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 月 | ||
|
回答时代课题
照亮复兴征程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山东:锐意改革景色新
敢创新路天地宽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我国首个科学实验舱发射成功 |
“问天”踏上问天之路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
|
“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6月10日,在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村民在制作苗绣。 新华社发(范晖摄) |
|
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座谈会在京召开 |
王毅出席会议并讲话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王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设计师,洞察国际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世界潮流,提出一系列原创性外交战略策略和重大理念倡议,创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解决全球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人类发展与进步凝聚了共识与合力。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了良好环境,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外交战线要进一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化学习研究,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指导外交实践,着力增强工作实效;加强阐释宣介,充分彰显世界意义。
座谈会由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和学习时报社共同举办。
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发射看点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作为我国空间站建设的第二个舱段,问天实验舱将为空间站带去哪些新装备?航天员在太空的工作生活会迎来怎样的变化?
“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三部分组成,舱体总长17.9米,直径4.2米,发射重量约23吨。相关指标比天和核心舱更高,是我国目前最重、尺寸最大的单体飞行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刘刚说。
不仅有着大块头的体格,问天实验舱更是一个集平台功能与载荷功能于一体的“全能型”选手。
据介绍,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互为备份,关键平台功能一致,可以完全覆盖空间站组合体工作要求,既发挥定海神针般的双保险作用,也为空间站未来15年可靠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两舱对接组成组合体后,由天和核心舱统一管理和控制整个空间站的载人环境,一旦天和核心舱出现严重故障,问天实验舱能够快速接管,主控空间站。”航天员中心问天实验舱环控生保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罗亚斌说。
一个更重要的细节是,问天实验舱配备了目前国内最大的柔性太阳翼,双翼全部展开后可达55米。太阳翼可以双自由度跟踪太阳,每天平均发电量超过430度,将为空间站运行提供充足的能源。
问天实验舱是空间站系统中舱外活动部件最多的舱体,大量的舱外设施设备能够更好地保障出舱活动,也为更精细的舱外操作提供支持。
在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外,还有一套5米长的小机械臂。这套7自由度的机械臂小巧、精度高,操作更为精细。未来,小臂还可以与核心舱大臂组成15米长的组合臂,在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开展更多舱外操作。
作为我国空间站建造工程的“运载专列”,被人们昵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此前已成功将天和核心舱送入太空,此次则是首次执行交会对接任务。
此次长五B不仅要发射我国迄今为止最重的载荷,还面临着低温推进剂加注问题和复杂的射前流程,难度可想而知。
点火阶段,型号队伍对射前10分钟的发射流程进行了优化,将部分流程前置。在距离发射数分钟时,火箭就已完成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具备了点火发射能力,为突发情况留出决策、处置的时间。
长五B还应用了起飞时间修正技术,让火箭的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偏差、调整目标轨道,最大修正时间为2.5分钟。
“即使火箭没能完全按照预定窗口发射,只要在2.5分钟这个窗口时间里,都能通过后期的轨道修正精准完成入轨和交会对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副总师娄路亮说。
为不断提高火箭可靠性,安全、精准地将问天实验舱送到目的地,型号队伍还对长五B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增肌瘦身”,在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了30多项改进。
随着发射次数增多,科研人员对火箭技术状态的认识也不断深入。此前,长五B在发射场的发射准备时间约为60天。本次任务进一步优化到了53天,为后续提高火箭发射效率、应对高密度常态化发射奠定了基础。
问天实验舱入轨后,将与核心舱组合体实施交会对接——23吨的问天实验舱与40多吨的核心舱组合体,将是我国目前最大吨位的两个航天器之间的交会对接,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在有人的状态下迎接航天器的来访。
重量重、尺寸大、对接靶子小、柔性太阳翼难控制……对所面临的一系列棘手难题,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问天实验舱GNC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宋晓光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按重量来看,载人飞船对接像开小跑车,可控性强;货运飞船对接像开小卡车;而到了问天和梦天实验舱,就如同要把一辆装备豪华的大房车停到一个小车位里。”
为成功实现“太空之吻”,设计团队从问天实验舱初样研制起就经过几轮实测,对问天实验舱的数据参数精准把握,并提升算法达到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纠偏能力。同时,采用半自主交会对接方案,实现交会对接过程中的稳定控制。
在轨期间,问天实验舱还将实现平面转位90度,让原本对接在节点舱前向对接口的问天实验舱,转向节点舱的侧向停泊口,并再次对接,从而腾出核心舱的前向对接口,为梦天实验舱的到访做好充分准备。这将是我国首次航天器在轨转位组装,也将是国际上首次探索以平面式转位方案进行航天器转位。
对在轨航天员来说,两舱对接形成组合体,意味着我们的太空家园从“一居室”升级到更宽敞的“两居室”。
问天实验舱的工作舱内设有3个睡眠区和1个卫生区。完成对接后,空间站后续可以支撑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实现“太空会师”和在轨轮换,在太空面对面交接工作。
航天员中心舱外服总体试验主任设计师李金林说,在天和核心舱的基础上,问天实验舱在吸音、降噪、减震等方面也进行了优化升级。
此前,航天员在天和核心舱只能通过节点舱实现出舱。节点舱作为空间站的交通枢纽,空间较小,航天员每次出舱前还需要关闭各个对接通道的舱门,进行大量准备工作。
