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新华聚焦

05版:新华关注·家园

06版:新华关注·各地

07版: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08版:新华关注·文旅

在冰天雪地中感受春的气息 辽宁经济社会加快复苏观察
在冰天雪地中感受春的气息
辽宁经济社会加快复苏观察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沈阳1月4日电(记者王炳坤、丁非白、武江民)眼下的东北还是一片冰天雪地,但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辽宁各地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抢施工、工厂企业机器轰鸣赶订单、商场景点人头攒动……升腾的烟火气、找回的忙碌劲儿在寒冬腊月里流淌和传递,让人们感到缕缕春意。
 
  促发展:抓住重大项目的“牛鼻子”


 
  辽东,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八里甸子镇滴水成冰。中铁本桓高速六工区河东隧道建设现场,一台台铲车、货车鱼贯而入,建设者们冒着严寒往来穿梭,掀起了冬季施工的热潮。
 
  辽宁本溪至桓仁高速公路,是辽宁省“十四五”综合交通重点工程。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拌和站采用外搭保温棚、内用锅炉供暖方式,加强场站内的水温控制;料仓棚内设置暖气加热,保障砂石料的出仓温度。中铁(辽宁)本桓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栗勇说:“数九寒冬不断料、不息工,我们要做到建设速度和工程质量两不误!”
 
  辽宁将2023年作为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提出始终保持“拼”的干劲、“抢”的状态、“争”的劲头、“实”的作风。
 
  在鞍山市千山区唐家房镇网户屯村的西鞍山铁矿建设工地,挖掘机和大货车轮番作业。“西鞍山铁矿设计年产铁矿石3000万吨,建成后将是国内最大的单体地下铁矿。”鞍钢基石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志东说,得益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铁矿前期42个要件提前完成审批。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目前辽宁在建的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达21个,2023年拟新开工建设华晨宝马全新动力电池、中石油大连石化搬迁改造、沈阳机场二跑道、大连新机场等超百亿元重大项目20个,稳增长势能正在聚集。
 
添动力:打通企业运营的“梗阻点”


 
  2022年12月25日,辽宁省经贸代表团圆满完成赴韩国、日本出访任务。为期8天的经贸活动,辽宁省商务厅和一些地市带领企业家积极展开洽谈对接,累计推进涵盖装备制造、石化、汽车、食品、新能源等领域的招商项目超30个,抢抓出口订单意向合同额超35亿元人民币,取得了丰硕成果。
 
  “走出去既带回了订单,也让我们看到了外贸复苏回暖的希望。”越洋物语(大连)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刚说。
 
  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辽宁多地分类施策助企纾困,通过简审批,优服务,解难题,拓市场,给企业发展再添力。
 
  辽宁全省开展口岸通关流程及作业时限标准化工作,进一步优化水运、空运、铁路口岸进出口通关流程。沈阳市创新实行“惠帮企@链上沈阳”服务机制,线上开设“企业诉求”“落实政策”“助企发展”等功能模块,面向全市109.9万户市场主体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掌上服务厅。辽宁税务部门加速推进“退、减、缓”税费政策精准落地,为市场主体送去温暖……
 
  2022年末,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方大生命健康小镇项目如期收到了政府给予的扶持资金。项目负责人崔建军说,政府的资金犹如一场及时雨,很好促进了项目的良性发展。
 
提信心:重燃消费复苏的“烟火气”


 
  2022年12月31日,大连出租车司机宋姐奔驰在霓虹闪烁的跨海大桥、客流不断的天津街商圈之间,晚上9点不到就载客32单。车窗外,街道两旁张灯结彩,让她感慨热闹劲又回来了。
  新年伊始,辽宁各地寒意不减,可不少商圈、景点却人流涌动,释放出消费回暖的信号。
  元旦假期,沈阳怪坡国际滑雪场“热”了起来。山腰处,雪友们风驰电掣,从高处一跃而下;山下,三三两两的人群一边练习基本动作,一边打卡拍照留影。滑雪场负责人王洋说,元旦假期期间,雪场在网络平台搜索量是平时的10倍,不少南方游客慕名前来,日均接待量接近2000人次。
  近日,大连市相关部门与2000余家商户携手,向市民发放3000万元助企惠民旅游消费券。辽宁多个城市也纷纷派发文旅“大礼包”、消费券“全家桶”、家电消费券等,为百姓消费增引力、添底气。
 
  2022年12月30日,沈阳京东MALL年货节启动首日,就迎来顾客1.6万人次,将5万多平方米的营业面积挤得满满当当。作为辽宁首家集前沿潮流、炫酷科技于一体的全场景综合类消费商业体,消费者可以在这里通过零距离、沉浸式体验,完成对商品的深度了解,元旦假期还能欣赏到摇滚音乐、脱口秀、相声等精彩演出。
 
  “这几天附近道路一度拥堵,收银台前排起长队,只要人流动起来,商场很快就恢复了生气。”沈阳京东MALL卖场经理蔡超说。
 
习近平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举行会谈
习近平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举行会谈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举行会谈。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马科斯举行欢迎仪式。这是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同马科斯和夫人丽莎合影。    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1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举行会谈。这是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马科斯举行欢迎仪式。  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刘华)1月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举行会谈。
 
  习近平欢迎马科斯就任菲律宾总统后首次访华。习近平指出,这是你首次正式访问东盟以外国家,你也是今年中方接待的首位外国领导人。这充分体现了中菲关系的密切程度,也说明双方在彼此外交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中菲是一衣带水的近邻。在两国上千年交往史上,以诚相待、守望相助始终是中菲关系主流,也是两国人民共有的宝贵精神财富。48年前,你的父亲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洞察时局、顺应大势,共同作出中菲建交的历史性决定。此后近半个世纪,无论国际风云和菲律宾国内政局如何变化,你和你的家族一本初衷,矢志推动中菲友好,这份情谊弥足珍贵。希望你这次访华不仅是一次“怀旧之旅”,更是一次“开创之旅”。中方始终把菲律宾放在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坚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看待中菲关系。我愿同你保持经常性战略沟通,全面规划双边关系下步发展,做互帮互助的好邻居、相知相近的好亲戚、合作共赢的好伙伴,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地区和平稳定贡献更多正能量。
 
  习近平强调,中菲虽然国情不同、体制各异,但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目标相似、路径相通,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应该加强两国政府部门、立法机构、政党之间的交流互鉴,深化发展战略对接,在各自现代化进程中交融互促,更好助力两国发展繁荣。双方已经确立农业、基建、能源、人文四大重点合作领域,这是支撑中菲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四梁八柱,要下大力气培育增长点、打造新亮点。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愿助力菲律宾农业农村发展,打造农技中心品牌项目,开展育种、生产、加工、储藏全产业链合作,加快推进菌草合作。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领域合作,落实好重点项目“硬”基建合作,拓展电信、大数据、电子商务等“软”基建合作,带动菲律宾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菲在传统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方面开展合作具有互补优势。中方愿同菲方继续以友好协商方式妥善处理海上问题,重启油气开发谈判,推动非争议区油气开发合作,开展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能源合作。中国愿持续扩大进口菲律宾优质农渔产品,支持中国企业赴菲律宾投资兴业。双方要全方位深化人文交流,拓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合作,探讨气象、航天等领域创新合作。中方愿同菲方持续开展疫苗研发合作,结合各自地方产业优势,打造两国省市区县互助合作新模式。中国正在主动优化调整防疫举措,更加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信不久两国人民又可以恢复到疫情之前那种密切的交流交往。
 
  习近平强调,中菲同为亚洲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发展根植于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根植于合作共赢的亚洲大家庭。中方愿同菲律宾及其他东盟国家聚焦合作与发展,维护好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推进“五大家园”建设,推动本地区摆脱冷战阴影,免于阵营对抗,持续成为发展繁荣高地。中方赞赏菲方支持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愿同菲方一道,加大相互支持,维护两国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完善地区和全球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马科斯表示,很高兴对中国进行期盼已久的访问,这是我首次对东盟以外国家进行国事访问,我希望通过此访向世界证明,菲中关系十分良好,也十分重要,双方都高度重视彼此关系,都致力于将菲中关系提升至新的高度。菲中建交虽然只有48年,但两国人民友谊已经跨越千年。我很荣幸当年参与了菲中建交历史,今天我将肩负起继续推进菲中传统友谊的重要责任。我期待同习近平主席保持密切沟通,全方位加强合作,开启菲中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的新篇章,更好合作解决两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也为推动本地区重新成为世界经济重要引擎作出新贡献。菲方愿同中方挖掘潜力,继续丰富两国关系内涵,深化农业、基建、能源、人文、贸易、投资、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相信今天我们共同见证签署的多份合作文件,将极大助力菲律宾国家经济发展。中国是菲律宾最强劲的合作伙伴,没有什么能够阻挡菲中友谊的延续和发展。菲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菲方愿继续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海上问题,同中方重启油气开发磋商。感谢中方为菲律宾抗击疫情提供的宝贵帮助。期待疫情过后,更多中国民众赴菲旅游和学习,两国人民往来更加密切,为两国关系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牢固的基础。我对菲中关系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有关“一带一路”、农渔业、基础设施、金融、海关、电子商务、旅游等合作文件。
 
  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为马科斯举行欢迎仪式。
 
  天安门广场鸣放21响礼炮,礼兵列队致敬,迎宾小号手鸣礼号。两国元首登上检阅台,军乐团奏中菲两国国歌。马科斯在习近平陪同下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并观看分列式。
 
  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和马科斯夫人丽莎陪同参加欢迎仪式。
 
  当晚,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为马科斯和夫人丽莎举行欢迎宴会。
 
  王毅、何立峰等参加有关活动。
 
  马科斯访华期间,双方还将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菲律宾共和国联合声明》。
 
塑造新优势 奋力开新局 江苏锤炼实体经济“看家本领”
塑造新优势 奋力开新局
江苏锤炼实体经济“看家本领”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陈刚、杨绍功、朱程
 

 
  包机出海,企业稳订单、政府忙招商;强筋健骨,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科创赋能,持续塑造发展新优势……岁末年初,制造业大省江苏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正驱散空气中的寒意。
 
  承压复苏,迎难而进。面对困难挑战,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13.4%、全球近4%的江苏,不断锤炼实体经济这一“看家本领”,以昂扬的斗志和顽强的韧劲,发挥经济大省“压舱石”作用,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固本拓新,锻造产业集群


 
  走进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的生产大楼,药物生产全流程实时展示在全景式大屏上,控制人员远程操作就能完成加料和温度调节。这样的智能车间还将应用在信达生物的其他生产基地。
 
  转型智能制造,正促进江苏实体经济不断迈向高端、保持活力。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效益不断显现,大量传统产业正汇入这一潮流。
 
  在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字化改造让万锭用工减少到10人左右,产量却提升20%以上。公司董事长周晔珺说,生产流程的持续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不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还积累了科技实力,推动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坚守实体经济,江苏把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举全省之力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集群。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公布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其中江苏占10席,涵盖软件信息、船舶、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这些集群正成为驱动江苏制造由大变强的澎湃力量。
 
  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气体等副产品,可以被另一家企业循环使用。近期全面投产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凭借与产业链上下游密切协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我们采用数字化新技术、新工艺,灵活切换油品种类、油品和化工品配比,未来还有望将高附加值、紧缺型化工产品占比从50%左右提高到83%以上。”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说。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兴起,江苏抢抓机遇,将其作为关键增量,2022年启动3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培育大批“数字产业化”独角兽企业。
 
保稳提质,着力做好外贸外资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包机出海”几度刷屏。从苏州、南京到无锡、南通……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江苏各地陆续启动海外包机服务,掀起一股拼外贸、抓商机、招项目的热潮。近日,南京等地又陆续将“包机出海”期间的临时举措固化为政策,助力外贸企业和商务团组“无忧出海”,施展拳脚应对市场变化。
 
  竞相出海,彰显发展内驱力;争抢订单,更靠制造业硬实力。
 
  “时隔三年再出国,中国制造更受追捧。”洽谈业务归来的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帆说,过去常被贴上“低价”标签的中国制造,如今多了不少“科技范”。苏美达推出的一款虚拟边界草坪机器人,用动力电池替代燃油机,以卫星定位规划路线,成功打进了国际高端市场。
 
  “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赢得未来国际竞争的关键。”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倪海清说,全球产业链正深度重构,江苏坚持系统化推进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集聚全球高端资源。
 
  不久前,苏州率先出台政策,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从资金支持、荣誉激励、人才计划等方面入手,让外企把利润用于增资扩产,激活存量形成增量。
 
  以高端实体经济为导向,江苏努力让外商投资保稳提质。统计显示,2022年前10个月,江苏实际使用外资283.4亿美元,同比增长21.1%,规模保持全国首位。
 
激活引擎,勇当开路先锋


 
  壮大实体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激活科技创新引擎。
 
  江苏光伏产业领跑全国,一批龙头企业已在思考行业新未来。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就凭借在钙钛矿新型组件上的技术优势,获得来自淡马锡等知名投资机构的5亿元融资。“这项技术的单瓦能耗仅有传统晶硅组件的十分之一,换算下来成本降低了至少一半。”公司董事长范斌说。
 
