显示,近期武汉通过早诊早治等,重症占比出现大幅下降。90%以上的患者采用了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包括呼吸支持、循环支持、提高免疫力等一系列综合诊疗手段,以加速治愈。

  疫情发生以来,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王辰院士的团队一直工作在防疫最前线,在复杂的危重症救治中提出建议,探索出一些新的疗法和技术,并将其纳入诊疗方案供全国乃至全世界借鉴。

  以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三位院士领衔的中医专家团队也奋战在临床一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说,截至2月17日,在湖北以外的地区,中医药参与治疗确诊病例的治愈出院和症状改善占87%。

科研攻关 血浆、药物等显疗效


  部分重症患者在利用处于恢复期患者的血浆进行相应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在多轮筛选的基础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聚焦到磷酸氯喹、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一批药物并开展临床试验,目前部分药物已初步显示出临床疗效。

  “科研攻关工作将重症患者的救治作为突出任务。”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孙燕荣说。

  从快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部分药物初显疗效、部分疫苗品种进入动物试验阶段,到大数据、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大显身手,在抗疫战场上,科研攻关的“硬核力量”不断显现。

  在科研战线每前进一步,战胜疫情就能多一分底气。

  国家卫健委19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在第五版诊疗方案的基础上,对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修改细化。

  国家卫健委有关专家表示,诊疗方案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将很多行之有效的治疗经验纳入指导工作当中,就是为了更规范、更高效地提高疾病诊疗水平。

 
进一步细化血浆治疗方法 第六版诊疗方案更新了哪些内容
进一步细化血浆治疗方法
第六版诊疗方案更新了哪些内容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截至2月19日24时,境内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过74000例。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积累和研究取得进展,医学界对于疫情的认识进一步深入。

  国家卫健委19日在官网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其中关于传播途径、药物以及重症患者治疗方面的更新内容受到关注。

  气溶胶传播:特定环境下可能存在


  第六版诊疗方案明确,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气溶胶是指悬浮在气体中所有固体和液体的颗粒。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飘浮至远处,造成远距离传播。

  此前,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曾表示,在理论上气溶胶传播是有可能的,但是即使有,对传播流行的作用也非常有限,不是主要传播方式。

  多位专家表示,可能存在的气溶胶传播限定条件包括“封闭环境”“长时间”“高浓度”,这意味着,气溶胶传播在公众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概率不高。

  “在新冠肺炎患者集中的密闭空间,比如医院重症患者的病房,在给患者进行插管、上呼吸机等治疗的情况下,空气中可能会形成新冠病毒的气溶胶。”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支援武汉抗疫国家医疗队队长、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说。

  李太生说,这提醒医护人员和研究人员,当他们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工作,例如进行气管插管等临床治疗、实验室检测、样本操作等,应注意采取空气隔离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但普通公众对此不必过于担心,在家常开窗通风就可以。

  临床药物:增加磷酸氯喹和阿比多尔两个试用药


  第六版诊疗方案删除了第五版方案中“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的字样,在试用药物中增加了磷酸氯喹、阿比多尔。

  专家表示,这表明根据科研和临床应用的进展,上述两款药物对治疗有帮助,让医生有了更多对付新冠肺炎的“武器”,并且这两款药都属于“老药新用”。

  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介绍,磷酸氯喹已经临床应用了70多年,既往研究表明,它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此外十余家医院联合开展了关于磷酸氯喹对于新冠肺炎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专家组认为,“该药用于广泛人群治疗的安全性是可控的。基于前期临床机构所开展的研究结果,可以明确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一定疗效。”

  阿比多尔是治疗流感的药物,主要适应症是A类、B类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同时对其他一些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也有抗病毒活性。

  至此,新冠肺炎的试用药物共有4种,除了此次增加的磷酸氯喹、阿比多尔,还有此前方案中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

  但“有效”并不等于“有特效”,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曹玮提示,目前治疗新冠肺炎依然没有特效药,就是没有定向杀死病毒的药,但或许能抵抗病毒的进一步感染。

  针对方案中新增加的磷酸氯喹,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磷酸氯喹谈不上特效药,但值得探讨;就目前来看,对治疗是有帮助的。“现在突然面临着全世界都没有见过的新东西,往往实践是先于科研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曹玮说,目前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仍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需要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评价试用药物疗效,同时评估毒副作用。

  第六版诊疗方案对试用药的态度也相当审慎:建议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评价目前所试用药物的疗效。不建议同时应用3种及以上抗病毒药物,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时应停止试用相关药物。

  重症患者救治:血浆治疗方法进一步细化


  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重症、危重症的救治是重中之重,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第六版诊疗方案中对康复者血浆治疗的适用症和用法、用量进一步细化,并建议适用于病情进展较快、重型和危重型患者。

  “康复病人的血液中很可能存在抗体,可以在他们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集一些,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李太生介绍,从临床病理发生过程看,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经过治疗康复后,身体内会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可杀灭和清除病毒。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就是利用康复者血浆中一定滴度的病毒特异性抗体,降低患者体内病毒含量,从而达到治疗预期。

  目前,全国治愈出院的患者已逾万人,为血浆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已有武汉、上海、重庆、广东、山西等多地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

  此外,国家卫健委办公厅等于2月14日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首次推荐使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

    (记者王秉阳)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

 
武汉将实行居民“双测温两报告”制度 投放近两千吨消毒药剂推动城市排水污水设施强化消毒
武汉将实行居民“双测温两报告”制度
投放近两千吨消毒药剂推动城市排水污水设施强化消毒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武汉2月20日电(记者廖君、王自宸)20日下午,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5号通告。通告称,为加强发热患者管理,消除疫情传播风险,将在全市实行居民“双测温两报告”制度。

  通告称,居家人员每日上午、下午各测一次体温,超过37.3℃应立即如实向社区(村)报告,有工作单位的人员还应同时向所在单位报告。因履行与防疫和防疫保障相关职能必须外出和工作的人员,每日在单位或工作岗位进行两次测量体温;进出社区(村)卡点或小区出入口的人员,由社区(村)负责对进出人员进行测量体温;进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其他公共场所的人员,由管理责任单位负责进行测量体温。

  通告说,测量体温超过37.3℃的,社区(村)、管理责任单位应立即将发热人员信息经街道(乡、镇)汇总后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单位同时应向工作人员居住地的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发热人员信息。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统一安排发热患者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根据诊断情况和有关规定分类处理。

  通告称,严禁部门、单位、社区(村)或个人瞒报、漏报、迟报。违反本通告的,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据新华社武汉2月20日电(记者王自宸)为切实防范污染,确保城市排水管网通畅安全,到2月18日,武汉全市各区、各单位已累计出动6520人次,累计投放消毒药剂1963.58吨。全市26座污水处理厂均采用次氯酸钠24小时连续滴加消毒,累计尾水强化消毒用量共计1777.36吨,污泥消毒用量共计33.69吨。

 
严守标准保安全
严守标准保安全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20日,两位医护人员按照标准流程为即将进入病区的同事穿戴防护服。驰援武汉抗击疫情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建立起一套卫生管理标准流程,设立了工作地上下班和生活驻地管理标准和规范并严格执行。   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湖北:A级景区5年内对援鄂医疗队员免门票
湖北:A级景区5年内对援鄂医疗队员免门票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据新华社武汉2月20日电(记者喻珮)为了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回馈所有支援湖北医疗队员,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全省A级旅游景区开展“感恩白衣天使,灵秀湖北欢迎您”感恩回馈活动,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今后5年内可不限次、免门票游览湖北省内A级旅游景区。

  记者20日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其统一制作的“灵秀湖北感恩卡”将在抗疫结束前发放到各支援湖北医疗队以及湖北省所有医护人员。

  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凭卡可携带亲属一名,5年内不限次、免门票游览湖北省内A级旅游景区,自疫情结束后景区恢复正常运营至2024年12月31日。

  湖北省医护人员凭有效证件(医师证或护士证)不限次、免门票游览省内A级旅游景区,时间2年,自疫情结束后景区恢复正常运营至2021年12月31日。

  据悉,截至18日,全国各地共组派277支医疗队、33759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武汉:问责下沉社区作风不实工作不力的干部
武汉:问责下沉社区作风不实工作不力的干部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据新华社武汉2月20日电(记者王自宸)武汉市各级纪检机关近期监督检查发现,当地极少数党员干部在下沉社区时行动迟缓、作风不实、工作不力。19日晚间,武汉市纪委监委通报了5起干部下沉社区典型问题,共有来自东湖高新区、江汉区、洪山区、农业农村局以及江夏经济开发区大桥现代产业园的10名干部被问责。

  通报显示,武汉市各级纪检机关近期监督检查发现,东湖高新区企业服务局副局长、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罗汉平;市农业综合执法督查总队副大队长汪大武及四大队干部唐建新、吴七华;江汉区政协民族宗教与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主任蔡利华;江夏经济开发区大桥现代产业园园区党委委员、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村(社区)工作组组长朱明以及园区党委副书记、疫情防控责任指挥长胡凤萍;洪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蒋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覃旭东、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尹其照等10名干部存在下沉社区履职打折扣、工作不实不细、工作安排及人员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并根据问题程度和影响,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党内警告等问责处理。

 
湖北:给予特殊困难群体生活物资救助
湖北:给予特殊困难群体生活物资救助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武汉2月20日电(记者梁建强、黎昌政)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20日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特殊困难群体帮扶和养老机构等特殊场所管理工作,给予特殊困难群体生活物资救助。

  通知中明确要求,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孤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按照城市人员不低于500元、农村人员不低于3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物资救助。分配捐赠的生活物资时,应优先考虑特殊困难群体和特殊场所。加强对特困人员、孤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排查,定期探视帮扶;妥善安置因监护人被隔离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切实保障基本生活。

  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和孤儿,确诊患新冠肺炎的,按2019年12月底的补助水平增发一个月救助金(护理补贴);患其他疾病的,按照先诊疗后付费的原则,及时收治,落实好相关医疗救助政策。优先保障残疾人就医,对生活不能自理或精神障碍残疾人,安排好陪护。

  在城市有序复工、农民工返城过程中,优先安排低保对象就业。对非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低保对象家庭子女就学,2020年上学期比照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政策,由各县(市、区)给予资助。

  不得将有人居住的特殊场所征用为疑似病例隔离点,避免引发原入住服务对象恐慌和交叉感染。已经征用的,入住人员数量较少的,就近转移至邻近公办场所安置;入住人员数量较多的,应立即撤销隔离点。

  通知中还强调,严格落实特殊场所封闭管理措施。采取统一配送方式,切实保障特殊场所所需新鲜蔬菜、肉蛋奶、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供应,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防控期间,入住人员不得擅自离开,疫情解除前原则上不接收新入住对象;确需返回的,应在特殊场所内设置的隔离区观察14天无异常后,方可返回生活区;取消所有聚集性活动(包括集中就餐),严格落实进出人员登记检测、机构内部防护、设施设备消毒、分餐送餐等措施。

  将特殊场所所需防控物资统筹纳入当地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体系,重点保障一线护理人员所需的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防护装备。加快完善特殊场所内病人就医绿色通道,有发热或疑似病人,要及时通知卫生疾控部门上门检测或社区送诊检测,确诊的由定点医院无条件收治。

  对已发生疫情的特殊场所,派遣流动医疗小组开展医学排查和治疗指导,指导进行病毒消杀。按照对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观察的防控标准,完善隔离观察防护措施,配备专业防控力量,纳入辖区集中观察隔离点统一管理。医养结合机构在疫情期间不得擅自对外开展发热病人的诊疗排查活动。

  切实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社区(村组)要加强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定期访视,对出现发热或者疑似的,及时协助送医就诊。密切关注居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药情况,可采取邮寄、代取药、送药上门等方式,帮助患者持续药物治疗。

