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新华深读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新华财经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能力和水平
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 2022-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17日下午就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要加深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刘美频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百年奋斗培育的鲜明品格。在各个历史时期,党坚持严于管党治党。进入新时代,我们就推进反腐败斗争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索出依靠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有效途径。党通过前所未有的反腐倡廉斗争,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全党高度团结统一、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一是构建起党全面领导的反腐败工作格局,健全了党中央统一领导、各级党委统筹指挥、纪委监委组织协调、职能部门高效协同、人民群众参与支持的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二是从治标入手,把治本寓于治标之中,让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三是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增量、削减存量,严肃查处阻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严重损害党的执政根基的腐败问题,坚决清除对党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分子,深化重点领域反腐败工作,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四是扎紧防治腐败的制度笼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和反腐败法律体系,增强制度刚性,防止“破窗效应”,贯通执纪执法,强化综合效能,确保各项法规制度落地生根。五是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用理想信念强基固本,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六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对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把发现问题、推动整改、促进改革、完善制度贯通起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为民用权。
 
  习近平强调,腐败是党内各种不良因素长期积累、持续发酵的体现,反腐败就是同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病原体作斗争。这种斗争极其复杂、极其艰难,容不得丝毫退让妥协,必须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坚定,坚决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肃清流毒,以党永不变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习近平指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对腐败的顽固性和危害性绝不能低估,必须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必须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推动各项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党中央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压实各级党委(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贯通落实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要把反腐败斗争同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贯通协同起来,发挥政治监督、思想教育、组织管理、作风整治、纪律执行、制度完善在防治腐败中的重要作用,打好总体战。
 
  习近平指出,要保持零容忍的警醒、零容忍的力度,统筹推进各领域反腐败斗争,让那些反复发作的老问题逐渐减少直至不犯,让一些滋生的新问题难以蔓延,坚决把增量遏制住、把存量清除掉。要准确把握腐败阶段性特征和变化趋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坚决清理风险隐患大的行业性、系统性腐败,有效防范化解腐败风险及关联性经济社会风险。各地区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对自身政治生态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准腐败的突出表现、重点领域、易发环节,有针对性地集中整治,全力攻坚、务求实效。
 
  习近平强调,要从源头着手,完善管权治吏的体制机制,更加常态化、长效化地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要着力减少腐败机会,抓住政策制定、决策程序、审批监管、执法司法等关键权力,严格职责权限,规范工作程序,强化权力制约,减少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不当干预。要有效防止腐败滋长,把反腐败防线前移,加强日常管理监督,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层层设防。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开展有针对性的党性教育、警示教育,用廉洁文化滋养身心,建立符合新时代新阶段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引导。要建立腐败预警惩治联动机制,加强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等新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及时发现、有效处理腐败问题的能力。
 
  习近平指出,要深化党和国家监督体制改革,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力量整合、工作融合,强化对权力监督的全覆盖、有效性,确保权力不被滥用。要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国家法律体系,加快完善反腐败涉外法律法规。要严格执行制度,把遵规守纪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进行自我革命也要注重依靠人民,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帮助解决自身问题。
 
  习近平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起。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就越要有敬畏之心、越要严于律己。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管好自身,还要管好家人亲戚、管好身边人身边事、管好主管分管领域风气,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和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坚持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环境等方面带好头、尽好责。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在严于律己上必须坚持最高标准,要求全党做到的要率先做到,要求全党不做的要坚决不做。
 
  习近平指出,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应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深化对管党治党规律、反腐败斗争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主动接受党内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以自我革命精神坚决防止“灯下黑”。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忠诚坚定、无私无畏,始终以党性立身,秉公执纪、谨慎用权,敢于善于斗争,真正做到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 2022-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惠小勇、叶含勇、吴光于、李力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到四川考察,为四川发展把脉定向。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四川以“绣花”功夫决胜脱贫攻坚,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今年6月1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6.1级地震。习近平总书记当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抢险救灾。6月在四川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十分牵挂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灾区人民生产生活,详细了解抗震救灾进展情况,并叮嘱“要做好恢复重建规划,抓紧实施,帮助受灾群众尽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四川地震受灾群众。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四川芦山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对抗震救灾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18年2月,在四川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汶川映秀镇场镇,听取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及发展情况汇报,并指示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四川灾后重建及发展新成果不断呈现:已经建成的都汶高速公路,犹如黑色的巨龙穿越崇山峻岭;当年满目疮痍的映秀镇,如今一片祥和安宁,已从工业小镇成功转型为旅游小镇;今年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当年灾后重建的房屋无一倒塌,应急响应能力明显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四川深度贫困地区群众。2017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在谈到脱贫攻坚时指出:“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今年6月在四川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步步向前推进,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四川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摸清贫困类型、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坚持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既着力补齐短板、改善发展条件,又聚焦攻克深贫堡垒,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飞针走线,绣出壮美画卷——四川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摆脱贫困,靠的是精准;接续乡村振兴,仍须“绣花”。

  四川深刻领悟总书记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打出一套现代农业组合拳: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升级产业稳定生猪生产,构建完善“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千方百计稳粮增收。

  时值仲夏,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在川东北的金色麦浪中,智能插秧机在成都平原高标准农田里大显身手,无人机盘旋在攀西现代农业园区的果林上空。时隔20年,四川粮食产量再次突破700亿斤,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同周边市县形成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增强改革动力,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新格局。

  2020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要求,着力提升重庆主城和成都的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以点带面、均衡发展,同周边市县形成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四川着力推动区域布局协调,把加快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同城化发展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和支撑性工程,加快同城化发展成势:推进基层设施互联互通、推动现代化产业协作共兴、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随着基础设施同城同网加速推进,“轨道上的都市圈”日益成型:截至目前,成都都市圈日开行动车131对,基本形成高铁动车半小时、高速公路一小时通勤圈,43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同城化无差别办理让成德眉资正由“四城”变“一圈”。

  4市产业协作充满活力:已组建电子信息等15个产业生态圈联盟,面向3000余户规上企业发布供需清单;联合推出三星堆、东坡文化等11条精品旅游线路;探索打造成德交界的彭什川芎产业园,中药材川芎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5%。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四川将深化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支持成渝主轴节点城市融合发展,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带动成渝地区北翼振兴、南翼跨越,努力形成一轴两翼协同联动的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为了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惠泽千秋,习近平总书记倾注了大量心血。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

