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 月 | ||
|
从石库门到南湖畔 初心百年历久弥坚 |
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红色圣地之上海浙江篇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5月15日,市民在杨浦滨江公共空间休闲漫步。 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
|
|
游客参观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新华社资料片 |
|
|
“数字”赋能贵州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江西:兑现“柴米油盐”之诺 |
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安徽:“大智慧”助力奔小康 |
一项项科技新突破成就人们触手可及的幸福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
让文明交融之光照耀未来 |
习近平主席的“文明观”启迪世界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
两年来,中国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疫乱交织的世界贡献更多文明智慧,注入更多文明力量。
当前,世界尚未走出新冠疫情阴霾,气候变化等新挑战日益凸显,人类需坚定前行的方向,汇聚向上的力量。只有秉持和合理念,加强文明对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孟夏时节,万物并茂。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到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从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到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要国际场合阐述新时代中国的文明观,为深刻演变的世界带来启迪。
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塔夫罗夫斯基对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演讲记忆犹新。“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聆听了演讲,演讲的意义远远超出文化范畴,习近平主席希望不同文明之间加强交流互鉴,以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环顾全球,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激荡。“文明优劣论”“文明冲突论”“制度对抗论”沉渣泛起,搞“小圈子”、组建“价值观同盟”、挑起意识形态对抗等做法令人忧心。冲突还是合作,倒退还是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和处理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习近平主席以茶酒巧喻,阐释文明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中国的文明观植根于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等价值理念,是中国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文化基因与理念源泉,也为各国携手战胜挑战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心系天下,展现担当。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作出贡献。中国还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维和人员出兵国,迄今累计派出4万余人次维和人员。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人道主义行动,为多国提供医疗物资并分享诊疗技术,兑现将疫苗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承诺,赢得广泛赞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始终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系牢世界和平纽带,夯实各国发展根基不断贡献中国力量。
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三星堆“上新”的500多件文物,令人惊喜赞叹。文物专家指出,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与玛雅遗址出土的木棉圣树有异曲同工之妙,表明两种文明可能拥有相近的宇宙观。
回望历史,人类社会正是在不同文明交流的驱动下发展前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与世界其他文明对话交融的脚步从未停歇。古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交流佳话,正在新时代的春风中续写篇章。中国与世界各国在人文、艺术、考古、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广度和深度远超往昔,架设起民心相通的桥梁。
墨西哥奇琴伊察玛雅文明遗址、希腊雅典卫城博物馆、埃及卢克索神庙、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古城、印度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习近平主席出访的“文明足迹”展现中国对其他文明的尊重欣赏,呈现不同文明相知相惜的画卷。
从托尔斯泰、莎士比亚、海明威、泰戈尔等文化名家,到《战争与和平》《哈姆雷特》《老人与海》《飞鸟集》等文学典籍,从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骠国王子出使盛唐,到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琉璃器、阿拉木图的冼星海大道,在与海外政要、友人交流交往时,习近平主席常常谈起不同文明瑰宝和中外文明交流往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强调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疫情期间,《洪湖水浪打浪》的悠扬旋律,回荡在意大利总统府为支持中国抗疫举办的音乐会上;中国抗疫题材电视剧《在一起》在伊朗国家电视台播出,令伊朗民众感受到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中国与亚洲多国开启“经典著作互译计划”,正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共识变为现实。
跨越山海,相聚云端。德国多家主流媒体平台直播中国牛年春晚,马耳他民众跟着中国师傅在线学习太极拳,西班牙网友在三维场景中沉浸式体验龙泉青瓷的烧制过程……借助新技术,中华文化走进全球各地更多寻常百姓家。
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也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疫中大放光彩。许多中国药企的中医药产品海外订单激增,乌兹别克斯坦开设首家中乌传统医学中心,中白工业园迎来首个中医药产业项目,上海合作组织举办首届传统医学论坛视频会议……
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九层神庙,来自中国的文物修复专家在疫情中坚守。
