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权威发布

05版:两会特刊

06版:两会特刊

07版:两会特刊

08版:两会特刊

09版:两会特刊

10版:新华关注·各地

11版: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12版:新华关注·北京冬残奥会

“他是如此重视人才与创新”
“他是如此重视人才与创新”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听到‘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感受到了人才和创新在总书记心中的分量。”作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80后”创业者袁玉宇难忘习近平总书记同他在两会上的交流。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袁玉宇所在的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

  “总书记好,我是一名海归创业者。”袁玉宇的发言,从介绍自己归国创办高科技植入医疗器械企业的经历开始。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青年人才的发展。听完袁玉宇关于推进产业创新和人才发展的发言,他深有感触地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

  创新之重要、人才之可贵,正是袁玉宇创业多年的亲身体会。

  “2008年我回国时,国内的高端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几乎全被进口产品垄断,我的同学博士毕业后大都选择进入国外的大型医疗器械公司。”那次审议中,袁玉宇告诉总书记,自己在国外学习和开创了很多先进技术,希望学成报国,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人生理想。

  创业艰辛,袁玉宇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团队埋头攻关,曾差点发不出工资;归国有幸,各级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团队闯过了难关。

  “除了各类政策关怀,还有精神的感召。”2012年5月,袁玉宇聆听了时任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的一堂党课。

  “那时我还不是党员。第一次上党课就听了您的课,当时非常激动,深切感受到了总书记的民族情怀和励精图治的决心。这让我对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加坚定了我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信心。”

  在广东代表团审议发言时,回忆这难忘的人生一课,袁玉宇动情地对总书记说:“回来以后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3年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公司还建立了党支部,去年我带公司员工前往井冈山,进一步坚定我们创业奋斗的信心。”

  如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袁玉宇团队研发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品及设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已销售到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全国两会,袁玉宇就推动落实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地位提出了建议。

  “总书记是如此重视人才和创新,我有越来越多的同学、朋友希望回国发展。这是我们创新创业者大有可为的时代!”

    (记者吴晶、徐壮、周颖)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内蒙古“双碳”故事
内蒙古“双碳”故事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于长洪、张丽娜、安路蒙、王靖


  从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到陕西榆林化工企业,再到山西晋中热电公司,最近几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能源企业,频频谈及“双碳”工作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承担着绿色转型的重任。围绕“双碳”,这里正在经历怎样的转型,承受了怎样的阵痛,又将有什么落实举措?

煤是漆黑的?不,它是五彩的


  李强和父辈一直做煤炭生意,看似身材粗犷的李强心中对煤炭却有着细腻的情感。从靠手挖肩背的小煤窑发展到现代化矿井,一路走来,他见过暴富的疯狂,也尝过深陷低谷的抓狂。他不仅实现了小家的巨变,更见证了煤产业对国家的贡献。运煤专列从他的家乡鄂尔多斯出发,驶向全国各地;高压电网跨山越岭,将煤电资源送往城镇、工厂、千家万户……“乌金”,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然而,过去几十年对煤炭资源的大开发,虽然对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有一时促进,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内蒙古对煤炭资源的利用,很长时间都只是停留在“挖煤卖煤”的粗放式发展阶段,“一煤独大”“因煤倒霉”“谈煤色变”……漆黑的煤,让这个兴于煤的能源大省一度出现了困于煤的情况。

  尤其是当“双碳”来了,该怎么办?

  传统能源地区面临的情况大多是一样的:既要保障全国能源供应,又要担起减排降耗的重压,其绿色低碳转型更是遇到挑战。一些地方心里没底,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能耗“双控”一刀切、拉闸限电、运动式“减碳”等现象。

  “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总书记的话为当前“双碳”工作中的一些误区敲响了警钟。

  看似漆黑的煤,其实不是只有黑色,在显微镜下,它呈现出耀眼的金色、高冷的蓝色以及低沉的灰色。能源大省内蒙古深刻认识到,推动“双碳”短期内不能放弃传统化石能源,更不能背离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关键是把粗煤做细,让人们重新认识本就五彩斑斓的煤,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从一块黑煤,到一瓶白色聚丙烯颗粒,再到一卷透明保鲜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的一家煤化工公司展台上,直观呈现了煤炭“由黑变白”的华丽转身。

  “鄂尔多斯正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实现煤炭从原料到材料、由低端到高端的产业升级。”大路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局长付飞雄说。

  近日发布的《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内蒙古将基本建成绿色、集约、高效、智能、安全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

沙漠是黄色的?不,它是蓝色的


  春寒料峭,内蒙古五原县联星村村民杨改枝家却暖意融融。她家每个房间都安装了暖气,架设在房顶、院中的太阳能光伏板正源源不断地发电供暖。“以前过冬靠烧煤,家里黑烟滚滚呛得很,现在村里给安装了光伏板集中供暖,方便又卫生,一点不比城里差。”杨改枝说。

  联星村是内蒙古第一个光伏村,利用空闲的住宅房顶、院落和养殖圈舍安装光伏发电板,目前年发电量达5400万度,每年每户农民能补贴4050元至8100元。

  这个西北小村落的可喜变化,映射了“双碳”背景下的能源之变,新能源正在从生力军转为主力军。重大机遇之下,内蒙古借助丰富的风光资源禀赋和广阔的沙漠、戈壁、荒漠等可开发地带,积极承接一大批风光发电项目落地,努力从传统能源大区转向清洁能源大区。

  在内蒙古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的建设现场,百余名工人干得热火朝天,近百辆推土机正开足马力推沙填坑、平地夯基,等光伏板架设起来,这片漫漫黄沙将变身“蓝色硅谷”。  

  项目投建方之一的亿利光伏治沙集团总裁张永春介绍:“该项目是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总投资近120亿元,规划用地规模10万亩,投产后生产的绿色电能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过100万吨,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300万吨。”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局长王金豹表示,目前全区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但发展新能源,不能只看装机规模,弃风弃电问题不容忽视,也不能再走简单的“挖煤卖煤”“发电卖电”的老路。

  “发展新能源,必须强化系统观念、链式思维。”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当地不再局限于争抢新能源发电项目,而是一体推进风光资源开发、产业链延伸配套和场景应用拓展,统筹布局调峰电源、电网设施、储能装置、氢能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运维服务业。

  目前,全区有风电整机制造企业11户、产能5500台套,吸引金风、远景、东方电气、明阳智能等主流整机制造商纷纷在此设立制造基地;同时全区新型光伏装备等配套产业走向集群化发展,单晶硅、多晶硅产能均占全国产能的1/3以上。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看来,传统能源大省要一手做“减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发展;一手做“加法”,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眼前的转型阵痛期后,一些地方会脱胎换骨,长远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慢不得,也急不来


  煤炭实际产能全国第一、电力总装机全国第一、新能源装机全国第一、外送煤炭量全国第一、外送电量全国第一、外送电能力全国第一。“六个第一”,不仅是内蒙古能源的成绩单,更是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说:“办事情一定要掌握这么一个原则,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

  “我们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双碳’工作意义的认识,从服务大局出发, 把绿色低碳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稳健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主任龚明珠说,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内蒙古的“双碳”工作要按照全国布局来统筹考虑,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该减的减,该保留的保留,适当时候还要强化一些举措。

  去年冬季,各地用煤紧张,煤炭价格飞涨。内蒙古想尽办法核增优质产能,全力保障煤炭增产稳价,持续释放煤炭优质产能1.9亿吨,为兄弟省份“雪中送炭”。

  从全国大局出发,从行业长远出发,内蒙古正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双碳”工作,突出系统观念,统筹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减碳与安全,研究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推进“双碳”工作,更不能忘记守好生态底线,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提出严防以保供的名义搞野蛮粗暴式开发,严防安全生产不达标的煤矿“搭便车”。目前,全区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草原森林重要生态功能区,不再新上矿业开发和风电、光伏项目,停止自然保护区内所有矿山企业开采勘探活动。

  慢不得,也急不来。内蒙古的“双碳”之路,任重道远。

  新华社呼和浩特3月9日电

 
“总书记,乡亲们非常想念您!” 两会代表委员带来各地人民对总书记的心意
“总书记,乡亲们非常想念您!”
两会代表委员带来各地人民对总书记的心意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早春时节,近5000名代表委员汇集首都北京,共赴一场春天的盛会。来自天南海北、身处各行各业,他们带来人民群众最真诚的嘱托和期盼。

  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亿万人民战贫、抗疫、反腐、铸魂……气吞山河的史诗画卷中,记录下一处处乡村的旧貌新颜,一个个群体的命运转折,一片片土地的沧桑巨变。

  明媚的春光中,代表委员们捎来了人民群众对总书记的心意——“总书记,乡亲们非常想念您!”

  “总书记给我们当家当得好,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石拔三大姐现在就像重生的梨树,真好看。”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红端详着参会期间收到的一张照片,高兴地说。

  照片上,十八洞村梨子寨村民石拔三站在自家堂屋中间,抬头笑着,落落大方地招呼游客。

  梨子寨得名于一株枝繁叶茂、有着200多年树龄的梨树。现在村里最出名的是“大姐”石拔三。

  2013年11月3日,十八洞村梨子寨村民院坝的前坪上,面对围坐在身边的父老乡亲,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理念。

  石拔三家是总书记在村里走访的第一家。

  “怎么称呼您?”

  问的人正是石拔三。她没出过深山,没上过学,家里没有电视,认不出总书记。

  总书记亲切地回答:“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得知石拔三64岁了,总书记说:“你是大姐。”

  从那天起,石拔三牢牢记住了这个“勤务员”。

  十八洞村是石红的精准扶贫联系点之一,因此她常去。2016年,她第一次见到石拔三。此后,她们每年都见面。

  石拔三也叫石拔哑,“拔三”意为家里排行第三的女儿。在石拔三人生的前60多年,她像一个沉默的影子,很少说话,也不爱抬头。年纪大了,她弯了腰,走在人群里都看不见。

  总书记的到来,唤醒了这个沉睡在贫困中的小山村,也让石拔三的命运天翻地覆。

  如今的十八洞村青石铺路、木屋错落,游客纷至沓来,再不见一丝“山高沟深路难走,有女莫嫁梨子寨”的模样。石拔三家的厨房修好了,添了电饭煲、电冰箱,还买了一台大彩电。

  每当电视上出现总书记的画面,她总要停下手中的活儿,走到电视机跟前,仔细端详,听他讲话。她最爱看的节目是新闻联播,因为“里面常有总书记”。

  石红来北京前,在十八洞村的小年“村晚”见到石拔三,那时就觉得她的“精气神不一样”。

  那天,石拔三穿着新衣,专注地看着舞台。五彩流光映在她的眼睛里、皮肤上,让她整个人看起来那样耀眼,那样明亮。“谁想到照片里,一个多月不见,拔哑大姐又进步了。”

  “总书记的那声大姐,就像一个开关,让她神奇地从内而外地变了……”石红抚摸着照片,眼眶湿润,“是那声问好,给了她从未得到过的尊重和鼓励。”

  石拔三家堂屋墙上挂着总书记和她坐在火塘边聊家常的照片。来北京前,石红曾问她:“你说再见到总书记,你要说啥?”

  石拔三说:“就想跟他说,现在我有钱花,吃的也不愁了。总书记给我们当家当得好,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乡亲们非常想念您!”

  从河北阜平骆驼湾村,到江西井冈山神山村、青海格尔木长江源村……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过的几十个贫困村,哪一个不是换了模样?像石拔三这样近1亿贫困人口,谁不曾被总书记深情的话所鼓舞,从此绽放新的容颜?

  四川大凉山“悬崖村”村民的出行难,曾让总书记“揪心”不已。

  告别了由藤条和木棍编成的17段“藤梯”,用上了6000余根钢管构成的“钢梯”——新旧天梯的对比照片,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民政厅厅长益西达瓦带到今年两会上,欣喜地展示给总书记看。

  “乡亲们都下来了吧?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下山住了吧?”总书记关切询问。

  益西达瓦高声答道,搬了一部分,留了一部分。村里发展起了旅游,日子越来越好。

  “悬崖村”的巨变,让同处大凉山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昭觉县庆恒村女村支书吉克石乌感同身受。

  今年来京前,彝绣合作社的姐妹们打来电话。她们七嘴八舌地问吉克石乌:“有机会见到总书记?一定把彝乡变化说给总书记听,请总书记一定放心!”

  是啊!何止“悬崖村”、庆恒村……整个昭觉、大凉山都在蝶变:产业兴了,日子火了,村村建起了幼教点,女娃们背起书包进了学堂。不少村里开起彝绣合作社,姐妹们飞针走线,努力绣出新天地。

  今年两会期间,吉克石乌穿着美丽的百褶裙、披着白色的“查尔瓦(彝族披风)”走进人民大会堂的身影传回家乡时,彝绣合作社的姐妹又打来电话:

  “看到总书记到处奔波,我们想给他披上一件我们亲手做的‘查尔瓦’,说一句‘卡沙沙(谢谢)’!”

  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数年间,总书记的足迹遍布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留下久长的念想和深情。

  地处滇藏交界处的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曾是云南乃至全国最为贫穷的地区。这里生活的独龙族人,是“一步跨千年”的直过民族。

  2014年元旦前夕,贡山县干部群众致信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即将贯通的喜讯。

  收到来信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十分高兴”“独龙族群众居住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我一直惦念着你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一年后,2015年1月20日,正在云南昆明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特地抽出时间,把当初写信的干部群众接到昆明来见面。

  一见面,总书记就亲切地说:“我们并不陌生,因为有书信往来。”

  想起这一幕,时任贡山县长的全国人大代表、怒江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马正山就分外感动:“独龙族是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但总书记告诉我们,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今年两会,独龙江乡的村民们通过5G信号,在智能手机上就能随时随地看到总书记,了解两会上的国家大事。

  当地决定给独龙江乡架设通信基站的时候,曾有一些不理解的声音:有了公路,还要网路?

  的确,在半年大雪封山的大山深处,搭建通信基站的危险性和成本难以想象,维护的难度更大。

  “我们当时说,世界上不会有任何一家商业公司去做这种毫无性价比的事,只有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有这样的决心!”土生土长的独龙族人、中国移动云南公司贡山分公司副总经理马春海说。

  他和乡亲们二话没说,身背肩扛、顶风冒雪,穿行在滑坡不断的山路上,身旁就是不见底的悬崖,终于架设起了一个个通信基站。

  “没有总书记对民生的重视和‘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真情,就没有独龙江的今天。”每次看到大山里那些云遮雾绕的通信基站,马春海都由衷地赞叹,“脱贫攻坚是伟大的事,总书记是伟大的人。”

  2019年的这封信,让乡亲们最开心最难忘。

  “你们乡党委来信说,去年独龙族实现了整族脱贫,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得知这个消息,我很高兴,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乡干部分别用普通话和独龙语宣读这封回信时,一次次被乡亲们欢呼声、掌声打断。

  在独龙江乡,家家户户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贡山县干部群众代表的照片,处处可见总书记那些“金句”标语。文面女广场上,总书记与乡亲们书信往来、坐在一起的巨幅喷绘,远远就能看见。

  独龙江人还将这份心意转化成了歌声。马正山用手机打开视频,放起那首群众自创的歌曲《幸福不忘共产党》:

  “公路通到独龙江,公路弯弯绕雪山,汽车进来喜洋洋,独龙人民笑开颜。啊哟啦哟……哟哟哟……党的政策就是好,幸福不忘共产党……”  

  这10年,这位每年都深入最偏远农村,经常出现在最贫困群众身边“人民的勤务员”,就像他所说的那样——

  “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这是一段发生在两会上的“超长”对话。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来到青海代表团。贵德县大史家村党委书记毕生忠发言时,总书记不时插话:“政府给你们补贴了吗?”“你们现在都种什么庄稼?”“去年牛羊肉价格降了吧?”……

  5分钟过去了,毕生忠发现总书记问起的并不是他准备好的那些“大政策”,而是百姓身边“细微事”。

  20分钟,这位当了16年“村官”的汉子越说越轻快,越说越开心。

  那句萦绕在毕生忠心头很久的话,终于脱口而出:

  “我们那里的老百姓把您……怎么说呢?喜欢得不得了!”

  “至暗时刻我们勇毅前行,只因坚信领路人;风吹浪打我们岿然不动,只因紧靠主心骨”


  刚跑完冬奥会火炬手的赛道,74岁的张伯礼又“跑”进了全国两会的“议事厅”。

  当了15年全国人大代表,他依然步履不停:10份议案和建议,不少涉及防疫抗疫。他还有个想法,要总结形成一份全面系统的抗疫经验报告,“具有史料价值”。

  “晓飞江城疾,疫茫伴心悌”。2020年1月下旬,年过七旬的张伯礼受命飞赴武汉抗疫最前线,飞机上,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在大疫来袭的危急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关闭离汉通道的重大决策。“总书记的这一重大决策,充分显示了作为人民领袖的政治担当和政治勇气。”张伯礼说。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英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上下同心战疫魔,“雷神”“火神”震全球,复工复产保民生,武汉“挺”过来了!

  回望那段风云激荡的日子,张伯礼感慨万千:

  “习近平总书记的关键决断、镇定指挥,是举国上下同疫魔较量的动力源泉。正是因为有了总书记的力挽狂澜,华夏儿女才能面对世纪疫情而奋勇前行。总书记是主心骨,更是领航人!”

  今年两会,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党委书记罗杰代表带来的每一条关于人民健康的建议,都贯穿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总书记同他曾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审议现场,就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有过一番深入的交流。

  “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

  2020年5月22日,罗杰在“代表通道”接受了媒体采访。24日,罗杰在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发言,刚一开口,习近平总书记就认出了他。

  “十堰这次一共有多少确诊病例?”

  “病亡率多少?”

  “你们医院在传染病方面医护人员有多少?”

