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1/16 |
10
|
11
|
12
|
>
|
>| |
|
|
PDF版 |
|
|
|
|
绿茶
接到姐姐电话,说外婆走了,心里一阵痛。当时正在外面办事,让茶妈帮买了当天傍晚回老家的机票。办完事回家简单收拾行李,临出门前拿了韩浩月的《世间的陀螺》,这是一本写给故乡和亲人的书,而我,正赶往故乡,送别亲人。 满头大汗过了安检,还有一点富裕时间,从背包里拿出浩月的书,翻开扉页,浩月兄的题签治愈了我。“到过彼此的故乡,我们就成了兄弟——送给绿茶兄”。“六根故乡行”已走完两站,分别是我的故乡温州和浩月故乡郯城。通过这种近距离的走访,把自己至亲、至近乃至内心深处的秘密分享给可以称之为兄弟的人,这份诚意和信任是非常真挚的。 登机坐定,打开阅读。第一篇《父亲看油菜花去了》刚读到第六行“父亲去世那年我大约五岁,也可能六岁……”眼泪夺眶而出。不敢想象浩月那么小就失去了父亲,作为六根的兄弟,我们却全然不知,也从没听浩月讲起过父亲。是啊,一个五六岁就失去父亲的孩子,他该怎样讲自己的父亲呢?能有多少记忆呢? 浩月说:“对父亲唯一的清晰记忆,来自他去世前数天的一个昏黄下午。我的叔叔、姑姑们把躲在角落的我抓过来塞到父亲面前,父亲想说话却说不出口,只是用手把一瓣橘子放在我嘴里——那是瓣冰凉、苦涩的橘子,至今我还记得那味道。父亲去世那一刻,与父亲有关的一切都消失了,唯有父亲喂我橘子的画面,如灾后的遗产,倔强地矗立在那里,成了我心中经得起岁月侵蚀的画面。内心有个声音在反复提醒我:记住他,记住他的样子,别忘了他……” 如今,浩月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老大是男孩,已经上大学,老二是女孩,六根饭局时经常见到,乖巧、伶俐、漂亮、开朗,我家小茶包很喜欢和这位姐姐玩。看着女儿奴浩月的幸福表情,我们都知道浩月是个好父亲。 “两个孩子都喜欢听我讲小时候的故事,偶尔也会讲到他们的爷爷,但关于爷爷的故事总是很短,刚开始就戛然而止。他们也从不追问。我和父亲缘分很短,可我却从来没有过缺乏父爱的感觉,仿佛他的爱在某个地方,源源不断地被我接收到,并转化为对自己孩子的爱。” 看了浩月和父亲之间短暂而深沉的爱的联系,久久不能平静,闭上眼睛平复一下情绪。 我回忆起关于外婆的点点滴滴,记起更多的都是外婆那些慈祥的表情和温暖的亲情。从记事起,外婆就是老人。她生于1921年,比我大五十多岁。外婆很瘦弱,但那双小手却温暖有力,小时候去外婆家拜年,外婆往我们手里塞各种糖果、甘蔗。长大后每年回一次老家去看外婆,从进门那一刻起,外婆就握着我的手,直到离开才放手。 想到这儿有点心慌,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位民国老太太的过往一点都不了解。看浩月这本书中,写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三叔、四叔、六叔等亲人,每个人很立体很生动,情感丰满而感人。 “进入四十岁后,需要奔赴的葬礼越发多了起来,姑父、爷爷、奶奶、二婶、四叔……在我五六岁时失去父亲后,姑父像父亲那样疼我,夏天的时候,他常常带我去河里游泳;爷爷摆了多年的书摊,我和姑父一起守在书摊旁阅读,时间漫长又温馨;在二婶眼里,我是她最值得骄傲的侄儿;而四叔,则是确定我人生价值观最重要的人。他们走了,但他们的基因和言行方式,都留在我的精神世界里。” 奶奶去世后,浩月暗暗发誓,要和整个家族保持更远的距离,但事实上,这是徒劳,作为长孙,他重新介入整个家族活动中,并且有着不可推卸的重任。“有人把奶奶的骨灰盒交到我手里,和我想象得不一样,骨灰盒传递出的温度不是温热的,而是凉凉的,但我感受到的不是死亡的气息,而是近似于重生的喜悦。” “在整个家族谱系里,我是一个走得最远的逃离者,一个性格柔弱的长孙,一个永远的和事佬,一个心里有恨表面却什么也不说的人。但在奶奶去世后,我感觉到自己的身份有了微妙的变化,再去看叔叔、婶子们的言行,觉得他们也没那么生气,甚至觉得五六十岁的他们,已经像孩子一样……” 浩月说四叔是对他思想影响最大的人,他性格柔软,写得一手工整的钢笔字,像是一个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人。