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新华深读

习近平向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致贺信
习近平向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致贺信

( 2021-09-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9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双方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化,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成为亚太区域最具活力的合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双方携手抗疫、共克时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精神。

  习近平强调,去年11月,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我就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4点倡议,得到东盟国家积极回应,有关领域合作正持续推进。面向未来,中方愿同东盟增强战略互信,深化抗疫、经贸等各领域合作,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早日生效实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维护好本地区繁荣发展良好势头。

  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当日在广西南宁开幕,主题为“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由中国商务部和东盟10国政府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

 
习近平向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向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致贺信

( 2021-09-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9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加快行动,切实减少世界粮食损耗。

  习近平强调,召开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是中方去年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提出的倡议。希望各方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携手合作,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实现零饥饿、零贫困目标贡献力量,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当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幕,主题为“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由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

 
做好粤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大文章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纪实
做好粤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大文章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纪实

( 2021-09-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珠海横琴一角(2020年9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新华社记者
  南海风起,珠江潮涌。南粤大地上,一片热土再次吸引世界目光。
 
  2021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为新形势下粤澳合作开发横琴按下快进键。
 
  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重要动力,推动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从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横琴,到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横琴的每一步发展,都倾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和殷切期望。
 
  十二载初心如一,新征程共谱华章。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加快起笔着墨,书写恢弘篇章。
 
  立足全局、审时度势,作出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重大战略部署


 
  横琴地处广东珠海南端,与澳门一水之隔。
 
  “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横琴赋予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战略定位。
 
  合作区实施范围为横琴岛“一线”和“二线”之间的海关监管区域。其中,横琴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设为“一线”;横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为“二线”。并根据横琴全岛客观现实情况,对合作区进行分区分类施策管理。
 
  这片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的土地,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期。
 
  一条时间线,贯穿12年,标注始终不变的初心和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实践——
 
  开发横琴是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
 
  “10年时间,横琴新区从无到有,变化很大。我们始终要不忘初心,让这里充满创新发展活力,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2018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10年内第四次考察横琴时说。
 
  初心的发轫,海岛的蝶变,始于2009年。那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来到横琴。在澳门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时,他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中央政府已决定同意开发横琴岛。
 
  在这次会见中,习近平同志强调,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澳门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需要。“这必将为澳门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有利于澳门经济的长期繁荣稳定与发展。”
 
  2012年12月,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离京考察,来到广东,第二次来到横琴。他勉励横琴:“要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先行先试,进一步扩大开放,勇于探索,勇于去闯,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为粤港澳合作作出贡献”。
 
  2014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横琴土地。
 
  在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习近平总书记和来自澳门、内地、台湾等地的学生们围坐在课桌旁,听取他们发言,对澳门青年开拓“一国两制”伟大事业寄予厚望:“这项事业需要继续探索、继续发展。这项任务将历史地落到你们肩上。希望青年人勇于担当、奋力开拓。”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第四次来到横琴。他强调:“横琴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要加强政策扶持,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2019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特别要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为澳门长远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注入新动力”。
 
  一项重大部署,立足新的时代条件,以更大的改革勇气和更有力的开放举措,推动粤澳合作向纵深迈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开启,澳门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愿望更加强烈。为澳门探索发展新路径、开拓发展新空间、增添发展新动力,既是“一国两制”应有之义,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
 
  经过多年发展,横琴地区生产总值从2009年的2.8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近407亿元,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600亿元,登记商事主体数量超过5.5万家,澳资企业超过4500家。
 
  合作基础扎实、腹地空间广阔、创新潜力巨大以及四面环水、便于监管的客观条件,为横琴探索粤澳合作制度创新和更大力度开放创造了良好条件。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提出加快推进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重大平台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拓展港澳发展空间,推动公共服务合作共享,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
 
  在中央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下,深化粤澳合作开发横琴恰逢其时。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指导总体方案的编制工作。2020年以来,他多次就粤澳合作开发横琴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选准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相关重大项目,从政策、人力、财力等方面多管齐下,聚力攻坚。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总体方案。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用好横琴合作区这个不同规则和机制交错共存的区域,积极探索两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为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探索经验。
 
  更加有力的制度创新和开放举措,更加鲜明的民生导向和产业发展指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将为一衣带水的横琴和澳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为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12年砥砺奋进,秉持一颗初心,书写亮丽答卷


 
  “蕉林绿野,农庄寥落”——回忆起2009年第一次来横琴,习近平总书记用八个字来形容。
 
  如今,站在300多米高的横琴国际金融中心楼顶环眺横琴岛,大道纵横,高楼林立。从横琴到澳门,都市天际线连为一体,蔚为壮观。
 
  初秋的横琴,暖风拂面。“澳门新街坊”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作为横琴首个为澳门居民建设并融合优质居住空间、教育、卫生、社会服务等多项功能的综合民生工程,项目已全面开工。未来5至10年,预计将有3万至5万港澳居民在横琴工作、居住。
 
  12年奋进,见证深刻嬗变——
 
  中西荟萃、山海交融。与澳门氹仔岛一水相隔的横琴岛,矗立着澳门大学新校区。
 
  作为“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澳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总面积比原校址大20倍。师生们生活在内地,适用澳门法律,两种制度在这里碰撞、交融。
 
  “澳门大学是‘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见证。”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说。这所建校40年的大学,已成为一所教研并重、在亚洲排名靠前的高等学府,在芯片研发、中药质量研究、智慧城市物联网等领域走在前列。
 
  澳门大学的变化,正是粤澳深度合作在横琴的缩影。
 
  2009年,横琴新区挂牌成立;2015年,广东自贸区横琴片区挂牌;2019年,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启动建设……一系列重大部署,为横琴新区发展持续赋能。
 
  12年奋进,见证振翅起飞——
 
  2018年,在首届中国横琴科技创业大赛上,澳门青年何国涛带领团队研发的“普强AI汽车芯脑”项目获得冠军,拿下1亿元研发费用无偿资助。
 
  如今,在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安家”的普强时代已完成E轮融资,获得海内外多家知名投资机构青睐。
 
  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主旋律,横琴充分发挥在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的支点作用,助推澳门科创资源向内地延伸。
 
  目前,横琴累计孵化超过600个来自澳门的创新创业项目,已与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共建产学研示范基地,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全部在横琴设立分部。
 