  ……

  总书记听得仔细、问得用心,罗杰更是记了满满两页笔记。

  他在笔记上写下这样一段话: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至高位置。我们基层医务工作者要把“生命至上”落实到每一次救治生命过程中。

  守护人民健康,要迅速织牢“防护网”。去年,太和医院参与成立了湖北首家医防协同中心,实现了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有效衔接。

  “至暗时刻我们勇毅前行,只因坚信领路人;风吹浪打我们岿然不动,只因紧靠主心骨。”罗杰盼着总书记能再回湖北看一看。

  同样是那次代表团审议上,禹诚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带来了武汉人民的心里话。

  “总书记,您到湖北考察时说,武汉人民喜欢吃活鱼,要多组织供应。不到一个星期,活鱼就送到了我们社区。”禹诚说,“有位80多岁的廖大爷激动地说,没想到这么严重的疫情,还能吃到鲜活的鱼,谢谢党、谢谢政府。”

  讲到动情处,禹诚哽咽了。她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深深鞠了一躬:“来之前,大家委托我一定要说一声‘谢谢’!感谢总书记,感谢党中央,感谢所有支持湖北和武汉的全国人民和各界朋友们!”

  如今,站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的讲台上,禹诚经常向学生们讲起和总书记交流的这段往事。“我希望更多学生了解那段历史,让他们带着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奔跑。”

  “自疫情暴发以来,我一共参与了11个省、20场重大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今年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上,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委员说,我国目前采取“动态清零”是最有效、最负责任的做法,我们以最小的社会成本,获得了最大的效益。

  去年的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吴浩正是当天联组会上发言的7位委员之一。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再次证明,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令吴浩深有感触。

  从湖北武汉、辽宁营口,到广东、江苏……吴浩一直奔波在战“疫”的道路上:“我们打出了一场有中国特色的、教科书般的社区防控战役!”

  去年5月28日,在第7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吴浩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了“笹川卫生奖”。这一奖项全球去年仅授予两人。

  “其实最应该感谢的是总书记。”吴浩说,正是总书记领导的中国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高度负责任态度,通过积极、高效、公开、透明的防疫举措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才有了世界对中国基层卫生工作者的认可。

  这一年,吴浩也从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专科医生、疾控专家,变成一位教育工作者,站上了全科医学的三尺讲台。

  两会前,学生们对吴浩说,希望捎给习近平总书记一句话:“我们会牢记总书记的教诲,好好学习,做能够解决老百姓小病的‘大医生’。”

  “您是全国人民的福星。这些年,咱们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又回来了”


  两会间隙,来自江苏镇江的全国人大代表聂永平接通了一个特别的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名叫崔荣海。

  “你是我们镇江的代表,我想托你给总书记带句话——您是全国人民的福星。这些年,咱们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又回来了!”

  崔荣海提出这番嘱托,是因为这位农村老党员与总书记有段特别的缘分。

  那是2014年年末,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调研。

  在镇江市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有着50多年党龄的崔荣海握着总书记的手,激动地说:“总书记,您好!您是全国人民的福星!”

  正是在这次江苏之行,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首次阐释“四个全面”。

  总书记当时回答:“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

  近8年过去,如今已80多岁的崔荣海身体还不错。他说,他最近最爱看的是电视专题片《零容忍》。

  “请客送礼没人管,公款吃喝无人问。”说起过去,这位老党员痛心,“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受到严重影响。没有习近平总书记抓全面从严治党,哪会有这样大的反腐力度?”

  说起现在,崔荣海倍感骄傲:“对腐败零容忍,总书记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

  “我们这么强力反腐,对腐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赢得党心民心。”总书记言出必行,老百姓拍手称快。

  全面从严治党,一直是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大关切。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

  这次审议中,他第一次提出“三严三实”。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014年的滁州,连续两任市委书记落马,人心不稳。滁州市下了一番硬功夫,将‘三严三实’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介绍说,全国有名的滁州小岗村,就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小微权力清单,村级项目资金管理和其他权力的运用都在村民监督下进行。村民感受到风气一新,人人点赞。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调研。在小岗村,看到村民们用上了自来水,通上了宽带,公共服务进入社区,生活环境干净整洁,他高兴地说:“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

  许继伟说,今年两会前,他到小岗村调研。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告诉他:“许书记,您多把小岗的新故事说给总书记,请他放心,他来过的小岗更美了、更和谐了、人心更齐了!”

  “随着政治生态愈加风清气正,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家积极投身建设事业。”许继伟感慨,“全面从严治党改变了滁州。”

  从2015年在江西代表团提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到2017年在辽宁代表团谈形成良好政治生态,再到在内蒙古代表团对涉煤腐败问题查处作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正是为了人民期盼的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作为一名村干部,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书记的领导下,基层党员干部说话大伙更相信、更愿意听了!”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喀左县水泉村党支部书记唐廷波说。

  唐廷波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水泉村是市级贫困村。村集体靠着租赁土地等有限的经济来源,一年到头,收入仅有两万元左右。

  贫困村里多计较,一点点小事,就会惹得兄弟阋墙、怨声载道。唐廷波不仅需要带着村民探寻脱贫之路,也渴望找到安心之策。

  2017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语重心长地指出,要“真正把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的干部选拔出来”“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这几年,唐廷波亲身感受到,随着反腐高压态势不断加强,村干部脑袋里拒腐防变的弦越绷越紧。

  “现在我所了解的村,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民不民主、公不公平一目了然。村干部的威信就立起来了。”

  良好的干部形象,带来的是心齐气顺、安居乐业。唐廷波说:“就拿我们村举例,过去忙,是忙调解矛盾、忙处理问题;现在忙,却是忙着发展、忙着进步。全村上下都有获得感。大伙儿都说,总书记抓全面从严治党真是抓对了!”

“总书记让我们中国人长了志气、骨气、底气”


  来北京开全国两会,“90后”农民工代表邹彬随身带着一套工装。

  每天和砖块、水泥打交道,工装是他最基本的“装备”,也承载着他的职业自豪。

  “这两年,总书记鼓励的话总在我耳边回响,鞭策我当好‘农民工状元’。我要感谢总书记,感谢这么好的时代!”邹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芒。

  邹彬出生在湖南新化的一个小山村,16岁辍学后就跟随父亲来到建筑工地,成为当时2亿多农民工中的一员。凭借吃苦耐劳和勤学苦练,邹彬的砌墙技艺成了他所在的中建五局的标杆。20岁那年,他代表中国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作为唯一取得砌筑项目参赛资格的中国选手,赢得了该项比赛优胜奖,实现中国在砌筑项目“零”的突破。

  2020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邹彬作为代表之一,与总书记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当时总书记就坐在我正对面,他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邹彬说,总书记的关心和鼓励,更坚定了他做“工匠”的决心!

  近两年,他常常受邀去一些技能学校和建筑单位宣讲,总会把总书记的这番鼓励与大家分享,大家都很受鼓舞。

  大国崛起,科技为先。

  中国高技术企业和高技术产业日益壮大、不断赶超,西方国家的限制、打压也接踵而至。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企业的‘命门’所在。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拥有话语权,我们不能在别人的院子里盖大楼!”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代表说,我们迅速组建“卡脖子”技术攻坚团队,主攻人工智能五大方向。

  “从跟随到被限制,再到突破,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前进。”言语间,刘庆峰满是自豪,“总书记让我们中国人长了志气、骨气、底气。中国高技术产业一定能奋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在持续遭受无理打压,尤其高端芯片断供情况下,2021年华为公司的消费端业务大幅下滑。

  但华为咬紧牙关、逆势而为。截至2021年底,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华为设备已突破2.2亿台,华为自研的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产品实现量产搭载……

  创业前8年,亏损了8年,这曾让全国人大代表、猪八戒网创始人朱明跃感叹:“创业比西天取经还难!”

  他带领年轻的团队9次把产品推倒重来,直到完成第10次产品创新,才实现了用户大幅增长。

  2018年3月10日上午,在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朱明跃向总书记介绍了创办人才共享平台的情况。

  “总书记听得很认真,问得也很细,并勉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如我们先人所讲,要苟日新、日日新,要天行健、自强不息。”朱明跃说,“总书记的话,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行。”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骤然来袭,平台及创业者都举步维艰,朱明跃的公司账上资金只够发3个月的员工工资。

  关键时刻,朱明跃牢记总书记嘱托,带领团队创新业务模式,在疫情危机中捕获了发展新机,众多创业者的梦想也得以延续。

  “当下年轻人的创新创业环境已今非昔比。他们常说,总书记和他所领导的这个国家,就是他们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底气。有了这个底气,就一定能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定、更自信、更从容。”朱明跃说。

  “如果总书记再到我们村里,我一定用双手、竖两个大拇指给总书记点赞”


  想起两年多前在家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场景,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依然十分激动。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赵会杰和总书记面对面交流,并热情邀请总书记到小庙子村走一走看一看。

  转过年来的7月,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赤峰考察,专门请赵会杰来参加座谈:“你的邀请我一直记在心上,今天我履约而来,就是要实地看看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情况。”

  那一刻,赵会杰止不住热泪盈眶。

  2017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说,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我绝大多数去过了,还没有走到的吕梁和凉山会尽快去。三个多月后,习近平到山西考察,专程前往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调研……

  “总书记心里有人民,他总把人民说的每一件事都放在心上,当成最重要的事。”赵会杰感慨道。

  “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习近平总书记言出必行。

  走过沟壑纵横的高原路,走过坡急沟深的盘山路,走过覆满冰雪的乡村路,走过滚滚麦浪的田间路……行在“履约”路上的习近平总书记星夜兼程、初心不变。

  1975年,在陕北梁家河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即将结束7年知青生活,赶赴北京深造的那天,全村人排起长队为他送行,很多人流下了不舍的眼泪。

  一个乡亲们送给习近平的镶着“贫下中农的好书记”的镜框,是无声的赞誉,更是情感的吐露。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离开陕北,习近平始终惦记着父老乡亲,先后帮村里通了电、修了桥、翻建了小学。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他还专程回到梁家河挨家挨户探望。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的朴素愿望,“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坚定决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情告白……

  从梁家河到正定,从福建到浙江、上海、北京,再到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始终如一。

  “这两年,我们村里有个‘老光棍’终于结了婚,听说我要来北京,让我一定向总书记报告这个好消息。”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灵寿县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说。

  山高路远、土地贫瘠,太行山脚下的车谷砣村一度被称作“恶水穷山”,甚至一度有“好女不嫁车谷砣”的说法。

  借着好政策的春风,车谷砣村靠着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摘掉了穷帽,走上了小康之路。曾经的“恶水穷山”,变成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村里人都说,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我们过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陈春芳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发出掷地有声的宣示。

  从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一项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落地见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十年沧桑巨变,最好的答卷是人民的笑脸。

  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农民工代表黄久生,来北京时肩负着一位老人交代给他的“任务”:“有机会了,一定代我给总书记回声好。”

  老人名叫晏传忠。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黄久生向总书记讲述了晏传忠老人一家靠外出打工脱贫的故事。

  他向总书记转达了老人的心里话:“总书记十九大报告讲了3个多小时,我是站着听完报告的,我如果不站着听完,我就感觉对不起总书记……”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没上过学的农民,对总书记、对我们党这么深厚的感情……”讲完故事的黄久生忍不住哽咽。

  “你回去向这位同志转达我的问候!”习近平总书记温暖回应。

  总书记的问候,黄久生第一时间就打电话转达给了晏传忠老人。电话这头他兴奋地讲述,电话那头的老人感动不已。

  对于老人的心情,黄久生最能理解:“党带领我们脱贫致富,心里咋能不感激?总书记工作那么忙,心里还挂念着农民工兄弟,我们咋能不激动……”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未来的发展路上,我们还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冷友斌说,无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是应对复杂国际局势,都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举旗定向。

  人间三月天,春光正当时。

  井冈山深处,茅坪镇神山村的村民们有晒腊肉的习俗。因新冠疫情,当地旅游受一些影响。但去年冬天以来,办农家乐的家家户户还是准备几百斤肉,晒腊肉的情景颇为壮观。

  “从晒腊肉可以看得出,乡亲们对今年的乡村旅游信心满满。”全国人大代表、神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左香云说。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神山村考察时,老支书彭水生质朴地竖起一个大拇指,赞扬总书记“你呀,干得不错嘞”。

  几年时间过去,神山村这个曾经边远闭塞的贫困村,80%的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开民宿、办农家乐。村民说:“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这都是总书记给我们带来的人气、福气、财气!”

  今年已经81岁的彭水生身体硬朗,常给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讲村里变化。

  左香云赴北京开两会前夕,彭水生多次找到他:“请你告诉总书记,如果总书记再到我们村里,我一定用双手、竖两个大拇指给总书记点赞!”(记者林晖、熊争艳、屈婷、杨玉华、何宗渝、孙奕、施雨岑、孙少龙、王鹏、徐壮)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李克强总理明日出席记者会
李克强总理明日出席记者会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将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届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现场直播,新华网进行现场图文直播。

 
两会上,总书记提出这些重要论述
两会上,总书记提出这些重要论述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提出5个“必由之路”,揭示新时代中国的“成功密码”;在看望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又提出5个“战略性的有利条件”,展望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

  通过公开报道可以发现,不少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重要论述,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10年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的。

“三严三实”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时间:2014年3月9日

  场合: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

“亲”“清”政商关系


  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

  时间:2016年3月4日

  场合:看望民建、工商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概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时间:2018年3月4日

  场合:看望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

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

  时间:2018年3月8日

  场合: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

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

  时间:2021年3月5日

  场合: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5个“必由之路”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时间:2022年3月5日

  场合: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5个“战略性的有利条件”


  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

  时间:2022年3月6日

  场合:看望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外界观察中国政策走向的窗口。总书记在全国两会这一重要场合提出这些重要论述,释放重要信号,影响深远。

  这些重要论述,涵盖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同代表委员共商国是、汇聚民意、集中民智的民主过程,也是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力量的过程。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为人民造福,这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

  这些重要论述的提出,同当时面临的形势特点及党和国家重大工作部署有着紧密的关联。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此背景下,总书记分别于2014年全国两会提出“三严三实”,对领导干部做人做事提出明确要求;于2016年全国两会提出“亲”“清”政商关系,为领导干部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划出高线和底线。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几个月后,在2018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5个方面阐释了乡村振兴的内涵。

  今年,又值一个特殊时间节点——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2022年下半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此时,在全国两会上提出5个“必由之路”、5个“战略性的有利条件”,既是对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的回顾和总结,也是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指明方向。

  这些重要论述,把顶层设计与基层创造有机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必将持续转化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主笔:董博婷、杨依军、黄玥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中国之治”启迪世界 海外人士热议习近平在两会上的重要讲话
“中国之治”启迪世界
海外人士热议习近平在两会上的重要讲话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3月5日至7日在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先后3次“下团组”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让众多海外人士更加深刻理解了中国制度的优越之处,以及人民当家作主、高质量发展等中国治理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中国在疫情防控、消除贫困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相关措施提升了民众福祉、促进了社会发展。

  土耳其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塞尔丘克·乔拉克奥卢表示,有效的治理是中国保障自身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模式不仅为本国带来发展繁荣机遇,也造福国际社会。中国应对国内疫情的同时还积极向其他国家提供疫苗、为全球团结抗疫作出贡献,就体现了这一点。

  埃及《金字塔报》专栏作家、传播学教授阿扎·西德基说,中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越性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得到了体现。中国有效控制住疫情,而一些西方国家至今仍饱受困扰。中国取得消除绝对贫困等重要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认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取得了其他国家从未取得过的伟大扶贫成就,同时中国还帮助非洲等地区国家减贫,这非常了不起。

全过程民主“是真正的人民民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解决民生关切,让多国专家学者印象非常深刻。他们认为,通过两会这一窗口能够更深刻感知中国民主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京培表示,两会是展现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相关讨论涉及各方面民生议题,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说,中国已经形成了真正包容和大众参与的民主制度。中国民主实践解决实际的民生问题,为人民提供发展机会,人民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这正是民主本质的体现。

  在乌兹别克斯坦政治评论员图兰拜·库尔班诺夫看来,从两会可以触摸中国的民主脉搏。中国已经找到适合自己的民主模式,它可以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贡献。

  泰国暹罗智库主席、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副校长洪风认为,关于民主,各国人民最有发言权。解决贫困问题,让人民过上富足生活,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国计民生,中国的民主是真正的人民民主。

“中国高质量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受益”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讲话的重要内容。“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这样强调。

  巴西经济学家、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表示,中国政府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得到落实,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通过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中国在经济发展、治理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相信未来高质量发展将助推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更大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讲话,让塞尔丘克·乔拉克奥卢印象深刻。他说,中方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国定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注重加强环境保护。

  菲律宾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会研究员、政治学教授安娜·马林博格-乌伊认为,中国高质量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受益,也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在希腊国际关系学者佩拉吉娅·卡帕西奥塔基看来,当前国际社会仍面临重重考验。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中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不仅致力于保障自身经济的稳定性,还积极与其他国家开展经济合作,这非常有利于国际社会共克时艰。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说,保护自然、应对气候变化并建立新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是一项全球性任务。德中两国在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新的机遇和创新潜能,双方可在碳减排方面共同作出巨大贡献。  (参与记者:于帅帅、吴丹妮、宋宇、王亚光、耿鹏宇、李超、顾梓峄、刘锴、闫洁、卞卓丹、熊思浩、林朝晖、章建华、蔡国栋、郭骏、王子正、陈占杰)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政协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举行
政协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举行
汪洋主持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有关文件草案讨论和修改情况的汇报,通过了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草案)、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草案)、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政治决议(草案),决定将上述文件草案提交3月10日上午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会审议。
 
  会前,汪洋主持召开了全国政协第六十九次主席会议,听取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情况的综合汇报,审议了各项报告和决议(草案)。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刘奇葆、帕巴拉·格列朗杰、万钢、何厚铧、卢展工、马飚、陈晓光、梁振英、夏宝龙、李斌、巴特尔、汪永清、何立峰、苏辉、郑建邦、辜胜阻、刘新成、何维、邵鸿、高云龙出席会议。
 
汪洋参加台湾代表团审议
汪洋参加台湾代表团审议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9日上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台湾代表团审议。在听取陈军、符之冠、梁志强等代表发言后,汪洋指出,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对台工作有为有效、稳中有进。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台海方向不确定不稳定性增多,但时、势、义始终在我们这一边,我们有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综合实力和必胜信心。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和党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树牢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扎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两岸同胞要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多谋增进同胞福祉之策,多做加强交流合作之事,多为促进心灵契合之举,携手共促祖国统一大业、民族复兴伟业。
 
人大会议收到代表议案487件 收到代表建议约8000件
人大会议收到代表议案487件
收到代表建议约8000件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9日从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获悉,到大会主席团决定的代表提出议案截止时间3月8日12时,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487件。此外,目前收到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约8000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大会秘书处议案组组长郭振华介绍,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通过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列席代表座谈会以及参与立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等活动,深化代表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参与;支持和组织代表通过调研视察、走访座谈、代表小组等多种形式,利用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多种平台,更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努力实现代表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充分发挥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经梳理分析,今年代表提出的议案绝大多数为法律案,共有474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完善国家治理急需的重要法律制度。代表们提出了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粮食安全保障法、能源法以及碳达峰碳中和、数字经济、大数据、社会信用等方面法律的议案。二是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完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法律制度。代表们提出了制定学前教育法、社会救助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及托育服务、养老服务等方面法律,修改职业教育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的议案,以法治方式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三是紧密结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和立法计划,推动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工作步伐。代表们提出了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民事强制执行法、黑土地保护法,修改公司法、反垄断法、企业破产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的议案,这些立法项目都已纳入了今年常委会的重点工作安排。此外,代表们还提出了修改刑法、启动条件成熟领域法典编纂的议案。

  郭振华介绍,代表建议关注比较多的问题主要有: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数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安全;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违法犯罪行为;加快重点领域立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据了解,大会秘书处正在抓紧对代表议案进一步认真分析,提出处理意见的报告,提请大会主席团审议,并于会议期间向提出议案的代表团和领衔代表书面反馈交付审议情况。今年年内,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将在认真审议的基础上,依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代表议案的审议结果。

 
外交部:在乌中国公民绝大多数已撤离
外交部:在乌中国公民绝大多数已撤离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朱超)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9日说,目前,在乌克兰的绝大多数中国公民已撤离,他再次提醒少数留乌中国公民务必注意安全。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中国驻乌克兰使馆8日表示,被战火困在苏梅的在乌最后一批中国留学生乘大巴撤离。发言人能否证实?