九层神庙位于“加德满都谷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2015年,九层神庙在尼泊尔大地震中损毁,两年后迎来中国文物修复专家。疫情以来,中国专家克服医疗条件、采购材料、组织工人等方面的困难,基本完成九层神庙建筑群文物建筑主体修缮。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当前形势下尤为迫切,中国努力推进文保、减贫、生态等领域的对话合作,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为人类文明思想宝库作出的重大贡献。从国家间双边命运共同体,到中拉、中非、中阿等多边命运共同体,再到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丰富完善,为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提供明确指引。
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一带一路”呈现出强大韧性与澎湃活力,健康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力点。
中华文明崇尚天人合一、天下大同。“一带一路”的绿色底色日益鲜明,文明成色越来越足。在全球减贫成果遭疫情打击之际,中国积极投身国际减贫合作,在东南亚国家打造扶贫示范村,在非洲国家开展农业培训,令世界感佩中华文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为建设美好世界注入深厚持久力量。
中央军委表彰全军战略规划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通报指出,近年来,全军各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决策部署,坚持瞄准强敌、聚焦实战,坚持系统谋划、顶层统筹,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聚力攻坚克难、锐意改革创新,全力推进新时代强军战略设计,全力推进“十三五”规划任务落实,全力推进战略管理改革,规划理念加快更新、规划模式加快转型、规划能力加快提升,涌现出一大批战略规划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通报要求,全军各级要以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聚焦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战略设计、战略实施、战略评估,不断提高战略谋划和宏观管理水平,努力推动军队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懈奋斗。
国务院港澳办: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务员完成宣誓点赞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发言人表示,按照“一国两制”方针,中央授权特别行政区依法实行高度自治。特别行政区的公务员不仅要为香港市民服务,而且承担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职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正因为如此,作为特别行政区重要管治力量的公务员必须真心诚意拥护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真心诚意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香港特别行政区,真心诚意支持行政长官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政府工作。然而,近年来特别是“修例风波”以来,极少数反中乱港分子利用制度漏洞混入公务员队伍,他们或以所谓“政治中立”为幌子消极或拒绝执行法定职责,或滥用职权支持或包庇“港独”“黑暴”“揽炒”活动,或公然以公务员名义参与反政府的非法游行集会,甚至以罢工等激烈方式对抗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作出的决定。这些违背政治伦理的行为严重冲击国家安全和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严重毒化香港社会政治风气,是绝不能容许的。完善有关宣誓效忠制度,要求公职人员以法定形式公开做出庄严承诺,并承担违誓的法律后果,这就清晰划出了从政者不可逾越的政治底线,有力强化了爱国爱港者治港的政治规矩。
发言人表示,我们高兴地看到,目前17万名政府公务员已签署声明,完成宣誓。这充分说明绝大多数公务员是拥护“一国两制”方针、遵守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维护宪法和基本法权威的,是愿意为香港市民服务的,是愿意为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而努力工作的,我们在此为他们点赞!当前,香港正处在由乱转治、拨乱反正的关键时期,全社会都对包括公务员在内的治港队伍寄予厚望,期待所有公职人员坚守承诺,尽忠职守,开拓创新,担当作为,积极回应市民期望与诉求,聚力解决突出经济、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发展。我们相信,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主体的管治队伍,一定能团结社会各界,带领香港重回正轨,开创香港更加美好的未来。
完善宣誓效忠制度有力夯实香港公职人员责任担当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8部门联合约谈 |
滴滴、货拉拉等 |
10家平台公司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民政部公布12家
非法社会组织名单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
“湾”有引力,在“中国第一湾”遇见未来 |
写在《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4周年前夕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
这是2020年9月12日拍摄的港珠澳大桥(无人机全景照片)。 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
|
|
浙江嘉兴: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的先行地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嘉兴南湖区凤桥镇新民村村民俞卫军最近盘点了一年收成,喜笑颜开。2020年,他家靠种葡萄、打工、农机服务,年收入超过40万元。他说:“嘉兴农村的生活,城里人看了都向往。”
家里有房、出门有车、收入稳定、配套完善……俞卫军家的幸福生活,是嘉兴统筹城乡发展的缩影。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列浙江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61︰1,城乡差距为浙江省最小。
而今推进共同富裕,不单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更体现在民生福祉的全面提升上。
晚饭过后,家住浙江嘉善姚庄镇桃源新邨的居民宋月红像往常一样出门,沿着社区北侧的商业街走走看看,“以前只有小卖部,买东西不方便,孩子上学和看病也麻烦。”7年前,宋月红还住在1986年自建的老房子里,既要种地又要做家务。当得知农房改造集聚时,宋月红一家决定置换桃源新邨一套380平方米的复式公寓,把家里的6亩承包地租了出去,“带地进城”。
姚庄镇,这个位于嘉兴东北部的“临沪水乡”,十多年来持续推动中心镇集聚,已有7000多户农村居民“带地进城”、农户集聚率达到70%,体育馆、文体展览中心、社会福利养老中心等一系列“幸福工程”落地,村民生活已与城里人无异。
“在嘉兴,许多人已分不清何处是城,哪里是乡。”宋月红说,现在她家后面就是公交车站,到哪里都方便;想要休闲,这里还有专业的健身房,在家门口就能锻炼。“早几年,我们姚庄人骄傲的是城乡一体。现在,我们的兴奋点,已经切换到‘共同富裕’,大家一起把生活品质提高。”
如今,红船驶近百年,嘉兴全面小康。“共同富裕,根本靠发展,关键靠统筹。”在嘉兴市委书记张兵看来,高水平的均衡,离不开高质量的发展。
