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综合新闻

04版:特别报道·拼过2020的你还好吗

05版:调查观察

0607版:调查观察

08版:体 育

承德雾凇
承德雾凇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寒冬时节,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的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内出现雾凇景观,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休闲。 新华社发(王立群摄)
 
五彩岭南
五彩岭南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随着气温下降,地处广州从化区的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内,枫树、乌桕和山乌桕等进入最佳观赏期,层林尽染、如诗如画。  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米脂婆姨种果斗贫
米脂婆姨种果斗贫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看着装满苹果的货车驶离果园,姬桂玲松了口气。

  新的一年快到了。“过年要清账,账不隔年”,这是陕北的老话,也是老理。“果子卖了就能开工资!”姬桂玲难掩兴奋。

  以姬桂玲名字命名的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常年有二三十个村民劳作,忙的时候有上百人,他们大都是米脂县高硷村和临近村庄的贫困户。

  从储存苹果的仓库出发,上坡下坎、七弯八拐,来到一片果园。年近半百的姬桂玲走路轻快,一点也不输给身旁的后生高飞。

  高飞,是30公里外管家咀村的第一书记,来自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公司,装车的苹果就是运往神东公司。从2002年起,神东就定点帮扶米脂县,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个亿,其中消费扶贫资金1200多万元。

  高飞一年来高硷村七八次,有时单独来,有时带着村民一起来请教姬桂玲苹果种植技术。

  高硷村前前后后的山地共有500多亩果树。8年前,姬桂玲和丈夫回到村里流转荒山种苹果。之前,他们在粉坊打过零工,在街边摆过小摊,也开着三轮给人送过煤炭。“靠苦吃饭,满脸是黑”的姬桂玲和丈夫赚到了第一桶金。

  种苹果同样不易,平整土地,四处筹款,学艺找苗,修路通电,有时还要面对“闲话”:“投资这么大,干不成咋办?”

  “一定要干成!”米脂婆姨不认输的劲上来了。

  “风吹日晒大雨淋”,姬桂玲全部身心都在果园。真正的考验在果园建成后接连到来,尤其头几年,没有挂果没有收入,资金链险些断掉。她在果园边上建起了猪场和羊场,养猪养羊救急。

  苹果树终于陆续进入挂果期,今年收成不错,但疫情等因素又让苹果销路成了难题,姬桂玲一度愁眉不展。

  雪中送炭,神东买走了30万斤苹果,解了姬桂玲的燃眉之急。

  在姬桂玲种植技术的带动下,米脂县村村种苹果,全县总共有二十几万亩。果农中超一半是贫困户,除了热情接待上门取经的果农,姬桂玲还建了苹果户微信群,每天花不少时间解答他们的技术问题。

  在米脂,种苹果的收入是种庄稼收入的一倍以上,带动1300多户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今年当上全国劳模的姬桂玲盼望着“一棵树年收入1000元”的梦想早日成真。政府在农业保险、贷款、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神东公司则承诺帮扶力度不减。

  “希望明年有更好的收入。”新的一年,姬桂玲想试试网络直播卖苹果。        (本报记者姜锦铭)

 
在世界大变局中引领前行的方向 2020年中国元首外交综述
在世界大变局中引领前行的方向
2020年中国元首外交综述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这是11月2日拍摄的进博会场馆——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南广场。   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新华社记者刘华、郑明达、潘洁、朱超


  即将过去的2020年,注定会以特殊的方式被历史铭记。

  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世界带来全方位冲击。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密集开展元首外交,在全球范围凝聚抗疫共识,推动国际合作,贡献中国力量。

  这一年,国际格局加速演进,人类又一次站在前途命运的十字路口。回应时代之变、世界之变,习近平主席登高望远,围绕人类将何去何从提出中国方案、中国主张,顺应历史进步潮流,引领正确前进方向。

引领抗疫国际合作

深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千里送羊,情深谊长”,11月,由蒙古国捐赠的首批羊运抵武汉,一时间“刷屏”中国互联网;“真情实意,都在茶里”,湖北人民以茶和抗疫物资“回礼”,成就一段“羊来茶往”、守望相助的佳话。

  人们不会忘记,今年2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会谈。彼时,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正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主席在会谈中介绍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和举措,表示中方将继续同包括蒙古国在内的各国加强合作,共同有效应对疫情,维护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正是在这次会谈后,巴特图勒嘎总统当场向习近平主席递交了蒙方向中方赠送3万只羊的证书。

  过去一年间,以元首外交为引领,以团结抗疫为主线,中国外交为国家担当,对世界尽责,让世界感受到这个东方大国宽广宏大的国际视野和自信从容的格局风范。

  “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

  “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

  出访1次,接待来访和出席在华举行的典礼性活动7次,同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话80次,以“云外交”的创新方式出席重要外交活动22场,习近平主席以领袖担当推动国际合作,彰显在危机关头的定力和魄力。

  急世界之所急,中国向世卫组织和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提供资金支持;组织上百场跨国视频专家会议,毫无保留地与各国分享抗疫经验;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以实际行动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分配;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暂缓23个发展中国家今年5月1日至年底到期的相关债务本息偿付,缓债金额13.53亿美元。

  在习近平主席亲自部署下,中国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向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发挥最大医疗物资产能国优势,向各国提供了2000多亿只口罩、20亿件防护服、8亿份检测试剂盒。

  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中国正在做的事情是正确的。这就是我们要团结——团结,团结,还是团结。”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评价说。

  患难与共、同舟共济,在携手抗疫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得到进一步升华。

  中俄元首4次通话,引领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提升,两国已成为维护全球战略格局稳定的重要力量;中欧领导人一致同意加强沟通协调合作,深化互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面对中美关系严峻局面,中方继续致力于同美方发展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关系,同时坚定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一年间,中国不断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为处于动荡变革期的国际形势注入确定性。

  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柬埔寨太后莫尼列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在中缅建交70周年之际访问缅甸,推动两国关系进入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续写千年胞波情谊的崭新篇章……一年间,习近平主席亲力亲为,推动中国同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同非洲领导人举行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巩固增强中非友好互助传统,为中非和国际抗疫合作注入强大正能量;向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致贺信,指出中阿双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合作……就连远在万里之外的拉美,习近平主席也惦念在心,同10国元首通话,共商中拉抗疫合作大计。一年间,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国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经受住新考验,展现出新气象。

共享开放发展机遇

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12月12日上午,搭载有日本货物的X8015/6次列车从武汉吴家山站开出,驶往德国杜伊斯堡,中欧班列(武汉)首次将日本货物运往欧洲。武汉,这座最早向世界报告新冠肺炎疫情的城市,如今再次迸发生机活力,架起海铁联运国际中转新通道。

  7年前,习近平主席着眼实现共赢共享发展,提出“一带一路”倡议;7年后,当全球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衰退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呈现十足韧性,成为中国同各方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重要平台。

  贸易投资逆势上涨,中欧班列架起合作抗疫的“生命通道”,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挑战面前,对沿线国家人民而言,“一带一路”是水和电,是稀缺的抗疫物资,是一份有保障的工作,是更有希望的明天。

  “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对外合作将不断深化,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11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主旨演讲,系统阐释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与世界意义。

  “互利共赢”,世界听到了坚定的中国声音,看见了坚实的中国行动。

  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中国致力于同世界分享机遇——

  疫情背景下,服贸会、广交会、进博会、东博会如约而至;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创造性地设立中外人员往来“快捷通道”、物资运输“绿色通道”;全面实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实施……

  一项项务实有力的举措,彰显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气魄和决心。

  一个拥有14亿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的中国,致力于让自身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大动力与信心。

  “中国将在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扮演火车头角色。”瑞士经济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鲁道夫·明施说。

  因应新机遇新形势,中国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守护蓝色星球——

  “这次疫情是一场危机,但我们要勇于在危机中抓住新机,在变局中开创新局。”6月11日,在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通电话时,习近平主席道出了看待疫情冲击的辩证法。

  后疫情时代应遵循怎样的发展方式?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不能再“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要“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两个多月后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作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庄严承诺。

  这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绿色转型的自觉行动,也是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担当。

  “我们将说到做到!”习近平主席的话字字千钧。

  “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投资新科技,让广大发展中国家看到发展与环保可以共存。”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国际关系专家毛里西奥·桑托罗说。

高举多边主义旗帜 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


  2020年即将过去,新冠肺炎疫情却仍在造成全球范围内每日数十万人感染、上万人病亡。

  与此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上升,人们担心,世界是不是又要回到靠拳头说话,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当道的时代。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历史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必须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抉择。”在联合国讲坛上,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各国领导人发出呼吁。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高度,把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和根本利益结合起来,不断凝聚各国人民共同建设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辨明方向,指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影响,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

  从倡导“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合作应对挑战是国际社会唯一选择”“全球治理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到提出“单边主义没有出路”“反对将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共同抵制‘政治病毒’”“利用疫情搞‘去全球化’,最终只会损害本国和各国共同利益”……一年来,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场合,习近平主席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合作什么,以多边主义的中国表达,向世界传递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深刻思考。

  起而行之,以实际行动坚定支持多边主义——

  “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9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明确指出。

  疫情放大了全球治理体系中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这正是各方应思考如何加以完善的地方,而绝不是推倒重来、另搞一套的理由。

  积极推进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宣布设立第三期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信托基金,支持联合国在华设立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设立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承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将在2025年到期后延期5年、未来5年内将再向联合国妇女署提供1000万美元捐款……作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和维和摊款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出兵国,中方继续主动作为,以扎实行动支持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

  正如古特雷斯所说:“有了中国的支持,联合国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

  着眼长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取得新进展——

  2013年3月,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习近平主席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这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7年后,一场疫情让世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愈发深刻。

  在今年3月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慰问电中,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提出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重大倡议;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系统阐述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人类前途命运的交汇点上,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进一步丰富、深化。

  在国家层面,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友好伙伴构建起双边命运共同体;在地区范围,各方已就打造周边、亚太、中国—东盟、中非、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在全球领域,中方倡议构建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等命运共同体得到积极呼应……

  “我们将一道战胜病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帮助我们。”俄罗斯知名学者弗拉基米尔·别切里察在文章中写道。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战胜各种挑战和困难的历史。

  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们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明天!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从“纸面”到“地面”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局之年看进展
从“纸面”到“地面”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局之年看进展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记者王希


  2020年,国资国企改革迎来标志性节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0-2022年)正式实施,明确了今后三年改革任务书、施工图。

  从制定方案压实责任,到改革任务逐项落地,从重点专项有序推进,到开展专项督导考核……行动开局之年,一系列举措有的放矢铺展开来,一系列改革任务率先破题,为疫情压力下国资国企平稳健康运行注入动力,更为今后两年持续深化改革,一步步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打下坚实基础。

改革跑出“加速度”


  开局就要奔跑。行动启动以来,各中央企业和各地国资委紧锣密鼓制定工作台账、完善实施方案,有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其中,各央企涉及改革任务4329项、改革举措10729项。

  不少企业以任务细化促改革落地——

  东风公司、中化集团、中国航油等企业,将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具体化为优化经营布局、构建新市场版图、打造新商业模式等。

  航天科技集团在提出73条改革举措基础上,明确了165项标志性成果,使实施方案更实更易落地。

  国投集团、中国化学工程等企业将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差异化管控单独作为一项重要改革任务,国投集团近期已出台信息披露、监督管理和党建三项差异化管控制度。

  业内专家强调,国企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三年行动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新形势下对改革任务、目标与路径的再聚焦。

  “三年行动开局良好,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12月23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宣布实现了年产钢超1亿吨的历史性突破。这一年产量相当于1996年全国钢产量,引领行业集中度提高、产业竞争力集聚。

  从全国1亿吨,到一家企业1亿吨,这一变化背后不仅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

  近年来,中国宝武积极依靠市场化方式推进联合重组、整合融合,吸纳了马钢、太钢等企业,入主重庆钢铁,托管中钢集团,形成了中国“钢铁航母编队”。

  中国宝武的实践探索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国资布局的调整优化始终是国企改革的“重头戏”,成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点任务之一。    

  推进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有效处置“僵尸”特困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完善科研创新支持政策,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

  国资国企不断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一方面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主业实业、发展实体经济,促进国有资本有序进退;另一方面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厚植发展优势。

增强活力、提高效率


  如何激发企业活力?中央企业国投集团一直在探索。

  在前期试点基础上,2020年国投集团在所属企业国投高新、国投电子工程院、国投聚力、国投罗钾、中投保等更大范围内推行职业经理人改革,全年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20多名。

  “原来的经营班子‘全体起立’,从700多名应聘者中选出5位职业经理人,全部是新人,这在国投二级子公司经营班子调整中还是头一遭,是动真格了!”国投高新的一位员工感慨地说。

  企业有活力,发展才有源头活水。在三年行动中,不少企业聚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制度性、基础性改革发力,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

  目前,中央企业有621户子企业选聘职业经理人近5000人,119户控股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通过开展总部机关化专项整治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央企集团总部部门数量平均压缩超过17%,人员编制平均减少20%。

  深化混改是激发国企活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央企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已提高到70%以上,上市公司已成为混改的主要载体。

提升国资监管系统性、有效性


  伴随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国资监管改革的牵引作用更加凸显。

  近年来,各级国资委围绕“放活”与“管好”相统一做文章,加大了自我革命与授权放权力度,使得政府与市场、监管与企业的边界更加清晰。

  不容忽视的是,一方面国资监管仍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国企改革推进还不平衡;另一方面,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我国企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与挑战。