  今年6月在四川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

  宜宾,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金沙江与岷江在此汇流,始称“长江”。因过度开发,宜宾市也曾面临“化工围江、污染绕城”问题。近年来,通过采取清退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关闭造纸小作坊、关停江边挖沙场、减少污水排放、建立湿地公园等措施,岸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4.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0.4%;大力开展绿化全川行动,森林覆盖率达40.23%,持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考察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联合正式发布《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成都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成都推动城市运营逻辑由传统的“产业—城市—人”向“人—城市—产业”新型城市发展模式转变,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蓝绿交织”公园体系,创造宜居宜业城市环境,努力让人在公园城市中全面发展、实现价值。

  如今,天府新区的兴隆湖已成为成都的“绿心”,沿湖布局的西部(成都)科学城聚集了一批科技创新力量,整个天府新区已集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11家、新经济企业17.3万余家。一幅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画卷,在巴山蜀水间徐徐铺展。

   新华社成都6月18日电

 
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浙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见闻
行而不辍 未来可期
浙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见闻

( 2022-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四月十二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河道保洁员在进行日常保洁。         新华社发(王正摄)

  

新华社记者何玲玲、于佳欣、方问禹、许舜达


  漫步竹林间,精心养护毛竹的湖州安吉村民讲述着靠竹林碳汇赚钱的新鲜事;来到浙西南山区县松阳,“长”在半山腰的乡村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走进绍兴诸暨纺织车间,企业正在忙碌生产赶进度……初夏,行走在之江大地,一幅景美人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在眼前铺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去年6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浙江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之路上稳步前进。

  区域差距持续缩小,协调发展跑出“加速度”


  远山含黛、溪水潺潺,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小楼参差错落……走进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宛若进入世外桃源。在今年3月改造完成的下姜村乐享中心里,村民姜德明刚在老年食堂用完餐,“都是家常菜,很可口,楼上还有下棋、打牌、看书的地方,感觉真不错。”

  70多岁的姜德明见证了几十年来下姜村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蝶变。如今,逐渐富裕起来的下姜村选择先富带后富,组建的“大下姜”共同富裕联合体已覆盖25个村,2021年“大下姜”村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

  “小山村的巨变得益于总书记的关怀和‘八八战略’的引领。”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丽娟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先富起来的‘小下姜’要带领‘大下姜’一起富,让乡亲们个个都有获得感。”

  下姜村,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基层联系点。淳安县,是浙江26个加快发展县之一。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出作为浙江省域治理总纲领和总方略的“八八战略”,全面系统阐释浙江的八个优势,提出改革发展的八项举措,为浙江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指明方向。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补上山区26县的“短板”是突破口和关键点。让“山”的资源和“海”的优势结合起来——作为“八八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山海协作,正不断奏响新的协奏曲。

  在山高路远的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高海拔一度带来交通不便并阻碍发展。在山海协作的推动下,越来越多景宁优质农产品“飞”进宁波宁海、台州温岭等对口合作县市百姓的餐桌。景宁百姓爱吃的海鲜,也从宁海“飞”到景宁。“协作”不仅让两地百姓双双增收,还促进了山海之间文化和旅游的融合。

  日前,浙江首个农产品流通领域山海协作项目启动,将让山区26县500余类农优产品不仅“卖得出”,也“卖得好”。

  2020年才通上高速的温州市文成县,刚刚上演了一场山海相“链”的故事。娃哈哈集团在这里投资建设的生产基地部分产线不久前投产使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有了链主和龙头企业的布局带动,我们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步伐也将提速。”项目负责人说。

  践行“八八战略”,推进山海协作升级,浙江区域协调发展跑出“加速度”——

  2021年,浙江乡村的“三个快于”鼓舞人心: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6个山区县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速;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快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速。今年以来,山区26县多项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推动共同富裕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化“山海协作”,山区26县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农历虎年上班第一天,浙江召开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推进大会。6月10日,浙江又召开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暨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明确了山区共同富裕的指标、帮扶体系等,对推进山区共同富裕作出具体部署。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底浙江实现山区26县“一县一策”全覆盖的基础上,浙江将推动山区26县做强“一县一业”,形成一批百亿级规模主导产业。

“扩中”“提低”, 让更多人“钱袋子”鼓起来


  “生意有希望了,收入上去了,干活更有劲头!”多日来为贷款犯愁的方敏终于露出笑容。得益于浙江省《关于扶持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从事食品经营的方敏近日获得了一笔150万元的信用贷款。

  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方面。疫情持续影响下,浙江及时出台专项政策,惠及像方敏这样的个体工商户,让“扩中”“提低”的基本盘扎得更实。

  瞄准增收潜力大的“扩中”重点群体,以及收入水平低的“提低”重点群体,浙江确定 “扩中”“提低”行动方案,针对技术工人、高校毕业生等九类群体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旨在推动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在制造业大市台州,技工占当地人口总数近两成。通过出台相关激励文件,台州不仅夯实了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产业基础,也让越来越多技工通过发挥个人所长,收入水平再上新台阶。

  来自江西宜春的刘文斌是浙江明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技术工人,目前年薪超过30万元。前不久获评的“台州技工”星级证书,让他在仿真植物行业有了技术认证,也由此拓宽其职业发展空间。

  走专精特新之路,山窝窝里一样能飞出“金凤凰”。如今,浙江山区26县已实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覆盖。在衢州市龙游县,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禾川科技深耕伺服电机领域多年,如今已成功吸引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龙游。从“输血”到“造血”,产业发展更可持续,也让百姓收入更有保障。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合理增加劳动报酬。鼓励企业稳步提高一线员工工资水平,并率先探索技术工人分行业分工种最低工资制度,适时适度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城乡共抓,绘就未来美好新图景


  走进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雪水港村,江南水乡风貌与智慧路灯、光伏连廊、新能源充电桩等融为一体。2005年村村通公路,2008年村村通公交,2018年推行城乡居民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让嘉兴农民引以为豪的是,不仅收入加快增长,农村公共服务也大步赶上。

  截至2021年底,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连续18年领跑浙江,当地743个村集体年经常性收入全部超过120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6:1。

  推进共同富裕,最大难点和最艰巨任务在乡村。在部署实施三年行动消除年收入10万元以下薄弱村后,浙江省又以农村集体经济为核心,推进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全面提升乡村发展和服务水平。

