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权威发布

05版:权威发布

06版:权威发布

07版:新华关注·青蒿素问世50年

08版:新华关注·家园

09版:新华聚焦

10版: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11版:新华关注·文化

12版:新华国际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王沪宁陪同考察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王沪宁陪同考察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4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这是习近平向师生们挥手致意。   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5日上午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向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习近平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习近平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注重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上午9时20分许,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刘伟陪同下,首先来到立德楼,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习近平同青年学生一起就座,认真倾听并参与讨论,对学校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的做法表示肯定。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希望人民大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也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习近平勉励同学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中国人民大学校史展设立于学校博物馆内。习近平来到这里,详细了解学校历史沿革、建设发展和近年来教学科研成果等情况。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一定要把这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党的这块重要阵地。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在博物馆门前广场上,习近平看望了老教授、老专家和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并同他们亲切交谈。看到老教授、老专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习近平非常高兴。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历来是人才荟萃、名家云集的地方。老教授、老专家们为党的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中青年教师向老教授老专家学习,立志成为大先生,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上不断创造新业绩。习近平强调,建设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世界一流的大师。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中青年教师骨干的培养,把人民大学打造成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文献馆藏为主,有藏书410余万册。习近平来到这里,考察馆藏红色文献、古籍集中展示,察看现代化检索平台和复印报刊资料等数字化学术资源,听取学校加强文献古籍保护利用,促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情况介绍。习近平强调,人民大学馆藏红色文献,鉴证了我们党创办正规高等教育的艰辛历程,是十分宝贵的红色记忆,要精心保护好,逐步推进数字化,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得到启迪。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加强学术资源库建设,更好发挥学术文献信息传播、搜集、整合、编辑、拓展、共享功能,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信息平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随后,习近平来到世纪馆北大厅同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高铭暄、经济学院教授赵峰、新闻学院博士生周晓辉、哲学院本科生王海蓉先后发言,现场气氛轻松热烈。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中国人民大学从陕北公学成立之初就鲜明提出要培养“革命的先锋队”,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培养“万千建国干部”,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再到新时代提出培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始终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展现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希望中国人民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人大师生的自觉追求。
 
  习近平指出,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习近平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对教师来说,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广大教师要严爱相济、润己泽人,以人格魅力呵护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习近平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习近平离开学校时,道路两旁站满了师生,大家激动地向总书记问好,齐声高呼“青春向党、不负人民”、“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习近平向大家挥手致意,掌声、欢呼声在校园内久久回荡。
 
  王沪宁、丁薛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有关活动。
 
习近平致电祝贺马克龙当选连任法国总统
习近平致电祝贺马克龙当选连任法国总统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4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马克龙,祝贺他当选连任法兰西共和国总统。

  习近平指出,过去五年来,在我们共同引领下,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双方持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并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为中欧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强调,中法都是具有独立自主传统的大国。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深刻复杂变化,中法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战略意义愈加凸显。我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法关系,愿继续同马克龙总统一道,秉持“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初心,携手推动中法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习近平信贺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
习近平信贺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4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青蒿素是中国首先发现并成功提取的特效抗疟药,问世50年来,帮助中国完全消除了疟疾,同时中国通过提供药物、技术援助、援建抗疟中心、人员培训等多种方式,向全球积极推广应用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为全球疟疾防治、佑护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强调,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公共卫生领域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维护各国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当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加强青蒿素抗疟国际发展合作,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由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主办。
 
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的思政课
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的思政课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专门走进思政课智慧教室,观摩了一场思政课现场教学。

  总书记对人民大学提出“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的期许。

  “金课”既是标准,也是要求。总书记在思政“课堂”提出“金课”意味深长。

  这堂课为何上:“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这门“金课”在总书记心中分量很重。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青年学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需要思政课补钙壮骨、固本培元。

  立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的深远意义就在于,“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就思政课建设多次提出明确要求。

  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考察时,总书记都强调了思政课建设,强调“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高校,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

  在思政“课堂”,面向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希望同学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这堂课上什么:“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从学校的前身陕北公学建校伊始就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人大注重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这所“红色的大学”,观摩思政“课堂”,对学校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的做法表示肯定。

  锚定一个关键——“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传递一个信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人大师生的自觉追求”。

  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个灵魂基石,习近平总书记为思政课明确了基本大纲。

  这堂课如何上:“‘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思政课的教学创新。

  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总书记就提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等“值得肯定和鼓励”。此次到人民大学的“思政课智慧教室”亲自感受,用意更深。

  在2021年全国两会现场,他形象地说,“这个‘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拿着一个文件在那儿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谁都不爱听,我也不爱听。”

  同样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他直言不讳,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照本宣科、应付差事,那“到课率”、“抬头率”势必大打折扣。

  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为办好思政课,进一步把脉定向: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主笔:黄玥)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习爷爷用手语跟我交流”
“习爷爷用手语跟我交流”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伸大拇指是‘好’,弯一弯是‘谢谢’。”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住在这里的孩子。聋哑女孩王雅妮伸出右手弯了弯大拇指,向总书记“说”谢谢,总书记笑容可掬地跟着学。
 
  一旁的新华社记者按动快门,将这冬日里暖意融融的一瞬定格为永恒。
 
  “见到习爷爷那一刻,我一下子就认出他来了,心里特别激动。怎么也没想到习爷爷竟然会专门来看我们。”尽管已时隔8年,王雅妮仍然清晰地记得那次会面的每一幕画面。
 
  “习爷爷亲切地跟我握手,还仔细翻看了我放在书架上的手语书和相册。”虽然无法亲耳聆听总书记温情的话语,但温暖的大手与和蔼的笑容早已将爱传递。
 
  临走时,总书记鼓励王雅妮好好学习、学业有成,小雅妮急忙用手语表达感谢,没想到总书记也伸出手回应。“习爷爷用手语跟我交流,让我觉得他就像我的亲人一样。”
 
  事后,小雅妮从同伴处得知,在排练厅,正在排练迎春节目的小伙伴围着习爷爷自我介绍。“大家说得磕磕巴巴,但习爷爷都耐心听完了,还抱起了其中一个孩子,看了大家的表演。”
 
  “习爷爷说‘希望福利院的孩子和祖国其他孩子一样健康生活、幸福成长’。他的一言一行都告诉我们,我们并不是一群特别的人,都是他疼爱的孩子。”
 
  王雅妮从小就有教师梦,那次与习爷爷的会面给了她无限动力。她每天晚上看书学习到深夜,努力不辜负习爷爷的嘱托。
 
  如今,走上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讲台的王雅妮,开始帮助更多残疾孩子改变命运。“现在,‘好好学习、学业有成’成了我对学生们说得最多的话,习爷爷当年的愿望也成了我如今工作的追求。”
 
  不只王雅妮,在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那个总书记亲手递上毛绒玩具大黄鸭的脑瘫女孩冯玉莲,在国家的资助下进行了手术和康复治疗,已经能独立走上两三步了;那个向总书记表演迎春节目的男孩孟天雨考入了青岛盲校;那个总书记点赞的“模拟家庭”在福利院传承下来,给孤残儿童带来“家”的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总书记始终将残疾人如期脱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指标,“拉”着残疾人一同奔小康;
 
  “要实施精准帮扶,把钱花在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针对性帮扶上”。总书记懂得残疾人的特殊困难,为提供更精准帮扶细细筹谋;
 
  “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总书记肯定残疾人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共圆中国梦……
 
  总书记强调:“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残疾人事业交出一份温暖厚重的答卷——
 
  这是愈加密实的保障之“网”:截至2021年底,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惠及26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1000多万残疾人入低保,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超过9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5%;
 
  这是愈发完善的保护之“盾”:截至目前,90多部法律、50多部行政法规为残疾人穿上“法律铠甲”,各项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体系正在形成;
 
  这是日益宽广的逐梦之“路”:“十三五”时期,全国有57477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新增180余万残疾人就业……
 
  心手相牵,共享阳光。
 
  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拥有更有尊严、更加殷实、更加幸福生活的梦想正照进现实。
 
  (新华社记者高蕾、达日罕)
 
这部暖心时政报道“连续剧”,你追了吗?
这部暖心时政报道“连续剧”,你追了吗?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本报记者胡若晗、王晓曈
 

 
  单个产品半小时留言超1000条,3小时点击超3000万,一天内浏览量过亿。“明明是一件小事,却不知不觉红了眼眶”“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就哽咽了,如今再看依然泪眼模糊”……是怎样的报道,一上线便空降各大平台,引发网友热烈讨论,甚至频繁催更,高呼“快点更新”“停不下来”?
 
  4月18日起,新华社开设“近镜头·温暖的瞬间”栏目,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推出一组报道,生动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十年来治国理政暖心故事。
 
  该栏目目前已播发的《开启新时代》《家喻户晓的这句话是在这里讲的》《一杯咖啡里的浓情》《“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等,在立意、形式和风格上紧扣“近”与“暖”,用经典照片、创意海报、生动故事、声音讲述等形式融合呈现,带来心灵震撼,引发无尽回味。
 
品读一本近距离镜头定格的故事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地方考察到出席外事活动,从深入田间地头到走进村户农家,总书记行程足迹的一个个瞬间被镜头定格,成为历史珍贵典藏。
 
  双手接过花农的竹笠戴在头上,摘下手套紧紧握住边防战士的手,同村民们一起盘腿坐在炕上,和外国农场主边喝咖啡边唠家常……依托这些有代表性、有感染力的独家照片资源,报道统筹考虑内容、主题、呈现方式,产生直抵人心的传播效果。
 
  系列产品以照片海报为主体展开叙事,海报采用“近镜头”主意象、“中国红”主色调、“讲话金句”主元素,辅以详细的时间定格、地点定位,设计精美大气、细节丰富动人。
 
  文字简洁朴实,通过画面情景再现、当事人回忆重现、记者延伸解读,以有情有景有细节、见人见事见思想的细腻手法,讲述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
 
  在“近镜头特写、长镜头表达”的丰富层次中,给人以奋进力量。
 
聆听一部至真至诚至暖的广播剧


 
  “近镜头·温暖的瞬间”每个产品都单独制作了时长5分钟左右的广播剧,形成“照片海报+文字+音频”的立体化模式,帮助受众在边看边读边听的多维空间,走进故事场景,走入时空长廊。
 
  总书记健步走入东大厅,向在场的中外记者挥手致意——背景音是高低错落的快门声和持续热烈的鼓掌声;
 
  总书记随着主人坐在炕上,熟练地盘起了腿——同期声“我实际上盘腿功夫挺好”朴实感人;
 
  刺骨寒风中,习近平下车踩着厚厚的积雪向他们走来——同期声“你们辛苦了”“感谢主席关怀”刹那间动人心弦;
 
  ……
 
  音频把握产品定位,在文字稿件基础上再细化、再打磨、再加工,尽可能广泛收集照片现场的同期声和环境音,用鲜活、自然的方式融入文字中,形成有品有料、丰富丰满、原汁原味的广播剧形态。
 
  庄重又柔和、大气且温暖的旁白娓娓道来,在真实生动的声效技术加持下,显得愈发浸润人心、余音悠长。
 
奏响一首思想与情怀交相辉映的共鸣曲


 
  “我也是农民出身”“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以平实话语的感染力、鲜活图片的冲击力,生动彰显领袖风范的亲和力,是这一系列时政报道的显著特点。
 
  不难看出,创作团队的初衷,就是充当好见证者、记录者的角色,利用好海量独家资源,生动还原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温暖瞬间,为读者搭建一座随时能读、能听、能互动、能体验的线上档案馆。
 
  网友情真意切的留言,印证出“历史由人民书写”的朴素真理。在时光回溯和现实交汇中,展现中国最高领导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
 
  截至目前,系列产品被各大网站、端口突出展示,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破壁出圈”,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品牌效应,甚至出现“追剧式”传播。
 
  “近镜头·温暖的瞬间”,这部暖心的时政报道“连续剧”,你追了吗?
 
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大循环观察
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大循环观察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赵晓辉、王希、王雨萧、戴小河、魏董华)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深度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引人关注。

  立足国内,扩大内需,畅通循环,做强市场,成为中国在更复杂多变环境条件下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34.8%!

  这是今年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此数据十几年前曾达到67%。

  与这一下降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高位,甚至有7年超过100%,国内需求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下降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蔓延。进入2022年,全球疫情持续,俄乌冲突又加速世界格局变化。

  “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国家同时经历经济衰退,遭受资本、工作和生计损失。”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对当前“全球危机交叉重叠”的状况深感忧虑。

  “我们预计2022年和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近日,这个组织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6%。

  面对外部环境的挑战,深度融入世界的中国如何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这是中国针对国际局势变化的应对之策,更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抉择。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反映。”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认为,国家的经济体量越大,国内循环的比重就越高。

  历史数据表明,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也在持续调整。

  数据显示,出口占中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从2006年的35.4%下降为2019年的17.4%。

  “不能坐等市场变化,要主动出击,积极应变。”尽管公司的外贸市场一直红火,但随着不可控因素的增多,主要从事阀门研发生产的浙江华龙巨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战略性拓展内销市场。

  “出口转内销,并非简单换个市场,关键还是要有好产品。”华龙巨水外事副总经理孙起斌说,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内外贸一体化布局下,企业生产逆势增长,其中一季度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11.2%。

  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畅通国内大循环,做大做强国内市场,不仅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中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努力炼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没有任何人能打倒我们、卡死我们!”

  对接“供给”和“需求” 畅通经济良性循环


  3.3%——这是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前两个月,这一数据达到6.7%,创下去年8月以来的新高,但受国内疫情多发影响,3月份出现负增长。

  畅通国内大循环,关键在于对接好供给和需求。

  疫情之下,投资、消费增速乏力,产业链供应链堵点突出。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稳住内需基本盘?

  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超过1.3万亿斤,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形成强大生产供给能力,这是中国经济良性循环的坚实基础。

  拥有超过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超大规模市场,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抵御外部风险的底气。

  畅通产业链供应链,释放供给能力,是供给侧发力的关键。

  搭建汽车芯片在线供需对接平台,引导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优化产业链布局……针对汽车行业“缺芯”等问题,有关部门出台多项措施。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均突破120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4倍。

  以创新提升供给水平,让产品更加适销对路,以有效供给拉动需求,是供给侧发力的方向。

  压减粗钢产能,布局高端装备、汽车、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55.9万个,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2400个,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加速跑”……一系列举措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让中国制造“骨骼”更加强健,推动供给向高质量迈进。

  “这两年家里多了好多‘会说话’的电器!”浙江绍兴诸暨市赵家镇居民潘君说,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家庭影院,成为很多村民的“心头好”。

  “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正在推动供给侧加速变革,更多适销对路的商品将促进内需潜力进一步释放。”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

  开年以来,中国消费市场总体保持恢复发展态势,但近期本土疫情点多、面广、频发,令回暖的消费再度承压。

  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发展农村电商和快递物流配送……针对消费乏力问题,新的促进政策加快部署。

  在北京,一项促进绿色节能消费的活动刚刚启动,消费者可领取绿色节能消费券,购买空调等20类商品;在重庆,19项促消费措施直达基层……

  从当下看,刺激消费政策是有力抓手。从长远看,扩大消费需求,核心是增加消费主体的收入。

  “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等内容写入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扩大有效投资,是扩内需稳增长的另一重要发力点。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加快至9.3%,提前下达专项债额度的86%已完成发行……一季度,宏观政策持续发力,传递出投资发力稳增长的积极信号。

  “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将推动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有利于国内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解决堵点卡点 让要素流动更加顺畅


  4月10日,一份关乎国民经济循环的重磅文件亮相。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长期以来,中国市场虽大,却“大而不强”: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存在隐性壁垒,规则和标准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统一,地方保护现象仍然存在……

  “这让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竞争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形成统一大市场显得迫在眉睫。

  形成统一大市场,要打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全国一张清单”,坚持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完善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制度体系……一系列措施将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中国不断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量,加强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原始创新的保护,这让企业更加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创新创造。”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军说。

  形成统一大市场,要有统一标准和规范。

  今年初,《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对外公布,标准建设都是其中要点。

  “让规则先行,奠定市场发展基石;让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市场运行效率;让标准不断完善,提供更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董煜说。

  形成统一大市场,要“物畅其流”。

  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拥有世界级港口群、240多个民用运输机场,快递网络乡镇网点覆盖率达98%……近年来,中国交通物流体系建设“加速向前”。

  物流关乎国计民生。3月以来,国内疫情多发,人流物流畅通受到影响,大量生活、生产物资“困”在路上。

  公路承担着全社会70%以上的货运量和客运量,疏通交通运输“肠梗阻”刻不容缓。

  不得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为由限制通行,足量发放使用全国统一通行证,逐个攻关解决重点地区突出问题……4月18日,一场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针对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部署10项举措。多部门也发出通知,严禁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等,确保货运物流通畅。目前,全国物流不畅问题正在缓解。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市场,将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经济未来的面貌。

  ——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最新的统一国家标准;

  ——今年年底前,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协同运行;

  ……

  拆除“路障”、扫清“壁垒”、打通堵点,只有国内市场高效联通,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发挥中国市场资源的巨大优势,全面推动中国市场由大到强。

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


  曾几何时,外界曾有疑虑——畅通国内大循环,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开放政策发生逆转?

