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权威发布

03版:权威发布

04版:新华深读

05版:新华聚焦

06版:新华关注·文化

07版:新华观点

08版:新华融媒

09版:调查观察

10版:新华关注·各地

11版:新华关注·各地

12版: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 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
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题为《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的特别致辞。习近平强调,解决好这个时代面临的课题,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1世纪的多边主义要守正出新、面向未来,既要坚持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也要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要坚持开放包容,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坚持协商合作,坚持与时俱进。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促进可持续发展、推进科技创新、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习近平指出,过去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全球公共卫生面临严重威胁,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人类经历了史上罕见的多重危机。现在,疫情还远未结束,抗疫仍在继续,但我们坚信,寒冬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黑夜遮蔽不住黎明的曙光。人类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在同灾难的斗争中成长进步、浴火重生。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解决好这个时代面临的四大课题:
 
  第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既要把握当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支持,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危机阴影,更要放眼未来,下决心推动世界经济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使世界经济走上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第二,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共同走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之路。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本国国情,能否获得人民拥护和支持,能否带来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偏见、仇视,可怕的是想把人类文明分为三六九等,可怕的是把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强加给他人。各国应该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基础上实现和平共处,促进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动力。
 
  第三,克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鸿沟,共同推动各国发展繁荣。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了,整个世界繁荣稳定就会有更加坚实的基础。国际社会应该落实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必要支持,保障发展中国家正当发展权益,促进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
 
  第四,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缔造人类美好未来。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绝不会是最后一次,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亟待加强。加大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关系人类前途和未来。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
 
  习近平指出,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新冷战”,排斥、威胁、恐吓他人,动不动就搞脱钩、断供、制裁,人为造成相互隔离甚至隔绝,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一个分裂的世界无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抗将把人类引入死胡同。要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要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国际社会应该按照各国共同达成的规则和共识来治理,而不能由一个或几个国家发号施令。联合国宪章是公认的国与国关系基本准则,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多边机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要坚持通过制度和规则来协调规范各国关系,反对恃强凌弱,不能以多边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规则一旦确定,大家都要有效遵循。“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不应成为我们的选择。
 
  ——要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无论是搞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科技战,最终将损害各国利益、牺牲人民福祉。尊重和包容差异,不干涉别国内政,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分歧。要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理念,坚持互尊互谅,恪守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拒绝自私自利的狭隘政策,要提倡公平公正竞争,开展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田径赛,而不是搞相互攻击、你死我活的角斗赛。
 
  ——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搞故步自封。21世纪的多边主义要守正出新、面向未来,既要坚持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也要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发挥世界卫生组织作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要推进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探讨制定全球数字治理规则,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习近平强调,中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各国一道,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同各国分享疫情防控有益经验,向应对疫情能力薄弱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加强疫苗合作,让疫苗真正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
 
  ——中国将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利用疫情搞“去全球化”、搞封闭脱钩,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中国始终支持经济全球化,坚定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顺畅稳定,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发挥超大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更多动力。
 
 
  ——中国将继续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用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
 
  ——中国将继续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该成为限制、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中国将继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你输我赢、赢者通吃不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南南合作,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最后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实践一再证明,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任何单打独斗的思路,任何孤芳自赏的傲慢,最终都必然归于失败!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中办国办:做好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
中办国办:做好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
 
  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我国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不断出现。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有利于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针对因疫情防控需要就地过年群众增加的新情况,抓紧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让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健康安全的新春佳节。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合理有序引导群众就地过年。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均应就地过年,把人员流动降到最低,防止因人员流动导致疫情传播扩散。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特殊情况需要出行的,需经属地疫情防控机构批准。低风险地区倡导群众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人员要带头就地过年,引导外地农民工、尚未离校的师生就地过年。确需出行人员原则上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二、加强就地过年群众生活保障。切实加强生活物资保障和能源保供,特别是大中城市要提前安排,充分准备。引导和支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卖场、生鲜电商、物流配送企业保持正常运营,确保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倡导社区、乡村零售网点春节假期每日营业时间不少于8小时。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确保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运行。增加网络、电视、广播等文化体育节目供应,鼓励提供免费流量、网络视频APP限时免费电影放映等线上服务,低风险地区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公园、体育场等公共活动空间,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保障开放时间,为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等要求,保障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假日旅游活动,更好满足群众旅游休闲需求。鼓励各地结合群众春节需求,积极提供非接触、少聚集的各类消费项目和社会服务。
 
  三、做好就地过年群众管理服务。城乡社区要强化综合服务,充分发挥社区“两委”等基层组织基础作用,完善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及时回应和满足就地过年群众需求。地方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要积极做好就地过年员工特别是外地农民工假期餐饮、住宿、医疗等服务保障。学校要加强学生食堂保供稳价和住宿保障等工作,做好对留校师生的关心关爱和安全管理。视情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适当向困难群众发放节日补助或临时生活补助。对困难老年人、孤儿、留守妇女和儿童、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包括因就地过年无法探望的老年人、儿童等,要加强摸底排查、走访探视,有针对性提供帮扶关爱,做到妥善照顾、服务到位。
 
  四、确保群众出行方便有序和货运物流畅通。交通运输部门要统筹做好就地过年群众的运输服务保障工作,指导城市公交、地铁等公共服务单位和出租汽车企业根据需要合理调整运力和运营时间,最大程度满足就地过年群众的购物、休闲、娱乐等出行需求。保障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传统与智能、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出行服务。铁路、民航等单位要抓紧出台春节前后免收退票费的办法。加强应急物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保障,低风险地区要全面取消货运通行限制,中高风险地区要及时公布对货运车辆的防疫检查措施和通行条件,优先保障民生物资运输车辆通行。各地区和邮政管理部门以及快递物流企业要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积极为寄递快递创造便利条件。
 
  五、保障就地过年群众工资休假等合法权益。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错峰放假或调休,以岗留工、以薪留工,鼓励企业发放“留岗红包”、“过年礼包”,引导吸纳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不裁员、少裁员,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对安排农民工就地过年的企业给予资金补贴。落实好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加强农民工生活居住安全保障,保障困难农民工基本生活,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时发放临时生活补助,对就地过年的农民工做好工资休假等权益保障。指导企业稳定就地过年群众的劳动关系,规范用工行为,不得违法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在春节期间安排职工工作的,用人单位要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充分发挥社会矛盾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作用,努力化解和消除各种风险隐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六、积极营造就地过年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引导,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新平台优势,广泛宣传节日期间保障生活物资供应、方便群众出行、关心关爱群众就地过年等方面采取的措施,讲好节日期间坚守岗位、志愿服务、互帮互助的暖心感人故事,努力营造良好节日氛围。密切关注群众就地过年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七、落细落实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讲政治高度统筹做好春节假期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安排部署,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完善措施,层层压实责任,及时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充分保护和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对城乡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可结合实际给予适当值加班补助。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政策措施的精准性和人文关怀,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安心安全过好年。
 
习近平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25日晚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际奥委会主动应对,全力维护奥林匹克运动团结稳定,为全球抗击疫情及促进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方赞赏国际奥委会积极支持中国体育事业,将一如既往支持国际奥委会工作。中方愿同国际奥委会及各国一道努力,为安全顺利举办东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作出努力,为国际社会早日战胜疫情、实现世界经济复苏、维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贡献。
  习近平强调,中国率先控制住国内疫情并实现经济复苏,为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克服疫情影响,积极推动各项筹办工作稳步向前。目前,北京冬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赛事组织工作有序开展,赛会服务保障工作全面推进,宣传推广持续升温,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和遗产工作成效显著。我们以筹办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发展。相信在有关各方大力支持下,中方一定能够如期完成各项筹办任务,做好全面准备,确保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北京作为国际上唯一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将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独特贡献。
  巴赫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坚强领导下,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出色成绩,经济率先实现恢复,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我表示衷心祝贺。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中国人民大力支持下,北京冬奥会各项筹备工作克服疫情影响,进展非常顺利。国际奥委会支持中方举办一届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冬奥会理念,愿同中方共同努力,确保北京冬奥会成功精彩安全。这不仅将使在3亿中国人推广冰雪运动的愿景成为现实,也将有力促进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国际奥委会致力于维护奥林匹克精神,反对将体育运动政治化,愿同中方继续加强长期战略合作。衷心祝愿中国人民新春快乐!祝中国人民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成功!
习近平同多米尼克总理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1月25日晚同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通电话。
  习近平指出,中多虽然相距遥远,但两国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好朋友。建交近17年来,中多关系取得长足进展,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医疗、教育等领域合作良好,两国人民友谊日益加深。中方赞赏多方将发展对华关系作为外交优先方向,愿继续为多米尼克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多友好合作关系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习近平强调,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多携手抗疫,体现出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中方将继续大力支持多方抗疫,向包括多米尼克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和支持,努力让疫苗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中多双方要坚定支持世卫组织发挥应有作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斯凯里特表示,多中两国建交以来,双方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成为大小国家关系的典范。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为多米尼克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宝贵帮助。中方为多米尼克等国抗击疫情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并承诺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贡献。中国为世界作出了榜样,是多米尼克值得信赖的真朋友。多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和平统一,坚决反对任何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在涉港、涉台等问题同中国坚定站在一起。多方赞赏中方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挥领导作用,将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多中关系以及加勒比国家同中国关系不断发展。
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
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

  ——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

  (2021年1月25日,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施瓦布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过去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全球公共卫生面临严重威胁,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人类经历了史上罕见的多重危机。

  这一年,各国人民以巨大的决心和勇气,同病魔展开殊死搏斗,依靠科学理性的力量,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全球抗疫取得初步成效。现在,疫情还远未结束,近期又出现反弹,抗疫仍在继续,但我们坚信,寒冬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黑夜遮蔽不住黎明的曙光。人类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在同灾难的斗争中成长进步、浴火重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历史总在不断前进,世界回不到从前。我们今天所作的每一个抉择、采取的每一项行动,都将决定世界的未来。我们要解决好这个时代面临的四大课题。

  第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人类正在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各大经济板块历史上首次同时遭受重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受阻,贸易和投资活动持续低迷。各国出台数万亿美元经济救助措施,但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然很不稳定,前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我们既要把握当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支持,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危机阴影,更要放眼未来,下决心推动世界经济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使世界经济走上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

  第二,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共同走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之路。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本国国情,能否获得人民拥护和支持,能否带来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多样性是客观现实,将长期存在。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偏见、仇视,可怕的是想把人类文明分为三六九等,可怕的是把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强加给他人。各国应该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基础上实现和平共处,促进各国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注入动力。

  第三,克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鸿沟,共同推动各国发展繁荣。当前,公平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差距有待弥合,可持续发展事业面临严峻挑战。疫情之下,各国经济复苏表现分化,南北发展差距面临扩大甚至固化风险。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期望获得更多发展资源和空间,要求在全球经济治理中享有更多代表性和发言权。应该看到,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了,整个世界繁荣稳定就会有更加坚实的基础,发达国家也将从中受益。国际社会应该着眼长远、落实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必要支持,保障发展中国家正当发展权益,促进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

  第四,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缔造人类美好未来。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绝不会是最后一次,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亟待加强。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关系人类前途和未来。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新冷战”,排斥、威胁、恐吓他人,动不动就搞脱钩、断供、制裁,人为造成相互隔离甚至隔绝,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一个分裂的世界无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抗将把人类引入死胡同。在这个问题上,人类付出过惨痛代价。殷鉴不远,我们决不能再走那条老路。

  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不搞歧视性、排他性标准、规则、体系,不搞割裂贸易、投资、技术的高墙壁垒。要巩固二十国集团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的地位,密切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稳健运行,推进结构性改革,扩大全球总需求,推动世界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韧性的发展。

  ——我们要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中国古人讲:“法者,治之端也。”国际社会应该按照各国共同达成的规则和共识来治理,而不能由一个或几个国家来发号施令。联合国宪章是公认的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没有这些国际社会共同制定、普遍公认的国际法则,世界最终将滑向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

  我们要厉行国际法治,毫不动摇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多边机构是践行多边主义的平台,也是维护多边主义的基本框架,其权威性和有效性理应得到维护。要坚持通过制度和规则来协调规范各国关系,反对恃强凌弱,不能谁胳膊粗、拳头大谁说了算,也不能以多边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要坚持原则,规则一旦确定,大家都要有效遵循。“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不应成为我们的选择。

  ——我们要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不是对立对抗的理由,而是合作的动力。要尊重和包容差异,不干涉别国内政,通过协商对话解决分歧。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当今世界,如果走对立对抗的歧路,无论是搞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科技战,最终将损害各国利益、牺牲人民福祉。

  我们要摒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理念,坚持互尊互谅,通过战略沟通增进政治互信。要恪守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拒绝以邻为壑、自私自利的狭隘政策,抛弃垄断发展优势的片面做法,保障各国平等发展权利,促进共同发展繁荣。要提倡公平公正基础上的竞争,开展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田径赛,而不是搞相互攻击、你死我活的角斗赛。

  ——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搞故步自封。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大发展的时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21世纪的多边主义要守正出新、面向未来,既要坚持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也要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我们要发挥世界卫生组织作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要推进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保障发展中国家发展权益和空间。要秉持以人为中心、基于事实的政策导向,探讨制定全球数字治理规则。要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促进绿色发展。要坚持发展优先,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保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全球发展带来的好处。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果,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各国一道,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抗击疫情是国际社会面临的最紧迫任务。这既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基本要求,也是稳定恢复经济的基本前提。我们要深化团结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坚决打赢全球疫情阻击战。特别是要加强疫苗研发、生产、分配合作,让疫苗真正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中国迄今已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为有需要的国家派出36个医疗专家组,积极支持并参与疫苗国际合作。中国将继续同各国分享疫情防控有益经验,向应对疫情能力薄弱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促进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助力世界早日彻底战胜疫情。

  ——中国将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利用疫情搞“去全球化”、搞封闭脱钩,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中国始终支持经济全球化,坚定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中国将继续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顺畅稳定,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将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发挥超大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为各国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更多动力。

  ——中国将继续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将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我已经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我们认为,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中国正在制定行动方案并已开始采取具体措施,确保实现既定目标。中国这么做,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为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将继续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也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将加大科技投入,狠抓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该成为限制、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促进互惠共享。

  ——中国将继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你输我赢、赢者通吃不是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以对话弥合分歧、以谈判化解争端,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各国友好合作关系。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坚定一员,中国将不断深化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缓解债务压力、实现经济增长作出贡献。中国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实践一再证明,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任何单打独斗的思路,任何孤芳自赏的傲慢,最终都必然归于失败!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谢谢大家。

 
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指引方向 习近平主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特别致辞解读
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指引方向
习近平主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特别致辞解读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我们今天所作的每一个抉择、采取的每一项行动,都将决定世界的未来。”
 
  国家主席习近平25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并发表特别致辞。
 
  直面问题挑战、把脉时代课题、提出中国方案,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深刻阐述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多边主义、中国将如何践行多边主义,以宏阔的国际视野和高度的责任担当,廓清错误认识、厘清发展出路,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指引前行方向。
 
发出中国声音
 
剖析时代重大课题


 
  刚刚过去的一年,人类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多重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经济论坛以线上方式举行“达沃斯议程”对话会,邀请全球各界领袖,围绕“把握关键之年,重建各方信任”展开对话。这也是今年习近平主席出席的首场多边外交活动。
 
  全球大灾疫与百年大变局叠加交织,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要关口,国际社会更加渴望倾听中国的声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是这场对话会上的明星。”对话会前夕,外媒这样表达期待。
 
  这份期待,缘于4年前习近平主席那场里程碑式的演讲——
 
  2017年1月,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被论坛主席施瓦布赞誉“为我们带来了阳光”。
 
  这份期待,缘于4年间中国以行践言、砥砺前行——
 
  从国际多边舞台到国内主场外交,从谋划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纵使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评价说,中国是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支柱。
 
  致辞中,习近平主席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深刻剖析这个时代面临的四大课题——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共同走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之路”;
 
  “克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鸿沟,共同推动各国发展繁荣”;
 
  “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缔造人类美好未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认为,四大课题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立体框架,从不同视角、层面全方位审视我们身处的世界:一方面,如何推动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复苏是摆在全人类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另一方面,某些西方政客刻意挑起意识形态分歧,同时南北发展差距拉大甚至可能固化,这些都可能会引发更深层次的危机和风险。
 
  “直面风险挑战,思考世界发展方向,提出问题解决路径,已经成为中国领导人处理国际事务的鲜明风格。”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说,很多人都还记得4年前习近平主席演讲中的精彩论述,比如“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等,这些生动的表述蕴含深刻哲理,对现实世界有着很强的指导性。
 
  此次致辞中,习近平主席进一步指出,“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差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偏见、仇视,可怕的是想把人类文明分为三六九等,可怕的是把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强加给他人”“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了,整个世界繁荣稳定就会有更加坚实的基础”“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表示,这些论断直指国际社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亮明中国立场,彰显东方智慧,有助于各方凝聚共识、重建互信、加强团结,破解时代难题。
 
贡献中国方案
 
高举多边主义旗帜


 
  “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态度鲜明、一语中的,为迷茫中的世界指明路径。针对新形势下多边主义当如何守正出新、面向未来,习近平主席提出四点倡议:
 
  ——要坚持开放包容,不搞封闭排他;
 
  ——要坚持以国际法则为基础,不搞唯我独尊;
 
  ——要坚持协商合作,不搞冲突对抗;
 
  ——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搞故步自封。
 
  高飞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系统地回答了“21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多边主义”这一时代之问。“这其中,开放包容是核心,国际法则是基础,协商合作是路径,与时俱进是方向。”他说,四个“要”字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方案的核心。“四点倡议坚持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为多边主义理念增添了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涵。”
 
  “如果说4年前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是为陷入焦虑和迷茫的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那么,这一次的致辞则阐明了各国应当如何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为多重危机叠加的世界找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苏晓晖说。
 
  过去一年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中国同非洲联盟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有外媒评论说,这是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有力回击,是多边主义的重大胜利。
 
  一段时间以来,个别西方国家为了满足自身利益一意孤行、倒行逆施,大搞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动辄制裁、威胁其他国家,成为破坏国际秩序、威胁国际规则的麻烦制造者。对此,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作出一针见血的论述:
 
  “不能谁胳膊粗、拳头大谁说了算,也不能以多边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无论是搞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科技战,最终将损害各国利益、牺牲人民福祉”“要提倡公平公正基础上的竞争,开展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田径赛,而不是搞相互攻击、你死我活的角斗赛”……
 
  苏晓晖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旗帜鲜明地表达出中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一些国家打着多边主义的旗号牟取一己私利,这只会制造新的分裂,中方明确反对这样的做法。唯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才能维护好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习近平主席所作的论断、提出的倡议,再次表明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陈凤英说,在关键历史节点,习近平主席为解决世界问题给出中国答案,展现出中国的思考与大国担当。
 