在海宁天通瑞宏科技的展厅内,陈列着一个射频领域的核心元器件滤波器,这颗比芝麻还小的器件,是手机处理信号的关键。三年成势,如今泛半导体产业生态链为嘉兴海宁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能。“这里产业集聚度好,地理位置优越,创业投资成本适中,最重要的是发展机会多。”浙江芯晖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兆明说。
目前,嘉兴市规上企业已有6000多家,伴随工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比如,就金融服务而言,去年存贷款余额双双超过1万亿,这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一个地级市之一。现在嘉兴农民90%收入来自二、三产业。
当下的嘉兴,经过长期积累,已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一个不容忽视、不可或缺的城市。未来,在“共同富裕”这篇大文章中,嘉兴将重点聚焦加快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市民化迭代升级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上探路、实践。
第二条通往墨脱的公路全线贯通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全长67.22公里的派墨公路,穿越多雄拉雪山,沿多雄河经汗密、老虎嘴,到达墨脱县背崩乡。项目由中国华能集团投资建设,工程概算总投资约20.15亿元,于2014年核准开工建设,计划于2022年底前竣工通车。
派墨公路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在米林县派镇至墨脱县背崩乡的原徒步线路上进行修建,沿途最高点至最低点的高程落差达2892米,气候多变,雪崩、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施工环境复杂。施工人员克服涌水、高地应力、强岩爆、围岩大变形等困难,顺利完成多雄拉隧道和老虎嘴隧道两大控制性工程建设。
华能雅江公司党委书记杜灿勋说:“全长2114米的老虎嘴隧道,穿越多个地震带,采用双向掘进的方式。多雄拉隧道全长4799米,采用双护盾硬岩掘进机施工,已于2017年12月贯通,隧道出口海拔3566米,至墨脱县解放大桥的海拔680米,高程落差达到2892米。”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中国华能集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环水保总投入达1.1亿元,远超环水保报告设计的7539万元,在公路沿线的派巴沟、多雄河谷还重点实施“一廊两点三带”环保提升工程。
派墨公路是继波密县扎木镇至墨脱县城的扎墨公路后,第二条通往墨脱县的交通要道。公路建成通车后,林芝市区至墨脱县的公路里程将由原来的346公里缩至180公里,通行时间缩短8小时左右。届时,将有力促进西藏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带动沿线群众增收致富。
手机成为“新农具”
直播成为“新农活”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5月16日无人机拍摄的安远县鹤子镇阳佳村全景。该村是远近闻名的电商村。
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电商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契机,手机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开网店、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目前全县共有2万余名电商从业者,每年有5000余万斤农特产品插上了“电商翅膀”飞出大山。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
|
|
5月14日,穿梭机器人在鹤子镇阳佳村低空索道上运行。安远县2020年启动智运快线“村村通”,解决了当前农村物流“小批量、多批次、即时配送”等需求,打通了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
|
|
5月14日,安远县鹤子镇电商从业者在5G直播基地直播介绍本地土特产。当地村民只需要带着自己的手机就可以在基地直播。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
|
“无障碍地图”暖人心,推广也该少障碍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
关爱残障人士出行,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妨也将残障人士的出行考虑进来。残联可以收集残障人士出行需求,住建部门掌握无障碍设施全面信息,互联网公司有技术,唯有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
对残障人士的关怀程度,可以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但在5月16日第31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不少饱受出行之苦的残障人士反映,大街上的无障碍设施很难找,让他们走了不少冤枉路,希望尽快上线覆盖全国、更加精准、及时更新的无障碍地图。
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迅速,无障碍设施也不断完善,不过仍有不少缺憾。日前,记者亲身体验无障碍出行发现,有地铁站四个进出口只有一个有无障碍电梯,而且有的无障碍电梯“虽设而常关”,有些无障碍设施连普通人都很难找到。不久前一篇报道也提到,有残障人士在东部某市乘坐地铁时,耗费40分钟才找到无障碍直梯,最终误了火车。有而不得,是对残障人士出行的心理折磨。
近年来,一种名为“无障碍地图”的服务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据新华社报道,早在2017年,某出行软件便在北京上线了“无障碍设施上报”功能,意在打造更方便的残疾人出行服务。但记者亲身体验并咨询业内人士发现,4年过去了,无障碍设施查询仍然局限在少数大城市,而且数据不全、数据滞后现象比较严重。
比如,以“无障碍电梯”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显示全国仅有上海、北京、深圳、成都等8座城市有相关信息,而信息最少的一个城市显示仅有3部无障碍电梯——显然其数据库遗漏了大量数据。
从技术上说,全国大范围推广无障碍地图并不困难。但从现实来看,面临不少难题:一是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查找无障碍设施不像查找宾馆、酒店、KTV那样能赚钱,资本市场不感兴趣;二是各城市全凭残障人士上报无障碍设施,效率太低,进展缓慢。
这几年,一些城市的残联也探索推出了“无障碍地图”。2019年,东部某市投资约700万元研发了一款无障碍地图App,搜集全市无障碍厕所、电梯、出入口等信息9万多条。然而,在安卓手机的应用商店上,这款软件只有8人评分,且下载量不足1万;在苹果应用市场上只有23人评分,版本已经11个月没有更新。
关爱残障人士出行,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各地政府部门都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妨也将残障人士的出行考虑进来。正如一位专家所言,“无障碍地图”的推广,不是哪一家单独可以干好的。残联可以收集残障人士出行需求,住建部门掌握无障碍设施全面信息,互联网公司有技术,唯有多方联动才能事半功倍。
本土疫情再现怎么办? |
从“京沪经验”看如何织密筑牢疫情防控网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
提高接种率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
安徽:确诊病例增至7例,所有感染均由培训活动引起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