  “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

  “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提供强大动能,为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向外界宣示中国进一步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

  外贸额首破6万亿美元;统筹推进21个自贸试验区建设;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实践证明,构建新发展格局是走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起点。

  以外循环提升内循环效率和水平,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力量带动中国经济成长——

  从原油到芯片,从消费品到新技术……中国进口“购物车”更丰富,“朋友圈”越来越广;日前,第131届广交会云上开展,吸引全球采购商线上“掘金”。

  一季度,全国吸收外资延续两位数增长,不少外资企业加码在华布局:化工巨头巴斯夫表示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宝马增资279亿元人民币,将其在华晨宝马的股比提升至75%……

  “没有开放的促进带动作用,国内大循环就会成为‘独轮车’。”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际大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能够推动形成中国经济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以内循环稳固基本盘、争取主动权,走向更加波澜壮阔的经济大循环——

  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随着中欧班列“跑”出“新里程”,重庆、长沙等地崛起为开放前沿;在海南,面积只有2.26平方公里的洋浦保税港区,试点“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政策,带动洋浦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4.2%。

  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更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以国内经济循环为支撑,推动制度型开放,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中国正致力于打造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争取新型全球化中的发展主动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如果说过去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主体是欧美发达经济体,中国应当在未来新的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居于更为核心的地位。“形成这个新的大循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也有利。”

  一手苦练内功,深挖内需潜能;一手坚持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经济。

  只有以“一盘棋”的思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畅通内外经济循环体系,才能不惧风雨,迎来海阔天空的崭新未来。

 
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促消费20条”:聚焦痛点堵点,固“稳”抓“保”强“新”
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促消费20条”:聚焦痛点堵点,固“稳”抓“保”强“新”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发力、远近兼顾,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意见》按照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短期支持和中长期促进相兼顾的要求,提出了五方面二十项重点举措。一是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有序恢复发展。围绕保市场主体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做好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二是全面创新提质,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积极推进实物消费提质升级,加力促进健康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持续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三是完善支撑体系,不断增强消费发展综合能力。推进消费平台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健全消费品流通体系,增加就业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合理增加公共消费。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全力营造安全放心诚信消费环境。破除限制消费障碍壁垒,健全消费标准体系,加强消费领域执法监管,全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五是强化保障措施,进一步夯实消费高质量发展基础。加强财税支持,优化金融服务,强化用地用房保障,压实各方责任。
 
  《意见》强调,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强化协同联动,加强督办落实。国家统计局要完善服务消费统计监测,建立健全网络消费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统计体系。各地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配套方案,切实推动本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措施落地见效。

 
     据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安蓓)
  
国办印发的意见,围绕当前消费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5方面20条政策举措。
 
  当前如何稳定消费?中长期消费如何挖潜?如何破除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记者25日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和相关专家。
 
以促消费稳定经济基本盘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9.4%。“当前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有利于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研究室主任郭丽岩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意见一方面着眼长远,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链条、各环节,有序破除消费领域体制机制障碍,为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另一方面聚焦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疫情对消费的影响,努力稳定当前消费,切实保障消费供给,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在“稳”“保”“新”上下大力气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较慢,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服务业领域面临较多困难。“稳住市场主体,才能保就业、稳收入,进而才能稳消费。”郭丽岩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李清彬认为,要尽快将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纾困政策落实到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加大帮扶力度。各地要不折不扣落实好物流保通保畅的要求,防止各自为政、层层加码。
 
  3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由增长转为下降,消费恢复进一步承压。“同时要看到,疫情对消费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接下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正常经济秩序将快速恢复,消费也将逐步回升,消费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稳”“保”“新”上下大力气,努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一是固“稳”,着力稳住消费基本盘。落实好特困行业纾困扶持措施,支持各地结合实际依法出台税费减免等措施,稳住更多消费服务市场主体。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将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专项债支持范围,以投资带消费。
 
  二是抓“保”,全力保障消费供给。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和需要,支持各大中城市科学规划建设一批集仓储、分拣、加工、包装等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大仓基地,确保应急状况下及时就近调运生活物资,切实保障消费品流通不断不乱。在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举措的基础上,全力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建立完善重要商品收储和吞吐调节机制,落实好粮油肉蛋奶果蔬和大宗商品等保供稳价措施,特别是要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三是强“新”,充分发挥适应防疫需要的新型消费优势。科学推广无接触交易服务,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培育壮大“智慧+”消费,既提升居民消费便利度,又助力数字经济大众化发展。
 
聚焦痛点堵点持续挖掘消费潜力


 
  “我国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特别是服务消费等增长较快,要出台更有效的措施激发超大规模市场蕴含的潜力。”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匡贤明说。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瞄准居民消费个性化多元化和结构升级趋势,聚焦消费领域痛点难点堵点和体制机制障碍,做好巩固拓展重点领域消费、完善消费发展支撑体系、以改革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等三方面工作。
 
  加强商品质量、品牌和标准建设,促进医疗健康消费提质升级,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推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进农村……一系列措施巩固拓展重点领域消费;
 
  积极建设一批区域消费中心,畅通物流大通道,完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设施条件,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完善支撑体系增强消费发展综合能力;
 
  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健全消费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以改革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释放消费潜力是个系统工程,关键要用改革的方法破除障碍。”匡贤明说,比如加快服务业市场开放、推动服务质量标准的国际对接等,以改革的有力举措不断提振和稳定消费预期。 
李克强:秉公廉洁行政 勤勉务实重干 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赵乐际韩正等出席
李克强:秉公廉洁行政 勤勉务实重干
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赵乐际韩正等出席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4月25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把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推向纵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刘鹤,国务委员王勇、王毅、赵克志出席会议。国务委员肖捷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监委主任杨晓渡应邀出席会议。

  李克强说,近年来,政府系统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创新实施公平普惠、高效直达市场主体的宏观政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倡廉戒奢,从源头上反腐正风肃纪,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李克强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要高度重视国内外形势出现超预期变化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既看到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又直面严峻挑战,已确定的政策举措上半年要大头落地,以稳就业稳物价稳供应切实稳住经济基本盘。要扛起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责任。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大规模退税减税降费,既是助企纾困的关键举措,也能有效防范腐败寻租,对各类市场主体要一视同仁、不打任何折扣,公平公正高效落实政策某种程度上不亚于政策制定本身。

  李克强说,要勤政有为、务实重干。各项工作都要做深做细做扎实,结合实际创造性抓落实。要大力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整治作风漂浮、政策执行简单机械等突出问题。不能空喊口号、报喜不报忧,工作不能搞“运动式”一刀切。要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常态化纪律要求,更好节用裕民,要始终把群众利益铭记于心,察实情、办实事、解难题。

  李克强说,人民政府头上顶着“人民”二字,政府公职人员清廉用权是本分也是天职。自古就有“官财两道”,既然为官就不能再想发财,更不能为财忘义。政府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正己率人,知敬畏、存戒惧,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要始终如一坚持廉洁自律,才能坚守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使人民满意。对腐败行为必须零容忍、严查重处。

  李克强说,各级政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党风廉政建设新成效推动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人民银行和安徽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发了言。

 
今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 释放资金约5300亿 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到8%
今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 释放资金约5300亿
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到8%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吴雨)25日,今年首次降准正式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这有助于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15日宣布,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在此基础上,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

  “降准落地之后,在金融管理部门引导下,金融机构将用好降准释放的低成本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全面降准的基础上,对于部分金融机构“额外降准”,突出了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精准滴灌”。不仅可以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航空旅游、餐饮服务等行业支持,也体现了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的精准聚焦。

  在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的同时,此次降准还能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专家表示,这部分成本压降也能通过金融机构传导,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表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稳价格和稳就业。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有效帮助中小微企业维护就业稳定。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吴雨)记者25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

  据介绍,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交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存款准备金与其吸收外汇存款的比率。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十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十起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具体如下:

  河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甘荣坤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和宴请问题。2013年至2021年,甘荣坤先后收受私营企业主等7人所送礼品、礼金折合共计211.57万余元;要求私营企业主安排或陪同其家人前往境外旅游,相关费用由私营企业主支付;与家人先后3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在北京安排的宴请,费用均由私营企业主支付。甘荣坤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1年11月,甘荣坤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江西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肖毅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问题。2014年至2020年,肖毅多次收受私营企业主所送礼品、礼金折合共计84.9万元;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食用高档菜肴,饮用高档酒水。肖毅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1年11月,肖毅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宋太平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安排,违规出入私人会所问题。2014年至2021年,宋太平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在公司内部食堂、私人会所安排的宴请,并饮用高档酒水;与家人先后3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赴云南、福建等地旅游,交通、住宿等费用均由私营企业主支付。宋太平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1年12月,宋太平被开除党籍,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原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鸣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并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问题。2013年至2021年,徐鸣先后收受私营企业主等4人所送礼金40万元以及价值5.6万元的高档酒;多次出入私人会所接受宴请,相关费用均由私营企业主支付。徐鸣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2年1月,徐鸣被开除党籍,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谢长军违规收受礼金,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车辆,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公款旅游问题。2013年至2021年,谢长军先后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等2人所送礼金共计24万元;向私营企业主借用1辆豪华商务车,退休后长期无偿使用;每年过生日时,均接受私营企业主在北京安排的宴请,费用由私营企业主支付;与家人赴黑龙江旅游,相关费用由下属企业用公款支付。谢长军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1年7月,谢长军被开除党籍,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赛青克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安排问题。2013年至2019年,赛青克多次接受黑社会性质组织头目王某和其他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旅游、体检等活动,长期为王某公司站台,将王某公司开发的某商城列为重大项目并帮助建设、销售,引发社会矛盾。赛青克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0年9月,赛青克被开除党籍。2021年5月,赛青克因犯贪污、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被呼伦贝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零六个月。

  辽宁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王金鼎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等问题。2013年至2021年,王金鼎在节假日以及操办其父母丧事期间,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等13人所送礼金、金条折合共计52.02万元;与家人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前往境内外多地体检、旅游,相关费用由私营企业主支付。王金鼎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1年7月,王金鼎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21年12月,王金鼎因犯受贿罪,被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

  云南滇中新区党工委原副书记、管委会原副主任吕永栋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出入私人会所并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等问题。2014年至2020年,吕永栋多次收受私营企业主所送礼金8万元和高档酒等礼品;2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在私人会所和企业内部场所安排的宴请;多次接受涉黑组织人员何某安排的宴请,为其站台撑腰。吕永栋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1年3月,吕永栋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谢宏儒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规公款购买、赠送高档酒水和礼品等问题。2013年至2020年,谢宏儒多次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等24人所送礼品、礼金折合共计178.94万元;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在企业内部场所安排的宴请;公款购买高档酒水、金条等礼品用于业务招待和个人自用,费用共计556.84万元通过虚列开支等方式报销;公款支付其个人车辆维修、加油等费用,共计6.43万元。谢宏儒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2年3月,谢宏儒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中国光大银行南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周江涛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公款旅游等问题。2013年至2021年,周江涛多次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所送高档烟酒、健身卡等礼品、礼金折合共计11.8万元;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与家人先后在北京、拉萨等地旅游,相关费用8.27万元使用公款报销。周江涛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1年11月,周江涛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指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坚持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和不正之风相互交织,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有的领导干部多次接受或主动要求有利益勾连之人提供高档餐饮、旅游安排等活动,有的由吃喝收礼演变为权钱交易,有的与黑恶势力交杯换盏、勾肩搭背,败坏党风政风,严重侵害群众利益。严肃查处并公开通报这些典型案例,彰显了党中央从严管党治党的坚强决心,体现了拒腐防变从领导干部抓起、从作风严起的鲜明导向。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案为鉴,时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勤扫“思想尘”、常破“心中贼”,从理想信念上守起,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坚持“三不”一体推进,站在党的自我革命的高度不断把作风建设推向深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把握不正之风与腐败互为表里、同根同源的关系,坚持风腐同查,既严肃查处不正之风背后的腐败,也深挖细查腐败案件中的作风问题,坚决清除侵害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要坚定不移、科学精准,紧盯干部、群众、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与时俱进、分级分类进行整治,对不收敛不收手、情节恶劣的依规依纪依法从严处置,督促党员干部把精力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让群众从具体的实际的事情中感受党的初心使命、优良作风。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强调,“五一”、端午节假将至,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加强与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大监督检查、明察暗访力度,严肃查处躲进内部场所吃喝、违规收送和消费高档烟酒茶等问题,弘扬新风正气,以坚守节点的有力举措推动风气持续向好。

 
表彰对象如何选出?有何特点? 全总有关部门负责人谈2022年“五一”评选表彰工作
表彰对象如何选出?有何特点?
全总有关部门负责人谈2022年“五一”评选表彰工作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周圆、樊曦)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名单25日出炉,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966个、全国工人先锋号956个,其中单列35个奖章、3个先锋号名额,表彰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胜者和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者。

  表彰对象如何选出?今年表彰对象整体有何特点?为何要单列表彰……对此,记者采访了全总有关部门负责人。

  表彰对象是如何评选的?


  该负责人表示,全总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把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评选表彰工作作为团结激励广大职工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

  1月30日,全总印发了《关于推荐评选202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的通知》;

  2月,指导全国42个推荐单位做好人选的推荐工作;

  3月至4月,严格按照“两审三公示”的评审程序要求,认真开展基层单位公示、初审、省级公示、复审,并就拟表彰名单征求了相关部委意见;

  4月13日至17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全国公示,并本着实事求是、从严从紧的原则处理了公示反映情况。

  “评选表彰中,我们坚持民主推荐、严格审核、广泛征求意见,严把人选质量关。”该负责人以审查环节为例介绍说,各方认真审查每一位推荐对象的职工代表大会纪要、公示证明和荣誉基础等相关材料,通过“信用中国”“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有关网站、数据库重点审查企业和企业负责人。

  据悉,今年在审查和公示环节共取消了4个奖章和3个先锋号。

  今年表彰对象整体有哪些特点?


  “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评选表彰始终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重点向产业工人倾斜。”该负责人说,在常规表彰中,今年产业工人比重尤其突出,共计373名,占40.1%,高出规定比例5.1个百分点。

  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该负责人表示,全总高度重视选树农民工先进典型,在通知中明确要求比例不得低于10%。今年共表彰农民工149人,占16.0%,比重再创新高。

  据了解,今年全总首次在评选通知中专门提出要注意推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际工作中,各单位积极推荐了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一批先进典型,为这一新兴群体选树了榜样。此外,互联网、软件信息等新兴产业也在今年表彰对象中。

  “表彰对象注意涵盖各个行业、各个群体。从行业覆盖面看,表彰对象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除‘国际组织’之外的所有19个行业大类。”该负责人表示,表彰对象最多的是“制造业”,占34.1%。

  从企业所有制看,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职工在常规表彰的奖状、奖章和工人先锋号中的比例分别占42.0%、37.8%、39.8%,分别高出规定比例7.0、2.8和4.8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对非公企业的高度重视。此外,表彰人选覆盖了19个民族,有少数民族77人,占8.3%;女性有203人,占21.8%。

  该负责人表示,在今后评选表彰工作中,将进一步重视选树具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以及各新兴产业的劳动者,使更多基层一线劳动者的劳动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

单列表彰有何考量?