践行中国承诺
 
推动共创美好未来


 
  “我们认为,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习近平主席的话掷地有声。
 
  当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中国的一举一动牵动世界目光。
 
  “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
 
  “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继续促进可持续发展”;
 
  “继续推进科技创新”;
 
  “继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习近平主席用五个“继续”向世界宣示,中国将一如既往,同世界各国携手并进、合作共赢,为变局中的世界注入确定性。
 
  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为有需要的国家派出36个医疗专家组,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承诺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苏晓晖说,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开放自信、重信守诺的大国形象。习近平主席提出五个“继续”,进一步表明,中国不仅为自身发展而奋斗,而且也为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奋斗,这正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写照。
 
  就在一周前,一条消息的发布为疫情阴霾下世界经济带来亮色: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首次迈上100万亿元新台阶。
 
  陈凤英认为,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进一步宣示中国开放决心,中国主动开放、逆势开放,是对全球化、对多边主义的最好支持,也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信心。
 
  “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中国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4年前,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明确承诺。
 
  4年来,世界见证了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历史进程:成功举办三届进博会、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多次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容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布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有理由相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的发展将为各国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更多动力。”高飞说。
 
 (记者伍岳、郑明达、成欣、徐鹏航)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李克强: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主持教科文卫体界人士和基层代表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 韩正出席
李克强: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主持教科文卫体界人士和基层代表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 韩正出席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两个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

  会上,7位代表结合各自经历,对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内容谈想法、提建议。李克强与大家深入交流。他说,大家对过去一年刻骨铭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顶住多重巨大冲击,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瞩目成就,凸显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彰显了人民群众的伟力。人民群众是推动我国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汇聚民意、贴近民心,推动社会事业不断上新台阶,加快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需要各方面的智慧和共同努力,使国家发展更好、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听了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中科院物理所所长方忠发言,李克强说,优质公平教育是人民群众重大期盼,事关国家长远发展,要着力补上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短板,让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能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要更加重视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打牢学生基础理论根基,培养更多创新人才。要着眼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瞄向国际前沿趋势加强基础研究,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夯实创新基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更大激发科研人员创造力,努力攻克“卡脖子”难题,构筑发展新优势。

  好大夫在线公司王航就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提出建议。李克强说,医疗卫生战线为防控疫情作出了特有贡献。要继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守护好群众健康。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扩大优质医疗资源延伸服务范围,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同时探索与此相适应的监管模式。中国女排运动员朱婷就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谈了想法,李克强说,这方面尤其要注重加强青少年基本功训练,厚植人才基础。要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更多优质体育健身产品和服务,提高国民健康素质。

  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国家一级演员陈宝国就文艺创作、多出好作品谈了意见建议。李克强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好经典作品的同时,调动各方积极性,创造更多陶冶情操、启迪思想的好作品,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四川好味稻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相德在发言中希望国家对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给予更大支持。李克强说,保障粮食安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要继续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李克强要求,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动“十四五”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更好造福人民。

  孙春兰、胡春华、刘鹤、王勇、肖捷、何立峰参加座谈会。

 
汪洋会见欧美同学会理事会会长会成员
汪洋会见欧美同学会理事会会长会成员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25日在京会见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会成员。他强调,欧美同学会作为党领导的群众团体,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决策部署,胸怀两个大局,牢记职责使命,引导广大留学人员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把留学梦、人生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把磅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汪洋代表党中央,对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对第七届理事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广大留学人员最基本的底色是爱国、最牢固的信念是报国,无论国内外环境如何变化,爱国情怀不能变,报国理想不能丢。新一届领导班子要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欧美同学会工作各方面,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观大势、明大义、行大道,教育引导广大留学人员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锚定留学报国人才库、建言献策智囊团、开展民间外交生力军的职能定位,持续加强自身建设,改革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各项工作稳中求进、提质增效。

  汪洋强调,留学人员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地方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做好新时代留学人员工作的重大意义,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支持欧美同学会开展工作,为留学人员更好发挥作用营造良好氛围。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主持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陈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新当选的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丁仲礼参加会见。

 
栗战书同伊朗议长会谈
栗战书同伊朗议长会谈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25日在人民大会堂以视频方式同伊朗议长卡利巴夫举行会谈。

  栗战书说,中伊友好源于历史上的友好交往,源于困难时期的相互扶助,源于重大问题上的无私支持,源于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考验。近年来,在两国最高领导人关心支持下,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稳步向前发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主席同鲁哈尼总统通电话并多次互致信函,保持密切沟通,就双边关系特别是合作抗疫达成重要共识,为新形势下中伊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中方愿同伊方一道,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栗战书就落实中伊元首共识、推动两国关系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不断深化政治互信。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强战略沟通,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二是持续开展抗疫合作。进一步加强抗疫合作,共同促进全球和地区公共卫生安全。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务实合作。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在反恐、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合作,扩大在人文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夯实中伊友好的民意基础。四是共同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继续加强沟通协作,坚持维护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共识,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各国关切,共同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栗战书指出,立法机构交往是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促进双边关系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势下,中国全国人大愿继续加强同伊朗伊斯兰议会的友好往来,密切各专门委员会和友好小组的对口交流,相互沟通了解立法、监督等经验,及时批准、修订或出台有利于双边关系发展的法律文件,为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卡利巴夫说,伊中友谊历史悠久,不断巩固发展。伊朗愿继续加强两国在政治、经贸、抗疫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并进一步加强在全球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与合作。伊朗伊斯兰议会愿深化同中国全国人大的交流互鉴,为促进两国关系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韩正出席首届气候适应峰会并发表致辞
韩正出席首届气候适应峰会并发表致辞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25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首届气候适应峰会并发表致辞。

  韩正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统筹兼顾减缓和适应。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和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中国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以及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的新举措,展现了中方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决心。中国一贯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原则,通过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正在编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将进一步强化国内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全面提高气候风险抵御能力。

  韩正表示,今年是《巴黎协定》全面实施之年,各国要团结一心,共同强化适应行动,携手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新进程。一是脚踏实地,主动落实《巴黎协定》。发达国家应切实加大对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二是加大力度,提升适应气候变化水平。各国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国家适应计划,扩大适应行动规模,增强适应行动有效性和持久性,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是精诚合作,形成适应气候变化强大合力。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多边主义,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气候适应峰会由荷兰发起举办,致力于推动各国政府采取更多适应举措,减少气候风险,增强气候韧性。本届峰会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

 
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 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
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
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评论员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调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增强获得感,为新征程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重要着力点。

  正风肃纪反腐关系民心所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基层一线、群众身边延伸,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对扶贫、民生领域腐败和涉黑涉恶“保护伞”一查到底,赢得人民群众广泛点赞。仅2020年1月至11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7万余起,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5.69万个,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0.46万起。踏上新征程,坚持不懈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正风肃纪反腐的获得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实践课题。

  在反腐“拍蝇”中增强群众获得感,必须突出问题导向,瞄准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聚焦与群众利益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要坚决整治政法战线违纪违法问题,聚焦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违规违法办理减刑等问题,深查执法司法腐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巩固和拓展专项斗争成果,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保护伞”,决不让其再祸害百姓,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老虎”露头就打,“苍蝇”乱飞就拍。要紧盯党中央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落实,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扶贫环保等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严防民生领域“微腐败”变成啃食群众利益的“大祸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和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在反腐“拍蝇”中增强群众获得感,就要毫不松懈纠治“四风”,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吃喝、餐饮浪费等歪风陋习要露头就打、反复敲打;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毫不妥协,全面检视、靶向纠治,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要坚持不懈纠“四风”、久久为功树“新风”,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不断以改作风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让群众在反腐“拍蝇”中不断增强获得感,我们党就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就能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检察机关精准打击,网络犯罪办案数年增近40%
检察机关精准打击,网络犯罪办案数年增近40%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刘硕、陈菲)当前,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远。然而,网络犯罪也日益演变、迭代升级,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金融犯罪等犯罪行为屡见不鲜。

  近年来,检察机关办理网络犯罪案件以年均近40%的速度攀升,2020年达到了54%;网络犯罪模块化、产业化明显,不少违法产业、工种都“吸附”在“黑灰产”链条上,产生了大量所谓的“就业岗位”……

  最高人民检察院25日通报了近年来网络犯罪案件办理情况,尽管一直以来强有力的打击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网络犯罪高发态势依然不容乐观。在所有网络犯罪中,网络诈骗、网络赌博(包括开设赌场罪和赌博罪)高位运行,成为当前主要网络犯罪类型之一。

  在最高检通报的典型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网络犯罪的套路:以网络婚恋交友为诱饵实施虚假投资诈骗,俗称“杀猪盘”;利用网络女主播与被害人确立虚假恋爱关系,以“完成平台业绩任务才能领取提成”等理由诱骗被害人转账;以畸高价格向老年人推销廉价保健品,并设置虚假抽奖诱骗老年人“上钩”实施进一步诈骗;组织他人大量办理实名电话卡,并以低价“收购”作为实施诈骗的工具;将木马程序植入手机主板内以窃取用户数据信息并实施侵害;表面上开设网络购物平台,实际上“围猎”客户进行网络赌博……

  这些“套路”之外,网络犯罪的“花样”还在增多。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郑新俭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网络诈骗手法多达6大类300多种,而且还在不断“推陈出新”;网络犯罪主体开始向低龄、低学历、低收入“三低”人群发展,一些在校学生、社会务工人员都深陷其中。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犯罪危害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相互交织传导,社会危害“量”的积累往往短时间内导致“质”的突变。如果不及时严厉精准打击,网络犯罪的“魔爪”可能向更多领域和人群延伸。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检察机关对网络犯罪的惩治力度持续加大。2019年以来,检察机关共起诉网络犯罪案件5万余件14万余人;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严重危害网络安全犯罪持续多发高发的情况,积极参与“断卡”“打击治理跨境赌博”等专项行动。

  针对假借“创新”名义在网络上实施的金融犯罪,检察机关在办案中穿透网络技术的表象,实施精准打击,2019年以来会同公安部督办重点案件36件;针对网络诽谤等严重扰乱网络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建议公安机关对“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案”立案侦查,推动刑事自诉案件转为公诉;2020年11月,最高检向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出“六号检察建议”,围绕网络黑灰产业链条整治、APP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问题提出治理建议……

  精准打击的同时,“法网”也越织越密。近年来,最高检单独或者会同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联合制定了20余个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内容覆盖网络诈骗、跨境网络赌博、网络黑恶势力等多种网络犯罪,明确定罪量刑标准。新近印发的《人民检察院办理网络犯罪案件规定》,更是注重办案与技术融合,有助于全面提升检察机关办理网络犯罪案件的专业化水平。

  网络空间不容犯罪藏身。当前我国网络犯罪形势依然严峻,网络犯罪治理任务依然繁重。惩处为要、预防为先、治理为本,只有社会各界形成共识,共同应对,参与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协同推进网络共治,才能对网络犯罪形成有力震慑,为网络强国建设保驾护航。

 
云南勐海:早稻种植忙
云南勐海:早稻种植忙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权威发布
 
 
 
  1月25日,勐海勐遮镇农民在田间栽秧(无人机照片)。近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农民开始栽插双季早稻。
 
   新华社发(李云生摄)
 
每解决一笔,就能帮助一个家庭 人社部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李新旺详解“根治欠薪”四大焦点问题
每解决一笔,就能帮助一个家庭
人社部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李新旺详解“根治欠薪”四大焦点问题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姜琳)春节前一段时间是农民工工资的结算高峰,也是工资结算争议多发期、高发期。正在进行的“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进展如何?眼下还没拿到拖欠的工资该怎么办?记者专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李新旺。

  问题一:“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解决了多少欠薪问题?

  答:2020年11月6日至2021年春节前,“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在全国开展。截至目前,人社部本级直接转办督办欠薪线索3274件,挂牌督办重大欠薪案件和领导批示案件88件,部局对欠薪问题多发的4个地市、3个县(区)政府及部分中央企业负责人实施约谈,对7个欠薪信访问题突出的省份发出风险提示函,对吉林、湖北、广东、云南等四省的在建工程项目工资支付和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审计。一批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及时拿到了应得的工资报酬,有关违法企业和责任人受到相应惩处,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截至1月15日,各地共检查用人单位39.99万户;办结欠薪案件31629件,为37.64万名劳动者追发工资37.6亿元,其中包括为32.62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33.32亿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414件,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63件;公布重大欠薪违法行为601件,列入欠薪“黑名单”管理236件。

  问题二:发生欠薪应该怎么投诉?怎么才能有效维权?

  答:如果欠薪发生,劳动者可以拨打各地人社部门的政策咨询热线电话12333,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外公布的投诉电话、投诉信箱、接待窗口或网上投诉渠道维权。人社部门户网站的“根治欠薪进行时”专栏,公布了全国所有省级和地市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举报投诉电话。

  为方便大家更好投诉维权,不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2020年12月14日,人社部在网页版“根治欠薪进行时”的基础上,又开通了基于微信的小程序“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大家可以扫描平台二维码登录,也可以在人社部微信公众号的“人社服务”栏目中选择“根治欠薪”,登录后提交欠薪线索。这个平台每一条线索都会有专人跟进办理,目前在国务院微信客户端也实现同步上线。

  建议大家一是尽可能通过正规渠道就业;二是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把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发放方式、发放时间等约定清楚,保存好证据。万一发生欠薪纠纷,可直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若是有用人单位签署的工资欠条等证据,还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问题三:一些劳动者反映在“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提交欠薪线索后还没得到回复,这是怎么回事?

  答:请每一位农民工工友放心,人社部门在春节前将协调集中攻坚,采取更实举措集中整治欠薪问题。

  一是就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集中调度,督促地方精准发力解决欠薪问题。

  二是部署根治欠薪集中接访,组织各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在2021年春节前开展集中接访活动,各相关成员单位派出专人实行联合办公、联合接访,集中化解群众反映的欠薪矛盾纠纷。

  三是实行复杂疑难案件提级办理,省、部监察局对典型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实施重大案件领导包案制度,部署各地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春节前对重大案件由人社部门和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亲自包案落实,建立台账,一抓到底,不结案不得销号。

  四是要求各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欠薪问题多发的国有企业和互联网平台等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开展警示教育,约谈情况主动向社会公开。

  五是要求各地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对企业一时难以清偿欠薪或出现企业主欠薪逃匿等情况,切实简化工资保证金、应急周转金动用程序,及时垫付农民工工资或基本生活费,做好欠薪应急兜底保障。

  问题四:还有一些劳动者反映已经拿到仲裁裁决或者法院判决,但还是拿不到钱怎么办?

  答:“执行难”现象一直存在,这直接关系到解决欠薪问题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每一份工资,都关系到劳动者的基本权益;每解决一笔,就能帮助一个家庭。这块“硬骨头”必须努力“啃”下来。

  下一步,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各地对涉及欠薪并进入执行程序的司法判决、仲裁裁决和人社部门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进行全面梳理排查,由各地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会同同级法院、检察院在2021年实施集中执行活动,推进化解农民工赢了“官司”拿不到钱的问题。

 
临近春节,哪些人还在为欠薪发愁?
临近春节,哪些人还在为欠薪发愁?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岁末年初,结算工资、回家过年,是许多人最大的期盼。然而仍有不少劳动者遭遇欠薪难题。与往年不同的是,不仅农民工,一些互联网平台和校外培训机构从业者也加入了讨薪队伍。

  年年清理年年欠,何时不再变薪“愁”?“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

  欠薪人数、金额总体“双降”, 互联网、培训机构成新的高发地


  31岁的装载机操作员伍其培,此前一直为在四川绵九高速公路五标段干活时的2万元工资“尾款”烦恼,施工单位反复推诿,就是不给。

  2020年10月,一位工友转来人社部“根治欠薪进行时”的链接,“我试了,这里投诉真管用!”伍其培赶紧填写了相关信息。两个月后,他和另外两名工友的3.8万元欠薪到了账。

  不过,这笔钱并非来自伍其培所在施工单位,而是来自更上游的项目总承包方。实际雇佣伍其培的安徽优成航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及其法人代表在协商过程中拒不配合调查,因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下一步将被人社部门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020年,各地人社部门共办结工资类案件5.5万件,为64.8万名劳动者追发薪酬65.2亿元,涉及人数及金额“双降”,同比分别下降22%、18%。911个企业和个人被列入欠薪“黑名单”。

  人社部数据显示,近年来连续重拳出击,特别是随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和各项保障制度逐步落地,欠薪高发、多发的态势得到明显遏制,治理欠薪成效得到进一步巩固。

  工程建设领域依然是欠薪问题的“重灾区”。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我国查实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涉及劳动者21.37万人、金额25.95亿元,分别占全部欠薪案件人数和金额的71%和82%。

  记者注意到,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教育培训机构、互联网平台、酒店、餐饮企业成为新的欠薪多发地。2020年11月6日至2021年春节前全国开展的“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也将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制造业以及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服务业,作为执法检查的重点。

  “从全国范围看,制造业和服务业欠薪形势总体好于建筑业。分地区看,中西部地区一般还是以建筑业欠薪为主,但在东部特别是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如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制造业、服务业欠薪就相对较为突出,专项行动期间查处案件涉及的欠薪人数和金额均已超过建筑业。”人社部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李新旺透露。

  “老问题”依然未解,“新情况”各有不同


  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高发的“顽疾”,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朱国玮分析说,一方面建设市场秩序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工程项目转包、违法分包以及未批先建等问题仍突出,在经营上形成很长的利益链条。大大小小的“包工头”自然人实际承接工程施工,但他们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通常不足,能否按时足额发工资,完全有赖于上游能不能及时拨付工程款。

  另一方面,工程建设领域用工秩序不规范,总承包企业对工程项目现场作业的农民工疏于管理,各层施工承包企业以包代管现象比较普遍,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农民工往往按月预支生活费,其他部分靠“包工头”记账,年底一次性结算工资。若分包公司拖欠“包工头”承包款,就直接殃及最末端的农民工工资。

  而制造业和服务业凸显的欠薪问题,原因各有不同。

  “部分酒店、餐饮企业欠薪,确实是受疫情影响经营压力加大。但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制造业企业和互联网平台,包括P2P网贷机构、互联网驾校、互联网房屋租赁平台等,主要还是自身经营模式存在缺陷,出现欠薪问题的企业往往通过收取大量预付款搞资金错配甚至挪作他用盲目投资,或者严重依赖外部融资以求快速扩张,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引发大量欠薪。”李新旺分析说。

  2020年,拥有1100多个校区的优胜教育“崩盘”。据记者采访了解,仅北京东直门一个校区,未兑现学生课时费用就多达1400万元。然而这“预收”的1400万元不知去向,家长退费无门,数十位授课老师被拖欠工资,有的还因社保断缴影响了医疗费用报销和积分落户。

  北京盈科(金华)律师事务所律师严亮奇表示,监管不严加上市场需求旺盛,使得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不顾风险持续快速扩张,粗放野蛮的生长模式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如果前面“滚雪球”式预收的费用花完了,后面融资又跟不上,注定会面临资金短缺,员工工资权益必然受损。

  年年清理年年欠,何时不再变薪“愁”


  尚未解决的欠薪问题该如何应对?根治欠薪还需破解哪些关键问题?