  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江苏持续鼓励企业不断进行重大技术创新、瞄准行业痛点攻关,拉长优势产业长板。
 
  作为中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关键配套企业,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坚持研发新材料,打破变电站复合外绝缘产品的国际垄断,并整合形成一套高性价比的新型电网建设运营方案,引得欧美能源巨头纷纷寻求合作,近年连续拿下海外电网建设订单。“以更低成本解决行业痛点的技术,是世界市场的共同需求。”公司负责人马斌说。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江苏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
 
  布局建设苏州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锻造“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等“国之重器”,相继落户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作为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江苏勇当科技与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大幅提高科技投入,持续壮大人才队伍,科技产出量质齐升。江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5.7件提高至41.2件,全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五分之一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  
 
  融合全球要素,优势互补实现更高水平创新。最近,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德国肖特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全面开展交流合作。这家世界顶尖的先进材料公司敞开技术合作怀抱,是因为中国已成为其最大潜在市场,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的“全球创新伙伴”平台,可以帮助其找到更多应用场景。
 
  赋能实体经济,筑牢竞争优势,锤炼“看家本领”,江苏正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展现“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担当。
 
          新华社南京1月4日电  
 
山乡大地涌热潮 ——开年推进乡村振兴一线观察
山乡大地涌热潮
——开年推进乡村振兴一线观察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回首2022,克服多重挑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深化;展望202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信号更加鲜明,举措更加精准。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
 
  时光为卷,奋斗作笔。在希望的田野上,无数奋斗者的火热故事,汇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答卷。
 
  产业高质高效:做好“土特产”文章增强竞争力


 
  进入冬季,贵州香葱种植大户汪福华往年的“冬闲”成了“冬忙”。
 
  应接不暇的客商电话,进进出出的运输货车……开年忙碌的场面让他找回了发展信心,“最近行情回暖,香葱又开始紧俏了,每天能卖出三四吨。”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黔陶布依族苗族乡骑龙村规模化种植香葱已有20多年,这两年因为价格低迷,当地特色产业险些被丢掉。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汪福华和乡亲们认识到:“小香葱”做成“大产业”,必须改变产业小散弱局面。“通过成立香葱协会和合作社,我们将订单拓展到外省,骑龙村香葱种植面积稳定在2000亩左右,90%以上的村民参与其中,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了两万元。乡里正计划引进深加工企业,将产业链做得更长。”他说。
 
  提高产业竞争力,离不开过硬的“三农”队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
 
  元旦刚过,安徽界首市邴集乡大董村,返乡创业青年董金玉正在蔬菜大棚里为即将到来的春节销售旺季做准备。
 
  他7年前返乡创业,在村里帮扶下创办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收入200万元。这是他近5年来效益最好的一年。
 
  这5年,也是大董村从脱贫出列到发展成蔬菜特色专业村的5年——全村蔬菜基地发展到1600亩,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像董金玉这样返乡创业的“新农人”近年来越来越多。截至2022年11月底,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1220万人,农民参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活力不断激发。
 
  新的一年,董金玉谋划着自己的“小目标”:不断做优品质,提升产业竞争力。
 
农民富裕富足:走出增收致富新路子


 
  一夜大雪过后,湖南十八洞村美景如画。
 
  民宿店长杨云秋打开“十八洞悬崖酒店”微信号,把刚拍摄的视频发布在各大社交平台,很快就收到很多点赞和评论。
 
  “像现在这样充满希望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生活!”杨云秋一边忙着线上确认当晚入住民宿的游客一边说。
 
  回到十八洞村6年的杨云秋,凭借踏实勤奋,一直从村里旅游公司的销售、讲解员,干到了民宿区的店长。目前,村里已经有276名像杨云秋这样的年轻人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曾经,十八洞村闭塞贫穷,流传着“有女莫嫁十八洞”的苗歌;如今,村子的产业、文化等全面发展,吸引周边村镇融入“十八洞村经济圈”,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23505元。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老乡们走出了新路子,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
 
  在辽宁营口市东岗子村,老乡们探索数字经济和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拓宽增收致富路。
 
  掀开厚厚的温室大棚保温帘,一片花团锦簇,“花房姑娘”张野正麻利地整理花苗、修剪花枝。为拓宽销路,她邀请网红小镇主播来讲述花房里的创业故事。如今,张野的10个花棚每月可采摘鲜花15次,月销售额在18万元左右。
 
  截至目前,营口市老边区网红小镇,共进驻了300多家直播运营机构,有主播超15万人,粉丝流量达3.5亿。2022年网红小镇所在的老边区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超1亿元,比2020年多了近一倍。
 
  近期,《2022—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青年主播”培育工作方案》公布,明确农业农村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快手开展“农村青年主播”培育工作,培养一批掌握短视频和直播“新农技”,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村青年主播。
 
  直播成为新农活,手机成为新农具,新观念、新方法也融进农民的生活,老乡们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孕育生机无限


 
  冬日暖阳下,农闲时节的宁夏关桥村更显惬意。
 
  “你看我这村子,和城里比有啥差?”村民冯增虎走在村里宽阔平坦的石板路上,边走边介绍,只见路两侧民居红墙白瓦整齐划一,儿童游乐广场、幼儿园、卫生院等设施齐全。
 
  关桥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中的“海”字,就指海原。冯增虎曾在村里干了10多年村主任,见证了山乡巨变。
 
  “新的一年,关桥村正在规划健康希望小镇,未来可以享受定期体检、送医上门……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冯增虎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各地乡村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基本实现村村通电、通硬化路、通客车、通光纤和4G网络……乡村绿水青山不断“擦亮”,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
 
  和美乡村,孕育生机无限。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更加健全,乡村生产生活更便利,城乡差距全面缩小,农村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创业干事。
 
  “这是老乡们自家的柴鸡蛋,真正小时候的味道……”
 
  河北阜平县顾家台村,正在网上带货的小伙儿叫顾腾飞。他是2020年底村里第一批返乡创业的“90后”。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有30多名像顾腾飞一样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为家乡的振兴带来新观念、注入新活力,顾家台开始“腾飞”。
 
  幸福绵延,生机无限。
 
  新的一年,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广袤大地必将呈现欣欣向荣的蓬勃气象,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前进!(记者侯雪静、严赋憬、向定杰、姜刚、张玉洁、杨稳玺)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 抓实抓细重点民生工作,确保群众过好春节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
抓实抓细重点民生工作,确保群众过好春节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和能源保供稳价等工作,保障群众生活和企业生产需求;要求抓实抓细重点民生工作,确保群众过好春节。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我国物价保持平稳,粮食、能源等稳定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这极为不易,为稳经济、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强化重要民生商品、医疗物资、能源等保供稳价,确保春节期间市场供应充足和价格平稳,保障群众医药需求和温暖过冬。一要进一步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及时做好市场调配,丰富小包装粮油品种,加强南菜北运、西果东输,合理进行储备调节,同时抓好其他重要民生商品生产和供销对接。做好春耕备播准备和化肥等农资保障服务工作,进一步抓实粮食生产、夯实稳物价基础。二要千方百计提高医疗、防疫物资供给能力,对重点企业建立清单支持满负荷生产,及时协调解决原辅料供应、用工、资金等方面遇到的困难,确保生产和供应不间断。加强药品等医疗物资调配,保障医疗机构、居家患者、养老院、农村地区等需求,为疫情防控提供保障。对纳入医保范围的看病和药品费用,要应报尽报。三要进一步抓好能源保供。持续释放煤炭先进产能,落实帮扶煤电企业纾困政策,支持能源企业节日安全正常生产,强化能源调度,做好电力、天然气顶峰保供预案,确保民生用能,加强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用能保障。四要持续做好交通物流大动脉、微循环保通保畅。支持物流企业合理调配运力,补充一线力量,关心关爱快递、外卖等人员,及时打通末端服务可能遇到的堵点,保障春节期间邮政快递稳定运行。五要指导地方对困难群众按规定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六要加强市场和价格监管,依法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

  会议指出,春节临近,要用心用情、扎实细致做好重点民生工作。一是抓实抓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以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政府工程和国企项目欠薪的要立即整改,力争在春节前全部清偿。清欠收回的企业账款要优先用于农民工工资发放。对一时难以解决的欠薪,地方政府要运用工资保证金、应急周转金等储备资金提供应急支持。统筹协调解决商贸、加工制造等行业的困难企业欠薪问题。畅通维权渠道,依法打击恶意欠薪行为。要通过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增强他们信心,力争春节后农民工就业、返岗稳中有升。二是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及时足额发放低保、困难救助、失业补助和救助等资金,对因疫因灾困难群众予以临时救助,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三是一丝不苟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值守,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极端天气等应急预案,确保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会议研究了其他事项。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 蔡奇出席并讲话
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
蔡奇出席并讲话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全国宣传部长会议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蔡奇指出,新时代10年宣传思想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宣传思想工作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蔡奇强调,做好今年宣传思想工作,要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高度政治责任感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抓好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组织面向基层宣讲、加强媒体宣传、推动贯彻落实上不断深化,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要大力唱响强信心的社会主旋律,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加强新阶段疫情防控宣传舆论引导。要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升外宣工作水平和效能,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切实加强宣传思想战线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工作本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展现宣传思想工作新气象新作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主持会议并作工作布置,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任务要求,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健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工作赋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要坚持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宣传思想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 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颁布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
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颁布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日前颁布,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条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服务支撑备战打仗,着眼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军队文职人员制度体系,充分借鉴国家干部人事制度,注重体现军事职业特点,进一步衔接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保障制度,重点完善招录引进、职业发展、激励保障、退休管理、军地协调等方面政策,着力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提升文职人员管理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为推动文职人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条例》是全面规范军队文职人员管理工作的基础法规,是推进军事政策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标志着我军深化文职人员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条例》的颁布施行,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延揽集聚优秀人才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军队文职人员能力素质、结构布局、开发管理全面转型升级,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文职人员队伍,促进军事人员现代化建设,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条例》配套政策《关于贯彻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若干问题的通知》《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考暂行规定》《从退役军人中专项招录军队文职人员暂行规定》《军队文职人员培训暂行规定》《军队文职人员考核暂行规定》《军队文职人员任用暂行规定》《军队文职人员退休暂行规定》《关于军队文职人员制度改革转换过渡有关问题的通知》等同步印发。

 
国务院未保办:寒假春节期间各地要对困境儿童进行走访探视
国务院未保办:寒假春节期间各地要对困境儿童进行走访探视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高蕾)记者4日从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该办近日通知开展“情暖新春 共护未来”2023年寒假春节期间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要求各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委员会)办公室要统筹用好基层工作力量,寒假春节期间对本地区困境儿童进行一次走访探视。

  通知指出,走访探视要重点了解儿童监护或委托照料状况、健康情况、寒假春节期间儿童去向和面临困难问题等。要明确专人做好关爱服务工作,确保各类信息沟通渠道畅通。通知强调,要将父母均在外地过年的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关爱服务的重点对象,督促引导父母通过电话、视频、微信语音等方式加强与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沟通。要确保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儿童群体纳入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保障对象。对于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因突发事件影响,不能履行监护和抚养责任的,未成年人住所地民政部门要依法进行临时监护。

 
彭丽媛与菲律宾总统夫人丽莎共同参观国家博物馆
彭丽媛与菲律宾总统夫人丽莎共同参观国家博物馆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一月四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与陪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总统夫人丽莎共同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与陪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总统夫人丽莎共同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在国家博物馆馆长陪同下,两位元首夫人一同参观了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联袂推出的“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展厅陈列的青花开光花鸟图菱花口折沿盘等400余件中国历代文物藏品精美绝伦,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追求。
 
  彭丽媛同丽莎边看边交流。双方愉快回忆起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交往的历史,对两国友好关系发展感到高兴。彭丽媛表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民族奉行的处世之道。中菲是隔海相望的近邻,菲律宾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国家。期待两国人民弘扬传统友谊,推动中菲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丽莎感谢彭丽媛邀请她参观国家博物馆,赞叹博物馆里陈列的藏品精美、丰富,希望更好更深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她表示,两国人民应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不断增进互信友谊。
 
第四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举行 聚焦“让市场更有效 让政府更有为”
第四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举行
聚焦“让市场更有效 让政府更有为”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广州1月4日电(记者吕光一、余蕊)第四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4日在广州、北京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举行,论坛主题为“信用筑基 引领发展——让市场更有效 让政府更有为”。

  新华通讯社社长傅华表示,新华社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中唯一的媒体机构,长期以来高度关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遍布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积极开展相关报道,组织重点智库研究,构建信用信息总汇。接下来新华社将进一步面向城市信用建设需要,整合优质资源,发挥品牌、渠道、资源等优势,强化技术赋能,依托“新华信用”等平台,打造先进适用的信用建设服务产品体系,为用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数字化的信用信息服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城市政府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最有条件、最有抓手、最能有所作为的一级政府,理应成为信用建设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用环境成为城市最重要的竞争力。各城市政府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将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城市治理和服务的各环节深度融合,提升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对信用的获得感。

