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室里,“鼠爸”陪小鼠过年 |
|
( 2021-02-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新春走基层 |
小鼠是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各类动物实验。该平台自2019年投入使用,设有6间饲养室、3间实验室,目前有约5000只小鼠。因为负责小鼠饲养、设施设备维护等工作,李永明和同事被称为“鼠爸”“鼠妈”。
走进一间饲养室,迎面而来的是一整墙的笼具,每个笼具上都挂有一张卡片,清晰记录着小鼠的种类、生日等信息。透过笼具,清晰可见活动的小鼠。
李永明介绍,这些小鼠体成熟后重达三四十克,有的是从国外引进,单只价格超万元,有的承担着重要的扩繁任务,有的则是实验结果最直接的呈现。
记者看到,实验台上摆放着几袋包装各异的小鼠饲料,每包都标有姓名。“学校师生进行的实验不同,对小鼠饲养的要求也就不一样,饲养员会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喂养。”李永明说。李永明说,实验动物设施需要24小时连续运转,全年无休,“今年除夕,正好我值班”。
晚6时,研究生王兆丰走进平台,送来一包小鼠饲料。作为神经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他的毕业论文是研究锌离子对兴奋性神经元的影响机制,需要对15只至20只小鼠投喂锌含量较低的饲料。“‘鼠爸’‘鼠妈’很用心,大概一个半月之后,我就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了。”他说。
这么多小鼠,换下来的用具去哪儿了?在平台洗消间,“鼠爸”胡晓峰正将污染过的刨花倒入垃圾桶中,将笼具放到清洗设备中自动清洗。随后,再将清洗完的笼具、笼盖、水瓶等分批次放入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生命科学中心主任黄志伟介绍,随着生命科学发展越来越快,近年来高校基础科研条件显著提升,为代谢、肿瘤、微生物与免疫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越来越多的重要科研成果从这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