  农民不仅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在绍兴市越城区马山街道尚巷村,村里老人们喜欢约到文化礼堂听传统曲艺“莲花落”。透过礼堂门口的智慧触摸屏,村民不仅能了解村里特色文化,还能在线办理各大医院挂号预约、日常缴费等服务。

  目前,浙江省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7万多家,500人以上行政村覆盖率达90%。

  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浙江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成效显著:2021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5万元,增速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至1.94:1。

  共同富裕探索之路上,浙江逐步搭建起“四梁八柱”,编制系统架构图。谋划推进数字化改革,助力破解一批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普遍性难题。未来乡村、未来社区建设加速推进……  新华社杭州6月17日电

 
东北乡村走访记
东北乡村走访记

( 2022-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新华社记者牛纪伟、

孙仁斌、邹明仲


  芒种过后,东北春播基本完成,黑土地上一派盎然生机。

  连日来,新华社记者踏访白山黑水、走村进镇,记录黑土地上人们谋转型、求发展、促振兴的生动实践,聆听产业兴、农民富、村庄美的乡村振兴新故事、新乐章。

科技“奏鸣曲”

黑土播撒新希望



  夏日炎炎,辽宁省盘山县张家村,4300多亩水田天光云影,禾苗青青。

  太平凯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郭凯和社员们一起,沿着田垄查看水稻长势。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弯腰摸了摸秧苗,郭凯对记者说:“今年我们引进了钵苗插秧技术,用这种新农机播种,插秧不伤根,省土、省肥,预计比原来传统模式每亩地多打100多斤粮。”

  依靠农业科技,2021年张家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00元。“科技感”,日益成为黑土地农业生产的新标签。

  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种植户宋春的稻田地里,嫩绿的稻苗正随风起舞,茁壮成长。据宋春介绍,今年插秧用的是装有北斗导航驾驶系统的插秧机,根据预先设定的轨迹,实现了精准插秧。

  “有了北斗系统,播种机能精准穴播,节省了播量,提高了作业效率。”北大荒智慧农业农机中心技术人员于铁龙说。

  北大荒集团今年为11000台农业机械安装了最新的北斗导航驾驶系统,15000亩土地今年实现了水稻种植过程的无人化作业。

  新机具、新技术,增强了东北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2021年,东北粮食产量达到2889亿斤,占全国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日益巩固。

  在辽宁,多地正在大力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力争用3至5年时间,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

  在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批,成为吉林农业现代化的新引擎;

  在黑龙江,智能农业技术正在拓展应用,黑龙江省已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黑土地上,农业现代化的新乐章悠扬奏响。

人才“协奏曲”

凝聚发展精气神



  晨雾袅袅,朝霞漫天。群山环抱中,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青石岭村迎来新的一天。

  驻村第一书记陈鹏军早早来到村委会,开始一天的工作。自从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在这里取景,这个风光旖旎的小山村迅速走红。村委会里,还留下一间当年拍电影的办公室供游客参观。影片中,演员沈腾扮演的驻村第一书记“马亮”形象深入人心,也让陈鹏军感到有些压力。

  “电影里马亮把村庄建设得那样美,我作为第一书记,如果干不好,那太对不起老百姓了。”今年40岁的陈鹏军到青石岭村9个多月,快速进入状态,带领村干部们一起搞起光伏发电、特色种养殖和乡村旅游。

  “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我们都啃下来了,乡村振兴,我们一样有信心能做好。”陈鹏军坚定地说。

  乌苏里江畔,黑龙江省饶河县小南河村最近热闹非凡:建木屋、钉爬犁、挂红灯笼……这个东北边陲的小山村,同样是在新驻村书记的带领下,投资额达2000余万元的关东风情旅游村即将开门迎客。

  2021年,东北三省派出2.4万余名党员干部,奔赴各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与各地村党组织一起,“压茬”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有“新援”,更依托“中坚”。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椽子沟村,万亩药苗绿浪翻涌,香远益清。在这个远近闻名的“龙胆草之乡”采访,村民们几乎都会提起村党总支书记季忠英:“要不是季书记,哪来的好日子。”

  近年来,季忠英为了在村里发展特色产业,到全国各大药材集散地找客商、看市场、求技术,回村后挨家挨户做工作,带领村民种起龙胆草。如今,“小草”成了村民致富的大产业,全村年人均收入从数千元增至5万元。

  “去年,我们老两口就挣了20多万元。”60岁的村民甘青霞说,今年她还打算和村民们到外地包地种龙胆草,让腰包越来越鼓。

  产业旺,乡村兴。2021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

  富裕起来的乡村,也吸引着外出的游子回村创业,守望乡愁。

  同济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王翯返回老家黑龙江省宁安市三陵乡创办了芝米网,通过电商帮助乡亲们销售农特产品。在他的带动下,宁安市已有14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创业成功,带动600多人就业。

  “回到东北,我们看到古老村庄的生命力。让家乡变美变好,我们也有一份责任。”王翯说。

生态“交响曲”

擦亮山水金字招牌



  夏日的吉林查干湖水光潋滟、烟波浩渺。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端午节期间,不少游客到这里旅游休闲。宽阔的水面上,不时有鱼儿跃出。

  近年来,查干湖坚持计划捕捞、永续利用的原则,每年根据捕捞数量、鱼群密度等采取科学方法投放鱼苗,今年以来投放约700万尾。

  精心养护,让查干湖生态的金字招牌更亮了。“这几年,查干湖水更清了、鱼更肥了、人更富了。”查干湖渔场职工张文说,眼看着生态好了,工作起来也格外有劲头。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黑土地上描绘着绿色发展长卷。

  黑龙江省伊春市溪水林场,不时有饭菜香味从农家小院中飘出,叮叮当当……天没亮,刘养顺和妻子王秋娥就开始忙活着,一人准备菜品,一人收拾餐桌用具。

  曾经的林场退休职工刘养顺如今“再就业”成为农家乐老板。

  “旺季想吃都得提前预订,院子里十几桌客人每天都坐得满满的,别提多热闹了。”刘养顺说,林区人曾把过度开采当成“来钱道”,如今明白了,把林子养得更绿,依托生态发展旅游,“绿树生金”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正成为新共识。

  河水潺潺、花香阵阵。一排排古朴的农家院门前停满私家车,不少游客在村庄里垂钓游玩、拍照打卡。辽宁营口老边区东岗子村因生态优、环境美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过去垃圾遍地,房前屋后柴草、粪肥乱堆乱放,这两年治理了,环境好了,来的游客也多了。”38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孙福鑫说,近年来,村里引进第三方团队,租用30多栋民房打造民宿,游客多了,村里的农副产品销售也火爆起来。

  随着村庄知名度提升,不少城里人来这里寻找商机,村庄的活力不断迸发。今年27岁的张野大学毕业后在长春工作,2021年,她和父亲从吉林老家来到村里,搞起了花卉种植。“我愿意在这里当一名新村民,让鲜花开满大地,守望美丽乡愁。”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

 
“林区三问”新答卷 “中国林都”伊春绿色转型发展实践
“林区三问”新答卷
“中国林都”伊春绿色转型发展实践

( 2022-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新华社记者刘伟、陈聪、孙晓宇
 

 
  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怎么样?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林场职工生活怎么样?
 