  “五横三纵”主干路网基本建成,地下综合管网和信息网等工程全面投入使用;总投资约20亿元的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完成一期建设,算力达每秒116亿亿次,可为逾百家粤澳科技企业、高校和研发机构提供算力服务。
 
  越来越多澳门青年来到横琴实现创业梦想。背后的支撑,是横琴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持续提升的科研条件、愈加便利的通关条件,更是不断进取的改革创新精神。
 
  粤澳合作产业园、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一个个崭新平台载体加速打造,不断刷新产业能级量级,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演绎着从“闯”到“创”的精彩华章。
 
  在全国率先发放“商事主体电子证照卡”,发布首部临时仲裁规则,率先实行“港人港税、澳人澳税”,推出澳门单牌车入出横琴政策,累计推出622项改革创新措施,1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潮头击桨、浪尖起舞,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动人乐章。
 
新起点上,聚力攻坚、敢为人先,为“一国两制”实践持续注入新动力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澳门谋划实施第二个五年规划的起步之年。
 
  经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创的澳门,经济单一化发展弊端凸显,进一步探索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之路迫在眉睫。
 
  在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总体方案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优势领域、细分产业,选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主攻方向,提高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推动大湾区经济发展格局优化。要建立健全粤澳合作开发横琴的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模式,促进澳门与横琴经济融合发展。
 
  “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
 
  “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
 
  “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
 
  总体方案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为做好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这篇大文章绘制蓝图。
 
  2020年8月18日,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模式的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开通。澳门居民入出横琴得到极大便利。开通一周年,累计验放出入境旅客超过600万人次,车辆约90万辆次。其中澳门单牌车单日通关量占横琴口岸出入境车辆日通关量逾五成。
 
  根据总体方案,“一线”在双方协商一致且确保安全基础上,积极推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同时明确,加快推进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与横琴口岸的专用通道建设,探索在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与合作区之间建设新型智能化口岸,高度便利澳门大学师生进出合作区。
 
  “新横琴口岸开通后,从澳门开车到横琴公司,只需要不到半个小时。期待有更便利的通关措施。”先皓科技创始人、在横琴创业的澳门青年蔡渊博说。
 
  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创新跨境金融管理……澳门和横琴之间,物资、人员、资金等要素流动更加通畅,一体化高水平开放新体系将为内地和澳门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曾婉雯是一名“85后”的澳门青年,从澳大利亚留学回国后,在横琴创办了朝翃(广东)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她非常看好。
 
  “横琴背靠粤港澳大湾区腹地,面向世界,在跨境物流方面,有着绝佳的优势。”她说。
 
  粤澳深度合作,体制机制是关键。总体方案明确,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粤澳双方联合组建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在职权范围内统筹决定合作区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要人事任免。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双主任制,由广东省省长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共同担任。总体方案还作出一系列创新性机制安排。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在特区立法会作2021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时说,按照中央的部署,扎实做好深度合作区方案的落实工作。用开放和创新的思维,打造结合“两制”优势、与国际规则高度衔接、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服务国家开放的创新合作区。
 
  广东省省长马兴瑞说,未来横琴将强化与港澳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围绕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高效流动,赋予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政策,在规则机制的联通、贯通、融通上取得更大进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一片新高地正加快崛起。
 
  到2035年——
 
  “一国两制”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全面彰显,合作区经济实力和科技竞争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高效运转,琴澳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目标基本实现。
 
  蓝图绘就,前景可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继续书写新的时代奇迹。(记者徐金鹏、安蓓、刘欢、李寒芳、叶前、王浩明)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

( 2021-09-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0日上午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
 
  习近平首先就飓风“艾达”造成美国多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向拜登和美国人民表示慰问。拜登对此表示感谢。
 
  习近平指出,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采取的对华政策致使中美关系遭遇严重困难,这不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中美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是两国必须回答好的世纪之问。中美合作,两国和世界都会受益;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殃。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
 
  习近平强调,中国古诗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美自1971年双边关系“破冰”以来,携手合作,给各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当前,国际社会面临许多共同难题,中美应该展现大格局、肩负大担当,坚持向前看、往前走,拿出战略胆识和政治魄力,推动中美关系尽快回到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习近平阐述了中方在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立场,强调中方坚持生态优先、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一直积极主动承担同自身国情相符的国际责任。在尊重彼此核心关切、妥善管控分歧的基础上,两国有关部门可以继续接触对话,推进在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经济复苏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同时挖掘更多合作潜力,为两国关系增添更多积极因素。
 
  拜登表示,世界正在经历快速变化,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中如何互动相处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世界的未来。两国没有理由由于竞争而陷入冲突。美方从无意改变一个中国政策。美方愿同中方开展更多坦诚交流和建设性对话,确定双方可以开展合作的重点和优先领域,避免误解误判和意外冲突,推动美中关系重回正轨。美方期待同中方就气候变化等重要问题加强沟通合作,形成更多共识。
 
  双方一致认为,中美元首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深入沟通对引领中美关系正确发展非常重要,同意继续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将责成双方工作层加紧工作、广泛对话,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创造条件。
 
 
习近平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
习近平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

( 2021-09-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0日晚同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去年以来,我们保持频密高效交流,为中德、中欧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也体现出中德两国的高度互信。总理女士积极致力于推动德国和欧洲对华务实合作和友好交往,我对此高度赞赏。
 
  习近平强调,近年来,中德关系总体保持顺利发展,各领域合作在疫情形势下展现出强大韧性,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中德推动中欧如期完成投资协定谈判,共同倡导多边主义,维护自由贸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携手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中德关系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双方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注重合作共赢,推动优势互补。只要双方坚持巩固深化互信,坚持平等相待、聚焦合作,就能推动中德关系不断得到新发展。希望德方推动欧盟坚持正确对华政策,客观看待差异,理性处理分歧,推动中欧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默克尔表示,近年来德中、欧中关系发展有很多值得总结之处,我愿同中方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努力,推动德中、欧中双方致力于通过对话弥合差异,妥善处理分歧。欧中投资协定对欧中双方都是互利共赢的,希望能够尽快顺利批准生效。德方希望同中方加强疫苗合作。
 
  默克尔通报了对当前阿富汗局势的看法,表示希同中方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下加强沟通协调。习近平强调,中方倡导不同文明共存互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愿同包括德国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为阿富汗真正实现和平稳定作出建设性努力。
 