  李新旺坦言,一方面是历史欠薪陈案数量大,解决难度也比较大。通过人社部网站反映的线索中,发生在2018年以前的占65%左右。有的劳动合同缺失,有的涉案施工企业、建设单位主体都已不复存在,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查清事实、固定证据确实难度很大。

  一些地方人社部门也反映,基层特别是一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严重不足,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根治欠薪工作的推进。记者采访了解到,2020年以来,内蒙古、山西、辽宁、江苏、福建、江西等地省级和多个地市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被撤销,执法任务积压在县区一级,但基层受人员编制、执法装备、业务培训等多方面限制,清欠执法能力明显不适应新形势。

  另一方面是劳动者赢了“官司”也常常拿不到钱。“据我们对微信小程序‘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的分析,有接近一半的线索,劳动者都已经拿到仲裁裁决或者被法院判决胜诉,但这些裁决、判决在执行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执行无果。”李新旺说。

  据记者了解,尽管《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在工程建设领域实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工程项目一旦发生欠薪即可以按程序动用保证金,快速化解欠薪,但在其他行业这种兜底保障制度还处于空白状态。根治欠薪问题从制度设计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闭环,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劳动者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权益得不到补偿。

  目前,国内仅上海、深圳建立了企业互济性质的欠薪保障金制度,在企业经营困难、破产倒闭、企业主逃匿等情况下,劳动者报酬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兜底性保障,其他地方均没建立这样的托底制度。

  “不管是农民工,还是制造业或者互联网平台从业人员,每一笔欠薪,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生活来源。”李新旺说,“对小程序收到的每一条欠薪线索,我们都会高度重视。人社部监察局将通过各种方式监督地方人社部门抓紧核实处理,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近期,我们也将采取更实举措,指导各地加大清欠工作力度,确保春节前更多劳动者能拿到工钱、安心过年。”

   (记者姜琳、谢樱、李平)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关爱“事实孤儿”,不能简单“发钱了事” 民政部详解民生热点问题
关爱“事实孤儿”,不能简单“发钱了事”
民政部详解民生热点问题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深读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孙少龙、王子铭)如何做好“事实孤儿”保障工作?因突发事件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未成年人谁来救助?如何让困难群众安心过年、温暖过冬?

  1月25日,民政部召开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民生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事实孤儿”:不能简单“发钱了事”


  “事实孤儿”,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加强“事实孤儿”保障,是健全儿童福利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2019年,民政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每月发放基本生活补贴,自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

  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副司长倪春霞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有25.3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被纳入保障范围,保障标准参照孤儿,目前平均每人每月可领1140元。

  与此同时,北京、重庆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助学工程,陕西等地实行全额医保资助,甘肃等地探索优化认定程序……各地在政策创新上纷纷开动脑筋。

  倪春霞介绍,为扩大政策惠及范围,2020年年底,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重点在拓展保障对象范围、优化父母失联认定程序、加强监护指导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父母失联认定”是基层反映较多的突出难题。对此,通知提出三种认定方式:

  一是先报案,由公安部门接警处置查找,出具查找情况回执单;

  二是对公安部门难以出警处置查找的,采取“个人承诺+邻里佐证+村(居)证实+乡镇(街道)查验+民政部门确认”的方式认定。

  三是对其他复杂情形,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解决。即村(居)提方案,乡镇(街道)查验,最后由县级儿童保护协调机制研究确定。

  “这些孩子的父母因重病重残、服刑吸毒等原因,监护照料能力比较弱。”倪春霞表示,不能简单地“发钱了事”,要给予儿童和家庭更多关心关爱。

  因突发事件影响造成监护缺失未成年人:解决“四个难题”


  在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因接受治疗、被隔离医学观察、被拘留等造成未成年人监护缺失的情况下,该如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记者了解到,近日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因突发事件影响造成监护缺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将因突发事件导致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下落不明、接受治疗、被隔离医学观察、被拘留,或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而造成监护缺失的未成年人作为救助保护对象。

  倪春霞介绍,突发事件中,未成年人相对处于弱势,自救能力差,需要能接触到他们的有关人员主动发现、及时报告。谁来报告、向谁报告、怎么报告、谁来照料成为亟待解决的“四个难题”。

  针对“谁来报告”,意见明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急管理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公安机关等人员和单位在突发事件中接触、知晓有监护缺失未成年人的,要在第一时间履行报告义务。同时,对村(居)民委员会、学校等机构在工作中加强发现报告义务作出规范。

  针对“向谁报告”和“怎么报告”,意见明确,民政部门和公安机关为报告受理部门,热线电话是报告的重要途径。倪春霞表示,目前各地民政部门正陆续开通当地未成年人保护热线,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方式对外开展工作。

  针对“谁来照料”,倪春霞介绍,妥善照料因突发事件影响造成监护缺失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责无旁贷。同时,卫生健康部门、教育部门、公安部门也需要按照意见要求做好未成年人就医、就学、寻亲等工作。

困难群众:多措并举保障基本生活


  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如何在冬季严寒、疫情防控等形势下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成为社会近日关注的热点问题。

  “首先将加强对已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监测排查,主动发现、精准识别,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特困供养等救助范围。”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张再刚在发布会上说。

  据张再刚介绍,目前全国共有4420万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全国城市低保平均标准为每人每月665元,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每人每年5842元,分别同比增长7.7%、11.3%。同时,财政部、民政部提前下拨2021年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041.62亿元,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资金需求。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张再刚表示,对受疫情影响陷入生活困境的群众,急难发生地应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可采取增发救助金、发放临时生活补助和生活物资、暂缓退出低保等方式,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此外,针对北方地区的严寒情况,张再刚表示,民政部将指导当地相关部门实施冬季取暖救助,确保寒冷地区困难群众冬天不受冻。据统计,黑龙江、辽宁等地区已累计发放取暖补贴超过18亿元。

 
就地过年,年货市场年味咋样? 新华社记者为你打前站
就地过年,年货市场年味咋样?
新华社记者为你打前站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一月二十一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埭溪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党员志愿者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做红灯笼。 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抹不去的情结。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不少人选择就地过年,这个春节也因此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就地过年,年味不减。节前消费市场供应充足吗?采购年货有哪些新特色?怎么保证顺畅“买买买”?新华社记者带你探访年货供应市场。

  “菜篮子”“米袋子”满起来,量足价稳有保障


  春节将至,年味更浓。

  站在湖北武汉武昌区小东门生鲜市场,鱼丸、肉丸和香肠的香味扑鼻而来,摊位前站满了采购年货的市民。多位商贩告诉记者,进入腊月后,买年货的顾客明显增多,几乎每天从早上五六点忙到晚上七八点。

  在北京,各大商超的入口被红火的节庆商品装点一新。记者来到物美超市双井店,看到这里的年货饰品区挂满红对联、中国结、红灯笼等,水果区的草莓、猕猴桃等进口水果种类丰富,洋溢着新春气氛。

  物美超市双井店店长杨海奇告诉记者,目前,店里商品销售额比往年高15%,特别是线上订单环比增长了一倍。由于今年不少人选择留京过年,随着春节临近,未来销量还会进一步上升。

  特殊春节下,为更好满足消费者采购年货需求,全国多家商超、菜市场加大备货力度,提高果蔬、水产品、牛羊肉等上市量,保证“菜篮子”“米袋子”量足价稳。

  据了解,为保障春节期间商品供应,物美集团今年比去年增加了30%供货,包括生鲜、果蔬、米面粮油等基础民生品类备货。

  在北京超市发双榆树店,记者了解到,门店日均备货大白菜约2000公斤,猪、牛、羊等鲜肉约3000公斤,每天推出10种惠民菜,满足市民需求。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大白菜、冬瓜、土豆、洋葱、西红柿等北方冬季常见蔬菜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为满足供应需求,这一市场积极引导商户坚守营业,加大货源组织力度,保障市场供应。

  多部委也联合发力,做好市场保供工作。去年12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已投放中央储备猪肉6.5万余吨,牛羊肉2200余吨。商务部表示,将根据市场情况,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适时投放蔬菜、肉类等储备,稳定节日市场供应。

  年货搬上“云端”,足不出户也能“购”


  “宅”家网购年货成为今年置办年货的新特点。足不出户,怎么才能让年味不减?

  打开各种购物App,便能发现“年货节”成为一大主题词,采办年货、赶大集等活动纷纷“上云”“在线”。

  原切牛腩块、盐池滩羊肉、烟熏腊肉、德国升降火锅……在苏宁易购的App上,“土”年货和“潮”年货齐头并进,让家乡的味道不再遥远。

  “有形”年货很丰富,“无形”年货也热销。疫情下,“健康年货”更加走俏。在这个年货节,拼多多“医疗健康”加码补贴体检、保健品等健康服务及产品,最高补贴达50%,销售火爆。

  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举办的“2021年全国网上年货节”于1月20日正式拉开帷幕,这一活动将持续到2月18日,大量电商企业也将由此开启春节“不打烊”模式。

  买得丰富,也要买得放心。记者了解到,京东生鲜“菜篮子”供应将原有备货量提升至过去的3倍,而且坚持“逢鲜必检”,给所有水产品配上“身份证”,确保从生产加工、检验到流通销售,都能实现可追溯。

  顺应今年新趋势,包括物美、家乐福、永辉等全国多家实体超市依托自有购物App推出网上年货置办通道,让市民“宅”家也能挑年货。

  物流“火力全开”,送货上门不掉链


  “快过年了,最近寄腊肉香肠的订单越来越多。”临近春节,重庆的菜鸟裹裹快递员胡鹏每天在站点忙个不停。他告诉记者,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通过快递给老家寄年货的人特别多,自己每天要为几十个客户寄走腊肉香肠、火锅底料等当地特产。

  今年春节电商“不打烊”,快递能保证吗?——不少网友这样在线发问。

  特殊之年的春节物流,俨然成为一场“新春运”,各家快递企业也“火力全开”,承诺春节期间“不打烊”。

  菜鸟春节物流负责人李江华介绍,今年菜鸟将在200多个城市实行“春节不打烊”,确保米面粮油等民生物资配送,并联合天猫淘宝为快递员提供2亿元春节补贴。中通、申通、圆通、韵达等作为菜鸟春节物流特约合作伙伴,将共同重点保障网购订单的发货配送。

  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表示,京东物流“春节也送货”运营保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消费者可在全国近300个城市、1500个区县正常下单收货。

  此外,七鲜超市和七鲜生活全国门店春节期间不打烊,并承诺七鲜超市3公里和七鲜生活1.5公里范围内,年货最快30分钟送达。

  “我们要求邮政快递企业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五有’措施,严把境外输入关和进口冷链关,减少人员聚集,做好邮件快件的消毒消杀。”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边作栋说。

   (记者于佳欣、王雨萧、王自宸)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北京大兴: 集中隔离可携宠物
北京大兴:
集中隔离可携宠物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1月25日,在北京市大兴区天宫院街道融汇小区,两名居民带着宠物狗准备登车前往集中隔离点。 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罗鑫)记者25日从北京大兴区获悉,根据疾控部门建议,为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措施,从1月25日起,凡是家中饲养宠物的集中隔离观察人员,大兴区统一安排携带宠物到专门集中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观察。同时,派驻动物检疫专业人员进驻隔离点,做好动物防疫。

  此前,大兴区副区长韩新星介绍,近日大兴区对天宫院街道融汇小区部分居民进行集中隔离观察。在这一过程中,考虑有些家庭饲养的宠物需要照料,在保证各项防疫要求严格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同意留下一名家庭成员居家隔离照料宠物。

 
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已确认10人遇难 专家认为其中9人因二次爆炸遇难
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已确认10人遇难
专家认为其中9人因二次爆炸遇难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据新华社济南1月25日电(记者陈灏、张昕怡、张武岳)记者25日从山东栖霞笏山金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事故22名被困矿工中,11人已经获救升井,10人确认遇难,另有1人仍在搜寻。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副总指挥、烟台市市长陈飞介绍,经过救援人员的不懈努力,24日11时13分至15时18分,先后有11名被困矿工安全升井。24日下午至25日下午,救援人员不停搜寻,又找到9名被困矿工,均已不幸遇难。连同21日已遇难的1名矿工,10名遇难矿工遗体已全部升井。

  救援人员仍在搜寻剩余的1名失联人员。陈飞说,井下“六中段”以上空间搜寻工作基本完成,“六中段”以下积水较深,搜寻难度很大。“但只要这名失联矿工还没有找到,搜寻工作就不会停止。”

  据他介绍,11名升井矿工都已得到很好的医疗救治。陈飞还表示,将加快推进事故原因追查,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尽快给遇难者家属和社会一个满意的交代。

  据新华社济南1月25日电(记者陈灏、张昕怡、张武岳)记者25日从山东栖霞笏山金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了解到,专家通过遇难者位置判断,24日至25日新确认死亡的9名遇难者死因系井下二次爆炸。

  救援指挥部现场救援组组长陈玉民介绍,据了解,1月10日13时15分左右,笏山金矿回风井井筒内传来爆炸声,同时伴有很强的震感,井口信号室玻璃全部震碎,随即井口冒出浓烟;当天14时45分左右,井筒内再次传来巨响,并出现很强的冲击波。二次爆炸使井筒设施破坏程度更加严重,也使得井筒杂物堵塞更加紧密,给清障工作带来更大困难。

  同时,二次爆炸也导致正在逃生中的9名矿工遇难。陈玉民介绍,从24日下午到25日下午搜寻到的9名遇难矿工的位置来看,5人位于距井口约420米的位置,4人位于距井口约500米的“三中段”。这说明,这9名矿工是在第一次爆炸后、自我逃生过程中攀爬竖井时,受第二次爆炸冲击而遇难的。

 
救援人员讲述“地心营救”过程
救援人员讲述“地心营救”过程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25日,在山东栖霞笏山金矿事故救援现场,山东能源龙矿集团矿山救护大队中队长冯安吉向记者讲述了他下井营救幸存被困人员的经历。

  他说,被困人员升井前,他在井口待命,接到指令后即和两名队友一起,乘坐吊桶下井。到达井下“四中段”后,他找到一名蜷缩着的被困人员。冯安吉随后发现,这名被困人员还可以说话,但身体虚弱、无法行动。

  “他长期处于黑暗环境中,不适应亮光。我关掉了我头盔上的灯,借着身后队友的头灯照亮,对被困人员的眼睛进行保护,给他戴上眼罩。”冯安吉说,他和队友们一起为被困人员进行保暖、安抚情绪。随后,三人合力将被困人员抬至吊桶处。

  据了解,救援人员早前未能与这名被困人员取得联系。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他以安全帽接取巷道内的涌水饮用,顽强地存活了14天。

  这名被困人员顺利升井后,冯安吉回到地面等待清障人员清障。清障作业进展到“五中段”所在的深度后,他和队友再次下井,营救此前已经联系上的10名被困人员。冯安吉说,他和队友在安抚好被困人员的情绪后,立即着手制定升井方案。

  “我们询问了被困人员的状况,最后确定让年龄较大、身体虚弱和有心脏疾病的人员先升井,党员和身体条件较好的随后。”冯安吉说,最后一个升井的被困人员,就是记者拍摄到的双手合十表示感谢的那名幸存者。此前,也是他在井下敲击钻杆,回应地面救援人员。

  记者了解到,冯安吉从事矿山事故救援工作已有17年。他对记者说,救援队员平时不仅要锻炼身体和心理素质、学习救援技术,还要注重心理疏导的学习。

     (记者张武岳、陈灏)

   新华社济南1月25日电

 
注意了!这里发现的防疫难点,值得全国警惕 黑龙江战“疫”一线调查
注意了!这里发现的防疫难点,值得全国警惕
黑龙江战“疫”一线调查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聚焦
 
  新华社哈尔滨1月25日电(记者管建涛、闫睿)自1月10日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出现病例至今,黑龙江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两项合计共936例。1月20日至24日,黑龙江新增确诊病例占同期我国本土新增确诊病例接近一半。

  为何近期当地确诊病例增长既多且快?当前有哪些防疫难点特别值得警惕?本轮疫情防治趋势走向如何?新华社记者奔赴黑龙江战“疫”一线展开调查。

  “紧”“速”“强”三招为当地防疫工作“提气”


  据统计,截至24日24时,黑龙江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23例、无症状感染者513例。其中,望奎县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47例、无症状感染者316例。

  为加大防疫力度,黑龙江有关部门特别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多项措施:

  ——“紧”封控。随着防疫形势日益严峻,黑龙江涉疫情地区陆续发布了从严管控令。哈尔滨市呼兰区要求非必要人员严禁外出和进入,绥化市望奎县发布了“七日居家令”。黑龙江省还将农村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严禁举办各类庆典等聚集活动,严禁大办婚丧嫁娶。

  ——“速”检测。全省多地启动多轮核酸检测。24日,望奎县启动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望奎县惠七镇启动第五轮全员核酸检测。25日绥化市启动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哈尔滨开始组织市民进行核酸检测。晚8时,记者在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的一处核酸检测点发现,周边社区居民趁着夜色来到这里,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有序接受检测。

  ——“强”保障。为保障封控地区群众正常居家生活,绥化市成立了保障组织、应急组织、志愿者服务队等多个专门队伍,联动粮油、蔬菜店“订单配送”,压实乡村街道干部保障责任。组建起涉医疗、运输、电力、自来水、燃气、供热等12个部门组成的应急组织,保障应急所需。此外,为照顾特殊群体,对透析患者、临产孕妇、行动不便的紧急病患提供24小时上门服务。

  此外,国家级、省级专家组每日对黑龙江省病例进行联合会诊,逐一分析研判。截至24日,本轮疫情总计出院12人。

多重因素加剧隐匿传播


  记者还发现,最近多日黑龙江当地确诊病例增长明显,而近半个月来,该省农村、城市接连“中招”,除绥化外,哈尔滨、齐齐哈尔、伊春等多地也发现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

  黑龙江省卫健委副主任葛洪表示,本轮疫情中病毒隐匿性强、感染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呈现阳性感染者以村屯和家庭等为单位聚集性暴发,以及多地多点同时散发的特点。

  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受地域气候、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黑龙江本轮疫情中部分防疫经验带有一定区域共性特点,对全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冬春季疫情防控工作有借鉴意义。

