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溢彩,云乐飞扬

记王云飞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

(2023年06月30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流光溢彩,云乐飞扬

记王云飞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

( 2023-06-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文艺广角
 
  杨新月

  “云乐飞扬”系列巡演音乐会以浙江音乐学院为起点,至今已在国内多地成功举办。近日,“云乐飞扬”来到美丽的冰城,于惬意的夏日傍晚为冰城人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由青年指挥家冯天佑执棒,携手演奏家吴玉霞、吉炜、尹飞与进击打击乐团、尚帅、申玉晶、高白、李艺花;歌唱家金瑶、方书剑以及黑龙江省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共同呈现。音乐会上演了作曲家王云飞的部分经典作品,包括《鼓动雄州》《万里壮歌》《星火燎原》《兰亭》《莫干》《春华秋实》等。
  王云飞是当今国内著名青年作曲家之一,作为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教师,他投身于民族音乐创作之中,创作风格横跨中西、通达古今,创作范围涵盖了各类体裁的器乐、声乐作品,他曾受邀为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澳门中乐团等多家艺术院团及多位知名演奏家创作委约作品。曾获得“金钟奖”作品奖、“文华奖”作品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作品奖等多个国家级重要作曲奖项,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及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二十余项。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作为中国近现代民族文化进步的产物,是在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的乐队样式。到如今,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国内新生代最活跃的作曲家之一,王云飞为本场音乐会精选了8首具有个人代表性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从曲目的创作、编排及演奏中,足以看出作曲家对音乐创作的巧思与求索。冯天佑在音乐会上半场携手乐团演绎了《鼓动雄州》《万里壮歌》《莫干》《铸梦》四首作品。《鼓动雄州》是大型民族管弦乐《雄安》的重要一章。鼓是最古老、最具有中华文化符号的乐器。不同时代、地域、人群、文化中的鼓乐在传承中纵横千年。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作品以雄安地域的“雄州鼓乐”为创作素材,以此追溯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乐印记与燕赵大地的灿烂文明。青年打击乐演奏家尹飞与进击打击乐团的演绎气势如虹,以“新中式打击乐”为舞台表演美学定位,融汇形式的“新”与内容的“古”,师古而不泥,刻画出当代音乐人对传统文化之沉思与坚守,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燕赵风骨新篇章。
  二胡、管风琴与乐队的组合颇具新意。由青年二胡演奏家高白与管风琴演奏家李艺花携手乐团共同完成的二胡协奏曲《铸梦》,以“中国梦”为主题,用音乐诠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解。二胡的左手是热情,右手是力量,高白的演奏于抑扬动静中见流动,轻重虚实处见控制,以出色的演奏完成了与乐队、管风琴这样庞大结构的两极对比,以二胡这样一件富有民族民间艺术韵味的乐器回溯民族复兴走过的艰辛历程。与乐队、管风琴共同描绘出一幅积极昂扬,富有中国精神与大国气象的音乐画卷。