  “根据新形势新要求,经全总党组研究决定,自今年起增设单列表彰项目,今年有两项。”该负责人说。

  第一项单列表彰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胜者。该负责人介绍,为充分发挥技能比赛在提高技能水平、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全总于去年制定印发了《职工职业技能比赛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管理办法》,并主办或参与主办了第七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等大赛。

  “今年单列授予奖章31个,激励引导广大职工参与竞赛、提升素质。”该负责人说。

  第二项单列表彰在“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据悉,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和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于2021年12月3日全线开通运营。“今年单列授予该项目奖章4个、先锋号3个,目的是激励引导广大职工在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中建功立业。”该负责人说。

 
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立法工作的成就与进展
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立法工作的成就与进展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白阳、齐琪)立法数量大幅增加、法律体系日益完备、立法形式更加丰富……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立法工作的成就与进展。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全面依法治国,立法工作是基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4月20日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99件,作出立法解释9件,现行有效法律292件。

  “与上一个十年相比,我们新制定的法律数量增加三分之一,修改的法律数量增加近2倍,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增加1.5倍。”他说。

  其中,重点领域基础性、综合性、统领性法律相继出台,推动法律体系内部进一步体系化、系统化。针对新兴领域风险点、空白区,及时出台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重要法律,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加强涉外领域立法,积极应对涉外安全风险,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2015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立法法作出多处修改。这次修改的一个重要调整,是完善了立法体制,普遍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许安标表示,立法法修改后,地方立法主体由过去的不到100个增加到353个,立法主体的数量大幅增加,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浦东新区法规等重要地方法规陆续制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增添了新形式。

不断加强宪法实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依据。许安标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一系列的制度措施,普及宪法意识、加强宪法实施。

  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由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都要进行宪法宣誓。

  下位法的内容与上位法不一致、与宪法规定不符合,不仅不利于群众合法权益的实现,也对宪法权威造成影响。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法监督制度。”许安标说,十年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共接收各类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14261件,其中行政法规365件,监察法规1件,司法解释630件,地方性法规12897件,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报送备案368件。同时,推动地方人大常委会将同级的“一府一委两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做到“有件必备”。

  对于发现存在违宪违法问题的规范性文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制定机关及时修改或者废止。十年来,累计推动、督促制定机关修改、废止各类规范性文件2万余件,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以立法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连着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立法工作紧盯社会发展需要和群众生活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通过刑法修正案(九)、刑法修正案(十)、刑法修正案(十一),在金融安全、社会治安、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网络犯罪、知识产权等方面作出修改完善。在民法领域,2020年通过的民法典,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高空抛物、民间借贷、霸座、紧急救助等问题,作出了针对性的规定。国家安全、卫生健康、公共文化等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统领性法律相继出台,为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

  以生态环境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通过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制定了7部法律,修改了17部法律,环境保护基本制度逐步完善。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主任岳仲明介绍,针对社会治理难点,我国不断完善打击治理特定领域的专门法律“精准施策”。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加强对这一领域的治理力度。

  “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明确要求,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对于这一群众关心的立法进程,岳仲明表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已作出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明确试点期限是五年,自国务院试点办法印发之日起算。

  “通过授权决定、改革决定保障改革先行先试依法有序进行,积累试点经验,形成制度成果,再制定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这是新时代立法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他说。

 
2022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及时接种疫苗,保障生命健康
2022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及时接种疫苗,保障生命健康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四月二十五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武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室,医护人员给儿童接种疫苗。   新华社发(王正摄)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顾天成、李恒)2022年4月25日为我国第36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今年的主题为“及时接种疫苗,保障生命健康”。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疫苗的发明和预防接种是人类公共卫生的重要成就。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执行院长杨维中表示,我国通过接种疫苗,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有效保护了广大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科学研究表明,当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细菌或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抗体。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专家介绍,5岁以下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尤其是6个月龄以内的婴幼儿。婴幼儿和儿童自身对病原感染免疫力较低,容易使细菌和病毒乘虚而入。此时便需要通过接种疫苗,来增强婴幼儿和儿童对特定疾病的免疫力。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特定疾病有效、经济的措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通过接种疫苗,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有效地控制了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通过口服小儿麻痹糖丸,自1995年后,我国即阻断了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使成千上万孩子避免了肢体残疾;普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上世纪中期,我国麻疹年发病人数曾高达900多万,至2020年,发病人数已不到1000例;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前,白喉每年可导致数以十万计儿童发病,2006年后,我国已无白喉病例报告……
 
  广州市预防医学会首席专家王鸣说:“回眸预防接种走过的历程,所取得的成就令我们欢欣鼓舞,面向未来,也令我们对预防接种事业充满信心。”
 
  保证每位儿童都能享受到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费接种服务,不仅是法律法规的要求,更是每个孩子应当享有的权利。不断提高免疫服务质量,维持高水平接种率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中央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
中央网信办、发改委、工信部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王思北)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印发《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2022年工作安排》,要求突出创新赋能,激发主体活力,打通关键环节,夯实产业基础,增强内生动力,完善安全保障,扎实推动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向纵深发展。

  工作安排部署了强化网络承载能力、提升终端支持能力、优化应用设施性能、拓展行业融合应用等十方面重点任务。

  根据工作安排,到2022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7亿,物联网IPv6连接数达到1.8亿,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13%,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45%。县级以上政府门户网站IPv6支持率达到85%,国内主要商业网站及移动互联网应用IPv6支持率达到85%。IPv6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大幅提升。

 
最高检、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建立关联案件双向通报等制度
最高检、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建立关联案件双向通报等制度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刘硕、王琳琳)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知识产权局25日在京会签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意见明确,两部门将优化协作配合机制,强化协同保护力度,整合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资源,深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合作。根据意见,两部门将建立关联案件双向通报等制度。

  意见明确,最高检、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加大办案协作力度,建立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涉嫌犯罪的案件线索,在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的同时抄送同级检察机关。对于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可建议检察机关依法进行刑事立案监督。检察机关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提出的立案监督建议,应当依法受理和审查并及时反馈案件处理情况。

  在办案方面,意见还明确,两部门建立重大案件共同挂牌督办制度。最高检对办理的重大敏感、疑难复杂案件或涉及重点领域重要行业的案件,应及时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沟通,必要时双方可共同挂牌督办,加强业务指导,共同做好案件办理和舆情管控工作。并且,两部门还将加强对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检察机关的指导和督促,推进跨区域协作共建。

  意见提出,两部门要建立关联案件双向通报制度。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最高检对于行政授权确权和检察监督中的关联案件,保持密切沟通并互相通报案件办理进展情况,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两部门还将健全信息通报制度,推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在常态化联络方面,意见提出,两部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协调会商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会议,根据工作需要邀请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等部门参加,相互通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情况,重点针对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普遍性、趋势性问题加强研究,会商提出对策。

 
全国新发职业病病例数降幅超四成
全国新发职业病病例数降幅超四成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顾天成、李恒)全国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从2012年27420例下降至2021年15407例,降幅达43.8%;全国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范围县区覆盖率达95%以上;我国尘肺病等重点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初步遏制……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健康工作主要成就。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司长吴宗之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健康事业快速发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组织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在矿山、冶金、建材等19个重点行业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将职业病防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全部职业病病种纳入职业病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范围等。

 
是否强制、如何购买、谁来监管? 权威部门回应个人养老金焦点问题
是否强制、如何购买、谁来监管?
权威部门回应个人养老金焦点问题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姜琳、谭谟晓、刘慧)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受到百姓高度关注。是否强制、如何购买、谁来监管?25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相关部门进行了权威回应。

  是否强制购买?与基本养老金有何区别?


  “与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强制实施不同,个人养老金由个人自愿参加。”人社部副部长李忠说,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是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建立、共同缴费,但个人养老金只由个人缴费。

  根据意见,个人养老金制度属于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就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

  据李忠介绍,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主要由三方面构成。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为主体部分,截至3月末,参保人数已达到10.3亿人。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截至3月末,参加职工达7200万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此前还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

  “这次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基础上,再增加一份积累,退休后能够再多一份收入,进一步提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李忠说。

  他表示,个人养老金的缴费,全部归集到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参加人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等条件后,可以自己决定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领取个人养老金,转入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后自由支配使用。

  参加人可用个人养老金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并承担相应的风险。“买什么、什么时候买,都由参加人自主选择、自主决定。”李忠说。

  如何开户缴费?怎样选择投资产品?


  个人养老金怎么缴,收益怎么看,个人账户是关键。

  按照制度设计,参加个人养老金需要开设两个账户。一个是在信息平台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用于信息记录、查询和服务等,另一个是在银行开立或指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用于缴费、购买产品、归集收益等,两个账户相互唯一对应。

  参加人可以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商业银行等多个渠道开设,其中,通过商业银行可以一次性把两个账户开好。

  “实行个人账户制能够方便个人操作,更加直观体现个人权益,为参加人提供完整记录和服务。”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说。

  他表示,买一种还是买多种金融产品,实行什么样的投资组合,都可以在这个资金账户中完成,不用跑多个金融机构。参加人的每一笔缴费、投资等信息,都由个人养老金账户记录;税收优惠政策的享受、领取时个人养老金的转出,也都是以个人养老金账户为基础,可实时查询。

  在金额和投资周期方面,参加人可以自主选择全程参加还是部分年度参加。起步阶段年度缴费上限为12000元,只要不超过这个额度,参加人可以自主决定缴多少,本年度内既可以选择一次性缴纳,也可以选择多次缴纳。

  聂明隽透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未来会适时逐步提高缴费上限。下一步,人社部和相关部门将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和其他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细化操作流程和参与标准。

谁来监管?政策何时落地?


  记者从吹风会上获悉,人社部和财政部对个人养老金账户设置、缴费上限、待遇领取等制定具体政策并进行运行监管,金融监管部门对个人养老金相关经营活动和产品的风险性进行监管。

  “我们将选择部分城市先试行1年,再总结推广。同时会同相关部门抓紧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做好信息平台的对接测试。”李忠说。

  一系列配套政策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当中。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二级巡视员王宏鹤表示,银保监会正在研究制定商业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办法、保险机构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相关政策等,明确资金账户规则和相关金融产品管理要求。

  “个人养老金账户锁定到退休,目的是体现养老属性,使个人投入资金真正用于养老保障。”王宏鹤说,监管部门将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更多有利于养老金稳健增值的产品,探索通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为参与人提供合理回报。同时也将加强对相关金融业务监管,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林晓征表示,证监会将抓紧出台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配套规则制度,完善行业基础设施平台,持续加强机构和从业人员监管,推动提升管理人管理能力和规范化运作水平,强化投资者保护,保障养老金投资运作安全规范,促进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

  “在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尽快落地的同时,我们将牢牢守住确保基本养老待遇按时足额发放这一底线。”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郭阳说,今年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目前正在抓紧落实,争取把增加的待遇尽早发放到位。