  专家对此表示,三年行动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对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提出了要求,未来应注重通过实现监管理念、重点、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国资监管的系统性、有效性。

  “明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主要任务能否落地、是否见效,直接决定着后年能否全面实现预期目标。”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说。

  他表示,下一步要强化企业改革主体责任,聚焦重点任务、注重激发活力、突出基层创新,将三年行动落实情况纳入业绩考核,确保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

 
千年大计的开路先锋 写在京雄城际铁路开通之际
千年大计的开路先锋
写在京雄城际铁路开通之际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十二月二十六日拍摄的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椭圆形屋顶是一座光伏电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新华社记者高博、曹国厂、齐中熙、丁静




  12月27日10时18分,雄安新区刚刚落成的雄安站内,复兴号高速动车组C2702次列车准时发出,驶向北京西站。

  自此,北京与雄安这座“未来之城”紧紧联在一起。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作为我国智能高铁新标杆,京雄城际铁路凝聚中国智慧,实现智能设计和智能运维,打造出一张中国高铁的新名片。

  作为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的开路先锋,京雄城际铁路必将助力雄安新区加快产业聚集,成为驱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引擎。

当好千年大计开路先锋


  雄安新区雄县昝岗镇,一座水滴形的银灰色建筑巍然屹立,形似荷叶上的一滴露珠。车站屋顶在中部高架候车厅处向上抬起,边缘向内层层收进,如同微风荡漾时湖泊中泛起的层层涟漪。

  “清泉源头,风吹涟漪”,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总建筑师周铁征这样解释它的寓意:“车站毗邻白洋淀,这样设计就是力求与雄安新区的水文化相契合。”

  形似柔软,内藏乾坤。

  雄安站是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筑面积47.52万平方米,规模相当于6个北京站。

  “雄安站是一座大型钢结构建筑,用钢量约27万吨,钢结构焊缝约32万条,消耗的焊丝就达7700吨。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体量大、工期紧的雄安站建设增加了一道‘附加题’。”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指挥部党工委副书记王星运说。

  为了将疫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王星运带领6000多名建设者加班加点,仅4月份,就干了3个月的工程量,高质量完成了任务。

  京雄城际铁路自北京西站引出,经过既有京九铁路至李营站,接入新建高速铁路线路,线路全长91公里,其中北京西至大兴机场段已于2019年9月开通运营。此次开通的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段,设大兴机场、固安东、霸州北、雄安4座车站。开通后,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区间最快旅行时间50分钟,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间最快19分钟可达。

  “京雄城际铁路全线贯通后,雄安新区将融入京津冀城际铁路网,实现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的半小时交通圈。”雄安高铁公司雄安指挥部副指挥长李政说。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北京机务段高铁司机韩军甲是京雄城际铁路的首发司机之一。从业28年的他陆续开过31种机车类型,见证了中国铁路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和谐号、复兴号的5代变迁。

  在联调联试期间,韩军甲和车队队员在京雄城际大兴机场至雄安段线路上已往返奔跑千余次。

  “能驾驶我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驰骋,御风而行,展示中国发展的辉煌成就,真心感到自豪。”韩军甲说。

打造中国智能化高铁建设新标杆


  “智能”,是京雄城际铁路最亮丽的标签。

  “京雄城际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全过程、全专业运用BIM技术设计的智能高铁,应用了70余项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树起了世界智能高铁的新标杆。”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为群说。

  该公司副总工程师康学东解释说,BIM技术实现了传统二维设计向三维设计的跨越,建设中实现了智能梁场、智能装配式设计、钢筋自动化加工、智能建造等一系列成果。

  建设过程中,中国铁建电气化局投入了智能化腕臂安装车、自动化接触网立杆车等多种智能装备,打造了一个具备全息感知、多维融合、智慧运维特性的智能牵引变电系统。

  高铁路基部分,中铁十九局、铁科院、铁四院等单位研发了路基智能压实成套等技术,可以自动计算路基中每一种填料的精准用量和填充位置,把轨道板铺设高低偏差控制在正负2毫米内。

  “绿色”,贯穿京雄城际铁路建造的全过程。

  走进雄安站一层候车大厅,一根根清水混凝土立柱显得格外清新自然。作为国内首个大规模运用清水混凝土立柱的铁路站房,雄安站清水混凝土结构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

  “这些清水混凝土立柱都是一次浇筑成型,边角顺直、弧度顺滑、挺拔俊美。”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部总工程师吴亚东说,高颜值背后,是每道工序的上百次试验,特别是各种材料的配比,更是试验了上千次,并取得10多项专利。

  为了让候车乘客感受到自然光线,雄安站设计了一条宽15米的“光谷”,并在下方通道内布置大量绿植,不仅自然地将车站分区,还可有效改善候车厅的采光、通风环境,为旅客营造宜人的绿色空间。

  巨大的椭圆形屋顶则是一座光伏电站,铺设了4.2万平方米光伏建材,年均发电量可达580万千瓦时,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吨,相当于植树12万公顷。

  如何减少列车噪音对候车旅客的干扰?

  雄安站的布局为一层和三层候车,二层是高铁线的结构,相当于在旅客头顶上跑火车。中铁十二局雄安站房项目部副总工程师何锦辉介绍,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旅客候车的舒适度,雄安站在国内首次采用装配式站台吸音墙板,这种墙板采用声学设计,上面有很多55毫米的孔眼,夹层为玻璃丝绵。

  “这种墙板极大降低了列车通行时产生的噪声,人们在候车时听到列车经过的响动,大概相当于一辆汽车驶过公路的声音。”何锦辉说。

  为不影响村民生活,京雄城际铁路固霸特大桥上还加装了一段长约847米的全封闭声屏障。动车组高速通过大桥时,这座“隔音隧道”可以将列车经过时的环境噪音降到20分贝以下。

跑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度”


  距雄安站约20公里,容东片区,塔吊林立,热火朝天。

  雄安新区目前正处于大规模建设阶段。在雄安新区17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多万名建设者昼夜奋战,“未来之城”正在拔节生长……

  39岁的常永山来自北京大兴,是中国电科集团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雄安分公司总经理。这家公司2018年进驻雄安,参与新区智能城市规划建设,目前新区常驻员工70余人,大多来自北京。

  “公司员工对京雄城际铁路通车有着迫切愿望。以前开车大约要一个半小时。高铁通车后,将极大解决公司员工京雄两地通勤问题。”常永山说。

  雄安站秉承“站城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多进多出的进出站流线格局降低了旅客出行时间和成本,提高了铁路客站的运转效率。

  周铁征表示,雄安站有效融入城市机体,未来将围绕高铁站周围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活配套设施、打造对外快速联系道路,实现人才“到站即到岗”,进一步增加人才对新区的认同感。

  截至2020年12月25日,雄安新区本级企业共有3452户,其中来自北京投资的企业2958户,占比85.69%。

  作为支撑北京新两翼展翅高飞的“动脉线”、雄安新区实施千年大计的“起跑线”,京雄城际铁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雄安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京雄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对于雄安新区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新区产业聚集以及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要发展,交通需先行”,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张贵表示,京雄城际铁路的开通运营,将提高新区对全国的辐射能力。

  京雄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仅是起点。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徐徐展开:

  按照规划,京雄城际铁路还将继续延伸:到河南商丘接入商合杭高铁、与京港台高铁交会、向西至山西忻州等均在规划、建设中。

  “未来,雄安站将成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新枢纽。从雄安新区能够直达祖国各地。”康学东说。新华社石家庄12月27日电

 
我国首部流域法律有哪些亮点? 解读新通过的长江保护法
我国首部流域法律有哪些亮点?
解读新通过的长江保护法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高敬)长江保护法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这部法有哪些亮点?将为保护长江母亲河提供哪些保障?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主任王瑞贺说,依法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推进长江流域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王瑞贺表示,长江保护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突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本要求,针对长江流域的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特别的制度措施,推动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王瑞贺指出,长江保护法主要有四大亮点:

  ——做好统筹协调、系统保护的顶层设计。

  法律规定国家建立长江流域协调机制,统一指导、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长江保护工作;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要求,建立长江保护工作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各级河湖长的职责分工;建立区域协调协作机制,明确长江流域相关地方根据需要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规划编制、监督执法等方面开展协调与协作,切实增强长江保护和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把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

  法律通过规定更高的保护标准、更严格的保护措施,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如强化水资源保护,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完善水量分配和用水调度制度,保证河湖生态用水需求;落实党中央关于长江禁渔的决策部署,加强禁捕管理和执法工作等。

  ——突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法律准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设立“规划与管控”一章,充分发挥长江流域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通过加强规划管控和负面清单管理,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破除旧动能、培育新动能,实现长江流域科学、有序、绿色、高质量发展。

  ——坚持责任导向,加大处罚力度。

  法律强化考核评价与监督,实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长江保护约谈制度,规定国务院定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长江保护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针对长江禁渔、岸线保护、非法采砂等重点问题,在现有相关法律的基础上补充和细化有关规定,并大幅提高罚款额度,增加处罚方式,补齐现有法律的短板和不足,切实增强法律制度的权威性和可执行性。

  王瑞贺表示,此外,长江保护法还对长江流域资源调查与监测预警、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信息共享和公众参与、长江源头保护、水生生物保护、城乡融合发展、综合立体化交通体系建设、港口船舶升级改造、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司法服务保障建设、长江文化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就金融管理部门约谈蚂蚁集团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就金融管理部门
约谈蚂蚁集团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2020年12月26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合约谈了蚂蚁集团。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代表四部门就约谈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此次约谈的背景是什么?
 
  答:党中央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和平台企业的规范健康发展。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对做好相关金融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金融管理部门将以此为根本遵循,依法依规监管金融市场主体,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约束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和金融市场秩序。
 
  蚂蚁集团成立以来,在发展金融科技、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普惠性方面发挥了创新作用。作为金融科技和平台经济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企业,蚂蚁集团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必须将企业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中,必须切实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此次金融管理部门约谈蚂蚁集团,主要目的是督促指导蚂蚁集团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落实金融监管、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要求,进一步规范金融业务经营与发展。
 
  问:约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金融管理部门根据金融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指出了蚂蚁集团目前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法律意识淡漠,藐视监管合规要求,存在违规监管套利行为;利用市场优势地位排斥同业经营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发消费者投诉等。
 
  金融管理部门对蚂蚁集团提出了重点业务领域的整改要求:一是回归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严禁不正当竞争。二是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保护个人数据隐私。三是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确保资本充足、关联交易合规。四是完善公司治理,按审慎监管要求严格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五是依法合规开展证券基金业务,强化证券类机构治理,合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蚂蚁集团要充分认识到整改的严肃性和必要性,对标监管要求,尽快制定整改方案和实施时间表。同时,要加强风险管控,保持业务连续性和企业正常经营,确保对公众的金融服务质量。
 
  金融管理部门将与蚂蚁集团保持密切沟通,充分听取其意见建议。
 
  问: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科技监管的政策取向是什么?
 
  答:金融管理部门将一如既往鼓励、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和遵从审慎监管的前提下守正创新,推动金融科技成为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力量。金融科技企业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的本源,树立严格遵守金融监管要求的合规意识、坚决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的市场意识、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服务意识。
 
  未来监管的政策取向将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决打破垄断,纠正、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二是坚持所有金融活动必须依法依规纳入监管,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坚持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三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产权,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我国金融科技企业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
 
  金融科技及互联网平台公司是新事物,且快速创新演进,出现很多新特点。金融管理部门将继续加强国际监管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体系健康发展。
 
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明年起统一集中办理
未成年人检察业务
明年起统一集中办理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刘硕)记者27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自2021年起,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工作将在全国检察机关稳步全面推开。
 
  这项工作的全面推开标志着全国检察机关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业务将由分散办理平稳过渡到统一集中办理。
 
  新颁布的民法典、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对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
 
  最高检第九检察厅负责人介绍,负责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的部门将全面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在押未成年人监管活动监督、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活动监督、监护侵害和监护缺失监督等工作。同时,结合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新任务新要求,主动推进未成年人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工作;积极稳妥开展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推动对涉及众多未成年人利益的食品药品安全、产品质量、烟酒销售、文化宣传、网络信息传播、儿童游乐场所设施安全、娱乐游戏以及其他重点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
 
  据了解,最高检要求各级检察机关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具体方案,避免“一刀切”,分类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工作。
 
北京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 “两节”期间原则上不举办庙会等大型活动
北京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
“两节”期间原则上不举办庙会等大型活动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赵琬微、夏子麟)在27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北京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从27日起,北京顺义区南法信镇西杜兰村、高丽营镇张喜庄村为中风险地区。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中风险地区3个,为朝阳区汉庭酒店大山子店(包括底商)、顺义区南法信镇西杜兰村、顺义区高丽营镇张喜庄村,其他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12月26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5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增3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本地和境外输入疑似病例。

  据介绍,当日通报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为26日通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5例确诊病例及12月25日确诊病例之间互为亲友关系,涉及3个家庭,曾于近日在一起聚会或一同购物;无症状感染者曾搭载过确诊病例。