  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张虎表示,近年来,广东突出数字赋能、法治引领、应用创新,将信用广东建设作为全省首批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任务部署推进,颁布实施《广东省社会信用条例》,建成覆盖全省、互联互通的公共信用平台体系,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呈现百舸争流、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广州市市长郭永航表示,近年来,广州市积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广泛开展信用惠民便企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质量的提升,为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全国性高端论坛,是我国城市信用建设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曾先后在杭州、福州和济南举办。

  本届论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新华通讯社、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本届论坛会期两天,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和平行主题论坛三部分。

 
夯实制度基础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夯实制度基础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广州1月4日电(记者吕光一、余蕊)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归集1.6亿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超730亿条、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15.1万亿元……在4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记者了解到,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信用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在广州,“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试产”——总投资112亿元的维信诺(广州)全柔AMOLED模组生产线刷新了企业投资建设项目落地的“广州速度”。为企业项目快速落地提供支撑的是2018年以来广州探索实行的工程建设项目承诺制审批。

  据介绍,该项“放管服”改革以信用承诺为基础,推进减材料、缩环节、强约束,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提交资料减至最少1份,企业开办最快0.5天办结,施工许可办理时限由原来的14个工作日缩减为3个工作日,项目筹建效能大大提升。

  在本届论坛上,广州市“一区一品牌”信用建设工程启动。广州市市长郭永航表示:“广州积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广泛开展信用惠民便企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质量的提升,为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信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中小企业是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的重要力量,也是体现城市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所在。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是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解决方案。

  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要求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能力。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门立群介绍,一年多来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和信用信息共享应用相关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已联通31个省级节点、160多个地方各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入驻金融机构2.2万家,累计注册企业个体工商户近2000万家,服务中小企业融资规模突破10万亿元。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介绍说,2022年,信用广东平台归集信用数据187亿条,实现信用贷款余额4858亿元。

  “通过信用信息的深度共享,解决中小微企业因缺少抵押担保贷不到款的难题。同时,要进一步提升政策支持的含金量,综合运用贷款贴息、补贴担保费率、设立风险分担补偿基金等方式,尽量减少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说。

信用赋能政府靶向监管


  本届论坛发布的《中国城市信用建设年报(2022)》显示,当前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正加快推进,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在细分领域建立信用评价和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成效明显。

  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振峰在论坛发言时介绍,结合数字化改革,杭州把信用应用和监管执法有机结合,搭建基于信用的数字驾驶舱,以信用评价结果定位高风险的市场主体类型,实现“守信无事不扰、失信重点监督”精准靶向监管。

  在本届论坛上,还发布了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信用评价体系2.0”。“信用评价是优化交易环境、净化交易生态的重要抓手,是廉政建设的重要推力。”广州交易集团董事长罗俊茯说。

  “以信用为基础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就是要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水平科学分配监管力量,避免平均用力,从而提升监管效能,降低市场主体为监管支付的成本。各城市可以在充分运用公共信用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特点优化信用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结果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将信用监管拓展到更多行业和领域。”连维良说。

 
央行多方面发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央行多方面发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吴雨)中国人民银行4日表示,将从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等方面发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当日召开的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要求,2023年人民银行系统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解决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落实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提出,要持续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进一步发挥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健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持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

  此外,会议还明确,要持续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和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加强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持续推进金融立法。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强化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人民银行表示,2023年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激发要素活力,释放发展潜力 访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
激发要素活力,释放发展潜力
访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王立彬)山水林田湖草沙,是发展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激发资源要素活力、释放绿色发展潜力,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守牢耕地红线 夯实发展根基


  问:在经济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

  答: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印发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全国耕地保护任务目标为18.65亿亩,保持到2035年不变。我们要按党的二十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多措并举确保这一目标。

  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实行严格考核、重大问题一票否决、终身追责。

  稳定耕地总量。全面实施“两平衡一冻结”: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要占补平衡,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和农业设施建设用地要进出平衡,对违法建设占用耕地的,冻结同等数量补充耕地指标。

  优化耕地布局。以乡镇为单元试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破解耕地和建设用地碎片化问题,使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各类农业生产各得其所。

  加快耕地保护立法。2022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启动了耕地保护立法,2023年将加快立法进程并推动尽快出台。

  每年开展一次耕地保护督察。以党中央关于耕地保护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为监督重点,组织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开展督察,督促地方履责整改,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

  进一步优化要素保障政策 促进经济运行总体回升


  问:资源要素如何稳经济、促发展?

  答:2022年,我们完成全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印发首部“多规合一”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有力推动建设项目落地。

  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对纳入重点项目用地,直接配置计划指标;对其他项目用地,挂钩地方消化存量建设用地情况,倒逼盘活利用存量土地。

  两次采取超常规举措,组合使用先行用地、承诺制、容缺受理等保障政策。在守住耕地和生态红线前提下,多途径保障用地需求,配合财政金融调控政策,促进重要项目落地。

  采取用地用海审批清零月行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用地用海随到随审。支持实体经济及有关工业产业降成本,将出让为主的工业用地供应政策,调整为租赁、出让并重,并推进国有企业盘活利用存量土地。

  据我们掌握的情况,2022年没有一个合法立项后的调控项目因用地用海影响落地开工。今年我们将不断优化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协同发力,促进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具体包括:适当增加今年土地计划指标,支持“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城市群和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盘活存量,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用海;推进用地审批权“放管服”改革,使省级政府拥有更大自主权。

  能源资源增储上产 提升战略储备保障能力


  问:矿产资源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如何增储上产?

  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

  我国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国际形势一旦出现变化,必然影响经济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对此,一方面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另一方面要未雨绸缪,做好特殊情况下的国内资源安全保障。

  我们将突出紧缺和大宗战略性矿产,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组织实施矿产地战略储备工程,增强战略性矿产资源长远保障能力。对生态保护红线内的矿产资源潜力区,国家投资进行重点勘探,用于战略储备。

  完善社会资本投入勘查找矿的激励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支持政策,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优先保障战略性矿产探矿权转采矿权用地需求。

  发展新型能源体系是推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选择。我们将研究出台政策,引导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戈壁、荒漠、荒滩等未利用地建设,推动海上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引导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布局。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建设美丽中国


  问:作为生态保护修复主责部门,如何推动绿色发展?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我们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促进绿色转型发展。

  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布局。依据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加快推动地方各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复实施,使三条控制线真正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市场配置机制。着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扩大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用好村庄范围内各类非建设用地。

  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落实国家公园布局方案,逐步新建一批国家公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降碳增汇并举。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对产业结构调整等的指导约束作用。强化用途管制,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健全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推进碳汇交易。

  激活地理信息数据 服务数字经济


  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地理信息数据如何服务创新发展?

  答:地理信息数据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行性作用。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新形势新需求,我们将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变,发挥时空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价值。

  丰富数据供给。推进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实景三维中国、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为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提供统一的时空数据基础底板,更好助跑现代物流、共享经济、智慧出行等新业态。

  加强数据产权保护。稳妥推进测绘数据产权制度及分级分类确权授权、众源数据利用管理等机制建设,探索建立测绘数据流通准入规则和质量标准化体系。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分类分级管理,促进地理信息数据依法有序流通。

  促进数据安全应用。加快实现涉密测绘成果和地理信息数据保管、提供、使用环节的可信分发、可控使用和过程溯源。建立以“清单”和“信用”为中心的安全监管体系。

 
湖南多举措织密“一老一小”重点人群防疫安全网
湖南多举措织密“一老一小”重点人群防疫安全网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长沙1月4日电(记者谢奔、余春生)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免疫力较低的“一老一小”重点人群的健康安全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近期湖南通过加强社区互助、开展关爱行动、夯实重点机构应急处置机制等措施,加紧织牢织密“一老一小”防疫安全网。

  长沙市建湘新村社区是典型的老旧社区,60%以上是老年住户。疫情之下,许多高龄、独居老人出行不便。为此,社区依托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组建二十多人的“老者帮帮团”,帮助社区老人“跑腿”代购物资。

  “你们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2022年12月26日,社区居民李奶奶对上门的“帮帮团”成员连声道谢。77岁的李奶奶有基础疾病,独居在家不便出门,近期社会面新冠感染人数增加让她犯愁,“不出门没法买菜买药,出门又担心‘阳’”。当天,“帮帮团”送来肉蛋、蔬菜和药品物资,让她倍感温暖。

  “我们对社区特殊老人摸底建册,每户指定两名‘帮帮团’成员和一名民政专干对口联系,让他们在有需求时找得到人、心里有底。”建湘新村社区党委副书记黄意说,去年12月份以来,‘帮帮团’加大了跑腿办事的频次,结合“敲门行动”,让老人足不出户就能得到暖心服务。

  不少困境儿童的生活学习受到疫情影响。近日,在长沙市观沙岭街道“未成年工作站”,工作人员上门为辖区内困境儿童家庭免费发放内含口罩、酒精等物资的“防疫健康包”,安排社工站专业社工进行心理疏导,并衔接社会力量为多名儿童提供网课设备。

  观沙岭街道公共服务办副主任汤方银说,在加大爱心关怀的同时,为保障困境儿童感染后能及时就医用药,街道联合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签约家庭医生开展健康指导,同时协调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发热门诊“绿色通道”,对症状较重的儿童及时转诊。

  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民康医养中心是该县一处较大的社会化养老机构。2022年12月29日,72岁的唐爷爷在医养中心内出现发烧等新冠病毒感染症状,医养中心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当时我们紧急将老人安置到隔离房间,并联系对口的医疗机构对老人进行医治。”会同县民康医养中心负责人许伟章告诉记者,依托养老机构对口一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一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家零售药店的“1+1+1+1”医疗救治帮扶机制,医养中心老人的用药、转诊都得到了充足保障。

  几天悉心照料下,唐爷爷身体逐渐好转,医养中心内也没有出现疫情进一步扩散的迹象。“下一步,医养中心将继续加强对老人的健康监测,并合理调配饮食,保证老人的营养供给,全力守护在院老人的身体健康。”许伟章说。

  据湖南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提高重点机构的应急处置能力,湖南近期还组建了166支应急处置支援队伍和105支应急处置专业队伍。同时,积极开展“关爱一老一小 社会组织在行动”防疫物资捐赠活动,汇聚社会爱心暖流,全力保障重点机构和人群医药物资供应。

 
重点人群“关口前移” 我国加快构筑基层保健康防线
重点人群“关口前移”
我国加快构筑基层保健康防线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顾天成、李恒)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月3日印发《关于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预防和减少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发生。

  “早发现、早识别”是“关口前移”的重要前提。通知明确,各地要为高龄老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和困境儿童发放“健康包”,包括一定数量的退热药、止咳药、感冒药、抗原检测试剂等。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药品、设备配备到位,必备药品器械直达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近日,贵州省向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发放“防疫健康包”并配送中药汤剂;湖南省建立应急处置支援队伍和专业队伍,向“一老一小”服务机构和对象开展健康服务……各地正多措并举,方便重点人群就近获得医药健康服务。

  “早干预、早转诊”是预防和减少重症发生的重要手段。根据通知,县(区、市)域内要建立重症患者转诊转运专班,扩充120转运能力和电话座席。对于高龄合并基础性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感染者,一旦发现感染,要及时转诊至有诊疗能力的上级医院。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确定专人负责转诊衔接,简化重症患者转诊流程,建立和畅通重症患者转诊绿色通道,完善养老机构老年人就医转诊绿色通道,提高转诊效率。

  元旦以来,南京市协调全市出租车爱心司机配合120急救中心参与非急救用车辅助保障工作,缓解运力紧缺;无锡市开通“就医求助热线”“非急救转运热线”,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河南省多个市县在县级医院与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间开通快速转诊通道……各地正大力扩充院前急救转运能力,保障重症风险人员及时转诊。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巡诊力度,做到“关口前移”,尽早发现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身体健康状况变化,保障及时送医就诊。

 
中国疾控中心: 短期内XBB系列变异株引发大规模流行可能性低
中国疾控中心:
短期内XBB系列变异株引发大规模流行可能性低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中国疾控中心4日发布信息显示,我国目前本土流行的新冠病毒绝对优势毒株是BA.5.2和BF.7,个体在感染BA.5.2或BF.7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在短期内(3个月)会维持相对较高水平,预期对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分支(包括XBB)有较好的交叉保护作用。我国短期内,由XBB系列变异株包括XBB.1.5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低。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表示,XBB是奥密克戎BA.2衍生的2个变异株BJ.1和BM.1.1.1的重组毒株,主要在美国、印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流行。新的变异分支,在美国新冠病例占比迅速上升,上周达到40%。近三个月以来,我国已经监测到BF.7、BQ.1、XBB传入,但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

  专家介绍,本土病例方面,2022年10月至12月,报告发现本土XBB病例16例,全部为XBB.1进化分支,主要集中在10月至11月,12月仅1例。

  目前,未见任何国家报道XBB.1.5致病力增加,也无感染者住院比例和病死比例增加的报道,也未见其引起的临床症状与其他奥密克戎亚分支的差异。

  针对网传XBB毒株会引发呕吐和腹泻的症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确实有呕吐和腹泻的症状,通常1-3天可以自行缓解,没有发现XBB毒株更容易侵犯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

  专家建议,和预防其他奥密克戎亚型病毒感染一样,个人还是要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持规律作息,保持居室整洁,经常开窗通风,科学锻炼身体,保障健康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做好自我健康监测,适量储备家庭常用药。

 
感染后怎样科学用药? 转阴后咳嗽如何缓解?康复期如何恢复体力? 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感染后怎样科学用药?
转阴后咳嗽如何缓解?
 