此次问天实验舱则配置了一个出舱人员专用的气闸舱。一方面,气闸舱的空间和出舱舱门的尺寸都比节点舱更大,航天员进出更舒展从容,也更易携带大体积的设备出舱工作。另一方面,从气闸舱出舱时,只需关闭一道舱门,操作更便捷。
未来,气闸舱将成为航天员在空间站的主要出舱通道,一旦气闸舱出现问题,航天员还可以从作为备份出舱口的节点舱返回,确保出舱活动的安全。
在气闸舱外的暴露实验平台上,还配置了22个标准载荷接口。“在空间站搭载的科学实验载荷,可以通过机械臂精准‘投送’到自己对应的载荷接口位置,不再需要航天员出舱进行人工操作,既降低了航天员的工作强度和风险,又可以灵活高效支持舱外载荷试验。”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问天实验舱空间技术试验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赵振昊说。
(记者温竞华、胡喆、李国利、宋晨、张瑞杰、赵叶苹)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
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韩正在北京观看发射实况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现场指导问天实验舱发射。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发射实况的还有:刘鹤、张又侠、魏凤和,中央军委委员李作成、苗华、张升民。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4次飞行任务。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驻留、出舱活动和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同时可作为天和核心舱的备份,对空间站进行管理。问天实验舱将按照预定程序与核心舱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进入问天实验舱开展工作。
长征五号B首次“零窗口”发射成功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为了更加精准、可靠地完成好这个任务,长五B团队“上了三道保险”。
“第一道保险”是“起飞时间修正技术”。 “这有点像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只是长五B这辆重达数百吨的‘汽车’要做到‘自动驾驶’可不容易。”火箭科普专家钱航说,长五B创新运用姿态控制增益优化和复合制导方法,提高了火箭姿态控制精度。
“第二道保险”是发射场流程优化。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刘秉介绍:“长五系列火箭系统复杂,发射场各项流程种类繁多。我们总结前7次发射经验,对射前10分钟的发射流程进行优化,距离点火2.5分钟就完成了发射前各项准备工作,如果有问题能早发现、早解决。”
为全方位提高可靠性,长五B团队的“第三道保险”包括:对火箭发射的地面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维护、更换和完善;新增4项、更新18项应急预案,比如对推进剂泄出重新组织发射预案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对火箭的运载能力进一步评估、折算,扔掉箭体中的“累赘”,为火箭释放了更大的运载能力。
据新华社海南文昌7月24日电(黄国畅、屠海超)据了解,发射窗口是指允许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一般情况下,任务的发射窗口往往有多个时间段。“由于问天实验舱升空后与天和核心舱实施交会对接,对发射精度的要求更高,需要‘零窗口’发射,即火箭发射时间和预定点火时间偏差不能超过1秒。”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01指挥员廖国瑞介绍,“零窗口”的难度在于发射窗口稍纵即逝,因此,对火箭和发射场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此外,发射场气象系统还针对雷电、强降水、浅层风、高空风等影响发射的重要天气因素,进行专题技术研究和气候背景特征分析,利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实施发射场区精细化预报,短时预报准确率达到95%以上,为问天实验舱的“零窗口”发射提供分时分段、精细精确的气象保障。
气闸舱·小机械臂·柔性太阳翼 |
解析问天实验舱的“独门神器”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问天实验舱舱体总长17.9米,直径4.2米,比天和核心舱更“强”更“壮”;还拥有三个“独门神器”:航天员专用的出舱区——气闸舱;操作更灵巧、精细的小机械臂;可以为整个空间站收集能量的柔性太阳翼。
空间站任务开启后,我国航天员已经进行了多次出舱活动,天和核心舱上的出舱口名为“节点舱”,兼具航天器对接与停泊及航天员出舱多项功能,舱内设备、管路和电缆较多。问天实验舱升空后,航天员今后出舱活动就有了一个专用出舱区——气闸舱。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张昊介绍,气闸舱是一个内圆外方的舱体,具有舱容更大、舱门更宽、舱内更整洁等特点。未来,气闸舱将成为整个空间站系统的主要出舱通道。
航天员在节点舱的出舱活动空间大概是七八个立方米,气闸舱可以达到十二三个立方米;气闸舱比节点舱更加整洁,舱内只配置了与出舱相关的设备,没有其他管路电缆的羁绊;舱门直径达1米,比节点舱舱门直径大15厘米。
“航天员从这里进进出出,可以更舒展、更从容,还能携带大个头的设备出舱工作,出舱能力大大提升。”张昊说。
问天实验舱共有22个标准载荷接口。未来十年,在空间站搭载的科学实验载荷,可以通过机械臂精准“投送”到自己对应的标准载荷接口位置,“即插即用”,可以不需要航天员出舱进行人工操作。
与天和核心舱一样,问天实验舱也搭载了一个机械臂。相比于核心舱配备的展开长度达10米、最大承载质量25吨的大机械臂,问天实验舱的机械臂要显得更“短小精悍”。
张昊介绍,大机械臂手臂够长,转移范围更大,作业半径近10米;力气够大,简直是一个“大力士”,可以抓住并转移一个完整的航天器。
相比之下,问天实验舱的小机械臂长度约5米,承载能力为3吨,但这个“小手”的设计目的就是抓握中小型设备,进行更为精细化的操作。
比如,它可以在不需要航天员出舱的情况下,独立完成舱外载荷的安装、更换等照料操作,可以有效节省航天员在轨工作负荷。
大小机械臂还可以组合使用,组成约15米长的组合臂,开展更多的舱外操作。“我们可以将大小机械臂视为人的两只手,互相交接东西,协作使用;也可以将两只手臂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长的机械臂,可以进行覆盖整个空间站表面的一些操作和爬行需求。”张昊说。
问天实验舱所携带的太阳翼,是目前国内最长最大的柔性太阳翼,刷新了我国航天器在轨使用太阳帆板的纪录。
据张昊介绍,问天实验舱太阳翼单翼展开阵面加上一些安装结构,长度接近28米,两个太阳翼全部展开将近56米,比空间站三个舱组合在一起的舱体尺寸还要大,且一个太阳翼阵面面积可达100多平方米,将有效收集更多的太阳能,为空间站运行提供充足的能源。
“这么大的太阳翼单翼发电功率9千瓦,双翼可达18千瓦,日平均发电量超过430度。与核心舱交会对接完成后,可以满足整个空间站的用电需求。”张昊说。
问天实验舱的太阳翼面积大、柔性也大。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问天实验舱GNC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宋晓光说,这个太阳翼只比衣服硬一点,而且采用了双轴控制,在舱体姿态不做调整的情况下,就能随时调整朝向。
空间站在轨建造完成后,天和核心舱的一个太阳帆板将转移到问天实验舱资源舱的尾部,届时,问天实验舱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发电站”,为组合体源源不断地供电送能。
告别大拆大建,老城焕发新生 |
北京老城正在发生的变迁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近年来,北京市通过编制新规划、探索新机制、出台新法规等,创新性地回答了老城保护“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怎么用”等关键问题,很多居住在老城里的居民感慨:“几年间,北京胡同变样了,杂乱景象不见了,京味京韵回来了!”