  2016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伊春市考察调研时提出了“林区三问”。
 
  6年多来,地处小兴安岭的“中国林都”伊春在绿色转型发展中牢记嘱托,为筑牢北疆生态屏障砥砺前行,一片绿岭青山见证了“林区三问”的新答卷。
 
  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怎么样?林区不伐木,林下找出路


 
  “你看,人参苗的叶片是椭圆形的,叶边是锯齿形的。”如果不是跟着老林区人、黑龙江伊春森工上甘岭林业局公司负责人王庆善在林下寻觅,记者或许无法发现,脚边一株不起眼的绿草,可能就是经由人工撒播种子的林下参。
 
  “撒播种子后,林下参就在林地中自然生长,生长过程跟野山参一样,市场价值还高。”在王庆善手机里的视频中,林场职工们正在用播种器种下人参种子。公司共种植了4000亩林下参,这是很多老林区人的新营生。
 
  在20世纪50年代,伊春开始成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木材提供地。
 
  “那时的伊春就是一座大型木材加工厂,我们喊着放山号子,踏着积雪,扛着斧头和锯,走进深山老林伐树。”68岁的林场退休职工刘养顺说。
 
  当地统计数据显示,在60余年的森林开发历史中,伊春为国家提供木材2.7亿立方米,这些木材连起来可以往返地月之间7次。
 
  然而,刘养顺和伙计们慢慢发现,由于长期砍伐,能伐的树越来越少、越来越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伊春林区陷入经济危机和资源危困,可采资源几近枯竭,莽莽林海面临“透支”风险。2013年,伊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不砍树,咋过活?”停伐后的林区人有过困惑。2014年,伊春市GDP同比下降9%,地方财政收入下降17.4%。
 
  “独木经济”一去不返的阵痛让林区人苦苦探寻着新的发展模式。
 
  “不要单打一,注重多元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友好林业局万亩蓝莓产业园,为伊春产业发展把脉开出的“药方”。
 
  “绿水青山是伊春最大的财富,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伊春最大的优势,这是林区人在探索中达成的共识。”伊春市委书记隋洪波说。
 
  就在伊春全面停伐的第二年,林业工人张桂侠开始尝试用以前烧火用的林下废弃物松明油子制作成精致木雕。近年来,松明油子已成为伊春林下经济产业链的一环,而它也有了新的名字——北沉香。
 
  如今,已经是伊春永达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张桂侠将永达工艺打造成北沉香加工的佼佼者。2021年起,她又涉足生态旅游文创产业,开办研学体验基地。
 
  向森林要食物,向林下要空间,是如今的林区人找到的新的发展路径。
 
  在伊春森工红星林业局公司的一处湖羊养殖基地,伊春林茂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志和一边用铁锹拌草料,一边看着羊群悠闲进食。
 
  “我们林场职工集资入股130多万元成立了合作社。”曹志和说,湖羊养殖做起来后,一些过去闲置的厂房被改建成标准化羊舍,农作物秸秆通过回收再加工转化为粗饲料,这都是“一林独大”时想象不到的事。
 
  “林下种植进一步发展了特色农业,林下养殖实现了有机肥的循环利用。家门口的绿水青山,也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伊春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刘大伟说。
 
  伊春正围绕“林”字做活“绿文章”,将产业链不断向上下游延伸。红松果林、食用菌、小浆果、湖羊等特色产业兴起,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碳汇交易等多种经济蓬勃发展。
 
  今年2月,黑龙江省首单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500万元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交易在伊春森工翠峦林业局公司诞生。
 
  “通过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在守护好巍巍青山的同时,实现林区绿富同兴。”公司董事长郑在军说。
 
  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森林覆盖率达83.8%


 
  作家张抗抗曾在《红松擎天》一文中写道:“若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红松,蓝天还能用什么来支撑呢?”
 
  全世界的红松60%在中国,中国的红松半数以上在小兴安岭。作为“红松故乡”,伊春生态好不好,红松种植面积是一把尺。
 
  如何突破常规育苗方法,以科技创新助力兴林护绿?在伊春森工上甘岭林业局公司轻基质容器罐生产车间,新鲜出炉的轻基质容器罐被整齐码放,罐中富含滋养红松幼苗生长的养分。
 
  从2021年末到现在,这里已经生产330万个轻基质容器罐,红松幼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用轻基质容器罐育苗可以突破传统的造林方式,实现三季造林,红松林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修复。”公司生态建设部副部长王立新说。
 
  2007年12月2日,保护珍稀树种的专业性联合会组织——伊春保护红松联合会在伊春成立并发起“认领红松”的公益活动。截至2021年末,共有4.24万人次认领红松37.72万株。
 
  如今,伊春森林覆盖率已达83.8%。10年来,当地新增红松果材兼用林7.78万公顷,新增红松纯林0.61万公顷。
 
  从伐木到看林护林、认养树木,越来越多的林区人明白,有了绿水青山,不愁金山银山。有了厚实的生态底子,生态优势才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近年来,伊春市坚决不上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和高耗能的项目。伊春还在所辖县市区主要责任指标考核中增加了“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负向约束指标,党政负责人离任时如果生态环境账不合格将被问责。
 
  为切实扛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政治责任,2021年12月,伊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将每年5月23日设立为“伊春生态日”。
 
  过去5年间,伊春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54万平方公里,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达到23个,4个自然保护区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单一到系统,从一域到全局,伊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不断完善。
 
  林场职工生活怎么样?小兴安岭里的小康之家


 
  2013年伊春停伐后,数万名林场职工面临转岗,很多人琢磨着新出路,方桂茹就是其中之一。
 
  在多番尝试后,方桂茹把目光投向生态旅游。2017年5月,方桂茹拿出10余年来种植木耳攒下的10多万元积蓄,将自家住房装修成民宿。
 
  民宿还没开,质疑声就钻进了耳朵:“这么偏远,交通不便,能有人来吗?”
 
