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工匠”冲刺技能报国

(2023年04月30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金牌工匠”冲刺技能报国

( 2023-04-3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讲述人】
  马宏达: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冠军
  崔兆举: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瓷砖贴面项目冠军
  高宇宙:全国技能大赛冠军、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亚军

  
“抹腻子冠军,成于细腻”


  很多人以为,抹灰与隔墙项目没什么技术含量,不就是“刮腻子”“刷大白”吗?“其实不然,它是一个‘多工种融合’的复合型项目,从腻子使用量,到刮刀与墙面的角度,再到上墙的力道,样样讲究。”马宏达为记者做了一个“小科普”。
  但是,回想自己初上手时,马宏达抹出的墙面总是看起来不均匀、摸起来不平整,一铲刀下去要挖多少涂料,以哪个角度把料摊开,“心里完全没底,全凭一时感觉”。但在世界竞赛领域,这样操作误差往往不能超过1毫米。“可以说,抹腻子冠军成于细腻。”马宏达说,“为了这‘1毫米’,我每天都在学校的实训室里磨炼,一练就是八九个小时,一天挥臂上万次,两手左右开弓,手上的茧越磨越厚,5厘米厚的钢头鞋不到2个月就磨破了底。整整5年的训练备战,不仅要克服身体的伤病,也要迈过心理上的难关,越到最后,需要消除的障碍就越多。”
  幸运的是,马宏达背后有老师和师兄组成的团队帮助,他们一起拆解每一道工序,抠细节、找问题,不断通过数据分析创造独有的工艺工法,并成功运用在比赛中。
  对“坚持”的含义,同样毕业于浙江建设技师学院的崔兆举也有类似的感受。“我自己并不是一个天赋很强的人。当年学院集训队选拔时,我就差点落选,在后来很多次考核中,几乎都是以最后一名晋级。当时我也想过放弃,不敢奢望能去比赛,但又有点不甘心,还是决定拼一拼,坚持下去。”崔兆举说。
  既然成绩不好,那就比别人多花一点时间,教练每天规定练9个小时,崔兆举自己加练到12个小时。那段时间,崔兆举每天要做的,就是按照同样的题目构图、贴砖、填缝、清理、思考、总结。每次训练结束后,他还要将实际施工的时间、质量与施工前规划的目标仔细对比,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并加以改进。
  “世界大赛考验的就是把握细节的能力,不平整的地方要扣分,墙面上有明显灰尘要扣分,图案弧度不符合标准要扣分……我们要在毫米之间决出胜负,只有每天多思考、多精进一点点,才能慢慢达到你想要的目标。”崔兆举说。
  在高宇宙眼里,他和崔兆举、马宏达等师兄弟算是探路者。在此之前,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一直是欧洲国家的传统优势项目,我国那时属于刚起步。“我们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翻阅了几十本相关规范,了解行业技术要求,剖析世赛工艺要求,打造符合世赛标准的训练场地,这些摸索快不得,也急不得。”高宇宙说。
  这个项目工序特别多,龙骨、石膏板加工、放样、安装,加起来有近1000道工序,又都交杂在一起,不够熟练的选手,必然会卡住,所以赛场上出现没有及时完成作品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既然我们经验技术上没有太多优势,那么就磨炼底子,从速度和精度上突破。”高宇宙道出了要点所在。
  成千上万次的训练,让高宇宙慢慢形成了“肌肉记忆”,“一般东西到手上,我就知道下一步做什么动作,累积下来后,速度就上去了,这也让我在世界大赛中提前20分钟就完成了所有项目,奠定了成绩的基础。”高宇宙说。

 
“甘当人梯”


  载誉归来后,崔兆举也曾面临诸多选择。有很多企业邀请他去,也开出了很高的薪资待遇。但在他看来,自己从农家子弟成为世界冠军,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既离不开个人努力,更离不开老师和教练的严格要求。“我是幸运的,遇上了一个好时代,给了我人生出彩的好环境、好平台和好机遇。”崔兆举说。
  “当前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以及自己在学院学习技能的经历,都让我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崔兆举说。毕业后,他选择留校任教,走上讲台,走进实训室,面对跟他有同样经历的师弟师妹,用心传承工匠精神,将所学的技术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在这些新人身上,我时常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我相信今后这里会走出去更多高技能人才,诞生更多世界冠军。”崔兆举说。
  马宏达也从参与大赛中体悟出深刻的道理:“世界技能大赛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窗口,我们在与世界高水平技术切磋、交流中,也能不断看到国内一些技术工艺领域与国际上的差距。我觉得我们有机会、有责任去发现和补足短板,这比金牌更加重要。”
  在马宏达看来,建筑行业这些年的技术人才断代比较严重,建筑施工以及专业技术工种的人才培养不足,技术更新进步较慢,“因此在这方面职业教育的担子更重,这也是我选择留校成为一名老师的最重要原因和动力。我想要努力把自己学到的经验和技术传承下去,教出更多技术能手,去推动行业的进步。”马宏达表示。
  高宇宙也自感肩上担子之重。“我们在世界舞台摘金夺银,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种示范效应,社会上对于职业技工的偏见也在慢慢减少。我们大多都是中考失利,来选择‘学技术’。技工院校提供的专业教学和成才之路,不仅让我们一技傍身,还能为国家争取荣誉,这激励了更多青年人技能报国。”高宇宙说。
  “现在,越来越多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进入了职业教育领域,想成为高级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我们这些在技能领域取得过一些成绩的人,更有责任起到传帮带作用,所以选择了留校任教。相比之下,我认为职业技校的孩子们更需要好的引导,在成为一名好的工匠之前,你必须要有足够的意志品质,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经受得了失败。我们也是这样一路过来的,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高宇宙对未来充满期待。

 
【记者说】 加冕有名,汗滴无声


  几位冠军都是带着失落走进职业教育校园的,但靠着刻苦训练、精湛技艺,在世界技能大赛上摘得桂冠,也赢得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回望来时路,从青涩的技术学徒到世界奖牌得主,再到三尺讲台的教书先生,透过这群金牌工匠的奋斗之路和职业选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工匠正用自己的方式,奋斗在技能报国的路上。
  他们身后,是中国制造不断向高精尖迈进的过程。青年工匠,正扛起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