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权威发布

05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06版:新华财经

07版:新华财经

08版:新华聚焦

09版:新华关注·科技

10版:新华国际

11版:新华关注·教育

12版: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习近平在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习近平在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下午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他的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一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帮助市场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二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三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要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要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

  习近平强调,要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要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监管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要纠正和规范发展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和做法,防止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依法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要保护平台从业人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加强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

  习近平指出,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完善体制机制,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完善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分工合作、相互配合。要改进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把监管和治理贯穿创新、生产、经营、投资全过程。要明确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义务,建设行业自律机制。要开展社会监督、媒体监督、公众监督,形成监督合力。要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要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就涉及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

  习近平强调,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要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形势研判,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发展数字经济本领,强化安全意识,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

 
“瓣瓣同心”向阳开 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谱写新篇章
“瓣瓣同心”向阳开
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谱写新篇章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用大战略运筹区域协调发展大棋局,谱写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定向领航。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即日起,新华社开设“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栏目,连续播发9篇重点报道。通过记者深入调研采访,集中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引领大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
 
李凤双、张涛、齐雷杰
 

 
  七年多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一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实施,在每一个重要阶段和关键环节把脉定向。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情真意切、寓意深远。
 
  北京、天津、河北三地承载1亿多人口,面积21万多平方公里。京津冀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十四五”开局之年,协同发展新路越走越宽……
 
重点领域“三大突破”深化“协同效应”


 
  “以前从雄安到北京开车大约需要2个小时。京雄城际铁路开通后,雄安到大兴机场最快只需19分钟,到北京西不到1个小时。”对于经常往返京雄通勤的建设者们来说,城际铁路的开通使得北京和雄安更“近”了。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谋划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指明方向。
 
  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规划展示中心,通过大屏幕连线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建设工地现场。他勉励大家说,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交通要先行,你们正在为雄安新区建设这个“千年大计”做着开路先锋的工作,功不可没。
 
  京津冀协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深谋远虑。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明确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强调“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强调,要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如今,重点领域“三大突破”已结出累累硕果:
 
  ——一体化交通网络“连起来”,“1小时交通圈”越变越大。
 
  津石高速通车,天津和石家庄之间结束“折线跑”历史;在张家口,京张高铁将冬奥小城崇礼拉入首都1小时通勤圈。
 
  七年多来,三地累计打通、拓宽对接路、“瓶颈路”2000多公里。津保城际、京承高铁等建成通车,京唐、京滨、津兴等一批铁路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基本成型,协同发展有了坚强“骨骼系统”。
 
  ——生态环境“美起来”,“心肺之患”得到有效治理。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调研时登上秀林驿站平台远眺,乔灌草高低错落,经济林生态林比肩而立。他望着一株株摇曳的小树幼苗,欣喜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雄安新区就是要靠这样的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增加吸引力。”
 
  “抬头可见蓝天白云的日子成为常态。”这是京津冀居民越发明显的普遍感受。
 
  2020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51%。“以前只能看到河北监测数据。现在京津冀数据共享,不仅可以看到PM2.5组分监测数据,还可以看到未来空气质量预测数据,大大提高了联合预警准确性。”河北省生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高级工程师张良说。
 
  ——产业协作“串起来”,协同链条“联起来”。
 
  “企业出生于北京,成长在天津,两地优势互补,发展空间广阔。”天津滨海新区卡雷尔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尹利说。产品由北京研发设计,在天津或河北的基地制造总装,类似案例在京津冀不胜枚举。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启动之初,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据了解,北京中关村企业已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超过9100家,北京在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1600亿元。河北省有关部门数据显示,七年多来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近2.6万个、产业活动单位近万个。
 
牢牢牵住“牛鼻子”释放“协同动能”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着力点和出发点,就是动一动外科手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大城市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疏解”二字多次作出形象而深刻的阐释。
 
  “从北京疏解出来后,公司产能扩大了,生产自动化、绿色化水平也明显提升。”珐博进(中国)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沧州工厂厂长孙国伟说,已建成的新生产线,产能是北京工厂的20倍。
 
  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累计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累计约1000个;常住人口规模自2017年以来持续下降,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目标顺利完成……这些数字背后是北京七年来提质减量发展作出的努力。
 
  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市京津冀协同办主任谈绪祥说,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北京高质量发展创造了空间,科技、信息、文化等领域“高精尖”产业新建市场主体占比从2013年的40.7%上升至2020年的60%。
 
  如今的雄安新区,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阶段,200多个重大项目全力推进,高峰时有20多万建设者日夜奋战,到今年底启动区城市框架将初步显现……
 
  在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级机关35个部门共1.2万人搬入副中心办公;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东校区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导入;北京友谊医院等医疗机构通州院区陆续开诊;截至今年9月底,运河商务区已注册企业1.4万余家……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总体工作部署,从今年起将以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形成一批标杆性项目,为深入实施中长期疏解任务奠定基础。
 
构建新机制“协同红利”惠及百姓


 
  不久前,一名六岁女童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顺利完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跨省托管”六年来,北京儿童医院专家7000多人次下沉至保定,帮助保定培养起一支高水平医护队伍,接诊了一大批疑难病患者。
 
  建设一个为了人民更美好生活的京津冀,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要着力解决百姓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优化教育医疗资源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通过强化政府引导,引入市场机制,创新合作方式,一批重点公共服务项目“跨省过河”落地实施:
 
  ——教育合作不断加深。河北与京津采用集团办学、学校联盟等方式开展合作交流;高等教育深入合作,先后组建京津冀工业院校、师范院校等9个创新发展联盟……
 
  ——医疗卫生协作紧密。京津冀医疗机构不断推进双向转诊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和异地就医服务取得重要进展。
 
  ——文化旅游协同推进。京津冀共同培育打造一批以长城和大运河为主题的特色文旅产品和线路,共同塑造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品牌。
 
  更深刻的变化,是思维的变化和体制机制的创新。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要素市场一体化,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
 
  七年多来,协同新空间不断拓展,区域协作加速推进。北京通州区与河北廊坊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加快,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首次跨省延伸到河北境内。
 
  今年7月,天津滨海新区与河北沧州渤海新区签订协议,决定就30项商事登记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跨省通办”,群众办事不必再“两头跑、折返跑”。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这片古老又现代的土地焕发温暖的民生亮色。
 
  2021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努力在交通、环境、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
 
  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起笔。面向未来,机遇无限,也需要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魄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将不断开创新辉煌。(参与记者:闫起磊、郭宇靖、王井怀、黄江林)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全文如下。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和独特别致的景观文化。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已取得长足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切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有效应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为目标,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持续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进一步提高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得到全面保护,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二)工作原则

  ——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和地带性分布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避免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过度干预,对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实施有效保护,保障生态安全。

  ——健全体制,统筹推进。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发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完善年度工作调度机制。各成员单位应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聚焦重点区域、领域和关键问题,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密切配合,互通信息,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分级落实,上下联动。明确中央和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事权,分级压实责任。中央层面做好规划、立法等顶层设计,制定出台政策措施、规划和技术规范等,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各级政府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主导作用,加大管理、投入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效机制,提高社会各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国家战略区域的本底调查与评估,构建国家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和相对稳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左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左右,湿地保护率达到55%,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保护率达到77%,92%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有所改善,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保持在世界前列,初步形成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基本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监测体系。

  到2035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监测体系全面完善,形成统一有序的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全国森林、草原、荒漠、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实现根本好转,森林覆盖率达到2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湿地保护率提高到60%左右,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8%以上,典型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显著改善,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可持续利用机制全面建立,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公民自觉行动,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二、加快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


  (四)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建设。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制度,研究推进野生动物保护、渔业、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地、森林、野生植物保护、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等领域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研究起草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制定完善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和管理办法。各地可因地制宜出台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

  (五)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有关领域中长期规划。制定新时期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十年规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时,应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和主要任务。相关部门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行业发展规划,加强可持续管理,减少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修订本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及规划,明确省、市、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和职责分工。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自愿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六)制定和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制度。健全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生物多样性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和工作机制,完善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制度。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海湾休养生息,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落实有关从事种源进口等的个人或企业财税政策。

三、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


  (七)落实就地保护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地,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保护监管,明确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控政策。因地制宜科学构建促进物种迁徙和基因交流的生态廊道,着力解决自然景观破碎化、保护区域孤岛化、生态连通性降低等突出问题。合理布局建设物种保护空间体系,重点加强珍稀濒危动植物、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保护管理,明确重点保护对象及其受威胁程度,对其栖息生境实施不同保护措施。选择重要珍稀濒危物种、极小种群和遗传资源破碎分布点建设保护点。持续推进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城市绿地等保护空间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八)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统筹考虑生态系统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科学规范开展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恢复物种栖息地。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极小种群保护,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原力。

  (九)完善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体系。优化建设动植物园、濒危植物扩繁和迁地保护中心、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和保育救助站、种质资源库(场、区、圃)、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等各级各类抢救性迁地保护设施,填补重要区域和重要物种保护空缺,完善生物资源迁地保存繁育体系。科学构建珍稀濒危动植物、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的迁地保护群落,对于栖息地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重点物种,加强其替代生境研究和示范建设,推进特殊物种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工作。抓好迁地保护种群的档案建设与监测管理。

四、构建完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


  (十)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完善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技术标准体系,统筹衔接各类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京津冀、近岸海域等重点区域生态系统、重点生物物种及重要生物遗传资源调查。充分依托现有各级各类监测站点和监测样地(线),构建生态定位站点等监测网络。建立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清单,开展长期监测,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周期性调查。持续推进农作物和畜禽、水产、林草植物、药用植物、菌种等生物遗传资源和种质资源调查、编目及数据库建设。每5年更新《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十一)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信息云平台。加大生态系统和重点生物类群监测设备研制和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卫星遥感和无人机航空遥感技术应用,探索人工智能应用,推动生物多样性监测现代化。依托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有效衔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充分整合利用各级各类生物物种、遗传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在保障生物遗传资源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共享。研究开发生物多样性预测预警模型,建立预警技术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实现长期动态监控。

  (十二)完善生物多样性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成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种资源经济价值等评估标准体系。结合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每5年发布一次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报告。开展大型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外来物种入侵、生物技术应用、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明确评价方式、内容、程序,提出应对策略。

五、着力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十三)依法加强生物技术环境安全监测管理。严格落实生物安全法,建立健全生物技术环境安全评估与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充分整合现有监测基础,合理布局监测站点,快速识别感知生物技术安全风险。完善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建立生物安全培训、跟踪检查、定期报告等工作制度,制定风险防控计划和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强化过程管理,保障生物安全。

  (十四)建立健全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监管制度。实施生物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调查登记,制定完善生物遗传资源目录,建立生物遗传资源信息平台,促进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开发利用、进出境、知识产权保护、惠益分享等监管信息跨部门联通共享。完善获取、利用、进出境审批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生物遗传资源对外提供和合作研究利用的监督管理。

  (十五)持续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水平。完善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解决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重大问题。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加强农田、渔业水域、森林、草原、湿地、近岸海域、海岛等重点区域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生态修复等工作。完善外来物种入侵防范体系,加强外来物种引入审批管理,强化入侵物种口岸防控,加强海洋运输压载水监管。推进野生动物外来疫病监测预警平台布局建设,构建外来物种风险评价和监管技术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早期预警狙击、应急控制、阻断扑灭、可持续综合防御控制等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

六、创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


  (十六)加强生物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开展新作物、新品种、新品系、新遗传材料和作物病虫害发展动态调查研究,加强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高种质资源品种改良生物技术水平,推进酿造、燃料、环境、药品等方面替代资源研发,促进环保、农业、医疗、军事、工业等领域生物资源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十七)规范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经营活动。引导规范利用生物资源,发展野生生物资源人工繁育培育利用、生物质转化利用、农作物和森林草原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绿色产业。进一步扩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乡村振兴相协同的示范技术、创新机制等应用范围。制定自然保护地控制区经营性项目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鼓励原住居民参与特许经营活动,在适当区域开展自然教育、生态旅游和康养等活动,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生态产品体系。

七、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


  (十八)全面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建立重要保护物种栖息地生态破坏定期遥感监测机制,将危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行为和整治情况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等专项行动。定期组织开展海洋伏季休(禁)渔和内陆大江大河(湖)禁渔期专项执法行动,清理取缔各种非法利用和破坏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生态、生境的行为。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采集、运输、交易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严打严防严管严控的高压态势。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案件分级管理、应急处置、挂牌督办等机制,对严重破坏重要生物物种、生物遗传资源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结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监管试点,严肃查处危害生物多样性行为。

  (十九)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考核指标体系,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及责任追究、离任审计的重要参考,对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实行终身追责。

八、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二十)积极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动参与全球多边环境治理,加强关键议题交流磋商,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切实履行我国参加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国际条约,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相关国际标准制定。

  (二十一)加强多元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伙伴关系。借助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湿地公约等缔约方大会、“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契机和平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领域的双多边对话合作,增强伙伴关系认同,推动知识、信息、科技交流和成果共享,提升国际影响力。继续积极参与打击跨境生物资源贸易犯罪国际专项联合执法行动。

九、全面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


  (二十二)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典型案例、重大项目成果等宣传普及,推动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宣传,推动生物多样性博物馆建设,推出一批具有鲜明教育警示意义和激励作用的陈列展览,面向地方各级党政干部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引导各级党委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公众自觉主动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二十三)完善社会参与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激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等活动。完善违法活动举报机制,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积极举报滥捕滥伐、非法交易、污染环境等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的违法行为,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强化信息公开机制,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相关热点问题。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公益诉讼机制,强化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司法保障。

十、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障措施


  (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相关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切实担负起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增效。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职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实行目标责任制,加强协调配合,推动工作落实。

  (二十五)完善资金保障制度。加强各级财政资源统筹,通过现有资金渠道继续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投融资机制,多渠道、多领域筹集保护资金。

  (二十六)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领域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科研院所专业教育优势,加强生物多样性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和管理办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履约、对话合作能力。

 
“中国路,不容易。中国梦,请坚持!” 142张明信片里的香港寄语
“中国路,不容易。中国梦,请坚持!”
142张明信片里的香港寄语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在“修例风波”中为全国民众所熟悉的“光头警长”刘泽基在观看展览(十月十六日摄)。   新华社记者吴晓初摄

  “中国路,真的不容易。中国梦,请继续坚持!”“祖国护我们周全,我们是传承的星光。”“祖国我爱您!”这些炽热的话语,来自日前香港市民参观一场展览后写在明信片上的留言。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新华通讯社共同主办的“光影记忆 百年风华——《国家相册》大型图片典藏展”于10月8日至17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展出。

  开展以来,展厅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中小学生、教师、企业员工、专业人士、地区社团……香港社会各界走入图片展这条“时空隧道”,惊叹于国家10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带着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的尊敬与感佩离开这里。主办方为观众准备了印有参展图片的明信片,不少观众观展后心潮澎湃,在明信片上写下留言。

  写下留言的明信片一共有142张。“国家”“祖国”“震撼”是其中的高频词,观众对国家、民族的自豪感跃然纸上。香港华侨华人总商会义工团队副会长张玉梅留言说:“感谢新华社举办展览,参观后很是激动。祖国我爱您!中国万岁!祖国国富、军强、民富!”

  “《国家相册》似乎是时光机,带我进入时光隧道。观看了百年变迁,让我对祖国的爱更加深沉,为我们坚强不屈的民族而自豪,对我们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香港市民龚青红留言写道。

  在“修例风波”中为全国民众所熟悉的“光头警长”刘泽基留言:“国家好,香港好。”质朴的话语道出了国家与香港的血肉联系。

  一位观众留言:“经历了2019年的‘黑暴’,心里很难过。幸好有国家的支持帮助,香港国安法正式生效后,香港也随之平静。祝愿祖国强大,人民生活幸福,感恩我是中国人。”

  照片无言,历史有声。历史的力量直抵人心,引发香港观众强烈共鸣。

  在展览现场,面对九一八事变后投笔从戎的燕京大学学生、悬崖峭壁上开凿川藏公路的解放军战士、广西贫困山区攀爬“天梯”上学的孩子、稻田里的科学家袁隆平,一批批香港观众停下脚步,仔细观看图片,凝神聆听讲解。他们被图片深深吸引,被中华民族的艰难求索和奋斗牺牲震撼心灵。

  一位观众留言:“从前的我对国家发展背后所经历的艰辛和付出的牺牲并没有太深厚的认识,这次展览让我感到无比震撼和惊叹,我对自己身为中国人深感荣幸。”

  署名“一班爱国爱港的小市民”的留言说:“很感动的展览,把心底那情怀一点点揪出来了。祖国万岁!”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谢凌洁贞观展后意犹未尽,在网上搜索、观看《国家相册》系列视频。她表示:“让相片说话,不夸张、不煽情,令人看后更感动。新中国咬着牙齿和血吞,默默地摸索,沉着地努力,摆脱积弱,重拾尊严。感谢新华社组织了这次展览,让我们上了一课难忘的国民教育。”

  60多岁的香港市民郭永鑫在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我送亲人过大江》的照片前驻足良久。擅长绘画的他掏出纸笔,对着照片花了半小时勾画出一副钢笔素描。在塞罕坝今昔对比照前,他用心画下了那棵“功勋树”。他把这两幅素描送给展览工作人员留念。

  “不仅是战争年代,在国家建设的各个时期,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为改变家园面貌做出很大牺牲和奉献。这种为国家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令人感动,发人深省。”他说。

  在展览现场,不时可见老师带着学生、家长带着孩子前来看展。署名“煦翘”的小朋友用稚嫩的笔迹写下:“我祝祖国越来越好!在奥运拿到更多奖。还有,越来越多运动员参加比赛,为祖国争光!”