  ——农村防控易现薄弱环节。记者发现,不少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跟望奎县惠七镇有关联。行动轨迹显示,一些人无视防疫要求,到村里参加婚礼、去镇上饭店聚餐、在屯内食杂店打扑克,导致病毒传播风险大增。

  黑龙江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刘彦诚说,这暴露出农村地区防控意识松懈、防控能力薄弱、防控难度大等问题。

  ——无症状感染者较难发现。黑龙江本轮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占总确诊人数过半。望奎、哈尔滨市呼兰区早期确诊的无症状感染者,是当地医疗机构对就诊患者“应检尽检”才得以发现。

  ——企业聚集性疫情属防疫难点。黑龙江正大实业有限公司近期出现聚集性疫情,截至24日,已发现90多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与该企业相关联,其中绝大部分为该企业员工。据哈尔滨市通报,黑龙江正大实业有限公司发生的聚集性疫情,通过对部分病例标本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望奎病例同源。

  另外,国家卫健委病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孙殿军提醒,冬季更适宜病毒存活,密集环境又易造成病毒传播。

疫情走势仍待观察


  多名身处战“疫”一线的专家告诉记者,半个月来,黑龙江疫情数据波动,有时单日确诊病例少但无症状感染者多,有时单日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双高。随着部分地区多轮核酸检测推进,疫情走势仍需继续观察,拐点尚未到来。目前,黑龙江省已组织腾空哈尔滨多所医院,为收治更多患者做好准备。

  对于农村防疫薄弱环节,专家表示,早期预防是农村防控疫情的第一道屏障,提倡春节假期非必要不流动,从事进口物品搬运、运输、存储和销售环节的工作人员,原则上在工作地休假。另外应严格执行返乡新规,对拒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个人和部门应压实责任。

  专家表示,医疗机构在发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中扮演着“前哨”作用,但同时风险也不小,应严防发生院感情况。绥化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李晓波建议,进一步强化院感防控,加强住院病人和陪护管控,严格限制人数、出入。入院缓冲病室必须独立区域、单人单间,降低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风险。

  针对可能出现的聚集性疫情,有关工作负责人表示,要抢抓窗口期,排查重点企业、场所、区域、人群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严防疫情向外扩散。  (参与采写:王建、侯鸣)

 
“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土味”的主旋律剧为何“出圈”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是创作灵感之源——读懂热播剧《山海情》背后的“圈粉”密码
“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土味”的主旋律剧为何“出圈”
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是创作灵感之源——读懂热播剧《山海情》背后的“圈粉”密码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电视剧《山海情》剧照。宁夏卫视供图
 
电视剧《山海情》剧照。宁夏卫视供图
 
《山海情》男主马得福原型人物谢兴昌与马得福扮演者黄轩合影。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张亮、马丽娟、赵倩
 

 
  2021年开年,一部名为《山海情》的电视剧收视、口碑双丰收,线上线下都掀起一股追剧热潮,豆瓣评分高开高走,大量“90后”“00后”年轻人被电视剧成功圈粉。这部“土里土气”、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主旋律电视剧成功“破壁”出圈,初时让人感觉有些意外,仔细咂摸,一切皆在情理之中。
 
  不少“90后”“00后”观众说,这部剧把他们看哭了。其实,惹哭他们的绝非刻意的煽情,而是看到村民刚开始搬迁时住的“地窝子”;是坚强的妇女拖着板车,拉着瘫痪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走在风沙里;是为了解决蘑菇滞销难题,村支书不惜“丢官帽”在现场会上替百姓求情……
 
  对“小人物”有了共情,对“大时代”也就有了理解。正如一位网民所说,这部剧很好,告诉孩子们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真实的中国农村,一个真实的历史发展进程。没有什么是轻易得来的,只是很多人在负重前行而已。
 
主旋律扶贫剧“破壁”出圈


 
  《山海情》作为一部国家广电总局建党百年“展播剧”,由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出品,主要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宁夏西海固贫困群众响应国家扶贫政策号召,从大山深处搬迁至靠近首府银川的引黄灌区,在福建对口帮扶下,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故事梗概讲到此,似乎又是一部“交作业”的宣传片。让人意外的是,这部典型的主旋律扶贫剧播出后却成功“出圈”,获得了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以年轻人为主要用户的豆瓣网站对《山海情》的评分开分就高达9.1分,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这一评分持续走高,目前已达9.4分。不少观众网上留言表示,追剧追得很“上头”!
 
  社交平台上,很多观众追剧时自称已成为金滩村的“精神村民”,“每天又哭又笑,为村里的水、电、树、蘑菇操碎心”。电视剧播到凌一农教授教村民种蘑菇时,令网民十分“揪心”,“这剧有毒,俺做梦都在种蘑菇”“今天的蘑菇让我担忧,精神股东了”“看到双孢菇种成功,我更开心,仿佛是我种出来的”。
 
  除了故事情节,更让观众“上头”的是宁夏方言。《山海情》剧组非常有心地为不同受众准备了普通话版和方言版两个版本的电视剧,原应更小众的方言版反而比普通话版更受关注。很多观众追剧的同时开始学宁夏话,弹幕、评论区上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西北味儿:“好喜欢额们葱支书”“上头咧,精神葱民的心情跟着小马干部七上八下,真是一点都莫闲着”“有毒,我一个湖南人现在说话一口西北味儿”。福建援宁干部到来后,福建方言和宁夏方言的碰撞也为电视剧制造了不少笑料。
 
  精彩的剧情内容还引发了网友二次创作的热情,成为大家的“欢乐源泉”。一些“名场面”被制作成表情包广为传播,在年轻人聚集的视频网站bilibili上,一些博主将影视片段重新剪辑并配上字幕和音乐,向粉丝“安利”这部剧,最火的视频播放量超百万次,“弹幕”评论热闹非凡。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山海情》还吸引一批“种田文”读者。“种田文”是近几年走红的一种网络小说类型,主题一般讲述小人物如何一步步发家致富。《山海情》中的吊庄移民克服重重难关,将一无所有的戈壁滩建设成宜居兴旺的“金沙滩”,非常切合“种田文”读者的胃口,因此被网友总结为“种田爽文”。有读者评论“种出蘑菇到菜场卖出一堆钱,这是我想看的种田文!”“看到蘑菇一点点长出来,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种菜基因立马就被激活了”。
 
创作走心才能让作品走进人心


 
  没有光鲜亮丽的流量明星,没有狗血奇葩的离奇剧情,这部献礼扶贫剧为何能将“90后”“00后”牢牢地“圈粉”?答案既在剧中,也在剧外,极致的细节真实和走心的创作让观众在与剧中小人物的一次次共情中,潜移默化地加深着对这个伟大时代的认知。
 
  近些年来,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等奇葩电视剧剧情屡屡挑战观众的忍耐下限,拉低了观众对国产电视剧的预期。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影视作品虽然中规中矩,却也不同程度存在“刻意拔高、不接地气”的宣教式自说自话。《山海情》之所以能让广大观众接受,就在于剧中人物性格不再“脸谱化”,他们确实是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触到的人,而非教科书中的“典型”。
 
  剧中,基层干部既有兢兢业业、实事求是的马得福,也有为了政绩大搞形式主义的麻副县长;福建援宁专家凌一农既是为了村民脱贫无私奉献的学者,也是面对挑衅脑子一热和人打架的“热血中年”。正如有影评人指出,一些影视作品的创作者用精英视角俯视贫困户和扶贫干部,用上帝视角审视扶贫历程,导致呈现的作品与观众认知相差甚远,自然无法达到观众内心。而《山海情》全剧都在用平等的视角去观察和反映贫困地区的生活和扶贫工作。
 
  俯下身来观察和创作,大量细微的、不易觉察的细节自然而然映入眼帘。《山海情》中对细节的追求和展示让无数观众大呼“这也太真了吧。”剧中男女老少,全是“灰头土脸”,尤其是那黝黑粗糙的脸庞,发黄的牙齿,破旧的衣衫,无一不是“原版”。饰演西海固村民李大有的演员尤勇智,不但在面部涂上了沧桑的“西北红”妆容,甚至在镜头几乎带不到的脚脖子上也画上曾经西海固老农民的“标配”——皲裂黝黑的皮肤。
 
  《山海情》的真实不止停留在演员外形上,更体现在剧情的细枝末节中。剧中,搬迁后吊庄移民和当地人因为引水灌溉发生冲突而被当地人叫“山汉”,政府发给贫困户作为产业项目的“扶贫鸡”却成为村民饭桌上的“盘中鸡”,这些细节记者在宁夏当地采访时不止一次听到过,有的还被写进稿件中。如今在电视剧中看到这些细节,不得不佩服创作人员的调研之深、用心之细。
 
  脱贫攻坚伟大实践是创作灵感之源


 
  9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数百万各级干部参与其中,千余名干部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自20世纪80年代“三西”扶贫伊始的中国开发扶贫历程,是一部足以彪炳史册的奋斗史。对于文艺创作而言,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和灵感源。
 
  《山海情》选取的只是脱贫攻坚事业中的“一粟”,但却足以说明,主旋律作品能否获得好口碑,关键还是看作品有无“硬核”内容。我们身处的这个伟大时代,孕育了包括脱贫攻坚在内的许多伟大壮举,我们应当从中不断挖掘素材,捕捉灵感,创作出更多“有情怀、有温度、有口碑”的文艺作品。
 
  背靠闽宁协作这个“大IP”,25年闽宁两地沧海桑田的变迁和历久弥坚的情谊让《山海情》自带史诗加成。编剧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制片人侯鸿亮说,受疫情影响,整部剧的拍摄时间很紧,从接到拍摄任务到开机,一共9个月准备时间,剧组用了5个月在夯实剧本大纲,探寻最恰当的切入和表达方式。
 
  1989年出生的闽宁镇挂职副镇长李辉钦是最新一批福建援宁干部,虽然在闽宁镇已经工作一年多时间了,但是他看到的闽宁镇已经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小镇,对20多年的贫穷并没有很清晰的认知。“看了电视剧,这边的人告诉我这就是当年他们刚来时的情景,而且真实条件比电视剧里拍的还要差。”李辉钦说。
 
  网络上,有人质疑《山海情》过度消费贫困,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并没有这么穷。这样的言论恰恰说明《山海情》这部剧拍摄的必要性: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来时的路。
 
    
 
讲述“闽宁故事”,演得好演得真 记者探访《山海情》原型人物
讲述“闽宁故事”,演得好演得真
记者探访《山海情》原型人物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新华社银川电(记者张亮)主旋律扶贫剧《山海情》正在热播,在网上网下都掀起一股追剧热。记者日前走进剧中故事发生地——宁夏闽宁镇,找到男一号马得福的原型人物谢兴昌,和他一同追忆20多年的奋斗历程。

  驱车沿着宽阔干净的公路一进入闽宁镇,整齐的建筑、热闹的集市就映入眼帘,让人感觉如同在城市一般。仅从镇容镇貌而言,闽宁镇作为移民区,已经超越了不少当地乡镇。

  在闽宁镇福宁村的一座小院内,记者见到了福宁村原村支书谢兴昌。一见面,谢兴昌就掏出手机给记者展示他和《山海情》主演黄轩的合影。“马得福这个主角吸收了我们闽宁镇好几个人的经历和故事,但主要的原型就是我。”谢兴昌自豪地说。

  谢兴昌是第一批从西海固山区搬迁到闽宁村的移民。1997年7月15日,闽宁村在银川城外永宁县的一片戈壁滩上破土动工,谢兴昌当时就在奠基仪式的台下。台上领导念福建发来的贺信,他听着听着就哭了:“虽然那时闽宁村还是一片荒凉,但我知道搬出山沟沟就一定会有希望。”

  “我到附近农场掰了4个玉米棒子、4个高粱穗子,拿着回西吉老家宣传,让大伙知道搬来这儿有水能种活粮食。”谢兴昌说。

  闽宁村建村后,谢兴昌担任第一任村支书。《山海情》中住地窝子、村民来了又回、种蘑菇等剧情都是谢兴昌的真实经历。“当时这个戈壁滩真的是风吹石头跑,我带着大家一边住着地窝子一边盖房子,有一户村民来了一看就要回,我赶紧拦住,苦口婆心地劝他要向前看。”谢兴昌说。

  电视剧中金滩村村民种菇滞销的情节牵动着观众的心。谢兴昌说,当年福建专家来教大家种菇,种的人多了,确实遭遇了滞销,后来在各方帮助下,蘑菇产业才走上正轨。如今蘑菇已经成为闽宁镇的一大特色产业,平菇、香菇、羊肚菌等多种菌菇是闽宁镇村民脱贫致富的利器。

  为了演得好、演得真,黄轩一进入剧组就找到谢兴昌,向他了解刚移民时的情况。“我和他聊了好久,给他讲我们刚来时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在电视剧中看到这些场景,非常真实。只是我们当年比电视剧演的要更苦更穷。”谢兴昌说。

 
回望“武汉日夜” 收获前行力量
回望“武汉日夜” 收获前行力量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文化
 
1月16日拍摄的抗疫题材纪录电影《武汉日夜》首映式武汉分会场。  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我看到了每个人对生命的敬畏和渴求,他们为生命而战,我们为他们而战。”火神山医院建设者尹典说。
 
  “再选一次,我也还是会上。”雷神山医院机电维保小组副组长程训说。
 
  “想感谢每一个‘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的人,不然很难想象今天会是什么样子。”曾在武汉抗疫的护士高纱说。
 
  当以另一个视角回望武汉抗疫的日日夜夜,这场战疫的亲历者们,更能真切感受到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每个人的隐忍、勇敢和坚强。
 
  这是一次特别的观影,一场特殊的相会。抗疫题材纪录电影《武汉日夜》近日正式在全国院线上映,在曾经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近百名建设者和家属走进影院,一起回顾那段惊心动魄的日子。
 
  《武汉日夜》基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侵袭武汉的真实背景创作,以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一线干部、社区居民等人物日常生活状态为故事线,记录下特殊时期普通人的点滴生活。影片没有刻意抒情,也没有回避抢救、死亡等疫情期间的事件,每个镜头、每帧画面都是一个普通人最真实的记录。正因为真实,当空无一人的武汉出现在片头,影厅内马上安静下来。随着场景不断转换,医生、患者、家属、志愿者等不同角色从多个维度呈现出疫情笼罩下的武汉。
 
  “自己以为非常熟悉的武汉抗疫过程里,原来还有那么多不熟悉的更打动人心的细节。”在影院,中建三局二公司员工、火神山医院建设者尹典与该院机电维保小组成员“疫后首聚”,他们一边回忆在医院并肩作战的日子,一边看着影片中的抗疫故事,不禁都湿了眼眶。
 
  尹典说,当时大家都在尽力释放着善意,温暖彼此。“我们再辛苦和冒险都值得。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们仍会选择不顾一切去火神山。”
 
  影片中很多细节引起大家共鸣,如床头放着小孙子录音的爷爷,站在楼外仰望爱人的丈夫,车上过夜的医护夫妇;转交遗物时的那声对不起,刚出生宝宝的啼哭,病房门口的哭喊……揪心,却又克制。朴实记录,没有渲染,都是最日常、最普通、最琐碎的细节,却比任何表演都更生动、更震撼、更有力量。
 
  “我无法想象她怎么挺过来的,她看起来就是一个很柔弱的小女生,却主动请缨去了最危险的科室。”看到影片中医护人员所经历的故事,程训攥紧了同为护士的妻子高纱的手,时不时发出微弱的呜咽声。
 
  但在高纱眼里,每一个人都是英雄,都值得敬佩。“因为他们用尽全力去爱着家人、朋友和自己,努力活着。”
 
  时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没有得到根除。“回望战‘疫’岁月,愿我们都能收获继续向阳前行的力量。”从火神山医院施工到医院调试维保,直至医院休舱闭院,夏德勤在岗时间83天,是“在线时间最长”的建设者之一。影片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结尾,太阳从楼间升起,车流人流如初,人们又一次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
 
  “为了这新的一天,我们失去过、煎熬过,所以更能体会到爱的力量。现在,我们会更有信心、更加勇敢地走下去。”夏德勤说。
 
 (记者侯文坤)新华社武汉1月25日电
 
  
 
 
警惕新能源汽车行业浮夸炒作风
警惕新能源汽车行业浮夸炒作风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观点
 
  本报评论员孙飞、印朋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屡屡出现的行业浮夸现象、不实宣传、安全事故,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最新一则案例是广汽埃安的快充、超长续航宣传。前不久,广汽埃安发布宣传海报,称其石墨烯基电池即将量产,全新动力电池科技具有“超级快充+超长续航+超级安全”的特点,8分钟可充满80%,续航1000公里,安全测试严苛等。随后,广汽集团A股涨停,H股暴涨近30%,受此消息影响,A股石墨烯板块迎来普涨。

  然而,这一“技术突破”,却受到专家质疑。“如果某一位说他的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还特别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这在目前不可能同时达到。”16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

  隔空喊话引起舆论广泛关注,随后广汽集团公告回应,公司新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分为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与长续航硅负极电池两种技术路线,分别解决“充电速度慢”和“续航里程短”的痛点。

  几日下来,一顿炒作猛如虎,受到损失的投资者感觉“被忽悠”,炒作获益的股民直言“吹牛又不犯法”。种种争议背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过度宣传”、炒作歪风隐现,一些不良趋势值得警惕。

  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代表性行业,新能源汽车一直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对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汽车行业迎来新的机遇,传统汽车行业加速迈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技术瓶颈的突破困难,国外竞争对手的强势逼近,也令不少国内新能源车企“压力山大”。由于汽车是重资产行业,一些“造车新势力”饱受资金链条困扰。部分消费者对购买新能源汽车存在“续航焦虑”,同时,充电桩的数量和密度等基础设施建设仍待充实完善。

  这背后,既有行业快速发展的冲动,又有行业压力逼迫的忧虑,种种因素之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浮夸”“吹牛”风气渐浓。长续航、快充电、低价格……不少企业迷恋于华丽辞藻、夸张宣传,行业乱象频现,甚至一些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隐患不小。

  比如,威马汽车在去年9月、10月共发生四次电动汽车自燃起火事件。今年1月20日上午,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企业德方纳米、宁德时代合资的曲靖市麟铁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2人受伤。

  少“吹牛”多实干,新能源汽车“浮夸炒作风”当休矣。经历了多年的攻坚发展,我国部分车企在电池等领域积累了一定优势,但与欧美传统车企相比,在整车技术、控制系统、内饰工艺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爬坡跃升之路仍路漫且长,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四年目睹美利坚之怪现状
四年目睹美利坚之怪现状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观点
 
  新华社记者


  日前,刚刚入主白宫的美国新总统拜登一口气签署了10多项行政命令,废除其前任特朗普的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