  北京市顺义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支现伟介绍,目前顺义区已启用111个核酸采样点。截至12月27日15时,已采样838270人,已出结果389294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莹介绍,目前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运行正常。国际航班进港旅客,将进入处置专区进行闭环管理,不会与其他人员发生接触。此前对机场的空调风管、出风口等采样点进行环境采样,截至目前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2021年元旦、春节将至,首都文化旅游市场将迎来人员流动、游客和观众聚集高峰。减少人员流动、防止聚集,北京原则上不举办各类庙会、大型群众文化活动。

  目前北京市暂停受理审批“两节”期间举办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将加强公园、景区及游客集聚地流量管控。北京市公园、景区、名胜古迹、演出场所等按限流75%开放,推进预约管理常态化,严格控制预约人数。

  徐和建表示,北京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进入应急状态,全力以赴抓好疫情处置,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其中包括对餐饮场所、零售市场、农贸市场、商超等公共服务行业新入职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北京市相关部门提示,要加强社会面防控,做到“不扎堆、不聚集、少流动”,筑牢疫情防控大防线。同时,市民要进一步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坚持科学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为维护首都安全做出努力。

 
元旦春节假日旅游应做到 “能约尽约 ”
元旦春节假日旅游应做到“能约尽约”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余俊杰、周文冲)记者27日从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处获悉,2021年元旦、春节假期将至,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各地文旅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丰富产品供给,完善公共服务,助力文旅市场恢复和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出《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的通知》,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各地文旅部门要开发一批适应游客需求的旅游线路、目的地及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创意商品,组织开展“文化迎春、艺术为民”“非遗过大年”等服务基层活动,推广优秀民间文化艺术。
 
  通知要求各地指导景区、酒店、交通等企业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清洁消毒;提升“智慧景区”服务水平,按照“能约尽约”的原则,推进旅游景区预约常态化。
 
  通知明确,双节期间,各地要加强市场综合执法,依法查处“不合理低价游”、向不合格供应商订购产品和服务等违法违规行为,落实《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维护在线旅游市场秩序。
 
  通知还要求,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应对旅游产品、旅游线路进行安全评估,景区方面制定和实施游客流量管控方案,旅游饭店严格把控食品来源,强化食品安全工作。此外,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索道、缆车等设备及消防设施的安全检查,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坚决停止运营和使用。
 
  据悉,文化和旅游部将指导各地加强应急值班,畅通“12318”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01”旅游投诉热线等投诉渠道,努力提升文化活动质量和旅游游览体验。
 
中英间定期客运航线航班暂停运行
中英间定期客运航线航班暂停运行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为妥善应对英国变异新冠病毒可能对疫情防控工作带来的影响,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等有关规定,民航局要求运营中英定期客运航班的航空公司,自2020年12月28日零时至2021年1月10日24时,暂停中英间定期客运航线航班运行。

  民航局要求,各相关中外航空公司做好取消航班的旅客安抚和机票退改等服务工作。

 
新冠病毒变异 多国严防死守
新冠病毒变异 多国严防死守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要 闻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英国、南非、尼日利亚12月以来陆续报告发现变异新冠病毒。全球多国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包括禁止来自英国和南非的航班入境等,日本则宣布自28日起暂停批准外国人入境。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新冠疫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7日凌晨,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8000万例,累计死亡超过175万例。

病毒变异


  英国政府14日表示,发现名为“VUI-202012/01”的变异新冠病毒。初步分析显示,这一变异新冠病毒可能更易人际传播,但尚无证据显示它可能导致更高的病亡率或者会影响疫苗和治疗药物的效用。

  南非卫生部长兹韦利·穆凯兹18日说,一种名为“501.V2”的变异新冠病毒可能是该国近期新冠病毒传播加速的原因之一。发现这种变异病毒的科研人员之一图利奥·德奥利韦拉说,研究人员加强了对新冠病毒的基因组监测并发现了病毒变异。

  英国23日宣布,又发现一种变异新冠病毒。英国政府说,与前一种变异病毒“VUI-202012/01”相比,专家新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传播能力更强,变异程度更大。这种新变异病毒导致的两个感染病例均与近期赴南非旅行有关。

  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4日说,在尼日利亚发现一种新的变异新冠病毒,应该与先前在英国和南非发现的变异病毒没有关联,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有关国家公布的信息,英国出现的“VUI-202012/01”变异新冠病毒目前已在澳大利亚、丹麦、意大利、冰岛、荷兰、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被发现。

多国严防


  英国和南非报告发现变异新冠病毒后,全球多国宣布禁止来自这两个国家的航班入境等措施。

  法国总理府20日宣布,自20日24时起的48小时内暂停来自英国的所有人员进入法国,包括与公路、铁路、航空、水路有关的货运人员入境。这给英国与欧盟国家间的货物运输带来巨大影响,几千辆卡车在英国滞留。

  英法随后达成重新开放边境协议。根据协议,两国之间的铁路、航空和海运服务23日上午开始恢复,只有因紧急原因需要入境的旅客才能进入法国。所有从英国入境法国的旅客必须出示72小时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境法国的货车司机还必须接受一项针对变异新冠病毒的检测。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4日要求,从28日起所有来自英国的航班乘客需提供乘机前72小时内的新冠病毒检测阴性报告。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26日报道,鉴于变异新冠病毒在包括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日本政府决定从12月28日起至2021年1月底暂停批准外国人入境,日本公民、常住外国人、部分国家与地区的商务人员入境不受这一政策影响。

影响几何


  实际上,新冠病毒发生变异并不奇怪,它所属的RNA(核糖核酸)病毒本身变异速度就较快。相较流感病毒等其他RNA病毒,新冠病毒稳定性其实更高。按照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的说法,新冠病毒的变异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

  有关新冠病毒变异的报告早已有之。例如,研究人员今年2月就鉴定出一种携带D614G突变的新冠病毒毒株,这种变异病毒当时主要在欧洲和美洲传播。有研究发现,发生D614G突变的病毒适应性更强。

  世卫组织多名专家21日表示,尽管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病毒已出现数次基因突变,但包括英国近期出现的变异病毒在内,目前已知的变异对新冠药物、疗法、检测手段及疫苗均未造成重大影响。

  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生物学和遗传学专家特雷弗·贝德福德表示,要破坏疫苗的有效性,可能需要对基因序列进行大量改写,而不仅仅是少数突变。不过,疫苗可能需要随时间推移而进行微调。

  有专家认为,病毒变异可能会影响检测。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21日说,英国报告的变异新冠病毒尚未影响到大多数检测,因为绝大多数检测着眼于病毒基因组内的多个目标,但确实有极少数只针对单个目标的检测可能受新冠病毒变异影响而无法有效检出病毒。

  (执笔记者:郭洋;参与记者:张家伟、荆晶、田弘毅、梁希之、岳琳、华义、刘曲、郭爽、葛晨)

 
中国石油工业新里程碑! 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来了!
中国石油工业新里程碑!
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来了!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新华社西安12月27日电(记者贺占军、雷肖霄)12月27日10时许,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生产指挥中心数字化显示屏显示,今年油田油气生产曲线跨上6000万吨高点,达到6000.08万吨(生产原油2451.8万吨、生产天然气445.31亿立方米)。

  这标志着我国建成年产油气当量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我国石油工业新的里程碑由此诞生。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生产区域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既是我国油气重要接替区,也是中亚油气进入我国东南沿海必经之地。50年来,长庆油田累计为国家贡献油气当量超过7.6亿吨。

  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长庆油田担负着以北京为核心的华北地区和陕甘宁蒙区域50多个大中城市供气的任务,已累计生产天然气4686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5.62亿吨标煤、减少碳排放物15.29亿吨。

  1970年,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工作者和2万名复转军人开启长庆油田“首次创业”。历经50年基础研究、科技攻关,长庆油田形成快速获取油气资源的原创性地质理论认识,掌握了高效开发“三低”(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田的主体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累计探明石油储量59亿吨、探明天然气储量4万亿立方米。

  在近两轮国际超低油价倒逼下,长庆油田加大盆地致密气、页岩油勘探开发攻关,发现了储量规模超10亿吨级的庆城大油田,先后建成国家级百万吨页岩油示范区、30亿立方米致密气高效开发示范区,今年天然气产量首次跃上445亿立方米运行节奏。长庆油田规划,“十四五”期间将年产油气当量提升到6800万吨。

  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建成后,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更大作用。今年,我国石油、天然气产量预计分别达到1.94亿吨、1860亿立方米,长庆油田将分别占到全国油气总产量的12.72%、24.1%。

 
司法鉴定不容造假 诚信底线不能失守
司法鉴定不容造假 诚信底线不能失守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广州市司法局日前发布通报称,广东华医大司法鉴定中心严重违反司法鉴定程序,对其作出撤销登记的处罚。对涉嫌犯罪的相关人员,公安机关已予以刑事立案。同时,针对亲子鉴定行业鉴定人不实际参与采样的突出问题,广州市司法局也实施了多项管理监督手段。

  这起“亲子鉴定造假”案件之所以引发强烈关注,在于造假者明目张胆地挑战了社会诚信底线。

  司法鉴定不仅是一种专业性强、技术门槛高的行业,而且具有政府授权的“准司法权”特征,是司法审判的重要依据,科学性、权威性理应得到充分维护,绝不容许掺杂使假。

  虚假亲子鉴定的背后是巨大的法律和社会伦理风险。若不法人员买通司法鉴定机构,在子女是否亲生问题上随心所欲提供虚假鉴定结论,那么,不仅亲子司法维权将成一本糊涂账,而且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关系也会出现混乱,公序良俗遭受严重破坏。如此情形下,被拐卖的儿童将名正言顺地变为收买者合法的孩子,有关部门“打拐”将难上加难。

  值得注意的是,司法鉴定的科学性、权威性使得当事方和鉴定方之间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如果监管不到位,很容易出现暗箱操作现象。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司法鉴定乱象说明,严格约束司法鉴定机构手中的“准司法权”,防止权力寻租造成冤假错案,是守卫公平正义的重要关卡。

  广东华医大司法鉴定中心造假事件仍在查处中,人们拭目以待。需要警惕的是,过去有的司法鉴定机构造假后,仅被停业一段时间便重操旧业。此类不痛不痒的处罚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助长造假。

  司法鉴定领域必须拉起监管“高压线”,让昧良心赚钱者不敢触碰。对涉事司法鉴定机构的追究也不能止步于“这一个”,而应对其以往的鉴定情况彻底排查,严肃追究。

     (记者毛一竹、杨淑馨)

    新华社广州12月27日电

 
每年新增800万千瓦西电东送通道能力 19项世界第一,这项柔性直流工程“能”大了
每年新增800万千瓦西电东送通道能力
19项世界第一,这项柔性直流工程“能”大了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这是6月9日拍摄的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云南送端昆北换流站。 新华社发(李品摄)

  新华社广州12月27日电(记者吴涛)27日,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全面投产。这一工程连通了装机规模世界第七的乌东德水电站和粤港澳大湾区,每年新增800万千瓦西电东送通道能力,将为国家西电东送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重要影响。

  乌东德电站送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是我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跨省区输电重点工程,起自云南昆北换流站,连接广西柳北换流站和广东龙门换流站,因此也简称为“昆柳龙柔性直流工程”。工程全长1452公里,总投资242.49亿元。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800千伏特高压的常规直流输电工程,相比常规直流输电,柔性直流更灵活和稳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认为,昆柳龙柔性直流工程是世界上首个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工程,创造了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长的柔性直流工程等纪录,技术难度、工程复杂性均为当前输变电领域之最。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投产仪式上说,昆柳龙柔性直流工程的技术创出19项世界第一,在攻克“卡脖子”难题中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显示出中国电力工业技术的顶尖水准和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昆柳龙柔性直流工程对我国西电东送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重要作用。总装机容量超过千万千瓦的乌东德水电站是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而粤港澳大湾区则集聚着数十万家制造业企业。预计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社会用电量达7000亿千瓦时,较2018年增长超过40%,用电需求旺盛。

  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曹志安说,昆柳龙柔性直流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将为西电东送增加800万千瓦的通道送电能力,年送电量超过330亿千瓦时,输送容量占到云南乌东德水电站总装机容量的80%。既有助于解决乌东德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的电能外送问题,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促进能源供应和绿色发展。

 
说说碳中和的那些事儿
说说碳中和的那些事儿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综合新闻
 
  “碳中和”成了热词。从今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到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我国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明年要抓好的8大重点任务之一。

  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说一说碳中和的那些事儿。

问题一: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


  这要从气候变化说起。在中国环境记协近日举办的环境茶座上,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说,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影响日渐深重。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等。高温热浪、极端强降水等气象灾害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导致全球百万人死亡。气候变化还影响到生态系统,如非洲等地的蝗灾严重威胁粮食安全。

  他指出,观测显示,我国升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由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全球平均水平的7倍多。

  他说,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燃烧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造成的。

  《巴黎协定》确立了2020年后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摄氏度。可以说,留给人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必须要采取更切实的行动。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做出承诺,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

问题二:怎么才能实现碳中和?


  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缓和适应两方面的工作。碳中和瞄准的是减缓气候变化。如何才能实现碳中和?

  看一看你我的生活:

  坐车——普通汽车需要燃料、新能源车需要电;

  吃饭——做饭要用煤炭、燃气,或者用电;

  玩手机——不管插电还是充电宝,都离不开电……

  除直接的化石燃料燃烧,我们的电大部分来自燃煤电厂,少部分来自风能、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而工业生产、建筑、交通等也是碳排放的集中来源。

  可见,实现碳中和,需要经济社会全面转向绿色低碳。

  专家指出,碳中和必须做好“加减法”——一手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一手增加碳汇、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说,减缓措施产生效果需要很长时间,但眼下气候变化的很多影响已经发生,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必不可少。

  她举例说,现在光热水等条件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农业生产中的种植调整、品种选择等提出要求,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成本投入。

  问题三:怎么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愿景?