守望相助推进合作同心协力共迎挑战
守望相助推进合作同心协力共迎挑战

( 2021-09-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并发表题为《携手金砖合作 应对共同挑战》的重要讲话。会晤结束后,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接受媒体采访,介绍习近平主席与会成果。
 
  马朝旭说,今年是金砖合作15周年。15年来,金砖国家已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这次会晤中,金砖国家领导人围绕“金砖15周年:开展金砖合作,促进延续、巩固与共识”的主题,就携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促进金砖务实合作、推动解决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广泛共识。会晤通过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三次会晤新德里宣言》,总结了金砖各领域合作成果,就加强公共卫生和疫苗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复苏、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维护世界公平正义发出共同的金砖声音。
 
  马朝旭表示,这次会晤是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后,习近平主席出席的一次重要峰会,也是我国采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当前,世纪疫情同百年变局叠加共振,国际地区热点此起彼伏,世界经济脆弱复苏。在这一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出席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为加强金砖合作擘画蓝图,为推动全球抗疫合作领航引路,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指引方向。
 
  一是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凝聚全球抗疫合力。当前病毒频繁变异,疫情延宕反复,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迫切希望加强团结合作,消除免疫鸿沟,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也有个别国家将疫情溯源政治化、污名化,破坏了国际社会团结抗疫的努力。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强调,要推动全球团结抗疫,携手应对疫情,坚持科学溯源,反对政治化、污名化,加强联防联控,促进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研发、生产、公平分配。金砖国家要将公共卫生合作作为优先方向,在疫苗联合研发、合作生产、标准互认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推动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在线上尽快启动。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宣布,中方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10亿剂疫苗和原液,将努力全年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在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基础上,年内中国将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
 
  习近平主席讲话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中国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的大国担当、与各方携手战胜疫情挑战的坚定决心、促进疫苗公平可及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大国领袖心系天下安危、关注各国民生福祉的博大胸怀。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高度赞赏中方为金砖国家和全球抗疫作出的重大贡献,积极呼应中方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会晤发表的宣言中一致表示,反对将病毒溯源政治化,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团结合作,早日战胜疫情。
 
  二是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疫情加速国际格局演变,国际上“小圈子”愈演愈烈,个别国家以多边之名行单边之实、以民主和人权为幌子干涉他国内政,损害了各国共同利益。金砖国家都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大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肩负着重要责任。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开宗明义指出,金砖国家要推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新德里宣言》再次重申金砖国家支持多边主义,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阐明了真正多边主义的内涵,提出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根本大计,就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表明立场,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稳定性。金砖国家领导人重申践行多边主义的承诺,为维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和空间作出了金砖贡献。
 
  三是提出中国方案,助力世界经济复苏。疫情之下,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稳固,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还在抬头,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严峻挑战,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缩小发展鸿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要推动开放创新增长,助力世界经济平稳复苏,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让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惠及所有国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推动共同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要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这是习近平主席站在全球共同发展的高度提出的中国方案,不仅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疫后更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指明了方向,提振了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摆脱疫情影响、加快落实2030年议程的信心。
 
  四是秉持金砖精神,全面推进“三轮驱动”合作。金砖合作15年来,五国增强政治互信,深化经贸合作,密切人文交流,形成了“三轮驱动”合作架构。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全面阐述了当前形势下加强金砖各领域合作的立场主张,推动金砖合作行稳致远。
 
  在经济合作领域,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积极落实《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2025》,拓展贸易和投资、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合作,落实好中方倡议、今年通过的《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协定》,造福五国人民。新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是金砖合作两大旗舰项目。今年,新开发银行扩员取得实质进展,批准吸收阿联酋、乌拉圭、孟加拉国为首批新成员。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厦门创新基地正式启用,举办了人才培训、智库研讨会、工业创新大赛等一系列活动。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积极评价新开发银行扩员进展,期待银行在支持成员发展和全球经济金融事务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欢迎金砖各方积极参与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厦门创新基地各项活动,共同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在政治安全领域,今年金砖国家举行了外长会晤、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等重要活动,就加强多边体系、政治解决热点问题以及深化网络安全等领域合作达成一系列共识,通过了《金砖国家反恐行动计划》。习近平主席指出,金砖国家要巩固金砖战略伙伴关系,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支持,共同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协调立场,为国际公平正义贡献金砖力量。
 
  在人文交流领域,金砖国家开拓思路、创新做法,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我国举办了金砖国家女性创新大赛,来自五国的207个创新创业项目汇聚一堂,为疫情下的金砖合作增添了一抹亮彩。习近平主席指出,五国要坚持互学互鉴,加强人文交流合作,期待金砖国家和世界各国的运动健儿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同台竞技,取得优异成绩。与会领导人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倡议,一致支持中国主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待北京向世界呈现一场精彩的体育盛会。
 
  五是坚持成果导向,积极贡献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曾指出,金砖国家不是清谈馆,而是行动队。在这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着眼金砖未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倡议举措,包括举办金砖国家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制造发展论坛、应对气候变化高级别会议、可持续发展大数据论坛、治国理政研讨会和人文交流论坛、媒体线上培训班,建立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并举办职业技能大赛。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倡议“实”字打底、“新”处着力,涵盖了数字经济、应对气变、人才培养、人文交流等领域,契合金砖合作和五国发展需要,得到各方的高度赞赏。中国将同其他金砖国家一道,落实好领导人会晤各项倡议和成果,推动金砖合作走深走实,为五国发展注入新动力。
 
  六是展现责任担当,为接棒金砖国家主席国做好准备。我国将于明年接任金砖主席国,主办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等一系列活动。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厦门主持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开启了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在金砖合作进程中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记。时隔5年后,我国再次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这将是明年我国重要的主场多边外交活动。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中方期待同金砖伙伴一道,全面深化各领域合作,构建更紧密、更务实的伙伴关系,应对共同挑战,开创美好未来。
 
  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展现了中国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办会理念,为金砖合作发展指明了方向。与会领导人均表示将全力支持中方办会工作,期待金砖“中国年”取得丰硕成果,为金砖合作开启新的篇章。
 
  马朝旭表示,积力所举,则无不胜;众智所为,则无不成。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互利共赢、坚持公平正义,充分发挥金砖平台作用,为全球早日战胜疫情、实现经济复苏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力量,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三个关键词看中美元首通话
从三个关键词看中美元首通话

( 2021-09-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北京时间9月1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这是时隔近7个月后,中美元首再度以通电话的方式直接沟通交流。

  这次举世瞩目的通话,给两国、给世界,传递了怎样的信号?