5月16日,在肥西县上派镇一小区,居民接受核酸检测。近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卫星社区金云国际商住楼被调整为中风险地区,肥西县一线医护人员、防疫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全力战“疫”。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
|
|
疫情发生地被曝接诊发热病人不上报,教训深刻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
首诊责任不落实·监管履职不力:辽宁多人受到问责 |
停业整顿·撤职·解聘:六安有关单位和个人被处理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
湖北襄阳:“红色驿站”暖人心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她所说的“小红房子”是一个由小区门卫室改造而成的“红色驿站”,室内设有沙发桌椅、书籍、充电插座、饮水机、雨伞架等,为环卫工人、户外工作者和过往市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驿站”标识牌上,标注着各种免费服务项目。
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襄阳市中心城区206个社区把小区活动室、闲置老房子和开发商的配建房改造成“红色驿站”558个,计划到2023年,全市将建成各类“红色驿站”1525个。每个“红色驿站”里,不仅有社区工作人员,“双报到”党员、社区律师、社区医生也会定期上岗,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
“社区把繁华地段的3间临街门面改建成‘红色驿站’,不仅给居民带来了方便,也给我们党员开展活动提供了阵地。”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车城社区党员李冬云说,居民可以在这里歇歇脚,看看党建宣传资料。到了周末,社区党委便联合包保或共建单位,组织在职党员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免费义诊等服务。
各具特色的“红色驿站”犹如一股股暖流荡漾在襄阳各处。一杯茶、一把椅子、4名医护人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陈营社区依托附近医院资源,将义诊设在“红色驿站”;一把伞、一把椅子、一张服务卡……襄城区王府口社区在“红色驿站”加载各种“微服务”;公共事务协商室、邻里纠纷调解台、倾听民声连心屋……樊城区红光社区“红色驿站”以民为本抓实服务。
“红色驿站”是襄阳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延伸“为群众办实事”的触角,让服务成为基层党建最靓底色的一个缩影。
“如果群众的期盼是‘需求侧’,那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就是为群众办实事的‘供给侧’,我们紧扣这两端的优化升级,目标就是让党建工作活起来,组织强起来,群众乐起来。”襄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海梅介绍说,近年来,襄阳市聚焦中心城区社区综合服务能力,打造“一中心多站点”阵地服务体系,通过“红色驿站”将服务群众窗口前移;聚力营商环境改善,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党员干部下沉生产一线,“贴身服务”企业解决融资、建设、要素保障、市场开拓等痛点、堵点和断点问题;聚能乡村振兴组织保障,推动乡村党校和基层干部学院建设,分类分批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参加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基层党组织要想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把自身建设好。襄阳市县两级持续投入资金,推动了78所乡村党校建设。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还专门聘请40名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专题讲师,深入一线、走进田间宣讲政策。”王海梅说,近5年来全市累计培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94场1.4万余人次、党员干部180余场2.4万余人次,培训了279名派聘书记和152名驻村第一书记,培训内容涉及乡村振兴工作的政策理论、党史教育、警示教育,以及农业产业发展等业务专题,以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贴近工作实际的培训给自己充了电,让我打开了眼界,也学到了工作方法,感觉干劲更足了,给群众谋幸福的思路也更宽、更清晰了。”刚刚参加完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的襄城区尹集乡肖冲村党支部书记肖国斌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增强为群众办实事的本领,既让党员干部收获了荣誉感和归属感,也让群众、党员和基层党组织之间贴得更近、靠得更紧。
为人民服务!依然熠熠生辉的“红色讲台”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延安枣园,《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无论天气晴朗或是阴雨,总有一批批参观者在这里齐整列队,高声诵读。77年前,一场载入史册的讲话曾在这里发表。
广场两侧,山峁环绕、草木葱茏。高达6米的张思德雕像静立于广场正中央,身姿英挺、目光炯炯。中轴线上镶嵌着的29颗五角星,象征着他短暂而光荣的一生。
1944年9月5日,29岁的张思德在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炭窑突然坍塌,他奋力把战友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窑内,生命就此定格。
爬雪山、过草地,作战机智勇敢、奋不顾身;帮驻地老乡收割庄稼、修路、挑水;勇与恶狼缠斗,救回一个孩童……面对这样一位优秀青年的骤然离世,1944年9月8日,毛泽东怀着悲痛的心情,在延安枣园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讲话。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综合处副处长孙春鹏说,毛泽东郑重地为一名普通战士举行追悼会并发表讲话,体现了党的领袖对为中国革命事业、为人民解放和幸福作出贡献的英烈的敬重,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
时光荏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已融入无数共产党员的血脉,成为他们的信仰。
出延安城,车行40里,便至安塞区高桥镇洛平川村。张思德牺牲的炭窑外,来自四川的游客李庆珂献上花篮。
“我去过四川仪陇张思德的出生地,而今站在他的牺牲地,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一名年轻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鲜红的精神底色,是对我们年轻人莫大的鼓舞。”30岁的李庆珂说。
“我们安塞人是听着张思德的故事长大的。”57岁的高桥镇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说,“当年因为贫穷,我外出做过小生意、开过砖瓦厂,尽管在外面过得不错,但还是想回村给老乡做些事。”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张润生和基层干部一起找项目、谋发展,曾经的穷乡僻壤如今已成为乡村旅游特色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14年的4653元增长至2020年的15856元。
“我曾经梦想周游世界,如今天天周游南沟。”张润生哈哈一笑,“但是心里觉得值!”
