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草地周刊

寻找“碌碡城”

(2024年03月01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寻找“碌碡城”

( 2024-03-0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人文漫笔
 
  韩浩月

  春节返乡,饭桌上,一个悦耳响亮的说法擦过耳边,抓紧追问,听清了“碌碡城”这三个字。原来,我的家乡山东省郯城县曾是一座“碌碡城”。我想当然地认为,“碌碡城”的城墙是用碌碡建起来的,于是脑海里两幅画面开始交织:一是童年记忆中打麦场上硕大的碌碡在滚动,二是成千上万个碌碡垒起来的城墙高大坚实,易守难攻。想到家乡小城在古代有此风采,一时颇有些激动。
  “碌碡城”留存的旧址,是在已经搬迁走的县一中院内西北侧。这里有一条蜿蜒起伏的土丘,长满了植物,形成一片小树林,逃课的学生经常躲在那里。我不是县一中的学生,但十分向往那里,每次路过学校门口,总有些遗憾未能考进来,年少时也时常会怀想这座只有一面之缘的小丘,觉得要是能躲在这里看小说该有多好。曾在某个傍晚,看见一中的学生下晚自习,骑着自行车成群结队呼啸而过,现在想来,他们都是从“碌碡城”中冲出来的。
  寻找“碌碡城”,成为我春节生活的关键词,其间还闹出了一个笑话。网上搜了图片请教朋友,结果把碾轱辘当成了碌碡,这两样东西无论是字面上还是实物上,都容易混淆,但在实际用途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碾轱辘也叫碾磙子,是沂蒙山区农村传统农具碾子的组成部分,用于把粮食磨细。而碌碡是用花岗岩等石材,经人工凿制而成,形状为圆柱体,用人力或者畜力拖拽,可供碾压谷物、碾平场地等。好在朋友没有笑我腿刚从泥里拔出来没几天就忘了本。
  遇见认识的人问,现在哪里还可以看得见碌碡?有友人说,县城南外环一个村庄,曾有一个地下挖出来的碌碡,但早已找不到了。又有老人说,1958年,人们在拆除城内一段故城墙时,发现大批砌排整齐的碌碡,每只长69厘米,直径51厘米,青石、红石,有辋、无辋的皆有。那么多碌碡,究竟去哪里了?我猜,很有可能被有心之人买走收藏或另作它用了。某年暑假在邻县的一个风景区,看见过大量碌碡垒成的一堵墙,带来的视觉冲击甚是震撼。
  忙碌的节日间隙,终于有时间重访“碌碡城”现址。原来的老县一中迁走后,对原址进行了保护,藏在校园角落的“碌碡城”遗址,被认定为郯国故城(也叫“北老城”)的所在地,成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午阳光正好,我在刻有“郯国故城遗址公园”的牌石面前流连,头顶有刺眼的阳光,几天前下的一场大雪还没有融化,背后的北外环路车水马龙,有规律地制造着噪音,一时间我有些恍惚,像是穿越到了某个时光隧道里。
  “碌碡城”的话题谈论多了,就想从历史与文化当中,寻找到它存在的痕迹与证据。根据民间传说,“碌碡城”所选之地,最早并非使用碌碡作为地基,因为其地下盛产蛴螬(金龟子的幼虫),翻土、拱土的劲儿挺大,故城墙“屡建屡倾”,当时的郯国掌权者灵机一动,对家家户户都用的碌碡动了心思,在修筑城墙时,于其城墙基部堆砌了无数碌碡,以求永固。怪不得我家乡有俗语“天大的蛴螬拱不动碌碡”,其出处恐怕就源自于此。
  一个碌碡能顶数块条石,新城墙墙基由碌碡排垫,“累土而立”,版筑而成,很快就拔地而起,“碌碡城”由此得名。据《郯城县志》记载:城墙“周围五里八十步,高一丈二尺,宽八尺;护城河宽三丈,深九尺;设有三个城门,南曰通淮,西曰瞻鲁,北曰拱极”。