康复期如何恢复体力?
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感染新冠病毒后,怎样安全科学用药?转阴后仍然一直咳嗽该如何缓解?康复期如何恢复体力?围绕社会热点关切,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相关领域专家作出解答。
 
感染后怎样安全科学用药?


 
  近期随着阳性病例的增多,一些人在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过程中,因用药不当导致损伤。安全科学用药事关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张波介绍,解热镇痛类药物,比如常用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它们是对症治疗的药物。一般来讲,患者用1至2天就能退热,加上患者身体疼痛控制住后,就可以停药了,不需要长期服用。
 
  一般而言,选择一种解热镇痛药就可以,很多解热镇痛药含有的成分相同或类似,如果选择多种解热镇痛药联用,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同时,患者在使用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包括药物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从用药安全角度来说,药物的给药途径有多种,包括口服给药、注射给药等,口服给药是一种比较安全方便的给药途径。”张波说,对于一些轻型患者,选择口服药物可以很好缓解症状。
 
  张波介绍,通常讲的抗生素一般指抗菌药物,这是只针对细菌引起感染的治疗药物。新冠病毒引发的症状是病毒性感染,抗生素对于治疗病毒引起的感染是无效的,也就是说抗菌药物不能预防和治疗病毒引起的感染。
 
  在临床中,有些患者合并一些细菌感染,或者是新冠病毒感染后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合理选择抗生素和抗菌药物,但要经过血常规检查等严格评估,再选择抗菌药物。
 
转阴后仍然一直咳嗽该如何缓解?


 
  很多新冠病毒感染者转阴后仍一直咳嗽,对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副主任边永君表示,相当一部分人的病机是多种多样的,不光是偏于寒凉,有的会出现湿热,也有的会出现痰湿甚至燥热的表现,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处理。
 
  边永君解释,人体气道因为感染新冠病毒会受到损伤,即气道黏膜上皮受损之后,黏膜下的神经暴露出来就很容易对外界刺激出现敏感,比如说话、受冷或者闻到异味就会导致咳嗽。
 
  “对咳嗽的恢复不要操之过急。从病毒性感染后引发的咳嗽的规律来看,总的恢复时间大概需要2至4周,有一个自然的恢复过程。”边永君建议,尽可能在室内营造出温暖潮湿的环境。患者既要避免过于劳累,也要避免过于安逸或者少活动,适当的运动对康复是有好处的。同时,尽量不要吃生冷食物,外出时要注意保暖。
 
  针对一些咳嗽导致的不适,边永君建议,可以采取针灸、刮痧、揪痧、局部穴位按摩等方法。在此基础上,适当配合一些饮食疗法,比如食用梨汤、百合、藕等。
 
康复期如何恢复体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新冠病毒感染者进入康复期或者康复末期,要保持平和心态,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为主,同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不要做剧烈运动。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表示,新冠病毒感染恢复过程需要一些时间,要循序渐进过渡,保证足够的耐心。康复期保证营养对恢复患者体力有着重要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摄入适当的能量。能量主要从主食中摄入,先从易消化的粥、面条等细粮开始,再过渡到软一点的米饭、馒头等,等胃肠功能恢复好了,再开始增加粗粮。
 
  二是要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可以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牛奶、鸡蛋、瘦肉、鱼虾等和一些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三是补充一些微量营养素,特别是来自于蔬菜水果里的像钾元素、钠元素、维生素C等,最好做到“餐餐有蔬菜,每天有水果”。
 
  “同时也要做到‘吃动平衡’,不要大吃大喝,不要猛烈运动,要循序渐进,从一些平缓、温和的运动开始。”于康说。
 
   (记者李恒、田晓航)新华社北京电
 
外交部发言人介绍 “乙类乙管”之后 中方入境措施希望各方避免政治化疫情的言行
外交部发言人介绍
“乙类乙管”之后
中方入境措施
 
希望各方避免政治化疫情的言行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伍岳)我国将于1月8日起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介绍了中方将对入境人员采取的有关措施。
 
  毛宁说,按照关于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的通知要求,1月8日起,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中国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将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来华。
 
  她说,对入境人员,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由海关进行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若属于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居所隔离或自我照护。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伍岳)针对近期美方涉中国防疫政策的相关言行,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说,中方始终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希望各方专注抗疫本身,避免任何政治化疫情的言行。
 
  毛宁说,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她表示,中国一直以负责任的态度同国际社会分享信息和数据。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中方已同世卫组织开展技术交流60余次,“新十条”发布以来已进行两次。中方并继续通过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分享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病毒基因数据。多国卫生健康专家表示,没有必要针对中国采取特别入境限制。
 
  毛宁表示,无论是保护中国人民生命健康,还是促进全球团结抗疫、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中国政府都采取了负责任政策举措,尽了最大努力,作出了重要积极贡献。
 
  “我们注意到近期美方一些人针对中国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发表了不少评论。我们也注意到有不少人表示,如果美方当初没有政治化操弄疫情,也像中国政府一样以生命至上态度负责任地应对,无论是美国内还是世界范围内的疫情形势恐怕都不一定发展成今天这样。”毛宁说。
 
  “我们真心希望各方专注抗疫本身,避免任何政治化疫情的言行,加强团结,共同努力,早日战胜疫情。”毛宁说。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全国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全国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赵文君)市场监管总局今年1月至6月将开展全国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开展综合监管执法。

  这是记者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的。专项行动有五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全面加强价格监管执法、全面加强反不正当竞争和广告监管、全面加强网络交易监管执法、全面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全面加强药械生产流通监管。

  在价格监管执法方面,专项行动从严从快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包括在成本未明显增加时大幅度提高价格,或者成本虽有增加但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成本增长幅度;强制搭售商品,变相大幅度提高价格;无正当理由,超出正常的存储数量或者存储周期,大量囤积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发生异常波动的涉疫物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等违法行为。

  在依法查处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等其他价格违法行为方面,专项行动重点查处违反明码标价规定,包括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收取未予标明的费用;实施虚假优惠折价或者价格比较、不履行价格承诺;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利用技术手段等强制平台内经营者进行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标示;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等价格违法行为。

 
PM2.5年均浓度再创新低 北京:十年奋斗蓝天常驻
PM2.5年均浓度再创新低
北京:十年奋斗蓝天常驻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倪元锦)北京市生态环境局4日通报,2022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PM2.5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每立方米,继2021年后再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持续保持历史同期最优、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最优。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刘保献介绍,2022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分别为54微克每立方米、23微克每立方米、3微克每立方米,总体保持下降趋势,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市优良天数为286天,与2021年基本持平,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近八成。其中一级优天数138天,较上年显著增加,多了24天。重污染日仅有3天,较上年减少5天。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介绍,2022年,北京市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聚焦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

  据介绍,2013年,北京市率先执行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PM2.5纳入监测和治理的重点。为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北京发布实施《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各区县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以PM2.5污染治理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战役拉开序幕。

  十年来,北京市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快速下降,空气质量全面大幅改善。与2013年相比,2022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分别下降了66.5%、50.0%、58.9%、88.7%。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果仍不稳固,臭氧问题日益凸显,秋冬季污染过程还时有发生,大气污染治理仍处于负重爬坡、逆水行舟的关键阶段,污染防治攻坚战仍任重道远。

 
开创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 水利部负责人就《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开创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
水利部负责人就《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对外公布。水利部负责人就意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谈谈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答: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为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来看,我国水土流失量大面广、局部地区严重的状况依然存在,防治成效还不稳固,防治任务仍然繁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水土保持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党的二十大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中央层面制定出台意见,对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进一步明确总体要求,提出主要目标,部署重大举措,明确实施路径,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和意志,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大意义。

  问: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工作原则上,意见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要,建立严格的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监管制度,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坚持问题导向、保障民生,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因地制宜、科学施策,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要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深化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改革举措系统集成、精准施策,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在主要目标上,意见提出,到2025年,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状况持续改善,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5%,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显著增强。

  问:意见提出了哪些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答:水土保持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意见坚持系统观念,提出四方面15项重点任务,明确了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一是全面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突出抓好水土流失源头防控,加大重点区域预防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

  二是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健全监管制度和标准,创新和完善监管方式,加强协同监管,强化企业责任落实。

  三是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全面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抓好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流失治理。

  四是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健全水土保持规划体系,完善水土保持工程建管机制,加强水土保持考核,强化水土保持监测评价,加强水土保持科技创新。

  问:如何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组织保障?

  答:意见明确采取以下4个方面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水土保持责任,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推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是强化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政策支持协同,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研究解决重要问题,抓好督促落实。

  三是加强投入保障。中央财政继续支持水土保持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水土保持投入。综合运用产权激励、金融扶持等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和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四是强化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普及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将水土保持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强化以案释法、以案示警,引导全社会强化水土保持意识。

  问:为推动意见的贯彻落实,水利部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答:意见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用以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水利部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主管部门,将切实履行主管部门职责,发挥好牵头组织和统筹协调作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意见各项要求落实落地。

  一是抓好学习宣传。进一步深化宣传引导,引导全社会强化水土保持意识,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二是部署推进工作。对抓好贯彻落实进行安排部署。制定贯彻落实意见分工方案,强化责任落实。同时,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出台具体举措。

  三是加强跟踪指导。会同相关部门适时对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合力推动意见落地见效。

 
一湾水、一群鸟、一艘船 “一”览渤海生态之变
一湾水、一群鸟、一艘船
“一”览渤海生态之变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新年伊始,晴好天气开场。在天津大神堂码头,三五渔民一大早就忙着修整渔船。40多岁的渔民李光边忙着手中的活儿,边和兄弟们聊着过去一年的好收成。

  大神堂村,被称为“天津最后的渔村”,这个渤海湾畔的小渔村曾无鱼可捞。变化主要来自2018年冬天打响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4年后的冬天,记者发现:水清了、鸟来了、鱼多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在渤海湾铺展。

一湾水,由“脏”到“净”


  65.4%、77.9%、82.3%……2018年至2020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一年一个跨越,“颜值”越来越高。

  一段时间以来,渤海“脏”了让周边群众痛心不已。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十二五”末期,天津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仅为7.8%。

  “既有口袋状带来洋流活动弱、水体交换慢的‘先天不足’,更有沿海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污染物增多的‘后天失养’。”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高翔说。

  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打响。津冀鲁辽周边省市及相关部委在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环境风险防范等方面展开行动。

  “病”在海里,“根”在陆地。

  渤海入海排污口超过1.8万个。“对于渤海这样一个自净能力差的海域,陆源污染对水质影响尤为大。”高翔说。

  住在流入渤海湾的独流减河沿岸,天津王稳庄镇村民袁立娜对曾经的污染记忆犹新:“河沟里都是红色、褐色的臭水!”