 
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疫”提供组织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疫”提供组织保障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黄海波、刘婧宇


  这场战“疫”,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次检验。

  党旗下宣誓奔赴“疫”线、地毯式排查不留死角,全天候防控并肩战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各条战线上的党员干部,迅速在人民群众和新冠病毒之间筑起生命之墙,成为众多“逆行者”中最无私无畏的先进群像。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疫情还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历练担当的磨刀石,辨识作风的照妖镜,管窥初心的望远镜。一批敢挑重担、冲锋在前的英雄脱颖而出;一批作风漂浮、失职失责的干部“火线免职”。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已累计通报上百起防控不力、违纪违法案件。既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严明纪律,也说明这项伟大的自我革命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本期《每月“纪”录》,梳理各地疫情防控中暴露的典型问题,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良作风,为党员干部“疫”线履职担责提供镜鉴。

坚决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亮剑”


  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义。

  在抗击疫情一线,有基层干部反映,每天收到十多个部门文件,但没有一个文件、一个部门帮助解决急需的哪怕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水的问题。

  有的领导干部,对疫情形势“一问三不知”,有的领导干部违规发放防控物资,让群众寒心……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大敌。

  习近平总书记2月3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此前印发通知,要求查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月初,湖北省红十字会三名厅级干部被火速处理。

  “封城”以来,处在疫情“风暴眼”中的武汉,得到社会各界踊跃捐赠。然而,武汉协和等定点医院,医疗物资极其紧张,部分医护人员面临无防护的“裸奔”危险。

  负责分配捐赠物资的湖北省红十字会,行动迟缓、工作粗放。尤其是口罩分配上,治疗不孕不育的武汉仁爱医院,分得的N95口罩,居然比武汉协和医院多得多。

  面对公众质疑,湖北省红十字会给出“工作失误”的理由,显然难以达到公众对其提高划拨效率、增加信息透明的期许。

  2月4日,湖北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红十字会有关领导和干部存在不担当不作为、违反“三重一大”规定、信息公开错误等失职失责问题。专职副会长张钦、党组成员陈波、常务副会长高勤等分别被给予免职、记大过、严重警告等处分。

  大疫当前,问责不仅仅是回应社会关切,也为促进运转高效。上述处分公布前数日,中国红十字会紧急派出工作组,赶赴武汉指导工作。

  质疑同样涉及物资发放,一则开公车领口罩的视频引发热议。网传视频显示,2月1日下午,在武汉市红十字会临时仓库,一男子提出一箱3M口罩,放入汽车后备厢。司机称,“领取的物资是给领导配的”。网友根据号牌,发现该车辆系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公务用车。

  仅仅过了3天,武汉市统计局副局长夏国华被免职,并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大过处分;武汉市统计局局长孟武康、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黄志彤被诫勉谈话。

  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坚决防止高高在上,浮在表面,空喊口号。

  无视群众安危且“一问三不知”的党员领导干部,为“高高在上,浮在表面”提供了现实注解。

  黄冈市疫情严重程度,一度仅次于武汉。1月29日,面对中央督查组的询问,包括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在内的数位干部,对医院床位数量、核酸检测能力等关键信息“知之甚少”,左一句“我不知道”,右一句“搞不清楚”。

  战“疫”焦灼,不仅没有“大敌当前”的战斗状态,甚至不屑于“临阵磨枪”。第二天,按照组织程序,唐志红被提名免职。

  因为不担当不作为,对上级指令“打折扣、搞变通”,黄冈市蕲春县副县长丁纳新,同样被免职并立案审查。公开报道显示,丁纳新“落马”,或源于湖北省纪委书记王立山的暗访。

  疫情发生后,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由省领导分片联系督导和领导各市州疫情防控工作。2月11日至12日,王立山不打招呼,直接到黄冈市黄州区和蕲春县检查工作。两天后,丁纳新被免职。

  截至2月1日,黄冈市已处理处分履职不力党员干部337人,其中3名是正处级。

  2月5日,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曲秋伟,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履职不力、失职失责,对全区疫情底数不清,上报信息不精准,应对疫情不力,被免职。

  还有不少党员干部,“不把防疫制度当回事儿”,也“不把病毒当回事儿”,心存侥幸“官气十足”,也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做派。

  近日,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政协原副秘书长解崇伦,因不戴口罩被防疫人员劝阻时,态度嚣张,说戴口罩是防疫人员“怕死”。其女解洪泳作为该县红十字医院(民营)党支部书记,不仅不劝阻父亲,还阻止工作人员取证,影响十分恶劣。

  2月9日,通榆县纪委通报对这对父女的处理:解崇伦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降低退休待遇,对解洪泳进行批评教育。解崇伦还被公安局以寻衅滋事行政拘留十五日,罚款八百元。

  重复繁重的填表任务、空洞鼓劲的动员会、停不下来的“迎检大战”、作秀留痕晒表扬……这些重在刷存在感的行为,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精力,耽误落实迫在眉睫的抗疫工作,引发群众不满,是抗疫工作中坚决反对和着重整治的形式主义。

  2月12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纪委监委通报了4起在疫情防控中履职不力典型案例,8名乡镇主职干部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被问责,其中2名党委书记被免职。

  另据福建省纪委监委日前通报,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追责问责疫情防控工作不力问题,共查处100起相关案件,处理责任人170名,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人。通报指出,在查处的问题中,有的工作不实、失职失责,有的麻痹大意、疏于管理,有的推诿卸责、履职不力,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这场疫情大考,考官是人民群众,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必答题。党员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引以为戒,不要在关键时刻还麻木不仁掉链子。

严查“拖后腿”“当逃兵”“挖墙脚”干部


  督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就要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每个党组织、每个岗位上。

  面对疫情,每位党员干部都应该是一道防线。然而,有些人关键时候不但不往前顶,反而降维“拖后腿”。

  河南省新郑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楚明辉,面对防疫执勤人员连说16个“我不戴”,随后扬长而去;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医保局副局长刘敏,不仅拒戴口罩,还与防疫人员争吵;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漳江街道财政所干部杨亮,冲防疫人员怒吼,“我传染了我负责”。据悉,上述干部均被问责。

  还有在疫情面前“当逃兵”的干部,着实令人唏嘘。

  湖南省张家界市疾控中心干部李文杰,害怕自己及家人被感染,携家人乘飞机到泰国躲避。期间,李文杰还向单位谎称其母亲和武汉有关人员有接触,自己在老家自行隔离。经多次劝返,他才返回张家界。因严重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李文杰被撤职处分。

  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武汉强调,“战时状态决不能当逃兵,否则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根据各级纪委监委公布的案件,还有一批党员干部充当“挖墙脚”的角色,造成抗疫工作被动,被“火线”查办。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就此梳理出如下几种类型:

  聚众娱乐害人害己。1月23日和25日,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党委两次通知,要求取消村集体性活动。榆樟杨村党支部委员陈六益,不仅同意村民在文化礼堂内聚众唱歌、打乒乓球,自己还携妻子共同参与。近日,陈六益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免职。

  1月28日,黑龙江省肇东市肇东镇建华村党支部副书记蔡才,违反省委关于疫情防控的纪律要求,公然聚众赌博,被撤销党内职务,并受到行政处罚。

  责任缺失本位主义。2月9日晚,武汉市武昌区向定点医院转运494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部分街道工作滞后、衔接无序、组织混乱,导致重症病人长时间等待继而情绪失控,造成恶劣影响。日前,武汉市纪委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

  2月上旬,重庆市和湖北黄石市采购的一批口罩,居然在云南大理市被截留,引发网友热议。大理市日前发布通告,对市卫健局局长杨砚池给予免职处理,对市工信和科技局局长方虎给予政务记过处分。

  隐瞒疫情感染他人。湖北省通城县实验小学副校长张新甫与妻子黄某某,从武汉返回后,黄某某出现疑似症状。张新甫不仅未及时报告,反而与其弟共同为父亲违规操办寿宴,并违规收受多名同事礼金。面对询问,张新甫再三隐瞒事实,导致县人民医院大量医患被隔离。

  这场违规的寿宴,还引发他人感染,导致数十人被隔离。有关部门展开调查后,张新甫对抗组织调查,态度恶劣,极不配合。目前,张新甫被开除党籍,涉嫌违法问题移送公安机关。

  纪律涣散我行我素。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车管所所长徐宝珊,其子系武汉归来人员,按照规定全家应就地隔离观察。然而,徐宝珊未向有关部门报告,就擅自带其全家离开隔离场所,途中还拒绝管控单位多次劝返,严重违反紧急状态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造成疫情传播重大风险。日前,徐宝珊被立案调查,并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和政务撤职处分。

  从上述通报不难看出,这些“拖后腿”“当逃兵”“挖墙脚”的党员干部,违反了工作纪律、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究其根源,则是政治意识不强、思想认识缺位。

  如此“火线嘉奖”“火线提拔”,非常提气


  全面从严治党,就要在重大工作、重大斗争第一线培养干部、锤炼干部,让好干部茁壮成长、脱颖而出。

  1月28日,中共中央印发通知,要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考察、识别、评价、使用干部。对表现突出的,要表扬表彰、大胆使用。

  日前,湖北省给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和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继先记大功奖励,舆论点赞不断。

  面对疫情,张定宇在身患重疾的情况下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夜以继日战斗在抗击疫病最前沿,始终坚守在急难险重岗位上,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张继先以超强的专业敏感意识,最早判断并坚持上报新冠肺炎疫情,第一个为疫情防控工作拉响警报,是医院救治一线的“带头人”。

  湖北咸宁市崇阳县天城镇四级主任科员罗浩,日前被任命为天城镇党委委员。据报道,罗浩或为第一位在这次战“疫”中,被“火线”提拔的基层干部。

  今年44岁的罗浩,曾是一名退伍军人。疫情暴发后,主动参加防控工作,一辆白色面包车,一身厚重防护服,每天20多个小时不间断转移隔离观察人员……

  主管领导评价他,“好比一座‘诺亚方舟’”。

  疫情是一面镜子,党员干部表现好不好,群众看得最清楚。放眼防控一线,一大批像罗浩这样的英雄脱颖而出,获得群众肯定。

  湖北武汉硚口区基层干部代志刚,主动驾驶私家车护送密切接触者;另一位基层干部周帆,每天组织消毒作业1万余平方米,面对护送病人等危险工作冲锋在前。日前,两人均被提拔为一级主任科员。

  安徽淮北市人民医院,日前提拔主动请缨支援湖北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孙伟,任该科室主任。当得知安徽省要组建支援湖北的医疗队伍,孙伟顾不上家中需要照顾的老人和面临升学考试的儿子,主动要求加入,并在到达武汉后立即投入工作。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邓艳琴,从疫情开始就奋战在一线,每天工作超12小时,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现提任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钱清街道基层党员田国荣,每天奔走在16个老旧小区,开展例行检查和防疫宣传,每天微信步数都在2万步以上。现被提拔为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2月4日,陈福被宣布任命为浙江三门县海游街道祥和村党总支书记。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村干部曾因长期外出、精力不到位,曾被暂停职务3个月。抗疫期间,他带领党员守在一线,通过扎实的表现,重获群众肯定……

  媒体评论指出:“能者上,褒奖临阵不惧者!庸者下,惩治临阵退缩者!这样的‘火线提拔’,真提气!”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次检阅,是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宗旨意识、全局观念、驾驭能力、担当精神的试金石、磨刀石。基层是执政之基。“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近期“火线”上的任免表明,疫情防控一线已经成为当前考验、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阵地。

  (案例来源:新华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报、湖北日报等)