  不少发达国家已实现碳排放和经济脱钩,但我国仍处于碳排放增加阶段,尚未达到峰值。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要缩短几十年。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治理污染等一系列艰巨任务。

  “我国提出的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绝不是简单地伸一伸手就能触及的,也不是踮一踮脚尖就能够到的,需要助跑、加速、奋力向上跃起才能达到。”李高说。

  他指出,很多发达国家实现碳排放达峰是一个技术、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而我国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我加压,主动作为,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我国是在经济发展较低的水平上,向尽早实现碳排放达峰作出努力,在实现2030年前达峰目标时,我国人均GDP仍将显著低于很多发达国家达峰时的水平。

  同时,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费占比,需要克服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有挑战,也有机遇。在柴麒敏看来,实现碳中和愿景有经济和技术的合理性。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等低碳的新产业新技术,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我国要抓住的机遇。

问题四:“十四五”应该怎么干?


  巢清尘说,前期所做的减排努力越多,后期的压力相对越小、转型所需的时间就越短。

  我国宣布,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奔着新目标去,“十四五”怎么干,备受关注。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人表示,要将有力度的碳强度下降约束性指标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分解到地方加以落实,并加强监督检查。

  他表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持续推动实施。明确各地方和重点行业的达峰目标、路线图、行动方案和配套措施。同时,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立法。

  能源低碳转型是重要内容。这位负责人说,“十四五”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实施更加严格的控煤措施,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制氢等先进技术和产业。推进电力系统转型,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交易和调度机制。

  下一步,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低碳行动要持续深化,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

  他说,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继续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记者高敬)新华社北京电

 
以科技力量托举梦想 走近二〇二〇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以科技力量托举梦想
走近二〇二〇年“最美科技工作者”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报道·拼过2020的你还好吗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张泉、温竞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忘初心,甘于奉献,面对疫情勇敢逆行,以自身所学守护人民健康;他们矢志报国,锐意攻关,铸造“大国重器”,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他们面向国家和人民需求,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能,建报国之功。

  他们,是全国9100万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是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他们的品质与精神之光,照亮了科技星空。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近一些“最美科技工作者”,记录他们的故事。

  知行合一:把“解决问题”作为创新动力


  他是我国泌尿外科微创医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等离子前列腺切割手术全新理念;他临危受命出任雷神山医院院长,打造闻名中外的“重症救治堡垒”……他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

  从医30余年,王行环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创新的动力和方向。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百年来被视为前列腺增生治疗领域的“金标准”,然而,这一疗法存在诸多国际性难题:出血多、存在水中毒风险、手术死亡率高达8‰……通过近20年不懈探索,王行环和团队创建了微创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手术体系,迄今治愈超过200万例,未见死亡病例报道。

  今年2月,王行环出任雷神山医院院长。临危受命,他无暇顾虑,一心扑在“解决问题”上,克服运行初期的重重困难,将来自286家医院3202名医护人员、1000余名后勤保障志愿者、1.3万名建设者紧紧凝聚在一起,铸造成一支抗疫精锐之师,取得了近98%的救治成功率、医院零感染、安全生产零事故、环境零污染的抗疫成绩。

  “面对困难,千方百计找到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这是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也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王行环说,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做到知行合一,“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

锐意攻关:十年磨“箭”打造“大国重器”


  我们正见证中国航天发展的新跨越。“天问”探火、“嫦娥”奔月……这些举世瞩目航天任务的顺利实施,都离不开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强力引擎。起飞重量约870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十年磨一“箭”,长征五号的成功研制,倾注了总设计师李东的全部心血。

  新技术多、新研产品多、技术跨度大、研制规模大……面对挑战,李东率领技术团队突破了12大类247项关键技术,解决了一系列世界性难题,确保长征五号火箭于2016年11月3日成功完成了首飞。

  宝剑锋从磨砺出。2017年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失利后,李东和团队并没有退缩,他们开展了长达两年多的艰苦“归零”和攻关。2019年12月27日,随着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长征五号“王者归来”。

  “斗转星换,十年终铸成巨箭。甘苦暑寒,波折历罢捷报传。初心不变,今日梦筑空间站。”2020年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成功后,李东用这样的诗句描述了自己的心情。探索不会止步,“更待来年,鲲鹏扶摇九重天!”

不懈探索:用人工智能提升创新活力


  语音合成技术在国际权威比赛中14连冠、语音识别技术2015年首次超过人类速记员、人工智能翻译系统全球首次通过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这是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轮值总裁胡郁和团队近年来创新“成绩单”的一部分。

  1997年以来,胡郁一直从事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要让机器能够听懂人类说话,是非常大的挑战。”胡郁说,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良好契机,他和团队克服诸多困难,在语音数据收集、关键技术研发方面持续深耕,终于迎来相关技术的连续突破。

  他在国内牵头建立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持续为创业者和开发者提供具有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能力,截至2020年7月31日,终端用户数累计超过29亿,应用数超过86万。

  围绕科大讯飞建立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中国声谷”,入驻企业超过200家,在移动互联网、教育、智能客服、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1970亿元。

矢志报国:为人民撑起一片蓝天


  京津冀等区域雾霾天数显著减少,北京PM2.5浓度持续下降……近年来,我们的天更蓝了,空气更清新了。这背后有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的努力和坚守。

  他留美学成后毅然放弃国外工作机会回国任教,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深耕大气污染防治40年,为祖国培养了一批“蓝天守护者”,守护人民健康。

  郝吉明和团队通过理论创新解决了划分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的“牛鼻子”问题,促进全国酸雨区面积从上世纪90年代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下降到2018年的5.5%;他领导制定和实施中国燃煤、工业、交通等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控政策,助力推动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他积极投身抗疫工作,研究应对疫情带来的环境风险。

  “尽管已经74岁,但我还是要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力量,这是我的专业,也是我的责任。”郝吉明说,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有家国情怀,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改善人民生活做研究。

坚守使命:让患者眼中光明永驻


  让西藏的眼病患者不出藏就能得到与发达地区无差别的诊治,这是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眼科(西藏自治区眼科中心)主任次旦央吉多年的愿望。经过她和社会各界多年的努力,这一愿望如今已基本实现。

  下乡时,次旦央吉的一天常常是这样度过的:8点多钟赶到医院准备第一场手术,等结束全天的工作走出手术室,又继续为第二天的手术做准备。

  “只有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从医32年间,次旦央吉从未停止过钻研业务,并在临床上将藏医藏药理论知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作为西藏眼科研究领域学科带头人,她掌握并推广10余种眼科手术,仅白内障一种手术,她就亲自参与完成3万多例,复明率达99%左右。

  眼病普查、下乡手术、健康宣教……从昌都到玉树,从林芝到那曲,整个青藏高原都留下了次旦央吉工作的身影,行程达18万公里。不论山路多么崎岖、条件多么艰苦、天气多么恶劣,她从无怨言。一次下乡途中,她由于劳累过度心脏病发作,但她依然坚持在一线。

  “没有光明的世界是可怕的,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为更多患者带来光明,才不负使命。”次旦央吉说。

 
“高姐”艾婷婷:挥手,愿早日挥别疫情
“高姐”艾婷婷:挥手,愿早日挥别疫情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报道·拼过2020的你还好吗
 
在武汉站,G431次列车乘务员艾婷婷在发车前向乘客挥手(4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12月16日,武汉客运段高铁乘务员艾婷婷在上班前戴口罩。  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现在说得最多的就是,请乘客戴好口罩、做好防护。经历了这么大一场疫情,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做好服务的同时更要确保每一名乘客的安全。”站在记者面前的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客运段高铁乘务员艾婷婷20岁刚出头,言语中显露出超出同龄人的成熟。
 
  4月8日清晨,嘹亮的汽笛声打破了武汉火车站长达76天的沉寂,武汉“解封”后第一趟始发开往湖北省外的高铁列车G431次缓缓开出,艾婷婷正是这趟列车的乘务员。
 
  发车前,她向乘客挥了挥手,透过厚厚的护目镜,明亮的双眸满是坚韧和专注。这一个瞬间被新华社记者的照相机定格后,很快在网上刷屏。
 
  “在网上看到自己的照片,很惊讶,也很喜欢,我把它下载到手机上。当时车快开了,但还有乘客没上车,我就朝他们挥了挥手,请他们快点上车。”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艾婷婷历历在目,她说:“抓拍的画面看起来像是挥手告别,跟那段艰难的岁月告别,跟疫情告别。”
 
  “封城”期间,艾婷婷和室友两人在武汉市洪山区的租住地,每天刷手机,为肆虐的疫情揪心,望着窗外发呆,原本比较“宅”的她天天盼着上班。2月15日,武汉下雪了,艾婷婷对着空无一人的武汉火车站拍下一张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写道:“2020年的第一场雪,想出门的每一天……”
 
  “通知我去值乘G431次列车,有点激动,终于可以出门了;也有点忐忑,有点害怕,家人在电话里不停叮嘱要做好个人防护。上车前,对着镜子,仔细检查口罩、护目镜和手套。”艾婷婷回忆说,“那趟车感觉跟以前很不一样,车厢里出奇地安静,气氛比较紧张,大家都‘全副武装’坐着,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吃东西。”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武汉、湖北的生活基本恢复正常。但是高铁列车上,每个人都必须戴着口罩。“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什么样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现在的想法就是好好工作,做好每一次服务。”参加工作刚满两年,艾婷婷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元旦春节临近,铁路部门更加重视职工个人防护。艾婷婷接到通知,除了戴口罩,还要重新戴上手套和护目镜。“自己防护到位,才能确保安全,让乘客有安全感。”她说,“乘客朋友们也要做好个人防护,希望过了这个冬天,大家一起跟疫情彻底挥手告别。”
 
  (记者王贤)新华社武汉12月27日电
 
  
 
  
武汉新婚夫妻:战疫,更懂得家的分量
武汉新婚夫妻:战疫,更懂得家的分量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报道·拼过2020的你还好吗
 
在南昌的一个建筑工地,陈磊(左)与从武汉来看望自己的张柳青在一起(12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时隔8个月,陈磊与张柳青再次坐在记者镜头前。只是这一次,他们摘下了口罩。
 
  今年4月,武汉婚姻登记工作在暂停两个多月后恢复办理。得知消息后,陈磊与张柳青预约了他们能领证的最早时间——4月7日。
 
  民政局重启后,出于防疫考虑,曾满载欢声笑语的颁证厅暂停使用,宣读结婚誓言、颁证仪式等环节取消,厅内颁证台的日期依然停留在2020年1月23日。
 
  “填完表、领完证就结束了,什么其他的仪式都没有。”张柳青说,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激动不已——拿着“迟到”两个多月的结婚证,情不自禁地隔着口罩亲吻了彼此。口罩遮挡面颊,却挡不住眷眷情意。这一幕被一旁的摄影师记录下来,感动了不少人。
 
  这张照片也被张柳青收藏在手机里,不时翻看。于她而言,这张照片如同一个里程碑。“武汉重启,我们的爱情也踏上了新起点。”
 
  陈磊与张柳青都是房地产从业人员。因工作需要,之前陈磊赴江西南昌打拼一年有余,张柳青则独自在武汉工作。原定于庚子年春节在武汉办理结婚证的两人,被疫情打乱了安排,却也因此度过一段难得的朝夕相处的日子。
 
  疫情最严重时,张柳青一度感觉仿佛“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好在家人与未婚夫的陪伴纾解了她的焦虑。“大家都健健康康地待在家里,这让我很安心。我们每天会花很长时间一起看新闻,了解疫情进展、实施的措施与成效,相互打气,也会聊些其他事情来分散注意力。”
 
  “但最给我希望与力量的还是各地医护人员的火速驰援。他们舍小家保大家,用自己的牺牲给千家万户带去团圆与平安,让武汉迅速控制了疫情。”张柳青说。
 
  随着武汉疫情局势逐渐好转,陈磊与张柳青的生活也日渐平稳。“我们每天在家里打羽毛球舒展身体,还发现了新的共同爱好——做饭。”陈磊说,居家隔离的日子里,他们学会了做卤猪蹄、泡椒凤爪、啤酒鸭等数十道菜。“我很惊喜地发现,原来他还是个隐藏的大厨。”张柳青笑着说。
 
  疫情前,陈磊曾担心张柳青因工作繁忙难以找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但那段时间的相处让我发现了她的另一面。她是个认真细致的人,不仅工作认真,对家庭也非常上心,很会照顾人,做的饭菜也很好吃。我的父母都对她赞不绝口。”陈磊说,“我的担忧也因此烟消云散了”。
 
  4月8日,武汉解除离汉离鄂交通管制,陈磊得返岗工作。张柳青红着眼眶开车送他坐上当天最早一班返回南昌的高铁,满心不舍地嘱咐道:“在外注意安全,等你回家。”
 
  “当时我突然感觉,‘回家’这个词,对我很有诱惑力。”陈磊说,“以前我是个工作狂,但疫情期间的共同生活让我对家庭产生留恋。现在如果周末不加班,我肯定要回家陪陪家人。”
 
  展望2021年,张柳青希望丈夫能早日回到武汉,一家团聚。陈磊则说:“希望我们都能珍惜当下,好好生活。”
 
 (记者乐文婉)新华社武汉12月27日电
 
 
 
  
 
数字时代处处“要脸”,但千万不能“丢脸” 专家认为应从技术、立法、执法等方面着力,保护好数字时代的通行证
数字时代处处“要脸”,但千万不能“丢脸”
专家认为应从技术、立法、执法等方面着力,保护好数字时代的通行证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制图:刘旭峰、章舒

  人脸、声纹、基因等“人体密码”是数字时代的通行证,一旦泄露,公民如同“裸奔”,后果不堪设想

  生物识别信息保护如此重要,但目前“丢脸”“失声”现象不断出现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使用场景愈发广泛,但是相关的应用还存在技术漏洞。与此同时,相关立法和监管机制还存在一定滞后

  本报记者胡锐、戴威


  出差归来,安徽合肥市民周进良被新装的门禁系统,挡在了小区门外。

  录入人脸信息、对准摄像头、屏幕出现面部照片、大门开启......方便倒是方便,但他却有一丝担忧,“我的人脸信息是谁在保管?会不会有泄露的风险?”