  在白宫高调签发这些行政令之时,拜登用了“刻不容缓”来形容其心情,体现了其否定和推翻特朗普政府执政四年所谓“政绩”之急切。

  在历史长河里,四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特朗普政府执政这四年,给美国国内民众、给其他国家、给国际社会造成的冲击,与时长不成比例。对许多人来说,这四年目睹美国种种怪现状,比小说还荒诞,让人拍案惊奇。

  在美国国内,各种乱象丛生,民生恶化,社会撕裂严重,贫富与阶层对立加剧,人权与种族问题凸显。四年来,美国各地枪杀案不断,打砸抢烧成为美国街头的“风景线”,“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席卷全美各地。美联储报告显示,2020年美国最富的前1%和10%人口分别占有全部家庭财富的30.5%和69%,而最穷的50%人口仅拥有全部家庭财富的1.9%,且这种差距呈加速拉大趋势。

  尽管特朗普政府一再粉饰太平,但新冠疫情与大选彻底挤破了美国社会的脓疮。面对新冠疫情肆虐,手握权柄的政客奉行政治优先策略,对内欺骗,对外“甩锅”,不断贻误战“疫”时机。从提议喝消毒剂治新冠到宣扬“神药”羟氯喹,从反对戴口罩到罔顾生命,反智主义“花式抗疫”的结果是: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超25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突破40万例,是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和累计死亡病例数最多的国家。

  四年一度的大选不仅有“纸牌屋”式勾心斗角,更有“颜色革命”式对立对抗,直至登峰造极最终酿成国会山“沦陷”的闹剧。“美式民主形象大跌”“美国制度的崩塌”……全球学界纷纷作出如此论断。

  对外,特朗普政府赤裸裸打出“美国优先”旗号,把外交霸凌、单边主义与自私自利推向了“新高度”。“退群”成瘾,制裁成性,动不动就打贸易战,通过“长臂管辖”把他国公司纳入黑名单——美国成为国际舞台头号麻烦制造者、秩序破坏者。据美国相关机构统计,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共实施了3900多项不同的制裁措施,频率相当于每天3次。

  美利坚过去四年之怪现状,其中有闹剧有丑剧更有悲剧,夹杂着荒诞剧与魔幻色彩。人世间种种荒谬与丑恶,一幕幕上演,让观者五味杂陈,也启人深思。

  西班牙国际问题专家胡利奥·里奥斯日前发表文章指出,当全人类受到气候变化、大流行、裁军等问题困扰时,特朗普政府还要将世界卷入新的紧张局势的漩涡,无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换个角度看,特朗普政府也有其“贡献”——帮助世人更加认清美国自私自利的本性,认清西方制度的缺陷与西式民主的虚伪。

  俗话说,病去如抽丝。应当看到,特朗普主义是美西方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西式民主机器的必然产品,从出炉到喧闹一时,都符合西式逻辑,因而也不会自动归入历史的尘埃之中。从7000多万张支持选票与蜂拥的“勤王军”可以看出,特朗普主义在美国有其生存的土壤,它对美国社会的撕裂、美国政治生态的冲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恐不会戛然而止。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对不合格口罩必须露头就打
对不合格口罩必须露头就打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观点
 
  本报评论员陈尚营、吴慧珺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安徽、青海、甘肃等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发布的部分非医用口罩产品抽查结果显示,一些地方的产品质量情况不容乐观,有的省抽查8家企业的8批次产品,仅有1批次产品合格。

  当前,我国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和零星散发病例不断出现,出门戴口罩已成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口罩的质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基础性防护关键的一环,一批不合格的口罩,有可能导致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篱笆”被撕开一个缺口。

  随着供需关系走向平衡,曾在2020年春天暴涨的口罩价格,已回归正常理性水平。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售卖口罩的店铺非常多,一次性口罩单片价格约两毛钱,销量好一点的店铺成交有几十万单。

  口罩作为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便宜当然是好事,但更为重要的是质量。从各地曝光的一些案例来看,不合格口罩有的偷工减料,有的以次充好,存在的问题大都是过滤效率、防护效果不合格。

  饭店的菜好不好吃,消费者尝一口就知道,但口罩质量合不合格,是否具有防护效果,普通消费者无从辨别。电商平台上各种品牌、各种价格、各种型号的口罩应有尽有,消费者也无法去劣取优。

  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应该责无旁贷地站出来,成为消费者的“千里眼”“顺风耳”。加强常态化监督抽查,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要严厉处罚露头就打,及时公开企业信息,以儆效尤。还应该通过防伪溯源系统,展示口罩企业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消费者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让造假者无所遁形。

  年关将近,春运即将拉开大幕,在旅途中,小小的口罩承担的责任很重,更需要市场监管部门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口罩质量的安全防线,让质量合格的口罩保护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全健康年。

 
调研依赖“经典路线”也是形式主义
调研依赖“经典路线”也是形式主义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观点
 
  本报评论员周楠


  最近引发热议的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还原了福建泉州隔离观察点坍塌事件中的一个细节。该酒店倒塌前不久,时任福建省委原常委、省政府原副省长张志南曾到泉州检查防疫工作,但他看了六七个点,每个点二十来分钟,却没去这个隔离点。现已落马的张志南说:“我们下去基层调研,说心里话都是被安排,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惯性,也是一种官僚主义。”

  调查研究是我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科学决策的必要前提。然而,有些地方领导干部调研变味、走样,不踏踏实实走群众路线,反而热衷于轻轻松松走“经典路线”。他们不深入群众,不掌握实情,作风不严不实,未能发现不良苗头,未能阻止泉州隔离观察点坍塌,教训非常深刻。

  有的地方热衷打造调研盆景,设计“经典路线”。究其原因,多是因为工作不扎实,经不起调查,只能大肆弄虚作假:调研场景是精心布置的,随机访谈是提前安排的,访谈群众是精挑细选的,谈话内容是一成不变的,用同一条路线、同一批对象来应付不同检查。

  调研“经典路线”成为一种现象,与个别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脱不开干系。有些领导干部用应付心态看待调研,没有带着感情深入群众,没有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所以对虚假“经典路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调研已被异化为“被安排”,领导干部甘愿被牵着鼻子走,从调研主角成为配合对象,“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对着群众打哈哈”。

  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把调研现场当秀场,基层投其所好,双方臭味相投。《正风反腐就在身边》披露了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委原书记王四华弄虚作假等问题。他以前经常宣扬自己把宁都县299个村、3600多个村小组都跑遍了,但实际上对本县的扶贫难点都不掌握。到底他是怎么跑的,经常陪同他下乡的干部心里都有数。宁都县梅江镇党委原书记李木生说:“一天最多跑十多个乡镇。有的时候就是两三分钟、三四分钟,有的地方仅仅路过一下,也宣称去过了。”

  无论是作秀式调研,还是应付式调研,都值得高度警惕,它们背后都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相互交织、相互助推。把心思花在“经典路线”上,而非群众路线上,这样的调查研究徒有其名,不仅无法成为科学决策、防止失误的工作利器,反而沦为形式主义变种,形成不良示范,恶化当地政治生态,让群众心生反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调研新风劲吹,广大领导干部坚持务实管用原则,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开展调研,让一大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赢得群众的广泛好评。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其中就提高调查研究实效要求“真正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多开展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不作秀,不依赖‘经典路线’”。

  针对“一天调研十多个乡镇,路过一下也叫去调研过”等变味走样现象,必须高度警惕。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调查研究务必谨防只走“经典路线”,而不坚持“群众路线”。要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真功夫。

 
坑人的“财神爷”
坑人的“财神爷”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观点
 
  李连和


  这几年,每逢春节,农村老家总会出现一些拿着印有“财神”字画的人。他们到处流窜,挨家挨户“送财神”,实则是招摇撞骗。

  这些“财神爷”可不是白送。他们拿着每张只有几毛钱成本的“财神”字画,漫天要价,开口少则十元,多则二三十元。

  面对送上门的“财神爷”,多数村民不好意思拒绝,只能硬着头皮花钱把“财神”留下。尽管大家对这种行为很反感,但居家过日子,又是春节,只能图个吉利。

  久而久之,那些骗子觉得农村人诚实、善良,也看准了到偏僻农村“送财神”的商机,去村里“送财神”的“财神爷”越来越多。

  父亲告诉我,这些“财神爷”三五成群,有时一天家里就来好几拨。为此,每家每天都要花掉好几十块钱。

  还有些“财神爷”不择手段,连唬带骗。倘若有人不肯给钱,他们就说一些不三不四、不吉利的话,甚至恶语伤人、强买强卖。

  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到城里打工和生活,家里留守的大多都是老年人和一些妇女儿童。村里尤其要补上治安管理“短板”,加强治安巡防,给百姓壮壮胆、撑撑腰。

  村里的干部,更不能袖手旁观,对这种打着“送财神”旗号,实为敲诈勒索的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保证百姓平安过年。

■征稿启事


  为体现开门办报,《新华每日电讯》“草野·宇下”栏目长期征集读者来信。

  我们期待收到来自不同地方的中国故事,倾听来自不同行业群体的真实声音,尤其欢迎来自基层的生动细节,反映时代进步的细微变化。愿用我们有限的版面,撑起一方公民发言的舞台。

  邮箱:xhmrdxpl@163.com。来稿请注明“草野·宇下”,请勿使用附件。

 
以“非常之举”破解欠薪难
以“非常之举”破解欠薪难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观点
 
 
 
  新华社记者

姜琳、李平


  岁末年初,不少行业进入工资支付高峰期。劳动者及时足额拿到劳动报酬,不仅关系个人权益和千万个家庭的生活,也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各地应以超常规举措、特事快办方式,帮助劳动者及时足额拿到薪资,让他们过上一个不“忧薪”的春节。

  经过多年治理,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欠薪高发多发的现象已经得到明显遏制。人社部数据显示,全国查处的欠薪案件数、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及涉及人数均逐年下降。

  然而,眼下仍有一些劳动者遭遇欠薪难题,其中既有拖欠多年、反复讨薪未果的“旧账”,也有近期才发生的“新愁”。各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对做好根治欠薪工作的认识,在春节前采取更实举措,聚合各方力量,主动担当,全力尽责处置欠薪案件。相关部门不妨对历史积案多一点耐心,对复杂疑难案件提级办理、一抓到底,通过调解解决一批、接访化解一批、仲裁处理一批、司法执行一批、应急资金兜底保障一批,让更多劳动者早点拿到应得报酬。

  在强化疫情防控、倡导“就地过年”的背景下,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控,拿出“麻木不得、更拖延不得”的态度,重点聚焦欠薪多发的工程建设领域,严盯死防、限时办结;对欠薪问题多发的企业实施约谈,敦促其主动“清欠”“防欠”,及时化解工资纠纷,尤其避免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和低收入群体因欠薪陷入困境,让每位劳动者无论在哪里都能安心过年。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住宅”变“公寓”?学区房成“糟心房”! 业主、开发商、管理部门各执一词,到底谁在忽悠
“住宅”变“公寓”?学区房成“糟心房”!
业主、开发商、管理部门各执一词,到底谁在忽悠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融媒
 
 
  临沂兰山区后园馨园小区E区,左侧为1号楼1到3单元“住宅楼”,右侧为5号楼“酒店式公寓楼”。           本报记者贾云鹏摄
 
 

 
  本报记者杨文、贾云鹏
 

 
  近日,一些网友通过新华社客户端“全民拍”栏目反映,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后园馨园E区376户业主的“住宅”变成了“酒店式公寓”,导致业主孩子无法就读片区内的优质学校。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爆料涉及的购房合同不一致、房屋查询证明前后矛盾、开发商涉嫌虚假宣传等关键信息,业主、开发商、管理部门各执一词,让这起持续一年多的纠纷疑点重重、扑朔迷离。
 
  有关部门表示,将进一步深入调查,逐户核实处理。
 
  业主和开发商购房合同不一致,谁在制造“阴阳合同”?


 
  2019年6月,山东临沂兰山区后园馨园E区的业主孙女士在为孩子上小学报名时,按照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却被学校拒绝,理由是:房子不是学区房,而是40年产权的公寓。“买的时候,宣称是学区房、70年产权,怎么突然变成了公寓?”这个消息让部分业主愤懑不已。
 
  日前,记者走进后园馨园E区看到,居民楼外观上没有任何不同,都是碧瓦朱檐,鳞次栉比。据小区业主介绍,后园馨园E区共有1号、2号、3号、5号四栋楼,其中1号楼为住宅楼,存有争议的是2号、3号、5号楼,共涉及376户业主。
 
  记者翻看业主和开发商各自提供的购房合同发现,同一栋楼、同一单元、同一门牌、同一面积,购房合同上其他表述一模一样,唯独商品房的“规划用途”一栏不同。业主拿出的购房合同上写着“住宅”,而开发商拿出的合同上,规划用途里却写着“公寓”。
 
  据悉,土地和房屋的性质取决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科科长王临生说:“2010年,后园馨园E区的项目规划用途为批发零售和城镇住宅,通俗地来说就是有商用、有住宅。”
 
  在原临沂市规划局2013年11月25日审批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上,记者看到,后园馨园E区1号楼为住宅楼,2号、3号、5号等楼为酒店式公寓商业楼。王临生说,根据城乡规划法等规定,非因政府原因,不可以更改其规划用途。
 
  临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地产市场监管科工作人员董鹏飞告诉记者,住建部门的系统上能够查询到后园馨园E区项目的合同。“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业主,他们的合同都是由住建部门提供。”
 
  记者在临沂市住建局的系统上看到,2号、3号、5号楼的购房合同上规划用途为公寓。临沂市住建局表示,房屋用途在系统中不可更改。“经调查核实,从办理商品预售许可证时,这些楼的规划就是公寓。”董鹏飞说。
 
  部分业主还提供了房屋是“住宅”的更多证据。如孙女士和其他业主通过银行调取的贷款合同上,抵押物名称为“住宅”;水电价格按照住宅来收;开发商的合同原件有被重新装订的痕迹。
 
  为何业主和开发商提供的购房合同不一致?哪一份合同是真的?临沂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后园馨园E区开发商和业主之间的合同纠纷责任不好认定,建议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
 
  官方查询结果前后矛盾,33次全是工作人员“失误”?


 
  公开资料显示,后园馨园E区四栋楼作为整体进行预售,统一命名为1号楼。该小区于2015年6月5日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预售面积为80526.37平方米、预售套数927套,其中住宅面积59303.46平方米、住宅套数532套。“住建部门颁发的预售许可证就可以说明,我们的房子当初是作为住宅进行预售的。”有业主表示。
 
  临沂市住建局对此称,由于后园馨园E区项目在物理上是一个整体——即各栋楼的二层以下裙房连在一起,因而只能作为一个整体出具测绘报告。在办理预售许可证时,各楼统一命名为1号楼。1号楼对应1号楼的1到3单元,2号楼对应1号楼的4、5单元,3号楼对应1号楼的6单元,5号楼对应1号楼的7单元。
 
  但蹊跷的是,2016年9月,有业主到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房屋证明和不动产权属登记信息时,显示房屋规划用途均为“住宅”;而在2019年6月,该业主进行同样查询操作时,房屋证明却显示为“公寓”。
 
  消费者遇到矛盾困惑,到当地房管部门查询商品房性质,这是惯常做法。然而,后园馨园E区部分业主在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查询结果前后矛盾,让人颇感不解。
 
  临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解释说,经调查,从2016年5月到2019年8月,后园馨园E区1号楼共进行了361次查询操作,其中33次查询记录显示为“住宅”,与系统登记的规划性质不一致。
 
  “因该项目属于规划功能分区较复杂的综合体项目,工作人员在电脑屏幕上查看房屋信息时容易产生混淆。另外,房屋查询业务量大,工作环境嘈杂,要求即来即办、即办即结,查询证明需工作人员手工复制粘贴,且出现错误的查询记录是由19名不同工作人员在不同时间分别出具,初步认定为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该负责人说。
 
  这个说法显然不能让业主满意。有当地市民告诉记者,在2018年6月份之前,后园馨园E区买了“公寓房”的业主孩子也可以上学,但2019年之后就行不通了,“听说是因为教育资源收紧,不接受住公寓房的孩子上学了。”
 
开发商是否涉嫌虚假宣传?