  王稳庄,钉子产量曾占全国40%以上,是远近闻名的“钉子镇”,但由此也楔下了污染的“钉子”。在一场涉及全市2.2万家企业的“散乱污”整治行动中,这个镇关停整改356家企业。

  为切断陆源污染的入海通道,天津对12条入海河流实施“一河一策”“分段分策”,把消劣指标分解到末端;对上千个入海排污口推行“一口一策”,全面整治。

  经过几年努力,到2020年天津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比2017年提高53.8个百分点。

一群鸟,由“少”到“多”


  初冬时节,永定新河入海口附近,成千上万的候鸟来这里“打卡”,喧闹的鸟鸣不绝于耳,给寒冷的冬日添了几分灵动。

  天津海岸,是东亚至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节点。遗鸥、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每年在这里停歇数月,有的候鸟变“留鸟”。

  它们的家园过去却被各类开发建设抢占。201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东方白鹳迁徙“咽喉”——渤海湾沿线关键区域的滨海湿地消失59%,种群日渐萎缩。

  岸线修复,势在必行。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力度前所未有:山东完成整治修复滨海湿地4996公顷;河北完成生态修复项目13个;辽宁14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全部竣工验收……

  在渤海湾最深处,天津海岸线虽短,但修复任务不轻。2018年以来,天津修复滨海湿地531.87公顷,为候鸟营造出美好的生态家园。

  监测显示,近几年,天津市不仅鸟类种类从416种增加到452种,每年还有超过百万只的候鸟迁徙过境。东方白鹳单日单次最大观测量从2018年前的1300多只增加到2021年的5000多只,同期遗鸥从1.1万只增加到1.6万只。

  鸟类数量增加,年年追着候鸟跑的志愿者王建民感触尤深:“每年冬季上万只遗鸥栖息在天津海岸线,占全球九成以上。”

一艘船,由“亏”到“赚”


  这几日,滨海新区蔡家堡村渔民刘翠波正在拾掇渔网。“小黄鱼、梭子蟹、皮皮虾……又多起来了。”说起变化,老刘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排白牙。

  渤海是我国传统四大渔场之一。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退化加上过度捕捞,渤海变得无蟹汛、无鱼汛,部分海域几乎成了“海底荒漠”。

  2017年开始,渤海海域将伏季休渔从3个月延长到4个月。休渔期里,滨海新区渔政干部几乎天天海上巡逻。

  “近几年,随着整治力度不断加大,非法捕捞明显减少。”一位渔政干部说。

  一手抓打击,一手抓修复。大神堂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近年来累计投放构件礁近3万个,增殖放流近8亿单位。

  2022年5月专家组评价认为,该牧场水质和沉积物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礁体生物多样性逐步增加,渔业资源明显恢复。

  增殖放流成为沿岸省市涵养渤海生态的重要举措。“十三五”以来,天津向渤海湾投放中国对虾、牙鲆、花鲈等27个苗种,总计110亿单位。

  多管齐下,效果显著。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2022年发布调查显示,基于2012-2016年和2017-2021年每年8月渤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渤海游泳生物、中上层鱼类、底层鱼和虾蟹类年间平均资源密度增幅分别为186%、178%、358%和133%。

  渤海渔业资源逐渐恢复,李光的渔网是一把尺。“我靠一条10米长的木船,现在一年少说也有10多万元的收入。”李光笑出了褶子。

  (记者刘元旭、王井怀、黄江林)

     新华社天津1月4日电

 
让鸟儿从头顶平安飞过 探访湖南罗霄山脉“千年鸟道”
让鸟儿从头顶平安飞过
探访湖南罗霄山脉“千年鸟道”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新华社长沙电(记者周勉、程济安)黄永强的工作比过去变得“轻松”了很多。作为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寒口候鸟保护站的一名老队员,刚从事这份工作时,他要冒险去阻止捕鸟村民、盗猎团伙,这几年,搜集生态数据和救治受伤候鸟成为他工作的日常。

  这是湖南“千年鸟道”10年变化的一个缩影。湖南境内共有罗霄山脉、雪峰山脉和湘中丘陵三条候鸟迁徙通道,每年有超过240种候鸟自西伯利亚经湖南飞往澳大利亚。过去,在湘赣两省分界线的罗霄山脉,沿线的桂东、炎陵等县打鸟之风盛行,每年9月至12月的迁徙高峰,总有一些鸟儿无法抵达它们的目的地。

  “那个时候一到晚上,山里就灯火通明。”黄永强说,尤其是雨雾天,候鸟会朝有光亮的地方飞去。打鸟人便利用这一点,在山上点一堆火,或者打开LED灯,然后在前面搭一张网,鸟儿就会“自投罗网”。

  在罗霄山脉,还遗留着当年打鸟的痕迹:一些植被茂密的山头顶端,很突兀地裸露着一片砂石,那是打鸟人点火搭网的地方。半山腰,分布着一些人工开凿的小洞,当地人称为“打鸟洞”,它们由盗猎者挖掘,以供其蹲守避雨。

  2012年,在社会和媒体的持续关注下,各级政府出手刹住了这股风。株洲市炎陵县下村乡党委书记陈一龙介绍,炎陵县于当年在下村乡牛头坳设立了全县第一个候鸟保护站,每天安排6名队员24小时不停轮值。陈一龙说,下村乡全乡共有专职护鸟员30人,10年来,还另有上百位村民参与过义务巡护。

  “大规模、有组织的打鸟现象已被完全遏制。”炎陵县林业局副局长王财平介绍,10年来,当地最大一个打鸟案发生在2020年,一个老人因为“想练手艺”,打了几只鸟被巡护队员发现。后来,炎陵县人民法院特意将案件安排在乡里公开审理,数百名村民参与了旁听。

  炎陵、桂东还和临界的江西遂川县围绕“护鸟组织联建”“护鸟执法联管”“生态教育联手”“生态经济联谋”结成了两省三县“护鸟联盟”。许多曾经的打鸟人也变身为护鸟人。由于熟悉环境、了解候鸟习性,他们常常为进山的志愿者和科研团队义务担任向导。

  湖南省林业局在全省范围内确立了包括炎陵、桂东、蓝山、新化在内的11个候鸟迁徙重点县,并建立了数十个保护站。记者在寒口保护站看到,当地森林公安通过高清红外摄像头,实时监控进山通道。站长罗诗斌介绍,一旦出现情况,保护站将部署巡防队员和森林公安联合行动。

  志愿者们经常举行各种活动进行宣传,爱鸟护鸟也成为许多学校常见的班会主题,一些学校还开设了候鸟保护的专职辅导课程,培养孩子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在迁徙的季节,候鸟从头上飞过真的非常壮观。”黄永强说,自己守护的不仅是“千年鸟道”,更是一笔宝贵的生态财富。

 
协同发展 乘势出发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步伐加快
协同发展 乘势出发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协同步伐加快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武汉1月4日电(记者李思远、白田田、余贤红)涵盖湖北、湖南、江西30余个城市,常住人口超过1.3亿,长江中游城市群担负着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任。

  近年来,通过跨省区域合作、产业科创协同等一系列举措,山水相依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告别曾经“单打独斗”的局面,协同发展步伐加快,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稳步提高,正逐步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跨省合作示范区不断涌现


  岁末年初,鄂赣交界处的湖北省黄梅县小池滨江新区一派繁忙景象。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厂房内机器轰鸣,马路上满载货物的卡车往来穿梭。

  这里已集聚形成了先进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三大产业集群,年生产总值超百亿元、财政收入过十亿元。

  “很难想象,十年前,小池还是产业薄弱的小镇,工业企业寥寥无几,财政收入不足1亿元。”小池滨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黄治冶说。

  改变源于一场互相成就的“双向奔赴”。黄治冶介绍,小池要发展,必须跨省与江对岸的江西九江合作。而彼时的九江,也遇到了城区地域受限的“瓶颈”。2012年11月,双方一拍即合,黄梅县所在的黄冈市与九江市达成共识,将小池纳入大九江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拉开双方跨省合作、产业协同的序幕……

  小池的变迁,是长江中游城市群跨省区域合作的一个缩影。

  随着鄂湘赣三省协同发展持续深入,“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一批不同规格的合作示范区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位于湘赣边的湖南浏阳、醴陵和江西上栗、万载是四大花炮主产区,近年呈现“抱团发展”态势。浏阳市花炮化工贸易商会会长钟志桂说,四个县市产业集聚、深度协作,打破区域壁垒,实现了健康有序发展。

  规划衔接互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互促互补,江西省九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娄琦表示,合作示范区犹如一个个纽带和桥梁,填补了省域交界地带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短板,将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结得更加紧密。

协同联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2年10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新一期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名单中,三一重工长沙园区的“18号工厂”入选。而在“18号工厂”中小件立库的建设与实施、总装线助力机械手的供应以及物流优化方案中,出现了不少湖北企业和高校参与的身影。

  三一重工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说,湖北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和科教重镇,有着很强的制造和科研实力。近年来,三一重工与湖北的高校和企业产学研合作越来越密切,产生了良好的协同效应。

  无独有偶,数百公里外的湖北枝江,一块小小的磷石膏将长江中游紧紧串联在了一起。

  “我们是湖北的公司,核心处理技术来自湖南,产品销往了江西。”湖北宜昌胜创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宁介绍,公司从事磷石膏污染治理和磷石膏综合利用,2022年落户枝江。

  技术、人才、产品实现高效互通,协同创新共同体也显现雏形。数据显示,2021年7月成立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服务联盟,已累计吸引2200余家科技服务机构入驻,促成科技服务交易327笔,交易额达1.21亿元,开创三省科技创新协同合作新局面。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大学教授吴传清说,三方在产业链条和科技创新上深度协同联动,最终转化为发展的澎湃力量。2022年前三季度,长江中游三省经济总量占长江经济带的23.9%,较去年全年占比保持攀升,“‘中三角’正变身多维一体的‘黄金三角’”。

全面开启协同发展新阶段


  2022年12月2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结束不久,一场别开生面的高规格座谈会以视频形式在武汉、长沙、南昌同步举行。

  三省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悉数出席,共话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一次性签约了涵盖畅通商品流通、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基础设施加快联通、能源建设及供应互济等诸多领域的14个协议。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长江中游三省出台新的一揽子举措,振奋了我们企业的发展信心。”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新强说。作为国内激光行业龙头企业,华工科技多年来深度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合作伙伴遍布长江中游三省。

  结合中央系列最新精神,三省再次明确了新阶段协同发展的目标,即围绕“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的定位,持续深化改革、深度合作,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担当更大使命、发挥更大作用。

  湖南省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说,站在新起点,接下来,三省将进一步创新务实抓好增强战略协同、促进产业协作、强化科技创新等各项工作,推动三省协同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站上新的发展起点,长江中游城市群正乘势出发。

 
重塑营商生态 厚植投资沃土 东北营商环境新观察
重塑营商生态 厚植投资沃土
东北营商环境新观察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长春1月4日电(记者司晓帅、汪伟、杨思琪)总投资超120亿元的联顺绿色生物医药产业项目在黑龙江建成投产;总投资超300亿元的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在长春开工;华晨宝马宣布斥资约100亿元在沈阳建设全新动力电池项目……

  刚刚过去的2022年,黑土地上重磅投资不断。市场投下“信任票”,折射出的正是东北营商环境之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东北三省牢牢抓住改革的牛鼻子,加快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

市场呈现新气象


  过去一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考验,东北三省顶住压力,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市场呈现新气象。

  新投资逆势而来——

  300余个项目,签约总额近5000亿元,2022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亮出成绩单;黑龙江省振兴发展合作交流大会上,118个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额超1500亿元;长春举行的第七届全球吉商大会,集中签约69个项目,签约金额超660亿元。

  过去一年,一批外资企业继续在东北投资扩产。“市场的嗅觉最敏锐,反应最直接。”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认为,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民资外资纷纷选择布局东北,一定是因机遇而来。

  新项目接续开工——

  隆冬已至,东北户外虽滴水成冰,产业园区,项目施工却热火朝天。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正酣。作为奥迪品牌在华的首个纯电动车型生产基地,项目仅用5个月,便完成从破土动工到暖封闭,比原计划足足提前一个月。“抢在极寒前实现暖封闭,车间内的施工就能全速推进。”该项目基建负责人刘冬林说。

  冬季不停工,是东北各地抢时间、拼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新动能不断涌现——

  新年伊始,位于吉林长春的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里,科研人员正加班加点工作,该企业的第四代卫星研制技术已进入关键攻关阶段。就在上个月,由长光卫星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又有5颗卫星进入太空。迄今为止,72颗卫星在轨组成了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亚米级商用遥感卫星“天团”。

  曾经“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动能日趋强劲。2022年前三季度,辽宁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7%,吉林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9.8%,黑龙江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5%……东北各地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科研院所密集优势,持续推进航天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医药制造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

改革营造新环境


  投资升温、项目落地、创新集聚的背后,是东北三省直面营商痛点、改革难点、市场堵点,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了功夫。

  刀刃向内,自我革新。

  2022年9月,吉林省华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收到政府相关部门转来的120多万元欠款。“问题反映上去,很快就有了结果。”公司业务经理吕洪水说,陈年旧账解决了,创业干事的信心也回来了。

  重塑营商生态,敢于刀刃向内是关键。吉林建立五级书记抓营商环境工作机制,畅通公开电话、“互联网+督查”等营商环境问题反映渠道,针对企业群众诉求,现场督办,协调解决。辽宁持续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行动,并向社会公开查处结果。黑龙江提出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制度,构建政企沟通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改革深入,制度创新。

  长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秩序井然。办理开办企业手续只需2小时,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地实现“拿地即开工”,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压缩至总法定时限的77.8%……

  东北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持续深化改革:

  ——办事不求人,以“硬约束”抓“软环境”。吉林省法院系统开辟涉企诉讼绿色通道,组建112个专业审判团队,保障涉企案件公正高效办理。

  ——审批不见面,数字赋能“一网通办”。辽宁省级政务办理全部实现“一网通办”,多地开展不见面审批改革试点。

  ——办企更便利,推进“证照分离”全覆盖。黑龙江省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探索“一业一证”等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新途径。

  推动转型,革故鼎新。

  松花江畔,吉林化纤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这家东北老牌企业,近年来将生产重心调整到新材料领域“黑色黄金”碳纤维产品。去年,吉林省碳纤维重大科技专项实行“揭榜挂帅”,吉林化纤参与了13项课题中的7项,共计获得资金支持1300万元,切实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现在,东北各地越来越意识到,创新创业的生态就是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围绕营商环境所面临的问题,打好发展组合拳,才能积跬步至千里。”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说。