  培侨书院的王翊霏同学在明信片上画了一面五星红旗。她写道:“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祝福亲爱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展览尽管结束了,但历史引发的爱国情和报国志仍在涌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征程中,香港同胞从来都不曾缺席。这颗历经沧桑的东方明珠,命运始终与祖国紧紧相连。

  “看见今天的大中国繁荣昌盛,实在令渺小的我学懂不少。努力行前,团结力量,总有一天能实现梦想的。中国加油!”市民梁赛娥留言说。(记者查文晔)新华社香港10月19日电

 
李克强出席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仪式强调聚众智汇众力 让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更充分发挥出来
李克强出席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仪式强调聚众智汇众力
让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更充分发挥出来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发表重要讲话,并宣布活动周正式启动。

  李克强说,双创活动周是创业创新者展示风采、碰撞创意、交流合作的大舞台。每次参加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

  李克强指出,近年来,面对极为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砥砺攻坚,经济发展成就显著。这来之不易,离不开亿万人民群众、上亿市场主体实干奋斗,双创也功不可没。大量市场主体立了起来、活跃起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动能加快成长,对稳定就业和经济大局提供了强力支撑。更多人以双创出彩、靠奋斗创造财富。创业走向大众、创新来自万众,汇聚成推动经济发展的澎湃力量。

  李克强说,双创很重要的是众,人民群众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力量。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面对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等挑战,促进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继续做好“六保”工作,特别是注重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这前三保,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用市场化办法纵深推进双创。聚众智汇众力,让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更充分发挥出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

  李克强指出,我国已有近1.5亿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要靠市场主体。要推动双创不断迈上新台阶,催生更多市场主体,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双创可以支撑就业,能为解决今年上千万高校和中职毕业生就业拓宽渠道。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聚焦创业创新需求加大扶持,落实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普惠金融等政策,对初创企业、小微企业给予“雪中送炭”支持。夯实基础研究根基,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撑双创提质升级。发展集技术孵化、融资投资等为一体的众创空间,依托“互联网+”推动融通创新,形成双创乘数效应,发展壮大新动能。广泛育才聚才,弘扬科学精神、专业精神、工匠精神,呵护创造激情,崇尚务实笃行,使千千万万想创业、敢创新、能创造的奋进者尽显身手,在奋斗中实现不凡创造。

  李克强还通过视频巡视了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民营企业穆驰公司以创业带就业、大学生创办的无锡海斯凯尔公司新成果等展示,勉励他们在创业创新广阔舞台上继续取得满满收获。

  何立峰主持启动仪式。河南省主要负责同志在双创周郑州主会场致辞。创业创新代表发了言。

  肖捷、万钢参加活动。

 
韩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韩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座谈会强调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 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19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初有关重点工作。他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确保能源安全保供,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韩正指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成绩来之不易。要把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要加强宏观政策研究,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提前谋划明年工作。
 
  韩正强调,要发挥好煤电油气运保障机制作用,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确保今冬明春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加强分类指导和政策协同,在符合安全和环保要求前提下有效增加煤炭生产能力。研究采取有力举措,坚决遏制、依法规管囤积炒作。要落实好燃煤电价扩大浮动范围政策,帮助煤电企业缓解阶段性困难,研究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健全节约用能的激励和约束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促进能源行业平稳健康发展,重点调控高耗能行业用能,做好精细化有序用能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国家能源储备能力。要坚持民生优先,守住安全底线,坚决保障好民生和公共服务用能需求。
 
  何立峰参加会议。
 
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出席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座谈会
李克强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出席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座谈会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8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座谈会,并同与会代表交流。

  来自中国工商银行、华为、宁德时代和德国西门子、博世、安联等中德企业负责人分别就信息通信、相互扩大开放、营造公平市场环境等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两国总理认真听取了发言并作出回应。

  李克强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中德关系。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同默克尔总理举行视频会晤,今天两国总理会晤后同企业家座谈,希望推动中德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中德合作的基础是优势互补,本质是互利共赢,直接受益者是两国人民。双方应当坚持双向开放。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开放,愿扩大进口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我们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对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中方欢迎德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希望德方扩大对中国企业的开放。

  李克强指出,中德同为世界主要经济体,要共同坚守合作理念,携手应对挑战,实现互利共赢。深化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能源、金融、人寿保险等领域合作。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便利双方人员往来。希望中德两国企业家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促进中德人民之间的友谊深深扎根两国大地。

  默克尔表示,过去16年间,德中经贸关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取得巨大发展。德方愿继续同中方加强对话沟通,协调标准制定,为双方企业在两国投资兴业提供公平市场环境,为深化双方在信息通信、数字经济、可再生能源等多领域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实现互利共赢。

  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成立于2013年5月,是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建立的首个双边经济合作顾问机制,旨在建立政府领导人与经济界代表直接对话的渠道,为中德企业、商协会、智库等提供建言献策、共谋合作的平台。

 
黑龙江等7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黑龙江等7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日前,中共中央决定:

  许勤同志任黑龙江省委委员、常委、书记;

  吴政隆同志任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同志不再担任江苏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易炼红同志任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同志不再担任江西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张庆伟同志任湖南省委委员、常委、书记,不再担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许达哲同志不再担任湖南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王君正同志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吴英杰同志不再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日前,中共中央决定:

  刘宁同志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鹿心社同志不再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王宁同志任云南省委委员、常委、书记,阮成发同志不再担任云南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网信办专项整治“转世”等五类互联网账号运营乱象
网信办专项整治“转世”等五类互联网账号运营乱象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王思北)记者19日从国家网信办获悉,为切实解决账号运营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网信办近日召开“清朗·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全国视频工作会议时提出,将对即时通讯、新闻资讯、论坛社区、网络直播、知识问答、生活服务、电子商务、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各类网站平台账号乱象进行集中整治。

  据悉,专项整治行动将紧盯违法违规账号“转世”、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违法违规、网络名人账号虚假粉丝、互联网用户账号恶意营销、向未成年人租售网络游戏账号等五类账号运营乱象。

  其中,针对违法违规账号“转世”,专项整治行动将加强账号注册管理,严禁已被依法依约关闭的账号以相同名称、相似名称等关联名称重新注册,对于已被关闭的账号主体,根据违法违规程度设置一定的禁止重新注册期限。针对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违法违规,将坚决处置假冒仿冒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等组织机构名称、标识,以假乱真误导公众的账号等。

  整治网络名人账号虚假粉丝,将全面清理“僵尸”粉、机器粉,大力打击通过雇佣水军等方式的非自然涨粉行为。此外,因机构调整等原因无法注销的政务号也将予以集中处置。

  据了解,专项整治行动将强化统筹协调,通过进一步加强账号注册、使用和管理全流程动态监管,督促网站平台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引导账号主体规范账号运营行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北京冬奥会火种完成交接 奥运火种即将再次来到中国
北京冬奥会火种完成交接
奥运火种即将再次来到中国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10月19日,在雅典帕纳辛奈科体育场,北京冬奥会火种由希腊奥委会交接给北京冬奥组委。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新华社雅典10月19日电(记者肖亚卓、于帅帅)19日,北京冬奥会火种在希腊首都雅典的帕纳辛奈科体育场,由希腊奥委会交接给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冬奥组委特别代表——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再清从希腊奥委会主席斯皮罗斯·卡普拉洛斯手中接过了火种。

  “2008年3月30日,我们在这里接过北京奥运会的火种,并与全世界人民一道,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13年来,我们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积极推广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奥林匹克知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实现了极大发展。此刻,我们又将接过北京冬奥会的火种。承载着奥林匹克精神的火种,将再次在长城内外展示传递,在中国大地上绽放和平和友谊的光芒!”于再清在当天的致辞中表示。

  当天的仪式从中午12时许开始,按照惯例,先升旗并奏响奥林匹克会歌、中国以及希腊国歌,在现场进行演奏的是希腊著名的雅典爱乐乐团。随后,扮演最高女祭司的希腊知名女演员克桑西·乔治乌手持橄榄枝引领着其他女祭司走进体育场。然后入场的是火炬手——2004年雅典奥运会亚军、希腊前女子水球运动员莫赖蒂祖。

  莫赖蒂祖一手拿着橄榄枝,另一手拿着正在燃烧冬奥火种的“飞扬”火炬,跑过一个直道后将火种传递给了第二棒火炬手——中国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李妮娜。李妮娜曾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获得银牌,并在2005至2009年三次收获世锦赛冠军。

  火炬传递的最后一棒交到了希腊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运动员帕拉斯凯维·亚多普卢手上,这位即将年满43岁的老将仍然奋战在赛场上,并且已经获得了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的参赛资格。亚多普卢接过火炬后,跑向了祭司中间的火种盆,随后点燃火种盆,完成了体育场内的火炬传递。

  在一段女祭司们的舞蹈后,希腊奥委会主席卡普拉洛斯和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再清先后致辞。

  卡普拉洛斯表示,中国与希腊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和密切的联系。奥运火种不仅将传递和平与友谊,同时还将带去希腊对中国的尊重以及美好祝愿。卡普拉洛斯还在现场用中文说:“希腊和中国是好朋友、好伙伴。”

  “北京正在创造历史,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即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我们非常高兴,在这里将奥运火种交接给你们,我们也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卡普拉洛斯说。

  致辞结束后,最高女祭司再次点燃火炬并将火炬交给卡普拉洛斯,后者再将火炬移交给于再清,标志着火种交接仪式顺利完成。

  按照计划,北京冬奥会火种将保存在火种灯中,由北京冬奥组委代表团带回中国。

 
孙春兰在药品审评中心调研时强调 加快新冠治疗药物研发攻关
孙春兰在药品审评中心调研时强调
加快新冠治疗药物研发攻关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9日到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调研,了解新冠病毒药物临床试验、审评服务等情况,并召开相关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听取药物研发工作的意见建议。孙春兰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药品研发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尊重科学、遵循规律,集中科研力量,全力开展新冠治疗药物研发攻关,力争早日取得突破,为科学防控疫情、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出席有关活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关企业、科研单位及科技人员克服困难、持续攻关,相关部门研审联动、靠前服务,积极推进多路径药物研发,迅速遴选多种治疗药物,推出“三药三方”等中药方药,多种药物或疗法纳入诊疗方案,31个药物进入临床试验,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孙春兰指出,有效药物是降低疾病危害、做好疫情防控的关键手段。要总结完善前期研发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创新研审工作方式,加快推进临床治疗药物研发各项工作,适应国际疫情新变化、毒株变异新特点和疫情防控需要。

  孙春兰强调,要组织专家对现有研发药品进行认真遴选,分类给予支持和指导,对于临床数据完整的,及时推动审批上市;对作用机制明确、潜在疗效明显、安全性好的,及早介入支持开展临床试验。要统筹做好境内外临床试验,加强境内临床研究平台建设和临床资源有效利用,引导企业有序做好境外临床研究,加快试验进度。中医药在患者救治方面的疗效明确。要借鉴青蒿素研发和取得国际认可的经验,组织优势团队协作攻关,获得高质量临床循证证据,科学阐述中药作用机理,筛选或改良出针对性更强的方药,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去”。要提前制定药物生产、储备计划,做好相关准备。要依照科学程序和国际认可的标准,扎实推进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等工作,强化研发生产使用全过程监管,确保药物安全有效、经得起检验。

 
栗战书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 审议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等
栗战书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
审议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等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1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主持。

  常委会组成人员163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分别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辉作的关于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宁作的关于陆地国界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光权作的关于审计法修正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认为上述3项草案已比较成熟,建议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

  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可明作的关于湿地保护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草案二审稿完善了湿地的定义和保护范围,明确了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在湿地保护中的职责等。

  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作的关于期货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草案二审稿将法律名称修改为“期货和衍生品法”,强化了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加强风险监测监控等责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适应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需要,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委员长会议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的议案。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宁作了说明。

  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地方政权机关政治建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委员长会议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作了说明。

  会议审议了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畜牧法修订草案的议案。草案对完善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等作出规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家洋作了说明。

  会议审议了社会建设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体育法修订草案的议案。草案强化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新增“在校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等条款,加强运动员权利保护等。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毅亭作了说明。

  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反垄断法修正草案的议案。草案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针对反垄断法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反垄断相关制度,加大对垄断行为的处罚力度等。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工作了说明。

  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的议案。草案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和标准制定,完善监督管理措施等。受国务院委托,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作了说明。

  会议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提请审议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的议案。草案优化司法确认程序,完善小额诉讼程序和简易程序,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完善在线诉讼及送达规则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了说明。

  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授权国务院在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暂时调整适用计量法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受国务院委托,司法部部长唐一军作了说明。

  会议审议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提请审议关于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期间暂时调整适用相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受国务院、中央军委委托,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部长盛斌作了说明。

  受国务院委托,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作了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智利共和国引渡条约》的议案的说明,司法部部长唐一军作了关于提请审议批准《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的议案的说明。

  会议听取了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玉良、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徐绍史、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业遂、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高虎城、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毅亭分别作的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交付该委员会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会议听取了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吴玉良作的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

  会议还审议了有关任免案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秘书长杨振武出席会议。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杨晓渡,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列席会议。

 
降低门槛简化审理 民诉法拟修改完善小额诉讼程序
降低门槛简化审理
民诉法拟修改完善小额诉讼程序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罗沙)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

  草案完善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和方式,进一步降低小额诉讼程序适用门槛。将适用案件类型限定为“金钱给付”案件,适用标的额从原来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提升到“百分之五十以下”,新增当事人合意选择适用模式。

  草案简化小额诉讼案件审理方式,在充分保障当事人权利基础上,将小额诉讼案件的答辩期、举证期限从15日缩短至7日。审理方式上可以简化起诉、答辩、传唤、送达、庭审和裁判文书,一般应当一次开庭审结并当庭宣判。审理期限从原来的3个月缩短为2个月。

  草案合理扩大司法确认程序适用范围,优化司法确认案件管辖规则。在完善简易程序方面,草案调整适用条件,推动简易程序适用更加聚焦于案件本身的繁简和难易程度。草案同时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建立独任制普通程序审理模式和二审独任制审理模式,加强对独任制适用的制约监督。

  草案明确在线诉讼与线下诉讼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基础上,加大电子送达适用力度,拓展电子送达适用范围。

  将公告送达期限从60天缩短为30天。最高法将建立统一、权威、规范的公告送达平台,大力推进电子公告。

 
反垄断法修正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则
反垄断法修正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则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赵文君)反垄断法修正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此次反垄断法修改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针对反垄断法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反垄断相关制度,加大对垄断行为的处罚力度,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工受国务院委托向会议作反垄断法修正草案说明时指出,我国现行反垄断法自2008年施行以来,对于保护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高质量发展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反垄断法在实施中也显现出相关制度规定较为原则、对部分垄断行为处罚力度不够、执法体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等问题。

  草案明确了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法律地位。在规定国家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同时,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制定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定时,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草案总结反垄断执法实践,借鉴国际经验,对反垄断相关制度规则作了进一步完善。规定经营者不得滥用数据和算法、技术、资本优势以及平台规则等排除、限制竞争;规定经营者不得组织其他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或者为其他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提供实质性帮助;规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以及平台规则等设置障碍,对其他经营者进行不合理限制的,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规定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依法加强民生、金融、科技、媒体等领域经营者集中的审查。

  草案提出,建立“安全港”制度,规定达成垄断协议的经营者能够证明其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低于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标准的,原则上不予禁止;建立经营者集中审查期限“停钟”制度,规定在经营者未按规定提交文件、资料导致审查工作无法进行,以及出现对经营者集中审查具有重大影响的新情况、新事实需要进行核实等情况下,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中止计算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期限。

  草案进一步加强对反垄断执法的保障。规定了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进行调查时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配合义务,并规定对涉嫌违法行为的经营者、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草案还完善了法律责任,加大了处罚力度。针对反垄断执法中反映出的问题,大幅提高了对相关违法行为的罚款数额,增加了对达成垄断协议的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规定,以及信用惩戒的规定。

 
呼应“双减”,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三审
呼应“双减”,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三审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胡浩)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19日再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为呼应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要求,草案三审稿拟增加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针对有的家长对未成年子女期望值过高、施加的学习负担过重,有的家长对未成年子女沉迷网络等行为疏于管教等突出问题,草案拟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草案三审稿还针对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提出更多帮扶规定,并进一步明确了委托照护情形下被委托人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法律责任。

 
“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拟写入地方组织法
“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拟写入地方组织法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白阳)地方组织法是关于地方人大、地方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19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拟将“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法律。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修正草案增加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此外,修正草案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求和党的创新理论发展成果,明确坚持党的领导和地方人大、地方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据宪法有关规定,明确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责任,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的实施。

  地方组织法于1979年通过,历经5次修改,推动地方政权建设不断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人大常委会传达学习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栗战书出席并讲话
人大常委会传达学习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栗战书出席并讲话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19日传达学习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出席并讲话。

  栗战书指出,中央人大工作会议是在庆祝建党百年、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党领导人民建立、巩固、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高度评价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优势和功效;用“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重要任务;深刻阐述了党关于民主的立场、理念和基本观点,系统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和实践。讲话更加坚定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更加坚定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信。

  栗战书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牢牢掌握的强大思想武器。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要带头学习贯彻,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总书记讲话精神上来,坚定制度自信,提升政治站位,把牢前进方向,自觉有效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不断提升新时代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

  19日下午,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举行分组学习。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方向道路、独特优势,彰显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鲜明立场和坚定信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拓展和深化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特征优势和实践要求;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大家一致表示,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和优势功效,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定位和作用,以实际工作成效担当起新时代赋予人大工作的历史使命。

 
我国拟修法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我国拟修法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于文静)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

  在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机制方面,草案明确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要求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落实地方人民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构建协同、高效的社会共治体系,要求注重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优势和作用,鼓励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员制度,协助开展有关工作。

  在完善农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管控措施方面,草案要求建立农产品产地监测制度,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和管理,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依法开具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合格证,并对其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对列入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目录的食用农产品实施追溯管理。

  完善监督管理措施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草案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完善监督检查措施,加强农产品生产日常检查,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信用记录制度,强化考核问责,完善应急措施,强化有关部门的执法衔接和配合。

  此外,草案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大幅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完善监管主体的法律责任,并与食品安全法有关处罚的规定作了衔接。

 
体育法修订草案体现反兴奋剂决心
体育法修订草案体现反兴奋剂决心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林德韧)体育法修订草案19日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此次修订草案,将原有的54条法律条文增加到109条。

  草案新增了反兴奋剂章节,体现了我国反兴奋剂的决心。主要内容是将反兴奋剂条例进行提炼,总结上升为法律条文的内容,对反兴奋剂工作进行规范。例如规定禁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不得向体育运动参加者提供或者变相提供兴奋剂,国家建立反兴奋剂管理机制等等。

  为突出全民健身的重要基础性保障作用,草案明确了各级政府、各类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责。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草案新增“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和“在校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等条款,并修改“体育考试”条款。

  “体育仲裁”章节是新增章节,旨在改变长期以来体育仲裁规定一直未能落地的现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仲裁制度。新增“监督管理”章节中,加强了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和赛事活动的监管,进一步明确了体育行政部门对赛事监管的方式方法,并规定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的熔断机制。

 
反电信网诈专门立法,出了哪些硬招?
反电信网诈专门立法,出了哪些硬招?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熊丰、任沁沁、刘硕)2020年,全国共立案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2.7万起;案件造成群众损失353.7亿元;此类犯罪警情占全部刑事警情的比例超过40%……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群众深恶痛绝的第一大犯罪类型。

  19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项法律针对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的难点出了不少硬招。

  硬招一:如何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建立全链条整治工作机制


  银行账户和手机卡“实名不实人”问题多年未根本解决;形形色色“黑灰产”斩而不绝;诈骗类型与各种新技术新应用相伴而生……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急需有效的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1月至9月,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6.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7.3万名,同比分别上升41.1%和116.4%;6月至8月,发案数连续3个月实现同比下降……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综合施策,强化行业治理,切实形成整体合力,打击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但同时也要看到,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量、群众损失仍保持高位运行,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草案提出,国务院建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打击治理工作。有关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实现跨行业、跨地域协同配合、快速联动,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彭新林表示,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规定各部门职责、企业职责和地方政府职责,加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建设,明确有关主体包括民事责任在内的专项法律责任,有助于推动形成全链条反诈、全行业阻诈、全社会防诈的打防管控格局。