  赵立坚说,经各方共同努力,苏梅地区的百余名中国留学生已安全撤离风险区域。目前,在乌克兰的绝大多数中国公民已撤离。

  “我再次提醒少数留乌中国公民务必注意安全,加强防范和应对准备,同时和中国驻乌使领馆保持联系。驻乌使领馆将继续提供领事保护与协助。”赵立坚说。

 
倾听人民心声 筑牢民主基石 全国两会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
倾听人民心声 筑牢民主基石
全国两会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春意融融,万物竞茂,中国迎来团结民主的盛会。

  近5000名代表委员汇聚北京,发扬民主、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奏响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华彩乐章。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从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可以触摸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脉搏,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力量。

  (一)党心连民心,奏响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强音


  “应当借鉴粮、油、糖、棉、肉等重要农产品的做法,将大宗乳品列为储备物资,建立国家级储备中心,保障市场供给、保护奶农利益……”

  5日下午,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现场。坐在后排的史玉东代表举手发言,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自己对奶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没想到能有与总书记直接交流的机会。”对这场审议,史玉东仍难掩激动。“总书记和我深入探讨,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我觉得这就是民主最生动的体现。”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五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

  连续十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与代表委员如约相聚,坦诚沟通、亲切互动、共商国是,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迸发蓬勃生机。

  6日下午,北京友谊宾馆聚英厅,气氛热烈。

  来自四川的益西达瓦委员向习近平总书记展示了两张四川“悬崖村”阿土列尔村的照片,一张是过去很不安全的藤梯,另一张是2017年建成同时兼顾旅游的钢梯。

  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有关“悬崖村”的新闻报道时,关切之情溢于言表:“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

  当年6月底,“悬崖村”的村民用上了钢梯。2020年5月,村民们已陆续搬迁至新家。

  “每次去凉山,彝族同胞都会激动地讲:共产党瓦吉瓦(好得很),习总书记卡沙沙(谢谢)!”益西达瓦说。

  党心连着亿万民心,民心凝聚民主力量。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于“全过程”,更在于“人民”。

  指出“双碳”工作“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审议讨论现场,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委员热烈交流,铺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画卷。

  “总书记特别平易近人,对老百姓的冷暖都特别清楚”“每个代表提出的建议,总书记都积极回应”……从代表委员们的真情实感,可以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温暖情怀。

  “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这样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刻内涵。

  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服务大局、凝聚共识。今年的全国两会,呈现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崭新气象。

  (二)以法治之力,夯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根基


  7日下午,一场围绕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的热烈讨论,正在天津代表团驻地进行。

  “我是一名基层干部,我对草案关于人大代表要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规定很有感触”;

  “草案以立法形式明确街道办事处的职责范围,释放了发扬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信号”;

  ……

  诞生于1979年的地方组织法,是关于我国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新时代新征程上,地方组织法如何与时俱进,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翻开这份摆上人民殿堂的法律草案,“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庄重瞩目。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大、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政府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规定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应当与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地方组织法修正草案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为发展更有质量、更有活力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法律保障。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地方人大工作和建设、地方组织法修改完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按照党中央关于人大工作的要求,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

  草案内容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修法过程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地方组织法修改过程,充分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特质。

  ——草案起草过程中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高校等各方意见;

  ——立法机关工作人员奔赴多地调研,倾听来自基层一线的真实声音,掌握实际情况和工作经验;

  ——草案先后两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在网上全文公布,共征求到1100多条社会公众意见……

  作为一名法学专家,来自辽宁的杨松代表参与了修正草案征求意见,开展了社区调研,用扎实履职推动法律进一步完善。

  一年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完成对全国人大组织法的首次修改,“全过程民主”写入法律。即将完成修改的地方组织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落实到国家制度里,让人民当家作主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得到更加广泛真实的体现。

  “把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法律条文里,将有效夯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之基,助推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杨松说。

  (三)好用管用,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鲜明特质


  从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到收到相关部门反馈,需要多长时间?

  6日下午,来自广东的蔡仲光代表得知,自己关于加大信用贷款比重、降低贷款利率等支持中小企业的建议,已被转至中国人民银行办理。

  7日中午,一场视频连线在广东代表团驻地进行。屏幕另一端,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蔡仲光的建议逐一进行回应。

  此时,距离蔡仲光在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提出建议,还不到48小时。

  “代表建议办理的速度越来越快,政府部门回复的质量越来越高。”见微知著,蔡仲光深切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习近平总书记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论述,不少代表深有感触。

  2020年全国两会,来自湖北的罗杰代表提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建议,对疫情应对中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建议。

  对这份建议,主要承办单位国家卫健委进行了详尽的答复:“在下一步工作中,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完善疾控体系……”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正式挂牌,立法机关继续推动公共卫生立法修法工作……这些公共卫生领域的新变化,都与罗杰等代表提出的建议密切相关。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意味深长:“有基层一线的同志当人大代表,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优势。”

  今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显示,目前,新一轮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已基本完成,全国10亿多选民直接选举产生20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

  根据今年全国人代会审议的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基层代表比例有望继续上升。

  深入田间地头,扎根基层社区,广泛听取意见……代表工作更接地气、汇民意,让亿万人民所思所想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显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强大生命力。

  截至8日12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487件,涉及制定学前教育法、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此外,目前已收到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约8000件。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乐章中,人民始终是主旋律。

  (四)资政建言,画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大同心圆


  “积极财政政策提前发力,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让更多的家长理解孩子的未来幸福需要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跟着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是实现幸福生活的唯一正确选择”;

  ……

  7日一整天,有24位全国政协委员登上“协商民主的讲坛”,求真务实、广聚共识。

  从人民大会堂到全国政协机关,从现场发言到视频会议,从建言经济发展到维护民族团结……“政协好声音”生动体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设计,同选举民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以协商聚共识、以共识固团结,广泛深入的中国式协商民主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理念,体现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效能。

  作为深耕温室气体监测领域的科学家,张兴赢委员履职的脚步遍及大江南北。

  2019年,他带着厚厚的数据“家底”奔赴内蒙古乌兰察布调研,提出科学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采纳。

  去年两会,张兴赢提交了主题为“加大投入建设碳中和科学监测评估体系”的提案。不久,相关部门就与他一起开始了马不停蹄的调研。

  “政协委员不能只是动动嘴皮,更要把根扎在大地,提出客观、科学、有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过去4年,张兴赢的11份提案,100%被政协立案、100%得到部委回函办理。

  实事求是,广谋良策。全国两会上,协商民主的生机活力不断激发,汇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

  破解人口不均衡问题,推动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一场场讨论、一次次建言,凝共识、集众智、聚群力,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大力量。

  强化专门委员会基础性作用,创新协商方式载体,拓展协商深度,提高履职质量……火热的民主实践、创新的民主形式,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注入源源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通过民主协商,找到思想的共同点、利益的交汇点、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以智慧和力量服务国家决策施策,这就是政协委员的使命。”张兴赢说。

  (五)不断续写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全国两会仍在继续,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好声音”持续唱响——

  在“部长通道”,部委负责人与记者“隔屏对话”,聚焦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摆问题、谈思路、见举措,坦诚务实;

  在“代表通道”“委员通道”,代表委员面对镜头,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谈感想、广建言、多献策,从容自信;

  在审议讨论现场,交流直面问题,探讨直击要害,举案例、列数据、提建议,热烈融洽;

  在手机屏幕上,“2022·代表/委员对政府工作留言”平台丰富建言渠道,有关部门连夜汇、一早报、及时转,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

  全国两会,处处可见思想碰撞的火花、智慧交融的旋律,民主与民生紧密相连,“百姓盼的”与“党和政府干的”同频共振,凸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色与特色。

  “我们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完善,为新时代新征程筑牢民主基石、凝聚磅礴力量。

  (记者罗沙、叶昊鸣、白阳、熊丰、任沁沁、徐壮,参与采写:熊争艳、刘夏村、刘惟真)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透过这些数据,看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翻开提请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其中的一组组数据,跃动着民主的生机活力,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逻辑、独特优势。
  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显示,去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473件议案,已由相关专门委员会全部审议完毕。大会期间代表提出的8993件建议,统一交由194家承办单位全部办理完毕。
  从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到健全现代化经济体系,再到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代表们的议案建议充分反映人民意愿。
  “民主,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社会主义民主研究中心主任张树华说,民主好不好,人民感受最真切,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实在在的,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
  2021年全国两会上,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营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晓燕代表提交了一份建议。“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们,生活必需品供应需要进行风险监测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鲜活农产品的供应保障体系。”
  这份关于加强我国鲜活农产品应急保供体系建设的建议,商务部等部门高度重视,多次联系沟通赵晓燕。2021年底,商务部印发的一份通知体现了建议的部分内容,如建立完善省际间和本地区联保联供机制、加强市场运行监测等。
  代表聚焦社会热点焦点、破解百姓难点堵点;相关部门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加强沟通联系,扎实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这良好的互动,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不断拓宽的民主渠道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一年来,制定法律17件,修改法律22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10件,正在审议的法律案19件,决定批准双边条约和加入国际公约6件……
  2021年颁布施行的乡村振兴促进法,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创新推广方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这一内容包含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基层立法联系点收集的民意。
  建议提出者杨信,是临洮县104名基层立法联络员中的一位,有着近20年乡村工作经历。在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时,他建议,在产业发展部分,增加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等内容。
  国家“立法直通车”开进了乡镇、社区。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建立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辐射带动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建立4700余个立法联系点,拓展了群众参与国家立法的深度与广度。
  民主,起始于人民意愿充分表达,落实于人民意愿有效实现。随着民主形式不断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全过程人民民主涌动着澎湃的生机。
履职尽责、参政议政的强大势能
  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全国政协举办重要协商活动25次,开展视察考察调研82项,立案提案5039件,编发大会发言867篇,有效服务决策施策。
  美丽中国如何实现“双碳”目标?美丽石头能唱什么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委员很忙:专题调研建言绿色发展、委员讲堂解读神奇稀土、微视频开展地质科普……
  履职以来,李朋德委员提交了近百件涉及地理信息、地质调查、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提案。“当大家的智慧凝聚在一起,辅以脚踩大地的调研和论证,就能化作参政议政的强大势能。”他说。
  在人民民主的殿堂,有诸多来自基层的面孔,带来各地百姓的心声。
  四川广元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就是这样一位来自基层的代表。这名“85后”返乡青年,带领乡亲们发展电商,脱贫致富,“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岫云村要奋发有为,力争走在前面。”
  “根植于中国大地与人民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践的沃土中不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枝繁叶茂,推动中国之治迈上新的台阶。”张树华委员说。
  (记者任沁沁、熊丰)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凝心聚力向未来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巡礼
凝心聚力向未来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巡礼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新华社记者饶爱民摄
 
  乘着浩荡春风,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描绘着同心筑梦的时代华章。
 
  6天时间里,近2000名全国政协委员聚首北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奋发的精神状态建真言、凝共识、添助力,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汇聚磅礴力量。
 
同心同德聚共识


 
  3月6日下午,北京友谊宾馆聚英厅,群灯璀璨,气氛热烈。
 
  “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高远谋划,指明发展方向。深切嘱托,汇聚奋进力量。
 
  新的历史节点,标定了我国新的发展方位——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围绕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凝心聚力,人民政协重任在肩。
 
  团结要有圆心,固守圆心才能万众一心。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所在。”
 
  联组会上,第一位发言的政协委员、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干部羊风极,带来了基层群众的最深切心声。
 
  “党的领导越有力,党的旗帜越鲜明,就越能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形成真正的、广泛的、紧密的大团结。”全国政协委员张其成由衷地说。
 
  3月4日,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在鲜艳红旗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代表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把学习中共党史贯穿48个主题读书群”;
 
  “全年举办重要协商活动25次,开展视察考察调研82项,立案提案5039件,编发大会发言867篇,有效服务决策施策”;
 
  “全国政协党组成员同367名党外委员谈心谈话,组织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11场,制作播出委员讲堂10期”;
 
  ……
 
  一个个有力数据,一项项履职成果,充分反映出一年来人民政协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负专门协商机构的职责使命。
 
  这是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
 
  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有关报告,举行大会发言、小组会议、界别协商会议……6天紧张密集的会议安排,留下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奋进身影。
 
  大会期间,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到现场听取大会发言,参加委员联组讨论。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与界别协商会议,听取意见和建议。
 
  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
 
  “我们要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以昂扬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履职热情,担当起新时代人民政协的职责使命。”北京市科协常务副主席司马红委员说。
 
广集众智谋良策


 
  3月4日下午,聚光灯下,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如约而至。
 
  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我们将根据疫情变化动态研判,统筹生产生活,科学精准应对,力争低成本、低影响”;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必须“全面推进自主创新,组建更多产学研一体的创新中心,切实增强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韧性”;
 
  ……
 
  回应社会关切,讲述履职故事。7位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政协委员以网络视频方式,发出政协“好声音”,传递信心与力量。
 
  “委员通道”连接会内会外,正是政协委员们知责于心、履责于行的生动缩影。
 
  连日来,广大委员聚焦发展大计、心系民生冷暖,以高水平协商议政,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伟力。
 
  一份份精心打磨的政协提案,饱含思考、承载梦想——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委员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每一页都记满了她的调研思考。
 
  “提案是出自工作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观察、思考和总结,有的经过多年资料收集过程,有的数易其稿,凝结了众多专家和同行的心血和智慧。”冯远说。
 
  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委员们精耕细作每一份提案,服务“国之大者”,回应“民之所盼”。
 
  一篇篇建言献策的大会发言,精准务实、切中肯綮——
 
  3月7日上午和下午,一天之内两场大会发言。24名委员走上讲台,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谋长远之举。
 
  “做实碳贡献的量化和补偿,用市场化手段做到添绿又生金”;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人民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艺术源泉”;
 
  “紧密团结广大台湾同胞,不断推进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积累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
 
  ……
 
  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到对文艺作品站稳人民立场的坚定宣示,再到对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积极献策,“协商民主的讲坛”上,闪耀着真知灼见。
 
  一场场探讨热烈的小组会议,碰撞观点、汇聚智慧——
 
  3月6日上午,一场关于数据交易所的讨论在经济界小组会上展开。
 
  “数据交易所该不该四处开花?”
 