 
病毒不怕口号怕“实招”
病毒不怕口号怕“实招”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武汉市近日开展“全覆盖、拉网式”大排查,要求做到五个“百分之百”——确诊患者百分之百应收尽收、疑似患者百分之百核酸检测、发热病人百分之百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百分之百隔离、小区村庄百分之百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市委书记王忠林强调,要确保没有居家的确诊和疑似病人,“如果再发现一例,就拿区委书记、区长是问”。

  看到这样的“军令”,人们又多了几分信心。战“疫”必须两头作战:一手抓救治,一手抓防控。但从实战看,病患救治迫在眉睫,阻断传染源分量更重。因为水龙头不关,地板永远别想拖干净。不阻断传染源,疫情加速扩散,每耽搁一天,就要多付出成倍甚至数十倍的代价。

  迎战疫情,要做好“两预”——首先是预判,其次是预案。人类与自然界的斗争未有穷期,与传染病作斗争是其中之一。出现传染病,预判准确,果断处置,才能把灾难控制在最小程度;一旦行动迟缓甚至误判,导致贻误战机,疏于防控,那就等于露出胸膛,让敌人长驱直入。因误判而失去宝贵窗口期,再好的预案,短时间也难以起死回生。

  人们总说,要下先手棋,打主动仗。但客观而言,在疫情暴发初期,因为种种原因,我们没能特别重视新冠病毒这个善于“隐形”顽敌,疫情防控一度陷入被动。现在换了思路,“一手抓救治,应收尽收,不漏一人;一手抓防控,拉网式排查,坚决切断传染源”,相信会扭转不利局面。

  迎战疫情,还要注重“两基”——基层和基础决定执行力。尽快切断传染源,刻不容缓,法不容缓。这时候,考验的是城市乡村的基层与基础,考验的是党和政府基层组织的基础工作,包括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我们在明处,病毒在暗处。让“狡猾”的病毒不再肆虐,是非常浩大的社会工程,必须“化整为零”,落实到每个街道、社区、院落、楼门、村组、单位以及社会面的流动人口。切断传染源,必须采取雷霆手段、分秒必争。将病毒控制住,这场新冠肺炎战役才算接近尾声。

  病毒不在乎你的口号,不惧怕你的决心,病毒只服你堵住了它游走的所有路径。当前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为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无缝对接提供了更多可能,“五个百分之百”答卷值得期待。

        (本报评论员徐仁杰)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有序恢复烟火气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有序恢复烟火气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最近几天,长沙市天心区的一家米粉店成了“网红”。在全城粉店关门歇业20多天后,这家店在当地政府帮助下率先开门迎客,不少长沙市民纷纷前来“嗦粉”解馋。

  对长沙人来说,一天的美好生活是从一碗米粉开始的,吃粉就跟穿衣睡觉、呼吸空气一样,属于“刚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遍布长沙街头巷尾的粉店,与其他各种小门店一样,几乎一夜之间全部关门谢客。这样的日子久了,不少长沙人越来越想念粉店里的那股熟悉味道。

  因此,当天心区那家老字号粉店重新开业,长沙市民几乎奔走相告。但迫不及待去“嗦粉”的人们发现,与往日进出自由、熙熙攘攘不同,现在进店前要先登记、测体温,排队要戴口罩且间隔1米以上,食客分桌而食……总之,进去吃碗粉挺不容易,必要的防疫措施一项没少。

  对于这种两者兼顾的做法,人们基本上都表示支持和理解。一个城市的正常运转,既要有高效运转的政府机关,也要有马力全开的工厂企业,更离不开那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小门店。它们不仅给人们提供了大量必不可少的日常服务,也支撑起了万千从业者的家庭生计,更呈现了城市最具烟火气的温柔一面。可以说,它们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日常。

  疫情突如其来,必须将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暂时关闭各种门店,牺牲部分生活便利,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这是减少人员聚集、遏制疫情传播的必然要求。现如今,经过全力防控,各地疫情逐渐出现一些积极变化,比如湖南连续多日新增确诊病例在个位数,长沙已有4天连续没有新增确诊病例。尽管仍然不能掉以轻心,但在做好防疫的同时让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也应该是题中之义了。

  事实上,除长沙外,不少地方也已开始着手让城市重新运转起来。比如,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已按规定有序开放关停的公园景点,所属的露天型收费景点原则上按正常经营时间开放;北京、深圳、南京等城市开始开放公园。当然,这些公共场所也不是毫无限制地完全开放。做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巩固防控成果,仍然是现阶段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2月1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以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要按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原则,以县域为单元,确定不同县域风险等级,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

  人间烟火味,最慰凡人心。我们谨慎呼吁:部分疫情逐渐平稳下来的地方,在充分评估本地疫情发展形势、继续采取科学有序防控措施的条件下,除了全力保障企业和重大项目复工复产,也应该考虑逐渐开放公共场所和引导各种小门店营业了,切不可继续“一刀切”一关了之。

  当然,广大市民也要继续支持配合党委政府的各种防疫措施,保护好自己,关照到他人,避免疫情出现反复,一点一点“烘热”城市的烟火气。

        (本报评论员刘良恒)

 
着力使医务人员持续健康投入战“疫” 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焦点透视
着力使医务人员持续健康投入战“疫”
关心关爱医务人员焦点透视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许晟、田晓航、高敬)新增治愈病例数连续两天超过新增确诊病例数、湖北省外新增确诊病例数连降16天……来自疫情防控一线的积极信号正越来越多,这离不开广大医务人员的舍身奉献。

  当前,疫情仍在持续,战斗远未收兵,对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保护够不够?为生命接力,守护医务人员有哪些暖心之举?

  夜以继日奋战,超3万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


  20日下午4时左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与会发布人员起立,默哀,以此对英勇牺牲的医务人员和不幸去世的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

  疫情第一线就是战场,面对疫情,广大医务人员挺身而出,无惧危险,义无反顾。他们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

  国家卫健委截至19日的数据显示,全国已有278支医疗队,32395名医务人员从各地驰援湖北;还有更多的医务人员坚守在广大城市乡村的战“疫”一线。

  战“疫”中,医务人员的辛苦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不必说长时间穿着防护服的窒息感,他们戴上一天的口罩、护目镜,脸上会勒出深深的痕迹,甚至出现压疮、皮肤破溃;有的人为了节省防护服甚至穿上尿不湿工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线医务人员所需的重点医疗物资能够得到保障,生活物资供应基本上是充裕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说。

  为了应收尽收,武汉市定点医院已增加到45家、共有床位19161张;全面启用12家方舱医院,计划床位超过2万张……数字增加的背后,意味着医务人员的负担更重。而对大量重症患者的救治,更是分秒必争。

  连日来,方方面面都发动了起来:联防联控机制统筹调度,集中全国各种渠道的资源,保湖北、保武汉;许多企业迅速复工复产、转产扩能;全国各地、海内外纷纷伸出援手,慷慨捐赠;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一切为战“疫”让路……

  保护措施怎么做?防止感染、经费保障一个都不能少


  采集咽拭子标本、给病人插管……从踏进病房起,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务人员就长期处在感染的高风险环境中。

  怎样更好地保护一线医务人员,始终是各界关注的话题。

  为此,国家卫健委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继续加大医用防护用品保障力度、医疗机构落实感染防控要求、科学安排诊疗班次、根据诊疗操作的危险程度分层分级管理、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监测和报告制度、全力救治被感染医务人员等。

  “落实好排班,充分休息,保证医务人员得到良好的照护,保证充沛的精力抗击疫情。”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王贵强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

  此外,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在“传播途径”中明确,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这也为医务人员更好地认识这种疾病、降低感染风险提供了帮助。

  还有经费保障问题。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熊先军说,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国家卫健委明确提出“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

  先救治后结算,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异地就医医保支付的费用由就医地医保部门先行垫付,疫情结束后全国统一组织清算;将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中涉及的药品和诊疗项目临时纳入医保支付……

  “从目前确诊和疑似患者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来看,预拨付资金能够满足现阶段的医疗救治需要。”熊先军说,截至2月19日,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保部门提前拨付定点救治医疗机构的专项资金171.79亿元。

  关爱医务人员怎么做?落实待遇突破编制、身份限制


  和死神赛跑,与病毒抗争,为生命接力……在做好医务人员健康防护的同时,更多暖心之举正在推行。

  国家卫健委人事司副司长段勇介绍,国家卫健委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在人社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短时间之内快速出台了一系列待遇保障的政策。

  ——出台工伤认定政策,明确医务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而感染新冠肺炎的应认定为工伤。

  ——落实医务人员待遇政策,向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发放临时工作补助。

  ——申请提高卫生防疫津贴标准,此项津贴标准已由国务院批准将于近日下发。

  ——向承担疫情防控任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核增绩效工资总额,允许医疗卫生机构向一线的医务人员额外发放工作补助。

  对临时工作补助问题,段勇介绍,根据国家卫健委下发的通知,地方上由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人社部门、财政部门按月审核,报经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计汇总后,每月10日报国家卫健委。国家卫健委审核后报人社部和财政部审定,由同级地方财政先行垫付,最后由中央财政据实结算。对于各地派出到湖北的医务人员,由派出地进行单列统计汇总。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人员范围的确定不受编制、身份等限制,以具体参加实际工作为准。”段勇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

  日前,退役军人事务部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印发《关于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牺牲人员烈士褒扬工作的通知》,国家卫健委立即研究做好卫生健康系统牺牲人员烈士申报工作。目前,相关工作正在推进。

 
扫码“打卡” 无感测温 视频调度 广西以智能科技强化疫情防控
扫码“打卡” 无感测温 视频调度
广西以智能科技强化疫情防控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南宁2月20日电(记者刘伟、向志强)19日下午,在南宁市梦之岛水晶城百货商场门口,前来购物的市民小刘停下脚步,拿出手机扫了一下玻璃门上贴着的二维码。“昨天第一次扫,需要短信验证,今天一扫就直接显示登记信息了。”小刘说,在她居住的小区,物业保安同样会要求业主扫码进出。

  随着封闭式管理的铺开,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单位实行出入登记,但“一支笔一张纸”的手工登记方式效率较低,也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2月18日12时起,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在全广西推广使用“扫码抗疫情”登记系统,实行公共场所扫码出入制度。

  记者看到,对于一些没带手机或不会用微信的老年人,商场工作人员会在表格上登记好姓名、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梦之岛水晶城店副店长邓霞说,市民到公共场所活动时以这种方式“打卡”,有利于政府及时掌握人员流动的“大数据”,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排查。

  “我们商家及时落实,顾客们也很支持,毕竟这既是对他人负责,也能让自己出入更加安心。”邓霞说。

  面对疫情,广西积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硬件等科技手段,不断提升防控的效率、精准度和便捷性。

  “滴滴,滴滴……”当工作人员把打上火的打火机放到头顶位置时,系统警报响起,显示屏相关人像头顶显示出50多摄氏度的“红色”温度。

  这是记者19日在南宁火车东站北进站口看到的试验场景。运用这套热成像测温系统,旅客们正常进站经过时,摄影机自动捕捉感应人体相关信息并传递到后方系统,显示屏上即可实时显示进站旅客的体温。

  “之前这个测温点需要3个人同时用测温枪手动测温,效率低,接触乘客多也担心被传染。”值班工作人员黄鸿鹄说,现在用这个系统,只需1个人监看视频即可,不影响旅客进站速度,方便、快捷且准确。

  2月13日,一场特殊的视频连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举行。广西对口支援湖北十堰市抗疫医疗队负责人接受媒体记者的视频采访,介绍医疗队的最新工作进展。

  建立一套畅通快捷的指挥调度系统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保障。广西有关方面借助点位众多的视联网等视频指挥调度系统,运用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远程医疗、远程培训、心理援助等,大大提高了应急指挥和医疗服务能力。

  目前,仅视联网系统就为当地党政机关、卫生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等单位提供累计数十次服务。