  当地“三供三治”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宽了她的心。这几年,林场修了柏油路、安了彩灯、栽了树,游客也逐渐增多了。
 
  “靠着林下种植我攒下了积蓄,又靠这些积蓄开办了民宿,我真切感受到了好生态带来的福利。”方桂茹说,身为一名党员,她将不折不扣地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让生态红利润泽林场的职工群众。
 
  在地方扶持和个人努力下,更多的“方桂茹们”参与到林场的产业项目与合作社中,依靠好生态吃上“绿色饭”,一个个小康之家在林海里安居乐业。
 
  在伊春森工翠峦林业局公司的一处木耳种植基地,23栋木耳大棚层层叠叠,翠峦林业局公司昆仑气林场分公司经理刘兆文正在大棚中察看木耳长势。
 
  “大棚里的近40万袋木耳,在6到8月间可以采摘五六茬,利润近40万元。我们通过组建合作社,带动职工增收。”刘兆文说。
 
  就在刘养顺工作过的溪水林场,随着一个个产业项目开花结果,林场职工创业致富的热情也高涨了起来。
 
  工会主席张茂林带头发展无公害棚室香瓜绿色种植;林区森林防火员贾存革带头种植黑木耳棚室挂袋立体栽培;刘养顺带头开办养顺农家院,如今林场里近30家农家乐和民宿经营得有声有色……林区人的好日子,就在小兴安岭的林海中一撇一捺地书写着。
 
  初夏时节,伊春永达工艺研学体验基地。一群青少年“研学客”在向导老师的引领和介绍下,走入一片原始红松林探秘。
 
  循着他们仰望的方向,一列列笔直的红松,像是守望祖国北疆的战士一般,支撑起一座老资源型城市守护绿水青山的新梦想——
 
  就在红松林下,是勤劳奋斗着的林区人,他们用双肩扛起了时代的重托,用双脚丈量着深爱的土地。在他们的故事里,“林区三问”的新答卷正在接续书写。
 
     新华社哈尔滨6月18日电
 
北京天堂超市酒吧聚集性疫情传播链条基本阻断 北京公布首批1360个无疫社区(村)名单
北京天堂超市酒吧聚集性疫情传播链条基本阻断
北京公布首批1360个无疫社区(村)名单

( 2022-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记者林苗苗)18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北京新冠疫情每日新增病例数已连续4天下降,并降至个位数,连续3天无社会面新增病例。天堂超市酒吧聚集性疫情传播链条已基本阻断,疫情形势持续向好,进入收尾阶段。

  “自6月9日以来这十天,北京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徐和建说。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6月18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例,在房山区,为无症状感染者,隔离观察人员。6月9日至18日15时,北京市累计报告369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

  “本轮聚集性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防疫成果来之不易,要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持续做好风险人员和点位的查漏补缺,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刘晓峰同时提醒。

  在核酸采样志愿者服务项目方面,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秘书处副秘书长高燕介绍,按照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于5月24日启动了北京市核酸采样志愿者服务项目。自发布核酸采样志愿者招募公告以来,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截至6月17日,北京16个区和经开区共报名46247人次,初步资格审核合格18005人。

  高燕介绍,依托“北京市核酸采样志愿者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北京市核酸采样应急储备志愿者人员库,目前已组建队伍104支。16个区和经开区采取边审核、边培训、边考核、边上岗的方式,实时安排志愿者参与核酸采样,截至6月17日,已累计上岗2466人。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记者王君璐)记者18日从北京市获悉,经过申报、推荐、复核评定等程序,北京从全市7127个社区(村)中,评选出首批无疫社区(村)1360个。

  据介绍,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5月28日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无疫社区(村)创建工作。连日来,各社区(村)对标对表、积极创建、踊跃申报,各街道(乡镇)广泛动员、加强指导、择优推荐,各区精心组织、认真复核、综合评定,坚持“优中选优、动态调整,成熟一批、选树一批”原则,从全市7127个社区(村)中,评选出首批无疫社区(村)1360个,并向社会公布,以此激励更多的社区(村)积极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同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不断巩固创建成果。

  北京市有关部门指出,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创建无疫社区(村),做好疫情防控,离不开人人参与。属地、部门、单位、个人都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各社区(村)要继续聚焦严格卡口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社区治理,广大市民要继续强化自觉自律,理解支持配合各项防控举措。

 
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已起诉660余人
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已起诉660余人

( 2022-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刘奕湛、陈雨松)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今年4月启动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已批捕以养老为名实施的欺诈类侵财案件和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欺诈类侵财案件160余人,起诉660余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17日发布6件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揭示了养老诈骗的常见手段。最高检发布这批典型案例,既是落实专项行动部署、深入推进各项检察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向全社会尤其是老年人警示养老诈骗犯罪手段、普及识别防范养老诈骗知识的重要方式。

  此次发布的6件典型案例分别是:曹某铭集资诈骗案,戴某平等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许某燕集资诈骗案,叶某亚、纪某波等人诈骗案,夏某等人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许某桥、鲍某康等人诈骗案。6件典型案例覆盖了投资养老产业、预定养老公寓、销售收藏品、提供老年人诊疗服务、代办“养老抚恤金”等多种养老诈骗典型手段,涉及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诈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涉养老诈骗相关罪名。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负责人表示,这6件典型案例既从不同侧面体现了检察机关在惩治养老诈骗犯罪过程中依法能动履职的实践做法,又全面体现了检察机关办理养老诈骗犯罪案件的基本要求。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坚持以办案为中心,将所有在办养老诈骗案件纳入台账管理,加大追赃挽损力度,全面形成对养老诈骗的从严惩治态势。

 
王立科案一审开庭
王立科案一审开庭

( 2022-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长春6月17日电2022年6月17日,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江苏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王立科受贿、行贿、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伪造身份证件一案。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检察院起诉指控:被告人王立科利用担任辽宁省北镇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副局长、北宁市公安局局长、锦州市公安局副局长,葫芦岛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辽宁省公安厅副厅长,大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江苏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以及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企业经营、贷款办理、职务调整、案件办理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4.4亿余元;为谋取本人及他人职务晋升等不正当利益,多次向公安部原党委委员、副部长孙力军等人行贿共计折合人民币9731万余元;长期包庇娄河黑社会性质组织,充当该组织的“保护伞”,纵容该组织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王立科还利用职权为本人及其亲属、特定关系人等伪造多张居民身份证件。检察机关提请以受贿罪、行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伪造身份证件罪追究王立科的刑事责任。

