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紫凌 侯雪静
邹欣媛
从天空俯瞰,北纬38度,东经106度,面积2767平方公里——宁夏吴忠红寺堡区,居住着曾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的西海固20多万移民,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
西海固,曾是贫困的代名词。20多年里,尤其是脱贫攻坚期间,红寺堡实现了从中国“贫困样本”到“脱贫样板”的跃迁。
荒原筑新城,红寺堡如何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提供哪些启示?记者蹲点红寺堡,了解这里移民“搬迁—扎根—致富”的过往与当下,观察其在乡村振兴路上如何开启新征程。
搬
迁
一部宁夏史,半部移民史。
红寺堡就是缩影。这里处于宁夏地图对折后的正中心,秦汉时期军事移民,唐宋时期党项人两次内迁,元代大规模政策移民,明清两代移民屯田。
清代后期,气候变化,耕地沙化。二十世纪移民开发之初,红寺堡原始植被破坏殆尽,森林覆盖率不足2%。年降水量仅为2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50毫米以上。
跺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
1999年1月,红寺堡开发区挂牌成立。2009年9月,红寺堡区成立。这里接收了主要来自西海固地区的移民20多万人。
搬进新家园,注入新动能,展现新风貌。地图上寂静的灰色逐渐被绿色覆盖,“苦甲之地”长出一座宜居新城。
——新家园,新生活
“这里地面上看到的一草一木都不会超过25岁。”
当地干部这样介绍红寺堡。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沙石跑。”电视剧《山海情》里描述的戈壁荒漠是这里最初的真实写照。如今,这里成为移民生活的幸福家园。
走进村民刘克瑞家,起居室、厨房、书屋、牛棚等井然有序,热水器、煤气灶、冲水厕所、电视机、空调等各类家电一应俱全。这是红寺堡的第六代房。
在罗山脚下的移民旧址,记者看到早期的移民房,门是朝里开的,否则一夜风沙后,门会推不开。老乡说,那时吃饭,沙子吹进碗里,得用水淘着吃,“一碗饭半碗沙”。
1998年,黄河水淌进这片沉睡的土地,宁夏南部山区移民也来到了这里。虽然有了黄河水的滋养,但搬迁之初还是吃了些苦头,有的移民一度逃离。
刘克瑞回忆,刚开始的移民,政府只划给一块地,从搭地窝子到盖新房,都得靠自己。相比几位哥哥,2012年刘克瑞从固原酸梨沟搬到这里的弘德村时,条件已经好了很多,“一来就有54平方米的房子,还预留了宅基地”。
在红寺堡城区的宁夏移民博物馆,记者看到六种房屋模型,从“一代房”到“六代房”,住房面积、建筑材质、生活设施等逐代改善,折射出移民生活从“生存型”“温饱型”向“舒适型”“致富型”转变。
用老乡的话说,这些年,层林染绿了山头,自来水接到了灶头,网络覆盖了墙头,光纤扯到了炕头,道路连通了外头,公交开到了村头。
“好日子还在后头!”
刘克瑞请当地书法家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写下来,挂在他家茶室的墙上,每次来人参观,他都要讲一讲当年和现在,主题只有一个——搬迁带来变迁。
——新天地,新动能
眼下,红寺堡正值冬灌,农田喝饱“冬眠水”,正在酝酿来年的丰收。
“搬迁后,扬黄工程引来黄河水灌溉,现在家里种了20亩黄花菜,每亩纯收入7500元。”大河村村民路旭明是最早的一批移民。
缺水,曾是这片土地贫困的根源。
为破解水困,1996年扬黄工程在红寺堡一泵站举行奠基典礼。1998年工程主线建成通水,黄河水经过四级上扬300米,相当于100层楼高,淌进红寺堡,改变了这片土地的命运。
通水当天,喝了一辈子苦咸水的老乡们一个个带着碗,争先恐后地舀上一碗“甜水”喝下,从此“共产党好,黄河水甜”成为这片热土变化的底色。
引来源头活水,注入勃勃生机。
20多年来,当地干部带领移民战风沙、斗干旱,累计造林15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1.54%,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部达标,实现“人进沙退”的生态逆转,山水林田湖草沙共融共生的有机生态体系初步形成,成为移民搬迁致富和生态保护修复的样板。
曾经的戈壁荒原已是生态绿洲,红寺堡补齐发展短板,基础设施建设与移民搬迁同步进行,特色农业和现代工业齐头并进——
超10万亩的酿酒葡萄园,枸杞、黄花菜、中药材和肉牛、滩羊等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从几乎没有工业,到新能源、轻工纺织等现代工业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8%;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城乡公交全覆盖,宁夏中部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显现;