  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联席总裁李珩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开发建设疫情管控综合平台,在多个机场、火车站等人员流动密集场所安装无感无接触式体温异常筛查和预警系统,同时迅速开发并向社会免费推出“扫码抗疫情”系统,还向有关机构捐赠视联网应急指挥平台,助力跨区域跨行业视频会议。

 
北京12345热线:疫情防控的“连心桥”
北京12345热线:疫情防控的“连心桥”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王君璐、邰思聪、鲁畅)深受北京市民青睐信赖的热线电话12345,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再次发力,日均接听疫情相关来电近万个,成为市民与党委政府的“连心桥”、疫情防控“又一哨”。

疫情就是命令!接诉数量、质量双提升


  在位于北京亦庄的12345市民热线中心,数百名话务员紧张工作。与以往不同,话务员都佩戴口罩,工作节奏也明显加快。

  “许多话务员主动放弃休假,提前回到工作岗位。”12345热线服务大厅值班长沈楠介绍,目前热线还开通远端座席40席,80名外地返京话务员在隔离观察期间继续接听电话,及时响应百姓诉求。

  今年22岁的郑丽洁是一名市场监管专席接线员,从春节前她就一直坚守岗位。“原计划回内蒙古老家过年,但疫情就是命令,留在岗位上能够为更多的北京市民答疑解惑。”郑丽洁说。

  郑丽洁告诉记者,“口罩”成为百姓诉求的高频热词,平均每天她都能接到30多个反映口罩相关问题的来电。“口罩脱销类的诉求,我们会耐心解释,告诉市民随着企业逐渐复工,口罩短缺局面将很快缓解,并将市商务部门建议的口罩购买渠道告诉市民。假冒口罩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反馈给市场监管部门。”

  得益于郑丽洁等接线员及时派单,近日西城、丰台等地市场监管局接诉即办,与公安部门联手,快速破获多起价值数十万元的假冒伪劣口罩案件。

  接诉数量提升的同时,对接诉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为缩短市民等待时间,疫情期间,话务员原本为整理来电信息留出的“话候时间”由原来的6分钟压缩为0。“这就要求我们接电话的同时整理反馈信息,现在每天接听电话110个左右。”接线员吕伟丽说。

解疑释惑、查堵盲点,热线吹响“防控哨”


  “确诊病例住在几号楼?”“小区有没有消毒,防控是否需要升级?”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月7日发布新发病例信息后,西府颐园小区的许多业主纷纷拨打12345热线咨询。

  “信息不畅容易引发恐慌,2月7日街道共受理西府颐园小区疫情相关诉求12件。”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工委书记高文娟接诉即办,8日一早她来到西府颐园小区,一边联系卫健委、专业保洁公司再次对小区公共区域消毒处置,一边通过张贴温馨提示、公布确诊病例详情及行动轨迹等方式向群众做好解释、安抚工作。

  “通过12345热线,我们能及时了解群众关切,更有针对性地与居民沟通,消除担忧。”高文娟说,群众的信任是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大支持。

  这是北京各级政府通过12345热线连接居民、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缩影。

  针对12345热线反映的疫情防控诉求,丰台区纪委监委成立专项监督检查组,深入一线督促相关部门迅速核查、及时回复、高效解决。通州区城市管理委承诺疫情防控相关的12345热线诉求进入“超快速处理通道”,紧急诉求2小时内解决。朝阳区六里屯街道制定首接负责、纪检督办等制度,要求疫情相关的居民诉求,必须立即办理、优先解决……

  推科学决策、促未诉先办,热线助力群防群控


  聚焦疫情焦点难点,回应百姓关心关切,12345热线将来电诉求分类整理,梳理出共性问题,请相关部门给出权威答复,再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广而告之。

  12345热线还成为群众参与疫情防控的重要平台。利用群众来电“大数据”,12345热线加强社情民意分析研判,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疫情期间‘放宽车辆限行政策’‘建议医院增加开药量’等市民建议由12345热线反馈给相关部门后,得到迅速回应,受到百姓一致好评。”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主任张波介绍。

  与此同时,不少街道社区将工作做到前头,积极作为,未诉先办,主动解决百姓身边疫情相关难题。

  在通州区玉桥南里南社区,一条200多米的小巷里排列着4个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出入口多,常有人穿行,面临不小的疫情防控压力。没等居民提出诉求,玉桥街道先行一步,聘请保安公司与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将小巷整体封闭集中管理,居民凭证出入,降低疫情风险。

  “社区防控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尽量想在居民前面。”玉桥南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羽佳说。

政策解答、健康咨询,热线拓展服务领域


  为减轻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影响,北京市出台16条“硬核”措施,为企业注入“强心剂”。相关减免政策如何办理,企业复工需要哪些手续,12345企业服务热线功能成为企业“贴心人”。

  “减免房租、延期纳税等问题,拨打12345热线都能得到详细解答,我们企业复工有了保障。”大兴区一家物流公司负责人王女士连连感慨。

  截至目前,12345热线共受理涉及16条措施咨询590余件,除按照对应细则内容答复外,接线员将复杂疑难问题派单到责任单位及时处理,并全程跟踪督办落实。

  此外,面对疫情期间的多元诉求,12345热线服务边界不断扩展。为方便外籍人士获取疫情信息,12345热线提供英、法、德等8种外语服务。12345热线还开通“卫生健康专家咨询”专线,每天8位医学专家、4名心理专家参与咨询工作。

 
治愈者老边: “这里给了我两次生命”
治愈者老边:
“这里给了我两次生命”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经历了近20个日夜,老边硬是两次从死亡边缘爬了回来。作为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例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他说自己有担心,有害怕,甚至有绝望,但结果是胜利。

  56岁的老边出生于张家口市尚义县,早年退伍后落户武汉。1月22日,他与爱人开车返乡过年。那时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国范围内引起重视,回尚义后,相关部门安排了专人每天两次为他测量体温。

  37.4摄氏度,大年三十下午,老边对自己的体温有些担心。“决定从武汉回来,以为自己没事,后来身体不舒服,又觉得是开车开累了。想想真后悔,两次都错了。”老边说。

  随后两天,老边进入尚义县医院接受治疗。给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低于90%、肺CT显示两肺多发浸润影……1月28日,老边体温突破39摄氏度,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其病情恶化。

  经过一天抢救,老边情况稳定了下来,其间他从新闻上看到了湖北省的一例死亡病例。“我哭了,害怕。”他说。

  恐惧再次来临:2月1日,老边再次感到了呼吸困难,再往后他甚至连刷牙都做不到。“我感觉我要死了。”老边说,自己那时几乎万念俱灰。

  医护人员没有放弃。早8点开始,专家组成员时刻关注着他的生命体征和血氧变化,病房内的医护人员几乎寸步不离守着他。48小时后,老边又“活”过来了。

  “怕没用,哭更没用,积极配合治疗才是唯一办法。”老边说,两次“死而复生”让他坚信,有医护人员在,自己这条命不会丢。

  10日,经河北省专家确认,老边脱离重症状态。随后几天,其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终于,两次间隔24小时的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经张家口市医疗救治核心专家组讨论后,老边获准出院。

  穿着尚义县卫健局工作人员给买的新衣服,老边走出了隔离病房的大楼。抬头看着医院大门的电控栅栏缓缓抬起,他忽然很想念隔离病房的医生护士们,那一个个穿着防护服的身影,还有满是雾气的眼罩。

  “我第一次生命是这片土地给的,这是第二次。除了感激,我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说到这,老边哭了。(记者秦婧、杨帆)新华社石家庄2月20日电

 
你们驰援一线,我们驰援你们 让前方“战疫将士”暖心安心辽宁在行动
你们驰援一线,我们驰援你们
让前方“战疫将士”暖心安心辽宁在行动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沈阳2月20日电(记者于力、于也童)“大姨,这是茄子、土豆、西红柿……联系卡上面是咱抚顺妇联机关干部的手机号,24小时不关机,您有困难随时联系。您的孩子在武汉‘前线’,她回来之前,我就是您的闺女。”“哎,谢谢闺女。”

  这暖心的一幕发生在辽宁抚顺。17日,辽宁省最佳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聚沙公益巾帼志愿服务队的20多名队员,分片走进46个一线医护人员家庭,为医护家属赠送爱心菜、发联系卡。

  发一封慰问信、发放一张联系卡、购买一批卫生用品、每户派出一组巾帼志愿者、每周送一次爱心菜、每天至少联系一次。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抚顺市妇联用“六个一”举措让前方“战疫将士”暖心安心。“我们一定要为一线医务人员解除后顾之忧。”抚顺市妇联主席杨晓琳说。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辽宁集中全省的优质医疗资源,先后十次组建医疗队、疾控队,共1830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分布在武汉市和襄阳市多家医院开展救治工作。目前,辽宁多地行动起来,对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属予以关怀。

  “我现在听不了电话铃声,一听就心脏痛得受不了……”营口中心医院护士周贺出征后,母亲董淑侠在接听“营口出征勇士家属服务群”工作人员电话的时候,脆弱的心理防线“破堤”,泪流如注……“阿姨,您别着急,有啥心里话和我唠一唠。”

  “你赴战场、我保后方!你管大家,我们管小家!”近日,营口市文明办在营口志愿者云联盟微信平台发出倡议,为出征勇士照顾家庭。截至2月13日,辽宁营口分两批已有34名医疗勇士赴鄂驰援。目前,“营口出征勇士家属服务群”已有70多名成员,囊括了党员干部、志愿者、企业家及社会爱心人士。

  为更好与医护人员家属们交流,这个“不见面”的特殊时期需要一名联络员。“我来联系这些家属吧,我妻子也是出征医护人员,我和大家有共同的心灵感受……”医疗队员董丽的丈夫,营口市民政事务中心派驻基层的驻村干部董宇主动请缨,担起了联络员的重任。

  “现在我每天既要做好志愿服务,又要调整身份,做个‘好孩子’。哪位家属的老人有困难,我都会说‘来,您别急,我帮您’。”董宇说,“白衣战士逆风战‘疫’,他们不是孤军奋战,所有人都在齐心协力。”

 
南京:9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
南京:9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20日,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康复患者和医护人员话别。

  当日,9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从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康复出院,其中包括一名不足1周岁的患儿。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用生命捍卫生命,是我们不变的誓言 战“疫”一线内蒙古医务工作者群像写真
用生命捍卫生命,是我们不变的誓言
战“疫”一线内蒙古医务工作者群像写真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厚厚的防护服是白衣天使的战袍,脸上的勒痕是救死扶伤的勋章。“疫魔”当前,白衣天使变身英勇战士,冲锋在最危险的地方,用生命捍卫生命。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和仁爱之心,让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和安全;他们舍小我为大家,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只为早日战胜“疫魔”,让人们重归岁月静好的生活。

是天使,更是战士


  “我深知病毒的危险,也知道家人为我担心,但到最前线去是我唯一的抉择!”李斌是内蒙古第一批赴湖北医疗队成员,也是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任医生,先后参与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救灾,一次次在最危险的地方,与死神抢夺生命。“我也怕,也累,但是作为‘白衣战士’,战胜‘疫魔’是我们的天职。”李斌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很多像李斌一样的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在疫情最严重的地方,用心血、汗水捍卫患者生命。截至2月18日,内蒙古已派出7支医疗队和1支疾病预防控制队、600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

  还有更多的医护人员坚守在祖国北疆,同样面临疫情的考验。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一线定点收治医院,副院长王文胜和呼吸内科主任关丽英夫妻,是内蒙古第一批收治感染患者的医务人员。

  “一线”意味着危险和责任,他们与病人接触最频繁、感染机会最高。特别是王文胜刚做过心脏手术,身体仍在恢复中。但关丽英还是义无反顾地支持丈夫,并紧随其后递交“请战书”。“这种时候没得选,我们只有互相打气,祈福这场战役早日传捷报!”王文胜说。