  庭审中,公诉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被告人王立科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王立科进行了最后陈述,并当庭表示认罪服法,接受法院的审判。

  庭审最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

  社会各界群众20人旁听了庭审。

 
7部门印发方案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7部门印发方案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 2022-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记者17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系统部署。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生态环境多目标治理要求进一步凸显,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已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

  方案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锚定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科学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的整体性,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能,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方案聚焦6个主要方面提出重要任务举措。一是加强源头防控,包括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等。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围绕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生态建设等领域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三是优化环境治理,推进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四是开展模式创新,在区域、城市、产业园区、企业层面组织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五是强化支撑保障,重点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完善法规标准,加强协同管理,强化经济政策,提升基础能力。六是加强组织实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宣传教育、国际合作、考核督察等。

  据悉,生态环境部将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形成政策合力,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指导各地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结合实际推动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见效。

 
中石化上海石化突发火情火势已得到有效控制 上海已成立事故调查组 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赶赴现场
中石化上海石化突发火情火势已得到有效控制
上海已成立事故调查组 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赶赴现场

( 2022-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上海6月18日电(记者有之炘、王默玲)18日4时28分,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部乙二醇装置发生火情。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最新通报显示,已成立事故调查组。

  据介绍,发生火情的区域为中石化上海石化位于上海市金山区隆安东路的乙二醇装置。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派563名消防救援人员、113辆消防车前往现场处置。截至目前,现场处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对管线遗留物质正在进行保护性燃烧,安全风险可控。

  经初步核实,目前事故造成上海石化1名员工手臂轻微擦伤,1名第三方运输车辆驾驶员死亡。

  上海市及金山区生态环境部门监测数据显示,空气质量已经基本恢复正常;现场污水雨水管道已经封闭,周边河道未发现水体污染。

  目前,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已会同相关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依法依规开展调查,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据了解,乙二醇主要用于制备聚酯涤纶,并用作染料、油墨等的溶剂和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也可用于玻璃纸、纤维、皮革的湿润剂等。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记者18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针对当日4时28分上海市金山区中石化上海石化有限公司化工部发生的火灾,应急管理部已派出由消防救援局负责同志带领的专家工作组赶赴现场协助指导处置。

  事故发生后,当地消防救援队伍立即调派563名消防救援人员、113辆消防车赶赴现场处置。目前现场火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处置工作仍在进行中。

 
港剧《狮子山下的故事》举行在港开播仪式
港剧《狮子山下的故事》举行在港开播仪式

( 2022-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6月18日拍摄的《狮子山下的故事》开播仪式现场。      新华社记者吴晓初摄
 
 
  新华社香港6月18日电(记者韦骅)港剧《狮子山下的故事》18日于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开播仪式,将于20日起在香港播出。
 
  《狮子山下的故事》由紫荆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腾讯企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凡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该剧以一家茶餐厅为主线,讲述几代人的故事,呈现香港自1984年以来经历的时代变迁。此前,该剧已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开播仪式上说,香港是一个多元社会,一直与祖国同发展、共繁荣。这部港剧也一样,讲述一个个香港人在各行各业默默耕耘、拼搏向上的故事。
 
  林郑月娥说,大家得以欣赏越来越多优秀的香港与内地合拍影片,不但反映香港与内地始终密不可分的关系,也见证香港服务提供者进入内地市场、参与内地发展的成果。
 
  紫荆文化集团总经理文宏武在致辞中表示,《狮子山下的故事》旨在打造一部“原汁原味”的高品质港剧。今后集团每年都将出品由香港主创团队打造的精品港剧。
 
  仪式当天,该剧的主创团队在现场分享了创作及演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大块头”有“大智慧” 感受我国工业重器的“智造”力量
“大块头”有“大智慧”
感受我国工业重器的“智造”力量

( 2022-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太原电(记者梁晓飞、王劲玉、张磊)说起挖掘机,大家并不陌生。但挖掘机技术到底哪家强?恐怕真正知道的人并不多。

  从履带到顶部高23.5米,有8层楼那么高;自重2000吨,零部件全部拆卸后要装40节火车皮;用来挖东西的巨大铲斗,足以容纳300人。这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无霸,就是由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自行研发和制造的。

  紧抓工业数智化浪潮,“重”字起家的太重集团加快改革创新,正在给这些“大块头”安装“智慧大脑”和“火眼金睛”,贴上“聪明”新标签。记者近日走进太重集团,实地感受工业重器的“智造”力量。

“大块头”有了“大智慧”


  不论是上千吨重的挖掘机、起重机,还是叶轮直径超过180米的风电机组、驰向世界的高铁轮对……作为我国基础工业的基础,重型机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950年民族工业百废待兴之际,中央投资七亿五千万斤小米,在山西太原设计建造了新中国第一个重型机械厂。70多年来,太重集团已创造出500多项中国和世界第一,是我国最大的起重设备生产基地、最大的挖掘设备生产基地、最大的航天发射装置生产基地等。

  走进钢铁丛林般的装备厂房,工业重器的磅礴力量扑面而来。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块头”,有了“大智慧”。

  在位于内蒙古霍林郭勒的南露天煤矿,干净明亮的远程驾驶室内,6块高清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煤矿开采场景,采掘司机王永胜缓缓推动手柄,数公里外的一台大型挖掘机挖煤、装车,半分钟就能完成一次采掘循环。20多米高的“巨无霸”,在屏幕里显得轻巧灵动。

  远程“一键挖煤”,让露天煤矿采掘司机告别了尘土漫天的工作环境,从“黑领”变成“白领”。太重集团技术中心矿山所副所长岳海峰说,目前太重集团研发的5G智能挖掘机已在3座煤矿落地,手头的订单超过10台。

  类似的变化也发生在焦化、钢铁等行业。一个月前,太重集团研发生产的智能焦化设备在晋南钢铁集团正式投用,实现了“一键炼焦”。推焦车司机王芬芬说,原来的驾驶室温度接近40摄氏度,靠两台空调吹着才勉强坐得住。智能焦炉设备投运后,她坐在集控中心的操作室里,手指轻轻一点,就能自动完成装煤、推焦、拦焦、接焦、熄焦全部工序。