  我们从中方新闻稿中,梳理出三个关键词。

1. “沟通”


  在国与国交往中,元首外交起着把方向、管大局的战略性引领作用。近年来,中美元首的每一次互动,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今年1月,拜登就任美国总统。2月11日中国农历除夕上午,习近平主席同拜登通电话,进行了美国新政府成立后两国元首的首次直接互动。

  那次通话后,两国外交团队和有关工作层面通过面对面、视频、电话等多种方式开展了多次深入交流,如安克雷奇对话、天津互动、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两次访华等。互动中,中方就一系列问题阐明了自身立场。

  在一段时间的斗争和博弈之后,中美双方对彼此立场深化了了解,两国在最高层面再次进行直接战略性沟通,所需要的就是合适的氛围和时机。

  据了解,9月10日的这次通话,是美方主动提出的。从美方提出通话的时间节点和其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看,美方应有其自身多重考虑。

  近来,美国内疫情反弹、通胀问题、阿富汗困局等对拜登政府造成冲击,客观上使其对华接触与合作需求上升。为此,美方不得不采取较以前相对理性务实的态度,积极寻求同中方深化沟通。

  中方发布的新闻稿说,通话中,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双方一致认为,中美元首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深入沟通对引领中美关系正确发展非常重要,同意继续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经常性联系,将责成双方工作层加紧工作、广泛对话,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创造条件”。

  一次沟通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中美元首通话及其透露的信息本身,对世界而言就是一个积极信号。

2. “必答题”


  既然是“战略性沟通和交流”,就需要首先明确中美关系中的一些根本性和原则性问题。

  中国如何看待和定位中美关系?中方的对美政策是否有变化?通话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中国古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回顾1971年双边关系“破冰”的历史,并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清楚、明确表态——

  “中美分别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是两国必须回答好的世纪之问。”

  “中美合作,两国和世界都会受益;中美对抗,两国和世界都会遭殃。”

  “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

  态度鲜明,语重千钧。

  可以说,中方在发展中美关系上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那就是希望中美关系沿着良性健康轨道向前发展,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同时,中方将坚定不移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为了搞好中美关系而让渡自身正当权益。

  美国上一届政府实行逆潮流而动的极端错误反华政策,严重损害中国利益,导致中美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能否吸取上一届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的教训,改弦更张,是对美国新一届政府的重大考验。然而,几个月来美方的表现说明,他们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如何才能回答好中美关系的“世纪之问”、做好这道“必答题”?习近平主席在通话中指明了方向——“展现大格局、肩负大担当,坚持向前看、往前走,拿出战略胆识和政治魄力”。

  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今天的中美两国如何处理彼此关系,会写在人类的史册上,历史也将作出公正评价。中方的态度清醒而坚定。不知美方是否有这个格局和担当、胆识和魄力?

3. “尊重”


  关于中美合作,习近平主席在通话中明确指出:在尊重彼此核心关切、妥善管控分歧的基础上,两国有关部门可以继续接触对话,推进在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经济复苏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同时挖掘更多合作潜力,为两国关系增添更多积极因素。

  可以说,中美应当开展合作、可以开展合作的领域是很多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这一切都要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习近平主席讲的“尊重彼此核心关切、妥善管控分歧”。

  一段时间以来,美方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同中方在气候变化等一些具体领域开展合作。中方从全人类利益出发,积极主动承担同自身国情相符的国际责任,同国际社会一道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共同挑战。中方的积极行动,不是由于任何一方的要求,而是我们自己主动要做,因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对本国和世界都是利好。

  需要指出的是,中美在具体领域的合作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必然与整体的中美关系息息相关。美方希望气候变化合作成为中美关系的“绿洲”,但如果“绿洲”周围都是“荒漠”,“绿洲”迟早也会被沙化。

  一段时间以来,中美关系遭遇严重困难,是因为美国采取错误对华政策;而其错误对华政策的根源,很多时候就在于不能做到基本的“尊重”二字。

  历史一再证明,凡是美方能够尊重中方道路和制度、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核心关切时,中美关系就发展得比较好;凡是美方不尊重而是试图损害中方核心关切时,中美关系就会遭遇困难。学会“尊重”,应当是美方在对华打交道时亟须补上的一课。

  今年7月,在天津,中方就推进中美关系向美方提出了“两份清单”、明确了“三条底线”,就是要美方学会“尊重”中方核心关切。美方应切实正视并积极回应,以实际行动展现改善中美关系的诚意。  主笔:杨依军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元首沟通交流非常重要 合作有益于中美和世界 多国人士积极评价中美元首通电话
元首沟通交流非常重要 合作有益于中美和世界
多国人士积极评价中美元首通电话

( 2021-09-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上午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关心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广泛的战略性沟通和交流。

  多国人士认为,中美元首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问题深入沟通对引领中美关系正常发展非常重要。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中美关系应尽快回到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

  美国商会执行副会长迈伦·布里连特认为,中美元首进行沟通交流,能够有效推动两国缓解紧张关系,并就双方需要合作的领域达成共识。

  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说,全球高度关注此次通话,中美双方应保持接触、沟通,避免两国关系出现重大滑坡或激烈对抗。当前,气候变化、经济复苏等全球性议题都需要中美两国进行合作与协调。

  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说,中美元首此次通话是两国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进展,为使两国关系获得更好发展,双方还需就涉及两国关系和其他方面的重大问题继续深入沟通。

  菲律宾专栏作家赫尔曼·劳雷尔说,中美元首通话并就双边关系等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向世界释放了积极信号,有助于双方避免误解误判,为今后双方加强沟通、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创造了条件。

  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认为,中美元首此次通话表明双方管控分歧、推进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个积极、稳定、可预测的中美关系符合各方利益和期待。

  法国中国问题专家索尼娅·布雷斯莱认为,中美关系稳定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人民,更是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保障。中美对抗,全世界都会受到灾难性影响。新冠疫情下,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和谐的环境,中美关系稳定对世界经济至关重要。

  哈萨克斯坦文化和信息部前部长叶尔特斯巴耶夫认为,此次通话是中美关系的一个积极进展。中美关系是全球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抗击疫情,任何重大国际议题的解决都需要中美有效合作。

  埃及赫勒万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吉哈德·奥达表示,中美元首此次通话具有重要意义,中美之间的合作将有助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挑战,这符合全世界的利益。