 
王毅出席青蒿素问世五十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马卓言)4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出席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宣读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贺信并致辞。
  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专门发来贺信,展示了中国领导人胸怀天下的崇高理念,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对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毅指出,中国在成功消除国内疟疾的同时,也向世界伸出援手,开展以青蒿素为核心的大规模国际抗疟援助。无论是面对非典,还是面对埃博拉疫情,中国人民始终与世界各国人民站在一起。尤其是面对百年来最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中国开展了最大规模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
  王毅强调,我们要不懈努力,致力消除疟疾等重大传染病;要同舟共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阻击战;要着眼未来,完善国际卫生治理体系。
  塞内加尔总统萨勒、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科摩罗总统阿扎利、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柬埔寨首相洪森、老挝总理潘坎、世卫组织副总干事苏珊娜分别向论坛视频致贺。
为全球抗疟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1972年,中国科研人员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发成药物治疗疟疾。时至今日,“中国神药”青蒿素仍是全球抗疟利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仍是当下治疗疟疾的最有效手段。据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已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上亿人。作为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青蒿素的运用正在持续为全球健康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威胁生命的疾病。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疟疾感染病例达2.41亿,高于2019年的2.27亿;疟疾死亡病例约62.7万,较2019年的55.8万同比增长12%。此外,非洲地区是全球疟疾最为严重的地区。2020年,全球95%的疟疾病例集中在非洲,96%的疟疾死亡病例也在该地区,其中五岁以下儿童占非洲地区疟疾总死亡人数的80%。
  青蒿素的出现,为全球抗疟带来新希望。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世界疟疾报告2021》,称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目前仍是人类治疗疟疾的最好办法。疗效快、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青蒿素,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自世卫组织2000年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抗疟首选药物推广全球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其中约150万人免于死亡。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佩德罗·阿隆索说:“屠呦呦团队开展的抗疟科研工作具有卓越性,贡献不可估量。”
  中国抗疟的成功经验为推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中国经过70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从20世纪40年代每年报告约3000万疟疾病例到零病例的瞩目成绩,并在2021年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国家消除疟疾认证。中国探索总结出的“1-3-7”工作模式也被正式写入世卫组织技术文件向全球推广应用,助力全球消除疟疾的努力。
  近年来,中国积极与非洲国家开展抗疟合作。自2007年起,中国医务工作者在印度洋岛国科摩罗开展“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为当地带去中国防治方案。2017年,科摩罗实现疟疾零死亡,发病人数下降98%,短期内实现了从高疟疾流行区向低疟疾流行区的转变。得益于与中国的抗疟合作,科摩罗有望在2025年成为成功清除疟疾的非洲国家之一。
  2022年3月,中国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加快中医药开放发展,包括推进在相关国家实施青蒿素控制疟疾项目,深化中医药交流合作,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当前,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全球抗疟工作面临多重挑战。要真正赢得抗疟战役,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消除疟疾。中国将继续把自身有效消灭疟疾的方法与世界分享,为其他国家疟疾防控提供有益参考。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全球抗疟工作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也期待融合中国医学智慧、抗疟经验及中非合作优良传统的中国方案,继续为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朱绍斌)新华社内罗毕4月25日电
献给世界的礼物 “青蒿素研究”持续助力全球抗疟   ▲屠呦呦研究员工作室展示橱窗。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摄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田晓航、沐铁城)疟疾,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古老的急性传染病,至今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疟疾报告2021》显示,2020年全球估计有2.41亿疟疾病例,62.7万人死于疟疾。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在过去20年间被广泛用于治疗疟疾,“中国小草”拯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距青蒿素发现已过去半个世纪,为实现世卫组织提出的到2030年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至少90%的目标,科研人员步履不停,围绕青蒿素作用机理等问题不懈探索。
“中国神草”造福世界
  绿意盎然的春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的实验室里,现代化的仪器在轰鸣声中不停运转,辅助科研人员进行药物的筛选、分离、提纯……
  时空穿越回50年前,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被任命为中医研究院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的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克服各种不利条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了青蒿素。
  “青蒿素是人类征服疟疾进程中的一小步,是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份礼物。”半个世纪过去,青蒿素依然是全球重要的抗疟药物。
  “由于具有多靶点作用的特点,目前,青蒿素本身没有出现明显抗药性。”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廖福龙说,当前,全球有五六个治疗疟疾的主要配方,青蒿素衍生物青蒿琥酯就出现在其中四个配方里。
  青蒿素联合疗法与药浸蚊帐推广等预防手段配合,降低了全球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世卫组织最新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20年,抗疟工作在全球挽救了约1060万人的生命。
  开展“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用中国方案实现了科摩罗疟疾零死亡、发病人数下降98%;援建中科疟疾防治中心和莫埃利岛抗疟分中心,在当地培训4000余名医疗卫生人员……中科抗疟合作不仅卓有成效,其经验还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肯尼亚、多哥和冈比亚等多国推广实施。
  “在多国合作开展的坦桑尼亚试点项目中,‘中国经验’形成了创新疟疾防控模式,这说明中国抗疟经验有很强的适应性。”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郑志杰表示,中国消除疟疾的工作模式已被写入世卫组织技术文件向其他国家推广,基金会也将继续携手中国科研人员和疾控人员,加强多种形式发展合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加速消除疟疾进程,为拯救更多生命持续创新。
向“无疟疾的未来”进发
  青蒿素为抗击疟疾作出巨大贡献,并没有让屠呦呦团队就此止步。
  2017年以来,全球疟疾流行有所反弹。《世界疟疾报告2021》显示,2020年的疟疾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比2019年分别多了1400万和6.9万,而额外死亡人数中约有三分之二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疟疾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中 断有关。
  “疟疾流行远未结束,新情况的出现更需要科研人员加倍努力。”廖福龙说,屠呦呦团队目前将治疗危害最大的恶性疟作为攻坚目标,同时重视青蒿素作用机理、耐药机理的研究并已将相关成果发表为系列论文,此外,还发表了近10篇文章表达对疟疾临床治疗的观点。
  目前,青蒿素的制备仍靠天然提取。由于野生青蒿的青蒿素含量较低,人工种植的青蒿是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原料来源。
  青蒿素高含量的青蒿新植株培育、黄花蒿种质资源库建设……为确保有药可用,青蒿素研究中心将青蒿素资源作为另一研究重点方向。科研人员从植物学角度改良青蒿品种,已能让青蒿素含量达到2%左右。
  2021年6月30日,世卫组织向中国颁发国家消除疟疾认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国加入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行列,向世界表明无疟疾的未来是一个可行的目标。
  未来我们要把青蒿素研发做透,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这既是屠呦呦的决心,更是其科研团队进一步努力的目标。
为人类健康发掘更多“青蒿素”
  如何利用好新技术,让青蒿素研究中心为疟疾及其他传染病防治发挥更大作用?这是屠呦呦如今最关心的事。
  尽管已近92岁,作为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屠呦呦对团队、对工作的关心丝毫未减,对研究工作的要求更是十分严格。
  “一定要做最原始的创新,要根据国家的需求,实事求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人事处副处长袁亚男说,这是屠老师自己一直坚持的原则,也是她对青蒿素研究中心团队的要求。
  科研人员发现,现在和屠呦呦谈话,她最有兴趣的话题仍是青蒿素和疟疾,而正是有了责任和担当并从中逐渐产生兴趣,才有了科研大协作,才有了传承创新发展。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如何从宝库中发掘出更多好药,造福人类健康?
  目前,屠呦呦团队共有40多人,人员专业构成已从化学领域拓展到药理等生物医药研究相关的多个学科,形成多学科协作的研究模式。
  据介绍,青蒿素研究中心一方面要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围绕临床重大问题攻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另一方面将积极探索重要的、基础的生命科学问题,打破思维禁锢,借助新兴技术,为原始理论创新和创新药的研发打好坚实基础。
刚果(金)“青蒿博士”:中国抗疟经验鼓舞着我   ▲2021年7月5日,在刚果(金)北基伍省戈马市郊区,卡洛马观察青蒿的生长状况。                    新华社发(扎南摄)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疟疾日”。自上世纪70年代中国成功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并研发成药物以来,“中国神药”青蒿素在非洲大陆备受青睐,已经拯救数百万人的生命。在刚果(金),活跃着一位专门研究青蒿种植的“青蒿博士”卡洛马。
  在位于刚果(金)东北部北基伍省的一座种植园里,青蒿浓密,长势喜人。北基伍省是疟疾的重灾区,许多人因染疟离世,疟疾对当地人是噩梦般的存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卡洛马2017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一头扎进了青蒿种植园,从此这里便成了他生活的重心。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青蒿博士”。
  “刚果(金)潮湿多雨,疟疾在这里肆虐。种植青蒿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卡洛马谈起投身青蒿种植和研究的初心。记者采访期间,他耐心地介绍着种植园里的一草一木。提到青蒿,一向沉默寡言的卡洛马秒变“话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2020年,全球约有2.41亿疟疾病例,死亡人数约62.7万人,其中超九成都发生在非洲地区。据统计,5岁以下儿童占非洲地区疟疾总死亡人数的80%,而刚果(金)占全球疟疾死亡人数的13.2%。
  卡洛马介绍说:“我们常用‘土方子’治疗疟疾。收获青蒿后,我们将其研磨成粉,让病人温水服用一周后大多都能好转。这是我不遗余力地推广青蒿种植和研究工作的原因。”
  除了“土方子”外,疗效快、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青蒿素药品在卡洛马家乡的药店里十分畅销。在北基伍首府戈马市的一所药店里,药剂师姆万巴告诉记者,比起“土方子”,青蒿素药物效果更好,受到当地民众的青睐。
  从中国1972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发成药物,到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2015年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到中国于2021年获得世卫组织颁发的国家消除疟疾认证,卡洛马说,中国的抗疟之路始终鼓舞着他的青蒿事业。
  “青蒿素在中国的抗疟之路里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模式。”卡洛马坦言青蒿种植曾面临重重困难,一度萌生放弃的念头,但中国抗疟的成功经验一次次让他重拾对青蒿种植研究的信心。
  在卡洛马的不懈努力下,如今越来越多的北基伍省青年加入了青蒿种植的大军。在田间地头,不乏因刚果(金)东北部武装冲突而流离失所的年轻身影。基于独特的药用价值,青蒿也成为当地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我坚信青蒿种植产业能成为北基伍省年轻人的新机遇。”卡洛马说。
(记者史彧)
新华社金沙萨4月25日电
青蒿素类抗疟药守护苏丹百姓的健康 走访生产抗疟疾药品的中苏合资企业   自动流水线的机器在轰鸣,200多名苏丹工人正忙碌着,他们分拣原料药、称重、加工、包装药品、装上冷链车……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人当中,一半以上是女性,她们整齐划一的装束,成为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是位于苏丹重要工业区北喀土穆区的上海-苏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的情景。该公司离苏丹首都喀土穆市中心约20公里,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公司以二层楼房为主的厂房几乎成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
  苏丹人口不足4000万,每年饱受疟疾之苦的人有几十万。据苏丹卫生部统计,2021年共有62.2万苏丹人患过疟疾,抗击疟疾成为苏丹政府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目前,青蒿素类抗疟药已成为国际主流的抗疟药。在苏丹,生产青蒿素类抗疟药的任务落在了上海-苏丹制药有限公司身上。这家公司是上海医药公司与苏丹国家药品供应基金在1998年成立的合资企业,也是非洲地区最早实现青蒿素类抗疟药本地化生产的中外合资企业。
  经过24年发展,上海-苏丹制药有限公司已是国外生产青蒿素类抗疟药的最大中外合资企业之一,并成为苏丹生产抗击疟疾的青蒿素类药物的主力军,公司产品已在苏丹全部18个州销售并在苏丹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不惑之年的刘洪波是上海-苏丹制药有限公司的第八任中方总经理。喀土穆似火的骄阳、持续将近6个月的政治和社会动乱、经常停水停电的艰苦环境,没有让刘洪波和另外7名中方技术和管理人员退缩。刘洪波说,公司已开始生产第四代青蒿素类抗疟药复方蒿甲醚片,年产量为900万人份左右,成为苏丹青蒿素类抗疟药品的主打产品。苏丹历届领导人曾多次视察上海-苏丹制药有限公司,高度评价公司为苏丹抗疟工作做出的突出贡献。刘洪波表示,希望公司能生产更多、更好、更便宜的青蒿素类抗疟药,守护更多苏丹人的健康。
  31岁的伊斯马特·纳吉是土生土长的喀土穆人。他3年前到公司供职,如今已从普通员工晋升为公司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苏丹籍员工的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谈起自己的工作,纳吉脸上充满自豪。他说,上海-苏丹制药有限公司在当地是家喻户晓的企业,公司生产的青蒿素类抗疟药品是苏丹市场上的知名品牌,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纳吉说,希望自己所在的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  (记者王丙飞)
新华社喀土穆4月25日电
春来江水绿如蓝:湖北做好呵护长江“必答题”
春来江水绿如蓝:湖北做好呵护长江“必答题”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4月9日,“2022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约23万尾子二代中华鲟在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被放归长江。新华社发(郑家裕摄)
 
 
长江江豚在宜昌市葛洲坝下游大江水域逐浪嬉戏(2021年5月27日摄)。  新华社发(王罡摄)
 
一群麋鹿在位于湖北省天鹅洲长江故道边的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活动(2021年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本报记者侯文坤、王贤
 

 
  从渔民上岸,到江豚回归;从长江生态修复,到聚力绿色崛起……随着长江大保护的深入实施,湖北做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答题”,还母亲河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让绿色崛起成为荆楚大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
 
看新景:长江的“微笑”回来了


 
  “快看!又出来啦!一头,两头,至少六头……”4月22日下午,武汉市新洲区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徐建利在新洲区双柳街道挖沟村附近的长江边,又一次见到了江豚戏水的画面。一个月前,他在同一位置也曾拍摄到了2头江豚。
 
  江豚今年已多次在长江武汉江面出现。4月21日,多头江豚在武汉长江沌口大桥附近跃出水面嬉戏,该画面数十次被武汉渔政天网视频监控系统捕捉到。经中科院水生所专家初步判断,约有10到12头,这是今年以来武汉发现豚迹最大的江豚群体。
 
  长江江豚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因天生长着一张萌萌的笑脸,而被人们称为“微笑天使”。它不仅是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也是长江生态健康的指示物种。然而,前些年长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江豚数量越来越少。最近一次针对长江江豚的全面调查评估结果显示,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2021年长江江豚由国家二级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1年1月1日零时,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全面启动。
 
  渔民上了岸,江豚正在“回家”。“这两年巡江已经好几次看到江豚,很高兴它们回来了。”由“捕鱼人”变身“护鱼人”的武汉市江夏区长江禁捕金口片区协助巡护员王明武说。
 
  不仅江豚回归,长江畔的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成群麋鹿正在滩涂嬉戏玩耍,好不惬意。其中,几只新出生的小麋鹿跟在妈妈身后散步。据专家测算,预计今年将有超过200头新生麋鹿加入野生麋鹿种群大家族。
 
  从水中,到岸边,长江湖北段正迎来更多“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候鸟的欢歌”。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近日发布的《2021年武汉重点区域鸟类监测年报》显示,2021年,武汉市范围内观测记录到野生鸟类357种,共计84.6万只次,当年观测记录的野生鸟类种数和年度新发现鸟类种数,均刷新历史纪录。
 
  “红头穗鹛、栗耳凤鹛等鸟类,它们的原栖息地均在鄂西、鄂南的山区,而去年,我们不止一次在武汉郊区的山地里发现了它们。”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说。
 
穿新鞋:走好绿色转型路


 
  “听说这里新建了一个观景平台,可以眺望一江两岸风景,还有机会观看江豚逐浪。”4月20日下午,雨后初晴,位于湖北宜昌市伍家岗区的王家河江豚观测平台迎来一批来自外地的游客,他们慕名而来,想一睹江豚的微笑。
 
  所谓的观测平台,其实曾是一座油库码头被拆除后改造成的长江大保护教育基地。20世纪中期,因长江水路的便利,中国石化销售湖北石油分公司的油库多数依水而建,王家河油库便是其中之一,它是鄂西地区规模最大的成品油基地,年吞吐量达130万吨。而码头所在的王家河江段是中华鲟洄游的必经之路。
 
  近年来,中国石化销售湖北石油分公司先后投入36.8亿元进行环保治理,给中华鲟、江豚畅快洄游“让路”。2021年4月8日,运营了63年的王家河码头被拆除关闭,占地19.4万平方米的油库整体外迁。
 
  中国石化销售湖北石油分公司党委书记于海平说,公司先后关停了荆州柳林洲、宜昌王家河等8座沿江油库,关闭了17座沿江油品收卸码头,搬迁、拆除了12座水上加油站。“践行长江大保护,我们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
 
  治水功夫在水里,更在岸边。
 
  拥有1061公里长江干线的湖北2018年打响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今年,湖北再出硬招、再下重拳,升级启动长江高水平保护,《湖北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公布,力争持续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由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作为。
 
  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湖北全省12480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已完成溯源、分类、命名编码,制定了“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共完成整治5799个;排查市政污水收集管网约1万公里、黑臭水体30个;完成人工造林46.9万亩、退化林修复35.6万亩,重要湿地生态修复2万亩。
 
  突出“绿”的底色,把该减的减下去,该增的增起来。
 
  三峡坝区秭归港,“绿色岸电”建设让这里告别了昔日柴油机轰鸣,众多泊船油烟四散的景象。“以前装卸货物时用柴油机发电驱动机械,噪声大,周围黑烟弥漫。现在这些污染都没有了。”宜昌长江三峡岸电运营服务公司运维队长李兴衡说。
 
  2019年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建成投运以来,从“要”船舶用岸电到预定泊位“抢”岸电,清洁岸电越来越受欢迎。截至4月23日,长江宜昌段累计为8881艘次客货船舶接用岸电,用电量1965万千瓦时,替代燃油4617.8吨,减少各类气体排放14545.9吨,节约用能成本1572万元以上。
 
换新道:迈向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通山县燕厦乡金坑村农民李如寅戴着草帽、拿着镰刀,一如往常上山巡视竹林,清除杂草。他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碳市场里的一部分。
 
  李如寅眼前这片栽种于荒山的3000亩毛竹林,是通山县竹子造林碳汇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2014年落户通山,如今,这片靠着“呼吸”就能挣钱的竹林已有40万亩。
 
  让李如寅振奋的是,去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该市场两大系统之一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设在湖北,意味着二氧化碳的排放权被当作商品进行交易变成现实,碳排放超标的企业需要拿出真金白银购买通山的减排量,这里3万多农户又多了一条致富新路。
 
  “加”“减”同行,标本兼治。
 
  一季度,湖北新产业增势强劲,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高于规上工业12.9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43.9%,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谷雨刚过,青山碧水绿正浓。走进襄阳古城,穿城而过的汉江碧波滚滚,凸显着这座城市的生态底色。地处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中游,襄阳是“三线建设”的重要基地,以资源消耗为主的传统产业一度是主流,空气优良天数曾长期处于全省末位。
 
  围绕废旧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回收利用,打造汽车生产加工—综合汽车服务—废旧汽车零部件回收利用的汽车循环产业链;围绕磷矿石及磷化工企业废料的有效利用,把磷矿石、磷化工、建材等产业拉进一个循环链;围绕粉煤灰、炉渣的再利用,打通电力、建材等企业间的产业链……襄阳积极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随之,也带来了汽车、电力、磷化工、建材、食品、纺织等产业集约集群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催生绿色发展新动能。
 
  位于宜昌的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绿化带郁郁葱葱,临江一公里范围内的厂房早已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近千米的滨江绿地。
 
  几年前,这里还是黄磷厂和沿江码头,粗放的生产方式威胁着长江生态安全。兴发集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拆除临江的生产装置32套,关停资产价值达13.58亿元;先后投资51.5亿元,大力开发微电子和有机硅新材料,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2021年,兴发集团强化创新驱动,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焕发新的活力。
 
  大江奔流,生机勃发。一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长江答卷”正在荆楚大地徐徐铺展。
 
北京:“以克论净”精细化管控扬尘
北京:“以克论净”精细化管控扬尘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倪元锦)扬尘,是一个城市清洁度的标志。扬尘治理的精细程度,也影响着北京的空气质量。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5日发布的情况显示,2021年,北京年度降尘量降至4.1吨/平方公里·月。2022年,北京继续“以克论净”推进扬尘精细化管控,一季度降尘量降至2.9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57.4%;道路尘负荷达到0.58克/平方米,实现连续同比下降。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许艺凡说,北京市从“精细化”着手,强化规范管理、属地管理、精准管理,各行业主管部门针对房建、市政基础设施、交通、水务和园林绿化等行业工地等扬尘问题开展监督性检查,通过指导帮扶、约谈告诫、信用管理及停止投标资格等督促落实扬尘管控责任,城管执法部门加强指导,属地加大对扬尘问题的检查执法曝光力度。

  此外,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标准,强化规范管理。针对一些工地施工围挡设置不规范,容易造成扬尘外散的问题,2021年,北京市编制图集、印发方案,统一了施工围挡制式,强化了对裸地扬尘的管理,促进道路清扫保洁作业规范开展,制定出台道路尘负荷车载移动监测与评价技术规范。

  2021年,北京市还搭建完成了全市统一的可视化、智能化扬尘视频监管平台,动态实现视频监控设备联通率100%。通过将城市管理、水务、园林绿化、交通等部门工地视频监控信号接入平台,实现了平台数据部门间共享、互联互通,地上有了“千里眼”。