患者安好,便是晴天


  “今天是我来武汉的第7天。”韩至娇在日记中写道,“患者说我虽然是个小不点,但干事情还有模有样的。”

  23岁的韩至娇是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人民医院护士,刚工作半年便加入支援湖北医疗队,在2月4日抵达武汉后投入紧张的工作中。“我准备带恢复好的患者跳舞运动,让他们多一些快乐。”韩至娇说,“患者安好,便是晴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内蒙古各地的医护人员不论远赴湖北,还是坚守草原,在积极救治患者的同时,他们更多时候用悉心的呵护与暖心的陪伴,让患者在隔离病房中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这个春节,在内蒙古满洲里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李海(化名)吃到了“世界上最甜的西瓜”。给李海买西瓜的是护士长王春玲。“冬天在满洲里确实不好买西瓜,但听到患者有了食欲,这有利于恢复,所以再难买,我也要为他买到。”王春玲说。

  “每天微信聊天安慰自己,将药包在写满鼓励话语的手绘纸片上……”李海说,他能在每一处细节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有他们在我身边,我深深体会到了什么是‘医者仁心’。”

  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隔离病房,住着一个仅4个月大的婴儿,其父母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收治在另一所定点医院。“妈妈不在身边,我们就做宝宝身边的‘妈妈’。”护士长李叶荣说,医院专门从儿科抽调6名护士,24小时轮班照护,并准备了一次性奶瓶、奶粉、尿不湿、儿童衣物等,陪伴宝宝度过留观期。

舍小我,换岁月静好


  今年54岁的宫梅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临床经验丰富的她主动请战加入了内蒙古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丈夫孟江涛作为感染科专家,遵照组织安排留守后方。“作为医务人员,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孟江涛说。

  智丽娟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刚休完产假的她泪别7个月大的孩子,毅然走上防“疫”前线。“每天工作都是穿防护服、进病区、测体温、查体、给药,往往一天下来,防护服里除了汗水就是奶水。至于憋胀的感觉,只有在想孩子的时候才会发觉,当床头铃一响,就什么都忘了。”智丽娟说。

  每天坚持四五个甚至七八个小时,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为的是不浪费一件防护服,还有的医护人员剪去长发,延迟婚礼日期,甚至倒在了抗“疫”战场。包长命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沙力根嘎查的一名村医,他承担起全嘎查30多名返乡人员的排查和健康检测工作。因工作劳累,他突发脑溢血倒在了路上,年仅49岁。

  自疫情发生以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建立了疫情防控应急梯队,短短1天的时间就有300名志愿报名。包头市中心医院相继有上百名护士将请愿书上交到护理部。“很多人都说我们是疫情防控战中的逆行者,而我们只是想尽一点绵薄之力。”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樊秀珍说。

  在内蒙古的战“疫”一线,奋战着近万名医护人员,他们舍小家、保大家,不计生死、甘于奉献,用血肉之躯筑起生命防线,让百姓们的生活早日重归岁月静好。

  (记者张洪河、安路蒙、朱文哲、哈丽娜)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20日电

 
七十八岁老中医的“医者仁心”
78岁老中医的“医者仁心”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唐祖宣在邓州市中医院药房内调剂中药材(2月9日摄)。新华社发(郝源摄)
 
  新华社郑州2月20日电(记者韩朝阳)78岁高龄,行医62年,河南省邓州市中医院院长唐祖宣于疫情汹汹之时再次奔忙在抗疫一线,研药方,煎汤药,防疫情。“学中医是济世救人的。”唐祖宣学医时老师嘱咐的一句话,他牢牢记了一辈子,也做了一辈子。
 
  位于豫西南的邓州有7个乡镇与湖北省接壤,交界线长达100余公里,跨省来往密切。今年春节自湖北返乡人员有3万余人,截至2月19日,当地确诊病例17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唐祖宣再次临危受命,成为邓州市新冠肺炎中医预防技术指导组组长。1月25日起,唐祖宣和他的学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授王祥麒讨论出几个不同症状应用的中药处方,用于确诊病例的临床治疗,并熬制通用预防汤剂送给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及隔离群众。
 
  由于邓州市中医院汤药煎制能力不足,当地政府拨付专款,临时协调黄酒生产企业作为汤药煎制点。“我们确定了4家黄酒企业,停止他们的黄酒生产,加工中药汤剂,截至目前,已发放中药汤剂64.2万袋,供4.6万人服用。”邓州市医保局局长高峰说。
 
  唐祖宣的工作强度丝毫不弱于年轻人,他早上5点半起床,7点准时到医院,看过前一天的疫情通报,8点召开防治小组工作会,布置当天的任务。会议结束后,了解新收病人的情况,调整中药处方,然后到卡点发放预防汤药或了解服药反馈,晚上回到办公室,再思考当天新发病例的治疗方案……
 
  “我们祖先在和瘟疫做斗争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我觉得中医药在疫情的防控和救治上大有作为。”唐祖宣说,在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西医好,中医也好,中西结合更好,“在我们基层设备相对落后,相关药品和防护设施紧缺的情况下,中医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在当地群防群控严防死守和中西医协同治疗下,截至目前,邓州市已连续15天无新增确诊病人,已确诊17人中有8人治愈出院,其余9人为普通症状。
 
  “疫情严重,关键时刻用到老中医,我将至耄耋之年,别无所求,就想用我的经验为大家服务。”唐祖宣说,“我学医时老师一直嘱咐我一句话,学中医是济世救人,我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中。”
 
  
检·追·消:走近战“疫”的3个环节
检·追·消:走近战“疫”的3个环节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深圳2月20日电(记者周科、王晓丹)抢时间检疫、零距离追踪排查、全覆盖消杀。记者走近战“疫”的3个环节,看到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战士”。

  检疫指导着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排查的动向。进入深夜的深圳市盐田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检验科主任肖娜和同事们仍然忙碌着疑似病例样品的检测,她的工作就是争分夺秒检测疑似病例样本,尽最快时间提供准确、权威的检测报告。

  大年二十九那天,盐田区疾控中心接到首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样品,原计划回湖南老家过年的肖娜,果断退掉了高铁票:“我是一名党员,必须最先上。”

  从穿戴防护用具到提取核酸检测,整个环节下来至少4个小时。“每一次对样本的检测,就像是一场交战。稍有不慎,病毒就可能‘跑出来’。”肖娜说。

  与实验室的“交战”不同,流行病学调查需要在一线“追疫”。

  判断疑似病例只是流调员的第一步。大年二十八,盐田区疾控中心接到疑似病例报告,流调员李雪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结合临床表现、血常规、CT胸片,她做出了“高度疑似”的判断。

  通过交谈李雪梅了解到,这名疑似患者和3名亲属均来自武汉。在此基础上,李雪梅还要继续倒查,追踪他们来到深圳后的生活轨迹、接触过的人等,坚持一个不漏,排查到位。

  “每次出门直接面对的可能是确诊病例,也可能是疑似病例。”李雪梅说。

  消杀工作同样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疫情发生以来,盐田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医师徐震东每天都要根据患者家中实际情况制定消毒方案,使用手提式喷雾器对洗手间、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杀,再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空间喷洒。消毒完成后他提醒家属:“1个小时后,一定要用清水再擦拭一下物体表面,特别是沙发。”

  每次消杀,他要背着20多公斤消杀壶大约2个小时。“消杀作业不能留死角,我们要做的就是全覆盖,让病毒无处遁形。”徐震东说,疫点消毒处理既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对病例生活、停留过的场所,观察一定要仔细。

 
一次跨越万里的逆行
一次跨越万里的逆行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福州2月20日电(记者陈弘毅)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尤德源此时还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中心研修。

  2月20日,与一百多位福建医务人员一道从福州出发驰援湖北战“疫”前线的尤德源,已完成了他“逆行”的大部分旅程:前方1000公里,就是武汉。

  尤德源这次的“逆行”,起于美国,终于武汉,中途是福建,长达1万多公里,耗时18天。

  34岁的尤德源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此前正在美国进行为期半年的研修。湖北疫情发生后,身为呼吸专业医师的尤德源一直密切关注着。2016年,他曾被医院选派赴北京安贞医院学习ECMO(人工肺)的操作技能,成为本院少数几名会操作这一专业设备的医生之一。在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常要用到ECMO。

  “这种时候,用我的专业技能救死扶伤,责无旁贷,有召必回!”在美国的尤德源,写下“请战书”发回国内。2月初,收到医院紧急召回通知的尤德源,带上早已收拾好的行装,登上归国航班。

  回国后,尤德源要接受14天的居家隔离观察。期间,看着福建一批批医务人员出发驰援武汉,尤德源心想“就算最终赶不上去湖北支援,也要在福建的一线抗击新冠肺炎”。

  2月19日下午,福建要新组建一支来自多个地市医院、共172人的医疗队赴湖北的紧急通知传来,刚结束居家隔离的尤德源立即报名并入选。“一切都那么刚好。”他说。

  出征前一晚,住在乡下的父母特意赶来泉州市区为儿子壮行。

  “我的父母都是农民,他们不善言辞。父亲的眼神中透露出不舍,母亲抱着我流泪。”尤德源笑着说,面对父母的关心,自己反而像个大人一样安慰他们: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儿子一定平安归来。

  20日5点,尤德源出家门之前,在熟睡的5岁儿子耳畔悄悄说:“爸爸要去武汉了,宝贝在家乖乖的,照顾好妈妈噢。”

  早上9点,妻子发来短信:儿子醒来后说,自己做了个梦,爸爸把他和很多人都挡在身后,正穿着白大褂和病魔作战。看到短信,这个男人落泪了。

  “我们一定严守纪律,服从命令,攻坚克难,敢打必胜,为抗击新冠肺炎做出应有贡献。”

  中午时分,包括尤德源医师在内的福建省第11批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172位逆行者,宣誓完毕,向武汉进发。在那里,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医疗力量仍然紧张,急需增援。

 
光的温度,点亮前路
光的温度,点亮前路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夜色与光的“约会”,总能带来希望与安宁。寒夜流动的警灯、车间不熄的厂灯、城市奔跑的“路灯”、深夜温暖的心灯……这些灯发出的每一道光看似微弱,却汇聚成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人们前行。

  连日来,记者夜访乌鲁木齐,体验疫情防控下的另一种“逆行”,倾听“守夜人”的故事,感受“掌灯人”的温度。

流动的警灯


  晚9时,-8℃。

  初春的边疆之夜,这个温度本不算冷。但乌鲁木齐乌拉泊检查站地处风口,有了风,就会觉得刺骨。

  “我们常年在此值守,已经习惯了风的味道。”没跟记者聊上几句,看到几辆轿车即将驶入检查站,朱江和战友们急忙迎上去,测体温、看证件,了解行者从何而来、欲往何地……

  乌拉泊检查站是疆外省份和东疆、南疆车辆进入乌鲁木齐市区,或经乌鲁木齐前往北疆的必经之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由交通、公安、医务等部门组成的疫情防控组,全天候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防疫检查、道路指引、通行保障等。

  来自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的民警朱江是其中一员。他的任务之一是用警车带路,将入城的车辆指引到不同的区县接送点。

  “走!我带你们回家!”与乘客交流时,朱江和战友们温馨的问候,感动了不少夜行者。“你能想象在寒冷的黑夜长途跋涉几百公里,突然看到闪烁警灯的感觉吗?”在朱江和战友们的眼里,夜晚的警灯如同大海中的灯塔,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安宁,“全国人民都在努力,我们更要站好岗。”

  言谈间,有七八辆车查验完毕,朱江又要出发了。

  于是,闪烁的警灯和紧随其后的点点车灯,串成茫茫夜色中一道流动的风景。

不熄的厂灯


  晚10时,万家灯火。

  卸货、搬运、消毒、裁剪、缝纫、制作、打包……新疆乐贝尔贸易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灯火通明,40多名员工和志愿者各司其职,一切有条不紊。