  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说,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双方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加强合作,将造福两国和全世界人民。

  韩国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起植表示,如果中美关系充满对立、对抗、矛盾,只能给世界带来损失和痛苦。中美关系重回正轨,才是助力全球和平繁荣的正确路径。两国加强合作,将为国际社会带来新的希望。

  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胡逸山表示,中美元首此次通话非常重要。希望中美保持对话,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双方在气候变化、抗击疫情、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等方面加强合作,将造福中美两国和世界各国人民。

  (参与记者:刘品然、张代蕾、唐霁、刘芳、张远、陆睿、刘锴、闫洁、郭骏、黎华玲、王丽丽、吴丹妮、张继业)

 
深化多领域合作 打造区域合作典范 东盟国家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贺信
深化多领域合作 打造区域合作典范
东盟国家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贺信

( 2021-09-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向当天在广西南宁开幕的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致贺信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和东盟携手抗疫、共克时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精神。东盟国家人士就此表示,东盟各界愿与中方紧密合作,共同树立区域合作的典范。

  越南经济学家武大略说,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向东盟国家提供疫苗和其他医疗物资,帮助东盟国家抗击疫情。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再次印证了中国多次作出推进与东盟合作的承诺。

  文莱资深媒体人贝仁龙表示,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出要同东盟国家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对中国与东盟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和文莱在抗击新冠疫情合作中友好互助,成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精神的例证。

  泰国暹罗智库主席洪风说,疫情之下,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开放合作环境,确保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经贸合作领域稳步扩展,中国和东盟以实际行动支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极大提振了全球经济复苏信心。

  印度尼西亚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说,中国用实际行动为东盟国家遏制疫情和推动经济复苏作出贡献,展现出大国担当。中国和东盟互利共赢的合作,已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柬埔寨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谢莫尼勒说,面对新冠疫情,中国是东盟建立免疫防线的重要战友,并肩抗疫使中国-东盟关系获得升华。中国-东盟博览会一直是双方经贸往来的重要平台,期待更多柬埔寨产品通过这一平台进入中国市场。

  在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署理总会长卢国祥看来,中国和东盟的良好关系促进了中国同东盟国家间经贸交流合作,每个国家都是受益者。虽有新冠疫情威胁,但中国同东盟各国保持稳定的合作,双边贸易展现出强劲韧性。

  缅甸仰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钦玛玛妙指出,中国和东盟不仅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双方全方位合作也不断发展。相信中国和东盟关系将更加密切,在加强合作的同时保持战略互信,共同走向光明的未来。

  新加坡时政评论员翁德生说,中国和东盟政治关系不断加深,建立起多种对话机制,并在各领域不断加深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一直是双方合作的重要窗口,展现出双方在经贸、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潜力,相信本届博览会将推动双方合作更上一层楼。

  《菲律宾星报》专栏作家李天荣认为,中国和东盟国家通过对话合作,构建起互信和理解,使这一区域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向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国家提供巨大帮助,中国与东盟贸易逆势上扬,有力支持东盟经济复苏。疫情检验了中国与东盟的友谊,双方关系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参与记者:宋宇、余谦梁、郑世波、毛鹏飞、张东强、车宏亮、蔡蜀亚、蒋声雄、黄硕、薛飞、刘锴、闫洁、朱炜、王大玮)

 
汪洋主持召开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协商议政
汪洋主持召开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协商议政

( 2021-09-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十三届全国政协第54次双周协商座谈会10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认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发展进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持续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同心协力打赢碧水保卫战,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出力。

  11位委员和专家围绕会议主题从不同角度建言咨政。60多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上发表意见。大家认为,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事业起步晚、发展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污水处理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明显,有力支撑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同时还存在管网建设投入不足、政策标准不协同、污水处理设施超负荷运行与设备闲置并存等问题,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依然任重道远。

  委员们建议,要摸清污水管网底数,全面排查渗漏、腐蚀、开裂、沉降等病害,消除隐患、填补空白、补齐短板。要科学制定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做到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主体功能区、水环境容量、再生水潜在用途等相匹配,克服盲目提标的倾向。要坚持因城施策,合理选择雨污分流、合流等排水系统,科学确定管网设施改造方案,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防止一哄而上。要积极推进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鼓励地方开展再生水利用、回灌地下水等试点示范,向污染源要能源、要资源。要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水质在线监测等技术手段,提升城镇污水处理科学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厂、网、河、湖”一体化运行,深化“供、排、净、治”一体化改革,实现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要完善价格机制,按照覆盖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科学制定污水处理费用标准,创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经营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要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督考核,对于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予以问责。

  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李斌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作了主题发言。全国政协委员张宝顺、鄂竟平、王复明、王美华、石碧、丁贵杰、程静、黄若虹、冯远、何报翔和特邀代表王凯军发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负责人作了协商交流。

 
韩正出席国合会2021年年会并讲话
韩正出席国合会2021年年会并讲话

( 2021-09-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韩正9日在北京出席国合会2021年年会并讲话。本次年会以“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主题。

  韩正表示,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政府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显著增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

  韩正强调,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发展,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持以人为本,集中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紧盯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系统治理,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持制度创新,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绿色低碳发展财税、金融等政策,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多边主义,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持续实施,办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努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韩正表示,中国政府将大力支持国合会发展,目前已正式批准成立第七届国合会。希望各位委员、各位专家继续建言献策,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岐山出席第十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
王岐山出席第十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

( 2021-09-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南宁9月10日电(记者潘洁、朱丽莉)国家副主席王岐山10日在广西南宁出席第十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并巡视博览会展馆。

  王岐山表示,习近平主席在去年大会开幕式上的视频致辞和今天致大会的贺信中,都表达了对加强中国-东盟合作的良好期待,擘画了中国-东盟关系的新蓝图,必将对推动双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王岐山指出,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双方共谋地区和平稳定,推动地区发展繁荣,树立了亚太地区合作的典范。双方持续深化战略互信,进入建设更为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新阶段;全力推动经贸合作,一大批重大项目稳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为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重要力量;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积极开展抗疫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持续加强人文交流,民心相通日益深化。

  王岐山表示,中方坚定奉行“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加强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在新的起点上,中方致力于推动双方关系在下一个30年更加繁荣美好。中方愿与东盟一道,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东盟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共同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拓展双方经贸合作,推进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增进人民福祉;深化抗疫合作,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共同护佑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强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加快复苏;扩大社会人文领域交流,促进双方民众相知相交,不断深化友好情谊。