……
20多年来,红寺堡从黄到绿,从绿到美。
——新观念,新风貌
走进红寺堡区玉池村马慧娟家新建的文化交流工作室,记者看到好几个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这是她上个月北京参加全国妇代会时做的笔记。
她出生在西海固一个叫黑眼湾的小山村,16岁辍学,20岁搬离大山后才不再为温饱发愁。新生活激发了马慧娟创作灵感,十多年她按坏13部手机,敲出上百万字,出版7本书。
从农村妇女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代会代表,马慧娟说:“我想让和我一样的农村妇女意识到‘我很重要’,激励她们干事创业。”
脱贫致富不仅改善了物质条件,更带来深层次的思想观念的变革,其中妇女地位的提升是社会进步的标尺。
西海固妇女从“没有名字的人”到撑起半边天,地位提升让妇女“站起来”——
“搬迁前,妇女遭家暴是常事,现在谁再打老婆,邻居会笑话男人没本事。”
“搬迁务工让妇女有了经济基础,现在农村已有零彩礼婚礼。”
崛起“她力量”,孕育生机无限。
近年来,残疾妇女徐海侠白手起家创业成功,帮助更多残疾人创业就业;村民李耀梅在疾病面前不低头,将扫帚事业越做越大,每年可带动20多户脱贫群众就业……她们以行动诠释了“感恩、包容、创新、奋进”的红寺堡移民文化。
【启示】易地扶贫搬迁彻底“挪穷窝”,补齐生产生活要素,孕育出全新的发展动能,这不仅推动了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更触动了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激发出的潜能将成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扎
根
1998年,第一所学校开办;
2005年,人民医院综合楼试运行;
2014年,图书馆建成开馆;
2023年,中医院建成使用;
……
红寺堡移民的拓荒精神,仿佛一粒粒沉睡在荒原下的种子,一旦雨露滋润,便生根发芽。
当年迁来的70后、80后,在这片土地上迎来了他们的下一代——90后和00后,也接来他们的上一代——60后和50后到此养老。
产业稳住这一代,教育吸引下一代,医疗留下上一代,红寺堡一手抓产业就业,一手补民生短板,红寺堡人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家门口就业,稳住这一代
记者走进闽宁合作产业园,一进门就看到有三层楼高的现代化玻璃温室。“我们引进了600多万元的无土栽培设备,准备发展立体式栽培。”负责人李琦告诉记者,园区内还有大约30个1.5亩的农家大棚。
园区硬化路尽头,驶来一辆电动小轿车,停车下来的人是光彩村村民刘思胜。50岁的老刘不善言辞,皮肤黝黑,一看就是个庄稼把式。他说自己刚成为这里的“农业合伙人”。
“最近公司改变经营方式,从计件制变为合伙制,种子、化肥、技术、销路都不用管,种出来的蔬菜水果卖了之后,个人和公司按协议分成。”李琦说,“老刘打工很负责,我们改制后第一个想到了他来参与管理。”
“今年夏天,我包了5个棚,3个月赚了5万元。”老刘说,刚搬来时住地窨子,比《山海情》里演的还苦。老婆当时吵着要回去,现在心里满满当当的,3个孩子的学费也不愁了,生活就是《山海情》的续集。
有了新事业,祖辈挺不直的腰板,他们挺直了。
葡萄、枸杞、黄花菜、肉牛等产业,让村民一年到头不得闲,帮扶车间、合作社冬闲还不停向各地客商供货……目前红寺堡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90%以上,对农民收入贡献率突破7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71%以上。
“生活在城里,务工在村上。”红寺堡区乡村振兴局服务中心主任万文超说,如今村里就业机会很多,不少城里闲散劳动力也会到村里打零工,只要勤快,挣钱不愁。
——“学在红寺堡”,吸引下一代
红寺堡干群一直有个共识——越是贫困,越要把教育办好。
20多年来,红寺堡从“教育洼地”变为“教育高地”,几乎“同岁”的红寺堡中学是这一变迁的缩影。
在红寺堡中学校长王晓龙的办公室,与各种教案摆在一起的,是一个手电筒。
“我已经用坏三个手电筒了,这是第四个。”他说,全校99%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大多住校。他每天熄灯后要去宿舍检查,防止学生使用手机和玩游戏。
“教育是改变孩子们命运的重要途径,我们的目标是尽全力把他们送进大学。”他介绍,连续3年,红寺堡中学高考上线率年均上升10个百分点。
教育在红寺堡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从2021年起,红寺堡区将每年财政收入的28%投入到教育事业发展中,并通过城乡“捆绑式一体化”发展、“县管校聘”改革等措施,补齐乡村教育短板。
“学在红寺堡”的品牌效应初步显现,“尚学”成风让移民更有凝聚力。当地政府统一组织“升学礼”,连续多年在多个村和社区举办“崇文重教