  周进良道出了一种普遍情绪:人们在享受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便利的同时,也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充满顾虑。

  近年来,人脸识别、声纹识别、基因检测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不断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侵犯公民生物识别信息的行为屡见不鲜。人脸、声纹、基因等“人体密码”一旦泄露,公民如同“裸奔”,后果不堪设想。

“赏脸”不是自己说了算


  “生物识别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它具有唯一性,无法更换或删除,一旦被不法利用,可能给信息主体的人身、财产安全和人格尊严带来风险。”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俊强说。

  生物识别信息保护如此重要,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信息采集和使用还存在诸多乱象,“丢脸”“失声”的现象不断出现。

  生物识别信息被强制采集。乘车进站、上班打卡、转账支付甚至存包、取厕纸……日常生活中“要脸”的地方越来越多,而很多时候,我们无权决定是否“赏脸”。

  今年4月,江苏部分社区推行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居民被要求录入人脸照片、家庭住址等信息,否则将无法正常进入小区,这让很多居民颇为无奈。有居民表示,人脸是自己的生物信息,怎能随意被人拿走,一旦泄露,造成的后果谁来承担?

  类似的强制采集人脸信息的案例在多地都有发生,对大多数人来说,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即使心怀疑虑,也只能提交人脸信息。

  生物识别信息被盗用。你的“面子”也很“值钱”。今年10月,湖北省巴东警方破获系列微信支付诈骗案。办案民警介绍,不法分子在盗取受害者微信账号后,找出受害人的自拍照,并通过照片活化技术骗过微信支付的人脸识别验证,进而转移受害人的账户余额。

  通过微信语音和你“热聊”的好友,很可能是骗子。南京警方介绍过这样一个案例,2019年10月,南京市民陈先生收到一位“朋友”发来的语音消息,说要借5000元钱。陈先生听着是朋友的声音,没多想就把钱转了过去,谁知对方收到钱后不久就把他“拉黑”了。专家介绍,现有的AI语音合成技术可以从原始录音中取样,模拟出相似度极高的声音,极具欺骗性。

  生物识别信息被泄露。对于公民来说,生物识别信息一经提交,这些“人体密码”将去向何方, 不得而知。近年来,这类信息被泄露的案例屡有发生。

  寄出一毫升唾液,就能测出自己的血统来源,是否为“易胖体质”,是哪些疾病的易感人群。听上去是不是很有吸引力?许多人都希望通过基因检测,拥有一本专属的“生命说明书”。

  但个人基因信息,同样存在被泄露的风险。2018年10月,科技部官网公布了一批行政处罚决定书,国内外共六家机构上榜。据悉,这些机构都存在非法处理公民遗传资源信息的行为。

  2019年2月,中国某人工智能公司的数据库由于未做访问限制,直接开放在互联网上,导致超过250万人的数据可被获取,这其中就包括了人脸识别图像。

小区强推人脸门禁归谁管


  生物识别信息逐渐取代传统的数字密码,成为人们的“支付依据”“准入凭证”,可以说是价值非凡,因此常被人“惦记”。

  趋利的不法分子通过一切手段,试图盗取“人体密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猫鼠游戏”每天都在上演。

  以人脸信息为例,如果想开发人脸识别技术,就需要大量的人脸信息训练相关模型。

  讯飞AI研究院视频分析技术负责人吴子扬告诉记者,在商用的、来源正规的人脸信息数据库里,单人不同角度、不同场景的人脸数据集,能卖到几十甚至上百元。收集、倒卖公民人脸数据,正成为不法分子牟取利益的手段。

  除此之外,人脸信息目前主要用于身份权限认证,一旦泄露,不法分子可以借此通过身份认证系统,盗取公民社交平台账号或金融账户内财产。

  不少商家也把采集生物识别信息当作商业竞争中的取胜之匙。当消费者走进一个装有人脸识别设备的卖场,智能营销系统就会迅速识别出他是不是“熟客”,并分析其收入水平与消费习惯,商家可以借此进行精准推荐或“大数据杀熟”。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使用场景愈发广泛,但是相关的应用还存在技术漏洞。

  吴子扬表示,从技术层面来看,守护生物识别信息的难点主要在存储环节。存储器漏洞、缺乏访问控制机制、黑客攻击,都可能导致数据泄露。

  与此同时,相关立法和监管机制还存在一定滞后。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郭兵说,尽管我国有多部法律就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作出规定,但相关法条多为原则性规定,缺乏对生物识别信息具体、针对性规定。

  “我国现有的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难以满足日益具体、多样的规范需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学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适用于网络运营者,而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生物识别信息的行为主体多种多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即将生效,若受害者想凭此维权,需要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维权成本高,举证难度大。

  周学峰表示,对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目前多个部门都有管辖权,比如市场监管、网信、公安等部门。但多部门监管有可能导致监管职责不清。我国目前缺乏一个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集中统一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公民在自身生物识别信息遭侵犯时,比如小区强制推行人脸门禁,都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投诉”。

如何守护我们的“人体密码”


  近日,《天津市社会信用条例》的出台受到公众关注。条例明确规定市场信用信息提供单位,不得采集自然人的生物识别信息。对于生物识别信息保护而言,该条例的制定可以看作一次有益的探索。

  如何守护我们的“人体密码”?目前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不过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应构建立体化的生物识别信息保护体系,从技术、立法、执法等方面着力。

  “技术上,可以从降低生物识别信息的存储依赖与减少存储数据的滥用两方面入手。”吴子扬表示,首先要加强生物识别算法的研发,减少对数据的依赖;其次还应加强对隐私保护、加密等技术的研究,提升信息匿名化的能力,这样即便数据泄露,他人也无法解析,降低数据被滥用的风险。

  吴子扬认为,除了少数外部攻击,大部分信息安全事故还是因为企业不自律、管理不规范导致的。他建议尽早建立生物识别信息应用系统的行业标准和评价指标,还可以依托行业内具有公信力的组织或第三方机构,对安全性进行定期评估与测试。

  “生物识别信息的内涵外延需明确,相关处理规则需细化。”郭兵表示,应完善相关立法,对收集公民生物识别信息的行为要有明确标准,对于存储和使用信息,也应作出更为具体的规定。

  当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被侵犯时,公民往往不愿意提起民事诉讼,因为“打官司”时间、经济成本高,举证难度大。就算胜诉,收益也很低。这导致很多公民在相关权益受侵害时忍气吞声,不法分子却逍遥法外。

  对此,周俊强建议将公益诉讼引入个人信息权益保护领域。这样,人民检察院等部门可以就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大大增强维权力量。郭兵建议将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个人信息权益侵害救济的相关规定中,增强公民维权动力,同时提高法律威慑力。

  “保护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不能光靠立法,执法环节同样重要。”周学峰建议,应设立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集中统一监管机构,并设置投诉处理程序,在民事诉讼之外给公民提供行政救济的途径。这样,当信息权益受侵害时,个人再也不会茫然无措,可以直接去找个人信息保护机构投诉。

  相较于传统的数字密码,生物特征识别体现了技术的迭代升级。因噎废食不是对待新技术的正确态度,加以约束、因势利导,或许更为理性。

  生物识别信息是公民独一无二的“人体密码”,是数字时代的通行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相关法律、监管的完善,期待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能实现“科技向善”,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而我们的“人体密码”,也能得到更妥善的保护。

        编辑完颜文豪

 
“萝卜白菜十三条”:探求社区治理“最优解” 浙江宁波“开放空间”民主协商议事观察
“萝卜白菜十三条”:探求社区治理“最优解”
浙江宁波“开放空间”民主协商议事观察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本报记者林光耀、顾小立


  小区电梯怎么装,门禁怎么改,绿化带和停车位矛盾怎么解决……社区是基层自治的最小单元、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社会矛盾的高发地。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引入了“开放空间”会议技术,尝试“议而决,决而行,行而果”,探求社区治理的“最优解”。

我的小区我做主


  在宁波市海曙区白云街道安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四层的议事厅里,一场“开放空间”的讨论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我建议小区使用指纹门禁系统,方便又安全。”

  “家里是指纹锁,小区如果采用指纹门禁,万一信息泄露太不安全。”

  “人脸识别可以直接刷脸通过。”

  “我看还是经典的门禁卡最好,老年人用起来没有负担。”

  ……

  十几名居民围在一张方桌边,讨论小区应选用哪种门禁系统。一位居民充当记录员,记下小组讨论的结果。

  房间里另两张方桌边,“门禁系统就位后小区如何管理”“小区内幼儿园来往人员如何使用门禁”等话题也被热烈讨论着。

  安丰社区由玫瑰苑、三鼎坊和丰馨苑三个小区组成,住户3396户,总人口近1万。其中,玫瑰苑与三鼎坊两个小区是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老小区。

  “这次主题是‘聊聊老旧小区改造如何实现封闭式管理’。听到这个主题,你会想到什么?”在社工主持人的引导下,40余位居民写下自己的关切。

  按照“开放空间”议事程序,主持人选出了“热度”最高的三个话题,把它们贴到了黑板上,居民排队依次在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上签名,并分成3个小组展开讨论。他们将通过小组讨论、发布行动方案、正反方辩论、投票等各个环节达成共识。

  “我们这个小组讨论的重点是门禁系统就位以后,小区应该如何管理。”作为第三小组的记录人,居民张蓓琳向全体参与讨论的居民汇报小组讨论成果:“我们认为应当采取负责人制度,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形成‘物业负责、居委会监督、居民遵守’的管理模式。”

  自2013年在白云街道牡丹社区等社区试点以来,宁波市海曙区已在全区102个城乡社区推广了“开放空间”这一民主协商议事模式。

“开放空间”为何来


  海曙区很早就遇到了城市基层治理难题。9个街道102个社区,有老小区,也有新小区,居民诉求纷繁复杂。这成了安丰社区党委书记陈赛花采用“开放空间”会议技术的原动力。

  2013年4月,牡丹社区居民抛出要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议题,社区“要地没地”“要人没人”,时任社区党委书记的陈赛花想破头也想不出解决办法。

  这时,还作为新鲜事物的“开放空间”走进她的视线。当时,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主任宋庆华,到宁波分享社区治理经验,一本“开放空间”操作手册,传到了陈赛花的手中。

  作为一种会议技术,“开放空间”由美国学者哈里森·欧文设计提出。他发现人们在开会时很沉闷,茶歇时间却交谈甚欢、交流颇有成效,受此启发,他设计出了“开放空间”的会议技术。

  “开放空间”遵循四大原则:在场的人就是合适的人,凡是发生的都是有原因的,只要开始了时机就到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而最重要法则是“双脚法则”——可以用自己的双脚自由移动,随时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每个参与者既可以做辛勤贡献意见的“蜜蜂”,也可以做自由来往静静旁观的“蝴蝶”。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邀请了社区党员代表、义工代表、社区工作者以及愿意参加讨论的普通居民尝试一次“开放空间”讨论。结果出乎意料,社区居民带来了需求、问题,也提供了解决建议。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要设在底层,方便老年人走动;服务中心最好能设个茶室,老年人能喝茶聊天;有人想报名成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志愿者……社区居民的“金点子”提了30多条,足足写满了3张纸。

  最终,在“开放空间”的努力下,社区找到了场地、确定了设施,并且还对接到了服务中心成立后服务的志愿者团队。

“萝卜白菜十三条”


  在传统的社区中,居委会往往是帮居民拿主意的一方,如家长一般为居民包办大小事务。面对纷繁复杂的诉求、重叠交织的利益,居委会干部常常居中协调,但又往往得不到理解、吃力不讨好,而社区居民没参与感、不满意、不开心,“双输”的局面成为社区治理困局。

  安丰社区居民张志成说,“开放空间”的出现,缓解了紧张关系,让社区问题得到各方满意的解决方案。

  “开放空间”有着自己的“规矩”。现场任何人讲话、发言,必须遵循“不同意见者之间避免面对面对话”“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打断其他人陈述”等一系列规则。7年多来,随着“开放空间”持续开展,这些规则逐渐深入人心,社区居民将之称为“萝卜白菜十三条”。

  在玫瑰苑小区围墙改造议题上,围墙边楼栋的居民对设计单位给出的围墙高度均不认可,低楼层居民觉得加高太压抑,高楼层居民则担心围墙太过低矮不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陈赛花把“开放空间”开到了围墙边。最后居民们一致决定,推翻设计单位给出的“标准解”,改为给围墙加上三块砖的高度,并架设高50厘米的防盗网。

  居民们在开放空间中讨论、让步、做决定,最后得出民意的最大公约数,这成为众人眼中社区治理的“最优解”。据了解,7年多来,“开放空间”议事8500余次,有效解决或回应近8000条,议事居民超10万人次,参与其中的居民满意度达到95%。

  “议而决,决而行,行而果。”宁波市海曙区民政局副局长吴鹤立认为,这就是“开放空间”相比较其他社区治理模式最大的不同,也是突破所在。

为基层民主实践加载制度框架


  作为一个从国外引入的会议技术,“开放空间”如何适应中国的社会人文环境、又该走向何方?