  “从注重硬件到软硬兼修,通过集成最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决策系统,成百上千吨重的大型机械‘活’了起来,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更便利的服务,还能从海量数据中优化设备。”太重集团技术中心智能化所所长王鸿儒说。

把核心技术握在手里


  太重集团担当着制造强国的历史使命,曾创造辉煌,也曾经历苦难。

  “2004年以前,我们和一家国外公司合作生产2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挖掘机,但在长达20年的合作期内,我们干了80%以上的活儿,只分到20%的钱,从最初的合作伙伴逐渐演变成了对方的打工仔,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岳海峰说。

  从10立方米挖掘机问世到20立方米挖掘机诞生,太重人经历了漫长的24年时间。掌握超大型挖掘机的核心技术后,短短几年,太重挖掘机就完成了从20立方米到75立方米的跨越。如今,太重集团是全球仅有的三家大型挖掘机制造商之一,凭借设备耐用、出力大的特点,近两年国内市场占有率几乎100%。

  五六年前,太重集团的火车轮对产品一度遭遇市场下滑。前几年管理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曾将这家国有企业逼入急需脱困求生的境地。

  低谷时期,太重集团刀刃向内,苦练内功,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拿到了一张张高铁核心部件供应商的入场券。

  如今,太重集团不到一分钟生产一片车轮,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占比超过50%。今年以来,太重轮轴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前5个月出口额同比增长2.5倍。

  攻关核心技术,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成为太重集团一次次转型新生、重回世界制造业舞台中央的制胜法宝。

在创新的赛道上不断超越


  “挖掘机规模从小到大,绝不是简单放大。”岳海峰说,10立方米挖掘机重500吨,如果等比例放大,70立方米的挖掘机重量就将达到3500吨,这会导致设备过重,影响实用性。而实际产品比这一数值轻了2000吨,这意味着技术人员要对1万多个零部件逐一优化升级。

  “以我们攻克的控制系统为例,改用交流变频技术后,挖一吨煤只消耗0.18度电,成本降至柴油挖掘机的七分之一。”岳海峰说,进入智能化时代,接下来要攻克智能重型装备的连续作业以及多设备协同问题。

  创新永远是企业的生命。太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珍堂说,要把创新当使命,视创新如生命,抓创新像拼命,在充分做好前端市场调研、技术可行性研究的制度规则下,有计划、颠覆性地创新。

  聚焦“卡脖子”和上下游产业链等关键技术,太重集团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产学研合作平台,实行“揭榜挂帅”、研发投入绩效评价、发明成果权益分享等机制制度,创新共享用工模式,推动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

  科技创新促进效益提升。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去年太重集团的经营业绩依然是近几年最好的一年;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继续增长,利润总额增长接近两成,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稳经济问经理”:信心何来,后劲何在? 浙江台州民营经济走访见闻
“稳经济问经理”:信心何来,后劲何在?
浙江台州民营经济走访见闻

( 2022-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本报记者王俊禄、吴帅帅


  如何稳住经济大盘,稳预期增信心,身处一线的“经理们”有最深切的体会。在我国民营经济重要发源地、股份合作经济诞生地浙江省台州市,记者近期密集走访多类民营企业,在“经理们”眼中,起伏波折是创业必经阶段,闯关夺隘是应变必备技能,创新“工具箱”是发展后劲之源,政企“聚合力”是未来企稳的关键。

  把“一粒纽扣”“一条拉链”做到极致,“逆周期”储备“工具箱”


  企业研发的服装辅料,“护航”航天员探秘太空,“登上”北京冬奥会领奖台,“走进”不少国际盛会……从家庭作坊起步,46年坚持做好“一粒纽扣”“一条拉链”的伟星集团,目前拥有年产纽扣116亿粒、拉链8.50亿米的精工智造能力,成长为国内服装辅料领域领跑者。

  走进伟星集团位于浙江临海的厂区,企业数字化平台展示了“柔性制造”新方式:一条3D虚拟拉链,被下游服装企业直接用于服装设计;经过小批量试销成功后,工厂可迅速释放足够产能……通过这套系统,订单下达、信息交互、资质认定都可以在线上进行,产业链上下游更加通畅。

  数据显示,台州有市场主体76.61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99.57%,创造了87%的税收和77.5%的地区生产总值。在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从不缺少创举,但更多时候,他们在市场搏击中默默坚守,构成了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储备足够多的“工具箱”,才能在困难面前下好“先手棋”、实现发展“逆周期”——这是伟星46年搏击风浪得出的宝贵经验。伟星集团副总裁冯济府说,从创业初期的一颗纽扣,到如今千家万户使用的拉链、光学镜片、管道材料,历经多轮市场沉浮,未雨绸缪、先行一步,一直是伟星集团实现“逆周期”的关键一招。

  经历融资难,一度“以货易货”;台风“利奇马”导致的洪灾淹了整个厂区,蒙受逾千万元损失……说起企业发展经历的风雨,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秀智感慨,企业发展就是要不停“跨栏”,敢于向困难“亮剑”。

  今年以来,受到原材料、运输价格上涨,以及物流阶段性受阻等影响,海宏的压力依然不小。唐秀智说,近期的疫情及大环境对企业的经营影响很大,随着疫情的控制和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能看到的积极信号也越来越多。“在有些阶段,我们可以走得稳一点,但一定要坚守主业练好内功。今年海宏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改造力度,聚焦关键零部件的国产替代,作为企业储备的新一轮‘工具箱’。”

  聚焦“一颗星”“一片药”“一把刀”,以创新应对变局


  近年来,从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到七大千亿产业培育,再到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大批台州民营企业在创新突围中努力“蜕变”。

  前不久,我国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9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组“吉利星座”卫星属于民营企业吉利科技集团,未来将主要用于智能网联汽车出行服务、车机手机卫星交互等相关技术研究及验证等。

  从台州起步的吉利汽车,如今迈出进军万亿级商业航天市场的新步伐,成为民营企业通过创新积蓄发展后劲的缩影。依托创新驱动力,“台州制造”拥有65家境内外上市公司、6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307个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国内外第一。

  同样在前不久,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申报的一款治疗帕金森病药物已获得批准,这意味着该药品具备了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资格。