今天,在张思德牺牲的这片土地上,一支支张思德服务队活跃在山山峁峁间,张思德精神从未走远。清晨,天刚蒙蒙亮,国网延安供电公司枣园供电所张思德服务队队员王栋和郝李军已准备出发执行抢修任务。
“走访帮助辖区困难群众,确保24小时不间断抢修故障,虽然工作繁杂,但很有意义。”王栋说,服务队共有18名队员,肩负着辖区112平方公里、近6万名群众的生产生活供电保障任务。
“在延安有张思德服务队,在嘉兴我们成立了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名称不同、目标一致。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职责,也是初心和使命。”前来延安参观学习的国网嘉兴南湖供电公司党委书记王宏韬说。
(记者张斌、陈晨)新华社西安电
一把藤椅见初心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1962年,焦裕禄不顾自己的多病之躯,来到风沙、内涝、盐碱三害肆虐的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随后的475天里,他以坚强毅力、炽热情怀,带领人民群众战天斗地,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为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他经常忍着剧烈的肝痛,靠着一辆破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遍了兰考149个大队中的120多个,行程5000多华里,终于掌握了三害的第一手资料。”兰考县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副馆长董亚娜说。
焦裕禄暗中忍受了多大的疾病痛苦?在兰考县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一把被顶破的藤椅见证了这些感人至深的日日夜夜。
1963年9月,焦裕禄的肝病已非常严重,在开会、作报告、听汇报时,他总是把右脚踩在椅子上,高抬右膝顶着时时作痛的肝部。渐渐地,钢笔、茶杯盖、鸡毛掸子都成了他用来压迫止痛的工具。
“日子久了,他坐的藤椅右侧就被顶出了一个大洞。病痛稍有缓解,焦裕禄便亲自动手,用藤条把藤椅上的窟窿一点点补好。但不久,藤椅又被顶破。”董亚娜说。
曾有人试图换掉这把破藤椅。一名从条件稍好地区调来的干部提出装潢县委领导办公室,甚至连桌子、椅子、茶具,都要换一套新的。焦裕禄知道后,提了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他还说:“灾区面貌没有改变,还大量吃着国家的统销粮,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
1964年3月22日晚上,也就是焦裕禄去医院治病的前一天晚上,他就在这把藤椅上,忍着剧痛用颤抖的手写起《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篇文章。遗憾的是,文章刚刚开了个头,病魔就迫使他放下了手中的笔。
焦裕禄去世后留下的东西并不多,时任兰考县委新闻干事刘俊生带着对焦书记的深厚感情,把他坐的这把藤椅珍藏了起来。就这样,这把藤椅得以保存至今。
时空变幻,焦裕禄精神如同火炬,依然蓬勃而明亮。 (记者李文哲)新华社郑州电
山沟托举航天梦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我国第一座卫星发射场建在甘肃酒泉。1969年底,党中央决定再建一个新的卫星发射中心。
1970年冬,会战队伍浩浩荡荡,顶着凛冽寒风,开进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松林地区一条被当地人称为“赶羊沟”的峡谷深沟展开建设。
1983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首个发射工位——3号发射塔建成。该发射塔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个可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工位。发射塔固定塔架高77米,火箭、卫星从综合技术准备区转到发射场后,可在塔架完成起竖对接和垂直测试,并实施发射。次年4月,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卫星通过这座发射塔成功发射。
3号发射塔随后又经历了两次大的升级改造,从而具备了发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四号丙等火箭的能力。2007年,为发射嫦娥一号,该塔架被后移2.5米重建。
自1984年开始执行发射任务以来,3号发射塔还曾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实用广播通信卫星、第一颗国际商务卫星“亚洲一号”卫星、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是名副其实的“功勋塔”。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研制出长征三号甲、乙运载火箭,需要新的发射工位,2号发射塔应运而生。1990年,在3号发射塔不远处,一座新的发射塔拔地而起。它由一座勤务塔和一座固定脐带塔以及三座避雷塔组成。
2号发射工位自1990年投入使用以来,完成了我国第一个捆绑式大推力火箭首飞,为我国载人航天运载能力形成奠定了基础,还先后将风云二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等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成为我国发射数量最多的工位。
(记者薛晨)据新华社成都5月16日电