  硬招二:如何管住手机卡和银行卡“实名不实人”?真实登记、尽职调查、不得买卖


  一段时间以来,手机卡、银行卡大量非法开办、随意买卖,“实名不实人”问题突出,成为电诈犯罪分子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公安机关案件侦办中,缴获“两卡”动辄数十万张,这些手机卡、银行卡几乎全为“假实名”,均非开卡者本人使用。

  去年10月“断卡”行动开展以来,公安机关累计打掉涉“两卡”违法犯罪团伙2.7万个,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45万名;工信部集中清理电话卡6441万张;人民银行组织清理异常银行账户14.8亿个。

  推动实现“实名”又“实人”,草案规定了电话卡、互联网服务真实信息登记制度;建立健全金融业务尽职调查制度;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物联网卡、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互联网账号。对于实施上述行为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实施惩戒。

  硬招三:如何铲除“黑灰产”?治理改号电话、非法设备、涉诈App等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滋生出买卖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收购贩卖“两卡”、架设“猫池”和GOIP设备、提供虚假平台和技术支撑、提供转账洗钱服务等一系列黑灰产业,黑灰产业又反过来“滋养”了电诈犯罪,形成相伴相生的“利益共同体”。

  一些犯罪团伙在国内购买大量的银行卡、电话卡以及企业对公账户,转运到境外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

  对此,草案加强对涉诈相关非法服务、设备、产业的治理。治理改号电话、虚假主叫和涉诈非法设备;加强涉诈App、互联网域名监测治理;打击治理涉电信网络诈骗相关产业。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说:“草案加强对涉诈相关非法服务、设备、产业的治理,打击治理涉电信网络诈骗黑灰产业,将有效挤压犯罪空间,铲除犯罪土壤。”

  硬招四:如何加强预警防范?预警劝阻、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制度将上升为法律规定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可防性犯罪,预警十分重要。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铺开预警劝阻工作,将打击治理关口前移,及时点醒潜在受害人,守住“最后关口”。

  今年以来,公安部日均下发预警指令9.6万条,成功避免1260万名群众受骗;成功拦截诈骗电话12.2亿次、诈骗短信14.1亿条,共紧急止付涉案资金2770亿元。

  为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预警劝阻、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制度上升为法律规定,草案明确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资金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和资金返还制度,明确有关条件、程序和救济措施。紧急止付、快速冻结、资金返还由公安机关决定,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当前的实践证明了监测和预警的有效性。”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表示,在当前支付手段不断创新背景下,进一步构建并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在支付环节建立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和资金返还制度并上升为法律规定十分必要。

  硬招五:如何治理跨境犯罪?积极稳妥推进国际执法司法合作


  随着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境内大批诈骗窝点开始加速向境外转移。

  草案提出,国家外交、公安等部门积极稳妥推进国际执法司法合作,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建立快速联络工作机制,共同推进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

  为有力斩断非法出境从事电诈活动“人员流”,公安部部署发起“断流专案行动”,截至目前,共打掉“3人以上结伙”非法出境团伙9230个,破获刑事案件412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854名。

  “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经成为国际警务的一个重要课题,要继续推动和加强国际警务合作,制定可行、完善的司法协作程序,有效解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追捕难的问题。”四川大学法学院院长左卫民说。

  打击治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一项系统性法治工程。彭新林表示,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适应统筹发展与安全、维护社会管理秩序和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实际需要,既为机制化、常态化开展反诈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也是在法治轨道上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创新实践。

 
强化公共卫生安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有效供给 聚焦畜牧法修订草案三大看点
强化公共卫生安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有效供给
聚焦畜牧法修订草案三大看点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胡璐)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关联着我国14亿多人的餐桌,也是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畜牧法修订草案。此次畜牧法修订草案有哪些看点,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加强畜禽屠宰管理,守好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修订草案增加畜禽屠宰一章,对畜禽屠宰的行业发展规划、企业条件要求、质量安全管理和风险监测制度、无害化处理及补助等作出规定。综合考虑城乡差异、生活习俗、行业发展现状等因素,修订草案规定,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

  “畜禽屠宰是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环节。”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说,加强畜禽屠宰管理,有利于强化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通过统一标准化管理提升畜禽产品质量。比如,相比运活畜禽,运鲜肉能让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大为下降,在屠宰加工等下游环节进行调整优化就非常有必要。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养猪或养其他畜禽是个费心费力的脏累活。尤其当前种养结合水平低,“种的不养、养的不种”的结构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养殖场户缺乏污染治理配套设施,资源化利用水平低,全国每年有几亿吨粪污没有综合利用,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

  为了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强化主体责任,修订草案明确,畜禽养殖者应当保证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的正常运转,保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或者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环境。

  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增收齐头并进


  草原畜牧业是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草原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草原生产力不高、草料供给不足和草原利用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导致草原畜牧业发展低效且缓慢。

  为此,修订草案增加草原畜牧业一章,明确国家支持科学利用草原,协调推进草原休养生息与草原畜牧业发展,提高草原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支持牧区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对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饲草料供应、防灾减灾保障、草原生态奖补等作出规定。

  “科学发展草原畜牧业,就是要坚持草畜平衡,推动生态优先、生产生态有机结合,这既能够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又有利于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董世魁说,修订草案中提到国家完善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畜牧业发展补贴政策,对采取禁牧和草畜平衡措施的农牧民给予补助奖励,是一个有益的政策引导。

  为拓展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修订草案还规定,国家引导畜禽养殖户依照畜牧业发展规划有序发展,依法保护畜禽养殖户合法权益;鼓励龙头企业带动畜禽养殖户融入现代畜牧业产业链,加强面向畜禽养殖户的社会化服务;支持畜禽养殖户和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与旅游、文化、生态等产业融合。

  保障有效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畜禽产品消费需求


  生猪等畜禽产品生产和供应是关乎群众生活、物价稳定、农民增收的大事。当前,生猪养殖成本攀升,猪价低迷,防范生猪生产大幅波动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稳产保供压力仍然存在。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家洋在作修订草案说明时指出,为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和畜禽产品市场平稳运行,维护养殖者和消费者利益,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修订草案完善畜禽产品保供稳价措施。

  根据修订草案,措施包括:国家建立统一的畜禽生产和畜禽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制度,逐步完善畜禽产品储备调节机制,利用畜禽产品进出口、期货等市场调节方式,促进市场供需平衡和畜牧业健康发展;国家鼓励畜禽主销区与主产区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等。

  此外,修订草案还规范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域划定,明确禁养区域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划定。因划定禁养区域关闭或者搬迁畜禽养殖场的,应当予以公平、合理补偿并支持异地重建。

  “用立法的方式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域划定,保护、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同时,兼顾养殖户利益,有利于稳定生猪等畜禽生产,防止生产和市场价格大起大落。”朱增勇表示。

 
依法依规守正创新,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访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依法依规守正创新,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访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吴雨)金融领域的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是实现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金融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在公平竞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金融管理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规范发展、防范风险?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

  金融业竞争程度很高,部分领域垄断问题突出


  问:如何看待当前金融业发展的整体情况?金融领域在公平竞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答: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里,就构建起一个全球第二大的现代金融体系,而且有的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充分说明我国金融体系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其开放性、竞争性、公平性、包容性、普惠性处于较高水平。

  我国金融领域的竞争程度很高。例如,我国银行体系共有4000多家机构,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市场份额只占34%左右,行业集中度远低于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再如,我国保险公司可以在全国各地展业,有的城市同时有几十家保险公司在开展业务,竞争十分激烈。此外,我国移动支付、线上信贷、互联网保险业务蓬勃发展,这些领域都是以民营资本为主,如果没有金融机构和政策的支持难以出现这样的局面。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我国金融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问题突出,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我国金融业在高速增长阶段吸引了各类资本进入,产业资本参股特别是控股金融机构后,如出现违规关联行为,可能使商业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

  二是打着“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的旗号违法违规开展金融活动。曾经有不少企业和个人自称“互联网理财”“互联网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众筹”等,实际上吸收社会公众资金投资非标产品和项目,最后都办成了“类银行”平台。这些平台非但不执行银行的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监管约束,还没有真正意义的“风险管控”,极易对多个领域的金融和财务活动形成冲击。

  三是一些大型互联网平台涉足多种金融业务开展不正当竞争。有的在某些产品、某些环节形成垄断,甚至形成“赢者通吃”态势,阻碍公平竞争、获取超额收益。有的平台违反已有金融规则,违规监管套利,混淆金融业务和其他商业活动,增加金融体系风险隐患。有的平台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坚守人民至上,鼓励金融创新


  问:金融管理部门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有哪些工作思路?目前已经取得哪些成效?

  答:金融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是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的必然要求,也是支持和鼓励个人、企业、机构创新创业的迫切需要。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是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我们及时开展金融领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整治,具体工作原则是“坚决打破垄断,严格依法监管,坚持稳中求进,促进健康发展”。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既有利于改善普惠金融服务,又有利于促进创新发展。

  关键是要做到两点,一方面要坚持依法依规,许多金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明显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坚持守正创新,在“人民至上”这个大前提下鼓励金融创新。金融领域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把握正确方向,创新才有好的结果。通过守正创新、依法依规做到规范和发展并重,不是说规范就不发展了,光讲发展不规范,实际上也损害发展。

  前期,我们针对金融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实际需要,在银行、保险、证券以及其他金融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研究制定了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和股权管理办法,开展公司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实业板块和金融板块风险隔离。

  我们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对于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零容忍”,坚决制止监管套利。在针对14家互联网平台的整改中,金融管理部门先后提出上千个问题,大部分已得到积极响应,一半左右已经落地,今年年底前将取得更显著的实质进展。

  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问:下一步,金融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支持民营经济方面还会推出哪些重要举措?

  答:我们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不断改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取得积极成效。截至8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52.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42万亿元,增长11.5%。今年已为7000多万户民营企业发放贷款,贷款户数增长30%。前8个月,银行机构新发放的企业类贷款中,53%发放给民营企业,这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是匹配的。截至三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7.4%,大型商业银行有望提前完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的目标。目前,中国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在30%左右,这在国际上已处于领先地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一是鼓励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用好数字化手段,推动加快信用信息共享,准确掌握使用水电煤气缴费、工商、纳税情况等企业信息。二是持续推动银行机构下沉服务重心,深入企业、社区了解实际情况,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更为便利的金融服务。三是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私募基金、天使基金的潜力,拓宽民营企业融资的途径和渠道,使金融供给在融资周期等方面更好匹配企业需求。

 
犹记当年过江时 抗美援朝老兵的历史记忆
犹记当年过江时
抗美援朝老兵的历史记忆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孙仁斌、丁非白、李宇佳


  深秋时节,云淡天高。10月19日,原本普通的一天,但对于那些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来说,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踏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征程。

  当慷慨激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再度在耳边响起,当年过江的景象、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些战友可亲可敬的面孔,一一浮现在眼前,怎不令人壮怀激烈、心潮难平?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96岁的老兵王凤和拿着一柄放大镜,在桌前翻看着一本《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一二零师师史》,红色的封皮被摩挲得有些破损,泛着岁月的幽光。“这里边有我们部队的信息,有我牺牲了的战友的名字,我想他们了,就打开看一看。”

  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解放。

  王凤和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军的一名连队指导员,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战斗。

  “大家都很兴奋,盘算着该回老家了,早点过上好日子。”王凤和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行军途中,美国侵占朝鲜、美军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的消息传来,战士们群情激愤:“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仗才建立了新中国,任何人再敢侵略,我们绝不答应!”

  王凤和随部队奉命北上,经过八天八夜长途跋涉,赶赴中朝边境的辽宁省丹东市。训练两个多月后,1950年10月19日晚,大部队踏上前往朝鲜的征程。

  19时许,队伍上了鸭绿江大桥,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江对岸的枪炮声此起彼伏。王凤和的山东老乡、连队副指导员王哲厚一边走一边回头往丹东看。王凤和感到奇怪,就问他:“你看什么呢?”

  王哲厚回答说:“刚解放,咱们国家的大好河山我还没看够哇……”

  王凤和就做他的思想工作:“这有啥,等把这场仗打赢了,咱们一起,回国坐着飞机看、坐着火车看,把中国看个遍、看个够!”

  一番话逗得战士们笑了起来,大家豪气倍增,步履铿锵地向着江对岸走去。

  不幸的是,王哲厚牺牲在了朝鲜战场。71年后的今天,王凤和抚摸着出国前他和王哲厚合照的一张黑白相片,眼中泪光闪烁。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3师战士关长义从吉林省集安市随大部队跨过鸭绿江。

  “我们知道要过江已经是19日上午了,部队接到命令后就集结起来,准备过江。”关长义回忆说。从集安到朝鲜的江面较窄,水也浅,部队在江面上架起了浮桥,关长义和战友们很快就从浮桥上跑过,进入朝鲜。

  彼时关长义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处处要求自己当模范、做表率,他对新生的共和国有着无比的热爱和忠诚。渡江前部队曾到丹东进行训练,驻地离他老家只有几十里路,他都没有回家看上一眼,给家人写了一封信后,就匆匆踏上征途。

  “祖国让我去,我就去。共产党员要冲在前、打在前。那个时候,大家都是活着就干、死了就算,没有工夫想家。”70多年后,这些话从一个91岁的老人口中说出,仍然豪气干云。

  在朝鲜战场上,关长义作为电台报务员,在敌机的轰炸中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始终用血肉之躯掩护着电台,承担起作战通信联络的重任。

  老兵程茂友是1952年一个秋夜跨过鸭绿江的。当年,他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136师奉命出国作战,和很多战士一样,他的内心同样充满对祖国的眷恋。

  “805步,十几分钟就过去了!”对于那天夜里走过鸭绿江桥的场景,程茂友记忆深刻:“一上桥的时候我就一步步数,我想记住这段路有多长。”每走一步,就意味着离祖国更远,离战场更近。这805步过后,等待程茂友和他的战友的是与死神并肩的战场。

  入朝当天,程茂友就在随身日记本里写下一段话:“亲爱的祖国,为了你的安全和朝鲜人民不受灾难,为亚洲及世界的和平,我们暂时和你告别了。亲爱的祖国,再会吧!”

  正是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深情、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战士们以青春热血筑起血肉长城,在那峥嵘岁月里挺起新生的共和国钢铁般的脊梁。

  71年过去了,老兵王凤和兑现着自己当初和王哲厚的诺言。退休后,他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并再度回到丹东鸭绿江畔,对着奔流的江水,他郑重地举起右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说道:“王哲厚,虽然你牺牲在了朝鲜,但我们的约定我替你完成了,你没看到的大好河山,我替你看了。这些年,咱们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裕了,再也没人敢来欺负咱们。相信你的在天之灵,也能感受到,你安息吧!”说着,两行清泪无声滑落。

  秋风鼓荡,江水无言,载着人们无尽的思念与敬意,奔涌向前。

   新华社沈阳10月19日电

 
71年前,志愿军跨过的鸭绿江上那些桥
71年前,志愿军跨过的鸭绿江上那些桥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一九五〇年十月十九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新华社发

  新华社记者于力、高爽


  71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安东(今辽宁省丹东市)、长甸河口(今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分三路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

  你脑海可能有这样一幅画面:鸭绿江江面白雪皑皑,巨龙般的志愿军队伍正徒步通过架设在冰凌上的简易浮桥,夕阳将战士的影子拉得很长……

  照片名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由志愿军第64军政治部摄影组组长黎民拍摄,最初刊发于《解放军画报》1951年第4期扉页——照片上的浮桥就是抗美援朝期间著名的“马市浮桥”,位于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马市村。

  “我1951年1月从马市浮桥跨过鸭绿江。”94岁的志愿军老兵王万经说,“现在江面看不到桥的踪影,是因为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是夜里过江,浮桥也多是傍晚搭建、次日凌晨拆除。”

  “除了是战士过江的便道,浮桥还是为前线战士运输军需物资的重要通道。当年,我所在的队伍就是驾驶嘎斯汽车从浮桥通过进入朝鲜。”王万经说。

  在位于马市浮桥下游的鸭绿江上有两座“姊妹桥”:鸭绿江大桥和鸭绿江断桥。“断桥是鸭绿江上第一座大桥,是一条公路桥,抗美援朝时,该桥朝鲜一侧被美空军炸毁;鸭绿江大桥最开始是铁路桥,后根据战事变化,被改成公路铁路两用桥,也是几经被炸后修复。”86岁的丹东市抗美援朝精神研究会原秘书长宋群基介绍说。

  “姊妹桥”曾承担着志愿军过江、军用物资供应、后方支援前线的运输任务。美军很快意识到“姊妹桥”的重要作用,开始不断侦察扫射轰炸两座大桥——如今,记者走上断桥,抬头看钢架,桥体上炮弹留下的痕迹仍清晰可见。

  “敌机轰炸一次,我方就抢修一次。”宋群基说,抗美援朝期间,鸭绿江大桥成为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对很多志愿军老兵而言,鸭绿江大桥是他们奔赴朝鲜的地方,也是回国的“凯旋门”。“当我们乘坐火车回到祖国,一下车,大家欢呼雀跃。”88岁的志愿军老兵胡长哲说。

  “当年我从集安出发到朝鲜时,周围静悄悄的;可当我从鸭绿江大桥上回来时,丹东人民守在桥头夹道欢迎,那一刻别说多激动了。”志愿军老兵王广照说。

  在长甸河口村,“桥”的故事同样感人。“毛岸英学校在这里建校,是因为当年毛岸英就是从校址斜对面的浮桥上走向朝鲜的。可以说,他在这里留下了自己在祖国最后的足迹。”毛岸英学校校长于满泽说。

  在河口村也有一座断桥。与鸭绿江断桥一样,它也曾遭美军飞机多次轰炸。如今,河口断桥上插着很多写着志愿军各部队番号的旗子——当年,一大批志愿军战士从这里走过,他们或牺牲在战场,或已步入暮年,但他们用血肉之躯锻造的抗美援朝精神会一直传承下去。

  断桥、鸭绿江大桥、难寻踪影的浮桥……它们是抗美援朝沧桑历史的印记,更是中国人民追求和平的见证。新华社沈阳10月19日电

 
“我仿佛踏上了那段神奇的旅程” 国际学者在沪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
“我仿佛踏上了那段神奇的旅程”
国际学者在沪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孙丽萍、胡洁菲


  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兴业路口的中共一大纪念馆,18日迎来一群特殊的参观者,他们肤色语言不同、服饰各异,却有着一个相同的身份——世界中国学研究者。

  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正在上海举行,吸引全球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200位世界中国学学者专家线上线下参与。为了更深入理解中国,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在会议之余,也受邀踏上一场“浓缩古今”、精彩纷呈的上海之旅。

  “嗨!猜猜我在哪里?”身材高大、扎着辫子的美国人瑞恩在疫情期间以拍摄《瑞恩的平安日志》走红网络,这位“网络红人”刚一踏进中共一大纪念馆,就迫不及待打开手机,一边参观、一边视频连线自己的中国女朋友,即时分享展示中共一大纪念馆内的各种展陈。

  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对于瑞恩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惊喜。网红身份之外,他的另一个角色是历史学爱好者与研究者,曾长期在中国高校教授西方历史。

  站在表现中共一大会议的大型铜雕旁,瑞恩拍摄了不少照片。“这件雕塑很有意义。中国共产党人对我而言正是一个‘群像’。中国正在经历的繁荣富强并不是依赖某一个英雄人物,而是依靠所有的人民。这正是中国革命的特别之处。”他说。

  从肯尼亚卡拉蒂纳大学到中国传媒大学担任访问学者的秦肯,为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特别穿上了笔挺的西装。纪念馆的展陈之丰富令他惊叹:“中国共产党将他的历史凝结在博物馆里,让中国的人民和我们这些外籍人士都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在呈现中国脱贫伟大成就的展览前,秦肯停留了很长时间。“在我看来,中国共产党让大量偏远地区的农民用上现代化科技、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我想,这真的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创举!”