建设开放新高地


  近年来,黑土地上不断踔厉奋发,向改革、人才、开放要动力,厚植投资沃土,建设开放合作新高地。

  深化改革,破除发展阻力——

  国有企业是东北振兴的“龙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四能”改革,即“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机构能增能减”。改革后,年轻干部占比提升13.3%。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深化“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解决体制机制障碍,72项首台套新产品从这里诞生,风电新能源全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

  改革不止于国企。辽宁依靠创新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使产业结构“新陈代谢”明显提速;吉林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构建汽车、农产品加工、石化、医药、旅游等多个产业协同载体;黑龙江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动能转换、增长方式转变……

  “走‘创新路’、吃‘技术饭’,才能让企业转起来,市场活起来。”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说。

  留住人才,汇聚振兴动力——

  去年5月,黑龙江发布《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着力打造生态、平台、计划、服务“四位一体”的人才发展新环境;“兴辽英才计划”大力支持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开展科技创新;“吉林人才新政3.0版”涵盖人才关心关注的生活保障、事业激励、管理制度改革等多方面内容……

  “留住人才,方能汇聚振兴动力。”吉林省人社厅副厅长黄明说,引进人才的同时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搭建平台,形成开放合力——

  作为东北开放的重要平台,辽宁、黑龙江“一南一北”两大自贸区不断探索对外合作新模式。成立五年多来,辽宁自贸区已完成123项改革试点任务,注册资本突破1万亿元。挂牌三年多的黑龙江自贸区哈尔滨片区,进出口总额由设立之初的16.84亿元增至67.59亿元,年均增速达100%……

  依托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中日(大连)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一批东北地区重点功能平台,也正不断吸引跨国企业入驻,辐射带动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放眼东北,这片沃土在新时代正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布局经贸合作新伙伴、新领域,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

 
高铁乘务员培训迎春运
高铁乘务员培训迎春运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1月4日,铁路上海客运段乘务员在形体房进行仪容仪表培训。2023年春运将于1月7日正式启动,铁路上海客运段高铁一车队组织乘务人员进行礼仪礼节、仪容仪表、防疫学习等培训,提升服务品质,迎接春运。       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重庆加快完善助企纾困政策体系
重庆加快完善助企纾困政策体系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重庆1月4日电(记者黄兴)重庆市3日发布第一批“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政策文件及最新版稳经济政策包,旨在完善助企纾困政策体系,打出政策“组合拳”,最大限度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发展信心。

  据悉,“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政策文件包括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市场主体政策等。针对“提信心”制定了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若干措施等;针对“稳增长”制定了重庆市2023年“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方案等;针对“强主体”制定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

  这批政策文件还注重提升系统性,加大力度“稳增长”。如投资政策以重庆市2023年“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为统揽,细分出台工业、交通、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等9个行业投资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要素保障、改革措施等;又如产业政策以重庆市加力振作工业经济若干政策措施为统揽,同时细分出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终端制造业等行业支持政策。

  据悉,重庆已初步形成2023年市级重大项目名单,预计投资将达4000亿元,可带动投资1万多亿元。接下来,重庆相关部门将细化形成开工、在建、前期“三张清单”,严格打表推进。

 
“真金白银”支持下,上海快递外卖业务逐步恢复
“真金白银”支持下,上海快递外卖业务逐步恢复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上海1月4日电(记者杨有宗)针对近来快递、外卖行业不同程度人手紧张的现象,上海近期出台政策,明确为邮政快递企业及外卖平台一线人员发放稳岗补贴,叠加企业自身激励措施,用最快速度扭转了运力紧张的局面,业务量也逐步恢复。

  在上海市徐汇区一处中通快递网点,来自山西的快递员杨艳艳正拿着扫码枪,快速分拣快递包裹。受新冠病毒感染等因素影响,网点近期人手紧张,杨艳艳决定响应企业号召,今年春节留守上海。为了让她安心工作,快递企业还安排杨艳艳的孩子来上海与她团聚。

  “孩子来上海和我一起过年,政府也为我们发放补贴,这让我感到非常暖心。”杨艳艳说。

  根据上海最新发布的相关措施,2022年12月25日至2023年1月27日期间,对重点监测的电商平台和邮政快递企业,给予上岗工作的一线人员每人每天60元补贴;对元旦假期和春节假期上岗工作的一线人员,给予每人每天150元补贴。

  《上海市邮政快递业一线从业人员阶段性财政补贴发放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补贴分两次申报、两次拨付,通过企业申请,直达快递员个人账户。

  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处处长何应泽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针对邮政快递企业一线上岗员工的补贴,通过市区两级补贴分两次发放,全部申请的话,快递员最高可以获得2940元补贴。据了解,上海邮政快递业8万多名一线从业人员将实实在在从中受益。

  “目前我们营业部快递员平均每人每天送单量在400票左右,按照往年经验,春节假期每天的平均单量只有日常的五分之一。补贴政策让选择留守的员工收入更有保障。”上海邮政浦东新区塘桥营业部经理杜青表示。

  除了政府补贴,部分快递、外卖企业也出台了激励措施。中通快递上海管理中心总经理方荣成说,中通快递通过增加派费、优化排班、发放返岗补贴等方式,调动快递员康复返岗积极性,保障寄递渠道畅通。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出台后,迅速落实到基层,直接惠及一线从业人员,在较短时间内稳住了企业用工规模,吸引更多人员及时返岗,确保关键时期城市运行不断不乱。比如,叮咚买菜每日到岗人员从12月中旬的7000多名增加到目前的逾万名,很多员工表示元旦春节留沪工作,年后错峰返乡。盒马鲜生成立了保供专项小组,总体人员在岗率从最低的50%提升到目前的90%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邮政快递行业各大分拨中心运转平稳,没有明显的快件积压,快递日均投递量达到1000万件左右,已接近日常投递水平。外卖骑手1月1日出勤人数达到15.1万人,日订单量达到800万个左右,基本恢复至12月1日水平。

 
不产羽绒,产出全国一半以上的羽绒服 浙江平湖书写“无中生有”制衣传奇
不产羽绒,产出全国一半以上的羽绒服
浙江平湖书写“无中生有”制衣传奇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平湖·中国服装城鸟瞰图。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唐弢、于佳欣
 
  眼下,冬意浓、寒意重,羽绒服成为大家御寒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你也许未曾想过,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羽绒服产自一个并不算太冷的地方——浙江平湖。这座人口只有70万的江南小城,羽绒服年出货量超1.5亿件,年销售规模约300亿元,演绎出一场“无中生有”的制衣传奇。
 
开辟新赛道闯出大市场


 
  每到冬天,在浙江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开了20年档口的老徐,每周都要驱车一个半小时前往嘉兴平湖市扫货。在这里,他总能以远低于商场售价的批发价格拿到心仪款式的羽绒服。
 
  如今,仅靠着羽绒服这一单品,平湖就吸引着五湖四海的客商,不远千里来挑选最具性价比的货源。这里聚集的2000多家羽绒服商户,大部分都拥有自己的研发生产线。旺季高峰,每天从平湖市场发出的羽绒服就超120万件。
 
  20世纪80年代,嘉兴平湖市凭借着濒临上海、杭州的区位优势,拥有了第一批服装加工厂,并慢慢形成集群效应。其间,国内外品牌服装先后崛起,在市场跑马圈地,平湖的服装订单接到手软。
 
  “那时候,老板们加快投资建厂、升级工厂设备、扩充工人数量,产业前端的面辅料等原材料供应也源源不断聚集于此,平湖慢慢建立产能优势,并在家门口配备了专业的大宗服装批发市场。”平湖·中国服装城常务副总经理吴学全说,“客商在服装城看好款式,大多数就在平湖完成了生产配套,不少档口也有自己的合作制造商。”
 
  20年间,平湖逐渐打下“世界百件衣,平湖有其一”的供应链江山。
 
  然而快速发展背后,代加工的路径瓶颈开始显现,在国际外部环境变化、用工成本增加、服装原料价格暴涨等因素影响下,平湖服装企业的订单开始流失。直至2014年,服装城档口的羽绒服大卖,为市场发展窘境撕开了一道口子。商户们发现,相比于其他服装,羽绒服更受各地客商的青睐,性价比也更高。
 
  于是,在当地政府、资本等因素的撮合下,平湖上千家生产厂商决定整合生产线,利用先前积累的技术和渠道优势、单点切入附加值较高的羽绒服赛道、大力发挥集群效应,全面形成以羽绒服装为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如今的平湖,已经拥有全国体量最大的单品类羽绒服装专业市场,不仅承包了中国50%的羽绒服,还进入全球百强专业市场行列。在平湖,大部分人都在从事和羽绒服有关的行业,细分的专业市场直接就业近万人,而生产、配送、设计等行业则带动就业10万人。随着订单量逐年增加,每年光市场物流费用就达10亿多元。
 
  “现在重新审视平湖的抉择,我们会发现这不仅是平湖产业升级的过程,更是区域产业链重组的缩影,抛弃附加值较低的低端制造业,去占领门槛更高的细分行业是大势所趋。”吴学全说。
 
以原创设计驱动“源头好货”


 
  对于平湖而言,掌握一手货源的规模优势,确立供应链市场“霸主”地位只是起手式,在智能化提速的产业进程下,品牌创新、设计能力和全球化布局才是平湖各家羽绒服企业赖以生存的王牌。
 
  和用户打了十多年交道的平湖企业家张浩然,很早就明白“款式”和“原创能力”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性。“过去那种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没落,在平湖每个羽绒服厂家都越来越重视设计、品牌的重要性。”结合当下羽绒服的销售行情,他要配合消费动向,进行大量的改款设计。
 
  “如果企业只做代加工,一件羽绒服最多只能赚20元,现在人工贵,可以说大部分时候都是亏钱的。”张浩然告诉记者,“如果生产我们自己品牌的原创羽绒服,一件可以赚80到100元,利润翻了好几倍。”
 
  过去平湖的服装厂比的是产能、规模,如今大家最爱比的是款式、样式,谁家的羽绒服更适合市场的审美。既要保暖舒适又要款式好看,还要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市场上的消费者也在倒逼工厂提升“设计审美”。
 
  必须拥有自主品牌、原创设计的制造基地,已经是平湖羽绒服生产厂家对自己的定位。脱离最原始生产阶段的厂家、有野心的商家都想站在“时尚高地”上,让更年轻的消费者认识自己。因此,每年平湖羽绒服市场都会涌现上万个“新款”。而为了配合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2019年起,“平湖·中国服装城”连续出台了“提升市场产品质量管理办法”和“款式备案登记制度”。商户们将自己研发设计的款式进行备案登记后,服装城将对款式进行保护,严厉杜绝随意抄袭、仿制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有了原创的底气,本土的羽绒服品牌开始把眼光瞄向了海外。几年前,嘉兴人邱佳伟自创的“Orolay”羽绒服就进入了亚马逊平台服装畅销榜,甚至成为女式羽绒服的销冠,受到美国消费者的热捧。
 
  在邱佳伟看来,一件真正的爆款,或多或少都是在时代背景下迎合大众口味的设计。亲民的价格,保暖时尚的特性,为“Orolay”的走红奠定了基础。“你在纽约如果不认识‘Orolay’,就相当于在国内不认识波司登。”一位纽约留学生曾这样评价“Orolay”。
 
  秉持着这样的理念,邱佳伟的产品在美国的销量平均每年以300%至400%的速度增长。因为去掉了中间环节和大品牌的附加值,邱佳伟实现了自己“平价奢造”的梦想。
 
多重压力下的逆势突围


 
  “近年来服装行业增速明显放缓,但平湖服装城作为一级批发市场、羽绒服货源基地,行业发展态势总体可控。随着天气逐渐变冷,预计本月仍会有一波销售‘高潮’。”吴学全说。
 
  吴学全认为,平湖羽绒服产业能维持韧劲,关键得益于本土加工制造业优势,以及这些年来平湖企业不断转换赛道,往产业链深处寻找机会,同时抓住国内电商的发展红利,把平湖羽绒服“搬”上互联网。
 
  如今,平湖的服装档口店铺最忙的不是老板,而是穿版模特。伴随着不断的吆喝声,模特会飞快地换衣展示当季新款。线下经销商、电商店主、MCN机构和主播团队的供应链工作人员,都会在这里选品、拿样、订货。
 
  “宝宝们,这款羽绒服是我们今年的新款,保暖功能升级……”这个冬天,抖音、拼多多等平台上,平湖羽绒服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词。“双12”期间,抖音电商直播基地里,主播们正在忙着带货直播,在基地内有100多个直播间。服装城的成功带动了周边直播基地的兴起。
 
  羽绒服通常需要提前好几个月生产,12月是羽绒服销售旺季,但工人们通常从9月就开始忙碌,不提前备货根本顶不住电商的拼单狂潮。“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供应链做支撑。”嘉兴创羽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钱强说。
 