  王岐山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当前,中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将为包括东盟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大市场和更多机遇。希望各方继续利用好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深化务实合作,共创美好未来,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横琴方案”开启大湾区“融合聚变”新天地
“横琴方案”开启大湾区“融合聚变”新天地

( 2021-09-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这是广东自贸区的珠海横琴大桥(2018年11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本报记者王浩明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横琴方案”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立足服务澳门、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进行谋划和设计,联通、融合、聚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成立为澳珠极点发展开启新的篇章,也将为大湾区的发展开辟一方新天地。

联通


  8日,就在“横琴方案”刚刚发布不久,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正式开通,“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模式下,可实现20秒快速通关。

  一年多前的2020年8月18日,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正式开通,一年间累计验放出入境旅客超过600万人次,车辆约90万辆次。

  澳门回归20余年来,珠海和澳门之间已经有拱北、横琴、湾仔、跨境工业区、港珠澳大桥、九洲港和青茂等7个旅检口岸。粤澳之间的人员和货物往来,变得越来越顺畅。

  “横琴方案”提到,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澳门轻轨延伸至合作区,与珠海城市轨道线网联通,融入内地轨道交通网。加快推动合作区连通周边区域的通道建设,有序推进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铁路等项目规划建设。加强合作区与珠海机场、珠海港功能协调和产业联动。

  基础设施加速建设,通关便利化也将持续推进。“横琴方案”提到,“一线”在双方协商一致且确保安全基础上,积极推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不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快推进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与横琴口岸的专用通道建设,探索在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与合作区之间建设新型智能化口岸,高度便利澳门大学师生进出合作区。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澳门与横琴乃至大湾区更广阔的腹地之间的连接会更加紧密。

融合


  9日,全国首笔跨境人民币退税经由珠海市横琴税务部门和人民银行珠海市中心支行办理,澳门居民冯女士当日收到了国库退付的120元退税资金,实现了跨境退税快速办理、资金直达纳税人境外账户。

  上月底,冯女士通过跨境人民币银联电子缴税方式缴纳了一笔120元的印花税,后因交易合同取消需要申请办理跨境退税。“退税申请可以在网上办理,不明白的地方还能通过视频向税务人员咨询,退的资金直接打到我在澳门的银行账户,不需要我去内地开账户。”谈及这次跨境退税感受,冯女士直赞方便。

  近年来,除了基础设施联通和通关便利化,珠海和澳门以横琴为主阵地,推进包括创业孵化、高校合作、跨境执业、跨境办公、跨境办税等一系列创新做法,让粤澳在产业上的深度融合成为可能。

  合作区的成立,无疑将让这种融合更进一步。

  在横琴创业的澳门青年、“跨境说”创始人周运贤说,方案明确在合作区创业和就业的澳门青年同步享受粤澳两地的扶持政策,对接澳门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民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充分考虑到澳门人的生活习惯,“一线”放开之后,过关通勤还会更加便利,这将打消了不少澳门年轻人跨境工作生活不便、不适应的顾虑。

聚变


  “通过高性能仪器研制和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未来三年,人像识别准确率将从86%提高到99%。”澳门大学电脑及资讯科学系原讲座教授、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智慧城市研发中心主任唐远炎向记者介绍了其正在推进的智慧物联项目。

  今年3月,经过层层筛选,包括该项目在内的13个来自澳门大学的科创项目,集体入驻澳门大学—华发集团联合实验室,将在珠海开展应用试验,并探索产业化可能,助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和珠海产业转型升级。

  在珠澳两地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政策“软联通”的保障下,在两地民生、就业、创业等环境深度融合之下,人才的交流正越来越频密和深入。

  而人才的交流和碰撞,就像原子核碰撞产生核聚变,会给一个区域的创新和发展带来巨大能量。

  “横琴方案”提出,制定吸引和集聚国际高端人才的政策措施,大力吸引“高精尖缺”人才,对符合条件的国际高端人才给予进出合作区高度便利,为高端人才在合作区发展提供更加优质服务。

  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力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崔天立说:“在营商环境方面,方案明确了税务政策以及人才政策等具体内容,并包括吸引和集聚国际高端人才的政策措施。这有助于横琴大力吸引‘高精尖缺’人才,也有利于孕育和培养更好的人才环境,助力建设国家级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通过强化珠澳创新链条的连接、创新要素的驱动,使广、深、港、澳走廊通过珠澳合作带动珠江口西岸发展,形成一个闭环的创新链,从而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一流湾区的目标。”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说。

 
如虎添翼,寄予厚望 年轻人的琴澳合作新愿景
如虎添翼,寄予厚望
年轻人的琴澳合作新愿景

( 2021-09-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据新华社澳门9月9日电(王鼎煌、刘刚、李寒芳)横琴,与澳门一水一桥之隔,被誉为澳门青年创业的发祥地。许多来自澳门和内地的青年,在这片新生的土地打拼奋斗,与之一同成长。伴随《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公布,有关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令奋斗于此的年轻人感到如虎添翼,对系于这片土地的未来充满希望。

  新一轮“琴澳一体化”建设启动,身在其中的创业者们踌躇满志,要在各自领域里续写更绚丽的琴澳合作新篇章,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立志在粤澳跨境电商领域实现突破


  6年前的一天,澳门青年周运贤作出了人生中的重大决定:来到珠海横琴创业,立志在粤澳跨境电商领域实现突破。

  考察了多地的创业孵化园区后,周运贤和他的团队入驻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成立了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起初,公司面临着地方小、资金少、起步难等问题。横琴为澳门创业者提供了诸多优惠政策,包括生活补贴、办公场所首年免租等。

  与横琴同发展、共奋斗,“跨境说”如今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区域搭建跨境电商服务平台。

  方案提出,高水平打造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等一批创客空间、孵化器和科研创新载体,构建全链条服务生态。推动在合作区创新创业就业的澳门青年同步享受粤澳两地的扶持政策。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合作区企业吸纳澳门青年就业。这让周运贤更感如虎添翼。“横琴作为粤澳深度合作区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企业也应有更大的担当。”周运贤说。

加大在横琴布局中医药互联网基地


  毕业于澳门大学的黄茵是湾谷科技研究(珠海)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在横琴创业短短三年,她已经获得2019年横琴澳门青年创业新星奖、2020年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杰出青年企业家最佳创业奖等荣誉。