  有的委员说:“只有各地、各行业数据都实现了互联互通,才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数据市场,因此当前我们还是要鼓励市场发育。”
 
  也有委员认为,“市场发育不是简单地建交易所,还要培育数据商,也就是让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过来,弥合数据与需求之间的鸿沟。”
 
  ……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在讨论中汇集民智,在“争鸣”中形成共鸣。
 
  委员们举事例、摆数据、提建议,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忙碌的日程中,处处涌动着协商民主的澎湃春潮。
 
团结奋斗谱新篇


 
  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人民政协必将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弘扬优良传统,担当职责使命,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强大共识、汇聚磅礴力量。
 
  团结向未来,提振攻坚信心——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的局面,中国经济显现出强大韧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委员认为,只要坚定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定将行稳致远。
 
  来自清华大学的李稻葵委员认为,尽管面临多重风险挑战,中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处于战略机遇期的中国经济一定能够再创奇迹,为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团结向未来,强化使命担当——
 
  来自湖南的李云才委员多年来持续关注“三农”问题。为做好本次会议提交的提案,他专门到武陵山区的深处连续调研数天,实地体察民情。
 
  “政协委员所建之‘言’之所以能资政,贵在‘言’源于实际、忠于实情、发于实感、求于实效。”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委员说。
 
  沉下身去、扎根人民,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提升建言资政水平,政协委员必将交出更为精彩的履职答卷。
 
  团结向未来,汇聚奋进力量——
 
  “4月中旬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将回到地球家园,这将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圆满收官。”
 
  这一来自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委员通道”上的信息,振奋人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委员说,今年将再送6名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
 
  星辰大海,征途辽阔。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辉映着中华民族昂扬奋进的壮美身姿。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的人民政协,正把更多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把更多力量汇聚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
 
(记者林晖、丁小溪、魏玉坤、王鹏)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怎么当好村民健康守护人? 政协界别协商会议热议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   9日上午,华北宾馆一层报告厅。敖虎山委员正准备发言,却被徐安龙委员“抢过”话筒。“关于这个问题,我有话说。”
  这是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医药卫生界别协商会议上,委员们围绕“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这一话题踊跃发言时的一幕。
  “我实地做过调研,发现在江西、陕西等地,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值得重视,乡村医疗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徐安龙委员深有感触地说。
  他认为,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发展,关键靠人,要对那些真正能够扎根乡村的人进行培训,并对他们的行医资质给予政策保障。
  接过话筒的敖虎山委员提出“以价值为导向的医疗保健模式”。他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地方对乡村医生的绩效考核并非单纯看服务量,而是看综合效果,包括老百姓的发病率、慢病管理、健康意识改善等。
  “这一模式值得推荐。当然,在考虑一致性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各地的多样性。”敖虎山坦言。
  委员们争相发言,气氛十分热烈。
  凌锋委员欣慰地介绍,去年她提出的关于在乡村卫生室投放“康复健康小屋”的提案进展显著,已经在全国12个省建立了100个康复健康小屋。
  “希望能进一步推广康复健康小屋,完善小屋的评价和管理制度,以点带面,交流经验,真正实现强基层、惠民生。”凌锋说,中国志愿医生团队愿承诺在每个小屋建帮扶工作站,跟村医一起,做村民健康的第一道守护人。
  张澍委员在现场分享了一位村医的来信内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村卫生室管理和建设”“建立财政负担的村医养老保障机制”等建议。
  “要解决好村医的基本待遇和养老保障,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高学历、具有一定水平的卫生技术人员在农村从事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张澍说。
  “基层医疗不应是低水平医疗。”来自湖南郴州的徐自强委员说,怎样打通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各地应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当地特色、有利于老百姓就医的模式。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不足、药品短缺等现实问题,徐自强建议,组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县域医共体框架,建立共享信息平台,建立服务基层医生的物流通道。
  “这些建议不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而且非常及时。”参加界别协商会议的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说,有关部门已经联合研究起草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将结合委员们在会上的发言和建议,对文件进行进一步完善,推动相关政策尽早出台。
  会议规定时间已经截止,而热烈的讨论仍未停歇。“12位委员的发言从理念、思路、具体工作举措等不同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我要把这些建议带回去认真研究,推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整体能力提升。”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说。   (记者潘洁)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共话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全国政协界别协商会现场速写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于佳欣)“今天,针对疫情防控下畅通中国东盟贸易合作渠道,我想给在场的几位部委负责同志提几点建议……”
  9日上午,铁道大厦二楼会议室,一场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议题的界别协商会正在进行。来自全国政协农工党界别的委员与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相关负责人展开了一场“面对面”对话。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局长蒋和生委员一口气抛出三条具体建议:希望对相关政策进行修改,让优惠举措更具体、可操作;建议边境通关基础设施能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希望疫情防控体系更加精准、开放……
  前来参会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刚才,蒋和生委员提到的边境通关便利化建议,我们会尽快认真研究,努力加大支持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回应道。
  全国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召开界别协商会议,是十三届全国政协的创新举措,有助于让基层声音直达政策制定、执行部门,推动问题解决。
  “当前正在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建设区域公共卫生中心是提高公共卫生能力的有力举措。”重庆市疾控中心主任戎蓉委员开门见山,建议尽快出台具体建设标准、职责任务,建立中央财政补贴、地方财政支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的管理运行机制……
  “我认为要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公共卫生人才界定和使用,健全公共卫生人才的保障和激励体系”“能不能考虑脱贫地区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建议接下来统筹完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措施,要做到既精准防控,又不形成‘孤岛’”……
  发言中,委员们举例子、摆数据、提建议;相关部门负责人专注聆听、认真记录、积极回应。
  “委员们提出很多好的建议,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人才激励保障等,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推进。”财政部副部长余蔚平说。
  对于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说:“我们将根据形势变化更有效实施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刚才各位的建议我会全部带回去,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推进落实。”
  胸怀“国之大者”,紧盯热点关切,积极谏言协商。逾一个半小时,转瞬即逝。热烈讨论中,委员们意犹未尽。
  虽然“面对面”已结束,但会场上的观点交锋和坦诚交流,将让更多基层声音化作推动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力量……
聆听新征程上的奋进之声 二〇二二年全国人代会“代表通道”回眸
聆听新征程上的奋进之声
二〇二二年全国人代会“代表通道”回眸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人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和自豪,就是为他人、为社会认真做好一件事。”

  3月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副校长刘发英代表面对镜头和屏幕,道出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构筑“绿色长城”的“林草人”,以爱育爱的“校长妈妈”,长着“铁人骨头”的石油工人,只为国泰民安的抗疫医护人员……在5日和8日的两场“代表通道”上,17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以鲜活的履职故事,讲述身边的变化与成就,在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发出守正创新、勇担使命、笃行不怠的奋进之声。

“创新”之声


  过去一年,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未来,如何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如何培养科技人才?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陆文俊代表对此深有感触。为了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们历经近10年苦心钻研,研制出了代表热加工最高水平的核电常规岛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境地。

  正是一代代装备人攻坚克难、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决心发展壮大中国的装备制造业”,陆文俊话语坚定。

  创新发展,关键在人。新时代纺织女工王晓菲代表分享了自己奋斗于细纱车间、大胆创新的故事。作为山东省德州恒丰集团高级技师,王晓菲创造了“紧密纺绕皮辊斜接头操作法”,使一个43台车的车间每班用工减少6人,每天产量增加1吨多,纱线断头率下降了近五成。

  “我们是‘手舞银丝织彩梦’的‘经纬构造者’,我会继续坚守岗位,传承工匠精神,用创新和努力,擦亮中国纺织制造品牌。”王晓菲动情地说。

  因意外失去右手大拇指的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车工王尚典代表创造独有的测量手法,将几十项创新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代表创造性地提出“共生院”理念,打造体现“老胡同新生活”的人居环境;重庆市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代表创新优化校园生活流程,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人大代表诉说着自己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故事,成为“代表通道”上催人奋进的动听旋律。

“坚守”之声


  35年如一日攻克焊接难题,扎根林草行业30年筑起北疆“绿色长城”,30个春秋忙碌在社区工作中……坚守,是人大代表口中的高频词。

  在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有色金属焊接班班长姜涛代表眼中,坚守是他和团队35年来一直从事航天产品的焊接工作。“我手持焊枪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一次次超越自我,攻克国内焊接技术难关。”姜涛说,希望他的技术可以更好地传承下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

  坚守,让祖国北疆“绿色长城”愈发牢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森林草原防火站站长陈良代表扎根林草行业30年来,早已将保护森林和草原与生命融为一体。

  保护大自然是很多“林草人”毕生的责任,只要把林子保住了,就是拼了命也值。“这是我们最真实的林场守护人。”陈良说,今后将不遗余力、尽责担当,为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而继续奋斗。

  30个春秋扎根在社区,处理家长里短的琐事、小事,把社区入户走访和倾听民声结合起来,是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杨蓉代表日常的“坚守”。

  自工作以来,杨蓉一直心系群众,她调研走访了一些问题少年儿童的家庭情况,参与提交了关于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议案,并得到采纳。

  “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这位基层民警言语里充满自豪。

“使命”之声


  为国家建言献策、为劳动者代言发声,让大家都能获得闪闪发光的人生,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邮区中心邮件接发员柴闪闪代表的责任与使命。

  在社会各方关怀帮助下,柴闪闪从一名进城务工者,成长为邮政行业优秀的技术工。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积极走访调研,提出了有关维护劳动者相关权益等建议,帮助那些像当年刚进城时的自己一样的劳动者更好地融入城市。

  “我愿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履职,反映更多基层劳动者们的所思所想所盼,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共同获得闪闪发光的人生。”柴闪闪坚定地说。

  对于刘发英而言,让更多的孩子获得上学的机会、拥有出彩的人生,是她的使命与担当。她用一根网线架起了网络爱心助学的桥梁。截至今年2月底,她和她的团队累计筹集助学善款2900多万元,帮助4300多名贫困学生上学读书。

  不抛弃善良,不放弃希望,不忘记初心。如今,很多当年接受过资助的学生们,在大学毕业后,或选择回到偏远学校支教,或每年坚持资助贫困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这份使命和担当延续下去,共同守护孩子们的梦想。

  “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希望的田野上”“在乡村振兴路上争当排头兵”“让‘三江之源’源清流洁,让‘中华水塔’坚固充沛”……一句句肺腑之言,道出了人大代表的心声和期盼,共同汇聚成这个春天最振奋人心的声音。

(记者齐中熙、许可、范思翔、周圆)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履行宪法法律职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代表委员审议讨论两高报告
履行宪法法律职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代表委员审议讨论两高报告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连日来,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围绕两高报告认真审议讨论。代表委员们认为,过去一年,司法机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司法服务。

  2021年作为常态化扫黑除恶开局之年,一系列扎实举措有力带动了社会治安形势的持续好转。

  “两高报告均提到常态化扫黑除恶,这是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的必要之举。”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师范大学校长许小红说,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要牢固树立系统观念,着力深化行业监管,善于发动群众参与,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常治长效,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3万件2.7万人”“对王富玉、王立科等23名原省部级干部提起公诉”……两高报告中的反腐内容让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岐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曾云英深有感触。“足见力度之强、决心之坚。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入反腐、频出重拳,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切身感受到反腐败斗争给社会带来的改变。”曾云英代表说。

  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表示,今年的两高报告释放出严厉惩治腐败犯罪、受贿行贿一起查的信号,要持续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推动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坚实防线。

  民法典实施一年多来,这部日常生活的法律百科全书走进千家万户,进入百姓心田。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李亚兰说,一个个司法案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民法典对人民权利的保障,要继续实施好民法典,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今年的两高报告亮点多、成绩实,紧扣民生关切、回应民生痛点,给代表委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从严惩食药安全到守护百姓‘钱袋子’,再到群众头顶、脚底下安全,司法机关在纾解群众急难愁盼方面不断努力。”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建议,要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出台相关专项司法解释、司法建议,对行业监管漏洞进行防范和治理,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网。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融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厉莉说,在司法审判中,人民法院要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裁判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司法裁判支持保护市场,以法治稳企业稳预期、保就业保民生。

  “去年开展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让我们看到了政法队伍刮骨疗毒的决心,也感受到了由此带来的新气象和新变化。”全国人大代表、中联律师事务所重庆办公室执行合伙人韩德云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司法案件中面临的难点增多,建议总结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经验,在队伍建设中构建长期、稳定、见效的常态化机制,不断夯实和巩固教育整顿成果。

  一年来,司法机关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践行为民宗旨,严格公正司法。

  “针对‘纸面服刑’‘提钱出狱’破坏公平正义的问题,两高两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意见》,严格规范减刑、假释工作,确保案件审理公平公正。”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三桥派出所副所长杨蓉表示,下一步按照意见要求,要依法严格落实相关制度,完善相关程序,健全配套机制,并且加强保障,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和运用水平,适应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需要。

  两高报告提到“减假暂”案件,全面排查1990年以来办理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查处徇私舞弊“减假暂”犯罪。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方燕说,从两高报告中可以看出,司法机关坚决整治顽瘴痼疾,推动立行立改,抓源治本。“在巩固深化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的基础上,持续做好队伍规范管理工作,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助力法治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方燕说。

  (记者刘奕湛、孙亮全、刘惟真、周闻韬、许祖华、吴文诩、杨思琪、李继伟)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让公众不再为“脸面”担忧
让公众不再为“脸面”担忧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今年的最高法报告提到,出台人脸识别司法解释,制止滥用人脸识别技术行为,让公众不再为自己的“脸面”担忧。在过去一年,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防护网越织越密,彰显司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决心,让人民切身感受到法治带来的安全感。

  人脸、指纹、DNA等个人生物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滥用此类技术将导致公民隐私权、财产权等权益受到侵害,甚至威胁公共安全。如何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用好管好数据,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好公民的“脸面”问题,是一道必答题。

  个人信息泄露是公众深恶痛绝和反映强烈的问题。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法治的步伐必须紧紧跟随。技术的新玩法、新花样层出不穷,需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也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让技术成为法律调控范围内的利器,让法律成为技术可行基础上的善法,守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对于技术滥用的非法行为,司法机关必须重拳出击、整治到底。

  司法要跟得上社会和技术进步,才能约束非法、震慑犯罪。提升群众司法满意度,推动法治为民办实事,要聚焦人民的急难愁盼,要一件接一件切实维护好人脸安全这样的关键事。

  (记者张漫子、王亚宏)

据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整治网络暴力,营造清朗空间
整治网络暴力,营造清朗空间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对侵犯个人信息、煽动网络暴力侮辱诽谤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这些整治网络暴力的重要举措和要求,写入了今年的两高报告。

  网络虽然虚拟,但真实介入了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通过网络,信息可以秒速扩散,呈现出几何级的放大效应。网络诽谤侮辱,对受害人有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即便事后加害人受到惩处、谣言得以澄清,造成的损失和伤害却往往难以弥补。依法严厉打击网络暴力,是顺应民意、顺应时代、顺应潮流之举。

  针对网暴行为,近年来各方加大了依法整治力度,极大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例如,检察机关继推动取快递女子被造谣出轨案自诉转公诉,接续发布公民人格权保护指导性案例;今年初,中央网信办开展专项行动,重点开展集中整治网络暴力、散播谣言等问题。

  今年的两高报告强调依法治理网络暴力,彰显了依法保护公民权利的决心。各方要形成合力,让此类违法犯罪行为无处遁形、无机可乘。

  网络虚拟空间,依法治理要实。依法整治网络暴力,要注重源头防范,坚持全链条打击、一体化防治,推动网信、通信管理等部门综合治理,有效保护个人的名誉、荣誉、隐私和相关信息。

(记者徐博、字强)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为了亲人不再离散 为了民族不再伤痛 台籍代表委员谈两岸统一梦与家国情
为了亲人不再离散 为了民族不再伤痛
台籍代表委员谈两岸统一梦与家国情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我小时候并没想过会走上对台交流这条路。”祖籍台湾台中的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上海市委会主委李碧影说,“父亲去世给了我很大触动。他的遗愿就是两岸早日统一,我要接续上一代人的努力。”

  李碧影的父亲李乔松在日本殖民台湾时期投身抗日运动,多次被捕,始终不改其志。台湾光复后,他因参加反对国民党当局专制统治的“二·二八”起义,遭到通缉,被迫离开台湾,回到大陆。

  在李碧影的印象中,父亲年迈时总爱站在窗边,有时眼角噙着泪。“后来我才知道家里的窗户朝向东南,那是家乡台中的方向,父亲是想家了。”

  “在父亲的描述中,台中是块宝地,稻米好、甘蔗甜、水果多,哪哪都好。”似乎陷入了对父亲的思念,李碧影停顿数秒,才接着说,“可直到去世,父亲都没能再踏上故土,再见到家乡的亲人。我想,他心中是充满遗憾和感伤的。”

  2001年,李碧影终于回到父亲魂牵梦萦的家乡台中,她提前给家乡的亲人们准备了许多礼物。“那次的感触太深了!家族来了100多人,大多是第一次见,但彼此丝毫不觉得陌生。”李碧影回忆说,大家坐在一起聊了4个多小时,仍意犹未尽,“我被暖暖的亲情紧紧地包围着。”

  那天,李碧影深刻体悟到:“两岸就是一家人,有着割不断的血脉。”此后,她和岛内亲人数度互访,感情愈发深厚。

  “长辈们总说,两岸要多走动、多来往,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都要坚持下去。家族里不少人投身两岸交流一线,希望为实现祖国统一贡献绵薄之力。”谈到对统一的期盼,李碧影连说了三遍“很热切”,“亲人离散的痛不能重演!”

  对于统一梦与家国情,全国人大台湾省代表团代表、福建省台联副会长梁志强也有着切身体会。

  1946年,梁志强的父亲在台北一家裁缝店当学徒。他和许多台湾省籍新兵一样,未及与家人道别就离开了故乡,被送往内战的前线。这一别,就是近半个世纪。

  梁志强说,父亲经历了个体无力选择的动荡年代和隔绝岁月,深知窄窄的海峡所意味的不仅是亲人的离散,更是整个民族的伤痛。

  在两岸无法往来的数十年间,海峡“冰封”,骨肉至亲生离成死别,无尽的思念之苦郁结为化不开的乡愁。直至20世纪80年代,隔绝两岸的藩篱终被冲破,亲人同胞走近走亲的大潮蔚然兴起。

  “当年,大伯带着姑姑和堂哥堂姐从台湾来福建看望父亲。兄妹三人见面时抱头痛哭,分别时也抱头痛哭。”梁志强动情地说,“40多年杳无音讯,对几位老人家来说,这一天,来得太晚了。”

  “父亲生前常说,两岸和平弥足珍贵,要好好保护。而近年来民进党当局为谋政治私利,肆意谋‘独’挑衅,严重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梁志强愤慨地说,“这只会将台湾同胞推向灾难,是两岸中华儿女都不愿见到的。我们必须粉碎‘台独’分裂图谋,让同胞能够安居乐业。”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梁志强说,岛内各地还有很多亲人,大家都盼着两岸早日实现真正的团圆,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的父辈为两岸恢复和扩大交流积极奔走,而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就是要全力推进祖国完全统一,这是父辈的嘱托,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重任。”

  李碧影说,两岸关系的未来在青年,要组织更多面向两岸青年的交流活动,把“两岸一家亲”的种子不断播撒下去。

(记者陈舒)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解读2022年稳外贸政策发力点
解读2022年稳外贸政策发力点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出口保稳提质”“多措并举稳定外贸”。稳外贸政策释放出哪些信号?怎样更好落地?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开拓新局?记者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和专家。

中小微企业是重中之重


  面对三重压力,稳外贸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支撑。“进出口保稳提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这一预期目标,并作出一系列稳外贸部署。

  其中,重点聚焦了中小微外贸企业: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加强出口信贷支持,优化外汇服务,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稳生产。

  “支持外贸企业,重中之重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稳住中小微企业,对稳住对外出口增长和稳住经济大盘至关重要。”浙江省财政厅厅长尹学群代表说。

  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委员表示,考虑到外部环境复杂性,在去年21%以上增速的高基数上,今年外贸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不容易。政府工作报告对外贸保稳提质作出的部署,将为稳外贸和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看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是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重要举措。“要特别发挥好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保单融资‘白名单’机制作用,扩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覆盖面和承保规模。”

  尹学群建议,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的困难,要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减税降费、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以及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等政策,将以真金白银换市场主体轻装上阵、专注前行。

固本强基是关键


  “速度、保稳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提质。”高融昆委员认为,外贸的基础是产业,产业的竞争力决定外贸的竞争力和规模。

  “出口的竞争力更多取决于生产制造能力,而不只是出口的最后一个环节。”东方国际集团东方国际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代表强调,支持外贸发展,让企业固本强基是关键。