盛夏时节,漫步东城区北芦草园胡同斑驳的石板路上,映入眼帘的是青砖灰瓦、镂空木窗,四合院里几位老街坊围坐在一起,边乘凉边闲聊……“这就是我记忆中胡同的模样。”特意来此“打卡”的北京市民李可小时候曾在鲜鱼口一带居住,时隔十几年重访胡同的她思绪万千。如今,胡同环境整治提升,北京老城的肌理清晰可见。
北京新版城市总规和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分别于2017年9月、2020年8月得到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2021年1月,实施16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重新制定,并于3月正式施行。扩大保护范围、重视老城价值、鼓励活化利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该“保什么”“谁来保”“怎么保”“怎么用”,自此有了更加明确的答案。
在多位专家看来,如今用“老城保护”新思维替代过去的“旧城改造”,意味着大拆大建的思路与路径告别了历史舞台,保护性修建、恢复性修建真正适应新时代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城市更新。
在位于西城区什刹海的铸钟胡同,一处院落采用“微改善”方式解决了墙面软心颜色不合传统规制要求的问题,风貌提升过程中优化冰盘檐,增加海棠池子,什锦窗增加砖挂落及冰裂纹棂条……当地居民为修缮后老房的神韵纷纷点赞。
钟楼、景山兴庆阁、正阳门箭楼……7.8公里的中轴线两侧,百余项文物修缮工程相继启动,19处遗产点焕发生机,古老建筑的历史风貌在修复与还原中彰显生生不息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北京市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持续推进老城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千年古都正绽放全新光彩。
老城保护,离不开政策创新。记者了解到,北京创新性地推出申请式退租等政策,深化历史文化街区特别是老城平房区保护更新。最新统计显示,自2019年起,北京先后启动菜西地区、砖塔胡同、钟鼓楼周边等14个申请式退租项目,累计完成申请式退租签约4061户,修缮5100户。
院子腾退后将如何利用?在菜西片区,经历两年退租后,建设中的“新中式”的二进小院静待新租客——这里就是培育胡同16号院,主体结构已完成70%,新租客的意向洽谈也接近尾声,预计整个院落将于今年年底亮相。该院落是菜西项目持续推进老城更新的又一案例。
除了老城内的院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也是北京老城保护中的重要一环。据了解,北京地区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52处。
在西城区,红色资源充分盘活,对腾退后的李大钊故居、京报馆等革命旧址开展了修缮和展陈提升工作。西城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城文物腾退改变了过去一个文保单位设置一个事业单位的历史,引入社会资本运营,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禀赋和价值。
“以前到处私搭乱建,垃圾成堆。电线密得跟蜘蛛网似的,不安全也不好看。公厕环境脏乱差。”东城区草厂胡同的老街坊朱茂锦说,如今,胡同干净漂亮,院落恢复了青砖灰瓦、红门、绿格窗的古朴样貌。
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在老城保护工作中,老城获得新的生命力,北京在注重老城保护的同时,更注重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环境。
在草厂四条,60岁的丁淑凤在换租政策后搬到这里,过上了老胡同里的新生活。“有了独立的卫生间与淋浴,洗漱非常方便。”丁淑凤说,社区还打造了“美丽小院”,有葡萄藤架、杂物柜、大鱼缸,院落里井井有条,夏天可以在院子里纳凉、赏鱼,生活充满乐趣。
旧鼓楼大街以“林荫佳境、邻里共享”为主题,注重营造老街悠闲慢生活的场景。“根据民意调查问卷,决定景观提升从拆除旧围栏、增加休闲健身场地和完善绿化种植层次入手,通过花园小径全线串联起邻里交往、商业互动、景观视廊及街景呼应等功能。”旧鼓楼大街环境品质提升项目设计师梁毅说。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邱跃认为,老城不拆与改善条件双管齐下,既为老城塑形铸魂,也让居民更惬意地享受北京老城保护的丰硕成果。
在不久前结束的首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上,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说,传承保护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责任,要把老城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实施街区保护更新,坚持老城不能再拆,保护传统风貌,留住乡愁记忆。
农耕文化之光闪耀青山绿水间 |
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综述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流水潺潺的稻田里,水稻为鱼提供生活环境和食物,鱼为水稻松土施肥,鱼稻相依、和谐共生……近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青田县开幕。稻鱼共生的画面,让很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印象深刻。
1300多年前,地处浙南山区的青田先民,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地理条件,智慧地发展出“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稻双收”的稻鱼共生系统。
多年来,当地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把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要素相结合,走出和谐发展的道路。
“稻鱼共生,产出了安全绿色的田鱼和口感香糯的稻米,保护了环境,让乡村更美好。”当地稻鱼生产大户金岳品说。
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认定为世界首批、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表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少要具备五项标准:保障食物和生计安全,具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多功能性,具有特有的农业知识体系和适应性技术,具有独特的农业文化价值体系和社会组织,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土地及水资源管理体系。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02年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截至目前,中国有18项入选全球遗产名录。
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的景迈山古茶园,是一座人工栽培型大叶种茶园,也是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的核心保护区。2012年,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林中开垦、林下种植的种茶方式,依山而建、向心布局的村落建设,是世居景迈山布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一个缩影。”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副局长周天红说,当地利用森林系统为茶树营造生长环境,通过微生态系统来防治茶树病虫,促进高品质茶叶生产。
“农业文化遗产是传统的农业,但不是落后的农业。”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闵庆文表示,人们可以从传统农业汲取很多经验,深邃的生态哲学思想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环保的生态农业技术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
东溪村位于会稽山腹地,是著名的香榧产区。浙江绍兴诸暨市赵家镇东溪村村民宣鑫灿,祖辈三代以香榧为生。
“我家共有400多棵香榧树,其中有30余棵香榧古树,年产量在3万斤左右,每年能带来50万元左右的收入。”宣鑫灿告诉记者。如今,他创立了香榧品牌翠生园,带动村民种植香榧、共同致富。
2013年,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徐明表示,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能带来相关农产品10%至30%左右的品牌增值,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对当地居民的直接收入贡献率接近40%,增强了当地农民的获得感,吸引了一批人返乡就业,促进乡村繁荣。
近年来,我国出台全球首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认定了138项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组织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建立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挖掘多种功能、释放多元价值,让珍贵农业文化遗产焕发生机和活力。
