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
研究疫情防控工作
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 |
|
( 2020-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时间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 |
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团拜会讲话凸显中国人民时间观 |
|
( 2020-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辞旧迎新之际,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的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讲话,凸显了中国人民独特的时间观,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向前进。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被各种内忧外患耽误的时间太久了,因此中国人民始终有着超乎寻常的紧迫感、时代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对时间紧迫感和使命感的论述,展现出中国人民的大历史观。
“鸦片战争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受尽欺凌,直到100多年后新中国成立,让我们看到曙光,艰难攀登,改革开放后又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伟大成就。”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福进说,“中国人民始终在奋斗、在追赶。面对未来,我们更有不进则退的超乎寻常的紧迫感。”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指出,从工业革命开始,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的发展状态,虽然也有过如洋务运动等举措,但因种种内忧外患并未实现复兴;解放初期中国开始逐步发展,但直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才真正开始大步向前。
不同的社会培养不同的时间观念。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决定了中国人民“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独特时间意识和观念。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邵培仁说,百余年来的历史让中国人民意识到,可以用“时间突破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人民的时间观念作出了创新性阐释,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中国人民的每一分子,中华民族的每一分子,都应该为处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感到骄傲、感到自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晰了当今时代在历史长河中的时间定位,进一步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新时代、书写新辉煌。
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杨佳说,身处这一伟大时代,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并非盲目,它源于中国所走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先进性、文化的深厚性,源于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断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近七成‘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有兴趣,了解中国的意愿正逐年递增。”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助理藤依舒说,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吸引外国友人点赞的同时,也在亿万中华儿女间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分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湖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唐珍名认为,完成党和国家提出的战略谋划,是时代赋予当今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唯有立足本职工作,快马加鞭,无缝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殚精竭虑,致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才能不负韶华,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习近平总书记热情洋溢的讲话,激荡起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广东省委党校广东党建研究所所长刘朋说,当今世界的发展大势是“百舸争流,不进则退”,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揭示出“同时间赛跑”意识的重要性,只有每个人完成自己的使命,才能完成国家和民族的使命。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黄硕认为,“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有两个维度的内涵:一是要用积极进取、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和学习;二是要站在参与创造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过程的高度,把有限的时间用到为国为民的事情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风浪、直面挑战,是习近平总书记时间观的重大启示。
“在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准备接受‘栉风沐雨’的考验,继续保持‘朝乾夕惕’的奋斗状态,才能真正迎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东北大学跨文化战略研究院院长张雷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属于奋进者。”宁波大学校长沈满洪表示,教育工作者要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投身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自主创新的伟大实践中,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新时代新担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里程碑,也是发令枪。”辽宁省发改委主任李雪东说:“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继续在人类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时间。”(记者白瀛、高蕾、白阳、郭敬丹、白佳丽、王俊禄、王君璐、吴涛、王炳坤、谢樱)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江苏医疗队驰援武汉 |
|
( 2020-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
|
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决策部署引发干部群众强烈反响 |
|
( 2020-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莫让“人情”加重疫情 |
|
( 2020-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抗击新型肺炎 |
本报评论员王贤
|
暖心!武汉数千私家车主无偿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 |
|
( 2020-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抗击新型肺炎 |
|
1月24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隔离病房,医护人员为病人治疗。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
|
阻断疫情传播,这个春节应有“新年俗” |
|
( 2020-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抗击新型肺炎 |
本报评论员谢锐佳
|
2020年央视春晚大受欢迎展现奋进新时代精气神 |
|
( 2020-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2020年脱贫攻坚一线奋斗者的向往与祝福 |
|
( 2020-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
▲岁末年初,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八好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德徒步前往弄麻屯开展扶贫工作,弄麻屯的公路尚在建设当中。
新华社记者黄孝邦摄 |
|
高墙内的饺子餐和心灵宴 |
除夕夜探访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
|
( 2020-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
▲1月24日,朱志伟(左)与护士一起去查房。 新华社发(彭子洋摄) |
|
零下6度,与环卫工人除夕“跨年”扫大街 |
|
( 2020-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
本报记者尹平平
“您以为,两包饺子,我就能饱?小瞧人!”王琦指点着面前摞成小山似的一包包速冻饺子,跟食堂大师傅说。
“敞开吃,管够!”大师傅的锅里煮着300多个饺子,他一边捞一边张罗让王琦往屋里端。
此时,距农历新年钟声敲响还有一刻钟。北京地杰机扫保洁服务中心食堂,虽然没有张灯结彩,却比往常热闹许多。王琦等环卫师傅们聊着天、剥着蒜,吃完饺子,抢完红包,一抹嘴,出车上路了——“跨年”扫大街。
他们负责北京市西城区主要道路的夜间清扫保洁,平时每天夜里都有20辆左右清扫车上街作业,从晚上10点一直干到早晨6点。除夕夜,北京城内车流较往常少很多。他们伴着央视春晚的结束曲,挤在食堂吃完饺子后才开工,干到早晨5点下班。
王琦入职4年,在单位过了4个除夕夜。90后的他,是地杰中心最年轻的机扫车司机,自称“一天没吃饭,就等单位这顿饺子了”。大年三十没和家人团聚,王琦说没觉得落寞,“过年不就图个热闹嘛,这儿比家里还热闹呢!”