 
  多位业主向记者提供的视频、录音、微信聊天记录截图等显示,临沂市汇源企业总公司的销售人员宣称,“不用担心,都走1号楼的住宅手续,签合同都是70年。”
 
  临沂市市场监管局调查人员收听了录音后,认为由于播放时间短,单凭这些话语暂时无法认定为虚假宣传。同时,调查人员还调取了后园馨园E区1号楼7单元的营销资料,如营销方案展板图、建设规划公示图等,公寓和住宅位置标示明确清晰,查阅“后园馨园彼岸”微信公众号内容,未发现有虚假宣传行为。
 
  临沂市汇源企业总公司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业主提供声称为原销售人员的录音资料,无法辨别真伪。
 
  但业主并不买账,他们认为房地产开发商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业主们提供的开发商宣传信息上写着:“后园馨园在售房源1号、2号、3号、5号……工程已经封顶,孩子上学成长无忧。”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开发商在销售时应如实告知商品房是“住宅”还是“公寓”,不得有任何隐瞒或误导。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孟凡麟说,如果开发商在销售商品房的时候,对外宣称是学区房,有意隐瞒事实真相、不如实告知商品房的规划性质,则构成欺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业主可以主张解约,并要求开发商赔偿损失。
 
  部分“公寓房”业主表示,当时购房时,自己买的价格要比1号楼1、2、3单元的价格低一些。记者在住建部门系统显示的交易价格中看到,相邻位置,公寓楼的价格比住宅的价格平均每平方米低600至1000元不等。
 
有关部门将进一步调查


 
  记者了解到,临沂市委市政府对后园馨园“住宅”变“公寓”、孩子不能入学等问题高度重视,责成临沂市集中处理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立即开展调查处理工作,共同研究解决方案。20日,有关部门就业主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和回应。
 
  例如,有业主质疑,自己所购买房屋面积有180多平方米,明显超出了一般公寓的建设面积。临沂市集中处理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领导小组作出回应:对于公寓设计标准,国家没有明确要求。对该项目公寓户型、面积与住宅相似的问题,属于开发企业正常开发建设经营行为。
 
  对于376户公寓业主孩子面临的上学问题,小组表示,作为义务教育划片招生条件的房产,其权证性质须为住宅。招生方案明确规定:“工业用房、商业用房(含公寓)等非住宅不能作为入学房产。”
 
  据了解,后园馨园E区的入学招生工作,每年均由后园居委会告知公寓业主,将孩子户籍迁入后园馨园,以户籍参与划片招生。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有18名、29名、20名适龄儿童少年升入片区内小学(临沂北园路涑河小学)、初中(临沂十二中),两所学校均为临沂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
 
  这一入学路径是根据后园馨园E区所在的兰山区统一规定,实行划片招生,常住人口子女以其父母一方的“居住证+社保(或纳税申报)”积分入学,政府统筹学位,家长自愿申报学校,相关学校根据积分情况录取,保证区域内适龄学生应入尽入。
 
  相关工作人员称,兰山区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只要家长不“择校”,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即不存在“上学难”“无学上”的问题。
 
  调查人员还发现部分业主提供的合同与网签备案不一致,存在业主另行签署合同以获取更高额度贷款以及低利息的嫌疑。针对此类问题,需要对业主进一步深入调查,逐户核实处理。
 
  临沂市表示,将组织市信访、住建、自然资源与规划、教育、市场监管等有关单位和部门,就该项目涉及的法律法规、市民诉求以及信访办理过程等有关问题解释清楚,并继续开展有关情况调查处理。对涉及的合同造假、“阴阳合同”等问题,将组织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做好调查处置工作,对查询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工作人员,将依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理。
 
处理危废岂能“一烧了之”
处理危废岂能“一烧了之”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融媒
 
 
 
  22日,新华社“全民拍”报道了贵州省千家卡工业园区有企业处理危废一扔了之、一烧了之,相关部门管理责权不明晰。贵州省生态环境厅23日晚表示,已锁定违法企业并严查整改。

  据悉,当地正在对违法堆放的垃圾进行清理,危险废弃物已全部依法清理完毕,并进行固体废物溯源排查。通过实地检查50余家企业,初步锁定7家违法倾倒固体废物企业,并已完成调查取证5家,下达查封决定书1家,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4家。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表示,将要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管委会、龙里县政府举一反三,分类梳理,针对排查的问题逐一制定方案限时整改,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确保不再发生类似问题。

(记者蒋成)

 
中国新冠疫苗:安全吗?有效吗?够用吗? 最早“以身试药”专家回应国产疫苗公众关切
中国新冠疫苗:安全吗?有效吗?够用吗?
最早“以身试药”专家回应国产疫苗公众关切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工作人员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分包装车间内检查产品包装质量(2020年12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本报记者李斌、林苗苗、陈钟昊
 

 
  新冠来袭,一场病毒和全人类的“战争”爆发。作为抵御病魔的强有力武器,疫苗被无数人寄予厚望。在这场疫苗研发的攻坚战中,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国生物)为代表的我国企业一直走在前列。
 
  新冠疫苗究竟是怎样研发出来的?从立项获批到研发、建设、生产、上市,何以只用了330多天时间?究竟应该怎样看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的“科研含金量”?中国有近14亿人,需要怎样的覆盖率……近日,带着一系列焦点热点问题,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深度对话中国生物董事长、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回应公众关切。
 
  “以身试药”是传统:“9个月时间里已经被抽了约60管血”


 
  问:《中国疫苗百年纪实》这本书告诉人们,疫苗研发从来不是简单的事,而是以命相搏。这次新冠疫苗研发也是这样吗?
 
  答:是的,我是去年3月23日最早接种我们研发疫苗的人,作为最早一批“以身试药”者,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后没有任何异常情况,就是打针的地方稍微疼一点。因为接种后要定期检测抗体,我在9个月时间里已经被抽了约60管血,因为要定期观察的血液指标比较多。打第一针后的第二个星期就能检测到抗体,打第二针后2周左右就能检测出较高的抗体水平。
 
  一百年来,我国生物制品工作者的献身精神不断传承延续。其中,“以身试药”就是一个传统。新冠灭活疫苗临床试验中,累计有几万名入组受试者接种疫苗,其中很多是生物制品人。这些特殊的志愿者,如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生物制品人的责任与担当,当然,同时也是基于对我们研发和生产技术的自信。
 
  为助力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早日上市,中国生物在2020年3月底启动了志愿接种,包括国药集团四级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内的数十名志愿者撸起袖子,自愿参加了人体预测试。中国生物人有句话:做敢给自己家人打的疫苗。这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的自信。
 
  从立项获批到研发、上市共330多天:“时间前所未有的短”


 
  问:此次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从研发到上市用了多久?有哪些关键节点?
 
  答:疫苗从立项获批到研发、上市,总计用了330多天的时间,从科学的角度看,可以说前所未有的短。
 
  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从研发到上市,有几个主要节点:一是2020年4月12日,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全球首家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4月27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也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
 
  二是2020年6月23日阿联酋国际临床试验,也就是Ⅲ期临床试验正式获批。
 
  三是国内紧急使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在2020年6月30日获得了紧急使用许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在7月23日获得许可。
 
  四是国外紧急使用,阿联酋2020年9月14日首先批准紧急使用,紧接着巴林于11月3日、埃及于2021年1月2日也批准紧急使用。
 
  五是国际上注册上市,阿联酋2020年12月9日批准正式注册上市,巴林12月13日批准正式上市。
 
  六是在国内第一家附条件上市,时间是2020年12月30日。
 
  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从启动科技攻关到获批临床试验,我们用了98天;从进入临床到武汉、北京两个所先后都做完Ⅰ/Ⅱ期临床试验,用了78天;再从Ⅲ期临床试验入组启动,到附条件上市获批,用了168天。
 
  疫苗研发速度很快:“把一天当作几天用”


 
  问:作为疫苗研发第一梯队,短时间内拿出疫苗,靠的是什么?
 
  答:这次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的研发速度很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举国体制优势。
 
  从全球经验看,过去一种疫苗从研发到上市,一般需要10年以上,投入10个亿以上。速度快一些的,也需要5年到6年时间。所以,新冠疫苗330多天能够上市,我们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这次新冠灭活疫苗的研发速度之所以能够这么快,关键在于依靠国家强大的制度优势。整个疫苗的研发过程得到了国家很多部委的大力支持,包括科技部、卫健委、药监局、工信部等。各部门采取应急状态的研发和审批程序,很多技术路线并行开展,各疫苗研发审评机构将审评程序由“串联”变“并联”,使得疫苗研发、审批时间最大限度缩短。
 
  同时,中国生物在内部推行了最激烈的竞争。中国生物为新冠疫苗启动了“背靠背”的科技攻关竞赛,直接推动了同一疫苗研发在两个不同企业之间的进度。武汉生物所和北京生物所承接研发课题后,在同一个赛场的两条赛道上展开竞赛,这个新机制上的改革,最大限度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竞争动力,也为疫苗研发“双保险”打下了基础。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在研发过程中不计投入,采取了许多“串联”改“并联”的工作模式。以小鼠的动物试验来说,为了更快找到合适的注射剂量,我们一改通常的试验方式,改为三组不同剂量的试验同时进行。这就需要研究团队加班加点,把一天当作几天用。疫苗研发不仅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短时间内拿出疫苗,靠的是研发团队争分夺秒的拼搏精神。
 
  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具有五大特点:“灭活疫苗是个既传统又现代的技术”


 
  问:在疫苗的诸多技术路线中,中国生物为什么最终选择灭活这一技术路线?
 
  答: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具有技术安全性、防护有效性、人群普适性、储运便捷性和产能可及性等特点,安全性非常好,有效性数据超过了临床研究预设的目标,冷链储运条件符合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国情,产能充足,能够满足大范围的接种使用。
 
  同时,有别于过去的灭活疫苗生产技术,中国生物采用先进的细胞培养技术、纯化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生产效率高,质量控制指标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成功上市的疫苗大部分是灭活疫苗产品,包括脊髓灰质炎疫苗(一类新药)、手足口病疫苗(一类新药)、森林脑炎疫苗(一类新药)、出血热疫苗等。
 
  新冠灭活疫苗将全病毒进行培养,然后通过灭活和纯化,制备成灭活疫苗,其抗原成分完整,保护性更加全面。2020年7月中国生物新冠疫苗获批紧急使用以来,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对高风险暴露人群累计完成数百万剂次的新冠疫苗紧急接种工作。其中7万多人赴海外一百多个国家有发病的疫区工作,在同一工作生活环境下,接种疫苗者中没有病例报告。
 
  此外,疫苗的可及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在可及性方面,灭活疫苗有着自己的储运便捷性优势,储运条件是2℃~8℃,这与我国以及许多国家现有的疫苗储存条件和运输条件一致,不需要重构冷链体系设施,可大规模降低成本。
 
  “对于疫苗的安全性,接种者不用担心”


 
  问:近期,英国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备受关注,新冠疫苗对变异后的病毒是否有效?
 
  答:从我们目前收集到的数据看,全球不同地方分离出来的病毒,我们灭活疫苗产生的抗体全部可以覆盖。
 
  国家药监局审评通过的分析数据显示疫苗保护效力为79.34%,高于世界卫生组织50%的指标。一般来说,多数疫苗有效率超过70%即可在我国上市。在呼吸道疾病疫苗普遍保护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我们的新冠疫苗属于“优等生”。
 
  2020年底,国家药监局批准中国生物的灭活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附条件上市”相当于给企业留了“家庭作业”,主要是持续监测观察抗体的持久性等。对于疫苗的安全性,接种者不用担心。2021年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介绍,我国已累计开展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接种超1000万剂次,证明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很多一线研发人员“精神和身体都饱经考验”


 
  问:在新冠疫苗的研发历程中,无数一线工作者默默付出,成就了疫苗的快速成功上市,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答:2020年的大年初一,我们的一位科研人员接到了新冠疫苗研发任务。为投身抗疫一线,她紧急决定留下年仅2岁的女儿,从安徽老家连夜自驾逆行赶回武汉,经过近5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在封城前夜赶到,随即被派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3实验室)开始工作。
 
  因为在实验室里要穿非常厚的防护服,穿脱一次很费时间,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很多一线研发人员都让自己尽量少吃东西,少喝水,甚至后来还穿着纸尿裤,凌晨三四点钟才能脱下防护服,回到休息区,精神和身体都饱经考验。
 
  中国疫苗找到了国际临床试验合作新的“打开方式”


 
  问:此次是中国疫苗首次在海外大规模开展上市前的Ⅲ期临床试验,海外临床试验情况如何?
 
  答:过去,由于国际化程度不够高,国内生物制药企业在海外还没有开展过大规模的保护性临床研究。可以说,通过这次磨炼洗礼,中国疫苗找到了国际临床试验合作新的“打开方式”。
 
  在海外临床试验方面,我们与阿联酋、巴林、阿根廷、埃及、秘鲁等国家开展合作,综合考虑国家的合作意愿和医疗卫生及科研条件,这几个国家的政府部门都非常支持,一些国家领导人、知名政要都主动成为疫苗接种的志愿者。
 
  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严格采取国际上通行的随机、双盲、对照的方式。“双盲”就是指研究者和疫苗的接种者都不知道每个人打的是安慰剂还是疫苗,安慰剂和疫苗从外观到注射方式以及后期监测手段都完全一样,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对试验结果可能造成的干扰。
 
  从参与Ⅲ期临床试验的人员规模来说,我们在国际上开展了覆盖志愿者国别最多的临床试验,Ⅲ期临床试验接种人数超过了6万人,接种志愿者涵盖了125个国籍,覆盖人群及其所属国别量均创全球第一。
 
  此外,从中国到海外参与临床试验的团队不仅有国药集团和中国生物的团队,还有来自国家疾控中心、河南省疾控中心的专业人员,以及第三方临床监查方。我们与当地的合作伙伴及一流的研究团队密切合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建立较稳固的群体免疫屏障:理论上“中国要接种的人数范围在9亿至12亿”


 
  问:中国有近14亿人,需要怎样的覆盖率,才能通过注射疫苗构筑起免疫之墙和保护屏障?
 
  答:在新冠病毒来袭之前,我国还没有一个高等级的生物安全生产设施。我们借鉴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标准和自身生产工艺特点,分别在北京和武汉建成的新冠灭活疫苗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车间,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查和认证后,已投入规模化生产,今年预计产能可达到10亿剂以上。
 
  根据以往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观察,结合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显示的保护率,理论上需要有70%至85%左右的人群接种疫苗,才可能建立较稳固的群体免疫屏障。以此来算,中国要接种的人数范围在9亿至12亿人。
 
  新冠疫苗整条生产线:设备实现了95%的国产化率


 
  问:我们的新冠疫苗生产线自主化程度如何?
 
  答:从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到3月23日我接种第一针疫苗,只用了2个月的时间。中国生物能这么快做出疫苗,并且今年产能将达到10亿支,在全世界范围内看都是很不容易的。
 
  灭活疫苗是传统、经典的路线,我要特别强调灭活路线它不是“落后”,这次新冠疫苗的诞生,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创新因素,包括生产工艺技术的创新和质量标准的提升。同时通过这次车间的建设,创造了车间建设的“火神山”速度,实现了整条生产线设备95%的国产化率。
 
  近年来,有关部门提出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持疫苗、生物技术等相关的科技攻关,使我们在疫苗的研发、创新、产业化以及相关的产业链方面都取得了提升和突破,因此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研发出新冠疫苗。
 
  临床精准诊断的“探照灯”和重症患者救治的“压舱石”


 
  问:在构筑新冠防线上,除了新冠疫苗,中国生物还有哪些建树?
 
  答: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生物迅速研发出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检测试剂这个临床精准诊断的“探照灯”,率先提出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疗法这个重症患者救治的“压舱石”。
 
  2020年2月1日,中国生物采集到了第一例康复者的血浆,对血浆进行核酸检测、病毒灭活工艺等工序后,通过成熟的血浆制备技术,研发制备出新冠康复者恢复期病毒灭活血浆,系统提出了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采浆计划、技术标准和临床治疗方案。康复者血浆治疗技术,获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推荐使用,纳入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被专家形容为治疗的“压舱石”。
 
  打通产业链条,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事”


 
  问:我国疫苗或生物制品的研制、生产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在国家间相互竞争的时候,卡脖子技术能成为致命因素,这时一定要有一个全产业链。产业发展需要全产业链的互动,在这方面,中国有着巨大潜力,也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和资金与人才的投入。
 
  我举个例子,生物制药行业遇到过三个门槛,其中之一就是规模化哺乳动物细胞的培养问题。现在生物反应器全自动微载体培养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因此为新冠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要时刻关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与过往相比,我们的转化机制已经畅通许多,但在机制的灵活性、整体的协同性上,较之欧美还是存在一定差距,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改革提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打通产业链条,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不是某一个企业的事,需要国际国内、国企民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政府监管部门等多方面的合作,共同去推动、共同去挑战、共同去实现。
 
  疫苗安全问题“需要系统全面地规划”


 
  问:我国不久前通过生物安全法,您如何看待疫苗对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
 
  答:中国生物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高等级生物安全疫苗生产管理体系,配合相关部门编制了首个疫苗生物安全生产设施标准,并为国家制定《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提供了蓝本。这是我们在疫苗研发之外的另一条战线,它不光关系到我们之前赢得的疫苗研发的速度优势能不能迅速转化为生产能力,还关系到今后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时的疫苗研发生产效率,关系到国家生物安全战略实施,关系到我国在全球生物科技竞争中能不能处于有利地位。
 
  当然,疫苗安全不仅仅是疫苗企业自己的事,需要系统全面地规划。建议:一是继续着力固根本、强弱项、补短板,加强疫苗研发能力建设,政府、科研院所支持国家疫苗发展战略,鼓励科技创新和产业合作。
 
  二是有序引导,加强资源统筹,逐步改变小而散的疫苗行业局面,确保在任何特殊时期都能始终牢牢把握疫苗供应保障主动权。
 
  三是加强工业能力提升,涉及疫苗相关上下游产业链的装备制造水平、原辅材料供应能力,要在国家主导下,有计划地实施专项提升。
 
  四是加强疫苗专业人才培养,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培育和打造行业领军人物和企业科研“灵魂”,培养造就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
 
  五是注重生物安全实验室及生产设施的布局规划,鼓励企业打好生物安全硬件和软件建设基础,为应对突发新发传染病做好准备。
 
算好三本“账” 打赢两场“仗” 辽宁在战“疫”中实现经济平稳向好
算好三本“账” 打赢两场“仗”
辽宁在战“疫”中实现经济平稳向好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沈阳1月25日电(记者陈梦阳、汪伟、白涌泉)2020年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辽宁在战“疫”、改革、创新上同时发力,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战场”上均取得不错的成绩。

  在战“疫”中稳住阵脚,算好“民生账”


  岁末年初,大连、沈阳相继发生新冠肺炎疫情,这是2020年初以来辽宁遭遇的第三波疫情冲击。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是最大的“民生账”。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辽宁省采取果断措施。

  ——年初,疫情突袭。辽宁省财政部门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筹措并及时拨付疫情防控相关资金60.8亿元,确保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需要,支持企业及时复工复产。

  ——年中,大连市发生疫情。大连迅速反应,全面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优先排查曾经有疫情小区、老旧小区以及人口密集小区居民。

  ——岁尾,大连、沈阳相继发生疫情。辽宁严格管控,进行多轮全员核酸检测筛查。

  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沈阳中心——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王磊石说,几次疫情中,国内参保人员的治疗费用及日常生活费用均由政府全额保障。

  围绕“六稳”“六保”,辽宁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稳住民生之基。2020年,辽宁全省约有5.14万户市场主体享受房屋租金减免政策,减免金额约6.76亿元;全省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335.6亿元,为11.3万户企业核发稳岗返还资金44亿元,稳定岗位437.6万个;全省城市低保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平均提高约5%、7%……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吴松说, “在推动复工复产和保障就业方面辽宁省全力以赴,这也是一本非常清楚的‘民生账’”。

在改革中积蓄力量,算好“发展账”


  辽宁老工业基地历史包袱重,体制机制障碍多,不改革就谈不上发展。疫情肆虐没有阻滞辽宁改革的步伐。

  2020年12月23日这一天可以载入鞍钢的历史。鞍钢集团与鞍山市签署协议,110多户实施重组改制的企业股权正式划转鞍山市,标志着鞍钢厂办大集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

  2020年,在国家和辽宁省支持下,驻辽央企当年基本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关闭或重组改制企业957户,安置职工20.1万人。全省各地接收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136万人。这是继2019年基本完成地方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之后,辽宁啃下来的又一块“硬骨头”。

  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说,国企的成败关乎辽宁经济命脉,厂办大集体改革完成后,辽宁国有经济站到了一个新起点。

  与国企改革加速同步,过去一年,辽宁营商环境改革也一直在路上。

  “执照到手才用了半个小时左右!”拿着营业执照,辽宁省子奇商贸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祝巍直呼办事效率高。目前,辽宁省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已达到100%。在“一网通办”平台上,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两天内,大连市、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等地区压缩到半天。

  以改革开路,辽宁经济取得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经初步核算,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6%;财政收入扭转了年初以来的下降趋势,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1%;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同比增长2.6%。

在创新中擘画未来,算好“前途账”


  近日,由东软集团等单位联合开发的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在石家庄市开始应用,大大提速核酸检测。

  2020年初,面对汹汹疫情,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仅用7天就推出了方舱CT,成为战‘疫’神器;7月上旬,又一口气发布了512层全景多模态CT等7款最新产品……

