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权威发布

05版:新华聚焦

06版:新华关注·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07版:新华关注·新春走基层

08版:新华融媒

09版:新华关注·就地过年

10版:新华关注·各地

11版:新华国际

12版: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返回 2021年02月10日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藏有几多故事?

新华每日电讯      2021年02月10日     
你的名字我的姓氏,藏有几多故事?

( 2021-02-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融媒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记者任沁沁、熊丰)“人是历史舞台上的角色,人名是他们的标志。” ——国学大师饶宗颐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

  人的一生,能超越时间,留下回响的,除了精神,还有姓名。

  姓名,是中华精神文明中最富有民族性特征的一个组成。

  姓氏,标识着血缘和衍生;名字,以“正体”和“表德”。

  你的姓名,带着什么故事而来?是家国情怀的观照,是流行文化的折射,还是寄予了长辈的期许,又或只是那一刻的灵光一闪……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8日发布《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

  该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权威户政管理科研机构,这是我们连续第三年发布全国姓名报告。

  “我们希望这一研究成果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服务社会,在千家万户聚焦姓名报告、讨论姓与名的过程中,生成一个个更具底蕴的姓名,寄托父母亲人对下一代的美好期望和祝福,传承中华民族姓名文化、家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这位负责人告诉新华社记者。

姓氏·比你想象更久远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至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

  中国人通过姓氏,标明家族来源和血缘关系,由此追根溯源、寻根问祖。

  这是民族自尊、历史自重与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

  据《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录,从古至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氏多达2.4万个。这些姓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的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有的则经过世代传承延续下来,逐步形成目前在用的6000多个姓氏。

  从原始社会后期的图腾符号,到汉代中国姓氏制度基本趋于稳定和普及,每个家族有了自己固定的姓氏,子孙后辈代代相传。

  每一个姓氏背后,都刻录着深远的历史、丰富的故事,记载着民族生长、交融的历程。

  根据这份报告,按户籍人口数量排名,2020年“百家姓”排名,王、李、张、刘、陈依旧名列前五,五大姓氏人口总数占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

  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其中男孩529.0万,占52.7%,女孩474.5万,占47.3%。

  2020年“百家姓”中新生儿登记姓氏最多的是李,共72.6万人;最少的是顾,仅1.7万人。

  由两个及以上汉字组成的姓氏,是中华姓氏中比较特别的一支。目前,欧阳是第一大复姓,有111.2万人。其他常见复姓人数为上官、皇甫、令狐、诸葛、司徒、司马等。复姓虽然少见,但常被武侠小说或影视作品“偏爱”。

  我国姓氏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和民族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子(女)从父姓”的传统习俗,但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特别是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后,子女随母姓情形有所增加。从2020年新生儿姓氏选取情况看,随母姓与随父姓的比例为1:12。

名字·不仅关乎你个人


  “名字所取,根于心意,沿于时尚,因时变迁”。

  中国人取名,折射着时代精神、政治形势、社会习俗、文化水准,体现着中华儿女的价值观,承载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精气神。

  每个年代,都有人们爱过的名字。从“1959年及以前”的建国、秀英,到“2010-2019年”的浩宇、欣怡……不同时代名字的变化,折射了经济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升和思想观念革新。

  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名与政治形势挂钩。新中国成立时,建国、建华、援朝、跃进、卫东、国强等涌现,很多女性选用英、兰等;六七十年代,军、勇、丽等比较常见,时代延续性较为突出。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人名开始表达个人情怀。伟、磊、静、丽等具有性别色彩的字眼更多被使用,反映人们一心追求简洁、平静、朴实的生活心态。

  九十年代名字则注入了风雅的文化元素,杰、浩、婷、雪等字更多地被选用。

  在城市,一些仿照英文名发音的“洋味儿”名流行,譬如“查理”“文迪”“安妮”等。而在乡村,人们认为名字越随便孩子越好养,狗娃、狗子、旺财、招弟、水生、满囤等名字盛行,乡土味儿十足。

  进入21世纪后,涛、浩宇、浩然、婷、欣怡、梓涵等“文艺范儿”名字大受欢迎。

  改革开放后,人们取名追求简洁好记,二字姓名一度激增。21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和人口流动日益频繁,重名现象多了起来,为了降低重名率,三字姓名逐渐增多,目前,三字姓名占比超过90%,二字姓名占比减至6.3%。四字及其他字数姓名虽使用人数较少,但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分别由20世纪50年代的0.3%、0.4%提高到目前的1.6%和1.7%。

姓名·守候独一份的美丽


  2020年是第一批“20后”诞生年。根据报告,2020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名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50个字依次为梓、子、宇、辰、一等。与2019年相比,玥、伊、昕、可等字受到新生儿父母的青睐。

  奕辰、一诺成为2020年出生并已经进行户籍登记的男女性新生儿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名字,分别超过1.4万人、2.4万人。

  热到发烫的字眼,造就了无数时下流行的名字。“看言情小说的孩子们长大了”“好家伙,我们一个班里大半班的名字都在里面了”“想象再过几十年,广场大妈都叫梓涵、紫萱”……

  重名严重、冷僻字起名、缺少文字内涵和底蕴……人们不禁感慨,姓名文化式微,原本积淀的历史渊源在一致化中少了几分韵味,原本蕴含的情怀格调在雷同化前平平无奇。

  为有效降低重名概率,近年来,公安部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上推出全国人口姓名查重等便民功能。

  汉字是独特而美丽的符号,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每一个字,都有它的灵魂与故事,字与字的搭配,又构成了新的意涵。

  文明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像。中国人起过许多好名字,比如风眠、季鸾、元济、斯年、徽因、浅予、从文、如稷、寅恪、钟书、健吾、实秋、语堂、右任……标注着年代的文化含量与气息。

  古往今来,历经积累演变,饱含人文信息、信仰观念、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旨、审美修为的中国人姓名文化,应当得到新的传承。

  那么,守候并珍惜汉字与文明带来的,将会陪伴我们一生、卓然独特的那份美……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