  据了解,当前,一些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资源支持,不仅加大对制造企业研发创新、技术改造、设备升级的信贷支持,也注重做好对外贸企业上下游等整个产业链条的信贷支持,保证整个外贸产业链更加稳固。

  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举措,在帮助制造业减负的同时,也让其有更多精力投入研发创新,提升竞争力。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作用,支持建设一批海外仓。浙江省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张世方代表建议,要持续深化跨境电商政策落实、主体培育、生态建设,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创新发展集群,加快推进海外仓、前置仓等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外贸细分服务平台。

做大贸易“朋友圈”


  稳住外贸,做大“朋友圈”很重要。今年1月1日生效实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有望带来庞大贸易创造和投资增加效应,将对稳外贸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这个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企业用好优惠关税、原产地累积等规则,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

  根据原产地累积规则,只要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部分属于已生效成员国,且累计增值超过40%即可享受相应关税优惠。

  这段时间,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物流部负责人朱晓东正与团队逐条梳理可享受的RCEP政策清单。朱晓东告诉记者,公司生产所需的超高纯金属材料,主要从日本、韩国进口。RCEP生效后,不仅公司进口的部分原材料关税直降为零,原产地累积规则还帮助公司优化在RCEP区域内的产业链布局。

  为帮助企业更好抓住RCEP带来的机遇,复旦大学教授丁光宏代表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建立完善服务于RCEP等自贸协定实施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队伍,为企业利用RCEP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并引导企业强化风险防范、贸易救济、安全保护等方面能力。

  “企业自身也要认真研究我国与RCEP成员国间的国别关税减让情况,着力扩大重点进出口。”丁光宏说,同时,要培养掌握原产地累积规则的专业人员,将高质量实施RCEP全面纳入企业国际化经营策略。

    (记者于佳欣、何欣荣、熊丰、唐弢)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5G、工业互联网、关键软硬件…… 这些关键词释放哪些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
5G、工业互联网、关键软硬件……
这些关键词释放哪些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在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部署。5G、工业互联网、关键软硬件……一些关键词传递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

  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加强新基建,一方面能够以投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数字技术孵化应用,融合其他产业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认为,着眼于推进新基建的一系列举措,夯实数字基础,为创新提供助力。

  浙江提出深化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北京提出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河北提出建设张家口国家级数据中心……近年来,多地纷纷布局,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工信部明确,将持续加强5G网络覆盖,今年预计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

  数字时代,算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力。

  “算力网络可以实现网络和算力有机融合,将成为未来信息基础设施的主要形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加快算力网络创新发展,有利于引领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全面提升信息通信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厂区智能物流、远程设备操控、无人智能巡检……现下,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加速融合,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不断加快。报告明确,“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

  “我所在的航天四院一直致力于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发展,智能制造技术、生产线的投入使用,让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发展能力实现了跨越提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班组长徐立平说。

  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对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潜能具有重要意义。报告中,“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引发关注。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一方面,要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提前布局、取得突破;另一方面,要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聚焦集成电路、通信设备、智能硬件等重点领域,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

  “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突飞猛进,这得益于国家政策的长期支持和引导。伴随着国家对科技企业的进一步支持和鼓励,科技企业将更加专注于技术创新与研发。”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说,百度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助推国家在自动驾驶领域保持国际竞争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建议,加快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融合提升,引导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带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鼓励支持数字新业态发展。  (记者叶昊鸣、张辛欣)

       新华社北京电

 
“贵”在特色和品质 贵州代表团分组审议共话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贵”在特色和品质
贵州代表团分组审议共话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左图:杨昌芹代表介绍赤水竹产业。新华社记者谭谟晓摄
 
 
 
 
 右图:在贵州省赤水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员在进行竹雕创作。新华社发
 
 

 
  分组审议结束时,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没有离开,而是径直走向了一名“60后”女代表,她就是来自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水仙马尾绣有限公司的宋水仙。
 
  “刚才讨论时您提到想通过电商渠道做好马尾绣产业,但不懂技术,我们有资源力量,可以帮上忙。”宋宝安对她说。
 
  7日,在贵州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一场务实高效的讨论热烈展开,事关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建设,特色产业是有力抓手。”宋水仙说,马尾绣是水族独有的民族传统工艺,被誉为刺绣的“活化石”,“我们要努力让更多水族姑娘成为绣娘,实现‘马尾变财富’的梦想。”
 
  传承民族文化,发展好“指尖上的产业”,这让代表们深有共鸣。
 
  “‘贵’在特色和品质。”“85后”代表、贵州省朱砂古镇民族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华茜说,民族元素是宝贵财富,今年打算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国潮服饰,让更多人了解当地民族文化。
 
  她的观点得到杨昌芹代表的赞同。“我们赤水是竹产业城,竹子可以用来制作竹编、建材等,用处多得很,做好‘一棵竹’这篇文章能让老百姓钱包‘鼓起来’。”
 
  出生于1990年的杨昌芹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赤水竹编”传承人,她开办的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为100多人提供就业,去年产值超过1800万元。
 
  围绕做好特色产业,代表们畅所欲言,谈设想、提问题、出主意……
 
  贵州省天柱县林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袁昌选代表带来了父老乡亲们的“心头事”:“希望家乡的‘断头路’早日修通,方便老百姓生活,也能更好带动产业发展。”
 
  杨昌芹补充道,既要修好公路,也要修好铁路,把物流运输成本降下来,提升贵州产业的竞争力。
 
  针对两位代表关心的问题,国家开发银行资深专家徐元代表给出建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贵州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补齐发展短板。”     (记者谭谟晓)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打造支撑中部崛起的科技创新支点 湖北代表团热议创新驱动发展
打造支撑中部崛起的科技创新支点
湖北代表团热议创新驱动发展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我们与南华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制的100千瓦超高功率激光器已正式启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闫大鹏与大家分享了一则好消息,引发在座代表们的热议。

  在湖北代表团的代表中,有不少院士、专家。翻阅他们此次带来的一份份建议,创新是其中的关键词。

  2021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9%,总量迈上5万亿元新台阶。未来如何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怎样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提供新动能?

  “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院士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湖北是全国排名前列的科教资源聚集地,创新资源优势明显。

  不少湖北代表团代表建议,应尽快启动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实验室和世界一流高校院所集中布局,支持武汉加快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优化国家科技创新区域布局。

  “武汉具备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条件。”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新武表示,这将进一步释放湖北科技创新潜能。

  “创建科技创新中心是完善国家科技创新区域布局的迫切需要。”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院士认为,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做出更大贡献,需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提升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引领辐射能力,打造支撑中部崛起的科技创新支点。

     (记者胡喆、梁建强、田中全)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新华网推出梦幻短片《XR看报告:绘景未来》,以儿童画为灵感,让受众体会“愿景成真”的快乐 XR看报告:走心“绘景”,展现美好“愿景”
新华网推出梦幻短片《XR看报告:绘景未来》,以儿童画为灵感,让受众体会“愿景成真”的快乐
XR看报告:走心“绘景”,展现美好“愿景”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本报记者陈凯茵、魏文彬


  作为全国两会的程序性报道之一,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一向是各大媒体的“必争之地”,比创意、比速度和比技术,比比皆“赛场”。

  从2016年至今,在一片两会报道的“红海”中,新华网每每都能凭借“新姿势看报告”品牌产品脱颖而出。每一年,新华网都致力于用前沿技术、颇具新意的方式,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可视化的解读。

  求新永不止步,今年也不例外。围绕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网新华媒体创意工场推出《XR看报告:绘景未来》,不仅从立意上另辟蹊径,更用独家技术和工艺流程包装作品,让2分26秒的短片暗藏玄机。

  产品从儿童视角出发,运用XR(扩展现实)拍摄、VR(虚拟现实)绘画和虚幻引擎三维渲染二维等技术,构建了童话般的虚拟场景,第一次实现实景布景与虚拟场景融合,用“绘景”展现“愿景”,呈现出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目标和任务。

求新也走心,“绘景”凸显美好“愿景”


  《XR看报告:绘景未来》的灵感来源于儿童画。对于未来的开放式想象,没有人能比得过孩子,他们脑海中的想象天真纯洁。创作过程中,创意团队看到数十张儿童画,一边惊叹于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一边被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所感染,随即决定把儿童的憧憬作为这次短片的主题。

  几番取舍之下,团队提取出儿童画中的共性元素,构建了四大场景——“神奇卧室”“美妙自然”“未来城市”和“梦想太空”,不同场景中的不同元素代表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各种愿景。

  场景构建只是第一步。团队还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给小演员安排了一段“奇幻旅程”。

  一切从小演员戴上VR眼镜“画”出小火箭开始。在小火箭的激活下,看似平平无奇的卧室变得“活泼”起来。小火箭向往着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更为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卧室的墙“打开”,小演员瞬间“穿越”到一片“美妙自然”当中,景色也不同于现实中的青山绿水,呈现出童话色彩。紧接着小火箭带着小演员穿越到“未来城市”中,小火车穿行在一片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车水马龙”中。下一幕,孩子又到“梦想太空”漫游,荡起了秋千……

  移步换景,受众跟随孩子的视角徜徉在充满童趣的场景中,体会着“愿景成真”的快乐。

  孩子的每一个愿景实际上都与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任务有所对照,报告内容也自然而然地融入虚拟场景中。报告处处体现出的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具象化为短片中色彩斑斓的童话乐园。正如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求新也求快,流程优化快人一步


  3月5日上午,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播发。下午4点53分,《XR看报告:绘景未来》便在新华社各新媒体端口播发并作重点展示,创下解读报告的视频产品历年发布速度之最。

  速度快,在抢占受众注意力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在网上产生刷屏之效。截至目前,该短片累计被两百余家网络媒体、视频平台转发,全渠道访问量达1.3亿。

  这背后离不开技术和流程优化。《XR看报告:绘景未来》着力解决视频特效制作的长周期与时效性要求之间的矛盾,让短视频能在最短时间内制作完成并推出。

  三周内制作一部“童话短片”,是这次项目遇到的最大挑战。

  团队为了缩短项目周期,首先是尽可能多地使用XR场景,减少后期特效,并将主要特效集中在第一场戏上,集中精力,让开篇画面出彩。

  其次是分阶段拍摄,在2月25日首先拍摄有特效的戏份,27日、28日再拍摄有演员表演的戏份,这样既能争取足够的XR场景制作时间,也能给后期特效抢出制作周期。

  再次是精细化分镜,前置特效工作。分镜中详细描绘了构图、动画、时长等细节,并据此制作了三维镜头预览,给XR设计和动画特效两个团队明确的创作方向。这不仅能有效减少XR现场拍摄调试时间和风险,还可以让大量特效在拍摄前就进行预准备。

  团队在3月4日晚已经完成了除文字内容以外的动画、剪辑、配乐、调色等工作。5日上午,随着人大会议的直播,项目监制、编辑和导演同步进行最后的数据整理、文案、剪辑调整等收尾工作,这就省去了设计、剪辑、后期等环节多人沟通协作的时间。最终,产品顺利播发,为期三周的高效率制作画上句号。

求新也求“进”,技术迭代永不止步


  新华网作为主流网络媒体,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引领内容创意变革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形态为优质内容加持,让新闻产品更前沿,更有科技感、高级感。

  XR作为AR、VR、MR等技术的“集大成”形态,从2020年开始逐步进入国内媒体人的视野,新华网敏锐进军XR。一年多来,新华媒体创意工场经过《舞动百年芳华》《冰雪荧煌》等几次虚拟制片项目的实践,已经具备了成熟的XR全流程把控能力。

  能力到位,硬核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基于已有的MR演播厅技术解决方案,新华媒体创意工场通过引进Mo-Sys追踪技术和Unreal虚幻引擎的扩展现实解决方案,快速迭代出XR一体化展现方式。

  《XR看报告:绘景未来》的拍摄还启用了新华媒体创意工场新建设的XR影棚。全新的XR影棚拥有更高的弧面主屏、更大的拍摄空间,Motion Control高科技交互式摄影控制系统(MOCO)可以做出更大的运镜动作。在这个影片的拍摄中,团队用MOCO配合广角镜头,营造出更广阔的XR虚拟空间,给予受众更震撼的视觉效果。

求新也求“美”,虚实结合出彩出色


  这一次,为了满足短片儿童画风格的需求,团队探索出了一种比写实场景更复杂的渲染方式——虚幻引擎“三渲二”技术。

  “三渲二”是业内专用术语,即三维渲染二维,是一种将三维场景或角色渲染成二维卡通美术风格的技术,让场景既有三维空间的透视感,又有卡通漫画的质感,这种空间维度的矛盾能给人神奇的视觉感受,也与短片的风格高度吻合。

  此外,创作团队第一次实现了实景布景与虚拟场景融合。

  短片第一个场景“神奇卧室”的实景较多,在画面风格上容易与其余场景格格不入。如何使场景朝着“二维”和“卡通”的风格靠拢,达到视觉上的和谐,成为影片拍摄和后期制作中的难点之一。

  有难点就突破难点。团队将现场灯光重新设计,用平涂的方式给道具上色,特效部分也采用了另一种“三渲二”技术……总之,怎么“梦幻”怎么来。一系列技术和工艺的配合,使团队最终实现了小演员、实体道具和虚拟场景的完美融合。

  此外,VR绘画作为横跨虚实场景又极富互动感的可视化展现形式,在短片中也大展身手。在开头,团队设计了一个情节:让5岁小姑娘戴着VR眼镜绘制小火箭。经过几日的练习,小演员的心情从恐惧不安到心生向往,熟练掌握了在VR虚拟环境中绘画的技能,使得绘画镜头展现出的情绪更真实,也让“绘景未来”这一主题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在当前互联网传播语境下,在两会等重大报道中,时效性越强的媒体产品传播力越强,创意性越强的媒体产品感染力越强,科技力越强的媒体产品表现力越强,越能给受众带来震撼人心的观感和体验。

  埋头走路,还要抬头看路。《XR看报告:绘景未来》作为新华网推出的“内容+创意+科技+美学”又一精品力作,必将坚持“求新”的初心,擘画内容生态新蓝图。

 
“数”读报告,看民生新获得
“数”读报告,看民生新获得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翻开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数里行间,一项项民生新承诺,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把保就业放在优先位置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每个家庭实现幸福生活的基础。202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设定这样的目标,有何考虑?计划报告中指出,综合考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产业升级带来的职工转岗等就业需求,实现11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是保就业的基本要求;同时,随着经济持续恢复特别是促进就业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实现11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有较好支撑。

  今年就业压力凸显,仅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便达1076万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预算报告提出,今年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17.58亿元,增加51.68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让居民收入稳步上升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这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

  根据计划报告,随着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等政策措施的推进,2022年居民收入增长有望继续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预算报告提出,今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按照只增不减的原则安排1650亿元、增加84.76亿元,并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推进乡村振兴底子薄的地区倾斜。

教育改革持续推进


  公平与质量是促进教育发展的两个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

  “支持社会力量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报告中一项项举措,指明教育改革发展的着力方向。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125亿元,教育支出占比最大,为15.5%。

社会保障网织密织牢


  看病难、看病贵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已形成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相关内容中,计划报告从“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进一步扩大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范围”,到“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再到“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提升民生温度,少不了用好“钱袋子”。预算报告提出,今年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84元,优化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10元。 (记者樊曦、刘夏村)新华社北京电

 
赤字率拟下调至2.8%左右 财政支出力度并不减
赤字率拟下调至2.8%左右 财政支出力度并不减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下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了今年多项财政政策安排,彰显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赤字率是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通过调整赤字率和赤字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财政政策的力度。从近年我国赤字率来看,2020年为3.7%,2021年下降到3.1%,2022年进一步下调至2.8%左右。

  赤字率下调,是否意味着财政支出强度减弱?对此,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预计今年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

  “今年适当下调赤字率,赤字率降到3%以内,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复杂困难局面留出空间;另一方面,中央财政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了财政支出强度,为推进新的减税降费等积极财政政策措施提供支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强化绩效导向,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有利于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表示,下一步,广东省将全力管好用好专项债资金,做实做细项目储备,加强专项债券制度建设,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记者申铖、王雨萧)

         新华社北京电

 
国家公园怎么建?人大代表这样建议
国家公园怎么建?人大代表这样建议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在可可西里拍摄的藏羚羊(1月20日摄)。2016年,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体划转至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社发(潘彬彬摄)

  “两会前,我专程驱车7个多小时来到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在离公路较近的地方看到了藏野驴和中华对角羚,还有狼群,与牧民养殖的牲畜同在一片草原上繁衍生息……”

  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门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庆菊的分享,再次唤起大家对国家公园的向往与期待。

  去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标志着国家公园体制这一重大制度创新落地生根,从试点转向快速发展阶段。日前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未来该如何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记者采访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内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在体制机制上也开展了不少探索。”孔庆菊说。

  “与国外一些国家公园为无人区的情况不同,我国不少生态关键区域还有一些原住居民,他们的生存发展同样重要。”她说,三江源国家公园在共建共享方面进行了探索。如建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让牧民成为生态守护者、获益者;探索引入市场机制,解决野生动物致害问题,保障群众利益。

  据介绍,为了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中华水塔”的使命,三江源国家公园整合园区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等职责,形成以管理局为龙头、管委会为支撑、保护站为基点、辐射到村的新管理体制,有效破解“九龙治水”顽症;整合了6类15个自然保护地,调整优化国家公园范围和功能分区,让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保护。

  记者了解到,虽然第一批国家公园已经设立,生态环境较试点前有了明显提升,但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仍有待理顺,一些生态关键区域依然脆弱,未来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仍需努力。

  一些代表们建议,要推进国家公园法立法进程,为国家公园建设、发展、运行保驾护航,同时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理顺中央与地方、相关省份间的工作推进机制。

  “未来要强化科技攻关,研究生态演进过程,按照自然演进规律加强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修复。”孔庆菊说。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林草局局长关志鸥说,未来国家公园的设立将充分对接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成果,出台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和相关发展规划,坚持成熟一个设立一个,避免一哄而上。

    (记者胡璐、张辛欣、央秀达珍)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如何从“出作品”到“出精品” 代表委员热议新时代文艺工作
如何从“出作品”到“出精品”
代表委员热议新时代文艺工作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爆款”文艺作品频出,反映了文艺界哪些新气象、新趋势?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代表委员们提了哪些新想法、新点子?从“出作品”到“出精品”、从“文艺高原”迈向“文艺高峰”,文艺工作者将作出哪些努力?