  创新带来空间,创新引领未来。2021年一开年,沈鼓集团的任务订单就已饱和。去年7月,集团研制的国产最大13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氮气试车一次成功。这家有着近90年历史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创新路上高歌猛进,即使在疫情的背景下,2020年营业收入、出口交货值、利润等主要指标依旧高速增长。

  不创新,辽宁经济就没有前途,这已成为全省共识。2020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3.4%,光纤、光缆制造及锂电池制造业增加值、集成电路产量、稀土磁性材料产量等全都大幅增长。

  “作为工业基地,辽宁产业数字化的场景资源优势和数字产业化的数据资源优势明显,未来将全力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卓明说。

 
湖南两会:“厅长通道”传来“发展好声音”
湖南两会:“厅长通道”传来“发展好声音”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长沙1月25日电(记者刘良恒、张玉洁)“去年,湖南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元台阶,‘十三五’是湖南省发展最好、事业进步最快,人民‘获得感’最强的时期之一。”25日11时许,湖南省人民会堂主礼堂东侧,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胡伟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1月24日、25日,政协湖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分别在长沙开幕。今年的湖南两会,首次开设“委员通道”“代表通道”和“厅长通道”。部分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政府部门“一把手”受邀回答记者提问,回应群众关切,畅谈湖南省“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展望湖南省“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愿景。

  由于是首次举行类似活动,湖南省两会“厅长通道”备受关注。湖南省两会进行期间,长约50米的“厅长通道”警戒线外,架满了“长枪短炮”,一些媒体记者忙着调整机位、测试信号,抢占最有可能获得提问机会的位置。人大开幕会结束后,来自湖南省发改、科技、工信、商务部门的四位“一把手”分别走上“厅长通道”,与媒体记者展开深入交流。

  在短短的三四十分钟时间内,“厅长通道”上金句频出。湖南省科技厅厅长童旭东在谈到“核心竞争力”时说:“关键核心技术要自立自强,自主可控,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湖南有6位农业领域院士,有高水平的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去年,第三代超级杂交稻双季亩产创下1500公斤的纪录,耐盐碱水稻、镉低积累水稻选育实现新突破。这就是核心竞争力。”童旭东说。

  工程机械和轨道交通是湖南省制造业的两块“金字招牌”。工程机械产业规模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成长为“世界级”企业,与国际巨头同场竞技。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行业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在株洲,开发了世界最高时速米轨动车组、世界首辆超级电容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等一批高端产品。

  “我们希望湖南发挥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打造更多‘独门绝技’和‘大国重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抢占技术‘制高点’,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为‘国之大者’贡献湖南力量。”湖南省工信厅厅长曹慧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去年9月,湖南自贸区获批。短短三个多月来,湖南自贸区发展形势喜人:中非经贸合作研究会、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等服务平台启动运营,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一期已投入使用,新设企业705家,引进重大项目75个,投资总额超过1085亿元。

  “我们将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开展首创性、集成性、系统性、链条式的改革探索,力争今年形成10项以上制度创新经验和案例。”湖南省商务厅厅长徐湘平说。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主线贯通,预计年底全线通车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主线贯通,预计年底全线通车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1月24日,大型浮吊船在放置最后一片预制箱梁(无人机照片)。

  当日,随着一片重达1800余吨的70米预制箱梁放置到位,舟岱大桥主线顺利实现贯通,为今年底实现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舟岱大桥是连接舟山本岛至岱山岛的跨海桥梁,也是宁波舟山港主通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华社发(沈磊摄)

  新华社杭州1月25日电(记者魏一骏)1月24日,随着一片重达1800多吨的70米箱梁被海上大型浮吊缓缓地放在舟岱大桥主通航孔北侧跨处的高墩上,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实现主线贯通。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由浙江省交通集团牵头投资建设,全长36.78公里,总投资约163亿元。项目连接富翅岛、舟山本岛、长白岛、岱山岛、鱼山岛5座岛屿,穿越5个航道,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其中,鱼山大桥、富翅门大桥已分别于2018年、2019年建成通车,全线计划于2021年底建成通车。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建成后将与甬舟高速相连,使舟山连岛工程总建设里程达到83公里,跨越8个岛屿,拥有10座大桥。该项目远期规划向北连接上海,届时将对完善地区综合交通网络、支撑国家产业布局规划、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多地两会释放数字化转型新信号
中国多地两会释放数字化转型新信号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针对欠薪中政府监管难、民工维权难等问题,浙江省近年来开发建设欠薪联合预警指挥平台、企业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劳动纠纷治理一体化平台、劳动保障信用监管平台等智治欠薪平台,治理欠薪工作逐步从“清欠”向“防欠”转变。


  新华社上海1月25日电(记者何曦悦、何欣荣)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今年中国仍有多地如期召开地方两会,而“数字化”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和发展规划中的高频词,中国多个城市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战略目标逐渐清晰。

  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在中国被称为“两会”,今年各地在两会期间审议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以及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是观察中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窗口。

  在全球经济因新冠肺炎疫情陷入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大部分省市2020年经济总量实现正增长,其中数字经济的引擎作用功不可没。

  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5%,网络零售额增长24.7%;河南省去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4%;2020年上海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增长6.2%。

  在疫情冲击下,数字经济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成为各地今年和长远发展规划的重点方向之一,不少地方为此确立了醒目的发展目标。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上海市提出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福建省提出打造“数字应用第一省”,河南省提出建设“数字河南”……

  简洁明确的目标背后,未来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布局也一一明晰。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城市数字化转型包括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根据上海“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上海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超过60%。

  经济数字化的基础是新基建,去年上海推出了48个新基建重大项目,总投资270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约700亿元,今年将以更大力度推进。

  以新基建中的5G通信为例,中国多地在地方两会期间都亮出了新一年的建设目标:福建将新开通5G基站3万个,河南将新建5G基站5万个,上海将新建5G室外基站8000个,北京将新增5G基站6000个。

  不仅有力度,中国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更注重温度。老年人如何使用移动支付和健康码、残疾人如何体验数字化政务服务,成为中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城市数字化转型要面向社会领域,突出社会属性,特别要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数字弱势群体’,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是实现‘数字包容’,而不是加剧‘数字鸿沟’。”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郑惠强说。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升民生领域智能化服务水平,解决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数字鸿沟”问题。上海市也在2021年主要工作中提出提高智能技术无障碍服务水平,助力老年人、残疾人跨越“数字鸿沟”。

  从全球趋势来看,数字化转型正在形成一股新的浪潮。来自波士顿咨询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多个国家都在积极尝试数字城市建设。在中国,截至2019年数字城市试点数量超过700个。

  “中国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会是一次革命性重塑。”普华永道亚太及中国主席赵柏基认为,未来会以大数据深度运用为驱动,倒逼中国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的深刻变革,引领生产生活方式的全面创新,创造真正面向未来的数字城市新体验。

 
地方立法:提升针对性,多搞“小快灵”
地方立法:提升针对性,多搞“小快灵”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吴帅帅、陈国峰)适时有效地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立法树规;针对群众身边小事“定规矩”“填空白”……记者近日在浙江、山东等地采访了解到,面对疫情防控、区域发展、百姓关切等新局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批“小快灵”的地方立法率先破题,亮点颇多。

  为应对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许多地方都采取了及时而严格的疫情防控“非常之举”。但这些举措的边界究竟在哪儿?防控措施的法律依据又从何体现?这些问题直接困扰着政府职能部门,尤其是一线社区乡镇的工作人员。

  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启动“紧急立法”。2020年2月7日,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依法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

  在不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等前提下,《决定》授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临时性应急行政管理措施;明确浙江省各级法院、检察院应当依法严惩各类妨碍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决定明确了政府的职责和可以采取的防控措施,也厘清了基层社区、单位个人的权利义务,为此后疫情防控常态化打下了法律基础。

  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但当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规划引领、低水平重复建设、共建共享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也亟待解决。

  “在前期立法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字经济领域需要通过立法来固化和提升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并着力破除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丁祖年表示,数字经济立法伊始就受到高度关注,仅2020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以来,就征集各种意见建议千余条,并集纳各方观点。

  2020年12月24日,《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最终获得通过,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这也是全国首部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

  每日互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毅认为,《条例》为数字经济产业锚定了坐标和规矩,对于规范和促进数字经济健康、高速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法治基础。

  群众身边事也是地方立法保障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在山东淄博的不少社区,现制现售的直饮水机成了方便群众的“新事务”。社区居民喝水方便了,但心里的疑问也不少:经营规范吗?水质达标吗?投诉该找谁?

  据了解,现制现售饮用水事关广大群众饮水安全,但缺少针对性法规进行监管。2019年,淄博市着手对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于2020年4月1日正式实施。有了法规依据,当地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局共对369家经营者的1500多台现制现售饮水设备进行卫生监督检查,查处案件216起,罚款近3万元。

  “现在每台直饮水机上都定期公示营业执照、设备清洗、滤芯更换、水质检测等情况,总算喝上了放心水。”淄博市张店区范家新村居民夏田林说,社区住户已经养成了取水之前先看公示信息的习惯。

  淄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翟乃翠说,地方立法就是要不断增强立法针对性和适用性,让一件件地方性法规成为解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武器。

 
掌上反腐利器助各地遏制“微腐败”
掌上反腐利器助各地遏制“微腐败”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银川1月25日电(记者张亮、李亚楠)“公安部门的数据显示这几个残疾人已经去世,但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这些人还在一直领取残疾人补助款。”去年六月,陕西省宝鸡市陇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大数据平台的预警下,发现了几组异常数据。

  经过对这些异常数据的调查核实,最终确定有10名残疾人和10名高龄老人在死亡后仍然继续领取补贴款,涉案金额1.5万元。

  十八大以来,中共持续高压反腐。近年来,多地在抓“大要案”的同时,正在尝试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让基层政务运行更加公开,挤压“微腐败”的生存空间。

  陇县纪委监委利用纪检监察智慧监督大数据平台预警腐败现象就是一个有益探索。

  记者在这一平台上看到,陇县全县27个县级职能部门、下属10个乡镇的民生项目、资金详情以及监督对象的相关信息一应俱全,这些基础数据经过系统的对比分析,可以让隐藏在角落中的“微腐败”无所遁形。

  事实上,在手机应用市场上,由中国各级纪委监委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已多达数十款。小程序、二维码等“掌上监督”形式也层出不穷,随手拍、全民拍正成为基层监督常态。  

  “大数据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打通各县域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为纪委监委的监督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科技帮手’。”陇县纪委书记张宝林说。

  随着中国在脱贫攻坚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扶贫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微腐败”现象。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加强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强化对巩固“四个不摘”政策成果的监督,保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一度被视为“不适宜人类生存”之地,2012年以来,每年有超过20亿元的扶贫资金投向这里。这些资金最终会以生态补贴、危房改造补助、产业奖补等方式发放到贫困户手中。

  固原市纪委监委在日常监督中发现,一些基层干部打起扶贫款的主意,截留、冒领、优亲厚友的现象不时发生。

  “农村地区信息相对闭塞,权力运行不够透明,监督触角难以覆盖到最基层,成为涉农扶贫领域腐败多发的主要因素。”固原市纪委副书记杨耀峰说。

  为解决上述问题,固原市开发了一个涉农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平台,涉农扶贫项目实施过程、政策依据、申请条件、补贴标准、项目受益农户花名册、逐级审批过程等信息在监管平台上全部公开,确保群众随时随地能够通过手机查看所有涉农扶贫政策信息。

  “只需在手机上动动手指,村里谁家享受了什么政策补贴就能看得一清二楚,谁也不敢作假了。”固原市泾源县六盘山镇什字村村民伍文余说。

  固原市彭阳县有群众通过浏览监管平台公开的禁牧补贴名册,发现王洼镇邓岔村村支书海刚家享受的禁牧补贴面积有问题,并向县纪委举报。

  经彭阳县纪委调查核实,海刚在家属名下多报了禁牧面积28亩,违规领取禁牧补助资金1050元。最终海刚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收缴违纪所得。

  固原市纪委工作人员说,涉农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平台APP上线没多久,一些村干部主动来到农牧局,把自己及亲属名下曾经虚报的草原面积核销掉,并退回冒领的补贴。

  把基层干部权力行使情况全程晒于网上,使权力行使公开透明、留有痕迹,有效消除了监督盲区,避免了暗箱操作。

  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中国各地推出不同的“掌上利器”,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延伸监督触角,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遏制“微腐败”高发态势。

  “大数据反腐是提升腐败治理成效、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必然趋势。”西安交通大学廉政研究中心研究员杜晓燕说,充分利用海量信息的数据优势,可以推动反腐工作实现由粗放化向精细化、由被动应付向主动预见、由个人经验判断向数据科学决策的一系列转变。

  杜晓燕建议,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建立反腐数据库的同时,要注重专业化反腐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大数据反腐法律法规。

 
闭环监督网上督察多维巡察:多地改革警务督察
闭环监督网上督察多维巡察:多地改革警务督察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警务督察在推动重大警务部署落地见效、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维护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各地聚焦民警辅警自身防护安全、社会面整体防控、交通管控措施落实及复工复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等重点,加强精准督察,及时发现查纠了一大批问题隐患。

构建工作闭环,破解“监督难”


  2020年6月,江西省新余市公安局三个派驻督察队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专项督导,共督办未结线索56条,有力推动了“线索清仓”“案件清结”等工作。三个派驻督察队联合禁毒支队,开展专项督导传导压力,三周之内,新余市在全省“赣鄱百日缉毒”专项行动排名显著提升。

  据介绍,新余市通过深化督察改革,构建监督工作闭环,打通从指挥中枢到末端执行各环节上的堵点,督察工作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警务督察制度改革前,新余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共有民警5人、辅警1人,负责对5个县(分)局、30多个内设机构开展监督。由于督察警力少、级别低,监督覆盖面不够广,在发现、查处问题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顾忌。

  改革后,新余市公安局督察委员会领导全市警务督察工作,由“一把手”担任主任,下设派驻督察队和督委会办公室,有效解决了以往督察部门权威不高、势单力薄的问题。

  督察专员的选聘,直接关系到督察改革成效的好坏。新余市公安局选聘3名督察专员,兼任派驻督察队队长。派驻督察队直接对督察委员会负责,按照“一事一授权”原则开展督导。改革后,不仅督察警力在数量上增幅达216.7%,而且提升了“重”量,督导更有力度,更加激发了督察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新余市公安局还将督察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提升监督刚性。例如,在单位绩效考核中,被督察委员会下发《整改通知书》《追责问责建议书》《约谈通知书》的,对不按期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都要扣分。

  “通过深化督察改革,部署有督导、通报有整改、考评有排名、落后有问责的工作闭环正在逐渐形成,从‘指挥中枢’到‘末端执行’各环节上的堵点得到有效打通,政令警令更加畅通。”新余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陈鹏辉说。

网上网下联动,破解“延伸难”


  随着信息化警务的不断发展,各地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网上督察建设,网上督察平台不断完善,机制逐步健全,网上督察在保障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展现出强大战斗力。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河北省公安厅警务督察总队网上督察中心利用全省网上督察系统和电话询问、点名的方式,组织各级网上督察部门开展非接触、不间断的网上巡查,重点对各级公安机关以及基层一线单位领导带班值守、民警值班备勤、执法服务特别是民警自身防护、装备保障、环境卫生等内部防疫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网上监督,既提高了督察工作效能,也有效降低了传染风险。

  例如,衡水市公安局警务督察支队实现了对全市各交通卡口执勤站点的网上监督覆盖,并坚持对全市疫情防控期间办理的所有涉疫案件进行网上监督和跟踪督察。

  河北省公安厅警务督察总队还组成现场督察组,重点检查各级公安机关及一线单位的警力部署、勤务安排、工作运转、防护装备保障以及疫情防控期间全省交通运输保畅等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多维巡察网络,破解“问效难”


  济南市公安局在督察制度改革中,注重将巡察工作与推动公安工作主业发展结合。2019年,济南公安出台保障民营经济发展18条、户政便利服务30条、优化交通管理4批44条,营创良好法治营商环境13条等改革新政。2020年初,建立完善10项疫情防控战时工作机制,出台《处置办理涉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案事件的工作指导意见》等5个执法办案文件和16项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措施,督察工作成效在抗击疫情中得到检验。

  创新建立多维巡察网络——

  济南市公安局把问题查摆作为巡察第一要务,查摆责任传导、部署落实、工作成效以及党员领导干部作用发挥等方面是否存在偏差;紧盯“关键少数”、重点领域、权力岗位,在一线科、所、队设立专兼职纪检员,全面梳理、深入挖掘问题线索,加强日常监督。

  “清单式”反馈,到点清零——

  横向上,济南市公安局联合巡察、审计、督察、法制等部门,成立“机动巡察小分队”,针对基层问题逐一制定问题清单;纵向上,涵盖市局、分局、处室、派出所四层级,建立了14支基层巡察督导队伍,点穴巡察。巡察结束后,将发现的突出问题向被巡察单位进行“清单式”反馈,要求到点销号清零、全面整改到位;整改完毕后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彻底根除。(记者熊丰、吴书光、杨帆)

 
市域治理“新思维” 转型蓄势“新答卷” 湖北咸宁:“大转变”推动“大落实”
市域治理“新思维” 转型蓄势“新答卷”
湖北咸宁:“大转变”推动“大落实”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各地
 
  本报记者梁建强、王斯班


  在湖北“南大门”咸宁,正在开展的“六大”(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统一、大转变、大落实)活动,在全国“大棋盘”中统筹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树立树牢了新发展理念。

  “大学习”“大调研”摸清发展底数


  “没有经过全面调研的议题别说了,这个先拿下。”咸宁赤壁市的一次政府常务会上,面对缺乏充分论证的招商引资项目,赤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不留情面,直接“叫停”该议题。

  咸宁推进“六大”活动中,把开展学习和深入调研摆在突出位置。“如果都是二手货、三手货,去年的货、前年的货,这样的数据怎么指导工作?”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在一次会议上直接点明“六大”活动的动因。

  大学习,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思考、谋划、推进工作的“金钥匙”;大调研,坚持问题导向、责任导向、发展导向,鼓励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解剖麻雀”,察实情、听实话、谋实事。

  按照精选题、小切口、广覆盖的要求,咸宁市13万余名党员干部,从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三个专题方向进行大调研。截至目前,已经形成调研成果934篇,成为咸宁发展的“题库”与“宝典”。

  “大讨论”“大统一”厘清发展方向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位于嘉鱼县官桥镇诗经大道南侧的武汉东湖学院南校区建设工地,寒冬之中依旧一片热火朝天,预计2022年9月,这里将正式迎来大学新生。届时,嘉鱼县将拥有两所正在开办的大学。