 
鸟中“国宝”丹顶鹤“飞入寻常百姓家”
鸟中“国宝”丹顶鹤“飞入寻常百姓家”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近日,一段丹顶鹤“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网友关注。视频中,一只体态优雅、白羽黑尾的丹顶鹤在一家农家院落内缓缓前行,随后走上三级台阶,走进家里,低头“鞠了一躬”。

  视频拍摄地位于辽宁省盘锦市赵圈河镇。据老人亲属介绍,这只丹顶鹤在家中停留了一个下午,后来他们还买来玉米、活鱼等食物招待这位特殊的“客人”。

  丹顶鹤作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网友们的关注不仅源于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仙鹤这一意象的向往,也来源于群众的不断增强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事丹顶鹤饲养繁育救护野化训练工作近30年的工作人员赵仕伟表示,盘锦是全国闻名的鹤乡,人与鹤和谐共处的景象并不稀奇。视频中的赵圈河镇就位于自然保护区的边缘,丹顶鹤很有可能恰巧就是从保护区内“溜达”到居民家中的。

  从2016年开始,盘锦市加大投入,初步建立了丹顶鹤野化种群,已经形成人工孵育、饲养与野化、放归自然的健康循环良好局面。人工繁育的180只丹顶鹤中,已经有160多只经野化训练后放归大自然,弥补了野生丹顶鹤数量的不足。

  赵仕伟说:“我们要通过野化训练,培养丹顶鹤的飞翔能力、野外觅食能力、自我防御能力等。通过保护丹顶鹤野化训练环境,同时用食物加以调控,逐渐减少食物供应,让它们到野外去找食物来源。”

  2021年,丹顶鹤野化基地进行了首次大规模放飞。经过1年的观察,放飞的101只丹顶鹤已经适应了野外生活。

  赵仕伟介绍说,盘锦在丹顶鹤野化训练能取得初步成功,还得益于适宜的地理位置。盘锦位于辽河口,正好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鸟类迁飞航道节点的位置。每年经停这里的迁飞鸟类,以及在这里繁殖的鸟类数量相对较多,尤其是水禽。

  今年3月下旬以来,不仅仅是丹顶鹤,东方白鹳、雁鸭等大型候鸟也不断飞临盘锦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集鳞萃的景观随处可见。

  据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主任李玉祥介绍,每年春季迁徙至此的候鸟有16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

  据保护区工作人员近期调查,保护区内共发现水鸟43种19万多只。据估计,今年整体过境候鸟将达到50万只以上。

  盘锦市加大湿地保护力度,通过退养还湿等举措进行生态修复。此外,保护区还设立了5个管理站,通过不间断的巡查和各种宣传增强市民生态环保意识,给候鸟创造良好的环境。

  这些努力只是中国全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缩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

  “我希望在我退休那天,保护区没有养鹤的笼舍存在,丹顶鹤已经成功地融入大自然当中去了。”赵仕伟说。

     (记者黄泽晨、白涌泉、赵泳)

    新华社沈阳4月25日电

 
“海洋精灵”斑海豹辽东湾“度蜜月”
“海洋精灵”斑海豹辽东湾“度蜜月”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家园
 
  4月,在渤海辽东湾的礁盘岩石上,一群“海洋精灵”正在晒日光浴。它们有着圆鼓鼓的肚皮,身着“斑点西装”,望见远处的船客,不时抬头张望,两鳍上下翻腾,憨态可掬。

  这是渤海辽东湾的朋友西太平洋斑海豹,也是唯一一种在中国海域繁殖的鳍脚类海洋哺乳动物。它们像大海的信使,每年12月从高纬度寒冷水域赶来,在辽东湾捕食、休养后,5月它们又追赶冷潮,踏上归途。

  辽东湾是世界上斑海豹繁殖区的最南端。目前,辽东湾海域斑海豹数量保持在2000头左右并有增加趋势。每年1月至3月,约有200头小斑海豹在辽东湾10000平方公里的冰区诞生。在岸边,人们不时发现有“落单”的小斑海豹出现,与之相关的观测、救助和放归工作也就此展开。

  在盘锦市盘山县三道沟海域附近,每年有100多只斑海豹在此休养栖息。因附近常有渔船、游客来往,为了守护斑海豹,2012年起,盘锦市在当地距离斑海豹聚集地约一公里处设立了保护站。

  每年3月,三道沟附近的海冰化得早,那些趴在冰排上,无法长时间在水中生活的小斑海豹会被父母放到滩涂上,存在受伤的风险。保护站的队员们就每天在海岸线上巡查,观察小斑海豹的生长情况,及时劝导渔船和游客远离。

  当地渔民让出了自己的部分作业区域,供斑海豹休憩。每次出海时,一发现有“落单”时间过长或受伤的斑海豹,渔民就会及时和保护站联系,协助援救。

  “2021年,我们共救助了7头斑海豹,其中有3头斑海豹具备独立生存能力,已被放归大海。”盘锦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渔政执法大队大队长王晓波说,最近几年,前来三道沟海域附近栖息的斑海豹越来越多,今年保护站观测到的数量超过250只。

  这些被救助的斑海豹有的会被送往大连圣亚海洋世界水生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在那里,斑海豹会练习躲避渔网、躲避渔船、捕捉活鱼,以及对异物的识别等各种技能,然后重返海洋。

  2021年4月16日,在大连海域,5头人工繁育的斑海豹和3头此前救助的野生斑海豹被放归大海。海水淹没了小斑海豹的身躯,它们的头尾翘起来,左右摆动,像是在与众人告别,随后又缓缓移动,消失在大海中。

  近年来,各地对斑海豹的保护进入了新的阶段。由大连圣亚海洋世界水生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协助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T9606-2018《斑海豹饲养规范》等一系列行业标准与技术规程颁布实施。

  在盘锦市,当地启动了滨海湿地修复工程,提出逐步将原有的8万亩海水养殖池塘恢复原生态,为斑海豹及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绿色家园。  (记者赵泳、张琦汝、武江民)

    新华社沈阳4月25日电

 
别人抢菜,他们抢光刻胶;别人团菜,他们团零部件 上海部分关键产业复工复产见闻
别人抢菜,他们抢光刻胶;别人团菜,他们团零部件
上海部分关键产业复工复产见闻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四月二十三日,上汽临港乘用车工厂工人在总装车间工作。    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本报记者周琳、周蕊、贾远琨
 

 
  上海是我国汽车、集成电路等关键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汇聚了上汽、特斯拉、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产业链上下游的一大批重点企业。如今,这里正不断扩大复工复产企业范围,滚动推进,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点带链,有序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两批8.9吨光刻胶,“飞抵”上海


 
  上海华虹五厂的洁净室里,12英寸全自动产线24小时不停,有限的人手保证产能高负荷运行。
 
  “虽然有很多自动作业,但还是需要人去监控。”华虹五厂厂长魏峥颖说,“现在全球的芯片供应链都非常紧张,我们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必须保障连续性生产,这样才能保证下游客户的各类产品,都有芯片可以用。”
 
  集成电路被誉为工业“粮食”,上海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2021年贡献了超过四分之一全国集成电路的销售额。封控前夕,作为我国集成电路制造的龙头企业,华虹集团6000多人选择“逆行”驻守,住宿舍、睡办公室、打地铺,保障多个“芯”工厂平稳运行。
 
  六千人的保链行动并不容易。3月27日晚间,得知浦东新区即将封控的消息后,数千名企业员工,在短短两个多小时内,急扔下碗筷、随手将衣物和洗漱用品丢进行李箱。
 
  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运行涉及材料复杂性高,尤其是化学品储存期限的安全限制,因疫情防控政策收紧的趋势,导致供应链矛盾凸显。“一体化”机制下的供应链部门紧急启动“24小时供应链保卫战”,华虹集团第一时间任命“战”时保供“团长”,每天核对库存“水位”,每天计算最短的短板,每天盘算可以上路的司机,每天牵挂保障物资通行证,每天忧虑制造厂会不会弹尽粮绝……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物资保障,困难重重。”华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素心说,用于芯片生产物料保障非常关键,各类原料库存,一旦存储低于40小时可用,就要协调采购运输,千方百计保产线不停。“推动集成电路发展,保障国民经济基本需求是我们的责任。”
 
  “保链”并非一个人的战斗。接到公司封闭运行通知,华虹五厂制造部黄煜第一时间安排物资到位;五厂动力部水气化科凌磊主动承担为槽车师傅送饭任务,感恩供应商的支持;研发一部集成四科钱猛三月份几乎天天驻守公司,加班加点保障研发项目进度;生产计划部物料控制科曲超深夜紧急对应调整槽车到厂计划;五厂工程三部光刻工艺科程奥博居家隔离期间,深夜仍在统计员工健康信息……
 
  集成电路生产涉及复杂而繁多的设备系统,需要专业和定期的维保,数十家设备厂商的数百名工程师毫不犹豫选择了陪伴。最夸张的是有人把帐篷搬进了办公室,成为驻厂的“豪宅”。荷兰光刻机企业阿斯麦也是其中一员。阿斯麦大中华区相关负责人说,阿斯麦有数名工程师在华虹共同驻厂,进行光刻机的维修保养。
 
  4月24日清晨4:35,东航物流旗下中国货运航空一架航班飞抵浦东国际机场,机上承载的物资中,有5.4吨光刻胶,这是华虹集团不可或缺的生产物资。4月以来,东航物流已为华虹集团运输2批光刻胶,共8.9吨。
 
  光刻胶是集成电路生产中的关键性原材料,且全程需冷链运输,运输要求非常之高。远程对接、成立物流保障运输专班、与海关紧密沟通、采用“预报关”模式。如今,第一批光刻胶已交至华虹手中,当日便被送抵工厂投入生产。
 
  “还有许多五湖四海的客户,有慰问、关心、鼓劲、投喂,他们没有为求产能而来;我们也用6000人的驻守和坚持,庄严兑现对客户‘一诺千金、使命必达’的承诺。”张素心说,目前,华虹集团的生产保持满产状态,在复杂严峻的疫情情况下,做到了内部防疫严格实施、供应没有中断,全力保障全国乃至全球的供应链稳定运行。
 
  汽车“龙头”复工,拉动上下游“一体化”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里,上汽集团临港乘用车工厂内热火朝天,一辆辆整车正从这里下线,走向中国居民乃至全球居民的家中。记者在总装车间看到,有的工人正在运送物料,有的安装电子元件,还有的正在进行灯光、淋雨、雷达等各方面出厂前质检。这里不仅有非凡、荣威、名爵等品牌的车型,还有新面世的“智己L7”的身影。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党委书记黄建英介绍,18日开始,上汽集团旗下的整车、零部件和物流企业等,重点瞄准人员保障、供应链保障、物流保障、封闭生产管理和防疫措施等领域,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19日,临港乘用车工厂在压力测试下的首台整车下线,截至目前,已有700多辆整车走下流水线。
 
  生产线的边上、办公室、展厅和会议室里,睡袋、防潮垫、气垫床、帐篷整齐划一排列。这是临港基地数千名员工一个月来居住的地方。“工厂处于严格的封控管理,生产人员也有很多因疫情原因被困在家里,物料运输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这对于我们所有人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难关,但我相信我们能同心协力渡过去。”智己汽车质量交付部总监金蔚丰说。
 
  为了确保顺利交付,智己一线的12名员工主动请缨,组成了一支生产保供突击队。他们赶在自家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前,迅速收拾行李返抵临港工厂,开始日夜“接力”赶工。这支突击队,每天与总部采购及供应链团队一起在线上召开两次保供会议,势必要第一时间解决新出现的突发问题。正是这批年龄在30岁左右的中坚力量,承担起了制造、质保、生产规划、物流等一连串的作业任务,在严峻的疫情挑战下有序保证“智己L7”的平稳生产。
 
  4月17日晚间,备受中国内地汽车用户瞩目的“智己L7”顺利上市,这其中也离不开上汽临港在封闭管理期间的种种努力。智己汽车联席首席执行官刘涛说,尽管疫情对企业的正常工作和生产产生了影响,但在3月27日封控前夜,企业已抢运了一大批零部件到上汽临港工厂。
 
  “这波疫情对我们的原定汽车上市计划造成了影响,有两周左右的推迟,但是整体是可控的。”刘涛说。
 
  上汽乘用车是上海第一批复工复产企业“白名单”之一,然而复工并非“一声令下”就能完全实现,打通上游的供应渠道同样重要。作为上汽乘用车的供应商之一,位于上海嘉定区安亭镇的“上海三立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就找到了一个好办法自救。
 
  在位于苏州市相城区的苏州星华实业有限公司的工厂内,一辆大型卡车停在工厂库房,工作人员正往车上装运各种货物。这一天内,有许多小型货车也分别驶入厂内,工作人员把小车上的货物清点后装至大卡车上。全部装载完毕后,大车将货物运输至物流公司,在外市的中转站进行集中消杀,随后立刻启程前往上海三立汇众。
 
  这些小型货车来自苏州市的四面八方,苏州申建也是其中一家。如今,疫情防控政策十分严格,物流运输价格水涨船高。像申建这样的为三立汇众供货的小零部件企业,在苏州还有四五家,他们都因为高昂的物流成本陷入了停滞。没“料”下锅,急坏了采购部。
 
  “我从社区蔬菜团购找到灵感。”三立汇众采购部部长赖颖彪想,既然蔬菜可以用团购分摊运费,为什么零部件不能团购呢?他立刻安排采购人员对接各家企业,自己则联系上了苏州星华,以他们工厂为转运点,安排其余5家企业都把货物运送过来,再一起发往上海,大家根据零部件数量,分摊运费,小企业还能免交。
 
  赖颖彪说:“民间的智慧不可小觑,‘蔬菜团购’带来的灵感可以为那么多企业减少成本、创造收益。”零部件“团购”让三立汇众上下信心满满,如今,宁波、余姚、武汉等地的供应商,也加入“团购”套餐。
 
  “零部件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零件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链。”上海三立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中方副总经理刘强说,目前企业还有多个江苏方向的供货渠道处于闭塞状态,接下来将积极寻求政府以及下游主机厂帮忙解决其余的供货问题。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表示,这段时间,兄弟省市一批汽车、电子等企业亟需上海解决产业链配套的问题;同时,上海也亟需各兄弟省市的支持,同步推动零部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打通物流通道,共同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
 
《金融时报》报道称全球投行将上海视为主要投资目的地
《金融时报》报道称全球投行将上海视为主要投资目的地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伦敦4月24日电(记者杨海若)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说,全球投行正在上海推进雄心勃勃的业务扩张计划,其策略不会因当前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而改变。

  《金融时报》22日刊文说,最近几周,高盛集团和摩根大通等将部分员工从香港调至上海。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瑞银集团、瑞士信贷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等也将上海列为其未来几年的主要投资目的地。近年来,随着中国继续逐步开放金融服务业和资本市场,华尔街银行加大进军上海的力度,已聘用了数百名员工。

  文章援引一名熟悉高盛计划的人士的话说:“我们对在中国业务的规划是50年的。几个月的业务干扰不足以改变这种战略思维。”花旗集团也表示,由于中国的企业和商业银行大举推动数字化转型,其上海业务并未因防控措施受到严重影响。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29例,传播链条基本清晰 扩大核酸筛查范围至11个区域,目前朝阳区已出结果均为阴性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29例,传播链条基本清晰
扩大核酸筛查范围至11个区域,目前朝阳区已出结果均为阴性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林苗苗)“4月24日16时至25日16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29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25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

  据悉,4月22日以来,北京已累计报告70例新冠病毒感染者。庞星火透露,初步流调结果显示,北京市近期发生的疫情传播链条基本清晰。

  庞星火介绍,随着流调进一步推进,感染者分布区域及涉及场所有所扩大,除之前通报的学校和家庭聚集性疫情外,新增两起因聚餐引发的聚集性疫情,其中房山区窦店镇瓦窑头村太和褡裢火烧店涉及10例感染者,朝阳区护国寺小吃(光明桥店)涉及5例感染者。

  经北京市疾控中心评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北京市即日起新增5个中风险地区。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个,为朝阳区潘家园街道松榆里社区;有中风险地区6个。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赵卫东介绍,据监测,今日北京新发地、大洋路等7家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上市量2.27万吨,货源稳定,价格平稳。总体看,北京市各类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稳定,供应有保障。

