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地周刊 |
16 |
11/16 |
10
|
11
|
12
|
>
|
>| |
|
|
PDF版 |
|
|
|
|
|
追求“灯光自由”的日子里 |
|
|
( 2019-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韩浩月
我出生的上世纪70年代,在乡村是没有电灯的。主要的照明工具是油灯,所谓油灯,就是在一个小酒碗里放上灯油,再加上一根捻子,点燃后就可以用了。据说这样的油灯,在封建社会就是平民用灯。可以想象,在漫长的农耕时期,这么一盏微弱的灯光,曾在无数暗夜陪伴过多少人。
当时手头宽松一些的人家,会有一盏马灯。马灯的照明功能和油灯差不多。但因为外面笼了一层玻璃罩,外出的时候不怕风吹。依稀记得童年时,村里人夜里外出寻人寻牲口,会把马灯都借来。一路人马浩浩荡荡走向田野,灯光排成一队,煞是好看。吹马灯的时候,要拢住嘴,猛地用力向灯罩内吹一口气,劲儿小了,非但吹不灭,还有可能燎到胡子或眉毛。我那时候喜欢看大人吹马灯的样子,觉得很酷。
我奶奶吹油灯的样子,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时候就算油灯,也舍不得点,灯油来之不易,除了避免天黑吃饭看不到碗才点油灯,或者为孩子缝缝补补要点油灯,其他时间都是要将油灯吹灭的。“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那是形容读书人的,对于孩子来说,正在看书的时候灯被吹灭,是很扫兴的事情。
奶奶吹油灯的时候,只见她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把油灯拢住,那是怕灯花溅出来引起火灾,所以宁可让灯花溅到手心烫一下,也不能任由它们“绽放”。伴随着奶奶吹灭油灯的,是吹气之后的一声叹息。说不好那声叹息,是因为劳作一天之后终于可以幸福地休息了,还是又要开始一轮有关一家老小吃穿用度的忧虑的讨论。灯灭之后,奶奶和爷爷经常要说很长一段时间的话,那些话我听不清,但我猜很有可能他们是在讨论生存问题。
小时候读《聊斋志异》,常被蒲松龄讲的故事吓得体如筛糠,但书里又有那么多的故事与细节描写令人着迷。其中蒲松龄有关灯的描写,时常能营造出融合了温暖与冷寂、安全与惊悚等元素的氛围。他甚至写了个《犬灯》的短篇,说的是一盏灯“及地化为犬”,进入后花园又变身为美貌女子的故事。在书中,蒲松龄有许多荒野、寺庙、庭院里的灯火描写,乃至于现在想起这本书,浮现于脑海的画面,率先是一片空旷中一灯如豆飘摇不止,有股凄凉的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乡村的电灯就基本普及了,但受习惯影响,乡村人仍然像珍惜油灯那样珍惜电灯,随时保持着把灯拉灭的身体姿态。对于孩子来说,电灯灭掉的那一瞬间,就是心情灰暗的时候。但有一种灯可以亮很久,亮到午夜才灭,那就是路灯。村口或供销社门前的路灯下面,总是会聚集很多人,大人们在路灯下打牌、抽烟、闲聊,孩子们沿着灯的光线范围之内奔跑打闹,有的孩子,跑着跑着就偷偷跑回家睡觉去了。也有的孩子跑着跑着停了下来,抬头痴痴地望着路灯,一直望一直望,把路灯当成了月亮。
我拥有第一盏私人的灯光,是中学时不知道从哪儿得到了一枚手电筒,装进两节电池就可以用许久。这可彻底实现了我的灯光自由,家里熄灯之后,我就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一本厚厚的《西游记》,一口气连看了四遍,结果把眼睛看近视了。
中学的时候上晚自习,放学时要经过一段长长的没有路灯的土路,于是便琢磨自己创造照路的灯:一个小小的发电机,固定到自行车后轮那里的钢梁上,蹬自行车的时候,发电机发出的电带亮了置于自行车把的射灯,前面的路就会照亮了。这个发明,很多男生都不约而同地去实践了,于是晚自习后放学的路上,一辆辆自行车闪烁着灯光,很是令人愉悦,每次想到这个场景,就会想起一首歌:《星星点灯》。
古代的著名诗人,作品里没写过灯光烛火的恐怕不多。为黑夜里的那一点光亮写诗,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期盼,借由灯火散发的情感,更是覆盖世间万事万物。欧阳修写“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是千古名作,但我更喜欢元稹所写的“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这首《灯影》,个中意味悠远绵长,浪漫中有一点点的伤感,与灯与影的飘逸气质都相符。
今年春节与元宵节期间,故宫灯会与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灯光秀,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实际上,不止这两处灯火辉煌,很多城市包括乡村,在重大节日亮灯已成固定动作,欣赏灯景也成为现代人思古的一种方式。只是,以电为光源的灯,高科技而且更加实用,但总比过往的燃灯方式少了一点点什么。认真想来,除了没有烟熏火燎的尘世味道,缺少的恐怕还有那么一点点对诗意的向往与追求吧。
|
|
追求“灯光自由”的日子里
|