  这里生产的医用口罩、防护服正源源不断送往抗疫一线。“大年三十开始,我们就加班加点开始生产。”缝纫工人王桂芬调整了一下身旁略微刺眼的灯光,发烫的灯泡下,她手中的布料在针线的光影中快速变成一个个口罩。

  除了吃饭,每天从早晨9点到次日凌晨2点,王桂芬和同事们手中的针线一直停不下来。与工人们一同奋战在生产一线的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年龄最小的郑婧是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一名学生,她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站着工作,手指早已被剪刀磨出了茧子,“站着效率更高,这点苦不算什么。”

  为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行,当地政府先后拨付650万元用于企业订购原材料和设备,并派干部到企业服务。虽然疲惫,但公司董事长张洁的脸上写满了责任:“我们生产得越多,一线人员就越安全。”

奔跑的“路灯”


  晚11时,夜色苍茫。

  “您好,麻烦来门口取您的菜。”揽投员高国庆手拎着沉甸甸的袋子,在小区门口等待点单的居民前来取菜。疫情防控期间,这已成为他每晚的常态。

  “每天下午开始配送,一般晚上11点多才能送完。”高国庆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分公司47个揽投部、投递班扩大服务内容,340余名揽投员除了保障正常的邮件投递工作外,还要为市民提供蔬菜水果、日用百货、书籍、药品以及孕婴童用品的配送服务,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居家市民日常需求。

  由于下单的居民多,他和同事们每天在大街小巷穿梭,只有到小区门口才可以歇息片刻,“每天送货100公里以上,有7个小时都在车上。”虽然离家只有几公里,但高国庆已有20多天没有回家。

  刚送完一单,还未吃饭的高国庆便又匆匆出发,绿色的配送车快速穿梭在夜色朦胧的路上,奔向下一户等待的家庭。车灯如同一盏盏流动的路灯,温暖着千家万户。

温暖的心灯


  零点,万籁俱静。

  “韩姐,我的心情有些低落,怎么办啊……”一台电脑、一部手机,韩露将一声声暖人心窝的问候传递给集中隔离和居家的市民。

  焦虑、烦躁、恐慌……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能引发的心理问题,2月8日,乌鲁木齐市团委开通抗疫心理援助服务平台,每天早上10时到晚上8时,12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通过远程视频、电话聊天等方式,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不过每天都差不多要忙到晚上12点,最晚一次聊到了凌晨3点。”家住乌鲁木齐市苇湖梁片区的韩露是全市心理服务志愿者,一天最少要进行10位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少则半个小时,多则两个多小时,“有的居民比较焦虑,我就选择视频,好让他们尽快放松下来。”

  每天十多个小时,韩露坦言耳朵有些吃不消。但休息片刻后,她又接通了下一位市民的视频。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们共待春暖花开。”心理疏导时,韩露总会这样鼓励大家。

       (记者贺占军、顾煜)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20日电

 
海口:白衣战士“火线入党”
海口:白衣战士“火线入党”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20日,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张曦(左二)、检验科医生何佩芳(右二)、神经外科ICU护士黄显雅(右)在领誓人带领下庄严宣誓。当日,海南省人民医院举行一场特殊的入党仪式,3名医护人员在领誓人的带领下,面向党旗,高举右手,握紧拳头,庄严宣誓;5名医护人员在海口医学隔离观察点同步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庄严宣誓。据了解,经海南省人民医院党委研究决定,批准第一批进入一线隔离病房,表现优秀的8名青年医护人员“火线入党”,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措施越来越实,马力越开越足 江苏多方惠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措施越来越实,马力越开越足
江苏多方惠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南京2月20日电(记者陈刚、沈汝发)车间里,工人戴着口罩忙碌,工厂门口,有门卫防疫把关。减免房租税费、注入金融“活水”、加强供应链衔接……在经济大省江苏,正以多层面惠企政策,在着力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直面企业难题,持续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循环畅通和稳定发展。

织密“防护网”,按下复工加速键


  保持距离排队测体温入厂,用小程序跟踪排查员工健康和出行,餐厅座位装上隔板错峰用餐……在无锡空港经开区,力特半导体公司的防疫生产工作有条不紊。

  “通过精准筛查,无锡工厂有7成多员工已经复工。”力特中国区人力资源经理闫斌说,在政府一对一帮助下,工厂正加紧生产。

  “只要防控措施做到位,不管规模大小、企业类别,都允许复工。我们还对企业开展督导,既严格要求,也带着卫生防疫部门人员,及时提供帮助。”无锡市副市长高亚光表示,无锡规上工业企业复工面已超8成,本周将实现全面复工。

  一系列精细工作,让企业马力越开越足。“免费组织包车返回南京、集中隔离,提供定量口罩,区里支持复工的政策都享受到了。”在南京江宁区,江苏奥赛康药业公司总工程师陈祥峰说,复工初期11条生产线只开动了2条,如今已有9条投产,返岗人员近8成,所有产品全部恢复生产。

  江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周毅彪介绍,至2月18日,江苏规上工业企业复工数达3.4万家,复工面75%;复工人数374万,占企业正常用工数的57%。

下好“及时雨”,助力企业渡难关


  “延迟社保缴纳、租金减免,条条政策都在帮我们渡难关。”在苏州工业园区,瑞熙智能科技总经理林斌说。

  2月2日,苏州出台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10条政策意见。仅苏州工业园区国企新建元控股集团,首轮对2000多家中小企业和经营租户的房租减免就达上亿元。目前,江苏13个设区市都出台了相关惠企政策。

  缓交“五险一金”、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加强供应链衔接配套……江苏省政府近日出台12大类50条政策举措,许多政策直击企业“痛点”。

  “供应链配套是一大难题,我们上周提供了30家重点供应商的清单,得到了支持,产能释放已从20%提升到50%。”在常州高新区,外资企业梅特勒·托利多生产制造总裁唐良介绍,政府部门协调供应链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为支持中小企业,江苏省还提出22条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保障、提升应对能力。同时,江苏省工信厅联合江苏银行、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各提供紧急授信100亿元,确保重点企业恢复生产保障供应。

  和盛食品公司是泰州姜堰区从事农产品深加工的中小企业。“我们要购买原材料,但是资金存在缺口。”公司副总朱天发说,姜堰农商行仅用两天便发放1000多万元贷款,帮助企业加快复工。

添砖再加瓦,把握发展主动权


  做CT、检测核酸、查血常规……19日,盐通铁路建设的部分员工集中参加了一场特殊体检。截至19日,沪通铁路、南沿江城际铁路等5个重大铁路项目已复工。

  为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注重发挥好重大项目“压舱石”作用。近日,江苏公布总投资5410亿元的220个省重大项目,并要求在复工申请、用工保障、防疫物资安排、要素供应等方面重点保障。至19日,春节前已在建的118个重大项目中,有54个复工复产。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正在有序恢复。19日起,南京市中心的大型购物中心全面恢复营业,1522家品牌连锁超市、便利店开业率超过8成。苏宁控股已有13万多员工复工,省内复工率超过50%,保障了防护物资、民生产品的有效供应。在合理控制人流密度、做好防控措施等前提下,部分旅游景区逐步对外开放。

 
温州数万岗位“等人”,奖励老乡“以工带工”
温州数万岗位“等人”,奖励老乡“以工带工”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杭州2月20日电(记者王俊禄)记者从浙江省温州市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面对当前用工难、招工难问题,人社部门发动企业提供岗位4.6万余个,其中有2.5万余个紧急用工岗位。同时,当地将以补贴、奖励等形式,对企业、中介机构或老员工参与招工进行鼓励。

  据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胡正长介绍,近期人社部门发动全市270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4.6万余个,其中542家企业提供了紧急用工岗位2.5万余个,并举办多种形式的网络公益招聘会,多地包车到外地接企业员工返岗。

  温州鼓励各地和企业采取“点对点”方式接送员工,费用由政府和企业2:1分担。企业市外员工,2月23日至3月15日通过乘二等座以下铁路列车、客运汽车等方式返温的,补贴50%车费,自驾车参照此标准。需安排在酒店隔离的,给予每人每天不高于100元的住宿补助。

  胡正长表示,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直接招用市外首次来温就业员工,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按每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成功招聘在温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工作3个月以上员工的,根据上岗时间不同,分三档给予机构每人400元、300元、200元标准的补贴。引进市外首次来温员工的,补贴标准每人提高至1000元、600元、300元。一次性招进20人及以上的,分别在上述标准基础上再增加300元/人,每家机构补贴总额不超过50万元。

  此外,温州还推广“以工招工”模式。老员工每招引1名首次来温新员工,参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标准予以奖励,并给予新居民积分奖励。

 
昆山开通复工专列
昆山开通复工专列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20日,务工人员在宿州东站进站乘车。当日,江苏苏州昆山市开通复工专列,来自安徽和河南的400余名务工人员分别乘坐G9401次和G1918次专列抵达昆山南站。

  据介绍,随着昆山市企业复工有序推进,从2月20日至29日,昆山市将持续开行河南、安徽复工返岗人员专列,计划从两地运输工人8000至10000人,复工专列费用由昆山市政府承担。乘客进站统一测量体温、列车上分隔就坐,保证防疫安全。   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中国航天新春首发“开门红”,增战“疫”必胜信念
中国航天新春首发“开门红”,增战“疫”必胜信念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西昌2月20日电(李国利、王玉磊、马雕)一箭四星!中国航天实现春节后首次发射“开门红”的同时,也为全国人民战胜疫情增添了必胜信念。

  20日清晨,4颗新技术试验卫星在长征火箭的托举下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春节后的首次航天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事实上,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发射带来了难以想象的挑战。连日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一手抓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手抓航天发射攻坚战,有效防止因人员减少、流程缩减等因素可能带来的技术风险,始终做到标准不降、风险不放、计划不变,为保证按时发射、安全发射、成功发射提供了有力支撑。

  “虽然有许多同志因隔离观察不能及时到位,但火箭卫星没有‘隔离’,任务没有暂停,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任务01指挥员张光斌说。

  这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首次在西昌执行发射任务,新场地、新人员也给发射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适应新变化,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及时调整火箭厂房的空间、吊车吊装的要求以及发射塔架上活动平台等。

  在火箭吊装、测试、加注等工作现场,党员骨干克服任务时间紧、岗位人员少等困难,纷纷带头打头阵、作表率,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党员邵汉斌是这次任务调度,整个春节期间都在发射一线坚守,他说:“关键时刻,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

  20日这天,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成立52周年的日子。为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来自五院的试验队员们放弃春节假期,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临危受命,替代了需要隔离观察的同事而临时加入。任务中,他们针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创新科研生产保障方式,采用发射场远程测试系统,打通远程测试数据、音视频调度等多维信息通路,极大降低人员流动风险,确保了各项任务顺利开展。

  据计划,我国今年上半年计划执行长征五号B首飞、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在内的多次发射任务。“越是艰险越向前,众志成城克难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说,面对严峻疫情挑战,我们完成各项任务的决心没有变、信心没有变。

 
一张电子证让货车往来无忧 长三角交通物流观察
一张电子证让货车往来无忧
长三角交通物流观察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上海2月20日电(记者王辰阳、周琳)货运司机姚文才15日运输了一车建筑配件从上海出发去江苏南通,他申请了当天刚刚上线的长三角货车通行证,很快就在手机上收到了电子证件。证件清楚标记了车辆和司机的信息、出发地和目的地、货物类别等。姚师傅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电子证不仅使上下高速时更高效,甚至还减少了把货物拉进厂家时与安保人员的沟通时间。“证件上信息明确,大家都认可,一路畅通。”姚文才说。