  赵卫东介绍,在批发端,北京市组织北京新发地等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协调运销企业(大户)加大货源组织力度,积极调货进京,保证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源头供给充足。在零售端,要求北京市的大型连锁超市、生鲜电商平台等重点保供企业按照日常消费3倍以上备货。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陈旭)在4月25日晚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介绍,目前所有感染者均在管控范围,朝阳区及周边区域核酸检测已出结果均为阴性。在朝阳区已经开展核酸检测基础上,北京将进一步扩大区域筛查范围,从26日起至30日,对东城、西城、海淀、丰台、石景山、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经开区等11个区域人员开展三轮核酸检测。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介绍,朝阳区从4月25日起对生活、工作在朝阳的人员进行核酸检测,25日、27日、29日各检测1次。共统筹安排43个街乡布置核酸检测点,共设置1301个点位、3323个通道,为居民提供核酸检测服务。截至25日20时,朝阳区核酸检测共计3691200人,目前526457人结果已出,均为阴性。

  杨蓓蓓介绍,25日下午,因护国寺小吃(光明桥店)发现多个确诊病例,朝阳区针对本轮病毒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经专家研判,综合区域特点,对东二环以东、西大望路以西、华威南路和松榆南路以北、广渠路以南区域进行临时管控。

  徐和建介绍,请广大市民朋友根据所在地核酸检测安排,主动配合、按时检测,结果未出之前,尽可能不走动,减少社会面接触。各单位、各企业可结合实际,适当下调到岗率,鼓励远程、居家等弹性办公,鼓励错峰上下班。各类宾馆酒店从紧控制会议、培训、论坛等聚集性活动,核心区继续暂停举办会展、论坛、婚宴等活动。暂停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展销促销等大型聚集性活动,暂停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课程及培训活动,暂停零散装修零散建设工程(含家庭装修、农村建房)施工,检测结束后再行恢复。

 
上海今日将对全市“三区”内人员进行全员核酸筛查
上海今日将对全市“三区”内人员进行全员核酸筛查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记者袁全、胡洁菲


  记者从4月25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4月26日,上海将按原计划对所有的封控、管控和防范区域内人员进行全员的核酸筛查。

  据介绍,考虑到降雨天气给采样工作带来不便,为了让筛查工作有序、安全、快速地开展,上海将进一步做好现场组织和环境消杀工作,对于抗原检测阳性待复核者、混管阳性待复核者及其同住者等人群,安排上门采样。对于可以下楼采样的人群,将采取分楼栋、分楼层、分时段的方式组织居民下楼,减少人员聚集。

  会上同时通报,截至4月24日24时,在上海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196例、危重型患者23例。

  4月24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51例。

  新增本土死亡病例平均年龄84.2岁,80岁以上高龄老人共37位,最大年龄100岁。51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3级(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4例曾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其余均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4月24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472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2449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9523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社区须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新华社上海4月25日电

 
广州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广州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四月二十五日,广州市一所小学的学生准备进校园。当日,广州市除封控区、管控区外,全市小学幼儿园、白云区中学阶段学校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新华社记者卢汉欣摄
 
疫情“风暴眼”的由乱到治 北蔡在苦战
疫情“风暴眼”的由乱到治
北蔡在苦战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肖春飞、何欣荣、王辰阳


  3月13日晚上,上海浦东新区华绣路255弄艾南花苑居民刘子芬(化名)忙着跟单位请假——她所在的小区有阳性感染者,要进行封控管理。她没想到,这一天,成为一个漫长的开始;而艾南花苑所在的北蔡镇,正在成为上海此轮疫情暴发后的一个风暴眼。

  阳性感染者激增,人心惶惶;看病难、配药难、买菜难,满屏的求助信息,真真假假的各类传闻;电话录音中,疲惫不堪的居委会书记面对居民为何不及时转运阳性患者的质问泣不成声;镇党委书记、镇长因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履职不力,造成疫情外溢,对全局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双双被免职……

  一个多月过去了,如今的北蔡镇情况如何?

暴 发


  空空荡荡的街道,偶有快递骑手与“大白”疾驰而过;密密匝匝的店家,虽然大门紧闭,却能看出北蔡镇疫情前浓浓的烟火气。

  北蔡,因宋代有蔡姓大族聚居于此而得名,属于浦东开发比较早的地区之一,全镇下辖11个村民委员会、58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23.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2公顷——也就是说,北蔡镇地域广大(上海黄浦区面积为20.52平方公里,没有北蔡镇大),域内不仅有现代的商贸园区,还有“城中村”和农村。某种程度上,北蔡是浦东开发的一个缩影。

  据北蔡镇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北蔡经济活跃,“三产比重达到89%,现代商贸业贡献率超过69%。落户区域性总部6家、上市公司2家、税收亿元楼3幢,企业法人单位超过3000个,位于新区各镇前列。”

  一位北蔡镇干部告诉记者,北蔡镇形态很复杂,既有售价高达14、15万一平方米的高档住宅,也有大量老公房,还有聚集了大量外来租客的“城中村”。北蔡镇联勤村,号称风暴眼中的风暴眼,就是一个“城中村”,村东侧是上海最大的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量从业者租住在联勤村。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北蔡镇现有总户数119267户,常住人口277490人,其中户籍人口121833人,外来人口明显高于本地户籍。疫情暴发后,防控难度特别大。刘子芬感觉到气氛明显紧张起来,“买不到菜”“看不了病”的求助信息越来越多。下楼做核酸检测,感觉乱糟糟的,大喇叭一响,大家都下楼排队,有一次,她找队伍尾巴,走了快5分钟才走到。她很期盼3月27日这一天,这一天,是艾南花苑隔离14天满的时候。结果,当天晚上8时,上海市发布通知:次日5时许,上海市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实施核酸筛查,第一批是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

  消息一出,众多浦东居民涌上街头抢购,刘子芬没有出门,她看着浦东抢菜图片、视频刷屏,一边想以后吃饭怎么办,一边想这波抢购会带来多少风险。此后,艾南花苑不断有阳性病例出现,作为封控区,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管理。刘子芬说,她确实感到了那么一些绝望。

  北蔡的管理者也陷入了焦头烂额的状态。随着感染者不断增加,镇政府左支右绌,渐感心力交瘁,镇政府工作人员中也出现了感染者。居委一线干部,忙着组织核酸检测、物资发放、患者转运……不眠不休,已到了身心透支极限,但仍然无法满足居民一波接一波的看病、买菜需求。有些居委一线工作者又因感染造成减员,人手更为紧张,矛盾日趋尖锐。4月3日,网上出现一段录音,是一个居民与南新四居党总支书记何秀梅的对话,居民质问小区里的阳性感染者为何转运不出去,声音嘶哑的何秀梅反复表示她无能为力,最后控制不住,哭出声来。

  彼时的何秀梅,是北蔡当时的一个缩影。

配 药


  王晓进第一次跟北蔡镇干部交接工作时,虽然彼此戴着口罩,仍然能感到对方的疲惫——眼圈是黑的,声音嘶哑,“当时感觉很压抑。”

  王晓进是众多驰援支持北蔡的力量之一。浦东新区派出指导组进驻北蔡,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也向北蔡发起增援,全区乃至全市集中人力、物力支援北蔡。4月8日,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上海市国资委党委紧急抽调党员志愿突击队,赶赴疫情较为吃紧的街镇,驻扎支援当地疫情防控。上海城投集团第一时间响应,短短数小时迅即组建了由53名共产党员和志愿者骨干组成的上海城投抗疫党员突击队。当天集结,奔赴北蔡镇,城投集团安全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晓进担任突击队队长。4月9日,上海抗疫党员突击队(浦东组)临时党委获批成立。

  突击队的任务,就是危急时刻与北蔡镇党委、政府并肩战斗,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王晓进说:“突击队承担的主要任务包括当地居民用药、抗疫物资和生活物资的分发配送,以及协助核酸采样等,在保证队员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打通物资配送‘最后100米’,尽最大努力服务北蔡的疫情防控。”

  两支突击队有分有合,比如在配送药品一块,上海市级机关志愿者突击队负责代替居民到医院配药,上海城投突击队则将居民在互联网医院下单的药送到居民小区。配送药品,是突击队赢得群众的关键一步。有北蔡居民说:“饿一两顿,问题不大,但一天不吃药,问题就大了。”因为配送员数量紧缺,当时一些居民的药物配送已经延误了一周多。

  居委干部把上海抗疫党员突击队(浦东组)临时党委书记王守瑜拉进配药微信群之前,提醒他:“你先‘潜水’,别说话。”他进了群,顿时感受到怨气冲天,居民配药需求巨大,满足不了,各种牢骚,还有直接开骂的。王守瑜心情沉重,跟队员讲:群众配药问题一定要努力解决。队员们开始奔波浦东浦西两边,在医院排长队,优先配好癌症病人和精神疾病病人的药。城投突击队则让居民把互联网医院下单收货地址直接改成他们的驻点酒店,药品来一批就送一批。药送到小区之后,买药的居民还能收到一条短信:“XXX居民,您好,由于受疫情影响,您在互联网医院所配药品已由上海抗疫党员突击队志愿者为您配送完毕,现放置在您所留地址小区门口货架处,请您知晓,及时领取。感谢您的耐心等待,祝您身体健康。众志成城,携手抗疫,坚持就能胜利,坚持定能胜利!”落款是“上海抗疫党员突击队浦东组(上海市级机关志愿者突击队、上海城投集团突击队)”。王晓进说,这是突击队精心编写的,希望让居民能够缓解一下焦虑,坚定抗疫的信心。

  北蔡地形复杂,送药队员不是本地人,刚开始走了不少冤枉路,第一天送药时,60个配送单,8个人一直送到凌晨2点才结束。每个配送点位都要使用导航软件搜索,很多点位还搜索不到,只能靠自己去现场摸索。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突击队召开临时党支部会议,复盘当天工作,集思广益找一个更有效率的配送方式。

  来自上海城市排水公司市南防汛分公司自控管理岗位的徐阳,大学专业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他想起自己曾下载过的一个App“地图慧”,使用场景很小众,普通人可能用不到,却刚好能满足当下的使用需求,解决现有导航软件无法定位的难题。于是,他和队友们把电子配送表单一键导入,“地图慧”App在地图上自动生成点位,然后通过复杂地址人工复核方式,以驻点为始发点,分成几个分拣区域,计算出了最优配送路线。翌日,他们根据这一方案进行实战,果然效率提高了很多:这一天29单花了两个半小时,接下来40单花了还不到两个小时。因为疫情防控的要求,有的小区只开一个进出口,有的村子路被封起来了,和其他村子共用一个路口……这些都只能靠人亲自去“跑一跑”实地才知道。他们把这些经验都编成文字,逐步完善,供大家参考。一周下来,变化很大。刚开始,8个人一天才完成了60单,到现在,2到3个人一天就能完成180单。

  “我们每天连轴转,很累但也很满足。听到居民在电话里激动地说‘药到了’的时候,大家很有成就感。”徐阳说,这些天,经常有居民给突击队员发送感谢短信,让队员们注意安全。每次看到这些,大家心里都觉得暖暖的,也更有动力坚守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

  “抗疫是一场人民战争。突击队来北蔡,就是要让居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变化,这样他们才会更加配合各项防疫工作。”在配药微信群里,王守瑜感受到,怨气渐渐下去了,感谢的、点赞的多起来了。

坚 持


  组织核酸检测,分发保供物资……何秀梅一直在忙碌,她的日常,就是穿着大白防护服,推着一辆红色电动自行车,拿着电喇叭,穿梭在小区。记者几次联系采访她,她都在忙碌。她说,阳性患者转运难题已基本解决,居民求医问药矛盾也不再像开始那样尖锐了。

  更多的力量,加入了进来。3月24日,上海市委组织部发布致全市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在大战大考中彰显特殊责任、特殊担当》,要求党员在疫情防控中要带头担起责任、带头发挥党员作用、带头联系服务群众、带头做好宣传引导。4月6日,中共上海市委发布致全市共产党员的公开信,要求党员尽锐出战、持续奋战,全力投身到这场严肃的抗疫斗争中去,排除万难,争取胜利。上海全市有超过70万党员在社区报到。在北蔡,越来越多封控在家的党员,亮明身份,开始行动。

  5000多位居民、148栋楼、60岁以上老人约占40%……民乐苑是北蔡镇居民规模靠前的居民小区之一。从3月中下旬以来,仅有9个人的民乐居委会一直在抗疫一线忙碌,然而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小区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手,才能满足核酸检测、物资配送、送医配药等各类需求。4月8日,志愿者爱心群里发起接龙,召集到30名左右党员;9日,志愿者党员代表与居委会沟通,决定同心协力、合理分工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15日,经上级批准,上海抗疫党员突击队(浦东)临时党委决定成立民乐居委临时党支部,支部书记祁志宏来到民乐居委。基层组织的力量开始显现,民乐居委临时党支部拿到了双报到党员的名单,一一联系后,已经召集到一百多名党员,共同投入抗疫工作,又通过党员志愿者服务时长统计等制度,用“硬规矩”激发出更强的战斗力。

  民乐居委临时党支部是北蔡镇成立的第一个临时党支部,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模式,既是对居委会工作的支持,也能反映居民群众的呼声,更是体现了社区内党员的使命担当。通过上海抗疫党员突击队(浦东)临时党委联络员的努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社区成立临时党支部,而北蔡镇也已经明确要在当地所有的社区都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协同作战的力量。王守瑜说,方法论很重要,“组建临时党支部,解决‘谁来干’的问题;编写小区防疫办法,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强化考核评价,解决‘慵懒散’的问题。”

  “我们的临时党支部和居委会、群众志愿者、楼组长等经过磨合,已经形成比较顺畅的运转机制。”民乐居委临时党支部书记祁志宏常驻在居委会的办公室,与民乐居委党总支书记刘信永成了“黄金搭档”,及时完成工作的协调沟通。

  祁志宏介绍,居委会依然承担攻坚克难的任务,比如封控楼栋核酸采样、阳性感染者转运、物资接收等;临时党支部人手更充足,负责非封控楼栋核酸采样、居民配药、物资配送、宣传引导等任务;群众志愿者和楼组长成为具体工作执行的有生力量。经过大家的努力,小区内高峰时期20多栋封控楼已经下降到4栋。

  以最繁重的核酸检测工作为例,小区内有一个下沉广场,以往核酸检测都在这里进行,太阳底下暴晒,人员流线混乱,居民聚集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风险,核酸检测时间较长,而且效率也很低。民乐居委临时党支部前后调整了3个版本的方案,重新设计核酸点位分布和叫号秩序,把整个小区分为3个片区,组建专门的扫码、喊楼、维持秩序志愿者队伍,合理安排医护人员,以往至少要花6个小时完成的核酸采样,现在在医护到位的情况下全员完成仅需3至4个小时。除了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婴儿,小区内单次核酸检测的覆盖率可以高达95%。

  民乐居委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张璐说:“我没有想到大家的积极性这么高,有任务了在群里吼一声,就有很多人响应。还有宣传工作需要专业人士负责,党员李伶主动请缨,接下了这艰巨的任务。我们有一位70多岁的老党员顾老师,他也想尽一份力,因为在老年大学教视频剪辑课程,爷爷就主动指导年轻人采编剪辑,激励了更多人参与进来。”

  “民乐居委”微信公众号不仅成为记录好人好事,为居民加油鼓劲的园地,而且成为了提高信息透明度的利器。民乐居委临时党支部加大了在微信公众号上的信息发布力度和频次,每天通报最新的疫情情况,包括核酸和抗原检测阳性数量、集中和居家隔离数量、封闭管控楼栋情况、阳性感染者转运情况等,甚至更新封控楼栋的分布地图。同时,这个微信公众号还会发布核酸、抗原检测安排,就医指南,团购黑白名单等信息,在小区内传阅度很高。党员们也会在各自的楼栋聊天群里收集居民的问题,汇总以后及时给予反馈。

  北蔡,正在改变。刘子芬说,这段时间做核酸检测,按楼栋通知出门了,不用像以前一样排长队,10分钟左右就能结束了。

守 望


  4月22日,艾南花苑收到镇里下发的一批保供产品,其中有山东德州扒鸡,刘子芬所在的楼栋群里,邻居们夸扒鸡质量不错,讨论扒鸡的吃法,用微波炉转4分钟即可,刘子芬说了一嘴:“厨具不全,只有锅……”立刻,一个不认识的邻居,要给刘子芬送一台闲置的微波炉。这事让她“破防”了。