  这些成就发源于一次“偶然”。“2016年我到上海参加澳门人才上海实践计划。有次去看医生,发现线上预约问诊竟然如此方便,那时我心里希望在澳门也研发一个线上问诊平台。”

  回到澳门后,黄茵就着手开发线上平台。恰好,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伸出橄榄枝。   横琴并没有让黄茵失望。在这里,她得到了场地补贴、人才公寓、创业培训的多项支持,公司稳步发展。目前,该平台已覆盖全澳门88家诊所,约占澳门全部诊所的1/4。

  方案提出,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着眼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黄茵表示,方案为中医药行业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她准备借助琴澳的地区优势,发展旅游医疗产业,并加大布局中医药互联网基地。

愿做内地与澳门间的联系人


  今年是内地青年张坤来横琴工作的第一年。由于被学校调派到横琴的珠海澳科大科技研究院工作,他也加入往返琴澳的流动大军。

  “我负责校际合作与内地事务,主要从事基于校际合作关系的学期交流生项目,同时积极推动内地各单位前来澳门开展短期交流访学活动。”张坤说。

  学期交流生项目是澳科大今年刚启动的项目之一,目前已有来自二十余所内地高校的85名学生基于校际合作协议,前来澳科大进行一学期的全日制交流学习。

  张坤表示,澳门和内地的高校间有巨大的合作空间。“目前我负责校际合作,自身定位是内地高校澳门科技大学之间联系人的角色。未来的目标,就是将自己打造成内地同澳门间的联系人。”

  方案提出,高标准建设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院校的产学研示范基地,构建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心,推动合作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

  张坤表示,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高校基于横琴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开发适应湾区发展的培训课程,将横琴逐步建设成为面向湾区的教育人才高地。

 
在祖国的怀抱里唱响生命之歌 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中国答卷
在祖国的怀抱里唱响生命之歌
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中国答卷

( 2021-09-11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残疾人代表在贵阳市举行的“贵州动起来”2016“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上表演残疾人健身操(2016年8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新华社记者
 

 
  没有双臂,他依然是泳池里的王者:用牙齿紧紧咬住毛巾固定预备动作,冲刺时将头狠狠撞向池壁,游泳运动员郑涛用热血和拼搏证明,残缺也可以成就完美;
 
  丧失视力,她依然是田径场上的精灵:靠着手中的引跑绳,田径运动员刘翠青健步如飞……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残奥会上,包括郑涛、刘翠青在内的251名中国残奥健儿表现神勇,斩获96枚金牌、60枚银牌、51枚铜牌,连续第五次实现残奥会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
 
  竞技场上,残奥健儿用顽强毅力拼搏,以赤子之心逐梦。竞技场外,在党和国家关心关怀下、在全社会帮助支持下,我国8500万残疾人在关爱中自强、在勉励中奋起,用不屈的灵魂奏响属于自己的精彩乐章。
 
深情关怀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


 
  2021年9月5日,日本东京新国立竞技场。
 
  在掌声和欢呼声中,东京残奥会闭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中国女子轮椅篮球运动员张雪梅坐着轮椅入场,轮椅前插着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这位少年时患恶性骨肉瘤导致左腿截肢的女孩,与队友们经过7场激战,勇夺银牌,创造了中国女子轮椅篮球队在残奥会上的历史最佳战绩。
 
  长时间的训练,让20多岁的张雪梅双手布满了老茧,可她却甘之如饴:“人的一生难得有几回拼搏,我们要对得起胸前的国旗。”
 
  炽热的情怀,源于长期以来感受到的“国家温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格外关心、高度关爱。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残疾人这一困难群体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处处为残疾人脱贫奔小康撑腰鼓劲,关心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和健康,鼓舞残疾人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实现人生的梦想。
 
  致信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强调“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会见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强调“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
 
  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勉励截瘫伤员“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
 
  谆谆嘱托指明方向,殷殷期许鼓舞人心。
 
  2021年9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向全球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
 
  这份未来5年我国保护和促进人权的“路径图”,对“残疾人权益”进行了专节部署:“促进残疾人的平等参与和社会融入,加强对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帮扶力度,保障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从2009年我国第一次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以来,残疾人权益保障问题始终是一以贯之的关注重点。
 
  促进和保护残疾人权利和尊严,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
 
  “有时半夜醒来,想想这一个个实现的‘小目标’,还有些睡不着觉哩。”有“独臂牛哥”之称的黑龙江省延寿县六团镇富源村村民屈贵发,常常不敢相信自己今天过上的好日子。
 
  几年前,屈贵发因意外失去了右前臂,成了因残致贫户。关键时刻,驻村扶贫工作队找上门来,帮屈贵发联系贷款、学习养牛技术,鼓励他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如今,屈贵发家有十几头牛,每头牛都是他的“活存折”。
 
  每一滴水珠,都折射出时代的光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残疾人工作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短短数年间,我国建立起了覆盖几千万人口,包含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儿童康复补贴等内容的残疾人专项福利制度;数百万农村贫困残疾人被纳入精准施策、特别扶助对象;残疾预防和康复纳入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大局和“健康中国”战略……
 
  为了让贫困残疾人“不掉队”,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着力解决因残致贫家庭突出困难的实施方案》和产业扶持等一系列助残扶贫专项行动方案,并将贫困残疾人纳入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兜底保障范围。
 
  历史必将铭记:2020年底,全国7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与全国人民一道沐浴全面小康的暖阳。
 
  时代正在见证:中国残疾人群体不断成长进步,映照出一个国家人权事业发展的伟大成就和蓬勃生机。
 
自强不息
 
“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


 
  142:131!获胜!
 