“墨西哥传统架田农作系统与江苏兴化的垛田系统结成了对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我们想学习中国的方法和机制,想知道为什么中国做得这么好。”墨西哥驻华大使馆经商处负责人鲁本说,中方提出的培训工作,将为世界带来中国的知识和经验,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多年来,中国致力拓展农遗传承“朋友圈”。日前召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期间,中方宣布将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启动总额为300万美元的第二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为1000名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推动在华设立能力建设参考示范中心。
农耕文明承载灿烂文化、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农业文明的精华。
下一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农业文化遗产挖掘、让优秀农耕文化恒久造福子孙后代。同时,与各国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构建机制化合作平台,促进不同农耕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为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收官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没有住过旧式里弄的人,很难体会到那里居住条件的窘迫。“盼了几十年的旧改终于实现了。”今年80岁的上海市民施福敏从出生起,就蜗居在一套不足20平方米的旧里弄房屋内。“房梁上总要缠一块布,一下雨这个地方就漏水。幸好漏水点对着桌子,我老伴就在桌上再放一块布吸水。”改造前,这间逼仄的房屋内一度住着5口人,施福敏的儿子一家三口住在仅有5平方米的小阁楼间内。
据上海市住建委数据,截至2021年底,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还剩约20万平方米、1.1万户,分布在虹口和黄浦两区。上海市住建委表示,6月份以来,上海市各级部门全面加速推进旧区改造工作,至6月底,虹口区全面完成改造任务。7月24日,随着施福敏等最后1800多户居民签约比例生效,上海中心城区终于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工作画上句号。
值得一提的是,从1992年3月,上海启动首个成片旧改项目——斜三基地开始,至建国东路最后2个街坊征收生效,上海中心城区的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始于打浦桥街道,终于打浦桥街道。据上海市旧改办统计,1992年至今,上海共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超过30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130万户。
C919试飞机完成全部试飞任务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试飞是一款新研客机型号取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明飞机设计符合适航条款要求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试飞验证飞机的设计思想和技术路线,表明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适航规章要求。六架试飞机完成全部试飞任务,是C919大飞机项目取得的重要阶段性胜利。此外,今年5月,即将交付给首家用户东航的首架C919大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首飞成功。
贵州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根据上述文件,贵州将实施算力集群攻坚行动、算力输送通道提速行动、算力调度协作行动、算力产业生态培育行动、算力应用创新行动、算力安全筑盾行动、算力政策聚焦行动,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建设。
在具体目标上,贵州计划到2025年,全省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到80万架、服务器达到400万台。同时,还要累计建成5G基站16万个以上,力争云服务产业规模达700亿元以上。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表示,贵州将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引领产业升级的算力设施,保障国家对算力快速增长的需求,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构建高安全、高性能、智能化、绿色化、低时延的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大瑞铁路大保段开通,古丝路迈入动车时代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7月22日,货运列车通过大瑞铁路大保段杉阳2号特大桥(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欣波摄 |
|
共享机遇 共创未来 |
写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之际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去年成功举办的首届消博会,传递出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强音。克服许多困难后即将开幕的第二届消博会,必将进一步彰显复杂国内外形势下中国同世界“共享开放机遇 共创美好生活”的开放胸怀和大国担当。
碧海蓝天,椰风海韵。装扮一新的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静待四海宾朋。
开放的中国,重信守诺。
消博会是我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也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
今年以来,在国内疫情与复杂国际局势相互交织背景下,举办第二届消博会,是我国克服困难、履行对外开放承诺的坚实行动,也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开放的中国,互利共赢。
第二届消博会展览总面积10万平方米,比首届增加了2万平方米。其中国际展区8万平方米,吸引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个品牌参展,预计有600多个新品首发首秀。
“中国市场是欧莱雅集团的增长引擎,为数字化和美妆科技等领域提供创新驱动力,也因此成为集团新设北亚区总部所在地。”法国欧莱雅集团CEO叶鸿慕说。
本届消博会上,2万平方米的国内展区吸引1200多个国内品牌参展,其中增设5000平方米的国货精品馆。
消博会为海外品牌开拓中国市场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正助力越来越多“国潮”“国货”走向世界,服务全球消费者。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将努力把本届消博会打造成各国扩大贸易、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平台,真诚欢迎各国企业共乘中国发展快车,共享中国市场机遇,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23日,在消博会1号馆,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场馆的最后布展工作。陆地冲浪、电竞体验太空舱、LED互动球场、法国罗丹博物馆原模雕塑……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潮品即将闪亮登场。
盛秋平说,当前我国消费市场呈现恢复增长态势,消费韧性强、潜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消费提质升级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举办消博会,有助于更好推动消费恢复和潜力释放。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消费结构正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升级。尽管短期面临疫情的冲击,但以研发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态势仍然较快,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不少人士指出,第二届消博会将为世界经济带来暖意。
“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为全球消费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搭建平台,有助于提振全球消费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正能量。”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黄文楷说。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消博会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参与热情很高,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总参展面积超5000平方米,较首届消博会增长近20%。