但这个家族到四叔这一辈都是彻底的农民,不知道他继承了哪位祖辈的文雅气。在这个家族里,四叔就像一个笨拙的陀螺,任劳任怨,把整个家族的期望都背在身上,努力地转。他一生劳累太多、吃苦太多,以至于身体亏欠太多,五十多岁就告别了人世。 另一位对浩月成长有着深刻影响的是六叔。他只比浩月大五六岁,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四五年,在六叔的影响下,年轻时爱打架、喝酒,包括言语表达,浩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逃离故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逃离六叔。 “我做一切与六叔截然相反的事。他杀猪,我写诗;他身上臭烘烘,我每天竭力用肥皂把身上的味道洗掉;他晚上和酒肉朋友大吃大喝,我穿上洁白的衬衣去县城电影院晃荡;他脾气暴躁,我努力学习温柔;他留在原地,我则越走越远……” 六根郯城行后,浩月写了一组长文《致故乡》,表达了他的忐忑与奇妙:“说真的,我有些忐忑,总担心自己的家乡不够美,不够好,没法给初来的朋友留下深刻印象;但这种忐忑从一下飞机踏上故土之后,就彻底消失了。对于亲近的朋友来说,美与好,都是宽泛的,当你带着一定的情感浓度,去观察一片土地、一个乡村、一个城市,以及一个个人的时候,美与好的基调基本就奠定了。” 事实上,我们六根几位在郯城感受到这片土地所有的美好和友好,当我们六人围成一圈抱着那棵两千多年高龄的“老神树”时,和这片土地的亲近感就建立起来了,美与好的基调也就此得到了认可,“到过彼此的故乡,我们就成了兄弟”在此时此刻得到了完美验证。 “乡村是一个温暖的鸟巢,炊烟是乡村最日常的浪漫,漫漫回家路是游子最向往的旅程……这些不过是对乡村一厢情愿的美化与想象。对许多人来说,乡村是一枚烧红了的烙铁,在一具具鲜活的生命上,盖下深深的烙印。无论过了多久,这个烙印依然会隐隐作痛,哪怕后来进入城市,拥有了所谓的风光生活,这些人身上的悲剧烙印,也不会轻易撤退、轻易愈合。”如果故乡不能给你安慰,异乡就更不能了。 谢谢浩月,用理性而激烈的笔触,道出我们这些离乡游子的澎湃内心。
|
|
彼此的故乡
|
|
|
|
( 2019-04-26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绿茶
接到姐姐电话,说外婆走了,心里一阵痛。当时正在外面办事,让茶妈帮买了当天傍晚回老家的机票。办完事回家简单收拾行李,临出门前拿了韩浩月的《世间的陀螺》,这是一本写给故乡和亲人的书,而我,正赶往故乡,送别亲人。 满头大汗过了安检,还有一点富裕时间,从背包里拿出浩月的书,翻开扉页,浩月兄的题签治愈了我。“到过彼此的故乡,我们就成了兄弟——送给绿茶兄”。“六根故乡行”已走完两站,分别是我的故乡温州和浩月故乡郯城。通过这种近距离的走访,把自己至亲、至近乃至内心深处的秘密分享给可以称之为兄弟的人,这份诚意和信任是非常真挚的。 登机坐定,打开阅读。第一篇《父亲看油菜花去了》刚读到第六行“父亲去世那年我大约五岁,也可能六岁……”眼泪夺眶而出。不敢想象浩月那么小就失去了父亲,作为六根的兄弟,我们却全然不知,也从没听浩月讲起过父亲。是啊,一个五六岁就失去父亲的孩子,他该怎样讲自己的父亲呢?能有多少记忆呢? 浩月说:“对父亲唯一的清晰记忆,来自他去世前数天的一个昏黄下午。我的叔叔、姑姑们把躲在角落的我抓过来塞到父亲面前,父亲想说话却说不出口,只是用手把一瓣橘子放在我嘴里——那是瓣冰凉、苦涩的橘子,至今我还记得那味道。父亲去世那一刻,与父亲有关的一切都消失了,唯有父亲喂我橘子的画面,如灾后的遗产,倔强地矗立在那里,成了我心中经得起岁月侵蚀的画面。内心有个声音在反复提醒我:记住他,记住他的样子,别忘了他……” 如今,浩月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老大是男孩,已经上大学,老二是女孩,六根饭局时经常见到,乖巧、伶俐、漂亮、开朗,我家小茶包很喜欢和这位姐姐玩。看着女儿奴浩月的幸福表情,我们都知道浩月是个好父亲。 “两个孩子都喜欢听我讲小时候的故事,偶尔也会讲到他们的爷爷,但关于爷爷的故事总是很短,刚开始就戛然而止。他们也从不追问。我和父亲缘分很短,可我却从来没有过缺乏父爱的感觉,仿佛他的爱在某个地方,源源不断地被我接收到,并转化为对自己孩子的爱。” 