  依托国内强大的制造业基础,面对市场的需求,包括创羽服饰在内的众多企业反应快速,在备全货品的同时,又降低库存风险。面向全球,兼具产能优势和互联网思维的新兴企业,无疑站在了新的起跑点上。
 
  “在全球市场,过去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和终端都被国外品牌所把持和垄断。要想在发达国家市场去推中国的品牌,确实有困难。”钱强说,如今,低客单价、贴合需求、小批量生产、快速迭代升级……这些大品牌的短板,恰恰成为平湖本土新兴羽绒服企业的竞争优势,折射出跨境电商产业赋能“中国制造”的精彩一面。
 
小小绣针,绘就彝乡致富增收的“锦绣图” 云南楚雄发展彝绣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绣针,绘就彝乡致富增收的“锦绣图”
云南楚雄发展彝绣助力乡村振兴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王长山、林碧锋、王安浩维
 

 
  蓝天白云下,喂着鸡、带着娃、绣着花、养着家,用手中的一针一线,绣你心中的诗和远方……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家女子世代传承着指尖上的艺术——彝绣,把精美的马缨花、山茶花、羊角纹等元素绣在服饰上,让美丽在生活中绽放。近年来,当地做足“指尖文章”,多措并举推动彝绣“绣品变产品、秀场变市场、绣片变名片”三大转变,成为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渠道。5.7万名绣娘、530多户彝绣经营户、2亿多元产值……广大群众用一针一线绣出幸福图景。
 
亮艺术


 
  鲜花绽放,歌声嘹亮。永仁县莲池乡查利么村村民李如秀和姑娘们身着彝族传统服饰,载歌载舞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个660多人的彝族小村庄户户搞刺绣,衣服上的美丽图案源自指尖……60多岁的李如秀提起彝绣就打开话匣子。
 
  彝族刺绣历史悠久,凝聚了彝族的历史文化,主要以黑、青等色为底,配以黄、红、绿等色,具有技法粗狂、色彩浓烈的特点,是彝族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当地人说,彝族姑娘“会拿针就会绣花”,刺绣是她们相伴一生的技艺。
 
  在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村民们换上新衣,来到中心广场,参加盛大的“赛装”。这一习俗传承1300多年,被誉为古老的“乡村T台秀”。“日月星辰、花鸟虫鱼等常会出现在刺绣作品中,并穿在身上。”李如秀说,我们都会彝绣,每人都拥有好几套美丽的衣服。
 
  小时候,父母背着她去赛装,母亲刺绣时在一旁看,8岁学会刺绣,12岁绣衣服穿……和其他村民一样,彝绣已成为李如秀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熟练掌握8种绣法的她参加过50多次赛装节。
 
  2004年,李如秀当选永仁县刺绣协会会长,忙着传承保护、宣传推介、培养挖掘人才。2020年以来,许多村民跟着李如秀学刺绣,她的女儿余坤瑶大学毕业后,在县城开了彝绣工作室,其作品融入现代时尚元素,深受年轻人青睐。
 
  为推动赛装节发展,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当地政府采取培养绣娘、举办走秀活动、在京沪等大城市推广彝族服饰等措施,全县1.2万余人参与刺绣。2017年,永仁县城彝绣一条街对外开放,展销彝族刺绣,进行赛装节表演。
 
  如今,彝乡儿女的作品从偏远山沟走上了国际舞台。带有彝绣元素的服装曾精彩亮相纽约时装周秀场。李如秀2022年从县文化馆退休,但她觉得传承彝绣工作不能停。
 
  “李如秀是彝绣产业中的代表人物,全州有绣娘5.7万人,许多绣娘靠彝绣增收。”楚雄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李汶娟说,全州有国家级彝绣传承人1人,省级彝绣传承人5人,州级彝绣传承人31人,获得彝绣专业技术职称434人,其中高级技师105人。
 
  未来,楚雄州计划在楚雄师范学院等学校设立彝绣专业,培养复合型彝绣人才。李汶娟说,推进刺绣技术职称评定,成立彝绣专家工作站,打造彝绣专家智库,力争到2025年培养引进5个以上国家级工艺大师,让指尖上的艺术发扬光大。
 
推创新


 
  手艺传递美好;制作“摸得到温度”的民艺创意产品;跨界、创新……这是大姚县彝绣人樊志勇秉持的理念:传统技艺要传承,更要适应时代而创新发展。
 
  樊志勇自小在“人人都会刺绣”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她喜欢绘画和手工,大学学习产品设计,2007年毕业后回到家乡成立云南纳喜文化创意开发有限公司,注册品牌“纳苏”,以“公司+基地(协会)+绣女(会员)”模式直接带动126名绣娘、辐射带动300多名绣娘参与彝绣。2019年,樊志勇和大家携手完成长70米、高1.5米的“神州锦绣”彝绣长卷。
 
  这些年来,樊志勇致力于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传习创新运用。许多国际知名企业都找樊志勇制作融入彝绣元素的商务礼品,“时尚”“跨界”成为她作品的新标签:绣有彝族纹样的笔记本,文化味十足;普通的T恤绣上网络流行语,包装盒是纸质档案盒,深受年轻人喜欢……截至2021年底,公司完成彝绣纹样的收集整理560例,深度开发50例。
 
  几年前,她发起“幸福指尖计划”:组织设计师,在既往数据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做产品研发,从线上线下平台预售,再用订单培训绣娘,帮助她们获得收益,并且免费复训。
 
  公司组织刺绣、电商、营销培训累计覆盖近万人,从业者月收入从培训前的八九百元升至3000元左右。最近,公司参加一项创业大赛获得全省第一名。樊志勇说,希望以此让非遗传承,帮助绣娘手艺变现,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彝绣文化复兴。
 
  据介绍,彝绣产业文化支撑力不断增强。楚雄彝族服饰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直苴彝族女式服装获得国家专利,全州完成1056个绣娘数据库建设。李汶娟说,加强绣娘培训和订单争取,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为增加农村绣娘收入、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推动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蓝天白云下,喂着鸡、带着娃、绣着花、养着家……手艺传递美好。”樊志勇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
 
增收入


 
  “这套彝族盛装服饰,绣满马缨花,很漂亮。”回忆起多年前自己被打动的情景,张丽琼眼里依然放着光。2004年,州博物馆讲解员张丽琼被庆典上的彝绣服装震撼。此后,受从事彝族文化研究工作的丈夫影响,慢慢熟悉彝绣,在楚雄成立彝彩服饰工作室,开始彝绣之旅。
 
  张丽琼工作室“技艺高超”,州内各县市客户都来订服装,年产值40多万元。她也通过拜师学艺,提升自身刺绣技艺,学会多类裁剪工艺。2014年,她辞职开彝绣公司。目前,彝绣产品达8个系列150多种。
 
  现在,她把更多时间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彝绣产品传承和开发,抢救保护彝族服饰与收藏彝绣经典、研发彝族文化主题文创产品等工作。作品《彝家欢歌》展现了身着彝族服饰的群众踏歌起舞,反映欣欣向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清朝土司彝族百褶裙十分精致,绣法是把一根丝线分成32份,比头发丝还细……在彝彩服饰工作室里,她收藏的刺绣精品丰富多彩,观者连声赞叹。
 
  永仁县莲池乡村民李济雁5岁开始学刺绣,2020年成立永仁巧娘刺绣有限公司,有50多名绣娘,采用订单式生产,2022年产值80多万元,每位绣娘年收入超2万元;李晓丽经营着永仁华锦彝绣有限公司,她说,订单来自上海等地,产值150多万元……现在,越来越多群众投身彝绣产业。
 
  楚雄州彝族刺绣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全州有彝绣协会(合作社)56个,彝绣经营户538户,其中年产值超500万元的企业12户。“已投入省州文化产业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产业产值从2012年的0.2亿元增至2021年的2亿多元。”李汶娟说,多措并举推动彝绣绣品变产品,秀场变市场,绣片变名片,从“指尖艺术”转化为“指尖经济”。
 
闯市场


 
  紧盯架子上的绣布,双手灵巧地走针……在南华县七彩彝绣文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村民李国秀正专注刺绣。“小时候就会,平针、打籽针、乱针等针法都很熟练,来公司后,又学了很多。”已是车间主任的她带着70多名绣娘,赶制将销到沿海地区的绣品。
 
  “刺绣改变了我的生活。”李国秀说,每个月靠它收入6000多元,还能照顾家,绣品被很远地方的人喜爱,很自豪。
 
  被彝绣改变的还有公司董事长丁兰英:来自红土坡镇,受母亲影响学会彝绣,后在村子里开刺绣店,经营欠佳;便决定出村学习服装设计和加工,2006年她返乡重操旧业,2014年创办刺绣加工厂,2021年3月成立公司,旗下1个加工厂、8个扶贫车间,2000多名绣娘在家门口就业。
 
  更大的变化是产品远销福建等地,订单规模不断变大。如今,丁兰英已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掌握70多种彝绣针法。2020年,公司实现多元化产品开发,研发手提包、笔记本、披肩等300多个种类的1000多个产品,销往国内外,年生产性收入1500多万元。
 
  十多年前,东南大学与南华县确立定点帮扶结对关系。南华县民族刺绣产业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专班组长曲栩说,学校自2017年开始帮扶南华彝绣产业,从产品设计、品牌营销、绣娘培训等方面倾力,挖掘产业潜力。
 
  东南大学联系引入公益基金12万元专项助力彝绣文化传承;累计投入彝绣技能培训资金82.5万元,累计培训绣娘千余人次;选派学校艺术学院师生为南华设计200多个彝绣产品,帮助建设南华彝绣文化网站、产品售卖网店,提升品牌形象。学校还投入250万元,援建南华彝绣馆,实施南华彝绣特色乡村营造项目。“东南大学师生帮设计的28种新产品,特别受欢迎。”丁兰英说,产品的色彩、图案都很时尚。现在,她的女儿陈海燕也成为县级彝绣非遗传承人,负责公司产品创新,设计的产品时尚、简洁。
 
  小小绣花针挑起大产业。楚雄州打造从生产端到市场端的彝绣特色文化产业链,专门组团到福建开展彝绣招商合作,“山海”牵手,助力彝绣企业“走出去”。打造产业孵化的“彝绣园”、公共品牌标识“彝绣识”和产业“彝绣标”,以及楚雄绣娘和纹样两个“彝绣库”;推出优惠贷款“彝绣贷”和旨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彝绣邮”,以及保证消费者买到纯手工制作的彝绣精品的“彝绣保”……李汶娟说,塑品牌,拓影响,做大沿海地区订单,拓展海外市场,靠双手绣出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长城“暗门家族”首现最隐秘类型 发现“突门”实物,长城还藏着多少秘密?
长城“暗门家族”首现最隐秘类型
发现“突门”实物,长城还藏着多少秘密?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旅
 
  新华社天津1月4日电(记者白佳丽)“古代侦察兵‘夜不收’进出长城的密道在哪儿?”

  “长城上到底藏有多少暗门?”

  历时4年多时间,跨越我国10个省区,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对明长城全线超九成人工墙体进行分辨率接近厘米级的连续拍摄,甄别出130多处暗门实物遗存并首次构建其“家族图谱”。长城的“秘密通道”得以走出史书记载,呈现在世人面前。

  “长城不仅仅是大家观念中的‘一道墙’。”研究团队负责人、长城防御体系研究专家、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玉坤解释说,暗门是一种矮小门洞,是根据地势、军事等需求开设在长城隐蔽段落,朝向关外的“秘密通道”。此前,我国对暗门仅有零星研究。

  这些鲜为人知的“秘道”,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听说过古代侦察兵‘夜不收’吗?”研究团队成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研究员李哲说,有一些宽度与高度仅容一人俯身而过的暗门就是供他们通行之用,不仅设置地点十分隐蔽,而且兵士返回后还需验准暗号方能进入。

  “暗门藏着长城的秘密,更藏着古人的智慧。”李哲说。

  经过细致研究,李哲发现长城暗门的设置十分灵活。研究人员对130多处暗门实物遗存进行了图片分析,并实地考察了其中一部分后,发现每一处暗门都与当地地形高度契合,且其构造根据需求各不相同。“每处暗门的构造都是独一无二的。”李哲说。

  此次研究还首次发现了“暗门家族”中最为隐秘的突门实物。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类似突门设施的记载,《墨子·备突》篇中对突门进行了专门的著述。此后,唐、宋、明、清学者均对突门有过记述,但现代相关研究论文却寥寥无几,一直没有发现对应的实物证据。

  李哲介绍,突门是暗门中最为秘密的出口,面向敌方的一面用砖砌伪装,面向己方的一侧实为空心。敌人从外部根本无法分辨突门位置,但当临近的主关口受敌袭击或出现其他紧急情况时,士兵可以如鸡蛋破壳一样从内部击破突门,实施奇兵突袭。

  “清晚期著名学者魏源曾用‘藏于九地之下为暗,动于九天之上为突’来描写突门提供的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张玉坤说。