“消博会搭建了商务贸易和新品展示的国际化平台,为资生堂继续扎根中国市场、持续以技术创新服务中国及全球消费者打开重要窗口。”资生堂中国CEO藤原宪太郎说。
坐落于海口市日月广场的戴比尔斯珠宝店,自今年开业后生意不错。“结缘海南是因为消博会,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戴比尔斯永恒印记全球业务转型副总裁吴峰说。
作为首届消博会参展商,戴比尔斯集团继去年11月在海南开设首店后,今年6月在海口综保区工厂生产的首批珠宝首饰,以加工增值内销出区享受免征关税货物予以放行。从销售到生产,戴比尔斯在海南的产业链愈发完备。
“消博会的主题定位和海南自贸港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对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海南省副省长、省委自贸港工委办主任倪强说,消博会聚焦消费新趋势,提升消费档次,为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市场、中国企业走向全球提供重要平台,有助于加快推动海南自贸港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
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海南自贸港建设以来,180多项自贸港政策文件接连落地生效,带动海南新增市场主体近年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40%,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80%,引进外资企业数量年均增长近120%。
首届消博会结束后,日本的欧姆龙、美国的戴尔、比利时的德尔沃等消费品牌抓住海南离岛免税新机遇,纷纷在海南开设免税体验店、中国首店等。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表示,将引导更多的参展企业依托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设立区域总部,开设品牌首店,辐射国内市场,以此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从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到消博会,从统筹推进21个自贸试验区到建设海南自贸港,从贯彻实施外商投资法到RCEP生效实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中国携手世界共享机遇、共创未来。
迎五洲客,计天下利。椰风轻扬,海南国际会展中心犹如海鸥展翅,蓄势高飞。(记者陈良杰、韩洁、王存福、吴茂辉、潘洁) 新华社海口7月24日电
为千行百业数字化“插上翅膀” |
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感受新风向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的机器人在舞蹈表演(7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
|
数字技术“点亮”乡村生活 |
来自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观察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1台机器能管理20万只鸡!蛋鸡养殖机器人亮相本届峰会。高3米多,每秒可步行0.2米,它定时巡查鸡舍,根据算法模型识别鸡的形态,发现死鸡、绝产鸡等。福建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劼介绍,现在饲养员可以远程监测鸡舍的温度、湿度、光照、气味等数据,实现“云养鸡”。
数据正成为“新农资”,助力传统农业从“泥里”跃升“云上”。走进峰会现场的8号馆,圣农集团的智慧养鸡可视化平台吸引了许多目光。圣农集团环控部经理赵建芳说,鸡舍里安装的智能环控系统监测300多个养殖场的环境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建模,为未来进一步优化养殖环境提供数据支撑。
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带动农产品出村进城。2021年,福建共进行农产品相关直播13万场,累计上架商品212.4万次,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额357.1亿元,同比增长11%。
在本届峰会“跨越数字鸿沟 全民数字素养与数字乡村分论坛”上,腾讯公司副总裁张立军表示,腾讯启动了“丰收好物计划”,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将数字化经验应用到更多县域农产品上,接下来将重点支持10个试点地区探索数字乡村建设。
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导管木条复燃……峰会成果展上,网龙展出的“虚拟实验”吸引许多小朋友尝试。鼠标指针移动操作相应的试剂和实验设备,各种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就在屏幕上还原出来。
网龙网络公司首席执行官熊立说,这样的“虚拟实验”融合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截至目前已经覆盖1万多所学校,其中许多位于偏远地区,帮助学生更加方便高效地学习科学知识。
除了为城乡教育带来改变,数字技术还助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福建连江县、浙江瑞安市在峰会上都展出了数字乡村治理“一块屏”。记者看到,屏幕上政策补贴公示、村务公开、乡村公共活动空间介绍等一目了然,村民的手机还能收到最新“三农”资讯等特色信息推送。
“现在开村民大会不用再挨家挨户通知,点击村务管理平台就能一键通知到村民。”福州市连江县安凯乡同心村党支部书记林连忠说,村里还张贴了许多防走私、反诈骗的二维码,村民掏出手机“扫一扫”,手机上就会出现各类宣教信息。数字技术让乡村治理更加便捷高效。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
总结“数字+冬奥”成果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论坛展示了“数字+冬奥”的丰硕成果。从云上冬奥开始,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竞赛、数字化传媒、数字化体验全面开启体育新篇章。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表示,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大众健身服务水平,借助信息系统的建立发展体育产业、刺激体育消费已成为大势所趋,体育与数字的融合、协同、创新正在加速演进。
本次论坛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福建省体育局、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福州市体育局、长乐区人民政府协办,这是继去年后数字体育分论坛再次亮相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智慧旅游新体验、博物馆游受追捧、乡愁之旅有品质…… |
这场文旅行业的盛会看点十足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AI智能旅拍,足不出户就能与秀美风光合影;“周末请上车”等小程序,精准推荐周边游、社交游的热门线路……在本届旅交会上,科技赋能下的智慧旅游场景随处可见,VR、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正成为提升旅游品质的关键因素。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张辉介绍,如今游客更加注重出行体验,“互联网+餐饮”“互联网+民宿”“互联网+演艺”等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与过去以观光为主的传统旅游模式已大不相同。
在云南丽江古城,科技创新正让这座古城焕发生机。5G无人驾驶观光车、无人售货商店、智慧语音地图等让游玩更加便捷;AI识花、无感停车、VR实景导览让景区配套服务更加智能,游客通过线上商店选购的伴手礼可以直接配送到家。
不仅是“一部手机游云南”,“一码游贵州”“智游天府”等多个智慧旅游App也亮相本届旅交会,这不仅是旅游智慧化、高端化、定制化的缩影,更满足了群众文化旅游消费升级的需求。
想体验文物考古工作吗?那就先来拆一个盲盒吧。
本届旅交会首次设立文博展区,吸引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众多知名文博单位参展。
在河南博物院展区,工作人员邬小宇正展示新开发的文创产品。“这个盲盒就是一个微型考古现场,每个人都能亲身体验考古工作的神奇。”他说。
河南博物院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近年来,其文创团队对这些资源进行梳理,开发了考古盲盒等千余款文创产品,使文物“活起来”“潮起来”,备受年轻人追捧。
“这是打开博物馆的方式之一。文创产品拉近了文物和观众的距离,让人们对博物馆产生兴趣、加深了解。”河南博物院文创办线下销售经理吴俊华介绍。
国家博物馆参展方介绍,近年来“博物馆游”越来越受年轻人欢迎,如何讲好文物和博物馆的故事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同时,数字技术也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新动力。记者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展厅的大屏上看到,“云展厅”让观众能看到整个博物馆的结构,同屏在线的讲解员通过场景切换,让观众了解鲁迅在厦门、广州、上海的生活经历,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地处云南省景洪市的小普希村,是一个仅有10多户人家的基诺族村寨。原先,这里交通闭塞,村民靠种茶为生,即便坐拥青山、云海,也鲜有人来,村民收入微薄。近些年,通过对村容村貌、道路等进行改造提升,越来越多游客来到这里,壮美的云海成为热门打卡点,一拨又一拨艺术家到此采风。