  “如果选择一项中国共产党最牛的经验传输给我的国家,我认为那应该是治理能力和领导力,以疫情防控为例,我想象不出来,任何一个国家,是否能取得像中国这样的成效。如今我们能够如此自由地工作生活,这绝对是中共治理能力的有效证明。”秦肯告诉新华社记者。

  一袭黑风衣、戴着黑口罩,上海陡降的气温让巴基斯坦“美女”学者明竺从行李箱里拿出了最厚的衣服装备。作为清华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明竺对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十分熟谙,但行走在展陈如此丰富的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她依然觉得有惊喜。

  “中共一大纪念馆信息量很大、亮点频出,尤其是沉浸式体验和多媒体融合的方式,让我仿佛也穿越时空踏上了这段神奇旅程。对我这样的中国观察者来说,这次参观让我更加认识到: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和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100年前就写下的承诺,一直延续到现在,它从未改变。”明竺说。

  从满载古代文物的上海博物馆到蕴含“中国密码”的中共一大纪念馆,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议程之外的精彩,给国际青年学者们留下了强烈印象。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19日发布的《国际青年眼中的中国与世界》调查报告显示,受访国际青年中有高达46%的比例认同“中国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这一新共识已经与“中国是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的传统印象并驾齐驱。

  “中国正向世界展示一个新形象,既古老又创新,自信地行走自己的道路,这让它焕发出崭新的魅力。”明竺说:“中共的每一段旅程都很吸引我——它从何处来、将向何处去,但是最吸引我的还是现在。在上海,在中共一大纪念馆,我意识到我正处于这个答案的核心。”

   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电

 
坚定信仰 宁死不屈 红岩精神述评
坚定信仰 宁死不屈
红岩精神述评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江竹筠
 
 
 陈然
  
 
 
 
罗世文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红岩,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精神地标。
 
  七八十年前,一群中国共产党人胸怀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定信念,抱定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壮烈情怀,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非凡的政治智慧在国民党统治区艰险复杂的环境中不畏强敌英勇斗争,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不折不挠 宁死不屈


 
  “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1948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地下党员江竹筠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特务用尽各种酷刑,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破坏地下党组织。面对严刑拷打,她始终坚贞不屈。
 
  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满怀对新中国无限向往,江竹筠等革命志士壮烈牺牲。
 
  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那段风雨如磐的岁月中,中共中央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影响着许许多多的后来者。解放战争时期,在南方局教育和培养之下成长起来的江竹筠、陈然等共产党员,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伟大的红岩精神,渣滓洞、白公馆都留下了他们不折不挠、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
 
  如今的渣滓洞监狱旧址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们从各地而来缅怀英魂、重温历史。面对阴森的囚室、可怖的刑具,人们不禁发问:生命诚可贵,是什么让烈士们舍生忘死?自由价更高,是什么让革命志士深入虎穴不惜流血牺牲?
 
  答案,正是信仰!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挺进报》特支书记陈然在狱中写下《我的“自白书”》慨然赴死,以生命履行对党庄严誓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革命斗争到底!”
 
  “决面对一切困难,高扬我们的旗帜!”罗世文等同志在狱中秘密组建临时党支部,带领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斗争。
 
  1949年春节,渣滓洞监牢之中,狱友们唱响革命歌曲、诵读《共产党宣言》,如火般激情的语言饱含哲理的智慧,让真理之光照亮了每个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
 
  ……
 
  这些英勇无畏的革命者和不幸就义的烈士,不少人出身衣食无忧的富裕家庭。投身革命、舍生忘死的抉择源自“为绝大多数人奋斗”的坚定信仰。多少年来,我们党历经艰险磨难,没有被困难压垮,也没有被敌人打倒。在坚定理想信念的指引下,革命志士在荆棘丛生之地挺起腰身,与敌人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写下悲壮而光辉的篇章。
 
坚若磐石 永不变色


 
  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里,保存着三块银元。年代久远,银元已经布满岁月痕迹。
 
  1941年,共产党员肖林在红岩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接受党组织“下海经商”的指示,为党的活动筹措经费。当开办的公司完成其使命时,肖林夫妇一次性上交约合12万两黄金的结余资金和折合1000多万美元的固定资产,仅留下三块银元作为纪念。
 
  这三块银元,见证了红岩精神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员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严以修身、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红岩精神之所以可贵和特殊,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诞生于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革命实践中。当时白色恐怖严重,党员同志们身处特殊环境,肩负特殊任务,既要与敌人斗争,还要结交社会各界朋友;既要严格服从命令、遵守纪律,又要发挥聪明才智应对复杂局面;既要随时经受“生与死”的考验,又要面对高官厚禄和腐朽生活的诱惑。
 
  面对如此种种,怎样才能保持初心,不迷失、不变色?
 
  纪律,约束普通人的行为;而信仰和品格,能让人在缺少外界约束时,坚守本色。
 
  1943年3月,在农历45岁生日这一天,周恩来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包括“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等7条。责任担当、价值追求、精神风貌、政治品格……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许多珍贵的精神品格遗产。
 
  根据红岩烈士们狱中意见提炼总结出的“狱中八条”,直到今天都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这些珍贵的纪律,是革命者用鲜血书写的忠诚,是留给后人求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答案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警示录。
 
铭记精神 永远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无论是烽火岁月浴血奋战,还是和平年代无私奉献,一代代英雄儿女经历了多少坎坷,付出了多少牺牲,才铺就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复兴之路。他们的脊梁,顶天立地;他们的事迹,气壮山河;他们的精神,光照未来。
 
  今天,在共产党人信仰的旗帜下,在红岩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人作出无悔的选择——
 
  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师者张桂梅帮助1800多名女孩考入大学走出大山。她说:“江姐是我一生的榜样,我最爱唱的是《红梅赞》。”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为打破世代闭塞于大山的宿命,带领乡亲们历时7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出山路,倾尽15载光阴,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奋战20多天的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丰文派出所民警潘继明突发疾病不幸去世,年仅51岁。这位老党员用生命诠释了入警仪式上的誓言:“在红岩精神指引下,为百姓平安忠诚奉献,竭尽全力!”
 
  ……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革命志士和时代楷模用忠诚、汗水,甚至生命写就的事迹,时刻提醒我们“从哪里来、向何处去”,鼓舞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让红色基因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让宝贵精神照亮前行之路,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我们就一定能在时代洪流中挺立潮头、奋勇向前。
 
  (记者刘敏、陈国洲、周文冲)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中国第一展”重整行装再出发 率先恢复线下展,让世界分享中国机遇
“中国第一展”重整行装再出发
率先恢复线下展,让世界分享中国机遇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劳敏妮(中)和合伙人王蒙(右二)在广交会展馆看展(10月15日摄)。这位曾获得iF设计奖和红点设计大奖的意大利工业设计师在有“世界小家电之都”之称的佛山顺德,充分施展设计才华。从最初来中国为意大利老乡的企业做设计,到现在自己和中国伙伴成立设计公司,劳敏妮说,她已经深深爱上了中国。
 
  正在举行的第130届广交会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办展的新模式,劳敏妮有机会再次到现场观展,感受“买卖全球”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魅力,亲眼见证疫情之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和强大发展活力。       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新华社广州10月19日电(记者周强、丁乐、马晓澄)金秋十月,中国广州,第13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19日在此落下帷幕。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率先恢复的最大规模线下展会,并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办展的新模式。
 
  “中国第一展”线下展会的成功举办,彰显出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潮流的恒心,以及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建设高水平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
 
  “双统筹”护航“线上+线下”展会新模式


 
  韩国企业家尹治荣9月初出发,在山东入境完成21天的隔离观察后,来到广州,只为参加正在此间举行的第130届广交会,而这距离他上次线下参展已时隔两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交会已连续3届在线上举办。眼下,在中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背景下,第130届广交会首次在线上线下融合举办,以往的三期调整为一期,为期5天,展品超过300万件。
 
  作为一名“老广交”,戴骏已参加20多届广交会。他是刚果(金)佬吉家族集团中国分公司总经理。“这次终于能够参加线下实际互动。疫情之下,部分供应受阻,总公司需要食品、包装、化工等领域的新供应商。”他对广交会始终充满期待,“从实体产品到设备技术,广交会和中国企业总能满足公司需求。”
 
  不能现场参会的境外采购商,依然能选择“云逛展”。本届广交会官网升级、互动增加,线上平台更加完善。作为技术服务商,腾讯方面表示,境外采购商可以通过线上直播功能观看现场展览,先进的中国互联网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实力,成为打破贸易时空界限强有力的支撑。
 
  也门采购商阿里和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交会结缘超过30年,他们早已约定视频洽谈。“线上展没有时空限制,弥补了我不能到场的遗憾。这次官网升级,使用和互动都更顺畅。”他说。
 
  本届广交会展期虽然缩短,但将呈现更加优质的展品。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科技企业亿航智能是首次参加广交会,公司副总裁薛鹏表示:“公司产品出口占比达40%,主营欧洲市场。广交会帮助我们了解市场需求,促进应用场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
 
  广交会自1957年创办至今从未间断,其展现的新面貌、新活力和新气象,体现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
 
  据组委会预计,本届广交会约有7800家企业参加线下展览,将有超过20万名采购商到场采购,大量采购商线上洽谈采购。
 
  酒店防疫物品“安心包”、遍布全市的百余个核酸检测点、1500人次的志愿者……看得见的贴心服务为健康护航。广州海关“会展e通”系统、展馆无感安检……看不见的数字技术保障货通人畅。此外,在原有的金融、海关、商检、认证、知识产权等贸易配套服务的基础上,本届广交会新引入了海外仓和航运物流企业,搭建更加完善的贸易服务链。
 
  “双循环”促境内外企业稳定全球供应链


 
  以广交会为平台,格兰仕集团一步一个脚印,积极参与全球大分工、大合作,成为中国制造在海外的一张名片。
 
  “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格兰仕正在海外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在国内市场实现品牌再造。”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昭贤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发挥广交会平台优势,通过科技研发和分工合作,在全球贸易协同中使更多自主科研成果加速落地。”
 
  当前,中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届广交会首次以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题,线下展邀请了境内采购商和境外机构在华采购代表等新面孔。
 
  “我们采用境内外招商双轮驱动策略,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表明了我国推动建设高水平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广交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储士家表示,“线上平台吸引全球采购商观展,帮助中国企业保订单拓市场;线下重点邀请大型连锁商超、百货集团、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企业等境内采购商代表参会,助力企业开拓境内市场。”
 
  在全球拥有4500多家门店的广州本土公司名创优品首次以采购商身份参加广交会。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叶国富说:“广交会是公司发掘优质供应链的重要渠道。通过与预匹配的参展企业面对面沟通商贸需求,将更多符合国内需求的产品转向内销市场。”
 
  法国巴黎大区工商会副主席阿兰·安戈铎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供应链,采购商都在寻求新的贸易伙伴和供应商,广交会提供了丰富的商机,有效解决供采对接难题。”
 
高水平开放让世界共享中国机遇


 
  广交会,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第130届广交会恢复线下举办,充分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
 
  本届广交会开幕前,广州市从化区政府与联合利华签署项目合作协议,这标志着联合利华华南生产和营销基地正式落户广州。按照协议,联合利华将耗资1.3亿欧元,建设基地第一期工厂。“这是近两年来联合利华在中国最大的投资项目。”联合利华北亚区总裁龙嘉华表示,“中国是联合利华全球增长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中国机遇,世界共享。自2007年第101届起,广交会设立进口展,发展为“买卖全球”的综合性贸易平台。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92家企业线下参展,包括一批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
 
  截至10月18日,本届广交会面向阿根廷、肯尼亚、俄罗斯等39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50场远程视频招商推介会,为国内重点产业集群牵线搭桥。2400多名海外商协会负责人、跨国企业代表和境外采购商积极响应。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伊利乔夫表示,广交会是国际知名会展活动,其秉承的开放合作原则在今天尤为重要,实业界互利协作的伙伴关系是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与中方开展合作的俄罗斯企业高度评价广交会成效。尽管全球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俄方企业将参加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的广交会。希望广交会为发展俄中经贸及投资合作注入新动能。”
 
  来自墨西哥的采购商安德烈·西姆通过云推介会对接上了所需的中国玩具公司。“我们公司的壮大离不开广交会的推动。我会做广交会永远的好朋友,期待下次亲自来中国!”他说。
 
  本届广交会进口展上,霍尼韦尔带来多项在中国本土研发生产的新产品。霍尼韦尔中国总裁林世伟介绍:“公司在中国致力于发展核心业务,重点服务中端市场;同时将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创新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向全球推广,并携手中国工程承包商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广交会结束后,霍尼韦尔将连续第四次参加上海进博会,其展台面积将是去年的两倍以上。“中国是霍尼韦尔在美国以外最大的单一市场,也是公司最大的增长型市场。中国在数字经济和低碳发展等领域的前景为公司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林世伟说。
 
读懂中国经济“秋季报”,经济专家这样说
读懂中国经济“秋季报”,经济专家这样说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谢希瑶、周圆)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走势?中国经济增长后劲何在?多位经济学家表示,要全面客观看待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累计看中国经济目前仍处于良好的恢复状态,保持平稳健康增长是没有问题的。

  数据显示,今年一、二、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速分别为18.3%、7.9%、4.9%,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5.0%、5.5%、4.9%。

  “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最高增速和最低增速之间的差距为0.6个百分点,相对来说比较平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说。

  受去年基数影响,“前高后低”是专家们对今年全年中国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

  “现在不单单中国经济从二季度到三季度出现回落,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复苏都处在缓慢回落状态。”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更多是国内阶段性、短期因素。

  从国际看,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叠加流动性泛滥,导致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包括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煤炭等在内大宗原材料价格高企,并传导到国内抬升部分企业运营成本;从国内看,部分地区受到疫情汛情等多重冲击,电力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

  许宪春说,三季度经济增速回落有多重因素,能源供应偏紧、疫情汛情冲击等偶发性因素是阶段性的,总体看中国经济依然非常有韧性。

  专家表示,从前三季度累计看,中国经济增速依然较高,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了基础。

  “把握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关键要把握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四大指标。”姚景源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仍在预期范围之内;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5%;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0.6%,物价总水平仍处低位;进出口和利用外资依然保持高位增长。“这四大指标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一个良好的恢复状态。”

  许宪春认为,从三季度经济数据中既要看到压力,更要看到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27.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2%,比上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需求结构继续改善——前三季度,最终消费贡献率为64.8%,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和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教育、卫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4%和31.4%,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新动能加快成长——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和57.8%。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网上直播带货、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兴起。

  “经济增速出现回落,并不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不足。”姚景源说,当前既要处理好阶段性矛盾、临时性问题,更要在结构改革、结构优化等方面下更大的力气,不断激发经济新动能,稳住持续复苏态势。

  展望四季度及明年初,专家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但仍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

  “发展经济就像开汽车,首先要把好方向盘,方向盘往哪儿开?要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开。”姚景源说,下一步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用辩证思维来看待并处理好阶段性任务和长远目标的关系,处理好经济稳增长与调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从而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此外,姚景源认为,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看,要进一步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布局扩大有效投资,同时加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加大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稳投资既拉动当前内需,又支撑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许宪春建议,下一步要从多方面孕育新动能,包括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创新研发支持力度,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政策保障体系,持续支持海外仓、跨境电商、工业互联网等。“新经济新动能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必将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工业走势如何、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如何推进?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回应工业通信业热点问题
工业走势如何、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利用如何推进?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回应工业通信业热点问题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张辛欣、刘夏村)前三季度我国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如何,走势怎么看?问题App如何管、怎么治?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怎么推进?在19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对工业通信业热点话题进行回应。

  主要指标增速处于合理区间 稳定恢复态势没有变


  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6.4%,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7%。制造业投资整体也在呈现改善态势。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说,从累计增速和两年的平均增速看,主要指标增速处于合理区间。一系列助企惠企政策发力显效,市场主体盈利能力得到加强。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9.5%,为近年来较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两年平均增长12.8%,增速持续快于整体工业。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发展保持较好势头,超高清视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加速推进。

  罗俊杰说,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没有改变,经济恢复的韧性和内生动能依然强劲。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特别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供给紧张等影响,三季度工业增速稳中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保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巩固经济向好的趋势,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他说,下一步,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底线思维,做好跨周期调节,保持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深化专项整治,加强问题App整改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在会上说,就App侵害用户权益问题,工信部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前三季度已累计通报1494款违规App,下架408款拒不整改的App。

  工信部集中对用户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开屏弹窗信息“关不掉”“乱跳转”等问题进行整治,主要互联网企业开屏信息“关不掉”基本解决,“乱跳转”的发现率也大幅下降。

  同时,工信部也在强化责任链管理,加大技术检测,建成并持续优化全国App技术检测平台,今年已完成176万款App技术检测。

  他说,工信部将启动为期半年的信息通信服务用户感知提升专项行动,督促企业建立个人信息保护“双清单”制度,为用户营造安全可靠的信息通信环境。

  针对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问题,赵志国说,工信部持续推进互联网应用改造专项行动,指导督促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网站和App开展适老化改造。目前已有104家网站和App初步完成了适老化改造。

  工信部将研究制定电信服务适老化相关规范,指导督促参与专项行动的网站和App在年内完成改造任务,并进行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水平评测,积极推进智能终端产品推广应用。

