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旧版 2018年07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草地周刊
16 11/16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神棍”与“药神”同一乡
· 世间的陀螺
· 理不清的书房

  相关文章: 
世间的陀螺

( 2018-07-2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
 
  
韩浩月


  小的时候,陀螺是最爱玩的游戏工具,它可以是木头的、竹子的、塑胶的、金属的,但底端都镶嵌有一颗钢珠。用绳子仔细地一圈圈缠上,展臂一放,陀螺便颤颤巍巍地转动起来。而想要它旋转得更快、更稳定、看上去更具美感,只有用手里的绳子,一鞭鞭地抽打它。

  在孩子的眼里,陀螺只是个简单的玩具,但用大人的眼光看,陀螺便有了诸多的象征与隐喻。诗人北岛在他的回忆文章里写童年时玩陀螺,开始还是愉悦的语气,结束时就有了警世的味道,“抽得越狠越顺从,不抽就东摇西晃得意忘形。”

  诺奖获得者、希腊诗人塞弗里斯有一首名为《光线》的诗歌,把孩子形容为陀螺,“那些从船头斜桅跳进水去的小孩/像些仍在旋转的陀螺/赤条条地潜入漆黑的光中/嘴里咬着一枚硬币/仍在游泳”。这些诗句不禁令我怀疑,国外有陀螺吗。查询后才知道,17世纪中国发明了一种玩具叫“竹片蜻蜓”,18世纪传到欧洲的时候被称为“中国陀螺”,说起来,“陀螺”这个名字还是欧洲人命名的。

  诺兰电影《盗梦空间》的片尾,那枚旋转的陀螺究竟有没有停下来,成为令影迷们挠头的悬念。从诺兰对陀螺这个元素的使用手法看,他也是觉得,陀螺是个充满了哲学意味的符号。的确,有什么玩具能比陀螺更具命运感和悲剧氛围呢?

  不用为《盗梦空间》的结尾操心,只要是陀螺,就一定会有停下来的那一刻。比起停不停得下来更值得关注的,是去问询它在旋转的时候,或者被抽打的时候,有没有时间思考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何旋转?就像问一个漂泊许久的人,你在年轻的时候,离开故乡与母亲,有没有觉得自己像一枚被鞭子奋力甩打出去的陀螺?在借着惯性慢慢滑远的过程里,有没有花点心思琢磨,为何自己生来像一枚陀螺,活得也像一枚陀螺?是否真的像北岛说的那样,被抽得越狠而变得越顺从了吗。

  记得有次站在某个城市的天桥上,看着下面的人行道,忽然觉得,行人是如此匆忙与孤独。脑海里便出现了一个画面:他们在早晨旋转着走出家门,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静静地保持着体力,迈向城市中心地带的时候,又不禁加快脚步,他们的肩膀偶尔会产生一次碰撞,但顾不及有什么语言或肢体上的交流,便又匆匆旋向各自的目的地……这个画面让我有些惆怅,也有点想要微笑,生活无非是这样,很多时间并不用借任何外力,你都要努力地加入到人潮当中。

  还记得有一次与朋友在饭店里喝酒,一开始的时候有女人和小孩,满满一屋子的人,热闹非凡,后来因为我们两个喝酒的过程实在漫长,大家逐渐散去了,只剩下两个“酒鬼”,计划要把房间里剩下的酒全喝光,但不知不觉间,酒喝不动了,话也说不出了,面无表情地倒在各自的座位上……这多像两枚被遗弃的陀螺,他们有着各自的心事,不能毫无保留地倾诉,保持着距离,不能相互搀扶。人到中年的陀螺,大抵如此吧。

  有没有漫画家愿意以陀螺为原型,创作出一系列表现都市人生活的漫画作品?要是有的话,那该是多么形象:它有着重重的脑壳,肥硕的身体,但全部的重量,都由一只细而尖的脚支撑,它全部的责任与理想,就是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跌倒,因为只要跌倒一次,就有可能没法再站起来了。在这组假想中的漫画作品里,也会有骄傲的、谦卑的、亮闪闪的、灰头土脸的、从容淡定的、焦头烂额的各种形象吧。

  民谣歌手万晓利在2006年的时候,为那些旋转着的、舞蹈着的、匍匐行进着的陀螺们写了一首主题曲,歌的名字就叫《陀螺》,“在田野上转,在清风里转,在飘着香的鲜花上转。在沉默里转,在孤独里转,在结着冰的湖面上转。在欢笑里转,在泪水里转,在燃烧着的生命里转……”每当我写到往事时,脑海里总会浮现这首歌的旋律,这旋律并不悲伤,反而有些淡淡的温暖与美好。这是时间的缘故,原先的那些尖锐、疼痛、寒冷、挣扎,很神奇地消失了。一枚陀螺的勇气,源自它所经历的疼痛。同样,它的释然,也来自对过往深切的理解和深情的拥抱。

  世间每一枚小小的陀螺,都还在倔强地转,都还在怀抱希望地幸福地转。


 

世间的陀螺

( 2018-07-27 )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相关文章: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每日电讯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每日电讯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每日电讯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每日电讯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