这是本届旅交会参展商华侨城云南集团带来的乡村旅游案例。在云南,像小普希村这样的特色村寨还有很多,每到周末或节假日,这些地方便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记者在本届旅交会上了解到,近年来乡村旅游愈加火热,一方面得益于各地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好山好水好生态纷纷涌现;另一方面,日益改善的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也为乡村旅游打下坚实基础。
住上设施齐全的民宿、打卡田园风咖啡屋、全过程体验农耕文化……记者在多个展区发现,无论是“好客山东”还是“壮美广西”,乡村旅游已成为各地旅游推介的关键词之一。“来一次乡愁之旅吧,放松身心的同时,还能重新拾回儿时记忆。”安徽馆一位讲解员说。
以“真金白银”为市场主体送上“及时雨” |
聚焦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进展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今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目前一揽子优惠政策落实进展如何?政策“及时雨”怎样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国家税务总局22日召开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专题新闻发布会,就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介绍。
超3万亿元税费优惠“礼包”送达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介绍,截至7月20日,全国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万亿元。其中,2000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已退到纳税人账户,超过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3倍;上半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5074亿元;今年以来累计办理缓税缓费5533亿元。
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给企业送去“真金白银”,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王道树说,截至7月20日,小微企业已获得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1.25万亿元;零售、餐饮、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5428亿元。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小微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比5月份提高3.2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销售收入分别比5月份提高7.5个、19.1个和5.8个百分点。
减负“礼包”在促进企业经营加快恢复的同时,还推动“新”动能快速成长。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办理留抵退税的高技术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4%,增幅比无退税企业高1.8个百分点;办理留抵退税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5%,增幅比无退税企业高10.5个百分点。
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蔡自力表示,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以“真金白银”为更多市场主体送上退税“及时雨”,对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确保政策直达快享
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司长韩国荣介绍,为确保税惠政策直达快享,税务部门深入开展2022年“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进一步创新宣传辅导模式、畅通税企沟通渠道,增强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
“积极开展‘牵线补链’助企活动,利用税收大数据助力企业供需对接、复工复产,帮助困难企业进一步畅通产业链、打通供应链,今年5月以来,已累计帮助3331户企业实现购销成交金额90.59亿元。”韩国荣说,税务部门还大力推进线上“一窗通办”、线下“一厅联办”,全国超过2400个县区的3800个大厅为缴费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此外,各地税务部门深入开展留抵退税、出口退税“走流程、听建议”活动,目前已邀请2.2万余人参加“操作系统亲自办”“走进大厅陪同办”“深入一线体验办”及实地走访企业等活动,听取并积极响应意见建议5700余条。
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谢文说,为迅速落实国务院部署,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在将所有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6个工作日内的基础上,对于信用好的一类、二类出口企业,将其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办理时间压缩在3个工作日内,较全国平均进度提速1倍。
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全国税务稽查部门已查实涉嫌骗取或违规取得留抵退税企业5558户,涉及留抵退税款及挽回各类税款损失合计89.28亿元;累计曝光621起典型案件,其中虚开发票团伙案件23起。
“税务部门进一步加大精准打击大案要案工作力度,将狠打骗退税工作全面融入税收监管全链条一体化风险防控体系,既提高对不法企业的打击效率,又避免对守法企业的不必要干扰。”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副局长江武峰说。
记者了解到,国家税务总局等六部门把联合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罪行为作为2022年常态化打击虚开骗税的重中之重,截至7月20日,各地六部门已联合打击虚开骗取留抵退税团伙153个,联合查办涉嫌接受虚开发票骗取留抵退税企业1091户,挽回留抵退税及其他税款损失12.67亿元。
同时,为确保留抵退税政策落稳落好,税务部门严肃查处税务人员失职失责、违法违纪行为,持续加大对内通报、对外曝光力度。
“紧盯税务人员在留抵退税政策落实中内外勾结、通同作弊以及吃拿卡要、以税谋私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严惩、绝不姑息。”国家税务总局党建工作局局长刘雅丽说。
新华社北京电
聚焦“硬科技”,深耕“试验田” |
科创板开市三年回眸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上半年减收缓缴失业保险费715亿元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二季度,我国这些职业“最缺工”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据人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与2022年第一季度相比,本期排行招聘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呈现持续回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随着5、6月份疫情形势好转、经济逐步回暖,招聘市场供求也随之恢复。
制造业缺工状况持续,电子信息产业缺工情况较为突出。集成电路工程技术人员、半导体芯片制造工、电子仪器与电子测量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新进排行,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缺工程度加大,电子产品制版工进入排行前十。
该排行是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102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收集汇总二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较为紧张的招聘、求职需求职业岗位信息形成的。详情可查询人社部官网。
河北规上工业增长势头良好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
|
外汇局:我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
王春英是在当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态的。
从数据上看,银行结售汇和跨境收支总体延续顺差格局。2022年上半年,按美元计价,银行结售汇顺差852亿美元,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顺差834亿美元。王春英说,上半年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呈现顺差,主要是货物贸易、直接投资等基础性顺差保持了较高规模。