王琦也会想念当年那些不需要除夕夜上班的日子,他告诉记者:“以前每到大年三十,晚上12点前在家‘假装’乖孩子,陪家长看春晚。12点一敲钟,吃了饺子,立刻出门,约发小出去野!玩什么?海了去了!K歌,泡网吧,一块儿喝酒、刷夜。造呗!”
那时,王琦低度白酒能喝7口杯,外加4瓶啤酒。当上环卫车司机后,就开始滴酒不沾了。往年一起“野”的小伙伴,现在也联系不到他了。“开车扫马路,得时时刻刻眼睛盯着后视镜里的扫刷。”
夜间的北京,洗尽喧嚣,除夕夜,更是格外安静。记者跟着王琦开了十几分钟,大街上一辆车都看不到。爱热闹的王琦,也能享受这孤寂:“没车没人,马路扫得痛快!”
当年力主他进入环卫系统锻炼锻炼的父母,现在有些后悔了:儿子逢年过节不休息,昼伏夜出连女朋友都交不上。老两口养了两只狗陪自己,管狗叫儿子。狗又生了小狗,爸爸问王琦:怎么着,要我指望它们抱孙子?
已经是凌晨3点多了,气温已降至摄氏零下6度。机扫车驾驶室里空调足,很温暖,加上作业产生的轰鸣声,震得王琦忍不住有点犯困,他打开节奏强劲的音乐,又打起精神来。
“我是为夜间工作而生的男子!”王琦朗笑时,脸上的肉都跟着抖。入行环卫之前,他在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厅配餐,也常上夜班,习惯了。
张铁强进入环卫系统前,是开夜班出租车的司机,早已习惯了京城夜间的生活。记者又随张铁强的机扫车作业两个多小时,一个路人都没见到,路边只有进行治安巡逻的辅警。“这天儿,要在外面守一宿,多冷。难熬。”张铁强摇头,心疼同样要在夜间工作的辅警。
张铁强家住北京郊区平谷,每天到旧鼓楼大街上班往返要4小时,上班再开一夜车,一天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车上度过,回家就是睡个觉。他告诉记者也没觉得辛苦,路上还能补觉,“干什么都不容易,都得撸起袖子加油干。”
像王琦、张铁强他们一样,过节仍坚守岗位、维护城市清洁的环卫工人,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全国,都有很多。任何城市,无论年节,一天都离不开环卫工人的劳作。虽然大家早已对清洁的城市习以为常,却可能忽视了这些夜以继日守护市容市貌的人。
有些遗憾的是,这个除夕夜,记者和地杰中心的环卫师傅工作一宿,努力想要记住他们每个人的模样,却也没能真切看清他们遮挡在口罩下的容颜……
只争朝夕,“八旬院士”夫妇办公室里过除夕 |
|
( 2020-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
新华社上海1月24日电(记者张建松)走进校门、绕过图书馆、径直往前,有一座黄白相间的小楼,那就是同济大学海洋楼。除夕这天,我国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和老伴孙湘君一起来到办公室。
节日期间,海洋楼里一片静谧。一楼大厅陈列了许多展板,一项项沉甸甸的科学成果,彰显了这座小楼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三楼的汪品先办公室极为普通。一排书橱,几乎占满了一整面墙;堆满了资料的书桌,中间摆放着一个台式电脑,那就是老院士每天埋头工作的“战场”。
隔壁就是孙湘君办公室。两位老人朝夕相伴、心心相印,就好像60多年前,他们一起在莫斯科大学留学时那样。当年,他是班长,她是党支部书记。回国结婚以后,他们为了各自事业,曾在京沪两地分居长达30多年。直到2000年孙湘君退休以后,才得以来沪团聚、长相厮守。
如今,尽管已经84岁了,汪品先依然像一位勤勉刻苦的学生,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除夕也不例外。孙湘君也依然像他的同班同学,每天陪伴他工作、倾听他的想法、提出她的建议,并规定他每天晚上只能工作到十点半,必须回家。
今年春节,汪品先早已经安排好工作计划——撰写科普。首先是将“南海深部计划”的科学成果写成科普文章《南海演义》,其次是完成自己的科普专著《深海浅说》。
“南海深部计划”是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的基础研究计划。2019年,在全国32家单位、700多人次科学家、长达8年的共同努力下,该计划取得丰硕成果。作为指导专家组组长,汪品先带领我国科学家在南海深部重大科学问题上,提出了挑战传统认识的新观点,取得了南海深部研究的科学主导权。