  针对老旧小区中老年人较多、中国人在公开场合较为拘束、会议前期容易出现发言不踊跃、参与度不够等情况,热身环节被引入了“开放空间”中。拍手歌、手指操、“破冰”小游戏,既活跃了气氛,也让居民放下了拘束和戒备。

  对于较为复杂、解决难度较大的议题,则通过缩短议程、多次召开的形式,让每次“开放空间”聚焦具体话题、落到实处。

  解决问题还需要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吴鹤立说,发动依靠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成为“开放空间”的中国特色。

  事前,社区发动党员收集议题,并邀请利益相关的、感兴趣的居民参与,让讨论能在一个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向上开展,此为“舵手”;

  事中,党员干部带头发言,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其他居民就讨论话题提出问题、发表看法、给出解法,此为“鼓手”;

  “推手”则意味着社区干部身份的转变,从“社工台上坐、居民台下听”转变为居民主导、社工协助居民完成讨论,社区干部则成为了话题的引导者、讨论的组织者、规则的守卫者。

  陈赛花介绍,在玫瑰苑小区围墙改造的墙边“开放空间”中,社区承担了讨论的组织、秩序的维持和与施工方对接的工作,但最重要的讨论环节、互相的妥协、最终的决策,都是居民们在“开放空间”中达成的。

  在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看来,“开放空间”一方面提高了居民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另一方面有效减轻基层政府及其政府派出机构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社区居民对社区问题解决的参与率和满意度。

  “可以考虑用技术标准的形式来规范它,从而给基层民主实践加载制度的框架。”夏学民说。      

    编辑李坤晟

 
这次摘帽,永别千年穷这次迁徙,不带走乡愁 山西脱贫攻坚最大主战场取得反贫困决定性胜利
这次摘帽,永别千年穷
这次迁徙,不带走乡愁
山西脱贫攻坚最大主战场取得反贫困决定性胜利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被称为“粮食之母”“营养黄金”的藜麦,成为静乐县富民增收的特色种植产业。吕宣中摄

  在这样一方水土,苦涩与艰辛曾经伴随了一辈又一辈。

  忻州——一个东西横跨山西版图的地级市。这里黄河、长城交汇握手,太行、吕梁两山夹峙;这里是历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错处,曾经金戈铁马,也曾商贾云集;这里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山区。

  到2016年,山西省面积最大的忻州市,还有近46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7个人里,就有一个是贫困人口;全市14个县(市、区),有11个是国定贫困县,贫困面达80%以上,其中有6个是国家连片特困县,3个省级深度贫困县;全市2222个贫困村中,797个是深度贫困村。

  久困于穷,冀于小康。317万生生不息的人民,经历了一场感天动地的反贫困斗争。在这场计日读秒的决战中,平均每年有9.2万人、每天有252人、每小时有10人脱贫;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633元,平均每年增长526元。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之际,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忻州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退出。

  回望来时路,忻州的脱贫奋斗史正是中国与贫困抗争的一个缩影。

这顶沉重的帽子终于摘掉了


  只有真正走进这连绵不绝的大山,才能体会这场战役是何等艰巨。

  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山西有吕梁山和太行山-燕山两处,忻州则横跨这两个片区。地势上,偏关、河曲、保德、岢岚等“西八县”连片簇拥在黄河东岸的吕梁山区,繁峙、五台、代县等“东六县”地处太行山脉,中间夹着狭长的忻定盆地。

  这里是中国版图的第二台阶、黄土高原边缘地带,50%山区、40%丘陵、10%平原,黄河沿线望得见水却用不上水。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全年无霜期不到百日,冬天动辄出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高寒。风吹黄土漫天舞,从春一直刮到冬。

  深度贫困与生态脆弱长期交织。“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旧时民谣是祖祖辈辈面对滔滔黄河、漫漫瘠土唱出的无望悲歌。

  重重山峦形成天然屏障,这里成为历代中原王朝固边的重要防线。忻州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平型关是万里长城重要的边关隘口。抗战时期,建立于忻州的晋察冀、晋绥两个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战的出发点,平型关大捷、忻口战役等在这里发生,为全民族抗战和新中国成立作出重大牺牲和杰出贡献。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忻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剩余的贫困人口大多散居于偏僻山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精准脱贫方略,对贫困堡垒发起总攻。

  作为山西省脱贫攻坚的最大主战场,忻州干部群众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度,投身火热的战役。

  与深度贫困鏖战正酣之际,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忻州市岢岚县考察,给奋进中的忻州人民带来强大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不管任务多么艰巨、还有多少硬骨头要啃,这个承诺都要兑现。

  忻州人民以百倍信心践行总书记嘱托,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掀起脱贫攻坚决战高潮。

  2016年,忻州脱贫8万余人,退出555个贫困村;

  2017年,忻州脱贫13万余人,退出640个贫困村;

  2018年,忻州脱贫12万余人,退出707个贫困村,繁峙、神池、五寨、岢岚、河曲、保德6县脱贫摘帽;

  2019年,忻州脱贫5万余人,退出296个贫困村,五台、代县、宁武、静乐、偏关5县脱贫摘帽。至此,忻州这11个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忻州剩余的420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据忻州市扶贫办统计,忻州在过去5年间累计减少45.7万贫困人口,222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从建档立卡初期的23.59%下降至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550元增加到9183元,年均增幅8.8%,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要求,忻州贫困人口民生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资助贫困子女5.06万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9570户;贫困群众住院医疗费用个人报销比例90%以上,大病、慢病门诊医疗费用个人报销比例80%以上;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733处、水质检测中心15座,安全饮水达标达质;12.7892万农村低保或特困供养贫困群众的保障标准逐年提高。

  忻州市委书记郑连生说:“我们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针对区位欠缺、设施落后、产业不足、天灾人祸、文化低下、工作不力等原因,实行整村搬迁、设施改善、产业培育、技能培训、救济救灾、改进工作等措施,走出了一条具有忻州特色的减贫之路。”

  5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瞬间。忻州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摆脱了长期困扰的绝对贫困,站在了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

这次迁徙不带走乡愁


  黄河流入山西,在偏关县老牛湾与长城相遇。5000多年前,老牛湾人就开始在黄河岸边开垦旱地良田。这里出产的小米颗粒饱满、色泽金黄,是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用偏关小米酿制的陈醋风味独特,现已成为电商平台上的“明星特产”。

  黄土地最适合种植五谷杂粮,耐贫瘠、耐旱、容易成活。忻州是山西最大的小杂粮产区,到2019年,杂粮种植面积达369万亩,总产68万吨以上。神池的亚麻籽、五寨的甜糯玉米、岢岚的红芸豆、静乐的藜麦、忻府区的甘甜红薯、宁武的高原莜麦,“一都六乡”,优特品牌为忻州托起了“中国杂粮之都”的桂冠。忻州市将杂粮作为脱贫产业纳入财政补贴,杂粮成为忻州农民脱贫的“当家花旦”。

  在忻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有序引导下,杂粮、养殖、蔬菜、林果、中药材、电商、旅游、光伏等产业增收行动,带动32.24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通过技能培训、挖掘公益性岗位、加大劳务输出等办法,引导和支持全市30多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收入占比上升,转移性收入占比下降;坚持生态治理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奖补8.5万贫困人口增收,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担人工造林绿化任务,贫困户获得务工收入4.4亿元。

  古人说:“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忻州各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诠释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本质要义。

  面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千古困境,面对贫困村多、小、散、穷的根本顽疾,忻州把“整村搬迁”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举措,将“挪穷窝”作为解开深度贫困“死结”的突破口,集中力量打攻坚战。

  赵家洼村是吕梁山深处一个小村庄。由于战乱和饥荒,从宁武、河曲、静乐等地逃荒的人们迁居于此,掘土而居,刨食谋生。随着外部社会环境渐好,年青一代又陆续迁出,2017年全村只剩6户13人,其中5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几乎都是留守老人。

  在晋西北的大山里,散落着上千个这样的山庄窝铺,有的甚至是“一户村”“一人村”。耕地大多在山坡上,广种薄收。过去几十年的扶贫工作解决了大部分人的温饱“两不愁”,真正摆脱贫困,难的是要做到“三保障”。

  当地算过一笔账,按照国家的扶贫标准,要让赵家洼这样的村庄实现饮用水安全、公交车通达、动力电接入,完善一应公共设施建设,花费相当于重建一个新村,没有上千万元投入是不可能的。

  当一方水土无法养活一方人,与其在贫困中煎熬,不如彻底挣脱束缚,谋划另一种生存方式。2017年,忻州市将797个深度贫困村全部列入整村搬迁计划,其中,岢岚县将包括赵家洼在内的115个自然村列入整村搬迁计划。

  70多岁的赵家洼村村民刘福有搬到了岢岚县城边上的广惠园新村。新居比原来的三间老屋大得多,家具家电都已配备好。小区里健身设施、医院、学校一应俱全。登上城外山坡俯瞰,县城里最大、最整齐、最漂亮的建筑群就是这一片移民搬迁安置点。

  岢岚县县长侯俊生说,易地扶贫搬迁不是把农民“赶”进楼房,而是围绕“人、钱、地、房、树、村、稳”7大问题实施的一套复杂系统工程,任务非常艰巨。精准识别对象、新区安置配套、旧村拆除复垦、生态修复整治、产业就业保障、社区治理跟进“六环联动”,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关键保障。

  忻州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杨志勇介绍,“十三五”期间,忻州市完成整村搬迁810个村,搬迁8.45万人;撤销603个行政村,优化了乡村空间布局,节约了社会管理成本,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忻州整村搬迁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刘福有和老伴每年有养老金、低保金,在赵家洼老家的50多亩坡地纳入退耕还林工程可获得补助,还有一部分土地流转给生态农业公司,年终有分红。可他说:“还有力气,就要做点事,不能光让国家养着。”他和老伴在县城里找到做保洁员的岗位。2018年他家顺利脱贫。

  曾几何时,“走西口”是无数忻州人背井离乡谋求生计的决绝之举,为了和自然、命运抗争,人们从忻州北部“三关”、西部黄河一线走出,前往内蒙古、陕甘宁、新疆等口外“讨生活”、求发展。

  今天,忻州人走出那个村,却不必再走过那道口。

这场较量岂止7万多个小时


  在忻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日程表上,8年与5年两个时间节点常常被提起。8年精准扶贫,5年脱贫攻坚,接续奋斗,久久为功。

  胜利的取得,岂止在这8年的7万多个小时!多少年来,忻州都在与贫困抗争,几代人为之付出和奋斗。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这正是扶贫事业的“中国之治”。

  隆冬时节,雁门关下,滹沱河上游最大的支流峪河静静流淌在代县的南山深处。这里山大风硬,一场雪来就封了山。共产党员刘桂珍每天都要沿着这条河走几趟。

  1977年,16岁的刘桂珍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段家湾村当了一名村医;1987年,因山村缺少教师她又兼起了老师;1996年,在村民一致推荐下,她接任了村支书;2003年又兼任村委会主任。在段家湾,她里里外外一肩挑。

  作为村里的“领头雁”,刘桂珍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近年她带领村民搞苗木种植,经过几年摸索,段家湾成为远近闻名的育苗基地。2017年底,段家湾村贫困户全部脱贫。临近的王家会村并入段家湾,村里增加了300多人。刘桂珍又琢磨着怎么在云杉和油松下种植黑松露,怎么搞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

  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是中国扶贫体系中最坚实的组织保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顶层设计下,各地建立起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逐级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推动“链条”环节全线运转。

  忻州市委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担任第一组长,市长担任组长,下设12个专项办公室和26个专项领导组。县、乡党政“一把手”和农村“两委”主干层层负责,扛硬担子,攻硬堡垒,确保政策落地生根。

  在忻州多个贫困村采访,记者都看到村委会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幅“脱贫作战图”,上面详写着剩余贫困户的家庭人口数、致贫原因、脱贫措施、帮扶责任人等信息。可以说,有多少贫困户,就有多少套应对解决方案、有多少支干部队伍负责到底。

  一大批迎难求进、能打硬仗的优秀干部,集结在脱贫攻坚战的主阵地上。忻州市委组织部资料显示,5年来,忻州11个贫困县的党政正职,按照党中央、山西省委“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要求,坚守基层;省市县派出3472支驻村工作队、10721名驻村干部和2224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一战到底。

  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家庭里,脱贫从来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人的事。“十三五”期间,忻州扶贫资金投入稳步增长,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73.9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38.65亿元,占比52.24% ;11个贫困县实际整合资金127.67亿元;中央和国家机关9个单位分别包扶11个贫困县,投入帮扶资金2.8亿,帮助引进各类项目资金3.4亿,实施万元以上帮扶项目368个。60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山西省驻忻州帮扶单位协同配合,推动政策逐项落实。