“经常账户顺差以及长期资本流入仍然是稳定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王春英说,今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889亿美元,是历史同期最高,比去年同期增长25%。“初步判断经常账户仍会延续合理顺差的格局。”
王春英表示,资本项下直接投资和中长期资产配置型资金仍在发挥主导作用。从境外投资者的构成和持有的债券规模看,央行类机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始终占一半以上,其余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追踪国际指数的配置型资金,稳定性也比较高。“境外央行以及追踪国际指数的配置型资金在我国债券市场中的表现是相对稳定的,具有平衡跨境资本短期波动的作用。”
谈及人民币汇率时,王春英说,今年以来,受到美联储加息、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外汇市场变化的主线是美元走强,主要非美货币走弱。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出现了贬值,但是与国际主要货币相比,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比较强。
王春英举例说,截至7月21日,今年以来美元指数累计上涨超过11%,欧元、英镑和日元兑美元的贬值幅度在10%到17%之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5.8%。“从多边汇率来看,人民币汇率指数升值0.1%,说明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
为了帮助企业应对汇率风险,外汇局联合多部门以及商业银行多措并举,指导企业开展外汇套期保值。王春英介绍,今年上半年,企业利用远期和期权等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规模超过7500亿美元,同比增长29%,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同期结售汇增速,推动了企业套保比例提升到26%,比去年全年水平提高了4.1个百分点。“这显示出市场主体汇率避险意识在增强,适应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能力在提高。”
猴痘疫情何以成为“最高级别警报”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今年5月初,英国报告出现猴痘确诊病例,随后更多欧美国家相继报告猴痘病例,疫情在全球多地快速蔓延。猴痘先前主要在西非和中非地区流行。世卫组织专家当月表示,在多个“非流行国家”出现与疾病流行地区没有直接旅行联系的猴痘病例,属“非典型”状况。
6月底,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召开会议,评估在全球多地暴发的猴痘疫情。当时已报告病例的国家和地区为47个,病例数约为3040例。委员会最终达成共识,猴痘疫情暂未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7月21日,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再次开会讨论猴痘疫情。此时已有75个国家和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超过1.6万例病例,包括5例死亡病例。虽然委员会最终未达成共识,但谭德塞在23日的记者会上仍决定宣布猴痘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谭德塞强调,委员会只负责向总干事提供建议和参考,最终决定权在总干事。
谭德塞介绍,做出这一决定时需考虑五个因素。首先,各国提供的信息显示,猴痘病毒已迅速蔓延到许多以前从没出现过病例的国家;其次,《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项标准,猴痘疫情都已满足;第三,紧急委员会虽未达成共识,但已为总干事的决定提供支撑;第四,有关猴痘的科学原则、证据和其他相关信息目前还不充分,尚存许多未知数;第五,猴痘对人类健康造成风险,可能形成国际传播,对国际交通也有潜在干扰。
谭德塞说,虽然他宣布猴痘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就目前而言,这是一场集中在男男性行为者,特别是有多个性伙伴的男性中暴发的疫情”。因此,可以通过适当策略来阻止疫情。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病毒正在许多以前没有报告猴痘病例的国家传播,其中世卫组织所划分的欧洲地区和美洲地区国家报告的病例数最多,且病例大多为男男性行为者,但也包括少数与病例没有已知流行病学联系的儿童。此外,在以往病例多发的西非和中非地区,病例数也在显著增加,其中妇女和儿童居多。
当前,世卫组织对猴痘疫情的评估是,在欧洲地区属于高风险,在全球及其他所有地区的风险为中等。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猴痘病毒主要在西非和中非地区流行。1970年,刚果(金)发现首例人感染猴痘病例。此后,全球报告的多数病例分布在刚果(金)、刚果(布)、中非共和国、尼日利亚、喀麦隆等非洲国家。
猴痘病毒可通过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虽不易发生人际传播,但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也可能感染。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会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不过世卫组织指出,在此次疫情中,一些病例的发病情况与以往不同,其皮疹病变局限于生殖器、会阴、肛周或口周区域,通常不会进一步扩散,且之后出现与病变相关的淋巴结病、发热、疼痛等症状。
世卫组织目前将疫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分为四类,包括尚未报告或超过21天未报告病例的国家和地区;最近有猴痘病例输入且发生人传人的国家和地区;猴痘病毒在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具有诊断、疫苗和治疗药物制造能力的国家和地区。
世卫组织分别为四类国家和地区给出一系列具体疫情防控建议,包括建议实施协调应对措施以阻止疫情传播,让受影响的社区参与防控,强化监测和公共卫生措施,加强医院和诊所的临床管理以及感染预防和控制,加快对疫苗、治疗方法和其他工具的使用研究等。
(记者刘曲)
新华社日内瓦7月23日电
猴痘疫情凸显全球医疗卫生鸿沟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事实上,猴痘已在非洲流行至少数十载。有公共卫生专家指出,世界正为没有对非洲地区猴痘疫情及时做出充分反应而“付出代价”。更重要的是,不只是猴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医疗卫生鸿沟正日益凸显。
英国《自然》杂志近期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长期以来,非洲科研人员不断警告猴痘病毒可能以新的方式传播,具有更广泛传播的潜在风险,却一直被西方国家所忽视。
当前全球暴发的猴痘疫情,让尼日利亚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家阿德索拉·因卡-奥贡莱耶感到似曾相识。在2017年尼日利亚暴发大规模猴痘疫情前,这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几乎仅出现在农村地区,一些与动物接触的猎人是主要感染者。2017年后,因卡-奥贡莱耶与其他流行病学家发出警告:猴痘病毒开始以一种不熟悉的方式传播,已出现在城市,有些感染者生殖器会出现症状,这表明病毒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
猴痘病毒如今似乎正通过与性伴侣密切接触等方式在全球扩散,因卡-奥贡莱耶认为,世界正为此前没有对非洲猴痘疫情暴发“做出充分反应而付出代价”。
今年5月初,英国报告出现猴痘确诊病例,随后更多欧美国家相继报告猴痘病例。世卫组织2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球已有75个国家和地区向该组织报告超过1.6万例猴痘病例,其中5例死亡病例。死亡病例均来自非洲。
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成员、尼日利亚尼日尔河三角洲大学医学教授迪米·奥戈伊纳指出,由于检测和监测能力有限,非洲地区的猴痘死亡病例数很可能被低估。
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都属于正痘病毒属。自世卫组织1980年宣布人类彻底消灭天花以来,猴痘病毒已成为对公共卫生影响最大的正痘病毒。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猴痘的病毒学家贾森·默瑟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抗击猴痘疫情方面表现出巨大不平等。
英国疫情暴发之初就开始订购对猴痘病毒也有一定效用的天花疫苗,6月初开始将猴痘列为法定应报告的传染病。美国、欧盟也纷纷订购疫苗以预防猴痘,阻断病毒传播。
“但多年来,部分中非和西非地区一直在暴发猴痘疫情。在那些感染疾病人数最多的地方,却无法提供这种(疫苗)资源,这让那里的非洲科研人员感到沮丧。”《自然》杂志在上述文章中评论说。
不少非洲研究人员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猴痘病例多年来不断上升,部分原因是消灭天花后,各国停止了天花疫苗接种,但一些西方国家一直在储备天花疫苗,而这些疫苗本可帮助非洲应对猴痘疫情。
还有专家担心,宣布猴痘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会加剧疫苗之争,再次出现富裕国家大量囤积疫苗,导致全球医疗不平等问题更加严峻。