立德树人”主题活动。“现在我们村上不比谁家有车、有钱、有房,就比谁家出了大学生!”柳树台村村民王居银说。
走出一个大学生就能改变一个家庭。2023年底,红寺堡144所各类学校中,小学、初中按时入学率100%,无一人辍学。
——康养补短板,留住上一代
“一个病号拖垮全家”,脱贫地区最大返贫风险是因病。同时,医疗也是移民是否愿意留下养老的重要考量。
“今年我们刚建成红寺堡第一个中医院,未来还计划打造康养小城,用完善的医疗养老体系留住上一代。”红寺堡区委书记王忠强说。
记者在中医院看到,这里开设了中医门诊部和综合住院部,设有内科、外科等多个科室,通过邀请专家下沉帮扶、远程会诊等,为患者提供医疗、康复等服务。
老百姓对在家门口就医越来越放心。今年60岁的黎晓芳患有心脏疾病,2019年心脏不适,到银川也没看好,本打算去北京治疗。红寺堡区人民医院邀请上海的专家来给她做了手术,“区里就有好医生,看病不用去京城”。
近年来,红寺堡区人民医院先后与北京、福建等地医院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家门口就能“安心治”;推进“互联网+医疗”,提前发现“及时治”;坚持“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实现“放心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远”问题。
“建设中医养生保健和健康体检管理中心,推进老年饭桌统一配送……‘十四五’将重点推进康养服务业发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红寺堡区民政局局长李海福说。
家门口就业、就学、就医,以民生获得感为抓手,移民认同感越来越强。第一批移民回忆,刚搬来时一到年节,红寺堡就成空城。问起哪里人,“海原”“西吉”……现在问起哪里人,村民都说“我是红寺堡人”。
【启示】稳住移民的关键,是解决好他们最关心的下一代入学和上一代的医疗等问题,让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少有所学,移民群众也就彻底扎下根来。他们作为中坚力量,将移民地区视为第二故乡,为当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风景这边更好”。
致
富
第一缕晨光洒向大地,车流人流涌上宽敞的硬化路,早餐店、蔬菜店陆续开门,迎接红寺堡的“早高峰”。
记者走进弘德村一家杂货铺,发现有榴莲销售。“一天能卖出一个五六斤的榴莲,一个榴莲一般要两三百元。”老板说,“西海固群众的消费已向城市看齐。”
而在脱贫攻坚之初,红寺堡有40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33%。弘德村贫困发生率则高达88%,人均年收入仅1800元。打赢脱贫攻坚战,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红寺堡移民天翻地覆的生活变迁来自区里的发展布局。
——打好特色牌:乡村产业驶入“快车道”
地处北纬38度,贺兰山东麓是公认的葡萄种植“黄金地带”,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红寺堡区地处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核心区域。
由于地处干旱带,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矿物质且无污染,产出的葡萄个体饱满、酸甜适中,当地发挥地理禀赋发展葡萄酒产业,酿出的葡萄酒果香浓郁、余味绵长。酒庄集中的红寺堡镇,就有“中国葡萄酒第一镇”美誉。
每年葡萄收获季,工人们忙着采摘、装筐、拣选、加工……小葡萄不仅“串”起了富民产业链,也带动当地步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我们酒庄每年罐装量约在100吨13万瓶,通过闽宁协作,在福建设立办事处,销往福建及周边地区。”鹏胜臻麓酒庄负责人吕振杰说。
红寺堡葡萄酒走进直播间5分钟卖出2万多瓶,首家红寺堡葡萄酒体验中心在深圳开业,举办葡萄酒商大会签约近亿元……近年来,红寺堡区转变观念发力“市场端”,政府牵头注册公共品牌,成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邀请多地酒商共话合作前景。
红寺堡区葡萄与葡萄酒协会会长豆孝明告诉记者:“红寺堡葡萄酒品牌正在迎接国际机遇,拓宽销售渠道,我们有信心以品质征服市场。”
目前,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10.8万亩,引进葡萄酒企业28家,年产葡萄酒1500余万瓶,产值达7亿元,培育形成了40多个葡萄酒品牌。
产业成为红寺堡致富路上“不走的工作队”。近年来,红寺堡还形成了以太阳能、风电等为主的新型工业经济,大风、光照、干旱转化成发展新经济的资源禀赋。
——吸引新农人:人才持续流入注入发展动能
夏秋季,弘德村的番茄种植基地一派繁忙。工人们熟练作业,一颗颗皮薄味美的水果番茄被分拣装车,运往全国各地。