  疫情重新“定义”了邻居,以前仅仅点头之交的邻居们,守望相助。在艾南花苑,大家上网抢菜,然后分给楼栋里的老人。这样的故事,在北蔡比比皆是。

  北蔡镇鹏飞路鹏海七居,88岁的陈阿婆在小区封控第5天就开始腹泻,考虑到疫情期间就医不易,抱着能忍就忍的心理,老人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几天后,不断腹泻的老人开始出现黑便,家属高度怀疑是肠胃道出血。几天的腹泻,加上便血,原本身体就虚弱的老人变得更加虚弱无力。与阿婆同住的儿子也已68岁,焦急之下,他拨通了鹏海七居书记沈美华的电话,沈美华连忙联系了镇防疫办,镇防疫办第一时间派出转运车。一场挽救生命的“接力”从居民小区开始,为了给“二棒”节省时间,打“头棒”的沈美华决定将住在2楼的老人抬下楼。居委社工和志愿者一呼百应,抬人的抬人、搬轮椅的搬轮椅,大家和时间赛跑,以最快的速度,将老人抬下楼,并用轮椅推到小区门口,送上转运车。接收老人的上海安达医院给予简单处理后,综合病人情况研判,将其通过120运转至仁济医院东院。据了解,老人已在仁济医院东院住院治疗,目前病情稳定。

  志愿者的力量,在艰难时刻微光聚成光束,让居民们感到温暖。在北蔡各个小区,志愿者从早忙到晚:天刚蒙蒙亮,他们就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在小区门口为居民们清点物资,鸡蛋、水果、蔬菜及药品防护用具,以便及时为居民的外卖食品和快递等基本生活物资进行无接触式配送,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做好保障。在网格化核酸筛查时,志愿者们还要协助居委会维持秩序,保障居民按顺序按楼栋有序采样,避免聚集;协助物业保洁做好一天两次的楼道垃圾清洁工作……

  北蔡镇陆家嘴锦绣里小区一名志愿者在朋友圈里深情写道:

  “2022年4月疫情封控期间,小区内除了一辆快磨破车轮的三轮车外,没有其他高载物量的运输工具,带头的是我们社区老党员——花老师,年逾七十,每天他老人家都站在最累最苦的岗位。人是有情感的,我们一群年轻志愿者在花老师的感染下,个个都是热血好青年。这次疫情,我们看到了社区治理最美好的一面,爱与信任!”

  花老师名叫花长顺,他骑车拉面粉的照片被居民发到业主群里,很多人受到震撼——花老师的头发跟面粉一样雪白……大家坐不住了,年轻人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分成团购组、核酸检测组、搬运组、分发组,有条不紊开展工作,整个小区的精神状态都发生了改变。

  北蔡仍在苦战,但一天天变得好起来。4月16日晚,北蔡镇得到多方支持,十数辆大巴转运走了联勤村村民,并在村内开展了全面彻底的环境消毒;24日,载着返家村民的大巴陆续驶向村口,村民们在引导下有序回家,横幅上写着:“您辛苦了,欢迎回家!短暂的分离为我们迎来了更温馨安全的环境!”入夜,联勤村家家户户已经熄灭一周时间的灯光,纷纷亮起。

  苦战仍在继续,坚持就是胜利!

 
政协委员当起“送药小哥”后,他发现……
政协委员当起“送药小哥”后,他发现……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调查观察
 
  “药品以小包装为主,同封控初期一致。酒精消毒液偶有订单,数量不大,可能社区居民室内消杀物资已经补齐。”4月24日晚上9点多,记者拨通邵楠电话,他刚结束当天的送药工作。

  50岁的邵楠,在一家投资公司工作。上海本轮疫情暴发以来,他白天忙着协助社区防疫工作。3月31日他注册成为某平台的众包骑手,只接药品单,他说“因为很多药品是急用,而药品订单运费加价低,接单的骑手不够”。

  3月31日吃过晚饭,邵楠戴上平日骑自行车用的头盔、推着刚买一个多月的电动车,出门送第一单。

  “我记得是一个很偏僻的小区,到小区门口后拐了好几道弯也找不到地址上的门牌号,费了好大周折。”邵楠说,他取药时就有些手忙脚乱,顾客电话催促“麻烦你快点,我家里人等着吃这个药”。

  顾客出不了家门,邵楠把药放在了小区门口。对方拿到药后打电话向邵楠道谢,还打赏了6.6元。

  “那天晚上也是特别冷,风又大,送完那单,想到等药人的焦灼、骑手的艰辛,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邵楠说。

  在药店门口等药时,邵楠会和其他骑手聊聊天。“骑手配送很艰辛,有时找不到路,有时晚了会被顾客批评,他们有委屈,我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疫情期间,上海不少路被封了,很多小区只保留一个门,骑手常常要“兜圈”。有一次,邵楠按照导航走,连续两个路口都被封了,他又多兜了3公里才得以出去,“如果能上线一个及时更新的疫情地图给这些骑手会好很多”。

  一天早上九点,邵楠瞄了一眼他所在快递平台上的榜单,排第一的快递小哥已送了42单,亚军39单,季军38单。“这一晚上他们肯定没睡。他们普遍睡不够,而且很多人每天只吃一顿饭。”邵楠说。

  相比从早忙到晚的专职快递,邵楠坦言自己没那么累。“我最忙的一天也就送了13单,夜里12点结束了。”

  当“送药小哥”20多天以来,邵楠的送药包一直在变。一开始,他的小车一次能装五六单,以小包装常用药为主;之后,人们开始以周为单位储备基础性疾病用药。后来,消毒药水、酒精等防疫物资的需求量开始变大,他的小车常常只能装下一单。邵楠因此背了个双肩包,里面有两个袋子,以增加容量。而最近,药品又以小包装为主,同封城初期一致。

  最近几天,邵楠发现上海药店也有了变化。

  “一是药店越开越多,二是药店人手增加了。”他说,“我在路上有时抢了四五单,等到药店的时候,其中的两三单已经打包好放在地上,这是以前没有过的。”

  他还发现,前段时间人们只能线上下单买药,现在部分药店开了零售窗口,一些防范区的居民可以自己到药店购买药品了。

  “平台推送的药店距离越来越远,除了单量减少,还有外卖骑手迅速增加。”邵楠说,快递小哥生活居住条件逐步改善,部分街镇开始提供快捷酒店供快递小哥选择入住,快递小哥们表示很满意。

  送药的路上,邵楠也经过了多家银行营业点,灯火通明,“商业银行先行复工得到落实,对公业务正在恢复。”邵楠表示,“距离我这个‘假冒’小哥下岗的日子不远了,快好了!”

  邵楠是上海市政协委员,他说,这些天兼职快递送药,也是一段难得的调研经历。

  “我学会从政协委员和快递小哥两个角度来观察疫情下的上海,怎么能做得更好。”邵楠说,他打算把自己这些天的所思所想形成社情民意,建言献策,希望继续打通送药堵点,让更多的人及时收到药品。

    (本报记者黄安琪)

 
一本“放大版”教科书背后的爱心接力
一本“放大版”教科书背后的爱心接力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新华社记者王君璐、杨淑君


  9岁的俊博是一名在普通学校就读的低视力儿童。你能想象视力仅有0.12的俊博眼中的模糊世界吗?看不清动物园的小动物,看不清迎面走来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板书,更重要的是看不清正常课本、试卷上的文字和图画……

  2022年春季学期前,俊博惊喜地收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授权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的首批普校大字教科书。有了“放大版”的课本,像俊博一样的视障儿童也可以和健视的孩子一样,无障碍地学习了。

  “再也不用眼睛贴着课本学习了!”


  俊博出生时患有先天性眼疾,半岁前左眼无光感,右眼仅有光感没有视力。通过手术和不断的康复干预,如今俊博右眼裸眼视力达到0.12,矫正视力达到0.15,属于视力残疾中的低视力人群。

  上学的路上需要借助盲杖,看书、写字需要放大镜……“上学”这件对普通孩子来说很平常的事,俊博需要加倍努力。然而缺少合适的课本,是他在普校就读的最大障碍。

  “如果不使用辅具,俊博得把眼睛紧贴书本才能看清。除了视疲劳,长期趴着看书,颈椎和脊柱也可能变形。”为了让孩子能够更轻松地学习,俊博的母亲洪燕和很多低视力儿童家长都想到了自己“放大”教材的“笨”办法,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要么不清晰,要么排版对应不上。”

  2021年底,在教育主管部门、出版社、家长等多方努力下,中国盲文出版社出版了人教版大字教科书,包括一至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18种大字版教材。

  “这套‘量身定制’的大字版教材开本增大为8开,字号全部增大,有效解决了低视力学生的阅读障碍。”中国盲文出版社大字本事业部主任包国红介绍,大字版教材还对影响低视力学生阅读的图片、文字颜色等进行了无障碍处理。

  “大字版教材印刷清晰,孩子现在距离30厘米就可以看清书上内容,坐姿也变端正了。”洪燕说。

教材“大一点” 融合教育“深一点”


  “养育视障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医疗手段不能更好地医治他眼疾的时候,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康复干预就显得格外重要。”像洪燕一样的很多低视力儿童家长认为,绝大多数低视力的孩子都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和健视的孩子一起学习,成为融合教育的受益者。

  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合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强调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正常而非隔离”的教育环境。随着融合教育的大力发展,我国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由2015年的23.9万名增加到2020年的43.9万名。《“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推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及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进一步深度融合。

  “接受融合教育的孩子需要更加包容的环境和适合的学习工具。”中国盲文出版社副总编辑马文莉表示,无障碍大字版教材、试卷是保证低视力儿童接受融合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

  “好的视觉状态首先是清晰,第二是舒适,第三是持久。”深圳市眼科医院视觉康复门诊主任医师梁平说,大字教科书能够帮助低视力儿童更加轻松、高效地学习。

  在洪燕看来,大字版教材与原书“同页同内容”对低年级学生也非常重要。“老师不用再专门指点低视力儿童,这对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很有益处。”洪燕说。

期待更多阳光照亮“看不清”的孩子


  “他不是不能,只是不便!”为了帮助孩子成长,洪燕牵头开设“低视力联盟”微信公众号及低视力儿童学龄交流群,越来越多的视障儿童家长在线上学习、交流融合教育相关知识和信息。

  “我想把自己多年学习和积累的经验分享给同样境遇的家长。孩子的残疾只是人生无数难题其中之一,需要勇敢面对。”洪燕说,大字版教材的顺利出版,给低视力儿童家长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除了教科书,低视力学生同样要有课外阅读,也需要大字版课外读物。”包国红介绍,目前我国童书品种非常丰富,低幼阶段的很多绘本字号足够大,但一些绘本图画和文字无障碍处理做得还不完善,影响低视力儿童阅读。此外,大字版图书还面临印刷成本高、供需信息不对等、销售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

  “融合教育不是简单地让这些特殊孩子进入普通学校上课,还要有相应的资源支撑,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大字教科书的出版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目前我国各地融合教育发展尚不均衡,建议设立更加刚性的评估体系,补齐短板。

  残疾人同样有权利拥有精彩人生。中国盲文出版社社长黄金山表示,推动视障教育迈向美好未来是出版社的职责所在。“今后将继续做好大字版教材的出版发行,特别是在马拉喀什条约实施后,出版社将在条约框架允许的范围内,将优秀儿童出版物和权威工具书制作成大字本,满足低视力儿童的课外阅读和学习需求,让接受融合教育的残疾孩子感受到更多关怀与温暖。”     新华社北京电

 
促中西文化互鉴,中国元素为莎翁故里增色
促中西文化互鉴,中国元素为莎翁故里增色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新华社英国斯特拉特福4月24日电(记者杜鹃)在英国文学巨匠威廉·莎士比亚诞辰458周年之际,莎翁故里、英格兰埃文河畔小镇斯特拉特福热闹起来,不少人来到这里追寻莎翁足迹,也有人在莎翁故居一座莎士比亚和中国明代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并排站立的塑像前驻足,感受中西方文化互鉴。

  这座青铜塑像2017年建成,塑造了手执毛笔的汤显祖和手握鹅毛笔的莎士比亚的形象。

  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研究部门主管、英国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研究所荣誉研究员保罗·埃德蒙森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不少来到莎士比亚出生地的游客被这座塑像吸引,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细细品味这两位文学巨匠的关联。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同时期文豪,都于1616年逝世。在埃德蒙森看来,这两人各自以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对东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距莎士比亚出生地约10分钟步行路程的地方,一座牡丹亭2019年在斯特拉特福的街心花园内“安家”,有古树、绿地为伴。这座中式六角亭依托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建筑,占地10平方米、高6米,造型优美,飞檐翘角,亭上除了“牡丹亭”三字,还有一副对联——“汤翁妙曲传中外,四梦真情贯古今”。

  小镇居民凯瑟琳是莎士比亚爱好者。她说,有关汤显祖的塑像以及牡丹亭等中国元素为小镇增色不少。

  埃德蒙森说,他赞赏中方在过去十年间为推动中英文化交流所作努力。他还对几年前中国演员来到莎翁故里表演汤显祖作品片段的场景以及在上海观看中国戏曲演员出演莎士比亚剧目《理查三世》的情景记忆犹新。

  埃德蒙森回忆,他曾在访问中国期间参加了文学交流会议,与一些中方学者建立了良好联系,此后还多次参与莎士比亚学者和中国文学学者之间的跨文化对话。

 
猫猫书店的坚守与开拓
猫猫书店的坚守与开拓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一类书、一家店,如何快速“吸粉”上万书友?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生存?在云南昆明的大型茶叶批发市场雄达茶城里,这个名叫“猫猫”的书店正用自己的坚守和开拓,努力从实体书店经营困境和疫情影响下突围。

  在这个茶城,猫猫书店“窝”在一栋商铺的二楼。书店规模并不大,占地面积只有约180平方米,去年营业额300多万元。作为实体书店来说,这份疫情之下的成绩已颇为亮眼。今年前4个月,书店又卖出2600多本书。

  4月,昆明时阴时晴。42岁的周重林身着长衫走进猫猫书店,一块“茶业复兴”牌匾挂在墙上,透着安静与淳朴。近年来,因为《茶叶战争》《茶之基本》等著作,他在茶文化界颇有名气。

  在这个满是各类茶商的大型茶叶批发市场里,猫猫书店并不孤独——它的根子扎在“茶堆”里,只卖与茶有关的书籍,目前已有5000多册世界各类茶书、200多本珍稀古籍。这里没有一些“网红”书店里常见的点心、文创产品,也听不到流行音乐,只闻得到茶香和书香。

  2015年,在雄达茶城一条深巷里,周重林与夫人成立了书店。随着规模越来越大,2019年书店搬到了现址。“书店搬家后不久,疫情就来了,人流大减、生意惨淡,刚有点起色就要撑不住了。”他说。

  为了维持书店经营,周重林身兼茶文化学者、书店老板、主播、自媒体从业人士等多重角色,开始了突围之路。

  2020年8月,他与一家茶企共同发起“看见茶文化”茶书展,展出《茶叶全书》《茶经》等经典茶书。靠企业每年给展览资助的16万元抵了房租,书店算是挺过来了。

  光有书,没人看也不行。猫猫书店先从周边的茶商、茶客和社区做起。依托茶城300多户茶商,书店和许多茶商形成了“买书送茶、买茶送书”的合作模式,书店办茶会、茶商帮书店推广,茶文化、茶产业共同发展,书店也迎来第一批固定读者。

  在猫猫书店,所有书籍都是正面平铺摆放在书架上,书名一目了然,方便读者翻阅,这与多数书店里书脊朝外的摆放方式大不相同。为了吸引读者,书店还打造了一站式“看、买、借”体验,既可以借阅图书,也可以影印资料。

  如今,不少茶商、茶农、高校教师、爱茶人等都成为猫猫书店的消费主力。“如果书店不在了,茶城就只有茶,少了文化。这两个月我已经买了2000多块钱的茶书,自己看、送顾客。看懂茶文化,会更喜欢手中这杯茶。”雄达茶城的茶商梁洪武说。