  用碌碡建城,还有一则故事:当时的主管官员为鼓动百姓踊跃贡献碌碡,采取了按斤论价采买的办法,一时间乡民踊跃出售,但有一位乡民发现掌秤者作弊,便掷锤怒击县官,一击未中,锤子落在一个碌碡上,将碌碡砸成了两半,结果收集来的一万个碌碡,只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半碌碡埋在了城墙的根基处。这则民间传说已无从查考,只能满足于后世人用于讲述时所需的戏剧性,其中有诸多逻辑不严密之处,比如非得凑齐一万个碌碡的必要性有多大?得多重的锤子才能把碌碡一下砸成两半?县官是否会坚持守在碌碡过秤现场?当时的乡民有没有胆量冒犯官员等?但这个传说的好处是提醒了我,对“碌碡城”的城墙全部由碌碡构成的想象是不现实的,碌碡城墙的壮观场面并不存在,那些碌碡被深埋于地下,露出地面的部分,仍然是常见的夯土或墙砖等用料。
  随着寻找“碌碡城”的不断深入,也有一些疑点浮现了出来,包括现在的郯国故城是否为“碌碡城”的真正原址,也值得商榷。听家乡文史学者乔闪先生介绍,最初的郯国都城在今县城西南二三十里,后因沂沭河泛滥、地势低洼等因素被淹没而作废,至今无法找到其具体地点。另据相关考古报告,郯国故城即“北老城”城墙的初建年代,为战国晚期至汉初,与相关记载和传说在时间点上对不上。所以,真正的“碌碡城”有可能在“北老城”护城河(今郯子湖)之南,为元末沂州守将王信勘址所建。
  不管建在哪个具体地址,也不管建设者是谁,反正郯城曾是“碌碡城”这一说法,是基本可以确认的。据报道,历史上仅有两座城市被称为“碌碡城”,一座是位于齐鲁大地上的古郯国,一座是位于燕赵大地上的顺德府任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任泽区)。从对“碌碡城”的记载来看,当时的建设者们更注重实用而非美观,如果他们知晓后世之人特别期待一座充满游戏或动画质感的城市,不知道会不会一鼓作气把城墙从底到上都用上碌碡。果真如此的话,有一定几率能保持到现在,毕竟,碌碡建造的城墙堪比长城,不易毁坏。
  想要一座城市能抗住炮火和洪水,的确得使用碌碡这种“猛料”。我的家乡在古代是著名的洪涝之地,直到现在还存有大量名叫“南涝沟”“北涝沟”等与雨水、洪水等密切相关的村庄。我的童年记忆中,也储存了不少村子雨水泛滥的画面。
  郯城古时候真是一座多难之城:1668年7月25日(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发生8.5级大地震,几乎成为灭城之震。而在此前后,洪水涝灾一直没有停止骚扰这座城市,这其中,又以1678年(康熙十七年)的沭河水泛滥带来的灾害最为严重,人口与耕地面积骤降,民不聊生。清朝和民国年间,家乡的水灾几乎一年一次。据《郯城县志》记载:“郯为低洼之区,居兰山之下游,阴雨偶多,则县治之四境,汪洋一泽国矣,是以郯之民直呼‘地’谓之‘湖’。”自古及今,家乡的父老一直称下地干农活为“下湖”。新中国成立后,经过70多年的接续整治,“一河既治,百利遂兴”,从此,郯城的洪水涝灾害才彻底消失,转而被年轻人认为是一块涝不着、旱不到的风水宝地。
  “碌碡城”的建设,一为防水防洪,为城内百姓提供一份庇佑;二是出于战争需要,一座坚固的城池多少能给守卫者带来一些信心。总而言之,“碌碡城”与人的生存有关,与人强烈的安全愿望有关。当下在我的家乡,碌碡已经成为了稀罕物,这座曾被雨水、洪水无数次浸泡过的城市,也变成了一座绿植密布、颇具南方风格的北方之城。
  “碌碡城”成了传说,而复活这份记忆,非常有助于现在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因为了解过去而更加珍惜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