踏访足迹,重温第一代旅欧共产党人初心使命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新华社布鲁塞尔5月14日电(记者潘革平)2021年“五四青年节”期间,新华社记者一行陪同欧洲华侨华人青年联合总会创会会长傅旭海及该会10余名会员,来到比利时南部沙勒罗瓦劳动大学,踏访革命先辈足迹,重温第一代旅欧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始创于1903年的沙勒罗瓦劳动大学校园宽阔,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曾经是欧洲著名的工业技术学校之一。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不同,沙勒罗瓦劳动大学的办学目的是让工人享受到尽可能多的教育。20世纪20年代,这里曾经是中国共产党早年在欧洲的重要活动中心之一,聂荣臻、刘伯坚、何长工等革命先辈曾在该校勤工俭学。
劳动大学主校区内几幢外表斑驳的红砖大楼见证了当年中国学子的勤工俭学生涯。在劳动大学图书馆的一间纪念室里,该校图书馆管理员、历史学家维利·普塞尔向我们展示了学校保留的一些中国留学生的珍贵资料,详细介绍了他们远渡重洋、寻找革命真理的历程。
经与时任劳动大学校长詹姆斯·耶尔诺商定,按中法大学模式于1924年建立了中比大学,但在此前几年,学校就已开始接受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普塞尔介绍说,在当年这批留学生中,最著名的当属聂荣臻。1919年底,聂荣臻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辗转来到比利时的聂荣臻考入沙勒罗瓦劳动大学化学工程系。
在比留学期间,聂荣臻经历着人生中重要转变。在劳动大学的图书馆里,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ABC》等著作,还经常阅读从国内传到欧洲的共产主义刊物。经过反复的学习思考,他感到“实业救国”的愿望是非常不现实的。要想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使四万万同胞都能有衣有食,只有建立劳工专政,实行社会主义。
1922年8月,聂荣臻在沙勒罗瓦劳动大学加入了中国留欧学生在法国成立的共产主义政党——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从此开始走上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道路。
一同参观的傅旭海说:“希望国家进步、民族振兴是当时勤工俭学同学们发自肺腑的豪言,也是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心声。中国共产党成立于民族危亡之时,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正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中国任人宰割的屈辱和悲惨才得以结束,中国才有了今天的发展成就和国际地位。”
当天驱车3个多小时专程赶来的荷兰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董丽莉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一名曾经的留学生,今天的活动是向第一代旅欧共产党人的致敬。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我们都应当贡献自己的力量,使祖(籍)国变得更加强大。”
参加当天活动的比利时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朱旭林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谋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今天的踏访活动将进一步凝聚和焕发当代华侨华人青年的青春斗志和热血激情,践行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方志敏: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湖塘,这是一个洒满烈士鲜血的村坊。”方志敏故居讲解员娓娓道来,向参观的游客讲述着湖塘村的历史。土地革命前,湖塘村共80余户、约400人,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仅剩29户、90余人,留下的男丁几乎都是残疾人。
湖塘村是江西上饶市弋阳县的一个普通村庄,方志敏曾从远处眺望自己的家乡,他感叹自己不是一个文学家,不能将眼前的美丽描写出来;他也看到了农村的衰败和黑暗,村民苦到不能生活。
“我于一八九九年生于离漆工镇二里许的湖塘村。在这长夜漫漫,天昏地暗的地方,我生活着,我受着压迫和耻辱地生活着;我长大起来了;我逐渐不安于这黑暗的时日;我渴望着光明;我开始为光明奋斗……”这是方志敏在遗稿《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中对家乡生活的回忆。
走进他的青春岁月,就走进了他的初心赤胆,就理解了他的人生选择。
1922年,方志敏在上海求学时看到法国公园门口的牌子上写有“华人与狗不准进园”,他感到从来没有受过的耻辱。
“这几个字射入我的眼中时,全身突然一阵烧热,脸上都烧红了。”他感慨中华民族命运的悲惨,但是依然相信,即使当下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大革命失败后的1928年1月,方志敏与邵式平、黄道等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方志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
1934年11月底,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此时,中央红军主力已离开中央苏区,红10军团孤军北上危险重重。
前路凶险,方志敏又何尝不知,但他毅然担当起这一重任。1935年1月,在降满大雪的怀玉山中,方志敏不幸被捕,同年8月6日他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时年36岁。
女儿方梅只能看着爸爸的照片长大,当方志敏牺牲时,她才3岁。
她出生后,父母把她寄养在江西一户老百姓家中。方志敏最后一次与女儿见面时,他抱起2岁的方梅亲了又亲。转身间,即成永别。
纵使远隔80多年,依然能感受到一位父亲的不舍。是什么,让方志敏不得不离开他最爱的人?