|
|
|
( 2019-02-22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
|
|
|
追求“灯光自由”的日子里 |
|
|
( 2019-02-2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
|
韩浩月
我出生的上世纪70年代,在乡村是没有电灯的。主要的照明工具是油灯,所谓油灯,就是在一个小酒碗里放上灯油,再加上一根捻子,点燃后就可以用了。据说这样的油灯,在封建社会就是平民用灯。可以想象,在漫长的农耕时期,这么一盏微弱的灯光,曾在无数暗夜陪伴过多少人。
当时手头宽松一些的人家,会有一盏马灯。马灯的照明功能和油灯差不多。但因为外面笼了一层玻璃罩,外出的时候不怕风吹。依稀记得童年时,村里人夜里外出寻人寻牲口,会把马灯都借来。一路人马浩浩荡荡走向田野,灯光排成一队,煞是好看。吹马灯的时候,要拢住嘴,猛地用力向灯罩内吹一口气,劲儿小了,非但吹不灭,还有可能燎到胡子或眉毛。我那时候喜欢看大人吹马灯的样子,觉得很酷。
我奶奶吹油灯的样子,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那时候就算油灯,也舍不得点,灯油来之不易,除了避免天黑吃饭看不到碗才点油灯,或者为孩子缝缝补补要点油灯,其他时间都是要将油灯吹灭的。“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那是形容读书人的,对于孩子来说,正在看书的时候灯被吹灭,是很扫兴的事情。
奶奶吹油灯的时候,只见她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把油灯拢住,那是怕灯花溅出来引起火灾,所以宁可让灯花溅到手心烫一下,也不能任由它们“绽放”。伴随着奶奶吹灭油灯的,是吹气之后的一声叹息。说不好那声叹息,是因为劳作一天之后终于可以幸福地休息了,还是又要开始一轮有关一家老小吃穿用度的忧虑的讨论。灯灭之后,奶奶和爷爷经常要说很长一段时间的话,那些话我听不清,但我猜很有可能他们是在讨论生存问题。
小时候读《聊斋志异》,常被蒲松龄讲的故事吓得体如筛糠,但书里又有那么多的故事与细节描写令人着迷。其中蒲松龄有关灯的描写,时常能营造出融合了温暖与冷寂、安全与惊悚等元素的氛围。他甚至写了个《犬灯》的短篇,说的是一盏灯“及地化为犬”,进入后花园又变身为美貌女子的故事。在书中,蒲松龄有许多荒野、寺庙、庭院里的灯火描写,乃至于现在想起这本书,浮现于脑海的画面,率先是一片空旷中一灯如豆飘摇不止,有股凄凉的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乡村的电灯就基本普及了,但受习惯影响,乡村人仍然像珍惜油灯那样珍惜电灯,随时保持着把灯拉灭的身体姿态。对于孩子来说,电灯灭掉的那一瞬间,就是心情灰暗的时候。但有一种灯可以亮很久,亮到午夜才灭,那就是路灯。村口或供销社门前的路灯下面,总是会聚集很多人,大人们在路灯下打牌、抽烟、闲聊,孩子们沿着灯的光线范围之内奔跑打闹,有的孩子,跑着跑着就偷偷跑回家睡觉去了。也有的孩子跑着跑着停了下来,抬头痴痴地望着路灯,一直望一直望,把路灯当成了月亮。
我拥有第一盏私人的灯光,是中学时不知道从哪儿得到了一枚手电筒,装进两节电池就可以用许久。这可彻底实现了我的灯光自由,家里熄灯之后,我就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一本厚厚的《西游记》,一口气连看了四遍,结果把眼睛看近视了。
中学的时候上晚自习,放学时要经过一段长长的没有路灯的土路,于是便琢磨自己创造照路的灯:一个小小的发电机,固定到自行车后轮那里的钢梁上,蹬自行车的时候,发电机发出的电带亮了置于自行车把的射灯,前面的路就会照亮了。这个发明,很多男生都不约而同地去实践了,于是晚自习后放学的路上,一辆辆自行车闪烁着灯光,很是令人愉悦,每次想到这个场景,就会想起一首歌:《星星点灯》。
古代的著名诗人,作品里没写过灯光烛火的恐怕不多。为黑夜里的那一点光亮写诗,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期盼,借由灯火散发的情感,更是覆盖世间万事万物。欧阳修写“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是千古名作,但我更喜欢元稹所写的“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这首《灯影》,个中意味悠远绵长,浪漫中有一点点的伤感,与灯与影的飘逸气质都相符。
今年春节与元宵节期间,故宫灯会与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灯光秀,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实际上,不止这两处灯火辉煌,很多城市包括乡村,在重大节日亮灯已成固定动作,欣赏灯景也成为现代人思古的一种方式。只是,以电为光源的灯,高科技而且更加实用,但总比过往的燃灯方式少了一点点什么。认真想来,除了没有烟熏火燎的尘世味道,缺少的恐怕还有那么一点点对诗意的向往与追求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