  从原料药、仿制药再到创新药,华海药业迈向高端化的过程离不开创新积蓄动能。数据显示,2021年华海药业研发投入11亿元,约占总营收的16%;近几年,公司研发占比均在10%以上。

  华海药业党委书记、常务副总裁郭斯嘉表示,通过持续研发投入,2021年度华海的制剂销售额已经超过原料药;出口产品销售额超过内销。“我们要通过创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有上下同欲的信心。”郭斯嘉说。

  在创新领域,大企业不断“打深井”,小企业也在勇闯“无人区”。成立不到两年,位于台州温岭的一家民营企业想用“一把刀”,为高铁和地铁运营做配套。

  美戈利(浙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志君介绍,通过和西南交通大学的校企合作,公司研发的“高铁铁轨修复铣刀”,近阶段开始试切,或将成为解决高铁铁轨维保难题的重要工具,弥补国产空白,并且大幅降低成本,“外部环境不会阻挡我们创新发展的步伐和信心。”

  从“一条航线”“一趟快递”入手,政企合力解难题稳发展


  6月6日下午2时,台州港大麦屿港区5万吨级码头,台州首条RCEP国家出口直航航线正式启航。装有台州制造的缝纫机、喷雾器、玩具、塑料制品、健身器材等产品的80个标准集装箱,搭乘着“新明州18”轮,沿着这条航线从台州驶向越南。随着航线开通,台州制造的国际大通道进一步打开。

  企业普遍反映,困难主要集中在物流循环不畅、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受阻、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等方面。面对企业诉求,台州市委市政府负责人表示,将围绕打好经济稳进提质攻坚战,全力抓好中央和省级稳增长政策贯彻落实,加大助企纾困工作力度,以区域经济的稳和进,为大局多做贡献。

  6月2日下午,台州玉环市一家酒店收到了一笔6.7万元的稳岗返还资金。与其他纾困资金不同,这笔失业保险返还无需企业申报,由相关部门通过大数据取数筛查确定返还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直接拨付到单位对公账户。

  台州市民营企业、市场主体量大面广,吸纳就业强,助企纾困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台州市出台了《精准惠企促发展扩大投资稳增长30条》总体方案以及39项配套政策措施,各县(市、区)同步制定惠企政策206项,形成全面覆盖、精准惠企政策体系。

  今年4月底,台州天台县出现新冠疫情本土病例,恰逢浙江万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国家电网采购招投标的关键时期。由于快递暂时停运,给企业寄送标书等业务造成很大的困扰。

  了解情况后,天台县“驻企专员”第一时间上报信息,县里迅速开出“直通车”,专车帮助企业把标书送到县外寄递,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如今公司已入选中标候选人公示名单,预中标金额达4.5亿元。万胜智能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件小事体现了政府疫情防控举措中的温度和弹性。

  数据显示,通过台州“政企通”服务平台,截至5月底,台州市共兑现惠企政策资金68.21亿元,资金兑现办理时间提速70%,最快1个工作日到位。

  除了直接的纾困政策,今年6月,台州市政府出台《台州市推动经济稳进提质40条》,通过财政资金支持、金融支持等举措,激发企业活力。在台州三门县,政府通过财政奖补,放大资金的“撬动”作用。今年以来,三门县共发放技改补贴2272.53万元,撬动企业投资6.4672亿元。

 
从“618”透视中国消费复苏与升级
从“618”透视中国消费复苏与升级

( 2022-06-19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记者王雨萧、朱文哲)和往年相比,今年“618”更多了一层不寻常的意义。在疫情等因素对国内需求造成严重冲击情况下,“618”不仅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更是对消费复苏“成色”的一次检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国内市场需求正在逐步改善。今年“618”,线上线下消费表现如何?折射哪些消费新亮点?

  “烟火气”回归,线上线下消费有序恢复


  6月17日晚8点,京东“618”迎来消费热潮,10分钟内,多家店铺成交额破亿元,家电成套购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0%;“618”期间,拼多多平台全品类消费迎来明显反弹,日化类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10%;快手电商“信任日大促营销专场”活动成交额超8800万元……

  线上消费持续活跃,线下“烟火气”也在回归。

  傍晚时分,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的一家烤肉店,店长王敖日格勒正忙着招呼客人。“最近政府发放了消费券,顾客可以使用消费券优惠买单,生意有改善了。”

  百货商业“人气”逐渐回升。银泰百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近期多项促消费政策和商场促销活动的双重加持下,银泰百货在“618”期间迎来二季度以来客流最高峰,多个品牌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超30%。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明显收窄,随着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消费回升的步伐也会加快。”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

  智能、健康等升级类消费表现亮眼


  今年“618”,品质成为消费者和商家的共同追求。苏宁易购数据显示,“618”期间万元以上高端家电销售同比增长37%,双开门冰箱、除菌洗烘一体机等高端品销售快速增长;京东智能宠物用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00%;拼多多平台美妆等悦己类消费增长迅速……

  随着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健康消费逐渐成为“刚需”。在各电商平台,营养保健与医疗器械等健康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销售迎来较大幅度增长。

  “从中长期看,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向品质型、多样化升级趋势不会改变,消费潜力足、韧性强的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

  近期,在阶段性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等政策协同作用下,国内购车需求快速激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国内汽车产销环比分别增长59.7%和57.6%。汽车产销向好也带动了汽车后市场需求增加,汽车养护、维修、租赁等服务消费增长势头良好。

  王蕴表示,近年来我国服务消费等增长较快,政策要瞄准消费多元化和结构升级趋势,进一步激发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以“大”带“小”,数字化提升供应链韧性


  今年“618”期间,鞋靴品牌玩觅的定制商品陆续在京东平台上线。“通过大数据洞察用户需求,引导产品款式、颜色设计,成为俘获年轻消费者的秘诀。”玩觅品牌负责人说,企业借助平台柔性供应链能力,精准调节生产数量、返单节奏,有效降低服饰品牌普遍面临的库存风险压力。

  “我们希望发挥柔性灵活、随需应变的数智化供应链技术体系优势,助力更多中小商家渡过难关,加速发展。”京东零售CEO辛利军说。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新型实体企业的数字能力将有效带动供应链上下游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网络化、智慧化发展,帮助中小微商家突破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的制约,有助于提升供给质量,引领消费升级。

  为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工信部明确,鼓励大企业打造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推动开发一批低成本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解决方案和场景,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开展技术改造升级。

  “通过‘以大带小、以小托大’,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