  为打通货运物流渠道,支持企业复产复工,上海市交通委根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防疫要求,指导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制定并发布了上海市“长三角疫情防控交通运输一体化货运车辆通行证”,同时,联合支付宝推出“长三角货证通”服务。

  从2月15日起,上海市符合国家和上海市防疫条件的道路货运企业和从业人员可在支付宝线上申请,无须见面。进入小程序填写相关信息后,自动生成电子版长三角货车通行证,并支持下载打印。持证货运车辆在长三角区域内可便捷通行;持证货运从业人员返回上海后,无须再次隔离14天。

  从确定执行到系统上线不到24小时,上线5天发出约3万4千张证件,防疫复工关键期,上海推行的长三角货车通行证广受物流企业和货运司机好评,成为提高通行效率的秘密“武器”。

  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货运处处长顾剑锋说:“防疫期间,一些物流企业反映希望能加快通行效率。我们接到需求后,利用长三角三省一市交通部门之前建立的沟通协调机制,决定实行长三角货车通行证。我们找到科技企业合作后,24小时内就完成了系统开发上线。”

  支付宝项目组负责人吕绍文回忆,最初的想法是上海市交通委提出的。随着疫情控制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上海复工复产的需求强烈,特别是对长三角地区,日常货运往来特别密集。复工复产离不开交通,提高长三角的交通运输通道效率,是当务之急。“我们是14日上午10点多接到需求的,下午就给出产品方案,和上海市交通委反复沟通确认,当天晚上投入开发。15日上午9点就上线测试了,一共不到24小时。”

  “由于各省市之间对外来人员、车辆的管理措施不同,有些地方还会要求外来司机隔离观察7至14天不等,对司机来说,每次出行都充满不确定性,因此他们跑货运积极性不高。”吕绍文说,现在只要申领了该通行证,在长三角三省一市通行,不用再担心反复隔离。

  18日下午,在G2京沪高速花桥道口,记者看到已经有不少司机将长三角货车通行证打印出来放在车窗前。货运司机康伟刚刚从江苏南通拉了货返回上海,他说早上从南通的道口下高速时,交警查询了他的身份证,核对过长三角货车通行证后,就对他快速放行。

  在花桥道口执勤的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十支队党支部书记蔡德平表示,随着复产复工的进度加快,通过道口的货车数量明显增多,交通部门正在向往来的货车司机推广长三角货车通行证,希望相关举措能进一步提升通行效率,为企业复产复工提供更多便利。

  据悉,截至20日下午2点,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已办理长三角货车通行证33847张,其中江苏方向20410张,浙江方向8499张,安徽方向1100张,上海方向3838张。

  “我们推出长三角货车通行证既是对上海物流企业严格执行防疫举措的信任,也希望能借助信息化手段为长三角地区的政务服务做出更多有益尝试。”顾剑锋说。

  对于未来推广范围,吕绍文表示,从目前试点看,技术已成熟,后续也具备了向长三角所有地区的物流公司、货运司机开放的服务能力。

 
“牛肉面之城”复工气息浓
“牛肉面之城”复工气息浓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华社兰州2月20日电(记者任卫东、张玉洁)伴随着牛肉面的重新飘香,在拥有300多万人口的中国西北最大城市之一、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复工复产气息渐浓。

  目前,兰州3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达56%,重点企业复工率达80%。餐饮、零售等人员密集企业正在逐步恢复经营。部分小微企业调整业务板块,寻找新的商业机会。

  14日,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55条推动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举措,积极稳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

  人员密集企业: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复工


  19日,兰州市七里河区小西湖马有布牛肉面馆正式复工。当员工6点半到店时,门口已经有七八位客人在等待了。

  “兰州人离不开牛肉面。停业20多天,把大家馋坏了,我们也很心急。”兰州马有布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明说。

  马明说,餐饮行业人员密集,复工难度大,复工的前提是安全。除了确保员工体温正常、设备消毒外,店里还专门派了2名员工维持秩序,确保顾客排队间隔在1.5米以上。目前,该店牛肉面只能打包、不可堂食,营业时间从14小时缩减至7小时。“19日卖了约1000碗,虽然比平时1500碗少,但比预想好很多。”马明说。

  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秘书长赵小龙介绍,兰州市牛肉面馆有1000余家,目前已有近30家复工。协会在18日出台了《兰州牛肉拉面企业在疫情期间复工营业服务规范》,要求企业根据疫情分业态、分阶段、分规模复工,并对场所卫生、人员管理、食材管理、食品加工等有详细要求。

  “大部分店只能打包,少量能堂食的店也要做到单人单桌。疫情期间,协会对全市牛肉面馆的餐具进行统一购置和配送。”赵小龙说。

  19日,兰州市城关区市场监管局对牛肉面企业进行了复工复产前疫情防控检查,并提出了“同方向用餐”等细致要求。

  马明介绍,企业还负责全国范围内1200家牛肉面馆的调料供应。受疫情影响,餐饮行业整体经营仍面临困难,租金与人力成本是最大负担。

  除了餐饮行业外,人员密集的商场也于近日逐步复工。20日,兰州市国芳百货、兰州中心、万达广场恢复营业,营业时间在7至11小时不等。相关企业表示将做好防疫工作、定时消毒,并请顾客自觉佩戴口罩。

工业企业渐上正轨


  兰州市是甘肃省的经济龙头。兰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截至19日,兰州市35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复工196户,复工率56%。其中50户重点企业中已复工40户,复工率80%。

  酒钢集团榆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是兰州市的一家重点企业。“钢铁企业需要连续作业,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我们的生产一直没停,并且保持稳定,日产钢材约8000吨。”公司副经理管敬忠说。

  据介绍,前期受上游企业复工迟滞、物流运输不畅等方面的影响,焦炉减产30%左右。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物流困难正在逐步缓解,见到实效。

  面对突发疫情,医疗物资相关企业迎难而上。兰州汶河医疗器械研制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杨介绍,为防控疫情,企业在大年初四主动申请复工。在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下,原本用于重度感染症状的“械字号”产品被临时调整为“消字号”,经降价、重新包装,成为面向普通民众的消杀产品。

  “大年初八全线复工,已储备的原料可正常生产至3月份,研发工作一直在进行。”何杨说,常规门诊暂停带来的销量下降、物流运输不畅、包装供应不足,是企业当下面临的三大问题。

  正值春耕,甘肃省最大地膜生产企业兰州金土地塑料集团正在赶工加班。“约百名四川工人暂时无法返回,我们吸收了36名当地农民工。三班倒变两班倒,生产一线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截至19日,农业生产资料产能已恢复至98%,加上节前储备的7000吨地膜棚膜,能够实现产量不减、价格不涨。”总经理金鑫海说。

  金鑫海介绍,前期企业面临发运不畅的难题,工信部门开具通行证明后,16辆配送车实现畅通配送。15日起,上游企业兰州石化公司主动配送原材料聚乙烯。疫情期间资金回笼难,甘肃榆中农村合作银行和兰州银行通过线上办公,3天之内为企业发放了3000万元的贷款。

  兰州市工信局介绍,通过制定措施、建立工作组、联系包抓等措施,企业复工复产有序进行,产品配套、交通运输等问题正在分批协调解决、取得效果。但口罩短缺、运输困难、返岗迟滞、负担加重、融资困难等问题仍然突出。

小微企业灵活复工


  “我们从2月5日开始居家办公。利用办公系统、协同软件,8名工作人员可实现远程办公。”兰州艾瓦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小春说。

  据介绍,疫情期间企业订单较往年有所减少。“相比大型企业,小微企业‘船小好调头’,可以根据情况迅速调整业务方向。疫情期间,手游、短视频行业正热,我们也在下大力气向短视频方向调整。”王小春说。

  14日,甘肃省出台了36条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涉及稳岗就业、财税支持、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如采取灵活制定息费减免办法,鼓励200万元以下贷款免收贷款利息;设立中小微企业专项贷款,确保3年内贷款规模达1000亿元。

  艾瓦文化所在的兰州高新区也在疫情期间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政策措施,其中有不少“真金白银”。如对承租区属国有资产类办公研发用房的企业免收2个月房租,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因疫情外贸出口严重受损的企业可获得最高100万元的补助。

  在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园区所有小微企业2月份零房租,3月份租金减半。除了房租能减免,甘肃还将社保参保缴费期延长至宣布疫情解除后的三个月内。

  “房租、人力成本两大压力都得到了缓解,相信我们可以渡过难关。”王小春说。

 
“行走的二维码”助力“舱友”心理抗疫
“行走的二维码”助力“舱友”心理抗疫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线抗疫群英谱
 
  新华社武汉2月20日电(记者王凯、徐海波)“医生,晚上我们睡觉不戴口罩没事吧?”“想问问什么时候给我安排核酸检测?”……2月18日深夜,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曹伟还没有睡,捧着手机逐条回复“舱友”发来的信息。

  在武汉汉阳方舱医院里,山东医疗队将患者称为“舱友”。“舱友”们随时在医疗队心理疏导群里找曹伟咨询。因此,轮休中的曹伟依然闲不住,常在宿舍里继续“上班”——对他的“舱友”们进行“云开导”。 

  为化解“舱友”们的心理问题,辅以“心理治疗”,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建立了针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微信群,并将群二维码打印出来贴到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上。一些患者扫描二维码进群,与医护人员交流、沟通、倾诉,接受心理疏导。

  2月17日下午进舱之前,作为第一批心理疏导志愿者,曹伟将一张大大的二维码贴在防护服上。除了自己名字以外,他还在二维码下方的空白处写上了“湖北咸宁人”几个字。

  “我们称自己是‘行走的二维码’,许多‘舱友’看到我身上的二维码感觉很新奇。‘湖北咸宁人’几个字能一下子拉近我和大家之间的距离。”曹伟说,自己和妻子都是湖北人,在山东莒县工作了几十年,疫情发生后,“请战”到湖北支援。

  平时,曹伟还在自己负责的病区来回溜达,加强与“舱友”的沟通交流。

  “隔着1米左右说话声音要大,这种装备下特别吃力,1个小时就累得不行,我坚持了3个小时。本来我们入舱前就不喝水,到最后人都虚脱了,看到‘舱友’喝水恨不得想要一口。”曹伟说。

  在此期间,一位垂头不说话的大妈,引起了曹伟的注意。他单独找到她,才得知她85岁的母亲因新冠肺炎两三天前刚刚去世,儿子也被确诊。

  “我安静地听她讲完,告诉他自己也是湖北人,鼓励她要坚强下去。”曹伟与大妈拉起家常,大妈对他产生了信任。“之后有一次我查房,她正在吃橘子,看到我后就赶紧把橘子塞进嘴里,边吃边找口罩戴上,还让我先离她远点,以免传染我。”

  “心理疏导群”组长李延芝介绍,目前已经有50多名“舱友”加入心理疏导群。医疗队也得以更加了解“舱友”的具体情况,更加精准地给予治疗和疏导。

  “你的一句话,顶了一堆药。我们要医‘身’,更要医‘心’,这样才能让‘舱友’们尽快康复。”山东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领队、山东省立三院院长吕涌涛这样点赞心理疏导医生。

 
火神山医院的“仓库保管员” 曾在小汤山创造奇迹的张玉芝再战火神山
火神山医院的“仓库保管员”
曾在小汤山创造奇迹的张玉芝再战火神山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线抗疫群英谱
 
  新华社武汉2月20日电(黎云、刘会宾)通往火神山医院物资库的路不长,却并不好走。300多米的外围甬路,有陡坡,有坑洼,还有施工留下的一地泥水。特别是进入500多米的医护人员通道后,每隔十几米还要越过一个十几厘米高的门槛。