推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完善相关标准


  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罗俊杰在会上说,工信部强化溯源监管和回收,初步建立起以汽车生产企业为主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同时,工信部加快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截至9月底,171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及综合利用企业已在全国设立回收服务网点9985个。他说,支持退役电池无损检测等一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技术实现突破,工信部也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发布一批标准。工信部将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强化线上线下协同溯源监管,加强技术创新。

  针对社会关注的汽车芯片短缺问题,罗俊杰表示,此次汽车芯片短缺主要是受到汽车行业需求与芯片产业周期出现“错配”,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截至目前,汽车产业受芯片短缺影响较明显,但是综合看,预计四季度将比三季度有所缓解。

  他表示,工信部已组建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加强供需对接和工作协同,并实施便企服务措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简化有关程序、加快审核进度,方便整车企业加快实现紧缺芯片替代方案的装车应用。工信部将继续加强运行监测和分析研判,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提高供应链稳定性。

 
上海“一网通办”三年,小“码”怎样拉大车
上海“一网通办”三年,小“码”怎样拉大车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进入公共场所出示“随申码”、忘带医保卡打开手机就能刷、户籍证明银行终端也能开……

  近日,上海率先试点的“一网通办”政务服务迎来上线三周年。秉承让市民、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的理念,“一网通办”已接入近3400项服务事项,累计办件量1.7亿件。这块“金字招牌”释放的数字红利,深深融入了百姓日常生活、提升了城市治理水平。

上海新目标:出门不带证


  “今年十一,外滩沿线实行了交通管控措施。很多粗心的驾驶员一不小心闯进管制区,有人还忘带驾照。没带驾照怎么办?今天给您支个招。”在市民代表走进“一网通办”活动上,上海交警黄俊带来一场绘声绘色的“带货”直播。

  黄俊带的货,就是上海“一网通办”客户端“随申办”APP。目前,上海“一网通办”已归集608类电子证照,总数突破1.5亿张,调用量突破5.6亿次。在此基础上,上海全面实施“两个免交”:凡上海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免于提交,凡能够提交电子证照的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两个免交”,给市民和政府办事人员都带来了便利。在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市民张老伯正在柜面办理电子退休证业务。“办证过程中,我发现好多个人材料不需要自己提交,电脑里一调就有了。最重要的是电子退休证不怕丢、不用补办,要用的时候手机一亮就行了,我们老人也赶上了时髦。”张老伯说。

  身份证、结婚证、驾驶证、行驶证……高频个人证照,电子版一网通认。黄俊说:“得益于‘一网通办’,我们努力的目标之一,就是打造不带证城市。”

数据可共享,小“码”拉大车


  “一网通办”方便市民、企业的奥秘在哪?追根溯源,在于从“店小二”的视角,在政府内部实行流程优化、系统整合、数据共享。

  最典型的应用,当属“随申办”APP中的“随申码”。最近,上海市民王晖要去广州出差,临行前要做核酸检测,到医院才发现忘带医保卡。不过王晖并不着急,调出手机里的“随申码”,点击医保选项,就顺利走完了挂号、交费等流程,还免去了窗口排队的烦恼。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朱宗尧说,“随申码”产生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但其功能不止于“健康码”,而是定位为市民的生活服务码。如今在上海,乘公交、乘地铁能刷“随申码”,去医院看病、图书馆借阅也能用“随申码”。随着越来越多领域实现一码通办、一码通行,“随申码”已累计使用超过46亿次。小小一个码,成为超大城市高效服务与管理的“神助力”。

  “随申码”是一个缩影。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上海大力推动政府业务流程再造。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主任周亚说,依托“一网通办”,上海在去年实现15个“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基础上,今年又力推居住证办理、企业高频证照变更联办等12个“一件事”,让市民、企业办事从“进多门”到“进一门”,一个流程跑到底。

  以居住证办理为例,上海先后完成40余个数据接口的联调测试,实现了部门间信息互联共享,确保居住证业务“一口办”“一次办”“高效办”。

从“一网通办”走向“一网好办”


  “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实施了灵活办公,今后‘一网通办’有没有可能为企业提供移动端服务?”在市民代表走进“一网通办”活动上,上海传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耀煌通过视频发问。

  朱宗尧回应说,上海“一网通办”正在深化企业专属网页建设,通过用户数据分析,推动“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同时,也在研究打造“一网通办”企业移动端,实现法人事项移动办理。

  让“一网通办”服务更好用、用户更爱用,上海还在持续努力中。包括服务更加便捷,通过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上海在600多个银行网点的自助终端上线128项高频事项和500多类证照打印服务,把政务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范围更加广泛,目前长三角已有116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探索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让“一网通办”功能更强、体验更佳、口碑更好,使之成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先行军。(记者何欣荣、郭慕清)

 
上海推出“一业一证”改革升级版 在浦东,“一证”即可“准营”
上海推出“一业一证”改革升级版
在浦东,“一证”即可“准营”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据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电(记者杨有宗)1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规定》落地实施,一兆韦德健身、MANNER咖啡等企业代表获颁首批升级版行业综合许可证,标志着浦东新区“一业一证”改革进入新阶段。

  以茵赫餐饮(MANNER咖啡)法定代表人蒋小波所领取的行业综合许可证为例,许可证上有一个二维码,通过扫码可获悉企业行业类别、许可证编号、发证机关、发证日期等信息。“整个办理流程非常高效。”蒋小波说。

  “按照此前市场准入制度,企业进入不少行业开展经营,需要向多个政府部门申请办理多张许可证。”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辛翎说,规定实施后,涉及的单项许可证不再单独受理、发证,相关部门不得要求市场主体提供单项许可证,真正实现企业获得“一证”即可“准营”。

  《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规定》在固化近年来浦东新区市场准入领域多项改革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对行业综合许可证进行了升级。如,建立行业综合许可证统一有效期制度,对纳入“一业一证”改革的行业,浦东新区建立行业综合许可证统一有效期制度。单项行政许可设定的有效期,整合为行业综合许可证后可以取消或者延长。

 
用“脚步丈量”出一个宜居宜业新城 河南县域经济“冠军县”转型发展观察
用“脚步丈量”出一个宜居宜业新城
河南县域经济“冠军县”转型发展观察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10389、12087、14600、18908……在河南省新郑市,党员干部每天行走步数不断刷新纪录,走出办公室,走进大街小巷,在深入基层中,发现城市建设和治理不足,建立台账、立行立改,正成为新郑党员干部的“新常态”。

  近年来,新郑将“用脚步丈量工作法”作为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政务精准化服务的抓手,全市党员干部到群众中做实际调查,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让新郑这个河南县域经济领跑多年的“冠军县”不断换新颜,一个宜居宜业生态新城正夺目而出。

  “每天有38个问题被发现、32个问题被化解”


  老河道变身绿色生态廊道、城市边角成了市民打卡小游园、废弃坑塘成了停车场……“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新郑市城关乡敬楼村老支书敬书贵边走边指给记者看,“原来这里有个废弃老磨坊,周边垃圾成堆,清理后整出20多亩地,荒地变公园,离不开‘脚步丈量’。”

  敬书贵口中的“脚步丈量”是新郑近年探索出的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政务精准化服务的“用脚步丈量工作法”。“在‘十三五’时期,我们在抓百城提质过程中,很多问题是在基层发现的,只有走到、看到,才能想到、办到,为此,探索出了‘用脚步丈量工作法’,让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现问题,走进群众了解困难。”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说。

  据介绍,去年以来,新郑全面推行“用脚步丈量工作法”,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街角小巷、社区村落发现问题、研究对策。仅今年7月到9月,新郑通过“用脚步丈量工作法”发现问题3517个,解决问题2980个,平均每天有38个问题被发现、32个问题被化解。

  “没想到,还真办成了!”今年6月,家住安阳的朱女士来到新郑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窗口,反映买房付了首付款,而开发公司因未办理预售证而停工的情况。新郑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马纯杰详细了解情况,组织协调会解决问题,仅用两天时间,朱女士就收到全额退款。“只有走到群众身边,才能帮助群众办实事,成立‘办不成事’窗口就是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马纯杰说。

  “磨破嘴,不如跑断腿。”新郑市新华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仪刚说,之前是被动应付层出不穷的问题,现在是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清欠历史旧账。

  企业有了“店小二” 量身定制解后顾之忧


  河南近日发布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成果,新郑位列县(市)第一,是河南唯一一个达到地市级优秀水平的县市。而“脚步丈量”不局限于政务、城建、信访等领域,更“破圈”到营商服务、产业转型等领域,成为“冠军县”持续领跑的一大“软实力”。

  在新郑市电子信息产业园里,建成有全省首家电子信息专业污水处理厂,不仅实现含镍等5类重金属污水的零排放,而且做到中水二次利用。“建设这个污水处理厂是‘脚步丈量’企业需求的结果。”新郑市城管局副局长张忠民说,在走访企业过程中,发现电子信息企业对专业污水处理需求大,为此,下大力气投资2亿元建设了专业污水处理厂,为企业入驻和持续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也成为招商的一张名片。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好的营商环境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凭借“脚步丈量”,新郑贴心了解企业所需,完善产业配套,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全产业链入驻,实现“以企招企”。

  目前,新郑已招引落地合丰泰显示模组、华思光电、锐杰微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5个,总投资逾200亿元,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发展势头强劲。

  灾后访企了解“急难愁盼” 助力复工复产


  “前段汛情,企业的电缆断了,修得咋样,都稳定不?”“影响是有的,但好在抢修及时,很快就恢复生产了。”这是近期新郑市和庄镇企业服务专班灾后回访河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时的一段对话。

  今年,新郑受到持续强降雨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帮助受灾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进灾后重建、复工复产,成为重要工作。为此,新郑通过“用脚步丈量工作法”促使党员干部站到恢复生产生活的第一线,各乡镇、街道、管委会成立灾后恢复重建领导小组、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抢修遭水毁的村庄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灾后重建。

  在疫情防控期间,新郑企业数量较多,规上企业223家,企业员工数量庞大,如何实现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又保证企业正常生产成为工作重点。为此,新郑结合“用脚步丈量工作法”,第一时间组建“万人助万企”活动专班,组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并成立督导工作组,深入对口联系区域收集、摸排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实现问题统一销号清零。

  马志峰说,实践证明,“用脚步丈量工作法”能够真正帮助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发现问题,走进群众解决困难,是改善提升工作的有效方法。新郑将进一步建章立制,使其常态化、制度化,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工作思路、一种工作理念和一种责任机制。 (记者王丁、宋晓东、孙清清)

     新华社郑州10月19日电

 
西瓜大变小,种业弱变强 从小西瓜看国产种业崛起
西瓜大变小,种业弱变强
从小西瓜看国产种业崛起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新华社天津10月19日电(记者王井怀、黄江林)“妈妈穿着一身花,推着一个大西瓜,不知西瓜有多大,只见西瓜不见妈。”一首儿歌唱出人们曾经对大西瓜的偏爱。不过,现在你去超市转一转会发现,小西瓜卖得比大西瓜好。

  令“吃瓜群众”高兴的一个好消息是,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天津种业振兴大会上,业内人士透露,与有的蔬菜严重依赖“洋种子”相比,国产西瓜种子已经崛起,国产西瓜品种的种植覆盖率达98%以上。

小西瓜走俏

成“吃瓜群众”新宠



  在中国天津种业振兴大会及同期举办的2021天津国际种业博览会上,各类蔬菜瓜果琳琅满目。展位上,几个七八十斤重的大西瓜中间,一个只有四五斤重的小西瓜让瓜农和游客驻足围观。

  安徽立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成胜向大家介绍公司培育的小西瓜的优势:一是甜,含糖量在13%以上,而普通大西瓜一般在10%左右;二是小,三口之家正好吃完,不用剩下半块占用冰箱。

  记者走访多家参展种子公司发现,小西瓜种子价格普遍在每200粒110元以上,平均下来一粒种子5角多。而同等数量的大西瓜种子只有30元左右,有的甚至只卖10元。价格虽然高,但市场更广。合肥联年达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万斌说,小西瓜在城市非常受青睐,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小瓜的需求一直连续不断、供不应求。

  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多年来经营小型西瓜种子,这家公司的参展人员王海林说,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西瓜的第一需求不再是解渴、解暑,更多是尝口感、尝新鲜。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许勇说,小西瓜品种瓤色、果形、类型表现丰富,可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记者也发现,凭借这些优势,一些地方的瓜农掐着节庆日子上市,小西瓜成了节日礼品瓜。

国产瓜种突围 覆盖98%以上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西瓜生产国和消费国,产量占到世界的60%以上。在我国多项品种依赖“洋种子”的情况下,西瓜种业的国产化情况如何?

  事实上,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西瓜种业也一度被海外品种占据。多位种业公司负责人说,小西瓜这样的新品种开始是从韩国、日本等国引进。直到现在,仍然有不少瓜农使用进口的种子。

  不过,近年来国产种业公司开始迅速跟进。比如,合肥联年达种业有限公司团队在1999年开始研究小型西瓜育种,安徽立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2008年成立后开始研究小型西瓜。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现在国产西瓜品种的种植覆盖率能达到98%以上。西瓜不仅品种多,而且发展出众多高品质品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许勇说。

  国产西瓜品种成功突围缘于什么?许勇认为,我国有庞大的西瓜种子市场需求,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育种队伍。更重要的是,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技术创新上有了长足进步,在西瓜分子育种等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我们觉得小西瓜市场非常值得深耕。”胡万斌介绍说,公司现在的年产值达1600多万元,其中小瓜种子的产值能占到70%。一些新的小瓜品种他们能卖到一粒0.4元,正逐步占领国内种业市场。

  “我们的小西瓜种子还被瓜农带到东南亚等国家,在当地与外国种子竞争,很受欢迎。”许成胜说。

自主创新推动 种业振兴拉开大幕


  在我国的主要作物中,水稻、大豆种子基本是国产品种,小麦的品种国产化率也较高,但玉米、马铃薯种子部分依赖进口,不少蔬菜品种严重依赖“洋种子”。

  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海生说,今年已经启动全国农业种质资源的普查,要用3年时间把农业种质资源的家底摸清楚。同时,开展种业市场净化行动,重点是保护好种业知识产权,为种业振兴营造良好环境。

  这激励着多地开展更大规模的种业创新。天津市农业农村委主任王宝雨说,未来10年天津将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着力培育壮大种业龙头企业,提高种业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依法治理能力,为实现国家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作出贡献。

  天津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胜军认为,乘着国家种业振兴东风,农科院将把常规技术、分子技术、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创建精品育种技术体系,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在自主创新的推动下,我国种业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说,2020年,我国各类持证种子企业共有6900多家,中国种子市值约1200亿元,为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

  “粮食要端在自己碗里,种子要出在自己实验室里。”许成胜高兴地说,新政策为种业振兴提供了更丰沃的土壤,国产种子的春天来了。

 
鸟瞰大国重器“蓝鲸1号”
鸟瞰大国重器“蓝鲸1号”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财经
 
 
 