从卖番茄到卖种苗,返乡创业大学生郝鹏娇掌握了农业“芯片”。“要想赚钱就必须走在市场的前面,不断开发新品种,我们研发的枸杞番茄卖得很好,后来大家大面积种植,我就开始卖番茄苗。”她大学学服装设计,毕业后转行回老家做了新农人,近年来为当地解决数百万人次就业。
在新农人的带领下,特色农业走向高端。村民们都说,以前追求的是种出来,现在追求的是种什么型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人才回流、干部帮扶,为奔往富裕大道的村庄注入无限力量。
皮肤黝黑、风尘仆仆,这是记者见到国家烟草专卖局挂职干部赵薛刚时的第一印象。“乡村振兴阶段发展产业,要从销售端发力,去市场争取订单,再回到村里组织生产,进而强链补链。”从不懂营销服务到“拍下脑袋脚底板都在响”般对销售理解得通透,一年来,借助央企相关专卖渠道,他已为红寺堡销售上亿元农产品。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杯中的枸杞。”
入冬后,红寺堡首届电商培训班上的学员们在红寺堡党校教室里模拟网络直播销售。
红寺堡电商专班“班长”马青松告诉记者,区里从江苏请来专业电商团队,争取各村都能培养出“村播”,为特色农产品代言。
引来人才,焕然一新。
记者漫步在红塔村,民居鳞次栉比,街道干净整洁,茶余饭后村民们在新建的小公园里散步健身。
“别看现在整个村子精气神都不一样了,之前可是落后村,牛粪、秸秆、沙堆堵得人没法走。”33岁的返乡大学生张千劳在红塔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已有4年。“我希望回来为大伙干点实事。村子要富起来,‘面子’‘里子’都得顾。”
“改变,花了很大力气。”张千劳说,他们用“垃圾换积分,积分兑用品”的方式对村民进行激励,让好习惯保持下去。
如今,红寺堡产业兴旺,乡村更美。
——富了口袋富脑袋:文化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流光溢彩的灯光秀,精彩纷呈的歌舞表演……热闹的氛围不仅带动了全民健身的热情,也成为乡村振兴路上齐心向前的动力。
今年2月,由当地球员以及外地职业球员、外籍球员等96名运动员组成的8支球队,在红寺堡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村BA”比赛。
“哪怕还剩1分钟、落后十几分,也要奋战到最后。”比赛中当地球员传递的拼搏精神,正是几代移民的拓荒精神在体育赛场上的最美诠释,也让大家衷心感到“红寺堡,我骄傲”。
红寺堡移民来自西海固8县区,包括回族、汉族、蒙古族等14个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俗不同,如何促进移民区民族文化融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现在每个村都有乡村大舞台、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以及文化器材、健身设施等。“大家一起打球锻炼、跳舞排戏,村民自发组织的社火也舞了起来,乡村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红寺堡区副区长慈小荣说。
通过每年开展“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等活动,乡风民俗彻底改变。“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李俊义靠勤劳双手如期脱贫后,“零彩礼”嫁女的事迹被拍成微电影《无“礼”的幸福》,在当地广为流传。
“以前在老家,给二三十万的彩礼都没人愿意嫁过去,现在生活好了,嫁女不看重彩礼了。”弘德村60岁的郑忠说。
近年来,多种文化的交融和传承,让红寺堡呈现包容开放、生机勃勃的发展特质,红寺堡移民精神不断得以升华。
在中圈塘村两年驻村时间已满又继续留任的第一书记方建晓感触很深,现在不仅产业就业在夯实,积极的精神状态也在“巩固拓展”。大家齐心协力,热衷参与活动,村里提交入党申请书的人越来越多,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更强了。
感恩奋斗的文化内核成为地方发展的驱动力。记者晚间走在红寺堡的街上,看到区委大楼11点多依然灯火通明。当地干部告诉记者,这是常事。
【启示】产业发展是“能致富”的重要支撑,脱贫攻坚阶段解决了红寺堡产业“从无到有”的问题,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面临“从有到优”的转型,整合资金、技术、市场……这些需要专业的人来推动。红寺堡引入外脑,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有效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同时,“富口袋”还要“富脑袋”,种好“文化庄稼”,以丰富精神生活引领物质生活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