  还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扶贫助力。

  仅繁峙一县,农民企业家沙万里30多年来累计资助贫困学生5000多人;繁峙天河牧业健康养殖公司通过肉牛养殖、资产入股、劳务用工、土地流转等方式,带动金山铺等5个乡镇贫困户3000余人实现脱贫增收。

  县委书记孔保宝说,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保险”等模式,把贫困户利益嫁接到产业链条中,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繁峙脱贫攻坚的一大亮点。

这条道路已展现美丽的图景


  贫困是个复杂、动态的社会现象,巩固脱贫成果也必然是长期、艰巨的进程。忻州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目标,盯紧时间表和路线图,反反复复“过筛子”,确保2020年底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让战役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这份谨慎并非多余。

  时间进入到2020年。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忻州仍然在奋战:政策不变、力度不减、机构不散、干部不撤,保持帮扶政策、资金、力量总体稳定。

  2019年底剩余4203名贫困人口,查缺补漏解决“三保障”问题,改造剩余危房,完成安全饮水工程,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据忻州市扶贫办核查统计,到2020年10月底,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完成退出程序;

  高度警惕返贫现象,出台“忻保障”政策,对10415户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帮扶救助,对跌入返贫预警线的人员及时启动帮扶救助措施;

  忻州各地全力克服疫情影响,推动扶贫项目、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扶持壮大特色种养龙头企业、光伏产业、旅游产业、电商产业、生态扶贫产业,带动群众稳定增收。

  忻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晓东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为忻州彻底摆脱贫困奠定充裕的物质基础。”

  面向未来,一条条致富新路不断从脚下向远方延伸,忻州崭新的图景正在徐徐展现:

  2019年,忻州市生产总值迈上千亿元台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83元,同比增长10.%,增速位居山西全省第一;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中科晶电、华晶恒基等企业落户忻州,半导体产业集群初见规模;

  全域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在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忻州古城迎客70.75万人次,1-11月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68.62亿元;

  2020年11月,忻州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座活力之城更显“宜居宜业宜游”魅力。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在忻州已有良好开局。

  宋家沟村,是岢岚县另一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青砖灰瓦,木屋黄墙,传统风貌,现代设施,让人看到美丽乡村的雏形。

  宋家沟承接了全乡14个村145户搬迁过来,其中4个村是整村搬迁。2018年5月,宋家沟村获评山西省首批3A级景区。每逢周末节假日,包车或者自驾前来的游客纷至沓来。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们渐渐找到商机,有的在街上摆起凉粉摊,有的卖自己采来的山蘑、瓜子、茶叶,有的开起饭馆、民宿。

  58岁的周明则是村里的护林员,每天都要去山里巡查防火。退耕还林十几年,四周的大山都已被次生林覆盖。他家每年能拿到退耕补助近万元,承包地收入也有1万多元。2018年退出贫困户,老汉心里高兴,有空就到村里小广场唱几嗓子。

  在他发的“快手”段子中,身后影壁上镌刻着几个大字:“撸起袖子加油干”。

  就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对村民们说,希望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穷有千种,困有万般。找对了路子,办法就比困难多;拔掉穷根,路就越走越宽。赵家洼消失了,宋家沟热闹起来。这不是一个乡村故事的结束,而是新生活的开端。

 
非常之力,因内生动力非常之功,靠久久为功 担当、实干、扎根、斗争、牺牲,忻州反贫困积淀精神财富
非常之力,因内生动力
非常之功,靠久久为功
担当、实干、扎根、斗争、牺牲,忻州反贫困积淀精神财富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调查观察
 
 
 
  ▲晋西北高原小杂粮收获季,漫山遍野都是丰收的喜悦。 曹建国摄

  一切美好梦想的实现,一切传奇故事的书写,无不闪耀着精神的光芒。

  脱贫攻坚使忻州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短短几年,这里的农村从整体上一扫昔日脏陋破败的落后气息,代之以整洁文明的时代新貌,贫困村民摆脱了捉襟见肘的生活,思想观念、精神面貌都悄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硕果累累的背后,是路途的艰辛。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披荆斩棘中,蕴含着担当、实干、扎根、斗争、牺牲等强大的精神力量,书写着忻州脱贫攻坚的动人篇章。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必将成为继续前进永不枯竭的内在动力。

担 当

  舍我其谁,在大局中找准定位,当先锋、打头阵、挑重担



  以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大气魄,向千百年摆脱不掉的贫困宣战。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是高标准,也是时间表。全国一盘棋,任务自上而下。

  “三关总要”“晋北锁钥”标注了忻州这块土地历史上对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向千年贫困堡垒发起总攻的今天,忻州市委发出最强动员令:“决不能拖全国后腿,摘不下贫困帽子,就对不起脚下这块红色土地!”

  誓师立令,舍我其谁。忻州的决策者们形成共识:攻克深度贫困,是这一届这一任的重大历史使命,抓好了是责任,不抓、抓不好就是罪人!忻州的自然条件差,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不能差!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14个县、20多个部门,如何组织大兵团作战?工作多年从未遇过的困局。但这个重任,拼尽全力也要担着。”忻州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杨志勇说,“描绘作战图,规划行军路,安排时间表,你不当先锋谁当?”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从五台山下,到黄河岸边,集结号嘹亮吹响,扶贫干部在实践中练就担当作为的铁肩膀和真本事。

  从山西省住建厅到河曲县南也村任职,第一书记冯毅哭了两次鼻子。第一次进村挂起“服务牌”,就遭村民谩骂推打:“尽搞虚的,一看就不是干事的!”他流下委屈的泪水。

  但他没有畏惧和退缩,而是埋头干起实事,自来水入户、建饲草加工房、发展肉驴养殖……一口气办了70多件。两年任职期满,村民联名申请他留下。看着一片鲜红的手印,他再次流下激动的泪水。

  冯毅是忻州扶贫干部大军的一线代表,一个形象缩影。

  这里苦,那里累,山区农村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谁来?更多的党员干部主动担责,各显其能,深入贫困最前沿打头阵。

  在市、县决策者的层面,更主要的担当来自他们对国家脱贫政策与当地实际相结合的大胆决断与创造性做法,来自他们为了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勇于先行先试、主动作为的创新精神。

  忻州市委市政府以超常的勇气和担当,自加压力,下决心把797个深度贫困村分三年进行整村搬迁,人退绿进,在一个主战场上打赢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两场战争。这次涉及1.97万户、4.56万人的整村迁徙,是忻州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也是中国精准脱贫时间倒逼机制创造的奇迹。

  “敢”字为先,勇挑重担。河曲县率先探索整村易地搬迁机制,为山西省攻克深度贫困蹚出了一条新路子;繁峙县在山西率先破解脱贫攻坚和城乡发展用地政策机制矛盾,将土地增减挂钩和闲置宅基地拆旧整治一次性布局到位;保德县集中有限的财力整村提升,实现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统筹协调发展……各县(市、区)找优势、补短板、还欠账、解难题、啃硬骨头。

  忻州长期困于“翻不过的圪梁梁,栽不活的梧桐树”窘境,向贫困宣战,不是不想,是没有底气;向幸福出发,不是不愿,是没有实力。脱贫攻坚战打响,担当精神成为考验忻州党员干部的试金石。

  忻州市副市长裴峰说:“只有笃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主动担当精神,才能汇聚起脱贫攻坚的巨大洪流,形成合围之势,奋勇闯关夺隘。”

实 干

  抓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出实招、务实功、求实效



  “一步搬入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这样的故事背后,是各级干部统筹解决整村搬迁大量具体问题的艰辛努力。

  “泥腿子的贴心人”“脱贫致富主心骨”,被群众这么称呼的人,都是为贫困户出谋划策办实事、脱贫攻坚出实招的扶贫干部。

  脱贫攻坚成败在于精准。面对数量庞大、程度不同的贫困现象,精而又精地识别、准而又准地施策,背后必须是实而又实的工作作风和细而又细的工作方法。

  岢岚县委书记王志东说:“脱贫攻坚作风硬不硬是检阅干部的一个窗口,蓝图绘得再好,没有党员干部在一线实干,一切不是等于零而是小于零。”

  人间万事出艰辛。用非常之力,竟非常之功。

  在忻州,领导干部调研必问脱贫攻坚情况,开会必讲脱贫攻坚事项,现场办公必解脱贫攻坚难题,“不在贫困户家里就在扶贫企业里”。

  实干为要,方有未来。忻州市明确树立实干导向,以结果论英雄。倒排工期精确到天,各县区领导坐镇指挥督战,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比实绩见实效,奖优惩劣。

  全市涌现出一大批肯实干、善作为的好干部。

  河曲县赵家沟乡时任党委书记李宇星三个月实干苦干,以惊人的速度打响了全县整村搬迁“当头炮”;偏关县天峰坪镇镇长李彦明以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摸索发展“集中+联村+分布”的光伏扶贫电站集群,带动全县光伏产业大发展。

  吕梁山下,滹沱河畔,无论是“西八县”还是“东六县”,哪里有贫困户,哪里就有脚上带着泥、身上冒着汗的扶贫干部走村入户;哪里有困难有矛盾,哪里就在只争朝夕出主意、想办法解决。一大批基层干部用无数实干脚印的叠加,把国家的好政策转化为惠及贫困群众的好做法。

  黄河边上的保德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脱贫摘帽考核综合排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被认为是“出人意料”的成果。县委书记温建军说:“为民务实,勇毅笃行。只要上下齐心,形成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强大合力,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没有什么美好向往不能实现。”

  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也被广泛激发,变“要我干”为“我要干”。神池县大泉洼村民徐庆丽随整村搬迁住入新居后,积极学技术、做生意,贷款开起美容院;静乐县90后姑娘姚艳梅带领贫困户搞起了“稻田剪纸画”和“杂粮迷宫”……脱贫攻坚政策引领,实干精神蔚然成风,昔日争着从贫困山村往外跑的一大批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

扎 根

扎下去、住下来、干起来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

  在忻州,有这样一群干部,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光阴,他们把根扎在最贫瘠的土地,把心留在最需要他们的困难群众身边,扶贫路上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雁门关下,巾帼风流,古有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今有刘桂珍扎根深山志不移。代县段家湾村刘桂珍,40多年四副担子叠加一肩,她柔和而坚定,瘦弱而强大。

  “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各种荣誉奖牌摆满了一屋子,为什么依然驻守穷山沟?她用一贯淡然的口气回答:“大伙都习惯有我在了,要看着每个人都过上好日子。”朴实的语言,道出她和村民之间建立起同呼吸、共命运、根连根、心连心的浓挚感情。

  干部扎下根,合力拔穷根。精准扶贫把“大水漫灌”变成“有效滴灌”,驻村干部就是“滴灌”中的管道,他们也是全国脱贫攻坚体系直接伸入贫困最深处的万千触角。

  来自国家、省、市、县四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城里人”,在贫困村住下来、扎下根,切身感受群众冷暖,了解村情民意,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帮扶。不稳定脱贫,队伍不散、帮扶不脱钩。

  两年前来五寨县挂职副县长的董云龙,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了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走乡进村的时间远远多于在办公室,现在他张口闭口总说“我们县”,俨然一个地道的五寨人;

  忻州市委驻繁峙县扶贫工作队大队长兼光峪堡乡大李牛村第一书记郭舜良,在五台山北台顶脚下这个小山村一干就是9年,由一个机关干部成为远近闻名的大规模、综合性生态养殖“三军总司令”,近年大李牛由贫困山村一跃跻身山西省十大旅游名村;

  宁武县西麻峪寨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张尚富,来自忻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先后驻扎于忻府区、定襄县和宁武县3县(区)6乡镇20多个村,15年一直战斗在扶贫第一线;

  “刚来村里的时候,江书记可时髦了!你看现在跟村里的女人们站一起都快认不出来了!”这是五台县东雷村人们对第一书记江英弟的评价;

  在代县王家会村,刘晓鹏由第一书记而到村党支部书记,由下乡帮扶干部变成了小山村里里外外的“当家人”;

  岢岚县原赵家洼村70岁的王三女晚年丧偶、丧子,孙子、孙女有残障,现住广惠园小区的她,已经把第一书记陈福庆当成了亲儿子。

  在忻州采访,记者所到之处,这样的故事俯拾皆是。身到、心到、情到、责到,真扶贫、扶真贫,近13000名分布在忻州市各个沟峁山乡的帮扶干部,以顽强的扎根精神,为贫困户遮风挡雨。

  谈到自己近10年没“挪岗”,五台县委书记王继明说:“我们的奋斗价值,就在‘幸福着百姓的幸福’里,这样的干部并不止我一个。”在忻州市一个个县级领导的履历表上,在一个岗位任职七年、八年、十年,有的临近退休。他们在长久的坚守里,头发白了,脸上皱纹多了,老百姓都走出贫困了。

  脚下沾了多少泥巴,心中就装着多少群众。扎根坚守,是扶贫事业的职责所在,也是血液和骨气里流淌着的家国情怀。

斗 争

  聚焦矛盾最突出的地方,敢斗争、善斗争、勇创新



  晋西北高原沟壑纵横,山路崎岖,山风呼啸。大自然鬼斧神工,五台山、芦芽山、老牛湾风景绝异,大山深处却是惊人的贫困伴着揪心的艰苦。

  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作斗争,是第一道必须迈过的坎。打井、种树、平田、建桥、修路、盖房,改善村里基础设施,成为所有帮扶队员共同首要任务。每一位扶贫工作者,都在一天天的驻守中斗争,在斗争中一点点把村子变得更好。