  10月18日拍摄的“蓝鲸1号”平台(无人机照片)。近期,曾经在我国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大型海工装备“蓝鲸1号”及姊妹平台“蓝鲸2号”正在其生产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基地进行维护和保养。据了解,2017年2月交付的“蓝鲸1号”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适用于全球深海作业。   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发改委:煤价涨幅完全脱离基本面,将依法干预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安蓓)为做好煤炭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于19日下午组织重点煤炭企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今冬明春能源保供工作机制煤炭专题座谈会,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措施。
  近期煤炭价格快速上涨,连创历史新高,大幅推高下游行业生产成本,对电力供应和冬季供暖产生不利影响,社会各方面反映强烈。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煤炭是重要基础能源,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目前价格涨幅已完全脱离供求基本面,且临近采暖季,价格仍呈现进一步非理性上涨的趋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充分运用价格法规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对煤炭价格进行干预的具体措施,促进煤炭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促进煤炭市场回归理性,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价格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当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显著上涨或者有可能显著上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部分价格采取限定差价率或者利润率、规定限价、实行提价申报制度和调价备案制度等干预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动态和价格走势,梳理、排查保供稳价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持“零容忍”,严厉打击散播虚假信息、价格串通、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市场秩序。
  记者了解到,19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召开了煤电油气运重点企业保供稳价座谈会,研究安排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各项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各有关方面有力有序推进落实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9月底以来,已核增一批生产煤矿,10月18日煤炭日产量已超过1160万吨,创今年新高。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近8800万吨,可用16天,比月初增加900万吨以上;其中东北三省电厂存煤可用24天,比月初增加11天。在已签订年度中长期合同的基础上,发电供热企业与煤炭企业又签订了1.5亿吨中长期合同,绝大部分省份合同签订率达到或接近100%,部分省份中长期合同煤炭缺口已落实煤源,正在抓紧签约。同时,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近日江苏、山东、湖北、山西等地新增市场交易价格已按价格政策实现近20%的上浮。
  对下一步保供稳价工作,会议提出八项措施:一是进一步释放煤炭产能。二是稳定增加煤炭产量。三是引导煤炭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四是进一步落实发电供热企业煤炭中长期合同全覆盖。五是推动煤电机组应发尽发。六是严格按照合同保障供用气。七是加强能源运输保障。八是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
  会议强调,着力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行为,各重点煤炭港口要主动向监管部门提供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线索,对于明显超出合理水平的交易限制其运输、装卸,全力维护煤炭市场秩序。
  当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赴郑州商品交易所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会议指出,要高度关注动力煤期货交易价格波动,着力加强期货市场穿透式监管,梳理排查异常交易,依法严厉查处资本恶意炒作行为并公开曝光,有效维护市场秩序,为煤炭保供创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
“疫”线响应,争分夺秒 西安疫情防控一线直击   新华社西安10月19日电(记者蔺娟、吴鸿波)截至10月18日24时,陕西本轮疫情已报告7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陕西省、西安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全面开展摸排、管控、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病例救治,全力控制疫情传播蔓延。
  时近霜降,寒意渐浓。18日清晨,西安市莲湖区西关街道的工作人员已开始布置场地,搭建帐篷,为核酸检测做准备。为了提高效率,街道社区干部、志愿者们一起帮助医护人员为试管贴条码。西关街道办事处主任昝晓娟说:“我们凌晨4时接到启动重点区域核酸检测的通知,大家争分夺秒,人员、物资、设备迅速到位,5个检测点10时已开始为群众进行核酸检测工作。”
  “请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提前打开健康码……”10月19日上午,西安曲江新区大悦城核酸检测点的工作人员提醒市民有序排队进行检测。从17日下午启动检测以来,这里的医护和工作人员每天都工作超过12小时,日均检测近4000人次。
  “根据病例轨迹追踪信息,西安市突出重点、分级实施,开展核酸检测排查。”西安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刘顺智说,西安紧急启动18个应急采样场所,对风险人员及环境进行核酸检测,陆续在曲江新区、莲湖区等开展区域性核酸检测。截至10月19日12时,采样213530人,其中135016人检测结果已出均为阴性。
  从10月18日15时起,西安曲江南苑小区封闭管理14天,所有居民居家隔离观察。记者19日上午在小区北门外看到,小区拉起了隔离警戒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正在对小区环境进行消杀。有市民将生活物品送到小区外,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将物品送进小区。
  正在居家隔离的市民杨女士通过电话告诉记者:“隔离期间小区提供了专门的线上采购平台,配送食品及生活用品,还可以配送心脑血管药品等特殊物品,让我们可以安心隔离。”
  7名病例居住过的西安唐隆国际酒店,从10月17日凌晨开始封闭,目前酒店次密接人员全部就地隔离,密切接触者已转移其他地点隔离观察。记者了解到,酒店已成立专班,医护、消杀、安保、后勤保障等工作人员为隔离人员提供日常保障。
  西安市疾病控制中心主任陈保忠介绍,确诊病例在西安的活动轨迹涉及机场、酒店、居民小区等场所,多家餐馆以及世博园、大唐不夜城等多个旅游景点。西安市对病例活动过的区域实行封闭管控,共封闭管控相关场所、小区22处。
  记者在西安大雁塔、大唐不夜城等地看到,以往热闹的景区已不见游客踪影。被栅栏隔离的景点区域内,安保和保洁等人员仍在坚守岗位。一名安保人员告诉记者,大雁塔景区17日下午接到封闭通知时,他正在广场上巡逻。“当时大雁塔周边还有很多游客,在我们的解释下陆续离开,大家都很配合疫情防控政策。”他说。
  记者从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截至19日12时,西安市已管控密接人员2578人,2223人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其余正在进行检测。
  刘顺智说,西安市由医疗专家团队对每名患者精准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将加大管控力度,做细、做精、做深流调溯源工作,找到所有可能的风险人员,分类落实健康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大力推进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同时,统筹全市资源,全力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所需试剂、物资及人员调配,储备足够的隔离房间和防护物资,根据情况随时启用。
甘肃已采46万多份人员样本,已检样本均呈阴性 兰州酒泉嘉峪关张掖暂停文旅经营活动,全省旅行社停止跨省旅游业务   十月十九日,工作人员将物资送入因疫情封控的兰州市城关区云祥小区。当日,城关区两个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实行封闭管理。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新华社兰州10月19日电(记者李杰、范培珅)甘肃省政府新闻办公室19日晚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公布兰州市、嘉峪关市、酒泉市及张掖市流调及核酸检测情况。截至19日16时,甘肃省共采集46万多份人员样本、1000多份环境标本,目前已出检测结果的34万多份样本及标本均呈阴性,其余结果待出。
  10月17日以来,甘肃省嘉峪关市、酒泉市、张掖市出现涉外省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兰州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并将2个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区。疫情发生后,甘肃省立即启动省级应急响应机制,动员各级各方面迅速行动、及时防控。
  目前,兰州市中风险区已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并追踪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504人,在兰密接人员已隔离、采样,外地密接人员已转当地协查。同时,兰州市还有9所中小学暂时停课,排查涉及师生12000多人。
  新华社兰州10月19日电(记者何问)记者19日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为应对本次疫情,甘肃省启动全省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应急工作机制,立即关停兰州、酒泉、嘉峪关、张掖四地文旅经营场所和经营活动,取消各类演出、展览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全省旅行社停止跨省旅游业务。
  针对各类A级景区,甘肃省要求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控制游客接待上限,落实门票预约制度,落实进景区景点前扫码登记、测体温等要求,督促游客执行好“一米线”间距、佩戴口罩等。对于景区内容易形成人员聚集的演艺等项目和重点场所,要求强化局部卫生管理和防控措施,严格落实人流引导和疏导措施。
  针对星级饭店、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等空间相对密闭场所,甘肃省要求强化卫生管理,加强通风消毒;对进入场所人员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登记等防控措施,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监测管理等。
  此前,陕西省通报2名核酸检测阳性游客曾在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地游览参观,甘肃省立即开展人员排查、密接流调、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工作。19日,兰州新增6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城关区两个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区。
上海加强对中高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   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电(记者龚雯)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9日发布通知,根据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上海市进一步加强对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应在抵沪后尽快且不得超过12小时向所在居(村)委会和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告。
  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高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风险地区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严格的社区健康管理,实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学校等有关单位加强健康码查验,对近14天内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沪返沪的学生、职工等协助落实相应健康管理措施。
  有关部门同时提醒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前往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境。出行时,做好个人防护、手部消毒等,开展每日自主健康监测。继续加强自我防护,坚持“防疫三件套”,牢记“防护五还要”:要继续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牢记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及时就近选择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和相关人员接触史。
广州开展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   新华社广州10月19日电(记者徐弘毅)日前,广州多个区宣布开放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已经全程接种灭活疫苗或腺病毒载体疫苗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均可进行加强针接种。
  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向重点人群的加强针接种工作已先行稳步开展。
  18日下午,刘党连和同事来到广州市番禺区健康管理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康复医院),准备在成人接种门诊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她是环保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今年3月作为重点人群已经完成新冠灭活疫苗两剂次接种。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刘党连和同事们投身在抗疫一线,主要从事医疗废物处置监管工作。“在一线工作中,我们要确保自己有免疫力,才能够更好服务群众,所以今天过来打加强针。”刘党连说。
  预检分诊、问询、登记、接种、留观……第三次接种新冠疫苗的刘党连对流程已十分熟悉,在护士的指引下,她很快就打好了加强针。在大厅留观时,刘党连在手机上登录“粤康码”,加强针的接种信息已经显示出来了。
  成人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地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首先面向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开展,随后医疗卫生人员、入境人员闭环管理从业人员、海关边检人员、进口冷链物流相关人员、基层防疫人员等也进行加强针接种。
  第130届广交会近期在广州举办,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率先恢复的最大规模线下展会。“不少客商坐飞机前来参加广交会,我们做好疫情防护,为广交会提供保障。”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安检护卫部安检四大队中队长郭俊毅说,他和同事已经接种了加强针。“这不仅是对自身负责,更是对广大出行旅客负责。”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航服分公司国际值机室班长赵晓菲说,她的工作涉及国际旅客转运等,对个人防护有严格要求。2020年底她就接种了新冠疫苗,最近接种了加强针。“接种加强针让我更加放心,投入工作更有信心。”她说。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刷新月球演化传统认知 20亿年前玄武岩揭示月球演化奥秘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刷新月球演化传统认知
20亿年前玄武岩揭示月球演化奥秘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科技
 
 
 
  10月15日,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月球样品洁净室,研究员在处理月球样品。             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新华社记者张泉、董瑞丰


  月球上火山活动何时停止?曾经的岩浆活动如何维持?月幔到底有多“干”?

  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多项突破性进展给出了对月球演化的全新认识。

月球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


  岩浆活动是月球的“生命”特征之一,月球古老的岩浆喷发活动留下的黑色玄武岩形成了人们所见的月海,月海玄武岩浆的持续时间和地球化学特征是理解月球热-化学演化的“钥匙”。

  对来自美国、苏联的月球样品和地球上月球陨石的研究已证实,月球岩浆活动至少持续到大约28亿至30亿年前,但对于月球岩浆活动停止的确切时间,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嫦娥五号在月球上的着陆点位于风暴洋西北处吕姆克山附近,远离“阿波罗”和“月球号”采样点。研究证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为一类新的月海玄武岩,填补了美国和苏联月球采样任务的“空白”。

  在最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超高空间分辨率铀-铅(U-Pb)定年技术,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岩屑中50余颗富铀矿物(斜锆石、钙钛锆石、静海石)进行分析,确定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0.30±0.04亿年,表明月球直到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延长了约8亿年。

  科研人员介绍,科学家曾以一种统计区域撞击坑的大小和数量的方法,推断嫦娥五号着陆区是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单元之一,这一区域的年龄为10亿至30亿年,这种方法存在着极大不确定性。此次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的精确年代学数据为撞击坑统计定年曲线提供了关键锚点,将大幅提高内太阳系星体表面的撞击坑统计定年精度。

  刷新对月球晚期岩浆活动成因的认知


  月球最晚期岩浆活动的成因一直是未解之谜,目前科学界存在两种可能的解释:月幔源区中富含放射性元素以提供热源,或富含水以降低熔点。对此,最新研究给出了全新认知。

  研究表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初始熔融时并没有卷入富集钾、稀土元素、磷的“克里普物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富集“克里普物质”的特征,是由于岩浆后期经过大量矿物结晶固化后,残余部分富集而来。这一结果排除了嫦娥五号着陆区岩石的初始岩浆熔融热源来自放射性生热元素的主流假说,揭示了月球晚期岩浆活动过程。

  同时,研究发现,月幔源区的水含量仅为1至5微克/克,也就是说月幔非常“干”。这一发现也排除了月幔初始熔融时因水含量高而具有低熔点,导致该区域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异常延长的猜想。

  “月球冷却如此之慢的原因并不清楚,需要全新的理论框架和演化模型,对未来的月球探测和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献华院士说。

  多位国际专家表示,该系列成果“提供了迄今为止月球上确定的最年轻的玄武岩的证据”“改变了我们对月球热历史和岩浆历史的认识”“对我们认识月球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自主研发的分析技术实现国际领先


  该系列研究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天文台主导,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开展,相关成果形成4篇论文,在《国家科学评论》发表1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3篇。

  研究团队分别针对年龄、源区性质和水含量三个科学问题设计了新途径。研究过程中,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发的多项分析技术,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如,基于超高空间分辨率铀-铅(U-Pb)定年技术,对玄武岩岩屑中50余颗富铀矿物进行分析;基于超高空间分辨率同位素分析技术,证明了玄武岩形成时未卷入“克里普物质”;基于纳米离子探针分析技术,测定了样品中岩浆包裹体和磷灰石的水含量和氢同位素组成。

  科研人员介绍,此次研究采用的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定年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珍贵地外样品年代学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2021年7月12日,嫦娥五号任务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正式发放,国内13家科研机构共获得约17.4764克样品。中科院于2021年5月正式设立重点部署项目“嫦娥五号任务月球科研样品综合研究”,以月球科研样品的基础物理特性、物质成分为研究对象,解构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的特性信息。此次发表的4篇文章,是该项目取得的首批研究成果。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上海首设“基础研究特区” 瞄准“0到1”原始创新
上海首设“基础研究特区”
瞄准“0到1”原始创新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科技
 
  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电(记者周琳、董雪)记者从19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聚焦科研领域“从0到1”的原始创新,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用“基础研究特区”等制度创新鼓励更多“引领型研究”。

  不同于“跟随型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在世界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的新形势下,上海要加快形成国际科创中心的核心功能,就必须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把基础研究搞上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说。

  根据意见,上海将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选择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重点领域和重点团队,给予长期、稳定和集中支持。同时,赋予“基础研究特区”充分科研自主权,支持机构自由选题、自行组织、自主使用经费,在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上给予充分改革探索空间。

  “‘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关键词是‘特’,针对基础研究的主要特征,与传统项目管理有所区别,尤其在实施方法、经费使用和评价标准方面有所不同。”据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胡金波介绍,中科院上海分院正在探索“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试点工作,希望以此引导科学家勇闯“无人区”。

  据介绍,为保证科研人员及团队获得相对充足的探索和研究时间,“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强调长期稳定的实施周期,以五年为一个资助周期。该计划还将探索松绑放权的管理制度,鼓励各试点机构创新内部管理机制,重点探索非共识项目的遴选机制、实施项目专员制度、改革人才和成果评价制度、建立容错机制等。

  此外,根据意见,上海将从完善布局、夯实能力、壮大队伍、强化支撑、深化合作和优化环境六个方面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引导企业与政府联合设立科研计划、多管齐下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等。

 
长时间在太空工作生活对宇航员身体有何影响
长时间在太空工作生活对宇航员身体有何影响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科技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16日成功发射,3名航天员将在中国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在轨驻留6个月。宇航员长时间在太空环境工作生活,身体会有何变化?如何确保他们的健康?

  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曾在国际空间站连续驻留340天,保持着美国宇航员单次航天任务最长时长纪录。为研究太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美国航天局曾对斯科特·凯利及其双胞胎兄弟马克·凯利进行对照研究。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斯科特·凯利在国际空间站停留340天,同期马克·凯利生活在地球。两人身体状况比较研究显示,约一年的太空任务使斯科特·凯利出现体重下降、颈动脉扩张、DNA甲基化水平变化、肠道菌群改变等。一些指标在斯科特·凯利返回地球的6个月内恢复到此前水平,但仍有一些指标未恢复,一些基因表达存在干扰。

  美国航天局相关研究显示,太空环境对宇航员的影响主要有5个方面,包括太空辐射、与外界隔离对身体和心理的影响、远离地球的不便、微重力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以及长时间封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宇航员在太空承受的辐射远高于地球,驻留时间越长辐射量越大,面临的风险包括辐射引起的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变化等。研究人员在地面模拟宇宙射线环境,研究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通过更精确测量辐射量、研发更先进的辐射屏蔽材料等手段来应对太空辐射影响。

  宇航员执行太空任务期间与外界隔离,长时间处于封闭环境,可能出现睡眠问题、疲劳、情绪低落、免疫系统变化等状况。美国航天局相关研究通过调节太空舱光线亮度、运用虚拟现实设备模拟放松的环境等方式来改善封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鼓励宇航员通过写日记、在太空“种菜”等方式减压。

  太空微重或失重环境也会给人体带来影响。据美国航天局介绍,宇航员在太空期间,负重骨骼的矿物质密度平均每月降低1%至1.5%;肌肉量流失速度也更快;人体体液在微重力环境下会上流至头部,可能给眼睛带来压力并导致视力问题。研究人员正通过一系列措施应对这些影响,包括让宇航员穿戴负压装置来控制体液流向、研发柠檬酸钾药物对抗肾结石风险等。

  美国航天局还研发了一种收集和测量宇航员在太空中产生的尿液的方法,通过分析尿液物质的不同水平来确定宇航员在任务期内是否存在患肾结石的风险,并据此调整他们的饮食、锻炼习惯和饮水量来进行干预。   (记者谭晶晶)

      据新华社华盛顿电

 
我自主研制500吨推力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我自主研制500吨推力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科技
 
  新华社西安10月19日电(记者陈晨、付瑞霞)19日11时30分许,我国自主研制、推力达500吨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在陕西西安试车成功。

  该型发动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研制,直径3.5米,装药量150吨,推力达500吨,采用高压强总体设计、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壳体、高装填整体烧注成型燃烧室、超大尺寸喷管等多项先进技术,发动机综合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航天四院大推力固体发动机总设计师王健儒说,此次直径3.5米、推力达500吨大型发动机的试车成功,打通了我国千吨级推力固体发动机发展的关键技术链路,标志着我国固体运载能力实现大幅提升,为未来大型、重型运载火箭型谱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动力选择。

  据介绍,目前,基于500吨推力整体式固体发动机,航天四院已经在开展直径3.5米级分段发动机的研究,发动机分5段,最大推力将达到千吨以上,可应用于大型、重型运载火箭固体助推器中,满足我国空间装备、深空探测等航天活动对于运载工具的不同发展需求。

 
“北斗”远在天外,“应用”近在身边
“北斗”远在天外,“应用”近在身边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科技
 
  新华社长沙10月19日电(记者苏晓洲、谭畅)自动避让行人或障碍物,虚线变道超车,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处置复杂突发路况……在湖南省长沙市梅溪湖和洋湖的街区,这些过去老司机才玩得转的操作,一辆辆白色的电动智能网联汽车“Robotaxi”能自动完成。

  湖南阿波罗智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运营的“Robotaxi”融合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技术,能够对车辆进行高精度厘米级定位,为自动驾驶进行定位护航。

  北斗系统是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赋能通信、导航、遥感技术一体化融合,也为未来其他新型基础设施提供战略性基础性时空数据支撑。记者近期通过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及在湖南采访了解到,北斗应用已走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在长沙湘江新区等地,融合北斗系统定位技术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公交车、自动驾驶零售车、智能无人清扫车等穿街走巷。

  除了车辆导航、地灾预警,北斗系统还有很多“神通广大”的“武艺”:在湖南数以万计的“两客一危”车辆上安装使用,能对超速、未系安全带、抽烟、接打电话等17项不安全驾驶行为进行识别和实时语音报警;较好解决了湖南通用航空领域因“看不见、喊不到、联不上”造成“不敢放”“飞不起来”的问题;能应用到洞庭湖区粮食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等环节,推动“无人化农业”代替看天浇水、靠经验施肥的传统耕作模式……

  近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的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展出了大量北斗应用产品。

  “从平时定位、打车、快递查询、公交信息、旅游,到应急条件下预警、搜救,乃至未来在无通信网络情况下接收和发送文字消息,北斗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长沙海格北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国强说,目前北斗系统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测报、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100多年前,中国人已用北斗“导航”
2100多年前,中国人已用北斗“导航”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科技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如今是世界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而三幅出土于西汉马王堆三号墓的古代地图显示,中国人运用北斗恒星“导航”的历史,超过2100年。

  长沙城中的湖南省博物馆,珍藏着1973年从西汉马王堆三号墓中出土的三幅地图——《驻军图》《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城邑图》。

  据考证,西汉高后末年,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向长沙国南部发起进攻,朝廷及长沙国随即派兵征剿,《驻军图》等可能是此次征战使用的军事地图。

  《驻军图》《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城邑图》绘在丝帛之上,十分精美,其制作年代距今已有2100多年。三幅地图一个突出的特征,在于准确区分方向——图所示的方位都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学界普遍认为,三幅地图是世界地图学史上罕见的瑰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古人是怎么“找着北”的?从目前考古成果来看,古人绘制地图,区分南北主要利用日光和“北斗”。由于地球自转轴向两侧无限延伸,其中一侧的延长线会从位于北斗七星“勺子柄”端位置的北极星附近经过。四季轮回、斗转星移,古人运用肉眼或专用测量工具“望筒”等,很早就注意到“北极星位置基本不变”这一现象,并将其运用于方位分辨和地图绘制。

  汉代甚至汉以前的华夏先民,已经有能力比较准确地测量地理信息。先秦时期,古人运用“北斗”等星象与地理信息的对应关系判断方位;到了汉代,人们对于“北斗导航”的认识已经更加全面,例如在《淮南子》中,就记载有“夫乘舟而惑者,不知东西,见斗极则寤矣”的说法。这说明在古人日常生活中,依靠“北斗”判断方向已经成为通识。

  古人对“北斗导航”这类天文现象的观察、运用,以及规(测定单位距离,并画圆画弧)、矩(测定直角)、准(水准仪,测水平面)、绳(铅垂线,测定垂直)、记里鼓车等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中国古代绘制的很多地图已经有了比较高的准确性。