  剑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兵器之一,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由申玉晶演奏的笙协奏曲《莫干》,是国家艺术基金大型项目《越地长歌》中的重要一章。良渚文明的经纬线上充满神话色彩,这首作品正是以浙南地区“干将莫邪”的传说为灵感创作而成。乐曲以充满“戏剧性”的和弦作为开端,模仿宝剑出鞘的凄厉之声,蓦然间寒意袭人。如同剑客刀光剑影画苍穹,辗转腾挪尽风流。在古老的士农工商四大分类中,剑是士的标配,以至于秦始皇销天下之兵,也无法让剑绝迹,术之意境跃然而出。“干将莫邪”的雌雄双剑从诞生开始就被赋予细腻的情感,包含了“至诚”“纯孝”“奉献”与“执着”。在金庸的笔下,剑分为三种境界:轻灵之入世之剑、无锋之无敌重剑、万物皆可为剑。若从当代眼光观之即是:侠之大者,出手于无形中,已然沐风而立。我等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丝竹阵阵为人民奏响,琴瑟声声为祖国放歌。作为“团结就是力量”主题系列作品的重要乐章,唢呐协奏曲《万里壮歌》立足于深厚的红色历史,讴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与精神。《万里壮歌》以唢呐作为表达工具,青年唢呐演奏家尚帅演奏技巧娴熟,音色华美纯正,他运用手中乐器深沉的悲叹与高亢的长鸣将观众带回“青海长云”的烽火岁月。面对唢呐的声音特色,指挥四两拨千斤,与之配合时将乐团中低音声部色彩的多重可能性积极开发,“你高我低、你繁我简”,运用哲理性的艺术思维形成对乐曲的宏观把控,将乐队化为独奏演员强有力的依托,在乐音跌宕的交织错落中,真正展示出红军万里长征直面困境的英雄主义精神,用坚实嘹亮的音色向全世界宣告:万里山河,有我皆安。
  下半场第一首作品是以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和杨蟠的《钱塘江上》为题材而创作的两首独唱作品——《西子歌》《钱塘江上》,以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形成对江南美景的素描。乐曲诠释了出尘脱俗的东方美学,水波潋滟、烟雨朦胧,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烘托出江南美景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如果说《西子歌》着重表现了水之“美”,《钱塘江上》则侧重刻画水之“力”,以古韵古风赞美祖国的壮美河山。
  筝乐协奏曲《兰亭》取材于书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此序是兰亭之会众人饮酒作诗,王羲之酒酣兴起所作。通篇内容一气呵成,前文绘景,后文抒情,从中我们不仅能领略书法的章法与气度,同时能感受到诗文的意境与韵律。筝乐协奏曲《兰亭》以此为创作意象,以乐器为筋骨,音符为血肉,将“书”与“乐”巧妙联动。“气”是音乐美的内在动力,“韵”是音乐美的外部显现。吉炜的演奏将“气”的流动幻化成“穿针引线”的过程,将音符形态的“方圆”“浓淡”“宏细”设计出“灵韵”的意味,如同书法家提笔塑造一个个骨肉相称的字,书法的线条和与音乐的韵律达成了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的统一,与乐队合作展现出曲水流觞的高雅意趣。无论是观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还是欣赏吉炜演奏的筝乐《兰亭》,都能感受到魏晋文人洒脱达观的人生态度和恬淡虚静的诗性人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琵琶协奏曲《星火燎原》作为本场音乐会压轴作品,足见其分量厚重。“星火”的审美意象象征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文化血脉,体现中国民族音乐人的初心与坚守,以及中国民族音乐精神的代代赓续。这部作品巧用琵琶演奏艺术中“叙事性”的特色,糅合文曲武意的交相呈现,直叙与变奏方骖并路的独特美学。乐曲通过抒情的主题旋律,递进式的力度变化,渐进的情绪张力及一系列高难度演奏技巧等,使作品呈现出宽广的声音层次,展示出作品光辉的燎原之势。“艺术不是手艺,它是艺术家体验到的情感的传递。”琵琶演奏家吴玉霞以至简、自然的艺术语言,将高超的演奏技术化于无形,运筹帷幄中将琵琶以“引领”之势与乐队配合甚密,塑造出敢于担当的“领航人”形象。嘈嘈切切,成风之斫,由简入繁,层层推进。演奏家与乐队牵手观众步入沉浸式的音乐体验,塑造艺术形象的同时积极调动观众的听觉与视觉,使其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中亲聆琵琶的绮丽乐音。舞台上的演奏家、指挥与乐队和台下的观众形成了一个奇妙的三维空间,这三者的通力合作使得这部作品的音乐内涵有了更加丰满的呈现。
  《春华秋实》作为本场音乐会最后一首作品,是王云飞献给教育界同仁的赞歌。“春华秋实”一词出自《三国志·魏书》,比喻人的卓越文采与美好品德,也比喻万事万物的因果关系。寸积铢累,笔耕不辍,王云飞多年来致力民族音乐现代化、国际化的探索,研究尝试民族器乐协奏、重奏的可能性,挖掘拓展民族管弦乐作品内涵的深度和广度,创新出多种形式的演奏。他将自己置身于中国与世界的舞台,在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创新发展领域深耕细作,逐步探索出民族管弦乐发展的新路径、新通道。“初心”是“因”,“始终”即“果”,民族音乐人以赤子之心守护中华文脉,点点滴滴终将汇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