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1/16 |
10
|
11
|
12
|
>
|
>| |
|
|
PDF版 |
|
|
|
|
|
徜徉渔阳里 |
|
|
( 2019-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张天明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前往上海市淮海中路567弄渔阳里《青年》杂志编辑部与团中央旧址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
渔阳里是典型的上世纪上海石库门建筑,体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风格。房屋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南北各有出入口,南面由清水红砖、石灰勾缝砌成天井围墙、厢房山墙,正中以石料作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门楣做成中国传统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加以西方建筑门窗上部的山花楣饰。渔阳里地处繁华商业区,交通便利,却高墙深院,闹中取静,颇受当时卜居租界的华人士绅、富商的欢迎。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萌芽《青年》杂志能够在上海诞生,带有历史的必然性。上海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有其独特的适宜的物质思想基础。上海当时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地理位置和涉外法权造就了它的畸形繁荣,民族资产阶级在这里扎根,工人阶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租界和华界间存在的管理真空地带,为思想自由传播提供了一定空间。英国作家阿尔道斯·赫胥黎当时来到上海写道:“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没有一座城市能够以它高密度的人口,明显的贫富差距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给我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可以讲,上海浓缩了中国近代既屈辱又令人感奋的历史。
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在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下,团结起来,前赴后继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杂志凌空出世。《新青年》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创刊时编辑部旧址今天已无从考证),主编陈独秀。《新青年》作为当时中国的思想核心刊物,它所提倡的“科学”与“民主”精神,成为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旋律。
五四运动,既是反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先声,是中国共产党人走上历史舞台的前奏。1920年9月,陈独秀回到上海,《新青年》编辑部也从北京迁移到上海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二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新青年》自八卷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立后,它一度成为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在渔阳里等上海石库门弄堂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完成了文化革新、精英集聚、理论宣传、阶级动员、人才培养、建党筹备等多项工作。
从渔阳里,还走出了共青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自成立之日起,就在中国共产党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成长。当时,渔阳里6号门口对外挂着“外国语学社”的招牌,一批年轻人在此秘密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经过了五四运动疾风暴雨般的洗礼,俞秀松、陈望道等8名青年比较筛选了各种思潮,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这批平均年龄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在此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旧址仍保留着当时的情景:一楼厢房排着长凳和课桌,挂着黑板。当年,十多平方米的教室内最多时要挤进50余人。二楼东面的亭子间为校长室,都仅一床、一椅、一桌而已。厢房、客堂间,架起了棕绷和铺板,学员们多的时候床铺不够,就打起地铺。学社为党培养了大批年轻革命骨干,其中许多团员青年成了中共事业的中坚力量,包括后来成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的刘少奇、任弼时。青年运动的蓬勃开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充分的组织准备。
徜徉渔阳里深处,仿佛看见先辈为国家命运舍生忘死的忙碌身影,还很可能与当年他们的脚印重叠,感受到他们青春的火焰和理想的光芒百年之后仍然生生不息、烛照后人。
|
|
徜徉渔阳里
|
|
|
|
( 2019-04-2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徜徉渔阳里 |
|
|
( 2019-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张天明
春暖花开,万象更新,前往上海市淮海中路567弄渔阳里《青年》杂志编辑部与团中央旧址参观的人们络绎不绝。
渔阳里是典型的上世纪上海石库门建筑,体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风格。房屋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南北各有出入口,南面由清水红砖、石灰勾缝砌成天井围墙、厢房山墙,正中以石料作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门楣做成中国传统砖雕青瓦压顶门头式样,加以西方建筑门窗上部的山花楣饰。渔阳里地处繁华商业区,交通便利,却高墙深院,闹中取静,颇受当时卜居租界的华人士绅、富商的欢迎。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萌芽《青年》杂志能够在上海诞生,带有历史的必然性。上海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有其独特的适宜的物质思想基础。上海当时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地理位置和涉外法权造就了它的畸形繁荣,民族资产阶级在这里扎根,工人阶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租界和华界间存在的管理真空地带,为思想自由传播提供了一定空间。英国作家阿尔道斯·赫胥黎当时来到上海写道:“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没有一座城市能够以它高密度的人口,明显的贫富差距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给我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可以讲,上海浓缩了中国近代既屈辱又令人感奋的历史。
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在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下,团结起来,前赴后继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年》杂志凌空出世。《新青年》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创刊时编辑部旧址今天已无从考证),主编陈独秀。《新青年》作为当时中国的思想核心刊物,它所提倡的“科学”与“民主”精神,成为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旋律。
五四运动,既是反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先声,是中国共产党人走上历史舞台的前奏。1920年9月,陈独秀回到上海,《新青年》编辑部也从北京迁移到上海法租界环龙路渔阳里二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新青年》自八卷起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立后,它一度成为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在渔阳里等上海石库门弄堂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完成了文化革新、精英集聚、理论宣传、阶级动员、人才培养、建党筹备等多项工作。
从渔阳里,还走出了共青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自成立之日起,就在中国共产党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成长。当时,渔阳里6号门口对外挂着“外国语学社”的招牌,一批年轻人在此秘密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经过了五四运动疾风暴雨般的洗礼,俞秀松、陈望道等8名青年比较筛选了各种思潮,最终选择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这批平均年龄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在此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旧址仍保留着当时的情景:一楼厢房排着长凳和课桌,挂着黑板。当年,十多平方米的教室内最多时要挤进50余人。二楼东面的亭子间为校长室,都仅一床、一椅、一桌而已。厢房、客堂间,架起了棕绷和铺板,学员们多的时候床铺不够,就打起地铺。学社为党培养了大批年轻革命骨干,其中许多团员青年成了中共事业的中坚力量,包括后来成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的刘少奇、任弼时。青年运动的蓬勃开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充分的组织准备。
徜徉渔阳里深处,仿佛看见先辈为国家命运舍生忘死的忙碌身影,还很可能与当年他们的脚印重叠,感受到他们青春的火焰和理想的光芒百年之后仍然生生不息、烛照后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