  新华社记者就此专访了叶小钢、冯远征、贾樟柯、张凯丽等文化领域的代表委员,畅谈新时代文艺工作和他们的履职故事。

  文艺创作更紧扣时代脉搏


  “近年来,很多现实题材的大戏越来越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演员张凯丽说,主旋律影片比以往更加贴近受众、吸引受众、打动受众。

  文艺创作更加紧扣时代脉搏,表现形式更加多元,题材内容更加丰富,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对近年来文艺领域新气象的感受。他说:“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网络文学等新型文化业态,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大众提供了高质量的精神食粮。”

  全国人大代表、导演贾樟柯认为,如今主旋律电影更趋符合电影艺术创作规律和市场需求,商业化主流电影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近年来电影行业的一个新趋势。

  “尽管疫情期间电影行业整体发展比较艰难,但是每年还是能够涌现出很多年轻导演。我本人每年参与主办平遥电影展,通过这一平台,我看到了很多年轻导演蓬勃的创作热情和大胆的艺术探索,比如他们会运用多种类型的元素来反映现实,艺术表现手法很有创意。”贾樟柯说。

  我国文艺事业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赞不绝口。谈到印象深刻的文艺作品,他一口气列出了《山海情》《觉醒年代》等近十部影视剧,感叹“很多作品在青年观众中引发强烈反响,成为收视、口碑双丰收的‘现象级’佳作,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为文化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点是实现人民共享。”阎晶明说,期待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让老百姓能够更广泛、更便捷、更轻松地使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得到优秀精神文化的滋养。

  阎晶明今年两会关注的是网络文学。他说,如今网络文学创作队伍越来越大,希望从战略上做好顶层设计,不断推动网络文学主流化发展,用新技术、新理念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张颐武今年带来的一个提案是关于运用新媒体促进知识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播。他认为,应鼓励各领域专家、学者在短视频平台开展科普,规范和发展知识付费,激励优质内容产出。

  谈到履职故事,代表委员们感慨良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冯远征欣慰地告诉记者,自己两年前提交的关于给新文艺群体评职称的提案,受到各界关注并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

  回忆起3年前提交的关于发展我国无障碍电影事业的议案,贾樟柯记忆犹新。“议案提出后,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支持性文件。如今视障朋友几乎每周都有新电影可看,而且渠道更加丰富。”

  贾樟柯说,希望能把实地参观博物馆、历史文化遗产等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中,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近距离感受祖国的大好山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代表委员们表示,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向世界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冯远征认为,创作文艺精品关键要有工匠精神。文艺工作者只有在时间的积淀中不断思考、不断打磨、不断突破,才能找到最好的表现形式。

  “例如我们用心创作的一些话剧,历经十年打磨才搬上舞台,10年时间里我们改了16个版本。”冯远征说,每一年都在丰富角色,通过不断调整语言和动作上的细节,让作品主题更鲜明、人物更细腻丰满。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说,浮躁是文艺创作的一大杀手。文艺创作不能一味求快、求多、急功近利,而是要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创作更多能够让后人记住、让自己骄傲的作品。

  “伟大的时代要有伟大的作品。”叶小钢说,下一步音乐界不仅要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歌曲,还要创作更多具有国际水准的交响乐,通过音乐这一世界共通的语言,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记者潘洁、董瑞丰、王鹏、张嘉琪、武思宇)新华社北京电

 
人大代表建言养老服务 加快人才培养,推进医养结合
人大代表建言养老服务
加快人才培养,推进医养结合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新华社记者严赋憬


  “培养和打造医养结合的专业人才队伍是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才培育周期长、投入大,建议尽早谋划。”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潞说。

  作为一名在临床医学深耕37年的医生,长期与老年病人打交道,让李潞格外关注养老话题。今年是她第3年带来医养结合的相关建议,并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

  “老年人是基础疾病、慢性病高发群体,不少人还伴随着脏器功能衰退和行动不便。”李潞说,医养结合能整合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优化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服务。

  推动医养结合,专业人才是关键。

  李潞告诉记者,医养照护与管理属于新学科,相关教育起步不久,存在一定人才缺口。此外,当前医养照护从业人员多从以往的老年医学、老年护理等方面转岗,需要加大专业培训。

  “希望将医养照护人才纳入学历教育,扩大招生规模,积极推荐对口就业。”李潞建议,同时统筹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构建与基层医疗特别是医养结合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对于加快人才培养,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金京哲深表认同。

  “医养结合是集群式、综合性的养老模式,其内容还包括卫生习惯、生活方式的指导等,要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金京哲建议,进一步保障医养照护服务人员在工资水平、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权益。

  “培养一个医生,从大学到临床,往往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认为,优秀医疗人才来之不易,除了建设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也要考虑从更大层面加大对整体医疗人才的培育和优待,避免优秀医疗人才的流失。

     据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代表委员聚焦女性健康 加强和改进“两癌”筛查
代表委员聚焦女性健康
加强和改进“两癌”筛查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新华社记者胡喆、田中全、杨思琪


  乳腺癌、宫颈癌——“两癌”发病率攀升,通过筛查可有效防治……“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不少代表委员聚焦女性健康尤其是“两癌”筛查话题,为如何进一步降低“两癌”患病率、加强和改进“两癌”筛查工作建言献策。

  “目前,女性‘两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第四医院院长王岚表示,做好“两癌”筛查工作,不仅是保护妇女健康,也是保护千万家庭的幸福。

  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王玲针对“两癌”筛查,带队深入医院、基层调研。王玲建议,应积极推动乳腺癌和宫颈癌免费筛查全覆盖,把城乡妇女的“两癌”筛查全部纳入医保,确保每一名适龄妇女都能得到及时筛查、及时治疗。

  “同时,应加强筛查技术创新研发,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通过‘揭榜挂帅’鼓励有能力的科研团队攻关诊疗关键技术。”王玲说。

  “定期筛查是及时发现肿瘤、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王伟明表示,当前各地“两癌”筛查水平参差不齐,健康教育、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需要加强。

  对此,王伟明建议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资源配置,从国家公共卫生层面给予有效的健康保障,不断加大“两癌”筛查工作的投入力度,让越来越多妇女从中受益。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好‘两癌’筛查工作,就是把幸福传递下去,把平安和健康传递下去。”王玲说。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工业遗存换一种“活法”,代表委员支招
工业遗存换一种“活法”,代表委员支招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两会特刊
 
 
 
  ▲2021年12月28日拍摄的首钢滑雪大跳台。  新华社记者陶希夷摄

  本报记者张典标、李坤晟


  3月5日,本月第一个周六,在北京首钢园外,不少特意前来游览的市民因为没有预约,观望徘徊之后,只好抱憾而去。微信预约小程序显示,周末两天均已约满。见证了谷爱凌、苏翊鸣夺金的首钢滑雪大跳台,就在首钢园里。北京冬奥会结束,这个“网红点”开始对公众预约开放,引得北京市民纷纷前来打卡。

  同一天,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在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中说,首钢园区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有厂区的风貌格局,使冷却塔与冬奥运完美结合,向世界展现了山、水、工业园和城市活力美美与共的生动图景。

  事实上,早在上个月,德国媒体盛赞首钢大跳台是冬奥赛场的建筑典范:“这里正是最适合奥林匹克运动的地方,堪称工业迪士尼乐园。”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不吝赞美之词:“它实现了竞赛场馆与工业遗产再利用、城市更新的完美融合。”

  在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看来,首钢工业园实现竞赛场馆与工业遗产结合利用,让尘封的工业遗产再次“活”起来,也启发了工业遗存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思路。

  从事30多年工业文化遗产研究的贺云翱认为:“近代以来的工业文化遗产,和古老农业文明时代的文化遗产一样,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在他看来,中华民族创造出了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工业文明,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就不能理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工业遗存被当作“包袱”荒弃或拆除,消失在城市记忆中。“不少人认为那些钢筋水泥有什么可保护的,又不是文物怎么就拆不得?”在基层调研中,贺云翱时常遭遇这种情形。

  “我们应该保护好工业遗存,否则我们能说清楚几千年前的东西,却说不清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贺云翱说,“很多人欣赏唐三彩或者宋代的瓷器,却还不会欣赏工业化过程中厂房、设备和工艺中所蕴藏的特定的时代美。”

  来自“百年煤城”辽宁阜新的全国人大代表吴京耕长期关注工业遗存开发与保护。他在以往的调研中发现,部分工业遗存所有企业或单位对工业遗存保护利用认识不到位。一些设备被当成废弃物销毁或变卖,工业遗存不断消失。同时,一些单位对工业遗产在历史、社会、艺术等方面蕴含的内在价值缺乏认识,开发利用经验不足。

  情况正在发生改变。随着社会对工业遗存历史、文化、社会价值的再认识,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工业遗存也是特殊的文化资源。越来越多的地方,在城市更新时,开始考虑让工业遗存换一种“活法”,而不是一拆了之。

  贺云翱介绍,在实践中,工业遗存保护利用与开发有多种模式。有的地方把“锈带”变“秀带”,把文创产业园搬进厂区;有的地方借助工业遗存发展工业文化遗产旅游;还有的把资源枯竭型工业城市整体重新设计,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新生活生产空间……

  “2017年以来,工信部已先后发布5批194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成绩值得肯定。”尽管如此,在贺云翱看来,相比我国一百多年的工业化进程,这个名单所包含的数量不算大。他直言,我国工业文化遗存保护的力度仍不足、范围仍较窄。

  “很多地方连一处工业遗存都没保留下来;一些地方虽然保护了厂房,但里面的设备、产品、档案都没了,最多算工业建筑遗产。”他解释说,“内涵没有了,只剩下一个空壳。”

  吴京耕也坦言,由于省级工业遗产认定标准暂未出台,一些单位申报积极性不强,这也导致当地工业遗产的底数不清,保护和开发利用没有跟上;在已统计的工业遗存中,一部分已经出现损坏、遗失等状况,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重庆具有丰富的三线建设的工业遗存。近年来,重庆在工业遗存的保护和利用上下了一定功夫,也取得了成效。例如大足区建成了集博物馆、科技馆和文化馆为一体的重庆红岩重型汽车博物馆;816工程原配套机械加工厂遗址改建成了816小镇……”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刘旗并不回避工业遗存保护利用与开发中遇到的难题。他说:“三线建设工业遗存一般处于偏远山区,区位条件较差,基础设施的整体配套程度低;不少三线建设工业遗存难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应进一步加大工业遗存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强工业遗存保护的研究。”贺云翱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南省委副主委、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雷鸣强建议,全面普查、挖掘现有工业遗存,按照工业遗存的不同种类,根据规模大小、内涵价值、所在地域、独特唯一等因素,进一步明确保护的对象、范围、责任主体。

  在保护措施上,他建议因项施策、一品一案。一些工业遗存主要以保护为主,重在留住历史记忆;一些工业遗存主要以开发为主,重在焕发时代活力;一些工业遗存可以做到保护、开发并重两不误;一些没有纳入保护范围的工业遗存,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由度更大。

  “在现有的管理办法上,应再细化工业遗存的标准体系和评估体系,这样更有利于实践层面上操作。”贺云翱补充说。

  (参与记者:张玉洁、周文冲、周闻韬、丁非白、洪可润)

 
“作示范勇争先”,全面建设“六个江西”施工图 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
“作示范勇争先”,全面建设“六个江西”施工图
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本报记者郭强、高皓亮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殷殷嘱托,江西提出要全面建设创新江西、富裕江西、美丽江西、幸福江西、和谐江西、勤廉江西的奋斗目标。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江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易炼红接受了记者专访。

  记者:全力践行“作示范、勇争先”的殷殷嘱托,江西有哪些具体部署?

  易炼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既是对江西工作的高标定位,也是交给江西作答的时代课题。“作示范”,是由江西在革命老区中所具有的特殊重要地位决定的;“勇争先”,是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中所展示出的尚存差距、巨大潜能、赶超态势和进取精神而赋予的。去年11月,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昂扬斗志,千方百计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颜值生态、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推进高水平党建,努力实现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人居环境、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流的社会治理、一流的发展态势和成效,全面建设“六个江西”的奋斗目标。

  记者:作为中部省份,江西如何加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易炼红: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作示范、勇争先”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将紧紧扭住发展第一要务,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一是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强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二是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深入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三是用好改革开放“关键招”。抓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全面打响“江西办事不用求人、江西办事依法依规、江西办事便捷高效、江西办事暖心爽心”营商环境品牌,打造新时代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记者: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先行之地、示范之地?

  易炼红: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一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力实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二是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实施碳汇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开展“治污”“减排”“降碳”“碳汇”等专项行动,培育壮大低碳、零碳和负碳产业。三是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坚持以产业化利用、价值化补偿、市场化交易为重点,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打通“两山”转换通道。

  记者:江西如何进一步改善民生,不断增强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易炼红:我们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设幸福江西、和谐江西。一是多办利民惠民实事。健全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医疗床位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提优农业,精益求精做美农村,多措并举富裕农民,努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三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立体化社会治理防控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西、法治江西。

  记者:如何推动全面建设“六个江西”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易炼红:全面建设“六个江西”,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省委专门成立了全面建设“六个江西”目标任务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及六个专项工作组。我们坚持从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讲党性、讲政治、讲忠诚、讲担当,牢固树立“有错是过、无为也是过;有错要问责,无为也要问责”的理念,完善“人人有责、层层有责、地地有责”的责任体系,倡导“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构建更加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政治生态,营造更加浓厚的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携手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精彩华章。

 
湖北:筑牢防返贫根基,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湖北:筑牢防返贫根基,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3月4日,参赛龙舟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万古寺村香溪河畔奋勇竞渡(无人机照片)。当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新华社发(向红梅摄)

  本报记者王贤、侯文坤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中之重、决胜之地。扛住疫情冲击,湖北在2021年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和脱贫群众生活持续改善,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荆楚大地徐徐铺展。

稳住产业,就稳住了希望


  “这几年村里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路子真是走对了,2020年疫情那么严重,我这一项都有5万元收入,去年收入也不差。”地处黄冈市英山县石头咀镇库区村村民肖建军说。

  长期从事食用菌种植营销的村支书张晗,带领村民先后发展起62个食用菌大棚,直接带动97户贫困户脱贫。如今,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库区村做强食用菌产业,不断充实村民的钱包。

  特色产业产值提升做大了,农民的“富裕指数”自然提升了。2021年,作为全省曾经的9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英山县围绕茶叶、现代医药、蔬菜三大产业链聚力发展。目前,英山全县有产业发展能力的3.06万脱贫户、9.52万脱贫人口实现产业全覆盖,初步形成了“县有支柱产业、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当家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格局。

  伴随着产业发展,湖北脱贫群众持续增收。2021年,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902元,增长33.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6个百分点。

  【记者手记】产业是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发达的“牛鼻子”。稳住产业,也就稳住了希望。秭归脐橙、潜江小龙虾、洪湖藕带等湖北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蒸蒸日上,带动一方群众增收致富。这是原产地、品牌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给湖北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示了路径。

  湖北建立省领导任链长的工作机制,以“链长制”聚力发展优质稻米、生猪、特色淡水产品(小龙虾)等十大重点产业链。省市县上下联动,政企银密切协同,产学研一体推进,形成了强大的发展气场,群众持续增收更有希望。

有了“饭碗”,日子就有奔头


  “冬菇2号,36.8元包邮……”摆上香菇,面对镜头,干农活出身的韩文军化身主播,介绍起郧阳香菇,毫不怯场。“从去年10月份到现在,线上营业额有10万元左右,利润1万多元。”几年前,受益于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惠民政策,韩文军搬出大山,搬进城镇。

  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社区,湖北省唯一一个万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2018年以来,当地18个乡镇4152户14982人陆续搬来。为了能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除了发展了1000余亩的香菇产业基地,社区还盘活社区厂房、车间和办公用房,“零租金”引进翻袜、玩具、农产品加工等“灵活务工”扶贫作坊。对有能力、有意愿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社区还会联系区内企业提供劳动技能培训。

  4年来,韩文军学种植技术,学电商经营,逐步扩大规模。“每一季约收入8万元。”韩文军说,“亲友在附近的袜子厂上班,一家人都在身边,日子比蜜还甜。”

  【记者手记】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也是湖北各级乡村振兴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湖北搭建起四级劳务协作机制,完善用工信息对接平台,推广使用就业帮扶直通车,建立常态化的跨区域岗位信息共享和发布机制,实现脱贫人口劳务输出精准对接。

  2021年,湖北与兄弟省份130个市县建立了劳务协作机制,新签订劳务协作协议377个,脱贫人口跨省务工92万人;省市县新签订劳务协议338个,省内县外务工49.1万人。通过艰苦努力,湖北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中有增。

家稳住了,心就安了


  “家中两个老人年岁渐高,一个女儿有精神疾病,是边缘易致贫户……”黄冈市团风县但店镇凤凰潭村69岁的索奶奶一度愁眉不展。村干部排查得知后,立即核实上报,及时将老人一家纳入了返贫动态监测对象。“多亏政策好,让家里稳住了。”索奶奶说,去年纳入动态监测后,享受了低保、慢性病报销等帮扶政策。

  防返贫,关键在早。去年,湖北出台《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开展全员普查防返贫、脱贫攻坚成效回头看等专项行动,及时发现重点监测对象,处置苗头、倾向性问题。

  数据“报警”也是防返贫的一道“堤坝”。打开团风县开发的县级防返贫动态监测信息系统,人均纯收入、劳动力、因灾、因意外等监测指标一目了然。经数据对比分析后,一旦发现有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系统会实时触发预警响应,帮助干部及时研判、及早走访、及时帮扶。

  【记者手记】体制机制建设,是管长远、管根本的重要一环。去年,湖北着力健全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保持帮扶政策平稳过渡。为防止重点监测户返贫,湖北还依托全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因病因灾等特殊困难群众及时进行精准识别、精准救助,构建起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为189.3万农村低收入人口筑起防止返贫的“铜墙铁壁”。

  统计显示,2021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36.57亿元,比2020年多出近6亿元。1.77万名第一书记、1.2万支驻村工作队、4.26万名驻村干部,奔走助力乡村振兴。