“南海是我国最重要的深海区。2020年,我最大的心愿是推动深钻、深潜、深网‘三深’技术合作,将南海科学研究一步步深入进行下去。”汪品先说,“我国位于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板块——欧亚大陆板块和最大的海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之间,以南海为抓手、海陆结合研究,具有很大的优势。”
在国际地球与海洋科学领域树立“中国学派”,是汪品先毕生努力的方向。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地球与海洋科学领域长期与国际前沿失之交臂。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海洋探测技术日新月异,地球系统科学大发展,我国海洋事业迎来了数百年来的最好时机。
汪品先常说:“许多我年轻时想做而做不成的事,到了老了该谢幕的时候,反而要登场,怎能不抓紧宝贵的时间?对我来说,最缺的就是时间。我是倒计时的,别的都可以慷慨,钱我也可以慷慨。时间我不能慷慨,因为我没有了,我在时间上是很小气的。”
汪品先对科学事业的追求与热爱,孙湘君深深理解。为了这种理解,她曾婉拒了单位领导推荐自己申报院士,一退休就从北京来到上海照顾老伴,并和他一起探索地球与海洋科学奥秘。他们曾合作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一起携手攀登科学高峰。直至前些年,她的眼睛再也看不了显微镜。
“刚来上海那年,我很不习惯上海冬天的湿冷,就到澳大利亚的大儿子家里过年。回来后听保安说,那年除夕晚上,我老伴一个人还在办公室里工作,只吃了保安们送来的一盘饺子,心里非常非常难过。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出去了,每年都陪着他一起过年。”孙湘君说。
每年的除夕夜,孙湘君最开心的事,是老伴陪她一起看春晚,今年也不例外。“一年365天,他364天晚上都是在工作,只有这一天晚上,肯花时间陪我看看电视,我怎能不高兴啊!”孙湘君说。
除夕夜,母亲爬山为他送去年夜饭 |
|
( 2020-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春走基层 |
王洪福是一名铁路职工,担任吉林工务段蛟河老爷岭线路工区工长。近十年间,他几乎每年除夕都和班长田志强在工区坚守。而年过七旬的母亲不管多冷,都要从山下踩着厚厚的积雪,走上半个多小时,深一脚浅一脚地来给他送年夜饭。这在铁路系统传为一段佳话。
老爷岭工区建在海拔1200米的山上,山高林密,长长的铁轨延伸到远方。除夕这天,室外气温达到了零下二十五摄氏度。天太冷,王洪福告诉记者,连喘出的粗气都冒着白烟。
王洪福和同事们工作很辛苦。他们每天夜里10点和早晨4点都对道岔进行检查除雪,如果遇到雪天要整夜待在外面。他们背着近40斤的清雪道具沿着铁轨向前走,清除积雪,检查铁轨是否正常。一天下来,要走七八公里。
记者在春节前来到老爷岭工区采访,见到了王洪福。他刚巡线回来,戴着棉帽子和围巾,上面还结了冰碴,衣服上蹭了不少灰。他说,因为工作时常要把脸贴在轨道上。冬天寒冷还能忍受,到了夏天,铁轨上的温度最高能到60摄氏度,要警惕脸被烫坏。
探查铁轨,看似是粗活,其实工作需要细心,也要有技术。为了让列车平稳运行,两边铁轨高度水平误差不能超过作业验收标准。长时间看钢轨,王洪福练就了火眼金睛。肉眼探查做出的判断,和机器差不多。
巡线靠步行。中午走到哪里,他们就在哪里休息吃午饭。很多时候走到荒郊野岭,王洪福和同事们就席地而坐,吃面包充饥。
平时工作,王洪福常常饥一顿、饱一顿,家住在山下老爷岭村的妈妈齐桂兰看在眼里特别心疼。于是,每年除夕夜王洪福值班时,她都上山给儿子送年夜饭。
今年除夕下午4点多,为了多添一份安全保障,王洪福又踏上了巡线路,大约走了3公里,将近晚上9点,他才回来。
“妈,今年雪大路不好走,我在单位有饭吃,别来了……”回单位第一件事,他就给妈妈打电话。
王洪福说,他每年除夕都劝妈妈别来,可老太太嘴上答应,还是准时上山送饭,劝也劝不住。
果不其然,11点多,齐桂兰敲开了儿子单位的门。她两手提着袋子,除了饺子,里面还装了几道“硬菜”——大虾、鸡肉还有排骨。
王洪福说,菜已经不太热乎了。山上盖着没膝的雪,路上又冷。
“家离得也不远,但为了工作需要,这孩子好几年都没回家过年了。”之前采访时,齐桂兰告诉记者,“就这么一个孩子,我怕他过年不好好吃饭。无论如何,我都要让孩子过年能吃上一口妈妈做的年夜饭。”
母亲的年夜饭,自有幸福的味道。“都是家常菜,但吃了这么多年,还是吃不够。”王洪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