  长53厘米、宽52厘米的《城邑图》,图上绘有城墙,用蓝色画出城门上的亭阁,红色表示街坊和庭院,按正方形画出街道等;长100厘米、宽78厘米的《驻军图》采用红、黑、青三色绘画,图中所绘主区位于今湖南南部宁远九嶷山与南岭之间,绘有山脉、河流、居民点,着重标出9支军队的驻地、军队番号、防区界线、军事设施和行动路线;《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所绘主区,为汉初长沙国南部8县(道),即今湖南南部潇水流域、南岭、九嶷山及附近地区。

  研究显示,《长沙国南部地形图》虽未标明比例尺,但经测算,其主区比例尺约为1:180000,相当于汉代的一寸折十里;图上所绘河流骨架、流向及主要弯曲等,均和现在地图大体相似,所绘山脉和山体轮廓、范围及走向也大体正确;这幅地图东半部分的方位角误差,仅为3%左右。在托勒密探索出球面投影和普通圆锥投影之前,这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地图精确测绘的一个突出成就。

  西汉基于“北斗导航”等观测和计算的地图制作技术,在后世不断发展。到了西晋,出现了成熟的地图理论与测绘方法。地理学家裴秀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名为“制图六体”的地图测量要素,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以及迂直(河流道路的曲折),跟现代地图要素已非常接近。

  与“制图六体”同时期,还出现了一种名为“计里画方”的绘图方法:按比例尺绘制地图,绘图时,先在图上布满方格,方格中边长代表实地里数,相当于现代地形图上的方里网格。然后按方格绘制地图内容,以保证一定的准确性……

  回望历史长河,在光辉而灿烂的中华文明中,融合先民智慧独立发展出的地图测绘技术,离不开熠熠生辉、指引方向的北斗“导航”。    (记者苏晓洲、谭畅)

     新华社长沙10月19日电

 
维护国际多边体系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五十年的世界意义
维护国际多边体系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五十年的世界意义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开栏的话: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来,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成为世界和平的重要建设者、全球发展的最大贡献者、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和公共产品的积极提供者。

  10月19日起,新华社开设“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栏目,以全媒体报道形式,回顾50年来中国同联合国合作的历程,聚焦中国为促进联合国事业发展和人类和平发展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展现中国推动国际社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成为各国共同维护普遍安全、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共同掌握世界命运的核心平台的积极努力,彰显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联大会议厅顷刻沸腾,掌声、歌声、欢呼声汇聚回荡,经久不息……

  “在我长达半个世纪的联合国记者生涯中,还没有见过任何一件事能够引发如此巨大的欢呼浪潮。”目睹这一历史时刻的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常驻联合国记者伊夫蒂哈尔·阿里说:“这件事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意味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在联合国有了真正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后,从规模、组成上看,联合国方才成为一个世界性组织。”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说。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也揭开了中国外交史的新篇章。从此,联合国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对话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开展全方位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联合国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角色和贡献的重要见证。50年来,中国始终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始终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始终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全球范围赢得广泛赞誉。

  “中国是伟大的国家,取得了非凡成就。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捍卫多边主义的重要力量,为促进联合国发展和国际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第七十六届联大主席沙希德说。

  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自1990年以来,中国军队累计参与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4万余人次。“50年来,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建设性参与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解决,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说。

  赞比亚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弗农·姆旺加说,中国向一些非洲国家派遣维和部队,在推进和平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驻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世界正处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联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发展。“过去50年里,中国的参与和贡献增强了联合国的权威和危机处理能力。”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说。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瓦罗瓦娅认为,中国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2020年,中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世界范围内消除贫困、实现和平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这一成就将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向前推动了一大步,也极大增强了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信心。”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能源司司长刘鸿鹏说。

  “50年来,中国在公共卫生领域对世界贡献良多。”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说:“中国早期摸索出来的很多公共卫生方面的经验受到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认可。在传统医学方面,中国贡献也被世卫组织和很多国家接受。”

  2020年,中国抗击新冠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对稳定世界经济、增强各国信心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徐浩良说。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表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气象研究和援助发展中国家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在世界气象组织中一直是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参与者,也一直在帮助亚洲以及非洲的发展中国家改善其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

  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办事处主任德钦策林眼中,中国是全球环境议程的重要引领者,在应对气候变化、防止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已将生态文明纳入国家发展政策和宪法,这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可以作为指导全球战略方向的典范。”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指出,多年来,中国一直努力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例如向很多国家提供新冠疫苗,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助力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派驻维和部队,在非洲执行海军护航任务、以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等,这对维护世界稳定至关重要。

  “中国对国际多边体系至关重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联合国期待在世界和平与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同中国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把联合国同中国的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执笔记者:倪红梅、王晓梅;参与记者:王建刚、尚绪谦、陆睿、杜白羽、田明、赵宇鹏、曹凯、陈俊侠、陈斌杰、聂晓阳、刘曲、宋宇、白林、兴越、杨士龙、胡友松)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失败、失灵、失色的美国霸权
失败、失灵、失色的美国霸权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九月十六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色旗帜摆放在草坪上悼念新冠逝者。当日,超过六十六万面白色旗帜摆放在华盛顿纪念碑附近悼念美国超过六十六万名新冠逝者。         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柳丝)2001年10月,“9·11”事件后不到一个月,美国对阿富汗发动代号为“持久自由”的军事行动,标志着美国“反恐战争”开始。次年,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上撰文预言,这场“反恐战争”的扩大将加快美国的衰落。

  今年8月,美方从喀布尔仓促撤离的画面在全世界传播,成为这场20年战争发人深省的注脚。

  美国《外交》杂志日前刊文指出:“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反恐战争’都是冷战结束后美国霸权时代的最重大事件。而这个时代,现在已进入黄昏。”

祸乱世界,霸权主义难逃失败


  美国自1776年独立以来不断对外扩张,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全球头号强国。二战后,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主导构建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在其主导建立的各种国际组织中往往享有实际掌控权。冷战期间,为了谋求自身的地缘战略利益,美国经常插手干预别国事务,搞颠覆活动,其所作所为给全球多个地区带来战乱或动荡。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更加肆意妄为,频繁发动或参与对外战争,给阿富汗、伊拉克等国带来动荡分裂、家破人亡,留下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美国经济则依靠技术优势和美元霸权收割全世界财富。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通过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转嫁危机,让全世界买单。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给世界带来种种恶果,成为世界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等世界局势变化,美国实力相对衰落,其战略焦虑不断上升,所作所为也愈发霸道:为维护自身利益,践踏国际法,频频利用长臂管辖、经济制裁等霸凌手段,打压、限制别国发展;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在全球实施大规模网络监听和网络攻击,连盟国政要也不放过;逆时代潮流而动,坚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大搞对抗性“大国竞争”;新冠疫情期间不负责任地甩锅推责,奉行“疫苗民族主义”,将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破坏国际抗疫合作……

  美国唯我独尊、倒行逆施的霸权行径不得人心,最终难逃失败命运。美国在阿富汗用了20年时间,花费超过2万亿美元,付出惨重的人员伤亡代价,最终只落得仓促撤离的失败结局,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英国国际问题专家汤姆·福迪指出,美国在阿富汗的结局是其“零和世界观的失败”。《外交》杂志网站刊文指出,从新冠大流行到全球贸易规则,从气候变化到经济发展,美国正在阻挠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优先事项,“美国的外交政策以民主的名义加剧了全球的民主危机,使美国的权力失去合法性”。

国内撕裂,政治社会功能失灵


  支撑美国霸权的是其强大国力,而强大的国力,要以社会的团结稳定和政治的良性运转为基础。然而,今天的美国国内却是乱象丛生。

  近来,美国新冠疫情仍然严重。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超过44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已超过72万例,均居世界首位,美国死于新冠的人数超过死于1918年流感的人数。此次疫情期间,美国联邦与地方政府协调不力,社会上反科学言论大行其道,政客们利用疫情议题牟取个人政治利益……这种种乱象,加之此前的总统选举风波和国会山骚乱事件等,让《大西洋月刊》等美国媒体感叹,美国已成为“失败国家”。

  疫情是一面放大镜,将美国长久以来积累的各种问题充分暴露出来:

  ——贫富悬殊。美国财富主要掌握在最富有的1%的人手中,其拥有的财富总量远远超过社会底层50%的人。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去年9月一份报告指出,过去40年,90%美国人的收入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底层一半人的收入几乎没有增长,而顶层1%的人的收入增速则是全国平均水平的数倍。

  ——金钱政治。富人利用其财力,通过游说、选举捐款、政商“旋转门”以及主流媒体等各种工具来影响操控政治,系统性社会不公积重难返。

  ——种族歧视。非洲裔经常遭警察暴力对待,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频发,系统性种族歧视普遍存在于社会各领域。

  如今的美国社会,政治两极对立,社会严重撕裂。两党政客沉迷于选票和党争,深陷“为反对而反对”的否决政治,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解决这些结构性难题。这些问题正在从根本上削弱美国的力量。

  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2014年曾发表文章指出,美国政治日渐衰败,存在制度僵化、国家治理能力下降和政府责任缺失等严重问题。今年8月,福山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网站撰文指出,美国衰落的长期根源更多在其自身,其全球地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国内政治两极分化。德国《时代》周报网站也刊文指出,美国的危机是其政治和社会撕裂以及制度衰落所导致。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今年5月比较了1958年至2021年间美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数据。结果显示,信任政府的美国人比例已经从1958年的四分之三降至今日的不足四分之一,年轻群体对政府的不信任尤为严重。

幻象消散,“山巅之城”光环失色


  依仗强大国力,美国长期以来一直自视为“山巅上的闪耀之城”,自认为比其他国家更“伟大”、更“优越”。然而,美国鼓吹的美式价值观,不过是其维护全球霸权的意识形态工具,随着美国社会撕裂、政治极化、疫情失控、对外干涉碰壁,其头顶的虚假光环正在迅速消散。俄罗斯政治观察家彼得·阿科波夫指出,美国如今正在失去影响力,而且速度比它当初赢得影响力时快得多。皮尤研究中心6月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法国、西班牙和希腊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是可信任的合作伙伴,法国和西班牙受访者中有四成认为美国民主制度运转较差。

  就连美国民众也越来越不相信美国是所谓的“山巅之城”。雅虎新闻和“舆观”民意调查公司去年7月联合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62%的美国公民认为,如今的美国不符合“山巅之城”的标准。

  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其著作《大国的兴衰》中套用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名言说:“罗马衰落了,巴比伦衰落了,现在轮到斯卡斯代尔了。”斯卡斯代尔是纽约州一个富裕的小镇,在这里指代美国。肯尼迪以此警示,这个超级大国也逃不过“帝国过度扩张终将导致衰落”的命运。《外交》杂志刊文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美国政府必须认识到,美国的“单极时刻”已经过去,而且一去不回。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疫情叠加,全球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霸权国家推行霸权政治,为一己私利拉帮结伙搞对抗、零和博弈,只会带来恶性竞争和冲突,让人类陷入灾难。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必须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

  全球未来研究所创始人钱德兰·奈尔说,世界需要通过合作来维护和平、管理全球经济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等全球性问题,解决办法是共同打造一个多极化世界。

 
外交部评美国倡议举办“民主峰会”:民主不是推行霸权的幌子
外交部评美国倡议举办“民主峰会”:民主不是推行霸权的幌子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成欣、潘洁)针对美国倡议举办“领导人民主峰会”,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9日指出,民主不是口号,也不是教条,更不是推行霸权的幌子。当今世界迫切需要的不是召开所谓“民主峰会”,而是遵守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加强全球协调与合作。如果打着民主旗号挑动隔阂分裂、煽动对立对抗,必将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和反对。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日前就美国倡议举办“领导人民主峰会”表示,美方势必邀请自行认定的民主国家,实质上是用冷战思维将国际社会划分为敌我阵营。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我注意到有关报道,认为拉夫罗夫外长说得很有道理。”汪文斌说。

  汪文斌指出——

  民主不是口号。不应借用“民主”的光环来掩饰自身治理中出现的问题,放任本国民众因为种族歧视、社会撕裂、贫富分化等付出沉重代价。

  民主也不是教条。不应不顾世界各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千差万别,试图把民主变成可口可乐,一个国家生产原浆,全世界一个味道,剥夺各国探索本国民主道路的权利和自由。

  民主更不是推行霸权的幌子。不应打着民主旗号,将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作为打压他国、推进地缘战略的工具,在国际上煽动分裂和对抗,把世界推回到危险的冷战年代。

  汪文斌说,当今世界迫切需要的,不是召开所谓的“民主峰会”,也不是建立什么“民主国家同盟”,而是遵守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加强全球协调与合作,携手应对疫情肆虐、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共同推进人类进步事业。

  “如果打着民主旗号挑动隔阂分裂、煽动对立对抗,那将是对民主精神、民主价值的践踏和背叛,只会给世界带来动荡和混乱,破坏人类和平与发展。这必将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和反对。”他说。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核潜艇碰撞事故答记者问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核潜艇碰撞事故答记者问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国际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张汨汨)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谭克非19日就美核潜艇碰撞事故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海军“康涅狄格”号潜艇近日在南海海域潜航时撞到不明物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和部分人员受伤。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谭克非答:中方对此次事件表示严重关切,要求美方作出澄清。美方作为当事方,有责任有义务详细说明事件有关情况。

  长期以来,美军打着“航行和飞越自由”的旗号,频繁派遣航母、战略轰炸机、核潜艇等先进武器平台在南海炫耀武力、兴风作浪,严重威胁地区国家安全,加剧地区紧张局势,这也是此次事件的根源所在、危害所在。我们同时认为,美方的上述行为势必影响南海海域的航行安全,引发南海沿岸国家的严重关切和不安,对地区和平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和重大风险。从根源上说,美方应停止对中国南海岛礁邻近海空域抵近侦察和针对中国的军力部署,停止在南海搞所谓“航行自由行动”。

  我们注意到,美国军方此次刻意拖延和隐瞒了事故详情,10月2日发生碰撞事故后,时隔5天才发表一份语焉不详的简短声明,这种不负责任、遮遮掩掩的做法,缺乏透明度,极易引发误解误判,中国及南海周边国家不得不质疑事件的真相和美方意图。

  此次事件还表明,美英澳近期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开展核潜艇合作,使得澳大利亚这样的无核国家获得可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核材料,将使武器级高浓铀脱离必要监管,带来巨大的核扩散风险,严重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精神,冲击国际核不扩散体系,诱发军备竞赛,破坏东南亚无核区建设,发生核事故的概率也会大幅上升,给地区和平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中方要求美方认真对待各方关切,采取负责任态度,尽快对此次事件作出详尽说明,给国际社会和地区国家一个满意的交代。

 
为学校松绑 为教师赋能 为家长减压 为孩子减负 江苏泰州:“双减”之后这么办
为学校松绑 为教师赋能 为家长减压 为孩子减负
江苏泰州:“双减”之后这么办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本报记者凌军辉、陈席元


  教育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针对上好学难、学生负担重、家长普遍焦虑等痛点,今年以来,江苏省泰州市在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基础上,新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全面培育基础教育优质生态,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细化为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学生幸福感、家长获得感、教师成就感。

直击痛点,提升学生、家长获得感


  下午3点多,在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街南校区,操场上,高年级学生正进行篮球训练;教室里,国际象棋、合唱、陶笛、古筝等社团活动精彩纷呈。

  集团校长高金凤介绍,学校提供强基固本“基础餐”、品味经典“自助餐”以及张扬个性“定制餐”三种类型的课后服务,孩子们可以完成作业、拾遗补缺,也可以参加82个音体美兴趣社团。全校7000余名学生,近九成参与课后服务。

  针对校外培训热、放学时间早等问题,今年上半年,泰州在重拳治理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同时,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加强校内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截至9月,全市小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近八成,初中生接近100%。

  今年3月,泰州对1.6万名教师、16万名家长开展的网络调查显示,全面实施校内课后服务后,七成受访者反映学生最显著的变化是按时完成作业,四成反映成绩有所提高,三成反映性格更加阳光和自信。

  除了全面落实“双减”,泰州还力促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师资均衡配置。来自百年名校泰州市实验小学的名师严卫娟,两年前来到地处城郊接合部的东校区任教,带动一批青年教师成长。

  “有名师在,东校区逐渐获得周边家长认可,六年前是一所只有几十名学生的乡镇小学,现在每年招生超过500人。”校长丁正后说。

  泰州市教育局局长万永良介绍,泰州已实现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全覆盖,通过落实教师交流刚性机制,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比例超过四分之一,其中骨干教师交流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十四五”期间,泰州将建设中小学幼儿园206所,新增学位超过13万个。

  “教育改革要牢牢把握校内外关键环节,综合治理优化教育生态,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社会认同感。”万永良说。

固本铸魂,培育合格健康“接班人”


  “传承着红色基因,踏寻着先辈足迹。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向前进。”在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故乡,根思小学的师生正在诵读《英雄宣言》。

  泰州曾是新四军根据地,红色土壤丰厚。当地将特色资源融入学生生活实践、教师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各环节,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在江苏省姜堰中学,每周都有一节“土壤课”。校长孙友新介绍,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土壤实验室,运用陶艺、理化分析、生物栽培等授课形式,培育学生的乡土认同和家国情怀。

  贯彻“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泰州将开足开齐体育课作为身体素质监测的一票否决事项。

  “学校出台新规,视力不合格或者连续两学期呈下降趋势的学生不能评优,学生视力筛查结果与教师考核挂钩。”姜堰区东桥小学凤凰园校区校长陈志峰表示,一年来,通过增加课上远望次数、户外活动时间等举措,全校总体近视率下降13%。

  今年是泰州中考体育改革第一年,男生引体向上从选考改为必考。全市成绩显示,超过四成的初三考生拿到满分。

  在江苏省泰州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记者看到一张“言辞惊悚”的留言卡:“谢谢老师对我的帮助,如果没有您每次的倾听与回答,说不定我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

  “中心每学期接待学生心理咨询近300例。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成绩拔尖,我们引导每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合理积极自我评价,做阳光向上的人。”专职心理教师沈岩说。

系统改革,完善“教育优先”长效机制


  教育优先优质发展,不能停留于口号。泰州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宣传部部长刘霞表示,锚定“让孩子们都能上好学”的目标,针对老师家长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泰州通过系统改革,破除制约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障碍,为学校松绑、为教师赋能、为家长减压、为孩子减负。

  教育优先,规划先行。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丁晓鹏介绍,全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已优先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教育用地在哪里、每年新建多少、责任主体是谁、资金哪里来都一清二楚,确保教育设施规划刚性执行。

  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师动力是关键。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乔和平表示,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泰州开辟特设岗位,破解结构性缺编难题;统筹义务教育阶段职称,重点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董健介绍,目前泰州已形成覆盖所有教育岗位的表彰体系,“只要展现出能力水平、成为榜样示范,都有机会得到褒奖。”