  对于干燥的黄土梁峁来说,更广阔的战天斗地,就是从根本上改善脆弱的生态。昔日灰褐色的荒山秃岭被连片的油松、落叶松、云杉覆盖,沟底坡梁的瘠土薄田长满了改良过的野生沙棘。荒山造林、退耕还林、流域生态修复,近5年忻州市造林绿化面积增加了376万亩。

  这背后是无数扶贫干部带领以贫困户为主体的造林专业合作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钻山下沟的艰苦奋斗。曾在静乐县挂职副县长、常年跑在全县14个乡镇80多个造林工地、被大家称为“黑脸县长”的李淑辉说:“造林有季节性,战荒山、攻秃岭非一日之功,不能惧烈日风雨。”

  不怕山高,就怕腿软。易地移民搬迁是公认的脱贫攻坚“第一难”。忻州市如此大规模整村搬迁,困难千重万重。乡镇作为国家扶贫政策落地的最基层政府,是与各种矛盾短兵相接的地方,也是脱贫攻坚最见功夫的地方。大多数困难不是只靠满腔热血就能解决,破解难题需要斗智斗勇。

  跑断腿、算细账、讲道理,终于完成全乡26个村整村搬迁任务后,繁峙县东山乡党委书记任雨田说:“作为全乡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如果你在克服大阻力、解决大矛盾时没有斗争精神,不能给老百姓讲清楚道理、解决好困难,把握不好斗争的策略,东山乡按时摘帽就是一句空话。”

  敢于斗争,还要善于在斗争中创新引领。在当年八路军百团大战打响第一枪的静乐县,窑会村第一书记刘冬梅以令同行惊讶的线上销售能力,组织村民把鹅卵石、羊粪、沙土等卖给城里人种花、养鱼、养宠物,把“土面面”“粪蛋蛋”换成“钱串串”,将本村及周边500多亩红皮土豆销往全国各地,蹚出一条电商新路,使静乐县成为全市红皮土豆培育和集散地。

  河曲县委书记边东圣说:“用制度‘逼’着干部下去,‘教’会与群众打交道,‘推’着干事创业,不合格的撤换,才能始终保证队伍战斗力。”如果把脱贫攻坚比作一首气势恢宏的交响乐,其中难免也有不协调的杂音。不掩饰矛盾,不回避斗争,与“虚假脱贫”和形式主义作斗争,与极个别干部的畏难、懈怠情绪和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作斗争,贯穿了忻州市脱贫攻坚战的每一个环节。全市五年开展了16次“回头看”查找问题,共对204名扶贫干部进行了撤换和追责处理。

  同贫困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是波澜壮阔的改天换地,更是细微之处的铢积寸累。难中之难就在于贫困户的“穷”已成习惯甚至麻木,不想变、不求变、惧怕变的心理比较普遍。小到洗脸洗澡、擦桌子扫院等养成家庭卫生习惯,大到拆土窑、迁新居的移民搬迁,都要用尽心思、想尽办法,在与落后思想与生活陋习的斗争中,一点一点推动改变。

牺 牲

  不负时代,为了群众得到实惠,甘付出、愿奉献、比贡献



  五年脱贫攻坚,1800多个日日夜夜。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忻州的扶贫干部经受了大大小小无数的战斗考验和炮火般的洗礼。有战斗就有牺牲,同全国脱贫攻坚战场上牺牲的英雄们一样,9位忻州扶贫干部以生命赴使命,用坚定奉献与牺牲意志,把生命最后的力气献给扶贫事业,留下令人敬仰的背影。

  他们是:张建山、郭尔泰、黄忠明、吕晓强、马光敏、杨继明、王虎虎、任利、张瑞祥。他们的名字值得永远铭记。

  那些仍然站立着的战士,他们克服种种个人困难,奉献青春热血、才华智慧,牺牲亲情团聚和身体健康,牺牲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顽强坚守、拼搏战斗。

  保德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白利军,在山西省率先创建起四级脱贫档案体系,户明白卡、村档案簿、乡档案册、县档案库,四级档案管理规范、标准统一、真实可信、脉络清晰,成为全省、全市学习的样板,自己却因劳累过度导致眼底出血。

  神池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许焕晓,在工作中脚部骨折,但每天坚持拄双拐上班,全力做好全县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工作。

  五台县北文西村第一书记王丹,工作中被一头受惊的大黑牛猛撞倒地,紧急手术从腹腔抽出2200毫升血才脱离生命危险。但出院不久她就赶回村。“生怕自己制定的脱贫计划不能按时、按步骤落地生效,对不住乡亲们的信任。”她说。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更多的扶贫干部夙夜在公,只争朝夕,脱皮掉肉,不胜不休。无数次在山路上奔波,有人胳膊摔伤了,打着绷带不下“火线”;有人顾不上见年幼上学的孩子;有人带着年迈的母亲住在村里继续帮扶;有人大半年在沟沟岔岔开车奔波7万多公里;有人一年只休过3天假……

  所有的付出与牺牲,都大写着荣光,镌刻在战役的丰碑上,在百姓的笑容中。

 
刑法修订迈出中国反兴奋剂意义深远一步 兴奋剂违法行为“入刑”
刑法修订迈出中国反兴奋剂意义深远一步
兴奋剂违法行为“入刑”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体 育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马向菲、吴书光、王恒志)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6日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与兴奋剂有关的罪名,中国在反兴奋剂斗争中迈出意义深远的重要一步。

  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一)》第四十四条,在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五十五条之一:“引诱、教唆、欺骗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或者明知运动员参加上述竞赛而向其提供兴奋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组织、强迫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参加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规定了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中国始终秉承坚决反对使用兴奋剂的立场,不断提升反兴奋剂工作的法治化水平。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于2020年1月实施,为依法打击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等犯罪行为提供了依据。

  有关人士介绍,司法解释是兴奋剂入刑实质性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此后,按照兴奋剂入刑的既定方针和路线图,体育主管部门继续与全国人大法工委深入沟通,推动修改刑法,对司法解释尚未涵盖的严重违法行为进行更为直接有力的制裁。最终《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与兴奋剂有关的罪名和条款。

  修正案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对准运动员背后的黑手 访反兴奋剂中心执行主任陈志宇
对准运动员背后的黑手
访反兴奋剂中心执行主任陈志宇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体 育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马向菲、吴书光)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执行主任陈志宇认为,这一规定对提升反兴奋剂工作法治化水平,全面推进反兴奋剂斗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近年来,中国的兴奋剂入刑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19年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并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陈志宇说,司法解释是兴奋剂入刑实质性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此后,按照兴奋剂入刑的既定方针和路线图,体育主管部门继续与全国人大法工委深入沟通,推动修改刑法,对司法解释尚未涵盖的严重违法行为进行更为直接有力的制裁。在坚持不懈努力下,修正案最终增设与兴奋剂有关的罪名和条款。

  “通过刑事手段打击非法生产、交易兴奋剂和组织使用兴奋剂等严重违法行为,可以弥补现行反兴奋剂规则的局限性,提高违法成本,加大威慑力度,增强处罚效果,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兴奋剂问题,保护公众健康,同时也是国际反兴奋剂斗争的经验总结和发展趋势。因此,推动兴奋剂入刑,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他说。

  他认为兴奋剂正式入刑对于完善反兴奋剂法治体系,建设反兴奋剂长效治理体系,坚决推进反兴奋剂斗争,进而做到兴奋剂问题“零出现”“零容忍”,都将发挥深远的影响。

  兴奋剂入刑将对意图使用兴奋剂的人产生极大震慑作用,但陈志宇指出,这一规定并非针对运动员,而是对准运动员背后的黑手。因为国际反兴奋剂界普遍认为,运动员兴奋剂违规往往与辅助人员密切相关。2021年即将实施的《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便指出,“参与对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或包庇使用兴奋剂的人员,应当受到比兴奋剂检查结果呈阳性的运动员更为严厉的处罚,因此把这些辅助人员通报给主管部门(从而给予更为严厉的处罚),是遏制使用兴奋剂的重要措施”。本次刑法修正案的涉兴奋剂犯罪条款正体现了这一精神。

  陈志宇说:“我们一直主张,推动兴奋剂入刑不是要追究那些使用兴奋剂运动员的刑事责任,他们的问题仍交由体育组织和反兴奋剂规则处理。兴奋剂入刑要着重惩处走私、非法生产、销售兴奋剂和组织、强迫、欺骗、教唆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等违法活动,坚决打击运动员背后的违法主体,遏制兴奋剂向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蔓延的势头,保护运动员和公众健康,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此前的司法解释将走私、非法生产、销售兴奋剂的违法行为纳入刑法规制,不过在实践中还有很多与兴奋剂有关的违法行为没有纳入刑法规制。与此同时,行业和行政处罚又显得力度不足,兴奋剂入刑后弥补了中间的空白。

  陈志宇指出,组织、强迫、教唆、欺骗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等违法行为,如果行为主体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实施对象不属于未成年人、不涉及国家考试,那就无法直接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这些行为,仅靠行业处罚,惩处力度明显不足。即使违规人员受到禁赛、罚款等行业处罚,依然可能我行我素,违反禁赛规定,继续从事违法活动。而修正案增设有关罪名,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捍卫纯洁体育 体育界热议兴奋剂“入刑”
捍卫纯洁体育
体育界热议兴奋剂“入刑”

( 2020-12-28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体 育
 
  新华社记者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6日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与兴奋剂有关的罪名,中国在反兴奋剂斗争中迈出意义深远的重要一步。

  体育界普遍认为,涉兴奋剂违法行为“入刑”,体现了我国作为负责任体育大国的站位,表明了我国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使用兴奋剂的坚定立场,同时既是打击兴奋剂犯罪的有力武器,更是提高反兴奋剂治理能力的关键基础性工作,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兴奋剂问题。

  中国始终秉承坚决反对使用兴奋剂的立场,不断提升反兴奋剂工作的法治化水平。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于今年1月实施,为依法打击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等犯罪行为提供了依据。

  自行车是兴奋剂的高危项目之一,也是在20世纪60年代最早被实施兴奋剂检查的项目。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认为,自行车项目的兴奋剂违规案件大多数是围绕体育比赛发生的,在刑法修正案中增加与兴奋剂有关的条款,把矛头直接对准体育比赛,与前述司法解释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将对铲除自行车项目长期存在的兴奋剂“毒瘤”,促进自行车项目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山东省体育局认为,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把兴奋剂相关内容定位为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扩大了兴奋剂管控范围,为精准打击兴奋剂违法行为提供了最有力的司法武器。

  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有关人士表示,兴奋剂“入刑”,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在兴奋剂违规发生后,调查手段单一、侦办方法落后等难题,对查清事实真相,将犯罪人绳之以法,将发挥关键作用。同时,大幅提高兴奋剂违法成本,对犯罪行为起到持久震慑。

  业内认为,目前我国对于兴奋剂违规行为,采取的是技术处罚和行政处罚手段,对于涉及违规的运动员主要采取的是禁赛和罚款处罚,对兴奋剂违规幕后人员(如教练员和相关人员)只有技术处罚和行政处分,威慑力不够,一些体育从业者即使受到禁赛、罚款等行业处罚,依然我行我素,无视禁赛规定,继续从事违规违法活动。

  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分析称,在侦办各类兴奋剂违规案件中,总有“袖长胳膊短”之感,由于无法动用司法手段,对运动员蛊惑、教唆、甚或提供协助的幕后黑手往往逍遥法外,这是当前兴奋剂问题屡禁不止并不断蔓延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兴奋剂问题呈现低龄化特征,并从竞技体育领域向社会体育、学校体育、食品药品等其他领域蔓延,传统的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已经难以全面解决兴奋剂问题。

  据了解,在具体反兴奋剂工作中,涉及体育、公安、司法、纪检、市场监管、药监、卫生、教育、残疾人联合会等各部门,并存在跨省市、地区,甚至跨国界等复杂情况,需要综合协调治理。

  山东省体育局有关人士表示,兴奋剂“入刑”为国家级、省级反兴奋剂主管部门加强兴奋剂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协调各部门、各地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联防联控,提供了坚强的法律后盾,将有力扭转治理兴奋剂问题中拳头不硬的被动局面。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表示,长期以来,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兴奋剂在自行车项目都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协会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由于国内兴奋剂源头管控相对薄弱,网络销售兴奋剂乱象丛生,对严重兴奋剂问题处罚落实不力,使用兴奋剂判罚成本太低等原因,有人仍然铤而走险。

  虽然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对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禁赛等处罚,但有的人在被终身禁赛以后依然与省市合作,继续从事体育领域工作;有的人采取非法手段,篡改兴奋剂管制环节,情节恶劣,触犯刑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这些行为,协会却没有更有力的治理手段,无法有效地从根源上彻底遏制兴奋剂的违规行为。

  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表示,涉兴奋剂违法行为“入刑”,对保障中国代表团干干净净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至关重要。下一步将设立反兴奋剂专员,打造科学合理、运行流畅的运动队内部反兴奋剂工作团队。把反兴奋剂工作纳入程序化参赛整体安排,打造纯洁无瑕的冰雪运动。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