“很明显,就像应对新冠疫情时一样,应对猴痘疫情时欧洲和非洲之间的疫苗不平等现象再次出现。”默瑟说。
对于西方国家基本忽视非洲疫情的现状,奥戈伊纳感到沮丧,并担心当前疫情仍不会改善非洲的情况。与发达国家出现关联性行为和亲密接触的猴痘病例不同,非洲猴痘病例的感染路径主要是接触感染猴痘病毒的动物。
“仅控制欧洲和美国出现的(猴痘)疫情没有道理,因为还面临(动物)来源引发的在非洲蔓延的疫情。”他说,如果非洲疫情“仍无法引起世界关注,许多解决方案仍只能解决欧洲的问题,而不是非洲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不只是猴痘。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主任玛奇迪索·穆蒂7月14日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召开的线上记者会上说,2012年至2022年间,非洲地区人畜共患疾病暴发的数量与2001年至2011年相比上升了63%。
英国“医疗助贫行动”组织致力于改善全球医疗卫生领域极端不平等问题。该组织首席执行官马丁·德鲁里对新华社记者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显而易见,多年来,猴痘和埃博拉等病毒在非洲流行基本上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这些病毒对世界上拥有更多资源和财富的国家构成威胁时,资源就被立即调动起来以应对疫情蔓延。
在非洲地区暴发疫情时,“我们确实通常倾向于坐下来等待,非常保守……而一旦(疫情)进入欧洲国家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传播时,我们会倾向于采取行动。”默瑟说,“从本质上讲,我们在疫苗分发和应对疾病方面是自私的。”
(记者郭爽)新华社伦敦7月24日电
新冠感染浪潮困扰欧美社会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受防疫措施放松以及变异毒株影响,欧美近期新冠感染人数迅速增加,深陷新一轮疫情漩涡。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超过90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02.5万例;法国和德国累计确诊病例均已超过3000万例。
防疫全面“躺平”的英国是欧洲新冠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该国所有地区的新冠检测阳性率都在增加,新冠死亡人数已于6月末超过20万。
英国华威大学病毒学家劳伦斯·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奥密克戎毒株新亚型BA.4和BA.5在英国导致的新冠感染正在增加。疫情现状应该为人们敲响警钟,因为“现实并不像某些人希望相信的那样处于后新冠大流行阶段”。
疫情暴发以来,新冠病毒不断迭代,2021年底开始大规模传播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目前已成为全球主导毒株,原始株BA.1和BA.2的传播主导地位很快被BA.4和BA.5取代。
一些专家认为,欧美抗疫“躺平”增加了新的变异毒株出现的风险。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哈切特说,只要病毒传播率很高,只要存在未受保护的群体,就有可能创造出病毒变异的环境。病毒会不断进化,不可预知的病毒有可能在任何时间造成大流行。
专家警告说,目前主要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已经进化到“非常擅长”逃避免疫反应并引发感染。利兹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病毒学家斯蒂芬·格里芬说,变异毒株导致的再感染率也在显著增加,凸显了变异毒株的逃逸能力,它们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感染浪潮的速度之快令人担忧。
一波波疫情对医疗系统造成巨大冲击。英国国家统计局6月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该国估计有200万人在感染新冠后遭受长期新冠症状困扰。英国各地不少新冠患者面临着“抽签治疗”问题,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所提供的服务“严重不足”。莱斯特大学专家克里斯托弗·布莱特林说:“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新冠可能将成为一种高度流行的新型长期疾病。”
新冠疫情不断蔓延也加剧社会分化,让低收入群体处于更大的危险中。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克里斯蒂娜·帕格尓指出,随着英国生活成本不断加大,数百万人无法负担得起自我检测费用。
欧盟被质疑在减碳过程中实行“双标”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
欧盟在能源方面的紧急措施,在国际社会引发不少担忧和争议,认为欧盟重启煤电等做法有悖长期减碳目标。有专家认为,欧盟似乎正给自身“松绑”,与对他国的减碳要求形成鲜明对比,欧盟治标不治本的决策令人失望。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首席科学家雷宪章认为,(俄罗斯)天然气一旦断供,欧洲势必重新启用燃煤发电,原来的能源转型、碳减排政策必然受到影响。
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表示,欧盟对俄制裁“弄巧成拙”,为寻求能源安全,转向化石能源,严重违反全球气候行动。“作为碳污染主要受益者的欧洲国家采取了明显影响环境保护愿望的能源政策,这是双重标准的表现。”
“穷国被富国逼到了角落,”阿德希尔说,“随着欧洲国家转向化石能源,肯尼亚等国的努力现在面临重大倒退风险。”
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教授谢里夫·加利说,欧洲对非洲出口产品征收的高额“碳关税”,不利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原油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欧洲,欧盟有意放松对自己要求,但又不放松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要求,这是典型的“双标”行为。
为从能源危机中“脱困”,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荷兰、丹麦等多个曾大力呼吁放弃煤炭、倡导环保的欧洲国家近期相继宣布重开煤电厂或采取措施支持煤电项目。欧盟在相关问题上也展现出一定“空间”。
本月6日,欧洲议会表决支持把满足特定条件的天然气和核能领域投资归为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经济活动类别,实质上给天然气和核能贴上“绿色标签”,环保组织批评其“漂绿”化石能源和核能投资,损害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信誉。
此外,欧盟还决定扩大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并在中东和非洲等地区物色更多潜在化石能源替代供应方。
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和能源事务发言人蒂姆·麦克菲承认,由于欧洲能源格局出现新变化,欧盟成员国能源结构及相关计划将有所调整,其中包括重启部分煤炭产能。
此前支持能源转型的欧盟官员,在一些成员国转向煤电之时也变得闪烁其词。负责内部市场的欧盟委员蒂埃里·布雷东近日表示,只要一个国家向其他国家证明在获取天然气供应方面已尽其所能,便可重启煤电厂。
欧洲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受乌克兰危机影响非常明显。今年以来,欧洲天然气和电力价格飙升至创纪录高位,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大范围通胀,给欧洲乃至世界经济造成剧烈冲击。
总体来看,欧洲能源危机短期很难破局。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认为,乌克兰危机的罪魁祸首是美国,“能源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是对俄罗斯制裁,而非减碳政策,欧洲选择(对俄制裁)这条路让自己陷入衰退”。对俄实施能源制裁在打击了俄经济同时,也必然给欧洲自身带来严重危机。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环境与社会部高级研究员郭江汶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欧洲的能源困局持续时间可能会超出预期,并带来中长期的明显通胀”。
英国华威大学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专家卡罗琳·库泽姆科受访时表示,欧盟履行减排时间表是否会受到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年冬天有多冷、欧洲将使用多少煤、新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可以多快投入使用等因素”。
为了应对能源危机,欧盟寻求从替代方增加化石能源进口,这不仅可能带来成本高、工期长等问题,还可能挤占欧盟投资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资源,增加欧洲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意大利环境经济学教授安德里亚·扎蒂认为,此举可能大幅推迟欧盟向可持续能源过渡的进程。
(记者郭爽、张毅荣、康逸)新华社伦敦电
中老“和平列车-2022”医疗队展开联合传染病防控演练 |
|
( 2022-07-25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