  回顾突门发现的过程,李哲仍难掩激动。

  2019年,团队首次拍摄到了疑似突门遗迹,外观像是长城上的一个“破洞”。当年年末,李哲与团队成员赶往河北省秦皇岛市进行实地考察。“当我们确认首次发现了突门实物后,大伙激动地围着它团团转。”李哲说。

  寻找突门已久的李哲说,他仿佛看到明代士兵在最紧急的时候,击破薄墙冲杀出去的身影。

  此次暗门“家族图谱”的发现,得益于天津大学团队2018年年底启动的“长城全线实景三维图像”采集工程。该团队对明长城全线通过无人机超低空飞行厘米级、无盲区拍摄,获取了200余万张长城图像,成为宝贵的研究资料。

  李哲回忆,最早有研究“暗门家族”的想法,始于同事一次意外的发现。“当时有团队成员在国外访学,无意中看到一幅清朝乾隆年间绘制的地图,上面的长城清晰可见,而且还标有暗门等军事设施,她马上把这个信息发给了我。在长城实景三维数据采集过程中,果然找到了多个暗门。”李哲说。

  从那时起,团队开始接续进行暗门研究。张玉坤介绍,截至目前,结合古代舆图已确认共计不少于220处暗门,并汇总130多处实体,发现了明代官方史料中“夫祖制,边墙下多留暗门”的明确记载,从而以实物和文献双证据明确了关、口之下存在暗门这第三层级通关设施。

  “暗门这一历史遗存,从另一个角度体现出长城的开放性。”张玉坤说,暗门更多的是两侧交流的通道,证明长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在有秩序地“开放”。如明代官方记载,政府允许游牧部落通过暗门往返于青海和河套地区放牧,一些较大的可容两匹马双向对过的暗门证明了这一点。此外,部分暗门还用于通商往来。

  “我们对长城的认知还远远不够,对暗门的研究也还没有画上句号。”李哲说,基于迄今积累的庞大数据库,研究团队还将利用数字技术等进一步还原长城“真容”,为当代人呈现一个完整、立体的长城。

 
在三苏祠体味东坡遗韵
在三苏祠体味东坡遗韵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旅
 
  新华社成都电(记者任硌、童芳、陈健)他的诗词被谱成几乎人人会唱的流行歌曲、他发明的菜式东坡肘子传播到了海外、他的家风至今影响着中国无数个家庭……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也是一位旷世奇才。记者近日走进四川省眉山市的三苏祠,体味这位伟大诗人在这里留下的独特的文化意蕴。

“千载诗书城” 孕奇蓄秀


  四川省眉山市,古称眉州,陆游赞其为“千载诗书城”。北宋年间,苏轼出生于眉山,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的故居就在城内的三苏祠,这里孕育了他的才学与精神品格。

  三苏祠坐落于眉山东坡区的纱縠行老街,纱縠行是眉山唯一沿用至今的宋代地名,意思是缫丝之处和蚕桑行市。如今的纱縠行虽无往昔喧闹,但也保留了宋代古街的风貌。

  跨进红墙黛瓦的三苏祠正大门,只见迎面两棵高大的银杏古树,拱卫着前厅,前厅连接着供奉苏洵、苏轼、苏辙三苏父子塑像的飨殿。祠内存有苏轼手迹刻石、上万件三苏的文物和文献资料,供游客慢慢观赏。

  三苏祠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徐丽介绍,三苏祠是元代以后才有的,人们因崇敬三苏父子,在苏家故居就地改宅为祠。明代末年三苏祠毁于战火,清代康熙年间重建,现占地百余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祠堂和园林之一。

  祠内古木扶疏、茂林修竹、流水潺潺。一棵古树、一片荷塘、一副对联、一口老井、一座碑亭……三苏祠的历史和现在、景致与人文,都是中华文化的缩影。

  “可人千载尚流芳,故宅池中并蒂香”的“苏池瑞莲”,记录着苏轼、苏辙兄弟双双考中进士,苏家池塘并蒂莲花盛开的故事;苏家竹柏丛生,鸟雀安然筑巢,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仁爱宽厚、爱护生态环境的理念;“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刻在碑廊里的《赤壁赋》,是苏轼清风明月般高洁品行的见证……

  2022年11月,四川作家“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授牌仪式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说:“三苏祠这个地方,都不敢说是一个实践点,我认为它是一个朝拜点、学习点。”

  苏东坡是中国文人的楷模,众人怀着敬重的心情而来,祠内历代官员、文人、书法家们留下的匾额、楹联、题记,便是见证。

优良家风 千古传承


  三苏祠主体建筑之一的飨殿前悬挂着“是父是子”的匾额,意为“有这样伟大的父亲,就有这样优秀的儿子”。苏轼、苏辙兄弟的成才离不开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苏洵秉承父亲苏序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诚信待人、敬重乡邻的美德,其言传身教使苏轼、苏辙从小受到深刻影响和教育,成为道德品行高尚的人。苏轼母亲则教育孩子“非义不取”“不残鸟雀”。

  游客走到三苏祠东西厢房内便可以看到有关苏家家风的故事。记者在这里碰到了5岁的小朋友李程冉,这天是他的生日。他的外公说,孩子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被父母抱到三苏祠过生日,从此每年生日他都要到三苏祠来拜谒三苏,孩子虽小,但很喜欢三苏文化。

  中国人敬仰苏东坡,赞叹他的才学,敬佩他的品德,更效仿他的家风。“苏家树立了一个家风传承的典范。”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表示,苏门父严、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其“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家风家教,承载着中华儿女美好的道德追求。

  在眉山,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三苏文化几乎是人们的共同认知。眉山东坡小学校长杜科是土生土长的眉山人,他从小耳濡目染东坡文化。“眉山老百姓都能随口讲上几个东坡故事,从骨子里来讲,都有这种文化自信。”

  杜科告诉记者,东坡小学的孩子,每天都会在老师带领下诵读记忆东坡诗词,每年期末学校开展书法大赛写的也是东坡诗词,就连下课铃声都是老师谱曲的东坡诗词。

东坡文化 远播海外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选了12位生活在公元1000年前后的东西方人物,称之为“千年英雄”,并刊载文章对他们加以介绍。苏轼作为唯一的中国人入选,文章作者便是时任《世界报》撰稿人的让·皮埃尔·朗日里耶。

  “苏轼身上有一些文人普遍的特征,即使作为法国人,也是能感受和理解的。”让·皮埃尔·朗日里耶说。

  苏东坡是罕见的全才,除了在散文、诗词和书法、绘画等方面的成就,他还在音乐、茶道、美食方面颇有建树,这样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诗人,伟大又让人倍感亲切。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华茶文化课程老师李倩曾多次前往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表演茶艺,宣讲东坡茶文化,包括苏东坡如何选茶、制茶、品茶等。“一盏茶汤里的诗情画意”在海外收获了无数赞叹。

  苏东坡发明的东坡肘子至今是人们称道的美食,他撰写的《猪肉颂》堪称一道“菜谱”:“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意思是少加水,小火慢炖,火候到了自然美味。

  以东坡肘子为招牌菜之一的眉州东坡酒楼甚至开到了美国。这家酒楼采用中式装潢,竹简青瓷玉盘、搭配宋代风格家具,让外国人品尝东坡美食,感受中华文化。

  眉山当地希望把三苏文化传播出去,使更多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据了解,当地正打造东坡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建设全球苏学研究高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知名人文旅游胜地。加快推进三苏祠古建筑维修、馆藏文物保护、三苏藏品征集、展陈改造提升等,突出三苏祠集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活化利用为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传习作用,让三苏文化“活起来”。

 
太行“空心村”变身“网红村”
太行“空心村”变身“网红村”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旅
 
  新华社石家庄电(记者高博)冬日里,走进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南峪村,青砖灰瓦的民宿错落有致,宽敞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农家小院里,一串串柿子挂在支架上晾晒,犹如一盏盏小灯笼在风中摇曳,成为山乡古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现在虽是旅游淡季,但却是提升民宿环境的最好时机,我们得赶在春天旺季来临前施完工。”32岁的南峪村村民段景贺说,他在村里经营着两套民宿共9间客房,现在正带领工人们在自家小院里翻新。

  段景贺大学毕业后曾在外地工作,后来看到村里旅游发展不错,就决定回乡创业。2019年,段景贺把自家闲置的旧房屋改造成民宿,时尚的设计风格,热情的服务为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

  “这两年旺季的效益确实还不错。2022年夏季几个月,收入有30余万元。”段景贺说。

  南峪村曾经是涞水县太行山深处的一个贫困村。2012年,这里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全村220户中有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南峪村党支部书记段春亭介绍,“我们这里地处深山区,以前交通不便,加上村里耕地少,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富裕,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是典型的‘空心村’。”

  2014年,张涿高速公路开通,位于高速公路出口附近的南峪村迎来发展机遇。交通问题得到解决,南峪村的地理优势显现出来。

  “我们这里与北京房山接壤,附近有野三坡、十渡等景区,山好、水好、空气好,适合发展旅游。”段春亭说,近年来,南峪村通过修路搭桥、将老旧农宅打造成精品民宿等措施,让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6年4月,南峪村成立合作社,把村民家的旧宅流转到合作社,进行特色改造,打造精品民宿“麻麻花的山坡”。同时,把农村传统饮食和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游中,让游客体验太行山乡村的风土人情。

  “村合作社引入专业公司对民宿进行整体运营,营业收入由合作社和运营商进行三七分成。合作社分成中的50%为社员分红,另外50%作为后续发展资金。我们村每个村民1元入股,全体村民共享盈利成果。”段春亭说。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和精品民宿,南峪村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了京津冀地区众多游客到此观光游玩,昔日的“空心村”变成了兼顾颜值与流量的“网红村”。

  2018年底,南峪村脱贫出列。“麻麻花的山坡”精品民宿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截至2021年,已有180多万元用于村民分红。近年来,南峪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等荣誉。

  看到村里打造的精品民宿经济效益不错,南峪村不少村民们开始翻修房屋,做起了民宿生意。据统计,目前南峪村已拥有中高端民宿小院70多套,客房数量400余间,每年有3万多游客入住。

  南峪村的一处处闲置农房焕发新活力,让乡村“沉睡的资产”变成“增收的活水”。

  近年来,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太行山沿线区县不断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从老宅流转、规划建设、培训民宿管家等方面推进乡村民宿产业全面发展,不仅留住了最美乡愁,更激发出乡村发展新活力。

  涞水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卫民表示,目前该县已建成民宿500余家,多为家庭自营式民宿。2021年,涞水县民宿收入达4100多万元,吸纳就业人口1300多人,创造社会效益1亿多元。

 
跟着“渔把头”去冬捕
跟着“渔把头”去冬捕

( 2023-01-0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旅
 
  凌晨3点多,深冬时节的东北滴水成冰。在四面无遮挡、刮着“刀子一样”烈风的吉林查干湖畔,更是寒风刺骨。

  身穿厚实的棉衣棉裤,脚蹬皮靴,头戴毛帽子,“渔把头”辛继龙带领50多人的团队赶着马车出发,向结出厚厚冰层的湖中心走去。

  不知走了多远,辛继龙叫停队伍。他跳下马车,感受风向,手指着冰面,选中位置。这里就是今天的捕鱼点。

  渔民开始凿冰,一人打眼,一人清理冰碴,每隔八九米凿一个冰眼,至少要凿几百个冰窟窿;然后利用穿针引线的原理,将几千米长的渔网按照冰洞间的连线形成合围……

  4个小时后,他们完成了下网,辛继龙才得空与记者聊天。去年34岁的他已经在渔场干了16年,刚继承上一代“渔把头”张文的“衣钵”,成为52人团队的领头人。

  整个查干湖冬捕期间,共有四个团队捕鱼,既是合力传承“查干淖尔冬捕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一场“谁找的位置准”“谁的收获最大”的良性竞争的擂台赛。

  “没啥压力,努力干好就行。”辛继龙话不多,言语间透露着朴实。他说成员们支持他工作,他只想带着大家多捕鱼。

  在查干湖,渔民年龄多集中在50岁上下,30多岁的仅有几名。有闯劲、脑子灵活,年轻人很快就崭露头角。另一位“渔把头”马文岩去年36岁,在2021年走马上任。

  “老把头”通常靠经验辨别行进方向和捕鱼点,辛继龙结合手机等智能方式,让测算更精准;马文岩也查找学习资料后改进了网眼尺寸,调整了渔网铺设位置,让捕鱼变得更高效。

  “已经有比我们还年轻的村民返乡了,相信未来的变化会更大。”辛继龙说。

  近年来,当地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的理念渐入人心,系统治理办法和保护措施相继出台;水质变好,鱼儿变多,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也带动了电商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吉林正将查干湖及其周边的哈尔淖、月亮湖等连成线,打造“冬捕经济带”,让各地的旅游产业、电商经济发展形成合力,达成共赢。

  转眼到了收网的时候,马拉着绞盘一圈圈转动,大大小小的鱼儿被打捞上冰面,又是丰收的一天。

    (记者孟含琪、许畅、张楠、姜明明)

      新华社长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