  一座县城兴办起两所大学,殊为不易。“当时很多干部还是有顾虑的,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嘉鱼县委办常务副主任叶丛兵告诉记者,县里经过充分调研和多次开会讨论,认为依托紧临武汉的地理优势,创办大学城、发展文化经济是适合嘉鱼的转型发展之路。

  为此,嘉鱼县将原本规划用作物流园、工业园建设的地块调整为大学建设用地。“‘十四五’期间,嘉鱼计划再引入两所大学,届时四万多大学生将为这里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叶丛兵说。

  从计划兴办物流园转向支持建大学,嘉鱼的“新选择”正是“六大”活动催生改变的一个缩影。

  坚持大讨论,通过思想碰撞交流,汇集了大量关于发展的真知灼见;坚持大统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和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日益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

  74岁的贾继柏老人,日前来到咸宁市委办一位干部的办公室,登门递交了一份关于推动咸宁桂花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他说:“在电视上看到‘六大’活动的新闻,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也应该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这份4页纸的报告最终获得意见建议征集活动的二等奖,并已移交有关部门研究办理。

  去年7月下旬,一篇关于赤壁青砖茶的调研报告下,百余名网友纷纷“盖楼”。有网友留言:简化青砖茶便携饮用方式、研发青砖茶罐装饮料……

  广开言路,从省城的知名学者到田间地头的“土专家”纷纷建言献策,广大市民的意见建议也纷至沓来。咸宁市发改委负责同志说:“做好了这些基础工作,谋划‘十四五’心里更有底了。”

“大转变”“大落实”提振发展质量


  “六大”活动,带动了咸宁党员干部作风的“大转变”,推动了各项工作“大落实”。

  “这是第二次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变更已经办好。他们还告诉我,以后这类业务手机上都可以直接办理。”在嘉鱼县政务服务中心,仅花了十几分钟就办完事的孙小姐正在轻松地收拾材料。

  “28个部门的1256个事项都可以在这栋楼里办理,75%的事只跑一次就能办成。”嘉鱼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聂东介绍说,在嘉鱼,企业开办手续遵循“210模式”:2个环节(一表申请、一窗发放),1天内办结,0费用。

  为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咸宁市的29位市领导和164位县市区领导已经走访企业344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受疫情冲击,多家企业一时陷入困局。咸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帮助部分资金流转困难企业申请低息贷款,同时由区属投资平台牵头成立基金,促进产业升级、设备改造。

  为帮助销售困难企业,咸宁高新区开展了7场企业产品推介活动。6个县市区,每月召开销售调度会,通报助销进度。

  在全市上下的齐心努力下,去年复工复产以来,咸宁市先后集中开工项目4批次446个,总投资1282.4亿元。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其中,工业生产连续多月实现正增长,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暖。

 
现代农业必定是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效农业,他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90后“海归”返乡只为种好“一棵稻”
现代农业必定是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效农业,他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90后“海归”返乡只为种好“一棵稻”

( 2021-01-26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关注·成风化人
 
 
丁旦在公司文化墙前的留影。
 
 
 
丁旦展示市场上免洗大米产品和生产技术。 本报记者陈春园摄
 
 
 
丁旦(右)与合作社成员一起检查秧苗的病虫害情况。  受访者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提出了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战略,强调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
 
  “端牢饭碗”“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需要有一批懂农民、懂技术、懂市场的新农人
 
  丁旦就是一个新农人
 
  这是一个“海归”留学生回乡种粮的故事,他今年刚29岁
 
  在普通人眼里,一个农村娃,好不容易挣脱了土地,还远赴英国名牌大学留学,又回到农村“玩泥丸”,似乎不太值当
 
  妈妈反对,舅舅斥责,都没拗过丁旦“回家种田”的执着
 
  这位英国利物浦大学硕士生会碰到什么“钉子”?能用好科技种好田吗?

 
 
 
本报记者陈春园、顾天成
 
  初遇丁旦,想把他和“海归”对应起来,似乎并不容易。一米八的壮实个子,脸上架一副黑框大眼镜,衣服上、裤腿上满是谷屑,活脱脱一个下地农民。不过,墨绿色工装里的贴身T恤上,赫然印着一排可爱的卡通向日葵图案,掩饰不住他“90后”的身份。
 
  土气中透着洋气,洋气中散发朝气,记者试图走进这个年轻人的世界。
 
  丁旦的母亲王秀萍,是中国农村妇女吃苦耐劳的典范:13岁开始,在江西高安乡下走村串巷做裁缝,夏天卖冰棍,冬天卖水饺,开过载客三轮车,和男司机“抢生意”……她说,自己一辈子是苦过来的。
 
  2007年,她和当“教书先生”的丈夫丁奋勇创办了粮油公司,进入粮食加工行业。经过10多年打拼,公司已成长为年产量4万吨、产值2亿元的省级龙头企业,她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女强人”。
 
  2015年9月,丁旦从英国利物浦大学消费者市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何去何从?一家人为此争论不休。
 
  听说“海归”儿子要回家种田,家中立刻“炸了锅”


 
  “家里花130多万块钱供你留学,你回来当农民,胡闹!”“我和你爸辛苦一辈子,不就是图你走出农村,在城里好好生活吗?”


 
  “本科毕业出国时,就没想过以后待在国外;选择专业,也是为了回公司接班。”异国虽好,终是他乡。丁旦天生有着一种浓重的乡土情结。
 
  “百善孝为先。爸妈就我一个儿子,我不回来,他们老了谁陪伴?”记忆中,从小学六年级起,他就开始帮妈妈外出送货。
 
  “从小闻惯了泥土味,吃惯了百家饭。我觉得乡下和城里唯一的区别,就是送外卖、收快递不方便。”他调皮地说。
 
  丁旦说,他选择回乡也源于倔强的个性,不服输。他常想:“我家的米品质这么牛,没理由卖不过别人!”
 
  那天,他在电话里把“回家种田”的真实想法告诉了家人。果不出所料,家中立刻“炸了锅”。
 
  王秀萍焦急地说:“我和你爸辛苦一辈子,不就是图你走出农村,在城里好好生活吗?”
 
  舅舅斥责道:“家里花130多万块钱供你留学,你回来当农民,胡闹!”
 
  经过几番较量,家人的集体反对最终没拗过丁旦执着一念,大家只有各让一步。王秀萍提出了一个条件,丁旦必须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中选一个,求职待满两年,入职必须是现代企业。
 
  “直接回乡接手企业,吃的是我的老本,接触的是上一辈的人际圈、旧观念。送他出国深造,逼他在大城市求职,就是为了不再吃没文化、见识浅的亏。”王秀萍说。
 
  丁旦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毕业后,他只身来到上海。那时,王秀萍只给了儿子一个月生活费。
 
  在两年的“沪漂”日子里,丁旦一个人在现代都市里闯荡,亲历着现代观念的冲击与碰撞。他在一家大型广告传媒公司上班,每天接触各种不同层次的消费者,为大企业做产品市场定位和营销策划方案。2017年底,他结束“沪漂”生活,回到了家乡高安市石脑镇。
 
  第一年,因为天气不好、经验不足,种粮没怎么挣钱;第二年,因公司发展步伐过快,大量流转土地,下半年又遭大旱;第三年,疫情、水灾、虫灾、低温凑一块儿,又亏了不少钱。
 
  丁旦抬头看看天,说道:“老天爷不赏饭吃,可还得扛着。我就不信那么倒霉,今年再碰上坏天气。”语气中充满了一种不怨天不尤人的坚定。
 
  被丁旦“鼓动”一起回乡的,还有南京农业大学种子专业毕业的初中同学高亮,江西机电学院设备专业毕业的表哥肖文,年轻的同乡胡鹏……他们建立荷悦优质稻专业合作社,组建农机团队,定下目标:“要让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丁旦说,农业靠天吃饭,投入大,风险大,收益低,农民社会地位不高,农村吸引力不强,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乡村振兴,国家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一批有农业情怀、有干事能力的年轻人留下来扎根,农村才有希望。”
 
“适度的失败才是成功之母”


 
  这些年,“钉子”没少碰过,丁旦开始明白,和农民打交道得有“门道”、接“地气”,和他们“一个鼻孔呼吸”


 
  丁旦回乡的第一件工作,不是卖米,而是种地。王秀萍说:“既然务农,就得从种地做起,不熟悉土地、粮食、农民,怎么在农村闯天下。”
 
  加工厂以前做订单农业,收别人的粮食加工,王秀萍早就希望建立自己的种粮基地,保证优质粮源。儿子回来正好一举两得。
 
  回乡后,丁旦和公司普通员工一样,拿着每月3000元的工资,开始在附近村镇四处转,流转农田和荒地。
 
  2018年正月刚过,丁旦来到筠阳街道,召集七八户村民商谈流转土地。面对这个戴着眼镜、彬彬有礼的毛头小伙,村民满脸不信任,一位村民劈头便问:“不会是拿了地去套政府补贴吧?”
 
  丁旦以为带足订金,给足价格,土地流转不是难事。经这么一问,他的心一下子凉了一大截。商谈不太顺利,磨了一晚上,只签下70多亩地,其中还有30多亩抛荒地。
 
  这些年,“钉子”没少碰过。渐渐地,丁旦开始明白,和农民打交道得有“门道”、接“地气”,和他们“一个鼻孔呼吸”。
 
  他脱掉皮鞋换上泥靴,脱下西装披上工装,把自己打扮成地道的种田人。见到村民,学会了嘴上抹蜜“老哥老嫂”“大伯大妈”叫个不停,敬烟递水频献殷勤。有一次,在汪家圩乡流转土地,为获得村民信任,他连夜赶出了田地规划方案,装订成册,送到村民手中,并邀请他们来公司考察参观。村民和乡干部开始熟悉这个年轻人,喜爱这个年轻人。
 
  2018年以后,公司流转的土地从无到有,2000亩、6000亩、12000亩……经过几年发展,公司目前流转土地及订单农业的总面积已达5.9万亩,全部用于种粮,“明星企业”的光环上又有了一个新头衔——“种粮大户”。
 
  拿地难,种粮更难,丁旦和高亮都是“门外汉”。2018年,瑞州街办东方红街道一块200多亩的荒田,由于对田块情况不了解,又不懂及时追肥、放水,正常亩产千斤的产量只收了600斤;当年,龙潭镇樟树桥村一块200多亩的地,因为种子品种、播种时间等环节失误,种出的稻子品相不好,只有全部当饲料处理……
 
  “三分种,七分管。”丁旦开始向农校专家请教,向种粮大户学习,向种田能手咨询;开始注重科学种粮、绿色种粮,对土壤进行取样检测,测土配方,制定肥料配比,减少农药用量,安装杀虫灯,使用引诱剂,对病虫害提前预防,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照顾稻子……
 
  适度的失败才是成功之母。2019年,石脑镇文家村一块300多亩的地里,亩产终于达到了1100多斤。验谷员看到金灿灿的稻子,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两个90后大学生种出来的。他赞叹说:“这是我今年验到最漂亮的稻子!”
 
  “现在,选择留下的理由有很多,却再也找不到一个离开的理由。”丁旦感叹道。
 
  一次,村干部不解地问他:“你和镇里书记是什么关系?他两次都在大会上要村干部支持你流转土地。”丁旦一愣,平时没怎么和书记打交道啊。后来才想明白,这是当地政府在背后默默支持年轻人回乡搞农业。这些“默默的关心”,成了丁旦坚持下来的理由。
 
  还有很多管田的农民,还有厂里的员工,还有当地的贫困户……“我离开了,他们就失业了。”对村民、对员工的承诺,也成了丁旦坚持下来的理由。
 
  “离开农村,我在城里怕也找不到好工作了,这几年的履历全是务农。”说完,丁旦憨厚地笑了。
 
科技种田,科学管田


 
  现代农业必定是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效农业;现代农业也必是精细农业、绿色农业


 
  21世纪的地谁来种、怎么种,这是丁旦深思的问题。
 
  农村传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家一户,几亩薄田,耕读传家”的生活方式逐渐远去,现代农业大幕徐徐开启,丁旦回乡时,中国农业已基本完成了“机器换牛”的跨越,正在步入“机器换人”时代。
 
  丁旦想,现代农业必定是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效农业。2018年在公司领过工钱的务工村民有五六千人,平均每人每天80元;2019年,领钱的人数明显减少,工钱涨到100元;2020年,50岁以下的务工者已基本看不到了,基地里抛秧、施肥、喷药等环节,均以五六十岁女性为主,许多人还要公司派车到村里接送;2021年,人会更少,工钱会更贵,派车接送是“铁板钉钉”的事。
 
  “不依靠机械化,手头没有一批农机‘大家伙’,光人工成本就能把公司压垮。未来种地必是农机的天下。”丁旦坚定地说。
 
  他招收了9名“90后”组建了自己的农机团队,先后购入5台旋耕机、7台插秧机、6台收割机、3台无人植保机,探索全程机械化种粮。
 
  “秧好一半禾。”当不少种粮户还在沿袭传统的抛秧、播种时,丁旦已密切关注育秧工厂、机插等高效种植方式。2019年,他顶住成本压力,在基地内建起玻璃大棚1000平方米,联栋温室大棚2300平方米,引进一条全自动化播种流水线,运用先进的育秧栽培模式,进行统一催芽、育秧、播种、机插。
 
  育秧和机插的效益是明显的:第一年机插成本是160元,第二年下降到130元,2020年下降到100元。
 
  丁旦还认为,现代农业必是精细农业、绿色农业,向管理要效益,向品质要效益。近两年,丁旦在石脑镇培育富硒有机稻基地,通过潜心研究药物配比,该基地的富硒含量每公斤达400微克。他还建立稻蔬轮作基地,将水稻与豆角、大头菜等轮季耕作,不仅让每亩增收3000-5000元,更重要的是改善土壤有机物含量,提升水稻品质。
 
  “希望国家继续加大育秧、机插、农机等环节的补贴力度,大力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只有当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服务价格低廉,种田不辛苦又有钱赚时,农业才有吸引力。”
 
  21世纪的地谁来管、怎么管,这是丁旦深思的另一个问题。
 
  丁旦发现,当前大规模流转土地、聘请农民管理的模式存在一个明显缺点——农民积极性难以调动。经过几年实践、磨合,丁旦在当地首创了粮食企业产供销一体的种田组织管理模式,并给它取了一个好听好记的名字——“田管家”。
 
  “田管家”是一种分级管理模式,土地流转以后,合作社分区域委派“总管家”,“总管家”再在区域内根据情况选拔村、组“小管家”。“我们聘请的这些田管家,不但有保底薪资,年终还有分红,分成模式让农户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2018年,丁旦初次试水“田管家”模式,公司给“田管家”每月发工资,秋粮利润“总管家”与公司各占一半,“小管家”视其负责的基地效益适当奖励。第一年,丁旦发现“田管家”的积极性还是不能充分调动。
 
  2019年,丁旦把所有“田管家”都纳入五五利润分成;2020年,利润分成变成六四,“田管家”得六成,公司得四成,有些田块公司利润甚至降得更低,“田管家”的积极性渐渐调动起来。
 
  石脑镇文家村50多岁的“田管家”朱细英替公司管理500亩地,五五利润分成时,每次田里有纠纷,她总是打电话让丁旦赶到现场。随着利润分成提高,像“农药漂移到插花田”“农机压坏村民菜地”等小纠纷,朱细英都主动想办法解决。2020年收割季节,她还主动联系四台收割机,把田里的稻子全部收完,没让丁旦操一点心。当年,她在田里工作时间不足6个月,尽管收成不如往年,光分红仍能拿到4万多块钱。
 
  “田管家”模式最大的特色就是让利。丁旦说:“种粮收益本来就低,公司与民争利,挫伤‘田管家’积极性,种不出高质量原粮,最终损害的是公司利益。”
 
  不靠种粮赚钱,把利润主要放在粮食加工和销售环节,有效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有了“田管家”全身心投入,丁旦有更多的时间从田里“抽身”,来谋划公司粮食加工、销售的方向。
 
“坚持,只为一碗好米!”


 
  别人嫌早稻收益低不愿意种,丁旦一种就是6000多亩。“只要国家有需要,今年我还种早稻”


 
  在高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旭眼里,丁旦是一个情商高的小伙子。“对村民、对员工很温和,对农村很有感情,年轻人这样很难得。”黄旭不住地夸赞道。
 
  石脑镇丁家村党支部书记杨毛生的手机里,存了不少丁旦的工作照,有田里的、有厂里的、有村里的……他打开一张照片对记者说:“看,满身泥土,大热天在田里查病虫害呢。丁旦上进,有孝心,一家人对村民好得很。”
 
  10多年来,王秀萍是村民眼里的“好人”,丁家村的“好媳妇”。平日里,组织爱心商会、企业、志愿者走访慰问贫困单亲母亲、孤残留守儿童、贫困孤寡老人,参与村里修桥修路、文体活动,她都是领头雁。
 
  丁旦接过了王秀萍的“爱心接力棒”。从2018年到2020年,他带领合作社,为石脑镇374户贫困户提供小额金融入股业务,全镇贫困户每年户均获得1000多元分红;托管农户土地近1500亩,降低产业化联合体内成员生产资料成本20%,托管土地平均每亩节省成本90元;提供超过600个田间工作岗位;农忙时,他派出机器帮助劳动能力薄弱的贫困户插秧、收割;农闲时,他邀请专家开设培训班,对贫困户进行种植技术指导,不仅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还提升了贫困户个人综合能力。
 
  “在基地做事一天能赚100块,又能就近照顾儿子。”正在基地采摘辣椒苗的贫困户谢金生感激地说。50多岁的谢金生腿脚残疾,儿子患有白血病,丁旦一家一直帮扶了他10多年。3年前,谢金生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儿子的病也好了,2019年还考上了大学。
 
  与种一季中稻相比,种早晚两季稻收益相差不大,却增加了许多人工和管理成本,农民种早稻积极性不高。有一年早稻播种季节,高沙村党支部书记找到丁旦,为难地说:“村里还有400多亩地荒着,村民不愿种,咋办?”
 
  丁旦当场表态说:“我来种,保证5月份地里有禾苗长出来。收完稻子,我再把地还给村民种晚稻。”
 
  2020年,丁旦响应国家扩种早稻保产量的号召,种了6000多亩早稻,在当地种粮户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当年,高安市早稻扩种面积达69.9万亩。丁旦说:“我种的不是自家粮,是爱国粮!只要国家有需要,今年我还种早稻。”
 
  “年纪轻轻,你的选择与同龄人如此不同,为什么?”记者不解地问道。
 
  他拿起笔写下四个字:百年企业。
 
  丁旦回乡后,把他的专业、经历、见识,全部倾注到了这棵“稻子”上。他和团队把公司目标定位为一句宣传语——“坚持,只为一碗好米!”
 
  一粒米,大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