看了浩月和父亲之间短暂而深沉的爱的联系,久久不能平静,闭上眼睛平复一下情绪。 我回忆起关于外婆的点点滴滴,记起更多的都是外婆那些慈祥的表情和温暖的亲情。从记事起,外婆就是老人。她生于1921年,比我大五十多岁。外婆很瘦弱,但那双小手却温暖有力,小时候去外婆家拜年,外婆往我们手里塞各种糖果、甘蔗。长大后每年回一次老家去看外婆,从进门那一刻起,外婆就握着我的手,直到离开才放手。 想到这儿有点心慌,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位民国老太太的过往一点都不了解。看浩月这本书中,写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三叔、四叔、六叔等亲人,每个人很立体很生动,情感丰满而感人。 “进入四十岁后,需要奔赴的葬礼越发多了起来,姑父、爷爷、奶奶、二婶、四叔……在我五六岁时失去父亲后,姑父像父亲那样疼我,夏天的时候,他常常带我去河里游泳;爷爷摆了多年的书摊,我和姑父一起守在书摊旁阅读,时间漫长又温馨;在二婶眼里,我是她最值得骄傲的侄儿;而四叔,则是确定我人生价值观最重要的人。他们走了,但他们的基因和言行方式,都留在我的精神世界里。” 奶奶去世后,浩月暗暗发誓,要和整个家族保持更远的距离,但事实上,这是徒劳,作为长孙,他重新介入整个家族活动中,并且有着不可推卸的重任。“有人把奶奶的骨灰盒交到我手里,和我想象得不一样,骨灰盒传递出的温度不是温热的,而是凉凉的,但我感受到的不是死亡的气息,而是近似于重生的喜悦。” “在整个家族谱系里,我是一个走得最远的逃离者,一个性格柔弱的长孙,一个永远的和事佬,一个心里有恨表面却什么也不说的人。但在奶奶去世后,我感觉到自己的身份有了微妙的变化,再去看叔叔、婶子们的言行,觉得他们也没那么生气,甚至觉得五六十岁的他们,已经像孩子一样……” 浩月说四叔是对他思想影响最大的人,他性格柔软,写得一手工整的钢笔字,像是一个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人。但这个家族到四叔这一辈都是彻底的农民,不知道他继承了哪位祖辈的文雅气。在这个家族里,四叔就像一个笨拙的陀螺,任劳任怨,把整个家族的期望都背在身上,努力地转。他一生劳累太多、吃苦太多,以至于身体亏欠太多,五十多岁就告别了人世。 另一位对浩月成长有着深刻影响的是六叔。他只比浩月大五六岁,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四五年,在六叔的影响下,年轻时爱打架、喝酒,包括言语表达,浩月不喜欢这样的自己,逃离故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逃离六叔。 “我做一切与六叔截然相反的事。他杀猪,我写诗;他身上臭烘烘,我每天竭力用肥皂把身上的味道洗掉;他晚上和酒肉朋友大吃大喝,我穿上洁白的衬衣去县城电影院晃荡;他脾气暴躁,我努力学习温柔;他留在原地,我则越走越远……” 六根郯城行后,浩月写了一组长文《致故乡》,表达了他的忐忑与奇妙:“说真的,我有些忐忑,总担心自己的家乡不够美,不够好,没法给初来的朋友留下深刻印象;但这种忐忑从一下飞机踏上故土之后,就彻底消失了。对于亲近的朋友来说,美与好,都是宽泛的,当你带着一定的情感浓度,去观察一片土地、一个乡村、一个城市,以及一个个人的时候,美与好的基调基本就奠定了。” 事实上,我们六根几位在郯城感受到这片土地所有的美好和友好,当我们六人围成一圈抱着那棵两千多年高龄的“老神树”时,和这片土地的亲近感就建立起来了,美与好的基调也就此得到了认可,“到过彼此的故乡,我们就成了兄弟”在此时此刻得到了完美验证。 “乡村是一个温暖的鸟巢,炊烟是乡村最日常的浪漫,漫漫回家路是游子最向往的旅程……这些不过是对乡村一厢情愿的美化与想象。对许多人来说,乡村是一枚烧红了的烙铁,在一具具鲜活的生命上,盖下深深的烙印。无论过了多久,这个烙印依然会隐隐作痛,哪怕后来进入城市,拥有了所谓的风光生活,这些人身上的悲剧烙印,也不会轻易撤退、轻易愈合。”如果故乡不能给你安慰,异乡就更不能了。 谢谢浩月,用理性而激烈的笔触,道出我们这些离乡游子的澎湃内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