  55岁的张玉芝每天就在这条路上往返七八次,最后蹲进医用耗材库里清点药品和耗材。数量、品名、有效期……每样东西她都要拿起来看一眼、查一遍、封好箱,再搬到小推车上送往感染病房。

  每一次往返,最快也得半个小时,慢了要一个多小时。最多的时候,张玉芝一天送进去50多箱药品和耗材。她要出点差错,真是件麻烦事。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每天送药品和耗材的老姐姐,其实是当年抗击非典的英雄人物。2003年,张玉芝首批进驻小汤山医院,担任三病区护士长,带领护理组创造了“感染零死亡、医护零感染、患者零投诉、操作零差错”的好成绩,护理单元被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她个人被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荣立二等功。

  在传染一线战斗了30多年后,张玉芝临危受命——担任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一病区的护士长,主要负责护理人员培训,参与制定防疫、管理、操作、物资等医疗队救治流程。

  张玉芝身高不到一米六,穿着荒漠迷彩的她,看着很瘦弱,摘下帽子时能看到头上有不少白发。考虑到张玉芝年龄大,病区在排班的时候,就尽量少安排她进入红区值班。

  可张玉芝闲不下来,就把病区储物间当成她的主战场。每天,陆续有医护人员推门进来,有的来领物资,有的请教感控流程,有的咨询护理常识,还有的就是来打个招呼,告诉她“我上班了”或“下班了”。

  “有她在,我们心里都踏实。”感染八科一病区主治医师吕朝霞说。护士徐泽雨清楚地记得,张玉芝带领大家第一次收治感染患者的情形。2月4日一大早,火神山医院收治首批感染患者,不少年轻护士有些紧张。张玉芝来了,穿上防护服,逐个检查每名护士的着装,扎紧领口,矫正护目镜,压实拉锁,穿好鞋套。最后,她用宽胶带为大家粘上手腕、领口等部位,用记号笔分别为大家写上名字。

  “别怕,跟我上!”张玉芝第一个走向病人通道,带领大家或搀扶、或推轮椅、或抬担架,快速将患者送入感染病房,一直忙到下午。

  这次来武汉,张玉芝没有告诉80多岁的老母亲。“17年前去小汤山,我就骗过妈妈。”张玉芝说,“我觉得,她应该知道我来了,只是彼此不说破。”

 
护士“夫妻档”:相隔千里,同心战“疫”
护士“夫妻档”:相隔千里,同心战“疫”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线抗疫群英谱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罗鑫)从第一次进隔离病房时混杂着窒息感与压力到如今的坦然和熟练,北京朝阳医院33岁的医疗队副队长、护士长赵路在武汉支援已20多天。在千里之外的北京,他的妻子、29岁的张明珠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也忙碌在抗击疫情一线。

  今年这个特殊的情人节,他们都没有时间给彼此准备玫瑰花或者巧克力,只是在前一晚互道平安,隔着手机屏幕表达对彼此的思念和爱意。

  疫情发生后,赵路害怕家人担心,没有和他们商量就向医院报名支援武汉。直到大年初三接到通知出发,才发现瞒不住了。不过妻子得知消息后并没有责怪和不理解他,反而说,“我早就猜到你会报名”。赵路顿时就被这种默契感动了。“我和她是在抢救室里相识的,从一开始我们对待病人的尽心尽力就吸引着彼此。”

  尽管支持丈夫前往疫情一线支援,但是当天晚上,张明珠还是失眠了。种种担心涌上心头,结婚3年来第一次提笔写了一封信。因为担心影响赵路的情绪,直到几天后才把信发给他。

  到达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后,赵路就马不停蹄和另外两位护士长“打头阵”,接手第一个病房。“不少病房需要按照隔离病房来改造,边改造,边收治病人。随着病人的增多,我们的班次并不固定,基本上白班、夜班来回倒,处于随叫随到的状态。”

  赵路和妻子主要通过微信留言来沟通交流,他不敢和妻子视频,一方面担心她看到自己长时间戴口罩、护目镜被压出的褶痕;另一方面妻子白天上班,晚上要照顾孩子,担心打扰她休息。

  此前只是参与过急诊抢救护理的赵路第一次进到隔离病房,感受到迥异的工作状态和强度。“穿上防护服工作一天就是汗浸湿衣服后被体温蒸干,然后再次浸湿又被蒸干的反复循环过程。晚上气温降低,为了不被冻着,还得不停来回活动取暖。”为了不穿尿不湿,同时减少感染暴露风险,进病房前赵路坚持不吃不喝,进病房后往往要扛8-10个小时,等到下班后才能进食。

  “此次隔离病房收治的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没法做大量的活动,一旦活动,他们喘憋的症状就会加重。他们动不了,没法下地,只能躺在床上。”赵路说,“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需要更多地参与到对他们生活的护理,喂水、喂饭、清理大小便等工作。”

  患者的焦虑心情赵路也会细心识别。“有一位病人,因为第一天没有给他安排输液就很担心,隔30秒就按一次铃。直到告诉他目前症状口服药就能控制,并鼓励安慰他,他才慢慢缓解焦虑心情,也不那么频繁按铃了。”

  为了鼓励更多病人,舒缓他们的紧张和焦虑情绪,赵路和同事们在防护服上写些鼓励的话语、画个加油的手势。“我们猫着腰给病人扎针、输液的时候,他们最直观看到的就是我们头顶,所以我们会在防护服帽子上多画一些图案,让他们放松一些。”

  “走的路越多,耗氧量越大,戴着两层口罩,难免会有气短的症状。相比女护士,我努力承担更多,主动搀扶病人,护理离护士站更远房间的病人。”赵路说。

  工作中的苦和累他对妻子只字不提,反而来自同事和患者的关心和温暖,他有空就和妻子分享。

  “之前孩子已经会叫妈妈了,在我出发后她学会了叫爸爸。希望我回去的时候她能够说句子了,能听见她亲口叫我爸爸。期待着我们能早日打赢这场战‘疫’,患者康复出院,这样更多人能和家人们团聚。”赵路说。

 
为医务人员筑起“防火墙” 记湖南首位支援武汉的医疗专家吴安华
为医务人员筑起“防火墙”
记湖南首位支援武汉的医疗专家吴安华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线抗疫群英谱
 
  新华社武汉2月20日电(记者帅才、廖君)“医务人员救治患者,而我们就是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要为他们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主任委员、湘雅医院感染科教授吴安华说。

  作为湖南首位支援武汉的医疗专家,早在1月21日,吴安华就踏上了北上武汉的列车,如今仍然坚守在抗“疫”一线。

  其实吴安华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2009年他曾发生心梗,安装过3个心脏支架,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但他总是把抢险救人放在第一位。无论是抗击非典还是抗击禽流感疫情,他都主动请缨参加救治工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有丰富的经验。

  吴安华告诉记者,在疫情面前,医院感染控制十分重要,一旦这项工作出现漏洞,就可能造成医务人员的感染。吴安华和他的团队每天的工作就是和一些肉眼见不到的细菌、病毒、真菌打交道、做斗争,及时排除各种可能存在的隐患。

  到达武汉后,吴安华立马被派驻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隔离重症监护病房、隔离病房、发热门诊指导感染防控工作,与专家组成员讨论制定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同时他还要往返湖北各地,为医疗队队员和医务人员进行院感防控知识和个人防护知识培训。

  “在隔离病人,医务人员如何穿防护服,怎么戴手套,如何做到亲密接触病人时万无一失,这都需要非常精细地进行岗前培训。”吴安华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为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建起安全防护墙。这是吴安华的朴素心愿,为了这一心愿得以实现,他曾用5天时间完成了对30支医疗队、近4000人的培训。

  “感染科专家此时就是要和时间赛跑,为更多的医务人员做好培训,保障他们的安全。最多的一天我做了6场培训,总是感觉分身乏术,想做的事太多。”除了往返各地进行培训,其他时间吴安华基本上都“泡”在医院,今年的年夜饭也是在医院食堂随便“对付”一下。

  如今,吴安华在抗“疫”前线坚守了快一个月,他像一个敏锐的“灭火队长”,总能察觉到医院内部感染防控可能出现漏洞,尽早地将隐患消除。他总说“院感无小事”,只要他在前线多一天,医务人员就多一道“防火墙”,他一定会坚守到战“疫”胜利的那天。

  吴安华在日志中写道:“静静的武汉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各路医疗大军源源不断赶来,我们的目标就是把病人救过来。他们治愈出院,就是对我们全力付出的最大褒奖!”

 
“老兵”崔勇:“36小时改造一座医院”
“老兵”崔勇:“36小时改造一座医院”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线抗疫群英谱
 
 
 
  2月3日,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崔勇(右)在进入重症隔离病房前做防护准备。 新华社发(何洪泽摄)


  新华社重庆2月20日电(记者王金涛、赵宇飞)2月20日,是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病区主任崔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连续工作的第33天。这期间,他一直没能回家。

  在收治全市40%新冠肺炎患者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54岁的崔勇每天像打仗一样,手里接打一个又一个电话,忙着救治重症患者,负责专家组和医院的沟通协调,会诊重点病例……

  他的妻子患有哮喘,独自在家。“我把科室好几个同事的电话留给了她,她如果发病时我正在忙,可以打给科室的同事,同事们会去帮助她。”崔勇说。

  战“疫”突如其来。1月20日晚,崔勇接到医院紧急通知,立即筹建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准备接收第一例确诊患者。作为一名参加过抗击非典、甲流等战斗的“老兵”,崔勇牵头完成了病区筹建工作。这只是崔勇不分昼夜忙碌的开始。医院所在的万州区毗邻湖北省,是重庆市疫情最重的区域。随着确诊病例越来越多,崔勇也开启连轴转工作模式,平均每天休息不足3个小时。

  1月28日,三峡中心医院迎来了更艰巨的任务——医院被确定为新冠肺炎渝东北片区救治中心。经过研究,医院决定将原本是康复医院的百安分院改造成专门接收周边9个区县确诊患者的医院。

  作为百安分院改造和患者转运工作的主要牵头人之一,崔勇面临一道道棘手的难题。

  “一方面,患者数量增长太快,如果改建耗时过长,新增的患者可能无处收治;另一方面,百安分院都是普通病房,与隔离病房差别很大。”崔勇说,另外患者在转运途中也有风险,一旦出现患者病情加重或留观患者交叉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老兵”崔勇经过思考,梳理出一套清晰的改造思路:先根据每个楼层的特点,将其划分成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再进行装修改造,如污染区和半污染区门窗的固定,隔板的设置,多余病床的转移,ICU设备的搬运等。患者的转运方案也经过精心设计。

  直到1月29日凌晨,三峡中心医院总院的所有患者和周边区县的确诊患者安全转运完毕。崔勇和同事们创造了“36个小时改造一座医院”的奇迹。

  同样是1月29日,他带领团队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蒋某治愈出院,这是重庆首例成功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

  蒋某入院时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合并感染等症状,属于重症病例。崔勇带领团队对患者进行了精心治疗,对其实施雾化、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疗手段,同时对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

  截至目前,三峡中心医院已累计收治确诊患者236例,占全市确诊病例总数的40%左右,累计治愈患者124例,占全市治愈患者总数约50%。

 
“送货书记”解民忧
“送货书记”解民忧

( 2020-02-2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一线抗疫群英谱
 
 
 
  2月20日,在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应文伟(左)在给顾客送鸭蛋和蔬菜。应文伟是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南新乡九联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村里大量鸭蛋和蔬菜卖不出去。为了帮助村民解决燃眉之急,应文伟通过朋友圈等方式发布信息,帮助村民出售村里的鸭蛋和蔬菜,并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村里的鸭蛋和蔬菜销售越来越好。应文伟说,每天出来送货,回去还要忙村里的工作,虽然累一点,但是能帮村民们解决问题,他们高兴自己也开心。       新华社记者彭昭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