雪中送炭,心更暖了


  一场大病,让通城县大坪乡水口村村民李某一家滑向了贫困的边缘。2021年10月,她因动脉瘤压迫主神经失去劳动能力,治疗费花了20余万元,掏光了家底。一家五口靠49岁的丈夫打零工维生,大女儿无奈辍学外出务工,还有两个孩子在读。

  “真没想到县里还给我们买了保险,真是一场‘及时雨’。”收到太平洋财险公司送来的3万元“防贫保”救助资金,李某激动不已。

  湖北省乡村振兴局摸底调查显示,因病致贫返贫的比例高达70%以上。为探索减贫防贫长效机制,通城县在全省率先与太平洋达成购买“防贫保”协议,采取社会力量参与、县财政兜底方式整合300万元,对除贫困户之外可能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的人口进行保障。在湖北,已有77个区县与太平洋财险公司合作推出了“防贫保”,覆盖超过1800万农村人口,农村人口覆盖率75%。目前,已支付防贫救助金达3亿元,救助户数超10万户。

  【记者手记】从根本上消灭贫困,不仅要解决贫困的存量,还要从源头上遏制贫困增量。

  防贫减贫,还需要激活社会力量,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格局。“防贫保”这样的金融创新产品,是专业力量与基层创造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充分吸纳社会专业力量参与防贫的有益尝试,是一种值得借鉴推广的防贫手段和方式创新。

“人情债”少了,“人情味”浓了


  “没往年那么奔波,收入还多了。”南漳县李庙镇赵店村村民张家春如此形容该村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有效刹住“人情风”的可喜转变。

  赵店村地处南漳西北山区,前些年人情风盛。除了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子女升学,还有长辈“逢十”过整生,新生儿满月、“抓周”、三、六、九、十二周岁等各种请客名目,加起来有20多种。

  赵店村党支部书记任秀丽说,6年前,村里每家一年人情支出低的1万元,高的3万元,将近一半家庭入不敷出。2017年,村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创建红白理事会,对村民置办酒席做出规定:礼金不超过200元,酒水每桌不超过30元,烟每盒不超过10元;除了婚丧嫁娶,一个家庭3年内不得重复请客……

  家宴少了、风气好了,张家春办起了养殖场、开起了农家乐,人没那么累,收入每年还增加了10万多元。

  任秀丽说,现在赵店村红白理事会还向一些“群众不敢管、组织不好管、法律管不着”的,如环境卫生、赡养老人、邻里矛盾、好吃懒做等问题方面延伸。

  如今,南漳建成文化小康村(社区)106个,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316个,文明宣讲、文明帮扶、科普文艺下乡等696支各类志愿服务队7.4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南漳。

  【记者手记】全面推进乡村建设,要有效遏制人情风、高额彩礼等陋习。荆楚大地上,宜都市的“故事乡长”徐荣耀用“讲古”的方式,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左邻右舍;枝江市“一把扫帚扫城乡”,率先成立城乡综合管理委员会,统筹负责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宜城市探索“互联网+村民自治”,利用“百姓通”等村民自治App、小程序信息化手段,赋能乡村治理……

  湖北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坚持党建引领,自治与德治齐发力,把基层村民自治与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发展活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局面,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城市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引擎 徐宇宁代表:加快推进宁波三大科创高地建设
城市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引擎
徐宇宁代表:加快推进宁波三大科创高地建设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本报记者唐弢、许舜达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产业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重重挑战,近年来,浙江宁波已走到一个重要的关头: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宁波对科技创新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迫切。

  “科技创新是城市蓬勃发展的第一引擎。”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政协主席徐宇宁表示,宁波提出要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的目标,其中科技创新正是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重要支撑。宁波要着力推进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建设,为国家打造科创策源地以及助力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力量。

  作为全国七个新材料产业基地之一的宁波,不论在产业基础、龙头企业数量,还是在创新平台层级上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截至2021年11月,宁波新材料领域实现工业总产值2985.4亿元,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企业也达到了392家,产业总体规模已位居全国前列。

  与此同时,宁波的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品牌正快速崛起,全市累计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15家,涵盖模具、成型制造、汽配等重点细分领域,拥有“5G+工业互联网”上云企业七万多家。此外,宁波在关键核心基础件上特色明显,在全市拥有的462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约35家企业的41个产品有望打破国外垄断或实现进口替代。

  “宁波要真正成为科创高地,聚焦创新是关键所在。”在徐宇宁看来,宁波相较于其他城市,战略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缺乏国家级、省级重大创新平台。同时,专业人才不足,特别缺少细分领域领军型创新人才。

  “高端创新资源不能集聚,创新策源能力就会弱。”徐宇宁解释,目前宁波还有很多企业对前沿领域研发布局和投入不足,原创性研究和颠覆性产品开发少,技术研发多集中在应用开发环节,导致关键核心基础件主要依赖进口,就会产生不同领域、不同程度的“卡脖子”问题。

  徐宇宁认为,推进三大科创高地建设,首要的是支持宁波聚焦三大科创高地核心领域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质性启动宁波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创建论证工作,支持宁波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今年年初,甬江实验室开启实质性建设阶段。作为目前宁波投资规模最大的科技工程,甬江实验室将致力于重点打造材料原始创新能力。“实验室肩负重任,未来可协同之江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成为重要新材料创制转化、关键共性技术装备与系统集成创新的集聚地。”徐宇宁说。

  对宁波而言,跃升创新能级,就要实现更多“从0到1”的大突破、从“1到100”的大跨越,这不仅是对区域科创能力的考验,也对构建更优创新生态提出了新要求。徐宇宁建议,宁波要在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探索先行。比如探索数据开放流通,开展政府垂直管理部门数据协同试点,支持国家部门及部分国企相关数据回流共享,支持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以“工业大脑+未来工厂”“城市大脑”等为依托,拓展多元领域数字赋能场景。

 
山东将建十五个“美丽海湾”
山东将建15个“美丽海湾”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济南3月9日电(记者王越、张武岳)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山东将按照计划推动创建5个国家“美丽海湾”和10个省级“美丽海湾”。
 
  据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刘培学介绍,在推进“美丽海湾”创建工作中,山东将继续健全“一湾一策”污染治理机制,精准实施海湾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亲海品质提升等重点任务和工程;同时严格落实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实施“净滩净海”行动,加强海水浴场、岸滩、海面漂浮垃圾清理,拓展提升公众亲海临海空间。
 
  据介绍,山东还将加强海洋民俗、渔家文化等海洋文明传承,形成一批海洋文化景区、海洋文化产业,提升亲海文化品质。建立省市县及社会多方参与的长效投入机制,强化资金保障,完善评估和奖励激励机制,鼓励以“美丽海湾”为载体申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借得春风向未来 山东蹄疾步稳推进乡村振兴四年掠影
借得春风向未来
山东蹄疾步稳推进乡村振兴四年掠影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新华社济南3月8日电(记者杨守勇、张志龙、陈国峰)2018年以来,山东在全国率先探索乡村振兴建设路径,四年间不断夯实农业生产能力,精准发力乡村建设,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搅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从黄河滩区到沂蒙老区,从黄海之滨到运河之畔,从丘陵山岳到盐碱滩涂,齐鲁乡野借得春风向未来,勾勒出一幅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三生三美”诗情画意图。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 扛起稳产保供重任


  “村里1400亩麦田用上了水肥一体化设备,‘喝’上有机肥的小麦肯定强筋又高产。”行走于麦垄间,桓台县起南村党支部书记魏锐祚小心翼翼查看着小麦长势。随着气温回升,山东各地的麦苗陆续返青,春耕春管进入关键期。

  桓台曾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江北第一个吨粮县。如今的齐鲁大地广泛开展吨粮镇、吨粮县创建,推动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坚定扛起粮食安全的重任,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不断巩固肉蛋奶、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产能——

  在寿光,新建蔬菜大棚全面推广自动温控、智能雾化、臭氧消杀等智能设备,一对青壮年夫妇可轻松管理3个大棚;

  在金乡,一头大蒜被开发成黑蒜制品、硒蒜胶囊等40余种深加工产品,“小蒜头”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大龙头”;

  在诸城,现代农业正在向餐饮终端一体化延伸升级,预制菜产品走进了北京冬奥会厨房……

  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底气所在。去年以来,位于潍坊市峡山区的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持续开展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实验,每亩玉米产量不减的同时,可收获大豆300斤,为解决玉米和大豆争地矛盾探出新路。

  靠着创新,山东培育的济麦、山农、登海等系列品种多次刷新全国高产纪录,目前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综合机械化率达89%。

精准发力乡村建设

绘就“三生三美”图景



  近年来,山东各地充分结合地域特色开展“户户通”。在淄博市博山区不少村庄,通户道路着重体现原生态,就地取材用原石、毛石、鹅卵石等透水铺装,打造“会呼吸的小巷”。踱步其上感受原始风貌,勾起人们绵绵乡愁。

  四年间,山东把良好生态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农村逐步由户户美、村村美向田园美、生态美转变。

  沂源县燕崖镇朱家户村原本是个被“锁”在沂蒙山深处的贫困村,近几年靠着美丽乡村建设,处处青石板路、户户粉墙黛瓦,风景古朴秀丽,吸引了大批游客。燕崖镇党委书记于庆说,在朱家户村带动下,周边村“一村一品”搞旅游,统筹打造古村落文化等特色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今年开始,山东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打造50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在“三生三美”的斑斓画卷上再着笔墨。

  开展乡村建设,塑形更要铸魂。山东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巨野县推行“一碗菜”办理丧事,“白事一碗菜,能省一万块”渐成共识。日照市岚山区成立了400余支文明迎亲队,“抵制恶俗婚闹、健康文明办喜事”的新风深入人心。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增强振兴内生动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须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山东针对制约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问题着力改革,打破束缚,激发内生动力。

  初中学历也能获评高级职称?作为利津县绿康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佟福兴成功选育了夏优39号等多个平菇新品种,并带动5个生产基地发展,辐射2000多种植户。去年,他被省相关部门评为农民高级农艺师。

  山东打破学历、论文、科研成果等条框限制,让4000多名“田秀才”“土专家”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说,设立专属基层的高级职称、建立基层职称“直评直聘”通道、出台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等改革举措,有效激活了乡村人才资源。

  在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勇于实践,探索出土地托管服务、乡村共同体等各具特色的振兴新路子。

  四年来,山东率先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等,诸项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阔步前行,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基础。

 
重建水毁设施,加强农户培训……多举措呵护晚播冬小麦 “中原粮仓”:水灾大地长出“青色希望”
重建水毁设施,加强农户培训……多举措呵护晚播冬小麦
“中原粮仓”:水灾大地长出“青色希望”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新华社郑州电(记者李鹏、张浩然)拔出一棵刚从冬季苏醒的麦苗,杜焕永和农技人员开始轻轻拨弄起来,“1条根,2条根,3条根……”最后数字停在了4个分蘖、6条根。这是农技人员和河南省滑县焕永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焕永在地头查看苗情、春耕备耕的一幕。

  2021年7月,包括“全国小麦第一县”滑县在内的豫北地区发生严重水灾,一千多万亩农田受灾,冬小麦大面积晚播。作为夏粮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还多的“中原粮仓”,河南自水灾发生之后,便掀起一场夏粮生产“大会战”。如今,河南灾区抢种的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一棵棵顽强的麦苗,在水灾大地上长出一片“青色希望”。

  在鹤壁市浚县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记者看到,大量工人和施工机械正在奋力重建去年水毁的农田设施,道路基本畅通,一些防护林也已重新栽上,沟渠内衬硬化施工正在进行。去年灾后一片汪洋的农田,现在放眼望去已是一片绿色。

  浚县有107万亩耕地,四分之三的农田在2021年水灾中遭灾。据浚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董文全介绍,虽然去年遭遇严重水灾和内涝,大量农田积水,但全县还是抢播下了103万亩小麦,赶上了往年的种植面积。

  “虽然目前苗情不及往年,但由于去年加大了播量,亩均群体数并不差,加上底墒充足、去年冬季最低气温偏高,整体苗情好于预期,也为后期促进苗情转化和田间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董文全指着脚下的麦田说。

  “今年的每一棵麦苗都来之不易。”滑县小铺乡界河路村位于蓄滞洪区内,至今路边两米多高的树枝上还挂有去年大水之后残留的浮草。在此包地的种粮大户王付强度过了最难熬的一季,“最晚的小麦去年12月份才种上。”为了呵护这些从灾后大地上长出的麦苗,王付强用地膜给300多亩小麦提供了一个“温暖过冬的家”。

  据统计,滑县2021年麦播面积达到181.2万亩,与往年持平,全县小麦一、二类苗面积已由越冬期的66%提高到了目前的94.9%。苗情迅速转化的背后,100多名基层农技人员针对种粮农户,开展了累计超过万余人次参加的培训和地头指导,发放各类明白纸、技术挂图和台历超过13000份。

  新乡市卫辉市在2021年水灾中县城被淹,50多万亩耕地中43万亩受灾。经过秋冬季的奋战和春管,目前,卫辉市小麦虽然一类苗面积低于往年,但一、二类苗总面积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中原水灾大地上返青的麦苗让许多农户看到了“青色的希望”。

  随着气温回升,豫北的麦田里不时能看到劳作的农民,一幅“人勤春来早”的春耕图徐徐展开。

 
种植大豆信心足,种粮大户当“群主” 吉林黑土地上备春耕见闻
种植大豆信心足,种粮大户当“群主”
吉林黑土地上备春耕见闻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据新华社长春3月9日电(记者薛钦峰、徐子恒)惊蛰过后,东北黑土地上冰雪消融,农民又开始忙活起来,他们买化肥、选种子、学农技。今年备耕期,吉林各地积极保障农资供应、谋划扩大大豆种植、丰富农技培训形式,为备耕做足准备。

选种子、增补贴 扩种大豆信心足


  眼下,黑土地上气温逐渐升高,农民迎来备耕高峰期。这几天,一个大豆专家团队来到松原市乾安县,考察盐碱地种豆试验田,为当地豆农推荐优质品种。

  “这个品种不仅耐盐碱,而且高产、高油,推荐大家试试。”在现场,专家与种豆大户深入交流,“我们打算针对盐碱地土壤特性,开展耐盐碱大豆品种选育,让盐碱地种出高产大豆。”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所长张伟说。

  乾安县恒丰农民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金殿宝是当地种豆大户。今年,他特意从河北订购一台播种机,打算把大豆种植面积从去年的70多亩增加到300亩。“眼下要选好耐盐碱的大豆种子,有了专家推荐,心里有底了。”金殿宝说。

  今年,为提升大豆产能,乾安县成为吉林省盐碱地大豆种植示范县。乾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冯立国说,今年乾安每亩大豆生产者补贴不低于300元,预计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1.4万亩。

  吉林省还将建立大豆扩种示范县、高产示范县,全省今年力争实现大豆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80万亩以上。

听网课、学技术 线上线下培训忙


  备耕期间,吉林各地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最大限度提高农技培训效率。

  “老潘,哪些种子适合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机如何保养?”……这几天,长春市九台区德强种植业家庭农场负责人潘丙国格外忙碌,手机微信群里信息不断。

  潘丙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他不仅地种得好,还经常跟大家分享最新的农业技术。两年前,他建立微信群,备耕期每天早上跟大家交流农技,分享经验。“最初只是想跟大家讨论农事,时间久了,300多位种粮大户每天交流,微信群成了学习群。”潘丙国说。

  线上交流好不热闹,线下培训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最近,梨树县榆树台镇房身村来了一群客人——农技专家,不进屋、不喝水,拉着合作社负责人和村民到田间地头找“问题”。备耕期间,梨树县组织农技专家开展送技下乡活动,为村民答疑解惑。

“送肥队”“施肥卡” 保障有办法


  在农安县的乡路上,一辆辆满载化肥的农用车穿梭其间。在前岗乡鲍家村,几辆小货车正挨家为村民送化肥。村民韩臣说,这是农资企业的“送肥队”,打个电话,送货上门。

  为应对农资价格上涨,今年备耕期吉林各地采取措施,帮助农民降低成本。近期,榆树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将施肥建议卡免费发放到农户手中。当地农技专家对各地土样进行检测分析,科学配制出不同土壤类型的最佳施肥模式。

  为抓好春耕农资保供,今年吉林还建立省级化肥临时性商业储备制度,储备规模达100万吨,有力保障农民化肥需求。

 
结构调 产业兴
结构调 产业兴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3月8日,在威宁县双龙镇凉山社区的众果农机社会化服务基地,农民播种马铃薯。近年来,贵州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耕作方式,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农业。同时,通过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
 
让世界共享“云南味道” 云南绿色食品产业崛起观察
让世界共享“云南味道”
云南绿色食品产业崛起观察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伍晓阳、杨静


  南国春早。2月下旬,北方犹是春寒料峭,云南蒙自的蓝莓已进入采摘季。通过冷链物流,蒙自蓝莓采后2天就能到达北上广的消费者面前。

  云南四季瓜果飘香,水果产业蓬勃发展。以蓝莓、树莓为代表的小浆果,以沃柑为代表的柑橘,以昭通苹果为代表的温带水果,正在成为水果界新宠。

  水果是云南绿色食品产业强劲崛起的缩影。近年来,云南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以绿色有机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菜园、果园、茶园、花园、药园和牧场,让世界共享“云南味道”。

高原特色农业“天赋异禀”


  眼下,蒙自市草坝镇五八农业千亩蓝莓基地里,一簇簇蓝莓挂满枝头,长势喜人。每天,基地里有两三百人采摘蓝莓,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蒙自蓝莓上市早、果粒大、口感好,市场供不应求。”五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李兵说,蒙自被称作“天然温室”,是种植早熟蓝莓的理想区域。

  目前,蒙自已建成6000余亩现代化基质蓝莓基地,2021年蓝莓销售额达4亿元。蓝莓成为蒙自继石榴、枇杷后的又一张水果名片。

  近年来,云南水果行业备受投资者青睐,佳沃、百果园、卓莓、科思达等国内外水果巨头纷纷落子布局。昭通苹果、石屏杨梅、华坪芒果、宾川柑橘、弥勒葡萄……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名声渐响,畅销国内国际市场。

  水果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代表。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谢晖介绍,云南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阳光充沛、空气清新、土壤肥沃、水源清洁,是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2018年,云南作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决策,按照“大产业+新平台+新主体”模式,聚焦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等重点产业,开展“一县一业”示范创建,抓好种业、电商两端,促进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推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强起来。