“共产党员——这是一个极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地引以为荣呵!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方志敏深情地向党告白。
在方梅21岁生日那天,母亲缪敏送给她一本“迟到”的成人礼——《可爱的中国》。
“从此,我懂得了‘祖国’的意思——祖国,就是生养了我们、值得像父亲那样的千千万万烈士用生命去保护的母亲!”如今,方梅已是年近九旬的老人。
距方志敏牺牲80余年过去,他的家乡湖塘村早已今非昔比。
“湖塘村的先辈为党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有义务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漆工镇党委书记汪国华介绍,2016年以来,江西各级政府投入6000余万元用于湖塘村的建设,从村庄里宽敞的柏油路、白墙黛瓦的民居,到设施齐全的小广场、蓬勃发展的各项产业,湖塘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方志敏故居前矗立着一座方志敏身骑骏马的铜像,他目光坚毅抬头远望,前方不再是战场的烈焰,而是他一直憧憬的可爱的中国。 (记者赖星)
新华社南昌5月15日电
毛泽民:从韶山冲走出来的“红色大管家”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初夏的韶山冲,绿树环绕,游人如织。走进毛泽东同志故居,游客们认真倾听讲解员讲述当年那段故事——毛泽东坐在灶屋里的火塘边,给大弟弟毛泽民、小弟弟毛泽覃以及堂妹毛泽建讲述革命道理。在韶山,毛泽民等烈士的故事广为人知。
毛泽民,1896年生,湖南湘潭韶山人。1921年参加革命,很快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5年2月随兄毛泽东到湘潭、湘乡开展农民运动,同年9月进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随后,毛泽民辗转上海、武汉、天津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31年初,毛泽民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闽粤赣军区经济部长。1931年毛泽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银行行长,他在短时间内解决了金融人才严重缺乏、没有准备金、苏区内多种货币混乱流通等困难和问题。
1933年5月,毛泽民兼任闽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部长,1934年9月兼任国家对外贸易总局局长,领导苏区银行、财政、贸易、工矿等经济工作。1934年10月,红军被迫长征,苏维埃中央政府财政部和国家银行组成第15大队,毛泽民任大队长兼没收征集委员会副主任、先遣团副团长、总供给部副部长。时人称15大队为“扁担上的国家银行”,在长征中解决了运输、打土豪、筹粮筹款、保障供给等艰巨任务。
1936年2月,毛泽民任中华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国民经济部部长。毛泽民长期执掌财政大权,廉洁奉公,一尘不染,他常说:“不能乱花一个铜板,领导干部要带头艰苦奋斗。我们是为工农管钱,为红军理财的,一定要勤俭节约!”
全国抗战爆发后,1938年2月,受党中央派遣,毛泽民化名周彬,与陈潭秋等同志到新疆做统战工作,先后出任新疆省财政厅、民政厅厅长等职。令人痛心的是,1942年新疆军阀盛世才在新疆捕杀共产党人,当年9月17日,毛泽民和陈潭秋等共产党员被反动军阀盛世才逮捕。
在狱中,敌人对毛泽民等软硬兼施,严刑审讯,逼他招认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搞“暴动”的所谓阴谋,逼他脱离共产党,交出共产党的组织。毛泽民等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坚定回答:“决不脱离党,共产党员有他的气节。”“我不能放弃共产主义立场!”1943年9月27日,毛泽民被敌人秘密杀害,时年47岁。
毛泽民已经牺牲70多年,当年落后闭塞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以红色精神为底色,以红色资源为依托,韶山实现“日月换新天”的发展——2015年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2016年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202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7.08亿元,是2011年的2.46倍…… (记者帅才)
新华社长沙5月16日电
韦拔群:为革命牺牲一切的农民领袖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县的韦拔群故居前,矗立着一座腰杆挺拔、目光坚定的“拔哥”塑像。前来参观的群众常常在这里驻足瞻仰,献上鲜花,向“拔哥”致敬。
在广西,韦拔群的名字家喻户晓,大家亲切地称他为“拔哥”,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在韦拔群故居门前,伫立着10多块因革命牺牲的韦拔群亲人的墓碑,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英勇悲壮的历史。
“为了寻求人民翻身解放的正确道路,韦拔群历尽艰辛奔赴广州寻找马列主义,牢固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给自己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革命’‘坚持’‘到底’,誓将革命进行到底。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密如蛛网的通缉追捕,他泰然自若,视死如归。”覃迎庆是韦拔群故居的一名“90后”讲解员。时隔近百年,每当讲起“拔哥”事迹时,她仍然心潮澎湃。“拔哥”早年就读于广西法政学堂,加入过讨伐袁世凯的护国军,在黔军做过参谋,在广州参加了“改造广西同志会”。
1921年9月,韦拔群返回家乡东兰县,从事农民革命运动。1925年初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回东兰继续从事农民运动,主办农讲所,培养骨干,发展农会和农民武装,把农运推向右江地区。
1929年8月,韦拔群被中共广西特委正式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当地坚持武装斗争。