  “再难不能难教育,再穷不能穷教师。”泰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张金涛说,坚持“当前可承受、未来可持续”原则,泰州优先保障教育支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在编教师奖励性补贴参照公务员标准,建立同步增长机制;按义务教育120%、高中150%核增教师奖励性绩效,重点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

  教育改革投入大、见效慢,并非立竿见影的显绩。“越是如此,越考验基层干部的政绩观。我们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抓教育,立德树人、为党育人,培养更多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有用人才。”泰州市委书记朱立凡说。

 
北京: 搭建求职平台助力毕业生就业
北京:
搭建求职平台助力毕业生就业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教育
 
 
            10月18日,在北京理工大学2022届毕业生秋季综合招聘会中关村校区专场,毕业生等待面试。
 
 
                 10月18日拍摄的北京理工大学2022届毕业生秋季综合招聘会中关村校区专场现场。
 
  
  当日,北京理工大学2022届毕业生秋季综合招聘会中关村校区专场在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体育馆举办。据了解,本次招聘会约有170余家企业参加。
 
       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每天“泡”稻田,从1.4万个可能中挑出一粒种子
每天“泡”稻田,从1.4万个可能中挑出一粒种子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在黑龙江省绥化市,聂守军在试验田里观察水稻长势(10月14日摄)。本报记者杨思琪摄

  本报记者杨思琪


  深秋十月,夕阳斜照,稻田飘香。

  身材瘦高,皮肤黝黑,目光深邃——聂守军如往常一样,穿着一双运动鞋,驱车来到距离实验室10公里的水稻试验田。他在田边驻足,蹲下捧起一穗水稻,细细查看稻穗的穗形、粒型、穗粒数等性状。

  此时的黑龙江省绥化市气温只有几摄氏度,聂守军心中却一团火热。

  “育种人,一年就等这一哆嗦。”作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水稻品质育种所所长、研究员,聂守军最看重的就是这些水稻种子。经过26年努力,他带领团队培育出“绥粳18”等50多个水稻品种,破解了多项农业科技难题,打破了国外育种技术垄断,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今年7月,他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优中选优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育种,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

  选育良种,则是一项漫长而烦琐的工作。

  本世纪初,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以“垦稻12”和“绥粳4号”为主。然而,这两个品种优劣参半——“垦稻12”虽产量高,但抗倒伏性差,生产成本高;“绥粳4号”品质优、有香味、抗倒伏,但产量不高。为了应对不同市场需求,稻农只能将这两种掺混种植。

  聂守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从育种目标的制定、策略选择到技术路线设计,每一步都要总结经验、摸索技巧,想办法解决问题。为攻克水稻高产与优质并重这一育种难题,聂守军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磨难。

  从那时起,他几乎每天“泡”在稻田,播种、管理、观察、记录、选择、收割,再对收获的水稻进行对比试验,从中筛选出理想的种子,再播种、管理、收割、对比试验……春去秋来,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望着一茬茬的水稻长大成熟,聂守军记录的档案材料装满了几个麻袋。

  “渴了开一瓶水,饿了泡一桶面,累了就倒在地头上打个盹儿,手里常握的是调查本”,这几句顺口溜,是聂守军和团队的工作常态。

  为了在第一时间掌握水稻长势和独特性状,聂守军每天骑着自行车奔波在各个试验田。最艰苦的时候,他的办公地点只有一间简陋的小平房。每年2月末,黑土地上依旧冰雪覆盖,屋里停了供暖,他就一直戴着棉手套、棉帽子。一年中有五六个月在这里工作,一干就是七年。

  除了风吹日晒、风餐露宿,育种筛选究竟难在哪儿?

  “有的种子优质不高产,有的种子高产不优质,要想把这两个性状结合在一起,就要选出一个综合得分高、没有明显缺陷的选手。”聂守军说,“打个比方,就像选个考试不偏科的学生。”

  然而,从理论上来说,选育的新品种同时具备两个优良性状出现的概率只有1.4万分之一。聂守军要做的,正是从1.4万粒种子中找到那一粒。

  黑龙江省农作物一年一熟,这意味着一年只能在田里观察一季水稻长势。受资金、场地、气候等多种条件限制,一垧地能种25万株水稻。加上性状的优良基因很难重组,很多情况下创造不出符合目标要求的材料,从成千上万份材料中选择出来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试验所需要的1.4万株不可能一次就能做出来。每选出一部分,下地之后长时间观察,根据表现再进行筛选,再一代一代观察,优中选优。

  “农业是个慢功夫,农业科研更是如此。”聂守军始终坚信,育种方向的形成源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是磨合,更是修炼。可能长时间投入没结果,可能日夜等待也难免颗粒无收……但这些都是农业科研日常经历的事情。唯有扎得下根、沉得下心,才能有所收获。

  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整齐排列着大小一致的玻璃瓶,里面装满黄澄澄的稻粒,瓶子上贴着它们各自的名字——这些都是聂守军的“孩子”。

  聂守军拿起贴有“绥粳18”的瓶子,捧在手心,格外欣喜:“这个小家伙最争气,如今已经成为黑龙江第二、三积温带主栽品种,占全省水稻种植近六分之一。这些年还走出了黑龙江,走进了吉林、内蒙古、新疆、陕西。”

  统计显示,2017年、2018年,“绥粳18”成为我国单年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年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

  26年来,聂守军带领团队选育出了一系列优质、多抗、香型水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4亿亩,增收稻谷超过70亿公斤。

“接地气”的科技特派员


  一粒好种子,要从实验室里走出来,更要走向田间地头。

  一位好的农业科研人,要做得好研究,更要服务好百姓。

  作为水稻育种人,聂守军深知这个道理。

  2014年,聂守军成为黑龙江省科技厅任命的科技特派员,他为自己明确要求——做“接地气”的科技特派员。在他看来,“接地气”首先要了解当地政府、企业及农户的技术需求,这样才能因地制宜,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在黑龙江省绥滨、绥棱、望奎、通河等地调研期间,聂守军发现,由于缺少优质、高效水稻品种,农民收入不高,农业发展缺乏特色。于是,他主动带着培育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走村串户进行推广。“聂水稻”成了稻农们对他的称呼。

  每次到服务点,聂守军首先了解当地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技术问题,细心摸查稻农的技术需求。随后,他与当地的水稻种植户结成科技支农对子,从育苗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

  “‘聂水稻’来了,俺们种田有了新方向,钱袋子也鼓了,更放心了!”姜维军是鹤岗市绥滨县忠仁镇黎明村村民,2015年起与聂守军结成帮扶对子。在聂守军的帮助下,他与农业企业对接,为自己的大米找到了销路。后来,聂守军推动忠仁镇与中粮集团、绥化市万胜米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订单农业,优质稻米产业化逐渐成为现实,老百姓种粮增产又增收。

  王忠艳是水稻种植的“老把式”。他没想到的是,原本精打细算的自己,在“聂水稻”面前成了“小学生”。王忠艳家在绥化市绥棱县克音河乡向荣村,5年来,在聂守军的技术指导下,依托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每亩节约成本近50元,平均亩产提高48.7公斤。这样“一增一减”,王忠艳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水稻种植能手。

  推介新品种,普及新技能,宣传新方法……聂守军走到哪儿,就帮到哪儿。越来越多村民转变种植意识,提升种植技能,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选用“绥粳18”“绥粳28”“绥粳302”等优质水稻新品种,过上了好日子。

  “再好的品种和技术,要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给老百姓带来收益才是真的好。”6年来,聂守军通过技术对接与科技服务,累计在帮扶地区推广水稻新品种、新技术20余项,累计推广面积240万亩,带动农民增收3.8亿元。

  如今,每年无论是春季育秧,还是秋季收获,聂守军和他的科研团队都会深入田间地头,解答农民困惑,听取来自一线的真实需求。

“离开这片土地,心里就不踏实”


  “猫”在实验室,他是水稻育种专家;

  扎在田间地头,他是水稻种植行家;

  跑在种子市场,他是产学研的先锋……

  ——同事们这样评价聂守军。

  “种子不走向市场,就不能更好地得到检验,既阻碍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又影响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步伐。”因此,聂守军从未把目光局限在实验室,而是瞄向更广阔的天地。

  为进一步加速水稻新品种成果转化,聂守军提出农业科研与科技企业合作的新思路,大力开展成果转化工作,推动水稻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模式的发展。

  自2014年起,在黑龙江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优惠政策的引领下,聂守军与绥化市盛昌种子繁育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推动“绥粳18”大面积推广,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科研人员不能做市场经济的门外汉。”在聂守军的身上,良种转动“市场魔方”、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功效正在凸显。

  一手抓科研,一手促生产,聂守军带领团队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及课题2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2项。他被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任命为黑龙江省水稻产业体系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别人都说,“聂水稻”成就大了,是不是要歇歇了?在他看来,出发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何出发,“离开这片土地,心里就不踏实。”

  1969年,聂守军出生于黑龙江省富裕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在田间长大,对脚下的土地有着天然感情。

  1995年,从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后,他进入黑龙江省农科院工作。他回忆说,当时全班81个人,从事农学的只有4个,很多人都选择转行。

  “择一事,终一生,我的根永远连着黑土地。”面对多家南方高校及科研院所给出的优厚待遇,聂守军从来没动心过,他始终守护着黑土地上的“丰收梦”。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聂守军说,育种之路没有尽头。在广袤田间,哪怕只是稍微好一点的种子,他都要选出来,让它去繁殖、去生长,点燃田野上的希望。

 
在“增产”与“节水”之间,他蹚出一条新路
在“增产”与“节水”之间,他蹚出一条新路

( 2021-10-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2020年6月1日,在马兰农场,参观者察看节水小麦发达的根系。马兰农场供图

  本报记者齐雷杰、巩志宏


  “这2000多个小区,咱们要按期完成播种,确保整个生长季采集的对比数据更准确……”秋播时节,河北省辛集市马兰农场里,一个黑瘦老农正守在田垄间,指导技术人员进行节水和优质专用小麦试验田的播种工作。

  同一日期、同一地块,这里播种下上千个小麦品种,今冬明春由农场统一进行水肥施加、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技术人员定期观察,一一记录其性状表现,为后期选育良种提供数据支撑。

  这位70岁的“老农”,就是河北省首席小麦育种专家、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名誉院长郭进考。47年来,他带领团队扎根农村,先后培育出高产、节水小麦品种近30个,5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马兰农场一粒粒小麦金种子,累计应用面积超3.8亿亩,推动增产超百亿公斤、节水超125亿立方米,既保障了粮食安全,也缓解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危机。沉甸甸成就背后,是一名老共产党员为民育种、为国分忧的初心和振兴农业的担当。

“让老百姓天天吃上白面馍馍”


  47载育种生涯,始于一个朴素愿望。

  麦穗两岐,穰穰满家——千百年来都是群众的美好心愿。1951年出生在河北农家的郭进考,小时候目睹的却是“一个窝头掰三瓣儿,瞅着稀饭咽唾沫”的艰难光景,“挨饿”的感觉,深深烙在记忆深处。

  “啥时候老百姓能天天吃上白面馍馍啊?”怀着这个愿望,1971年郭进考上了农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在石家庄地区农科所,定岗在小麦育种室。当时,农科所科研条件很“寒碜”:住的是四面透风的破旧小楼,种的是漏水漏肥的滹沱河沙地,很难取得科学数据。

  郭进考的育种生涯就此起步:缺少经验,他去中科院、农科院甘当小学生;没有实验材料,三番五次跑到河南、山东等地求援。最让他头疼的,是没有一块好田搞试验。

  巧的是,那一年,马兰农场场长刘禄波带技术员到农科所参观。得知郭进考的烦恼,刘禄波当即表示:“马兰的地好哇!我们免费提供地、免费提供劳动力、免费提供住宿。只要你们去,能培育出好品种,你说咋办就咋办!”

  双方一拍即合。1975年秋,怀着“让每一寸土地种出更多小麦”的初心,郭进考和团队成员带着东拼西凑的数百份育种材料,踏入马兰农场。

  没承想,这一脚迈进来,一干就是47年。

  冀中南平原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但20世纪70年代,河北小麦亩产量长期徘徊在五六百斤。“解决吃饱饭问题,缺的不是地,而是地里能长出多少东西。”郭进考和同事一头扎进试验田。

  为了得到一手数据,他们事事亲力亲为,和村民一块起早贪黑,整地、施肥、播种、管理、收割、脱粒……工作异常艰苦烦琐。农忙时节,他们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不出工时,还要忙着采集数据、做实验。

  “每年只能做一次实验,培育一个小麦新品种,至少需要10年时间。”郭进考说,马兰农场里一块块试验田,就像小麦大考场,今年考耐寒,明年考抗病,后年考产量。小麦分蘖、抗寒、抗旱、抗病、高矮等情况,要一株一株去观察;上百个环节、成千上万组数据,要一项一项做记录,才能最终选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等生”。

  每天从早到晚,郭进考都长在麦田里,盯在实验室。“只要有一项工作出问题,这一年就全白干了。”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里,有多少艰辛和压力!

  “老郭看起来比我们更像农民!”70多岁的刘满欣是农场的农民技术员,跟郭进考打了半辈子交道。他说,那时农场生活条件差,郭进考却一待就是几个月。冬天燃煤少,晚上汇总数据晚了,他就烧红几块砖头取暖。下雨天,别人往家跑,他却冒雨往地里跑,看哪个麦苗抗倒伏。忙得顾不上收拾宿舍,有一次打开铺盖卷,发现床铺上有一窝小老鼠。

  功夫不负有心人。

  10年寒来暑往,马兰农场早熟、丰产、耐旱型品种“冀麦26号”培育成功,在大面积种植条件下,亩产达400多公斤,短时间内创下河北推广面积最大、推广速度最快、增产效益最高的纪录,并迅速推广到北方六省市和新疆,轰动了半个中国麦区。

  此后,郭进考又提出“降秆、稳穗、增粒”技术路线,培育出早熟高产品种“冀麦38”。1996年,这一品种创下亩产631.34公斤高产纪录,一举攻克小麦亩产千斤难关。

  “国家曾提出亩产‘四百斤上纲要、六百斤过黄河、八百斤跨长江’的粮食增产口号。种了郭老师的新品种,小麦亩产量一举过了长江。”原马兰村支书刘冠杰说,村民们深刻感受到了良种的威力。

  “我们这一代人,挨过饥荒,饿过肚子。乡亲们天天吃上白面馍馍,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郭进考很自豪。

“绝不能伸手向子孙后代‘借’水!”


  2019年夏收时节,记者在马兰农场节水小麦示范田看到,田里挖出一个近3米的大坑,参观者可直观看到节水小麦扎入土层达2.5米的强韧根系。这块示范田的小麦,播种后一水未浇,只靠雨养天收,亩产达430.6公斤,浇一水亩产过千斤。

  最近两年,在辛集市马庄乡木店村,不少村民选种了马兰农场选育的节水小麦品种石农086,这一品种被河北省农业部门列为小麦主推品种。小麦生长期内,曾经历冻害、雹灾等,春浇两水,平均亩产量仍然稳定在1200斤左右。

  “肥大水勤,不用问人”。这曾是华北小麦主产区的“口诀”,种一茬小麦要浇五至六水。然而,华北平原水资源匮乏,多年超采地下水支撑农业生产,形成了全球最大地下水漏斗区。

  “要粮食”还是“要生态”,矛盾尖锐。

  “省点,再省点!绝不能伸手向子孙后代‘借’水!”凭着多年农业科研的直觉,郭进考敏锐意识到,靠超采地下水支撑农业无异于“竭泽而渔”。20世纪90年代,他在全国率先提出节水小麦育种理念,并开展研究,努力“让每一滴水生产更多的粮食”。

  何明琦1993年进入石家庄市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后,便跟着郭进考开展育种工作。他告诉记者,解锁小麦“节水密码”,关键在于寻找载有抗旱、高WUE基因的小麦品种,在干旱或节水条件下促其实现TaDREB1抗旱基因的高效表达。

  经过20多年努力,郭进考带领团队成员,先后培育出石4185、石家庄8号、石麦15号等系列节水高产品种,搭配系列配套技术,实现了浇一水亩产过千斤的新突破。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有了节水品种,昔日的用水大户,今朝变为节水先锋。

  “农业要算大账。每亩地少浇一水、节约种子1公斤、增产10公斤,河北省3500万亩小麦,就能节水17亿立方米、节约种子3500万公斤、增产3.5亿公斤。”郭进考说,科技对农业贡献巨大,单说品种这一块,在节水上的贡献率就能占到45%左右。

  多年来,从马兰农场走向全国的节水麦种累积突破7亿斤,推广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新疆等地,覆盖面积达3500多万亩。

  在“增产”与“节水”之间,郭进考蹚出了中国路径!

  不仅要端牢饭碗,还要吃上优质健康粮食


  每年中秋、国庆阖家团聚共享天伦的时刻,也正是玉米收获、小麦播种的忙季。

  “今年赶不及了,明年一定回去!”40多年来,郭进考对家人这句挂在嘴边的承诺,几乎从未兑现过。他早把农场当成了家,对家人的感情和对种子的热爱,已融为一体。

  郭进考说,科研永无止境,小麦育种就是不断做加法,由最初高产、解决吃饱问题,到后来稳产、解决节水问题,现在则追求优质、解决吃好问题。

  近年来,郭进考脑海里一直盘算着两件事:

  一是人们生活好了,对小麦品质要求日益提升,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要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培育优质专用、营养均衡、宜食用宜加工的高品质新品种,建立起丰富的“种子库”,满足群众高品质需求。

  二是要让老百姓种得省,要在保障产量前提下,大力开展简化播种、节水、节肥、节种、节药,通过“一简四节”综合套餐技术,最大程度降成本、稳产量、增收益。

  郭进考开始了他的第三次自我革命,向“绿色高效优质专用品种+田间系统化管理”进军。2018年,马兰农场成立河北省老专家工作站,郭进考担任站长,努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机制和产业化全程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一些地方,农民一亩地播种30斤麦种,甚至更多,不仅浪费,还容易影响产量。郭进考努力帮村民扭过思想这道弯儿:“提高整地质量,播种均匀一些,一亩地播25斤麦种就行喽!”“小麦讲究斤籽万苗,科学播种不光省种子,还能高产!”

  今年4月,马兰农场新培育的6个“马兰”系列小麦品种全部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涵盖了节水高产、优质强筋、优质专用等类型。河北大地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武金燚说,马兰1号经14个示范点测试,最高亩产可达838.8公斤。马兰6号、7号优质强筋麦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搞育种,农民说好才是硬道理。农业科技人员必须放得下身段、耐得住寂寞,才能培育出农民欢迎的好种子。”郭进考说。

  在郭进考的带领下,石家庄市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已形成24人、包括6名博士的研究团队,并培育出一支农民技术员队伍。这群“麦田里的奋斗者”,将继续扎根乡村沃土,不断把创新的金种子播撒向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