  盘活更多资源,让书店走得长远。目前,猫猫书店跟上百家茶企发起了“茶书馆合作计划”,共同书写本土茶知识。在此基础上,这些企业定期在猫猫书店订购书籍,每年带来约40万元收入。此外,书店还跟企业共同举办二十四节气茶会、读书会等,开展了300多场活动。

  当下,许多实体书店选择把书店搬到“云端”,今年初猫猫书店也开始开微店、做直播。周重林依托厚实的茶文化知识,迅速让书店“吸粉”。“老师讲得好,买了买了!”“在这个平台既能买到好茶、好书、好器,又能学到专业的茶知识。”在直播中,不少读者积极互动,买书热情也挺高。

  现在,猫猫书店每天下午都会直播两小时卖书,每周四晚上还直播一场茶书会,每场直播有数百人到两三千人观看,最多一场有近2万名观众。周重林笑着说:“过去是担心讲不好、没人看、没人买单,现在是担心书卖了发不了货。我和直播间的一些观众还成了好友。”

  在书店办公区,一张满满当当的日程表格外显眼——茶会预告、茶企洽谈、对话作家、读书会……这些让猫猫书店步子越来越坚实,影响力越来越大。

  “书籍,是我们的根本。以后我会继续以书店为阵地,把更多作者、出版社、书店联系起来,向世界传播中国茶文化。”周重林说。

 (记者吉哲鹏、王明玉)新华社昆明电

 
走进台北“可园”,一窥琼瑶的“造梦天地”
走进台北“可园”,一窥琼瑶的“造梦天地”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著名作家琼瑶曾“藏身”的位于台北市忠孝东路四段的“可园”,2021年通过危老重建案,将进行改建。这个孕育出无数脍炙人口爱情故事的“造梦天地”,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以市集形式对游人开放,向喜欢琼瑶的人们告别。

心灵休憩地


  “可园”占地200多坪(1坪约等于3.3平方米),花园几乎占了一半。走进“可园”,凉亭、小桥、流水构成的江南风情,让人即刻忘记墙外的喧闹。

  地籍资料显示,琼瑶在1980年买下这块地,并兴建“可园”。据介绍,由于琼瑶不爱出门,她的丈夫平鑫涛就把“可园”布置成温馨的家,也兼办公室。

  今年84岁的琼瑶在“可园”住了超过30年。她的作品改编的影视剧《燃烧吧!火鸟》《我是一片云》等都曾在这里取景。

  琼瑶在《我的故事》中表达对“可园”的情感:“这不止是一幢房子,一个花园。更是我心灵休憩,不再流浪的保证。”

造梦的天地


  琼瑶《梅花三弄》等作品的手稿、平日使用的眼镜,还有经典戏剧《鬼丈夫》的金色面具,陈列于“可园”别墅客厅中,让观众领略琼瑶的艺术人生。

  琼瑶是风靡华人世界的作家,她和平鑫涛打造的影视产业成就了海峡两岸及港澳不少影视明星。众多琼瑶作品都在“可园”完成。

  在《庭院深深》中饰演翠珊的赵永馨旧地重游,她感叹:琼瑶阿姨就像一棵大树,撒下种子,庇护他们成长。

  琼瑶年仅9岁便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短篇小说《可怜的小青》,18岁开始用笔名“琼瑶”撰写小说,《窗外》《几度夕阳红》《烟雨濛濛》《庭院深深》《在水一方》等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从台湾红到大陆,成为华人世界的文学现象。

  琼瑶于文坛崛起的代表作《窗外》《烟雨濛濛》《几度夕阳红》及中短篇小说集《六个梦》,推出至今皆超过半世纪。这次市集上,琼瑶小说的丝绒精装纪念版精彩亮相。

回味青春之地


  这次活动名为“怀旧迎新,春日雅集”。青年的文创市集象征生生不息的“迎新”,“可园”客厅里的家常旧物、跳蚤市场则是爱物惜物的“怀旧”。

  琼瑶孙女陈可嘉说,从“琼瑶奶奶”到母亲,再到她,这就是重要的传承。

  近些年媒体上少有琼瑶的新消息。2017年,她曾无预警在脸书上交代后事,直言生重病绝不动大手术……死后也不用任何宗教悼念,不发讣文、不公祭,速速火化后采花葬归于尘土。“恳请你们用正能量的方式,来对待我必须会来临的死亡。时候到了,不用悲伤,为我欢喜吧!我总算走完了这趟辛苦的旅程!摆脱了我临终前可能有的病痛!”

  消息人士透露,4月20日刚过84岁生日的琼瑶,目前跟家人搬到淡水安享晚年,已打完3剂新冠疫苗,每天都会在家看电视关注疫情。关于脸书已停更1年,琼瑶表示她年事已高,用电脑较吃力。她说:“不要担心我,我身体还好,小毛病有、大毛病没有。”

    (记者何自力、岳夕彤)

     新华社台北4月25日电

 
6枚西汉简牍见证中华“全民阅读”源远流长
6枚西汉简牍见证中华“全民阅读”源远流长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新华社长沙电(记者明星、张格)湖南益阳市兔子山遗址出土的6枚西汉时代简牍,记载了从“禁止民间收藏图书”到“民间借书、献书、藏书成风”的一次历史变革。

  自2013年益阳兔子山遗址发掘以来,考古发掘领队、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春龙一直在对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简牍进行系统性研究。近日他向记者披露了这一研究成果。

  这6枚简牍,在兔子山遗址7号井出土,经过清洗,发现上面均有“献书”字样。其中有一枚残断的简牍上可以辨认出“仆过敬至令陈公侍马足下者:府付尉,贱走仆启敬再拜献书,若侍”的文字。

  “此枚简牍记载了一个叫‘过’的人给陈公写信,提到献书这件事。收信人陈公应是当时益阳县的吏员。”张春龙说。

  记者看到,清洗后的简牍,墨迹清晰,字体属于隶书。在经过一系列的复杂保护过程后,它们被封装进定制的有机玻璃包装盒里存档保护,用于历史研究和展览。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兔子山简牍整理工作人员杨先云介绍,经过比对7号井出土的其他简牍的纪年,这6枚“献书”简牍的形成年代为西汉早期,大约为汉高祖十一年至汉惠帝年间。7号井的简牍整理工作,已于2018年初步完成,相关研究成果即将付印出版。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布《挟书律》,禁止民间收藏图书。这项律条颁布的同时,发生了“焚书坑儒”事件,对文化典籍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汉惠帝刘盈执政期间,废除了《挟书律》,这使得长期受到压抑的儒家思想和其他思想都开始活跃起来。

  “这6枚‘献书’简牍的出土,说明在汉惠帝废除《挟书律》后,民间借书、献书、藏书开始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开启了‘全民阅读’之先河。”张春龙说,“到了汉武帝时期,刘彻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皇家和各地官府藏书达到空前丰富。读书的人也随之增多,图书馆、书肆也在西汉开始出现。阅读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

 
外交部:全球安全倡议契合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的共同心声
外交部:全球安全倡议契合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的共同心声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董雪、孙楠)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5日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契合了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的共同心声,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引发多国人士强烈共鸣。发言人能否介绍中方将如何落实倡议?

  汪文斌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得到多国专家、学者、政要的热烈反响和积极评价。各界普遍认为,倡议反映了新形势下国际社会共同的安全需要,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一个重要而完善的方案;团结合作的主张不仅适用于亚太地区,也适用于全球各国;世界要想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新安全治理体系,就应该按照全球安全倡议开展行动。这表明全球安全倡议契合了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合作、促发展的共同心声。

  他说,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日前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全球安全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是弥补人类和平赤字、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既是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者,更是落实这一重大倡议的行动派。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打着所谓“规则”的旗号破坏国际秩序、将世界拖入“新冷战”。

  二是坚持劝和促谈大方向,共同探索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之道,坚持公道,鼓励对话,做和平的“稳定器”而非冲突的“鼓风机”。

  三是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威胁,共同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防范化解安全困境。

  四是兼顾发展与安全,共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复苏,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

  五是努力搭建地区安全新架构,共同维护亚洲和平稳定,坚决反对借“印太战略”分裂地区,反对借军事同盟拼凑“亚太版北约”。

  汪文斌说,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热点问题的斡旋者。“我们坚信,只要世界各方携手同心,就一定能汇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合力,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马克龙连任,对法国和欧洲意味着什么
马克龙连任,对法国和欧洲意味着什么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左图:4月24日,在法国巴黎,人们参加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的庆祝集会。

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右图:4月24日,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在巴黎出席选举后的庆祝集会。

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新华社巴黎4月25日电(记者唐霁)法国内政部25日凌晨公布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统计结果,现任总统马克龙获得58.54%的有效选票,获得连任;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获得41.46%的有效选票。

  和五年前一样,法国总统选举决胜轮再次上演“马克龙-勒庞”对决,法国人再次选择了马克龙,放弃了代表民粹主义的勒庞。现年44岁的马克龙成为继前总统希拉克之后,又一位连任成功的法国总统。然而,本次大选出现的高弃票率、民粹主义崛起等问题,预示着马克龙未来执政之路充满挑战。

获胜意料之中


  24日晚,法国多家媒体出口民调结果显示马克龙得票率领先勒庞。随后,勒庞承认败选并表示将投入到法国国民议会选举的选战中。此间分析人士指出,马克龙和勒庞的对决是一场“缺乏悬念”的比赛。在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双重影响下,“危机总统”的身份让马克龙明显受益。

  马克龙和勒庞20日进行了第二轮投票前唯一一场电视辩论,马克龙因执政经验丰富呈现压倒性优势。电视辩论后进行的民调显示,59%的观众认为马克龙更具说服力,只有39%的观众支持勒庞。

  马克龙2017年上台后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法国政治、经济、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还曾导致深层次社会矛盾被激化,民意支持率一度跌至23%的历史低点。但他在任期后半程调整施政策略,加之法国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最终使他成功连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慕阳子指出,马克龙任期最后一年聚焦安全、环保、经济复苏等议题,满足了民众在经济与就业方面的普遍期望。虽未完全履行其改革承诺,但他推行的搞活劳动力市场、降低企业税负、扶持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等政策已初见成效。

  法国《快报》评论文章指出,2022年的总统大选是“两个法国”之争。一个是“开放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法国,另一个是“悲观的、愤怒和失望”的法国。前者更多以精英阶层为代表,他们投票给马克龙,后者更多是工人阶级和底层民众,他们投票给勒庞。

延续“马克龙时代”


  从马克龙3月公布的竞选纲领来看,他连任后将保持第一个任期政策的连贯性,对内推动经济、就业、科研、能源、国防、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对外打造“更加独立自主”的法国,提升法国在欧盟的领导力。

  在能源问题上,马克龙主张大力发展核工业,同时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移民问题上,马克龙表示将制定针对非法移民的更高效遣返程序,对不配合遣返的国家收紧签证政策。他主张收紧长期居留许可发放政策,若要获得长期居留许可,必须通过相关法语考试并实现职业融合。在退休制度改革问题上,马克龙希望将退休年龄从现行的62岁逐步推迟到65岁,并考虑进行更广泛的改革。

  法国今年上半年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欧洲战略主权”建设和申根区改革等多项计划,马克龙的连任将给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利好。未来五年,马克龙将延续一贯政策,推动欧盟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创新欧洲脱碳的经济解决方案,并继续推动欧洲共同防务建设不断取得进展。

  在俄乌冲突问题上,马克龙始终主张在“诺曼底模式”框架下通过谈判解决危机。预计马克龙连任后仍将是欧盟方面劝和促谈的主要力量。

挑战不可忽视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成功连任,但与五年前相比,马克龙和勒庞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的得票率差距大幅缩小,表明代表民粹主义的法国极右翼势力强势崛起,这一力量将成为马克龙今后执政的重大挑战。

  法国多家民调机构的调查显示,此次大选第二轮投票的弃票率高达28%,法国人用弃票的方式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

  法国政治学者吕克·费里指出,法国人曾对马克龙寄予厚望,但是五年过去,在马克龙承诺的退休制度、生态转型、教育等领域,法国人没能看到“重要的改革”。相反,公共支出激增,政府背负巨额债务。状况不佳的法国“被撕裂”,对政府的失望和对变革的渴望,使很多法国人转向支持极右翼民粹主义。

  慕阳子表示,目前在法国国内,疫情和俄乌冲突使国家财政再次陷入高债务、高赤字旋涡,政治极端化、社会碎片化趋势继续加剧,解决医疗、环境、移民、治安等民生问题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在外部,面对美国掣肘和复杂的国际形势,马克龙推动的欧洲战略自主也面临更大压力。

  分析人士指出,即将在6月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对马克龙来说是迫在眉睫的挑战。勒庞和极左翼政党“不屈法国”党候选人让-吕克·梅朗雄的支持率在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紧随马克龙之后,他们率领的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表现如何,将直接影响马克龙政府的未来组成。法国政局未来形势如何发展,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与记者:徐永春、刘芳、胡雪、邢建桥)

 
期待中法中欧合作行稳致远再上新台阶
期待中法中欧合作行稳致远再上新台阶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法国现任总统马克龙在当地时间24日举行的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成为20年来首位胜选连任的法国总统。在国际风云变幻的背景下,马克龙再次当选有利于法国对外政策保持连续性,有利于中法关系延续积极、健康、向上的主基调,也有利于中欧关系得到新发展。人们期待,以此为契机,中法中欧合作行稳致远再上新台阶。

  中法友谊源远流长。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也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开展战略对话的西方大国。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类似看法。在国际形势充满紧张动荡背景下,中法就重大议题及时沟通协调,为世界局势注入更多稳定性。本轮俄乌冲突升级后,中法都期待尽早停火止战、恢复和平。中方支持法方坚持欧洲战略自主,赞赏法方不认同集团政治逻辑。

  在马克龙首个任期内,中法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势头。2018年1月,马克龙首次访华,成为当年第一位访华的外国元首。2019年,马克龙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法两国人民守望相助。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问题上,中法相互支持。法方积极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并公开表示不会追随美国对北京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

  过去五年间,中法相向而行,在双边务实合作方面取得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成果。去年,中法贸易额超过8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双向投资快速增长,农业合作成效显著,中方自法国进口农产品总额同比增长40%。两国在经贸、科技、农业、航空、核能等领域合作也都取得重大成果。

  深化合作、携手发展是中法双方的共同愿望。人们希望,在马克龙第二个任期内,中法关系延续积极、健康、向上的主基调,双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原则,加强各层级对话交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增进互信,坚持本着互利共赢精神深化合作,推动中法合作取得新成果。

  法国是欧盟内举足轻重的大国,法国的主张和行动对于欧洲的未来具有重要影响。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地区安全热点此起彼伏,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欧洲发展壮大有利于多极化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也有利于中欧两大力量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多种全球性挑战。在首个任期内,马克龙力主欧盟战略自主,也多次表示愿积极促进欧中合作。人们期待,在马克龙第二个任期内,法方继续为推动中欧关系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一贯主张,中欧应该秉持正确相互认知,坚持相互尊重、对话合作、互利共赢,凝聚最大公约数,推动中欧关系得到新发展。

  “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是中法建交的初心。马克龙新任期内,中法、中欧如能继续加强对话、坚持合作,共同推动中法、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不仅有利于各方自身发展,也将为这个动荡变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记者唐霁、徐永春)

    新华社巴黎4月25日电

 
美国务卿和防长访乌克兰
美国务卿和防长访乌克兰

( 2022-04-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基辅4月25日电据乌克兰总统网站25日发布的消息,乌总统泽连斯基24日在基辅会见来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时,呼吁进一步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

  消息说,泽连斯基和布林肯及奥斯汀会晤时主要讨论了对乌军事和经济援助、乌克兰的安全保障以及加强对俄制裁等议题。双方重点探讨了进一步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问题,泽连斯基向美方递交了一份加强对俄制裁的行动计划。双方还讨论了正在进行的乌俄谈判问题。

  泽连斯基说,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34亿美元军事援助对增强乌国防力量贡献很大,他呼吁美国扩大乌克兰商品的市场准入,增大对乌经济支持力度。

  另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25日报道,布林肯24日对媒体表示,美国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奥斯汀也表示,美国将尽一切可能继续支持乌克兰。

  布林肯和奥斯汀24日抵达乌克兰进行访问。

      (参与记者:李铭、李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