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东极岛吊唁的英国人 |
|
|
( 2024-11-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走笔 |
|
于艾岑
今年6月,在浙江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域的一艘船上,英国人肯尼思·安德鲁·萨蒙把一个红色罂粟花环抛入大海,花环中间裱着他父亲的照片。
肯尼思的父亲安德鲁·萨蒙是一位英国皇家炮兵中士。这个花环,曾被放在肯尼思父亲葬礼的棺椁上,此后又被肯尼思悉心保存了24年。而今,花环乘着东极岛海面上的波涛,越漂越远。
在这片海域下,沉睡着二战时期日军的战俘船“里斯本丸”号。
1942年10月,满载1800多名英军战俘的“里斯本丸”号行驶至这片海域时,由于日本不按国际公约在运俘船上悬挂红十字等标志,被美军潜艇击沉。沉船过程中,日军撤离,英军战俘却被留在舱底等死。在漫长而痛苦的等待中,他们开始破舱逃跑,却被日军开枪射击。
这时,舟山当地渔民划着渔船和舢舨前来营救,最终救起了384人,肯尼思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事故中,有843条生命永远沉睡在了这片海底。
这次,肯尼思和10余位“里斯本丸”号战俘的后代一起来到舟山东极。他们的先辈有的遇难,有的幸存。
在前往舟山的大巴上,肯尼思对我说:“这里发生了我父亲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我想来看看这里。”他告诉我,他带来了父亲葬礼上的花环,想把它“留在这里。”
在船上,肯尼思一直捂着一个英国塞恩斯伯里连锁超市的塑料袋。等船快驶到“里斯本丸”号沉船点时,他找到我,打开塑料袋,专门给我看了他父亲的罂粟花环。
随后,他和其他战俘后代一起走上甲板。在风浪颠簸中,他们扶住栏杆,一边摇摇晃晃地努力保持身体平衡,一边吟诵悼词。在风浪稍平息时,肯尼思将花环永远留在了东极。
英雄,谢谢
75岁的丹妮丝·维尼也来到了东极,她的父亲丹尼斯·莫利是“里斯本丸”号的最后一名幸存者。
维尼对随行记者们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父亲总是说,渔民们是英雄。他说,如果没有中国渔民,他就活不下来,也就不会有我了。”
在维尼口中,父亲是一个坚强隐忍的人。直到父亲晚年,维尼才从他口中得知在“里斯本丸”号上的经历。
“我想这是因为这段回忆太可怕了——他不想告诉我他经历了什么。”她说,“他只想把这件事从记忆里抹去。”
“幻想一下,如果能和当初参与救援的渔民本人对话,你想对他们说什么?”我问。
维尼突然变得异常激动,她的声音嘶哑,泪水在眼眶中打转:“我想对他们说声‘谢谢’……我只想说‘谢谢‘,也代表我父亲说声‘谢谢’。”
在“里斯本丸”号沉船的海域,维尼和其他几位英国战俘后代一起,向海面撒下白色的菊花瓣,她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
在海边,偶遇大型认亲现场
在一行人到达东极的当晚,维尼和其余几个英国人来到海边散步,遇上了同样在海边散步的我,我们结伴而行。
维尼第一次来中国,对一切都感到很好奇。我慢悠悠地给她讲着,此地因一部电影而被人认为是“大陆最东的岛屿”,成为旅游胜地。远处的歌声不是酒吧歌手,而是中国特有的“露天卡拉OK”,唱的是地方戏曲。
这时,一位头发烫得高高的中年女士走来,用中文对维尼说:“我认识你,我在上海见过你。”随行的还有两位中年男士。
简短交流后,我才知道,这三位就是当年参与救援“里斯本丸”号的渔民的后代。前些天,这几位都在上海,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的首映会。
作为在场唯一一个会讲中英双语的人,我充当起了临时翻译。两批人明白了对方的身份,立刻热泪盈眶,激动地抱在一起——他们被安排在次日正式会面,却提前一天碰巧遇见。
意外相逢,千言万语,我作为翻译,手忙脚乱。
在我的帮助下,其中一位渔民后代吴布伟询问了一位英军战俘后代的年龄,然后激动地拉住我说:“你告诉她,我应该叫她大姐啊!”
那位主动打招呼的女士名叫陈雪莲。如今,她在当年她父亲救人上岸的地方经营一家海滨民宿。
“先辈都已经故去哩,就剩我们后辈。”她感叹道,“两国很远的!你看几千公里外的,能认识我们,我们也认识他们,那很不容易啊!”
和七旬英国老太抽盲盒
在维尼离开舟山前,我买了两个《白蛇传》系列盲盒,一个送给她,一个送给自己。然后,我给她讲了《白蛇传》的故事。
我买的盲盒可能随机开出白素贞、小青、许仙、书僮、法海这五个角色——老太太“一发入魂”,开出的是白素贞,我开出的是许仙。这实在是一个巧合。
作为一个二流政治漫画作者,我还给她画了一幅漫画肖像,感谢她对我采访工作的支持。
对于我作的漫画肖像,维尼露出了不置可否的微妙神情,但对于我送给她的盲盒,她开心地说:“我会确保我的素贞一直挂念着你的许仙!你也要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