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QQ空间

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新闻纵深

05版:世界报道

06版:综合新闻

07版:乡村振兴

08版: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返回 2020年06月02日

山野菜大棚“扣”住了村里的年轻人

新华每日电讯      2020年06月02日     
山野菜大棚“扣”住了村里的年轻人

( 2020-06-02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乡村振兴
 
  新华社长春6月1日电(记者金风、高楠)36岁的卢兆友没有想到,村党支部书记刘怀习5年前的那通电话,不仅改变了自己在外漂泊的生活,更让生活红火起来。他更没想到的是,村里红火的反季节山野菜棚膜种植把外出的年轻人都吸引了回来。

  在东北农村,搭建大棚搞种植被形象地称作“扣大棚”。如今,这些“扣大棚”的年轻人心甘情愿地被大棚“扣”在了家乡。

  长白山下的福林村是吉林省安图县明月镇的一个普通村屯,这里的169栋反季节山野菜大棚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在卢兆友的温室大棚里,马蹄叶一片叠着一片,密密匝匝,长势喜人。

  卢兆友曾长期在外打工,送过煤气罐,干过汽车维修,一年到头挺辛苦,可手里攒不下几个钱。“打工那阵儿,刘书记总给我打电话让我回来种山野菜,说比打工挣钱,当时我还不信。”他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2015年,卢兆友带着家人回到福林村,看到村民种山野菜真挣了钱,随后也加入其中。“一开始租了两个棚种水芹菜和马蹄叶,一年就收入五六万元,而过去在延吉市打工一年才挣两三万元。”几年间,卢兆友的大棚越干越大,现有7个大棚的他年收入近30万元。

  七山一水两分田、两山夹一沟的自然条件,曾让福林村的人们一筹莫展。“村里多是山坡地,不适合大面积种植,如果光靠种地连孩子上学都供不起。”脑子活络的村党支部书记刘怀习领着大伙多方考察后,将目光锁定在了发展特色种植上。他自己则做了村里第一个“扣大棚”的人。

  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问题困扰着不少地方,过去的福林村也不例外。“没有劳动力就没有生产力,光靠大爷大妈搞发展怎么可能有未来?必须靠年轻人。”棚膜种植效益越来越好,刘怀习开始琢磨用大棚“扣”住村里外出务工的年轻人。

  产业“筑巢”引“凤”归。如今的福林村,除了在外上学和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外,30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都回到村里种植山野菜。“全村45户、147人,年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的四五户,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近10户。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近4万元,‘超额’完成了整村脱贫任务。”刘怀习说。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福林村的山野菜被“憋”在了棚里,运不出去。菜贩竞相压价,往常20元一斤的山野菜,8元一斤都卖不出去。

  如何提高村民抗风险和议价能力,保证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告别小打小闹、单兵作战,向抱团发展转变。疫情之下的新考题逼着村民寻找新出路。

  “事实上,这些年不少村成立了合作社和村办企业助力脱贫,镇里也开始探索村办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在4个村试点成立了5家种植养殖公司,聘请能人经营管理。”明月镇党委副书记沈以耀说,“福林村也选择了公司化运营这条道,反季节山野菜种植公司目前已注册完,实行村民入股,集中经营。公司除对全村山野菜进行统购统销外,每年还从盈利中拿出一定比例分红,通过销售和分红双重收入保证村民的利益。村集体则提取一定比例利润作为积累,用来发展村里的公益事业。”

  对于这家大伙都有份的公司,村里的年轻人跃跃欲试。“过去单打独斗是能挣钱,但做不到大家都受益。年轻人不能光想着自己富,还要带着大伙一块儿富。”卢兆友说。

  山野菜大棚“扣”出了致富路,也“扣”住了年轻人的心。福林村不少年轻人如今过上了城乡“两栖”生活。他们在20公里外的县城置下房子供孩子读书居住,而自己则把精力越来越多地留在村子里,拴在大棚上。

 
版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