  随着最后一箭落于箭靶之上,东京残奥会女子复合弓W1级个人赛决赛结果尘埃落定。几天前刚获得一枚混合团体赛金牌的广东运动员陈敏仪,凭借绝对优势打破残奥会纪录,二度夺金。
 
  轮椅上的“90后”姑娘是第一次登上残奥舞台,她参加的比赛都有W1标识——射箭领域伤残最重的级别。
 
  体育专家如此形容复合弓射箭的难度:“50米外的10环就跟米粒差不多大”。
 
  为了这米粒大小的梦想,陈敏仪已经准备了十几年。
 
  “19岁时,有一天当地残联通知说市里要选拔运动员,我就让哥哥带着我去,他们看到我身体各方面条件挺适合练体育,就这样层层选送到了东莞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谈及自己走上体育道路的契机,陈敏仪感觉无比幸运。
 
  进了东莞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衣食住行全都有了保障,陈敏仪再也不用操心自己的生活。拉弓、瞄准、放下……训练,成了她全力以赴的唯一使命。
 
  命运无法选择,面对命运的态度可以选择。
 
  “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即使被命运扼住咽喉,8500万残疾人和陈敏仪一样,选择在各自领域奋力奏出属于自己的命运交响曲。
 
  他们,勇攀科学高峰——
 
  “我恳切希望贵校在接纳我的同时,能够给我母子俩帮助解决一间陋宿……”2017年6月,甘肃残疾考生魏祥在高考中取得648分的好成绩,却因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疾病而不便入学。于是,他向自己梦中的学校清华大学写了一封信,请求“带着妈妈上清华”。
 
  靠着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以及国家层面的一系列帮扶政策,魏祥不仅本科毕业,而且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直博资格。今年秋天,他将向着更高的科学山峰进发。
 
  “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录取魏祥时写下的话,已经成为自强不息奋斗者的共同注脚。
 
  他们,投身壮丽事业——
 
  吉林省靖宇县龙泉镇大北山村村民高秀虎,先后两次遭遇车祸落下终身残疾,欠下一身债务,生活陷入窘境。村里准备为他办低保,倔强的他却婉言拒绝。
 
  “我想靠自己的努力赚钱。”高秀虎没有向命运低头,去外地考察学习灵芝种植技术,回到村里自己种。从最初的一个大棚发展到十几个大棚,高秀虎不仅还清了所有外债,还成立了公司,安置20名残疾人就业,带着“同命人”一起致富。
 
  “我能在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同时,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他们的梦想,就是在为中国梦作贡献。”这样想着,高秀虎觉得每天浑身充满干劲。
 
  他们,追梦精彩人生——
 
  不久前,上海的一方舞台上,一支名为“不靠谱”的电声乐队激情上演《波希米亚狂想曲》,掀起现场阵阵高潮。乐队的名字“不靠谱”源于成员的特殊性——这支乐队由6名视障人士组成,演奏时看不了谱。
 
  身体障碍没有阻挡他们寻梦的脚步。从2018年乐队成立以来,每个周末,这几位酷爱音乐的年轻人就聚在一间地下练习室,一个音一个音对乐谱,一小节一小节打磨配合,拼尽全力,只为在舞台上绽放最美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权利追逐自己的梦想,残疾人也不例外。
 
  从残奥健儿到小微企业创业者,从白领文员到社会工作者……今天的中国,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有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拼搏与汗水,焕发生命光彩,唱响人生之歌。
 
大爱无疆
 
  “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扶残助残行列中来”


 
  “泱泱华夏,一撇一捺都是脊梁,为每一位奋力拼搏的残奥健儿喝彩!”
 
  近日,一条迎接残奥健儿凯旋的微博评论,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一个个点赞,折射出全社会对残疾人运动健儿和残疾人事业发自内心的关爱与牵挂。
 
  残疾人的生存状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关心、帮助残疾人群体。社会的包容、理解与尊重,正日益成为8500万残疾人兄弟姐妹最温暖的力量和最坚强的后盾。
 
  2021年9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新同学。
 
  今年18岁的邢益凡,体重只有18公斤。6个月大时被确诊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的他,肌肉几乎不能生长,由于严重脊柱畸形,甚至无法站立和行走。如此艰难的条件下,顽强拼搏的邢益凡以645分的高考成绩被北航录取。
 
  然而,邢益凡的身体条件能否适应大学生活?这是不少网友的疑问,也是邢益凡父母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
 
  “最难的事情你们已经做完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们了。”北航招生办老师的这句话,让邢益凡的父母松了一口气。
 
  开学前,北航与长期为邢益凡提供专业医疗支持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取得联系,由多个科室的专家开展联合义诊,全面评估邢益凡的身体状况,提供科学指导。同时,学校还为邢益凡专门准备了带有独立卫浴的爱心宿舍,孩子的妈妈也可以在此陪读。
 
  同济大学用人性化的宿舍设计迎接失去双臂的残疾人彭超,星海音乐学院迎来建校以来第一位视障新生,专门与残联商议如何解决新生入学后的学习生活问题……这个开学季,全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真诚关爱,如和煦的日光温暖人心,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残疾人事业是民生事业,更是人权事业。
 
  尊重和保障残疾人的人权和人格尊严,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是当代中国交出的一份优异的人权答卷。
 
  今年夏天,52岁的田方金拄着拐杖,穿梭于湖南长沙一所驾校的练车场、食堂、宿舍,期待早日拿到属于自己的C5驾照。
 
  田方金幼年因病致残,行动不便。开车出行,曾是他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随着《公安部关于修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决定》正式施行,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有了驾驶汽车的可能。田方金所在驾校的校长张建明得知后主动请缨,承接残疾人驾培业务,创办了助残公益驾校,培训了一批又一批残疾学员。
 
  国家有好政策,社会有好心人,自立自强的残疾人能够得到帮助——一个善意的循环,在国家的发展进步中慢慢壮大,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拥有了更美好的明天。
 
  数据无言,却最有说服力。
 
  ——截至2021年4月,我国直接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有90多部,行政法规有50多部;
 
  ——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实现12年免费教育,北京、辽宁、江苏、西藏、新疆等省(区、市)实现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
 
  ——截至2020年,全国累计有630多万残疾人接受了职业技能培训;1000多万名残疾儿童及持证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240多万名残疾人得到各类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
 
  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是最大的人权。各行各业努力消除障碍,全社会广泛参与帮扶,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接受更好教育、实现就业创业、平等参与社会,有了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大街小巷,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敲开一户户残疾人的家门,送去温暖与关爱;地铁、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越来越多的无障碍设施投入使用;爱心车间、暖心工厂里,到处是残疾员工勤劳工作的身影,他们目光坚毅、神情笃定——
 
  残奥会赛场上一朵朵晶莹的浪花,悄然汇入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进步的壮阔海洋。
 
  在伟大祖国的温暖怀抱中,8500万残疾人兄弟姐妹正与健全人一样共同分享着改革发展的成果,开启一个又一个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执笔记者:林晖、高蕾、孙少龙、徐壮,参与采写:赵建通、强勇、有之炘)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