  “这是云南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谢晖说。近年来,云南绿色食品重点产业综合产值实现了年均16%的快速增长;生猪、蔬菜、中药材、茶叶等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2021年,云南第一产业增加值3870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居全国第3位。

绿色有机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普洱市茶农董祖祥,去年茶叶卖了上亿元。他成功的秘诀靠两个字:有机。

  20多年前,董祖祥开始种茶时,走了一条当时“特立独行”的路。他承包经营的30亩茶园,种茶全程不用化肥、农药,肥料全部用农家肥,防治病虫害用“三宝”——灯光粘板、鸡、蜘蛛。

  因为不用农药,他的茶园亩产比一般茶园要低三分之一。比起用化肥,每亩茶园用农家肥的成本高出一倍多。种茶头几年,董祖祥没少遇到困难。但他抱定一个信念:“人们生活水平高了,对茶叶品质的追求也会更高。”

  如今,董祖祥的茶园从30亩发展到2000多亩,通过了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有机认证。他种出来的“有机春茶”,最高卖到每公斤2000多欧元。2021年,他的公司茶叶销售过亿元,其中出口近8000万元。

  “有机茶的春天已经到来!”董祖祥说。他牵头成立了茶叶合作社,带动周围5000多名茶农种植有机茶,获有机认证茶园1.2万亩。去年,公司获得40多万元绿色有机认证奖补资金,合作社获得200多万元奖补资金。

  绿色有机已成为云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国林介绍,云南每年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对“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进行全链条扶持。2021年,云南新增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1528个;有机产品有效证书达1781张,居全国第2位。

  从源头推进农业绿色生产,云南以九大高原湖泊流域为重点,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方式转型,持续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削减农业面源污染。2021年,滇池环湖公路沿湖一侧蔬菜、花卉全面退出,洱海流域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禁种大蒜,抚仙湖流域减少蔬菜种植10万余亩。

“云南味道”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酒香也怕巷子深。过去,云南许多优质农产品“藏在深山人未识”,好物产卖不上好价钱。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介绍,云南从创名牌、育龙头、建平台、拓市场等环节入手,推动“云南味道”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创名牌——从2018年起,连续4年评选“10大名茶”“10大名花”“10大名菜”“10大名果”“10大名药材”,同时评选绿色食品“10强企业”和“20佳创新企业”。这项活动已成为云南农业领域的一大盛事。

  育龙头——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将绿色食品重点产业作为招商重点,对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给予奖励,同时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2021年,云南新增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9户,总数达58户,省级龙头企业达1021户。龙头企业成为打造“绿色食品牌”的主力军。

  建平台——建成花卉、茶叶、咖啡、食糖等一批交易中心。持续打造“一部手机游云南”和“一部手机云品荟”等电商平台,加强与头部电商平台合作,推介云南“10大名品”等绿色食品。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候机楼设立的云南“10大名品”展销中心,已成为昆明机场的明星店铺。

  拓市场——利用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等展会推介云南绿色食品,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举办云南绿色食品展销对接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云南农产品远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云南茶叶、花卉、坚果、咖啡、中药材等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蔬菜、水果、生猪、肉牛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谢晖表示,要持续推进重点产业发展,让高原特色农业成为更有效益、更有奔头的产业。

 
从上届仅4人参赛到本届摘金夺银“名场面”频出 河北冬残奥运动员何以“异军突起”   新华社石家庄3月9日电(记者赵鸿宇)北京冬残奥会已进行半程,中国代表团不断突破历史,超越自我。作为冬残奥会举办地之一,河北籍运动员的表现也令人眼前一亮,甚至制造了一场比赛包揽“金容融”、升起三面五星红旗的“名场面”。
  在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名单上,河北籍运动员共有34名,占运动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在4年前的平昌冬残奥会上,河北籍运动员只有4人参赛。这种飞跃是如何实现的?在竞技水平突飞猛进的同时,更广大的普通残疾人了解和参与冰雪运动吗?
赛场屡创佳绩展现风貌
  冬残奥会开幕后第一个比赛日,中国代表团的河北籍运动员就收获1金3银2铜共6块奖牌;7日的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比赛中,河北籍运动员更是包揽了金银铜牌。
  和上一届相比,河北冬残奥项目何以“异军突起”?河北省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是提前布局,加强运动员选拔,并保障他们能够有合适的训练场地。2016年11月,河北组建了6支冬残奥项目队伍,从适龄青少年中选拔、试训,并从田径等夏季项目中选拔了一批适合冬季项目特点的运动员。同时,河北省残联在河北、黑龙江等地设立6个河北省残疾人冰雪训练基地,并根据季节特点,组织队伍赴新西兰和俄罗斯外训,提升训练实效。
  另一方面是聘请高水平教练团队,以赛代训提升竞技水平。河北先后从加拿大、俄罗斯聘请教练,指导冰壶队训练;从黑龙江、吉林等地引进7名国内高水平教练,吸收先进执教方式、管理理念。2016年以来,河北共举办、承办13项国内外残疾人冬季体育赛事,不断让运动员寻找大赛感觉。
  该负责人表示,成绩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这些残疾人运动员在备战和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这不仅改变了他们,相信也会激励更多残疾人乃至健全人。
  视障运动员朱大庆在高山滑雪女子滑降(视障)比赛中获得银牌,为中国代表团摘得北京冬残奥会首枚奖牌。作为曾经的田径运动员,她懂得训练的艰苦性,而冬季项目比夏季项目需要克服的困难可能更多一些,但她说,错过2008年夏季残奥会之后,这次终于能在家门口比赛,荣誉感特别强。“我觉得面对困难比面对遗憾简单”,在新的赛道上,她再次找到了热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特教学校师生广泛参与
  “我体验了滑雪机、冰壶、轮滑等项目,尤其是轮滑,有一种飞起来的感觉,虽然摔倒了几次,但特别刺激。”河北邯郸永年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李德杰说,他最近有些迷恋轮滑,平时一有时间,就会请老师带自己滑一会。前不久河北省残联来选拔冬季项目运动员,李德杰因为爆发力强、身体强壮,成为备选人才。
  永年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刘宪龙说,别看现在这些孩子玩得开心,但一开始大家挺有顾虑的,不太敢尝试。于是老师们因人施策,让肢体残疾人体验桌面冰壶的乐趣,让言语障碍学生和听障学生感受轮滑的魅力,组织有艺术爱好的学生进行冰雪方面的绘画创作等。
  为更好地推进冰雪运动进特教学校,河北已举办多期相关培训班,培训冬季体育项目师资300余人次,并连续三年组织开展特教学校旱地冰壶比赛或轮滑比赛,激发残障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各类残疾人冰雪活动也在河北展开。2016年开始,河北连续组织“冰雪河北 快乐你我”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活动,建立残疾人自强体育健身示范点548个,开展残疾人冬季体育示范展示、冰雪趣味体验、京津冀冰雪训练营等活动。同时,通过举办冬残奥知识讲座、开展残疾人冰雪摄影活动等办法,普及冰雪知识、传播冬残奥文化。据介绍,目前河北省已推动50万人次残疾人参与冰雪相关活动。
  竞技和普及目标都是可持续
  河北省残联体管中心主任张连歧说,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前,河北组建了专门的团队,配备了多个训练场所场地,此后河北在夏季残奥会上成绩逐步突破。近年来,河北又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为契机,推动冬季项目提升和发展,建立起一套训练、保障体系,未来努力做到残疾人竞技成绩与群众普及的“双丰收”。
  据介绍,为适应竞技体育持续发展的需要,河北将继续提升教练员执教水平,选派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全国冬季项目培训,并承接国家集训队训练,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体育技术人员队伍。
  保定市残联教育就业部主任杨贵堂说,在普及工作上,一方面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各类传播和推广,放大节日效应,吸引更多残疾人尝试、参与到冰雪运动中;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加大残疾人运动指导员培养力度,让残疾人正确运动,并通过运动帮助身体机能恢复,重建生活信心。
  此外,河北部分滑雪场、滑冰场还为残疾人打开“绿色通道”。在河北邯郸馆陶,残疾人只需提前预约就可免费到县内滑冰场体验。
爱人者,人恒爱之 冬残奥志愿者展现中国形象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刘扬涛、赵建通、姬烨)北京冬残奥会赛事如火如荼,赛场内外,志愿者们无处不在。一张张口罩下的笑脸、一声声真诚的“你好”、一次次关心的“举手之劳”,无不展现中国人热情、友爱、团结的形象,他们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为冰雪赛场增添了许多温暖与美好。
口罩难掩微笑
  每个参加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人,都会对志愿者们亲切的问候与微笑记忆犹新。虽然口罩遮住了脸庞,但掩盖不住他们热情的态度,阻挡不了他们真挚的眼神。
  北京工业大学学生杨红权是北京冬残奥村的一名交通引导员,主要工作是协助残疾人上下车、提醒运动员系好安全带。“由于固定轮椅的四条安全带位于地板,不易触及,偶尔会有不愿意系好所有安全带的朋友,我便跟随车辆一同出发,为的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若遇到突发情况,方便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保护。”杨红权说,“当我们用耐心的沟通、真诚的关心让残疾人朋友感受到我们的友善时,他们也会更加理解我们的工作,为我们点赞。”
  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卢月双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韩语翻译志愿服务,她说:“尊重和友善,往往体现在细节,一句敬语、一个微笑,都会让服务对象感受到我们的用心。”
  正如卢月双所说,真诚的笑容或许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因为它可以穿越种族、文化、语言的障碍,感染每一个人。“志愿者们笑容灿烂,路上的每个人都会向我打招呼、欢迎我来到中国。”日本残奥高山滑雪选手小池岳太说,“这构成了我对这里最初也是最美好的印象。”
累并快乐着
  在北京冬残奥会志愿者中,有很多人是同时服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在闭环内连续工作了近两个月,他们经历了疲惫、严寒、思乡等重重困难,也享受着这段充实、快乐、荣耀的时光。
  在位于延庆赛区小海陀山脚下的阪泉服务区里,志愿者赵雅莉正忙碌在班车站点前,每当有乘客来到这里,她总会第一时间上前询问,将他们带到相应的站牌前。站点旁有个供志愿者休息的小房子,但由于不断有人过来乘车,赵雅莉和同伴们几乎无暇休息,他们每天要这样工作至少四五个小时。山区夜间寒冷,不时会刮起大风,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他晚上工作要靠统一配发的暖宝宝御寒。“有一次,我肚子上贴了六个暖宝宝,就像六块隆起的腹肌。”他说。
  侯婧是北京冬残奥村验证点的一名志愿者,从冬奥会开始,她就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作为一名北京女孩,侯婧和家人近在咫尺,但即使是万家团圆的春节,她也不能和父母在一起。她说,“爸爸妈妈都很支持我,他们是我最强大的后盾。”
  支撑侯婧坚持下来的还有参与奥运的满满获得感。“印象最深的是冬奥会期间一位挪威代表团工作人员对我说,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就是挪威代表团成员,时隔14年,她再次来到北京,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国的魅力和志愿者的热情。”侯婧说,“当听到一位外国代表团成员如此高度评价中国和中国的志愿者时,我的心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
一起向未来
  北京冬残奥会就像一座桥梁,系起残疾人沟通交流的纽带,也为世界友人携手共进创造了平台。身在其中的志愿者们,也是这场盛会的一部分,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与成长。
  22岁的王梓博是一名残疾人志愿者,先天伴有听力障碍的他在助听器的帮助下,成了国家体育馆的赛事服务助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期间,王梓博亲眼见到同事将残疾人观众一次次引导至无障碍观赛区,产生的共情让他内心颇感温暖。“近年来,国家对无障碍环境的构建,使残疾人能便利出行,更好地生活,社会的包容性与日俱增,大大提升了残疾人的幸福感。”王梓博说,“越来越多残疾人正走出家门,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展现出积极、乐观、自强的精神。”
  “冬奥会闭幕式散场后,我去做引导员,在寒夜中举着指示牌,几乎每位记者经过时都对我说‘非常感谢’,几位外国记者跑过来与我合影留念,还有一位记者塞给我一枚他们国家的冬奥会徽章。”卢月双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暖心时刻还有很多,“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让我看到了世界最美好的样子。它就像一个大家庭,把每个身在其中的人凝聚在一起,那种幸福感实在是太特别了。”她说。
  “现场观众和工作人员给每一位选手加油,不管是第一名或最后一名。当你筋疲力尽、意志动摇时,他们的加油能给你动力。”美国残奥越野滑雪选手马斯特斯在6日的比赛中收获了一枚银牌,赛后她激动地说:“感谢你们在这里。”
(参与记者:马邦杰、
姚友明、朱青)
“冰立方”里有群冰上“小帮手”
“冰立方”里有群冰上“小帮手”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残奥会
 
 
  3月6日,志愿者为运动员擦拭、摆放冰壶。
 
 
  3月6日,志愿者在局间休息时收回冰壶。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期间,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内有一群协助运动员完成比赛的志愿者。对于坐在轮椅上的运动员来说,在冰上拿取、移动重约40斤的冰壶很不方便,于是每条赛道分配了两人一组的志愿者,由他们进行擦冰壶、摆冰壶、收无效壶的工作。一场冰壶比赛大约两个半小时,每场比赛志愿者们要擦壶约64次。志愿者们在赛前还会为运动员清洁轮椅,保障赛事顺利进行。据介绍,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冰立方”内共有20位志愿者负责这项工作,他们都是在校学生,每天志愿服务时长约8小时。   新华社记者许雅楠摄
 
打虎亲兄弟 上阵父子兵 记冬残奥会上的亲人联袂
打虎亲兄弟 上阵父子兵
记冬残奥会上的亲人联袂

( 2022-03-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北京冬残奥会
 
 
 
  ▲3月8日,北京冬残奥会残奥高山滑雪男子全能(视障)比赛颁奖仪式,获得铜牌的英国选手尼尔·辛普森(左)与向导安德鲁·辛普森。两人既是亲兄弟,也是赛场伙伴。

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新华社河北崇礼3月9日电(记者张荣锋)冬残奥会是各国(地区)残疾人运动员展示竞技水平和精神风貌的舞台,也是亲人之间鼎力支持、情感交融的纽带。北京冬残奥会上多个鲜活故事都生动诠释了中国这句谚语——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英国残奥高山滑雪选手尼尔·辛普森今年19岁,患有眼球震颤病症,是视障运动员,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冬残奥会。尼尔的领滑员是他21岁的哥哥安德鲁。比赛中,两人通过植入头盔的蓝牙耳机交流信息,安德鲁的主要工作是把雪道的准确信息提供给尼尔,确保他能够以上百公里时速完赛。高山视障滑雪需要选手对领滑员绝对信任。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目前辛普森兄弟已经在超级大回转(视障)项目上为英国队摘得北京冬残奥会首金,两人还在全能(视障)项目斩获铜牌。

  北京冬残奥会另一对兄弟组合出现在越野滑雪赛场。加拿大麦基弗兄弟目前已经有两金入账,分别来自残奥越野滑雪男子长距离传统技术(视障)和短距离自由技术(视障)。至此,布赖恩·麦基弗的冬残奥会金牌总数已经达到15金,距离冬残奥会历史男子第一人、德国高山滑雪选手格尔德·舍恩菲尔德的“16金之最”只差一步。与英国辛普森兄弟组合不同,哥哥罗宾这次是作为布赖恩的教练参赛,而不是领滑员。在布赖恩的残奥会生涯中,罗宾曾担任过他的领滑员,但由于还身兼加拿大国家队教练一职,罗宾目前只能以教练身份帮助弟弟。

  布赖恩可谓冬残奥会越野滑雪“常青树”。盐湖城和都灵两届冬残奥会,他各有两金入账;此后温哥华、索契、平昌连续三届冬残奥会,他更是惊人地各夺三金。麦基弗兄弟在冬残奥会赛场的卓越表现为他们赢得了广泛赞誉,在2018年加拿大年度体育奖评选中,布赖恩被授予冬季体育年度最佳男运动员奖;2016年,加拿大授予麦基弗兄弟“功勋奖章”。在今年2月的“超级碗”转播中,播放了讲述麦基弗兄弟成长故事的公益广告,布赖恩一直以能为更多人带来正能量而感到骄傲。

  在高山滑雪视障项目上,一对母女组合也颇受关注。比利时老将琳达·勒邦尽管已经是57岁“高龄”,但出于热爱,她仍来到了冬残奥会赛场。由于她的领滑员因个人原因缺席本届冬残奥会,勒邦不得不临时征用女儿吉洛特客串领滑员角色。尽管在全能、滑降和超级大回转三个项目上都没能获得奖牌,分别排名第五、第六和第七,勒邦仍为能与女儿并肩作战而感到欣慰。“当她(吉洛特)3岁时,我是她的领滑员。现在22岁的她,是我的领滑员。难以置信,现在我们转换了角色,这次经历终生难忘,能跟她一起比赛这就够了,一切都值得。”勒邦因能跟女儿并肩完赛而兴奋不已。对于女儿吉洛特来说,无缘奖牌还是留有遗憾:“赛前我和妈妈搭档训练只有一周时间,如果她(勒邦)的领滑员这次能来参赛,她的成绩肯定会更好。不过能来到这里还是感觉很棒,如果她的领滑员能来就更棒了。”

  作为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荷兰代表团双旗手,残奥单板伉俪克里斯·福斯和莉萨·宾斯霍滕都已在单板项目亮相。福斯和宾斯霍滕已经结婚8年,两人共同生活,共同训练,切磋技术,共同参赛。两人在平昌冬残奥会上都收获了银牌,妻子宾斯霍滕更胜一筹,还有一枚铜牌入账。在北京冬残奥会赛场,两人目前还没有奖牌进账。此前,两人分别跻身残奥单板滑雪男、女障碍追逐决赛,福斯最终排名第四,宾斯霍滕决赛中与对手发生碰撞未能完赛。两人11日将转战残奥单板滑雪坡面回转项目,向奖牌再次发起冲击。24岁的福斯,还有一个载入残奥史册的记录——八年前在索契冬残奥会上,他成为冬残奥会历史上第一个完成残奥单板滑雪比赛的选手。除了滑雪,两人还有其他爱好,宾斯霍滕喜欢骑马,福斯考取了飞行员驾照,滑雪让他爱上了“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