1929年12月,韦拔群参与领导百色起义,任右江苏维埃政府委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三纵队司令。1930年10月上旬,红七军主力奉命北上,离开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北上前,红七军集中在河池六甲一带进行整编,军前委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和全国红军统一番号,宣布把红七、八军改编为十九、二十、二十一共三个师。十九、二十师北上,二十一师留下坚持右江革命根据地斗争。韦拔群任二十一师师长,陈洪涛任师政委。韦拔群坚决服从军前委的决定,立即把自己从东兰、凤山带来的第三纵队1000多名官兵,除留下七八十个体弱有病的战士外,其余全部拨给主力部队北上,毫无半句怨言,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以全局革命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
红七军主力离开右江苏区后,韦拔群带领百余人留在右江地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游击斗争。为了革命事业,韦拔群一家10多口人惨遭敌人杀害,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的革命意志。1932年10月19日凌晨,韦拔群被叛徒杀害于广西东兰赏茶洞,时年38岁。
在东兰县城的韦拔群纪念馆,当讲解员提到韦拔群一家亲属共有17人为革命而牺牲,没有留下一名直系后人时,正在参观的一些游客不禁流下了眼泪。
“韦拔群是壮族人民的好儿子,他用满腔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践行了‘快乐事业,莫如革命’的铮铮誓言。”前来参观的林东婷说。
壮乡英雄文化园管理处主任黄高线说,韦拔群出生在封建富有家庭,他完全可以按照父辈意图,循规蹈矩读书做官,成家立业,随波逐流逍遥岁月。但他不贪图安逸享乐,不迷恋荣华富贵,从小就立下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以己之躯赴汤蹈火在所不惜。韦拔群精神内涵丰富,概括起来就是“忧国为民、追求真理、敢为人先、无私奉献”。
河池市政协副主席、东兰县委书记黄贤昌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东兰县把拔群干部学院作为传承和弘扬韦拔群的精神和革命先烈光辉伟绩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学院学党史、悟思想主阵地作用,特别在用足用活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上下足功夫,研发核心课程,开设情景教学和现场教学等特色课堂。通过全面深入的学习,弘扬拔群精神,造福老区人民。
(记者黄浩铭)
新华社南宁5月15日电
黄公略:被毛泽东写入诗词的红军将领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在湖南省湘乡市中沙镇,有一栋砖木结构的普通民居,此处群山环抱,苍松劲柏,青山绿水。
这就是著名红军将领黄公略的故居,每年都有很多党员干部和师生自发来这里缅怀、悼念黄公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黄公略,1898年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农民家庭。1916年参加湘军,当过排长、连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武昌城等战斗中立有战功。同年底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7月,黄公略同彭德怀等同志领导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十三师四团党代表,后任红五军第二纵队纵队长。同年11月红五军主力开赴井冈山后,他率部留在平江、浏阳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湘鄂赣苏区。
1929年9月黄公略任红五军副军长,参与制定和指挥红五军向北开辟鄂东南地区,向南打通与湘赣苏区联系的作战行动,扩大了湘鄂赣苏区。
1930年1月,黄公略调任红六军军长,率部在赣西南地区艰苦作战,发展革命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使分散的游击区连成大块的革命根据地。7月任红一军团第三军军长。
1930年8月,在奇袭湖南浏阳文家市的战斗中,指挥红三军奋勇作战,歼灭国民党军三个团又一个营,取得红一军团成立后的第一个大捷。后来,在战醴陵、攻吉安的战斗中,红三军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当时,黄公略以其出色的军事才华和对革命的赤胆忠心,在苏区军民中享有崇高威信,与朱德、毛泽东、彭德怀被并称为“朱、毛、彭、黄”。
在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中,黄公略坚决执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指挥红三军英勇作战,屡建战功。在龙冈战斗中击退国民党军第十八师的连续进攻,在富田战斗中歼灭敌军第二十八师等部,在老营盘战斗中歼灭敌军第九师独立旅。
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率部参加方石岭追击战。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3岁。
为纪念黄公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在中央苏区设置公略县,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步兵学校命名为公略步兵学校。
毛泽东曾在其著名诗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写道:“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足见其对杰出的红军将领、军事家黄公略的信赖和倚重。
湘潭市地方史志研究学者何歌劲告诉记者:“黄公略勇于作战,冲锋陷阵,他为了革命事业不畏艰苦,屡建功勋却英年早逝。他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气魄和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深深融入湘潭人民的血液,成为红色土壤厚重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记者帅才)
新华社长沙5月14日电
“聋人小清华”:大地有爱,花开无声 |
|
( 2021-05-17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